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现状研究综述论文

2024-09-29

我国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现状研究综述论文(精选5篇)

1.我国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现状研究综述论文 篇一

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综述

一、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乔梁学者在《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现状与合理配置研究》中总结出:体育教师资源是学校体育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这一互动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实施和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体育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效益发挥的水平[1]。

陈盼盼等学者在《21世纪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建设现状分析》中总结出: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其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提高学生身心及社会关系的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个人自主性和终身健身理念[2]。

综上所述,总之,体育教师是学校教育人力资源中重要的一员,是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要的因素。因此,建设一支业务素质强,质量硬,结构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根本,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农村青少年体质的关键所在。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配备

2005年常青对辽宁省5个经济条件偏下的地域的专职体育教师队伍进行了调查,调查指出:专任体育教师偏少。体育教师占总教师数量比例小,相对于农村中小学的语、数、英、物理、化学教师占教师总数60.1%的比例来看,体育教师仅有2.41%。乡镇中小学校平均有体育老师1.68人,而村中小学仅有0.59人。

苏转平等学者在《中国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总结出:关于体育教师配备,国家教委规定,城镇小学和农村中小学每7至8个教学班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中学每6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若按此标准衡量,新疆农村中学缺额体育教师20.7%,农村小学缺额40.6%;宁夏在128名体育教师中专职体育教师仅有3名,体育教师与教学班之比是1:11.82,这与国家的标准相差甚远。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还严重缺额,特别是西部比较落后的地方。大部分体育课都是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体育专职教师十分馈乏。如此一来,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小学上体育课呈现放羊式教学,体育课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年龄、性别结构现状

谭祝平学者在《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现状研究》中总结出:四川、湖南、广西、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中体育老师年龄最大的有59岁,最小的有24岁,中年教师人数排第一,老年最少;男性教师是女性教师的3倍,男女比例相差很大。

袁艳红学者在《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中通过调查54所中学发现在总共202名体育教师中有168名男教师,34名女教师,男女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并且202名体育教师中在20~39岁之间的教师占到60%,体育教师普遍年轻化。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性别结构不合理。体育教师的年龄逐渐趋向于年轻化,这样不利于教学的创新和提高。同时,体育教师在性别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女体育教师的比例很小,这与人们的传统观念是分不开的。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状况

苏转平等学者在《中国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总结出:所调查的7省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非常少,专科学历也为数不多,只有32%-68%的农村体育教师具有中师学历。贵州省有93.83%的学校没有本科毕业生,64.03%的学校没有专科毕业生;青海农村初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占38.7%,小学体育教师绝大多数在中师以下。

常青学者在《辽宁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中总结出:我省农村中小学至今仍无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农村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0.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农村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3.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教师业务素质不高,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中高学历体育教师偏少,低学历体育教师依然存在,科研成果欠佳。现在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普遍不达标,学历层次偏低。正是因为农村体育教师学历偏低,科研水平不够,造成目前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学生们的体质健康得不到很好的改善。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体育教师数量的配备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地有关部门应该适当增加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编制名额,解决农村专职体育教师不足的状况,提高农村体育开课率。其次加大对农村或是偏远地区学校教育资金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鼓励高校毕业生走进农村,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节体育教师的年龄和性别比例。尽量使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在年龄上老、中、青教师的结构趋于合理,性别比例尽量平衡,从而来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三)加大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实施送教下乡政策,建立城乡体育教师交流互动平台,通过城镇中小学有经验教师的传带教,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强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创新,改变以前体育教师上课解散集合下课的陈旧模式。从而来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

2.我国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现状研究综述论文 篇二

一、研究现状

本研究主要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获得数据来源。本研究通过在我国最大的全文现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 (www.cnki net) ”上以“辅导员”和“心理健康”及“辅导员心理健康”为主题词进行检索, 查阅到自1979年以来发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的论文1339篇, 在添加了“高校”这一关键词后, 搜索到的相关论文为627篇。经过对这些论文的仔细阅读、筛查后发现, 其中只有70篇是关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研究, 在2000年之前没有关于辅导员心理健康的论文发表, 2000年有一篇关于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文章, 2004、2005、2006、2007年发表的数量分别为3、4、4、4。从2008年开始, 关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文章增幅较大, 2008年为13篇, 2009年为15篇, 2010年为23篇。

在这70篇文章中, 使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有9篇, 其余文章都是属于思辨性文章, 即从质的方面来考察、研究这一问题。从以上一些基本数据上可以看出, 对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相对滞后, 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理论思辨水平, 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研究重点及其成果

从已有文献分析, 目前研究者对高校辅导心理健康的研究重点为:心理健康现状及应对策略 (吴文珊, 2006;朱媛媛, 2008;罗伏生等, 2009) 、职业枯竭与职业倦怠 (吴薇莉等, 2006;孟勇, 2008;陈静等, 2010) 、心理压力及其调试 (丁敢真, 2006, 肖晓哲, 2010) 、心理应激研究 (蔡秋婷, 2008) 、心理焦虑与对策研究 (黄夏青, 2004) , 研究方式一部分使用问卷调查, 有SCL-90, 16PF, MBI-GS量表, 以及自编问卷和论证方式 (陈翔, 2006;李德芝等, 2004.;李景春等, 2007;徐鹏, 2005;田敏等, 2009) 。

这些研究分别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 显示了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欠佳。

高校辅导员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 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常模, 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意和精神病性五项因子具有显著差异 (吴文珊, 2006) ;关于心理压力, 在被调查的辅导员中, 有50%的人认为很有压力感, 压力来自社会、工作及自身等方面 (丁敢真, 2006) 。

2. 具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

主要表现在被调查者成就感低落、情绪低落、厌倦工作、自我评价低。

3. 人际关系问题。

研究指出辅导员感到人际关系难处, 人际关系不稳定, 成就感低 (李景春等, 2007) 。认为人际关系对辅导员很重要的占63.13% (丁敢真, 2006) , 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关系紧张的情况。辅导员的工作总是会涉及人际关系, 有些辅导员在交往中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 不能很好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易于与同行发生纷争, 与学生产生对立, 与领导关系紧张, 久而久之形成孤独、无助、固执、偏激、郁闷、焦虑、消沉等不良情绪, 易于引发自卑、妒忌、埋怨、畏怯的不良心理 (王国良, 2007) 。

4. 角色认同与多种角色冲突问题, 由此滋生郁闷、厌烦心理 (彭云龙等, 2010;

李小宁, 2009) 。辅导员工作内容多, 任务比较琐碎, 不易出成绩, 由此造成许多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角色不认可, 而多头管理, 常让辅导员无所适从, 由此也会使其产生心理问题。

三、对高校辅导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

相关研究对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工作性质。

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工作内容涉及面广, 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就业、交友、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 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学生保姆的角色。这一角色让辅导员的工作琐碎而无挑战性;无法为其带来成就感。近年来高校扩招, 学生人数剧增, 学生思想多元化, 这更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辅导员虽然是高校教师, 但实际上只是个二级教师地位, 与高校专业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相比, 在科研、职称评定、进修、收入待遇等方面都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辅导员对学生工作、自身前途、发展的困惑和迷茫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心理健康。

2. 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 经济的冲击波及每一个角落。而高校辅导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考虑自身的前途与发展需要是必然的。赵艳丽 (2002) 在研究中对比了优秀辅导员与非优秀辅导员, 指出了优秀辅导员相对而言有许多显著的优点, 然而在许多高校几年后出现优秀辅导员在专业上和经济上都不如非优秀辅导员的情况, 因为优秀辅导员承担更多工作, 压力更大, 而非优秀辅导员有的专注于学习、有的搞兼职或搞开发。这种情况更是让辅导员感到前途渺茫, 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3. 自身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时代多是佼佼者, 来到新的岗位, 更是希望能够继续有突出的表现, 往往会对自身要求过高, 由此带来的压力、焦虑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此外, 我国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起步较晚, 辅导员也存在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不足的情况, 当出现心理方面问题时可求助的相关机构有限, 这也是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另一个原因。

四、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1. 研究方法。

从已有文献来看, 大多数学者都是采用思辨方式探讨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 仅限于纯理论讨论分析、经验总结, 缺乏实证研究,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以后的研究应该将质和量的研究方法结合, 可以采用心理测量与统计方法等方法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

2. 研究内容。

目前的文献, 主要集中在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别具体心理问题方面, 在研究容的广度上明显不足。并且, 多数研究只局限于某个院校, 或某个区域, 缺乏对高校辅导员整体状况的研究;其研究的内容只限于高校辅导员本身, 没有涉及其工作对象、工作环境。而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支中坚力量, 其心理健康状况必然会对学生、对学校造成一定影响, 以后还应该对这些相互关联事物进行研究。

另外, 在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维护方面, 现有文章提出了一些相关策略, 但这些解决办法的科学性、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因此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干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

从目前的文献看, 我国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很薄弱, 这不符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 加大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研究, 拓展研究的深度, 将为高校辅导员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为高校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本文对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研究, 阐述了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存在问题, 并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方面对有关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3.我国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现状研究综述论文 篇三

今天有幸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傅纳教授所做的《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调节》的专题报告,深受启发与教育。

听了傅纳教授的课后,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好教育,首先自己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同时也要懂得教育心理学,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了解并接纳自己、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工作是崇高的,他担负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一代新人。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她举出各种事例从不同视角减轻教师内心的压力,以一颗宽容之心解决事情,以良好的心态看待事物。联想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天天要与学生们在一起,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调整好心态,要学会放松、学会良性宣泄、学会换位思考,有了良好的心态才能以探索性的角度和学生沟通,教好学生。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身心健康, 高尚品德。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真诚关心教师,凝聚人心。

学校党政领导通过谈心、家访以及工会活动等真诚关心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对教师存在的问题,如孩子入学、生病住院、生活困难、进修学习等,都尽心尽力地为教师排忧解难。同时,校领导设法创造教师“自我实现”的机会, 比如:组织校内各种评优活动,帮助教师提炼自己的教学特色;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竞赛,让他们在获奖中产生自信,让他们获得成功;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工作。

三、重视情绪调节,保持心境。

学校党政领导十分关注教师的心态及变化的情绪,注重适时地调节教师各种心理失衡,调节教师情感和疲劳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当教师碰到具体问题时,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工作上的困扰,不良人际关系的刺激,过重的外界压力等等。我们注意运用合理的宣泄等心理疏导方法,如理情治疗技术“ABC”理论来引导教师,帮助教师达到心理平衡,形成和谐的工作情绪,以便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去。

四、注重团队意识,提升智慧。

团队的发展能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注重培养团队意识,树立敬业精神来打造学校发展所需要的团队。每学期,我们全体教职员工一起来评选“红棉团队”,通过建设一支团结高效、相互信赖、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的学习共同体来创建学习,开展校本行动研究,使教研组建设与时俱进。而评的过程则是打造团队精神的过程。因为一个“红棉团队”,它必定具有这个团队强烈的“共同愿景”,具有较强的“学习力”和较强的“行动力”,“学、做、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能真正感悟新课程理念,提升实践智慧,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在此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五、推进心理教育,促进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教育是心与心的同行,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所以,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教师与学生是同路人,只有教师把自己经营的好一些,才能用自己高质量的生命去影响学生,教师应养成良性的思维习惯,这样才能让生命之花绽放。通过此次学习,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人生的目标不是要摆脱困难,而是要积极面对。因为把握生活从改变自己开始!”

4.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组织管理研究 篇四

作者:陈定湾

时间:2007-11-23 17:43:0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http:// 24.赵延东,《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25.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26.卜长莉著.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02 27.白玥,卢祖洵.社会资本与社会医学新发展观.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八次社会医学学术年会

论文汇编:276-279

28.蔡海荣,杨廷忠.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和学术失范.自然辨证法通讯,2003.2

29.孙立平著.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5:261-262 30.[美]林南著/ 俞弘强译 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2期

31.Rose,J;Jones,F;Fletche,B.C.The impact of a stress management program on stuff well-being and performance at work.Work and Stress,1998, 12(12):112-124.32.Siegler,IC.Promoting health and minimizing stress in mid

life.In: Lachman,M.E;James J.B(Ed).Multiple paths of midlife development.Chicago, IL, US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243-255

33.郝振君.试析当前教师的生存状态及其调适.美中教育评论 2005,2(4):16-20 34.刘志成.论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化解.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69-71 35.Smith TW, Limon JP, Gallo LC, Ngu LQ.Interpersonal control and cardiovascular reactivity: goals, behavioral expression,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sex.J Pers Soc Psychol.1996,70(5):1012-24.36.Lepore SJ.Cynicism, social support, and cardiovascular reactivity.Health Psychology.1995, 14:210–216.37.The ABCs of Managing Teacher Stress http://educating-nm.coe.unm.edu/2003Fall/teacher-stress/ABCs%20of%20Teacher%20Stress.pdf 38.Austin V, Shah S, Muncer S.Teacher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used to reduce stress.Occup Ther Int.2005;12(2):63-80.39.候玉华.某中专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中国校医,2004,18(6):335-336 40.王金道,SCL-90和SRHMS对教师心理健康评定结果的比较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304-306 41.Cohen S,Kamarck T,Mermelstein R.A global measure of perceived stress.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 1983,24:385-396

42.杨廷忠.社会转型中城市人群心理压力研究.中华流行病学,2003,23(6):473-475 43.Jarvis, M.Teacher Stress: A critical review of recent finding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tress News.Retrieved March 10, 2003

5.国内外教师压力研究现状与趋势 篇五

1 教师压力的定义

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Kyriacou和Sutcliffe率先在《教育评论》 (Educational Review) 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性文章, 该文章将教师压力定义为教师的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经历, 如生气、焦虑、紧张、沮丧或失落, 这些均是由教师这一职业引起的[1]。该定义实质上是把教师压力当作一种负面的情绪经历, 这种经历是由于教师认为工作境况对其自尊或健康构成威胁而产生的。

随后的研究中, 关于教师工作压力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 不同的研究者采用不一样的名称。有些研究者称之为教师职业压力;有研究者认为教师工作压力即教师职业压力, 是教师因职业上所赋予之要求、期许和职责所感受到的压力;有把Occupational stress翻译成职业紧张;还有的研究者直接使用教师压力一词, 并将教师压力定义为教师由于工作方面原因而导致的一种不愉快的消极情感体验, 如愤怒、焦虑、紧张、挫折感及沮丧等。依据基里亚科和萨克利夫 (1977) 的定义, 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主要包含2方面:教师工作的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压力源是指引起压力的外在客观环境或事件, 是一种或数种刺激;压力反应是指个人主观对外界刺激所做的适应或引起的紧张压迫感。

2 教师压力存在的普遍性

从许多调查研究结果来看, 教师工作压力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国外许多调查都表明教师确实是一种“高压力”职业:1976年英国教育研究人员顿哈姆 (J.Ounham) 的调查表明, 大多数教师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瑞士日内瓦大学哈伯曼 (M.Huberman) 的研究也发现, 40%的教师有过疲惫的经历;在美国, 尽管师生没有升学压力, 但也有7%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不良适应, 美国1976年9月的《教师杂志》曾刊登有关教师健康的问卷, 从9 000多份问卷中发现, 84%的教师相信教学工作有危及健康的风险, 75%的教师认为至少会因压力或紧张引起的疾病而失去一些工作日, 而且这些教师都指出压力是影响其健康的主因;加拿大教师联会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 加拿大教师要花大量时间处理学生的个人问题, 工作压力愈来愈大。我国近年一些对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表明, 当前高校教师不仅普遍存在工作压力问题, 而且程度相当严重。

3 教师压力的来源

国外关于教师工作压力源的研究较多,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基里亚科和萨克利夫 (1979) 对英国综合中学257名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发现, 工作压力产生的4个因素分别是学生的不良行为、较差的工作条件、时间的紧张感和不良的学校风气;Mark.G.Borg (1990) 提出教师产生工作压力有5方面因素:学生的行为、工作负荷和时间压力、工作条件、与同事关系和学校的文化特质;库珀 (Cooper, 1998) 研究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为教授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维持纪律、时间压力及工作担子重、应付变革、被他人评价、维持自尊和地位、组织与管理、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以及工作条件差等。

总的来说, 教师压力来源涵盖环境、心理、人际关系、组织、社会等方面。通常, 压力来源主要从外在环境、组织因素和个人特质3个层面加以分析 (Ronbbins, 1996) 。

3.1 外在环境

主要指教师、学校所处的社会大环境。 (1) 社会给教师提供的地位和待遇导致教师产生压力。1984年, 美国一项对大学教师压力的全国性研究指出, 工作节奏过快和物质条件差居10个压力源首位。 (2) 社会的变化致使教师感受到压力。 (3)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要求和态度也是教师压力的重要来源。英国学者科尔 (M.Cole) 1985年在《身份的危机:教师在政治经济改革时代》中指出, 英国出现了因多种问题而谴责教师的现象。 (4) 教育体制改革和变化造成教师的压力。教育要适应社会变化和要求进行改革, 但改革的内容和形式若不适合教师的现实, 则教师就难以适应这种变化。海尔恩等人1990年的调查报告提到, 当时以色列学校的教材更新、数量增加, 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给教师带来了压力。

3.2 组织因素

主要是学校因素, 即教师个人所处的小环境。首先, 学校的管理和条件对教师各方面工作的影响都非常大。特拉弗斯和库珀对英国教师进行全国性调查表明, “学校的管理和结构”与“教师角色模糊” (包括对自己责任的范围和程度不明确等因素) 是压力的主要来源, 英国教师视班级规模大、学生人数过多为压力源之一。其次, 学生的品行、学习情况与教师的压力密切相关。再者, 学校内的人际关系影响教师的心态, 导致压力的产生。耶鲁大学心理系的利特 (M.D.Litt) 等人指出, 在工作压力量表中“角色冲突”“与上司的人际关系”是与压力最密切相关的2个因素[2]。

3.3 个人特质

教师的自我期望值、性格、能力素质和感受力等自身因素也会成为压力源。首先是教师对自己过高的期望。自我期望值越高, 与现实的冲突越激烈, 产生的压力则越大。其次, 教师过低的能力与素质和对于压力过强的感受力也是重要来源。费希尔 (S.Fisher) 所言“心理状态和结构决定压力的存在与消失”, 指出教师对压力大小感知的重要性。

4 教师压力的后果

就压力反应来说, 美国学者塞勒 (H.Selye) 曾把教师工作压力分为积极和消极2类, 即压力可为人们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适度的工作压力能促使人们更加积极的面对人生及工作, 工作压力过大或人们不能正确处理压力时就会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Monteiro (1990) 认为压力是致病的关键, 40%~50%的疾病与压力有关, 而工作压力对教师本身产生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心理、行为和生理方面。

4.1 工作压力会导致教师出现不稳定情绪和不健全心理

美国学者迈纳 (J.B.Miner) 、布鲁尔 (J.F.Brewer) 和英国学者哈格里夫斯 (D.Hargreaves) 分别指出, 长期的工作压力会造成情绪失常和情感疲倦, 具体表现为莫名的焦虑、压抑、担忧、受挫感、无助感以及缺乏安全感, 并且经常感到不安, 性格脆弱, 丧失自信心, 对工作不满意, 感到疲惫等。冯伯麟 (1996) 研究发现, 考试对教师形成的压力及学校领导管理方式是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4.2 工作压力导致教师消极行为增多

教师的消极行为主要有行为冲动、易激动、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吸烟、喝酒等。此外, 工作压力致使教师在工作方面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旷工、改行、提前退休等。英国有影响的《独立报》 (1990.9.18) 曾报道, “伦敦地区有越来越高的退休比例 (在小学, 1985年为17%, 1989年上升到24%) , 其他地方教师退休比例上升更快。”我国也存在教师流失现象, 据《光明日报》 (1994.10.30) 报道的国家教委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1992年全国流失的教师约45万人, 且多为40岁上下的骨干教师[3]。

4.3 工作压力导致教师生理疾病增多

顿哈姆 (1981) 列出教师身体方面的压力反应有胃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基里亚科和萨克利夫 (1979) 在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的研究中发现, 个体遭受压力时会产生疾病, 尤其是人际关系不良和工作受挫时, 均会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研究人员米尔斯坦 (M.M.Milstein) 和戈勒齐尤斯基 (T.J.Golaszewski) 也指出, 教师工作压力常常会导致心脏病、心理障碍、身体疲劳以及其他疾病的产生。

5 教师压力的应对策略

对于教师压力的研究, 除研究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外,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关于压力应对以及减轻压力的策略。Lazarus认为, 应对是受背景和过程影响的, 而不是一种如传统研究所认为的个性特征或行为风格。大多数研究采用了Lazarus对应对的分类, 即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和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环境来改善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是调节由于压力引起的情感不适。

有研究表明, 教师用以缓解压力的策略有尽量恰当地处理问题、避免对抗、工作后尽量放松、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控制感情、给特别的工作更多的时间、与他人讨论问题交流感情、有一个健康的家庭生活、提前打算和优先解决问题及认识自己的不足等。Griffith等报道了一项特别有趣的研究, 他组织了一个对伦敦780名小学和中学教师的调查, 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和有效处理行为的使用都会影响教师对压力的感觉, 调查结果突出了2条重要的认识:一是教师对于作用于他身上的要求受本身所经历压力程度的影响, 二是社会支持和成功的压力处理能创造一种效应, 这种效应使得教师对同样的“客观”环境造成的压力感觉相对降低。

6 教师压力的研究趋势

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已有很丰富的资料, 但突出未来发展领域仍是个巨大任务。在未来的研究中, Kyriacou[4]提出应该关注以下动向。

6.1 继续探究教师压力的普遍性、来源和教师采取的应对措施仍然是很重要的

教师压力的研究需要更新以往的研究数据, 探索压力发展的趋势和变化, 特别要注意校内需要强调的高水平压力的变化。许多国家的学校已经接受了不同时期影响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和评估程序的快速变化, 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果教师想成功地处理对他们的要求, 那么处理变化的能力就越来越重要。因此, 关于因处理变化所产生的压力方面需要特殊的研究, 以便政府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各种教育改革如何影响教师压力的建议。

6.2 需要特别关注成功处理压力的措施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Huberman有巨大影响的研究就是聚焦在教师经常怎样面对一种职业中的危机, 这种危机使教师不得不重新估价其职业抱负。Crerniss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探索了一些教师能避免精疲力竭的方法。对执教5~10年教师的研究发现, 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仅执教几年就决定离开这种职业的大量教师和虽然继续从教但已经不满这项工作的教师的存在。这种特征也许能解释一些教师如何成功地越过职业重新评估阶段而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6.3 帮助教师和学校减轻教师压力的特殊干预策略的效果评估也需要研究

有效的情绪控制使得教师以更丰富的姿态直接思考未来的工作和任务。同样, 学校中高级管理者采取的减少教师压力行为的研究也是必要的。在这个领域, 学校领导者和一些组织部门对教师的影响需要有更多的研究。一个能够考虑以何种方式给那些做了需要鼓励行为的教师以支持性反馈的领导机制, 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另外, 能最小化教师压力的组织性安排也可以减少教师压力。

纵观压力研究状况, 西方尤其美国心理学界对工作压力的研究已进行多年,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这些结果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获得的。关于我国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必须基于我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目前, 我国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并不多。针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蓬勃发展的现状, 以及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师不可避免地增加压力感。因此, 我国很有必要开展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 探究我国教师总体压力感、压力源情况, 进而研究压力处理措施等。

摘要:分析高校教师的压力状况、压力源、常采用的应对方式及研究趋势, 为深化和完善高校体制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教师,压力,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Kyriacou C, Svutcliffe J.Teacher Stress:Prevalence, Sources and Symptom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8, 48:159~167.

[2]赵立芹.教师压力成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2:38~40.

[3]Kyriacou C.Teacher tress: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Educational Review, 2001, 53:27~35.

上一篇:未来的发明初一作文650字下一篇:客房领班的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