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总结(精选8篇)
1.职业中专总结 篇一
湘潭市中职技能大赛声乐、模特比赛情况汇报
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现将2013年冬季声乐与模特技能比赛总结、个人感悟、相关建议向领导和同事们汇报如下:
一、比赛总结
1、选手选拔经验
模特比赛的选手选拔参考竞赛内容,特别注重学生的身高、体形和气质,在开学之初余亚明科长和我就开始在学校搜罗符合条件的选手。这里要特别感谢余科长、吴书记、周老师在选手选拔上的支持。声乐比赛是新项目,选手选拔注重选手声音特质和演唱实力,此次声乐参赛选手都是来自声乐兴趣班的学员,平时课堂中就对他们进行了专业训练,为此我们还专门进行了一次选拔赛,挑选出最优秀的学员参赛。在这里特别感谢校团委以及汤科长、唐老师、曾老师对声乐选手选拔上的支持。
2、选手训练经验
声乐比赛选手每天进行发声练习,从咬字发音、节奏节拍、情感起伏上细扣歌曲,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有的放矢完整掌控歌曲。模特训练是比较辛苦的。为了更好的塑造选手体形,我要求模特选手每次训练前都靠墙站立10分钟,选手靠墙站立的时候,即使在冬天也汗流浃背。比赛要求模特选手必须穿10厘米以上的的高跟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我们每天两个小时训练过程中即使脚磨出水泡,选手们还是坚持训练。学生的努力付出,让我明白在以后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要引导、要宽容、要有耐心、要有方法。一句俗话说“好的表演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在声乐与模特选手训练中我找取了大量的视频,给选手们观看,学习。加强了选手们的舞台表现力。比赛前两个项目我都进行了多次的赛场模拟,邀请了学校的领导,老师们进行现场的指导。这样的训练大大的提高了选手的心理素质及现场的应变能力。
3、现场比赛经验
注意心理辅导,并全盘考虑,比赛前我会一一列出清单,考虑应急措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声乐比赛取得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模特比赛取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三等奖。
二、个人感悟
1、做事情学会抓重点,以专业思维扣细节。比赛前肖校长对声乐的指导,吴书记对模特的点评让我醍醐灌顶,日常的训练中刘校长、余科长鼎力支持,他们的关心和帮助,给了我们取胜的动力。
2、通过两次的带队参赛,我认识到一个道理:专业领域的成功需要把握机遇,物质支撑以及扎实的业务素养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3、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训练选手的过程中,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比赛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成长的过程,虽然有辛酸,但是留在我心里的更多是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三、相关建议
1、幼师、高铁、旅游酒店等专业,发动大范围针对性的选拔,要以技能竞赛为契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2、推荐更多老师参与模特比赛工作,增加带队老师。
3、比赛的亮点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汇编到招生手册中。
4、比赛方案、心得记录成册,以流程形式供来年查阅、应用。
“气清更觉山川近,心远方知天地宽”。我们只有本着务实的工作态度,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以及开阔的思路谋划每项工作,才能勾勒个人与学校的梦想。最后再次感谢给予此次技能比赛付出辛勤劳动的领导和同事们。
xxx
****年**月**日
2.职业中专总结 篇二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下称围场县) 地处河北省最北部, 是清代皇家猎苑, 全县总面积9 219.72 km2, 辖37个乡镇, 312个行政村, 总人口53.5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44万人, 2012年农牧业生产总值40.22亿元, 年财政收入6.5亿元, 农民人均收入近4 000元, 全县有耕地面积1 116.6 km2, 粮食总产35 120万kg。主导产业主要以玉米、马铃薯、蔬菜和肉牛为主。该县地域面积大, 气候冷凉, 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区。201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以来, 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了适合的农民培育发展方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提高农民思想认识, 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承办、农民参与”合作模式
围场县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 宣传新农民培育, 提高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承办、农民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合力。
1.1 坚持政府主导
围场县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当作“富民强县”的战略工程, 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 16个相关单位为成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 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出台了《围场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意见》、《围场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围场县新型职业农民奖励扶持政策》等政策方案, 使新型农民培育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1.2 部门承办主要工作
围场县政府委托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承办, 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认定、培养、综合管理。围场县财政部门专门安排300万元担保资金, 拉动农村商业银行、华商村镇银行和农业银行2.5亿元贷款, 用于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利用再就业资金, 为全县100名种养大户发放贴息贷款800万元;县农村经营管理局向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流转土地33.35 km2。各个部门在政府的指导下, 齐心合力地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1.3 农民参与增力
在围场县农牧局组织下, 半截塔乡榆林子村骨干农民多次到赤峰市、张家口市和当地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参观学习, 切身感受高新农业技术带来的增产增收效果, 开阔农民眼界, 增长农民见识, 形成极大的参与动力, 已建成了0.27 km2的设施大棚。目前, 围场县已发展具有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潜力的种养大户2 300户。在政府主导下, 提高了农民对于参加培育工作的思想认识, 培育对象积极主动学习, 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事半功倍。
2 明确培育对象, 准确定位新农民
围场县依据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及管理办法》, 规范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认证条件、标准、程序、机构、管理、培训、考核、发证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对职业农民实行动态管理。在认定条件上, 规定新型职业农民需有一定的农业生产资料, 如耕地、圈舍、牲畜、农机具等, 主要精力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上, 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在认定标准上, 种植业要求土地流转面积0.134 km2以上, 种植面积在0.134 km2以上。养殖业要求常年存栏肉牛50头以上, 或羊100只以上, 或猪100头以上, 或肉鸡3 000只以上。农业技术服务业要求有固定服务场所, 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服务利润且3年内无不良记录, 或专门从事有偿服务的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园艺工等技能服务人才。
3 加强政策扶持, 提升职业农民吸引力
为了提升职业农民吸引力, 给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围场县政府制定《围场县职业农民扶持奖励政策》, 其中包括5项重点:1) 补贴优先。凡是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 确保其优先享受到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牲畜补贴、示范园补贴等农牧业补贴。2) 加重补贴。集中流转土地达到0.067 km2以上的, 除按原渠道享受补贴外, 还可以集中申报一次, 再次享受补贴。3) 信贷支持。县政府出台了《围场县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县财政每年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产业引导资金。4) 资金整合。将所有的支农资金进行整合, 用以支持农民创业。5) 技术服务。对新型职业农民实行技术服务优先, 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 即每个行业领域建立一个专业技术服务团, 建设一支专业服务队伍, 设首席专家;技术专家服务团每年例会两次, 对领域内的形势、政策进行研讨, 提出措施, 并向政府部门提交报告;每个专家要与农户进行对接, 进行一对一服务;选择10家龙头企业, 100个示范区, 培育1 000个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户, 带动万户农民致富。
4 重视培训方式, 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
合适的培训形式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 提高培训质量和增强培训效果。围场县政府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依托, 针对学员特点, 着重4大课堂建设, 形成了组织高效、务实管用、新型职业农民欢迎的培训模式。
4.1 基础培训班的“固定课堂”
围场县近两年共举办各类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400多期, 培训县、乡村技术骨干4 000多人, 培训农民20万多人次, 培训种子、农药、兽药、化肥、饲料等销售人员3 000多人。固定课堂的建设可以使农民有规律地、系统地进行培训, 聘请专业的高等学校的教授为农民进行理论知识讲解, 目的是夯实新农民的相关理论基础。
4.2 实践操作示范的“田间课堂”
配合固定课堂, 田间课堂采取技术服务优先原则, 在生产现场为培育对象讲解知识, 指导技术, 和农民面对面交流, 手把手授艺, 取得显著的培训效果和经济效益。黄土坎乡和半截塔镇的107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种植的8.04 km2马铃薯与周边农户粗放管理形成鲜明对比, 2013年马铃薯每公顷产量均达37.5 t以上, 每公顷净收益41 250元以上, 实现丰产增收。
4.3 科技交流的“流动课堂”
围场县每年出动科技直通车100多车次, 赶科技大集30多次, 现场播放科技光盘100多场次, 发放各种科技“明白纸”10多万份;现场回复农民咨询上万人次。流动课堂的科技交流可以共享最新种植技术, 交流种植经验, 整体提高围场县农民种植水平, 提高农民科技种植的新思想。
4.4 多媒体传播的“空中课堂”
围场县政府主导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QQ群, 实名加入, 政策、信息实现共享。通过农村科技广播站、手机短信平台, 为培训对象发布气象预险, 病、虫害灾情预报, 适宜农时操作的技术规程等农业信息。
5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 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搭建平台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 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载体, 是不可替代的现场教学课堂, 是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和学习的平台。2013年围场县政府出台了《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围绕马铃薯、蔬菜、畜牧、林果和中草药发展, 筹措5 000多万元, 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建设。集中建设537个马铃薯、蔬菜园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和标准化养殖场等示范基地, 并从中筛选出38个农业生产企业和示范农场、养殖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同时将各基地详细信息制作成图本, 录入围场县信息咨询系统, 方便群众随时查阅, 并组织不同专业的学员进入不同的试验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实践操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无论种植何种农产品, 具备何种教育背景, 耕地在任何乡镇都有可看可学的模板。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河北省乃至中国, 处于理论探索和实践试点阶段, 总结和分析国内现有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十分必要。文章从思想认识、培育对象、政策扶持、培训方式等角度, 总结了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近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经验。
3.职业中专总结 篇三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得到了快速的推进。自任专职教师年以来我担任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客户关系管理》、《推销技能与训练》等,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我也进行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教学,其目的也主要是为了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科学。该课程能够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商品流通的整个过程,以及进出口业务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为了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本课程以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做了以下几项改革。
(一)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以任务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引导下,通过自主的任务探究,达到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国际贸易实务使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和自主探讨,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氛围和实践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实现了操作技能的进步。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国际贸易实务案例通常来源于实际业务,使学生将来工作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近实践。在案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习惯做法,能更好地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基础知识。
(三)使用模拟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国际贸易实务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他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国际贸易实务销售合同的内容,而且根据实际业务理解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熟悉信用证和各种单据,并能在不同背景下缮制单据。实际的理论课程很难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具体操作细节及贸易规则及单据的缮制。为此,使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软件,能够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体验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的操作流程,从而掌握操作细节和贸易规则。
(四)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技术手段,进行在线教学。世界大学生城空间推出以来,我们做了大量的资料建设工作。目前我的《国际贸易实务》已经完全实现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通过网络下载相关资料,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也可以在课堂上实现师生及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其他的课程也将逐步实现资料全部上传至大学城空间。
(五)课程的考核。凡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必须进行一定的考核,在不同专业学习同一门课程时,我会根据不同的要求,有的运用试卷开卷考核,有的运用试卷闭卷考核,使之促进和提高教学效率。
二、《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客户关系管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主题分析内容和基本方法,在实践项目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积极思维、善于合作的习惯,加强对客户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在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共同发展。
在本课程中我采用了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本课程分为走近客户服务、分析目标客户、沟通客户需求、处理客户投诉、培育忠诚客户和管理客户关系等6个学习型项目。在每一個项目内容讲解之后,分析大量取自企业客户服务实践的案例分析,通过对典型实践性问题的提出及相应服务情境的创设,让学习者能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循序渐进的总结和分享中提升服务素养、改善沟通技巧、创新客户价值,逐步实现客户服务岗位职业角色的转换。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做了以下几项改革。
(一)现场优质课教学。依据某课程教学的特点,在选定的地点听课、现场开展各类评比、讨论的教学活动。比如在《推销技能与训练》的实训中,我会现场对各组商品的选择进行点评,然后给出一点意见。
(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他是一种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手段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媒体有机地结合,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适合本教学内容的课件的教学方式,最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每年的课程均会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制作合适的教学课件。
(三)互动创新式教学。在教学中师生间、学生间互动性开展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学生专题创作、开展专题讨论、进行提问解答等。在《国际贸易实务》这们课程中,在课前我会准备很多相关案例,以案例作为知识切入点在师生中展开讨论或提问或作一个论点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作业。在《客户关系管理》中,我有时会结合同学们身边的热体人学生展开讨论,比如学校食堂如何做好客户关系管理,提高食堂形象,吸引更多的学生消费等等。
(四)实训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复合教学法。专业实训课教学与企业零距离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为实现教学目标,实训教学更注重实效性,以适应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我们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普遍运用的是任务驱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法。在《客户关系管理》的实践课中我们采用了大学生实习创业网,让学生组成团队,体验真实的客户管理工作。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参考文献:
[1] 钱群雷,丁燕.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途径探究[J].科技资讯,2009,(21).
[2] 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J].江苏高教,2010(1).
作者简介:谭富(1981-11),性别:女 , 籍贯:湖南湘潭,学历:硕士 ,职称:讲师, 单位院校: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营销管理。
4.职业中专教师工作总结 篇四
1、安全工作取得实效,确保了平安。对于安全,做到了有要求,有强调,有记录,为防止安全教育的空洞说教,我常把身边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讲给学生听,有时也由学生之口讲出来,起到了警示作用。
2、德育工作不放松。本着“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我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利用每天早晨的朝会课时间,通过身边事例,名人故事等,让学生明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多重要。
3、和学生交心,促进成长。要想使教育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交朋友,就必须以真心对待他们。平日里,我做到了关心学生的生活、家庭、学习等情况,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这样他们才会对你敞开心扉。同时,我要求学生写周记,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和学生交心,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并给他们一些指导,收效良好。
4、常规管理常抓不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从小事中跟学生讲大道理,使其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采用朝会不提名,个别谈话,重点强调的形式,新生学生自尊,同时又指出不文明行为的严重性。让学生每天睡觉前总结自己一天的行为,一周一次大总结(周记),敦促每个人进步。
5、以活动为载体,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每周结合学校布置的主题教育,开展主题班会,集体学习,讲座交流,节目表演等形式,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本期的运动会,十佳歌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我班学生认真准备,积极参与,体现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大家的努力下,各项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其中女子篮球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__一女生)获得十佳歌手第二名。
6、学生留言现真情。面对学生的离别,心中难免不舍,我让学生每人给我一份留言,从他们的留言中,我读懂了他们对我的理解,对他们自己曾经的调皮给我带来的不快感到愧疚,还有对我的祝福,对我工作的建议等,更多地,读懂了他们对我的喜欢。我知道,那是我用真心换来的。
7、工作中的不足:
(1)对犯错误的学生不勉励严厉(这也是学生对我的建议)。
5.职业中专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篇五
一、强化组织建设、打造党员学习教育基地。
(一)重点抓好“三会一课”学习载体,增强理想信念。
1、将党小组会与每月20日的党员固定活动日,以及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制定了《乌拉特前旗职业中专“三会一课”计划》。上半年,各党小组已经组织了3次集中学习教育;
各支部委员会分别召开了3次专题会议;
召开了2次党员大会;
崔旭光校长在全体党员中带头讲了2次党课,其他副校长也分别在各自的支部讲了2次党课。
广大党员通过深化学习,在精神上补了“钙”,进一步筑牢党员的理想信念堤坝,增强了维护党中央权威的理论自觉、行动自觉。
(二)树标杆、做表率。
1、突出抓好选树典型,正面引导。
实行党员全链条量化考评(85分以上为优秀党员),纳入老师的职称评聘(荣誉加分),并与推荐旗级优秀结合(基本资格)党员示范岗结合(以优定岗)相结合。
2、在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中,领导干部以上率下,规范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树先进典型,宣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
3、认真核定了党费,6月底按要求缴清了2019年上半年的党费。
4、积极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我校联合东风一社区开展各项活动,推进了社区结链共建工作的开展。
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会一课”制度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党总支规范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在新时期,我们要不断提高“三会一课”的质量。
1、在内容上,要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对党员进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法律、规定教育,共产主义道德规范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
2、在形式上,要灵活多样,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使“三会一课”制度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注重载体实效,全面推进党建发展。
1、本学期初,制定并完成了“红双百”计划,即诵读百首红色经典诗词和听唱百首红色经典歌曲。在校园内掀起学唱红色经典的热潮。
2、五月三十一日,由学校党总支组织策划,校工会、团委具体实施共同举行了我校以“不忘初心”为主题的第15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同时,表彰奖励了8名校级优秀共产党员,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
3、根据旗委、教育局党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在全校范围内集中开展一次涉黑涉恶线索摸排专项行动,坚决将“扫黑除恶”专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并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了“扫黑除恶”专项知识测试。
4、七月份,与共建帮扶的东风一社区开展党员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开展兴趣讲座和社区“假期阳光辅导”工作。
5、完成半年党员“全链条”评议,并且组织全体党员进行知识测试,给每一位党员全方位的评价。
四、充分发挥工青妇作用,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支持工会全面参与学校管理,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困难职工慰问;
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培养教职工文明健康的情趣爱好,推进现代文明学校建设。
1、上半年,全体党员和学生公募捐2200多元,支助长胜中学王琴老师及3名贫困学生;
“三八妇女节”组织全体女教师开展趣味比赛活动;
4月份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拔河比赛。
2、认真履行党建带团建责任,做好团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支持校团委开展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指导校团委依照章程,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以节庆日、纪念日、团队活动课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上半年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学雷锋献爱心”、“校园才艺大赛”、“高一、高二学生拔河比赛”等活动。、3、为丰富教职工课余生活,推动我校教职工体育运动的开展,由党总支、工会组织了教职工拔河比赛,为学校的文化生活添姿增彩。
4、选派教师参加全旗教职工运动会和全旗教育系统教职工运动会。
5、总之,我总支在旗机关工委的指导和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按照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重点,细化责任,落实任务,全面履行基层党组织职责,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党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三、2019下半年年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强党员管理。充分利用党员"全链条"管理,细化党员日常考核标准,确定分类考核指标,规范考核评议,建立统一规范的工作台账。同时,加强对党费缴纳的管理,对不能按时缴纳的、长时间不缴纳的党员制定统一可行的处理标准,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党员管理力度。进一步强化党务工作人员的培养,使环节干部和业务骨干中的党员成为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上的多面手,增强党务干部力量。
2、进一步创新学习、活动形式。邀请党校老师、组织部领导、优秀党组织党务干部进行专题辅导,借鉴先进做法,适时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党务讨论和座谈,变过去的党建学习"满堂灌""一言堂"为"群英会""多言堂",真正起到"学"的作用。
6.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总结 篇六
本学期我担任计算机
(一)班班主任,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全班50名学生中,最突出的共性问题是自卑心理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困扰。22%的学生还陷在中考的失利和上中专的无奈的情绪中;中专学生学历低,毕业不包分配的现状使82%的学生在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同时,也满怀着深深的担忧,有很浓的自卑心理;这个班半数以上的学生是农村孩子,城乡环境、生活学习条件的强烈反差使他们产生了自卑意识;这个班86%的学生是女生,农村重男轻女的封建残余意识以及女生在就业中所处的劣势在她们心里投下一抹自卑的阴影„„经过一番分析研究,我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一切日常工作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以下所谈的是我为此努力奋斗的一些体会。
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作为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的学生,可以说,在起点上是要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差的。甚至说差的远也不过分。那么势必需要我们通过教育的手段,端正学生的思想。我们需要的是怎么样的学生?毫无疑问,首先是要有技术的,这是他们以后谋生的手段。其次一点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他们保住饭碗的基本素质。至于说不打架,不斗殴或者其他一些坏的习惯反而还次要了许多。我想一个认真学习技术,并且富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不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打架斗殴这样无聊的事情上吧。针对种种状况,下面就是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于是我制定出详细的班规,要求学生对照执行,使学生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虽然我们的希望是学生遵章守纪,刻苦学习。但是事实的表现确实不会跟我们的想法完全一致。总有那么些人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打打擦边球。今天旷了一节课了,明天宿舍起争执了,后天又怎么怎么了。很是热闹。
二、细处关爱,亲近学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学生。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学生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三、具体要求,指导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
我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以学生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学生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其次,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因为他们很想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
四、示范带头,直观引导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新入学的学生对自己的班主任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他们会留心观察班主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会细心倾听班主任的每一句话,他们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学生。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五、抓住优点,激励成长
每个学生都有潜力,能否发挥他们的潜力关键就在于老师能否帮助他们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让孩子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我相信它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抵挡的。
当老师的都知道,在每个班里,都有所谓听话的孩子和淘气的孩子。那些听话的孩子,不用我们多说,只要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心领神会,能认真的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7.职业中专总结 篇七
一、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做法
“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源自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先生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两件事, 更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学的法子必须根据做的法子”。现代高职教育在此理念指引下发展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它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教”“学”“做”“训”“评”一体, 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职责的培养, 非常适于职业教育。因此, 我们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也努力践行此理念。
(一) 制度建设保障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作用
1. 健全和完善校内实训室制度
我们以法律文秘实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为契机, 加大校内仿真性实训室的建设力度, 并整合资源, 健全管理机构, 完善各类实训室运行制度, 推进管理水平提升, 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 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同时, 完善实训室安全制度, 制定学生实训守则、实训室设备使用登记表、实训室管理员岗位职责, 使实训基地管理责任明确, 运行安全, 保证基地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 校内仿真实训基地设备管理制度健全, 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设备使用率高, 效果良好。
2.“三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保障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逐步提升
我们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指引下, 根据学生学习成长及职业技能养成规律, 大力推进“认知实训、仿真实训、顶岗实习”“三阶梯式”职业核心技能培养体系的实施。认知实训一般安排在第一、二学期, 通常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庭审、见习, 安排学生进行庭审速录技能及秘书实务的初步训练, 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书记员工作岗位及庭审速录技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和感受, 培养专业兴趣。仿真实训, 即校内工作性实训, 一般安排在第二、三、四学期, 主要内容包括学期综合实训、庭审速录技能强化训练、庭审实务训练, 以及参与校内外会议速录服务等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五、六学期, 学生到法院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由法院等用人单位根据行业标准进行考核, 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实现职业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实践证明, “三阶梯式”职业核心技能培养体系中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使教学实训内容紧紧围绕岗位展开,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工作岗位, 掌握岗位技能, 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二) “校内仿真化训练、校外就业性顶岗”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1. 加强校内仿真化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 加强了校内仿真性实训基地建设, 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学与做, 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具体来说, 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围绕书记员岗位核心技能———庭审速录技能, 建设“速录技能与教学一体化实训室”, 把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与亚伟速录技能训练有机融合, 实现速录技能与课堂理论教学一体化。
(2) 围绕法律文秘专业核心技能———书记员工作实务, 充实、升级“模拟法庭实训室”, 建设“法律文秘综合技能实训室”, 使学生在校内模拟仿真环境中培养岗位工作技能。
(3) 围绕专业基础技能———文秘工作技能, 完善“秘书综合技能实训室”和“形体训练实训室”, 以培养学生从事文秘类岗位的素质和能力。
上述校内实训基地的整合与使用, 保证本专业学生在校内完成所需岗位技能仿真训练, 特别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 大大改善了原有法律文秘实训室的实训条件, 增加了实训项目开出率, 提供了技能训练的良好环境, 增强了实训基地的功能, 有效提高和保证了实训教学质量, 在仿真实训中也促进了学生法律职业素养的提高。
2. 校院合作, 强化校外就业性顶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自本专业开办以来, 我们与北京市法院系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各级人民法院一直是我们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几年在巩固原有实习实训基地基础上, 我们继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努力拓展法院系统之外的实习实训基地。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深挖内涵, 加强与北京市法院系统与检察院系统的深度合作, 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毕业生由最初8周实习改为一学期实习, 后来又改为一学年顶岗实习。为此, 我们推进了2+1模式的改革, 即前两年在校内加强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强化学生在校内的仿真实训, 完成职业技能的初步训练, 初步具备在法院检察院顶岗的知识、技能与素养;在第五学期, 大部分学生通过法院、检察院考核, 就能到法院、检察院顶岗实习。我们为此编制了顶岗实习手册,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顶岗岗位。为期一学年的顶岗实习, 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 面对面接受法院、检察官和资深书记员的指导, 巩固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 提升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养成耐心、严谨、求实、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
学生通过在“校内仿真化训练、校外就业性顶岗”实训实习基地的学习与训练, 得到了职业规范化的训练, 掌握了职业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升了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同时了解了社会、工作及生活, 找准了自己的工作定位。大部分学生能在实习结束时在法院检察院实现就业。该专业的就业性顶岗率由78%提升到95%以上。
二、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法律文秘专业“校内仿真化训练、校外就业性顶岗”实训实习基地的使用实现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推动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改革,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 深化了“三联动”校企合作机制, 推进了“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法律文秘专业实训基地的深化建设与投入使用, 强化了法律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 有力地推动了法律文秘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即:两年校内学习、仿真实训加一年校外顶岗实习的“2+1”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的建成, 保证了学生速录技能的训练, 使“三合一” (法律基本知识+庭审速录技能+司法秘书技能) 书记员人才培养特色更加彰显。学生速录技能的强化和提升, 推动了学院、法院、速录协会“三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向深入发展,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现了校政企行“四合作”, 保证了法院、学院、速录行业及学生的“共赢”。
(二) 促进了教学改革和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
该基地的深化建设与投入使用, 使我们有条件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 把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拔出来成立品牌班, 配备较强师资进行训练。经过系统训练, 品牌班学生的技能明显提升, 全部通过法院测试。该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会议速录服务。2011年, 该专业学生参加了全国信息处理大赛暨速联大赛预选赛, 很多人获得了一等奖。仅2014年, 学生参加该项赛事就获得了16枚金牌。并有学生成为国手, 代表中国参加国际速联大赛。还有不少学生在2013、2014年的全国文秘速录大赛获得一等奖。上述成绩, 无论从层次上还是从规模上看, 在我院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功不可没。
上述学生在各类比赛中的突出表现, 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促进了其他学生的比学赶超, 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明显提升, 有力地配合了法律文秘2+1模式的改革,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 推动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该基地的深化建设与投入使用, 促进了《庭审速录技能训练》课程的改革, 完成了课证融合, 将行业的标准引入课程教学, 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 并引入行业专家及行业评价标准考核评价学生, 体现了该课程教学做训评的一体化。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要求来建设《庭审速录技能训练》课程, 规范教学文件、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目前, 《庭审速录技能训练》课程已建成学院精品课, 并编写出该课程配套的校本教材, 用于指导学生的技能实训及强化提速, 成效显著。
(四) 提升了师资的整体素质
实训条件的改善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教学实训环境, 也起到了督促教师苦练内功, 提升自身技能与素质。自2011年起, 本专业多位教师参加“亚伟杯”全国信息处理大赛暨速联大赛预选赛, 取得了多个一等奖的好成绩。其中, 有三位教师成为国手, 代表中国参加国际速联大赛, 并有一位教师获得铜牌。上述教师取得的成绩, 也促进了其他教师提升自身水平与素质, 促进了教师对课程进行改革, 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指导更多的学生在各类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五) 提高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实训基地建设也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专业建设成效明显。首先, 该专业作为我院市级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 已顺利通过了北京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验收。同时, 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提升。通过在实训基地的“校内仿真化”训练,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按照行业最新要求进行技能训练, 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得到了强化。大部分学生能顺利通过法院检察院的测试, 提前一学年到法院检察院顶岗实习。在法院检察院等校外实习基地的顶岗实习, 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也为他们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高达95.7%的学生顺利实现在法院检察院的就业。
(六) 强化了社会服务, 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该实训基地, 该专业为合作单位培训在职人员2000余人次, 承担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服务工作, 还承接了校内外会议速录服务, 并先后为北京市教委、市委政法委、北京市教育科学院、中央电视台、中国法学会等数十家单位承担了会议速录任务。法律文秘学生通过完成这些真实的工作任务, 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技能, 开阔了视野, 提高了职业素养。
三、结语
我们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指导深入法律文秘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也带动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明显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法院、检察院的人才标准得到了严格执行, 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保证了双方的合作共赢, 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与此同时, 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了四高: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就业性顶岗率高、社会认可度高 (获得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认可) 。专业在北京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明显提升, 学生报考热度一直在全院各专业中居于首位。目前, 该专业是我院学生规模最大、学生素质最好的专业。
摘要:本文阐述了法律文秘专业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指导下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带动了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明显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使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并使法院、检察院的人才标准得到了严格执行, 保证了双方的合作共赢, 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最大化地发挥了实践教学基地的效益。
8.职业中专总结 篇八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经过近两天的紧张工作,已经完成了会议安排的各项议程。会议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领导重视,时机关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对会议作出了重要批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会议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职业教育战线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工作会议,也是教育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会前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一个行动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这次会议,适逢其时,非常重要。二是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延东同志的重要指示和贵仁同志的讲话,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的讨论。上海市教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全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分别做了大会发言。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湖南、广东、陕西、新疆等地区的8名教师做了教学改革创新经验介绍。此外,还组织考察了上海市6所中等职业学校和4节观摩课,举办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创新展示活动和辽宁省信息化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三是工作高效、覆盖面广。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宣布成立了43个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举行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开通仪式、职业教育集团签约仪式、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单位授牌仪式,充分利用本次会议平台,高效率完成了多项工作。会议期间举办的有关活动,通过人民网、中国教育在线等网站进行了视频直播,全国各地组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了收看。从与会人员构成上看,不仅有教育部门负责同志,还有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研究机构代表,有关地级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部分委员、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来源广泛、代表性强,有利于增进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很好地概括了大家讨论的成果。下面我对会议做个简要总结。
一、回应需求,承载使命,新起点上谋划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交流会、部署会,也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工作重点战略转移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动员会。会议的召开,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背景:
第一,现代化进程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到新的历史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的要求。
从宏观领域看,我国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经济社会具有五个方面的时代特点:一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阶段步入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阶段。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二是从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时代进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时代。人口大流动、职业大迁徙已成大趋势,特别是就业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居住地由农村转到城市、最终使农民转变为市民,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三是从低端制造产业时代进入高端制造产业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新挑战,高端制造产业替代或淘汰低端制造产业成为历史的必然。四是从私人物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物品短缺时代。全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五是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温饱问题等基本需求得到解决,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
从教育领域看,我国面临着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任务,具有四个方面的时代特点:一是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代进入“后普九”时代。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解决职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成为必然。二是从文化扫盲时代进入技能扫盲时代。文化性文盲的问题基本解决,技能性文盲的问题日益凸显。三是从“高中-大学”一元化成才时代进入多元化成才时代。通过普通教育上大学的成长道路面临系统性挑战,多元化质量、多阶段分流、多路径成才,成为政府满足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建立现代国民教育新体系的战略安排。四是从学校教育时代进入全民终身学习时代。有教无类具备了新的历史内涵,农民工转移培训和择业培训需求日益增长,其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远达不到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的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顺应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回应人民群众对多元化、高质量教育服务的强烈诉求,职业教育肩负着五个方面的历史使命:一是肩负着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数以亿计有职业道德、有中高级职业技能的劳动者的历史使命。二是肩负着支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使命。三是肩负着承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调整教育结构的历史使命。四是肩负着服务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五是肩负着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的历史使命。完成好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在保证办学规模的同时,提高办学质量,调整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
第二,我国教育事业开启了由大到强的新征程
今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为各级各类教育未来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战略目标,描绘了宏伟蓝图,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征程。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一个“主题”、一个“主线”和五个“坚持”不仅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而且为我国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作出了战略部署,并专章阐述了今后10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二是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三是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把大力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作为核心任务。四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五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六是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新形势
上一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会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近870万,在校生近2200万,办学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标志着国家已经具备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数以亿计中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能力。二是具备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能力。三是具备了服务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基本能力。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能力大与质量结构不尽合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在教育教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要求还没有很好地落实,有些地方和学校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推进教学改革缺乏主动性,教学工作投入不足,缺乏条件和机制保障。二是素质教育还没有很好地实施,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只注重某一方面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理论学习;或是偏重于传授知识,忽视技能;或者只培养简单技能、“黑板上的技能”等现象,培养的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能力不强,继续学习能力不强。三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还没有很好地对接,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没有很好地衔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实际有脱节的现象。四是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育人过程存在随意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职业教育的形象。五是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还没有很好地应用,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教育规划纲要》对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有: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二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三是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扩大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四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适应技能型人才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学习要求。推进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五是强化教学保障,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六是以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为基础,对教学改革的新政策、新模式先行先试,形成典型模式和经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二、纲要引领,凝聚共识,明确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
总结归纳大家达成的共识,会议在以下三方面取得重要收获。
第一,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
延东同志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贵仁同志的讲话,站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全面分析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部署上来。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必须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一是职业教育决定着国家和地区产业竞争力,二是职业教育反映了产业的素质和能力,三是职业教育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四是职业教育是调整教育结构的切入点,五是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通过深入学习领导的讲话,大家提高了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重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二,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
改革发展职业教育,要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实现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当前要重点做好保证规模、提高质量、改革创新和加大投入四项工作。要转变职能、狠抓落实,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作风,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注重抓统筹,抓重点,抓责任,抓作风。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要求我们切实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由比较多地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质量提高转变。要把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加强专业、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工作抓手,努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明确了思路,增强了信心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首先要坚持职业教育公益性质,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定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属于不同的教育类型,不是不同的教育层次。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引领,以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突出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加快在以下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1.改革四个模式。一是改革办学模式。大力推动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办学,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团化和园区化发展,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二是改革培养模式。要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来研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切实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要特别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顶岗实习,如设岗见习、找岗实习、顶岗实习、创岗见习等等。三是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四是改革评价模式。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
2.创新六个关键环节。一是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要把工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重点建设科学合理、先进实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工厂化教学环境。二是创新专业设置。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要和国家颁布的职业岗位,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重点建设面向现代农牧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精品专业,加强贴近区域产业,尤其是民族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等领域的特色专业建设。三是创新课程开发。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课程建设机制。四是创新教材应用。依照国家教学计划,教材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标准。针对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五是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导向。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建立项目库、案例库,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的实操性。六是创新管理制度。建立多方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或咨询委员会等决策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构,加强学校各项基础制度的建设。
三、创新载体,重在行动,把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任务落到实处
按照《行动计划》的部署,近期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
建立教育与产业的经常性对话协作机制,是提高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一是强化部门协调、行业指导。今年1月,教育部成立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这次会上又成立了43个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目的就是要以全指委为载体,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对话和协作,充分发挥行指委在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研究制订培养标准、组织行业内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等方面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二是搭建对话协作平台。围绕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举办一系列教育与行业的主题对话活动。今年,教育部举办了职业教育与石油化工行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行业以及有色金属行业的5个对话活动。今后还将继续开展分行业的对话。
(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合作办学
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营造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环境和育人氛围,实现全过程工学结合。一是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和校企一体合作办学实施方案,遴选1000所学校和3000家企业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二是推进集团化办学。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三是加强和规范学生实习管理。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规范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强化企业实习的教育功能。学生实习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积极稳妥地推行和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是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二是深入推进德育课课程改革,开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三是按照《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要求,广泛开展班主任培训。四是进一步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组织,实现“校校有团委,班班有团支部”的目标。五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六是完善“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组织方式,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
科学设置专业,促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是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的基础。一是全面实施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规范专业设置。二是开发专业设置标准。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设置的所有专业,开发321个指导性专业设置标准。三是建设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开发新专业申报、审批管理系统,建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数据库,逐步形成专业设置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和需求预警机制。四是建设国家示范专业点。遴选1500个左右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在本专业领域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专业点,作为国家示范专业点。五是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围绕国家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求,确定100个改革创新重点专业,在全国遴选500个专业点,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环境、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改革。
(五)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一是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根据新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面向国家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等,开发500个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二是指导开展课程创新实践。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三是完善课程建设机制。研究制订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四是探索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推动课程设置更加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六)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创新
教材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教材建设是保障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一是创新教材管理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管理体系。二是研究制定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健全教材开发、遴选、更新机制,完善教材编写、审定机制。三是加强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成立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建立教材编写专家库,建设50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基地。四是以职业标准为依据改革专业课程教材;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基础课程教材;以推动民族传统技艺教育专业化为重点,开发相关课程教材;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教材结构和内容;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创新教材呈现形式,开发遴选1200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七)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立交桥”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不是“终结教育”,我们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一是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加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推动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研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教学大纲,探索中高职衔接的多种实现形式,加快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三是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比例,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四是探索中职招生模式改革。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需要,扩大服务面向,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突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内容,探索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种评价方式。五是探索学分积累的多种形式,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制,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互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八)建设中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驱动力,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共享优质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开发3个信息化系统。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发布、共享和管理系统,开发面向中职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开发面向中职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二是建设4个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心。三是建设300个数字化仿真实训示范教室。
推进上述8项工作,3个方面的保障至关重要:一是办学条件,二是师资队伍,三是教科研。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
第一,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保障。一是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水平。积极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推动各地紧密结合地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建设好示范专业实训基地。二是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优质特色学校、民族特色学校等建设计划,建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
第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要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探索新任教师先完成企业实践再上岗任教的措施;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出台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和管理办法,鼓励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并切实发挥好作用。完善教师资格、职务等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引导教师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创新培养培训模式,扩大培养培训规模。这次会上教育部为10个企业挂牌成立了“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就是吸引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举措,近期还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
第三,加强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一是积极推动高水平教科研队伍建设,整合和调动全国职业教育教科研的资源和力量,完善工作机制。二是积极组织地方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三是启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四是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另外,《行动计划》针对10大计划、30个项目,提出了45个科研选题,即将组织实施,大家要积极参与。
【职业中专总结】推荐阅读:
职业中专班主任总结09-22
职业中专招生讲话07-31
邵东县职业中专09-27
校长职业中专动员会讲话10-05
淇县职业中专认真做好开学准备工作06-29
新泰市职业中专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08-27
祁阳县职业中专两项督导评估汇报材料09-21
广汉市职业中专学校学生自律承诺书07-02
中专毕业总结范文09-11
中专期末个人总结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