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产业现状分析

2024-07-18

旅游景区产业现状分析(精选8篇)

1.旅游景区产业现状分析 篇一

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摘要: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对经济发展它与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影响关系,被称之为现代“无烟工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河南是旅游资源大省,文物众多、品味价值高、内涵丰富,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拉动全省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树立河南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河南旅游业的和谐发展和加快河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有所帮助。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首先介绍河南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对于河南旅游业发展中的不足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则依据上一部分的问题分析提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品牌、交通

一、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1、河南旅游业整体状况

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可概括为五大特色,即“古、河、根、拳、花”。河南是古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前列,馆藏文物达130万件,占全国馆藏文物总量的八分之一。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河南省的旅游业取得很大的发展。全省各地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景区、景点有300余处。龙门石窟、白马寺、嵩山少林寺、龙亭、等一大批名胜古迹景点面貌焕然一新,一些新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云台山、白云山、龙峪湾、等景区景点逐步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目前,全省已经有郑州、洛阳、开封、濮阳、济源、登封等6个城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嵩山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林州红旗渠、焦作云台山等15个景区景点,进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行列;龙门石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岳嵩山、焦作云台山和内乡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分别被列入国家地质公园和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生物保护圈。这些,都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旅游景区产业现状分析 篇二

开封市地处中原腹地,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河南省旅游局对外宣传的旅游资源是“古、河、拳、根、花、红、绿“七个字,开封就拥有其中的六个字,而这六个字中又都与文化密不可分,许多游客来开封旅游后都会说只有跟着导游走才能发现不一样的开封城,仔细分析便可知文化的底蕴是构成开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二、开封市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一)建筑类文化旅游资源

开封市的建筑类旅游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开封铁塔公园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因其通体采用褐色琉璃砖砌成,由远处观看犹如铁色,因此被称为铁塔;开封古城墙也是一处著名历史遗存,现存城墙经过多次修复,再加上政府对周边道路的规整,目前已成为开封旅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城墙下可以看到历史留给开封的印记,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文化、政治等的重要资源之一;除此之外,开封还有繁(po)塔、大相国寺、龙亭大殿、七盛角等诸多的建筑景区或景点。

(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开封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是以开封大相国寺、铁塔公园为代表的皇家寺院佛教文化,特别是相国寺,因其悠久的历史和在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因所处京畿,相当于今天的全国佛教协会职务,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物)而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寺内镇寺之宝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据说是国内较少的只许愿而不需还原的菩萨的了。

(三)演艺文化旅游资源

开封的民间艺术是十分丰富的,具有着墙内开花、墙外红的特点,例如开封县的盘鼓每一年都会有大批的演艺人士走向全国各地甚至到国外进行演出;每一年十月份一年一度的开封菊花花卉节也是综合了现代与科技因素于一体的现代演艺资源,且成了开封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工程;除此之外,以宋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景区展演也是别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四)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开封本地的饮食文化资源也是别具特色的,每一道菜品的背后都有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以赵匡胤黄袍加身为故事背景创作的名菜鲤鱼焙面便是一道开封名菜,朱仙镇的香干和豆腐乳、杞县大蒜、开封花生糕、麻辣花生以及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开封夜市等都是我市特色的饮食旅游文化。

(五)黄河文化旅游资源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同时也给开封及下游地区造成过沉重灾难的河流,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变为盛世安澜,开封段黄河有着自己的特点就是“悬河”奇观的形式,除此之外黄河游览区也是开封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地带。

(六)现代休闲旅游文化旅游资源

城市休闲旅游文化是现代城市中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观念、信念、理想等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开封的休闲旅游文化资源尤以开封的猫狗市场为代表,每周都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猫狗爱好者都会在这里寻找着愉悦身心的最佳感受。

三、开封市旅游文化资源整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重点文化资源,层次不分明

通过对开封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分析可知,这里的资源十分丰富,但纵观近些年的宣传和营销不难发现,我市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起步较晚,虽然数量丰富,但未形成有效开发机制,目前我市大多数景区虽有文化品牌、文化演艺品种,但其内容重复,易造成游客视觉疲劳,另外大多的文化品牌设计的创新性不足,仅仅限于游客看或观赏,真正的能使游客进入体验或参与性的较少;除此之外,我市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层次不分明,缺乏重点旅游文化资源,以清明上河园为例,它是我国5A级景区,规划设计理念是“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但进入园区后许多现代化元素和较浓的商业韵味使得其文化品牌已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北宋文化主题公园。

(二)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管理的技术水平较低

依据旅游业发展趋势可知,传统观光旅游将淡出历史舞台,传统的景区“圈片地、围个墙,建个售票处”开发管理阶段将过去,而互动性较强、游客可以参与或置身体验式旅游开发模式将是未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整个开封市的文化旅游资源目前所处的阶段恰恰是传统观的观光游阶段,这个阶段旅游主管部门及当地景区、景点、酒店等的管理水平也较低,以开封市旅游主管部门网站建设来看,分为三个基本版块,也有互动交流专栏,但仅限于简单的留言模式,旅游者喜闻乐见的网络互动模式根本无法体现在旅游局官网中,可见我市的旅游主管部门的管理、服务水平也继续提升,以更好满足旅游者不同的旅游动机,办好人民满意的旅游。

(三)城区规划与景区规划间的冲突导致旅游文化发展缓慢

开封市的城市规划文件是2008年通过的《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该文件明确指出将我市城区建设的目标,但对于旅游方面提出的较少,旅游文化方面涉及也更少,众所周知,建筑与文化也是密切联系的,城区建筑风格本质也是区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承,而在政府区域规划中却未强调,其结果就会导致我市区域规划与景区文化规划开发间的矛盾,这也是我市旅游业发展速度不快的原因。

(四)旅游从业人员缺乏文化素质

到过开封旅游的人士感受过这里的景区、景点、饭店和酒店,会发现开封市的旅游服务水平普遍较低,一著名百年老字号饭店吃饭时见到的服务员都是爱答不理的服务态度,景区中缺少必要的问询、服务处等无不反映出我市旅游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我市景区中清明上河园等为数不多的景区所聘用的讲解员是持证上岗外,大多数景区的讲解工作都是业务外包模式,讲解员知识文化水平极其有限,又不善于学习新的景区知识,甚至部分只满足于一知半解的工作现状,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培训与学习过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是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技能等普遍偏低,我市的旅游业发展就急需一批专业技能型人才来不断充实、替换原有的旅游从业人员。最后,非正规旅游从业人员大多来源于景区周边居民,靠出售饮料、矿泉水等为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的服务也是旅游文化的反映,因此景区周边的非正规从业人员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宣传营销工作不到位

开封市虽然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优美的水域、耀眼的历史名人,但是开封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宣传,开封旅游文化尚没有形成一种品牌效应.例如开封市每年举办的清明文化节、菊花花卉节、等比较重大的庆典活动,活动的外部宣传影响力有限;开封市整体旅游资源在电视各频道和各省市重要媒体上的宣传力度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明显落后.同时,开封旅游资源宣传领域局限在开封旅游资讯网等地市级媒体,力量薄弱,影响有限;旅游文化宣传机制尚未建立,宣传分散性大,没有形成宣传合力。

四、开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一)挖掘、研究地区旅游文化,构建独具特色的开封旅游文化发展系统

要做好开封的旅游文化开发工作,首先必须全面、深入的挖掘、把握开封市文化内涵,这是开封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根基。而挖掘开封城的文化内涵就必须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因此,应大力推动开封的文化研究,鼓励学术从业者深入研究,培养开封旅游文化的研究氛围,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深入挖掘开封的旅游文化内涵,突出区域旅游文化特色,将旅游文化产业深入人心。

(二)建立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健全管理机制

目前,开封市旅游主管部门在旅游文化方面的管理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与景区相关的文化资源管理是多部门共管模式下,这样势必会影响我市文化资源优势的发挥。要解决此问题,首先要建立垂直领导系统,确立旅游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这样全市的文化资源才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其次,要吸引旅游规划、管理方面的人才进入旅游局的名誉领导职位,为我市旅游业的管理和规划出谋划策,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最后要形成扁平式的管理模式,使得旅游主管部门的政策、通知能够顺利到达市场一线,使信息渠道畅通。良性的管理机制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提升旅游人员素质

旅游文化产业的源泉是人才的创造力、智慧与技能尤其是那些懂旅游,“懂策划,又饱含策划管理理念的人才,是推动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但是,开封市专业从事旅游文化开发的复合型人才较缺乏。因此,在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的基础上,要积极培养本地区的旅游文化人才为此,政府可以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策略,邀请知名专家与本地从业者进行经验和技术交流,加强与周边院校、研究机构合作,通过采取开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培养人才,并对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给予奖励、提供资金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文化开发环境。

(四)加大旅游文化资源的宣传和营销力度

开封市的旅游文化的宣传和营销也是提升本地旅游形象的必要途径。首先构建多渠道的宣传营销模式,如今的营销手段已不仅仅局限于报纸、电视等手段,要结合不同游客对媒体的需求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宣传和营销,已达到足够的吸引力,使旅游者选择开封作为旅游目的地;其次,结合地方政府进行区域形象展示或推介机会走出去,进行宣传营销。最后要利用广大中青年人士对手机的钟爱,制作掌中手游等模式,将旅游文化信息通过游乐的方式传达给旅游需求者。

(五)协调发展城区规划和景区规划间

从规划级别的高低上划分,景区规划或区域旅游规划应该以区域行政规划为主,这样就要求地方政府和地方旅游主管部门要保持有效沟通,地方政府在规划城区规划时要征求地方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而不能一味地将城市在拆建的过程中谋求政治资本,其次,旅游主管部门在制定或审批景区规划时也应以地方规划为本,不适应或相违背的条款应以区域行政规划为本,只有协调发展地方与区域间存在的矛盾,开封市旅游文化资源才能以更快的步伐向前发展。

旅游文化开发的实质就是对文化资源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将其外化为旅游产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强调其内涵,文化内涵被看作是旅游资源开发中决定旅游产品的品位、级别及生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并非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就能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因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具有无形性,只有将旅游资源丰富无形的文化内涵用具体的物化产品或某一动态过程加以外化,能够为多种层次的旅游需求者所欣赏、所感受、所顿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旅游资源的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从而形成产业优势[5]。使开封市的旅游文化资源立于不败之地。

3.旅游景区产业现状分析 篇三

摘 要 由于我国假日经济的兴起,体育旅游在我国许多地方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且有数据表明,参加体育健身娱乐旅游活动的人数在我国国内旅游者中占73.53%,显示出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着重阐述体育旅游的含义,在弄清体育旅游的界定之后,分析了目前体育旅游的形势,然后根据对本溪市体育旅游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本溪市体育旅游存在资源开发不够、缺乏完善的政府政策扶持、体育旅游场所的体育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在调查的基础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本溪市 体育旅游 开发 问题

一、体育旅游内涵

从目前人们对体育旅游的认识情况来看,还把它看作是一种旅行活动,基于一种游览的方式,但事实上并非于此,体育旅游有它自己广泛的研究领域和自身的科学体系。我们应该把“体育旅游”合在一起看而不是看“体育”和“旅游”两个名词。现在很多研究者把体育旅游定义为“以参加或观赏体育赛事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但是由此一些在度假过程中含有体育要素的活动就无法包括在这一定义中。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应该由体育的特性和旅游的特性交织在一起,对体育旅游中的“体育”的范畴和活动来进行研究。

(一)体育旅游的含义

体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活动,广泛的说,它是指人们在旅行的过程中参与的各种娱乐性、锻炼性、竞赛性、冒险性、刺激性、健康保健、体育赛事观赏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的总和;狭义来说就是具有能够满足旅行者各种体育活动条件设施等的服务。它可以使人们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满足。

(二)体育旅游的形式

体育旅游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普通的自身加强健康锻炼式的旅游,如登山、野营;有激烈的竞技式比赛式旅游,如俱乐部之间的比赛,有颐养天年的休闲体育旅游,如高尔夫、钓鱼;还有观看具有观赏性的国际等其它大型赛事的体育旅游,如奥运会、世界杯。体育旅游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时光,也改善了人们全民健身的积极性,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

二、本溪市体育旅游现状

(一)本溪市现有体育旅游的现状

由于本溪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目前有多家滑雪场,漂流,游泳场营业。另外还有大峡谷,名山可以去攀岩探险。但由于本溪市属二线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们的收入普遍不高,这就使人们的体育消费热情偏低,体育旅游的开发程度和产业发展水平略低。因为人口有限,东北地区很多城市都拥有滑雪场,临近的省会城市沈阳也有大型的设施完整的高级滑雪场,使得本溪的滑雪场的客源都集中在本市的人民。较大的成规模的滑雪场有2家,都同时拥有滑雪场、游泳场、健身房等一些体育项目,不同的是同泉还有一个温泉游泳池是本溪第一家小鱼温泉鱼疗。他们在本溪形成了两家对峙的现象,因为消费人口有限所以在竞争上,除了在项目上互相参照一致外,在门票和价格上也互相打压,由于没有专业的体育旅游策划人员,使得竞争处于低劣的价格战上,这是商家最忌讳的商战,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两败俱伤。

(二)不足之处

1.目前本市对体育旅游没有一个完善规划和管理;2.没有专门化的服务人员;3.风景旅游与体育旅游没有很好的结合。

三、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建议

(一)目前现状不足的改善

就目前情况来讲,体育旅游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还没有形成一个有规模的经济产业链。不知道怎样开发怎样利用,导致有很多旅游资源潜力的闲置和错误利用。

(二)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定出长远的规划

应该制定出几个强有力的计划,比如几年内要建成一个成规模的体育旅游场所,比如在现有的体育旅游场所要有一些什么样的提高,一旦有了计划有了目标这个产业才会发展。这些计划要符合市场经济基础,不能超脱发展规律,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来进行。

(三)大力培养专业化的服务人才

本溪市可以在就近几所体育院校中选取或定向委培一些体育旅游专业人员,把他们安排到各个大型的体育旅游场所中去,或各个场所自己去聘请一些专业相关人员,为体育旅游产业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运动技术指导等加强科学的管理。

(四)合理细分市场,搭配出多样消费产品

体育旅游要强调地方特色,为了迎合不同游客的年龄性别爱好,本市的体育旅游产业也应该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项目,用来满足消费者体育旅游目的的旅游產品。如康体、健身、休闲、娱乐、养生、寻求刺激等等的多种项目,没有哪一种体育旅游产品可以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要的,所以我们要根据人们的需求开发不同的体育旅游产品。我们根据市场的需要可以细分出多个体育旅游产品市场,

(五)加强宣传,培养人们体育旅游产品的消费观念

现实生活中有时酒香也怕巷子深,体育旅游的经营者和政府方面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人们的体育活动意识,让人们把体育旅游活动成为自觉行为,大力宣传这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让他们更多的了解进来,全方位的讲述体育旅游的优势和前途。使游客接受体育旅游进而养成习惯,树立他们对体育旅游产品的消费观念,更好的发展体育旅游。

参考文献:

[1] 马志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12.

[2] 于素梅.中国体育旅游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 李万来.体育经营管理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4] 张道顺.旅游产品与操作手册[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5] 王琪延.休闲经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斯托尔特.体育公共关系组织传播管理[M].2008.

4.旅游产业布局现状 篇四

旅游产业布局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企业主要布置在两个地区,或近旅游资源地布局,或近旅游中城市布局.近旅游资源地布局的企业一般是旅游产品的生产企业,包括餐饮、住宿、娱乐企业和部分旅游商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以及旅游交通企业.旅游管理机构如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一些与旅游相关的公共事务管理机构也设在旅游资源地或附近地区.垃圾处理场主要布置在远离旅游区一定距离处.由于旅游产品不能实现位置移动,要有效的组织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还需要中间商和零售商起桥梁媒介作用.在这里,旅行社正是扮演了这样的角色.旅行社作为旅游客源的组织者,一般布局在近客源地区如旅游中心城市.城市不仅是旅游客源集中的地区,还往往因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而本身又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由于城市的聚集效应,旅游企业如旅行社、宾馆、饭店、娱乐、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布置在旅游中心城市也就成为理所当然.旅游企业近资源地布局或近中心城市布局,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现阶段近资源地布局的旅游企业,其产品多半已经老化,迫切需要更新和升级换代.由于旅游者的求新意识强,口味高,使得旅游产品的重新设计和包装并不那么容易,有时甚至比新开发还要困难.其次,过去的旅游产品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会受到资源保护和人们思维定式的双重局限,必须要大胆创新,跳出过去固有的思维摸式,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第三,旅游资源概念的内涵向外大大延展过去不是旅游资源今天也变成了旅游资源,因此,以旅游资源为主要加工对象的旅游生产企业其布局也应做相应的调整.第四,客源地在空间的分布范围比以前更加宽广,过于集中布局的旅行社不能适应形式的发展,需要重新调整布局。

5.关于北海旅游产业现状的社会调查 篇五

广西北海市是一座一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小城市。但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导致它的旅游业市场前景广大。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创汇最多、带动面最广、开放度最高的朝阳产业。

北海旅游业发展较晚,但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房地产陷入低谷时旅游业却脱颖而出,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原因如下:

1、旅游业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投资期短、产出快、收益高。首先,北海旅游业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有较好的基础,具备了产业扩张的基本条件,优先发展旅游业不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注入。经过五六年的建设,北海已建成香格里拉、富丽华、中玉等一批较高档次的星级饭店,已有旅游涉外定点饭店23家,旅行社243家,旅游景点建设初具规模,旅游购物网络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业已形成。其次,旅游项目的建设投入相对较少,建设同期较短、产出快、收益高,这也是近几年北海旅游业发展较快的根本原因。

2旅游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北海优先发展旅游业不会受到人才、技术短缺造成的严重制约。

3旅游业产业关联性强,开放度高,北海的商贸、酒店、饮食服务、文化娱乐、旅游商品加工业等关系密切。

⒌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目前而言,北海市的闲置劳动力较多,可以提供大量的劳动人员。

⒍旅游业是开放型产业,北海有优良的港口设施。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来北海,将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北海成为中外文化、信息交流的中心和重要的商业流通中心,并创造出无限商机,增强投资的吸引力。

北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广西亚热带滨海风光的代表,也是重要的旅游枢纽城市和我国唯一开通对越南海上出境国际旅游航线的城市。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业已形成,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和旅游接待基础设施都已初具规模,在国内外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优先发展旅游业,北海不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却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北海的对外放,拉动北海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对北海游客的调查回馈如下:(采访人数为100人,以问卷调查为主)

1、对北海的旅游景点的熟知范围为:

知道北海银滩、海底世界、星岛湖、北部湾广场、北海外沙海鲜岛的旅客占总访问旅客的100%

知道海洋之窗北海涠洲岛、北海珠海老街、北海冠头岭北海海门高尔夫球场、北海普渡震宫、北海水产展览馆的旅客占总访问旅客的60%多。.知道北海白龙珍珠称遗址、北海海滨公园、印象咕喱美歌舞剧、侨港、北海中山公园、北海长青公园等的旅客占总访问旅客的大约为13%

其中,通过介绍,表示愿意去观光旅游的地点以北海涠洲岛、北海珠海老街、北海白龙珍珠称遗址、星岛湖居多。

2、对于曾经旅游观过的地方,对银滩的满意度为92%,对海底世界、北海珠海老街的满意度为71%,其余的均偏低。

其中对北海冠头岭、北海普渡震宫表示失望的人数占到采访总人数的40%。

3、对于北海市酒店,旅社的看法。

其中表示满意的占47%,部分人对北海住宿的条件及环境表示不满,其中30%的人认为价格偏高。

4、对于北海市的旅行社的满意度调查。

其中89%的人表示不满意。部分人认为旅行社带领游客逛商场的时间偏多,讲解不够到位,甚至有被访人员表示导游没有责任心。

5、对于北海市的餐饮方面的调查。

被访人员中54%表示好吃,22%的人表示一般般。

其中32%表示担心食物的卫生程度,41%的人认为饮食方面的消费较高。

6、关于北海市文化遗产方面的调查。

73%的人表示愿意进一步了解,11%的人表示不感兴趣。针对曾经参观过北海文化遗产展馆的旅客进行访谈得知,部分人认为展馆内的解说员不够敬业,解说的程度不够深刻。

针对调查结果,北海发展旅游业主要有三大战略举措措施一:

以举办大规模多种类多层次多会展活动为中心

实施旅游商贸拉动战略

从抓会展活动入手,能够迅速为北海带来大量的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激活北海的人气,繁荣北海市场,带动旅游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迅速提高北海的知名度,促进北海的开放。拉动旅游业发展。

北海是举办各种会展活动的最佳城市。北海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举办会展活动不受季节限制。北海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美丽的花园城市和风景名胜区,也是通往海南、越南、云南、桂林等中外著名旅游胜地的枢纽,对举办会展活动十分有利。北海城市功能齐全,交通便利,会展接待服务设施初具规模,初步具备举办各类国际国内会展的条件。只要政府引导

得当,北海完全有可能在会展方面大有作为,并依靠会展造就一个生机勃勃的北海。

措施二:

以创建国家海洋生态园为重点,实施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包装战略

北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景点众多,尤以海洋为特色的资源更加丰富。但是,北海的旅游由于起步较晚,对旅游资源的包装定位不十分准确(笔者认为),以至至今尚未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北海以往比较注重北海银滩的宣传,但由于海滩不是唯一的,且开发较晚,知名度较低。北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古汉墓、珍珠城等,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但北海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不很丰厚,算不上历史古城、文化名城。宣传促销,是北海旅游业的重中之重。北海作为旅游城市在国内外知名度很低,很多人甚至将其与北京的北海公园混为一谈。加之北海旅游业起步较晚,在宣传促销上投入不足,包装力度不够,北海旅游对中外游客的吸引力还非常有限。

因此,必须以宣传促销为重点,实施旅游城市品牌战略。即通过整体包装和多种渠道、方式的宣传促销,加快中外旅游者对北海的了解,强化北海旅游目的地的印象,使中外旅游者知道,北海有中国最好的海洋生态园,是最理想的旅游度假城市和举办国际会展活动的理想城市,从而树立北海的旅游城市品牌。

措施三

6.中国旅游产业分析 篇六

地区新的亮点。

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基本上以观光旅游为主,未来各地会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打造休闲度假产业,从而使旅游更深度发展,产生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这对中国的旅游产业是一个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对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2010年,旅游业总体不会受到大的影响,总体会有一个上扬的趋势。2010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的增长,将会出现比2008年、2009年更高的增长率,2010年全国国内旅游总花费的增长率不仅有望超过2009年的16.1%,甚至还可望超过2006年的17.9%,从而以20%左右或更高一些的增幅与2007年共处“十一五”时期的最高水平。展望2010及其随后的几年,中国国内旅游定将迎来它发展的第二阶段,其发展速度将重新迅

7.旅游景区产业现状分析 篇七

一、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近百处革命旧址,上杭“红色旅游”启动仪式的举行以及《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使红色旅游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随着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专门参观游览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还会不断增加。近年来红色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如图所示。

数据来源:由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整理

红色旅游接待人来自地方分布如下:

红色旅游产业的形成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成为红色旅游产业形成的重要源泉。其中“对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星级宾馆,实行水费、电费的价格优惠;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优先安排红色旅游开发用地”等针对旅游企业出台的优惠政策也对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第二,政府对红色旅游的各项投资为红色旅游产业的形成提供了资金条件。

二、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管理体制不合理:多头管理是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红色旅游景点的管理部门不统一,部分景点归旅游部门管,部分景点则属文化部门管。2.红色旅游景点设施不完善:许多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较差,整体配套水平不完善。3.红色旅游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4.红色旅游资金投放及管理不到位:投资较大与回报周期较长是红色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中的一个显著特点。5.景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红色旅游管理人员不断增加,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其整体素质偏低。一是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文化素质不高。6.红色旅游环境管理不完善:目前的红色旅游环境管理多停留在传统的旅游景区环境管理,即未从旅游体验的角度进行开放式和宏观的思量,未将景区的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大环境的要求思量在内,所以环境管理工作的主动性没有拓展到景区的外部环境中去,只是局限于景区项目自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景区管理者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2)污染防治与控制等措施不到位(3)相关法律法规与管理体制不健全(4)旅游地社区居民及旅游者环保意识淡薄.

三、解决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理顺红色旅游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红色旅游发展委员会,有助于加强对红色旅游产业的宏观领导,从整体出发,形成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格局,从而促进景区的发展。明确政府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设立--县(市、区)--重点乡镇三级红色旅游管理体系。

2.加强红色旅游设施建设:完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应从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开始,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景区一定要注重景点道路的建设和修整,让游客行的顺畅,且要做好景观植物的合理布局,体现红色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特色和美感。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根据马斯洛其建立的需求层次模型中,安全保障需要排在第二底层,说明人们只有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需求,从侧面道出了旅游安全的重要性。在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应把文物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各级旅游部门、旅游企业要主动联合有关部门健全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旅游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处理各类旅游安全事件的能力,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4.严格资金投入与管理:红色旅游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是严格资金投入与管理,要把严格资金投入与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投资较大以及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决定了红色旅游的开发建设和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拓宽融资渠道。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吸引私营部门投资总体规划建议开发的旅游设施,如步行道、旅游村、商业设施等,另一方面可以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具有潜在收益的政府性项目,如高速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开发。

5.提高旅游管理人员素质:政府、院校和企业相结合,形成有机化、网络化的立体旅游继续教育模式将是红色旅游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提升的机制保障。对红色旅游管理人员进行以红色旅游专业为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创设统一的、具体的从业规范与行业标准,凭借社会监督,建立导游服务标准化体系;要求针对红色旅游管理人员的现状和行业规范,尽可能投入人财物,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规划和培训方式,对业务培训和素质培养进行分层分类,提高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注重提高红色旅游管理人员独立工作的能力、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管理人员应调节情绪,让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培养幽默感,养成微笑的习惯;正确认识旅游服务的不对等性,以感激和宽恕的心态,提供恰到好处的个性化旅游体验。另外,管理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有意识地进行体质锻炼,以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才能胜任管理工作。

6.强化旅游环境管理

合理建立红色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景区环境管理体系,有利于红色旅游景区在更宏观的层次、更全面的范围内实现环境管理。(1)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和主导性作用:主要通过立法、税收和行政管理等形式来规范和引导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活动来进行;完善环境风险预测机制;重视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要求,在不损害他方利益的前提下对其要求予以合理满足。(2)鼓励旅游地社区居民参与环境管理:旅游景区环境管理工作必须要考虑旅游地社区居民参与的问题,积极鼓励旅游地社区参与环境管理,将旅游地社区居民在参与过程中对环境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整理,发挥社区居民对环境管理的监督和维护作用。(3)正确引导旅游者的行为和态度: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对旅游者进行环境培训和环境教育是另一项重要措施,这使旅游者能主动调整自身的环境行为,提高环保意识。(4)旅游景区开发商遵守可持续旅游原则:在其经营的包括能源和水的消耗、垃圾处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及交通等旅游各个方面遵循可持续旅游原则。可持续旅游一方面取决于旅游地自身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旅游景区开发商的市场战略和经营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巧玲,彭淑贞.旅游安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泰山学院报,2006,1(11):231-215.

[2]陈雄.加强闽西红色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闽西日报,2013,4(6):35-40.

[3]福建省旅游局.福建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R].2005.

[4]罗炳崇.龙岩旅游业五年发展启示录[J].人民日报,2013,4(2):15-17.

[5]梅爱冰.国内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3,5(9):5-7.

[6]周国宏,聂小荣.南昌市红色旅游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报,2010,4(2):32-35.

[7]旷红梅.红色旅游投融资问题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178-183.

[8]王占龙,张国成.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机制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20(4):27-28.

8.旅游景区产业现状分析 篇八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九江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92-01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东北与安徽省毗邻,西北接湖北省,西临湖南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2011年,全市旅游经济突飞猛进,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868.76万人次,同比增长43.88%;旅游总收入205.68亿元,同比增长43.88%。但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的对策,以期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旅游资源数量多、质量高

九江旅游资源品类齐全,共有54类,全市重要的旅游景点230多个,现已开放的有130多处,形成了集名山、名湖、名江、名城和名人古迹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适合各种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等等,都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具有多重旅游价值。

(二)景点可进入性不断增强

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处于长江水运大动脉与京九铁路大动脉的交汇点上,交通运输便利。境内铁路线总长389公里,主要有沙大、合九、京九等铁路,是南浔铁路终点,并与浙赣、京广和鹰厦铁路连网。公路四通八达,总里程3753公里。九江港是江西唯一对外口岸,年吞吐量超过600万吨。九江机场已开辟了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的航线。九江所有景点以庐山为核心而逐次展开,名山、名江、名湖、名洞、名城、名寺、名楼、名院环绕在庐山周边,全长近80公里的双向四车道环庐山高等级公路恰似庐山的一条美丽项链,将各景点有机串联。从九江市区出发,1个小时内能到达98%以上的景点。

(三)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九江旅游配套设施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旅行社89家;星级饭店66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36家,二星级19家;农家星级饭店18家,乡村旅游示范点12家。2009年,有9家旅行社通过了全省首批三星级旅行社初评,2家旅行社通过四星级旅行社初评,庐山西海温泉创建4A景区顺利通过省级评定。市内有旅游汽车近500辆,各景区点的通讯、金融、购物等服务设施也基本完备。

(四)九江旅游产业发展机遇难得

1.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机遇。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优势产业,也将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都将有助于提升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并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随着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的陆续建设,将形成新的旅游热点和吸引力,刺激旅游需求的增长。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九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主战场,旅游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优先发展的产业,九江要抓住这个契机,率先打响旅游品牌。九江是环鄱阳湖城市中的唯一沿江城市,使九江的“要冲”位置更加凸显。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促进九江生态经济的发展,推动九江生态城市建设,并带动九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九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体现

(一)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紊乱

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落后,造成了部分景区管理粗放,景区盲目开发,致使资源浪费,景点之间恶性竞争,不能共享游客资源。

(二)资源开发不合理

一些非常优质的旅游资源如鄱阳湖、柘林湖以及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县(市)如共青、彭泽、瑞昌、修水等其旅游开发还还不够深入,处在起步阶段。相反,部分著名景点尤其是庐山风景区则过度的问题比较严重。在旅游旺季,牯岭街、含鄱口、仙人洞等人满为患,堵车非常严重,为庐山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差

九江市内星级饭店很少,四星级饭店10个,五星级饭店只有1个。在旅游交通方面,各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等级状况较差,市内高级公路通车里程少,通往部分景点景区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车站设施老化,车况较差;管理服务不到位,宰客、超载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旅游市场开拓滞后

由于市内各景区在经营开发方面基本上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行动的市场联合宣传和促销。作为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旅游局,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和相关因素的制约,无法将旅游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后进行整体旅游形象宣传,更谈不上对全市旅游业的开发进行统一的对外宣传和市场促销。

(五)旅游人才缺乏

九江旅游的专业队伍人数少,质量不高,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管理人才紧缺。在宾馆饭店业,相当一部分管理者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和专业知识;普通服务岗位的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在导游业,导游人员的专业素质、道德水准参差不齐。

三、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政府应把理顺体制作为工作的重点。旅游景区应突破行政区限制,建立“全方位”的旅游管理协调体制,进行各精品景区和黄金线路的连线并网,实现资源、客源、市场共享,取得区域旅游生产力的效应最大化。保障九江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科学规划旅游产业

通过区域资源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区域区位分析,准确地把握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科学、合理、有效地引导九江旅游产业发展,从而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对旅游资源开发,避免低层次开发和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发生。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切实改善景区景点的路、讯、水、电等设施水平,拉近重要景区景点的时空距离,形成“1小时旅游圈”,继续提高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加速建设,配套完善。

(四)注重市场开拓建设,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

上一篇:论文交流会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婚礼开场秀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