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政府沟通的函

2024-09-09

与政府沟通的函(共8篇)

1.与政府沟通的函 篇一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函

陕政函 〔2011〕166号

教育部:

为建设西部强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等相关规定,2011年6月,我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对西安财经学院申请设置西安财经大学进行了考察,经省政府审定,认为该院基本达到更名大学的标准。现就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的有关情况函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安财经学院是200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陕西经贸学院和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是省政府与国家统计局共建、陕西省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274人,其中研究生363人,本科生15028人,专科生851人,生师比17∶1。共开设本科专业37个,形成了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干,文、法、理、工、艺为支撑,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校区占地面积1579亩,生均64.6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0.99万平方米,生均37.48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行政用房24.52万平方米,生均15.07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43万元,生均4602元;图书馆图书181.22万册,生均108册;现有专任教师940人,高级职称人数407人,其中教授12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05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占教师总数的74.9%,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3人,占教师总数的20.5%。

二、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对经济管理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对西部地区提出了培养大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特别是西北地区需要就地培养能够长期坚持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培养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统计、财税等面向西部、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更为迫切。近年来,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我省迎来了新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层次与素质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据《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预测,到2015年,全省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将增加到75万人;到2020年将增加到100万人。因此,培育和组建在我省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的西安财经大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是适应行业发展和省部共建高水平财经大学的需要。西安财经学院的前身之一——西安统计学院曾是国家统计局于1954年建设并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积淀了浓厚的行业特色,学校的学科布局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具有独特性,尤其是统计学等学科在区域和行业居前沿位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统计数据,统计需求急剧扩大,统计内容日益广泛,统计任务繁重而艰巨,统计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只有兴办好一流的统计教育,培养出一流的统计人才,才能为统计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新鲜血液;只有大力发展统计教育,才能不断推进统计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制度方法创新和思路创新,才能促进全民族统计素养的提高。因此,设置西安财经大学是弘扬学校优良传统,突出行业特色,创新教育模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

2010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了共建西安财经学院协议。为支持西安财经学院更名大学,国家统计局将在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把西安财经学院纳入整体规划统筹考虑;陕西省政府将在政策、投入等方面加大对西安财经学院的支持力度,为西安财经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环境,使西安财经学院成为陕西省高素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三是适应我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的需要。我省高等学校众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目前,省内的39所本科院校中,冠名为“大学”的有17所,其中大部分是工科优势突出的大学,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为主的大学较少,以财经为主的大学还没有。设置“西安财经大学”,有利于调整我省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结构,提高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培养更多的适应我省及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经济管理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可行性。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西安财经学院实现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逐步转型。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学科专业覆盖面不断扩展,专业体系富有特色,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已基本具备更名为大学的条件。

2007年12月,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共5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现有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近五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84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9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3项,科研经费总额3801.77万元,近五年科研经费年均760.35万元。2006—2010年,学校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800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1799篇(SCI、SSCI、EI、ISTP、CSCD、CSSCI来源期刊发表689篇);出版著作80部。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富有开拓精神,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呈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具备管理多科性财经大学的能力。

三、有关建议

(一)学校名称。

根据我省高等教育布局规划和西安财经学院的办学特色,考虑到历史传承,经论证,建议将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

(二)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

办学类型定位: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的教学研究型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构建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干,文、法、理、工、艺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社会。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卓越人才和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设成在西部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到2025年,建设成各项办学指标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在全国有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三)办学经费。

学校“十二五”期间所需办学经费约15亿元。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拨款、学校自筹、社会资助和科研投入。其中国家财政拨款约79000万元,学校自筹约67000万元,社会资助和科研投入约4000万元。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可靠,能满足设置西安财经大学建设发展的需要。

专此函报,请予审批。

附件: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论证报告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联系人:高峰029—87338585***

附件: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论证报告(数据截至2011年6月30日)

西安财经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共建、陕西省主管,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干,文、法、理、工、艺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200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陕西经贸学院和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原陕西经贸学院是陕西省主管并重点建设的院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西北贸易学校,1981年招收本科专业学生。原西安统计学院是隶属国家统计局在我国唯一的以统计学科为主的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西安统计学校,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西安财经学院为国家和西部地区及陕西省培养了8万多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和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全国统计系统1/9县级以上的业务骨干出自该院,陕西省县以上财政、税务、统计系统的局长、副局长有70%以上是该院毕业生。

根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要求,经省教育厅组织考察并研究,认为该院基本达到了更名“西安财经大学”的条件。现论证如下。

一、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必要性

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西部大开发以及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等方面来看,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更名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对财经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极大地推进和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对西部地区提出了培养大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特别是西北地区需要就地培养能够长期坚持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培养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统计、财税等面向西部、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更为迫切。近年来,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我省迎来了新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层次与素质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据《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预测,到2015年,全省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增加到75万人;到2020年增加到100万人。另据陕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财经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调查显示,在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经济、管理学科占17.9%。在财经类专业人才需求中,对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在财经类人才需求专业排名中位居前列。西安财经学院作为我省唯一一所专门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高校,担负着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的重要使命。因此,培育和组建在我省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的财经大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该院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密切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围绕学科发展前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产出了一大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西部发挥国防科技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对策研究》、《城镇水资源产权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研究》、《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研究》、《西部农业经济运行监测系统研究》、《西部大开发中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利益关系研究》、《陕西秦岭北麓地区如何实现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部地区“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战略研究》、《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西安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西安市建设节约型社会中长期规划》,与榆林市合作项目《榆林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等。近5年来,该院教师向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提供咨询报告、政策建议50多份,获得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省长赵正永等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或被有关部门采纳的10余份,为西部和我省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与升级、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充分发挥了高校智力源、思想库的作用。

(二)更名符合行业发展和省部共建高水平财经大学的需要。

2009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客观分析自身的历史传统、学科特色、资源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发展目标和路径,准确把握在什么方面突破现有优势。比如:一些原属中央部门管理的大学,行业背景突出,学科优势明显,长期以来在为行业服务中发挥了龙头作用,要继续支持这些大学更好地为行业和地方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西安财经学院的前身之一——西安统计学院曾是国家统计局于1954年建设并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积淀了浓厚的行业特色,学校的学科布局在我省乃至全国具有独特性,尤其是统计学等学科在区域和行业居前沿位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统计数据,统计需求急剧扩大,统计内容日益广泛,统计任务繁重而艰巨,统计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只有兴办好一流的统计教育,培养出一流的统计人才,才能为统计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新鲜血液;只有大力发展统计教育,才能不断推进统计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制度方法创新和思路创新,才能促进全民族统计素养的提高。因此,更名大学是学校弘扬优良传统,突出行业特色,创新教育模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

依据刘延东同志的讲话精神,为了加快西安财经学院改革与发展步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2010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了共建西安财经学院协议,把支持西安财经学院更名大学作为省部共建协议的主要内容,赵乐际书记、赵正永省长、马建堂局长、朱静芝副省长等省部领导对西安财经学院更名大学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为支持西安财经学院更名大学,国家统计局将在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把西安财经学院纳入整体规划统筹考虑;省政府将在政策、投入等方面加大对西安财经学院的支持力度,为西安财经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环境,使该院成为我省高素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三)更名符合陕西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的需要。

我省高等学校众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在省内目前的39所本科院校中,冠名为“大学”的有17所,其中大部分是工科优势突出的大学,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为主的大学较少,以财经类为主的大学还没有。近几年来,根据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西安财经学院积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起社会学科、管理学、理学、人文学科、工学等5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建立了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集中力量办好一所立足陕西、服务西部的多科性财经大学,体现了西安财经学院主干学科的特点和今后发展方向,有利于调整我省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提高我省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培养更多的适应陕西及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经济管理等应用型创新人才,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更名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西安财经学院实现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学院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学科专业覆盖面不断扩展,专业体系富有特色,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办学条件大为改善。该院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德国安哈尔应用科技大学等国外院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目前已有50名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此外,学院还与美国、英国、比利时、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35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今后的奋斗目标是建成国内影响较大、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从学院长远建设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现在的校名已不能准确地反映学校的现状,不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目前,省外与该院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和层次相当的财经学院大部分已更名为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大学也是与省外财经类大学接轨与同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更名为大学后,可进一步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构筑新的平台,必将有利于吸引更多高层次高水平教师到校任教,建设好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加强学科群建设,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竞争力;有利于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可行性

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该院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办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基本达到更名大学的条件。

(一)办学条件。

学院占地面积1579亩,生均64.6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0.99万平方米,生均37.48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行政用房24.52万平方米,生均15.07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43万元,生均4602元;图书181.22万册,生均108册;有“法意网”“统计年鉴”数据库15个,实现了资料检索与借阅的自动化;投资2100万元,建成了万兆骨干、1100个信息点的校园网络;建有中央与我省共同资助建设的金融与证券投资实训中心、财税信息化管理实训中心、企业策划与设计实训中心、ERP实训中心、大学物理实验室等23个基础实验室,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实验室、政府统计网格实验室、管理工程实验中心等13个中省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有长期固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189个。

(二)规模和层次。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274人,其中研究生363人,本科生15028人,专科生851人。从2004年起,学校即与东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18人、博士研究生3人。2006—2011年,学校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德国安哈尔应用科技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83名。现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4个学科门类。

(三)专业结构。

学校共有37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社会学科、管理学、理学、人文学科、工学等5个学科门类的15个一级学科,其中社会学科(主要是经济学和法学)、管理学和理学(主要是统计学)是学校的三大主要学科门类。

在社会学科门类中,设有经济学、财政学、税务、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投资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9个本科专业,覆盖了该学科门类的经济学类、法学类、政治学类3个一级学科,本科以上在校生4541人,占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29.50%。在管理学门类中,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电子商务、工程造价、物流管理、工业工程1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该学科门类的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农林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4个一级学科,本科以上在校生6876人,占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44.68%。在理学门类中,设有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覆盖了该学科门类的统计学类、数学类、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个一级学科,本科以上在校生2309人,占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此外,学校还设有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广播电视新闻学、艺术设计、广告学等专业,覆盖了人文学科门类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艺术学类4个一级学科。

(四)学科建设。

现有统计学、财政学、经济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个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西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这些重点学科在统计理论与应用、西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西部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西部装备制造业与国防经济发展、西部农村公共经济与财税政策等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和特色。

学院的西安统计研究院(与国家统计局共建)、陕西省统计研究中心、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陕西省信用研究中心、陕西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西部农村公共经济研究中心、文化资源与产业研究中心、西部法制研究中心、现代管理决策与对策研究中心4个校级科研基地。

(五)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94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407人,其中教授126人;生师比17∶1;有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05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占教师总数的74.9%,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3人,占教师总数的20.5%;另有71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任教师中,4人被西北大学、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等高校聘任为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人,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2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巾帼标兵等7人。近年来,学校建立了一支高层次的兼职教授队伍,何炼成、方开泰、马建堂、刘世锦等18位著名学者被聘为兼职教授。

(六)科学研究。

2006—2010年,该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8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239项。3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励,《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科研经费总额3801.77万元,近5年科研经费年均760.35万元。

该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共计580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共计1799篇,在SCI、SSCI、EI、ISTP、CSCD、CSSCI来源期刊发表689篇,出版著作80部。

学校主办的《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陕西省高等学校权威社科学报;《统计与信息论坛》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两刊”均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七)教学工作。

2007年,该院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成绩。学校凝练的“面向西部,服务基层,培养‘信得过、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共5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

2003年以来,该院作为全国高校统计学专业学士、硕士优秀论文评选牵头单位,连续组织了四届评奖活动。在第四届统计学专业优秀硕士论文评选中,2篇硕士论文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几年来,该院学生在“全国高校财会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竞赛中获奖157项。大学生足球队自2000年起11次荣获我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代表我省参加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6次闯入全国总决赛,2010年荣获全国第4名。

(八)办学经费。

该院“十二五”期间所需办学经费约15亿元。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拨款、自筹、社会资助和科研投入等。其中,国家财政拨款约79000万元,自筹约67000万元,社会资助和科研投入约4000万元。随着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将进一步提高自筹经费的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省政府也将逐步加大对高校的支持与投入力度。

(九)领导班子。

该院本届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富有开拓精神;班子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呈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曾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具备了管理一所多科性财经大学的能力。

三、学校发展规划

按照建设大学的条件和要求,该院制定了《西安财经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强省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办学类型定位: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的教学研究型普通高等学校。

(三)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四)学科专业定位:构建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干,文、法、理、工、艺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五)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社会。

(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七)总体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设成在西部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到2025年,建设成各项办学指标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在全国有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四、关于学校名称的建议

根据我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规划和西安财经学院的办学特色,考虑到历史传承,经论证,建议将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

2.与政府沟通的函 篇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近年出现的公共危机事件不仅数量呈上升趋势, 而且涉及领域越来越广。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媒体的沟通就是指政府危机处理的相关信息通过媒体传递给公众, 通过媒体传递政府对危机的态度、决策和措施, 消除公众因危机产生的恐惧心理, 尽快稳定社会生活秩序。因此, 媒体沟通作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充分重视并加强和媒体的沟通。

二、政府与媒体在危机管理中沟通存在的问题

1. 政府对信息公开的认识不足

危机事件发生之初, 公众的安全需要使得其积极寻找危机信息, 了解情况。媒体通过权威、真实的报道可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渴求, 成为公众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但是, 仍有部分政府官员对媒体的作用认识不够, 一般是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调查清楚并层层向上汇报完之后, 再寻找时机向社会发布信息。但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 如果此时政府依然保持沉默, 就导致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新媒体上“小道消息”散播, 更加不利于政府对危机的处理, 也会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2. 不够重视民众的知情权

一方面, 一些政府部门的领导由于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或服务意识淡薄, 担心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影响其政绩、仕途, 从而漠视民众的知情公。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 其往往消极、冷淡地处理事件信息发布、权威解读、进展通告等工作, 这种做法极可能造成民众及媒体对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的信任度。另一方面, 部分领导及工作人员没有深刻认识“信息时代”的特性, 忽视了信息技术使信息传播速度极为迅速、传播面极为广泛, 仍然坚持“自己想要发布什么就发布什么”的想法, 从而使危机事件中信息公开工作脱离了应有的轨道。

3. 领导缺乏与媒体沟通的能力

在过去一个时期内, 我国媒体主要承担着党政部门舆论工具、宣传阵地的任务, 因此, 政府部门与媒体的联系更多的属于行政指令和指导, 缺乏运用媒体进行公共危机处理的经验。在以往的干部培训中, 也没有专门教领导干部如果应对媒体的课程, 尤是没有一门学科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培训。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危机事件发生时, 怕多说话、说错话, 不善于与媒体沟通, 未及时公布信息, 引起民怨的重要原因。

三、对政府解决公共危机中加强媒体沟通的建议

1. 转变传统思维定式, 保障民众知情权

为避免民众恐慌, 政府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危机事件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第一时间向新闻媒体准确地公布真实信息, 通报危机处理进度, 宣传政府政策。另外在应用传统媒体进行危机信息传播的基础上, 政府还应该重视手机短信、网络、微博、论坛、贴吧等媒体多渠道的信息发布。通过媒体定时向民众发布信息, 积极引导舆论, 让民众清楚事实, 消除虚假信息的影响。信息的及时发布, 在民众和政府之艰难建立了良好的沟通, 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满足, 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及时化解危机事件中的谣言, 消除公众的疑惑心理和恐惧心理, 争取到公众和媒体的积极主动的配合化解公共危机事件。

2. 建立危机事件紧急预案, 健全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危机事件媒体沟通紧急预案, 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等级、类别、涉及群体、影响大小等因素, 详细规定相关责任部门、信息收集和整理程序、信息发布程序、信息发布方式、邀请媒体名单等。例如, 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 对于已经进行了初步调查并获取相应信息后, 有关部门应及时与上级部门汇报情况, 并报送信息发布方案, 包括由哪位新闻发言人或官员进行公布、采用新闻发布会或现场采访、通过何种媒体发布等, 得到批准后应及时进行信息发布。此外, 政府部门应把公共事件危机处理责任制纳入到绩效考核范围之内, 对公共危机事件处理行为给予严格界定, 对处理失当的人员要严格问责, 促进公共危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 提升政府官员的沟通能力, 树立与媒体协作理念

政府和媒体关系发生的变化, 要求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媒体的作用, 摆正与媒体的关系,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与媒体沟通的能力, 善于借助媒体传达政府的声音, 稳定社会。同时鼓励媒体监督政府行为, 鼓励其为解决危机出谋划策。为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沟通能力, 可以通过安全教学、危机情景教学等方法, 对领导干部进行模拟训练, 让他们从理论上升到时间, 全面提升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水平。

总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变迁, 公共危机将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里, 成为国家和政府需要紧急应对、正确面对、科学处理的一项重要性工作。政府如何与媒体进行良好的沟通, 赢得民众的支持, 则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深刻探究的议题, 需要一直专研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昕.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媒体沟通[J].柳州师专学报, 2012 (01) .

3.与政府沟通的函 篇三

关键词:行风热线 公众参与 媒体监督

行风热线类广播节目作为政府和公众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为实现政府和公众的零距离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渠道,对推动地方治理、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更好地发挥节目作用,加强我国政府与公众沟通交流、开展舆论监督、推动地方治理的媒体平台建设,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行风热线类广播节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很多行风热线类广播节目在得到社会广泛赞誉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继续深化和提升的压力,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节目功能有待深化和拓展

随着社会形势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如何找准节目定位,提高节目影响力,成为行风热线类广播节目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目前很多节目内容针对性不强或过于琐碎,一些节目侧重个案,只解决个别的或者简单、表面的问题,一些具有典型性、深层次、社会性的问题鲜有触及。

(二)节目参与主体比较单一

受到固定传播渠道和播出时间的影响,受眾面难以拓宽,是很多行风类广播节目普遍面临的问题。节目在线参与者主要为需要求助以及面临生活困境的普通群众或弱势群体。有些人虽然对节目感兴趣,但是因为时间和收听渠道限制,无法收听和参与节目。还存在很多市民对节目不了解、未收听、未参与的情况,公众参与度有待提升。

(三)节目形式有待创新

各地行风类节目基本上都是主持人、上线单位和群众三者互动的参与框架,节目形式大同小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人们对节目的新鲜感有所降低,甚至对一问一答等固定模式产生厌倦感。在受众对节目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节目的播出形式需要不断创新。

(四)相关制度需要完善

部分参与单位的态度有待改善,一些上线嘉宾敷衍塞责,回答问题质量不高,或是当场答复令人满意,但实际解决效果则相去甚远。因此,相关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否则节目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节目的可持续性也会缺乏制度保障。

(五)媒体联动需要进一步深化

目前,很多行风热线类节目都实现了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多媒体配合、联动的机制。但一些广播行风热线类节目还只是与新闻网站合作,在媒体联动方面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该进一步发挥多种媒体的合力作用。

二、对节目深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节目内容,完善节目功能

行风热线类广播节目反映出来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一些在基层长时期难以解决的具体问题,经过在线领导的一句话就可以立即解决。这虽然表现了领导对群众的关心和爱护,缓解了党群、干群矛盾,但也反映出一些政府部门不作为、行政效率低下以及政府治理中人治色彩依然较为浓重,执政理念和工作方式落后等深层次问题。因此,节目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有整体意识、大局意识。节目的功能应进一步着眼于如何从解决群众投诉的具体、个别问题向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督促有关部门制订相关措施,解决同类共性问题转变,将解决群众日常生活问题同真正转变政府工作作风、促进依法行政结合起来,推动政府管理从人治向法治转化,从解决表面问题向解决深层次问题推进,消除“问题只有通过单位一把手批示才能解决”、“群众不投诉问题就不解决”的不正常现象。

除了发挥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之外,行风热线类节目还应加强参政议政的功能,为群众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提供渠道,进一步推动政府科学和民主决策。节目组也可以通过定期印制和上报节目内参或简报等形式,对节目中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统计整理和综合分析,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优化议程设置,提高节目吸引力

在节目议程设置上要兼顾上下两头,实现双向服务。“所谓议程设置,即新闻传媒经过精心策划,突出报道某些包含深意的事实、事件或问题,使之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并形成媒介所预期的社会舆论或社会情绪。”①节目议程设置要选好群众利益和政府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媒体为人民服务、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等作用。

首先,节目的议程设置要贴近群众,紧密联系群众需求。要善于围绕社会热点、焦点、亮点问题,把群众的日常生活事务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注重个案的典型性和社会意义,在更大范围内推动解决关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提高节目的服务性。

其次,节目选题要立足大局,围绕中心,服务政府。节目选题要把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与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让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工作意图及时传达到最基层的广大群众中。

为此,在节目制作前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网站等方式进行节目主题和问题征集,了解公众对上线单位和节目主题的意见建议。同时,经常与纠风办以及其他政府部门沟通,深入调查了解百姓和政府部门的共同需求,并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找到公众议程、政府议程、媒体议程的契合点,增强媒体、公众和政府议程的有效互动,实现共赢。

(三)建立和完善节目运行机制,增强节目实效性

进一步建立健全节目的运行机制,完善节目制作的相关制度,细化工作流程,为节目运行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1.详细制订节目制作流程。从问题征集、确定上线单位、发布节目预告、记者前期采访、网络即时互动、现场录制播出、多种媒体联动、后期跟踪和满意度调查等各个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形成规范稳定的节目制作模式,方便公众知晓、参与、评价和监督节目。

2.加强记者深度报道。节目组记者在直播前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提前采访,将采访内容在节目中播出。对具有普遍性或者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采访,对问题解决不到位的,进行跟踪报道。记者通过调查和深度报道,对民众关心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让节目更具思想性和冲击力。

3.建立节目反馈栏目。如在节目中设置反馈栏目或反馈专版,通报群众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在反馈节目中,也可安排相关部门的领导再次上线,亲自报告问题调查和处理情况。除了听取单位回复,节目组还可以邀请一些反映热点问题的听众做客节目或通过电话连线采访问题落实情况。

4.成立热心听众俱乐部。鼓励热心听众担任问题监督员,积极发现问题,对结果进行监督。还可以在节目播出后对节目内容、形式、效果等作出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节目质量。

(四)建立政府纠风长效机制,保障节目持续性

要保持行风类节目的持续性发展和旺盛的生命力,离不开完善的机制和制度保障。

1.制订单位上线参与机制。以纪委、纠风办等部门联合发文,统一部署,建立完备的部门上线工作流程。建立单位或部门主要领导上线制度,明确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要求上线单位主要领导带头上线,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

2.健全问题督办机制。设立问题协调制度,建立限时办理、回訪监督、结果通报等制度。

3.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完备的群众满意度评价系统,对各单位参与节目情况、问题解决和整改落实情况定期检查评比。纪检部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担任评论员,对上线单位“一把手”上线率、现场表现、群众投诉和反映问题的办结率、群众满意率等进行量化考核,并可利用网络请网友投票或打分。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节目品牌知名度

1.树立经营理念,扩大宣传力度。在城区投放广告牌,并制作和发放节目宣传单、宣传页,增强节目品牌意识。在网站设立节目宣传提示,滚动播放,设置网友问题解答模块,开通网络投诉渠道,实现与投诉者、咨询者的网络互动。制作节目宣传公益广告,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在报纸、电视以及网站中对上线单位、时间和参与方式进行预告。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吸引人们的关注,增加受众和节目参与者的数量。

2.建立政府领导上线制度。每月固定政府领导上线时间,邀请书记、市长等党政领导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上线参与节目,与群众直接对话,了解民意,受理听众投诉。党委政府领导带头上线,倾听群众呼声,解答听众疑问,有助于带动各职能部门领导和广大群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提升节目的权威性和品牌效应。

3.定期举办幸运受众抽奖活动。从来信、来电或网络留言中抽取幸运受众,对节目参与者予以奖励,评选优秀点评员等,给予适当的物质或荣誉激励,如邀请获奖者出任大型活动嘉宾等,通过多种激励方式扩大群众的参与度。

(六)加强媒体联动,扩大公众参与度

针对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自优势,进一步扩大节目受众面。电台可以借助报纸、电视、网络等作为合作联动载体和平台,扩展与延伸节目功能,扩大社会影响,同时也让其他媒体分享节目的新闻线索和信息资源。通过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势互补,全力打造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媒体融合联动的沟通交流平台,克服广播稍纵即逝和一对一交流的缺点,实现节目与受众的多元、持续交流与互动。

具体而言,以行风热线类节目为依托,在电视新闻频道和报纸上创办专题节目或开辟专栏,进行节目预告、深度报道和结果反馈。周末设置反馈专题,回顾总结一周上线和问题解决情况。与广播交通频率合作,让群众可以借助公交车或出租车收听节目。开通短信平台,受众可利用短信开展热点问题讨论,或对上线单位的表现进行点评。进行网络音频或视频直播,并设立文字版,登载节目简报、问题回复情况以及相关部门的整改材料,方便群众随时查询。同时开通节目微博,网友可以就节目有关问题随时发表评论,进行互动。

(本文为青岛市软科学项目《政府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媒体平台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委党校)

(本文编辑:莫玉玲)

注 释

4.与政府沟通的函 篇四

1、邓科主任认为,王勇平的经历,可被视为当下官员与媒体、官员与大众关系的浓缩样板。

正确

错误

2、邓科主任认为,当代的中国新闻正处于转型期,以王勇平为代表的新闻发言人的经历,正是其中的缩影。

正确

错误

3、邓科主任指出,对新闻事件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应对,其后果可能会导致一个政权的垮台。

正确

错误

4、邓科主任指出,市场化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整个媒体的生态格局,会对社会的阴暗面有更多的关注。

正确

错误

5、邓科主任指出,中国新闻体制的质变过程自成体系,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大背景无关。

正确

错误

6、邓科主任指出,中国的新闻发言努力展现开放的态势,努力跟现代社会接轨,展现现代真正意义上的公民与媒体的现代关系,但是配套没有跟上,反而产生了一些摩擦和误差。

正确

错误

7、邓科主任指出,当下的中国新闻正是转向的时候,像王勇平他们这一时期的新闻发言人,其实也是中国“列车”主动转向的一个产物。正确

错误

8、邓科主任指出,在非典之前,全国上下对新闻发布持抵触、不开放的态度。

正确

错误

9、邓科主任指出,前苏联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采取瞒报措施,使用一切手段封锁消息,在事后民众和他国得知消息后,受到了猛烈的谴责,失去了民众的信任,成为前苏联解体的隐患之一。

正确

错误

10、邓科主任指出,1949年之后,中国仿照苏联的真理报模式,建立起来一整套新闻管理体系。

正确

错误

11、邓科主任指出,媒体新闻属性回归之后,新闻行业逐渐形成共同体,出现了独立的职业操作规范、操作伦理。

正确

错误

12、邓科主任指出,媒体对批评性报道的用力,来源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媒体本身的属性变革。

正确

错误

13、邓科主任指出,中国新闻体制的质变是随着中国的改革转型一同发生的。

正确

错误

14、邓科主任指出,目前中国的媒体逐步由“啄木鸟文化”时期过渡到了“喜鹊文化”时期。

正确 错误

15、邓科主任指出,非典时期,我国媒体报道与网上传言的时间并没有差别。

正确

错误

16、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推行的转折以下列哪个事件为契机?

汶川地震

九八年洪水

非典

切尔诺贝利事件

17、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被免职是在2011年的()

7月16日 8月16日 9月16日 10月16日

18、《彼岸掠影:一个中国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在美国的见闻》一书的作者是()

王勇平

王旭明

武和平

毛群安

19、国新办第一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是在哪一年举办的?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21、曾有人指出,下列哪个事件“改变了前苏联的一切,改变了人们对于科学的信赖,也改变了人们对于社会的信赖”?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

苏共二十大秘密会议事件

前苏联“八一九事件”

前苏联“哥伦比亚”号解体爆炸事件

22、在国新办第一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大约有多少位新闻发言人参加了培训?

100多位 200多位 300多位 400多位

23、在国新办第一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有多少个部委的新闻发言人参加?

33个 44个 55个 66个

24、曾直言“我的生命不能承受新闻发言人之重”的是下列哪位新闻发言人?

王勇平

王旭明 洪磊

姜瑜

25、邓科主任指出,称自己是政府化妆师的是下列哪位新闻发言人?

王勇平

王旭明

武和平

毛群安

26、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曾获得人民网“十大最受网友欢迎的嘉宾”。

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未获得过人民网“十大最受网友欢迎的嘉宾”。

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曾是国新办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培训“黄埔一期”学员。

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曾是国新办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培训“黄埔三期”学员。

27、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曾指出,记者是新闻发言的敌人。

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不认为,记者是新闻发言的敌人。

邓科主任指出,对新闻事件错误的处理方式,代价可能是一个强大政权的垮台。

邓科主任指出,对新闻事件错误的处理方式,代价不可能是一个强大政权的垮台。

28、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邓科主任指出,媒体对批评性报道的用力,来源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媒体本身的属性变革。

邓科主任指出,媒体对批评性报道的用力,来源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政府的变革。邓科主任指出,市场化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整个媒体的生态格局。

邓科主任指出,政府化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整个媒体的生态格局。

29、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目前中国的媒体逐步由“啄木鸟文化”时期过渡到了“喜鹊文化”时期。

目前中国的媒体逐步由“喜鹊文化”时期过渡到了“啄木鸟文化”时期。1949年以后,我国媒体建立的真理报模式的内容之一是党管新闻。1949年以后,我国媒体建立的真理报模式的内容之一是市场管新闻。30、1949年以后,我国模仿前苏联真理报建立的新闻管理体系,包括的内容有下列哪些?

党管新闻

以正面报道为主

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

5.公共危机中的政府沟通管理 篇五

——以哈尔滨停水危机为例

(中国传媒大学,冯春海)

摘要: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形成了一个共生系统。在危机沟通过程中,任何一方出现了问题,系统就会出现紊乱和功能失调,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媒体公信力下降,公众恐慌情绪和行为激增。在共生系统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媒体的报道内容和公众的情绪与反应。

关键词:公共危机;危机沟通;公信力;知情权

一、危机沟通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

公共危机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和产物。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在步入公共危机高发阶段:“厦门PX事件”、“太湖蓝藻危机”、山西“黑砖窑”问题、“吉林石化爆炸”、“非典”、“禽流感”……这一系列危机不断的考验和锻打中国各级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尤其是危机沟通管理能力。

危机沟通是指组织为了影响公众认知、态度与行为,加速危机化解,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换行为和过程。它即包括媒介主导的大众传播,也包括不同主、客体间的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还包括基于复杂心理要素和环境要素的自我传播等传播形态。著名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希斯认为危机沟通是影响公众认知的重要因素,是危机管理的核心[1]。然而许多组织由于缺乏危机沟通意识,对于危机沟通管理或重视不够,或投入不足,或“沟”而不“通”,最终在危机泥潭中愈陷愈深,难以自拔。

无独有偶,台湾学者朱延智则从正面论证了危机沟通的重要性。他认为组织危机管理的第一要务是沟通,第二要务是沟通,第三要务还是沟通[2],将危机沟通提到了极度重要的地位。

纵观中外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大家均形成了上述共识,即危机沟通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公共危机也不例外。

二、恐慌与信任度呈反比

2005年11月13日下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新苯胺装置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污染物经松花江流入黑龙江,对沿江人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构成威胁。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哈尔滨市政府、黑龙江省政府主动与公众进行沟通,联合展开了公众利益的救赎。

2005年11月21日上午,哈尔滨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公告》(哈政发法字[2005]25号),全文如下:

为了保证市区单位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临时停止供水,现将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自2005年11月22日中午12时起,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检修并停止供水,检修并停水的时间约为4天(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请市区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业户和居民以及供水经营单位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储备,保证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二、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市区内的各洗浴、洗车行必须立即停止用水。

三、市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应当加强市场监督和治安管理,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

由公告我们可以看出,停水目的是为了“保证用水安全”,停水原因是“对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公告内容重心是“提醒大家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储备”,开源节流,节省用水;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工作,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

整个公告主体共247个字,停水原因只有64个字,占主体字数的26%。

其实,在该公告发布的时候,另一个版本的停水原因正在市民中扩散和传播: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物已经污染了松花江,被污染的水将很快到达哈尔滨市,请储备充足的安全用水。

一时间,超市、商店人满为患,人们疯狂抢购矿泉水、牛奶和食品等。

就在此时,人们从媒体上看到了哈尔滨市政府发布的第一份停水公告,然而市民们对“管网设施检修”这一原因似乎并不信任,抢购还在继续,水价仍在上涨,恐慌情绪逐渐在市民中蔓延。

该市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因为担心“恐慌”发生,所以市里才决定以“检修管网设施”为由发布停水公告[3]。可是这“善意的谎言”却事与愿违,反而加剧了恐慌情绪的扩散与传播。

第一则公告发布几小时后,哈尔滨市政府又发布了另外一则停水公告——《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市区供水管网临时停水的公告》(哈政发法字[2005]26号),公告内容如下: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事故。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水体未发现异常,但预测近期有可能受到上游来水的污染。为确保市区内人民群众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区供水管网临时停止供水。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05年11月22日20时左右,市区市政供水管网将临时停止供水,停水时间约为4天(具体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请市区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业户和居民以及供水经营单位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储备,保证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二、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市区内的各洗浴、洗车行业必须立即停止用水。

三、市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督和治安管理,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

我们不难发现,停水原因已经由原来的“对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变为“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污染”。整个公告主体总计308个字,其中解释停水原因用了128个字,是第一个公告解释停水原因字数的2倍。

在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政府决策的转变。恐慌情绪开始在市民们之间扩散时,哈尔滨市政府感觉到事态严重,立即向黑龙江省委政府汇报,相关领导批示,“告知群众真相”,并向中央汇报。温家宝总理批示要提供“准确信息”[4]。

第二份公告发布后,市民们知道了真相,恐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政府的公信力暂缓下滑趋势。

我们不得不佩服政府在短短几小时内的果断决策,勇于揭穿自己“善意的谎言”,及时告知公众真相。

两则公告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执政理念,前者虽然出于“善意”,却忽略了公众的知情权,掩盖了真相,导致了公众的怀疑、不信任和恐慌;后者尊重公众知情权,主动告知公众真相,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公众情绪。

这也验证了哈佛大学风险分析中心风险沟通主任罗彼克的观点: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越低,公众的惊恐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两次公告,两种选择,公众的反应却有天壤之别,真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可见政府只有告知了公众真相,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动员公众合力应对危机。

三、谣言诞生于“信息真空”

据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此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官方信息正式发布之前,大多数人是通过人际传播获得停水信息的:60.5%人是通过口头传播获知,19.3%的人是通过手机、电话知情的,而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获知此消息的人均在5%以下[5]。

这说明,在危机情境下,如果官方权威信息缺席,就会形成“信息真空”,各种传言、谣言便会填补这个真空地带,形成噪音,干扰危机有效沟通。

哈尔滨市民在遭遇水危机的同时,还面临着地震谣言的考验。

2005年7月25日,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发生5.1级地震,远在百里之外的哈尔滨市民,尤其是身住高层的市民有明显的震感。这在哈尔滨市民中曾一度引起恐慌。

近3个月过后,即2005年11月20日中午,关于哈尔滨市近期将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传言不胫而走,愈演愈烈。一些市民开始采购食物,购买帐篷在户外过夜。

黑龙江省地震局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公众纷纷咨询哈尔滨市是否会发生地震,工作人员耐心的一一解释。11月21日中午,黑龙江省地震局公开出面辟谣,告知公众不必惊慌,因为哈尔滨市发生五级以上地震几率不大。

但是公众半信半疑,他们仍然将各种与地震相关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某单位进行地震自救知识宣传了,学校提前放假了,某单位进行地震防御演练了……各种与地震有关的传言相互交织,惟妙惟肖,不断的填充着“信息真空”地带。

地震谣言加剧了公众的恐慌情绪,很多人开始携家带口,“逃离”自己的家园。这种恐慌情绪源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公众对政府信任的动摇。面对地震和水污染的双重压力,他们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来保护自己。

四、整合沟通提高危机沟通效果

幸运的是,政府部门及时体察民情,纠正了自己“善意的谎言”,及时告知了公众真相,重塑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公信力。以第二则停水公告为转折点,此后抢购趋于平静,公众恐慌情绪得到缓解。

在此基础上,哈尔滨市政府继续强化信息公开与透明沟通,采取各种沟通形式和手段与公众进行沟通。详情如下:

第一,.新闻发布会。每天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就污染带水质检测结果等相关情况,第一时间告知大众媒体,由此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确保市民的知情权。

第二,宣传栏和单元门。除了政府每天的新闻信息发布,市区各个街道办事处在宣传栏和单元楼的单元门上发布市民最关心的信息:何时停水、何时来水,停水期间到哪里去接水,何时恢复供水等。

第三,市政工作组深入社区。市政府组织了300余个工作组,深入每个社区、企业和其他组织,解释停水的真实原因,如何储水,何时恢复正常供水。停水前,许多家庭都储备了大量的水,至少可以维持4到5天,市民们“心里有水,心中不慌”。

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危机沟通是一种整合沟通,这种整合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信息整合,政府将停水原因、水质检测结果等各种老百姓关心的信息打包传播,消除市民疑虑;媒介整合,除了大众媒体,还有社区宣传栏和单元门等,确保渠道畅通,立体交叉,全面覆盖公众;沟通形态整合,不仅有侧重单向的大众传播,还有互动的人际传播,300多个工作组深入每个社区,与公众进行零距离的透明沟通,彻底打消公众的怀疑。

大众媒体以此为契机,配合政府就如何储水和节水大做文章,饮用水价格逐步恢复正常;人们逐渐放弃出逃,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政府通过整合沟通,告知了公众真相,使得公众谅解了政府起初“善意的谎言”,政府公信力得以重建;逐步驱散了公众的恐慌情绪;稳定了市场和社会秩序。

五、公共危机中政府沟通的五大要点

第一,建立信任是危机沟通的最重要的基础。国外危机认知心理学研究显示:在危机情境下,公众对政府、媒体等组织的信任程度与其惊恐程度呈反比关系,即公众对政府/媒体的信任程度越低,恐惧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6]。

在此次“哈尔滨水危机”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则公告由于撒了“善意的谎言”,使得公众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公众的猜测和恐慌不断扩散,竞相抢购必备用品,纷纷“逃离”家园,造成了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而第二则公告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公信力下滑的趋势,公众逐渐恢复了对政府的信任,为后续的危机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公众知情才能参与。知情才能理解,理解才能众志成城,度过危机。公众不仅是危机的承受者,同时也是应对危机的重要力量。政府只有将真相如实告知公众,才能赢得其信任,从而进行有效的危机沟通,动员全民的力量共度难关。

这一点在黑龙江省长张左己接受记者采访时得到了验证:“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对我们战胜这次突发的水污染事件十分重要。时间发生之初,确实出现了群众恐慌和怀疑,一个原因是我们以„管网检修‟为由发布的停水公告。在中央的支持下,不到10个小时,我们就纠正了这个„善意的谎言‟,向群众公布了真相,得到了群众的谅解。通过这件事,我们感到,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必须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一旦群众了解了真相,认为政府是正确的,就能支持你,就能与政府一道,共同战胜困难。[7]”

第三,.填补“信息真空”,消弭谣言。在公共危机中,一旦政府错过了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一旦大众媒体“集体失语”,危机沟通就会出现“信息真空”。各种谣言便会通过非主流渠道迅速占领“信息真空”地带,成为主导信息。在谣言呈现的“拟态环境”下,公众便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为,造成集体恐慌。

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地震谣言、停水传言交织在一起,填补了“信息真空”,造成了市民争相抢购和集体出逃的闹剧。第四、完善危机沟通机制,将方法化为制度。危机沟通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发布机制和双向沟通机制。信息发布侧重于单向传播,以大众传播为主要形态,功能在于告知公众危机信息;双向沟通机制则侧重于利用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形式,进行面对面的危机沟通,旨在建立和维系信任。

2006年1月8日颁布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信息发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和全面。

“及时”强调危机沟通时机的把握,必须在明确事实的基础上,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抢占媒体话语权。哈尔滨停水危机中,在政府发布正式停水公告之前,市民已经获知了该信息,这说明政府在时间上慢了半拍。

“准确”强调危机沟通信息的真实性,在公共危机中,必须“真诚沟通”,告知公众真相。由于哈尔滨市政府第一则公告发出了“不准确”的声音,导致了政府的被动。

“客观”强调危机沟通一定要坚持以事实为中心,切忌主观臆测,枉自评论。新闻发言人需要用事实说话,但是要把握好实事的范围和度。“鸵鸟政策”行不通,和盘托出也有些欠妥,应该根据危机情境和进展情况,有节奏的,逐步披露相关的危机事实和细节。

在这里应该注意一个误区,即“重事实,轻感受”。有时候,公众不关心事实,而关心自己的感受,即是否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等。此时应该注重情感沟通,让公众感觉舒服点。“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兼用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面”强调了危机沟通信息的均衡。过度强调正面或者负面的信息,都会导致信息的片面化、碎片化,产生信息失真,造成公众的曲解,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信息发布主要以大众传播形态为主,侧重单向传播,告知功能显著。但是危机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劝服,即影响公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双向沟通机制,主要是人际传播[8]。

哈尔滨水危机爆发后,哈尔滨市政府组织了300多个工作小组,深入社区,与人民进行面对面的人际沟通。这对于稳定公众情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将这种好的做法形成制度,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危机来临时,被动出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一个总体框架,但是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角度。

2007年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进行了二审修订,从法律层面进一步规范了各级政府的权责。关于信息沟通方面的两条修订特别值得关注:删除了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规定,同时删除了突发事件报道中,政府“对相关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管理”的规定。

这两条修订体现了政府危机沟通意识的成熟,危机沟通机制法制化的完善。在政府、媒体和公众构成的共生系统中,媒体是沟通政府和公众的桥梁,只有确保媒体的相对独立性,才能保证沟通的流畅。该修订使得新闻媒体不在“为政府是瞻”,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自由报道和舆论监督的职能得到强化,山西“黑砖窑”事件就是明证。

第五,以人为本。在危机沟通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底线,要时时刻刻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二审在体现“约束政府行为”的同时,强调最大限度的维护人民权益这一原则。

这就要求政府和媒体要认真聆听公众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只有这样才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实现有效沟通。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厦门“PX事件”中,政府起初忽略了公众反对项目上马的声音。公众不得已通过短信动员全民抵制PX项目,同一条短信在数百万市民中广泛传播,最终赢得了初步胜利,政府答应暂缓执行PX项目。

这个例子说明公众的维权意识、参政意识日益强烈和成熟,其力量正在觉醒,谁忽略谁就要付出代价。

总之,惟有政府尊重公众知情权,倾听公众的声音,公众才信任政府,主动参与到危机管理过程中。惟有政府放松媒体管制,媒体沟通桥梁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既向公众告知和解释政府决策,又将公众反馈提供给政府。实现有效沟通,加速危机化解。

当政府、媒体和公众这三个社会主体都日趋成熟,并彼此趋于对称时,一个相互监督和制衡的均衡系统便会诞生,和谐社会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美] 罗伯特·希思(Robert Heath)。《危机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21)。[2] [台] 朱延智。《企业危机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159)。[3]亓树新。两份内容不一的停水公告出台内情——恐慌情绪考验地方政。中国青年报,2005-11-25。

[4]亓树新。两份内容不一的停水公告出台内情——恐慌情绪考验地方政。中国青年报,2005-11-25。

[5]黑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研究生:王鸾,吕慧瑶,朱志勇,李新颖,杨燎原,杜金莹,苍鹤,徐光胜,高祥,袁帅,甄真。水危机事件中哈尔滨市民舆情调查报告。中华传媒网,2006-01-16。

6.与政府沟通的函 篇六

关于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科学院合作设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协议

——————————————————————————————————————

尊敬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科学院有关领导:

您们好!

首先,由衷的感谢贵校一直以来对我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指导。

为推动校企合作的良好开展,增进应届大学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我公司决定选取三所有资质的大学院校在我公司合作成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基地实习学生由校方择时、择优、择专业进行推荐,每期学员人数控制在十五人以内,实习期从二十天至九十天不等。凡到此基地实习的学生,实习期间,长春谷实饲料有限公司将安排专业培训、专人带队、专家辅导。并给予每位实习学生不少于八百元每月的实习补贴、提供免费食宿。实习结束以后,实习学生可自由选择就业单位,我公司会给出合理的就业意见,如实习生有意愿继续在我司工作,我公司会择优安排岗位,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五年。

这项工作中涉及的一切专业人员、相关设备、补助资金由我公司自行解决。设立专业化的实习基地是一件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多赢的合理举措,请校方给予宝贵的支持和帮助,谢谢!

校 方 签 字(公章):

基地主办方签字(公章):

签署日期: 年 月 日

7.与政府沟通的函 篇七

关键词:地方政府微博,公共舆论危机,应对措施,突发事件

一、政府微博发展现状

(一) 我国政府微博的应用状况

在新媒体时代,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与手机用户数量的急速增长, 微博逐渐成为公众用来了解社会事件、发表个人意见、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顺应这种趋势, 各个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也纷纷开通实名认证的微博。2011年3月, 全国实名认证的政务微博 (机构微博和官员微博) 只有2400多个, 但截至2013年10月31日, 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经达到100151个。

(二) 我国政府微博的功能

1. 传播公共信息。

微博是发布信息的重要工具, 传播公共信息是政府的基本功能之一。在信息处于爆炸状态的新媒体时代, 网络中充斥着大量信息, 一般公众无法通过自身能力分辨信息的真伪, 政府微博发布的信息具有相对权威性, 能够帮助公众得到准确的政务信息。

2. 应对突发事件。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中还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 无论是自然灾害、交通事故还是社会矛盾, 只要处理不当就极有可能演变为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甚至危机事件。如果政府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利用微博做出解释, 就能够缓和事态的发展。

3. 听取民意的平台。

在新媒体时代, 政府已经意识到微博是听取民意的广阔的平台, 公众在政府微博上的表达实际上是与政府的一次对话, 政府只要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群众平等对话, 就必然能够从与群众的对话中了解群众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为群众解决问题。

二、山东招远“5·28”故意杀人案地方政府微博回应与沟通

(一) 案件回顾

5月28日晚21时19分, 招远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21时23分, 民警到达现场, 当场将正在实施犯罪行为的嫌疑人制服, 将受害者吴某某送往医院治疗。21时48分, 被害人吴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据警方调查, 犯罪嫌疑人等6人均为邪教组织“全能神”成员, 为发展邪教组织成员, 在麦当劳向被害人索要电话号码, 遭拒绝后对其进行殴打, 致使其死亡。

(二) 地方政府微博对事件的回应与沟通

随着网民对招远市公安局就事件的处理情况及不回应态度越来越不满, 招远市公安局的微博于6月2日17时19分发出了第三条微博。在这条微博中, 招远市公安局对5名犯罪嫌疑人的姓名、籍贯、出生日期进行说明。但是可以发现犯罪嫌疑人由原来的6人变为5人, 张立冬的儿子张某并未出现在犯罪嫌疑人的名单中。通过上一条微博, 可以知道张某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但招远市公安局微博并未对此加以解释说明, 而是单纯地将张某从犯罪嫌疑人的名单中剔除, 不免让许多不了解案件的网民加以揣测。从评论条数仅3332条也可以发现, 网友质疑招远市公安局雇佣水军删除评论一说并不是凭空猜测。

从招远市公安局政府微博对这起事件的应对中, 可以看出在应对突发事件以及网友质疑方面, 该政府微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政府微博发布时间不够及时。

传统观点认为, 官方处置突发事件要在事发24小时内发布权威消息主导舆论, 称为突发事件中的“黄金24小时”。但在微博平台上, 信息通过不同用户圈的嵌套和勾连, 公众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形成外延无穷大的圈子。这种独特的裂变式传播效果使得信息在公众中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 政府部门回应事件的速度也应加快, 有研究机构就曾提出突发事件中的“黄金4小时”概念。在危机事件中, 相关政府微博反应的快慢以及首次回应的态度, 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对该机构的印象和态度。从这起事件发生到微博发布的时间来看, 招远市公安局第一条微博在事件发生后13个小时才发出, 错过了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 由此丧失了澄清事件的最佳时机, 失去了对事件的话语掌控权, 使得众多谣言在网络散播, 损害了政府的正面形象。

2. 政府微博未对事件进行深度说明。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 政府应该做的是尽可能详细地对事件进行说明, 以杜绝不必要的猜测。但是从招远市公安局微博的数量上看, 事件发生之后一共只发布过3条微博, 并且从微博的内容上看, 对这起事件只是做出了简单的说明, 并没有对事件本身进行深度的剖析。通过这仅仅3条微博, 网民只能够大致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和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 但是无法对“全能神”以及犯罪嫌疑人犯罪动机产生的深层原因等情况有具体的认识。

3. 政府微博未对网民质疑做出正面回应。

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广大网民的积极参与, 使得网络成为民声民意的集散地, 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在利益、政治等方面的诉求, 表达自己对民生、司法、反腐败等社会热点问题的态度或看法。尤其是突发性事件发生时, 如果没有权威机构发布信息, 谣言就容易在网络中进行疯狂传播, 从而形成舆论危机。在这次事件中, 众多网民的质疑可以归结为:招远市公安局微博中说明张立冬处于无业状态, 那他的豪跑卡宴从何而来?张立东是否是煤矿矿主?张立冬与招远市公安局局长到底存在怎样的联系?对于网友的这些质疑, 招远市公安局的微博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应网友的质疑, 不仅如此, 从政府发布微博的评论数量呈现急剧下降的情况来看, 政府微博确实是对网民的评论进行了删除, 不免让网民疑心这是政府心虚表现, 使政府置身于更大的舆论漩涡之中。

三、对地方政府微博发展的建议

新媒体时代, 虽然各个地方政府部门基本都开通了微博, 但是对于山东“5·28”故意杀人案的处理还是暴露了地方政府对于微博管理的不足,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危机, 地方政府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构建有效的政府微博管理体系:

(一) 及时更新微博, 抢占舆论先机

在互联网时代, 网络舆论通过裂变式传播迅速扩散, 许多事件在政府还没有公布任何信息的时, 网络上的信息就已经满天飞。受传播学“先入为主”规律的影响, 网民在判断信息真假时, 总是相信最先看到的信息, 而对后来看到的信息存在怀疑。因此, 在舆论发生时, 政府一定要充分把握舆论的黄金4小时, 迅速查明事件根源,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杜绝小道消息的蔓延, 从而掌握话语权、抢占舆论先机。

(二) 开诚布公, 赢得网民支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任何问题都无法隐瞒, 政府任何隐瞒行为都是愚蠢的。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政府微博更加不能隐瞒事件, 否则反而使网民将所有的矛盾、情绪、问题都转移到政府身上。因此,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 政府微博除了要抢占舆论先机之外, 在内容方面对网民也是要开诚布公。

(三) 建立以微博为中心的政府联动机制

从横向上来说, 地方政府内部存在着明显的片状化的权威体系, 在突发事件中, 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会大大影响信息的传递与整合, 导致信息失真迟滞。从纵向上来看, 政府微博在发布相关信息的过程中, 发布信息的内容以及发布时间都需要得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层层审批, 这与新媒体的技术环境格格不入。公共危机的联动机制应该更好地契合微博的运行特征, 打破政府内部纵向和横向的双重束缚, 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互动与协同。

参考文献

[1]张志安, 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J].当代传播, 2011 (3) .

[2]李鹤.新媒体时代: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法则[EB/OL].人民网,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10906658.html.

[3]姜胜洪.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J].解放与现代化, 2010 (1) .

[4]BEN HILLMAN.Factions and Spoils:Examining Political Behavior within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J].The China Journal, 2010 (7) .

8.与政府沟通的函 篇八

总书记上网与网民交流互动,为中国互联网政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预示着中央决策今后将会更加注重听取“网意”。网民们普遍感到他们对国家的关心得到了政府的肯定,激动的网民称这是个令人难忘的幸福时刻。

互联网从无到有,才不过短短的20年历史,但给人们带来的,除了生活方式的变革,更有执政理念的更新。现在有人说互联网是一网打尽,它对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思想观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互联网具有强大的即时性、交互性和公共性,以及极大的包容度、延伸度和密集度。它的出现,使信息的表达方式、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今,在这个新兴的交流平台上,中国已经拥有超过2.1亿的网民,而且这个数字仍在飞速增长——据专业部门预测。到2008年年底。中国网民数有望达2.85亿,成为网民数量世界第一的国家,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网民。

从小众游戏转到公共平台:从私密空间到进入社会公器:从纯粹虚拟到逐渐与现实交互:从自命草根到逐渐影响体制,网络对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习惯通过网络了解世界风云变化,传递对国计民生的关注,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有权威部门的报告称,中国的网民主动关注与希望参与政治生活的兴趣,在世界各国中名列第一。事实上,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当今中国思想文化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

自1994年4月,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的因特网以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有14年的时间。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以及交流方式。21世纪人类与世世代代的先人在生存方式上的重要区别,就在于网络化生存的理念正在变得不可或缺:网上看新闻、查信息、互动聊天、开会、购物……网络虚拟空间不仅占据了我们的休闲生活,更左右了我们的消费方式。就像房子成为生活的最紧密的载体一样,虚拟空间也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另一个重要的载体。

第三代

如果用“代”来衡量互联网成长的过程,我们说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第三代。从Web1.0到Web2.0,再到Web3.0,互联网如今已经迎来了第三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是以美国的雅虎,在中国是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等超级网站凭借强势的内容,常年驻扎在中国网民的收藏夹中,网民们围绕这些网络“恒星”做圆周运动,网民仅仅充当互联网的读者,这时的互联网以“网络——人”的模式进行信息交流。但是,网民只能读——浏览。第一代互联网是金字塔,塔尖是信息散播方,下面是接收信息的芸芸众生。Web1.0的时代是传统互联网时代,是网民被动接受的时代。第一波浪潮解决了互联网信息膨胀下的有效内容管理,但并没有脱离开传统媒体的窠臼,充其量是一个提升了传播效果的新媒介载体。

第二波浪潮是以美国的Google,中国是以百度、中国雅虎为代表的搜索工具。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讨论:互联网所生产出的信息量到底有多少?这简直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庞大的数字,在google索引了80亿网页的时候,有人说大致索引了50%的网页:后来雅虎宣称索引了200亿网页。在这个数字化世界里。互联网成为了最具颠覆性的平台。第二代互联网是倒金字塔,上面是海量的信息。下面是信息接收方。此时的网民已经结束了周期性赶集运动,开始进入可读、可写和可交互的现代互联网时代。博客(Blog)、播客(Podcast)、威客(Wiki)、闪客等新兴名词相继撞入人们的眼帘,个人媒体这一以个体为中心的个人平台实现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个人信息中心:个体制造信息、个体发布、个体承受影响并扩散到尽可能多的其他个体。Web2.0时代就是网民可以表达、可以参与的时代。但Web2.0也有它的局限性:各类搜索工具,在帮助你搜索有效信息的时候只能搜到一大堆的链接,却不能搜到那个时间为你服务的那个人,还是机器把网民当作一个消费者来看待的,没能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第三波浪潮以网格为标志,它的初衷是共享和服务。Web3.0是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这个时代。互联网上的人都将兼具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每一个拥有照相机的人,或者拥有个带摄像头的手机的人,现在都可以是一名摄影师:每一个拥有MP3或者IPod的人,都可以是一名DJ:每一个拥有键盘的人,都可以是一名作家:每一个能上网的人,都可以是一名出版商。第三代互联网像一个沙漏,信息经过众人分类后又提供给所有人。

Web1.0、Web2.0时代,网站绝大部分各自为政,彼此之间并不能互联互通,事实上形成了信息社会的一个个孤岛。最初是一个一个的部落,然后是一个一个的村庄,城市于是逐渐形成。随着城市的形成,人们将脱离自给自足的时代,迅速融入到互相依赖互利互惠的城市生活中去。于是,Web3.0时代到了。有专家称,Web3.0的本质是去中心化。以前网络的话语权掌握在少数本来就把持话语权的人的手里,网络不过是现实社会的缩影。Web1.0、Web2.0时代就是极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的传播,有着太明显的人工编辑的痕迹。信息发布者和受众。是上下层次非常分明的关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门户网站的存在,类似于现实社会里的媒体,它们掌握着信息的源头,信息从它们那里出发,向周围辐射,是一个单向传递链。而Web3.0则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有可能得到充分尊敬,每一个人的社会价值都有可能充分实现,每一个人的需求都有可能得到最大效率的满足。Web3.0的去中心化,使信息形成一个多向流动的回路。不是链,链有终点,是回路,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回路上的每个节点,只有流量大小之分,没有优先级之分。如果说Web1.0、Web2.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那么Web3.0就是以人为核心线索的网,在Web3.0时代。任何一个人在网上既是制造者,又是消费者。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网络潜能。实现了网民的各自独立的社会价值。

什么是网格?

上一篇:敖汉旗农电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下一篇:【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2011年 考点18 报告和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