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2024-07-31

“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共8篇)

1.“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篇一

摘要:管理会计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瓶颈。为深入推进会计强国战略,我们也应该顺应时势加强高校的管理会计教育教学以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传统的管理会计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交叉、缺乏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单

一、考评方式单一以及学生对管理会计兴趣不高等诸多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致力于管理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管理会计;教学方法;Excel;案例分析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逐步深化,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众多挑战,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管理会计也凸显出它的重要性。而管理会计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瓶颈。2014年,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财会【2014】27号)中明确指出要“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并争取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深入推进会计强国战略,我们也应该顺应时势加强高校的管理会计教育教学以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

一、管理会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管理会计作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在《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的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的交叉。从教学内容上看,《财务管理》中已经讲过项目投资决策和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等知识点,《管理会计》在这些内容上有重复。针对教学内容存在交叉的问题,本文认为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种,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做一个明显的界定,比如将项目投资决策和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等知识点放到《财务管理》讲解,《管理会计》中主要讲解管理会计概述,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和决策,全面预算的编制以及成本的控制和业绩的考核;第二种,学习西方,将《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三门课程合并在一起统称为“成本管理会计”或者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称为“财务成本管理”。

2、缺乏系统的案例分析教材,使得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管理会计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西方引入我国,历经30多年的发展,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状况仍不理想。目前由国内学者编著的管理会计案例分析教材还比较少,内容比较零散,不成系统,要与相关的教材匹配用于教学过程还有一定距离。针对缺乏案例分析的问题,本文认为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通过实践对相关的管理会计案例进行搜集整理并编排成教材;第二,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寻找合适的案例,然后组建团队进行课堂讨论。

3、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老师讲解知识点,学生练习习题为主。虽然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课、慕课的兴起有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但是本质上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单一,还有待提升的空间。关于管理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我们可以采用案例引入法、比较分析法、利用excel辅助教学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式。

4、教学考评方式单一。传统的管理会计教学考评方式单一,主要是以期末考试的笔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仅停留在理论上的考核。针对教学考评方式单一,我们可以尝试采取多种多样的考核方法,比如团队协作分析案例情况,案例分析答辩情况,还可以组织管理会计面试等。

5、学生学习管理会计的兴趣不高。《管理会计》这门课程一般安排在课程的后面部分进行学习,这个时间段学生一般忙于实习或者找工作,而管理会计在实践活动中开展较少,尤其是中小企业,基本没有对应的管理会计岗位,学生不重视,只要求不挂科。兴趣是需要慢慢培养的,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管理会计的不断发展,相信管理会计会在实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也会逐渐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二、管理会计的教学方法应用

在开始管理会计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整个课程的框架以及主要内容。管理会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论,主要包括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与内容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重点内容是比较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差异。第二部分:包括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这部分是管理会计的重点内容。第三部分:预测和决策。第四部分:全面预算的编制,成本的控制和业绩的考核。在管理会计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案例引入法。在开始讲解一个新的知识点或者一个新的章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引入一个真实案例的方式来引出所要讲的内容,让同学们认识到理论并未脱离实际,内容也不是那么枯燥。比如,在第一次接触管理会计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一个同学来当公司的老板,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应聘公司管理会计岗位和财务会计岗位,分别谈谈这两个岗位的看法。通过模拟应聘的案例引入同学们对管理会计这个岗位以及这门课程的思考。

2、比较分析法。在进行讲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的时候,应用比较分析法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对比,一目了然。

3、利用excel辅助教学。在变动成本法和全面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利用excel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率。我们以全面预算的编制为例。首先,销售预算是我们开始整个预算编制的基础,我们可以事先在课前将表格编制完成;其次,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以教材的案例数据为基础演示各个表格的填写以及各个表格之间的逻辑关系,展示整个全面预算编制的过程,当然中途也可以随机抽同学上来重新操作一遍;最后,安排类似的案例要求学生自己在excel上完成全面预算的编制。

4、案例分析法。古希腊时的哲人苏格拉底经常使用讲故事或举例子的方法来阐释他的思想,可以看成是案例分析法的最早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例分析法在各个学科当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案例分析法主要是针对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案例分析法中的案例一般是由最新的,真实的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构成。在预测和决策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中应用案例分析法是比较合适的。我们以资金需求量预测这个知识点为例。首先,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团队,要求每一个团队自行寻找一个上市公司,搜集该公司的相关资料,并进行资金需求量的预测;其次,课堂上随机选择团队进行分析过程及成果展示;最后,教师带动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以及教师点评。案例分析的侧重点在于分析,深入的分析。团队成员之间的讨论有助于对案例的分析,全班同学讨论以及教师点评也有助于对案例的分析,只有深入的对案例进行分析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对管理会计教学未来的展望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已经在西方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以及应用时间还比较短,但随着互联网+对传统财务会计带来的巨大冲击,管理会计逐渐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高级财会人员仅仅拥有财务会计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从会计迈向管理,从被动迈向主动,从提供信息迈向预测决策才是大势所趋。作为高校的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改革以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晨.管理会计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3)

[2]贺妍.管理会计的角色实践与教学方法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6)

[3]陈兴述,李勇.管理会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张云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3)

2.“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篇二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商业丑闻的不断爆发激发了人们对于管理伦理(Business Ethics)的关注,管理伦理开始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学术理论界对于管理伦理的研究大多从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范畴进行,探讨企业应该遵守的管理伦理内涵包括哪些,却忽略了作为企业行为的决策者和实施者的管理者,他们的实践才是决定企业行为道德与否的关键。原有大多数研究集中于身处企业中的管理者的商业决策受哪些因素的制约,而忽略了作为管理者成长重要阶段的大学教育在塑造管理者管理管理伦理的作用。因此,海蒂(Heidi S.C.A.Muijen,2004)就指出管理伦理应该发端于大学教育。研究如何在大学教学环节中培养未来商业领导人那些正确处理管理伦理问题的能力,如何教授这些能力,这些正是目前大学商科管理伦理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组织中管理者的管理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

现实中的管理者是在个体互动的组织情境中活动的,由于组织情境的复杂性导致管理者的管理伦理决策也呈现出复杂的特征。要解决大学管理伦理教学内容、方法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组织中管理者管理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古希腊哲学认为,道德起于明智。也就是说,一个理性自主的个体是真理评判的灵魂。这个理性自主的个体是指具备道德自控的人,道德自控使得他能够摒弃个人的主见,客观地判断事物本质。而理性自主个体的形成正是基于其对所面临问题的认知。因此,要正确作出管理伦理决策,管理者首先必须具备对管理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技能和方法。

具备分析、判断经济活动中道德困境的技能和方法并不能保证管理者作出道德正确的决策。因为,除了认知外,管理者实践管理伦理行为还必须具备行为的“意愿”。一个对商业活动中伦理问题认知水平表现很高的管理者可能恰恰却是一个道德行动迟缓的人,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即管理者实施管理伦理行为的激励力度是影响管理者管理伦理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具备正确分析、判断管理伦理问题技能和通过对管理者管理伦理行为的激励,管理者自然会在商业实践中“道德正确”。其实,这恰恰忽略了管理者作出管理伦理决策的环境——组织的影响。管理者的决策是在组织中做出的,而组织是一个个体互动的系统。任何个体在这个复杂的互动系统中的决策都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组织中其他成员的目标、价值观,组织的制度、程序、文化传统和组织结构等。为了应对复杂的组织情景的影响,组织管理者必须能够塑造组织共同愿景,共创共同价值观,构建合理的组织制度。这就是管理者对复杂组织环境的管理能力。因此,管理者还必须具备有效应对这样一个复杂组织环境对管理伦理问题的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组织中管理者的管理伦理行为受到自身对管理伦理问题的认知、激励水平、管理能力等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如图所示。

三、大学商科管理伦理教育的目的——三种能力的培养

由上分析可知,组织中管理者正确实践管理伦理需要具备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即激励后采取行为的能力)和对管理伦理问题的管理能力。既然管理者的管理伦理应发端于大学教育,那么大学商科管理伦理教学的目的自然也就应聚焦于对学生管理伦理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一)管理伦理认知能力的内涵

管理伦理认知能力是指管理者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伦理问题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深入分析,为获取管理伦理认知能力,管理者必须掌握这样一些认知能力因子。

1. 伦理意识,即对企业经济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法令、习俗和义务,以及对个体可能经常会遇到的最普遍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困境的认识程度。

2. 伦理理解,即获取智力工具分析、解决企业中的伦理问题的能力。这些智力工具包括提供给个体阐述企业中伦理维度的理论、框架、模型和概念。

3. 伦理分辨,即培育比较、权衡和评价不同道德观点的能力。它意味着个体能够对伦理问题作出自身独立的评价并采取合理的立场。

4. 伦理决策,即理解管理伦理决策的程序。这要求理解伦理冲突和决策的本质和掌握管理伦理决策中所用到的方法、程序和技术。

5. 伦理容忍(Moral tolerance),即容忍管理伦理模糊和不同于自身的伦理观点的能力。这一能力不仅依赖于个体有关管理伦理本质的知识,还要求个体不顾伦理模糊和冲突不断追求管理伦理问题的清晰化。

具备了以上各项管理伦理认知能力,管理者也就能够运用他们所掌握的理论架构和技术,分析和评价他们在商业活动中遇到的特定管理伦理事件和情境。

(二)管理伦理行为能力的内涵

管理者对管理伦理的认知还必须通过激励才能转化为管理伦理实践。我们把管理者将其管理伦理认知转化为管理伦理实践的能力称为管理伦理行为能力。同样,这一能力包含一系列的能力因子。

1. 伦理敏感,即关切受企业经济活动影响的人们。

这意味着不仅要知道谁将受到企业决策活动的影响,而且还关心其受到何种影响及影响的程度。因此,管理者应尽量减少自身行为对他人的负面影响。

2. 伦理激励,是提升商业行为道德性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意识与行动之间的关键要素是激励。个体明确什么是正确的和对他人保持伦理敏感却依然没有实践这种信念和感受的时候,伦理激励是促使正确行事的关键。通过伦理激励,能够促使个体积极实践管理伦理信念,即使这些信念可能跟自己已有信念冲突或不会为自己带来利益。

3. 伦理想象,即设想其他人的伦理体验。

这意味着个体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审阅相同的情境或设想与当前情境差异很大的其他情境。

(三)管理伦理管理能力的内涵

组织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之中实践管理伦理的复杂性。因此,本文将管理者把特定组织环境中有效履行管理伦理的能力称为管理伦理管理能力。

1. 管理伦理的系统性认识,即对特定组织所拥有的管理伦理缺陷和机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一方面,相对于个人而言,组织实施道德行为的难度较大。很多因素如相互冲突的部门和个人利益、经营指标的压力、组织文化等都会对组织的管理伦理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因素如群体压力、组织文化和薪酬体系会激励组织中的伦理行为。

2. 高效的管理伦理实践,即把组织的伦理关注和伦理理念有效地转换为组织实践的能力。管理者需要综合运用政治技巧和行为知识和技能确保管理伦理融入组织框架之中。因此,他们既需要运用已有的管理知识管理伦理问题,同时还必须掌握一些专门处理组织中伦理问题的技能。

3. 工具性管理伦理,即把管理伦理实践转换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的能力。当组织为伦理考量必须放弃一些当前利益的时候,管理伦理仅仅被看作是付出的代价。但现有学者也认为,管理伦理实际上完全可以转化为企业的利益(Chryssides and Kaler's,1993),或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源泉(Michael Porter,2005)。因此,管理者应该具备把管理伦理融入企业活动,并从中获取竞争优势或企业利益的能力。

4. 道德领导力,即为组织提供伦理模范或为下属提供伦理支持。

四、大学管理伦理教学的方法

以上三种管理伦理能力均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要求,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或方法就成为培育学生管理伦理能力的关键。

(一)管理伦理认知能力的培育

为培养学生的伦理认知能力,教学将围绕那些能帮助构建学生的个人伦理判断的教学体验来构建。学生通过这些伦理体验将会明确哪些行为是正确或错误的,并能指出其原因。为构建这种管理伦理的个人体验,教师可综合运用这样四种教学工具。

1. 现有管理伦理知识的教学。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文献资料促使学生掌握管理伦理概念、理论和分析工具,如模型、框架及分析的程序,这些是在感知管理伦理事件中必须用到的。通过这些知识的教授,学生应熟练掌握管理伦理分析所必须的各种词汇、知识和工具。

2. 提供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应用于管理伦理场景或事件的机会,如案例教学、课堂辩论、企业各种管理伦理观点和伦理困境的展示等。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将运用先前所掌握的概念、理论和工具,分析和认识各种管理伦理问题。

3. 批判性思考及反馈。学生的伦理认知水平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还需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对自身原有伦理观念、判断持续反思的机会。具体方法上包括了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团体讨论法和案例讨论法。

4. 提供培养学生伦理容忍的机会。管理伦理容忍,可以通过学生团队活动,如讨论、辩论等方式到发展,因为在这些场合中学生经常可以发现与自身相左的观点或看法,从而培养自身对不同意见的容忍能力。

(二)管理伦理行为能力的培育

培养学生管理伦理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用于行为能力的培养,甚至有一些还会破坏行为能力的发展。如在认知能力培养上经常用到的伦理冲突辩论,在提升学生管理伦理想象力的同时却会给学生造成没有任何可行伦理解决方案的印象,从而无助于采取实际的管理伦理行动(Nielsen,1998)。

1. 提升学生伦理敏感性的方法。

最为常见的方法是角色扮演和教学中文艺作品的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由于具有形式活泼,寓教于乐的特点,在现实管理伦理教学活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洞察和共鸣不同群体经历道德情境的欢乐和悲伤。而教学中运用小说、电影、戏剧等方式以富有感染力的图像促进学生对个体行为对他人影响的理解。

2. 提升伦理激励的方法。

学生的伦理激励可来源于对面临的伦理障碍的熟悉或对超越这些伦理障碍的个人的崇拜。因此,商界名人自传、故事和案例应大量运用到提升学生伦理激励的教学中来。如果能够邀请那些成功解决企业中的伦理问题的管理者现场与学生交流,效果更佳。

3. 促进学生伦理想象的方法。

现实实践活动中,学生或教师不可能会碰到所有的管理伦理问题,这时就需要激发学生对各种管理伦理问题的想象能力。上述各种方法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伦理想象力的培养。如角色扮演在激发学生描绘自身对他人遇到的伦理问题的感受和体验就很有帮助。小说、戏剧也同样有效。

(三)管理伦理管理能力的培育

管理伦理管理能力的培养简单说来就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组织中伦理决策的复杂性和培养学生影响组织情境中集体伦理行为的能力。前者要求学生应对组织的伦理行为有充分的理论性认识,而后者则涉及有关管理技巧的掌握。

1. 提供学生关于组织道德决策和行为复杂性认识的机会。

学生必须充分运用其掌握的管理知识和组织行为知识理解组织中个体间的互动和管理伦理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前文所谈到的各种管理伦理概念、理论、模型、框架都将会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组织情景中伦理问题的复杂性。案例分析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学中的案例应该是学生能够亲身体会或熟悉的案例。由于社会价值、法律和政治制度、财务约束等方面的差异,国外的案例一般无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组织情景中伦理决策和行为的复杂性(Sorell,1998)。另外,在对研究生的教学中还可以尝试让有组织伦理决策经历的学生亲自来阐述组织情景中伦理决策和行为的复杂性。

2. 为学生提供作出管理伦理决策和计划实施方案的机会。

假设学生已经充分理解了组织情景中伦理决策和行为的复杂性,他们还必须能够设计出可能会改变组织图景的管理伦理管理决策。由于学生尚未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没有作出管理伦理决策和实施的机会,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虚拟的决策机会和实践机会。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提供这个学习机会的最佳工具是游戏(Higginson and Moore,1994)。

3. 培养学生道德领导力的方法。

由于组织情境的复杂性,管理者个人的伦理标准不会自动地转换为组织的伦理标准。因此,学生还必须培养自身作为组织伦理模范或监督者的能力。学生道德领导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向学生推荐商界名人自传、故事、电影等方式,也可以通过情境练习提升学生的道德模范能力。

组织情景中的管理者的管理伦理行为和决策是一个由认知到行为的过程,期间还受到管理者管理伦理行为能力的影响。因此,为有效实施管理伦理决策和行为,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伦理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也就是大学商科管理伦理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着重培养的三种能力。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管理伦理认识能力、行为能力和管理能力,教师应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团队讨论法、教学中文艺作品等各种具体教学工具和方法。

摘要:大学商科管理伦理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如何教?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基于管理者管理伦理决策过程的分析,指出管理者有效实施管理伦理决策和行为必须掌握管理伦理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管理能力。从而明确了大学商科管理伦理教学也必须聚焦于对学生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具体的教学工具和方法。

关键词:管理伦理,认知能力,行为能力,管理能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l]G.J.Rossouw.“Three approaches to teaching business ethics”,Tcaching Business Ethics 5:411-433,2002.

[2]Heidi S.C.A. Muijen: 2004,“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rts at University”,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53:235-246.

[3]Michael E. Porter and Mark R. Kramer: 2007,“Strategy and Society:The Link Between Compet 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 bil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11:42-65.

[4]Higginson,R.and G.Moore:1994,“Using a Com puterised Game in Teaching Business Ethics”, Business Ethics:A European Review(3),160-164.

[5]万君宝,袁红林.管理伦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项目教学的课堂管理方法与研究 篇三

【关键词】项目教学;课堂管理;策略

一、项目教学概述

“项目教学”又叫做项目学习。当前台湾以及香港讲项目教学称作专题导向学习或是专案式学习以及主题探索等。项目教学的英文为PBL,(Project based instruction的缩写)。

项目教学形式多样,较为常见的是给学生总体方向或是指南或是为学生提供框架,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根据项目教学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结构式项目教学、体裁式项目教学、主题式项目教学、模板式项目教学以及开放式项目教学。

二、当前高职院校课堂管理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在课堂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主要集中在这样几点上: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气氛不活跃,显得死气沉沉、学生素质偏低、课程设置不符合学生特点。下面从这几个方面具体来谈:

(一)课堂秩序混乱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为“90后”,多为独生子女,个性主义较为强烈,认为反规则就是有个性,与老师对着干。与学校规定的纪律对着干就是有个性。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在整体素质上偏低,行为自由散漫,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措施无视、漠视、看不见、不合作,缺乏集体意识。再者,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上较为匮乏,在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当中经常会看到学生不守纪律、目空一切,对教师的善意劝导直接无视的现象。

(二)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除了课堂秩序混乱,高职院校课堂氛围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上文中提高,高职院校生源素质较低,在学习基础上较为薄弱,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在初高中阶段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缺乏进取意识。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个不停,学生在课堂下面自己干自己的,要么玩手机、要么讲小话、甚至偷着吃零食。多年的教学让教师习惯了这种课堂现象,直接无视课堂中不和谐的现象,也不进行劝阻,仅仅单方面的进行“满堂灌”,一堂课讲完了就走人。这种教学课堂往往死气沉沉,不仅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学习,老师也觉得难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几乎为零。综上,这种课堂氛围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抹杀了教学的教学热情、同时也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模式枯燥、学生厌烦情绪明显

大学与高中相比,每一节课的课堂内容成倍增加,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更加庞杂。以理工类的课堂教学为例,单单是基础的理论课程就非常的多,涉及到的基础概念繁杂、数学关系的推导更是成倍增加。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内容其理论与逻辑性更强、内容更加的抽象,不仅枯燥而且难懂。高职院校当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满堂灌,进过初高中的洗礼,学生早就厌烦了这种教学模式,在加上学习内容难度更大,学生的厌烦情绪被无限扩大,课堂教学效率被无限拉低。

三、基于项目教学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

课堂管理的好坏對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先决条件。利用项目教学进行课堂管理有利于维持课堂秩序、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下面基于项目教学,对有效课堂管理提出了几点策略及意见。

(一)利用“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对课堂管理有一定的影响。利用“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进行教学设计能够有效的优化课堂管理效果。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教学项目,以项目为导向,在其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因为有项目导向的存在,其目的性更为明确。

(二)利用“分组分阶教学”组织课堂

在进行课堂组织的过程中,利用分组分阶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组织效率,明显提升教学效果。在分组分阶教学当中,给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都有自己的“课堂任务”,学生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课堂任务。在课堂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并引导学生利用“计划、采用、咨询、计划、决策、实施、评估”这一做项目的思维解决遇到的问题。分组分阶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老师更多的是充当课堂的引导者。

(三)利用项目评估评价课程

恰当的评价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增加教学收益。在教学过程中,模拟项目评估对学生的掌握课堂知识以及课堂效果进行评价,在课堂中加入过程考核,教师对学生每一个教学项目或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一一检查、记录。作为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的重要依据,适当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郑文红,元伟擒.高职学科教学巾实旌项目化教学的探索田[J].职业时空.201l.(10)

[2]徐宏丽.论优质高效的课堂管理策略[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8)

[3]马雪.新课程改革中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2)

[4]羡爱民,曾达熙.教学课堂管理策略[J].内江科技2009(6)

4.“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篇四

结合过去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目前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要求,在讲授《管理心理学》课程中,做到“教学做体化”。向大师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精髓。

由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方法就有几种: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访谈法。属于采用实证分析,认知管理心理学课程的实质和特点,在过去前人的理论基础,研究人的个性心理行为特点;研究群体心理行为特点;研究组织心理行为特点;最后研究环境因素对心理行为的影响。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企业对就业者,尤其未来的工商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必备的组织协调与适应能力是就业人员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对企业组织的持续发展和管理人员的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管理心理学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必备的组织协调与适应能力。

本课程在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必备的组织协调与适应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认知管理心理学、知觉与管理、个性差异与管理、社会态度与管理、情绪、情感的形成与调节、激励理论及其应用、挫折的形成与调节、外在压力与心理健康、群体动力机制、群体>中突与沟通、领导行为与管理、组织设计与变革发展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形成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课程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将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向大师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精髓

心理学的知识在工厂和企业中的运用是从心理技术学开始的。19美国心理学家阂斯脱博格的《心理学和工业生产率》讲述用心理学测验方法选拔合格工人。梅奥的霍桑实验以及其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勒温的“场”理论研究“群体动力”,对研究群体行为作出很大贡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其发表的《人的动机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己实现。需要从低向高,形成金字塔的层次。

1958年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持出版的《管理心理学》专著,开启管理心理学的新篇章。从20世界80年代起,我国翻译出版了

些有影响力的著作,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夏恩的《组织心理学》、麦考密克的《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我国的管理心理学在这三十多年来得到快速健康发展,时代背景和竞争激烈环境,中国经济增长,全球化国际市场开拓,中国企业面对现实的挑战和机遇。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学习普及,越来越迫切。以前主要是解决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现在“以人为本”新理念,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活动,成就显著。

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着重向大师学习,从他们身上学习有益的知识。

教授给学生许多20世纪杰出管理学大师的理论,同时这些人也是心理学家,认知他们的理论著作和大师生活故事。

20世纪管理心理学的五大观念变革:

观念变革一:管理中的“人”的因素。

观念变革二:管理中的“有限理性”。

观念变革三:管理中的“权变”。

观念变革四:“企业文化”。

观念变革五:“组织学习”

这些大师可以这样分类:

科学管理论学派大师。“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效率12项原则》埃默森;《效率提高工作绩效的12种途径》斯科特;等等;了解他们怎样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用杰出判断力管理员工,用管理心理学观点指导公司经营运作。

(一)行为管理学派大师。利克特的“领导系统理论”四种方式:压榨式集权领导、仁慈式集权领导;协商式民主领导;参与式民主领导。以及斯金纳:基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激励理论。

(二)人际关系学派大师。管理学家的人本主义者甘特的工作进度控制表一甘特图;创立16种“性格类型”测试量表的母女布里格斯和麦尔斯;“人际关系学说之父”梅奥;“动机激励理论”麦克莱兰德。成就需要理论,成就动机;权力需要;胜任力模型。

(三)有限理性学派大师。西蒙“有限理性”理论,“权变”概念,“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LPC问卷”表格的应用;贾尼斯“群体盲思”现象探讨;费斯汀栉‘认知失调”改变态度与行为的有效方法。

卡尼曼“人类理性的沉思一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与决策”;

(四)权变管理学派大师。菲德勒“权变管理理论”;赫塞‘‘情境领导理论”;特别是弗鲁姆的伟大理论“期望理论”;弗鲁姆“七项基本法则”:信息法则、目标合适法则、非结构性工作问题法则、接受法则、冲突法则;公平合理法则;可接受性优先法则。

(五)战略过程学派大师。安德鲁斯“企业战略理论”;哈默“企业再造理论”。

(六)学习型组织理论学派大师。沙因“企业文化理论”;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圣吉认为,如果将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汇聚起来,使学习型组织变成项创新。用名师的理论精髓照亮学生的心痱,投身管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探索之中。

三、理论联系实践

管理心理学对管理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几乎每本管理学的教科书都包括大量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各种参与企业管理实践的`管理心理学专家,把测验、目标设置、绩效考核评估、态度调查、组织发展计划、报酬制度、职工参与、社会技术系统等措施和方法普遍应用于各类组织管理中。

管理心理学过去的研究往往侧重于个体和职务变量;现金更侧重于社会和组织变量。过去往往只注意单变量的分析,现在更重视变量的综合;过去较注意基层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现在更注重高层管理的运转以及基层管理的效益。也更加关注与管理没直接关系的些问题,如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压力、情绪、精神健康、以及工作和家庭之问的联系和影响。

四、明确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能力、经验和健康多方面发展。

课内实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心理学如何应用到企业管理和工厂管理上来。选择人才,性格测试、能力测试、气质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有:

(一)读人心

课程认为管理最重要的是管人,管人最重要的就是管心,那如何管心引起了我的思考,并由此感恬:管心需先读心。“读心”即了解员工的内心。

(二)抓人心

当我们了解员工的内心后,我们还,必须做出行动,牢牢抓住员工的内心。

(三)治人心

在实际管理中很多问题都归咎于员工的内心,因此要解决还得立足于人心。

(四)安人心

其目的就是能让员工长期心向岗位、心向部门、心向公司,在种无需管理的状态下自觉地就把工作做好、做快、做精。

五、在教学中坚持“教学做一体化”

课内实训,还可以通过拓展训练来实现能力的培养。

例如,项目一、根据你所接触到的日常生活领域及网上搜索的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心理的实质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

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搜集典型事例,分析说明心理的实质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形成1000字左右文稿;学生随后上台讲解,主讲教师对实训总结点评。

每个相关项目教对应相关课内实训。这样提高学生们的“做”能力。

5.“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篇五

管理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使用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以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边缘学科。①它具有内容广泛、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

以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规律作为研究主题的管理心理学,成为培养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必修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讲授提供基础知识储备,为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起基础铺垫性作用。目前全国各类卫生管理专业均已开设这门课程。

1管理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在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课程内容与实际培养需求相脱节

在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已经有了相对比较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为主,容纳了心理科学和管理学的新兴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卫生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和特定培养需求,需要管理心理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考评标准等各个方面予以特别对待,将学科内容与卫生管理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然而,这一点在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课程建设中并没有明确体现,有很多卫生管理专业虽然开设了管理心理学,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课程建设等方面投入有限,忽略了卫生管理这一专业的培养要求,没有突出卫生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侧重点,使得管理心理学在卫生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中特色不突出,与实际培养的需求相脱节。

1.2教师队伍、教材和教学机构亟待建设

由于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对教师队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在在卫生管理类专业承担管理心理学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大体上有以下三种。一是专业背景为心理学的教师,此类教师心理学知识基础牢固,但对管理学、卫生学、医学、医院管理学等领域涉猎不多。二是专业背景为管理学的教师,此类教师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理解深刻,但缺乏心理学、卫生学、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三是由心理学、管理学等之外的其他专业转过来的教师,此类教师半路出家,学习几本教材之后就开始讲授管理心理学,问题更加突出。这三种背景的教师队伍在课程讲授中都有各自的短板和缺陷,一致之处就是对卫生管理的对象——医学、卫生学等知识的缺乏,课程讲授中势必缺乏与卫生管理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阅历。

管理心理学开课历史不长,教材选择和建设比较落后,突出的缺点就是缺乏针对性。从教材选择上看,开课的医学院校大部分使用的是通用的或者是适用于公共管理或企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心理学教材,其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共通性,在各专业讲授中都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毕竟是针对企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不完全适用于卫生事业管理,更没有概括和分析卫生管理中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缺乏针对性。从教材建设上看,现在还缺乏一部公认的、较为全面完整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卫生管理专业使用的卫生管理心理学教材,教材建设也较为落后。

从教学机构和管理体制上看,很少有卫生管理类专业单独开设管理心理学教研室,管理心理学教师有不同的归属,有的归于管理学教研室,有的归心理学教研室管理,有的甚至由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或者基础医学院管理,这种不确定的教学组织和机构归属,会直接影响管理心理学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也使得此门课程在医学类院校或管理类院校中缺乏一定的话语权。

1.3教学模式与专业性质要求的实践性相脱离

在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讲解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实践性、自主性都较差。这样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与卫生管理专业所培养的管理类人才的实践需求是脱离的。任何管理类专业,都要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模式选择中也要侧重管理能力的培养。然而,大多数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只局限于理论的阐释和概念的理解,而轻视使用理论来分析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管理心理学理论的实践性被忽略了,卫生管理专业所要求的能力培养的目标也被忽略了。学与用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理论,却缺乏实际管理能力,无法适应现代卫生管理领域的需求。

1.4教学设计忽视学生参与,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时,必然会导致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讲授方式。虽然大部分院校已经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法充分开发其功能,没有能在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只是将原来的板书变成了可以翻页的、事先准备好的电子板书,没有根本上改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这种教学设计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处于从属的地位。这样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未能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意识淡漠,缺乏思考的主动性,无法锻炼学生主动思考、探寻问题答案的能力,使得学生惯于接受而惰于质疑,惯于记忆而惰于思考,最终只能形成单调、片面的知识,而无法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更谈不上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发展。也正为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最大程度的挫傷和压制了。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不理想。

2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与创新探讨

为了解决当前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借助课程建设专项课题的契机,从卫生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和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提出如下几个在教学设计和创新方面的建议:

2.1精选和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其贴近培养需求与目标

首先就是要根据卫生管理类专业的实际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精选课程内容,形成与卫生管理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适合卫生管理专业学习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体系。这种结合不是要改变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系统,抛弃学科基础知识,而是在课程重点讲解、示例分析、案例选择等各个方面,更多选择贴近卫生管理实际的内容,侧重卫生管理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特色突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性更强,更易于理解,从而更易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其次还要根据卫生管理实际的变化和卫生改革的推进,不断更新和替换教学内容,适时替换陈旧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修订和更新新兴知识、热点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满足时代需求。

2.2全面开展教师队伍、教材和教学机构建设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教师融会贯通管理心理学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其基础理论和知识来源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更是要包括卫生学、医学、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的讲授教师一定要具备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着眼于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科,因此,讲授教师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在讲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强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加强课堂讲授知识与卫生管理实践的结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其次,要选择或者编写合适的卫生管理类专业专用的管理心理学教材。现在世面上已经有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卫生管理类专业的管理心理学教材,可供教师进行选择。但是现在这类型教材还缺乏认可度,依然还缺乏一部公认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卫生管理心理学教材。那么有条件的教学单位,就可以自行编写一本具有中国卫生管理特色的、适应卫生管理专业教学和卫生管理类人才自学的教材,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教材建设。

再次,从教学机构和管理体制上,有条件的卫生管理类专业应该单独开设管理心理学教研室。有了确定的教学组织和机构归属,有利于教师专心进行管理心理学课程的建设,能够促进卫生管理专业管理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促进卫生管理专业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2.3引入先进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与能力建设

在以往的管理心理学教学研究中,已有教学实践者提出了多种可以在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予以探索和实施的新型教学模式。

(1)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认为认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个体认知结构通过与环境的同化和顺应作用,从“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建立新型教学和学习环境。

(2)情境主義教学模式。情境主义教学模式脱胎于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是BrownClooins和Duguid在他们的论文《情境认知和学习的文化》中提出的一种获得知识的一般理论教学模式,它强调学习者具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学习是人与环境双向互动的历程,知识、技能与情意的建构发生于学习者与情境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习得的知识能活学活用,以适应社会,解决问题,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③

以上列举的是两种以实践性和能力培养见长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建设为目标,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角色,转变灌输知识和接收知识的基本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实践性为基本培养目标的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4不断加强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强教学设计,在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多创新、多用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经过教学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方式在学生能力培养和学习积极性调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1)适当增加案例教学比重。案例教学法最早应用于社会科学、军事和医学等教学中,自20世纪代起,哈佛商学院首先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管理教学中。④它并非一般意义上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而做的举例子的活动,而是一套完整的、有着严格要求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所选择的案例内容真实、无虚构,案例中包含一定的管理问题,而且案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或培训目的。案例教学的主要功能不是在于了解一项特定的知识或理论,而是在于在学生自己探索怎样解决管理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自己特点的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地解决问题,做出决策,这种学习是亲验性的,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决策能力。同时,在参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其在小组活动中与其他人的频繁交往,还能够获得沟通、说服及群体协调等宝贵的管理技巧。⑤这种方法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且由于这种方法所提供的案例丰富多样、形式活泼自由,学生可以自由思考和讨论,其吸引力远大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因此,在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通过精心挑选案例、精心设计讨论程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部分的学校已经引进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和便利,充分开发其功能,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所支持的一些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将一些适合进行动态演示的、画面感强的内容,设计成为动态演示的动画或者选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以及视频资料,让原本死板、单调的理论知识“动”起来、“活”起来,必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比如,有条件的学校科研建设和利用一些先进的网络教学软件,让学生实际操作课堂上所讲解的各类知识,充分动手,实际演练,让知识更好地转化成为实际动手能力;再者,可以建立一些模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扮演特定的工作角色或岗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对职位的理解,完成特定工作,从而从多方面加深理解,锻炼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进实际的工作机构、部门和单位,亲身体验实际工作流程,这样得来的体验和感受,是课堂教学无可替代的。

这些设计,可以逐步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6.“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篇六

论我国高校基础课中德育观教学方法改革的突破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德育观教学方法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精神塑铸进程,但这种改革越来越多地受到大班授课的制约。文章从教学方法改革的合理性入手,提出了德育观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高校 道德观 教学方法

在21世纪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遇到了许多难题,具体体现在课堂纪律差、学生听课积极性下降等具体现象中。

一、德育观教学方法改革的进程与困境

在教材理论体系既定的情况下,国内学者纷纷将基础课中的道德观教学方法改革作为突破口,试图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来增强道德观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进而提升相关理论对大学生成长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这些学者普遍认为,教师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应该改变以往的注入式教学理念,转而以充分体现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启发式教学理念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强化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而不应将德育观教学变成教师的独角戏。正是在这一层面,近些年基础课中的德育观教学方法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如案例式、参与式、对话式、情境式、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在道德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必须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上的改善也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他们不知道的东西,至于这一群体有可能在多大程度上认同这些东西,已经超出了这些方法侧重考虑的范围,这一判断可以在学术界对这些教学方法概念的界定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从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思想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严肃严格地重视发挥学生的内在主体性,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主人,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和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使‘知识被嵌入学生’转化为‘知识被学生积极内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趋向积极的一种教学行为。”“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手段和艺术手法,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引导学生融入其中,进入角色,在情趣盎然中展开对知识的探索、对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情境模拟就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有些学者将这些方法加以改造,用于德育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但仍然还是拘泥于如何使学生知道他们所不知道的逻辑链条上;另外,这些教学方法对德育课教学环境的改善也仅仅是在小班授课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2008年1月10日,《工人日报》曾经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公共课》一文,文中指出:“公共课要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必须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然而高校的大部分公共课都是大班授课,老师学生缺乏互动,交流思考的空间较窄。”文章还援引了中国人民大学秦惠民教授的质疑:“大课堂的存在‘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发问、讨论的权利与机会’。”

二、道德观教学方法改革的突破

上述问题涉及了我们对教学方法改革合理性的认识。基础课中的道德观教学方法改革的合理性源于道德观教学目标、任务。毫无疑问,基础课中的道德观教育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想把大学生培养成这样的人就必须使他们认同、践行相关的道德价值体系。这就引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大学生为什么要成为这样的人?另一个是大学生如何成为这样的人?以往的道德观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主要集中于解决大学生如何成为具备、认同、践行相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人的问题,即如何让他们知道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方向上。这种教学方法改革路向的有效性在于道德价值观体系的一元化社会历史背景,而在多元道德价值观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的今天,这种教学方法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我为什么要信仰这种道德价值观”的挑战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今天的基础课中的道德观教学方法改革的合理性、有效性基础应该是基于有助于回答大学生为什么要坚持授课教师所宣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之上。很显然,就实践或是理论层面而言,要想在当下语境下做到这一点,仅仅靠简单地对“学生发问、讨论的权利与机会”的形式主体地位回归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我们的基础课中的道德观教学方法改革新方向应该是以有利于体现作为实践理性精神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对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自我终极关怀为指针的。这就为我们在理论层面破解以往教学方法改革在基础课中道德观大班教学情况下遇到的瓶颈找到了突破口,也为我们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指明了方向。

三、德育观教学方法改革突围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德育观教学方法改革从理论层面来看,具有哲学与心理学依据。首先是哲学依据。这种教学方法改革的哲学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要想创造历史,首先就要进行生产,即生产生活本身。而人的生活又是现实的、分层次的,它由多方面的需要构成,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道德作为实践理性精神,就是在适应这些需要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这一过程中被认可的。因而,大学生的道德观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困惑,进而在我们倡导的主导道德观的理论框架下给予正确疏导,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认同、接纳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其次是心理学依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是起因于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在适应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同化外部信息于自身结构中,同时又不断地改变着自身认知结构以顺应外界环境。这就告诉我们,道德管教学方法改革一方面要体现出受教育者的形式层面的主体价值,另一方面也一定要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关怀,惟其如此,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主导道德观才可能为到学生群体所接纳。

从实践层面来看,世界上有很多发达国家在德育观教育方法方面都具有彰显受教育者真实自我心理体验,为受教育者提供终极关怀的特征。美国教育界有一种共识,那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父母坚信实践能缩短认知与行为的距离,让孩子拥有选择的自由。父母在给予选择自由的同时,对选择的后果提供证据。美国公民教育提倡“批判性思维法”,使学生通过反思研究来分析主要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价值分析能力和决策技能,从而培养他们参与民主社会现实生活的能力。在道德教育中,英国同样采用参与和互动的教育方法,澳大利亚则通过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地参加社会生活,形成积极的品格特征,包括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宽容、坚定、礼貌和同情等。这些国家德育工作方法的“实效性”源于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发挥,但这种主体地位绝不是我们经常理解的形式的主体地位,而是受教育者形式主体与内心世界心理体验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新时期基础课中道德观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体现对受教育者内心世界的终极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7.“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篇七

一、研究方法类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理论从教师的视角提供了研究方法类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则从学生的视角为研究方法类课程改革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

(一)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理论

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是指当个体拥有该知识点的结果知识后,就会不自觉地高估自己和他人能够正确反应的能力,继而影响后继行为,也就是事后诸葛亮[1]。庞爱莲和李晓东的研究表明个体在听觉和视觉领域均存在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2]。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早在1976年,Goranson就指出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对师生交流有重要的影响。教师拥有所授知识点的正确答案,这使教师低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3]。为了避免教师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对教学的影响。庞爱莲等人认为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以下策略降低教学中出现的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第一,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设计。第二,分析学生在理解知识点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适当地降低难度。第三,增加讨论环节。心理学家指出,解题体验可以降低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因此,将教师置于解题情境中,增加教师的解题体验,继而使教师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授课质量。基于此,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同时面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降低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造成的影响,有效地进行教学。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

一般而言,各高校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的学习期限为一学期,大概只有18次课程的学习时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项具体的研究,并且保障学生能够参与到研究的每个环节,这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操作能力、可用于研究的时间和研究的参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

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影响下,教育者提出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抽象知识的习得应源于直接经验,重视实践的重要性。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首要观点是实践,强调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共同参与,强调抽象知识的习得应源于直接经验。其基本原理是,从做中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于上述思想的后现代课程观,以开放性、过程性为其显著特征。首先,它将课程视为一种开放体系,关注课程在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方面的价值。允许和鼓励教师、学生的个人经验和体会进入教育和课程之中,并将这些经验和体会视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次,它从过程的角度来界定课程,强调师生对话和探究的教育价值。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念允许并鼓励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批判性对话,鼓励学生进行真正的实验、探究、反思和批判,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使学生成长为有能力的交流者和对已获知识的质疑者[4]。

在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推动下,课程改革有三个核心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和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后现代教育改革最核心的原则是在共同体中学。当学生在共同体中学的时候,他们将竞争放在次要于合作的位置。他们也将发展出对和谐社会很关键的社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一原因,建设学习共同体在后现代教育改革中是关键性的步骤之一。这些团体将在课堂内外碰面。作为一个共同体,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和目标。他们共同安排他们的任务;他们探究和讨论结果以便决定他们的结论;他们共同作报告[5]。

二、研究方法类课程改革的举措

(一)构建异质性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模式

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18次课。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一项研究,对于学生而言时间比较紧张,而且每个学生前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也参差不齐,很难独自完成一项研究,基于以上条件的限制,在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方法类课程可以采用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模式。各类研究方法课程应该在学科性质和具体特点基础上,确定共同体的规模。在学生组建共同体过程中,针对组建的原则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如,心理学研究方法课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从理论角度掌握心理学研究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即选题、资料的搜集、研究方法、研究设计、数据采集、结果统计分析和撰写研究论文,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的研究操作技能。基于此,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共同体由3—4名学生组成。学生自愿组合,以便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教师要求成员中要有一个能够组织、调动其他成员积极性的核心人物;组员之间要有异质性,具有不同的学科能力,有擅长资料搜集的,有擅长研究设计的,有擅长统计分析的等。这能够保证共同体对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所把握,能够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研究。

(二)实施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

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做中学”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做中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共同体的研究始终贯穿于教学中。学生的任务应该是在自己的研究中学会和掌握各个研究环节;教师的任务是将知识点融于学生的研究中。教师以共同体的研究为基点和素材,敏锐地发现学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全体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最后,给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因此,这类课程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研究任务为导向,教师讲到哪个研究环节,学生的研究也随之进行到相应的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点在于教师要确定和掌握研究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要将共性知识点和差异性知识点区别开来,考虑如何将这两类知识点巧妙地融于学生的研究中。如,心理学研究包括选题、资料搜集、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和撰写研究论文这些环节,而选题、资料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和撰写研究论文是共性知识点,每一项研究都会体现出这些知识点;而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是差异性知识点,主要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研究等具体方法。为了保障这些具体方法在学生的研究中都有所涉猎,从选题时,教师就要考虑这些具体方法是不是体现在学生所选的研究课题中,如果有些具体研究方法没有体现出来,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共同体进行沟通,将采用相同研究方法的选题撤下,补充采用新研究方法的选题。这种引导能够保证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中的共性知识点和差异性知识点都能够得以体现。

(三)推行“共同分+差异分”的评价模式

学生期末的学业考核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共同分,即每个共同体提交一份研究论文,论文成绩作为共同体成员共同享有的共同分,这部分分值为40%;第二部分是差异分,为了避免“吃大锅饭”的效应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差异分由两部分构成:学生课堂表现和小组成员对本组研究内容的把握程度。第一部分学生课堂表现,这部分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思考其他共同体的研究,并能够提出一定的问题,以及能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解答,这部分的目的是避免学生只关注自我共同体的研究,对教师讲授和其他组的研究漠不关心。这部分分值为30%。第二部分小组成员对本组研究内容的把握,这部分主要考查的是小组成员是否全部有效地参与该组的研究任务,从而避免只是一部分学生真正地参与研究,其他人坐享其成的现象。这方面的考核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第一是课堂提问,教师或其他组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指定小组的任何一位学生回答该问题,并据此给学生一定的成绩。这部分分值为15%。第二是论文答辩,学期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就研究论文进行答辩,对共同体内的每一个学生,教师从选题、资料搜集、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和撰写研究论文各个环节提出问题,就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做成评价,这部分分值为15%。

三、教学效果反思

课程教学结束之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团队合作、团队成员之间情感亲密度和学习积极性。96%的学生表示这种学习和教学模式有利于团队合作,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92%的学生认为这种合作方式给同学创造了进一步交流的机会,使得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亲密度,91%的学生体验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总是一环套一环地相继进行,学生具有紧迫感,时间利用率高,并且积极主动地从多途径思考、探讨和解决研究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前期的专业课学习具有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可能完成研究方法课。然而,很多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些前期知识,在完成研究方法课程的任务过程中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未来的教学可以考虑从这方面做出调整。

摘要:文章以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为理论依据,以“心理学研究方法”课为实践课程,从教师和学生视角对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建设异质性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模式、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共同分+差异分”的评价模式,并对未来教学改革进行反思。

关键词: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模式,心理学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庞爱莲.教师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研究及其教学建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9).

[2]庞爱莲,李晓东.听觉后见之明偏差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10,(1).

[3]Harry L.Hom.JR.,Maria Ciaramitaro.GTIDHNIHS:I knew it all along[J].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2001,(15).

[4]徐瑞.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创新与不足[J].教育发展研究,2010,(18).

8.“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篇八

一、选择合适教材

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教材的选择相当重要。一本好的教材可以使教师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更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工商企业管理内容多,知识量大,授课时间却相对较少,这对教材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还充当学生课外阅读的参考资料。对工商企业管理方法的重视,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变革中最为持久的热点。对工商企业管理的重视刺激了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对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又推动了工商企业管理教育的蓬勃发展,但同时教材建设却显不足。一本好的工商企业管理教材不应该只是空洞理论的阐述,更应密切联系中国和世界的工商企业管理实际,在分析工商企业管理领域中那些震撼人心的事件中,传递工商企业管理实践中那些取得重大成功的经验和信息。作为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慎重选定。

二、改变陈旧单调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工商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有企业运营模式及管理学基础,但中职生并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教师采取适用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很明显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工商企业管理的教学,而管理学常用的案例教学法又是否适合中职生呢?这便是接下来要讨论的重点。

案例教学法是指将特定企业业务情景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良好的案例教学可以使师生交流由被动听课到互动教学,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气、活力。当同学们看到案例后,运用所学知识,经过缜密的思考,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此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以正确的提示和引导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思辨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无论是经验欠缺的还是经验丰富的学习者,案例教学都适用并可以有效地运用,特别针对工商企业管理这门抽象性知识学科,其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但对中职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法就受到较多因素的约束首先,中职生的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储备学习能力都不足,不具备相关的社会阅历,对企业的机构的运行机制等并不了解;并且好的工商企业管理案例篇幅长,阅读量大,远超出中职生所能接受的程度。对于案例没有深入而正确地了解,就无法展开充分地讨论。其次,中职生习惯了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在教学中直接采用大量互动式的案例教学方法,学生的接受程度不高,互动性的效果不明显。最后,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实践经验又未经系统培训,根本无法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及引导学生思考,案例教学只是教学的补充和说明,对学生而言吸引力不足。

与此相反,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或角色扮演法等情景模拟教学法却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游戏教学法,由一名同学担当领导者通过口头语言教全体同学画图,在此过程中不允许其他同学提问,看看有几位同学能画出完全相同的图形游戏结束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并结合管理知识写一份心得体会。我相信只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精心寻找适合的管理游戏,合理组织游戏,并在游戏结束后通过游戏的过程及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各小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分析整个游戏,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让思想的火花得以碰撞,最终学生会爱上工商企业管理。

三、加强课外实践,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在中职教学环节当中,实践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企业是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但从当前的职业教育水平来看,其仍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不足,偏重于理论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行为,使学生都成为了只懂知识但不会应用的“书呆子”,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也对中职教育水平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带来了阻碍。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工商企业管理原理当中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应该加强课外实践,来实现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做好对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让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来实现学习进步,同时又避免课外实践过多而影响学生的主动性。课外实践的模式有很多种类型,教师可以根据对内容形式的把握来进行课外实践模式的选择。例如让学生去参加一些工商企业管理专题讲座,让学生切实的融人到工商企业管理工作的氛围中,通过听讲座来实现对工商企业管理工作的认识,并在讲座中实现知识水平的进步与提升,为学生的工商企业管理知识及技能的应用能力提升提供支持。

四、做好校企联合,构建良好实践基地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其以职业教育为目标的学校,想要真正的发挥出职业教育的效果,就必须要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来搭建起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作为学校的教学目标,以学校作为企业人才输送的主要阵地,通过这种双赢模式的构建,为中职学生打造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职业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在与企业联合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实习阶段进人到企业当中去进行实习,通过实习来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和融人到工商企业管理职业角色当中,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学校书本上的知识与职场上工作之前的差距,并在实习过程中实现对自己工商企业管理水平的进步与发展,为自己的专业进步提供帮助。在这种校企联合实践模式下,不仅学生能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职业进步,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日常工作水平来发现一些潜力人才,并在他们实习结束后,享有优先聘用的权力,从而真正的实现学生职业发展与企业人才引进的双向发展,发挥出中职学校这一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上一篇:伦理问题下一篇:经验分享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