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教学设计

2024-09-14

美术课教学设计(通用8篇)

1.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培养孩子的爱心。

[智育目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感受动物、植物的颜色与纹样的美;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和植物的颜色与纹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并能评述与表达。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大胆的评述、表达。

教学准备

动物、植物的欣赏课件,鲜花。

学生活动设计

一起观看,一起讨论。

一、导入

直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在一起上一节以动物、植物为内容的欣赏课,在这节课上,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地看,仔细地听,因为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来回答。

二、欣赏部分

(一)欣赏“美丽的花卉”片段

1、我们将要去的第一站是欣赏“植物花卉”。美丽的花儿离不开漂亮颜色和不同的形状,小朋友们要仔细看,比一比谁记得的颜色、形状多。(包括花瓣的形状)

2、师:先轻轻地讨论一下,刚才都见过哪些种颜色?

3、生:学生一个接一个大声地说。

4、师:见过哪些形状呢?(生答)

(二)欣赏鲜花

1、现在让我们从自己带来的鲜花中,选出一朵,没有带花的同学可以从老师这里挑选一朵,你能把它的名称、颜色、形状完整的介绍给大家吗?(轻声准备,互相介绍)

2、生:拿着鲜花到前面来讲解,师生共同欣赏。

3、让我们带着同学们精彩的介绍,再回味一下那些美丽的鲜花吧!(播放鲜花图片)

(三)欣赏《可爱的动物》片段

1、五彩的世界,离不开美丽的花儿,但这一切只是静静地美,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离不开的是我们可爱的动物。

(播放“可爱的`动物”短片)

2、师:花有鲜艳的颜色、漂亮的形状,动物朋友有没有呢?(请举例)

3、生答。

(四)欣赏动物图片

1、现在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找朋友的游戏:

前面的大屏幕上准备了几幅动物朋友的照片,你可选一个自己认为穿衣服最美的,说说你觉得哪儿最美。(从形状、颜色、斑纹这几个方面说)

2、生:介绍。

(五)作品欣赏

美丽的动物、植物,给地球带来了勃勃生机。

很多画家忍不住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的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

1、何香莲《虎》中国

2、凡·高《向日葵》荷兰

3、塞尚《睡莲》法国

三、课堂延伸

动物、植物,可爱、漂亮,老师想知道,你们有什么感受,想怎样表达?

生:答。

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只是动、植物世界中的一点点,但老师已能感觉到我们大家都有一颗友爱的心,让友爱之心伴着我们快乐成长吧!(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四、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在植物乐园和动物王国中有很多的收获,我们不仅知道了大自然中的色彩美,还知道了形状美、花纹美等,而这些又都是自然美,我们欣赏的那些绘画作品中的美又都是艺术美。美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留心扑捉我们身边的自然美,表现艺术美,那我们的生活就会是美好的。

五、课后拓展

1、留意身边的动物、植物,欣赏它们的颜色及纹样。

2、欣赏以动物、植物为题材的艺术家的作品,想一想,这些艺术家为什么要表现动物或植物呢?

3、用绘画或拼贴等方法表现漂亮的动物与植物,大胆加入自己的想像。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欣赏课整堂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等等。这种角色的转换,学习方法的变化,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在教学中我通过启发诱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美术课,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 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本次美术教学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本人认为如果教育者的教学观念不更新,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显现出来的教学过程与方法不进行改革, 课程改革就等于太过表面化, 那么美术的教学就劳而无功或者事倍功半。所以, 我们不仅要重视内容的改革, 还要重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这就对美术新课程的教学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介入,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生动、更直观的成为使学生达到良好教学目标的有效的途径。那么, 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觉得就是“手段要新, 方法要活”。要根据教学的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手段要在传统基础上革新,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注重教学方法的变换, 以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进步。

一、积极大胆, 使教学手段灵活运用。

美术课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上注重的是美术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紧紧围绕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多给学生认识并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 引导学生对事物尤其是美术作品进行比较, 让学生能展开美好的想象, 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学习的新环境, 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 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开展探究性的学习, 使学生加深了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教导学生美术学习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的认识, 加深了对艺术社会作用的理解, 在探究观察总结概括中得以升华, 达到了美术教学的启思, 由美悟其理的目的, 树立了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这样的学习能令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其中并终生难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大有益处的。只有学生愿意去想、乐于去做, 学生的能力才能发挥他们的潜力和智慧, 才能得到充分施展, 学习探究美术的热情才能一直保持下去。

二、重视传统教学方法, 与其他教学方法并重发展

传统教学法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对本学科知识掌握的厚度、知识面的广度、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水平、课堂组织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 是教师过硬的基本功, 重视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的基本主体是教师课堂的讲授。即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已渐趋普及的今天, 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 仍然可以受到学生的欢迎。当然, 在运用传统教学法的同时, 应注意变换课堂教学形式, 在授课中多穿插练习和讨论, 增强课堂气氛的活跃,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美术教学应适应美术课程改革, 尤其是需要在技法部分的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力主继承过去的优良传统, 延续传统中有效的一面, 力争突破过去技法教学中的缺点。在教学方法上, 众多院校中的美术技法教学以辅导法、示范法运用最为普遍。辅导法中, 教师全程参与学生艺术创作过程, 及时解决学生创作中碰到的问题, 随时和学生交流思想, 有时在教学上手把手、一笔一画来传授美术的技法, 这种方法优点在于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教师的基本技法, 了解教师的美学思想;弊端是学生受教师个人艺术风格的影响较大, 目光狭窄, 缺乏美术应具备的创造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 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受到压抑、这样下去, 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失、创造力蜕化, 教师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 学生处于从属地位, 应该屏弃传统教学中的缺点, 积极解决, 开拓创新。

三、教学方法到实践中具体的是讲授法、示范法和练习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等方法阐明概念, 推论来传递信息进而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并促进学生智力和品德发展。过去在运用讲授法时, 教师讲得多而学生活动少;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出现书本知识脱离生活实际, 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在讲授法的教学体会中注重:少讲生涩的理论, 多讲述和技法的操作步骤相关的事项;把讲授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讲授中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能自己分析解答所需问题, 尽力提高讲授法的优化度。

示范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演示制作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来巩固知识的方法。它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美术技能学习中, 示范法运用最为普遍, 最受学生欢迎。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示范手法单一, 缺乏针对性, 示范过程平均, 学生对启发性过于缺乏;因此, 运用示范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示范的过程中要边讲边做, 让学生理解并观看示范目的和过程。2、示范内容要丰富、全面, 示范时要向学生多介绍几种表现方法, 避免示范内容束缚学生创作思路。3、示范中适当出现成功和不太成功的例子, 为学生提供借鉴的经验, 进而激发创作欲望。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的操作, 借此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练习法的运用上遵循的原则是提高练习的自觉性, 练习的数量、质量、难度、速度、独立程度和熟练程度、综合应用与创造性上要有计划地进行。练习上严格要求, 认真进行辅导。美术练习主要有独立性练习、临摹性练习、创造性练习。过去练习法多为临摹练习, 独立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所占比例较小, 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练习的内容由教师统一确定, 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 致使少数学生敷衍了事, 达不到练习效果。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和发现性学习,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和发现性学习, 在现有的练习上扩展创造性练习, 提高他们思想不再受束缚的能力。美术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改进教学方法, 在练习上将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 使学生的学习在发现和获得愉悦中完成并用自己的思想和眼光去探寻作品中蕴涵的审美内蕴, 并能用语言或文字将其表达出来;或者用讨论、设问、辩论等方法促进学生思考、发现和表达的能力, 使其真正从欣赏中有所获得;在技法部分的教学当中, 鼓励学生主动采用不同的手段加以练习, 从而掌握所学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 实施教学的评价的等级制, 为了促进学生发展, 注重学习过程, 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等级制要求按科学合理的标准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习态度、学习水平来做出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价, 使学生能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以达到提高美术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目的。评价的等级制中弱化了分数的过细评估和横向比较的功能, 给学生以人性化的空间, 在等级制中采用A、B、C、D可增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自信心。在等级制中评定中使学生在评价中获益, 在进步中获得自信。评价中的教师还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做综合评价, 例如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的, 进而激励学生更加上进。

目前, 我们进行的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代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 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使用等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教学中,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美术教学中, 注重多种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 培养学生独立的艺术思想, 发展学生的个性, 提高创造力。有利于我们教师将来从事的美术教学实践, 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3.中师美术课教学体会 篇三

关键词:字教与学教学语言电化教学气氛情感教学素质教育

教与学是两个联系性很强的环节,其中教在中师美术课中显得尤为重要。

中师阶段,由于学生知识面不断扩大,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绘画已不再象儿童时期“跟着感觉走”,而是力求写实,接近成人画。再则无一点专业知识,普遍存在一种眼高手低现象。所以往往画出的作品构图呆板,物象拘谨,信心受到挫折,逐渐失去兴趣。这时的美术课教法,往往就显示了它的重要性。

如何教好中师美术课,我认为:首先,应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

教是各学科进程中的一个必要方面,“教”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已有的专业水平,如果说要给学生一滴水,那么教师首先应具备一桶水的知识,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原则指导,都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要让学生学懂、吃透,不仅要知其然,而且应知道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在艺术的不同领域多掌握一些丰富的基础知识,虽达不到样样精,但能做到路路通,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把自己内在的丰富情感表达出来,做到言之有物,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当然,并不是说专业水平高就可以“一俊遮百丑”,要想使自己的东西真正让学生弄懂,还取决于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语言表达不外乎三种方式:①形象性;②生动性;③通俗性。

形象性:因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美术范畴内的一切作品理论都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因而语言的表达要形象化。

生动性:在教学中,语调的轻重缓急能使学生的神经在平淡的课堂教学中尤如高山流水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尤其在欣赏课中,平铺直叙的语调容易使学生昏昏欲睡,相反,当教师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调对事物做生动的描述时,可使学生精神倍增,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此外运用各种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学生的思维从课堂带到形象的比喻中去,增强学生思维想象能力,从而增强课堂气氛。

此外,电化教学与课堂相结合,在屏幕中展示艺术的奥妙,都可以使整个教学效果生动、多样、灵活、多变。

通俗性:初中生接受能力尚低,讲授新的理论知识必须做到通俗易懂。

中师美术课要学有所成,取决于课堂的整体效果,那么这就要看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变,课堂是否具有趣味性。

想要创造一种艺术氛围,首先要照顾全体、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同学都参与,“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我在美术课上坚持的原则。有的教师只主张培养几个绘画好的学生,以备参加各项比赛,而不注重整体教学成绩,久而久之,有的同学都认为自己在美术方面没有什么造诣,从而失去了自信心,结果使整个教室死气沉沉,缺少活力。初中生虚荣心很强,表扬可以作为创作的巨大动力,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之一。又应该认识到主要的一点是中师教师所上的课程并不是为培养专门的美术人才而设置的,而是作为一门基本素质课对全体中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途径。良好的审美教育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对学生身心及心理健康大有益处,更何况只有课堂上充满了艺术气氛,才会使每个同学具有创作的灵感,才能提高全体同学的整体水平,才能显示出初中美术课的重要性。

其次,良好的气氛,也是提高美术成绩的一个因素,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欢乐和谐的教学气氛,可以使师生们同时处于一种高度亢奋状态。所以调节气氛是所有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的要求。初中生好动、好奇、好强,在各项比赛中都会使出全身的解数。许多课我都采用游戏式和比赛式,达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再次,培养积极情感,提高审美情趣,也是提高学生美术兴趣的一个关键,如苏藿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校的任务在于: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的美变为个人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中的审美素养。”那么,在美术教学的中如何去做,心理学家说过:“教师应当是一个播种、诱发和培养情感的园艺家而不是一个冷淡无情的教书匠。”由此,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学习的情感环境便成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美术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地去发现美,创造美。“有激情,一切才有可能。”教师要唤起学生潜藏的感情来求得共鸣。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已走进艺术教育的课堂,使我们的艺术教育丰富多彩。情感是艺术的灵魂,艺术的一切活动都受特定情感的支配,它必将推动审美活动的发展。教师也可因材施教,发挥他们每个人的特长。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理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种接触中,教师效应无疑是最深刻、最具影响力的,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中师美术课的教学应该根据中师美术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肯定每个学生自身所长,给每个学生以充分发展的自由心理空間,给他们创造一个愉快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其思想境界,对学生进行美育,美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初中生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精选)》第四卷549页《帕夫雷什中学》

4.如何进行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四

宋明影

信息化的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教育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旧教育观念急剧碰撞中,我们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抓住教学实践这个层面,用教学设计展示新的教学理念,让新的教学理念建构我们新的课堂教学。

因为课堂改革的核心是课堂实施,二课堂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课堂内容方案一旦确定,教学过程于方法的改革就成了课堂改革的重头戏。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过程于方法不改革,课程改革就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课程内容的改革,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改革。二教学过程于方法又无不包含于教学设计之中。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它是以传播学、学习理念、教学媒体论、系统论等相关学科的观点和方法,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分析教学中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要素及其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教学设计是对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目标、结构程序、方式方法和结果等进行的计划和决策。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更好实施《标准》经过实践我认为教学设计应这样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说明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经过分析研究教学对象经过发解认识,用新课程的理念做指导而制定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整体概述。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是指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内部和外部的联系理解分析,揭示教学内容的特点,表明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对照新课标分析教学内容,可能等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与新课标的关系,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理解知识体系,为建立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因为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中心是学生,要分析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对从事学习任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分析,包括对教学群体的共同特征的分析以及学生个别差异性的分析。如: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接受程度、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每个教学环节上学生会有什么表现等等。

教学内容分析于教学对象分析有密切关系。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因此新课程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向教师提供一些指向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既然标明是“建议”就不具备强制性,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甚至还可以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和理念下,对于教材的使用,教师们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教师自身的优势,对教材进行突破和发展,例如:根据主题,有选择的确定学习内容,参考实际的教育资源和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充和发展,将教材的内容灵活运用和延伸等。充分体现新课程下教材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与期待,也给教师教学设计带来了无限宽广的创作空间。教师的底蕴要与所授课业成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才能使教学达到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流畅自如的地步。全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美术不是狭隘的一门专业课程,寻求它与哲学、文学、历史、地理、音乐等学科的融合点事具有探索意义及前瞻性的。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下位的用来陈述师生教与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结果的具体化目标。是在教育目标指向下与教学内容同时考虑而规定的教学标准。它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具体依据,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节课教学后,学生应掌握的具体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明细规格。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最先考虑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科学、合理地设计好教学目标,对于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

(一)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

1、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目标基本概括了造型艺术语言的要素和原理;能力目标则要求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突出艺术教育的特征,强调了体验乐趣产生兴趣,并形成一定的价值态度。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以教学内容为依据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行为——教师的传授、指导和学生的学习——将教学内容在限定的时间内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所追求的合理的结果标准。

3、以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能能力为依据

美术学科课程价值是为了使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了交流;发展知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是教学中心,离开学生的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能力,让其只重一方面内容或过高地要求,对其身心是有害无利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来进行组织编制的,那么教学目标同样要以学生原由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为依据。

4、以课时为依据

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必须以课时为条件,例如技能水平目标与训练时间长短是密不可分的。无课时保证,妄制教学目标,便会不切实际。

(二)设计教学目标的原则

1、目标的切合实际性

切合实际性,是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相对应,符合学生原由基础和学习能力,能在规定的课时内取得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合理结果。这就是说要将规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也作为规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2、目标的表述确切性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下位的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行为目标,其表述不应过于笼统,而应与教育目标在层次上增加要求维度目标,具体体现出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关系,为使教学目标能够指导教学,不致产生歧解,教学目标应该尽可能使用便于直接观察的行为动词。

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明确教学行为应注意把握的东西所在,才能成为检测评测评估教学效果的具体依据。

3、目标的难度适中性

难度适中是指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学生经过努力即可达到的程度,这样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发挥其激励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美术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恰如其分地而不是主观臆断的设计教学目标。由于美术教学的特殊性,教学目标页具有一定的弹性,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各有适应的教学,制定出一个有层次性、阶梯性不同的教学目标。这种因人而异、因材而定的做法,符合学生接受水平,学生将产生学习的怎人感和愉悦感。

4、目标的表述确切性

如何清晰、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下位的教学内容相对应的行为目标,其表述不应过于笼统,而应与教育目标在层次上增加要求维度目标,具体体现出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关系,为使教学目标能够指导教学,不致产生歧解,教学目标应该尽可能使用便于直接观察的行为动向。传统教学目标常以教师为本位,以较抽象、笼统的语言来表达,如:“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等。这种表达方式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不够明确,缺乏操作性,难以测量评价,很难肯定教学目标是确实达成。那么应如何中雀表述呢?(1)教学目标应描述学生的行为,学生是现代课堂的行为主体,教学目标开头应是“学生应该......”“学生能够做到......”而不应写成“使学生...”、“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等作为主体的表述。

(2)要求学生所做出的具体实际行为需要用规范的行为动词描述,明确的动词如:画出、做出、解决、比较等;含糊的动词如:知道、了解、欣赏等。为提高教学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应尽可能选用明确的行为动词,或将含糊的行为改为明确的行为。

(3)由于实际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某些教学目标难以用外显行为动词来描述,如果写情感领域创造领域的目标就不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描述。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灵活对待,如使用一些定性分析术语或概括性的描述加以表述,而不是机械地套用一些具体的行为动词,以免出现常识性错误。

(4)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编写表述内容可按照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从三个维度表述,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指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其中知识包括主要知识或概念、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或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等;基本技能包括材料的可能性、工具使用的姿势和方法、操作的步骤和要领等。教师只有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之后,才能准确地找到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指教材中血药学生掌握而学生却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与教学重点有必然的联系。教学难点有时会与教学重点完全一致,如新授课,但更常见的是整体与局部或不同侧重点的关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发现教师们将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混淆或搞错,故有必要做以说明。教学重点是教材中题出的学习任务,客观存在于教材之中,关键需要教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是“教--教材”的关系;而教学难点则是具体的教学任务与学生主观知识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即“教材--学生”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学重点具有客观性,对任何学生都一样,而教学难点则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能力水平。

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

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所指定的运用各种多媒体形式教学的实施方案。

教学媒体选择的根据:(1)教学内容、目标;(2)学生的认知结构;(3)教学环境;(4)媒体的功能。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要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巧用媒体。如一些难以讲解和直接获取的知识,巧妙借助于电教媒体进行表现,化难为易。只要用的巧、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进行施教。这样,教者不难,学者不易,让大家都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教与学,融洽师生间的感情。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各种媒体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出媒体特长,情景交融优化教学,突破教学中的难关。化整为零、画繁为易,给学生一个轻松积极的学习环境。这样,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才会有更快的飞越。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思路和手段,主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包括课的划分、教学顺序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教学组是形式的选用、用什么方式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提供学习指导等。按照教学环节一步步编写,要条理分明,具有逻辑性。一节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导入教学、讲授新课(分析引导、提问讨论、方法步骤)、操作辅导、展示评价、课后小结等大小环节。教学过程的编写根据实际需要可详可略或“精”“略”交互,但涉及岁“略”不“简”。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程。设计教学过程,要考虑教学内容难易,学生兴趣、讲述、板书、随堂欣赏、教具、演示技法、启发思维、引导观察、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多方面因素,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与优化。要明确每个教学环节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所用到位时间。

设计教学教程,就是将学生、内容、方法等教学诸要素与教学环节进行综合考虑,进行精心合理地编排,使得教学方法恰当、重点难点突出、时间分配合理,使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创作主动,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5.小学美术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篇五

葛秀娟 2011/9/22 20:20:53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惠农小学 25 0

一、课标相关要求

本课属第一学段“设计应用”学习内容。结合《课标》,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应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美术学习,相信孩子们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孩子们懂得美术学习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都能帮助我们美化生活,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 海底世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版二年级下册第六课。海底世界里的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动一动手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纸设计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本课设计的是活动一内容: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几只不同的鱼形纹样。主要通过播放影片,观赏图片,学生动手制作,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鱼的基本形态特点。

能力目标: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出鱼形纹样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鱼的外形特征。鱼身上的花纹。教学难点: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出鱼形纹样。

(四)教材课型、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范作、铅笔、剪刀、双面胶、彩纸,海底世界背景图。学生准备:铅笔、剪刀、双面胶、彩纸,塑料袋。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课属“设计应用”学习教学内容,学生通过以往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了一些设计知识。鱼儿是人类的朋友,在他们的世界里鱼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在本课课上,通过影片情景的创设,带学生进入一个美妙而神奇的海底世界,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中激起极大的学习兴趣;在出示课件海底各种鱼的身姿中欣赏感悟鱼的结构,形与花纹;在观察教师示范中,探究,尝试,掌握设计制作方法;在集体装扮海底世界的展览中提高每一位同学的欣赏评价能力。因此,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欣赏,开阔眼界,探究,获取知识的机会,鼓励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参与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悟,在探究中掌握创新方法,在欣赏评价中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1、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谁能猜出会是什么地方呢?(课件出示《海底世界》影片)海底世界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底世界》这课。(课件出示:课题)

2、你们知道海底世界里有哪些动植物吗?(珊瑚、鱼、海龟、龙虾、海星、海参、海螺等)师述: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海底世界共有两百多万种动植物,都非常珍奇。

(“创设情景,兴趣导入”这一环节的设计,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所以我利用播放《海底世界》影片,把学生带入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中,让学生受到感染,欣赏造型各异、纹样独特的鱼儿,感受到海底的神奇与美丽,为后面探究表现做好铺垫,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兴趣与丰富的自然情感,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欣赏感受:

1、这么神奇的海底世界里什么最多,最活跃?(鱼)

2、鱼成群结队地在水中嬉戏,它们都有哪些形状?(课件出示:椭圆形、圆形、柠檬形、菜刀形、三角形,桃心形等)

3、鱼形状各异、千姿百态,有哪几部分组成?(课件出示:鱼是有头、身、尾、鳍组成)

4、刚才我们看到鱼成群结队地在水中嬉戏,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它们美丽的身姿,请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看看鱼的形状、花纹和颜色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重点指导欣赏有的鱼身上的花纹是条状的、有的是横状的、有的是点状的。

5、这些鱼美不美?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你们喜欢吗?用什么美术方法表现呢?(绘画、剪贴、拍照、摄像等)

6、这节课我们就用剪贴的方法来表现鱼好吗?

(美术课始终都要注重欣赏,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课件展示鱼儿的美丽的身姿,让学生在细心的观察中了解鱼的结构,鱼的形状,鱼身上的花纹,加深了对鱼儿的印象,激起了创作的欲望。)

(三)探究方法,尝试制作:

1、现在打开书13页,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剪对称鱼的?

2、学生边说师边演示剪出鱼的形状。(展台展示)(先对折纸,再在对折线上画出鱼的半个形状,最后剪。)

师剪出一条不成功的鱼问:这是什么原因?(没在对折线上剪,位置不对就剪两半了,怎么办?(应在对折线上剪)

3、师在剪出一条成功的鱼,展台展示问:这些鱼上下鱼鳍一样吗?花纹一样吗?这是对称的鱼,生活中有那些东西也是对称的?指名学生说,我们经常剪的喜子、窗花等都要把纸对折来剪。

4、大多数鱼都是对称的,可以用这种方法剪,有的鱼不是对称的,比如这条鱼(课件展示)用什么方法剪呢?(直接在纸上剪)。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不对称,可以用这种方法在纸上直接剪出来。

5、有的学生已跃跃欲试想做了,但做之前听老师讲几点要求:(1)剪刀不能伤者自己和别人。

(2)剪出的纸屑不要丢到地下,始终保持教室的清洁。

(3)剪完一条鱼还可以多剪几条鱼,自己贴到黑板上布置的“海底世界”里。6、让我们伴着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动手剪,比赛看谁的鱼最先游到大海里。(播放音乐)师巡视指导。

(因为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在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书中学生的制作方法,指明同学叙述,教师示范演示,在演示中教师有意剪刻出一条不成功的鱼,让学生在问题中寻找原因来共同攻破难点,这样学生在制作中就会留意了。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了设计剪刻方法,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解决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交流评析:

1、同学们把剪好的鱼贴在师布置的“海底世界”里,师生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

2、你认为谁的作品最美?鱼形最独特,花纹最好看?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尽量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生动制作,相互交流在此活动中的感受,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评价中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课堂小结:

这个海底世界美不美呀?太美了,大自然正是有这些美丽的海洋生物才显得更加勃勃生机,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探索海底世界的更多奥秘。

五、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

(一)预测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及原因。

本课通过观看《海底世界》影片,欣赏鱼儿美丽的身姿图片,自主探究剪纸鱼制作方法,伴随音乐自由轻松创作,激励学生比赛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到教师提前创设好的美丽的海底世界背景图里。这一系列环节的设计与创设冲击了学生的视觉,大家兴趣盎然,制作的欲望强烈,争着抢着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展览,评价使课堂效果达到高峰,作品剪纸鱼儿形状各异,花纹独特,色彩丰富,欣赏到大家共同打扮的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充满了成功与喜悦的心情,也充满了对海底世界的奥秘的探索与向往。

(二)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足

(1)彩色纸有的质地较薄,孩子在刻,剪中易剪破。(2)对称鱼方法掌握不到位,易剪成两半。(3)鱼身上花纹的设计不能抽象概括。(4)有的学生上台粘贴剪好的鱼没有规律。

(三)预设改进的设想

(1)建议学生在选择彩色纸时质地要用较好的。

(2)难点的突破剪对称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示范让每一位同学看清步骤。

(3)要时刻挖掘学生的潜力,不断地鼓励学生独特的体验与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对独特的作品要有争对性的采访小作者,谈创作过程与设计想法。

(4)要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评价一定多角度,要客观,真正帮助学生找出自己作品的优缺,让学生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有成功的喜悦,有积极的改进,从而更大程度的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与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一)呈现板书设计。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背景图,两张整开纸粘贴)鱼的组成:鱼身、鱼头、鱼鳍、鱼尾

鱼的花纹:横状、点状、条状

剪刻鱼: 对称鱼 不对称鱼

(二)板书设计意图、目的

海底世界背景图的设计充满整个板面,这主要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作热情,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剪纸鱼创作粘贴来共同打扮美丽的海底,让海底变得生动而充满活力,通过赏析,激励学生将来能够立志探索海底的更多奥秘。鱼的组成,鱼的花纹是本课赏析鱼的重点,是更好的让学生通过了解鱼的组成有哪几部分,鱼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从而拓宽视野,更好的为创作剪纸鱼做好准备。

6.幼儿园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六

1、了解绘画作品中背景与主体的关系,尝试用藤蔓线条装饰绘画作品。

2、在优美的音乐感染下,欣赏、感受画家古斯塔夫的作品中藤蔓状涡漩线条的优美,并大胆用藤蔓线条丰富自己的绘画作品。

3、体验欣赏和绘画活动的乐趣,能大胆、自由地表达。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春之歌圆舞曲、古斯塔夫作品《期待》、幼儿自备一张画有简单图形的作业纸、黑板、粉笔。

认识过藤蔓植物、会画螺旋线。

活动重难点

体验螺旋线条的延伸、变化,理解并大胆表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藤蔓。教师随乐现场作画,感受藤蔓的优美。

“你认为老师画的是什么?它像什么?这样的画你喜欢吗?为什么?”

2、欣赏古斯塔夫的装饰壁画《期待》,感受画家古斯塔夫的作品中藤蔓状漩涡线条的优美,了解绘画作品中背景与主体的关系。

(1)图一:由局部到整体欣赏作品,“你看到这些卷曲的图案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它会是画上的什么部分呢?”

(2)图二:这幅画的是什么?会是什么部分?

3、欣赏藤蔓装饰画,通过对比发现藤蔓除了漩涡的美,还有弯曲的的生长曲线美。师幼一起随着《春之声圆舞曲》模仿“藤蔓之舞”。

4、鼓励幼儿大胆用藤蔓线条装饰自己绘画作品的背景或者主体,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养成专心作画的好习惯。

5、展示所有幼儿作品,评价自己和同伴的画。“你觉得哪幅画美,为什么?你今天画画时的心情怎么样?”

6、欣赏用藤蔓线条装饰的其它生活中的物品。“在我们生活中,也能发现很多用藤蔓线条装饰的物品。下次我们也试一试,用藤蔓线条装饰我们身边的东西,好吗?”

7、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你制作的是哪一幅?你怎样画螺旋形线的?上面添了哪些自己喜欢的图案?你觉得有趣吗?大家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装饰在教室里吗?好的,我们一起来布置。(师幼共同把装饰画挂在活动室的墙壁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我将这个活动的重点放在学习螺旋线的延伸与变化,难点放在想象、创作由螺旋线绘画装饰上。活动开始我选择幼儿比较熟悉的物品让幼儿初步感知螺旋线,然后让小朋友欣赏艺术家的螺旋线创作,感受螺旋线变化的美,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感知螺旋线的美。再出示由幼儿自己创作的螺旋线构图,这样贴近孩子,可以让幼儿大胆说并乐于表达,进一步激起幼儿的创作兴趣。接着给孩子们总结,带领幼儿绘画并给予语言和具体的线条示范,孩子可以从中体会线条的自由、变化,给孩子们自己作画做铺垫。最后在孩子们作画前创设好情境吸引孩子,便于她们更好的想象和创作。

在最后我将总结分为孩子们自己总结和老师总结,尽可能的做到以孩子为主体,充分肯定孩子的想象、创作,使她们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不足:

7.如何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 篇七

面对当前的教育形式, 美术教师要抓住学科特点,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让学生从中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 培养学习能力。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需求, 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 让美术教育打破传统的教学, 不断创新, 不断提升美术教育的质量。

一、分组合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作业质量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 指出:鼓励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教育改革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或是消极的因素。实际上, 在课堂上, 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对于教学来讲, 只有学生愿意学, 才能学得好。从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看, 其情意色彩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彼此争论, 互教互学, 共同提高, 既充满温情和友爱, 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 同时, 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比方说我在上《装饰画》这一课时, 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作品, 这样小组的成员都有不同的分工, 并且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展开竞争, 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在小组中, 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倾听他人的意见, 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 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 工作出色时, 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 学得也就更加愉快。同时不同学生互补, 能产生较完善的思想, 完成的作业品位也高。由此可见, 分组合作教学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 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 会把学习当作乐事, 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师生负担也可以由此大减, 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而建立起来。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 教师的认知能力。

教师要具备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的特点、某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注要表现有:分析和领会教学大纲、新课标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准备性和个性特点的了解和判断的能力。

2. 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以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来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 简言之, 就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最优化的组合的能力。

3. 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 以教学活动为监控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视、检查、评价、反馈、调控的能力, 它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这种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地自我控制。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 我们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两类。所谓自我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的控制能力。

三、多媒体与美术教学进行整合

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基础, 运用投影机、幻灯机等电教设备, 具有图画、声音、视频、音乐等多种媒体功能的集合, 其具有很好的表现力, 让信息的传播更加立体化, 丰富多彩。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被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与学科教育整合, 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要看到多媒体对美术教学的影响, 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多媒体教学, 制作出优良的多媒体课件, 最大限度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中, 教师根据美术课的内容来搜集资料, 通过讲解让学生欣赏。学生只能通过视觉的单一角度去欣赏, 不能全面地体会作品, 对这种学习方式感到枯燥, 没有意思, 看过后丝毫没有印象, 没有上升到欣赏的层面, 只是看图画。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欣赏课教学, 就改变了这种单调乏味的局限性,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 视觉和听觉受到了强大冲击力, 提起了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了欣赏兴趣, 升华了情感。如在欣赏张择端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时, 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全部或局部的放大观赏, 充分展示其作品的表现方法及艺术性, 更有利于作品精华部分的展示。不管是从作品的整体也好, 还是从作品的局部和细节, 它都让学生细致深刻地对作品有所了解和感悟, 使学生在观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8.高中美术课教学有感 篇八

关 键 词 高中 美术鉴赏 乡土 课程资源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如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和有关工厂、车间以及当地文物资源等,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进行模块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课题摆到了广大美术教师的面前。面对新课程九大模块的选择,怎样选、选什么,也给师生带来许多的困惑和机遇。为开好课每位教师都在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我就美术课程模块教学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共勉。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该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教师要注意体现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不同地区的课程资源是独特而丰富的,因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是有差异的,要从本地课程资源中开发出更多地可利用的教育因素,要保持艺术文化的独特性,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多样艺术文化。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各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他们有各自的语言和文字;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各民族皆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乡土课程资源,这也是我们得天独厚的宝藏。所以我们要运用好这些资源,丰富我们的高中美术课堂,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民族文化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审美能力,完成教育教学。我们在选择模块教学时,尽量选择与地方美术活动有关的模块,这样学生见得多、好理解,进行教学实践也方便。我们的美术课程模块多,知识系统,图文并茂。但学生学起来总觉得离自己好远,不好理解,即便是借助网络、资料、多媒体,也难以见效。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呀,我们把同学熟悉的有关的地方美術现象、资料、图片甚至实物带到课堂里来,就解决问题了吗?美术鉴赏课本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藉,本课涉及到宗教美术的内容,具体学习了解有关三大宗教和神话传说的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的内容。同学们缺乏宗教知识,对宗教的起源、本质、三大宗教、宗教与美术的关系等,学习起来觉得有些迷茫。本地方的宗教建筑、宗教雕塑、宗教绘画等,便成了我们教学可以运用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这里有鸡足山佛教圣地、剑川石宝山石窟、遍布各地的寺庙建筑、宗教雕塑、绘画、洞经音乐等等,这些都是同学们熟悉的。把这些引入课堂,或走出课堂去看看、听听、体验体验。这样的教学内容就缩短了与学生的认知距离,以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融入教学,同学们就好理解多了,教学也就容易多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绘画》与《书法》的教学,学习到有关中国画、书法的内容时,基本知识同学还是知道一些的,但深入学习就有些困难。我们这里就是书画之乡,也出现了许多的书法家、画家、名作,人们喜欢以书画的形式来装饰民居、街道,所以到处都是书法与绘画作品,县里书法、绘画活动频繁,节假日都有展览。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就是很好的地方资源,组织学生参加书画活动,观看书画展览,或请名家走进课堂,再结合我们的课堂教学,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还有,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八课——不同的歌声(民族文化与美术),学习民间美术的内容时,光靠课本是不够的,还是要与地方的民间美术相结合,才能很好的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独特的语言和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等等。我们这里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旅游资源丰富,这里的风土人情、民间美术、美丽的山水吸引了世界的眼球,成了世界各国旅游者的集结地。这里有漂亮的民族服饰、精美的民族工艺品、技艺独特的民间雕塑、蜡染、扎染、编织、刺绣、剪纸······受到游客的喜爱。这里也产生了许多民间美术工艺大师。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非常熟悉的,使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大师走入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延伸民间工艺作坊,与地方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那同学们就受益匪浅了。还愁我们的课会上不好吗?

上一篇:(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让学生自信自强的故事_请尊重你的价值下一篇:团委总结及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