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说课(共11篇)
1.马说说课 篇一
28《马说》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叫彭南炜,来自隆回县中团中学。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马说》(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马说》是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这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伯乐不常有”的痛感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这篇文章,在历届初中语文教材改编中都能入选,可见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学地位之高。学习这篇课文,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真才实学,报效祖国,有着很好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要求,第四学段学生要学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能力和审美情趣。”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章内容及主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了解本文的论述层次和结构,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真才实学,长大报效祖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结合语境解释文言词语,正确翻译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及主旨。
2、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的论述层次和结构;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1、文本资源:为了充分发挥文本对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除利用课文外,我还挑选了一篇有趣的文言文《千金市骨》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同时也扩充了学生的阅读容量。
2、媒体资源:课前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渠道搜集、整理信息,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以辅助课堂教学,以拓展视野,丰富阅历,激发读书兴趣,扩大知识容量,拓宽学习渠道。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两年多的语文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和自主学习,他们不难接受这篇课文,能够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理解、背诵、创新的学习活动中来。
三、说教法
根据以上学情分析,教学本课,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情境法 《新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2、朗读法
《新课标》教学建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
3、直观教学法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4、拓展延伸法。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文阅读练习。
四、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因此,我主要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辅导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2、小组讨论法: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
能力。
3、问题学习法: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不断寻找信息,提出解决问题方案。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法:由《神雕侠侣》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电视情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同学们都看过《神雕侠侣》这部电视剧吗?剧中,小黄马本是一匹千里马,但它在遇到杨过之前最多也只不过给它的主人运运柴火,还要遭鞭打。而杨过则是我们传说中的伯乐,由于杨过的知马爱马,一匹干瘪biě的瘦马变成了一匹日行千里的宝马,由此可见,伯乐对于千里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再次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的重要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方法:指名给加点字注音,指名说出作者简介,教师用课件显示参考答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加点字从略。
2、简介作者
明确: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卒谥shì号“文”,世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三)朗读课文,感悟文意
方法:课件播放配乐朗读,然后学生采用各种形式朗读,课件展示朗读指导。
重点指导:①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要求:根据文下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方法: 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解释与重点句子的翻译,为学生提供帮助。学生翻译课文后,指名宣读翻译结果。
重点句子翻译: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译文: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况且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还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
(五)学生质疑,释疑解难
方法:学生质疑后,由优等生作答,开展“兵教兵”活动,必要时教师点拨。
(六)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方法:课件显示题目,小组讨论后,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发言,教师作适当的点拨,然后课件显示参考答案。
问题
1、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问题
2、千里马的遭遇是怎样的?
明确: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问题
3、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无伯乐,名马无名。
问题
4、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问题
5、食马者是如何对待千里马的?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问题
6、由此造成的恶果是什么?
明确:才美不外见
问题
7、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马者的无知。
问题
8、最后作者强烈谴责统治者不识人才的两句话是什么?
明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七)知识抢答,深入理解
1、文章通篇写马,以马喻人,试问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怎样的寓意?
明确: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赏识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2、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对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你肯定会有一些感受。如果你是千里马,又没遇 到伯乐,你准备如何对待呢?
(九)拓展延伸,能力训练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一篇有趣的文言文《千金市骨》,完成拓展训练题目。
六、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统一。因此,我设计时以形象、简明为原则,结合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简要的板书呈现出来,以增强教学效果,起到巩固作用。
马
说
韩愈
千里马
人才
食马者
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伯乐
赏识人才的人
托物寓意:
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 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
2.马说说课 篇二
一、精心选编推荐的读物
选择适宜孩子阅读的好书。所谓好书,我想必须思想健康,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味性。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不良读物往往会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过于深奥或浅易的读物,枯燥乏味的读物,都不适宜初具阅读能力的小学生。“淘气包马小跳系列” 就像是孩子生活的翻版,情节错落有致,语言生动活泼又幽默诙谐,充满热闹、轻快的气氛。这是一部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推荐这套约10万字的儿童小说,能够点燃孩子课外阅读的火种,开启孩子课外阅读之门。
精心编排推荐的读物。“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共有19本书,讲述了一群调皮孩子的快乐生活以及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充满童心、童趣;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形象,语言易懂、生动幽默。我从不同侧面筛选出9个片断作为指导阅读的推荐材料,全面展现马小跳独特的个性,并给每个片断编上小标题:如《马小跳出生》——马小跳出生时一蹦三尺高的奇特经历;还有《给人浇水可以长高吗》、《半夜惊魂》、《聪明的猪》、《夜半琴声》、《大闹动物餐厅》、《未来城市》、《米洒了以后》、《智斗盗贼》。以这9个故事为蓝本,成功落实了课外阅读竞赛课三个教学目标,即激发阅读兴趣,走近马小跳、了解马小跳,学会欣赏精采之处。
二、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我采取多种鲜活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指导他们阅读“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提问先行,吸引学生。教学伊始,先吊学生胃口:“如果让你交朋友,你想交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学生表达交友愿望后,老师问:“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他,愿不愿意跟他交朋友?”学生兴致勃勃,急切的探究欲就来了:马小跳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再如:我出示马小跳在深更半夜弹琴的图片,问学生:“猜猜马小跳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后,话锋一转:“马小跳可不是在废寝忘食地弹琴,而是在乱弹琴。他为什么这样做?事情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情不自禁地到书本中遨游去了。
情节连环套,吸引学生。我把前面提到的9个片断设计为连环套,课堂教学波澜迭起。先总起:“马小跳长大以后,成了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我们一起来走进他的故事”。展示第一个片断《给人浇水可以长高吗》,让学生感受马小跳的顽皮淘气。“马小跳的淘气事可不止这一件”,展示第二个片断《半夜惊魂》,揭示“马小跳的淘气事数不胜数”。接着展示马小跳教猪学溜冰和深夜弹琴的画面,学生感叹说,“马小跳真是一个十足的调皮蛋!我们不喜欢跟他交朋友”,“先别急,马小跳还有他的另一面呢”,然后播放动画片《大闹动物餐厅》、《未来城市》;听故事《米洒了以后》、《智斗盗贼》。学生在连环套中,从吸引、怀疑、批评到认同,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从不同的侧面感受到马小跳调皮、富有爱心、机智勇敢、想象丰富的个性。“现在,马小跳来了,你想和他交朋友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谈自已的想法和理由。
三、渗透读书方法,指导有效阅读
变换读书方式。根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对《给人浇水可以长高吗》这样浅显易懂的片断,采用浏览性泛读,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未来城市》安排了两次阅读,第一遍速读,知其概要,第二遍叫两个同学分角色读,其它同学闭上眼睛想象未来城市的画面。《半夜驚魂》写得精采,采用品味性精读,让孩子们静下心来,细嚼慢咽,欣赏佳词妙句。
读与思结合。指导课上每一个故事的阅读,都让学生读中思考,每个环节的“思”各有侧重。如阅读《给人浇水可以长高吗》提出两个问题:想想片断讲了一件什么事?马小跳是个怎样的孩子?目的是要让学生读后思考故事主要内容,体会人物性格特征。读《半夜惊魂》,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片断中哪些地方写得精采?你的感受如何?读思结合让孩子感受文段精妙之处,获得自己内心感悟。
读后谈。通过组织学生读后谈,展示学生的阅读收获,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和鉴赏能力,煅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共享了读书的智慧。
3.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课教案 篇三
教师:韩玉侠
一、确认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
2、理解文章内容
3、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解释、翻译、阅读理解 教学难点:对比写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练习法
二、知识回顾
1、解释下列加线字。
(1)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借。
(3)尝趋百里外
趋:快步走。(4)执经叩问
叩:请教。(5)援疑质理
援:引、提出。质:询问。(6)俯身倾耳以请
请:请教。
(7)俟其欣悦
俟:等待。(8)腰白玉之环
腰:腰佩,用作动词。
(9)缊袍敝衣处其间
缊:旧絮。(10)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盖:句首发语词。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解释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3、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三、复习思考,独立自学 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1、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2、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4、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与“ ”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6、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
7、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高度概括回答即可)
8、、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
10、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四、问题探究,互学互教
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4、“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
15、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6、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17、第一段作者求学条件的艰辛和第二段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形成对比。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18、.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你是否也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五、总结训练,拓展提升
4.七下第六单元第29课《马》 篇四
(主备:济钢鲍山学校 刘春娣 复备:)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马》一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全文可以分两部分,第一、二段写的是人类驯养的马,第三、四、五段写的是野生的马,通过对比,表现了两种状态下马的不同生存状况。2.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对家马和其他动物的描写于野马的对比的写法,突出野马的特点。3.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对家马和其他动物的描写于野马的对比的写法,突出野马的特点。【学情分析】
初一上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布封写的科学小品文《绿色的蝈蝈》因此对布封略有所知,因此对作者不必做过多介绍。学生对“马”这一动物并不陌生,但 1
真正让学生自己说“马”的特征,却不一定能说清楚,这也正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掌握的即多角度感知事物,观察事物要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
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大意;能 理清文章的行文特点。能通过讨论,揣摩出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还需要教师指导,更好的体悟作者蕴含文中的深挚感情。【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对比的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3.通过指导学生抓关键句,品味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和感悟能力。
4.理解作者对野马的赞美,反思人类对待家马的态度,明白应该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与大自然的动物和谐相处。【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1.播放马的图片,导入新课。(师:欣赏了这么多马的风姿,请大家来谈谈观看后的感受吧!)
2.学生谈感受。
3.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自主学习
【活动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利用工具书掌握字音、字形、字义。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设计意图】达成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活动二】浏览文章,在文章中圈划出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特点。
明确:①人工驯养的马:a.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b.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②天然野生的马:a.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b.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 ”,从不为己争斗。c.美貌:在所有动物中,马“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又高贵姿态。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对比的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三、交流探究
【活动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师:在我们对布封笔下的两种生存状态的马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课文中作者优美的文学笔调,读出其中的美点,美处。教师板书提示:
品味语言:
1、可从修辞方面品析语言;
2、可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方面品析语言;
3、可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方面品析语言。
明确:
1、①拟人手法的出色运用:“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它甚至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表达作用: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人工驯养的马德驯良。②排比修辞得灵活运用:“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表达作用: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天然野生的马的自由奔放。
2、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不屑于受人照顾”、“自由地游荡、蹦跳”等生动传神地讴歌了野马自由奔放的生活,以及对野马由衷地赞美。
3、文章的写作方法:两处对比的成功运用。3
①家马和野马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野马的自由奔放。②驴、狮子、牛、骆驼、犀、象等得外貌与马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马德美貌及高贵的气质。
【活动四】对于文中写的“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作者布封分别抱有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同情人工驯养的马,赞美天然野生的马。)教师板书小结:
马:人工驯养的马(同情)
勇毅: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驯良:服从主人,满足主人愿望
天然野生的马(赞美)美质:精力充沛,精神高贵
美德:热爱和平,团结和睦
美貌:身材高大,匀称优美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3:通过指导学生抓关键句,品味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和感悟能力。达成目标4:理解作者对野马的赞美,反思人类对待家马的态度,明白应该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与大自然的动物和谐相处。
四、综合建模
布封的《马》既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的由衷地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马可以说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但我们人类呢?是否应该好好反思自己呢? 【当堂检测】给加黑字体注音
剽悍 慷慨以赴 抖擞
驯良 驾驭 窥伺
鞍辔 羁绊 疮痍
阔绰 观瞻
妍丽 一撮毛 鬣 无垠 庇荫
犷野 妒忌 畸形 相得益彰
觑 鬃毛 【作业设计】
A层: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
5.教学设计 马背上的小红军第2课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大意。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理解小战士隐瞒真情是为了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以及陈庚为自己的疏忽而内疚和悔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三段,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及小战士两次拒绝陈庚同志的帮助。
2.能简明地说出二、三段段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① 课文哪些词句写出了红军过草地的艰苦?用“一一一”划下来,②这是怎样一位小红军战士?划出描写他长相的句子。(2)读一读,理解“忍饥挨饿”、“疲惫”等词语。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位小战士的特点。(“瘦弱”)
(3)这样一一个瘦弱掉队的小战士,应该受到照顾,陈质同志怎么做?那位小战士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分角色朗读“陈康走到他跟前„„朝前走去。”讨论:陈康想怎样照顾小战士?小战士又是怎样一再拒绝?
(结合理解“满不在乎”、“倔强”、“无可奈何”等词语的意思。)(4)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简要他说说这一段的段意。(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2.学习第三段。
(1)这个小战士真的不疲惫,真的还有装得鼓鼓的干粮吗?我们接下去读这个故事,找找答案。
(2)自由读第三段。陈庚为什么突然调转马头,往回奔跑起来?他发现了什么?
(1)用“谁,怎么样”的句式说说这一段的段意。(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3.作业。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疲劳()毫不在意()
6.马说说课 篇六
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我园发扬、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主题的引领下,再结合本月春天来了这一主题,我班开展了相关的教育活动,在孩子认识春天各种花的基础上体验到花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给人带来愉悦美好的心情,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让孩子在欣赏马樱花的基础上学习制作,进而了解春天,同时也认识了马樱花是彝族人民的吉祥花。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捏的方法制作马樱花,尝试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2、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重点:
学习用手捏的方法制作马樱花
活动难点:
尝试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马樱花成品一副、半成品马樱花朵数朵、树干四副、PPT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马樱花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这是什么花?“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你觉得怎么样?
二、出示范画,幼儿再次欣赏。
三、制作马樱花。
1.教师示范,引导幼儿观察、交流。
(1)制作时花瓣从上往下一层一层分开捏拢。
(2)捏拢花瓣用力适中。
(3)提醒幼儿不能将花蕊抽出来。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作品。
活动延伸装饰教室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7.爱莲说说课稿 篇七
黄花滩初级中学 赵延芬 《爱莲说》是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德行,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价值观。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三、教学思路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四、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
新课标指出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加强了课文的朗读环节,以语气作为切入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带动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写花的诗词导入
2、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唯对莲情有独钟,他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中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诵读感知
1、解读标题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章,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2、生自由读,体会文章作者的语气。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4、学生齐声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三)品读课文
1、分小组谈论回答以下问题,教师做适当的点评和归纳(1)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2)这一语句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
(3)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语句呢?(4)君子是怎么样的人?
(5)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本设计力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延伸拓展
8.师说说课稿 篇八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的第三节——《去商店》。
教学设想
前两节课已经学习了元、角、分及其相互间的简单换算,而且也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为此,本节课创设一种购物的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数学活动。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完成了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这节课一共设计了三个紧密联系的活动。
1.活动一,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
这个活动由小淘气带领大家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通过购物这个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学会计算的思考过程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
2.活动二,到游乐场去。
恰逢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根据学生的喜好,创设了到游乐场去玩的情景,用20元钱去游乐场活动,你想做那些游戏呢?这个题目是在20元这个范围内,让学生进行有关元、角、分的计算。通过这个情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
3.活动三,合伙开百货店。
这是在以上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合伙开百货店,这个活动是一个综合运用的活动。
二、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如: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动脑算一算,合伙开个小商店等。运用这样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数学。
三、注意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购物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并且能与别人进行思想交流,所以在设计时应重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比较完整的认知状态,如:合伙开百货店时,店里面有售货员,还有顾客,当顾客买东西的时候,售货员和其他同学都要进行核实,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流程
今天这节数学课呀,我们的好朋友小淘气也来了,请看。(课件出示:我是小淘气,我要和大家一起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你们愿意吗?出示第72页的图。)
1.活动一:
(1)小朋友,这里的东西可真多,老师都看得有点眼花缭乱了,这里有你需要的东西吗?你需要什么东西?买这些东西一共要用多少钱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价钱,并且注意指导他们对计算过程的思考,提示大家,相同的单位相加,即元和元加,角和角加)
(2)该怎样付钱呢?请小朋友拿出你们准备好的钱来试一试。还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吗?
(3)小组内讨论,互相说说自己要什么东西,一共要用多少钱?并且付钱。
(4)刚才在购物广场买东西的时候,大家表现得非常好,小淘气心里非常高兴,他现在给大家出了6道题想考考大家,看谁写得又对又快。请打开课本第72页填一填。(放一段音乐。)
购物 教师说课,标签: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填空后大家对题,并且注意纠正错误。
2.活动二:
儿童节就要到了,小淘气要到游乐场去玩,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一段录像,内容是小朋友们在游乐场玩的欢快场面。)
碰碰车13元,跳跳房9元5角,空中飞人15元5角,抬花轿7元,小朋友,如果你有20元钱,你想做哪些游戏呢?你的钱够花吗?
(学生先讨论,然后再汇报。教师注意提醒学生20元钱的限度。)
3.活动三:
(1)小朋友们,小淘气有一个新的想法想要告诉大家,你们想知道吗?
他想让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合伙开一个百货店,你们愿意吗?那么要想开百货店都需要什么呢?
请大家讨论一下,给自己的店起个什么名字?再选出一个售货员。
咱们的货物就在课桌斗里,请你们拿出来吧。
店名有了,售货员有了,货物也有了,万事俱备,咱们开张吧!请大家轮流当顾客,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售货员和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付的钱对不对。
(2)小朋友,我们到兰猫专卖店去看看吧,你买了什么东西?一共花了多少钱?
课后反思
1.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是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大家讨论,举手,都跃跃欲试,兴致勃勃,说得很激烈,特别是最后一个活动,让大家合伙开百货店的时候,大家都全身心地参与进去,起了许多很好听的店名,如:兰猫专卖店,兰精灵童装店,小星星玩具店,等等。学生买东西的时候更是高兴,他们的样子是那么认真,那么可爱!
9.师说说课稿 篇九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肥料”一节内容是安排在最后一个单元《盐化肥》中的第二节,是学生认识了酸、碱、盐之后要学习的内容,是对盐的进一步认识,也是把化学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典型课例,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题材,学好本节内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⑵鉴别几种常见化肥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的道理;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3、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尽管“化学肥料”在教学中,中考的要求较低,但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体现化学知识联系实际,是我们农村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认识化肥对农作物的作用,以及对化肥的鉴别,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习化肥的简易鉴别,了解这些盐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前提,鉴别的思路和实际操作是重点和难点。要引导学生从常见气体,常见酸、碱、碳酸盐的鉴别经验中,总结鉴别物质的基本思路。化肥鉴别涉及到的物质种类比较多,方法和步骤也比较复杂,缺少专用的试剂(像酸、碱)和固定的方法(像碳酸盐),要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活动和探究”,指明鉴别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感受,从而在教学中降低和化解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采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展示交流、阅读讨论、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素养。
三、说学法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一堂课是否成功,除了要看教师如何教,更要看如何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重视课前预习;2、做好课堂实验;3、课堂师生互动,解决重点难点。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投影出示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图片,提出问题:在一派欣欣向荣的农村景象中,多姿多彩的植物给美丽的自然画卷,增添了无穷的活力。植物生长需要哪些元素?
投影出示农作物最需要的营养元素,指出农作物最需要补充的是N、P、K,因此,人们把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料施入土壤。这种肥料就是化学肥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知识(时间约1分钟)。
2、检查学生的课前调查情况:先让学生分组交流整理结果,然后让小组代表把组内的整理情况在全班进行交流,并展示化学样品,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把化肥的名称和组成列在黑板上,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来认识化肥的类别和对农作物的作用以及化肥的鉴别方法。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明确学习目的(时间约3分钟)。
3、进行新课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明确教学内容。本节课第一标题——化肥简介,安排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本76——77页(时间约3分钟),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想知道化肥到底如何促进作物的成长吗?”学生非常好奇,“请大家自己寻找答案吧!”同时教师把表格用大屏幕出示,让学生在看书的同时归纳填写。然后师生交流归纳重点,让学生把刚才列举在黑板上的化肥按氮肥、磷肥、钾肥分类,同时教师设问“硝酸钾属于哪类化肥?”引出复合肥的概念。
(2)学练结合,边学边巩固:投影出示3幅分别缺乏氮、磷、钾元素的植株,让学生根据症状说明缺乏哪一种营养元素。让学生思考讨论后作出回答,接着投影出示缺乏氮、磷、钾元素的典型症状,让答错的学生阅读。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再投影出示2、3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时间约5分钟)
(3)、再创情景,导入使用化肥与农药的利弊的学习:“上世纪70年代刚使用化肥时,生产队里种黄豆,为确保增产,施用了大量尿素。夏天时,黄豆苗生长非常旺盛,农民很高兴。结果,到了秋天,黄豆的结实率很低。相反,漏掉施尿素的地方,黄豆结实却较丰厚,令人哭笑不得。”你能帮他们分析一下原因吗?这样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同时指出“种田也必须学习科学知识,否则就要付出代价”让学生阅读课本78——79页的有关内容,思考: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如何合理使用化肥?投影出示讨论问题:
(1)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利与弊;
(2)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在化肥与农药的使用方面,你应当给父母做哪些宣传?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合理答案。(时间大约8分钟)
(3)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小结,导入“化肥的简易鉴别”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化肥的作用及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为保护我们的家园而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座的同学中在将来可能会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那么我们怎样鉴别常见的化学肥料呢?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老师乘机提出活动与探究的要求,投影出示探究一的要求及表格,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填写表格。教师深入小组,了解实验情况,适时指导。
交流实验结果,提出问题:
通过实验一能不能把氮肥与钾肥区别开?要想区别开请同学们再做实验二。投影出示探究二的要求及表格。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填写表格。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先在组内自由交流实验结果,然后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同时请学生写出该反应的好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总结出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投影出示思考题:
现在你们桌上有四包编号为1、2、3、4的化肥,它们是硫酸钾、氯化铵、碳酸氢铵、过磷酸钙中的一种,请你将它们区分开。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小结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投影出示)(时间大约15分钟)
(4)课堂小结:你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起来说出自己这节课的收获。(时间大约3分钟)
(5)形成性测试:投影出示本节课的巩固练习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时间大约3分钟)。
(6)布置课后作业:
1、调查你的父母在贮存、使用化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
2、课本习题4、5题
五、板书设计: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因此,本课我采用了如下的板书,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系统。
10.爱莲说说课稿 篇十
《爱莲说》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体会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以前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作方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中学阶段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通过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作者是如何莲花之形言君子之志,把握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良好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
读是思的基础,思是读的途径。尤其是文言散文,学生初次学习有一定难度,更需要在熟读基础上,疏通文意,进而理解文章主旨。因此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重点实词,熟读成诵,欣赏“莲”美丽的形象,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将莲人格化,通过对莲的外在形象的描写赞美了莲的高尚品质,通过正衬反衬的手法,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这是学生认识上的“死区”。因此,难点确定为:了解作者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其理想的,了解文中托物言志的写法和正衬、反衬在文中的作用。
四、说教法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从学情出发,本课教学思路如下: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贯彻“学本论”的方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2、自主探究法:提出问题让学生整理答案
3、点拨法:通过点拨,拓展思路
五、说学法
好的教法对应好的学法,我认为做一百道题不如掌握一个方法。对于学习,掌握学法尤为重要。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是:
1、讨论法:通过讨论思考,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2、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本文课时安排:一个课时(40分钟)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5分钟)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让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板书)
(这个教学环节用5分钟,学生在回忆诗句的过程实际是检查学生的积累。在交流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笔记的形式积累诗句获得知识。)
(二)初步感知课文
1、作者简介(2分钟)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其作品《爱莲说》具有重要文化意义。
2、解读标题(2分钟)
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章,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此环节的目的是:检查预习,让学生了解“说”这种体裁的特点,获得有关作者的信息,了解创作背景。
3、诵读课文(6分钟)
依据大纲对学习文言文反复诵读领会其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5步诵读训练,来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
a、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弄清字音字义。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
陶后鲜有闻()不可亵玩焉()不蔓不枝()
b、听录音,划出朗读节奏,品味作者感情。
c、学生跟读,把握语气和节奏。
d、学生齐读课文,读正确字音,声音响亮,精神饱满,富有感情。
E、请代表范读,老师进行点评。(这个教学环节用6分钟,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听的重复性,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初步感知课文。)
(三)精读课文(23分钟)
探究文章的内容,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势在必行为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方法,着眼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据此我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请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点拨。)
1、找出爱莲花原因的语句,用笔划出。所划部分分别描述了莲花哪一方面特点?(明确后板书莲花的品格“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
2、疏通文意,将所划分部用白话文连贯翻译一下。
3、作者写对莲花的喜爱之情,目的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高度概括莲花品质的一句。
4、作者把莲比作什么?这种借赞花来赞人的写作手法叫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5、作者还写了菊和牡丹,其用意是什么?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逐步理解莲的美、品质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怀。逐步理解本文的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即借莲花之形言君子之志。)
6、模仿例句,引用原文句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造句
造句:我爱莲花,因为它“”,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我喜欢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我设计了仿写的拓展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把握托物言志的手法,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良好品质。)
(四)小结(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思想上受到教育,为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设计了以下的总结语:
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图富贵,追求名利。他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一个像莲那样纯洁正直的人这些话会让学生感悟一些做人的道理,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当堂背诵。
(五)拓展延伸(4分钟)
谈谈你对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看法。(我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1分钟)
写一篇关于花的散文,300字以上。
七、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爱高洁之莲――慕君子之德
11.马说说课 篇十一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1.你怎样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写出什么样的现实?
3.以“醉了由他”结尾,突出什么样的主题?表明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六、写作特色 4.你怎样理解作者的历史观? 5.下面的典故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参考答案
1.借历史事件表明兴衰成败,是非恩怨,不过是一场梦。2.道出世道之险恶,人心之叵测。
3.“叹世”主题,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
4.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否定,对说不清功过是非的现实政治表示了反感。5.赞扬坚韧不拔的意志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用心
爱心
专心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天净沙是,“秋思”是散曲的。
2.《天净沙·秋思》作者,是 代著名 作家、家。他与、、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 ”。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与“夕阳”相呼应的是:“ ”,与“天涯”相呼应的是:“ ”,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
4.《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 的心情。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7.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8.“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与“断肠人”的愁情是否一致?请你作一点分析。参考答案
用心
爱心
【马说说课】推荐阅读:
说说说说忘记一个人11-10
心好累说说2022说说08-23
周末文艺唯美说说-文艺唯美说说06-22
离开的说说06-27
伤感的说说07-05
谎言的说说07-09
七夕句子说说07-09
杯子心情说说07-12
伤感晚安说说07-17
伤感说说短句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