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共8篇)
1.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 篇一
摘要:浅析鲁迅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看看这些人的形象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鲁迅又为什么会写这些人,同时还将他们作为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来写。在他的身上是如何体现出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劣国民性的。将他们所属的类型一一划清楚,同时还将这些所谓“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具体的剖析,进而观察在这些人身上是怎样来体现当时社会。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笔者从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分类和作者的态度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封建制度 封建思想 讽刺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浅析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巨匠,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鲁迅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鲁迅是个社会批判家,他的文章是攻击时弊的。若要了解鲁迅,就得研究他的小说——特别是他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小说集《呐喊》、《彷徨》代表着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两部著作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的深刻、丰富,既尖锐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又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还广泛而深刻地概括和反映了当时的农民问题、知识分子、妇女问题问题以及民主革命问题和反封建反传统问题等社会现实,并热情呼唤有别于旧民主革命的新的革命的到来,流露出了新文化阵营分化时期知识分子寂寞、苦闷、彷徨和探索的心情,解剖了知识分子灵魂。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作者以其纯熟的艺术技巧着重塑造了大批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形象,创造了全新的小说格局。其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生动描写占了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比重的大部分。要对鲁迅小说的思想意蕴得以深刻领会,就不得不对这批最具说服力的艺术典型的精神所在进行认真探索和分析。
一、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科举式的封建等级制度给每一个‘田舍郎’以‘暮登天子堂’的幻想”,《白光》中的陈士成、《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这二人都是想通过科举来实现人上人的梦想,但是在没落封建社会这只能是幻想。他们二人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进而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同情了受其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白光》里的陈士成,同样也是一个穷困潦倒,上不去也下不来的老童生。尽管作家字面上无一批评的词句,但在笔下却完全呈现出一种与写孔乙己大不相同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小说通篇没有过多的触及到陈士成的生活环境,或者简直可以说,这是一篇精彩的白描。这个陈士成,像孔乙己一样,是一个没有运气,考了十六次也没有中试的老童生。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没落的富庶阶级。这陈府有过它光荣的过去,“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在陈士成的心目里,他这书香门第的世家子弟,理应一步青云,功名富贵、唾手可得,但他竟然会屡试屡败,这岂不是考官不懂文章,有眼无珠!封建科举制度和没落世家的妄自尊大,在他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一个种对功名富贵疯狂追求的欲望,一心指望“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侮,发昏,„„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时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多少次黄粱美梦,出现在陈士成的幻觉里,但一次又一次的考场失意,飘散了他的梦。颓丧,空虚在袭击着他的生活,而那好梦却又不因此而消逝。愈失意,愈狂热,为功名利禄燃烧起来的近似兽性的欲望,使他一次又一次把那纠缠着他的好梦,雕塑的更美满,更完全„„但这毕竟是第十六次了,“这回又完了”,“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挡住了他的一切路。”于是,那功成名就的梦想破碎了,又为金银狂想的白光所代替——“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绝望把陈士成变得疯狂。“陈士成的利欲之心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试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膨胀,终于导致了他的死亡。你也许会觉的他可怜、活该,是自取灭亡,谁让他那么贪心了。可是别忘了,他所有对科举道路的贪婪幻想是被那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刺激出来的。那个社会给他规定的人生道路就是那么狭窄,要么不计一切成为上等人,要么就被人踩在脚下”。最后终于在不能自制的狂乱中,扑向闪烁着白光的湖水,结束他落魄的一生。
孔乙己的时代,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古老的中国。封建王朝和腐朽的封建制度,在思想和物质上都无力对抗西方列强的侵袭。许多有识之士,奋起要求变革,但是僵化、保守的观念和传统,却仍束缚着许多人的身心,反动势力也疯狂地对抗进步的潮流。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到变革的大潮中去,只能成了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抱残守缺,死要面子,孔乙已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却有别于一般下层社会的劳动
者。孔乙己和那些做工的短衣帮们同样站着喝酒,但是他却以为自己是读书人而看不起劳动者。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竟一直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疤——“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沦落和低微。封建社会正统的思想,对农工商是歧视的。“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在这种封建教育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令他不耻。“君子固穷”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沦落社会的“挡箭牌”。他虽写得一笔好字,但好喝懒做,不会营生,甚至将要讨饭。不得已去做些偷窃的事,遭人嘲笑,被人毒打,却偏偏要涨红了脸去辩解,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莲蓬的花白胡子”,形象地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的老知识分子的形象。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二)封建思想的维护者
《 肥皂 》中的四铭、《高老夫子 》 中的高尔础等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他们既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又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肥皂 》 中的四铭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假道学。他神气十足地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他在街上被两个光棍对年轻女乞丐说的“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的猥亵话所挑动,萌生邪念,情不自禁地多次讲述“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通过他老婆“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和何道统的放荡大笑,把四铭内心的隐秘揭露得淋漓尽致。喜剧性的笑声,使这位伪君子无可逃遁地现出了原形。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更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中性人。他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洁,骨子里却卑鄙肮脏,腐败丑陋。此人虽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表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宏论,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做。“他教课的动机是‘看女人’,正如他的牌友所说:“‘外面看看还不够,又要钻到里面去看了,’在备课过程中功夫全费在照镜子和如何遮住眉棱上的瘢痕上。”作者通过高尔础这个表面挂着顺应世界潮流招牌,内心却是个不学无术的文人败类的形象,借此来嘲讽了维护封建思想的无耻文人。进而有力的讥讽和抨击像高尔础之辈的无耻嘴脸。
四铭和高尔础这两个知识分子处于新思潮较盛行的都市,与闭塞保守的乡镇中的鲁四老爷们相比,他们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 , 既在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净,骨子里却是卑劣肮脏、腐败丑陋的灵魂。他们在虚伪的“卫道”中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鲁迅所写的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包括以上两种类型,即受害者和维护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封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地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生活在清末和民国中后期那个年代,当时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事实上,“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妥协性,中国大地仍到处充斥着腐败、落后、黑暗和贫困,封建势力顽固地占据着政治舞台,广大人民群众仍处在军阀专制的奴役之下,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知识分子在当时也是和劳动人民一道受难。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头发的故事》、《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以及《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而在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是随着岁月的考验,生活的磨练后,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们又全都消沉了。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知识分子,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其实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意志薄弱的悲剧。
(一)软弱的知识分子
《端午节》中的方玄绰虽然也对黑暗的现实不满,但是他却决不会去想怎样抗争,而是总用“差不多”来说服自己得过且过。即便是生活上困难重重,他也是继续保持“乐观的精神态度”,甚至去赊上酒来进行自我安慰。当然他也并不真是心情那么平静的。例如:他也曾经有过买彩票的念头。可是当他的太太真的提出买彩票的后,他便说的他的太太没有教养,虽然方玄绰有觉醒的一面,可是在小说中,更多的是讽刺他消沉的一面,对于生活中的切身矛盾,他只是口头上的不满,欠薪不发,生活落迫,他也不参加同时的“索薪”斗争。他自命清高,认为“只有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但当所得到欠薪后,他又很“不费一举手之劳的领了钱”。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安分守己的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满腹牢骚,躲避斗争的庸人。他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走投无路时,他就一步步麻醉自己。节日到了,薪俸不发,欠债难还,买物无钱,无可奈何中,他向酒家赊来一瓶“莲花白”,吃饱喝足后,他躺在床上念起《尝试集》来了。总之方玄绰的形象是:“庸俗、软弱、自私、麻木,虽然他曾经有过觉醒和作为,但最终还是在黑暗现实的重压之下失去前进的信心,甚至消沉堕落。虽然方玄绰的消沉让人觉得可怜,但是黑暗的现实不得不让人对引起方玄绰的这种可怜的社会背景提出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方玄绰变得消沉的呢?这也就是作者写它的原因。目的是要唤醒那些即将沉睡或已经沉睡的知识分子。《幸福的家庭》所写的是一个为了挣几个稿费养家糊口的穷苦的文学青年。他为了迎合时尚潮流,决定构思一篇名叫《幸福的家庭》的小说。可是现实的残酷打破了他的白日梦,作者用这种笔法善意的嘲讽主人公的虚幻的理想。
(二)落魄的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原是热血青年,身上闪烁过民主革命的思想火花,很有些反抗和改革封建社会的理想,曾参加过反封建的斗争,和同伴“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也曾“到城隍庙去拔掉神像的胡子.......”是个敏捷精悍的人物.但几经生活的磨难,身上锐气渐减,自感青年时代的梦没有一件实现.迫于生计,便敷衍着教点“子曰诗云”,随波逐流,做些“无聊的事”以满足别人和慰藉自己,正如其本人所述:象一只苍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回到原地方。吕纬甫就这样:当年,思想激进,热心改革;现在,为了每月几十元生活费,不惜对学生宣扬封建思想。当年,“敏捷精悍”;现在“迂腐”“麻木”,万事敷衍随便,以后还预备这样混过有限的生命,连明天怎么过也不知道,甚至连后一分钟也不知道。作品通过吕纬甫的失败,颓唐和退缩,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的吃人罪恶,同时也批判了知识分子软弱无能,缺乏毅力,不能将斗争坚持到底的局限性吕纬甫的形象真实的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知识分子的彷徨、苦闷、动摇、表现了像吕纬甫这部分人由激进到消沉,倒退的一个历史侧面,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势力沉重的压迫,便是正值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走投无路,就像鲁迅先生的好友,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最终于这个社会妥协”,作者借这个形象给当时的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吕纬甫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他不是一个反抗和改革黑暗中的战士,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能走他的路。
《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在“五四”时期比吕纬甫要激烈一些,持续的时间也比吕纬甫长久.但他颓唐得更严重,堕落得更可怕。他迫于环境,不得不然,无可无不可;而他则是用主动自残为手段,来进行消极抵抗与报复的;他给人的印象是阴郁,冷漠.“孤寂和悲哀”是其身上的主旋律,“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词气”“冷峭”,使人“悚然”,“素性这么冷”,甚至连笑也是冷冷的。世事升沉无定,冷酷的世界造就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亲自编织了“独头茧”,把自己包裹在里面。但世俗偏不允许他与世隔绝,在“流言”,“失业”的追随,打击下,他不得不抛弃理想,屈服现实,躬行起“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窘迫之间,当上了军阀部队里一个师长的顾问,时时“有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新的钻营,新的磕头和打拱,新的打牌和猜拳......” 然而,魏连殳还是在“胜利”的喧笑声中独自负着内心的创伤寂寞死去。作品借这个形象揭示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革命力量和习惯势力的冲突,笼罩着辛亥革命失败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
(三)迷惘的知识分子
《 伤逝 》中的涓生和子君都是 20 年代初期具有某种程度的民主思想的知识青年。他们互相认识后,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大胆地追求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并且不顾强大的封建势力和世俗偏见,勇敢地冲出封建家庭,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在一起生活没有多久,彼此间的冷漠就代替了热恋。女主人公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尽管周围的人对他讥笑,她却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真正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
习惯,谈男女平等„„”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些,鲁迅都是赞扬的。鲁迅对子君和涓生的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也是很明显的。子君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她在建立起小家庭之后,便用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她至死未悟“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个十分浅显的道理,涓生虽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是,他们的爱情怎样才能更新、生长、创造?他们新的生活道路到底在哪里?这一切,他自己也并不很清楚。当局长一纸公文断绝了他的生活来源后,他最初还是做了多种努力,想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处境。当一切努力失败后,他竟错误地把一切责任都归于子君,认为:“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了她”,最后终于提出了和子君分手。涓生本以为和子君分手后可以自由奋飞,子君也可以获得解脱。然而,他没有想到,离开子君后他依然是求告无门,走投无路,处于绝境,只有一个人在会馆“寂静和空虚”的破屋中,带着“悔恨和悲哀”回首往事。而子君呢?涓生与子君分手,实际上是将她重新推回到了她曾经挣脱出的封建家庭。于是不久,她就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就这样,涓生和子君这对曾经热恋、相爱,并大胆地走到一起的青年男女,最后以悲剧结束了他们的爱情生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他们二人对现实没有足够认清,同时他们的奋斗目标只停留在了“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上了。所以一旦他们走到了一起之后,便失去了奋斗目标,彷徨于生活中,外加上涓生的自私,与子君的怯弱,最终导致他们分手,直至毁灭。鲁迅之所以这样写,就是对那罪恶的旧社会的强烈控诉。提出“中国青年,特别是妇女,究竟怎样才能从旧势力压迫下得到解放。
三、鲁迅对作品中知识分子的态度
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导致了清王朝的覆亡。《呐喊》和《彷徨》这两部小说塑造了多位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在描写他们时,结合对黑暗社会制度的批判,同时也暴露了他们自身的愚昧和弱点,对他们沉醉于科举考试和封建旧思想的行为以及软弱的个性给予了深刻的批评。但鲁迅所表现更多的却是对他们的同情、关注,以及对科举制度和封建道德对他们的毒害的愤慨,对他们悲惨命运和不幸结局的怜悯,对造成他们不幸命运的封建社会的鞭笞。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巨大的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给予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他既不能像有的评论家一样表现自己,也不仅仅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告,他对知识分子问题倾注巨大的热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鲁迅对这些人物的态度本来是非常清楚的,即认为他们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摆脱困境,奋发地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应该说,对这些知识分子,鲁迅表示同情和给予的批判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基本认识和态度上是一致的。对于知识分子的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摧残和压迫,反映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主观的弱点和缺点,既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画这些人物现象,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我认为鲁迅的这种思想不仅仅是当时知识分子的觉醒,现在的我们甚至将来的人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明白这种事实。我相信鲁迅笔下的这些知识分子成为一面反映社会的镜子。这在鲁迅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中,都得到了这样的反映.那些栩栩如生的知识分子形象,就是鲁迅对现象观察的艺术结晶。总观鲁迅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他对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有揭露有批判,那也正像他把贫苦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有揭露有批判一样。他很同情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我认为鲁迅写农民阶级的作品不是对农民主要抱批评、批判的态度,而肯定他主要是同情,说他批评农民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摆脱落后状态,争得真正做人的权利,而有人偏偏在读鲁迅的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却说鲁迅对知识分子主要是批判的态度,其实,鲁迅写知识分子的缺点和弱点,批评他们也是出于同情,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要他们觉醒过来。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旧社会有个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卢今,《鲁迅短篇小说欣赏》,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赵晓笛,《鲁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十一期。
3、冯奇,《论〈伤逝〉个性解放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王瑶,《鲁迅作品论集》,1984年版。
5.李春华,《鲁迅选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 篇二
一、从寂漠到喧嚣
不同于二十年代“先觉者”的境遇, 三十年代的知识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处于一种新的互动关系: 原先无声的群众变得嘈杂, 原先有声的知识阶级反而变得安静。 一方面, 知识阶级缺少启蒙愿望, 不再以自己的哲学引导世人。 以前的知识分子, 无论是狂人、吕纬甫还是魏连殳、涓生, 都有着救国救民、改革社会的志愿和雄心。 无奈激进抗争失败了, 战斗的意气也就消失了, 于是变化成如今的“伯夷”、“叔齐”和“老子”。外面时局不好, 伯夷苦口婆心的劝叔齐少出门, 少说话, 仍旧每天练太极拳就好。 他们叩马而谏、不食周粟, 都是一己的行为, 却从不发表异论, 也不再向人群呐喊。 他们从未试图与其他人交流, 甚至连所有的消息都是被动的听来。老子也是如此。答应讲学是因知道“这是免不掉的”, 讲学时听众都睡的七倒八歪, 他也毫无动静。 补发的讲义写了五千字, 他想的是“为了出关, 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①。
同样, 群众对于知识阶级的态度也有了变化。 之前知识阶级被人们视为异类, 不为社会所容, 饱受流言与失业的威胁。 而现在, 无论是伯夷叔齐还是老子, 文本中的人们在面对他们时几乎都是正面的态度。 姜太公评价他们是“义士”, 人们听说了他们让位的事迹后“连声赞叹”, 就连打劫的穷奇也对他们“肃然起敬”。 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 伯夷将他们的故事说了出去, “舆论还是好的方面多”。 然而人们只是出于猎奇的心理、用一种新奇的眼光在打量他们, 就像在游览一处名胜古迹, 或是围观一个稀奇的东西。 那些特地上山来看他们的人, 是像看“名人”、“怪物”、“古董”一样在看他们, “甚至于跟着看怎样采, 围着看怎样吃, 指手画脚, 问长问短”, “后来连小姐太太, 也有几个人来看了, 回家去都摇头, 说是不好看, 上了一个大当”②。 群众看客用最世俗的眼光看待一切, 消解了文化精英, 使历史呈现怪诞化, 使文化精神变为虚空。 还有一处细节颇为引人注目———伯夷晕倒后, 一位太太送来了姜汤, 但伯夷已经醒来, “失望”之余她仍劝伯夷喝下去。伯夷不肯喝, 她有点不高兴:“这怎么办好呢?还是八年陈的老姜熬的呀。 别人家还拿不出这样的东西来呢。 我们的家里又没有爱吃辣的人……”③这一细节充分表现了群众身上小市民式的市侩, 他们只是有表现的欲望, 他们的尊敬是虚伪的。
对知识阶级表面尊敬而背后戏谑的态度在老子这里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关尹喜表面上对老子恭恭敬敬, 又是请他讲学, 又是请他写讲义, 背后却把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至理理解成“一有所爱, 就无所不爱, 那里还能恋爱, 敢恋爱? ”④并由此推断“他压根儿就没有过恋爱”, 老子高深思想的价值顷刻间归于乌有。
如果说之前的环境是“寂漠”, 所以知识分子要大声呼号, 激昂慷慨, 那现在的环境则是喧嚣, 于是知识阶级反倒沉寂了下去, 渐渐的安于寂寞了。 他们自顾不及, 又哪有余心余力去拯救国家? 与此同时, 群众的身份也有了变化。 他们不再是愚昧麻木的农民, 而变成了由读者和书商组成的市民阶层, 用世俗的眼光消解着最后的一点崇高。
二、由心灵到物质
新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主要矛盾的变化。 二十年代的鲁迅重在书写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和心灵创伤。 他们因启蒙理想的失落, “躬行我先前所憎恶, 所反对的一切, 拒斥我先前所崇仰, 所主张的一切”⑤而饱受精神折磨, 要么意气消沉, 失去前进的目标, 落入心灰意冷的悲观与虚无, 要么激愤之下仇视一切, 自己也归于毁灭。 经济原因虽常常是他们失败的导火索, 但主要还是为了引出势利冷酷的群众的轻蔑与嘲笑, 为了说明戕害人性的封建传统的强大。 譬如魏连殳, 就是因报纸上的匿名攻击和学界的流言影响而被辞, 尔后生活愈发困窘。 又譬如涓生和子君, 虽然经济是原因之一, 并说出了“首要是生活, 爱情才有所附丽”⑥的至理名言, 但在更早之前, 子君婚后回归庸碌的日常生活而逐渐平庸就已经为他们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可见, 鲁迅固然重视经济压力, 但更注重精神悲剧。
但在《故事新编》中, 鲁迅几乎完全淡化了心灵描写, 而代之以无处不在的物质性存在, 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渗透, 篇篇离不开“物化”叙事和物质生活。 《采薇》中, 物质以食物的形态进入文本, 反映在知识阶级的生活里, 渗透在他们的意识中, 成为叙事的中心。 烙饼的大小与粉粗不粗成为了判断局势的依据, 十张烙饼、三百五十二张烙饼等烙饼的张数变成了度量时间的单位……物质以如此形式彰显着它的无处不在, 也迫促着人们在意识深处体会着它巨大的力量。 而最终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的结局, 也可看成一种物质的巨大胜利的隐喻, 它吞噬一切有思想而妄图反抗之人。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表面上伯夷叔齐是死于“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而带来的思想矛盾, 但实则即使没有阿金姐落井下石, 他们依然难逃悲剧结局。 文本里几次强调薇菜渐渐采完, 这就预示了物质胜利的必然性。 老子的遭遇也说明了这一点。在老子处, 物质可以度量人的价值, 与知识进行交易。 一包盐、一包胡麻, 十五个饽饽, 这就是老子思想的全部价值, 而且还是作为老作家的优待。 知识思想沦为商品的一种, 有人要看、要买就是有价值。 最后关尹喜将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与充公的盐、胡麻、布、大豆、饽饽等放在一起, 也是一个知识商品化的隐喻。 文学创作成为商品生产, 每一个字、每一篇文章都和食物袋中的“饽饽”联系了起来, 物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作家的意识中凸现出来, 解构了所有的崇高与庄严。可以说, 在《故事新编》中, 鲁迅还原了一个世俗喧嚣的环境, 对物质化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深刻思考。
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有人认为鲁迅是通过《采薇》、《出关》的书写对以伯夷、叔齐和老子为代表的“隐士”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证实了逃避现实的道路走不通。 可鲁迅真的是把他们当成反面人物进行了嘲讽吗? 笔者以为不尽然。 商王“变乱旧章”, 武王“以下犯上”, 两者皆不符合“先王之道”, 所以伯夷、叔齐听闻纣王战败只是烦躁而心酸。 真正促使他们做出不食周栗的决定的, 是纣王自焚、纣王的“小老婆”自缢后, 武王又射了三箭、砍了一剑, 最后还用斧头砍下他们的脑袋挂在旗上。 他们这才沉默了许多时, 困难的叹一口气, 得出武王不孝不仁、这里的饭吃不得了的结论。 由此可见, 他们并非愚忠, 盲目维护正统, 甚至可以认为, 他们是有着人道主义立场的。
而同时, 他们也有着坚定的信仰和道德立场, 并用行动矢志不渝地践行着信仰, 甚至用生命捍卫, 而绝非那类虚伪的“隐士”。 鲁迅曾作文讽刺所谓的“隐士”“身在山林而心存魏阙”, 算是“候补的帮忙帮闲”, 又提到“非隐士的心目中的隐士, 是声闻不彰, 息影山林的人物”⑦。将《采薇》与《隐士》互相对照, 可见伯夷、叔齐并非鲁迅所讽刺的那类“隐士”。他们不是乐于隐居者, 而是为了信仰不得不出走隐居, 这是一种反抗, 即使是消极的反抗、是个人的无用的反抗。 到首阳山之后, 他们也无意传播自己的事迹以表白、张扬, 在伯夷或因一时高兴、或争一时之气将他们的经历说出去后, 叔齐是怪他“多嘴”的。
至于老子, 虽然他所遵循的道未免太过怯弱, 但他始终笃信强弱相依、知雄守雌, 无论做什么事情, 都以之为出发点, 无论现实如何与之抵触, 都虔诚的相信。 这种坚守在旁人看来是不合时宜的迂腐, 被嬉笑成“没有过恋爱”, 但这又与他何干? 他只管自己出关。 老子“出关”的意义更多在于一种反抗的姿态和自我价值确认的选择, 用此方式坚守自我的信仰和价值, 以此来拒绝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压迫。 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 鲁迅批评了那些常常变化、又引经据典辩护自己变化的文人, 并称之为流氓。 那如老子此种, 虽然可笑, 不也有点可敬吗?
由是观之, 说《采薇》、《出关》是讽刺了虚伪的隐士, 未免有失偏颇, 鲁迅更多的是意在描绘三十年代知识阶级被物质围困而无力招架的局促的身影。 他们经历了二十年代的激烈抗争, 内外交困之下只能归于沉寂。 而在三十年代, 又因喧嚣物欲的环境处于新的困境。
四、现实的投注
虽然鲁迅曾经否认过《出关》是他的自况, 但细观文本, 笔者认为, 在《故事新编》创作过程中, 鲁迅不可避免的融入了个人的生命体验。 毕竟, 联系他的其他文字, 在这两篇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相似的感性体验。
早在《文化偏至论》里, 鲁迅就开始了对现代性弊端的思考———“诸凡事物, 无不质化, 灵明日以亏蚀, 旨趣流于平庸, 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 而主观之内面精神, 乃舍置不之一省。 ”⑧但这个思考在归国后即被打断, 因为当日落后的中国面临着另一种社会境况的困扰。 到了三十年代, 置身于上海这个五光十色的大都市, 感受着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翻天覆地的变化, 鲁迅的创作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这一观察现代性核心困境的最佳地点, 他对文艺的发展抱着深痛的隐忧。 他对上海的最大感觉是浮躁, 气候浮躁, 文坛也浮躁, 从1927年10月21日给廖立峨的信中说到周围“闹惯了”起, 对上海“闹”的印象就一直没有变过。 而他在上海的生活则可概况为应酬和糊口。 自由撰稿人这一身份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政治对文艺的打压力度的增大更是雪上加霜。 1933年在致山本初枝信中, 他表达了政治对出版物进行压迫必定会影响经济、从而影响到生活的忧虑。
政治化和商业化的环境不可避免地使文学变成大规模的商品生产, 文艺因此走向堕落。 面对环境的浮躁和日益增大的经济压力, 知识阶级只能“借笔墨为生活”。 他们看似被高高抬起, 受着民众的追捧, 但却仍然与民众始终有着深深的隔阂。 思想变得愈发无用, 文坛受着商人摆布。 于是越来越多的知识阶级变得世故, 失去了基本的道德责任, “文豪”变为“商定”, 批评需有“圈子”……鲁迅后期的杂文一再关注这些文坛的怪现象, 对文人的市民化、文学作品成为商品的现象不断批判。 我们有理由相信, 鲁迅将知识阶级被物质围困的忧虑也融入了《故事新编》:他还原了三十年代知识阶级生存状态, 关心着他们的命运轨迹。 他塑造了这样一种知识阶级的形象:虽然迂腐的有点可笑, 却也坚持的有点可敬, 然而最终还是逃不脱物质的压迫。 在他们身上, 鲁迅投注了复杂的情感, 既有批判, 更多的却是同情和感叹。
鲁迅的作品中没有跑马场、夜总会、金融界等生活场景的痕迹, 但他描写的恰恰是最本质的上海。 他在文坛处境的特殊和他思想的深刻性与超前性使他与其他驻扎于上海的作家有着本质的不同, 对于现代化的上海的观照既与其二十年代思想一脉相承, 又有自己独特的体认。 这就决定了他笔下的知识阶级, 既有都市知识阶级群像的一点影子, 又有他独有的个性与感受。 通过古今的重叠与交错, 他还原了现代商业城市中人的生存处境, 写出了由此急剧产生的价值观念的变迁, 从眼花缭乱中剥离出真的人, 思考着知识阶级从古至今的生存困境。
参考文献
[1]乔文.人与文:都市体验观照下的鲁迅30年代杂文.硕士论文,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2010.
[2]丁颖.都市语境与鲁迅上海创作的关联研究.博士论文, 吉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2010.
[3]钱旭初.都市空间与知识分子的生存方式———兼谈鲁迅的都市化生存.江苏社会科学, 2013 (1) .
[4]王吉鹏, 李思思.论《故事新编》的孤独感受.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 (5) .
[5]鲁迅.鲁迅全集.中国人民出版社, 1981.
[6]王彬彬.鲁迅的晚年情怀.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5.
3.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 篇三
摘 要:看客是鲁迅作品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类人物形象,在看客身上表现出深厚的悲剧意蕴,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看客形象的悲剧意蕴:人性毁灭的悲哀;民族历史的悲哀;特定时代的悲哀。
关键词:鲁迅 看客 悲剧意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一些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但是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1]这是在面对钱玄同先生“做点文章”的邀请时,鲁迅做出的回答。尽管如此,经过深思熟考虑,鲁迅还是拿起了手中的笔,从此直到1936年离世,他的生命再也没有同推翻这个“铁屋子”的努力和奋战分开过。尤其是1918年到1925年,这期间鲁迅创作的26篇小说结集为《呐喊》和《彷徨》,成为他小说的代表作。这些小说主要是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为主题,但是很少描绘社会生活的外在情状,而是直指人物内心,他的小说“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2]。所以在鲁迅的小说中,他着力于揭露阴暗的国民性,看客便成为了小说中极其重要的一类人物形象。在鲁迅收入《呐喊》、《彷徨》的26篇小说中几乎三分之二的小说都不同着墨地勾勒、描画了看客形象,其描写的看客人物众多,层次繁杂,组成了一个看客群落,具有泛指意义。鲁迅在小说中,用几近残忍的笔触,白描看客形象,勾勒看客灵魂,从而揭示了深刻的悲剧意蕴。
一、表现了人性毁灭的悲哀
对于看客,鲁迅曾经下过一个悲观性的结论:“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3]对这遍地皆是的麻木看客,鲁迅可谓痛心不已。麻木之外,这些看客似乎更热衷于从别人的悲哀中咀嚼快乐,这更是人性毁灭的悲哀了。《祝福》中,祥林嫂第二次回到鲁镇,逢人便讲述阿毛的故事,“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得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评论着。”祥林嫂失去丈夫和儿子的悲惨遭遇并没有引起这些看客的同情,她们来只是为了在品评鉴赏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不但如此,当阿毛的故事被咀嚼成为渣滓后,这些看客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在祥林嫂身上寻找新的看点。善女人柳妈提出了祥林嫂额角上的伤疤的问题:“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吗?”“你那时后来怎么竟依了呢?”并且提出了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将来到阴司去,……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正是善女人柳妈提出的这个问题,使得祥林嫂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最终精神崩溃,走上了死亡的道路。在《祝福》中,看客们仿佛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同情心和人性美,他们齐心协力地把祥林嫂推上了死亡的道路。当这些看客以个体的面目在作品中浮现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内在欲望便凸现了出来。与《祝福》不同,《阿Q正传》中的看客,多是以一种嘲讽,戏谑的形象出现的。对于阿Q的疤癞头,未庄的人们一见面便假做吃惊地说:“哙,亮起来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直到阿Q被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地得胜走了。阿Q成了一个类似于小丑的角色,但同时,阿Q也是作为看客而存在的。在城里看了杀革命党之后,阿Q到未庄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地讲述:“你们可看见过杀头吗?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因为这一节,“阿Q这时在未庄人眼中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大约也就没有什么语病了。”富有戏剧性的是,阿Q最终也成为了被杀头的人,而且围着阿Q观看的人并不理解阿Q何以要被杀头,也没有任何人同情阿Q,他们只是拿他的杀头当一出戏看,听到阿Q说出半句话来便喊好,而城里人还“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一个可笑的死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在看客身上,丝毫看不到人性的光辉,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看客的是非感、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缺乏,甚至是类似于野兽的野蛮习性,他们不但会咀嚼人们的肉体,而且会吞噬人们的灵魂。
二、再现了民族历史的悲哀
国民性的形成必然有其漫长的过程,看客行为也是如此。因此鲁迅描写看客群落的悲剧并非仅停留于人性毁灭的悲哀的揭示上,而是从更深更广的历史角度,表现了一个民族历史的悲哀。在漫长的封建宗法制社会中,统治阶级垄断了教育,使用儒家思想来实行愚民政策,加上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制约,民众形成了一种麻木不仁无聊散漫的精神状态。这样的精神状态造成了民众精神生活的极端空虚和无聊,在这种情况下,稍有可看之事物,民众们就会蜂拥而至。除此之外,历史上长期的愚民政策也使得国民产生了强烈的盲从心理,鲁迅举例说:“倘使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个人,无端地大叫一声,拔步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散。”[4]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大批的看客。于是就有了《示众》这样一篇专门表现看客众生相的小说。一囚犯被警察牵着在街上示众,立刻引来无数看客围观。最先发现的是一个叫卖馒头的“十一、二岁的胖孩子”,他“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那边了”。紧接着其他人也很快围了过来,霎时间就围了几层的看客,水泄不通,“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这些人围在一起,初为看囚犯,很快便互看起来。看客们看相丑陋,“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而正当这帮人看得无聊之时,不远处一个车夫摔了个跟头,竟引来几个人同声喝彩:“好!”“连巡警和他的牵着的犯人也都有些摇动了。”车夫成了新的看点,很快,车夫离开了,“大家就惘惘然目送他。起先还知道那一辆是曾经跌倒的车,后来被别的车一混,知不清了。”这就是小说《示众》的主要内容,整篇小说没有情节没有主角,所展现的只是看与被看。在看客中,有卖馒头的孩子,有小学生,有老头子,有胖大汉,有工人,甚至还有抱小孩的老妈子,可以说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各种身份的人。由此,“看”便成为一种社会化的行为,显示出看客这一群体牢固的历史和社会根源。
三、揭示了特定时代的悲哀
人物形象之所以鲜活,是因为这些人物具有时代的特色。鲁迅在再现看客的历史悲剧意义的同时,也表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悲剧内容,特别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悲剧根源在这些看客身上表现得相当鲜明突出。在《药》里,革命者夏瑜抱着解放群众的心愿而被杀戮,但他的牺牲非但没有得到民众的同情和理解,反而成了被赏玩被谈论的对象。《药》中的看客们为了看杀革命党夏瑜,天不亮就聚集在一起,“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在对这些看客聚光灯似的描写中,可以看出看客是多么的愚昧落后,他们不仅不对刽子手投以仇恨的目光,不仅不对革命者报以同情和理解,而且以观赏为乐事,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更令我们感到悲哀的是革命者的血最终被自己想要拯救的对象——愚昧的民众当作药给吃了下去。如果说刽子手给予革命者的是身体上的屠杀,那看客们给予革命者的则是精神上的虐杀!另外,还有《风波》里许多不知名的人对革命的迷惑,《阿Q正传》里许多看客对革命的看法,都带有鲜明的时代悲剧内容。正因为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铲除封建势力,没能看出革命的真正力量,革命只能是一个“无根的花环”,革命以后“招牌虽换,货色依旧”,因而悲剧也就势所必然。看客的麻木、无知正是这一时代悲剧内容的鲜明表现。
看客群体是鲁迅向中国文学画廊贡献的一群生动深刻的形象,通过鲁迅笔下的看客,我们深切地了解到了中国时代的悲剧。这不仅仅在当时有着深刻的意义,现在,我们仍然可以从鲁迅笔下的看客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只有看客不存在了,中国人的人性才能算是真正的升华了。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9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2页。
[3]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文集(第二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
[4]鲁迅:《一思而行》,《鲁迅文集(第五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6页。
4.鲁迅笔下的看客 篇四
摘要:鲁迅的小说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悲痛感,这种悲痛感通常是体现在小说的看客形象中,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正是他国家的忧患意识及改造传统制度弊病责任感。通过解析小说中的人物,把不同阶层的分为不同类型的看客,不同类型的看客以不同的视觉角度去看待同一事件,从而揭示我们国民的劣根性。这种传统的劣根性是否同样隐藏在当今民众的身上。从而解析鲁迅塑造“看客”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鲁迅;看客;特征;意义
一、看客形象产生的背景
(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环境,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使原本处于内忧外患的中国再一次陷入了军阀混战之中,社会生活混乱,民不聊生,社会矛盾重重。中国旧有的迂腐制度在民众脑海里根深蒂固,民众思想深受其毒害。同时帝国主义者掀起了瓜分中国的浪潮,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现实的环境催生这个时代的“看客”,“看客”有了滋生的土壤。但当时并不是只有鲁迅一人在写作,与鲁迅同时代的作家有巴金、老舍、矛盾等,知名作家不在少数,为什么看客形象不是产生在这些作家的笔下,而是诞生在鲁迅的笔下,这与鲁迅自身的经历是有很大的关系。
(二)、鲁迅出身在清朝末年,正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外忧加外患的时期。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因家道中落寄身于人下,饱受人间冷暖、看透世态炎凉。先是因父亲死于庸医手上,于是扑日本求医,想通过强健民众的体格达到强国这宏伟愿望。然而,事与愿违,在一次意外的看电影中,看到了国人因为给俄国人当间谍被日本人杀头,而围观的中国民众却目光呆滞,神情漠然的观赏并以此为乐,在这群围观人的身上连半点怜悯同情之心都找不到。通过此事作者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要改变国家的现状使祖国变得强大不是通过强健国民的体格能够做到的。于是弃医从文,鲁迅认为只有精上的神强大,才能彻底改变国人麻木、愚昧的思想观念,从这些人和事中鲁迅对民族的生死存亡产生了忧患以及对社会变革、改造旧制度的强烈愿望。
二、各种看客
看客是指相对于当事人而言的,与当事人所遇事件、所发生的行为没有直接关联,却又对当事人的生命、事件发表见解、评论或持有态度的个人或群体,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往往就是其思想的寄体。从他们的社会地位、身份来看,大抵有两类:“一类是居于统治地位的不同阶层的统治者及其帮凶;一类是被统治被奴役被愚弄的下层民众” [2]。重点以示众中的人物来分析。
(一)、作为统治者的“看客“。统治者这一类的看客在小说中有的行为凶残,视下层民众如草芥,《阿Q正传》中的把总,把阿Q作为自己政绩的牺牲品。《示众》里面黄肌瘦的巡警。当巡警用绳子牵着白背心的男人时,巡警面目凶残表情冷酷,从围观中的人群中就可以看出,当有个小学生从人群中钻进去想看那神秘的事物时竟遇到穿着蓝腰裤阻挡是竟然退缩了,却敢从巡警的刀旁钻出来。这说明什么呢?哪怕巡警只要动动脚人群中便是一阵骚动,局促不安似乎天都要塌下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读到,就连之前很镇定的巡警也被几个人的同声喝彩所摇动,写出了那位巡警他心中的不安,外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立刻心神不定,那么他到底不安什么呢?我们不难发现巡警虽然在民众面前耀武扬威,但对他的上级领导面前就像是二郎神身边的哮天犬。他自己战战兢兢的处境,没有办法不被几声喝彩而惊吓。
(二)、第二类看客则是被统治被奴役被愚弄的下层民众,这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有老者,有中青年、有小孩。他们当中有的自命不凡,但往往是被人揉拧的对象。喜欢看别人的热闹也是被别人当做笑料,如《阿Q正传》中的阿Q、王胡、小D,《**》中的七斤。在《示众》中,秃头老头子、胖小孩、赤红鼻子胖大汉、抱孩子的老妈子,小学生、工人似的粗人,从他们的言行中不那发现他们虽都是来看热闹的,但看点却不一样。首先,秃头老头子,研究的是背心上的字,秃头老头子似乎有什么发现,当有个粗人似的工人问他:“他,犯了什么事啦?”老头子不敢做声,只是用眼神看定他,老头子这时候不敢说话身子也不敢动,此刻老头子心里定然是看了白背心上的字知道了某些东西,于是他故作装样,好像什么都没说又似乎什么都说了,那人粗人就躲了回去。这里表现出那工人似的粗人他的一切都是以老头子的言论为尊,老人说的话让他感觉犯了罪似的,他的思想上深受传统礼仪尊老的影响,但他误解了尊,不是老人说的都是真理老人说的都是正确,可以看出那个工人是生活在没有主见,愚昧麻木的精神世界里,他是怯懦的,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没有勇气直面真理,不敢去发掘新事物,因此他的人生是可悲的。他所代表的这一群体是可悲的。
1、内心愚昧无知,在《示众》里人们从两个人中间申着长长的脖子看着人群中的“怪物”,胖小孩以看着人头为乐,以满足其好奇心。秃头老头子以犯人衣服上的字卖弄文词以显示他的深奥和有知识、有文化。
2、精神极度空虚,“他们内心没有对理想的追求,没有是非观,对自己所处的悲惨的奴隶地位没有丝毫的自觉”[4]。在他们心中没有是非观,无论外界发生什么惊天大事或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大事小事都和他们无关,他们不会对事件的正义或不正义加以评论,只会看其中有无热闹,热闹就是他们唯一的看点,就像狗改不了吃屎,那有屎就往那钻。《药》中杀害革命者夏瑜的场面,人们蜂拥而至,把刑场围个水泄不通,不会问夏瑜为什么被杀,只会看杀头好不好看,怎么杀更具有观赏性。像鸭子般伸长长的脖子往里伸。里面好像是有个大磁铁把这些人往里吸,等到戏剧结束他们便熙熙攘攘还不知足的散了。
3、唯利是图,极度自私。这不仅表现在上层统治阶级的身上,在下层民众亦是如此。在统治者看来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利益更重,哪怕是别人的生命都比不上其利益。《阿Q正传》中把总把阿Q当做自己的升官发财的奠基石,把阿Q的生命视为草芥,在统治者眼里阿Q是没有作为人的应有的尊严,只是会讲话的工具而已。当阿Q进城回来之后有吃有穿“未庄的人”把他视为神仙,简直可以说是阿谀奉承,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都在谈论他,人们对他肃然起敬,当他的钱没了,新棉袄也换旧了,在们便不再如此,之前的敬畏立刻变成了鄙夷。
三、看客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看客是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对公平正义的漠不关心,民主、自由对他们来说更是奢望;极度自私,从他人的不幸中获取审美价值,却从没有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示众》中车夫在围观巡警牵着犯人,当自己栽倒时切没有伸手帮助,自己拉着车在人群消失。《**》中七斤看着别人被剪辫子,自己被剪辫子时他周围也只有一群看客,《阿Q正传》阿Q偷看着吴妈被赵少奶奶抓起来打的时候,结果他自己却被的保问罪,不仅费了钱自己还被羞辱了一番。这些看客当中都是看与被看,然而不变的是都不会有人出手相助的,在“看客”心中是没有是非观念,他们自私自利,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些人物的行为表现,把国民这种内心孤独,精神空虚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唤醒沉睡已久的民众,只有民众清醒了,在当时是有其时代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
5.【赏析】鲁迅笔下的月 篇五
《狂人日记》篇
作者在作品开头写道:“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
这个“他”是谁呢?很显然,指的是月光。那月光象征着什么?象征着美好、善良、和谐等品德。正是这片久别重逢的月光,唤醒了狂人心中沉睡了三十多年的人性,让他认清了自己,同时也获得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民主自由的勇气。
这时的狂人,代表着当时觉醒的知识分子,也体现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药》篇
作者在作品开头写道:“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描写了深夜尽头,黎明前最让人感到黑暗和害怕的时间段。
正是在这个黑暗之夜,民主革命者夏瑜遇害,而愚昧无知的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痨病,买下了蘸了夏瑜血的馒头。作者借这个悲惨的故事揭示了唤醒群众对革命的重要性。
文中“月亮下去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与禁锢,以及贫苦人民的愚昧无知。
《白光》篇
“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
作者在这里把月比作铁镜。铁镜与那神秘的白光相互配合,诱惑着、逼迫着陈士成,将他带上了死亡之路。作者借这个故事批判了封建社会科考制度,揭示了十年苦读反而无用的读书人的悲惨命运。
这篇作品中的月与鲁迅在其他作品中的月有所不同。它象征着主人公失落、黯淡内心,隐晦而无情。
《社戏》篇
这篇作品中的月与《故乡》中有几分相似。但《故乡》中的月仅仅停留在文中主人公的想象层面,而本作的月则显得更加真实分明,充满人情味。
皎洁的月光下,一片朦胧的,是“白篷的航船”、“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当然还有天真顽皮的主人公和他的小伙伴们。这些描写营造了一副副梦幻而美好的画面,浮现在读者眼前。
6.浅析鲁迅笔下的一些经典人物 篇六
鲁迅先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和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创作题材主要有小说、杂文、散文三大类。在小说方面,鲁迅先生以力透纸背的笔力,简洁朴素的情节,精炼传神的语言,将他所处的黑暗的时代所造成的人性缺失和社会的阴暗刻画得入木三分,带给我们无限的震撼和思考;在杂文方面,他以犀利、尖锐、富有战斗性的语言,以发自内心的无比激动的呐喊,唤醒在睡梦中迷失自我的中国民众,作为与反动力量相抗争的有力的武器。在散文方面,很多篇目是蕴含着温情的美好的回忆,但更多的是战斗的呼声,是对残酷无情的黑暗社会的有力控诉,是对中国民众沉睡不醒的人性的悲伤。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塑造了很多平凡无奇,但却非常有代表性并且生命力持久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带给我们无限震撼。
(一)《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狂人日记》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处于五四运动的前一年。五四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而所谓的旧道德,主要体现在中国封建社会森严的封建礼教上。它通过家族制度,牢牢地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成为人们精神上沉重的枷锁。《狂人日记》正是对此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通过狂人这个艺术形象,将文章的主题思想展现的淋漓尽致。
那么狂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该怎样理解狂人的性格呢?有人认为理解狂人,应该重点看他性格中清醒的一面。因为狂人的“狂”
是富有深刻的含义的。狂人的疯狂其实是正常的,不正常的反而是他身边那些被封建礼教所控制和毒害的人们。这种对比揭露了封建主义对人性的毒害。另一些人则认为狂人确实是个患有“迫害症”的精神病人。文中有很多明显的证据,例如他的神情始终是惊慌不安的:赵家的狗看了他两眼,他害怕;狼子村有人吃了个大恶人的心肝,他会担心别人也会吃掉他自己„„这样一个人,总是处于癫狂的状态,你很难将他划归于正常人的队伍之中。
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但看法都是不全面的。
狂人确实不是一个正常人,但他更不是一个简单的疯子。鲁迅先生所塑造的是一个有着癫狂者的外貌内心却无比清醒的战士的形象。既然被定义为狂人,他就必须在思想,行为,语言等各方面带有疯狂的特征。所以他整日里仿佛在胡思乱想,语无伦次。但是,狂人的本质是一个战士,是反抗封建礼教、揭露封建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的战士。所以,狂人的荒唐的疯言疯语中透露着清醒的战斗力量。鲁迅先生借狂人的疯子身份,作出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所以,狂人是鲁迅先生精心塑造的披着狂人的外衣的清醒的反叛者的形象。
(二)《伤逝》中的史涓生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极少涉及到爱情,《伤逝》是非常难得的一篇代表作。这也是鲁迅先生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道路进行的进一步探索。
《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都是受到五四思潮的影响而觉悟的青年。他们兴趣相投、相互理解,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大胆地挑战封建权威,冲破封建专制家庭的牢笼,争取婚姻自由。在这样一个激烈的过程中,他们是义无反顾、勇敢无畏的。在这样一个阶段,涓生感到“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可是,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道:“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是的,思想上的觉醒仅仅是一个起点,之后的路是漫长、迷茫而艰险的。甚至,很多人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前进的路。
短暂的幸福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各方面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涓生和子君在取得婚姻的自由之后,却毫无进展。他们和寻常人一样,卷缩在小家庭里享受所谓的“幸福”。子君和普通的主妇们一样,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在繁琐的家务事之中,再也没有追求思想上的进步。涓生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终日为温饱而奔波。日子变得寡淡无味,之前的豪情千万、风花雪月都化作一场云烟。更致命的是涓生的免职,这个经济上的打击击垮了他们。正如鲁迅所写的“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面对这样的变故和打击,涓生脆弱地选择了退缩。他是“清醒”过来了。子君不是昔日的子君了,她早已不看什么书,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所以,他要放弃子君,奋身孤往。他单纯地追求个性解放,追求婚姻自由,却没有能力承受来自社会的考验和压力,没认识到当时社会的本质与黑暗,导致最后无路可走。他身上有着当时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和悲剧性。
(三)《阿Q正传》中的阿Q 恩格斯说过:“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只有反映出时代的本质特点,才能称之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阿Q这个形象刚刚诞生,就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撼。随着时间的流逝,《阿Q正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阿Q这个名字成了一个标签,被广泛地运用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认真读过《阿Q正传》,我们可以透彻地了解阿Q的悲惨命运。尽管鲁迅先生是以一贯的诙谐讽刺的手法来描绘,只是更加突出了阿Q的不幸。他是无家无室的光棍一个,没有什么固定的职业,靠着给人家做短工来维持生活。他甚至连姓名都没有。有一次他仿佛姓赵了,可是刚刚宣布就被叫过去挨了有权有势的赵老太爷的巴掌“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本家么?”“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没错,处在那个社会最底层的阿Q连个名字也不配有。在未庄那个小小的地方,没有人留心过这个太过渺小的人物。人们只是记得他作为一个劳动力还是有小小的作用,其余的一概没有印象了。所以他不独姓氏渺茫,形状也是渺茫的。在当时那个社会,阿Q这样的人太多太多。
但鲁迅先生塑造阿Q这一人物形象,重点并不是为了向世人揭露贫苦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在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作品的重点应该放在阿Q思想上的麻木、落后和不觉悟上。阿Q的精神麻痹和他窘困的生活相互交织,于是他创造出了让他“存活下去”的精神胜利法。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是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来的。鲁迅先生是从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中挖掘出了阿Q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处于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民。而他赖以为生的精神胜利法则是当时濒临崩溃的封建主义统治阶级的精神产物。当时帝国主义全面侵华,自高自大的清政府从闭关主义到被洋枪洋炮被迫打开国门,然后就是送去主义了。割地、赔款,泱泱大国已经没有了最基本的尊严。可是统治者和民众们无法正视这样的事实,于是想方设法地欺骗自己,创造奇妙的生存道路。阿Q这样一个光棍贫苦农民,性格上最突出的一点竟然是这种可耻的精神胜利法。
我们可以在作品中看到这样一个阿Q:自高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软怕硬,毫无尊严,不肯正视现实,只求在精神上取得自我安慰。精神胜利法也算是“无往不胜”的,阿Q在这种精神胜利法的支配下,不承认失败,而且感觉不到痛苦。例如,他被人揪住长辫子碰响头,却要说:“我总算是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当别人硬要他承认“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时,他又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也不就是‘第一个’吗?”
由此可见,阿Q的精神麻木,到了非常可怕的地步。作者只能沉痛地写道:“他睡着了!”更加可怕的是,睡着的不仅仅是一个阿Q,不仅仅是和他一样命运的众多的穷苦农民,睡着的包括当时的中国大众。鲁迅先生正是因为在日本仙台医校观看录影时看到了里面中国人麻木地观看自己同胞被杀害的场景后,才决定弃医从文。他旨在挽救中国民众的精神。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一旦塑造成功,就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阿Q是一个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人物。鲁迅先生写的是辛亥革命时期落后的受时代残害的农民,但毫不夸张地说,阿Q现在仍然活着。不仅在中国,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可以找到他的踪迹。这是因为,阿Q这个典型人物所处的时代虽然过去,但他所体现的某种特征的社会影响力还是存在的。另外,生活中常常借用某一艺术形象的名称来称呼某种现象,尽管这与原来的形象不是非常相同,也许只有原来形象身上的某种特征。这绝不是鲁迅先生所愿意看见的,但是阿Q确确实实还活着。
7.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篇七
一、封建制度中受到迫害的知识分子
鲁迅笔下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 主要有一生穷困潦倒、被人们奚落嘲笑的孔乙己和一连考了十六回而终不中的、最后发了疯的陈士成, 二人是封建科举制殉葬品的代表。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扮演是一个穷困潦倒, 被人处处奚落嘲笑落魄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的悲惨命运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哀。生活着, 没有谁不想有尊严的活着, 出于本能, 孔乙己其实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 想与酒客们攀谈, 想在万般孤独的背后寻求一丝快乐或存在的价值, 哪怕只是在孩子的面前炫耀一下茴字的四种写法。小说《孔乙己》中有三个嘲笑他的画面, 一笑他偷书, 二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 三笑他被断的腿。在反复的戏弄和嘲笑中, 他找不到半丝尊严和体面活着的信心, 他无疑是孤独的, 莫名的悲哀, 在整个社会的孤独和悲哀里, 他的努力也就无足道了。就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无望的国度里,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受封建毒害的时代, 才让这个鲁镇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落寞的死在众人的笑声中。通过孔乙己的演绎, 他的死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一个社会苦难的集中反应, 与其无望的活着, 不如让他默默的死去。
小说《白光》中的陈士成, 是一个被封建腐朽文化逼疯的下层士人, 是封建科举制度祭品的典型代表。在陈士成的心目中, 像他这种出身书香门第, 根红苗正, 理应平步青云, 常生“今有千里马, 而伯乐不可求”的感慨, 自己的满腹才学, 为什么就不行呢, 为什么就不能中的呢?是那些个考官学识太浅而不能识别自己的才华?一次次考场失意, 一次一次的落魄而归, 在众人嘲笑讽刺中, 他坚信自己的最初的梦想, 那肯定可以实现的, 下次肯定中的。希望是重要的, 虚无缥缈的希望支撑着他还可以走多远呢?无聊的塾师生活使他百无聊赖, 驱散了他美丽的梦境, 而那好梦, 却又没因此而消逝, 反而最终点燃了陈士成无穷的欲望, 在美丽的梦尽头, 陈士成最终没有醒, 他疯了、死了。他的死, 不仅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封建文化意识的罪恶, 而且是鲁迅给当时已属强弩之末封建王朝唱的一曲葬歌, 让人心疼, 又让人激进。
孔乙己和陈士成的社会地位与身世虽然各不相同, 但从他们扭曲了的灵魂中, 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像孔乙己和陈士成这样一批连死了也无法彻底顿悟的科举考生, 可知其毒害之深、之狠、影响之深远。他们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殉葬品, 鲁迅在鞭挞这类人的同时, 也怀有深深的同情,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被腐蚀了的, 是属于被吃掉的一类, 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二、封建统治的卫士
四铭《肥皂》中的人物, 是一个就是非常虚伪的知识分子。他内心十分肮脏丑恶, 但表面却伪装的十分和善和正经, 声称要摧毁世界上一切不道德的东西, 要还世界一个朗朗乾坤。他一面鼓吹要拯救这个没有道德的社会, 另一面却对失去亲人的孝女的美色垂涎三尺, 对光棍调戏孝女的言语留在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 也潜意识地给媳妇买了香皂, 却一直淫念在心。当别人成为社会的弃儿去乞丐时, 他不是伸出援手, 而是向那两个商量着去买肥皂给孝女洗澡的一样, 在别人的痛苦中, 满足自己的私欲。通过他老婆的骂声和一些其他人的表现, 把四铭的内心的肮脏龌龊表现地淋漓尽致。那一声充满了喜剧色彩的笑声, 把那张道貌盎然的面具撕得粉碎。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 作为一个女校的历史老师, 虽然为了向苏联的高尔基靠拢而改名, 平时对各种文化了解一些, 确是一个表里不一, 道貌盎然的人, 暗地里只知道喝酒作乐, 跟女人的文化流氓, 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这样的人竟然能够成为“贤良女校”的老师。不过更加让人大跌眼镜的是, 这位“老师”来到学校的真正的目的是看女同学。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 将生活的丑陋充分展现给人看, 给这位新型“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鞭策。这位高“老师”的教学活动, 除了对自己的一些知识不足而苦恼外, 更加注重的是自己所谓的形象。但是当自己由于知识浅薄而使讲课发生失败后, 平时标榜自己是新文化的化身而瞧不起旧文化的他, 思想上的波动非常之大, 这个“老师”突然感到学校里世风日下, 为什么要整个女生学校呢, 于是就不再这个领域干了, 直接回到了麻将桌上, 这时候也就觉得世风渐渐好了起来, 也就渐渐安心了。
三、激进的圣斗士
所谓激进, 即不符合当时腐朽的封建制度, 而是一种积极的, 前进的生活态度代表着历史的潮流。斗士, 即为改革而奉献自己革命者, 敢于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宣战。这种形象也是是鲁迅小说着力刻画的“新人”形象, 是一个社会与民族的希望。但是他们在封建黑暗吃人的社会中奔走疾呼, 最终落个被吃掉的悲惨命运, 而人们却并无反应的可悲下场。《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一个在封建的黑屋子里开始觉醒的先行者, 他惨遭命运的玩弄和世道无情的戏耍, 他孤独、莫名的悲哀, 而又苦苦的需找所谓理想的出路, 他在探索, 追寻, 以至于在梦醒了而无路可以走的境况下, 只有被迫疯狂。这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开始觉醒的国民的典型形象, 他演绎的是不甘于在悲惨的封建压迫下苟且偷生的觉醒者, 他的觉醒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未来。
《长明灯》中的疯子是一位在黑暗而残酷的封建社会制度的笼罩下却能够勇敢地去吹熄“长明灯”斗士。鲁迅在作品中赋予了革命伟大任务, 为了斗争, 打破封建制度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和压迫——“疯子”大呼“我放火!”为了吹灭庙里那盏象征着封建传统的长明灯, 他尝试过许多手段, 在一次次失败中, 疯子一个人倔强的战斗, 孤独的坚持, 显示出他对黑暗腐朽社会制度的反抗和叛逆, 完全可以称为其中的“勇敢者”了。在那个黑屋子里, 正是有这样一批勇敢者站了起来, 像圣斗士不屈的战斗, 才会在封建社会的死水里, 看到了残存的阳光, 这种阳光就是希望, 预示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在不久将来的崛起。
海德格尔说过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鲁迅的时代却迫使他远离诗意。在鲁迅先生许多篇幅中描写、刻画知识分子形象, 描述他们莫名的孤独和悲哀, 落魄的命运, 潦倒的生活, 与之同时又深刻地揭示他们精神世界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别于当时一般作家, 鲁迅致力于以革命的态度分析问题、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在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的同时, 也间接的反映出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特别是对一些不屈不挠激进圣斗士的描述, 使人们在黎明到来之前最黑暗之时, 看到些许的亮光, 在无望中看到希望。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2]许旭英.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1) .
8.鲁迅笔下的鲁镇 篇八
关键词:病苦;疗救;美丽而神秘;禮教观念和封建迷信;激励猛者
鲁镇,鲁迅笔下的故事有好几次都发生在这里。《孔乙己》的故事发生在鲁镇,闰土的故事发生在鲁镇,看社戏的故事发生在距鲁镇不远的平桥村,祥林嫂的故事发生在鲁镇的“我”的本家四叔家,这里是鲁迅作品中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我以为,鲁镇实在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作者笔下“我”的故乡有《社戏》中童年时的故乡,有《祝福》中中年时的故乡,有老年时见到闰土时的故乡,作品似乎是一幅幅剪影,展现了“我”的故乡不同时期的风貌。我想,这实在是有意为之,既体现鲁迅先生的艺术功力,亦体现了鲁迅先生思想之深刻。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中国的问题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是农村问题,鲁迅先生为我们揭示了问题的症结,“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钱理群教授说:“鲁迅正是这样一位具有原创性的现代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思考的最大特点是,始终立足于中国的土地,从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而对问题的开掘,又能够探测到历史和人性的深处和隐蔽处。他的思想与文学既有极强的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性和超前性。他给我们的是思想的启迪。所以,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者,都应指导学生去阅读鲁迅作品,使学生对鲁迅等民族大师的思想与文学有一个基本了解,奠定一个深厚的精神底子。
鲁镇是美丽而神秘的。月下看戏时,“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回望赵庄戏台,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闰土月下刺獾时,“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阅读这些文字,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幅奇异的图画来,美丽而空灵,朦胧而神秘。有趣的是这些美景都处在月色中。在回故乡时所见却是“天气又阴晦了,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时空的对比,一神秘美丽,一萧瑟衰败,勾起人们无尽的遐想和沉思。
鲁镇是充满童趣的,作者把这种童趣集中表现在一群孩子们身上。月下看戏,双喜等小伙伴为满足“我”看戏的念头,卖力地划船,把一条小船摇得“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回家路上摇船的饿了,阿发提议偷自家的青豆(因他家的大得多)煮豆吃,因怕阿发娘哭骂,各人又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偷了一大捧,试想生活在水乡的孩子们,谁都有这样的经历吧?读着这样的文字,怎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呢?“我”和闰土小时候,“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和”我“聊雪天捕鸟,月夜看瓜,一个天真烂漫、无邪有趣的小英雄。我们姑且不论日后的闰土变得和“我”隔膜麻木,但可以肯定说,“我”和闰土都有过一个充满趣味的快乐童年。
鲁镇还有几个苦命的女人。杨二嫂像一个圆规一样愤愤不平地诉说,祥林嫂像一个疯子一样絮絮叨叨地倾诉,柳妈像一个巫婆一样神神秘秘地撺掇,还有一群在鲁四老爷家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的劳作的女人们,她们都是一群没有权利去拜祭神灵的女人,她们不仅遭受苦难生活的折磨,还遭受世俗的鄙弃,人们的冷漠,甚至鬼神的诅咒(他们相信)。她们的命运只能像祥林嫂一样鄙夷地生活,无助地挣扎,在祝福中死去。
鲁镇弥漫着浓重的迷信气氛。鲁镇的女人只有为祝福忙碌的份儿,却没有参加祝福仪式的权利;六一公公说“读过书的人才识货,乡下人不识好歹”;咸亨酒店有穿长衫的坐着喝酒的人,也有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还有一群站着喝酒的短衣帮;鲁镇有可以将孔乙己打成重伤的丁举人(孔乙己大概是偷书了吧),不许祥林嫂参加祝福仪式的鲁四老爷;杨二嫂说“我”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仔细推敲,原来鲁四老爷是有钱的老监生,丁举人是学而优则仕的举人,孔乙己是读过书却未中举的读书人。
鲁镇的“看客”很多。孔乙己窃书被打,人们嘲笑他;孔乙己虽读书却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人们嘲笑他;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人们嘲笑他;他争辩哀求都无济于事,在人们的说笑声中大约的确死了。祥林嫂原本更应得到人们的同情,但看客们却把祥林嫂的不幸当作消遣的故事来听,这群“幸运的”做稳了奴隶的看客们取笑祥林嫂被逼改嫁,取笑她额头的伤疤,撺掇祥林嫂去捐门槛,她在同类中并未得到一丝温情,最后在祝福声中凄然死去。
“我”是鲁镇上人和事的见证者。小时候,“我”是快乐的,因有双喜、阿发、闰土等快乐的小伙伴;稍大些,在咸亨酒店当小伙计;后外出求学,应是有新知识、新见闻的知识分子。但我并不敢直面乡村的苦难,不敢回答祥林嫂“魂灵”的问题,在祝福声中逃离鲁镇。我们无需给“我”贴上阶级的标签,但鲁迅先生揭示了一个当时的重大问题:知道症结,如何疗救?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以为就足矣。
可以这样说,在山清水秀的鲁镇,有“我”快乐的童年,也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剧。鲁迅先生以自己高超的艺术技巧,敏锐的思想触角,犀利的文笔解剖了社会的躯体,激励猛者前行。
【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推荐阅读:
论李白笔下的女性形象10-15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0-20
“作家”笔下的动物教学反思10-31
作家笔下的动物的教学设计09-01
古龙笔下十大枭雄10-15
小学四年级作文,同学们笔下的未来世界09-13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形象提纲10-23
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08-13
鲁迅的呐喊08-30
鲁迅的名言警句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