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2024-06-28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选8篇)

1.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绿色教育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作者:

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3期

编者按: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是改革开放后北京市首批创办的职业学校之一,曾经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在30多年的办学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然而在高等教育扩张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曾经充满活力的学校却因招生困难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从2010年开始,学校借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共建项目之契机,在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赵志群教授所率团队的支持之下,引入“启发活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教育理念,探索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途径。

“启发活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设计能力的发展。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设计使技术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和谐社会”工作的方式方法,因此必须促使职业教育实现从“适应导向”向“设计导向”的战略转变,促进学生“设计能力”的发展,这也是绿色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有知识、有技能、有经验、会工作、能创新、享有社会尊严而充满自信的职业人才,而不是只会动手不会动脑的简单体力劳动者。在此,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产业文化教育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是需求导向,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职业教育应当满足促进人的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双重目标,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其基础是了解所学职业的内涵,包括专业技术和工作的社会组织规则。这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组织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技术学习过程,更是一个社会化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导向”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实现“从初学者到专家”的生涯发展的必然途径。三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行动导向的教学。职业教育要想培养学生符合社会准则和职业规范的行为方式,关键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与学习者的意愿有很大的关系,而意愿是通过独立行动表现出来的,因此必须提高学生的独立行动能力。有效的学习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认识、思维和工作去设计和自我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过程是学生探索知识、习得技能和获取工作经验的“行动过程”。行动导向的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减少了制度上的“支配”与“从属”,代之以富有情感体验的精神协作,通过师生之间的了解、接受和理解,产生和谐、积极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班主任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本期《特别关注》栏目专题反映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创新实践“启发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教育理念的成果,供大家分享借鉴,并期待大家关注和支持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篇二

一、改革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开设特色课

我们改革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要编写企业需要的内容,贴紧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一线生产者、管理者。学生未来就业技能要与社会经济建设相吻合,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发挥个人才能,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教材的编写必须紧贴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贴紧未来生产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规格。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教授什么内容,岗位理论含量、技能要求增高,我们教学内容也要随着变化,为学生学好技能、发展能力服务。专业课教学、动手能力的培养,紧贴社会生产对人才的需要。以实现教育培训与生产岗位“零距离”为目标,让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生产岗位要求达到无缝对接。例如:宾馆服务专业,根据其专业需要,为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服务和管理人员,我们学校编写了宾馆服务专业的校本教材,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要编写学生喜欢的内容。现行职中的教材存在着太深、太难的现象,学生一看就怕了,他们觉得学习太苦了,所以我们不是改变学生,而是改变我们的教学内容。所以开发校本教材要解决学生有兴趣的问题,“学得了”的问题。例如:我们学校编写了《就业与创业》一书,内容涵盖非常广,插进去大量的实例,当这本书发到学生手中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看。

教学内容要贴近国家教育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国家教育标准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理论水平、技能标准均有规定,我们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并不等于降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毕业标准;我们降低教学要求是为学生寻找进步的阶梯,确定起点,找到使学生提高、进步的方向,最后实现培养合格中等专业人才的目标。

教学内容要贴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大纲。它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性文件,规定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必须贴近。

教学内容要贴近教科书。教科书是按教学大纲经过专家、学者精心编撰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贴近,却不能照抄,是根据我们生源实际情况和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探索、改革。

教学内容要贴紧学生基础。即贴紧学生当前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认知能力。我们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尽量缩小同班同学的差距,班级编排、考试要求、评价标准要以学生发展为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要贴紧学生需求,要认真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认知水平,才能做到这一点。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差距过大,高于学生知识基础或认知能力,学生无法衔接,等于空中楼阁,学生无法继续学习;低于知识基础或智力水平,学生无学习兴趣,挫伤学习积极性。要深入了解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实际知识水平,不能盲目,否则无效。所以恰到好处地选择教学内容是关键。这种不按教材教的课就是特色课。

教学内容要尊重知识的科学性、有序性。例如:数学它有自身的内在规律,逻辑性强,内容结构严谨。我们不能破坏,要针对职业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去进行探索、改革适应我们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不能违背科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一个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很强,相互制约。文化课教学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服务,要注意文化课的服务性、有序性和服务对象的差异性。同样对文化课来讲,不同专业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数学对文科和理科的要求就不同,讲授服装班和机械班数学,目的都是为专业教学服务,但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要有区别,要具有专业特征。

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助于开发智力、能力。智力、能力决定人的未来发展,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助于学生未来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岗位转换、个人的发展。

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与专业教学有关。例如: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学,可以围绕突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改革,课堂教学形式也可以变化。语文教学课前进行5分钟演讲,提前一周将演讲课题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收集材料,积极准备,效果会很好。旅游专业语文教学突出语言表达训练,有利于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我们有的学生常用文体不会写。如请假条、说明文、信件,等等。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向这方面倾斜。

最后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选择的教学内容有效,切合学生实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成功感,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效果就会非常明显。

二、改革教学方法,实行“做中学”

学生为什么会睡觉?这与教学内容有关,也与我们的教学方法有关。相当一部分老师习惯于普通教育中传统的那一套。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在黑板上画图,在作业本上开机器。重知识重理论而轻视了职业技能的训练。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满堂灌,一言堂。这些为职教学生所厌恶的教学方法还一直在煎熬着他们。

要对着机器讲原理,对着产品讲技术,技能是练出来的,在教学中要采用“做中学”,而不是“关中学”。例如,电工电子课上,老师把事先设置线路故障的收音机给学生每人一台,告诉学生今天的任务就是把收音机拆开,找出毛病并修理好。这样的课,学生可认真了,大家都在仔细寻找,不懂的就问老师和同学,学习兴趣浓厚,连不喜欢听课的学生也十分积极。

三、改革评价机制,实行课堂考核

课堂考核,如上面讲到的那一节课,如果学生完成任务,找到故障修理好,插上电源收音机正常工作,学分就得到了。通常的方法都是用考试的办法,在期末考一张试卷,考试及格后才能得到学分,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怕考试,他们是考试的失败者,他们知道每节课的任务完成了,学分就得到了,学习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篇三

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在授课形式上,提倡采用各种方式教学,如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模拟公司法等等。以下是笔者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设计课程、实施授课的尝试。

一、任务的设计

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系统式学科教学体系,提倡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使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以“够用”为主,更多突出技能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就是要兼顾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合理配置。由此看来任务的设计很重要,它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任务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实际工作岗位对本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1.任务设计的依据

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编写尤为重要。任务的设计要以高职高专毕业生课程岗位目标、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既要考虑知识体系,还要体现实际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以《液压与气动》课程为例,本课程是机电工程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承担着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在该课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宗旨就是强调以模拟实际工作过程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如何体现实际工作过程呢?首先选择的每一项任务都来源于生产实际或生活,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问题,这样使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应用领域、知识的实用价值,另外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对将来的实际岗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其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按照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要求,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2.任务设计的特点

(1)在教学中改变以往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把知识点融入每个学习任务中,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再只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现场教学,尽量通过学习任务,模拟实际工作,使学生了解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的需求及个人发展的领域,能够尽快融入企业,胜任实际岗位。

(3)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务设计中采用引导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即给出任务要求,让学生思考如何完成,教师的作用是布置任务,给出建议、指导、评估和判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学能力。

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的任务都是由具有一定应用背景的实际问题组成的,选题真实,真题真做。

通过任务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能较为迅速地适应企业需要。培养学生能够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以能力目标为依据的考核方式。考核要求依据该课程的核心职业能力制订,针对所培养的能力方面进行命题,考核形式以适应能力的考核为依据,考核形式多样、考核手段丰富、考核目标明确。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考核标准。

二、方案实施

以公共汽车门(如图1所示)的开关控制任务为例。

有些公共汽车车门的开与关是通过汽缸活塞的伸缩运动来实现的。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气动控制系统。气动推拉门的开关动作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个常见而简单的动作。在这个任务中,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有:认识气动控制元件,了解其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会解决简单气动控制回路的设计问题。

1.布置任务

在组织教学时,首先给出任务书、指导书及其他辅助资料。

任务书包括任务背景描述、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技术要求、具体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

指导书是帮助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资料,指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

2.组织课堂活动

在布置完任务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任务书要求开展分析、讨论、进行方案设计、确定,在计算机上设计气动回路、电控回路,模拟运行、修改,选择元件,在试验台上安装元件、连接气动回路及电控回路,以及调试等几步工作,最终实现任务的要求。任务的流程如图2所示: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学生以理论知识指导,提出建议,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采用启发方式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

每完成一个任务,学生都要经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工作程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参与工作、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真正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能,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机电技术人才的需要。

3.任务验收及评价

对于每一个任务都要有考核,评价标准包括两个部分。其一,任务完成情况,是否达到任务要求、技术要求。其二,上交项目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目录、项目背景及要求;具体内容包括解题方案、设计思路描述、绘制电控回路图及气动回路图、工作原理分析、问题解答、收获与体会,总结在完成此项目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考核标准,教师分别给予优、良、合格和不合格的评价。

三、总结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指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模式,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及知识点巧妙地融合在每个任务之中,引导同学们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该学科的知识。因此任务驱动课程模式实质是探究式课程模式,显现出以下特点:

1.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这样更容易掌握知识。例如在學习气动元件的原理与应用问题上,课堂授课的教学手段最多也就是用图片讲解、演示,学生听起来很抽象,不易理解。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学生直接面对元件并使用它,是在做中学,自己动手安装、运行,既明白了它的工作原理又学会了使用。

2.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

采用任务驱动课程模式,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一种需要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因此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思考如何才能够完成任务。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遇到各种各样想不到的问题。这在理论授课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此时老师给予启发、建议和指导,最终由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到自己思考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3.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

采用任务驱动课程模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围绕完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来进行的。这个具体的任务将课程内容融合在其中,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该课程知识的过程,也是综合应用该课程知识的过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4.分工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知识、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既有分工又要合作,共同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这点也正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符合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

4.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篇四

多年来,我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全力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坚持以内涵发展为基础,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德育管理为先导,以多元经营为战略,以就业导向为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在了全县职业教育的前列。

建校10年来,我校先后向社会培养大批的数控、电工电子、工艺美术、服装设计、计算机技术、等各类技能型(包括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技能鉴定)人才,为固镇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回顾学校走过的历程,尤其是近几年取得的辉煌成绩,我认为,我们的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给我们的发展和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密结合职教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治校办学理念

当今职业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如何在调整、巩固中谋求发展是每一个学校面临的新问题,我们的做法是:深化改革,练好“内功”,办出特色,将挑战与冲击转化为动力。

(一)建立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

创校制胜,理念先行。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办学理念,克服办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为此,学校紧跟时代的发展,及时提出并更新了各种具有指导性的办学思想。

(二)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我校以“重德育、强技能、严管理、包就业”为办学理念,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紧密结合企业的需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按企业需求设置专业。近年来学校坚持面向社会需求调整专业,明确培养初、中、高级实用技术人才的办学目标,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需求发展设置专业。

2、变革传统教学方法。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变革传统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教学方法,我校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运用“项目式引领”式的教学方法,即“老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推进教学改革实验。根据学生的成绩、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弹性学制、学分制改革实验。将传统的统一编班改变为分层次编班,推行“精英班、普通班和素质班”的编班模式,做到有的放矢,将被动学习转变主动学习,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发展空间。

二、紧贴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抓好德育管理工作

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中,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学生要成才,先成人”的理念,抓好德育管理工作。

(一)注重“两个结合”,使德育工作全方位覆盖

1、隐性与显性相结合。把握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走道、教室的名人字画“润物无声”,加大环境卫生的落实、检查和评比,让环境会“说话”。认真开展每周一主题例行素质教育大会,利用升旗仪式的显性教育功能,组织好每周的升旗仪式,认真抓好国旗班的训练,精心准备好国旗下的讲话。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是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挖掘、凸现学科课堂教学中德育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逐步形成。同时重视校园课外文体活动的直接教育作用,积极参加县主管部门组织活动,大力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技能大赛、全校运动会、知识竞赛、国庆和元旦文艺晚会等,展示了学生,促进了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

(二)注重队伍建设,为德育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1、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同学生直接交流接触的管理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要让学生成人成才,必须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我们以班主任量化管理为抓手,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坚持周班主任例会,《班主任二十四小时工作流程》等制度。通过组织学习德育工作理论,交流经验,畅谈体会,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鼓励先进,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力提升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工作实效和品位。

2、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团总支和学生会加大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力度,定期对学生会和班级学生干部进行工作岗位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辐射作用。通过立先进、树榜样,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优秀学生”等评选活动和不同的形式及载体,学生中已形成自我束缚、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良好态势。

(三)做好“四篇文章”,扎实推进德育工作

做好“养成教育”、“全员教育”、“主题教育”和“常规教育”四篇文章,扎实推进德育工作。“养成教育”是我们在认真研究中职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其核心是建立以后勤处处、班主任、家长、老师、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德育管理体系,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在点滴的生活、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大力开展养成教育,贯穿全员教育、主题教育和常规教育,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德育教育工作科学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升和内化了德育工作的内涵和实质,为培养优秀的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对接企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只有将校企合作深入有效地推进下去,学校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企业也才能选拔到高素质的适用人才,实现“双赢”。只有通过有效地校企合作,才能达到“出口畅”,进而实现“入口旺”。

我校在采用传统成熟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校企交流,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娴熟操作技能的复合型的技能人才,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满意员工。

(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中融入品牌企业和优秀企业的文化,采用定期请企业负责人或领导,专家学者来校讲课,让企业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近企业,让学生更加地了解和融入企业,就业后能更快地适应企业,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二)创新实训实习管理方式。校外实训实习普遍存在面广点多、信息传递困难而导致管理不力的问题,我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建立了学校实训实习管理专员的制度。对实训实习学生实施跟踪管理,便于加强同企业、学生的深度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及动向,机动灵活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加强了企业与学校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明显降低了实训实习学生的各种不满和离职率。

(三)实施“订单式”就业管理。为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我校积极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高度重视企业的用人需求,对企业客户定期深入走访和邀请来校交流,及时掌握其用人动态和未来人才需求计划,并根据企业岗位特点和企业要求和企业人员一起研讨培养方案,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我校先后为省内外大中型知名企业和社会企业以“冠名班”的形式培养大量人员,企业、学校各有收获,良性互动,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效果。

近年毕业学生安置率达99.5%,获中级技能等级证100%,高级技能等级证25%,年年毕业生都成为企业抢手的“香饽饽”,历届毕业生中80%都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技能大赛均获佳绩,先后有近20名同学获奖,其中有10名同学荣居前三。得到了当地政府及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校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各级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就业导向、高端引领、内涵发展、多元办学”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的走“多元化、产业化、集团化”发展路子,进一步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办出农村职业教育的特色,面向全国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生产一线急需的中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积极的贡献。

5.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篇五

[摘要]文章提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工程测量学项目教学法,探讨结合课程目标的课程项目设计,介绍以项目为单位的课程教学的实施与考核,对其他院校的工程测量学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工程测量学;项目教学;高等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谢峰震,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工程测量和科技咨询,新疆乌鲁木齐,830091;蔡文惠,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新疆 乌鲁木齐,83009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8)12-0181-0002

一、引言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面向就业岗位培养灰领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社会共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受到挑战。探讨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将理论课由学科型向能力型转变,从示范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以便适应就业岗位的目的性、动态性、发展性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适应发展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工程测量学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工程测绘、矿山测绘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地位非常重要,但内容庞杂,要很好地掌握该课程十分不易。为此,本文探索适合工程测量学教学的项目教学法,并进行教学实验,效果很好。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面向岗位需要,结合实际工作,设置各项目相应的情景,将所学的课程加工分成若干项目和子项目,以项目目标为刺激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探寻完成项目的方法,主动学习完成项目的程序,掌握完成项目必备的各种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的目的。这样,学习知识由被动变主动,掌握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会同时提高。教师也由传播知识的授业解惑人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练员,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则成为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者,学习知识由枯燥变为乐趣。

针对新疆工业高等专业学校采用的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周建郑主编的《工程测量学》教材,结合新疆区域特色和新疆工业高等专业学校向煤矿输送人才的特点,将工程测量学分成以下项目:基本元素测设、点位测设、线路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测量、煤矿施工测量等大项目,每个大项目又分成若干个子项目(见表1)。项目的真实感给每个学生一种压力、一种紧迫感,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老师的工作重心从课堂转移到课前设计和课后总结上来,做好项目实施前的方案设计和实施后的考核、反馈与思考。

三、项目设计要点项目应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来设计,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应用已学过的知识,探索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不断巩固、加深、迁移,项目设计必须兼顾知识与能力的继承和发展。项目应目标明确、有层次、循序渐进。形式上由小到大,内容上由简到繁,程度上由易到难。通过项目之间的内容递增或延伸,使课程中的基本技能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不断拓宽。项目设计应以应用为落脚点,结合能力需求模拟现场,或直接选择现场的某一任务作为课程项目,课程项目应具有应用性。项目教学法将应用作为学习的动力之源。课程项目设计应包含两方面:操作与认识,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并行,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项目必须具有实践性。项目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项目设计必须注意职业素养的培养,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标准贯穿其中。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设计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的备课过程,项目的实施才是真正的教学过程。项目教学法宜采用“目标-准备-实施-分析-实施-总结-考核”的过程。其中准备包括知识准备、技能准备、方案准备、设备和材料准备等。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积累经验,体会成功的快乐,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完成项目,实现教学目标。为避免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盲目性,教师应事先编制项目指导书,指导书应包含项目目标、参阅资料、项目实施的行业规范、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等等。

项目实施以小组为单位,每组6~7人,因工程测绘专业和矿山测绘专业,男生多,女生几乎没有,最好以宿舍来分人员,以宿舍长为组长,这样不但好管理仪器设备而且组员彼此熟悉易配合默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小组在固定的时间内,查阅教师指定的资料,制定计划,借用所需仪器设备,在实施过程中,各小组成员扮演不同角色,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大家管理、团结协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真正成为自主行为。教师要检查学生对指定资料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制定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指导,对完成时间进行监控,组织项目的总结,对进行项目考核。

下面以高程测设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学生已有知识:高差、高程概念,高差测量方法。

项目目标:测设给定高程的点位的高程位置。

教学目标:掌握水准仪测设高程的方法。

实施过程:(1)首先给出项目,明确高程测设任务,然后给学生1~2分钟的思考时间;(2)在学生思考时发指导书,让学生按指导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教材指定内容,随即播放多媒体录像,将该部分内容加强;(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并让学生讲解方案以及可行性;(4)领取仪器设备,进行实施;(5)教师检查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6)学生总结分析实施的经验和不足;(7)教师考核。

五、项目考核

考核服务于教学,考核不仅考核学生,也考核教师。项目教学考核宜以项目为单位,改传统的期末考试为平时的考核,内容可以是项目的准备工作,也可以是项目的实施或是项目的总结分析,形式可多样,可采用读书笔记、仪器操作、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总结报告、试卷试题等形式。评分标准不一刀切,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6.谈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 篇六

枣强职教中心 李卫民

摘要: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状况不佳,面临重重困难,急需改革。文章认为中职英语教学改革要从教材、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等多方面进行。

关键词: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考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全球一体化趋势正在加强。英语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越来越显得重要了。这对中国各层次的技术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外语教学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呢?笔者认为英语教学的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改教材

要提高教学水平,必须有一套相对稳定,实用性较强的教材。中国目前的中职英语教材一直未定型,各地对教材的选用比较混乱,存在许多盲目性。我校从2008年以来就选用过几种教材,如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英语》,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英语》等。由于教材不统一、不固定,有的内容不完整、不系统,深度不一,给教师带来很大困难,结果是教师疲于应付备课,熟悉教材,教学效果不佳。因此笔者认为,在相对同类专业中,要有一套既具有专业性,又有实用性的配套教材。这种教材应该是:(1)内容适度,要有科学性、系统性、逻揖性、实用性,由浅入深,不应是跳跃式的,不应过深、过难或过易,生词密度也要适当。(2)增加基础和专业结合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辅加过渡式基础与专业结合的英语教学内容,把通俗易懂的专业内容渗透于教材中。学生在校既要学一技之长,又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所以在英语教学内容中应增加基础与专业结合的部分,让学生学习专业术语、单词、简短专业性文章等,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3)增加口语实训内容,加强口语交际,将听说课引入正常的课堂教学。听说课课程设计以听为辅助手段,以说为主要目的。学生通过大量地听说练习,逐步树立说英语的自信心,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鉴于此,我校深化改革,大胆创新,为了更符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先后组织老师自编两本教材:《英语》和《实用英语口语实训教程》。目前,这两本教材处于试用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改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把课堂教学作为改进教学方法的突破口。要提高中等职业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就必须改进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语言学家毛鲁曾说过:“To learn it, do it „ only by practis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n we learn to communicate.”意思是,要学,就得实践。贯彻交际性原则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因此,要将过去以讲授语法为主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交流式、自学式相结合的教学;将过去单调的读、写模式转变为“听、说、读、写、译”训练相结合的复合模式;将过去静静、沉闷的课堂,转变为积极、活跃的课堂,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者,力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维和自学的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从“要我学” 变成“我要学”即从被动变成主动,在讲清有关概念的同时,适当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活动,把“模拟情景”引入课堂,也就是把书本上的东西引入生活,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东西。如以“Making a telephone”为例,教师教授完句型后可以让同学们把手中的钢笔、铅笔、文具盒都当作“电话”,进行会话。当学生们表现出那股打电话的认真劲儿时,教师就可以知道他们找到了用英语打电话的感觉。这种模拟情景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又如教授“seeing a doctor”时,教师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和病人。学生通过自身的表演既掌握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又锻炼了听说能力。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又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生活中还有很多事例如借书、参观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可以让那些“死”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变成“活”的语言,使课本上的文字、符号变成学生可以接受的形象的东西。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三、改考试形式,提高学生英语交际水平

目前,中职英语的考试方式单一,多趋向于形式化,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需要。考试形式基本上是笔试,笔试的题型也很单调,就是填空、选择、翻译。听力和口语测试几乎没有。这样,学生无形之中就认为听说不重要,只要笔试成绩好就行了。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说过:如果你不会 “说”,光知道那个空该填什么,那个题该选择哪个是没有用的。剑桥商务英语考试、雅思考试等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重视语言应用,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多多借鉴。我们的考核应当是交际性、实用性和多样化的。考试不一定非限在期末的一张试卷上,可根据所学的内容和需要,阶段式地对听力、口语、阅读等考核,使学生巩固和掌握好所学的知识。也可通过开展分组讨论、辩论、演讲、竞赛等非测式活动,把活动成绩及平时表现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依据并计入总分,经过多方面测试,从而检验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真实的英语水平。学生的英语成绩,应当包括口试、笔试两方面,这样既检测了学习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口试既能考察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又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给学生评分更加客观、公正、公平。学生的英语成绩可用积分制,平时可以随时进行口试或笔试,考一次给一次分,考分不断积累,最后算总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广大英语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勇于改革,勇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地探索,总会找出一条能面向全体学生、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具有自己风格的英语教学之路。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和英语教师应在服从全局改革的要求下,在实践中继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多更好地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⒈曹美平,谈中专英语教学改革,[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Vol.19 No.6 Dec.2003

⒉宋方琴,《转轨中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2期,第25~27页。

7.浅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篇七

一、课程模块项目化

按照“能力本位”的教学要求,教育教学必须对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革。根据当前学生的文化基础现状和培养目标,对现行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逐步进行全面的修订和编制,按知识模块重新进行编排。

“基础模块”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当前社会对新技术工人的需求为标准进行规范。以让学生“能说、会写、善于交流”为最终目标,以德育为教学主线,知识以“综合、素养、适用”为原则。同时在“基础模块”的实施过程中要结合拟定安置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相应培养,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

“专业模块”的教学内容要根据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进行强化。以“取证”为最终目标,以技能为教学主线,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同时在“专业模块”的实施中,要根据专业技能的淘汰与更新和行业发展趋势,每年对“专业模板”进行实时更新。使毕业生具备跟上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发

的任务,就业升学兼顾,即给学生提供进可升学、退可就业的机会。积极创造条件,与高职院校“联姻”,开办“3+2”或“2+3”五年制职教模式。

四、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就业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就是把职校推向市场,建立与企业市场联系的广泛渠道,成为整个开放市场的一部分。或者说,职校把满足市场需要作为办学的宗旨,接受市场检验作为办学的标准,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把握职教培养目标的要素,合乎市场需求,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面对农村的一些职校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市场意识不强,还没有完全进入角色的现象,没有真正找准自己适合市场的位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以市场导向为核心,调整发展思路,切实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办学体制应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办学机制上做到教育性和产业性的统一。运作模式也应发生改变,按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办学,优化资源配置,不仅面向市场、融入市场,更要借鉴企业经营的市场理念、法则、机制来打造职业教育。

我校国家级示范建设逐步深入,进一步强化市场导向意识,根据市场需求来指导教育教学服务活动,确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取得市场的信任和满意。依据社会需求,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线,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完善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更新教学内容,扩大知识科技含量,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职教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毕业生综合素展的必须技能,具备行业岗位必须的职业素养。

二、学习考核灵活化

2000年以来,中职教育就开始推行“学分制”改革,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加灵活化。教育不再一味强调或限制学生学习的时间,而是在学生学习的内容上进行整合优化,在学生学习的方式和过程上创新,多借助教学辅助设备和实训设备,让学生多观看、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多自主性管理,在课程上多实训,在地点上多室外,在管理上多标准。结合到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借鉴华康职校的模式把学生取得的职业资格也作为学分的有效依据。

三、教材项目实训化

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就是教材,改革教材是教学改革的基本点。我们要抛弃传统的学科教材,使教材进一步实训化,符合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为了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按照“必须、够用、可教”的基本原则,彻底改变传统的体系完备的教材,可结合行业发展重新编写《计算机基础知识》、《互联网使用》等课程的校本教材。而对于其它如机械专业课程(机械制图、车工、钳工、焊工),均应编制以

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树立大职教观,积极拓展市场,建立渝东南职教高地,辐射周边秀山、酉阳、彭水、湖北咸丰、贵州铜仁。我校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职业学历教育的生源市场上,而从大职教体系的市场角度去发展。职教成人培训部尤其关注非学历教育的短期职业培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使学历教育与培训协调发展。加强就业前培训,提高新增劳动力和就业能力;加强在职人员培训,造就高素质和在职人员队伍;加强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人员再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职业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不应该停留在本地的市场需求上。既满足当地经济社会需要,也要满足更大范围区域需求,为跨地区甚至跨国界劳动力流动提供有效培训服务。

·五、总结

信息社会使职业教育成为“新教育”。作为一种新教育、新生命,与过去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通过帮助个体的学习,来促进个体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职业教育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新教育理念,切实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在广西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作用分析》·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何文聪.

[2]《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刘标胜.

(作者单位:重庆黔江职教中心)项目为主线的教材。教材应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四级为指导,结合国家规划教材和行业规定,以具体岗位为依托。

四、课堂内容技能化

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一台设备、一本书、一支笔、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实现训练化。必须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考证”要求,在各模板课程的教学中,实施“操作技能课堂目标教学”管理。所谓“操作技能课堂目标教学”,就是将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方法、考核一体化,分析演示和实作训练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训操作为基本手段,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在演示教学中,对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都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列出考核要求,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操作步骤详尽,考核内容明了。这样,课堂教学实现了分析演示化、实训课堂实现了技能目标训练化。每一堂课既有明确的目标,又有严谨的过程控制和当堂严格的考核要求,保证了教学质量,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五、考核形式多样化

考核过程化和多样化是中职教育的必然趋势。核心要求是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加大平时成绩和技能成绩考核的比重。在实践中,“教学过程考核”的内容包括出勤、作业、课堂提问、学习态度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应包括阶段项目考核、个别考核等。突出过程考核的目的,促使学生注重平时成绩的积累和综合素养的形成。再者,各课程的考核应减少理论考试,以技能考核为主;技能课程的考核(如车、钳、焊、电子技能等),以现场操作为主要手段;对具有一定操作性的课程(如店长管理专业的会计基础等)的考核,应采取开卷的考核方法;对综合素质类课程(如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礼仪、普通话等)的考核方式采用现场面试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的技能鉴定,凡获得证书的学生给与相应的学分,可不参加相应课程的校内考试。考核的过程化、多样化和灵活化,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

六、实训管理企业化

实训场地是学生进入社会(企业)的准岗位,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向企业化管理迈进是必然趋势。实训场地厂房式、实训学员员工式、实训设备管理专人式、实训任务生产式、实训产品销售式、指导教师组长式、实训项目书幼教式,让学员身临其境的体会企业的生产模式。

实训场地厂房式:在实训场地的规划中,除车、铣、刨、磨等大型设备以外,尽量做到一人一个工位,大型设备也要尽量做到五人以下一个工位,同一实训内容要在同一场地开训。实训学员员工式:在实训课程中专人负责对实训员工的出勤、安规、用料、工作记录进行考核,做到一人一岗,一岗一考核。

实训设备管理专人式:派专人对各实训场地进行管理、检查和维护,对实训耗材进行统一管理和分发,对各岗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登记,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做到目标明确;实训任务生产式:在实训项目完成过程中,由指导教师下达生产任务,到实训设备管理处领取所需要的工量具及材料,做到合理、必须、够用、不浪费,限时完成。

实训产品销售式:实训完成的产品按技术标准以商品销售方式的价格进行拆算为项目得分,按比例记入学生平时作业考核得分,汇总前几项考核后为该学员该次实训项目最终得分。

指导教师组长式:指导教师向生产组长转化,合理安排设备、场地、物资和人员,做到任务均衡、分解有序、讲解到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负责做到设备、设施、工具、人员对号入座,产品摆放整齐、环境清洁、物流通畅;做好产品标识和隔离;加强安全教育,防止事故发生;定期统计分析数据并及时上报。

实训项目书幼教式:借助于幼教的形式,让项目书对学生互动性强、书面材料亲和力强、学习内容直观性强、操作内容线条性强、考核标准参数性强、注意事项安全性强;让学生爱看项目书,能够看懂项目书,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做到那种标准,有那些新工艺,有那些安全事情需要注意。再通过实训日志的总结和教师的点评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这个实训项目有一个系统的理解。

实训过程精细化:指导教师就实训项目的实训材料、实训设备、实训工位、实训场景、实训操作等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指导,确保各实训场地的7S管理[安全(Safety)、清扫(Seiso)、整理(Seiri)、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节约(Save)、速度(Speed)]有效执行。

实训考核梯队化: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给出不同的考核标准,在加工类专业实行公差和时间不同层次[A、B、C三个标准,A:作品公差低于标准公差1-2丝,时间达标;B:作品公差不大于标准公差1丝,时间达标;C:作品公差高于标准公差,时间超过规定时间],不同基础的学员实行不同的考核标准;在创作类专业实行四个标准[A、B、C、D四个标准(临摹、剽窃、山寨、创作),A:学员带着笔记本或原作品,把标准作品正确做出来;B:学员在实作过程中不借助笔记或原作品,凭对老师讲解知识、步骤的记忆和理解,把作品做出来;C:学员凭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在做出原作品的基础上能自行做出类似的作品;D:学员凭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的理解,能够把所学知识结合到生活实际中创作出真正的作品]。

实训记分综合化:实训课考核最后得分包括两大部份[素养+技能],素养:出勤、着装、语言、清洁、整理、纪律;技能:作品精度、动作规范、工具使用、设备使用、实训报告;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素养:出勤,学生实训课出勤情况考核;着装,学生着装是否符合学生装或安全规程要求;语言,在实训过程中提问是否符合学生身份;清洁,实训过程中是否保持了场地清洁;整理,实训过程中设备、材料、图纸摆放是否符合要求,实训结束后设备是否复位;纪律,实训过程中无串组、喧哗、打闹现象,有情况必须汇报老师;技能:作品精度,加工类作品误差符合技术指标,创作类作品能准确反应主题,无瑕疵;动作规范,在实训过程中无违规操作,无不安全操作;工具使用,工具使用符合技术要求和安全规范,动用严谨有序,工具摆放整洁有序;设备使用,严格遵守设备操作安全规程,实训结束时对设备进行必要维护和保养。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篇八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4

1 引言

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训练,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并且还可以加深其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能力。通过农业职业实践教学改革,可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与资源。

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

2.1完善与规范实践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各学科实践课程均具备较为规范的教学大纲与详细的、精确的、具体的质量标准。对于教学大纲,主要涉及: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课程考核项目与标准等内容。

2.2实践教学生产应用相结合

通过将实践教学与农业类专业实际生产有效结合,能够更好的设计并组织实践项目,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更加熟悉农业类生产实际情况,还能够激发教学的主动性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为了增强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可聘请农业企业(或农业园区)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当然也可以采取让学生直接参与农业企业(或农业园区)的生产的方式进行顶岗实践。

2.3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考证培训

职业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面向某一职业岗位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具有较为显著的职业特征。基于此,在农业职业教育改革中,应当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以此来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够完成所有的岗前培训事项,这样一来,当其毕业之后,就能够直接进入相应的企业上岗。除此之外,推行职业资格考证培训还能够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是技术等级证书,进而全面提升农业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 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1不断完善、规范现有的实验室、实训室

农业职业教育学校应当加大对于实验室与实训室建设投入,并且还应当不断完善、规范现有的校内的实验室与校内实践基地,全面提升有关职业仿真程度。除此之外,还应当依据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调整情况,配备合理的新型设备,并且还要不断规范相关操作规程与管理制度等规范。

3.2筹集建设新的实验、实训室

为了更好的满足培养学生能力的需求,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应在一定的期限内,对现有的校内实验室与实训室进行完善配套。同时,还应当依据农业职业院校实际情况,新建实验、实训室,特别是新建的专业。

对于我国当前大多数农业职业院校,均已建设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功能较为完善的、技术相对先进的、方案较为合理的实践环节教学基地,以形成本专业系列实验室、实训室与实训基地,使得整体培养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4 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为了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即刻上岗就业,在学生学习期间,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必须对所有的学生进行顶岗实训,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农业企业或农业园区的生产组织、运作模式、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等。同时,通过顶岗培训,还能够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深刻的了解我国农业生产与世界其他农业大国间农业生产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差异等。

同时,农业职业教育院校还要不断增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专业技能水平。除此之外,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应当不断增强自身与已建设实训基地之间的联系,并定期组织学生分层次在农业企业进行顶岗学习,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例如,可以利用学生寒暑假的时间来进行分层次顶岗学习,具体步骤如下:(1)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基础学习,并使其以农业技术工人的方式进行顶岗学习。(2)对已经参与过基础学习的学生进行高层次实习培养,并且使其以管理人员的方式进行顶岗学习或者是跟班学习,但此阶段学生必须要具备组织管理农业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基本技能。

5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在以往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室、实验设备、实训器材、实训基地等有限,学生动手的机会较少,对一些重要技能不能很好掌握,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特别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职业教育应当顺势而为,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中,可以采取理论课上大班课,实验、实训课采取小班化教学,让每位同学都有动手机会,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应的技能。重要、关键技能要求人人掌握,考核过关。

除此之外,农业职业教育院校还应当实施双证书制度,也就是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参加技能考核,成绩合格之后就颁发技能鉴定证书,而技能鉴定证书即为上岗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考核的内容则为平时实训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6 增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农业专业生产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熟悉农业产品生产工艺和农业企业的运作,也就是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

一般情况下,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如果不具备较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必然无法顺利的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与目标。因此,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应当做好以下事项:(1)不断增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2)应集中培训考岗位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3)派送专业教师定期到农业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教师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4)聘请农业生产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这样一来,可以使学院拥有一支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实践经验、较强动手能力的职教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除此之外,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教学指导老师不仅要持证上岗,还必须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实践合格证。

7 结语

总而言之,在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考核观念,以一种全新的思想进行实践教学与指导,从而充分挖掘出学生各方面的潜力,不断提升、完善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农业类人才,使其为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萬群,熊丙全,阳淑,等.园艺专业“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08):95-96.

上一篇:写冬天的小学生日记下一篇:银行营销存款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