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使命读后感

2024-08-28

责任与使命读后感(8篇)

1.责任与使命读后感 篇一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精选多

篇)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

读了肖川教授的教育随笔《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受益匪浅。《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延续了肖教授在凝练、舒展的言说中表达深邃、细密之思的风格,让我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触摸到了教育的时代主题。

在一个民主、自由和文明的社会中,写作是源于一种生命、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源于对世界、对人类的一份惊喜,源于对自身经验、自我情感的一种珍惜。而对肖川教授而言,写作是“源于分享的需要,表达和自我表现的需要”,是为了“呼吁、呐喊以引起世人对某一问

题的关注”,是为了“诱导、劝说、鼓舞和激励更多的人朝着在我看来更正确、更光明、更人道的方向共同努力”。阅读肖川教授的这本教育随笔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这份“使命与责任”。

肖川教授提倡“想大问题,写小文章”。他说,所谓大问题,就是那些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想大问题会“使得我们超脱世俗的名缰利锁,使得我们超越琐屑和平庸,使我们从根本上确立起对世界与人生的态度”。所谓写小文章,就是写随笔。随笔是最自由的文体,没有一定之规,可长可短,可文可白,可叙事可抒情,可感叹可议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随笔“能够培养我们的一种趣味,一种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品质,一种细致思考的习惯”。作为思想者,肖川教授对教育领域中一些大问题进行了系统思考,然后用随笔的文体表达出来。在他看来,随笔

不仅是一种写作的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人生理想的自然流露。他说:

“在我的文字里,不仅表达着我的教育理想,也表达着我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正如《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的书名所揭示的,他力图在字里行间溶渗着理想、信念、智慧、真情、使命与责任,这也正是辉煌灿烂的教育大厦和自由幸福的美好人生的基石。

同时,阅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让我有一种从层层困惑走出来的感觉,有一种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的感觉。虽然,我暂时还不能深刻领会书中的理念和观念,但至少使我明白了许多之前模模糊糊的概念。它让我明白了民主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对于培养学生自由灵魂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一堂好课——真诚、丰富、深刻;它告诉我,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怀;它提醒我,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因为“快乐是一种美德”;它提醒我,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它提醒我要不断扩充自己的学识,要手不释卷,同感哦阅

读让自己一步步成长;它提醒我,要用一生的知识来备一节课……

最近我读了《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读着肖川的这本书,受益匪浅。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是肖川教授的教育随笔集。他认为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的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肖川教授在凝练的言说中表达深邃细密之思想的风格,不禁让我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触摸到了教育的时代主题。我感到这本书值得一读。

“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应该成为所有教学的自觉追求。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

这是我在读肖川教授《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这书中,认为他对生命教育解读时最精彩的话语之一。

在新教材的教育的理念中,学校领导反复强调要提高课堂效益。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可以提高课堂效益呢?其中的一个方面那就是生命的课堂。在课堂上把“感悟亲情”、“善待生命”作为最重要的话题和学生讨论,努力让学生学会感动,让学生学出意义,让学生有思想,让学生学得快乐。把生命教育融入到教育之中。作为一名有追求的教师,我们该如何用生命的角度来看待教育,来看待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再思考:教育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真情的互动,灵魂的对话,当然也是对人生的诠释。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的学生不再是盲从,也不再是遵从,他们更多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存。

作为学校的一名教育工a>者,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感的心灵世界,读后感《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我们有责任,也有使命把人性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成为“作业训练”、“成绩提高”等应试东西的代名词。这正如肖教授在书中表明的“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肖教授指出:生命教育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为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第二个层次应当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第三个层次是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应当涵盖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

读了肖教授对生命教育的三重解

读,我思忖着,如何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在校园中激昂起生命的欢歌呢?

首先我想应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主动地、快乐地生活。让他们在我们教育中,受到关注,得到关怀,哪怕是我们班中的任何一名暂困生,都应当成为我们教师心中关注的对象。所有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永不言弃。让他们平等地、自由地生活、学习。没有强制、没有苛严,也没有功利,更没有压抑,但要有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崇尚兴趣,热衷读书,关注生活,思考教育现状。

其次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还应该教会学生理智的生活控制。正如肖教授所言,儿童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我想通过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在现实与幻想的冲突中,思考生活和学习。

再次,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更应该让学生创造性地生活,让我

们的学生富有灵气。我们要为孩子们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体验场所,让孩子们不断地去改变、去尝试、去思考。要让他们有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感想,力争上游,积极进取,作为教师要努力地去创造新的环境,创设新的机遇,从而提升自身的生命教育质量。

通过学习,我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内心世界迸射出了无穷热情。我期待着,通过对生命教育的实践,让学生变得越来越可爱,我自己也越来越受学生的喜爱;让我的教育变得更富魅力,让学生变得更具活力。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

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一书,心里颇有感慨。它让我明白了民主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对于培养学生自由灵魂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一堂好课,真诚、丰富、深刻;它告诉我,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怀;它提醒我,要让

学生快乐地学习,因为快乐是一种美德;它提醒我,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它提醒我要不断扩充自己的学识,要手不释卷,阅读让自己一步步成长;它提醒我,要用一生的知识来备一节课。

教育是有灵魂的,教育是有使命感的,在教育越来越追求效益和效率的今天,触及这样的话语总能让人警醒而又感觉亲切。作为学校教育,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是一群群鲜活的生命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感的心灵世界。我们有责任,也有理由把人性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成为训练、成绩等应试教育的代名词。这正如肖教授在书中表明: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

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则构成生命教育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何人何事,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本着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信念,力争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以人为本,奉献真爱。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孩子创造一个均衡发展的教育环境,使孩子享受到平等的教育,使我们的教育面向所有的孩子,面向孩子的一切。二要加强学习,学为人师。树立学无止境、学高为师的思想,要向实践学,要向书本学,要向同行学,要向孩子学,让学习变为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素养。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

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三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孩子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我们要加强师德修养,为孩子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孩子,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家长和全社会的尊重。

一种使命,孩子的人生,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都系于教育一身,每天我们接过来的,不只是孩子,而是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一颗颗期盼的心。教书育人,我们责无旁贷!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应该成为所有教学的自觉追求。那么就让我们怀着

执着的情怀,带着生命上路,以生命唤醒生命,以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让学生的生命因我们的生命更加丰满旺盛,我们的生命因学生的生命而充满活力与激情。

本温暖的书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美好的教育世界,展现了一幅完美的教育状态和生活样式。沉浸在这个阳光的教育世界里,是一种身心的净化、一种精神的洗礼、一种心灵的澄澈、一种人性的升华,这就是教育的力量,这就是爱的力量!

教育的路还很长,我们正在路上,用自己的坚强与耐力、理想与信念、意志与汗水去浇灌事业之花。

又是一年总结时,趁着月休,把在心头收藏已久的肖川教授的《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仔细地研读了一遍,用他的“教育智慧与真情”,抒写着他教育的惬意人生,诠释他对“教育理想与信念”的

不懈追求,肩负起“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感触颇丰,启发多多,受益匪浅。

使命、责任,多有分量的词语!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工作者”这一称号赋予我的是怎样的使命?肩负怎样的责任?肖川教授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读完此书我似乎为这些年在特殊教育学校能力工作的教师们找到了一丝安慰。从事教育3多年,虽然兢兢业业但却未能透彻理解教育的真谛,肖川教授给了我悦心明智的启迪,指引着我去追寻真实的生命状态,探讨教育生命的意义,体味做教师的幸福。

一、筛选“教育”的关键词

肖川先生书中概括说:“基于我的教育探索,基于我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如下应该是理解 “教育”的关键词:学习领域、学生的发展、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经验课程、有效教学、课堂互动、知识建构、教师成长、学校文化。”这里

我选定了“生命教育”、“有效教学”及“教师成长”,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领悟。

生命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原因在于:只有能够关注生命、促进生命成长并进而成全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具有“善的目的”的教育。肖川先生书中注明了他理解的生命教育有三个层次: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一层;生命教育的第二层是作为教育的存在形式——它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努力创造生命化的校园,生命化的课堂。生命教育是一个有着明确价值追求而又涵括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其中包括:安全教育、信仰教育、感恩教育、死亡教育、人权教育、和平教育等等。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三层。

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学生非常明确学习的意义;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和任务;对于教学过程学生有实质性的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将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教师成长—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影响学生发展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教师。实践证明通过校本培训来促进教师成长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其模式为“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

这些知识的获得更进一步诠释了“肖川先生的书是为教师写的。本书反映教师的需要与趣味。”

二、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肖川先生书中为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怎么做教师?”身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并不仅仅限于对错误行为的矫正,更在于关注学生心灵和健康人格的成长。做个什么样的老师,那就先要求自己从简单做起:

1、用心。用心不是技能,是态度,是想做好一件事情的心情。只要用心了

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用心做复杂的事情,很简单;用心做简单的事情,很不简单。简单中蕴藏着精髓......在简单中成长。

2、智慧。智慧是一种思考力,是课能上好的基础。教育需要智慧需要反思。用智慧启迪我们的学习、思考与提升,这些可以表现在课堂上,可以与学生共同分享。

三、给教师的建议

1、让心灵变得丰富和深刻

肖川先生在书说道:“让心灵变得丰富和深刻是一个近乎奢侈的话题。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文化底蕴。好的教学是一个精神漫游的过程,正如登山,只有当我们最终登上山巅,俯瞰登山时所走过的路时,我们才会有一种成功的感觉。不知自己什么时候能体会到这种感觉。”

2、捕捉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

肖川先生在书说道:“我想一个易于被感动的人一定是幸福的人,一个善

良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过着真正的人的生活的人。真正的成熟是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接纳一切,包容一切,并学会重新去热爱,热爱一切美好和充满希望的人和事。”

3、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肖川先生在书说道:“给生命一种向上的力量。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说:‘我是重要的!我是能行的!我是快乐的!我是唯一的”。我自己要学会笑,学会微笑,学会在受挫折时还能够笑得出来。要学会拥有一个乐观的积极的心境。”

4、给予学生更多真诚的鼓励

肖川先生在书说道:“我相信每个成功的人的经验之中,都一定具有最初的鼓励所给予他的温暖和力量。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就更需要老师的鼓励。有时候家长给我打电话,说今天孩子回家说老师表扬我了,我高兴了一天。我们应该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在鼓励中建立学生的自信,在

鼓励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5、有意味地言说

肖川先生在书说道:“教师教学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其实传达的是一种趣味和境界。很深奥的一句话!是啊,我们要是真正的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自己不断的读书进步,修炼自己的课堂语言。让自己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

阅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让我有一种逐渐从层层困惑中走出来的感觉,有一种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的感觉。虽然,我暂时还不能深刻领会书中的理念和观念,但至少使我明白了许多之前模棱两可的概念。它让我明白了民主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对于培养学生自由灵魂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一堂好课——真诚、丰富、深刻;它告诉我,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怀;它提醒我,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因为“快乐是一种美德”;它提醒我,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它提醒我要不断扩充自己的学识,要手不释卷,阅读让自己一步步成长;它提醒我,要用一生的知识来备一节课??教育的路还很长,我们正在路上,用自己的坚强与耐力、理想与信念、意志与汗水去浇灌事业之花。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是肖川教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总是有一刻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是通向梦想还是通向深渊?”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的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作者在凝练、舒展的言说中表达了细密之思的风格,不禁让人在

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触摸到教育的时代主题。读肖川的教育随笔,你会感叹道:有一种美,叫教育!人是万物之灵,人不仅具有可教育性,而且有对教育的需要性。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教育

使一个生而软弱无助的个体逐渐成长为自立,自强,自尊,自重,自信,自助的个体,因此,教育为任何社会中健

全的个体所必须。

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则构成生命教育的目标。

学校的教育应该是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教育的真正内涵,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构机建的统一。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激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和个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和灵魂的感召。教育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得向前发

展的动力。

生命教育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为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

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第二个层次应当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第三个层次是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应当涵盖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

一个真正的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深刻的,不只关注其今天,更要关注其明天,不只关注其智力,更

关注其情感;不只关注其基石,更关注其创造。

教学是学校教育服务于学生成长的主要的途径和最中心的工作。教育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全。教师必须创造丰富的课堂,带给学生广博深厚的文化浸染。教学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以问题引导教学的进程,通过问题 的解决而进行学习。

我想应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主动地、快乐地生活。让他们在我们教育中,受

到的关注,得到是关怀,哪怕是我们班中的任何一名暂困生,都应当成为我们教师心中关注着的所有。所有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永不言弃。让他们平等地、自由地生活、学习。没有强制、没有苛严,也没有功利,更没有压抑。

崇尚兴趣,热衷读书,关注生活,思考当下。

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还应该让学生理智的生活。正如肖教授所言,儿童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我想通过我们教育,要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在

现实与幻想的冲突中,思考生活,思想学习。

“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应该成为所有教学的自觉追求。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

这是我在读肖川教授《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这书中,认为他对生命教育解读时最精彩的话语之一。

在新教材的教育的理念中,学校领导反复强调要提高课堂效益。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可以提高课堂效益呢?其中的一个方面那就是生命的课堂。在课堂上把“感悟亲情”、“善待生命”作为最重要的话题和学生讨论,努力让学生学会感动,让学生学出意义,让学生有思想,让学生学得快乐。把生命教育融入到教育之中。作为一名有追求的教师,我们该如何用生命的角度来看待教育,来看待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再思考:教育不仅仅是人与人之

间的对话,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真情的互动,灵魂的对话,当然也是对人生的诠释。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的学生不再是盲从,也不再是遵从,他们更多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存。

作为学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

每天所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感的心灵世界。我们有责任,也有使命把人性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成为“作业训练”、“成绩提高”等应试东西的代名词。这正如肖教授在书中表明的“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肖教授指出:生命教育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为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第二个层次应当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第三个层次是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应当涵盖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

读了肖教授对生命教育的三重解

读,我思忖着,如何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在校园中激昂起生命的欢歌呢?

首先我想应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主动地、快乐地生活。让他们在我们教育中,受到关注,得到关怀,哪怕是我们班中的任何一名暂困生,都应当成为我们教师心中关注的对象。所有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永不言弃。让他们平等地、自由地生活、学习。没有强制、没有苛严,也没有功利,更没有压抑,但要有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崇尚兴趣,热衷读书,关注生活,思考教育现状。

其次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还应该教会学生理智的生活控制。正如肖教授所言,儿童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我想通过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在现实与幻想的冲突中,思考生活和学习。

再次,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更应该让学生创造性地生活,让我

们的学生富有灵气。我们要为孩子们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体验场所,让孩子们不断地去改变、去尝试、去思考。要让他们有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感想,力争上游,积极进取,作为教师要努力地去创造新的环境,创设新的机遇,从而提升自身的生命教育质量。

通过学习,我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内心世界迸射出了无穷热情。我期待着,通过对生命教育的实践,让学生变得越来越可爱,我自己也越来越受学生的喜爱;让我的教育变得更富魅力,让学生变得更具活力。

人是万物之灵,人不仅具有可教育性,而且有对教育的需要性。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教育能使一个生而软弱无助的个体逐渐成长的自立、自强、自尊、自重、自信、自助的个体,因此,教育为任何社会中健全的个体所必须。每个人都需要接受完整的教育。

“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

~ 26 ~ 的唤醒、潜能的激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和个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和灵魂的感召。”我觉得还有思维的碰撞、信息的交流。教育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对象都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这样的教育才有根可溯,才会蓬勃发展,有个灿烂的明天。

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只关注其今天,更要关注其明天;不只关注其智力,更要关注其情感;不只关注其基石,更要关注其创造。学生的幸福才是教育的目的。

让孩子们在我们的教育中受到的是关注,得到的是关怀,哪怕是我们班的任何一名暂困生。所有的学生,老师都要一视同仁,永不放弃。让每一个孩子平等、自由地生活、学习。没有强制、没有苛严、没有压抑,没有被鄙视的目光,没有被嘲笑的话语。看到他们的进

~ 27 ~

步,表扬他们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微小的。相信他们明天一定会进步,就算明天不能后天一定能。其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好只是评价学生的某一个方便,我们更可以让他们热爱生活、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让每一个学生崇尚兴趣,热衷读书,关注生活。

“儿童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我们要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在磨练中成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快乐生活,快乐学习。

~ 28 ~

2.责任与使命读后感 篇二

一个“大兴学习之风”的学习型政党, 必然会从中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学者型官员”。上海人民非常怀念的老市长汪道涵先生, 就是改革开放前30年代的部级“学者型官员”的典范。2007年, 在汪老仙逝2年的时候, 香港出版缅怀文集《老先生》。据“辞源”、“辞海”词意:“年高学博者称老先生”。

在汪老当市政府顾问的时期, 我曾几次在福州路30号他的秘书办公室里, 见到过他。他微笑亲和, 儒雅慈祥。每个目睹他风范的访客, 无不顿生仰慕之情。

这是一个十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信仰真理、待民亲和的共产党高级官员。也给上海各级政府官员中倡导学习儒雅的风尚, 起了垂范的作用。

受此熏陶的现任市委统战部部长沙海林, 就是一个既有丰富实践, 又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中年学者型官员。不过, 春节前当朋友向我推荐新上任的沙部长新著《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概论》, 我还是马上流露出惊奇之态。

对于经济学专著, 我想起我们1977年考大学的时候, 是把于光远所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 作为唯一的辅导书。后来, 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接着, 又读了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等。基本都是学者们撰著的。那么, 一个政府官员, 又是搞党务统战工作的, 怎么会写一本纯经济学方面的书呢?这本经济学著作又与上述提到的那些经典理论著作有什么不同呢?

花了一周的时间, 通读了一遍。我找到了答案, 内心充满着欣喜。这本近38万字的专著, 是出版于2012年1月, 同年6月第2版。是他2008年以来担任市商务委主任时期, 从上海实际出发, 从流通和贸易产业出发, 从实践工作经验出发的硕果。“在商言商”, 沙部长用学术研究与产业管理紧密结合的新途径, 独创了这本资料详实、观点鲜明、既有历史、又有现实的新颖产业经济专著。对读者具有十分具体的指导意义。

诚如本书前言所说:市场体系建设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 是市场机制运行和配置各类资源的重要载体。虽然在市商务委, 熟悉和掌握不少相关数据和资料, 但沙部长不畏艰辛, 敢于抓住这一重要和复杂的问题, 进行理论阐述和实践探讨, 还是需要一定勇气和智慧的。

本书立足于上海, 又放眼全国, 并借鉴国际相关经验, 对未来中国市场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提出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并大力推荐:“在书中, 作者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现在哪里, 我们要到哪里去’三个关键问题, 深刻揭示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 国家继续走向繁荣复兴、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上海读者, 也曾在市经济体制改革部门工作五年, 又在经济、社会等领域里搞研究十年的我, 非常深悟他提出的在加快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中要处理好“四大关系”的重要性。这四大关系即是:“源头”和“码头”的关系, 市场“载体”与市场“主体”的关系, “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关系, “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关系。

本书的篇章安排逻辑结构十分严密。共九章。第一章是总论。从第二章到第八章依次先后论述了“商品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市场、会展市场、金融市场、产权市场、文化市场、技术市场”等, 内容十分丰富, 有的篇章还提供了一些生动的案例。最后第九章, 是谈“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作者也谈到:由于种种原因, 没有涉及房地产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内容, 希望在不久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又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经济中心, 其中, 仅要素市场的发展回顾和展望, 就能写本非常厚实的巨著。如:上海的股票市场建设与发展, 是波澜壮阔的, 如能单独列一章, 读者是非常期望的。当然, 对一些市场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作为深刻教训, 如能揭示得更为鲜明, 则对后人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从本书扉页上, 我进一步熟悉新上任一年还不到的上海市委统战部长, 是文理兼通的工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 具有丰富的共青团、外交、党务、行政、部门管理等资历。既当过区委书记、区长, 又当过委办主任和市政府副秘书长。近年来, 从周边朋友无意中的谈及, 虽未与沙部长谋面, 但早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倾倒, 捧读他的著作后, 更为十分敬仰。《中国警官走进美利坚》的作者, 谈到他多年前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任职时, 时任公使参赞的沙先生对他的指导和帮助, 两人遂成为亲密朋友;在市商务委的党派朋友更是十分赞赏沙领导对她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

3.使命与责任 篇三

把氢气的检验灵敏度提高到千亿分之一,通过观察空气中氢气浓度的变化来预测地震……

5•12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留给人们心灵和身体上的创伤却难以随着时间而褪去,国人对地震预测工作的关注来得更加迫切…….

氢——预报地震的灵敏元素

众所周知,地震预测是世界性难题,美国地质调查所的麦基(K.Mc Gee)形容地震预测就如同没有外科手术或X光的帮助而要诊断出大象体内豆子大小的一处溃疡。

寻找预报地震的灵敏元素,是地震地球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到目前为止,氢气可以认为是地震预报中最灵敏的地球化学组分之一。

在地震活动开始的前几天,地壳的断层会放出少量的氢气。此现象最早记载于1970年代初期,由美国地质调查所的佐藤(M.Sato)博士在夏威夷,利用抗酸与抗高温的感测计测量火山所放出的氢气而发现。

该调查所目前在华盛顿州的圣海伦火山、夏威夷州的Kilauea和Mauna Loa火山及加州的长谷(Long Valley)火山区域测量的结果,显示当岩浆注入地壳时会有氢气释放出来。这种现象对于引起地震活动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这项理论是说:地壳下层的塑性岩石或蛇纹岩被挤进地壳上层的裂缝中时就会引发地震;这些容易滑动的蛇纹岩是由富含铁镁之矿物与水作用所生成,在此过程中有氢气产生。

只要蛇纹岩被挤压至断层中,断层带便被“润滑”了;同时,氢气经由断层的裂隙因受压而冒出地面,当断层的岩石被充分“润滑”时,便会突然滑动,以消除所受的应力,因而造成了地震。

探索用氢气预报地震也是国内外地震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国际上,日本曾报道过位于中央构造线上的汤屋矿泉水氢气浓度变化与附近大野震群的对应关系。Wakita(1980)发现日本与地震有关的山奇活动层,在深度0.5~1.0m土壤气中,在地震之前氢气含量非常高,超过体积3%(30 000×10-6),,比正常值(0.5×10-6)高出5个数量级。

杉奇在日本爱知县凤来汤谷温泉,对氢气进行连续观测。在整个地震活动期间(有震级7.3级的大地震及震级为0.9级的余震),发现都有氢气的连续逸出。

在震前的10~40天氢浓度变化最大,这表明氢气的浓度与地震活动有密切关系。

我国地震工作者对氢气异常与地震的关系也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氢气具有较强的映震灵敏性,特别在短临阶段的映震能力明显优于其他测项。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之后,到1991年底,首都圈地区先后发生了宁河6.9级、大同6.1级等6次5级以上中强地震和一系列3.5级以上中小地震,每次中强地震和部分中小地震前后,北京地区水化监测井网均能监测到地下热水中氢气含量明显的异常上升变化,其幅度达正常背景值的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甚至更高,震后均逐渐恢复正常。这表明地下氢气是反应地下应力应变灵敏的地球化学组分,也是地震预报很有希望的前兆手段之一。

氢气是提供正确地震预测的关键元素之一,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相应的测试手段。长期以来,国内外观测氢气浓度主要采用热导检测器气相色谱仪,但是灵敏度较低,检出限一般为10×10-6,而土壤中氢气的背景值为0.5×10-6;因此, 不能满足地震监测的需要,且附加条件多,操作繁杂,不可能给所有的地震台站配备。由于氢气监测点过于稀少,给氢气异常的解析带来困难,震级及震源难以确定,影响了氢气预报地震的效果。

一天下午,当王维熙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正忙着埋头做仪器研究测试时,感到了一丝异样,开始以为是机械加工的震动,但过了一段时间,终于知道原来发生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又在广播里听到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国家地震局的发言人表示,地震临震短期预测目前还是个世界性难题,没有特别有效的仪器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这个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王维熙教授从事传感研究几十年,和传感器打一辈子交道。过去几十年里,他运用自己发明的气体探测仪器,为国家找到了包括有色金属、石油、“可燃冰”在内的众多能源。

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过去是用气体寻找有用的能源,这一次,是不是也可以用气体去寻找有害的地震呢?

说干就干,超距公司迅速组织了一支由王维熙教授挂帅、一批博士和硕士组成的科研团队。从原始材料和电路的设计到特殊元件的采购,这个团队不分日夜地工作,3个多月的日日夜夜,进行了数千遍的实验。看到电视里一片片废墟和一双双绝望的眼神,似乎在催促着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快点,再快一点!终于有一天,仪器对注射进去的1微升千分之一氢气(实验所用的标准氢气浓度)在显示器上有了反应,也就是说,氢气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千亿分之一。

为了解释这个灵敏度,王教授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一个比方:“假如250节火车皮里装满花生米,混进一颗蚕豆,都可以检测出来!”

以ATG6118E高灵敏氢气地震预测仪为核心测定系统,灵敏度高达1×10-11,比地震部门现有的气相色谱仪高6个数量级;该测定系统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很强的适应能力,可适应地震监测恶劣的工作条件;体积小,质量轻,稳定性好,操作便捷,遥控遥测,无人值守,可极大提高地震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运行成本。

2008年10月,公司专程赴云南地震局,在云南曲江地震台水化站等地进行了专项测试,获得了翔实的数据和满意效果,验证了ATG6118E高灵敏度氢气地震预测仪可准确测出当地热水井中氢气的背景值。在回来后的数月内,课题组马不停蹄,进行针对地震台网水化站的专项情况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处理工作,这项通过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各项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5月15日13时许,对于杭州超距科技有限公司来说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值得永远铭记!——公司研制的ATG6118E高灵敏度地震预测仪被安装在国家重点项目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的一号孔钻井旁,对地下3000米抽出来的气体随钻实时进行气体监测。公司的所有员工稍稍释怀:我们终于可以为汶川做一些事情了。

目前,高灵敏度氢气地震预测仪运行一切正常,已采集许多重要数据,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缘起超距

时光倒流,2008年4月,杭州西湖区科创中心一楼大厅里,两个来自浙江温州的兄弟聚在一起,商量着可以再做些什么。弟弟王维平任教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具有丰富的电子产品开发和管理的经验,而哥哥王维熙是曾经为国家成功寻找到“可燃冰”的著名传感学家;加上杭州高新开发区有着非常温暖而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超距科技就此成立了。

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探索、发展和处理超越人类感知能力的技术为己任,其核心技术可以实现超越距离的限制、超越人类感知能力的限制。

超距科技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环保、电力、石油天然气勘探、金属冶炼、医学检测、地震预报、生命体探测等方面。

“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公司刚开始成立时定下的目标。”公司总经理王维平告诉记者,“企业创立之初,大家做好了艰苦创业的心里准备。公司不在于有多少大,但是技术和产品一定要领先,要对社会有实质性的贡献。”

“高灵敏氢气在线监测系统不仅可以用于地震预测预报,还可以用在航天器发射前氢气燃料泄漏的监测,用于医学领域的疾病诊断、电力变压器的故障检测等多个领域。”王维平告诉记者。

公司除了高灵敏度氢气地震预测仪外,还研发了ATG6138M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该仪器最低绝对检出限低达10-13gHg,不仅能测定零价汞,而且能同时测定二价汞,打破国外在汞形态连续测量技术的垄断状况。公司申请的“烟气排放重金属汞在线监测设备研制”项目已获国家863计划项目。这一项目的研制成功不仅会有力地促进国内汞排放测量技术的发展,还可以评估现有汞排放测量的水平,从而对我国烟气中汞的排放测量和控制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2008年,公司研发的高灵敏度水质在线检测仪获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一年来获得3项技术发明专利、1项实用发明专利。

感慨一年多来的创业之路,每一个超距的员工想表达的只有一种感情: 感恩——

如果没有当年科创中心的热情,帮我们在文三路异常紧张的房源中挪出办公研发场地;

如果没有国家地震局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一次又一次地陪我们到各地台站现场测试;

如果没有机场安检人员看到我们仪器证明以后的特批登机手续;

……

就不可能有我们现在所取得的一切!

公司的一切归功于员工的奉献

“没有优秀的员工,就没有成功的企业。”在超距公司,每个员工的心里都会有一个目标:我要和公司一起实现成功的人生!

每天上午,王维熙教授精神抖擞地跨进办公室的大门,但见小伙子们更是一个比一个来得早……

在高新区的晚上,走廊的尽头,那里的灯光总是最后一个熄灭——那可能是王维熙教授正和大家一起在等待着一次实验的结果,也有可能是为了每个遇到的难题正在激烈地争论。每周公司会有一次“脑力激荡”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show出你最好的一个方案,设计或奇思妙想。“公司需要那些坚持自己想法的人,”王维平总经理一再强调这一点,“大多数具有突破性创新的成功都来自于那些不计个人得失、拒绝放弃与众不同奇特想法的人。”

还记得出差途中的马不停蹄吗?从杭州赶赴昆明,马上又从昆明再坐十几个小时的汽车直奔曲江——只因为那里有较好的测试条件,连续十几个小时的一边山路、一边是奔流的江河让人不敢侧头去看一眼。等到了那边,王维熙教授的腰似乎直不起来了,但是他说:“不要管我,马上开始!”因为——这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事业。

还记得吗?在辽宁锦州的日日夜夜,为了其中的配套装置,超距的年轻的小伙子们说:“算了,我们不回旅馆了,就在地震台睡一宿吧!”直到一切都完成,并成功测出固体潮,而小伙子们才在回北京的车上稍稍打了个盹。。

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汶川之行。和国家地震局专家一起,沿途看到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倒塌的房子,一条条撕裂大地的裂口以及沿途百姓在大灾大难后的坚强,让他们在使用国家巨资投入的汶川断裂带科学钻探钻井时有一种感怀和激动:“中华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将在进步中得到!”是的,这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责任!

这一刻,科学可能与国家的命运相连

这一刻——

如果不是汶川大地震,也许国人不会对“地震短期临震预测”这个专业词汇如此的关注;

如果不是地震中那些坚强而让人心碎的孩子,也许我们对科学的期盼不会像今天这样来得如此地迫切;

……

一片片废墟和一双双绝望的眼神催促着他们在思考:能否发挥我们的专长,为下一次的“5.12”减轻一些灾难的痛苦和磨难?

这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领导的关怀,社会的期盼,让他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

这项成果综合了无线通信、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创新能力,而更多的是凝聚了杭州超距对灾区人民的一片心意!

是的——

地震预报不仅是一个科学难题,更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作为地壳的一种“正常”运动,地震在全球每年都要发生500万次以上,其中能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地震约1000次,而能造成巨大灾害的7级以上地震约十几次。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发生在20世纪的8次重大地震就夺去了全世界超过78万人的宝贵生命,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仅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

4.责任与使命读后感 篇四

邢大鹏

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最近《战狼2》火了,吴京火了,高票房、持续刷屏的背后反映的恰是观众对电影设计、创作的认可和满意,以及对军人责任、家国情怀的关注与思考。带着对《战狼》的怀念和对《战狼2》的期待,我走进电影院,感受了一次视觉冲击,享受了一场精神盛宴。全程观影结束,留给我最新的感悟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使命与责任始终是军人不可磨灭的“标识”。

军人底色里,蕴育着血性。电影中,战友牺牲,冷锋和战友们护送烈士“回家”,却遇见了战友家房子被强拆的气人场面。面对强拆者“你总有不在的时候,到时弄死他们”的挑衅,在一番犹豫后,冷锋还是实施了过激的行为,一脚将挑衅者踢飞并致其死亡。以往,这种“非正常宣传”很难出现在媒体以及影视作品中。然而,这次“突破”既是剧情需要,由此渲染了电影一开始就出现的水下打斗场景,又为冷锋卷入非洲战事以及整个电影的展开作了铺垫;又显得真实自然,通过这一细节的刻画,生动再现了军人作为个体的衷肠柔情,看到战友家人深受欺凌,冷锋不计一切后果地挺身而出;更彰显了血性胆气,即不向黑恶势力低头,大义凛然,勇于斗争。军人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习主席强调,能战方能止战。作为肩负保卫和平之责的人民军队,无论何时都要聚焦练兵备战不动摇,而培塑英勇无畏、坚定果敢的.血性胆气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因为,实践反复证明,圈养的老虎终沦为“纸老虎”,没有血性的部队注定打败仗。

一日是军人,终生是军人。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老话:“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句话出现在影片,最终又由冷锋给出了答案。面对“你已经不是军人了,你在为谁而战”的疑问不解,他是这样说的:“一朝是战狼,终生是战狼。”他更是这样践行的:由于国家间政治立场的关系,中国军队无法实行武装行动。冷锋作为一名被剥夺军衔的老兵,本来可以安全撤离的他,因为无法忘记军人的使命,毅然地站了出来,主动要求到沦陷区进行救援。是的,选择我爱,爱我选择,是对军人职业的认同与尊崇,只要穿过军装,就必然无法割舍这份感情,始终牢记军人使命担当。脱下军装,依然不改军人本色的事例现实中更是不胜枚举。比如,今年7月8日《解放军报》就报道过这样一篇文章《为建设家乡打响第一枪――湖南省长沙市军转干部自发赴湘江边抗洪》。要知道,这自发的背后正是出于军人的责任,正是缘于他们是一群穿过军装的老兵。类似的事例一再证明,穿上军装是一个兵,脱下军装不褪色。于是,我们才理解了军人灾难前“优先”的“特权”,明白了危难时“逆行”的“憨傻”。

5.责任与使命读后感 篇五

------读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事们: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责任、荣誉、意志----我的使命》,是我读支队推荐书目《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后和结合我在工作中的一些感悟。

“责任、荣誉、意志”,一听到这样一组词,大家都会想起西点军校,因为他不仅仅是西点的校训,更是我们军人的军魂。

责任是西点军校的军训之首。作为一名交通警察,怎么体现我们的责任。虽然我们的青春年华,正一点一点地被马路上的烟尘侵蚀,但是,自从我们穿上这身警服的那一天起,在我们年轻的心壁上,就雕凿着一种激情:挥洒汗水、燃烧青春、奉献社会、创建和谐。为了每一位旅客幸福返家,为了每一辆车安全行驶,为了每一位行人平平安安,为了每一条道路有序畅通,为了创建平安和谐的社会,我们夜以继日地挥洒着汗水,把情留在了路上,把爱洒向了大家。就是我们永恒的责任,为此我无怨无悔。

一位哲人罗曼·罗兰说:荣誉比生命更宝贵。作为一名交通警察,那我们应当怎么看待我们的荣誉呢?在骄阳似火的高速路上,在崎岖不平的山路间,在车流如织的红绿灯前,每当我看见司机朋友对我的一个微笑那就是我最高的荣誉。只要我们的汗水能赢得路人的欢声笑语,只要我们的汗水能保证路人的岁岁平安,只要我们的汗水能换来远行游子与亲人的团聚,只要我们的汗水能换取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那就是人民给我们的无上荣誉。

温总理在汶川地震中讲话说道: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将付出百倍努力。我想这就是对意志的最好诠释。坚强的意志是我们伟大的事业永恒的支柱。随着我市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交通管理任务将更加艰巨。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前方,也许除了上坡还是上坡,我们的每走一步都会感到吃力,我们的每前进一步都会汗如雨注,我们的每一分收获都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但我们知道,我们的每一次抬足都是对生命的尊重,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我们的每一分付出都将为社会增添一分和谐。每每想到这些,疲惫的我又会精神百倍的奔赴到下一个出警前线。坚强的意志让我们不管在事情多复杂,不管环境怎样艰苦,情绪怎样低落,事件是多么的难处理,都会不断的为我们的交通事业奋斗不息。为人民的安全事业交一份永不过期的答卷。

6.责任与使命读后感 篇六

王文君

人们常说责任重于泰山,责任伴随我们生命的始终,对家庭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生命的责任。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对他的员工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一个人的能力的大小,知识占20%,技能占40%,态度也占40%,而一个人最重要的态度就是责任感,一件事情做的好与坏,就看做这件事的人在怎样做,是怀着什么心情在做,是不是用心在做,是不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在做。当一个人真正用心做事的时候,他就会,他就会一丝不苟地把事情做得最好。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任何一项工作,无论多么艰难,只要你认真负责,就能够取得成功。

责任体现着一个人的价值。我们的家庭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将家庭更充满爱,我们的社会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能够让社会平安,稳定地发展,我们的工作需要责任感,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长,首先要为病人的手术治疗,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做到手术间温湿度恒定,不让病人受凉感冒,手术间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不让病人发生切口感染,及时准确提供各种无菌物品,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在具体的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困难,我需要和兄弟科室多次沟通协调,直到问题解决,在一些麻烦面前,为了执行制度,坚持原则还要得罪人,有人劝我,你这么认真,把自己忙成这样,又何苦呢?我犹豫了,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责任感就是职业的生命线,只有积极工作想办法,去克服各种困难,心怀责任感,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做就做到最好,每一件事,每一天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工作中饱含热情,成功就取决于你努力的程度。

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每件事情都力争出色完成,体验成功的快乐。工作是琐碎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到成效的。只有脚踏实地的苦干,默默的奉献,孜孜的探索,才能获得成功。拥有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毅和高尚的品格,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是我们每位员工所需要的,在工作中面对种种压力时,要选择超越。现在有些人对工作没有热情,缺乏主动性,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用他们的话说是“工作没有激情”。这到底是谁的问题?我认为还是要多去想想自身的问题,你认真学习

了吗?你勤奋工作了吗?积极付出了吗?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快速地变化着,我们每个人都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适应,要用创造性的思维去工作。勤奋不是三分钟热情,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只有拥有它,才会熟练掌握和提高生产技术技能,赢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认同。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惰性,就会常常使自己否定自己,做事情总是产生这样能做好吗的疑问。要想工作中成功,就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工作和生活充满活力,更重要的是要勤奋!

7.浅析新时期社会科学的责任与使命 篇七

关键词:社会科学,责任,使命

0 引言

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进程中, 新科技革命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趋势日益加强。然而, 在重视自然科学发展的今天, 社会科学发展却是相对滞后的。笔者认为, 大力发展社会科学已非常紧迫, 促进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已势在必行。社会科学在新时期承载着它新的责任与重大使命。

1 社会科学发展滞后的原因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 呈现出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而引起社会科学滞后的因素多种多样。社会科学发展滞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 影响因素纷繁复杂, 大致涵盖以下几点。

1.1 社会科学的复杂性

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 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者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 它们受众多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制约。

从社会科学的运用来看, 要恰如其分地运用社会科学知识, 首先需要掌握强有力的政治、历史、经济等各类文化基础知识, 这是前提。其次, 即使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对于社会现象的分析依然有较强的主观性, 加之涉及各种复杂的因素, 这就为社会科学进行精确、客观的分析社会现象抛出了巨大的难题。

1.2“自然科学导向”成为当前热门

新时期新背景下, 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由此国家对于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扩大, 这个大方向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导致人们形成一种“只要掌握自然科学、掌握高科技就能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错误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社会各界许多人士对于自然科学的重视程度大过对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

1.3 社会科学对人才的高要求

时至今时, 社会科学的发展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面临严峻国际形势的挑战, 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 使得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许多理论成果成为一座座大山, 学者们越来越难以逾越。这就意味着新的历史时期对于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社会科学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

分析新时期社会科学的责任与重大使命, 应当意识到其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通过系统地了解我国社会的现状, 不难看出, 社会科学对于解决我国社会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1 社会科学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

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说过:“思想走在行动之前, 就像闪电出现在雷鸣之前一样。”社会科学就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解决问题的思想指导。人类社会整个文明史的发展历程表明, 社会科学是一切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先导。我国自古时就有各种变法运动, 欧洲有“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这些伟大的变革和解放运动, 无一不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2.2 社会科学对人类文明程度与道德水平提高有巨大作用

社会科学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等基础学科, 在各种新思想充斥的时代, 若不能及时地补充社会科学知识, 个人的文化水平将受到发展限制。人们通过掌握这些基础学科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近年来, 随着“郭美美案件”“彭宇案件”等的发生, 一些社会机构的公信力大幅降低, 社会信任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此时大力发展社会科学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异常明显。社会科学学习不仅能够拓宽视野, 还能提升个人的气质与度量。从而有助于提高人们道德水平, 对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2.3 社会科学对其他学科的理解有巨大促进作用

社会科学作为一种涵盖多种基础学科的学科, 对学者自身能力的要求极高。学好社会科学使人们具备了较高的能力, 有助于对其他学科的理解与掌握。且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进步不难发现, 单纯的涉及一类学科知识的情况已非常少见, 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难题下, 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频繁。这意味着社会科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应用范围是极其广泛的, 它对其他学科的理解与掌握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 新时期社会科学的责任与使命

首先, 我国当前发展的背景是“中国的崛起”,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是我国发展的必经阶段。社会科学有着解决相关社会问题, 为中国崛起提供理论基础的责任与使命。系统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能够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源, 从而“对症下药”, 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其次, 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 现代的新观念、新思想比比皆是, 知识结构在迅速更新。如今在我国面临知识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理论创新变得尤为重要。任何社会的重大发展进步, 都离不开社会科学创新理论的推动作用。因此, 新背景下社会科学应当重视理论创新与体系改革。

总之, 社会科学在新时期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对国家命运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社会稳定繁荣起着促进的作用;对社会文明程度及个人道德修养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使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实现重大使命, 笔者总结出以下有效途径以供探讨。

4.1 重视社会科学学术型研究人才的培养

国家应当重视社会科学学术型研究人才的培养, 随着竞争日趋激烈, 国家需要的社会科学方面人才有所增加, 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不仅仅应当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而且要尽量培养成为全面的复合型人才。然而, 鉴于社会科学体系的庞大与繁杂, 培养全面、专业的学术型人才往往具有相当的难度。“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薄弱的方面。国家应当鼓励学者们能够向复合型人才发展, 从而保证有充足且高质量的人才储备。

4.2 创新社会科学管理体系

社会科学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改进, 要在综合国力竞争这一大背景下适应新格局、新形势, 从世界众多发展中国家中脱颖而出, 就应当抛掉过时的社会科学管理体系, 研究创新的社会科学管理模式。例如, 研究方法的不同, 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差异, 进而影响到理论认识的差异, 而不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也会是不同的。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 创新研究方法, 能推动理论向前发展。

4.3 大力宣传将社会科学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任何一种学说或理论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都不能令人们所信服。在信息网四通八达的时代, 我们应当以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同时开展相对应的实践活动, 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其中。社会科学是一门集众多基础学科于一身的学科, 其作为指引社会以及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学科, 仍有或多或少的不足。在新的历史背景下,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逐步紧密, 使人们逐渐消除了对社会科学的敬畏之心为整个社会科学出现新的飞跃式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完成新时期的新使命, 社会科学依然需要加快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将看到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前途、新曙光。

参考文献

[1]赖邦凡, 黄海.充分认识社会科学的作用促进重庆社会科学的繁荣[J].探索, 2003 (5) .

8.儿科医生的责任与使命 篇八

儿科医生是儿童成长路上的“健康卫士”,肩负着治病救人的医学使命。儿科诊治范围广(涵盖了内、外、妇、儿等各个医学专科),患者年龄跨度大(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18岁青春发育结束)、数量多(据估计,我国约有4亿人属儿科诊治范畴)。更为重要的是,儿科医生面对的是一个具有成长性的人。儿科绝对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并非“人小点儿、药吃少点儿”那么简单。儿科与成人科的疾病谱、看病方式、治疗方法都完全不同。比如,成人科的常见病是糖尿病、高血压等,而威胁儿童健康最主要的疾病是先天缺陷,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成人会主动述说自己的不适症状,也能配合医生做检查,但年幼的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更不懂得如何配合医生检查,儿科医生必须懂得如何从家长的叙述和对孩子的观察中获取信息,懂得如何安抚孩子,顺利完成检查。更重要的是,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器官发育程度不同,什么药能用,什么药不能用,都很有讲究。儿科医生给孩子用药,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年龄、肝肾功能发育等情况。部分家长常要求医生用好药、贵药,或者听别人介绍哪种药好,就要求医生给孩子开同样的药,这其实是一种认识误区。

同时,儿科医生还应该是“健康知识的传播者”,肩负着提高人们健康素养的社会使命。如今,许多家长抱怨儿科看病难,就诊环境差、候诊时间长,对人满为患的输液室更是耿耿于怀。究其原因,除目前儿科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因素外,家长们头脑中的不少错误观念也在无形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个头疼脑热,一家人“倾巢出动”,反反复复跑多家大医院、找许多专家看病,要求护士“一针见血”,要求医生用贵药、好药、“一药见效”的情况比比皆是。实际上,像普通感冒之类的小病,并不一定要去三级甲等医院看,也并不一定需要输液和使用抗生素。三级甲等医院的水平主要体现在疑难疾病的诊治上,治疗普通感冒、咳嗽之类的小病,各个医院的水平都差不多,用的药也差不多。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医院看病,不仅人多、候诊时间长,在空气污浊的输液室里输液,还会增加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对孩子有害无益。近年来,许多80后独生子女纷纷结婚生子,从小娇生惯养的他们自己还是个“孩子”,对如何养育“孩子的孩子”自然是一窍不通。宝宝应该穿多少衣服、盖多厚的被子、什么时候应该添加辅食,这些最基本的常识,他们一概不知。于是便有了“冬天把孩子捂到中暑”“给4个月的孩子吃奶糕,吃到腹泻不止”的例子。还有些年轻家长一遇到问题就喜欢上网查,也不管网上的信息是否正确,拿来便用,往往越弄越糟糕。在此状况下,儿科医生有这么一份激情和社会责任,走出病房、走出医院,主动应当承担起更多的科普宣传义务,向广大群众宣传医学常识,提高大众的自我保健能力。大众的健康素质提高了,患病的人少了,不仅国家的医疗支出会减少,儿科医生的压力也会减轻许多。这其实是一种共赢的做法。

真心希望家长们给予儿科医生更多的理解与信任,也希望我的同仁们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只要双方携手同心,今天的小树苗必将茁壮成长为明日的参天大树。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热爱我的工作,每当看到孩子们那纯真无邪的笑脸,听见他们亲热地叫你一声“医生叔叔”,看到他们康复出院的时候,那种满足感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专家简介

孙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儿童医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系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心血管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超声诊断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一篇:倾听思念散文下一篇:关于情感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