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知识讲座

2024-07-17

疫苗接种知识讲座(精选12篇)

1.疫苗接种知识讲座 篇一

麻腮风疫苗预防接种知识

麻腮风疫苗——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畏光、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斑,发热3-4日出现皮疹,从耳后发际开始,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掌及足底,2-5日布及全身。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隐褪,初留浅褐色斑痕,经1-2周消失,伴有糠麸样脱屑。2-3周内褪尽。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易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等器官。

临床表现:起病急,有发热、畏寒、全身疼痛等症状,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

◆风疹

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病初有低热及全身不适、乏力、喷嚏、流涕、轻咳等。发热1-2日即出疹,开始于面部,1日内波及躯干与四肢,手掌和足底无皮疹。皮疹初为淡红色斑疹,继以丘疹或斑丘疹,有耳后、枕后、颈淋巴肿大。皮疹一般持续3天即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其它症状消退,肿大的淋巴结也逐渐消退。

接种禁忌症

1、妊娠期、育龄期妇女在接种疫苗3个月内应避免妊娠。

2、对新霉素和鸡蛋有过敏史或类过敏反应者。

3、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个人或家族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

接种注意事项

1、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开。

2、接种后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

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1、常见的接种反应是在注射部位出现短时间的烧灼感及刺痛,个别受种者可在接种疫苗5~12日出现发热(38.3℃或以上)或皮疹。

2、罕见的接种反应包括一些轻度的局部反应,如红斑、硬结和触痛、喉痛及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极其罕见的有过敏反应、一过性的关节炎和关节痛。

接种效果

免疫前血清抗体阴性的接种者,全程接种后麻疹抗体阳转率为98.0%,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转率为96.1%,风疹抗体阳转率为99.3%。

2.疫苗接种知识讲座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睢县一中一到三年级38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共发放调查问卷385份, 收回有效问卷367份, 有效率为95.3%。

1.2 调查问卷

1.2.1 调查内容:

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年级、性别、籍贯等)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 (接种史、是否乐意接种) 、乙型肝炎相关知识 (病原体、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知识、是否愿意和乙型肝炎患者接触等) 。

1.2.2 调查方法:

查阅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 有效调查367人, 其中男生131人, 女生236人。采取抽签的方法, 在每个班级随机抽取学生各77名。

1.3 统计分析方法:

将整理好的有效问卷数据输入到Excel表, 并在输入过程中做好记录。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应用χ2检验方法进行率间的比较, 检验水准为α=0.05。

1.4 质量控制:

统一培训调查员;在制作问卷之前先进行预调查, 再根据具体需要进行修改, 并做好统一的标准;遵照随机化原则进行实施;对问卷进行及时地回收、整理;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

2.2.1调查367人, 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有131人, 接种率为35.69%。不同性别学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1 7 2, P>0.05) , 见表1。

2.1.2 不同籍贯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籍贯为城市的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为46.39%, 籍贯为农村的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为31.85%, 不同籍贯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57, P<0.05) 。籍贯为城市的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籍贯为农村的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见表2。

2.2 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认知情况:

总体上, 睢县一中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相对较高 (75.75%) , 不同性别间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76, P<0.05) , 不同籍贯学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无统计学意义 (χ2=0.95, P>0.05) 。调查结果显示, 女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0.08%, 男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7.94%, 女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男生, 见表3。

3 讨论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目前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流行最有效的措施, 近年来推广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学生自觉接种的意愿不高, 导致我国高中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仅为30%左右, 接种率较低。

3.1 我县乙型肝炎防控现状不容乐观。

本次对河南睢县367名高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乙型肝炎疫苗的总体接种率为35.69%, 较全国高中学生平均接种率 (30%) 高, 但是接种水平仍然较低。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5.75%, 相对较高, 但仍达不到《2005~2015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讨论稿) 》中人群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的要求, 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可能受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我县乙型肝炎防控现状不容乐观, 仍需加强对我县高中学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3.2 我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2005年安徽甲肝疫苗接种事件的影响, 导致部分学校在2005年后不再组织学生统一接种;学生对乙型肝炎的危害认识不够、没有自觉接种意识;乙型肝炎知识匮乏;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乱收费;高考体检取消乙型肝炎项目检测;部分学生虽然入学前接种过疫苗, 但是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疫苗等;睢县是农业县, 农村人口比例较大, 而本校大部分学生为农村学生, 此次调查中农村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80.38%, 受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乙型肝炎相关知识在农村的宣传力度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学生的乙型肝炎接种率较低等。

综上所述, 河南睢县高中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较低, 有待提高, 仍需加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健康教育, 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较高, 仍需加强乙型肝炎知识的宣传力度, 提高大学生对乙型肝炎危害的认识, 对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并在乙型肝炎知识的普及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建军, 陈俐芳, 潘力, 等.健康人群自愿接种乙肝疫苗的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 2005, 5 (5) :1086-1087.

3.乙肝疫苗接种知识问答 篇三

Q:为什么要对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

A:母婴传播是乙肝最主要的一种传播途径;被感染的新生儿70%~90%变成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仅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免疫,不能预防幼儿时期乙肝病毒的水平传播。只有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才可以阻断母婴传播,阻断生活接触中的乙肝病毒传播。乙肝免疫不仅能预防个体发病,还能预防、减少人群中携带乙肝病毒状态,达到减少或控制乙肝传染源的目的。

Q:成人无须再打乙肝疫苗了吗?

A:加速控制乙肝,必须“双管齐下”,一是新生儿;二是青少年和其他高危人群。凡处于乙肝病毒感染高危状态的易感者,均应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包括以下人群:①青少年(大、中、小学生):既往无乙肝疫苗接种史者;②医护人员;③医学检验人员;④保育人员;⑤乙肝病毒已感染者或乙肝病人的配偶、子女或密切接触者;⑥血液透析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男性同性恋者和性乱者。

Q:已有乙肝抗体还用再打疫苗吗?

A:乙肝疫苗是否需要加强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后要不要加强免疫,其免疫保护期有多长?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上海市黄浦区是最早对新生儿实施普种乙肝疫苗的地区之一。从他们对1986年6月普种疫苗的新生儿随访显示,16年后,这些对象的乙肝疫苗保护效果在82%左右。乙肝疫苗免疫后产生的表面抗体(抗-HBs)水平随年龄增加而有所降低或不被检出,并不意味着保护性消失,当他们受到乙肝病毒攻击时,由于免疫记忆作用,抗体水平可再度升高。这在乙肝高发区和高危人群中尤为明显。因此,从总体来说,如果是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并于接种后产生了高滴度的乙肝抗体,无加强免疫的必要。关键在于提高免疫接种率。

Q:乙肝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A: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叫着“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在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为2年以上,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②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人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③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个月各注射1次);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个月、6个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Q:打过乙肝疫苗是否还需打加强针?

A:你如果已经接种过三次,不知道有没有抗体形成,如果有,那就需要间隔3~4年加强一次,或者检测抗体的滴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加强。如果没有抗体形成,那就要从基础开始再打三针。如果要检查抗体就去医院做“两对半”即可知道。

Q: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

A: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②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③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④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Q:查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从未打过乙型肝炎疫苗,是否还需要再打疫苗?

4.疫苗接种知识讲座 篇四

知识讲座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以后每年全国都在这天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参加与计划免疫工作有关的宣传活动,对推动我国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起到很大作用。

2008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全省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范围,是在现行四种疫苗的基础上增加到13种,分别为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13种疾病。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免费疫苗纳入免疫规划,这也充分说明疫苗接种在保护健康上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广大群众要积极参与国家免疫规划,把“疫苗接种”作为一种“健康投资”,真正做到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我市将以全国4.25预防接种宣传日为契机,加大对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知识的宣教力度,开展多种宣传活动,提高百姓接受免疫预防接种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升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预防接种国家免费政策

一、疫苗分为哪几类?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据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免费,疫苗以及接种费用由政府承担,预防接种单位按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这些疫苗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任何费用。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二、现阶段我市第一类疫苗包括哪些?预防哪些传染病?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我乡第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共13种疫苗,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13种疾病。

三、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有哪些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到当地的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卫生局认可的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四、流动儿童在预防接种时享受哪些权利?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在预防接种时享受同样权利,包括办理预防接种证、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等服务,目前大部分流动人口存在经济条件、文化素质、卫生状况和防病意识较差等问题,接种单位很难对人数日益庞大的流动儿童实施及时的预防接种,流动儿童接种率明显低于本地儿童,流动儿童传染病发病不断升高。这些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的突出问题。

[接种副反应知识]

1、如何看待接种反应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2、下列情况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简称受种方)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3、什么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常见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有哪些?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异常也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其发生率极低,但反应相对较重,需要临床处置。90%以上的异常反应均为过敏反应,包括局部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此外还有无菌性脓肿、热性惊厥等,比较少见有多发性神经炎、臂丛神经炎、脑炎和脑膜炎、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等,接种卡介苗后的异常反应有淋巴结炎、骨髓乳山市银滩医院健康教育讲座底稿2014 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绝大多数异常反应经过临床治疗后不留永久性损害。

3、接种疫苗后出现反应,还是否继续接种?

国家规划疫苗需连续多次接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糖丸等,如出现单纯的局部反应或低热,则不必改变免疫程序。如果引起严重反应,则不继续接种。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休克、高热、过敏反应、血清病等应停止以后预防接种。

4、有免疫损害者是否可以接种疫苗?

凡患有白血病、全身恶性肿瘤或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婴幼儿或成人,感染传染病后造成严重后果,应按免疫程序接种灭活疫苗。有免疫损害者不能接种活疫苗。

5、孩子接种后要注意什么?

孩子打过防疫站以后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有时小孩会发生常见的不良反应,如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开水,很快会恢复,如果体温过高,可服些退烧计。接种后24-48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发生红、肿、热、痛等局部反应。有时注射部位附近的淋巴结也可能肿大。如局部反应重时,可用干净毛巾热敷,如反应加重,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预防接种知识]

1、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亦可以传播。麻疹发病最初表现为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第3~7天开始出红色斑疹,首先是面部,而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出疹前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

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几乎每个儿童都难以幸免感染。我国广泛使用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在部分地区仍有麻疹病例暴发。及时全程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麻疹疫苗应接种两次,初种月龄为8月龄,复种为18—24月龄。2008年以后,我国开始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替代麻疹单价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即一次接种可以预防麻疹、风疹两种疾病。

2、接种脊灰疫苗需注意哪些问题

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灰质炎,会导致肌肉麻痹,俗称“小儿麻痹症”。

儿童服用脊灰疫苗(俗称小儿麻痹症糖丸),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满2、3、4月龄的儿童,各服糖丸一粒,一岁以内共服3次,满4岁再服一粒。糖丸采用直接口/嚼服或溶于凉开水送服,服苗后半小时内不要喝热水及哺乳,以免降低疫苗活性。

目前,我国是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国家,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仍然有脊灰流行,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等国家仍然有脊灰的暴发流行,发生输入性病例的危险始终存在,因此各个国家仍旧对适龄儿童接种脊灰疫苗,直至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3、让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再流行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感染乙脑病毒所致。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再去叮人,可以造成乙脑在人群中的传播。乙脑常见症状是发热、头疼、喷射性呕吐等,病死率高达5%~35%,约30%的幸存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痴呆等。

给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2008年乳山市银滩医院健康教育讲座底稿2014 起,我国将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儿童要及时全程接种乙脑疫苗。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2针,分别在8月龄和2周岁接种;灭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4针,分别在8月龄打2针(间隔7~10天打第2针),2周岁、6周岁各接种1针。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人,也最好在来流行区前1个月完成接种。另外,除了接种乙脑疫苗,还要积极灭蚊、防蚊,预防乙脑传播。

4、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40%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而成人仅为10%左右。

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并且效力持久。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3次乙肝疫苗。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所以乙肝疫苗接种更强调首针的及时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第一针。如果孕妇已经明确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的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同时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病毒传播效果。

竹坪乡卫生院

5.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篇五

一、预防接种的益处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自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我国减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六种疾病的发病共3亿人次,减少相关死亡400万人。通过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等综合预防控制措施,自1992年以来全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近2000万人。

二、孩子可以免费接种的疫苗种类

国家免疫规划免费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

三、接种疫苗前的准备工作

1、应带上预防接种证。

2、注意孩子近几天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如果有以上症状或者有心脏、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能否接种疫苗。

3、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高热、抽搐、荨麻疹等反应,一定要告诉医生。

4、接种前给孩子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以便接种疫苗,也不会摩擦接种部位的皮肤。

5、接种前应让孩子吃好、休息好、防止出现因饥饿和过度疲劳而发生的晕针现象。

四、预防接种证—儿童健康的保障

大家都知道,身份证是公民的有效证件。预防接种证是个人预防接种记录的有效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1、办理预防接种证的时间和地点

儿童出生1个月内,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应携带儿童出生时医院提供的《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到其居住地预防接种单位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未按期建立或遗失者应及时补办。

2、预防接种证的保管

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要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每次接种时必须携带此证,并按预防接种通知单或者预约日期到指定预防接种单位给儿童接种疫苗。

3、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

我国明确规定,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要实行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如果无预防接种证或未按免疫程序接种国家规划疫苗的儿童应及时补证、补种后才能入托、入学。

五、麻疹

1、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2、无免疫力的人接触病人后90%以上会得麻疹。

3、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可导致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当患病儿童伴有营养不良时,可引起并发症致死。

4、目前,我国含麻疹病毒抗原成分疫苗的常规免疫程序是:8月龄接种第一剂次,18—24月龄接种第二剂次。

六、乙肝

1、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

2、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三种方式,消化道、日常接触一般不会传染。

3、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目前,我国乙肝疫苗的常规免疫程序是: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次,1月龄接种第二剂次,6月龄接种第三剂次。

4、我国乙肝疫苗的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常见的接种反应为少部分接种者出现注射局部的反应,如:红肿、疼痛和皮疹,症状轻微者无需特殊处置。

七、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俗称小儿麻痹)

1、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90%以上受感染的人没有症状,但他们排泄的粪便带有病毒,会传染给他人。

3、多数感染者出现发热、疲乏、头痛、呕吐、颈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症状。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浸袭神经系统导致不可逆转的瘫痪。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4、做好日常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坚持“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若小孩尚未接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或免疫史不详,应接种至少3剂次脊髓灰质炎疫苗。

6.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篇六

第一接种疫苗之前要带上预防接种证,就是记录接种疫苗的小本子这个在去医院接种疫苗之前是一定要带的。第二接种疫苗之前要给宝宝做好清洁工作在去接种疫苗之前要给宝宝洗个澡,因为接种疫苗之后24小时内宝宝是不能接触水的。

第三接种疫苗之前要确保宝宝身体健康,宝宝接种疫苗之前最好是不能感冒或者拉肚子等等。因为感冒的时候接种疫苗,会使宝宝的抵抗力更差,从而造成病情加重的风险,另一方面接种疫苗也会引起发烧,从而很难判断宝宝发烧是接种疫苗引起的还是感冒引起的。

最后接种疫苗之前要告知医生宝宝是否是过敏体质,然后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再判断是否可以接种疫苗。在接种疫苗之后,家长一定要随时关注宝宝身体状态,有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去医院就医。另外接种疫苗之后二十四小时之内宝宝不能碰水,防止接种部位感染。

接种疫苗需注意的地方

1、近期有发热、咽痛、咳嗽、急性感染症状暂缓接种疫苗。

2、有荨麻疹、哮喘或者蛋白质过敏者需慎重接种疫苗,特别是既往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热,荨麻疹等过敏表现的,最好不要接种疫苗。

3、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需暂缓接种疫苗。

4、妊娠期不要接种疫苗。

5、接种疫苗时需注意疫苗是否在有效期,是否有浑浊,沉淀等变质表现。

6、接种疫苗后忌饮酒、忌浓茶、咖啡,忌剧烈运动,宜清淡饮食,注意休息。

7.疫苗接种知识讲座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郑州市儿童医院辖区2-5岁符合预防接种条件正常进行预防接种儿童。

1.2 资料来源

中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2012年7月以前2~5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

I.3 方法

利用Excel软件整理, SPSS 11.5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

共调查2~5岁符合预防接种条件的儿童782人, 男性395人 (占50.5%) ;女性387人 (占49.5%) 。两组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别。

2.2 疫苗要求

全部使用巴斯德公司生产的23价肺炎多糖疫苗, 每人接种0.5mL,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该疫苗包含了23种肺炎球菌抗原成分, 覆盖了肺炎球菌致病性感染成分的近90%的血清类型, 保护期5年。接种对象2岁以上人群。

2.3 儿童家长接受程度

接种疫苗546人, 常住儿童家长294人 (占53.8%, ) 流动儿童家长252人 (占46.2%) ;接受医生宣传接受疫苗家长348人 (占63.7%) , 接受媒体宣传131人 (占24.0%) , 家长之间宣传67人 (占12.3%)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67人 (占67.2%) ,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接受165人 (占30.2%) , 高中以下文化程度14人 (占2.6%0;经济条件中等偏上家长475人 (占87%0, 经济条件差的71人 (占23%) 。

2.4 接种率

中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统计782人, 常住儿童儿童434人, 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312人, 接种率71.9%。流动儿童人348人, 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4人, 接种率67.2%。男女差别不大。

2.5 不良反应

通过观察21例 (占3.8%) 儿童在接种后在接种局部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 如出现皮疹、红肿疼痛、硬结等;8例 (占1.5%) 有低、中度的体温升高, 但体温均不高于38.5℃;13例 (占2.4%) 出现轻微的头痛、头晕等, 无需进行医疗处理, 休息8~24h后消失。

2.6 接种效果

338例 (占61.9%) 儿童接种后例儿童减少了下呼吸道感染, 346例 (占63.4%) 儿童呼吸道感染程度减轻, 392例 (占71.8%) 儿童所用的抗生素量减少, 与丁平的接种23价肺炎多糖疫苗能减少住院次数、时间, 减少治疗费用[1]相接近。于右军报道研究证实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能有效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 对儿童的保护率高达61.7%[2]基本一致, 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经济实用, 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3 结论

目前, 肺炎是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占全部死亡原因的19%肺炎球菌 (SP) 是引起儿童肺炎的重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每年全球大约有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疾病。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惟一有效方式, 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肺炎球菌的耐药株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常见[3]。儿童患肺炎球菌疾病抗生素种类和剂量选择压力加大, 近年世界各国将目光重新回到疫苗上, 随着疫苗生物技术的不断成熟, 23价肺炎疫苗临床效果良好, 越来越受关注, 有50多个国家将肺炎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

我国尚未将肺炎疫苗纳人国家免疫规划。第1类疫苗高接种率是在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 所有接种费用完全由政府承担, 其疫苗相关传染病也得到了有力控制, 保护了广大儿童的健康[4]。23价肺炎多糖疫苗属第2类疫苗, 价格较高, 且为监护人自愿自费接种。此调查表明本地区儿童家长接受程度受居住属性, 文化程度, 家庭经济状况影响, 常住、文化程度偏高、经济条件中等偏上家长接受率高, 但整体接种率仍偏低, 因而不能让部分儿童受到保护。

通过546例家长回访, 表明23价肺炎多糖疫苗有效减少下呼吸道感染, 减少抗生素应用, 临床效果好。住院治疗的比例、费用、时间等方面均低。且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世界范围内已应用20多年, 不良反应少。部分家长对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认识不足, 认为肺炎可以治疗, 打疫苗需要付费, 对预防接种门诊收费不理解, 缺乏对23价肺炎多糖疫苗预防接种的主动性, 预防接种人员应加大力度普及家长的肺炎疫苗防病知识, 蒋23价肺炎疫苗纳入健康教育内容, 提高家长对疫苗接受程度, 使更多适龄儿童受到保护, 免受肺炎侵袭。

摘要:目的 了解郑州市儿童医院辖区2-5岁儿童23价肺炎多糖疫苗接种情况, 为提高23价肺炎疫苗接种率和减少儿童肺炎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对我院辖区内2~5岁儿童23价肺炎多糖疫苗接种史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调查782人, 接种23价肺炎多糖疫苗546人, 其中常住儿童312人, 接种率71.9%, 流动儿童234人, 接种率67.2%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23价肺炎多糖疫苗整体接种率仍偏低, 做好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的接种宣传, 提高接种率, 减少5岁以下儿童肺炎发病率。

关键词:23价肺炎多糖疫苗,接种率,第2类疫苗

参考文献

[1]丁平.23价肺炎多糖疫苗9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l1, 13 (36) :349-350.

[2]于右军.23价肺炎球菌疫苗预防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 (27) :125-126.

[3]吉田敦, 任常陵.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与肺炎球菌疫苗[J].日本医学介绍, 2007, 28 (2) :77-79.

8.接种疫苗 预防水痘  篇八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能够通过呼吸道或飞沫传染,所以很容易在孩子之间快速传播。目前防止水痘传染的一般方式是隔离,但是患儿在表现出症状的前两天就已有传染性,所以隔离不能完全阻断水痘病毒的传播。因此,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彻底的为孩子搭建一个预防水痘的保护网,将病毒拒之身体之外。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规定所有的成人和儿童都必须接种水痘疫苗,而在我国水痘疫苗还未纳入计划免疫的范围。需要家长主动选择水痘疫苗为孩子接种。

孩子只要达到1岁以上,就可以接种水痘疫苗了。水痘疫苗是一种减毒的活疫苗,对水痘病毒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而且保护作用可以长期存在。目前水痘疫苗在大城市的幼儿当中普及率很高,有国产和进口的不同产品可供选择。进口的水痘疫苗上市时间久,从保护效果评估和安全性监测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生产设备、原材料,稳定性方面都略胜一筹。但是进口疫苗价格相对较高,需要根据实际经济条件选择使用。

特别提示

全球知名的疫苗研发生产企业——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在中国市场提供高品质的水痘疫苗,妈妈们可以在各疫苗接种点向医生咨询相关信息,还可以登陆“家庭疫苗”网站或拨打“家庭疫苗”热线向疫苗专家进行咨询。

9.儿童计划疫苗接种(四) 篇九

麻疹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在婴儿8个月大时首次注射,然后在7岁时复种注射一次且比上次的剂量要大。

为什么要接种麻疹疫苗?

如果没有经过免疫,一年之内澳大利亚就会有10~15个孩子死于麻疹,而且麻疹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肺炎或脑膜炎。

有效吗?

有效程度非常高,在超过95%的临床病例中有效。

有副作用吗?

大约1/10的孩子会出现不适、局部发炎或者发热的症状。麻疹疫苗也被认为是孤独症增发的一个可能的原因。但是,一位就职于威斯敏斯特的一所儿童医院的儿童发展部的专攻孤独症的病理专家顾问,纳塔尔・西莱博士认为:麻疹与孤独症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他说:“医生们现在认为这种联系是巧合的,因为孤独症的症状慢慢会在那些看起来正常的孩子身上表现出来,而这个年龄正是麻疹疫苗接种的时候。”

水痘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在孩子12个月大时注射一次,如果孩子或成人贻误了,在还没有出现水痘的情况下也都可以注射。

我的孩子需要吗?

水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非常普通的儿童疾病。在一般的健康孩子身上,它表现的并不明显,只能引发一些发痒的起泡的疹或者轻微发热。但是有时候它是非常严重的,每年数以百计的孩子会因此送入医院治疗。免疫力差的孩子患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有效吗?

在防治严重的水痘疾病方面这种疫苗将近100%有效,但是就算经过治疗,10~20%的孩子仍会有轻微的症状。

有副作用吗?

10.疫苗接种工作简报 篇十

为了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建立全社会新冠病毒免疫屏障体系,在省、市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和市生态环境局统一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党组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一项重要日常工作来抓,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相关精神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由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接种疫苗,遵照“知情同意”的原则,对符合防疫要求的干部职工做到“应种尽种”,组织全体干部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5月26日,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完成第一剂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6月28日全部完成第二剂次接种工作,xx分局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全面完成。

开展各类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建立起人群免疫屏障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新冠疫情防控重大策略,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xx分局全体干部职工把党史的学习思想感悟转化为知史力行的生动实践,用实际行动充分体现环保铁军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担当,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11.接种疫苗有“后话” 篇十一

在各大妈妈育儿论坛中,对于接种疫苗,关心、咨询宝宝预防接种的副反应的妈妈人数最多,那么预防接种的副反应到底是怎样引起的呢?

预防接种可以使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使宝宝免受疾病的侵袭或大大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但是,它毕竟是通过人工的方法使人体接触某种病原体,像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等常用的减毒活疫苗,实际上是人为地造成一次轻度感染。而灭活的疫苗或菌苗、类毒素、生物合成疫苗,如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对人体来说都是一种异物刺激,所以接种后或多或少会引起一些反应。

4个要点,把副反应降到最低

在宝宝注射完疫苗后,不要马上离开医院,而要观察20分钟左右没有异常再离开。如果宝宝以前出现过不良反应,就更应如此。一旦出现意外,能够及时救治。

有的家长在给宝宝接种疫苗前签知情同意书时总是不仔细阅读,这也会增加宝宝接种疫苗的风险。因此建议家长一定要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了解疫苗的不良反应、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如实告知医生宝宝的身体状况、抚养状况,包括是否有过敏史等。

如果宝宝在临近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期,或是家长不确定宝宝的体质,如是否具有某种特定性过敏等,为确保安全,家长可以在接种前带宝宝做好身体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告知接种医生,以确认是否适合进行接种。

正在患湿疹、荨麻疹及哮喘的宝宝,应暂缓注射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因为这些疫苗致敏原较强,较易引起过敏反应,使湿疹、荨麻疹及哮喘加重。

不应该因为担心副反应而排斥预防接种

没有完全不产生副反应的预防接种,但是能够表现出非常严重症状的副反应却非常少,而这些副反应在通常情况下是没有必要进行治疗的,妈妈只需根据宝宝的症状进行恰当的护理即可,妈妈们不应该因为偶尔出现的副反应而对能够预防非常严重的疾病的预防接种产生恐惧甚至是排斥心理。但是,要想消除妈妈们的顾虑,了解哪些是正常的副反应,哪些是应该特别留意的副反应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最常见副反应的针对护理

反应1:局部红、肿、热、痛

代表疫苗:注射类疫苗

宝宝接种疫苗后,注射部位处出现短暂的红、肿、热、痛的局部炎性反应是很常见的,几乎每种经注射接种的疫苗都可能引起这种局部反应。

护理方法:用清洁毛巾热敷注射部位,可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如果接种部位的红、肿、热、痛持续性加剧,局部淋巴结明显肿胀、疼痛,说明有可能出现继发感染,要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反应2:发热

典型疫苗: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

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全身反应是发热,其中以宝宝3个月时首次接种的百白破三联疫苗所引起的发热较为明显。

护理方法:如果发热在38.5℃以下,宝宝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就不必进行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水、好好休息,一般1~2天内体温就能恢复正常。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可以按剂量给他服用退热药。如果宝宝体温持续超过38.5℃,同时伴有较严重的烦躁、呕吐等症状,或体温在2天后持续不退并有继续增高的趋势,宝宝可能受到了其他病菌的感染,这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反应3:皮疹

典型疫苗:麻风腮疫苗、水痘疫苗

皮疹也是常见的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之一。如接种麻风腮疫苗后会出现类似麻疹样的皮疹;水痘疫苗也可能在接种后的1个月内出现类似水痘的皮疹。这是因为这些疫苗本身是减毒的活疫苗,接种以后可以引起类似相应疾病的轻度感染。脑膜炎疫苗、甲肝疫苗等也有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皮疹,常常是一过性的。

护理方法:这些皮疹相比真正感染疾病而引发的皮疹要轻微得多,大多可以在数天内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要治疗处理。

有关副反应的焦点问答

Q虽然说副反应比较少,但是会不会出现在我家宝宝身上呢?

A可以说所有的疫苗都会引起副反应,但副反应的症状、程度、持续时间的长短等,都是和宝宝的体质密不可分的。平时健康强壮的宝宝,出现副反应的几率会小一些;身体素质相对弱些的宝宝,可能对疫苗的反应会强烈一些。但无论怎么说,我们都不能因为可能会有副反应就不带宝宝去进行预防接种。

Q听说严重的副反应会导致宝宝过敏性休克,这种危险的状况一般是如何发生的呢?

A过敏性休克一般是在预防接种后的30分钟内出现,会表现为宝宝脸部肿胀、面色苍白、全身出汗、血压下降、打冷颤甚至呼吸困难的症状,继而发生休克。这是由于宝宝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所导致的,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来说,可能短时间内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症状,但实际上这种休克导致的死亡并不多见,只要宝宝经过医生及时、恰当的处置,通常很快就会没事了。

Q特应性皮炎的宝宝是否比其他宝宝更容易出现副反应呢?

A接种水痘疫苗或麻风腮疫苗后,宝宝可能会出现发疹的副反应,这种情况下,特应性皮炎的宝宝更容易肿胀,但是通常症状也不会很严重,妈妈们大可不必担心。

Q宝宝对鸡蛋过敏能接种疫苗吗?

A有些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含有鸡蛋胚胎提取物,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接种前妈妈们一定要详细咨询医生。

Tips:异常反应的处理方式

12.水痘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篇十二

关键词:水痘,水痘减毒活疫苗 (水痘疫苗) ,接种率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 属呼吸道传染病, 一般经空气飞沫和接触患者新鲜水疱液或黏膜分泌物的方式传播。全年皆可发病, 以冬、春季节多见, 是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15岁以下人群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以感染性强、传播快为特点, 极易引起暴发流行, 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 接种水痘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免于发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2012年9月我院对我院辖区的1岁~7岁儿童水痘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中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统计, 并对接种水痘疫苗儿童和未接种水痘疫苗儿童发病率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辖区1岁~7岁符合预防接种条件、正常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2516人, 男1328人 (52.78%) , 女1 188人 (47.22%) ;1岁~2岁496人, 2岁~3岁465人, 3岁~4岁427人, 4岁~5岁419人, 5岁~6岁371人, 6岁~7岁338人;常住1 604人 (63.75%) , 流动儿童912人 (36.25%) 。

I.2 方法

对1岁~7岁儿童进行水痘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对1岁~7岁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和未接种水痘疫苗儿童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及回访。

2 结果

2.1 我院辖区1岁~7岁儿童水痘疫苗接种情况

见表1、表2。

由表1、表2可以看出我院辖区1岁~7岁儿童接种水痘疫苗2 088人, 接种率为82.99%。男女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无明显差异, 常住儿童接种率略高于流动儿童。

2.2 1岁~7岁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和未接种水痘疫苗儿童发病情况调查及回访

我院辖区1岁~7岁儿童接种水痘疫苗2088人, 1个月后患水痘22例 (1.05%) , 临床症状不典型, 与甘永生报道接种水痘疫苗保护率达99.08%接近[1], 说明水痘疫苗接种有效, 接种水痘疫苗后再发水痘者其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未接种水痘疫苗儿童428人, 患水痘31例 (7.24%) , 发病率较高, 症状较重, 持续时间长, 医疗花费较高。

3 讨论

水痘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影响十分严重, 其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国内外研究[2,3]均表明水痘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及其父母的学习和工作, 还会引起较重的经济负担, 如治疗费用、误工误课费用、护理费用等。水痘已成为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做好易感人群的水痘疫苗接种工作是控制水痘疫情的重点。

第1类疫苗高接种率是在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 所有接种费用完全由政府承担, 其疫苗相关传染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保护了广大儿童的健康[4]。由于我国已将水痘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范畴, 未将水痘疫苗纳人国家免疫规划, 为监护人自愿自费接种。我院加大对接种水痘疫苗防病的宣传力度, 接种率较高, 明显高于海淀田村水痘接种率 (64.67%) 的调查结果[5], 对辖区儿童水痘疫情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我院接种的水痘疫苗89.25%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10.75%是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 两种水痘疫苗累计接种率在82.99%, 疫苗接种反应较少, 据统计仅有15例出现局部红肿、疼痛, 给予局部消炎膏敷用2 d~5 d症状消失;23例低热等一般反应, 未做处理自愈;6例发生水痘样皮疹、疫苗相关疾病, 经抗过敏、抗病毒、对症等治疗后痊愈;未出现过敏反应。

通过对1岁~7岁接种水痘疫苗和未接种水痘疫苗儿童的调查及回访, 发现接种水痘疫苗儿童水痘发病率远远低于未接种疫苗儿童, 证明水痘疫苗对儿童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水痘疫苗国内已应用广泛, 不良反应少, 有部分家长对水痘疫苗认识不足, 认为水痘可以治疗, 出水痘以后终生免疫, 打疫苗需要付费, 对预防接种门诊收费不理解, 缺乏对水痘疫苗预防接种的主动性、依从性。预防接种门诊应在做好国家免费疫苗接种的同时, 加强健康宣教, 加大水痘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 争取更多的儿童接受水痘疫苗保护, 减少儿童水痘发病率。

参考文献

[1]甘永生.水痘疫苗对水痘防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11 (9) :1516-1517.

[2]De Wals P, Blackburn M, Guay M, et al.Burden of chickenpox on families:A study in Quebec[J].Can J Infect Dis, 2001, 12 (1) :27-32.

[3]殷大鹏, 宋立志, 张晓曙, 等.鲁甘湘三省2007年水痘门诊病例经济负担调查[J].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9, 15 (2) :123-126.

[4]罗风基, 刘方, 张菁, 等.北京市朝阳区疫苗可控制传染病发病评价[J].首都公共卫生, 2008, 2 (2) :52-54.

上一篇:《职场伦理》学习心得下一篇:五一巾帼标兵事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