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感动作文

2024-09-21

心灵的感动作文(精选15篇)

1.心灵的感动作文 篇一

感动是心灵一种美好的触动,生活中的感人之事为数不少,我才上初中不久,便有许多令我感动的事情发生。那是一个星期天,正巧作业写完了,便出去转转,走到小岔道时,见路旁有一只大狼狗,我不敢往前走了。它全身是黑的,大约比我低俩个头,正舔着嘴巴。我有后退的意思,碰巧一对爷孙要过岔道。孙子说:"爷爷,我怕它。"爷爷笑笑说:"好孙子,别怕,爷爷在。"于是把孙子藏在背后,盯着大狼狗,慢慢的朝一条路挪去。可想而知,他也怕大狼狗嘛。狗突然叫了俩声,爷爷马上往后退了俩步。望着爷孙俩的背影,我愣住了,我被这种亲情而感动,爷爷"奋不顾身"保护孙子,不让孙子受到伤害。回想我们的家长不也像这位爷爷一样爱护关心我们吗?我想到这里,勇敢的走了过去。亲情使我们感动,关怀更让我们充满力量。我的老师很普通,并不是什么教授博士,但是他与千千万万个教师一样,为了我们不辞辛劳。记得我在一堂生物课上不守纪律,老师在办公室批评了我,使我深受启发,更是那关怀的话语令我难忘:老师怕我冷,问我怎么穿这么少。老师的言语是知识的甘泉浇灌进我的脑海,老师的言行是我们的榜样镌刻在我们的心里。我再一次被感动,被深深的感动了。刘翔跨栏成功的瞬间是感动;田世国捐肾救母的孝心是感动;父母给儿女送伞的小事也是感动。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感动并不一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往往是平时我们生活中的小事。珍惜这份感动吧,让我们化感动为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2.心灵的感动作文 篇二

感动直击消费者的心灵

只有触及内心深处, 才能让消费者产生无穷的感动, 才能产生深刻的记忆, 同时也能产生美好的回忆。这样在消费者进行钞票投票的时候, 消费者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曾经或者正在感动他的品牌。

在广告信息浩如大海的今天, 消费者每天要接触数以万计的广告信息, 无论是报纸、电视、网络、终端等信息载体, 只要你一睁开眼睛,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各种广告、促销信息都会扑面而来, 填满你的眼睛。

但有一点我们会发现, 广告信息无论怎么争先恐后地充斥着你的眼睛, 但永远不能充斥你的心灵, 因为绝大多数信息都是不痛不痒、自吹自擂式的王婆卖瓜, 根本不能直击消费者的心灵, 就更谈不上感动。

对于这种不能直击消费者心灵的各种广告信息, 无论重复的再多, 都只是过眼烟云, 根本不能产生任何实际性的效果, 这也是越来越多广告主感觉广告效果下降、促销活动越来越缺乏实际效果的症结所在。

心灵之门为感动营销敞开

坦白讲, 无论是谁的心灵之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紧锁着,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也是一种信息的过滤, 但消费者的心灵之门一定会为感动敞开, 而且这种敞开是主动的, 而不是被动的。因为感动营销就像一把心灵的万能钥匙, 无论是谁的心灵之门都能应声而开。

这主要基于感动营销的软实力, 一种基于人性特征的软实力, 因为无论谁的心灵之门都会有一扇“善门”, 这就是感动营销的切入点。对于行善或者善意的信息, 谁都不决绝, 因为这种无故的拒绝, 会产生心灵的一种自我负担。所以感动营销就像一把利剑, 直击消费者心灵深处, 在消费者的心灵世界畅行无阻。如2008年地震期间各大企业的善举, 总会在社会大众间口耳相传, 特别是王老吉的亿元捐款, 更是成了感动营销的经典案例, 虽然后来暴露出王老吉的一系列炒作手段, 但是广大的社会受众还是以包容之心, 原谅了王老吉的炒作, 这就是感动营销无穷的力量。

感动营销, 增加品牌的附加值

表象看感动与忠诚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但是在消费层面上讲, 这种内在的联系确非常密切, 因为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产品的时候, 除了满足其物理属性之外, 其次是要满足其情感属性, 而情感的最高境界就是感动。特别是在产品物理属性同质化的基础上, 那感动的情感属性就是衡量其购买的重要标准。

所以在感动营销过程中, 是一个不断为品牌增加附加值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提高品牌竞争力的过程, 每一次的感动都会为品牌带来无限的增长潜力。

3.直抵心灵的感动 篇三

新中国逶迤走过一个甲子,留下一个个大写的名字。让我们来重温这些激励民族破浪前行的精神符号,在他们穿透岁月积淀的人性光芒里,自警、自励、自奋。

当我翻阅着《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的书稿时,我不由感慨万千。这些曾让“一代代中国人感动、振奋、欢笑、流泪”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代表在群众票选的基础上产生,集中展示了当今时代的精神风貌与社会公民的价值评判。

我不由联想到近日在湖北荆州发生的“大学生群体舍己救人事件”。当他们“手拉手搭起挽救生命的链条”时,中国为之感动。因为在生命危急与人性善良面前,这些可敬的“90后”没有“将生命当作算术题,用加减乘除换算善良的价值”,更没有像一旁的渔船老板那样在经济利益面前人性全灭、良知尽失——“活人不救,捞尸体,白天每人1万2千元,晚上1万8千元”。尽管事后有人质疑大学生救人的社会效益,“扳着指头比较三名大学生与两名少年的教养成本”,但是更多的人在为我们大学生的英勇品质致敬,感动。我们仿佛回到了20多年前,那一场由为救掏粪老人而献出年轻生命的大学生张华而引发的“人生价值如何衡量”的全国大讨论,虽然有人不解,有人惋惜,但社会前进的车轮愈加彰显着张华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价值所在:面对着鲜活的生命与人生的危难,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时间做冷冰冰的经济算计。闪现人性光辉的火之烈焰,刹那间的闪耀就是永恒,虽历经尘埃而弥新。因之,他,他们,都绝不会是一闪而过的流星。

《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共分10册,包括《军魂中国》《科技中国》《先锋中国》《情义中国》《义勇中国》《责任中国》《青春中国》《激情中国》《劳动中国》《风范中国》,每册收录了10个人物,图文并茂地展示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

我确信,所有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所带给我们的感动,都是直抵心灵的。因为那里见证着人性的伟大。是的,在生命价值与人性善良面前,还有什么利益与价值值得拿来与之比较。

直抵心灵的感动是风范的。这种风范,不在于外表的英丽,而在于品格的洁美,精神的崇高,人性的跃动。那或平凡或轰烈的人生轨迹在一次次的青春接力赛中一幕幕上演,让我们怦然感动。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塑造了一座座不老的风范丰碑。且听他们的风范大音:

“孟二冬的学生永远难忘老师为他们写的那些小字条。小字条夹在他们的论文和作业里,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对文章修改的建议,有对语句出处的校对,还有对错别字的纠正。每到批改论文时,孟老师的家就成了图书馆,到处铺满打开的书,供他随时查找。他看过的学生论文页都夹有小字条,字条上除了对论文的框架和立意提出建议外,还有对错字的勘误——常常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 “孟二冬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守拙斋。他在教室的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教书育人,从不给学生缺一节课。他教学生尽心尽职,一丝不苟。他对学生的牵挂,对授业的严谨尽心,无不显现出一种感人至深的师道魅力。他从容显现的淡定、儒雅的品格,执著、大爱所展露的境界,正是人们心目中知识分子的形象、教师的形象。”孟二冬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期间患食管恶性肿瘤仍坚持教学直至病倒在讲台上。他虽然离开了学生,但他崇高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却永远留在了学子们的心中。

“从不幸的低谷,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心中是最美的。”这是授予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邰丽华的颁奖词。而这美丽的聋人舞者,在舞动心灵的同时,有着源自心底的希声大音:“所有人的人生,都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

……

直抵心灵的感动是先锋的。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是我们行路的先锋,是我们前进的灯塔。他们身上体现了我们最可珍视的崇高精神: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且看他们的先锋足迹:

1952年春,申纪兰带头动员妇女参加劳动,在全国率先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她带领群众造林筑坝,营造“绿色银行”,把几乎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旧西沟建成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她带领西沟群众初步形成西沟特色发展新格局,把纯农业村变成农林牧工商游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农村。她是中国唯一一名第一至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见证了共和国民主的艰难而辉煌的历程。

“华莱士能开创美国的玉米高产道路,我也能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自从搞玉米高产攻关,李登海的生命历程便开始用刷新纪录在书写:玉米高产纪录从500公斤到700公斤,花去了他8年的时间;从7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他又用了4年的时间;而从800公斤跨上了亩产1000公斤的台阶,他差不多又用了8年的时间;从1000公斤攀登到1400公斤,他整整用了16年的时间。其间,他七次改写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两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他这个“追赶太阳的育种人”,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

直抵心灵的感动是激情的。这一个个名字,灿若星辰,永远化作了激励我们一往无前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激情。正是这些展现了理想与生命激情的英雄模范人物,燃起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与理想的激情”。且悟他们的激情旋律:

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中国女排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练就了过硬的技术。中国女排连续夺冠后,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的场景,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一时间,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发扬女排精神的热潮。“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女排精神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象征。

“在敦煌就爱敦煌,对敦煌有一种感情,不然他没有资格在这里工作,对敦煌没有感情的人,是待不下的。”这是樊锦诗说过的一句话。就这样,樊锦诗从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组长、副所长,到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最后任研究院的院长,至今她档案中的工作单位还只有一个。青丝已成华发,当年那个背着背包、头戴草帽、满怀理想的年轻女子如今已变成一个老太太,但那颗为理想跳动的心却从未改变。这期间,有太多的事情发生,却没有一件能让樊锦诗放弃当年的理想,她坚持了下来。是她的执著,让她成了“敦煌的女儿”。

……

毋容置疑,这一个个感动中国人物体现了人性的至高至大至纯。他们头顶理想的光辉,心怀真善美的品质,阐释着人间大爱。这是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发自内心去体悟与学习的。让他们的感动中国之举,穿透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心房,烛照我们学子那在彷徨人生路上不断找寻理想光辉的向善之心。

由是,直抵心灵的感动在中国大地永续回响。

4.触动心灵的感动作文 篇四

“哦,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小到中雪,你注意点,别弄感冒了,学校不比在家,要照顾好自己。”妈妈叮嘱我。

我点点头,有点不耐烦地看着母亲,怪她的啰嗦。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摸摸我的头,没再说话,转身下车了。当车正要启动时,妈妈突然敲打车窗,司机开门后,妈妈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个袋子递过来,脸上写满了歉意。

出租车缓缓驶出几十米,我回过头,看见妈妈还站在原地,不停地朝我的方向招手,也不管我是不是看的见。车外的风很大,我隐约觉得妈妈那漂亮整齐的头发已被吹得凌乱不堪,这时,心里莫名地生出一种抽搐的感觉。

风刮在脸上真疼,我关上车窗,随手打开妈妈刚刚递来的袋子。奥,是一条围巾,还有一副手套,手套里夹着一张字条:天冷了,注意保暖。顿时,犹如一道撕裂冷云的暖阳,直射入我的心底,捧着围巾和手套,我心中满是感动。

我抬起头时,视线早已模糊,昨天晚上那副场景又在眼前出现了。

我坐在灯下温习功课,妈妈轻轻走过来坐在我身边。我不经意间抬起头,遇到的是妈妈充满慈爱的目光。沉默了一会,妈妈说:“冷吧,我给你去拿取暖器。”过了一会儿,妈妈拿来了取暖器,手里还有一个红包包。插好取暖器,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妈妈已蹲下身子为我脱鞋了。然后,递上那个红包包说:“我把热水袋缝在了里面,你放在手边,手就不会冷了。”

……

5.心灵深处的感动作文 篇五

荆棘鸟在寻找,寻找那棵值得让它献出绝唱的荆棘树。

当读到这一句话时,我的内心被震撼所填满。一只鸟一生只唱一次?只为唱出最绝美的歌儿?

我不相信。

继续看下去。

这本书讲的是一只鸟的故事,它名叫荆棘鸟,它的一生都在寻找,寻找一棵荆棘树,然后在这棵树上,唱完一生中最后一首歌。

“哈哈,开玩笑吧,为什么一定要在荆棘树上唱歌,而且唱完就死去了?”我带着嘲笑的口吻问朋友。朋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这是信仰问题,荆棘树就是它的信仰。”“那为什么唱完就死去了呢?”我坚持不懈。但朋友似乎有些不耐:“因为这是绝唱,是一生中最绝美的,是诠释生命的存在,至少它有勇气,它有自己的坚持,那是心灵的欢愉。”说完,朋友转身便走。

留下我一人呆呆愣在原地,不久,我陷入沉思。一种名为感动的东西流淌在心间。

那是一只多么无畏的鸟啊。为追寻自己的梦想,即使耗尽一生也无所谓!

可以想象得到。一只鸟儿,也许并不美丽,也许浑身脏兮兮的,但它的眸子却异常璀璨。它坚定地寻找着,翅膀被暴雨打折,皮肉被荆棘划伤,血流淌着,却浇不灭心中坚定的信念。

终于,它来到了荆棘树上,它缓缓落在其中一棵枝桠上。从容不迫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东边的太阳升起,当第一缕曙光照耀大地时,它亮开了歌喉,歌声可能低沉婉转,可能

高亢激昂;可能清丽优雅,可能低沉如大提琴的协奏,也可能欢快如钢琴轻快的乐音流淌。

总之,它的歌声是绝美的,杜鹃、黄莺自愧弗如,那动听的歌喉令天地都黯然失色,万物都在屏息。

一曲终了,荆棘鸟缓缓闭上了眼,没了呼吸。

想到这里,我呼吸突然一滞。我想,我不是荆棘鸟,但我有荆棘鸟的坚定信念。我会拥有它的勇气与坚持,奋力唱出生命中最绝美的一曲歌,但是是一曲不散的歌,我不会像荆棘鸟,唱完便气绝,我会时时刻刻唱出绝美的歌。

6.心灵深处的感动作文 篇六

这是一节普通的物理自习课,疲惫的我强打着精神,在题海中奋战着。期中考试将至,由于考试科目的增加,复习时间变得异常的紧张。不知怎地,被寄予厚望的我总觉得不在状态。周末练习的失败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此刻,物理老师正坐在讲台上,严肃而认真地批改着“刚出炉”的练习试卷,我的心情也越发惴惴不安。“朱沁!”,恍惚中,听到了老师叫我的声音。我心里一怔,直到同学的小声提醒,我才如梦方醒般走向讲台。93分!刺眼的分数像一把红色的铁锤,重重地捶打在我原已“千疮百孔”的心上。“拿去看看吧!”,老师的声音很低、很温柔,但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失望,一丝无奈……

放晚学了,我失魂落魄地走出教室。外面下起了雨,风很大。那雨又急又密,像一把把梭子直往下落。刚走出教学楼,刺骨的寒风向我袭来,仿佛要把我吞噬一般,急促的雨点拍打着我的脸。我突然觉得又冷又饿,本能地将身子蜷缩起来,费劲地向停车处走去……想到周练和物理考的连续失败,想到老师的失望和父母充满期待的眼神,我不由得流下了眼泪,心里满是沮丧,甚至有些悲凉。

“沁沁!”,突然,一个熟悉而充满慈爱的声音传来。泪眼婆娑中,循着声音的方向,我看见了一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身影,一个不再挺拔但依旧亲切的身影。是奶奶!我赶紧拭干了脸上的泪和雨水,向奶奶的方向跑去。奶奶就站在我的自行车旁,她正用她那略显枯瘦而颤抖的双手撑着一把旧的雨伞。让雨水淋湿的车座早已被她擦干,并用雨伞遮挡了起来。“奶奶,你怎么来了?”“我来给你送雨衣呀!来,快把它穿上,别冻着了。”奶奶颤巍巍地说。我赶紧从奶奶手里接过雨衣。倏忽间,我摸到了奶奶的手——又湿又冷!我心里不禁一颤:奶奶在风雨中已经为我守候多时了!

待我穿好雨衣,奶奶又从怀里掏出了一样东西,像宝贝似的递给了我,笑着说:“饿了吧?给,这是你最爱吃的甜玉米,还热乎着呢!”抚摸着温热香甜的玉米,看着奶奶略显苍老而又充满慈爱的面容,一股暖流在我的心头涌起,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这被奶奶用体温焐着的玉米,凝聚了奶奶对孙女多么深厚的爱和希望啊!为了不让我淋雨,奶奶不惜在寒风急雨中苦苦地等候,给我送雨衣,还带来我最爱吃的甜玉米!想到这,原先的沮丧、失望和痛苦的情绪一下子烟消云散,感动在我的心灵深处洋溢着。

有这样一句名言:人之所会感动,是因为他生活在爱之中。不错,是奶奶的爱,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找回了自信。我将永远铭记这份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并将其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永不懈怠!

风更大了,雨更急了,但我不怕!因为,我有爱,有温暖、信心和力量!

7.心灵表白,倾听源自心底的感动 篇七

那么,到底该如何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心灵表白呢?下面我结合一些课堂教学实例来谈谈我对此的看法:

一、因势顺导,流露真情

要不要安排“心灵表白”要因课而异,我们要根据课堂中当时的氛围,根据课文中蕴涵的情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绪,来想一想:此时此刻,学生有心灵表白的需要吗?如果有,则安排这样的环节;如果学生没有心灵表白的需要,那么我们硬要根据自己的设计去说去写,就显得生硬了。学生无话教师却非要其说,那么学生只能是应付老师的“问题”,做些空洞的“演说”罢了,不会取得应有的训练效果。

曾听过,《船长》的课堂教学。课接近尾声,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哈尔威船长随着诺曼底号缓缓沉入大海的镜头。这一幕激荡着学生的情感,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录像,许多孩子已是热泪盈眶了。接着伴随着低沉的音乐,教师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引导:“多么感人的一幕!哈尔威船长没有豪言壮语,但他的举动却深深地震撼了大家。我想他的形象一定已深深印在大家心中。此时此刻,你难道不详对他说些什么吗?”课堂中出现了短暂的沉默,继而小手林立。我听到了孩子们最真实的声音。

“哈尔威船长,读了你的故事,看到你随着诺曼底号平静地沉入大海的镜头,我觉得你真是一位英雄!同时我也问自己:如果是我,在那样危急的关头,我能像你一样沉着冷静,恪守自己的职责,心中只装着他人吗?”

“船长,从你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你会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我要向你学习,为别人带去更多的温暖!”

“我想问船长,当你选择了绝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更多的人,你胆怯过吗?我想,你一定没有。因为你牢记你的职责,心中担心的是乘客的安全,个人安危早已置之度外。现在虽然你不在了,但你将与大海同在,与我们同在,你的言行将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学生说完,教室里一片掌声。语文课堂崇尚真实和真诚,这流淌着学生情感的话语不正体现着一种真诚和真实吗?

二、创设情境,激发真情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心灵表白,一般是在教学崇高人物类课文时。学生在阅读此类课文的过程中会对英雄油然而生敬意,并且在无意间表白自己的心声。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我们必须明确崇高任务或历史时间是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时代背景,与现在学生的生活和时代是有一点的距离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历史和时代背景的补充。我们没有必要照搬照抄崇高人物的做法,需要学习的是人物崇高的精神,从而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舍己为人精神、革命乐观主义、奉献精神的教育。很多语文教师忽视了这一点,缺少开拓意识,过分拘泥于文本本身,就事论事,使学生停滞于事物本身,而放弃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更深的感悟。教师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崇高人物启迪了我怎样对待生活?对于我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启示?如《虎门销烟》一文,教师倘若抓住时机补充一些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再往深处漫溯一番,学生能心有会意、情有所钟,就有了倾听的愿望,这样的说已不是结论,而是一种催化,学生能设身处地于文中任务同呼吸、共命运,激起思维的浪花,激起情感的波澜。

三、情动辞发,触动真情

心灵表白是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心灵深处的回音。只有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内心,学生才会有感而发,才能有最真实的、最自然的内心表白。因此,心灵表白应是“情动辞发”,应是“顺情势而导”的,是自然的、真切的,要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这也是我们提倡的教育无痕。心灵表白不能只是教学中硬性安排的一个环节,不能为表白而表白。

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完圆明园被毁灭的那部分内容后,设计了这么一个心灵表白的环节。

师:同学们,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一起回到1860年的那一天,回首那让人心痛的一幕吧!

(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然后定格。)

师:就这样,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被帝国主义列强化为灰烬!同学们,面对着这熊熊大火,面对着这残垣断壁,你心中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心里堵得慌,有许多话要说,但一时又不知说什么。

师:我们心中都是百感交集呀!稍微疏理一下,把你们心里最想说的讲出来吧!

(学生沉思片刻后交流。)

生:圆明园昔日那么宏伟,那么壮观,我感到无比自豪,更加痛恨侵略者!

生: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今天,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需要努力学习,掌握真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美好,让悲惨的历史不再重演!

生:落后就要挨打!如果不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也不会这么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

……

在这里,学生的内心表白是发自肺腑的,是源于内心的感动。学生畅所欲言,心动而辞发。这一教学环节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教师的充分预设:教学情境的创设,教者情感的激发,学生情动而辞发,才有了我们听到的这真实自然的心灵表白。

8.描述心灵的感动的作文 篇八

《暖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边远小城镇的感人故事:在一个比较落后、贫穷的小镇中,有着一个平凡的家庭:女主人公很早便下岗了,生活的主要精力都花在年幼的儿子身上。而全家的支出,都是由男主人公独自承担的。有一天,男主人公为了帮助别人而自愿下岗,女主人公无法忍受他丈夫总是只为别人着想,在这家庭最困难的时候,抛弃了丈夫与年幼的儿子,与一个有钱人去了大连。孩子总是离不开母亲的,在对母亲的思念中,孩子的性格从开朗乐观变得沉默寡言。男主人公为了孩子,便带着他千里迢迢地来到大连寻找女主人公。但在这个大城市中寻找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为生活所迫,父子俩只能以收废品来维持生计。最后,他们得到了一位新闻主持人的帮助,孩子终于见到了母亲,一个破碎的家庭也再次重圆………

它固然不及那些大片带给我的震撼强,但却犹如一只手,轻轻地拨动心中的琴弦;犹如一股风,柔柔地吹过心中平静的湖面;犹如一把钥匙,无声无息地开启心灵最深处的那扇心门……这个故事其实并无特别之处,只是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而已,但就是这种小事更能令人为之垂泪,只因为它的真实。平日中,没有人会去刻意观察一件事,自然也就会不知道这些事的存在。当在看到这方面的书籍或影视作品时,就会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自然而然地会被吸引、被感染……

9.心灵深处的感动中考作文 篇九

母亲是一位平凡的农妇,却有着一颗伟大的爱心。

听母亲说,外婆家很穷,母亲有好多个兄弟姐妹。为了生活,十来岁的母亲不得不辍学去挣钱。至今,一遇天气有变,她那双因年轻时给人家抱孩子的手就疼痛难忍。明知自己有此症,当我们知道后,劝她去医院看时,母亲却无所谓地说:“忍一忍就好了。”

从我记事的那天起,母亲就起早贪黑地干活。父亲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机会回家。家里没柴了,母亲就得上山打柴。由于弟弟还小,不便带他上山,母亲就叫我在家带小弟弟玩。为了能让母亲放心地去干活,我常常会把弟弟哄睡。弟弟很调皮,他一睡醒之后,便嚷着说饿了,怎么哄也哄不好。饭菜都是凉的,只能用开水泡。可是开水瓶放在高处,我只得用母亲做的板凳搭脚去拿。毕竟人小,够不着,反而把水瓶打翻了,开水浇在脚背上。顿时,脚背上起了个大泡。母亲正巧回来了,看见我脚上的伤,立刻抱起我奔向医院。在医院里,我看到母亲的眼里噙着泪水。我心里嘀咕:我痛,可母亲怎么会哭呢?难道她也疼吗?

记得有一次,天下着雨,泥泞路滑,邻居家的孩子不小心陷进了稻场边的一个很深的水潭里。母亲正在家里织毛衣,听见有人喊,赶紧出去,跳进水潭,硬是艰难地将那孩子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当孩子的父亲拿着很多礼物来道谢时,我母亲不但不收礼物,而且还把家里熬的姜汤送给邻居家的孩子喝,用来给他驱寒。

母亲识字不多,她很羡慕有文化的人。暑假里,她要我教她识字,写字。当时,我心里想:我都不想学了,难道你还有闲心。反正她愿学就学吧!母亲说要先教她从一到十的繁体字。在十个数字中,“肆”的笔画最多,最难写。母亲确实写了很长时间。凭着母亲所固有的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漂亮的“肆”字便诞生了。今年暑假,母亲不仅字大有长进,而且还常常翻看家里订的《岳西报》呢!

时间过得真快,我已走过了十八个春秋。从一个不懂事的调皮女孩,长成一个和母亲一样的大人了。虽然在别人面前很文静,但只有和母亲单独相处,我又有了小时候的调皮相。在我母亲的面前,我似乎永远也长不大。

昨天,母亲对我说:“人老了,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如以前利索了。”我走到母亲的身边,用手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的头发,发现不知在什么时候,母亲的耳鬓间突然染上了几丝白发。我对母亲说:“妈,从明天开始,我来洗衣。我也要试着烧菜做饭,像你一样,你说好吗?”

10.用爱感动 走进心灵 篇十

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核心是一个“爱”字,情感因素运用得好,可使教育成功,师生间纯洁高尚的情感之花必将结出纯洁高尚之果。

一、爱学生就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就能恰如其分地爱学生。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认真地与前任教师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以便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要熟悉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与学生谈话等方式进行。教师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做到耐心、细心、交心和虚心,要因人而异,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批评教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有一年,我刚接一个新班,学校把一位叫张军的男孩转入我班,我初次见到他时,觉得小男孩白白净净的,一双灵活的大眼睛看上去很聪明。经过几天的接触,证实了我的看法。可他为什么成绩这么差、作业一直不做呢?我抽空进行家访,从奶奶口中了解到孩子的不幸:原来他父母已离婚,他随父亲住,父亲忙着找对象,无心管他。孩子的衣食住行由他双目失明的奶奶和整天酗酒的爷爷负担。孩子从小失去了父爱和母爱,再加上缺少父母在学习上的帮助,再聪明的孩子也无济于事。我听了暗想:老师像妈妈,我就像妈妈一样关心他吧!从此,我在学校特别关心他,上课督促他听课回答问题,放学帮助他做好难题。因为我离他家近,所以双休日,我常常到他家查看他的作业,以致于我每次刚走进弄堂,就有邻居说:“张军,你老师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成绩终于赶上了大家,顺利地考进了中学。我想如果当初我没有深入地了解他特殊的家庭情况,没有特别地关心他,那么他很有可能毕不了业。可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对于自己工作的开展、学生的健康成长作用很大。

二、爱学生就要时时为学生着想,处处关心学生

无论哪一种教育方法,都需要施教者捧出爱心,有了爱心,方法才灵验。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必然要在师生间建立和谐的情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以心换心,情感和谐的基础是理解和尊重。我对学生不仅从学习上关心,还从生活上关心,如天冷叮嘱多穿衣、生病去探望并补课、平时随意聊聊学生的家庭生活等。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常常换来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敬意。每年的教师节,毕业的学生会每人手拿一枝花来到我面前,连声说:“老师,送给您!”望着一张张幼稚未脱的孩子脸,心里好感动啊!教他们时,师生间结下了师生情;离开母校,师生间结下了友情。多么深厚的情,多么真挚的爱。爱是无声的教育,是最具权威的,它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

三、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如果不尊重学生,不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那么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持久性差,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教育。如果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遇事情绪急躁,用过激的话语、过激的行动教育学生,往往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使学生产生对立心理。因而我对待学生亲切和蔼,上课时尊重每个学生的求知权利。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共同对待,共同要求,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我总能耐心解答。课间或活动时,我常常主动跟他们聊天,谈谈家常,说说笑话和社会新闻。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喜欢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势。当小朋友有什么不开心时,我会像好伙伴一样去安慰他。

作为教师,批评学生在所难免,可千万要注意适度。老师批评学生要选择恰当的时间,一般来说,出了问题要及时处理,可对犯错误的学生马上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强,他会为保护自己的自尊和虚荣找出许多理由来辩解,尤其刚犯错误,态度不冷静,很难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过错,甚至会认为是老师过于计较;马上处理,老师也不便于了解实情、斟酌批评教育的方法。老师可以调查一下事情的原因,分析一下学生错误的性质,斟酌一下批评的方法,再进行批评教育,学生一定会诚恳接受的。

四、爱学生就要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厚爱后进生

11.心灵的感动作文400字 篇十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我想起了那个相同情形的傍晚。“谁没带雨伞?”教室里正回荡着这样的一句话,面对外面灰暗的天空,低压的云彩,和模糊不清的建筑物真让人发愁。老师在教室里忙着让同学们在不被淋湿的情况下回家,“呤—”身后的电话又响了起来,老师有几分皱眉的表情,也有些释然,毫无疑问这是家长打来的电话。虽然这样忙活了一番,但还是力不从心,还有几位像我这样的同学没有分到雨具,但即使这样我还是被老师对我们的关心有所打动。

眼看着面前人群逐渐变得稀疏,我像热锅上的蚂蚁般徘徊。忽然,我感觉到身后被人拍了几下,回身一看是我的同班同学,她的爸爸带了好多把伞来接要去他们家学习的孩子,我又被他的责任感打动。

“哗啦啦,哗啦啦。”天空还是那么无情的向大地泼着水,我的心里,也在抱怨着:妈妈为什么还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没发现你的身影呢?“喂,喂!”两个字把我从内心世界给拉了回来。定眼一看一个打着雨伞的女人,出现在我的面前,没错那就是我的妈妈。“怎么样,没有被淋湿吧?”我看到被雨水沾湿的裤角,与被打湿的袖子,我再也按捺不住心里的那份感动。

12.心灵深处的感动小学作文600字 篇十二

而于我来说,这冬阳似寒非寒,甚至是极暖的,因为每至深冬的第一缕阳光如纱般落地,妈妈总会像是染了这阳光似的满面温柔:“想吃饺子吗。”答案自是不言而喻。

每年这时候,都是家中最无聊的,是的,最无聊的。妈妈千篇 一律地,机械化地包着饺子,时不时望一眼电视机,有时微露笑容,继而又恢复了那般模样。期初,我还是有点儿感兴趣的观摩着,时进过迁,今天的我又怎会兴致勃勃地看这等“无聊之事”,常常耐不住性子地跑出去玩儿。

往往回来的时候,饺子刚刚出锅,诱人的香气溢满整间屋子。狼吞虎咽地吃着作文刚出炉的饺子,突然,我的脸变戏法似的绿了一大半。好好的心情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吃到了嚼不烂又咽不下看着还恶心的筋,我只好自认倒霉地放下筷子,脸色阴沉得可以滴出水来,心中“三字经”脱口成章。当然,这种事无一例外的每年都发生,自是都摆出一副“好脸色”。

而今年,那平凡的饺子比阳光更暖心。

一如既往地出去玩,意外地早归。听见菜刀剁在案板上钝钝的声音,转身一瞥。回眸,已是泪盈眼眶。那个微微颤动的,直挺挺站着的身影,一下下地那块明显是精心挑选的肉。

她明明可以买现成的,却不辞辛劳地自己动手。

13.思品课:让感动轻抚学生心灵 篇十三

设置情境,因“情”生“情”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教师应多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走近生活”。如在教学《学会合作》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2008奥运会篮球赛中一场双方实力相当的比赛,营造出紧张的气氛。然后我提问学生:“假如你就是球场上的一个球员,你觉得这场比赛要取胜必须怎么做?”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很高涨,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学生说:“我要先计划怎样跑位,怎样传球,再由谁投篮。”我再顺势提问:“如果由你一个人去进攻,行吗?”学生:“不行,他们是五个人,我一个人怎么行,我们也要合作。”我接着就提示本课所要学习的主题,点出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情境创设,不但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还让学生明白:要学会合作就得先沟通。一个好的情境设置不但能把学生带人现实中进行积极的思考,还能有效地把一节课的内容贯穿起来,让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

真实故事,触事生“情”

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利用感人的故事情节来触动学生的心灵。但怎么去选适合教学内容的故事呢?我以为,选择的故事必须适合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接受,且真实可查。如在教学《爸爸妈妈抱紧我》一课时,我先跟学生讲述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小欣宜的父母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小欣宜生存的故事。接着又给学生讲述了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发生的缆车坠毁事件中,潘子灏的父母在悲剧发生时,用双手托起自己两岁半的儿子,让他们的儿子得以生还的真实故事。并且在讲故事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忧伤的背景音乐,学生们听着听着,许多人已经是泪流满面。见时机成熟,我便将孩子们从忧伤中牵引出来,让他们回到现实中:谈谈他们的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怎样的。学生有感而发,发表的意见也就情深意切。思品课上利用感人故事本身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活动“诱”情,真情流露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还指出:“品德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只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从多个角度去引导学生的思想品德,才能让学生知行统一。如在教学《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我让学生把书包背在肚子上,再让学生尝试走路、爬楼梯、弯腰系鞋带等活动。学生们开始一边模仿,一边嘻嘻哈哈,但慢慢地就体验出了艰辛,由嬉笑转为思考。我趁机教育学生:“你们只是这几分钟就觉得辛苦了,但你们的妈妈是要坚持280天,那是怎样的一种辛苦,你们能想象吗?”学生从体验当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对父母无私的爱有了深入心灵的感受。再如在教《家乡人的智慧》一课时,我并没有在课堂上讲家乡人如何用智慧创造奇迹,而是在上课之前发了一张调查表,让学生调查家乡有何特色产业。有什么名人、他们为家乡做了什么贡献。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相互交流调查情况,通过交流学生体会到:原来自己的家乡有着这么多鲜为人知的创业故事。接着我又提问“这些名人是用什么为家乡创造财富的”,紧扣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指出他们凭的是智慧。这样的课堂不只局限于书本,而是让学生“走出去”了解、体验、感悟。

情感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乐于探究的性格,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建立起独立的人格。思品课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可以多样化,但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为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服务,让学生能为“情”所动,有感而发,付诸行动,而不是仅停留于教师说教、学生“讲空话”“表决心”的层面上。

14.心灵深处的感动小学作文300字 篇十四

老人走后,我站在树前,默默地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那是一个夏天,我10岁,一天,正在和小伙伴玩耍。当时,我们很喜欢爬树,便商量着一同来到古树下攀爬,当时的我很兴奋,第一个爬的,爬了不到3米,就听见一个老人在树下大喊:“不要爬,太危险!会掉下来的!”,可玩的起劲的.我们都没有理睬他,紧接着一个接一个的爬着,爬到了中间的树杈上,坐着,还一个个向他做着鬼脸,说他多管闲事。老人见我们不听他劝告,无视他的存在,便悻悻地走了。

上面很干燥,有许多碎木头,就在我往下看的时候,被一种莫明奇妙的恐惧感给吓住了,随后又听见了朋友的叫声:“啊,太高了,我们被困住了。”我的心头更是一紧,对他们说:“不必怕,我可以跳着下去。”

说罢,我就一下子跳到一根粗枝上,说了一句:“没事!”可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我没站稳,一股脑地掉了下去,幸好被一根树枝挂住了,此时的我连忙喊:“快来人!救救我”

幸好那位老人没走出去多远,听见喊声,连忙往回跑,走近后,对我说:“你千万别动,我这就去想办救你!”说完他转身就走。

不一会儿,那个苍桑的身影就回到了树下,他拿来一个大网,撑了起来,吊在枝上,虽然年过半百,此时那矫健的身姿,不雅于三十几岁的小伙子,他慢慢地爬上树,把我从上面放到了网上,得救了,此时的我长舒了一口气,接着,他又把另外两个人抱了下来,并严厉地批评道:“可不能再干这种事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们还这么小,万一掉下来,折断了胳膊和腿,你们这一生都会后悔的!”说完,他注视了我们一会儿,便转身离去了。

15.心灵深处的感动作文 篇十五

“轰隆隆”,一声响雷过后,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天空中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雷声,碰撞出耀眼的闪电。整个世界灰蒙蒙的,恐怖急了。

我坐在位置上,掌心被我掐出了几道血痕。我将那张不堪入目的“88”恶狠狠地塞进书包,背起包就冲了出去。这时,一阵喘气声和咳嗽声响了起来,我心里正翻江倒海,心烦意乱,回头一看,竟然是考了100分的叶儿。我更加生气,嫉妒和愤怒顿时涌上了心头,热血向脑门冲去,我忍不住劈头盖脸地骂她:“叶儿,考了100分了不起,100分就可以来耀武扬威吗?”话音未落,我便将瘦小的她一把推倒,可刚推完,我便蹲在地上大哭起来,不知过了多久,一块湿热的毛巾敷在了我的脸上,我抬头一看竟然是叶儿,她的手上有一条血痕,是我刚刚推她时,在钉子上划破的。我看了立马很内疚,不好意思地说:“叶儿,对不起,刚刚我以为你是来嘲笑我的,真的对不起!”叶儿一边帮我将手上的血痕擦掉,一边红着脸说:“没关系,这是巧克力,给你。我每次伤心、难过的时候都会吃,吃了,就会有好心情。”她笑着将巧克力递给我,我更不好意思了,便拿出随身携带的帕子将叶儿的伤口小心翼翼地包起来,叶儿看着我柔和的动作,不由自主地说:“甜甜,我们做好朋友吧!”听了这句话,我惊呆了,一向高傲的叶儿竟然想和我做朋友!顿时,我心中那种叫做“爱”的感觉开始生根发芽。我把巧克力分成两半,一半放进了嘴里,另一半递给叶儿,我高兴地说:“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就像这巧克力一样,既甜蜜,又绵软!”叶儿害羞地接过巧克力,笑了。那笑容就像天使的怀抱,暖暖的。

雨停了,天空开始放晴,一道绚丽的彩虹出现在天边,恰似叶儿真诚、纯洁的笑脸。

上一篇:把握决定“三个新”基本逻辑下一篇:中国美术家协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