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民国作文

2024-09-13

小学生民国作文(精选8篇)

1.小学生民国作文 篇一

民国小学生教今天的孩子写作文

“80后”冯俏蕾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时,最喜欢用的就是“豆大的雨点”、“红领巾”、“黄杨木精神抖擞地站立”。她说:“我人生第一句谎言就是从写作文开始的。”

对着作文本的方格,大概每个人都有些“不能说的秘密”,且让我们看看这个潘多拉魔盒中藏着多少美丽的“谎言”:

1960年代出生的人,大概都在作文中写过:永做革命事业的红色接班人;1970年代出生的人说,写作文一定要背,考试前主要任务就是背诵范文;

1980年代的孩子,则一定不会对“扶着老人过马路”、“捡了钱主动交给警察叔叔”等情节感到陌生。

不同年代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套路”,并习惯于在作文中加入主观臆想,编作文。也许我们还未学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已掌握了如何“虚构”。

大概也正因对作文本说过谎的相同经历,才让今年7月出版的两本《民国小学生作文》迅速成为热议话题,书中那些词句优美、富含真挚情感的文章,让不少人为之感动:“现在的中文系学生都未必能写出这么漂亮的文章。”

该书封面有这样一句话:给现代小学生上一堂“真善美”的作文课。不禁有人要问,现在的作文中真的缺少“真善美”吗?

面对“民国小学生”自愧弗如

在小学语文教师于淼的班上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曾给班上学生留了一篇作文,题为:一件难忘的事。待收来同学作文后,她啼笑皆非:“班里有十几位同学写的都是搀扶老人过马路,我对孩子们说,我们班一下涌现出十几个活雷锋。”

于淼笑称,其实在自己儿时,班里同学也写过同样内容的作文。

十几年过去,作文中的故事竟如出一辙,并不是因为扶老人过马路已成为一种必要的礼貌,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家知道什么是“作文的规范路线”。

曾经有网友总结了小学生作文的经典语句。例如,描写大扫除后,就用“同学们看着清洁的教室,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笑了”;受了委屈一定是“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流”,要是写家庭生活,得在结尾特意说明“我爱我的家,更爱我伟大的祖国”……

如果说这些套话还只是因为小朋友语言贫乏,那么有一些就是童言无忌的“谎言”了:写妈妈辛苦必然满头白发,于是他们的妈妈30多岁就被“白发苍苍”;写老师必然鞠躬尽瘁,于是很多老师就被“带病”给他们上课。

是什么让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作文“模板”?

《民国小学生作文》的策划人符马活给中国青年报记者讲述了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故事。

“孩子的作业中,有一道看图作文题。图中,画了一盏灯,有个孩子伏在桌上写东西。我的孩子便这样写:天黑了,我打开灯,在写作业……老师看到便问他:„你仔细观察了吗?灯没有开,并不是晚上。‟我孩子就晕了,他疑惑,有灯为什么不能开,为什么不能是晚上?”符马活认为老师跟小孩的看法不一样时,不能把意志强加于孩子,那会抹杀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唯老师是从。

用《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的话说:许多孩子已被“调教”得甚好,他们很懂得迎合老师,就像大人会奉承领导一样。

看罢现在的孩子的困惑,不妨再看一下民国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又如何:

一篇名为《雅事》的作文如此写道:现在的一班文人学士,一举一动,总想表示自己是一个雅人。一定要分某种事为雅事,某种事为俗事,徘徊于花前月下,啸歌于流水高山,或者去步伍古人,以取雅人之名。其实胸中一有执著,便有芥蒂,有一先入为主的“雅”字,矫揉造作的事情便生出来了,山水花月的真味,自然领略不到。这种心理,也与求富求贵的狂热没有两样。已失去自己的天真,哪里还能去体味外物的极趣呢?

很难想象,这出自十几岁的孩童之手。难怪许多人在看过民国小学生的作文后会自愧弗如。

允许合理虚构,还是必须以真动人

“高考考生写作文热衷编故事,父母不死就离婚。作文阅卷老师感慨考生假悲情不能博取真同情,鼓励孩子多写真人真事。”这样一个新闻报道,促成了杭州的“真性情作文大赛”。这是一个没有题目要求、没有字数限制的特殊作文比赛,唯一要求是:要写新鲜事、真感情。于是有孩子写坐电梯遇险、有孩子写去新疆遇到泥石流……一切都是生活中的事。

负责作文大赛的工作人员胡信昌说:“我们收到的投稿数千篇,但不少作文仍存在着标准范文的痕迹。”

而一篇名为《我可以没有压岁钱,我不可以没有爸爸》的作文,虽只有区区几百字,却打动了一众评委。

“我曾经有钱,放在一格小小抽屉。最多有8571元。我从没用过……后来爸爸妈妈总为钱吵架……一次爸爸打电话给我,说再也不回来,但会给我寄压岁钱。”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我不要压岁钱,也不要爸爸给我寄压岁钱。我希望,爸爸把自己寄回来。

一句一段,表达了小作者希望爸爸回家的真实心情。可见,唯以“真”才可“动人”。

小学生小小今年四年级,暑假作业中有五篇作文,没有题目限制可以随意发挥。小小为其中一篇命名为——《看那一条小河静悄悄》。这是一篇关于水的用途的文章,而“小河”就在小小家附近。

小小这样写道:“一条小鱼在水上欢快地跳跃,每一滴水都要为鱼群制造氧气。雨水落在土壤上,干裂的土瞬间变得水淋淋的。雨水落在小草上,小草那不起眼的衣服变得引人注目。”可以看出小小在用词上颇为用心,虽然不一定用得准确,却是很努力地在学习。小小得意地说:“我用了比喻哦!”

小小的母亲章碧虹觉得孩子的这篇作文写得很生动活泼。

好作文的标准究竟如何?是合理想象、感动老师为大,还是质朴纯真、真情实感最妙?赵长天认为,作家创作也会虚构,虚构和真实并不矛盾。“真”源于情感的真实,虚构也要弄假成真。而多数孩子的虚构只是为迎合老师,文章写出来自然就难看。“小学生作文的最高标准是童心童趣,因为孩子可以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东西。但现在孩子却只写老师要求的话,最后来一句:这个说明了……”赵长天看到的大量作文都如此。

从“假大空”回归“真善美”

符马活在北京潘家园淘书时,偶然发现一本民国小学生的作文书,看后深受感动,才有了策划出版《民国小学生作文》的念头。“现在许多孩子的文章写得太假了。我希望他们回到„真善美‟的年代。”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孩子们该如何回归?一本作文书的推动力远远不够。

赵长天认为,语文教育方式应该有所改变:“现在的作文往往要求突出某一主题,其实没必要,我认为如果一个文学作品就是为了说明某一思想,那它可能只是三流作品。好的作品是多意的。”

此外,赵长天指出:“文字是一种工具,掌握它有一定规律和标准,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不能因此就把教学工作变得教条、死板,这会把学生越教越傻。”他鼓励孩子们多阅读,读得多了,自然就会写了。

除了课堂学习外,家庭教育也不容小觑。章碧虹是小小的母亲,她很少指导女儿的作文,最多就是改几个错别字。“我们不能轻率地否定孩子的想法。”章碧虹说,“小孩子可以有很多想法,比如我女儿说过以后的职业理想是退休,那家长的责任就是告诉她,不工作就退休是不对的。”

“孩子的想法时效很短,比如这一刻想看电视,便忘记第二天还要交作业。家长应该加以引导,但是在孩子的作文里并不一定要思想正确,孩子大可写自己喜欢的。”不过,章碧虹也认为,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作文是一种技巧,直接的受益者和受害者都是孩子,“大人不应该鼓励小孩子说谎,但也要教他生存与生活。”

事实上,孩子去经历和感知世界,才是写作灵感的最大源头。

杭州作家陆琪在点评学生作文时说:“学生写文章,最讨厌的是„憋‟,硬要憋出一篇自己不懂也没经历过的东西,定然粗糙不堪。但只要是经历过和观察过,无论怎么写都是下笔如有神,有哭有笑。无他,都是发自真心。”

可是许多学生的生活似乎被本末倒置了。“现在的学生放学后还有补习班、兴趣班,等学习结束、写完作业,已经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更没时间关注身边人、感受自然。孩子们面对作文题目无从下笔,是因为根本没有经历和感受可写。”看到孩子们大量课余时间都被课外补习占据,于淼也很无奈。

或许,短期内,我们无法彻底拦阻孩子们面对作文的格子纸说假话,但至少,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是更好的行文方式。

2.小学生民国作文 篇二

1.中师合办与附小改组。1927 年6 月18 日,江苏省政府第17 次政务会议通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 《改组江苏省立中学师范学校办法》的提案,该提案的主要内容是合并江苏省立的部分中学和师范。同时规定:“省立中学师范科,为实验小学教育法,及教生实习起见,应各于所在地,设置实验小学一所”[1]33。这是教育法令中首次出现创设实验小学的主张。师范附小改组成为实验小学,不仅保留了其师范生实习的职能,更赋予其初等教育实验研究的属性。之后,江苏省政府先后颁布了《实验小学校长任免待遇条例》、《实验小学校长服务细则》、《实验小学教职员服务细则》,制定了实验小学预算标准,江苏省的实验小学制度正式确立。

江苏中等教育改组中,原属师范附属的小学纷纷改组成为省立实验小学,之后各市、县也纷纷成立了市立、县立实验小学。1928 年9 月28 日,南京市颁发《南京特别市实验学区暂行条例》,将全市划分为东南北中四个学区,每区设实验学校一所,小学校若干所。市教育局将需要实验研究的问题分配给各区实验学校,实验学校负责研究所分配的教育问题并将研究经过、结果向市教育局报告。其他市立学校接受区实验学校的指导,并有与其合作研究的责任。同年,上海市教育局第三科特设实验股,为实验天才儿童教育,改组成立上海市立第一实验小学。此外还有一些县立小学经过改组成为实验小学,比如江宁县立乡村师范附属小学改组成为实验小学,江宁县立燕子矶小学改组成为燕子矶实验小学等等。对于实验学校大量涌现的情况,时人这样描述:“溯自民十六以来,实验学校之名,所在多有,苏皖京沪各处,尤属风行一时。兹姑就小学言:其为大学、中学附设者,固无不以实验名;即两省各县区及两市各区,至少亦各有实小一所。甚至于实验二字之上,更冠以中心等形容词。一若我国教育上之实验精神,骎骎乎有普设之势。”[2]1

2.整顿实验小学。实验小学的大量出现促进了教育研究的发展。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机关通过发布指令或是召集会议,鼓励小学教师从事实验研究;另一方面从前师范附属小学的优秀教师,在实验小学制度的政策要求和优惠条件的号召下,分散到各地方去做督学指导或校长,促进了地方教育的发展。但这些景象只是少数地方的表象繁荣。1930 年教育部对初等教育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至于所谓实验小学,就是从前的师范附属小学的进步,却因为经费人才缺乏的缘故,反停顿了。有的名为实验小学,实在实也不实,验也不验,除了一块校牌之外,和平常普通的小学,实在也没有多少分别”[3]3。实验小学的有名无实和研究实验缺乏统一管理成为实验小学大量涌现之后的主要弊病。

1930 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限制实验学校”[4]2的指令,江苏省随即对实验小学进行了规范和整顿。一是裁汰或限制地方设立实验小学,颁布了《县立实验小学设立办法大纲》,规定:“以后各县小学教育均入轨道,入学儿童比率日增,而经费人才不虞匮乏者,方能创设实验小学,既杜浮滥不实之弊,且收增进效率之功”[5]13。二是规范实验小学从事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同时明确实小在指导地方教育方面应当肩负的责任,颁布了 《实验小学指导地方教育办法》。办法规定在实验小学内设专任地方教育指导员,一方面专门负责学校内的实验研究工作,一方面负责巡回指导本区内地方教育的实施和改进。

1931 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 《师范独立并改组各实小》的规划方案,方案指出自1932 年起,“指定省立镇江、无锡、太仓、如皋、淮阴、东海各中学,暨苏州、徐州两女子中学,专设师范科,不招收普通科学生。其他各省立中学,不再招收师范生”。各省立中学实验小学,原本多为从前师范附属小学改组而成,既已恢复师范独立,各实验小学随即变更组织性质。同年颁布的《江苏省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组织暂行规程》中,将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职能确定为“供应师范生实习兼实验,推进小学教育效率之使用方法,指导地方小学之改进”[6]3,可见其主要职能为供应师范生实习及谋教育改进。所有指定专办师范的上述8 所学校,实验职能淡化,实验名义取消,恢复其附属小学旧称。

此后,江苏省政府又先后颁布了《江苏省立小学组织暂行规程》、《江苏省立实验小学组织暂行规程》、《江苏省立小学校长任免待遇暂行规程》,改订了《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校长任免及待遇暂行规程》、《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教员聘任及待遇规程》、《江苏省立中小学预算标准》、《江苏省立师范附属小学暨中学实验小学教职员年功加俸办法》、《江苏省立师范附属小学主事暨中学实验小学校长年功加俸暂行办法》,连同之前颁布的《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校长服务细则》、《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教职员服务细则》、《江苏省县立实验小学设立办法大纲》、《江苏省实验小学指导地方教育办法大纲》,江苏省对实验小学的设立、性质、任务及校长教职员的聘任、待遇、奖励办法都做了明确规定,形成了完善的实验小学制度。

二、实验小学的职能

1.进行教育研究实验。实验学校,顾名思义其主要职责在于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教育的科学研究。1927 年江苏省立附属小学改组成为实验小学之初,各校就对其行政组织系统做了调整,以适应实验小学的性质和职能。在一般的训育、教务、总务部门之外,均添设有研究部门。1935 年江苏省政府颁布了《江苏省立实验小学组织暂行规程》,第四条规定“实验小学设教导、总务、研究三系,各系设主任一人,秉承校长,分掌本系事务”[7]165。与同时期的江苏省立小学对比,研究系是为实验小学所独有。可见研究功能为实验小学区别于其他小学的显著特征。

从实践方面看,实验小学制度确立后,各学校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实验的内容包括了教材编制、教学方法改进、行政组织改组、训育、检定和编制测验等涉及学校教育的众多方面。除此之外,还有针对儿童天性的天才儿童教育实验、低能儿童教育实验;针对学校特点的城市学校教育实验、乡村学校教育实验;针对不同学级的幼稚园教育实验,低级、中级、高级儿童教育实验等等。

2. 辅导地方教育改进。在江苏省政府1927 年颁布的《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校长任免待遇条例》第二条关于实小校长的职责中规定:“省立实验小学校,每校设校长一人,负责:(1)用科学方法试验,创作小学新教育法,以为改进地方教育之先导;(2)依据本厅教育方针,及各项法令,处理全校校务,以为地方小学校之表率;(3)考察本区内各县小学教育之状况,而为实际之指导……”[8]33由此看来,实验小学实为地方小学的模范和表率,实小校长除处理本校事务外,还兼具考察地方教育的责任。1930 年,江苏省政府颁布《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指导地方教育办法》,办法规定于每所省立实小内设一名专任地方教育指导员,负责巡回指导本区内的小学校,谋求地方教育的积极改进。地方教育指导员负责指导视察的事项包括:“(1) 课程编制不合之纠正;(2)教员教法不良之改进;(3)环境适宜布置之筹划;(4)地方教育情形之调查;(5)学龄儿童入学之指导;(6)儿童家属教育上之补救;(7)其他。”[9]1另外还规定地方教育指导员须每学期至少视察本区各学校2 次,每次巡视完毕后,需要就研究及视导所得具备报告书,由实小校长转呈教育厅。

3.指导师范生实习。相较于附属小学,实验小学不仅能够供师范生实习,而且能够供师范生实验。实习是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方法进行证验,以增强其观念,充实其经验;实验是将所有的教育方法融会贯通后,根据所处的特殊环境进行实地试验,创造出一个新的方法。实验小学提供的实习改变了以往因袭、呆板的局面,将实习生加入到实验、创造的队伍中来,使他们不仅对以往学过的理论加以验证、教师授予的方法加以实施,而且使他们面对实际的教育问题,针对问题采用办法加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实习生能够参与到实验计划的制定、修改、实施,实验结果的统计、评价一整个环节,相较于过去选择某个优良方法进行套用的实习过程,显然更加有助于师范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教育方法的掌握。同时也有助于唤起师范生的研究兴趣,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他们的研究创造的精神将成为我国教育改进不可缺少的原动力。另外,相较于附属小学,实验小学拥有独立的行政系统,所以师范生实习的领域不仅局限在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能够了解到小学校的行政、财务等诸多方面,这为他们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了更加多元的经验。

三、对江苏省实验小学制度的评价

1.建立实验学校是教育革新的需要。我国自施行新教育以来,上到教育政策的制定,下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无不是步欧美的后尘。不料种种方法在欧美成为一种变革的力量推动教育的进步,而在我国却流弊百出,成为淮北之枳。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不顾环境不同盲目照搬以至效果各异。要谋中国教育的改进,绝不能靠单纯的模仿,而必须根据自己的环境,借鉴他国的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实验。陶行知说:“空想无新可见,武断绝自新之路,尝试则新未出而已中途废矣。何怪乎吾国教育之不振也,故欲教育之刷新,非实行试验方法不为功,”[10]62科学的实验被认为是改进教育的一大利器,而实验学校正是进行教育研究的实验室。实小制度的建立,不是师范教育改革的附属品,而是教育改进潮流中的一个自然趋向,是从艰难困苦的经验中的觉悟,是由宗仰欧美转为实验创造的教育研究态度的转变。

2.实验学校职能的发挥遭受质疑。实验学校的建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而从另一方面说,在当时的经济、文化、师资条件下,大量的实验学校的设立,却遭受到名不属实的诟病。主要的批评集中在:(1)浪费钱财;(2)实验推广度低;(3)实小学生成绩不理想。另外,多数实验小学是收学费的,并且学费额度必一般学校要高出很多,无论是从学校自身还是从实小的学生构成,实验小学俨然成为了一个特殊的阶级,成了国民教育中的贵族。

事实上,影响实验学校教育研究成果推广更多的原因在于实验学校本身的研究局限。虽名为实验学校,但实际上缺乏实验的精神。此外参考、指导的缺乏也是造成实验精神缺乏的一方面原因。当时的条件下,参考资料的传播共享很有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实验的盲目性和重复性。从实验的指导方面说,一所小学的实验工作开展基本上是由该校校长全权领导和规划,实验工作如何开展、实验效果如何,近乎全部的责任是在于校长的学问、见识和实验工作技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缺少教育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也是实验难以顺利开展的一个方面的原因。

虽然实验学校的职能发挥并不尽如人意,但是江苏省的实验小学制度从确立到规范不仅在本地区的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且还成为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浙江、安徽、河南等省的典范,这些地区也纷纷改组成立实验小学,以实验研究推动教育发展。我国的教育实验也从取法他国到独立创造,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影响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实验学校作为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应该成为近代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摘要:随着各地实验小学的创办,我国近代教育实验趋向于制度化。江苏省在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处于前驱者的地位,该省实验小学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带动了全国其他先进省区的实验小学制度化发展。实验小学制度是民国教育革新的重要内容,江苏省的实验小学制度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民国,实验小学,江苏省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政府.实验小学校长任免待遇条例[N].江苏省政府公报,1927(1).

[2]王德亮.对于实小名称之意见[J].江苏教育,1932(1)7、8合期.

[3]教育部.关于初等教育的工作和计划[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30(3)45.

[4]教育部.关于改进初等教育事项[J].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0(49).

[5]江苏省政府.县立实验小学设立办法大纲[N].江苏省政府公报,1930(531).

[6]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组织暂行规程[J].江苏教育,1932(1)7、8合期.

[7]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立实验小学组织暂行规程[J].江苏教育,1935(4)7.

[8]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校长任免待遇条例[J].江苏省政府公报,1927(1).

[9]江苏省政府.江苏省实验小学指导地方教育办法.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0(51).

3.由民国小学生作文想到的 篇三

一、作文题有突破吗?

我们将现在的作文题与西方作文题、民国学生作文题比较发现,不同作文题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功用存在着巨大差异。以法国高考作文题为例:《一个巴掌的声音》等,从中可以联想法国作文的考查内容与该国出现那么多思想家的关联;再看美国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文题,《我看人类文化》《中国的昨天与今天》,从中可以看出这些作文题对孩子开放的心胸的培养与这个国家战略人才辈出的联系;民国小学生识字之后首先要写的作文题就是《格物致知》,从中可以看出作文题与中国现代出现那么多文学大家的联系。而我们四年级学生写的最多的作文题是《我的好朋友》、《难忘的一件事》。高中生写的最多是“乐观”、“坚强”等这样的话题。高中作文题看似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形式各样,可是写来写去不外乎是写积极人生观、高尚道德品质等,所以又怎能怪学生一写作文就爱拿司马迁、屈原说事呢?一直拿这样的作文题来训练又怎么让大部分资质一般缺少人生体验的学生去寻求突破呢?而这些话题学生又有几个是有切身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动呢?当然只能无病呻吟,套用模式了。所以当我们在责备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时,还请问问自己,我们的作文题是不是也千“题”一律了呢?

二、形式与思想的轻重权衡了吗?

有些高考作文题目其实很讽刺,例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实只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就“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是一个既定的不容改变也无须思考的文章“灵魂”,你要做的,仅仅只是为这个“灵魂”添一些故事或者数据,来证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就行了。如果一个材料已经有了铁定的情感意向,学生只能在一个既定的观点中阐发,那么这必然是一次伪话题的作文检测。可是如果有学生认为“只有一种答案”呢?那他也只能用说谎编故事的技巧来完成文章,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所以若作文的思想是既定的,那么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只能是代这种思想立言。繁忙的课业使得学生很少有时间去阅读、积累,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也很难形成自己的思想,教师便通过训练类似开门见山、三段论,摆事实论证之类的写作形式,来弥补学生习作中空虚的思想内涵。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就自然地沦落到作文技巧的训练,写作教学便由不自觉到自觉地丢弃作文的“灵魂”。然而这种杀鸡取卵,统一架构的机械的作文技巧训练是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学生的个性、思想又从何谈起?所以,重思想轻形式的作文教学改革才是正道。

三、优秀范文示范些什么?

高中写作课堂,教师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展示符合高考语文作文一类卷要求的优秀范文。从文章的立意深刻、感情真挚等等多个角度夸赞一番,然后要求同学就照着这个样子写,但学生欣赏完优秀作文只会“羡慕嫉妒恨”。这样的作文固然是好,可是这样的要求,这样的境界对于考场中大部分的学生来说谈何容易!就是教师要做到这番境界又谈何容易?我们这是在拿文学创作的要求去要求一般学生,可惜学生没这样的思维深度,没丰富的素材积累,没真实的情感体验,当然望而生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能怎么办?说大话,以显示深刻;堆砌论据,以显示内容丰富;说假话,以显示真挚感人。学生越刻意的想拔高文章水平,却越造成文章的假大空。写得不好,被批评,到最后连写作的兴趣都没有了。对于优秀作文其实教师大可不必把它从立意到表达统统夸个遍,其实只需展示文章中能让学生可以模仿的那一种特色也就可以了。从这个角度讲,示范的作文未必都要是满分作文,贴近大部分学生水平的普通作文,只要其中有亮点,拿来学习,或许比像神一样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范文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继而接受。

四、灌输的是保守意识还是创新意识?

教师一面在强调学生作文要力求新颖,力求创新,一面又指导学生考场作文要选自己熟悉的话题,选自己擅长的文体,表达力求规矩。而殊不知创新和保守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要求。如果按照平时作文与考场作文两种指导思想来指导,学生又怎敢将平时作文中的大胆创新拿到考场上用,既然考场作文不敢创新,平时作文又有创新必要吗?不如平时就中规中矩地写写好了,考场上也老老实实保个基本分。所以我们教师也常常针对材料作文的特点和高考改卷老师的体会,将作文纳入程式化的轨道,按照固定的模式,对学生进行长时期的训练,于是,学生写出的文章,全是一个模式。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想搞些创新,可是学生的这个创新对教师而言,对阅卷者和其他思想阅历远远高过他的人而言,仍然只是幼稚和肤浅的。于是,为了让教师和阅卷者承认自己的文章是“创新的”,他不说自己的话,而说出社会上认为是新鲜的话。他就不得不为了“假创新”,而背弃“真自我”了。到这时候,“创新”也就成了“个性”的刽子手,作文教学开始打着“创新”的旗号,扼杀起学生的写作个性来。于是便有了想关注社会现实就要写“表哥”,就要写最美教师,就要写小悦悦事件。最终这种创新又成为了一种模式,又归于保守。

所以教师不要人为地将学生置于两难的境地,让他们不知所措。倒不如将作文指导当作是一种师生之间平等而真诚的“对话”或“商榷”,将学生的写作定位为一次心灵的袒露、一次真实的再现,这样学生的每一次写作便会是一次创新的过程。

4.高考作文素材民国人物 篇四

【素材一】

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年时间完成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易代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他为这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奇女子立传,以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他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

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的中国。他留下的著作,以繁体字竖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样。这些文字,烙刻着以学术为生命的独特印记,“留赠来者”。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恪: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多维解读 1.学术标杆

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就深刻与广博而言,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流传最广的3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理由有三: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有了这“三不住”,陈寅恪还真是免谈的好,因为谈了也是白谈。我想,易中天先生说的是实话,惟其说了实话,让我们看到了斯文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2.人格独立

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尤其在“十年**”期间,意识形态的高压管制也没有让陈寅恪在学术上做出丝毫让步。相反,他提出,做学问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谈不上“现代化”的,更谈不上“世界之公民”。【适用话题】

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

【素材二】

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35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颇值得玩味的。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撰文,具体如下:“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2010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多维解读 1.宽容的价值

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世界中,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2.有人味的社会

“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这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容忍,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始终有待思索实践。【适用话题】

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 【素材三】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很多作品成为东西方文学界、文化界所推崇的经典名著,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一生曾3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重印40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同时他本人也是发明家,曾发明过打字机,获得了美国专利。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他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自称,成功的秘诀是写的东西必须是心得之言,有见地,有力量。鲁迅在世时,常把林语堂骂得狗血喷头。可在鲁迅去世以后,林语堂这样写道:“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林语堂的两个姐姐因家庭困难只好过早地辍学,回乡嫁人。林语堂后来回忆说,他离家去上海读书时,二姐送给他四毛钱,并对他说:“和乐,你到上海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们是没有希望了。”这种真情厚望,林语堂终身没有忘记。

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一个富有良知、担当道义的作家,应在著作里展示美好与希望,创造更多诗意的生活和空间,犹如他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里,塑造的道家女子形象姚木兰那样,身在乱世,始终“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就是说,如果外部世界是邪恶的,只要自身周正,也能够安然度过灾患。

林语堂先生有这样一段关于文学阅读的精彩感悟:“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等于一个飘荡的灵魂,他始终是一个不成胎的卵子,不结子的雄蕊。所喜爱的作家或文学爱人,就是他灵魂的花粉。”那么你有喜爱的作家吗?你有“文学爱人”吗?你的灵魂在飘荡吗?你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多维解读 1.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把吾国吾民,看得何其之“艺术”!他说:“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林语堂作为主流价值之外的边缘“智者”,其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启示着人文领域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林语堂引领着我们在儒、道、佛、基督教世界中游历跋涉,在物质、精神、科学、人文的海洋中沉浮,智慧之火花频频闪烁,妙语叠出,精彩纷呈。2.快乐的真谛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以道德、教养为规范的享乐是人生至善之境。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它不但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与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轻快。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终结,林语堂这位哈佛博士快乐、智慧的生活态度在如今喧嚣的尘世里更加显得有趣、可贵,也似乎更加让人难以企及。【适用话题】 灵魂、尊重、文化交流、人生趣味、精神家园、生活的艺术、科学和人文、文科与理科、快乐的真谛、万物静观皆自得、活出幸福的感觉„„

【素材四】

冯友兰——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

1939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联大教务会议决定致函抗辩。抗辩函的执笔者即冯友兰先生,冯教授说得不卑不亢:“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 陈寅恪纪念王国维的雄文,为学者立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而冯友兰的这篇雄文,则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其另一雄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被公认为最能彰显西南联大的精神及其特殊历史意义。碑文有言:“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 此碑永存,而它所代表的学术自由精神在当今学术界却日渐消逝了。然而,在20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批判最多的也是冯友兰;谈起20世纪的中国哲学,唯一绕不过去的人还是冯友兰。一个事实是,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李慎之曾经评价说,冯友兰是一位可超而不可越的人。只有站在他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就如坎坷动荡的近代中国的命运一样,冯友兰的一生,坎坷与矛盾并生,苦难与责任共存。冯友兰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已80多岁,年老多病,“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150多万字的著作,一字一句,全由老人口述,助手笔录而成。他的最后15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写作中间多次生病住院,他甚至说,“现在治病,是因为书未写完。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冯友兰是拼着性命在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果然书成后4个月,他安然而去。●多维解读 1.人生的作业

古代先哲庄子曾经发出过“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形容人生短暂。但是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则因人而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完成好人生的作业至关重要。冯友兰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15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拼着性命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实现了人生价值,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终极作业,含笑九泉。2.学术自由和精神自由

学术自由是学者治学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提倡学者治学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者要以怀疑的精神建立学术批评的民间立场,要敢于对行政干预说“不”。面对国民政府的三度训令,冯友兰慷慨陈词,执笔抗辩,其抗辩雄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为学术自由树立了典范。【适用话题】

典范、精神自由、学术自由、老当益壮、站在巨人的肩上、活着的意义、人生的作业、要勇于说“不”„„

【素材五】

梅贻琦——清华的名片

梅贻琦先生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他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就是典型一例。他强调对学生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了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也表达了他对清华的挚爱。梅贻琦逝世后,其弟梅贻宝含泪回忆说:“五哥长我11岁,生为长兄,业为尊师,兼代严父。”在纪念“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的纪念会上,面对东北地图变色的悲剧,他坚信“不甘沦为奴隶的民众,将群起而图之”。他信心十足:“东北三省虽亡,东北人心未死„„有此民族精神存在,则东北将不致终亡。”在西南联大时,到梅贻琦家做客的人,梅夫人都会捧出一盘自制的叫“定胜糕”的点心招待大家,米糕上嵌有“定胜糕”三个字,表达他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多维解读 1.大楼与大师

大学有了一流的豪华大楼,并不等于有了一流的办学质量。当年,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时,北大并没有大造崇楼巍宇,他的身边云集着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马寅初、刘半农等一大批学术巨擘,他依靠这支群星璀璨的导师队伍,一举奠定了北京大学的基本品格。诚然,为使当下数量激增的大学生有良好的深造环境,添置必需的设备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我们的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来自行政的干预过多,看一所大学办得如何,往往不看其内质,而注重于可视可触的“硬件”。随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大学早已不是净土,“学术腐败”事件层出不穷。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言犹在耳,斯人已去,反观现实,惜哉痛哉!2.厚德载物

真正的君子具有包容世间万物的博大胸怀,他们甘心在别人耀眼的光芒下刻苦钻研。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百年的校史上,正是有了这样的幕后英雄,才有了清华学术星光大道上的光彩与荣誉。他本人虽然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在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大师。正是这样淡泊宁静的心胸、包容旷达的厚德,成就了清华百年的别样辉煌,梅贻琦本人也成了清华的名片而享誉全球。【适用话题】

名片、丰碑、大师、爱国、信心、乐观、破格、大学精神、厚德载物、大楼与大师、不拘一格揽人才„„

【素材六】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官

梅汝璈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东京审判。1946年3月19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梅博士曾慷慨激昂地表示:“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梅汝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受到了应有的惩处。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多维解读 1.正义之剑 法理之剑舞“远东”,梅汝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代表中国人民参与的东京军事法庭审判,不仅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正义,也对发展和维护国际的正常秩序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在中日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之时,我们需要另一把法理之剑再舞“远东”。2.铭记历史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那场如同硝烟一般逝去的历史审判,让中国人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梅大法官之言掷地有声,发人深省。【适用话题】

责任、诺言、正义、忘记与铭记、回望身后的脚印„„

【素材七】

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铁肩辣手,记者当有天下责任;快笔如刀,报人不惜满腔热血”,这是民国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邵飘萍一生的真实写照。素有“新闻救国”之志的邵飘萍,心怀壮志,为了新闻的真实与公正,抨击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袁世凯称帝,他大声疾呼:“袁贼不死,大乱不止。同胞同胞,岂竟无一杀贼男儿耶?”宋教仁遇刺,他秉笔直书:“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矛头直指袁世凯。最终因不愿向反动军阀张作霖低头,面对30万元巨额“封口费”毫不动心,遭到枪杀,以身殉国。●多维解读 1.勇于担当

一个合格的新闻人要勇于担当。作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应该是公众的眼睛,要尽量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对社会进行激情而理性的观察、审视。或许,因时代不同,记者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但是,在“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立言、为历史留言”这一点上,应该是共通的。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将个人的“小责”,升华为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大责”。正如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所言:“尽自己之天职,平社会之不平。”虽路途坎坷,然信念不改,屡仆屡起,至死方休。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公平”当为 “铁肩”所负,“真理”应为“辣手”所书。“辣手”除了犀利、尖锐、深刻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辣”的背后,应有一颗济世之心。2.报人风骨

真正的报人应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不颠倒是非、不哗众取宠”的风骨,傲视一切权贵。素有“新闻救国”之志的自由报人邵飘萍,心怀壮志,抨击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在不自由的境遇中,凸显了一个自由的灵魂,彰显出一个正直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的精神风骨。【适用话题】

责任、风骨、勇于担当、人间正义、人生的作业„„

【素材八】

傅斯年——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被胡适称为“人世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在北大时,胡适、傅斯年和叶公超三人被称为“三驾马车”。傅斯年曾说,“一天只有21小时,另外3小时是用来思考的。”有人评价傅斯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子的典范。然而,傅斯年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傅斯年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人人皆可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抗战开始后,傅斯年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把另一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当了北大代校长,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正所谓“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多维解读 1.人格典范

“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这或许正是社会大众对知识分子精神人格力量的一种期许。在那个动荡的多事之秋,民国学人傅斯年为“谔谔之士”做了生动的注脚。他一改一些知识分子唯唯诺诺、明哲保身等积习,敢怒敢言,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体现了中华学人激越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意识,是一代学人的人格典范。2.给自己修枝

人和花草树木一样,也需要适时修枝。老子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由修枝而悟人生之道,说明只有合道的人才能生存和发展。正如傅斯年所言,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有人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适用话题】

5.2014民国文化名人作文素材 篇五

陈寅恪海外留学 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 高的造诣。“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 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 不绝。”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家亡国破此 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 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 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在 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 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 年时间完成 85 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易代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他为这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奇女子立传,以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 精神”。他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的中国。他留下的著作,以繁体字竖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样。这些文字,烙刻着以学术为生命的独特印记,“留赠来者”。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 恪: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多维解读 1.学术标杆 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就深刻与广博而言,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流传最广的 3 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理由有三: 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有了这“三不住”,陈寅恪还真是免谈的好,因为谈了也是白谈。我想,易中天先生说的是实话,惟其说了实话,让我们看到了斯文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2.人格独立 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 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尤其在“十年**”期间,意识形态的高 压管制也没有让陈寅恪在学术上做出丝毫让步。相反,他提出,做学问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谈不上“现代化”的,更谈不上“世界之公民”。

【适用话题】 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 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

【素材二】 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 35 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 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颇值得玩味的。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 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撰文,具体如下:“这个为学术和文化 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2010 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

多维解读 1.宽容的价值 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世界中,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 “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这 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容忍,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 文明的标志。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 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 【素材三】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很多作品成为东西方文学界、文化界所推崇的经典名著,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 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 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 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一生曾3 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重印 40 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同时他本人也是发明家,曾发

明过打字机,获得了美国专利。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 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他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自称,成功的秘诀是写的东西必须是心得之言,有见地,有力量。鲁迅在世时,常把林语堂骂得狗血喷头。可在鲁迅去世以后,林语堂这样写道:“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林语堂的两个姐姐因家庭困难只好过早地辍学,回乡嫁人。林语堂后来回忆说,他离家去上海读书时,二姐送给他四毛钱,并对他说:“和乐,你到上海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们是没有希望了。” 这种真情厚望,林语堂终身没有忘记。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 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一个富有良知、担当道义的作家,应在著作里展示美好与希望,创造更多诗意的生活和空间,犹如他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里,塑造的道家女子形象姚木兰那样,身在乱世,始终“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就是说,如果外部世界是邪恶的,只要自身周正,也能够安然度过灾患。林语堂先生有这样一段关于文学阅读的精彩感悟:“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等于一个飘荡的灵魂,他始终是一个不成胎的卵子,不结子的雄蕊。所喜爱的作家或文学爱人,就是他灵魂的花粉。” 那么你有喜爱的作家吗?你有“文学爱人”吗?你的灵魂在飘荡吗?你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多维解读 1.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把吾国吾民,看得何其之“艺术”!他说 :“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林语堂作为主流价值之外的边缘 “智者”,其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启示着人文领域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林语堂引领着 我们在儒、道、佛、基督教世界中游历跋涉,在物质、精神、科学、人文的海洋中沉浮,智慧之火花频频闪烁,妙语叠出,精彩纷呈。

2.快乐的真谛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以道德、教养为规范的享乐是人生至善之境。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它 不但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与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轻快。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终结,林语堂这位哈佛博士快乐、智慧的生 活态度在如今喧嚣的尘世里更加显得有趣、可贵,也似乎更加让人难以企及。

【适用话题】 灵魂、尊重、文化交流、人生趣味、精神家园、生活的艺术、科学和人文、文科与理科、快乐的真谛、万物静观皆自得、活出幸福的感觉

【素材四】 冯友兰——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

1939 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联大教务会 议决定致函抗辩。抗辩函的执笔者即冯友兰先生,冯教授说得不卑不亢:“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 陈寅恪纪念王国 维的雄文,为学者立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而冯友兰的这篇雄文,则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其另一雄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被公认为最能彰显西南联大的精神及其特殊历史意义。碑文有言:“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 此 碑永存,而它所代表的学术自由精神在当今学术界却日渐消逝了。然而,20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批判最多的也是冯友兰;谈起 20 世纪的中国哲学,唯一绕不过去的人还是冯友兰。一个事实是,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李慎之曾经评价说,冯友兰是一位可超而不可越的人。只有站在他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就如坎坷动荡的近代中国的命运一样,冯友兰 的一生,坎坷与矛盾并生,苦难与责任共存。冯友兰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已 80 多岁,年老多病,“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150 多万字的著作,一字一句,全由老人口述,助手笔录而成。他的最后 15 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写作中间多次生病住院,他甚至说,“现在治病,是因为书未写完。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冯友兰是拼着性命在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果然书成后4个月,他安然而去。

●多维解读 1.人生的作业 古代先哲庄子曾经发出过“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形容人生短暂。但是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则因人而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完成好人生的作业至关重要。冯友兰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 15 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拼着性命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实现了人生价值,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终极作业,含笑九泉。

2.学术自由和精神自由 学术自由是学者治学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提倡学者治学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者要以怀疑的精神建立学术批评的民间立场,要敢于对行政干预说“不”。面对国民政府的三度训令,冯友兰 慷慨陈词,执笔抗辩,其抗辩雄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为学术自由树立了典范。

【适用话题】 典范、精神自由、学术自由、老当益壮、站在巨人的肩上、活着的意义、人生的作业、要勇于说 “不”

【素材五】 梅贻琦——清华的名片

梅贻琦先生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他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易 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 一位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就是典型一例。他强调对学生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了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也表达了他对清华的挚爱。梅贻琦逝世后,其弟梅贻宝含泪回忆说:“五哥长我 11 岁,生为长兄,业为尊师,兼代严父。”在纪念“九·一 八”事变一周年的纪念会上,面对东北地图变色的悲剧,他坚信“不甘沦为奴隶的民众,将群起而图之”。他信心十足:“东北三省虽亡,东北人心未死?有此民族精神存在,则东北将不致终亡。”在西南联大时,到梅贻琦家做客的人,梅夫人都会捧出一盘自制的叫“定胜糕”的点心招待大家,米糕上嵌有“定胜糕”三个字,表达他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多维解读 1.大楼与大师 大学有了一流的豪华大楼,并不等于有了一流的办学质量。当年,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时,北大并没有大造崇楼巍宇,他的身边云集着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马寅初、刘半农等一大批学术巨擘,他依靠这支群星璀璨的导师队伍,一举奠定了北京大学的基本品格。诚然,为使当下数量激增的大学生有良好的深造环境,添置必需的设备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我们的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来自行政的干预过多,看一所大学办得如何,记者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但是,在“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立言、为历史留言”这一点上,应往往不看其内质,而注重于可视可触的“硬件”。随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大学早已不是净土,“学术腐败”事件层出不穷。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 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言犹在耳,斯人已去,反观现实,惜哉痛哉!

2.厚德载物 真正的君子具有包容世间万物的博大胸怀,他们甘心在别人耀眼的光芒下刻苦钻研。梅贻琦在世人的 心目中,正是这样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百年的校史上,正是有了这样的幕后英雄,才有了清华学术星光大道上的光彩与荣誉。他本人虽然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在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大师,并 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大师。正是这样淡泊宁静的心胸、包容旷达的厚德,成就了清华百年的别样辉煌,梅贻琦本人也成了清华的名片而享誉全球。

【适用话题】 名片、丰碑、大师、爱国、信心、乐观、破格、大学精神、厚德载物、大楼与大师、不拘一格揽人才

【素材六】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官

梅汝璈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东京审判。1946 年 3 月 19 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梅博士曾慷慨激昂地表示: “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梅汝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 名日本甲级战犯受到了应有的惩处。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 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多维解读 1.正义之剑 法理之剑舞“远东”,梅汝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代表中国人民参与的东京军事法庭审判,不仅为 中国人民赢得了正义,也对发展和维护国际的正常秩序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在中日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 之时,我们需要另一把法理之剑再舞“远东”。

2.铭记历史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那场如同硝烟一般逝去的历史审判,让中国人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梅大法官之言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适用话题】 责任、诺言、正义、忘记与铭记、回望身后的脚印

【素材七】 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铁肩辣手,记者当有天下责任;快笔如刀,报人不惜满腔热血”,这是民国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邵飘萍一生的真实写照。素有“新闻救国”之志的邵飘萍,心怀壮志,为了新闻的真实与公正,抨击 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袁世凯称帝,他大声疾呼:“袁贼不死,大乱不止。同胞同胞,岂竟无一杀贼男儿耶?”宋教仁遇刺,他秉笔直书:“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矛头直指袁世凯。最终因不愿向反动军阀张作霖低头,面对 30 万元巨额“封口费”毫不动心,遭到枪杀,以身殉国。

●多维解读 1.勇于担当 一个合格的新闻人要勇于担当。作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应该是公众的眼睛,要尽量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对社会进行激情而理性的观察、审视。或许,因时代不同,该是共通的。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将个人的“小责”,升华为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大责”。正如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所言:“尽自己之天职,平社 会之不平。虽路途坎坷,” 然信念不改,屡仆屡起,至死方休。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公平” 当为 “铁 肩”所负,“真理”应为“辣手”所书。“辣手”除了犀利、尖锐、深刻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辣” 的背后,应有一颗济世之心。

2.报人风骨 真正的报人应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不颠倒是非、不哗众取宠”的风骨,傲视一切权贵。素有 “新闻救国”之志的自由报人邵飘萍,心怀壮志,抨击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在不自由的境遇中,凸显了一个自由的灵魂,彰显出一个正直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的精神风骨。

【适用话题】 责任、风骨、勇于担当、人间正义、人生的作业 【素材八】 傅斯年——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被胡适称为“人世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在北大时,胡适、傅斯年和叶公超三人被称为“三驾马车”。傅斯年曾说,“一天只有21 小时,另外 3 小时是用来思考的。”有人评价傅斯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 子的典范。然而,傅斯年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 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傅斯年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人人皆可 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抗战开始后,傅斯年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 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把另一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 “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 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当了北大代校长,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正所谓“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多维解读 1.人格典范 “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这或许正是社会大众对知识分子精神人格力量的一种期许。在那 个动荡的多事之秋,民国学人傅斯年为“谔谔之士”做了生动的注脚。他一改一些知识分子唯唯诺诺、明 哲保身等积习,敢怒敢言,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体现了中华学人激越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意识,是一代学人的人格典范。

2.给自己修枝 人和花草树木一样,也需要适时修枝。老子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由修枝而悟人生之道,说明只有 合道的人才能生存和发展。正如傅斯年所言,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有人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 枝、打杈、寻水、培肥。

6.小学生民国作文 篇六

蒋氏故居位于奉化溪口镇内。一到那里映入眼帘的是一道古色古香的武岭门巍然得屹立着。门前的一排参天大树是那么挺拔,那么粗壮。武岭门是溪口镇的门户,用略带粉红色的块石砌成。是溪口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武岭门是进入溪口镇的必经之路,因建在武山的山脊上而得名。1929年前还是个小庵堂,因蒋介石的母亲笃信佛教,常到这里念经拜佛。1930年被蒋介石改建为城门建筑。门额上“武岭”二字为国民党元老于佑任所题。门楼内侧也有“武岭”二字,是蒋介石所书。

武岭门前人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走进门一看风景优美、鸟语花香,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武岭门的旁边有一幢三间二层的小洋房,这便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从国外回来居住的房子,这栋小洋房处处散发着现代气息,吸收了许多外国元素。小洋房一楼里进有一块“以血洗血”的石碑,讲述了蒋经**亲毛福梅遇难的历史,表达誓报杀母之仇的坚定决心。楼上东边一间就是蒋经国夫妇卧室,西边间是他的书房。中间是会客室。从小洋房的平台上可以俯看 “剡溪” 和溪口全貌。小洋房附近还有跳水台、憩水桥、钓鱼台等建筑物。

顺着清澈的剡溪、沿着武岭路,不一会儿就到了丰镐房。丰镐房的正门门楣上方的题匾“蒋氏故居”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所书。建筑格局为前厅后堂、两厢四廊。这里值得观看的是两排很窄楼梯,扶手伸出双手就可以抓住,原来没有这么窄的,蒋介石的母亲过世后,蒋介石让人改成这么窄的,因为生前母亲是小脚,怕母亲魂魄回来的时候爬不动,楼梯窄可以双手扶着楼梯上楼。庭院里还有宋美龄亲手种的两棵桂花树。

最后,我便来到了蒋介石出生地――玉泰盐铺。这里是蒋介石的祖父及蒋介石的父亲经商开店的地方,楼上卧室,楼下作店面,蒋介石出生在楼上。在西侧墙脚有蒋介石书写的“玉泰盐铺原址”,署名“中正”。

我介绍完了,怎么样?我当小导游不错吧!亲,给个好评呗!

★ 蒋氏故居导游词

★ 关于麦饼作文

★ 吃饼作文

★ 一个饼记事作文

★ 萝卜丝饼400字作文

★ 卖饼阿姨作文

★ 做饼记作文

★ 吃饼赏月作文

★ 因为蒋老师的话

7.小学生民国作文 篇七

一、清末民初新教育思想的发展

晚清时期,科举制度、八股文的弊端日益显现,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晚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推行“ 新政”。 由此,束缚教育发展的框框条条终于被逐步打破, 自此之后的新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教育也开始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晚清政府推行“ 新政”后,将清政府的学部改为教育部,政府教育机构的现代性特征逐步凸显出来,而且教育的民主化、自由化观念逐步形成并得到了强化。 科举制度被废除后,晚清时期“ 新政”下频发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潮、 学潮。 尤其是各种学潮频发多发, 仅1905年便发生各种学潮160次, 而且许多学校的学生将退学作为学潮的重要形式 , 而在1905年之后的学潮以罢课作为主要的形式。1903年,浙江大学堂的部分学生因故和学校监舍产生了冲突,后来遭到学校的开除,学生们进行多次交涉之后无任何结果,全校学生们遂集体退学。 一些极为细小的事件,也可能成为引发学潮的导火索。而这些导火索,无非就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已, 表面现象之后实际上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包括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不断对抗,此种对抗主要体现在学校管理者注重传统,而学生渴望民主;学校管理者注重秩序和通过命令的方式管理学生,而学生争取自由。

针对学生自由和民主的呼声,针对不断爆发的学潮,袁世凯政府多次下令整饬学校秩序,1914年还专门发布《 维持学校令》,认为学生们不好好学习却妄图干预政治, 由于学生们受到自由思想、平等思想的影响而不尊师道规矩,导致学风日渐败坏,责成教育部进行大力的整饬[1]253。 但是,当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反对封建专制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大势,学校中学生的进步活动、各类学潮并非通过行政强制手段便能够压制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新教育思想应运而生。 1915年的《 青年杂志》 和 《 新青年》 发表了许多文章批判独裁制度的弊端,认为封建教育制度已经和当时的时代发展格格不入,因而是应当完全摒弃的。 除此之外,《 中华教育界》 发表的部分文章中提出当时的教师是“ 精神的杀人之刀斧手耳”,认为当时的学校教育扼杀了学生们的精神自由。这些报刊上的文章,就是当时部分思想较为先进人士的真实想法。 当时教育领域的落后局面,导致了许多青年学生的极度不满,有学生在刊物上发表文章职责学校是“ 智识之贩卖所也”。当时的学生群体们,在社会大思潮的影响之下,能够开始独立地对教育问题进行审视、观察、思考,产生了不少新教育思想,而“ 教育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成为后来民国初期高校学生自治的思想基础。

二、西方教育思想的引进

“ 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就是不断在向西方教育学习、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而逐步完成的。晚清时期,欧美国家的进步教育运动、新教育运动等对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教育运动在晚清时期发轫之后,民国初期逐步得到推广。 1911年的《 教育杂志》中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 昔日之言教育者,曰日、曰英、曰德,近日之言教育者,曰法、曰美;昔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立宪国民,今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共和国民;言立宪者故取日、英、德之学制,言共和故取法、美之学制,此今昔之所以不同。 ”[2]156在筹建中华民国之时,人们已经考虑到新型的政体急需新式的教育,此处的“ 新式的教育”并不同于清末新政和洋务运动时期的新教育,而是指教育必须符合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新教育必须符合共和体制。

民主与科学是西方国家共和思想的精髓所在,在“ 西学东渐”之风的影响下,早在晚清时期就已经有不少学者和教育界人士提出了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精神的主张,而且此种思想主张在民间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只不过是并没有获得当时统治者的认可,未成为官方的思想意识形态。 中华民国成立后,蔡元培担任了民国首任教育部长,民国初期高校学生自治和蔡元培本人的一些观点主张也具有密切联系。 蔡元培作为民国首任教育部长,从欧洲新教育的发源地将新教育思想引进到中国来,并且将其作为民国初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对该时期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西方教育思想成为民国初期高校学生自治的重要思想基础。在民主社会的时代变化过程中,民国初期在蔡元培等人的推动下,逐步将“ 新教育”作为发展教育的重要基调, 在理论上逐步开始宣扬杜威等欧美教育家的思想,而且还邀请杜威本人到中国讲学,迅速兴起了一股学习杜威教育思想的热潮。 杜威认为“ 民主”在教育上体现为“ 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3]5。 杜威等人的西方教育思想,逐步在民国初期的学校教育中获得了践行,逐步提倡学术自由、开放女禁、教授治校和教育教学试验。

三、传统封建礼制的颠覆与学生群体的形成

晚清时期,中国的传统礼制逐步被颠覆,被称之为“ 三千年大变局”。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坚持仁政治理天下,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强调民众在统治下各安其位,而是大夫阶层以德性教化百姓,为此天下的良好的礼治秩序。 19世纪初期,进化论被引入到中国,被梁启超等维新派所吸收,认为社会也存在进化,社会进化论也被引入到中国, 并且将这些理论基础作为改良中国社会的依据。 但是,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没能够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未能分清两者之间的糟粕与精粹,似乎认为西方文化都是先进的,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落后的,形成了“ 崇洋媚外”的一股不正常的潮流。 辛亥革命之后,欧美国家的平等思想、 民主思想进一步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加之《 新青年》 等新文化刊物宣扬新思想、新主张,对封建纲常礼教进行猛烈的抨击。 新思想和新主张下还积极倡导家庭伦理革命, 使许多受到五四新文化洗礼的人逐步走出家庭这个狭小的空间,步入无比广阔的社会大舞台。1920年4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南京学术讲演会上发表了《 新人生观》 的讲演,在其讲演中说“: 中国现在的社会,已知打破阶级制度,求自由, 求平等;提倡群众运动,谋互助,谋合力。 ”杜威的这些讲演中的内容, 是其到中国之后对中国进行了认真细致观察而得出的看法。

清末民初到1920年代的时间内,在中国“ 大变局”的影响下,宗族伦理逐步让位于“ 个性解放”,之后,又通过开展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中国已经在思想意识方面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个性解放”个体本位思想又逐步让位于社会群体的要求,“ 为国家、为社会”的意识逐步在青年群体中成为主流,之后逐步形成了青年亚文化。该时期,学生作为一个群体逐步形成和崛起, 学生群体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 “ 社会类别”而存在,自然不甘于完全受制于校方的管理 ,尤其是对高校学生而言,加之青年救亡运动的广泛开展,产生了高校学生自治的内在要求。因而,传统封建礼制的颠覆、学生群体的崛起和青年救亡运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群体的相关观念逐步被改变,以“ 个性解放”代替封建礼教、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代替个人小我的利益,成为民国初期高校学生自治的重要思想基础。

四、政治理念的嬗变

我国封建政府没有能力将其统治权完全贯彻于其所管辖的全部领域,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或许就是由此产生的,东周时期列国之间战乱纷扰,周天子却无力进行有力的控制,这些均能够说明封建统治下的种种弊端。 清朝虽然推行中央高度集权的封建统治,但在社会上依然存在许多让民众进行自治的空间地带。民主宪政思潮对近代以来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 自治”的领域也逐步延伸到了经济社会的许多领域,之后又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影响,政治理念的嬗变继而影响到教育理念、学生管理理念的改变。

在这种政治理念的嬗变之下,不少教育界人士也认为,学校是负责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地方, 学校教育对于人们文化思想的启蒙、中华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至关重要,学校肩负着培养“ 新民” 的职责,陶行知就在《 新教育》杂志发表文章说“, 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 想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 必先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学生”。 当时,不少高校学生参照政治形式建立学生自治组织,由这些学生自治组织参与学校生活和相关事务的管理,通过高校学生自治而培养自治的公民意识。

摘要:清末民初新教育思想的发展,西方教育思想的引进,传统封建礼制的颠覆与学生群体的形成,政治理念的嬗变,是民国初期高校学生自治的思想基础。民国初期,作为一种新式的教育方法,学生自治被引入中国,而且被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生自我教育的手段予以推行,其不仅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符合社会民主发展的潮流,学生自治取得显著的良好成效,这和该时期的思想基础是分不开的。

8.寻找民国小学的身影 篇八

街的尽头,就是乡村的一角。瞧呀!弯弯的溪流,袅袅的杨柳,丛绿深阴之中,列着几座茅舍。旁边的池塘,承受着溪之流水。这地方,我仿佛前日来过吧,但是没有这样清幽。

溪流添了潺潺的汩汩之声,池塘的水,更深澈而澄清了。滨水的杨柳,也柔媚青葱了许多。地上的花儿,在这番新雨之后,莫不娇嫩活泼,生意盎然,愈形可爱,因为它们都受了雨的沐浴。所以绿杨丛中的鸟儿,忙得穿梭也似的飞来飞去,整理他们的被雨之巢。

瞧呀!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致呵!幸福的人儿,都来赏玩吧!”

这是一篇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作文,名叫《夏·雨》,出自上海国光书店1947年再版的《小学模范作文》一书。一位语文老师点评说道:“一个小学生能拥有如此丰富的辞藻,并且能够如此娴熟地驾驭文字,这真令我这个七十年后的小学语文教师感到汗颜!”

上有信念下有常识

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一套百年前的《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震惊之余,颇感惭愧,想不到自夸“站在时代前列”的今人,在教育上竟落后于前辈。这套书编于1914年(民国三年)。那时帝制刚刚结束,旧式的私塾教育尚未完全废止,而城市已开始了新式学校教育。在大城市,连一向与凑书无缘的女孩儿也有了上学的机会。当时的小学教育分初小和高小。初小为合班上课,高小则男女有别、分而教之。因此便有了专为女孩子编写的高小课本。

这套“国文”课本(今天叫“语文”)共6册,供高小3年6个学期使用。其有3大优点:一是课文内容极为丰富;二是编撰理念十分先进;三是文字深度远胜今天。6册书每册40课,共240课,内容无所不包。传统文化自然要占重要一席,篇目包括《礼记》、《左传》、《国策》、《论语》、《孟子》以及历代名家诗文,粗算下来,不超过全部课文的20%,所占比例并不算大。倒是一些涉及西方历史文化的篇目更为引人注目。单从题目上看,便有《亚衣丹》、《记某法人事》、《鲁滨孙》、《英民之特性》、《巴黎观画记》等等。其中《盲女》一篇分上、下两课,讲述了美国“丧明失聪”的残疾女孩儿罕伦(即海伦·凯勒)自强自立、学有所成的感人故事。此外,还有不少课文讲伦理,说审美,倡导良好生活习惯。看题目,便有《习劳》、《蚤(早)起》、《慎微》、《惜阴》、《友爱》、《崇俭》等等,既注重私德教育,也重视公德的培养。

此外,在第一、二册中,竟还有《佛教》、《道教》、《回教》(即伊斯兰教)、《基督教》4篇课文,每篇不过二三百字,简要介绍该宗教的创始者、教义、传播、影响等。以上这些常识,五六十岁的长者也不一定能说清。就是今天的大学生、研究生,也不见得人人了然。然而百年前,一个高小毕业生即已具有如此完备的知识结构。

民国教科书的编纂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民间性,民间在编纂教科书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只报教育部审核即可;二是它的编纂者都是具有现代思想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如胡适、舒新城、郭秉文、朱经农、黎锦晖、廖世承等,由他们来商定给小学生编课本,自然也就体现了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

斯是陋室顶天立地

民国年间小学堂的建筑,尤其在乡村,是十分简陋的。国学大师钱穆在他晚年所著的《师友杂忆》中描述他家乡小学的情形是这样的:“果育学校乃假华氏一祠堂屋,有一大厅,四壁楹柱,皆遍悬联语。右边侧房为乐在斋,诸师长退课皆聚于此。乐在斋北左侧开一门,通大厅之后轩,广长舒适。朝北长窗落地,窗外杂莳花木,有假山,有小池,俨然一小园。幽倩怡人。轩左向南为大厅之左侧房,顾师卧室在焉。”这反映了民国初年祠堂作学堂的学教环境。

民国年间的小学,是在传统私塾基础上的近代化转型。学校建筑大多利用了乡村中已存的公共建筑,如寺院、庙庵,这类散布在郊野山麓作为传统心灵交汇的场所,成了传播新知识的天地,宗教对近代教育发展载体的贡献也以此表露。另外,就是蛰居家族祠堂、义庄和私人住宅了,这也印证了民间力量对新教育的积极支持。

曾有人考察滨湖近代学校,大体便如上述。如1912年,开原乡立第一小学是利用河埒口雷尊殿创办的,胡埭日新学堂是利用东平庙创办的;1914年,开化乡第九国民小学是在南林禅院创办的;1921年,尚德学校是利用张氏宗祠兴办的;1929年创办的马山嶂青小学,地址在张家祠堂;1932年时考试院副院长钮永建在马迹山雁门钮家祠堂创办私立夫椒小学校;1938年,胡埭基督教安息日会在西溪教堂旁开设三育小学等,这种情况基本贯穿了整个民国年间并延续到更长的时期。

尽管学校建筑普遍较为简陋,但民国年间这些建筑里的学校还是勇敢地承担,并完成了由传统到现代教育的过渡,依然在那个时代帮助几代人完成了最初的求学。受益于那一时代的学子,在日后的回忆中还是流露出依恋的情感。还是钱穆,还是那果育小学:“校中诸师皆住镇上,独顾师由县城中来,乃宿校中。每日下午四时课毕,诸师皆散,颐师一人在后轩,一长方桌,酒一瓶,花生、熏鱼等数小碟,手书一卷,随酌随阅。诸同学喜自乐在斋进后轩,围师座,有所请益。师不拒。”

今天的人们依稀可以从老照片中,感受到民国有识之士对承办小学的用心良苦。如民国8年(1919),山西祁县开明士绅渠仁甫,独资创办了祁县私立竞新小学校。校址设在小东街路南,校门悬挂着“私立竞新小学校”校牌。校门联由渠仁甫先生亲拟:竞秀育群英,勿徒识字读书自了;新知资后进,期作顶天立地之人。学校有礼堂、教室、校务会议室、寝室等11间房屋,后增设图书馆、小操场等建筑和场地。竞新小学所聘教员都是饱学之士,在教学上,他们因村施教,采取教育与实验相结合的办法,使学生能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当年,竞新小学因师资高、校规严、设备全、成绩优而闻名三晋。

尚武精神勤苦强毅

童子军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更是民国外患内忧的产物。这种遍及世界的青少年组织,在民国时期作为一种社会教育的新形式,从西方传人中国,并改变了它原来的模样,以适应民国的情势,对民国的历史造成一定的影响。民国的童子军有三句铭言:“准备、日行一善、人生以服务为目的”。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国欺凌,而中华民国的建立也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多少良性的变化。由于受到日本的影响,一部分有识之士试图从中国传统教育上寻找中国失败的原因,认为要一改中国传统教育的“文弱”,主张对各级学校学生实行军事训练,以军人的爱国、尚武精神培养学生,甚至提出以军事化的方式来组织社会,以勤苦强毅、爱国心激励国民以御外辱。童子军教育与体育相比,身心并重,更能体现教育者的良苦用心,因此,在西学东渐的热潮中,童子军这个新事物在民国元年时

开始进入中国。

1912年2月25日,武昌文华书院的教员严家麟先生,参考英美童子军的教育形式,集合志愿学童在文华公书林举行宣誓,成立中国第一队童子军,为中国童子军之创始。开创之初,主要是在租界和教会学校、团体进行活动,大多使用英文教学。童子军在课后、业余进行一些慈善和服务活动,影响不大。

191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远东运动会,童子军进行了会操表演,并参与维持会场秩序等服务工作,引起当时参加运动会的各省教育界人士的注意。运动会闭幕后,各地教育界人士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提倡、推广童子军组织。是年11月,“中华全国童子军协会”在上海成立,北京、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地设分会。童子军的影响逐渐扩大,开始向全国发展。这一时期,创办童子军较有成效的是江浙地区,特别是上海。据《教育杂志》调查,1922年,江苏60个县中,有41个县创办童子军,总人数达11251人,其中上海县有1110人,活动也较为频繁,主要是会操、表演、服务以及露营等;创办的目的很明确,在于“训练儿童视察、服从及恃己等习惯,教以忠恕之道,并授以一切利人益己之艺术,使成为良善有为之国民”。

据悉,当时的童子军教育的课程分三级,即初级、中级、高级,另外还有各种专科。初级课程有10项内容:如党国旗、誓词、礼节、徽章、操法等。中级课程有14项内容:如生火、露营、缝补、救护、侦察等。高级课程有15项内容:如测量、制图、架桥、星象、游泳等。专科内容较多,约七八十项,大都是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的项目,如自行车、电子及无线电、医学救护知识、操艇、航海、水上救生等。

童子军

遍及世界的青少年组织童子军,20世纪初产生于英国,创始人是英国军人贝登堡将军。贝登堡在南非殖民地服役时,迫于形势的需要,便训练当地的儿童充当助手,让其担任送信、警戒等工作,卓有成效。回到英国后,贝登堡发现英国的青少年颓废、消极,很是担忧。1907年,贝登堡在白浪岛召集20个十几岁的孩子,每天从事烹饪、侦察、追踪、斥候、森林技能、自然研究等活动,愉快地过着露营生活。这次试验性的营区活动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并由此揭开了童子军运动的序幕。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贝登堡开始具体制订训练青少年的计划。他依据自己在孩提时代的一些户外经验和在军队里训练士兵的方法,又借鉴祖鲁族、阿非利加族、斯巴达、日本、爱尔兰等世界上其他民族对青少年教育的经验,于1908年出版了《童子军警探》一书,这是第一本关于童子军训练的专著。与此同时,在童子军创办的一年间曾在伦敦晶宫举行过一次集会,有1万1千多个儿童参加。两年时间内,英国参加童子军活动的儿童迭12万4千人,随后,欧美各国也开始仿效。

教师地位远超县长

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享受了大师写文,名家作词的教育水准。事实上,民国初年的小学教育,完全是一种草创,因为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但当时的教材表现出来的水平之高,却令人吃惊。孩子们入学的第一课,是著名的语文改革家、文字学家钱玄同和刘半农精心编写的课文;当时的初等小学用的国语课本,则选用了叶圣陶编写,丰子恺绘制插图的《开明国语课本》,浅显易读又不失儿童天真。当时的一流人物几乎都涉足小学教育,而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现在的大作家、大画家来屈身编写“先生,早。”“小朋友,早。”民国史研究者傅国涌曾在一次谈话中说,小学教材是奠定一个民族的精神底线的东西。“在底线的意义上,我们的国民是由小学教科书塑造的。小学教科书担负的责任,比任何一个阶段的教科书都要重大。如果你在小学阶段读的教科书是高品质的,代表一种文明的最好的常识教育,那么你即使不读中学,不读大学,也能够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健全的人。”

一个不能忽视的情况是,民国时期政府对教育的干涉是很少的。教育部只管教育行政这一部分,仅限于制定大的方略。由于学术环境的自由,各种教育理念也得以尽情表达,并得到充分实验。整个民国时代,各种教育实验遍于国中,呈现丰富多彩之面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晏阳初的平民教育、黄炎培的职业教育,如风起云涌,如春花烂漫。

另外,在教育政策层面,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毛泽东就是在湖南师范学校毕业的。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规定“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

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

说到民国小学教育,便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第一神童江希张。江希张是济南历城县江家庄人。他在清末时差点被选作末代皇帝溥仪的伴读,民初又被康有为誉为“民国第一神童”,7岁时就写了一套《四书白话解说》丛书,轰动中外学坛。9岁那年,江希张写了《息战论》等书,以一童子而能融洽教理,为世界民族请命。时人称他“生有异禀,一二岁而识字,三四岁能弄翰墨,五六岁能注释经书。”

江希张的父亲江钟秀在艰辛的农业劳动之余,苦读20年,著有《孔孟图歌》、《兴学创文》等通俗读物。江希张的母亲王崇孟在农村上过私塾,后来考入济南女子师范学校。她在江希张一两岁时,便开始教他识字。12岁后,江希张厌倦了“神童”生活。父亲将他送到了泰安萃英中学(现泰安一中)接受新式教育。两年后,江以第一名的成绩转入北京汇文大学预科。

1927年眷,刚满20岁的江希张抱着科技救国的理想,踏上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征途。江希张读的是巴黎大学化学专业,无论什么考试,几平都是第一、二名。不少外国同学对江希张的智商惊叹不已。

江希张归国后,立志重写《四书白话解说》,终于在1935年完成了的写作。新书一经出版,便在国内引起了轰动,两年内竟印行了14版。“七七事变”爆发后,华北一些重要城市相继沦陷。江希张与妻子几经辗转到了广州,过起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1939年春,应岳父邀请,江希张痛别爱妻,赶往南非约翰内斯堡任当地华侨报纸《侨声报》总编辑,宣传中国抗战。然而,就在他任满两年准备回国时,珍珠港事件爆发,从此交通断绝,他在南非一直呆到了抗战胜利。

上一篇:pep小学英语四上教案下一篇:造价员试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