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2024-06-27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共15篇)

1.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一

沟通技巧

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主要包括:有科学的办园思想、创新的教育理念、优秀的师资队伍、良好的硬件设施、热情周到的服务,并能经常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关注幼儿的营养健康、情绪情感 体验;注重幼儿智力发展和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以及教师对幼儿的日常照料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与同事合作的能力;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策略针对不同层次家长的教育需求,沟通方式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应该拓展思维,灵活机动,游刃有余地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和家长交流沟通要遵循“十二字”原则,即“一视同仁、区别对待、真诚热情”。

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时,首先,汇报孩子近来的发展情况。多谈孩子的优点和发展变化,谈幼儿的缺点和不足时要婉转、含蓄、淡化。其次,了解幼儿在家里的情况及 家长的教育方法 ,帮助家长分析查找存在 问题的原因 。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法及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

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比如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采取约谈的形式;利用节假日进行新生入园前、期初、期末的定期家访;对有特殊情况以及生病长时间不来园的幼儿随机家访;对于马上需要解决的简单问题,电话联系是一种快捷的谈话方法;还可以通过网络、书信、字条等形式表达感谢、祝福、希望等内容。

教师与家长 沟通的技巧

幼儿教师要讲究与家长交流的方式和技巧,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家园工作才会更融洽、更和谐、更有序地开展。

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要注意做到“八要八不要”:一要态度谦和,文明礼貌,不要盛气凌人;二要坦诚相待,以平和平等的心态与家长推心置腹地交谈,不要居高临下,喋喋不休地数落家长或幼儿的过失;三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不要炫耀自己;四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五要心中有数,不要随意发挥;六要敢于担当,不要推卸责任;七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八要留有余地,不要主观臆断。

2.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二

关键词:幼儿教育,沟通和交流,方法

沟通是一种相互理解, 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行为, 是在双向交流中相互协调的默契。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 首先需要的是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 且《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 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 心情愉快, 形成安全感, 信赖感。”因此,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管理和教育的时候, 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生理健康, 还要掌握与幼儿沟通交流的方法, 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使他们成为有热心、有爱心, 以及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孩子。

一、沟通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所谓沟通是指教师与幼儿互相交流, 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的过程, 师生间的沟通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渠道,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使成人有时忽视了与幼儿的沟通, 忽视了对幼儿心理需要的满足, 以致因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 造成代沟, 教师与幼儿缺乏沟通, 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因此, 成人与幼儿之间需要沟通, 并在沟通中互相得到宽容、理解、支持和尊重。师生间的沟通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加深师生间的了解, 而且在沟通中, 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 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被接纳感, 感到自己为教师关心、喜爱, 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 增强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 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时, 幼儿在与教师的沟通中, 向教师传递他的情绪、情感, 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 并给予适宜的指导与帮助。因此教师与幼儿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 可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要掌握与幼儿沟通的方法

(一) 满足幼儿的需要是师生间沟通的前提

人的需要种类很多,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按需要的指向将其分为七种, 即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等。幼儿是社会的人, 他们具有一种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 要求得到成人的关注, 要求自主, 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教师对幼儿被赞扬和被认可需要的适度满足, 可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师生的沟通中, 幼儿感到教师对自己是欣赏的态度, 就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的, 就会乐于与教师进行情感与认识上的交流。

(二) 用爱心感化幼儿

教师与幼儿沟通的内容方面, 讲道理应该只占5%, 而爱心要占95%。对于幼儿来说, 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 是除了母爱之外, 世界上又一种伟大的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 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幼儿产生巨大的内动力, 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教师给幼儿以真挚的爱, 给他们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 幼儿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情感, 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 我们教师才能“对症下药”, 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幼儿, 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 这样才会产生动情效应, 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 选用适当的语言

1. 说话语调和速度要适当

在沟通的过程中, 教师说话的语调对于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幼儿而言, 教师的语言抑扬顿挫会使交流效果更好, 更能激起他们交流的兴趣和欲望。同时, 教师与幼儿沟通时的语速要适中, 不能太快, 也不能太慢, 太快容易导致幼儿听不太清楚, 太慢就会使幼儿等得太急, 使他们原有的积极性降低, 而且教师与幼儿交流时的音量也要适当, 要使每个孩子都能听清楚。

2. 语气要和善

教师与幼儿沟通时, 语气是否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善的语气, 听起来会感觉到一丝丝温暖的情意, 幼儿也更容易接受。此外, 为了更好地达到沟通效果, 教师可以适当制造悬念, 让幼儿的注意力更为集中。

(四) 多给调皮儿童一份关爱和一些鼓励

实践证明, 被成人厌弃的幼儿, 常自暴自弃, 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比如, 有些儿童喜欢捣乱, 活动时常打打闹闹, 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 他们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的关注, 获得老师的爱。因此, 对于调皮儿童, 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 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关心和爱心。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 都会使幼儿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 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三、与幼儿交流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 激发孩子说活的兴趣

教师师应注意培养孩子说话的兴趣, 尤其是对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 更要想办法激发他说话, 可找一些孩子喜爱的玩具, 同孩子一道玩, 边玩边与孩子交谈。交谈时, 教师应多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还可以找几幅图片给孩子看, 之后让他们根据图片来讲故事, 引发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想象, 并对孩子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这样他们就会越来越愿意与老师交流。

(二) 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话

孩子想说的多是自己的要求或感受, 尤其是他们感到好玩的或害怕的事, 但教师和父母往往忽视这类问题, 不注意听完孩子所说的话, 经常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幼儿, 会挫伤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因此, 我们幼儿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 不要轻易地打断他们。

综上所述, 如果幼儿和教师的沟通无障碍, 他们就会觉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 而且教室里会充满笑声, 每一个孩子都有归属感, 上起课来如沐春风, 而教室必然春意盎然, 师生之间和谐融洽。

参考文献

[1]陈欣凡.浅谈与小班幼儿的沟通策略[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 2009 (1) .

[2]田霞.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J].安徽教育, 2005 (6) .

3.浅谈教师与幼儿的沟通 篇三

【关键词】教师 幼儿 沟通 教育

从开学到现在,我与孩子们在一起有两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通过与孩子们的沟通我对他们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和他们成了好朋友。在这里,我想浅谈对幼儿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是心与心的沟通

由于年龄和心理等特点,加上他们对周围的环境不熟悉,对老师比较陌生,而产生或多或少的紧张.这时,老师应该多善于观察,多关心,多亲近幼儿,像朋友们一样,和他们一起玩,如:在玩游戏时,鼓励小朋友一块玩,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小朋友,老师亲自带着玩,这样就能拉近了师生的关系。使他们知道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的爱他们。

二、老师应该微笑着与幼儿说话

微笑着与幼儿说话、做游戏,是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微笑着对他(她)们说话的老师。大家都知道孩子年幼无知,犯错误是难免的事。老师一定要保持理智和宽容的态度,且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惹老师生气了,小朋友也不喜欢他了。万万不可胡乱批评一通,这样很容易伤害師生的感情,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爱孩子,这是我从事幼教的第一天起,就要树立的信念,我始终坚信,爱是教肓的前提。我把所有的孩子当作一朵朵的小花,浇水、施肥、精心培肓,我真诚对待每一名幼儿,在孩子面前是老师,更是朋友。只要用爱的语言和行动去吸引孩子,用理解、宽容、豁达和智慧去感染孩子,才能成为孩子心中的好朋友,好老师。这也许就是幼儿教师魅力所在吧。我和孩子们经常聊天,他们愿意把好多的心愿告诉我,把好多的秘密保存在我这里。

三、围绕话题开展沟通

1、教师与幼儿的言语沟通,通常是围绕一个话题开展的,教师应注意谈话的策略,观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运用简洁有趣的提问,保持幼儿交谈的兴趣,幼儿发言时,教师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注意倾听并给予鼓励。

教师本身的语言素养非常重要。鉴于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较差,教师的口语表达应符合幼儿的接受水平,如说话的态度温和,使幼儿有一种安全感,并乐意听从;语气坚定,使幼儿感到教师充满自信;表述简单明了,从容不迫,使幼儿容易听懂;尽量用愉快的声调并走到幼儿身边说话,而不是老远地大声嚷嚷,因为这样做,会使幼儿感到恐惧。

教师应讲究语言艺术,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的口语应该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并伴有动态语言。教师始终要用积极的语言与幼儿谈话,告诉幼儿应当做什么,而不是指出他不应当做什么。比如说:“请轻轻地搬椅子”而不说“别把椅子碰得叮咚响”,说“请把积木放在筐子里”而不说“别把积木放在地上”。教师的语言不仅是向幼儿传递信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语言应该为幼儿树立榜样。

2、教师与幼儿的非言语沟通主要是指教师运用微笑、点头、抚摸、搂抱、蹲下与幼儿交谈等方式与幼儿沟通。这种方式比言语更容易表达老师对幼儿的尊重,关心,爱护和肯定,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教师的这种动态语言的运用,是建立在教师对幼儿的爱的基础上的,老师如果像母亲一样对孩子从内心充满爱,这种内心的爱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并转化为动态语言。

四、爱是相互的

老师给予孩子的爱是真挚的,孩子反馈的是淳朴的,也是有些稚嫩,但那是最甜的。记的有一天,我生病了,看着我痛苦的样子,孩子们急坏了。花花端着杯子说:“老师喝杯热水就不痛了”,真真说:“老师我给你揉揉吧,可管用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4.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篇四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为了能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由于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思考角度、对孩子的期望等方面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双方在沟通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充满艺术性的沟通可以使双方心情愉悦,沟通起来很容易,既能解决问题,又让彼此都感觉很亲切,也能让家长对老师产生信任,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为以后的进一步的家园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1.老师尊重家长:

尽管在形形色色的家长群体中,有的家长有礼貌、有的家长配合、有的家长小肚鸡肠、有的家长财大气粗等等,但作为老师我们的教育是公平的,是全纳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个家长的人格。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当觉得一个家长很无理取闹时,请记住“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怎么看别人的时候别人就怎么在看你。

2.家长尊重老师

a.主动、热情、微笑

微笑是人类最有效的传达感情的方式,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不要觉得咱是老师就应该有老师的“架子”就应该等着家长主动、热情。老师有着示范作用,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家长都不能丢掉“范儿”。这既是一种职业修养也是一种人格魅力,长期以来必将会影响周围的人,得到大家的尊重。

b.教育的专业性

作为老师要不断地增强、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育儿知识、专业水平等等。除了在书本上进行学习,生活中经验的积累也很重要。例如:身边有孩子的同事的育儿经,家长之间交流的育儿感受„„都是我们收集的资料。你的经验越丰富,家长对你的信任值就越高。同时,他也会越尊重你。

c.感官的刺激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你的穿着打扮会渗透着你的内涵和修养。大家可能知道在一些公司里,会要求女职员穿着套装,男职员打领带。除了是一种整体形象问题,也是象显示自己公司的员工素质比较高。例如:现在有个地方邀请你去演讲或者工作指导,你会选择那套服装?为什么? 在生活,我们也会不自然透过一个人的服装去猜测一个人的职业。因此,你的穿着打扮是否让家长觉得你是专业人士呢?还是觉得你更象街边那些低级趣味的没文化的人呢?你觉得家长会比较尊重哪种人呢? 老师有着一种浑然天成的气质,不能败给打扮。3.使用普通话: 作为老师,工作的方面面应该体现自己的专业性,而使用普通话,既是体现自己在语言方面的示范性,也是体现自己的素质。有的老师误认为讲地方话家长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更容易理解。其实不然,关注细节的家长会觉得,我把孩子交给满口四川话的老师我的孩子将来会说什么话呢?普通话是我们的通用语言,老年人看电视都能听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话普通话说好,肯定不会有沟通问题的。

二、怎样有效沟通

1、爱孩子是基础也是关键

与家长的沟通要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上,那就是爱孩子,这是基础,也是关键。在沟通的时候,要让家长时刻体会到老师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及关注,这样能很快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能够顺利进行。要让家长了解我们和他沟通的目的是争取家长的配合,更进一步的教育好孩子。

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开始,某某家长,你好,某某小朋友以前吃饭很好,不挑食,可是最近我发现他吃饭总是挑食,我也给他讲过了挑食的坏处,但是效果不太好,我觉得这样下去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我想了解一下是不是孩子最近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觉得这样沟通家长会立刻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这种关爱,在这样的前提下的沟通应该是很顺利的。

2、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交流方式和地点。

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进行面对面交流的。这时候,我们要仔细观察家长,如果家长一副急匆匆的样子,这时候我们就不要追着家长谈话,因为家长或许有事要急着上班或去做其它事情,即使家长耐着面子和你说话,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就可以以后再找时间,如果是简单的交流与沟通,比如说几分钟就能解决的,可以用这个时间,所以我们在沟通之前,自己心里要明白我们要做的事和要说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如果几分钟以后没有达到共识,那老师要先行结束谈话,可以这样说:“某某家长,这样吧,您先去上班,等您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再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好吗?”老师可以和家长预约下次谈话的时间,在老师和家长时间都很充裕的时候,沟通起来能更从容、彻底一些,这样处理能让家长感觉到老师的体贴入微,甚至联想到老师对成人都如此体贴耐心,那对孩子就会更好了,这样对今后开展工作更有利。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面对面的交流是家长理所当然觉得应该有的,那么电话、网络、信息、视频能让你的沟通效果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好是每个孩子的家长在每个月都能接受到一次出面对面的沟通以外的沟通。因为那就预示着你用的是自己的业余时间在为孩子付出,家长会不自禁的认为这个老师是关心我的孩子的,从而对教师更喜欢。

再者是地点的选择。如果是谈论孩子的优点,那可以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如果是和家长沟通要改正孩子的缺点,那地点的选择就十分的重要。第一、要避开其它的家长,给家长以充分的尊重。避免当着其他人的面让家长难看、尴尬,下不来台,老师也会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的工作就难以开展了,因为有的家长会尽量的避免和老师接触,如果是这样还怎么进行家园沟通达到共识呢?第二,要避开孩子,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和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避免孩子产生老师在向家长告状的误会,这样孩子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产生良好的师幼关系,破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不利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产生威信。第三,要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有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

3、谈话方式的选择,谈话方式要因人而异。

对于不大熟悉的家长,在正式谈话开始前,为了避免紧张,可以向家长关切地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如:孩子每天什么时候睡觉、起床,在家里喜欢做什么事?平时喜欢和什么人玩,等等。这种做首先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还能让家长体会到老师会孩子的关爱。

对于较熟悉、性格直爽的家长,或者谦虚、诚恳的家长,可直接进入正题,指出孩子近阶段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并互相商量对策;

对于脾气急躁、虚荣心强的家长,应多提孩子的优点,并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缺点不要一下子都提出来,每次提一两个,这样家长心理上能接受,其它的缺点要等下次再提出,否则提出太多的缺点他难以接受。其次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用事实说话,让家长自己发现孩子的问题,在家长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时,再与其进行沟通。

对于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应直接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宠爱、放任孩子的家长,应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推荐一些相关的育儿杂志、书籍给家长阅读,或建议、安排家长参加有关专家讲座,以丰富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并详细分析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让家长明白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提高家长的认识。、4、掌握非言语技巧。

掌握非语言技巧就是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有一个研究报告说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的信息中,面部表情占55%,声调占38%,语言占7%,这说明与言语交流相配合的非言语交流特别重要。

1、与家长交流事要保持目光的平行交流,就是平视家长,避免用仰视、俯视的眼光或游离的眼神。(目光游离说明你不自信,所以你的语言也就不具备说服力,也不要目光炯炯的,不要走两个极端。)眼神要和蔼可亲。

2、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善意的表情、点头等表示对家长的尊重,身体前倾,间或以“对!是!”等短语回应来表示对他的话题很有兴趣(要记住,咱不打无准备之仗,谈话之前要做足功课)要让家长感觉到你对孩子的重视及你对解决问题的决心。

3、注意力集中,不要边谈边干其他事情,心不在焉。要始终用温和的眼神注视着对方。(要让家长感受到他存在的重要性,让他感觉到目前他及孩子身上的问题是你当前工作的重点)

三、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1.注意语言的形式和方式

语言是人类心灵交流的窗户,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从你的谈话中应该表现出:语气的婉和,语态的真诚,语调的亲切,语势的平稳,使家长一听就明,能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批评的话语也要婉转,并体现出你的专业性。例如“XX小朋友,他的表现欲特强,时时、事事、处处都想在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树立自己的威信,可因为他年龄小,把握不好方法,常常误认为欺负小朋友就是树立自己的威信。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给予他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2.把握好沟通的时序

在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

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的等待教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老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尽可能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个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如果家长情绪过于激动,这不是交流的最好时机,我们不要急着给家长更多的意见;等待时机成熟后(建立一定的情基础后)在做进一步的交流,家长会更乐于接受。

3.多给家长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不足。我们常常与家长沟通时,都希望家长能配合教师,帮助孩子改正不足。但我们知道,家长的素质有高有低,都能自觉达到我们的愿景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在听家长处理的意见时,对于家长不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观点,能针对孩子的问题,多向家长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如:“你看,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尝试这样做„„”、“我们试试这种方式?”等。

4.根据不同的家长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不确切的语言可能会成为沟通中的障碍,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措辞并组织

信息,以使信息清楚明确表达,易于家长理解。不仅要简化语言,还要考虑到信息所指向的听众,以使所有的语言适合于听者。在访谈中,不少教师都认为与幼儿的爷爷奶奶沟通比较困难,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这是因为幼儿的爷爷奶奶与教师在年龄、经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双方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因此面对这样的听众,教师要尽可能简化语言,并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意思,这样才能使双方的沟通障碍尽可能减少。

5.多给予赞赏和鼓励

赞扬孩子、赞扬家长是与家长交流的法宝。我们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家长的意见,当家长谈到孩子在家里的良好表现时,我们要及时或适时地给予孩子赞赏,给予家长良好教育方式的肯定,以激起孩子和家长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更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

四、善于“倾听”也是一种艺术。

首先,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其次,良好的倾听家长的语言能及时了解家长的意愿、家长的看法、家长的情绪能有效的把握家长的需求,针对需求进行进行合理的交流,不仅能让家长觉得老师是尊重他们的,更会让家长觉得老师对他的孩子是上心的,是有爱的,家校合作关系会更好。

五、“假如我是家长”换位思考,赢得家长的心声。

当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产生不满时,老师不应该激动,而是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理解家长的正当发泄,接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说出让家长觉得有道理的话,从而转变家长的态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要始终尊重家长。如果家长的情绪激动,嗓门很大,则自己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讲话的就越要温和语速也要越慢。

在交流技巧上要注意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

一些教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即使你很愤怒,也要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千万不要抢着说话,你只要做到三个字:让他说!还有,要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查查看,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要面带微笑说:我还有别的事。今天就先到这里,以后再谈。

往往家长在发泄一通以后会担心:老师会对他的孩子不好,记住千万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要让家长惭愧,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表白。

每一个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都为为了孩子,沟通的目的都是为了把孩子教育的更好,照顾的更好。我们要理解家长,体会家长,从而用科学的方法去改变家长,达到共同进步。

5.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五

“你说我听,我说你听,沟通的感觉真好!”这句话在知心姐姐卢勤家庭教育报告会上多次提到,参加完上周四“我爱市直幼”沙龙活动后,我更加体会到“你说我听,我说你听”的感觉,真的很好!结合沙龙活动时大家的相互交流及我平时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一、微笑

微笑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一件最重要的法宝。微笑是最重要的教育感染手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经常把笑意露在脸上,孩子们会对教师心怀好感,极愿亲近,自然而然形成一股内在的亲师感,“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才能够认真听从教师的教导。做为幼儿教师,让笑意常驻脸上,让微笑成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当接纳新入园幼儿的时候,看到微笑着的你,孩子也许就会情不自禁地跑到你的跟前,拉起你的手;当孩子们因为害怕而感到紧张和拘束的时候,看到你的微笑,他们会自然地放松心情,变得快乐起来;当孩子们用脑思考问题或主动做事时,看到你的微笑,他们便会受到莫大的激励。

我始终坚持这一理念,以微笑对待每一位孩子和家长。因为所有的人都希望别人用微笑去迎接他,而不是看到那没有笑容的脸。当看到家长们来接孩子时的笑脸与听到家长们告诉孩子说的一句句和老师再见的话语时,我感觉到,你在给予别人友好的同时,也赢得了别人的对你的热情,也更容易博得别人的喜爱。经过我的努力,我用我的微笑感动了幼儿和家长,赢得了幼儿和家长的信赖,也感受到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所带来的快乐。

二、真诚

教师要真诚地爱幼儿,他们的欢乐和悲伤能引起你的关注和同情,他们的困难能得到及时的帮助。不讥笑幼儿的天真幼稚。对每个幼儿一视同仁不偏爱,处理问题公正,合情合理,讲民主,尊重每个幼儿的人格。孩子有错时,要选择有效的方法批评教育幼儿,不要指责他,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

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充满爱心和真诚,以孩子健康发展为出发点,让家长感到自己和孩子被尊重、被关注,真正在人格上平等,在情感上相容,在思想上交流,这样才有助于在和家长沟通中达成共识。

三、能力

1、了解家长的能力。教师首先要了解家长的性格、特长,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根据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我们对待家长的态度要热情,如果遇到不尊重老师的家长,您可以这样说“请问您是哪位孩子的家长?为了您的孩子,请说话礼貌些。”

2、倾听和分析能力。倾听既能给自己留有思考的余地,又能仔细分析家长的要求;既让家长受到尊重,又解决了问题;既能体现教师的修养,又拉近了与家长的距离。

3、换位思考能力。假如孩子出现了问题,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不是老师,我是这位孩子的父母,心情会怎么样?急别人所急,想别人所想,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往往很多问题会很容易解决。

4、沟通交流能力。在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技巧,首先,与家长交流孩子的长处,多从正面入手,稳定家长的情绪;然后切入正题,交流孩子的不足,谈问题时,要就事论事,不要笼统,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进而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与家长交流如何帮助孩子改正不足,提出建议和意见。

5、专业指导能力。在教育幼儿方面,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远远超过家长。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向家长介绍先进的育儿理念,做教育孩子的引领者,帮助家长分析并解决幼儿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家长改善育儿行为、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在诚心诚意的引领和指导中,成为家长的良师益友。

6、综合策略的能力。对待班内的“问题家长”与他们沟通如同组织幼儿活动一样,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策划。在沟通前,教师要认真梳理,明确沟通的目的,找出沟通的切入点,与幼儿父、母进行双重沟通交流。

6.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 篇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家长的素质与教育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中国多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加重视。那么,在幼儿园老师看来,现在的家长有什么特点,老师们又是如何与家长沟通呢,我们来看看。

案例一:金口难开的家长

分析:这类家长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因此他们不大会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流。其实,他们很想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只是不知该如何说起。

对策:主动

对于这类家长,老师应该主动。主动与家长建立朋友关系,刚开始老师可以和家长拉拉家常,谈一些与教育无关的事,比如家里的情况、最近看的电视剧等等;老师还可以在家长接送孩子时与他们谈谈彼此共同关心的事,使家长觉得于老师交往很轻松,逐渐建立朋友般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慢慢的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由于家长何老师已经建立了朋友般的关系,在交流孩子问题上自然而然地主动了。

合适的方式

针对家长的不善言谈,老师还可以采取让家长看孩子的活动录像、活动照片等方式进行沟通。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托板、小班刚入园的孩子,由于是刚入园,家长对于老师比较陌生,刚开始他们对老师还处于不相信的状态,如果此时老师能用实际行动证明孩子的进步,那就会消除老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从而增进了解,成为朋友。

对于不善言谈的家长来说,或许不善于说,但比较善于写,所以成长档案、便条也是与这类家长沟通的有效的途径。

案例二:工作繁忙的家长

分析:这类家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向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

对策:现代化联系方式

工作繁忙的家长老接送孩子的机会较少,他们对孩子信息的了解都是间接的,如通过老人、保姆的转达,不是内容不详,就是内容不符,甚至于不传达。因此,一些现代化的联系方式就派上用场了。

1、短信。短信是向家长传达通知最有效的方式。以短信的形式向家长发通知,不但能够让家长及时、细致地了解幼儿及班里的情况,又可以防止家长遗忘通知上的重要内容。

2、论坛。细致很多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网站以及班级论坛。在论坛里,老师可以上传一些孩子的活动照片。这样即使家长工作再忙,无法来幼儿园,但还是可以抽空上论坛看看孩子在园的情况的。

3、QQ群聊。老师可以给自己班里的家长建立QQ群,聊聊孩子在园。在家的情况,促进老师与家长间的沟通。同时,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育儿经验。

4、电子邮件。对于难得上网,工作又确实忙得不得了的家长,老师可以定期向家长发邮件,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

老师运用这些现代化的联系方式,能及时消除家庭与幼儿园在沟通过程中的矛盾,使工作更有实效性。

案例三:过度热情的家长

分析:这类家长积极、热情地关心幼儿园,达到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小到关心幼儿园的门窗的否安全,是否会伤到孩子。这类家长能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当然是非常受老师欢迎的家长。但是,有时候连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他们也要管,所以也会给幼儿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策:请其做家委会成员

老师可以请这些家长来做委员的成员,让他们来班级的环境创设,亲子活动等出谋划策。当老师与其他家长沟通遇到麻烦时,也可以借助家长来做家园工作的桥梁,请他们代表老师跟其他家长沟通,帮助老师做好其他家长的思想工作。因为有时候家长间的交流比老师的苦口婆心要有效的多。所以老师珍惜这些不可多得的帮手。

案例四:全权委托的家长

分析:这类家长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的身上。他们认为自己既不会教孩子学绘画、音乐,也不懂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没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对策:宣传科学育儿知识

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在生活中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孩子;在学习上则强要求,高标准,不顾孩子的好恶,强迫孩子学这学那。为了帮助家长提高育儿水平,扩宽育儿知识面、传递育儿经验,老师可以给家长介绍育儿类的书刊,请家长收看育儿的电视节目等。

定期布置家庭作业

给家长布置“作业”也是一个好办法。老师可以分期发给家长“亲子游戏问卷”,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题目,将做好的“作业”让幼儿带回给老师改。家长通过与幼儿互动学习,对幼儿园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就能更好的给予理解和支持。

引领家长进行互动

老师不仅要充分关注、了解每个家长得经验,还要将不同的家长有机地结合与搭配在一起。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善交流的期望型的家长,更应该把别人好的经验介绍给他,让他与别的家长产生互动,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案例五:喜欢挑剔的家长

分析:这类家长大多经济条件好、文化程度高。他们的要求很多,包括对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方面的要求,并且有的家长还持有怀疑的态度。

对策:热情、真诚、主动

案例:小强刚上幼儿园,每天哭闹,孩子又认人,只让他第一眼认识的本班老师抱,其它老师抱她,他就哭。因此,家长提出要这个老师每天来抱小强。

案例:面对家长的要求,该老师是否自己当班,坚持每天早晨迎接孩子,一边引导孩子认识其它老师,同时主动与孩子的妈妈谈心,交流一些让孩子熟悉陌生环境的人、事等方面的经验。渐渐地孩子与其它老师熟悉了,家长也通过接送孩子认识、了解了其它老师,老师终于以真诚和智慧换取了家长的信任。

对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案例:丫丫妈妈不满意老师给丫丫安排的床位,多次赵老师提要求,一会说孩子个子高,比较好动,爱爬床,一会说幼儿园的床不好,孩子每天中午都谁不着等。

案例:老师先仔细观察了丫丫午睡的表现,发现丫丫并不完全像家长说的那样,于是,老师一边给家长介绍丫丫的午睡情况,一边做好调动丫丫床位的准备工作,并用录像拍下丫丫的午睡情况,让家长知道孩子睡在这个床位其实挺好的。再告诉家长其实每一个床位都是一样的,如果家长真的觉得这个床位不合适,老师可以马上给孩子换个床位。老师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动了丫丫的妈妈,最后主动提出不调换床位了。

案例六:溺爱孩子的家长

分析:这类家长主要是老年人。现在许多孩子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接送孩子多半是由祖辈家长承担。这些祖辈家长最关注的还是孩子在幼儿园里吃的怎么样,睡得怎么样,玩的是否开心,有无被人欺负等。

对策:谈心聊天,表现关心

对于这类家长,老师要充分利用接送时间,通过与其谈心、聊天,把自己对孩子的关心表现出来,让这些家长放心。

案例: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所以每天接孩子时都会带来零食。由于隔代的溺爱,使得孩子饮食无规律,营养过剩。

案例: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应及时与他们沟通,把幼儿园每天的食谱拿给家长看,同时找来有关资料,让家长明白营养过剩的害处,是家长明白科学育儿的道理。

案例七:漠不关心的家长

分析:这类家长主要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在保育还是教育方面往往抱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只要孩子在幼儿园没有发生意外就行,其它情况他们不很在意。

对策:积极交流、经常沟通

7.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 篇七

学生对老师的问题是否能够理解,对老师的教育是否能执行,对老师的想法是否能够接受,这些都依赖有效的沟通。新课标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作为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尽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但使学生感受到平等,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还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对教学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总结了如下几个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策略。

策略1:了解学生状况,掌握其思想动向

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应该要多学习、多了解、多询问、多做调查研究。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在与学生沟通前要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环境什么样,学习状态怎样,同学关系如何,这样可以不让我们犯忌讳,能够顺利与学生沟通,较快地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要利用其取得进步或者有好的表现等大好时机,主动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不了解状况就批评学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会导致与学生发生冲突。比如,在八年级的思想品德《我与父母交朋友》单元教学时,若班级中孩子存在单亲家庭或者是问题家庭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措辞,设计的问题请学生回答时要有选择性。否则很容易让学生尴尬,使自己被动。

一位成功的教师应该是“我的学生的确在适应我,但我为了适应他们而作出的努力要多得多。”经常询问学生,“说说看,你对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经常到学生中走走,一方面便于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听到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教师才可以掌握主动权,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隐私。把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了,再把学生叫过来面对面地谈,这样教师言之有理,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听你的话。

策略2:少用惩罚,学会理解

哪个学生不是在不断学习中长大的?如果你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你直接就进行批评,往往会打压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其实,正确的做法是,用平和的语气请学生自己说明,持有这种观念或者存在这种想法的原因,你再帮助他分析这些问题该这样解决,这就叫做学习。如在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学会调控情绪》单元时,有学生提出该班级中某一位老师脾气很急,这时我没有置之不理或责骂他,而是请他起来分析一下该教师往往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对学生责难,接着让全班分成学生和教师两个角色,让他们来思考避免出现负面情绪的方法,讨论后总结,并建议班长将讨论的结果用书信的方式写给那位老师。课后我也私下与该老师进行了沟通,最终化解了他们师生之间的矛盾。

策略3:提供方法,紧盯过程

与学生沟通,重要的是提供方法和紧盯过程。作为教师,我们担当着指导者与引路人的角色,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怎么做作业、怎样看待考试、怎样记笔记、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听课。总之,教学的真正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要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例如,七年级思想品德《学会拒绝》单元教学过程中,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寻找身边的不良诱惑,并尝试分析这些不良诱惑的影响和拒绝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表态自己未来将怎么做。看似教学任务到这里已经完成了,但真正的效果要看学生面对实际生活中的诱惑时真实做法的改变,就要经常了解学生的状况,及时引导。

沟通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成长,教师比学生有学习经验,应该把自己的方法提供出来给学生借鉴学习。但是人总有一种惰性,为了防止有学生偷懒,方法提供出来后,还要紧盯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

策略4:积极关注,及时反馈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不再像小学生喜欢举手发言表现自己了,因为他们害怕在发言时出现错误而被同学嘲笑,或者被老师责难。因此对敢于发言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增长其自信心。如本人在教学中曾经遇到过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男生,胆子也很小,于是我在课前悄悄地告诉他上课要提问的题目和答案。在课堂上他顺利地将我提出的问题回答了出来,同学们都很奇怪,我给予了及时的表扬。该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始高涨。持续一段时间后我只给出问题不给出答案还让他回答,他由于一直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回答也是很顺利。最终他成为班级中本学科掌握最好的同学之一。

有效的沟通有赖于教师使自己的思想成为学生的一部分,并使学生与自己在思想上真正地融为一体。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要学会“听”。首先要给学生留出讲话的时间;其次听话听音,也就是说,学生讲话时不要打断,应做好准备,以便恰当时给对方以回应,鼓励学生讲下去。

策略5:控制情绪,彼此尊重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时候,最容易受到情绪上的干扰,因为人都有脾气,尤其是身为教师,教学压力大,心情常常不好,因此,就容易对学生的问题处理时情绪化。如学生上课时讲话,教师制止他,学生反而说“我没说话。”教师应该保持冷静,在课后找他询问,原来在该生的“词典”中“说话”的意思就是“说与老师上课无关的话”,这样就避免了一场无谓的冲突。古代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问题不在情绪本身,而是情绪本身及其表现方法是否适当。”各式各样的困扰之源并不在情绪,关键在于你能明白妥善处理情绪的重要性。因此面对学生的各种各样问题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挖掘学生的真正动机,才能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

8.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篇八

关键词:幼儿教师;家长;沟通

一、当前家园沟通的现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很好地贯彻《纲要》精神,掌握与家长的沟通技巧,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在语言沟通技巧方面,教师总体应用的较好,但也有个别方面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

1.在对孩子的评价上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

在家长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最聪明、最能干、最乖巧。而在教师的眼中,许多幼儿在一起学习、生活,幼儿会遇到在家中遇不到的问题,因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比如自私、不合群等,但是由于家长对孩子视若掌上明珠,且家长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爷爷奶奶对孩子特别溺爱,容易和教师在教育幼儿方面存在分歧,因此,教师索性在与家长的沟通上迎合家长的看法,只是报喜不报忧。

2.对孩子教育理念不同影响家长与教师的沟通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幼儿教育不断向注重孩子整体素质培养方向转化,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侧重智力开发。幼儿园按照国家的法规、纲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幼儿教育工作。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急切要求识字写字,观念上的分歧造成了沟通上的障碍。

3.在沟通技巧上存在欠缺

教师在向家长反映孩子状况时,表现得不够热情,对孩子的表现表达得比较笼统、不够确切,这会大大挫伤家长的积极性;家长在倾听教师说话时,有时会为孩子辩解,这样容易产生教师和家长相互责备的心理,造成了沟通上的障碍。

二、做好家园沟通的几点建议

为了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幼儿园教师要学会和家长的沟通。

1.积极向家长宣传教育新理念

良好的家教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如果老师能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替家长想一想,体谅他们的亲子之情,就可以理解家长的情感和举动。因此,教师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很重要。在这方面,教师必须帮助家长掌握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科学育儿知识,让家长知道教育孩子必须遵循的教育规律,尊重孩子,从而正面教育孩子,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教师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可以更好地向家长分析幼儿的成长状况,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教育幼儿的知识、方法,这些会让家长对教师产生尊重和信任,有助于实现家园合作。

2.教给家长科学育儿的方法方式

幼儿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沟通,教给家长科学的教育方式:一是开展“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观摩并参与幼儿的教育活动;把家长请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课,期末参加班级汇报联欢会。二是采用家园联系卡、家长信箱、家长会、约谈等沟通手段进行沟通,同时还可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通过活动可以更加了解和接纳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拉近了与教师心理沟通的距离和话题。

3.掌握并提高沟通技巧

(1)教师与家长沟通要热情主动,尊重和谐。教师在接触幼儿家长时,不论家长年龄大小、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的高低,都应一样的尊重。对于幼儿涉及问题比较严重的家长,教师可专门抽出时间单独和家长沟通,让家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和家长一起分析原因,促使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工作,以达到家园共育。(2)教师和家长沟通时,应尽量营造和谐氛围,要采取请教、商量的态度,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先表扬后提出问题,巧妙地使用语言、适度地评价幼儿,拉近和家长的距离,减少双方沟通的障碍。只有让家长听得清楚,听得明白,才能达到谈话的目的。(3)针对不同家长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要多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让他们明白什么是适得其反;对孩子任其自然发展的家长,教师应客观地评价孩子,让家长全面地了解并认识孩子,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对于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幼儿园的家长,教师应向他们宣传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白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主动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对于对孩子简单、粗暴或指责教师的家长,教师应采取聊天的方式先听取家长的意见再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

和家长沟通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更是一门艺术。掌握沟通技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各种能力。沟通工作是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也是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所以,幼儿教师要不断深化自己的教育理念,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有效地运用和家长沟通的技巧,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家园教育协调一致,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9.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语言技巧 篇九

老师为了培养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协助老师拿玩具、叠毛巾、自己叠被子,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不能只会吃饭。个别家长提出,为什么让我的孩子干活,不让别的孩子干活?

师:先让你的孩子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的孩子聪明,学的快。家长:在村上某某的孩子比我孩子强,怎么到了幼儿园我孩子反而比他聪明了呢?

师:我想让你的孩子比别的孩子聪明、比别的孩子强。

10.幼儿园教师怎样与家长沟通技巧 篇十

儿子和爸爸玩橡皮泥说“爸爸,你给我捏一个平平老师出来吧”,“我喜欢平平老师,因为她非常爱我”,还有连早晨摸香香都说要平平老师味的。这样的一些生活小细节,无比表达了一个孩子对老师的信任和喜欢,我都会通过短信或者能够和老师说上几句话的时候告诉老师。平平老师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工作得到孩子的喜欢和家长的信任,这是对她最好的鼓励吧。

第二,利用能和老师接触的机会抓紧时间交流。

上周,一次因为尿裤子湿了鞋子,接园时我到班级里边给他换鞋子,班里的小朋友走了,老师们还在收拾教室,聊了一会。老师总会把孩子的进步和在幼儿园的一些细节告诉我,我也说一下他再家的情况,双方对孩子就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不问,老师太忙,很难主动和每个家长都详细的说说孩子的情况,可能真要主动说得时候都是有问题的时候。

比如开头提到的,忘记拿帽子,回去拿,老师讲了他好玩的事情,我说说他在家里好玩的事情,都很快乐,仅是聊天,但这些话语传递给了我很多积极的信息,知道了他的情况,心里很踏实。

第三,对老师信任,怀有感谢之情。

虽然现在网络上关于幼儿园老师的负面报道挺多,但总体应该是好的,尤其是在公立园,他们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老师都是有资历和经过考试上岗的。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孩子到了这个年龄要去经历集体生活,既然帮他选择了这个幼儿园那么就要信任老师,信任是良好沟通的第一步。面对那么多孩子,可能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但不要坏以一种恶意去揣测老师。

儿子刚入园时候的不在状态,我其实当时特别担心,担心老师忽略他,也担心老师不能耐心的对待他,那么他对幼儿园就会产生畏惧情绪。事情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老师的爱孩子感受的到,他现在在幼儿园里有时候趴在老师怀里拱一拱在脸上亲一亲的行为完全就是他在家里和我一起的表现。孩子就是这样,虽然小,但是你对他好不好,他内心都非常清楚。他在幼儿园里能学到多少东西是其次,他对集体环境和老师的信任,他在那里快不快乐最重要,从这一点,我从内心里感谢孩子的三位老师。

11.幼儿教师与不同家长的沟通方式 篇十一

【关键词】用心;真诚;家园合作重要性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教师和家长应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配合,这是做最好家园共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教师与家长应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可使祭扫汉语家长形成随时交换一件的习惯,拉近家园间的距离,促使双方在育儿问题上达成共识。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的确,前人留下来的种种知识,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与力量。人的很多情绪,性情都在小时候略显苗头,所以在幼儿期,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引导与教育显得特别重要,就像一棵小树的成长,需要人们去不断的修剪去旁支,去及时浇水,小树才能茁壮成长为一颗大树。而这一时期的对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长,社会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在配合与支持,合作的过程中,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最为珍贵重要。在这两者沟通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一般充当与家长沟通的使者,两者沟通合作时经常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和沟通时,教师应多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其明白过高、过急地要求孩子只会适得其反,使幼儿丧失自信心。如,不少家长问“孩子念儿歌时总是手舞足蹈,怎么办”。我便对他们说:“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需要用动作来帮助自己理解儿歌内容,这是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同时我告诉家长,这还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式,平时给孩子讲故事或描述事物时也可采用这个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

例如:幼儿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特别护短。当你和家长反映幼儿的缺点,如幼儿在学校老打人,推搡小朋友时,家长就会为幼儿寻找各种理由,反复向老师介绍幼儿的优点,对缺点避而不谈;还有的家长听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打了其他小朋友时,就赶紧说某某小朋友前几天也打了自己的孩子;有的幼儿在学校霸道任性,所以玩具都是他的,谁也不能动。老师向家长反映时,家长就会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也这样,没关系的等。

二、对孩子期望过低,任其发展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教师应客观地评价孩子,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纵向比较,使家长全面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从而对孩子提出合适的要求。除常规沟通外,教师还可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直观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教育态度,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例如:在实际的沟通工作过程中,老师经常会遇到,开家长会,亲子活动时,总是不参加,偶尔参加也是爷爷奶奶来。老师布置的家庭手工作业,也经常没有完成。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挑食情况时,家长总是会说:“不爱吃就不要给吃,孩子在家里也经常不吃。”

三、对孩子漠不关心、寄希望于教师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教师应向他们宣传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使家长明白言传身教对孩子具有重要影响,从而主动承担教育责任。教师应主动“出击”,利用双休日或晚上的时间进行家访,面对面地与家长恳谈。一方面,给家长提建议,告诉他们除了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外,不能忽视孩子的精神营养。另一方面,争取与家长建立友谊,真诚地请家长支持幼儿园教育,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四、对孩子粗暴或指责教师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教师应采取聊天的方式,先听听家长的想法,在逐步引导他们明白自己的认识误区,重新寻找合适还自己的教育方法。如: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有的家长立刻对着孩子发脾气,还当着孩子的面找老师“兴师问罪”。对这种家长,祭扫还可采取“降温”法—主动承担责任,同时向家长解释孩子之间发生摩擦是正常现象,成人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与伙伴友好交往。此外,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保持耐心,使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理解教师的苦心,进而愿意与教师心平气和地交流。

幼儿老师与家长的沟通,需要老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讲究技巧和方式,老师与家长是平等的,两者是合作关系,只有家长和老师进行很好的合作与沟通的基础上,幼儿的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拓展与前进。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

12.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十二

与小学生心灵沟通的首要条件就是给学生以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从而真正了解学生,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学生的忧虑当自己的忧虑。一旦学生感悟到老师真诚地热爱他时,就会激起他心灵的火花,把教师当做最可信赖的人,并毫无保留地将心灵的大门向老师敞开,告诉你他内心深处的秘密。

教师热爱学生,关心是起点,同时也是沟通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不管是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当学生正待奋起的时候,你能送去的及时的微笑;当他们置身迷途的时候,你能够及时给予指点;当他们失群、深感孤独的时候,你能及时给予关心,送去一份温暖;当学生犯了错误,感到内疚的时候,你能给以语重心长、慈母般的劝慰。如果抓住了这些有利的教学时机,只要几句话,几分钟就能产生巨大的心灵感应,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收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艺术效果。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心理日记与学生进行书面对话,从一篇篇学生的心理日记中,就能听到学生的心声,而学生也从老师写给他们的热情的、语重心长的话语中,体会到老师给以他们的爱,达到这种心灵的交融与沟通,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关键。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只有作者首先对外界事物有所感触,彻底被打动,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情感是作文的活水源头,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心灵在感动的天地喷发出火花。

在农村,我们总会看到土地上的历尽苦难的父老乡亲,他们用自己粗糙的双脚丈量着春夏秋冬,以血汗播种着希望。教师要把这种孩子们常见的生活场面带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学生在理解劳动的同时理解爱,写出自己的观察感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把自己的一片真诚浓缩在对孩子们的作文评语中,让孩子从老师这里得到信任,在作文中如实地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实的好作文。同时,在作文批改时,我们应该进行民主沟通,努力深入学生的内心,参与他们的心灵世界,建立良好的师生心灵沟通桥梁,让作文教学切实有效。

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首先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这是老师的本职。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达到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要多问,特别是在作文课堂上,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能不能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是什么,等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还要主动向班主任了解,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为了顺利开展作文教学,教师可采取“投其所好”的沟通策略,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作文教学中由浅入深,让他们期待作文课,也让他们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诉。

其次我们要学会倾听。作文其实就是学生倾诉的一种方法,我们一定要专心阅读,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的爱是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前进。只有老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向老师倾诉,或通过作文,或通过日记,或通过与教师的谈话,不论哪种方式,都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也提高着作文教学质量。

最后,我们要学会面带微笑。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在作文课堂上,我们要面带微笑,微笑是一种胸怀、是一种艺术,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和称赞的话语,即使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也会让学生感到你的亲近。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构思、写作,有效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水平。

13.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十三

85个细节》有感

近段时间,我有幸拜读了《父母与幼儿园教师沟通的85个细节》这本书,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由有着丰富经验的一线幼儿教师讲述的80多个故事组成,从了解幼儿教师、了解孩子、了解家长,到与教师沟通、与家长沟通……等7个方面,提示了父母必知的、与幼儿教师沟通的85个细节,书中对每一个案例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我就把自己的一些主要感触阐述如下:

本书第一部分“了解幼儿教师”中讲到: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教师,她的职责不仅仅是教授幼儿知识及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使他们快乐地度过在幼儿园的每一天。这一点我深有感触,让宝贝们在幼儿园开开心心的,下午平平安安地离园,是我一天工作的最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又讲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热爱尊重幼儿,坚持正面教育,做到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行正为范”,从毕业到现在,我一直以这句话来督促自己,使自己不断学习、“充电”,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孩子们在模仿你。第一部分还讲到要让家长了解教师一天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既轻松又舒服,每天就“看看住”幼儿,不用计划、不用备课。殊不知“幼儿一日活动皆课程”,从幼儿入园、晨间活动、晨间锻炼、晨间谈话、幼儿喝牛奶、幼儿入厕、组织动静交替的教育活动

(一)(二)、户外游戏、安静游戏、餐前准备、午餐、餐后游戏、入厕、午睡、下午点心、下午教育活动、离园活动,到离园,教师的视线都不能离开幼儿,并对一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教导、纠正。在一天的工作中,幼儿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幼儿间发生矛盾了,教师就是“消防员”;进行活动材料、环境布置时,教师是美工师;进行教育活动时,她就成了“鸟妈妈”、“售票员”……象演员一样扮演各种角色;搞亲子活动时,她又象一名导演、一名主持人……为了提高业务水平,教师还要进行教研活动,外出参加学习等等,因此,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理解我们。

本书第二部分“了解孩子”中讲到:宝贝们的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他们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他们所表现出的人格特征各不相同。在我们班,象徐洲小朋友是属于多血质类型的,对他要注意加强刻苦钻研、有始有终、严格要求等方面的心理修养;如梁珝涛小朋友就属于胆汁质类型,对他要注意加强耐心、沉着和自制力等方面的心理修养。所以,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势利导,让每个幼儿茁壮成长,具备良好的性格特征。

本书第三部分“家园之间的沟通”利用四个章节来阐述:

1、与教师沟通的基本准则;

2、不同情况的沟通;

3、教师认为最需要沟通的事情;

4、父母认为最需要沟通的事情。篇幅之大足以说明在我们的工作中沟通是多么重要的事,你做的最好,沟通不 好也是前功尽弃,领导、同事、家长、幼儿都需要我们沟通,有爱就要说出来,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语句,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与家长的沟通又是重中之重,得到家长的理解信任,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第一,我们要理解家长。在家长眼里他们的宝贝就是最棒的,教师与家长沟通时需要技巧,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我们应该用善意的言语,从孩子的闪光点开始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及时反馈,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改掉毛病。第二,坦诚是沟通的基本条件。我们只有敞开心扉,学会倾听。因为,孩子是由教师和家长共同照管教育的,孩子不在幼儿园时的表现要从家长那里获取。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体会到教师是自己的支持者,只有善于倾听,双方才能彼此信任,才能成为朋友,从而打开沟通的窗户,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家园达成默契,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书中的实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平时工作中也曾遇到过,有时我也会很困惑。这本书让我了解应该怎样和家长沟通,怎样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发展。我相信教师在工作中付出的爱心、童心、耐心,家长和孩子一定会感觉得到。谢谢郑园长推荐了此书,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之后都会有所收获。

14.中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与反思 篇十四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想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必须将我们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孩子们的需求。最近我发现孩子们在饭后擦嘴环节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我对幼儿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我发现每次吃完炸酱面后,孩子们的小嘴是最脏的。本周五又要吃炸酱面了,我决定抓住这次机会。我有意在显眼的位置挂了一面镜子,开饭了,孩子们大口大口的吃着炸酱面。饭后再看看孩子们的小嘴,嘿,不用说,就会知道今天吃了炸酱面,我把然然小朋友叫到镜子前对他说:然然,你看镜子里是谁呀?然然一看就咧嘴笑了起来,他这一笑其他小朋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好奇的跑过来。有的看着然然,有的孩子照镜子。甜甜皱着眉头说:哎呀,我的嘴没擦干净。顿时,孩子们都争着要看镜子里的自己。朋朋却扭头走了,不一会儿,他手里拿着餐巾纸又跑回来说:我再重新擦擦。听他这么一说,孩子们兴奋的每人又拿起一块餐巾纸来,边擦边互相看着。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只有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切实需求,再加上老师的适时的鼓励和引导,孩子们才会把这种要求变为自觉地行动,从而巩固自己的良好的习惯。

今天下午,在孩子们进各个区角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会就传来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爸爸,我先来的!”“不行!我也要当爸爸,我从没当过爸爸!”原来是马志宏和张子旋为了当爸爸争得面红耳赤。只见张子旋一手抓着围裙,一手紧拿着小锅,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看着看着我萌发了看看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躲到不远处观察。不一会当妈妈的欣宜也过来了,她想了想说:“你们俩个一人当一会吧?”这时马志宏也想出了办法:“要不今天你先当爸爸,明天我再来当爸爸,好不好?”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

因此,不妨再发生问题的时候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解决问题的空间。

15.略论与教师的沟通 篇十五

1. 主动沟通, 赢得教师的理解与信任。

作为校长, 我要求领导班子成员一定要利用观察、谈心、参加娱乐活动等形式, 深入到广大教职员工中去。领导班子要做到:微笑面对辛苦工作的老师们;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用友善的态度来对待有不同意见的同志。我们力争做到对他们每一个人的习惯、特长、愿望、兴趣爱好等情况心中有数和并给予尊重, 各部门负责人力争做到对自己部门的教职工的家庭情况主动了解并及时关注。当我们以这种熟悉情况的前提与教职员工沟通与交流的时候, 会形成非常融洽的氛围。大家会感受到自己受到了真正的重视, 对学校会非常信任和理解, 工作热情也就非常高涨。

2. 关注教师身体健康, 共建平安快乐校园。

我们非常关注广大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 大到关注老师们的健康状况, 每年安排体检;小到安排营养丰富的午餐等等。我们为教师安排了活动室, 配备了各种运动器械, 让大家陶冶心性, 享受生活, 快乐工作。

3.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打造和谐教师团队。

对教师而言, 心理健康是其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求之一, 主要包括以下标准:认同教师角色、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教育独创精神、能有效调控情绪、具有较强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等等。为了保证我校有一支心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我们细心的观察, 深入的研究。首先, 我们积极的思考:是什么在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呢?首先是超负荷的工作。“超负荷”工作已成为我校教师群体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这其中班主任的工作时间最有代表性。其次, 是现有技能的老化趋势与新知识、新要求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此外,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 教师工作的多重压力、人际交往的新特点使大家产生了更多困惑。为此, 我们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

第一, 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积极主动缓解压力。我们从生活条件、学校管理等各方面尽可能地关心教师生活, 营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在关心广大教师日常生活的基础上, 学校开展了很多面向老师的校园文化活动。工作之余, 我们常常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来活跃校园生活。如排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每年一度的艺术节等等活动。

第二, 鼓励教师内外兼修,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首先, 鼓励广大教师从工作中寻找快乐,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保持心理平衡。其次, 通过各种途径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让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4. 促进沟通, 让大家心心相容, 共同进步。

我们强调教师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 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 鼓励大家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 大度为怀。每隔一段时间, 我们都会以座谈的形式来为老师创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给大家提供互帮互助、自主合作的平台。我们提倡教师间互帮互学, 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 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 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 互相提高。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普法下一篇:《荆轲刺秦王》研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