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翻译(共7篇)
1.日汉翻译 篇一
摘要: 本文主要从语言层面对导致误译的诸因素进行探讨,详细地从词的误译、句子结构的误译、语法的误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旨在对正在学习日汉翻译的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日汉翻译 语法解析
翻译过程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对应的表达方式的过程,是一个始终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这就要求译者要有扎实的中外语言功底,对日语和汉语都要非常精通。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误译。笔者主要结合日语的一些特点从对词的误译、对句子结构的误译和对语法的误译三个方面对导致误译的诸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1.对词的误译
许多人认为,日语中有汉字,似乎为中国人学习和翻译日语提供了便利,其实不然。反而容易给汉字的日汉翻译带来误导,下面主要从同形词语的误译、多义词的误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1同形词语的误译
日语和汉语中有许多字形相同的词,一般把这些词称为同形词,其中虽有如“教室、学校、社会、外国、銀行”等词形相同且意义也相同的词,但是还有许多如“高校、娘、丈夫、汽車、新聞”等词形虽然相同,意义相去甚远的词。有的译者在翻译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想当然地认为和汉语意义一样,造成翻译上的错误。
この問題について検討していただきたいです。误译:希望这个问题你们检讨一下。“检讨”在汉语中是“自我批评”之意,若如上所译,就变成了一种指责语气,会使对方不愉快。正译:希望贵方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1.2多义词理解失误
所谓多义词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各个意义之间都有一定关联的词,它们历史长久,使用频繁,经常出现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义项比较多,翻译过程中如果遇到多义词,重要的是要时刻结合语境考虑如何选择恰当的词汇。但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因为会遇到来自辞典等各方面的干扰。如:
「人が認めないことをすれば、どんないい事をしても罪人さ、だから世の中に罪人ほどあてにならないものはない。」(夏目漱石,《我輩は猫である》)译文:“只要别人不同情,即使干了,天大的好事也是个罪人。
因此,人世上再也没有比‘罪人’更难以预防的了。”(于雷译)这里的“認める”是多义词。根据《现代日汉大辞典》的解释,“認める”有如下的意思:①看见、看到;②认识、赏识;③承认;④断定、认为;⑤准许、同意。译者翻译成“不同情”,有点不太符合原意,读过原作的读者应该理解其讲的是寒月晚上十点以后拉小提琴的事,拉小提琴不需要别人的同情,需要别人的认可,因此译成“不被认可”更符合原作的意思。
由多义词导致的误译例子还有很多,这类误译,只要不被词典上的意义所束缚,根据上下文仔细推敲,就可以避免。
2.句子结构的误译
2.1日语中主语省略导致的误译日语和汉语中的主语在一定的语境中,主语往往可以省略,日语中主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比汉语要更为显著。由于日语比汉语更广泛地省略主语,汉译者往往在翻译时将被省略的主语添加上,但如果对被省略的主语把握不当,则会造成误译。
如:我輩がこの家へ住み噫んだ当時は、主人以外のものには甚だ不人望であった。どこへいっても跳ねつけられて相手にしてくれ手がなかった。(夏目漱石,《我輩は猫である》)译文1:咱家在此刚刚落脚时,除了主人,都非常讨厌咱家。他们不论去哪儿,总是把咱家一脚踢开。(于雷译)译文2:我在这个家里住下来的当初,除了主人外,我不受任何人的欢迎。不管走到哪里,他们都对我推推搡搡。(刘振瀛译)在上例中,原文中划线部分的主语被省略了,译文1添加上的主语是“他们”(指主人家的人),但后面用的是“跳ねつけられて”这一被动形式。如果主语是“他们”,意思就成了“他们不论去哪都被踢开”,所以被省略的主语应该是“咱家”。译文2虽然没有添加主语,却在“对我推推搡搡”中表明了。日语中主语广泛地省略是造成日中翻译中出现误译的重要因素之一,关键是对语境的把握,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语错位造成的误译现象。
2.2主语混乱导致的误译
说到句子的结构分析,任何一门语言分析起来都是通用的,无论多么长的句子都是由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独立词等构成的。句子的结构译错,译文必然就有误。分析日语句子结构时常见的错误就是搞错主语,尤其当同时存在几个主语的时候更容易搞错。
東京は勤勉な人がたくさんいて、一生懸命働いているのだが、町も汚いし、道も汚い。“東京は”是总的主语,整个句子说的都是东京的情况。前半句讲的是东京的人,后半句讲的是东京的道路。所以正确的译文应该是:
东京有很多勤劳的人,虽然都在拼命工作,可是东京的街巷是脏的,马路也不干净。
3.语法错误导致的误译
日语语法从大的方面看主要有语气的判断、句型等,从小的方面看主要有助词、助动词的意义及用法,对其中任何一方面把握有误都将导致翻译失败。
3.1肯定与否定的语气混乱
众所周知,日本人说话比较婉转,所以在语言表达上常有模糊之处,如果不在意,有时甚至搞不清是肯定还是否定。
この家のものは、男が早死にするから、お前も気をつけて„„どうしたことか、この家は二代に渡って、戸主が早死にをしてしまった。それでも、この家の家相が悪いというんじゃないだろうのに、と母は言った。
译文:母亲说:这个家的男人老是早死,你也要小心点才是„„不知为什么,咱家两代户主都是早早死去。尽管这样,恐怕也不能说咱们家的风水不好吧。对于这段,不少学生把最后一句译成“就是因为这房子的风水不好”,从而意思译反了。这是由于不考虑语法,只从情节上主观推测。“„„のではない、”有时可译为“不应该”“不应当”,所以“いうんじゃないだろう”应译为“不该说”、“不能说”。
3.2句型的误译
日语中有很多句型,被列入日语能力考级的句型就有500多个,这些句型中有的结构很相似,有的一句多义,甚至还有一些句型意思很接近,因此,如果在翻译时不仔细推敲的话,就会误译。
十年を一昔というならば、この物語の発端は今からふた昔半も前のことになる。
误译:如果十年为一代,这个故事就变成两代以前的事了。正译:如果十年算作一代的话,那么这个故事就该是发生在两代以前(二十五年前)的事了。“ことになる”在不同场合,可译为“决定”、“规定”、“变成”、“也就是”、“等于”,等等,必须一一记住,仔细分析。
3.3助词、助动词的把握有误导致的误译日语属于粘着语,其一大特点就是通过助词、助动词的粘着实现语法功能,因此,助动词很多,也很容易出错,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分析,避免混淆,灵活运用。
(1)代表に選ばれた田中さん。
误译:被代表选中的田中。
正译:被选为代表的田中。
(2)そんな不愉快なことはなかったことにしましょう。误译:认为没有不愉快的事情。正译: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就当没发生过吧。“た”表示过去、完成。遇到助动词“た”,一般都要设法译出“过去”的语气。但有时并没有“过去”的意思,这点应当注意。
长句中句末的时态是关键。以上只是从语言层面对翻译中出现的一些误译作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是还不够全面,因篇幅和资料有限,且笔者水平有限,不能对翻译的错误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分析,希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2.日汉翻译 篇二
一、诗歌的翻译
每一个伟大民族、伟大文化的背后, 必然流淌着一条星辉灿烂的诗歌长河。可以说, 诗歌是一种文化最简练的载体, 但其背后所蕴藏的本民族的文化、文明背景却是无比深厚的。因此, 不同语言之间诗歌的翻译, 就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要讨论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避开诗歌的翻译是无法谈及的。
下面试举一个诗歌日译汉的经典例句:
“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
这是“俳圣”松尾芭蕉的代表作《古池》 (1687) 。按字面意思可直译为:古池塘, 蛙跳入, 水声。俳句是用简练的语言将某一情景再现, 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象、感受、欣赏。读这首俳句, 我们联想到的是空旷, 静寂, 没有波涟的古池塘, 一只蛙跳入水中, 声音清晰地传入耳中。实际上入水声本来并不大, 通常不会引起格外注意, 由于周围过于寂静, 感觉上声音很大, 令人心动。一个小生命发出的声响与古池塘的寂静形成对比, 使人产生很多联想。一静一动, 回味无穷, 这也就是这首俳句的精妙所在。
前面我们简要分析了这首俳句的内涵, 接下来问题就是:怎样将这种内涵用汉语表达出来?这个问题在中国日语界一直是见仁见智, 观点各不尽相同。下面将比较有代表性的中文译本列举如下:
○古池——青蛙跳进水里的声音。 (周作人)
○蛙跃古池内, 静潴传清响。 (彭恩华)
○古池塘, 青蛙入水, 发清响。 (李芒)
○古池幽且静, 沉沉碧水深。青蛙忽跳入, 激荡是清音。 (檀可)
○幽幽古池畔, 青蛙跳破镜中天, 叮咚一声喧。 (陈德文) (2)
本文在此无意探讨各种译法的优劣 (实际上, 关于此诗的汉译的探讨文章也可谓是汗牛充栋) , 只是想通过本例思考:翻译, 是否能够将原诗的意思与神韵百分百地传达出来?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至少是很难的。也就是说, 在诗歌翻译中, 是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传达原意的, 就是因为其中有不可译因素的存在。
二、特殊词语的翻译
特殊词语主要包括专有名词、谚语、成语、惯用语等。专有名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所表示的事物往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与普通名词相比, 它缺乏对事物的概括力, 词语之间也不能进行任意的重新组合。一些人名、地名即属此类。日语为汉字词语的一般可以直接转用, 但是需要注意中日两国汉字的细微差别, 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中日简繁体字转换问题;如果有日本人独创的汉字或者有假名的, 一般应该加注, 否则会使人迷惑不解。比如“横浜”一般按习惯译成“横滨”, 而不译成“横浜”。这是因为“浜”为日语简化字, 其繁体字为“濱”, 而“濱”的汉语简化字为“滨”, 所以“横浜”汉译成“横滨”。
再比如风靡一时的日本电视剧《阿信的故事》的译法。原文“おしん”, 汉语中有两种译法, 即“阿信”和“阿辛”。但是作者桥田寿贺子本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剧本名不用汉字而用假名, 是因为“しん”这个音寄托了对女主人公无限的热爱和赞美, 远非一个汉字可以表达。这个“しん”既是表示忍耐 (日语为“辛抱”) 的“辛”, 又是真心待人的“真”和“心”, 同时, 它还是相信的“信”, 前进的“进”, 创新的“新”。因此, 选用“信”或“辛”, 都有欠全面。于是又有人主张译成“阿xin”。这个确实也有先例, 比如鲁迅先生的名篇《阿Q正传》即属此类, 但用在翻译上, 总让人感觉有些不伦不类。正因为汉语中没有类似日语假名的表音文字, 所以在翻译上就造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谚语、成语、惯用语的翻译, 首先要做到达意, 要把它们本身的意义用中文准确地表达出来。应准确理解词语的全部意义, 不能望文生义。如日语中的“落花流水”, 就没有现代汉语中的一败涂地、大势已去等含义, 相反, 表示的是男女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八方美人”并非指美女, 而是意为八面玲珑, 含有贬义色彩。再如“ほれた目には痘痕も笑窪”这句谚语本意是指在情侣的眼中, 满脸的麻子都会被认为是酒窝, 一般翻译作“情人眼里出西施”, 但也有人认为译为“情侣看麻脸, 满面是酒窝”更加原汁原味。
三、流行语的翻译
流行语的翻译历来很难, 这是因为流行语本身内涵丰富, 概括力强。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 往往就剥夺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 要翻译流行语, 首先要研究怎么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丰富内涵和社会文化背景, 至少要提醒读者去注意、去思考、去了解原文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 正确地把握住流行语的意义。否则, 单纯的文字翻译便只能是流于肤浅的、表面的双语转换。
比如, 日语中的“太陽族”一词一般直接翻译为“太阳族”, 对于不了解其来源的中国人来说, 看到这个词恐怕会首先理解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之意。但是这个词在日本恰恰是颓废、迷茫的代名词。这就造成了中日两国语言上巨大的理解差异。这是因为这个词源于石原慎太郎1955年发表的小说《太陽の季節》。小说描写了一群典型的战后派青年。他们感情冷漠, 玩世不恭, 无视传统伦理道德, 整日游手好闲却又自诩为看破红尘, 后改编成电影, 在日本轰动一时, “太陽族”也成了1956年的流行语。因此, 在日本这个特定的社会中, 说起“太陽族”, 人们能够立刻准确地抓住它的内涵, 但是在中国由于缺乏这个词出生的文化土壤, 很容易出现理解偏差。
流行语的翻译, 除了考虑社会文化背景之外, 还必须注意表现语言自身的特色, 尽量使译文做到形神兼备。例如将“駅弁大学”译成“野鸡大学”, 既形象生动, 又符合原意, 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译法。从翻译的角度看, 如果按照传统的翻译观, 仅仅从语言的层次进行转换, 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词和句的形式及其对等上, 那就有可能在新的语言土壤和文化环境中扼杀原文的生命。因为语言系统一转换, 词和句中所存在的“意”和“味”就脱离了原文的环境, 脱离了原有的文化空间和意义所依赖的上下文关系。
四、现实生活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可译性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内容。而作为生活信息载体的各种语言所表现的, 本来就是千差万别的事物。但由于人类本身包括本能, 欲望和感觉在内的体质结构, 和大体经历过类似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结构, 以及处于同一地球这种地理等自然环境结构基本相同, 由此产生的语言自然有许多可以互相对应的相近、相似以至相同之处, 这也就是所谓语言的共性, 这种共性是使翻译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但是语言之间在存在共性的同时, 必然也存在着个性, 这种个性的存在, 使翻译变得不再是件易事。也就是说, 在翻译实践中, 必须考虑到各自生活现实的差异所带来的语言的不同。当原语中所叙述的现实是目的语中所没有的时候, 便可能导致不可译情形的发生。
中日两国号称“一衣带水”, 地域相近, 又由于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使两国的生活习惯、风俗等各个方面有不少的相通之处, 但是, 生活上也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比如在日本有种叫做“天婦羅”的食品, 它不是某个具体菜肴的名称, 而是对油炸食品的总称。但它跟中国的油炸食品是不同的。为了突出原料本味, 在日本, “天婦羅”挂糊时一般调制很薄的糊, 中国菜挂糊时一般要求将原料全部包在糊中, 而“天婦羅”特别是原料为绿叶素菜的时候, 仍然可以看见包裹的原料, 有时菜叶的一面有糊, 而另一面几乎没有糊。对用鱼肉或大虾制作的“天婦羅”来讲, 虽然原料四周沾满糊, 但仅仅是很薄的一层。这也是“天婦羅”的一大特色。并且食用的时候要拿调料蘸着吃, 这种调料一般由松鱼干汁、酱油、海米汁中添加少量的砂糖和萝卜泥调和均匀而成。但中国的油炸食品就不常见这种吃法。因此, 单纯翻译成“油炸食品”, 中国人是不能从中理解到日本这种食品的独特之处的。也有人为了保持原汁原味而按照其汉字直译为“天妇罗”, 但在这个汉字在没有像“干部”、“寿司”等从日语引进来的汉语外来语那样被大多数的中国人所直观理解之前, 这种译法难免使人不知所云。
因此, 在遇到翻译本国所不大常见到的现实生活的时候, 对译者来说, 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么按其汉字音译加注, 要么译成一个似是而非的事物。这种现实生活中差异所带来的翻译上的难题, 是“不可译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不过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以及国际交流的增多, 这个差异是可以慢慢缩小的。例如原本日语中的“寿司”就基本已成为一个汉语词汇了。而这种差距的缩小正是译者所希望看到的。
五、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可译性
各民族之间, 由于文化传统不同, 语言中潜在的文化和心理现实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译者如何拨开这层迷雾, 抓住深藏于其中的文化、国民心理的实质, 是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大课题, 也是一个难题。这种背后存在文化隔膜的词语, 严格来说, 只能解释, 而没有办法以对等语翻译它。但解释毕竟不能等同于翻译, 于是产生了不可译的问题。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中国有很多城市以此为市花。这是因为被人格化了的荷花被赋予了某种高贵的品格。但是, 同样是荷花, 日本人却忌讳, 认为荷花是丧花。日本人从中联想到的是死的暗影, 视之为不吉利的象征, 因此其广植于日本的寺院, 寓意人生无常、苦海无边。可见, 字面上同是荷花, 而这种心理感受的传达却是翻译中的“对等语”所实现不了的。再比如狐狸,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它是狡猾的象征, 但在日本, 狐狸被当做农耕神, 农民向它来祈求赐予五谷丰登。
综上所述, 译者的任务是要在原文与译文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着力为读者建立一个相应的阅读空间, 但从实践的角度看, 这种阅读空间的重建在语言、文化和心理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 翻译, 特别是文学翻译中, 确实存在着不可译性或者说有限制的可译性。因而, 翻译不可能百分之百传达所有内容, 而只能力求无限接近原文。换言之, 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所有的翻译都存在着不可译的因素。
摘要:译者所接触到的是两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国民心理的文字, 因此在两者之间的转换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本文从翻译实践的“不可译因素”层面着手, 通过诗歌的翻译、特殊词语的翻译、流行语的翻译、现实生活差异、文化差异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加以探索。
关键词:翻译,不可译,差异
参考文献
[1]叶渭渠.扶桑掇琐.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林少华.落花之美.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6.
[3]高宁.越界与误读.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5.
[4]高宁.日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3.浅析演讲稿日汉翻译策略 篇三
关键词:演讲稿;目的论;日汉翻译
中图分类号:H3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65-01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此次谈话中回顾了历届内阁的历史认识及立场以此间接提到“反省”、“道歉”等字眼。国际社会对“安倍谈话”中的相关表述给予了高度关注。据韩联社称,安倍谈话虽包含“道歉”等字眼,但表述采用的是“过去式”,缺乏诚意。有媒体称韩日就有关历史问题的矛盾有可能被进一步激化。由此可见政治演讲稿表达精准性至关重要。本文笔者将以安倍谈话及其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在演讲稿的日汉翻译过程中尝试总结翻译实践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演讲稿的特殊性
演讲稿属于重内容的文本,即注重信息的表达,其翻译要求语言具有极高的精准度,而且对专业术语上的翻译要求绝不会低于法律方面的专业水准,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须贯彻“理解到位、表述通顺”的翻译总原则。功能目的论学者认为,所有翻译活动必须遵循两个翻译总原则:第一,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第二, 接受对象不同,翻译目的也不同。政治演讲稿中最关重要的是接受对象,其终极目的是使接受对象理解政治演讲的目的,并被演讲内容及情绪所感染,因此必然要求政治演讲稿的译文要与原文达到同样的效果。此外,演讲稿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用词简短。把长词尽量换为短词;第二,用句简洁。演讲稿要求句子简洁凝练,尽可能把长句拆分为短句;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据调查显示,观众对具有人称代词的演讲内容产生的反应要明显大于缺乏人称代词的演讲;第四,考虑听众的共鸣。演讲稿不需要追求太大的幽默效果,但必须考虑对观众的感染效果。
二、“安倍谈话”中的翻译实例
在对安倍70周年谈话内容进行翻译过程中,笔者找到了几类代表性的案例,现对其加以分析说明,以期找到政治演讲稿的翻译策略。
例1:圧倒的な技術優位を背景に、植民地支配の波は、十九世紀、アジアにも押し寄せました。
驻华大使馆译文:十九世纪,以技术的绝对优势为背景,殖民统治亦波及到亚洲。
如此译来不太符合中文的语法习惯,读起来也不够圆润、通顺,应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力求符合目标语的口语语法。因此,笔者将其意译为:
“十九世纪,西方国家凭借绝对优势的技术,开始在亚洲实行殖民统治。”
这样译来不仅内容更加精辟易懂,也比较符合汉语的口语语法规范。此政治演讲稿最终目的是使听众理解演讲内容,根据功能目的理论,修改后的翻译则更能达到这一目的。
例2:そして七十年前。日本は、敗戦しました。
驻华大使馆译文:其结果,七十年前,日本战败了。
此句为简短的衔接语,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笔者在符合目标语口语语法要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直译。其译文如下:
“于是,七十年前,日本战败了。”
从原文到译文都是简短的一句话,并没有使用增译等翻译技巧,只是使句子符合汉语口语的语法标准。
例3:戦後七十年にあたり、國内外に斃れたすべての人々の命の前に、深く頭を垂れ、痛惜の念を表すとともに、永劫の、哀悼の誠を捧げます。
根据政治演讲稿的翻译标准要求,日本驻华大使馆将此句加以直译。
驻华大使馆译文:正当战后七十周年之际,在国内外所有死遇者面前,深深地鞠躬,并表示痛惜,表达永久的哀悼之意。
但笔者认为如此译来,缺少主语,缺乏连贯性。所以在保持原文意义不变的情况下,对此句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改,将其改译为:“正值战后七十周年之际,我向国内外所有死难者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痛惜,同时表达永久的哀悼之意。”
这样译文更符合中文的语法习惯。虽然对译文进行了补充,但此句的翻译完全体现了功能目的论的三大法则: 忠于原文,连贯且有目的。同时说明了在政治演讲稿的翻译过程中增译有助于听众对译文的理解。而且根据演讲稿翻译标准的第三条我们可以知道, 观众对具有人称代词的演讲内容产生的反应要明显大于缺乏人称代词的演讲。因此,笔者在对原文进行翻译的时候,恰当地补充了主语,追求更高的翻译效果,以期达到观众共鸣。
例4:原文:戦争の苦痛を嘗め尽くした中国人の皆さんや、日本軍によって耐え難い苦痛を受けた元捕虜の皆さんが、それほど寛容であるためには、どれほどの心の葛藤があり、いかほどの努力が必要であったか。
驻华大使馆译文:饱尝战争痛苦的中国人、以及曾经被俘并遭受日军施加难以忍受痛苦的人做得如此宽容,他们内心的纠葛究竟多么大,付出的努力又是多么大?
根据一般性演讲稿的翻译特点,要求用词简短,将长句化为短句。按这一翻译标准,笔者将例4中的一句日语翻译为了两句汉语,使句子更加简洁易懂,这亦可以称为拆译。
“饱尝战争之苦的中国人、以及遭受日军施加的不堪忍受的苦痛的被俘人员做到如此宽容。他们的内心又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三 小结
笔者在诺德的功能目的论和一般演讲稿翻译方法等理论的指导下,对原文进行了系统性的翻译,从中找到了适用于政治演讲稿的翻译策略。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丰富语义、精简长句、添加主语是政治演讲稿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三大基本总则。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单纯依靠翻译理论无法完成翻译任务。对于任何文本的翻译,不仅需要翻译理论的指导,而且需要借鉴参考其他类似的目的语文本。因此,无论翻译哪一种类型的文本,都事先需要大量阅读目的语文本,以求译文自然规范。笔者认为,翻译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不断摸索寻找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长栓编著.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2]曾青.英语政治演讲的文本特点及翻译策略(英文)[J].海外英语.2012
4.浅析日汉翻译中人称代词的加译 篇四
日语译成汉语的日汉翻译是翻译教学的基础阶段。在基础阶段的翻译教学中, 可以不涉及纯理论性的翻译问题, 但一些较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巧还是应该加以渗透的。在翻译日文句子时, 会涉及到移位法、拆句法、加译法、减译法等多种方法。
日本人说话经常会省略一些东西, 这是一种委婉暧昧的表现方法, 其中人称代词就是他们经常省略的内容。日语的人称代词多而使用率低, 汉语的人称代词少而使用率高。由于日语句子在很多情况下会省略人称代词, 这样的句子在翻译成汉语时, 我们应该遵循自己的习惯, 对这些人称代词进行加译。
二、人称代词的概念及分类
人称代词的日文概念和中文概念基本一致, 都是指代人的代名词。具体来说就是指在某种场合中说话的人及相关的人。人称代词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指说话人自身, 第二人称指听话人, 第三人称指说话人与听话人在谈及他人时所使用的人物称呼。
日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わたくし (たち、ども) 、わたし (たち) 、あたし、僕 (ら、たち) 、われわれ、われ (ら) 、おれ (たち) 、こちら、こっち”等, 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我 (们) 、咱 (们) ”。日语中的第二人称代词有“あなた (たち、がた) 、君 (たち) 、お前、あんた (たち) 、そちら、そっち、貴様”等, 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是“你 (们) 、您”。日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有“この方、こちら (様) 、この人、これ、あれ、彼 (ら) 、彼女 (たち) ”等, 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是“他 (们) 、她 (们) 、它 (们) 、人家、别人”。可见, 日语的人称代词的数量要比汉语多很多。
三、日汉“你、我、他”对比
汉语句子中会经常出现“你、我、他”这类人称代词, 但在日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却格外的低。根据陈俊森研究, 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 “汉语比日语多用3—5倍, 通过考察发现, 日语交际不但很少使用第一、第二人称代名词, 而且更加少用第三人称代名词。”
在汉语中, 一般用第一人称代词“我”表示自己。而日语中的“私 (わたし) ”被认为是没有必要说的, 在对话中使用的很少。正如金田一春彦先生指出的那样:日本人说话不喜欢使用人称代词, 尤其不爱使用第一人称代词, 如果一个劲地说“私”, 会给人一种过分强调自我的感觉, 给人带来不快。在汉语中, 用第二人称代词“你、您”表示对方, 而在日语中, “あなた”这个词有“亲爱的”意思, 所以平时也尽量少用。在汉语中, 用第三人称代词“他、她”表示第三方, 而日语中的“彼 (かれ) ”“彼女 (かのじょ) ”有男女朋友及不太礼貌的感觉, 因此在日语中常常会省略掉。在日汉翻译过程中, 对日语中省略的“你、我、他”, 要根据对方的语气态度及方向, 判断出在说谁, 然后对人称代词进行补充加译。
四、具体实例
1、寒暄语中的加译
日本人在寒暄时, 人称代词比较少, 汉语则一般需要人称代词。因此, 在日汉翻译时, 应增加人称代词。例如:
こんにちは。 (你好!)
ただいま。 (我回来了。)
お疲れ様でした。 (您辛苦了。)
お元気ですか。 (您好吗?)
お蔭様で元気です。 (托您的福, 我很好。)
お待たせしました。 (让您久等了。)
2、敬语中的加译
日语敬语本身就隐含着人称代词, 所以就不再出现人称代词。而汉语中的敬语不发达, 无法表示出人称。所以, 在日汉翻译时, 大多需要补充人称代词。例如:
おっしゃる通りです。 (您说的对。)
お姉さんも行きますか。 (你姐姐也去吗?)
お出かけですか。 (您外出吗?)
ご案内します。 (我来带路。)
鈴木でございますが、本田さん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 (我是铃木, 本田先生在家吗?)
3、授受关系中的加译
日语中的授受动词或授受补助动词, 如“やる、あげる、差し上げる”“もらう、いただく”“くれる、くださる”, 本身隐含着人称, 表达时不用另加人称代词。而汉语表达授受关系的词, 主要是“给”字, 无论是“谁给谁什么”或“谁为谁做了什么”, 若不出现人称代词, 无法指明动作的方向性, 也就无法说明授受关系。所以, 在日汉翻译时, 需要加译人称代词。例如:
これ、あげるよ。 (这个给你。)
くれる? (给我?)
友達からはCDをもらいました。 (朋友送给我一张CD。)
一緒に行ってくれませんか。 (你陪我走一趟吧。)
4、主观意志句中的加译
在日语中, 有些词表达人的思维和感觉, 如“思う、考える、感じる、気がする”, 有些词表达说话人自己的感情和心理状态, 如“嬉しい、悲しい、寂しい、だるい”, 还有些词表达说话人的意志和愿望, 如“う、よう、たい、ほしい”。而在汉语中, 表示主观感情的词语不是只用在第一人称。所以, 在日汉翻译时, 需要加译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们”。例如:
大変面白いと思います。 (我觉得很有意思。)
誰かに呼ばれているような気がします。 (我觉得似乎有人在叫我。)
涙が出るほど嬉しい。 (我高兴得热泪盈眶。)
辞書を買いたいです。 (我想买一本词典。)
カメラがほしい。 (我想要一个照相机。)
5、被动句中的加译
日语的被动句如果不是特指主语, 一般都是第一人称, 不需要使用人称代词进行指明, 而在翻译到汉语的时候往往加译。例如:
友達に来られて出られなくなりました。 (朋友来了, 我不能外出了。)
渋滞で2時間も待たされて会社に遅れました。 (因为堵车, 我被迫等了两个多小时结果上班迟到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日语中人称代词的省略的情况并不是绝对的, 很多时候并不一定符合上述的分类。为了真实准确地把日语翻译成汉语, 还要通过语境和文脉的关系来确定人称代词, 在进行翻译实践的时候并不一定拘泥于已知的规律和语法而是应该随机应变。
五、结语
日语在历史上虽然受汉语影响很大, 但人称代词依然保持着它固有的多样性。日语中的人称代词是一般语言中为数最多的, 但使用的频率却很低。日本人不直接称呼自己或他人, 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并不是一种礼貌的交流方式。在人际交往中日本人遵守谨慎小心的原则, 尽量不让自己的言行给他人带来麻烦或者不快, 因此他们往往用其他方法来替代人称代词, 正因为日本人在日常言行中总是为了考虑对方而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交流, 即使不使用人称代词也能心照不宣吧。本文对一些比较常见的句子和实例进行了研究, 以后将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这一角度, 把中日人称代词的使用差异和文化背景的关系, 作为继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金田一春彦.日本语[M].东京:岩波新书, 1988.
[2]徐一平.日本语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庞春兰.新编日汉翻译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夏菊芬.日汉人称代词的对比及其翻译处理[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3 (2) :200-204.
5.日汉翻译 篇五
【关键词】翻译 文化差异 思维观念 风俗习惯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语言的转换,也是一种文化理解差异的转变。从跨文化交际发展的趋势看,想要把一种国家的语言更好的翻译成为另一个国家的语言,理解和学习这两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越来越重要。
一、日汉互译中历史文化的差异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一直以来两国之间的文化学习就比较密切,因此在中文和日文中有多都是相同或者书写方法相似。在翻译时有时是完全可以直接进行翻译的,比如汉语的“椅子”翻译成日语时就可以直接译为“椅子”,像这样完全可以进行直接互译的单词在日语中也不占少数。但是有些词,比如“丈夫”,“大丈夫”,“娘”则和汉语相差极大,翻译成汉语则是“结实”,“没有关系”,“女儿”。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不能一概的把日语同汉语等同起来,要注意些词形同意不同。
在一些俗语翻译的表现中也有些不一样的。如果是中国和日本都知道的典故就可以直接翻译,例如:“杯弓蛇影”“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翻译成日语则是“杯中の蛇影”“良薬は口に苦し、忠言は耳に逆らう”,但是这种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较为对等的毕竟是有限的,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更多的是内容相同但是表达方式迥异的翻译方式。例如:“如虎添翼”翻译成“鬼に金棒”,“鱼目混珠”翻译成“味噌も糞も一緒”,中文意思很好理解,日语中“味噌”是指“味噌汤”,它是日本人喜欢的一种食物,但是把“味噌”与“糞”放在一起,则与汉语的“鱼目混珠”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容易理解。因此要懂得日本的文化才能翻译得更加准确生动。
二、日汉互译中思维观念的差异
人称代词在汉语中的使用是比较普遍的,特别是第二人称的“你”。但是日语中同样表示第二人称的“あなた”使用的却不是那么的广泛。在要对他人(第二人称)称呼时,更多的是使用名字,比如直接称呼对方“田中さん”。对于日本人来说用“あなた”称呼對方,有点好像指着对方鼻子说话一样,让人感觉不是很有礼貌,另外“あなた”的另一个日语意思是指“老公”。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这些使用习惯中的思维差异。
日语和汉语中另外一个思维上的区别就是日语中是把动词放在句子后面的,比如经常会听到日本人说中文“你饭吃的没有”,日语的吃饭是“ご飯を食べる”,看报纸则是“新聞を読む”,宾语在前,动词在后,所以在进行日汉翻译时候不能简单的照搬原句的结构形式,要学会适当的调整动词的位置,进行准确的翻译。
中文喜欢使用数量词,甚至说的非常明白。但是日语表达时当数量词为“1”或者大家都熟知的数量词时,会把数量词给省略。例如:他觉得边看电视边吃饭是一个不好的习惯,特别是对一个刚上小学的学生来说。翻译成日语是“彼はテレビを見ながらご飯を食べるのはよくない習慣であり、特に小学生にとってふさわしくないと思っています。”在日语中没有出现一个数词。
三、日汉互译中风俗习惯的差异
任何一种语言都和创造它的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不同的语言有其不同的特点。比如日语中有个词是お袋,如果不了解日本的风俗习惯,直接翻译成您的袋子就不合适了,这是对母亲的昵称,特别是男性使用。
另外日本是个岛国,鱼是日本人喜爱的一种食品,关于鱼的词语表达也多于汉语。例如,及ばぬ鯉の滝登り(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鰻登り(直线上升),魚心あれば水心あり(你有情我就有意)。若按字面意义直译,将词语里面的“鱼”直译为相应的鱼名就偏离了原义,不符合日本人的文化风俗习惯。只有尊重中日风俗习惯的文化特点,在找到适合的表达,翻译出来的才生动贴切。
因此,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必须掌握二种语言的基本规律,二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的知识,同时不断对其进行比较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谷学谦,高级汉译日教程[H].北京大学出版社
[2]刘重德,翻译漫谈[M].陕西人民出版社
[3]高宁,日汉互译教程[M].南开大学出版社
[4]王运丽,中日谚语翻译探悉[J].日语学习与研究
[5]白政文,日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
6.日汉翻译 篇六
【关键词】英语 日语 汉语 主位 主位标记 标记性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12-01
“主位(theme)——述位(rhem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语言学家马泰休斯(Mathesius)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提出的, 他指出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是话题所谈论的对象。1960 年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韩礼德对其进行了发展,并将此术语纳入其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韩礼德(1994)认为:小句作为一个消息结构,是由主位和述位构成的,主位是一则消息中起出发点作用的成分,而消息中余下的部分,也就是发展主位的部分,叫作述位。主位总是在述位前面出现, 这是由主位的起点功能所决定的。
韩礼德(Halliday)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中具体阐述了主位理论,并把它定义为:1)主位是小句出发的起点;2)主位指小句信息的起点。根据主位本身结构的复杂程度(2000),他把主位分成了“单项主位”(simple theme)、“复项主位”(multiple theme)和“句项主位”(clausal theme)。单项主位是指只出现了概念成分,而语篇成分和人际成分没有出现的主位,单项主位的组成形式通常由名词词组、介词词组或副词词组充当;小句(句项主位)也可以作为单项主位的一种形式。因此,韩礼德(Halliday)的主位分类可以概括为“单项主位”和“复项主位”。复项主位中有且只有一个“概念成分”,另外还可能含有“语篇成分”和“人际成分”,如果这三种成分同时出现,那他们的顺序为:语篇成分—人际成分—概念成分。由此可见,复项主位由多个成分构成,因此,他还根据复项主位中不同成分所行使的不同功能将主位分为“语篇主位”( Textual theme) 、“人际主位”( Interpersonal theme ) 和“主题主位”( Topical theme)。 根据有无标记,他把主位又分为“无标记主位”(unmarked theme)和“有标记主位”(marked theme);无标记主位是指在句子中充当主语的主位,而有标记主位是指句子的主位与句子的主语不重合的主位。
一、英日汉主位结构的识别
韩礼德(2000)指出,不同的语言,主位体现方式可以截然不同。但如果某一特定语言中的消息结构是以“主位(theme)——述位(rheme)”组织起来的,而这种结构又以各成分在小句中的序列来表示的话,那么主位自然应该在句首,而不是在句末或者某个其他特定的位置上。因此,作为一个一般原则,主位可以识别为小句第一个位置上的成分。如在“我是老大”中,“我”是该小句的主位;“老大是我”的主位是“老大”。英语和日语小句的主位位置和汉语一样,如:
(1)I am Xiaowang. (我是小王)
(2)Xiaowang is I.
(3)わたしはおぅです.(我是小王)
(4)おぅはわたし.
由此可见,主位这一概念具有跨语言的共性,句首位置是识别主位的主要标准。
二、主位标记
韩礼德认为主位的判定一靠位置,即位于句首;二靠功能,即小句信息的起点。这表明句首成分具有主位性质。韩礼徳(2010)指出,在英语中主位是由它在小句中的位置决定的,不再需要其他标记。而在汉日主位结构中,主位后经常伴有标记词。日语经常使用“は”、“が”等标记或逗号将主位置于明显的句首位置;汉语口语中常使用“啊!呢!嘛!吧”等语气助词和逗号,但是书面语中,有时候没有主位标记。例如:
(5)これはわたしの名刺(めいし)です。 这是我的名片。
(6)いささか古い話ですが、先月の末のことでした。(这是发生在上个月的事)。
(7)走嘛!我想去看看。
(8)你看,那儿的风景多美!
(9)I am very interested in English.
(10)She is my good friend.
例(5)中的“わ”用在主语“これ”后,表示“これ”既是主语、主题同时也是主位。“わ”还可以附着于其他成分后,如宾语、状语等,起各种辅助作用。“が”也有同样的用法,例(6)就是“が”起辅助作用的用法。而在汉语口语中,汉语句首的其他成分,比如人际成分和篇章成分也可以用“啊、呢、嘛、吧”等语气助词和逗号标示。例如:
(11)反正呀,到时候再说也行。
(12)一直啊,我这心里就不塌实,总觉得要出事。
(13)我觉得吧,你特有老师范。
上例中的“啊 、 呀 、吧”都是跟在副词、连接词及小句之后,所标示的成分则属于主位结构中的人际和篇章主位成分。日语和汉语都存在其独特的主位标记,日语由于形态丰富依靠形态表达句法功能,因此其主位标记是必须的,有时候句子表层没有出现主位标记,但这不是说可以没有主位标记,而属于主位标记的省略。汉语与此不同,虽然口语中有着固定的几个表现形式,但是书面语中往往没有任何形式,我们认为这属于主位的零形态,即在主位后面总是存在一个主位标记的位置,在口语中,这个位置被“啊、呢、嘛、吧”等语气助词和逗号占据,在书面语中,这个位置是存在的,只是没有表面的表现形式而已,称为主位的零形态。如果承认主位的零形态,那么汉语和日语在主位标记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共性。
(三)主位的标记性
韩礼德把主位分为非标记性主位(unmarked theme)和标记性主位(marked theme)。凡是一个功能成分及其相应的形式在多数情况下出现,这样的情况便是非标记性的。相反,如果一个功能成分及其相应的形式只在特殊情况下出现,这样的情况便是标记性的。例如,我们夏天穿裙子,冬天穿棉衣,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正常的,也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因此可以说是无标记的。然而,如果有人冬天穿裙子,夏天穿棉服,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并且在大多数的眼里,是不能接受的,因而是无标记的。由此看来,有标记和无标记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完全相对里的两个概念。
三、结语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理论为指导,探讨了英语、日语和汉语三种语言的主位成分和主位标记,并且从这两个方面对英语、日语和汉语三种语言的主位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主位这一概念具有跨语言共性,但是由于日语属于 SOV 语言,形态变化丰富;汉语属于 SVO 语言,缺乏形态变化,两种语言的特点导致汉日在主位成分和标记以及不同语气的主位标记性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而英语则同时具有SOV和 SVO,因此主位成分和主位标记没有汉语和日语那么明显。
参考文献:
7.日汉量词对比分析 篇七
关键词:汉语量词,日语助数词,分类,对比分析
一、引言
在古代, 日语和汉语一样, 不同类型的事物有着极其丰富和复杂的数量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随之变化, 汉语量词和日语助数词也分别按照自身的轨迹发展丰富。但随着时代的演进, 日本人将这些细腻丰富的数量词按照相似的大类进行了简化和归纳。在日常生活中, 至少需要用到100到120多种量词。不过, 不同人群对于这些纷繁的数量词的选用也呈现不同的情况。只有少部分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者可以准确地在用语中使用这些助数词,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无视这些细腻的区分。日语的数量词的多样性给外国学习者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作为中国学生学习日语量词时, 因受到汉语的影响和干扰在使用日语助数词时就更容易出现语言错误。主要在汉语和日语的量词中有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词汇上, 则掌握不准或是难以掌握。我们将日语助数词和汉语量词进行针对性对比, 梳理出他们的共性找出他们的不同点。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同时减少母语干扰的发生, 达到正确使用日文助数词的目的。
二、汉语量词和日语助数词基本介绍
汉语中量词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 最早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了量词。如计量如干马匹的量词为“丙”, “升”在酒容积中运用到。到秦朝时期度量衡制度建立之后, 度量衡单位词也丰富起来如“石、斗、尺、丈”等。到汉代天然单位的单位词开始发达起来, 最早的天然单位词在先秦已经出现如“两、张、枚”等。先秦时代之前带有度量衡单位词或者是天然单位词的数词其位置是放于名词之后的。但从先秦开始便放在了名词前面。到了南宋前移量词的情况更加普遍。个体量词的丰富也是在汉代如“口、张、条”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量词数量不仅多而且使用也相当地成熟。在这一时期集体量词和个体量词更加丰富更加完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语量词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常用的量词如专用个体量词“两、曲、句”等, 通用个体量词如“个、枚”等, 泛用个体量词如“头、只、点”等, 集合量词如“户、行、列”等。常用的动量词有“次、回、度”等。唐朝时期社会发展达到一个鼎盛, 量词的使用也和现代汉语量词较为接近。汉语量词从少到多, 从简单到复杂到丰富是极具生命力的一类汉语词汇。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被定义为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 分为时量词、物量词和动量词三类。汉语量词大概有700多个, 发达的汉语量词常用的大约有200多个。
日语助数词比汉语量词出现晚些。最早在《金石文》中记载, 资料中提到助数词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大和时代初期。随着汉文化的传入, 早期的日本文学作品中已经开始原封不动地使用中国古代量词。在初期的奈良时代助数词已经普遍在其读音、表记和运用上都形成了独自的特点。到了平安时代, 助数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日语量词的类别也基本形成。明治维新后,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新的助数词逐渐出现在使用一段时期后部分被淘汰而一部分则被沿用下来。
在日文词典中是这样解释助数词的【助数词数を表す語の後ろに付け、どのような事物の数量であるかを表す要素である、数词を作る接尾辞の一種】。从词典中的定义可以了解到日语中助数词属于接辞的一种, 是数词中表示事物种类和性质的部分, 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接在数词的后面的接尾词。日语量词虽然不像汉语那么多但常用的也有100个左右。
三、量词分类
汉语量词是汉语最具特色的语法现象的一种, 同时量词也比较具有整体性和直观性的特征。在使用过程中小部分量词还可以用一些形容词来修饰作为修饰成分。有些量词还会放在形容词的前面和形容词直接结合。汉语的量词还不可以单独在句子中使用, 一般与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在句子中充当成分如做主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状语等。
汉语量词按语法功能分为物量词、动量词和复合量词。汉语量词的这种分类主要是按照其性质和状态来划分的, 每一类词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 按照时间、场所、方位、形态和其他组合 (其他组合中包括固定用法、度量衡单位和专有指代) 又做了细分。时间的量词如一节课、一阵风, 场所的量词如一车柴、一桌菜, 形态的如颗、条、方、偷, 度量衡单位的如毫米、磅、米, 专有指代的如等、品、代, 固有用法的如对、套、年。
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 动量词的数量不及名量词丰富也没有名词和量词组合那么复杂但也有自身的系统体系。可以大致分为通用动量词如回、趟、次等, 自主量词如问一问、闻一闻、看一看等, 借用量词是指借助名词转化成的量词如步、声、跳等, 情态量词如气、顿、场等。
日语的助数词分类没有汉语中分为的名量词、动量词。日语助数词按不同的分类角度分类也有种种的不同。在《大辞林》中对日语助数词进行详细分类。将其分为了十类。主要有如下十类表示事件、事物的;事物、饮料的;交通工具的;道具、容器、日常用品的;动物的;衣物、寝具的;建筑物、房屋的;文章、作品和书籍的;人类的;和植物的。有日本学者按来源将日语助数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固有词, 一类是外来词。根据计算量对象的不同分为了度量衡量词、个体量词和集体量词。根据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专用量词和兼用量词。根据形态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单纯量词和复合量词。根据量词读音的特点又可分为训读量词、外来语量词和音读量词。总的说来日语助数词分类是按照所修饰的名词类别和性质进行划分, 是把不同种类的名词逐一列举基础上进行划分。进行分类的其实质是名词, 助数词只是名词的一个附属品。
四、对比分析
1、日汉量词用法基本相同的量词
日语助数词和汉语量词中基本用法相同的常用量词如:人、時、分、秒、年、月、日、字、個、間、名、等、曲、度、冊、課、対、発、周、学期、篇、幕、幅、遍等。这类量词从中国传到日本后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并沿用至今。像这类的量词对于因为用法和意思都一致所以无论对于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来说都比较容易理解和使用的。
2、以汉日量词中表书籍的量词为例进行比较
汉日中相同表书籍的量词
如:“册”在日语中写成“冊”解释为書籍を数える的意思。日语中的“冊”出来可以作为课本、相册、书等的计量单位以外, 还可以作为书报、杂志、笔记本等的计量单位。例如わたしは近ごろ出版になった本の全集の二冊です。 (这是最近出版的书全集中的一本。) 在汉语中的册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 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纪念册、花名册、画册。“册”字是象形文字, 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像简册形。本义为书简, 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 后凡簿籍均称册。“册”计算书本数量的单位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书册。——清梁启超《谭嗣同传》例如人手一册;这套书共印十万册。
如:“部”在日语中写成“部”其解释为 (1) 冊; (2) 数冊を合わせて完结する書籍をまとめて数える語。日语的“部”可以解释为部、份、册的意思。例:一ヶ月間に10万部の本を製造します。 (一个月制造10万本书。) 中文中“部”字用于书籍、机器、电影等。如:一部书、两部机器、三部电影。部字作为量词出自“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通过上述“册”字和“部”字的词意解释和用法比较举例不难发现使用上是相同的。像这类日语和汉语用法相同的量词作为中国学习者较容易掌握。
如“本”字在汉语中用于书籍薄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还用于植物株棵如而二十本葱;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本”字作为助数词在日语中主要表三种含义:一芝居、映画などの作品の数を数える語。例:一週間、何本の映画を見ますか。 (一个星期看几部电影。) 二柔剣道などの勝負を数える語。例:五本勝負。 (五本分出胜负。) 三長いものを数える。例:バナナを一本食べます。 (吃了一个香蕉。) 除此之外还表示植物的计量、瓶装的酒、饮料等的计量、电报电话书信、计量电视剧本长篇连载小说、计量胶卷胶片、计量铁路等。
像这种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共有的词汇, 但使用法则不太相同。字形一样使用不同的量词, 对于学习者来说比较容易混淆。经常出现将中文中的用法在日语句中混淆使用造成错误。这种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受汉语的影响。
3、以日语动物量词为例进行比较
在日语中动物量词的使用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也是一组比较难掌握的量词。日语中常用的动物量词主要是四个即:頭、匹、羽、魚。在《新国语辞典》中对这四个助数词的解释如下頭:大きなけものを数えるときに使う。匹:小さいけものや虫類、魚類に使う。時には, 鳥類も使う。羽:鳥を数える時に使う。また、けもののうち、うさぎだけは、『羽』で数える。魚:魚には『尾』を使うこともある。由上面的日文解释可以知道词典中已经将动物量词做了范围的划分。『匹』在日语动物量词中使用的范围最为广泛, 既可以用于狗、猫、猴、狐狸等用于比人小的小型兽类、像蛇这样的爬行动物也可以使用, 除此之外还可用于昆虫类、鱼类等。而比人大的大型动物用『頭』, 但是如像老虎、马这样的动物如果是其幼仔则不用『頭』而用『匹』。但是动物的种类较多不同的参照对象和不同的观察点用『頭』还是用『匹』也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标准。『羽』从字形上看就知道可表示有翅膀的有羽毛的鸟类, 但兔子所用的量词不是『匹』而是『羽』。『鱼』用于鱼但在现代日语中鱼的量词也常用『匹』。
用法例句如下:
上海の動物園にパンダが二頭います。
この山に猫が数100匹すんでいます。
二匹の蛇が鞄の中から頭を出して踊ります。
ゴキプリが一匹でもいるといやです。
川の魚が千匹死にます。
鴨が一羽西の方へ飛んで行った。
像『匹』这样的量词在汉语量词中有, 但在日语助数词中使用的范围大大超过汉语使用范围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而对于汉语中没有的属于日语中固有的量词也需要特别学习。
五、总结
日语助数词和汉语量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既有共同性又有个别性。在使用日语量词时我们要避免汉语的影响正确使用日文量词。
参考文献
[1]、皮细庚.新编日语语法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2]、 (日) 金田一京助等.新明解国语辞典 (第五版) [M].三省堂出版社, 1999.
[3]、郭先珍.汉语量词的应用[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87.
[4]、松村明.日本文法大辞典[Z].明治书院
【日汉翻译】推荐阅读: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翻译技巧07-17
英汉翻译中的翻译症的论文09-14
考研翻译06-25
商标翻译策略06-26
婚姻证翻译07-09
一带一路翻译07-12
影视翻译07-14
完型翻译07-24
翻译研究07-26
原文翻译练习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