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及其启示

2024-10-13

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及其启示(精选6篇)

1.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及其启示 篇一

一、独立战争胜利至1880年——传统的师徒制培养方式

(一) 背景——传统会计室的不适宜

在这一阶段, 美国还未形成正规的会计教育, 会计人才的培养完全承袭了英国的师徒制, 其教学内容主要是簿记知识和会计的实务经验。由于簿记工作是在会计室里进行, 与其他因素相比, 商人会计室的发展对于美国簿记成熟化进程而言, 既提供了动力, 又产生了影响。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 会计发展到更先进的阶段, 会计室的学徒制度使很多人认识到会计对于控制大企业大有裨益, 即通过做学徒培训记账, 商人们开始了解并依赖于财务记录。1812年战后, 随着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出现了稳定的货币媒介, 从而建立起作为交易基础的货币, 这使人们能够编制出高度概括和可比的报表, 以便迅速评价, 同时这一发展使得大多数人需要掌握会计知识。由于簿记成为一种必备的技能, 而会计室需要处理大量的交易, 因此会计室不再适宜充当学习的场所和培训学徒的来源, 取而代之的是各大城镇出现的会计教材和会计教师。

(二) 改革措施与成效——私立商学院取代学徒制

19世纪初, 会计教育的私立学校多数是由会计教材的作者开办, 这些学校开始设置各种专业课程, 起初是在作者们的家中教学, 后来逐渐发展到商业区的场所授课。这段时期私立商学院和学院开始发展, 以取代学徒制度, 虽然在后来的几十年里, 学校教育一直没有完全取代“职业培训”或学徒教育, 但正是这些19世纪早期的巡回教育开创了建立从事商业及会计教育的自负盈亏实体的道路。早期私立商学院是面向现代大学的商学院和会计学院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南北战争前, 美国的大学并未开设会计和管理课程, 独自私立学校顶替大学满足了这种需求。初期开设课程的是一些企业家和作家, 随后商学院纷纷在商业中心成立, 它们获得市场的承认, 获得国家组织对它们的教育使命的支持和认可, 由此取得了合法地位。

对于美国作者编写的第一本教科书这一问题, 一直以来存在很大争议, 但本杰明.布斯1789年出版的《全面服务》产生了较大影响。因为他的教科书“反其道而行之”, 革命前大部分教科书都是从英国传入美国殖民地的, 而革命后不久, 一个美国作家将它的会计知识体系介绍给英国人, 足见其对美国会计教育方面的巨大贡献。

二、1881年至1928年——现代美国会计教育的开端

(一) 背景

一是公共会计需求。随着商业世界步入20世纪, 经济理论、法律制度及社会全部都将注意力转移到资本主义制度下大型企业的发展上。随着注册会计师立法的通过以及职业会计协会的成立, 人们逐渐认识到并提出需要一批训练有素的公共会计师。虽然早期作者认为, 19世纪80年代以前, 美国不存在公共会计, 但更确切地说, 在1880年以前, 美国的公共会计尚处于萌芽阶段, 直到1880年以后, 才露出迹象。二是正规商业教育的需求。商业开始需要一种包括高中和大学等现有学校都没有提供过的训练, 在某种程度上, 商人们的态度阻碍了大学进行规模广泛的商业教育。1875年以前, 能够被列为高中常规教学的商业课程只有簿记学这门课程。而为了帮助大公司和其他发展中的企业处理业务, 对受过商科训练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帕卡德1881年著作的有关簿记员职能的观点如下:“我所期待的每一个簿记员, 应该不是一个可怜的墨守成规者, 而是一个优秀的人;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家, 而是一个严格的实干家;不是空想和感觉的, 而是确实和可靠的;不是能‘记’账的, 而是能够讲清账所包含的内容”。

(二) 改革措施与成效

一是商学院的广泛建立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成立。在这一阶段, 美国会计教育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为了满足对受过商科训练的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商学院纷纷在全国涌现, 以提供训练有素的人才。1881年, 美国第一家商学院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成立, 1883年, 开设了学院层次的第一个持续的会计学课程系列。另外, 沃顿商学院、芝加哥大学、达特茅斯的阿莫斯.塔克商学院以及19世纪末之后的纽约大学商业、会计以及金融学院等做出的努力, 都为会计的大学教育奠定了坚定的基础。随着商学院的经营开始采用独资的形式并且能够盈利, 它们发展迅速。私立商学院和会计学教育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另外, 188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式成立, 1896年纽约州仿照律师和医师做法, 通过第一部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认证的法律, 其它各州竞相效法, 到1920年代末先后通过同样的法律。二是教育课程的改革。早在1917年, 西摩.沃尔顿就表达了执业者对会计教育发展方向的失望, 他指责会计教育者只教授会计学“如何”而不是“为什么”。他表示除非有人能系统地组织事实, 否则这些事实本身是无意义的, 他认为教育“应该为年轻人提供基础科学原理知识”, 这样就可以将他的经验、教育结合起来适应环境的需要;他认为学生只学习一些实际案例不足以应对意外事件或新情况。他的关于教育应当发展一个人的关键智力和审慎行事的能力的思想是切合实际的。早期开设会计高等教育课程的目的是训练执业者们的助手, 在大学开设了会计课程以后, 会计师开始倡导大学教育的扩展以实现更加宽泛、更加理性的课程的目标。大部分执业者认为, 通过实践掌握审计和会计的技术程序最有效率;教育的作用是提高人的分析能力。他们认为会计要求广泛的知识, 以及经过训练可以进行分析性及建设性思维的头脑, 会计课程必须以实践的形式进行, 而以理论为导向的教授无法令人满意地讲授会计问题。虽然会计课程在发展中出现了明显的不足, 但早期的执业者还是为美国会计教育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三、1929年至1945年——会计职业的发展成熟

(一) 背景———危机与动荡中的会计教育

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 陷入空前危机, 大危机以及化解和防范危机的法律对会计发展产生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会计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会计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权威机构指定的公认会计准则或统一会计准则以及相关会计理论, 而不是原来自发形成的惯例式的公认会计准则。

(二) 改革——会计课程的专业化

对于大专院校会计课程的迅速增加, 早期职业者努力将会计置于更高教育基础之上的做法是一项巨大的成功。1900年, 还没有一个高等教育机构颁发会计学的学士学位, 而到1930年, 有超过300所学校颁发会计学学位, 本科和研究生学位均有。美国大学会计教授协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会计学组织, 它解决了教育者最迫切的问题——课程的发展, 提供会计课程的学校快速增加以及缺乏统一的教育标准使得改革势在必行。同时, 美国大学会计教授协会对取得大学教师资格加以限制, 特别禁止夜间商校的教师当大学教师。

四、1945年至1985年——会计职业的重大变革

(一) 背景——复苏的市场对会计服务需求激增

二战以后, 世界经济复苏并迅猛发展, 市场对会计服务的需求极大增加, 会计服务公司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在1950年代前后都出现了飞跃, 会计从业人员, 特别是注册会计师, 拥有史无前例的执业空间。但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 改革与成效——教育内容变革的双重效果

为了保持整个会计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应对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其他机构制定了注册会计师的准入条件, 即成为注册会计师必须拥有会计专业学士学位, 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 并接受后续职业教育。由于第一条最重要也最难统一, 因而会计教育开始受到实务界前所未有的重视, 1959年福特基金和卡内基基金资助的两项有关工商教育的研究便体现了这种关注。两项研究报告明确指出会计教育的内容应该从技术导向型转为管理导向型, 特别指出通才教育应在高校会计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可以说, 1960年代是美国会计教育发展的分水岭:一方面, 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会计教育引入大量会计学术研究成果, 较之以前吸引了更多优秀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师也受到更专业化的训练;另一方面, 会计教育的这种变革引发了一个重大问题, 即会计学术研究与会计实务严重脱节导致会计研究的成果对会计实务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这为会计教育出现危机埋下伏笔。

五、1985年以后——教育危机下的重大变革

(一) 背景——教育危机加剧爆发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 使得整个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技术进步大大降低信息生产和传输成本, 企业内外部都能轻易获取特定信息, 由此造成传统会计及从业人员特有的技术优势消失殆尽;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面临更广泛的竞争, 而资本的集中程度和稀缺性使得企业不得不服从少数几个巨型投资者的短期意志行为, 这两者要求企业更有效率利用自身资源、更快作出经济决策, 而快捷的信息系统, 特别是会计信息系统, 成为企业经营制胜的法宝。因此在新形势下, 懂得如何设计和维护会计系统、如何结合企业内外环境中相关因素协助公司决策者准确解读和有效利用会计系统生产的信息的“会计高手”成为稀缺人才, 通过梳理会计教育的历史发现, 美国会计教育在1960年代就已经显示出危机迹象, 至1980年代中后期在外界作用下加剧并爆发。危机的根源在于会计专业毕业生接受的教育脱离会计实务, 不能适应市场变化,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1980年代中后期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对会计职业提出新要求;二是美国会计教育一直未能摆脱职业资格考试的束缚, 即使自1960年代以来会计教育中引入会计研究的成果, 但因会计研究与会计实务几乎完全脱节, 使得会计教育脱离会计实务, 由此造就的毕业生只懂会计准则和职业资格考试, 只能从事会计信息系统末端的简单操作。

(二) 改革措施——全方位的变革

一是教育目标定位。1989年, 在当时世界著名的八大会计公司的资助下, 美国会计学会成立了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 从事会计教育改革的系统研究,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发表了《会计教育的目标》并指出: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 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使其终身学习。二是学时安排。自1950年代开始, 经济高速发展使得会计实务日益复杂, 如会计准则大幅增加, 以至学生4年内无法完全掌握, 5年学制势在必行。1955年, 美国注册会计师教育和经验标准委员会最早提出了150学分的要求, 相当于要花费5学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课程量。至1970年代后期, 会计实务界根据注册会计师执业的要求, 建议于2000年开始实施150学分制 (150-semester-hour) 要求, 即150学分为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前提, 并鼓励实行5年制本硕连读制度, 目前美国已有48个州通过了这项建议。三是教学方案和内容。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一些大的会计公司都认为, 应当增加培养学生基本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 适当减少会计专业的课程。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也认为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扩大知识基础, 培养全面技能, 他们希望会计专业教学的全面化, 期望增加一些有关人文科学、交流艺术及自然科学的课程, 而不是更多的会计专业课程。根据以上情况, 各试点院校都修改了它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总的思路是增加基础课的比重, 减少专业课的比重。

纵观美国会计教育的改革过程, 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目前世界会计教育的主要改革方向, 其改革主要是应对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及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所做的改进, 会计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是会计理论界、实务界和教育界都十分关心的话题。因此, 会计教育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并推进会计教育的发展, 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捕捉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向。美国会计教育的改革力度值得借鉴, 尤其是1985年以后的改革, 涉及的广度和深度相当明显, 如教育目标的准确定位,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把课堂教学与实务运用相结合, 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的准确掌握至关重要, 这不仅仅是美国会计教育的改革方向, 也是每个国家针对会计教育的发展方向, 对我国会计教育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增彪、赵景文等:《重新审视美国会计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影响》, 《会计研究》2006年第5期。

[2]汤湘希:《美国会计教育概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财会通讯》2003年第10期。

[3]加里.约翰.普雷维茨、巴巴拉.达比斯.莫里诺著, 杜兴强、于竹丽译:《美国会计史—会计的文化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AAA.Future Accounting Education:Preparing for the Expanding Profession.Accounting Education, 1986.

2.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及其启示 篇二

关键词:美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G53/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2-013-2

当代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依据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其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逐步形成相对稳定且比较规范、健全的制度,在整个培训体系、管理及实施等方面具有着鲜明的特点。了解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现状,是为了寻找出我们与之的差距,获得启示,寻求借鉴。

一、教师培训的法制健全完善

以立法的形式确保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实施,使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中有法可依。其实,美国早在1967年就颁布了《教师进修法》。但美国是一个地方分权制国家,没有全国性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各州甚至各高等学校、各学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主权。尽管各州专业教学标准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州都实行了教师任职许可制度,且不是永久性的,一般为5-7年。这使那些超过这个年限想继续从教的教师,必须参加专门的培训:先修完某些特定的培训课程,经过严格的考核合格后才能得到新的教师任职许可证。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对地方教育的宏观调控和导向力度似乎有所增加。如1983年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调查报告,1986年卡内基基金会的调查报告《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以及《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都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在职培训,造就最优秀的教师队伍,还在强化教师职业技能及现代信息知识的培训与学习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教师培训的目标拓宽加深

一直以来,美国提出应当把教师培养为民主社会的好公民,大专院校也为中小学教师的进修开设了教育哲学、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等理论课程,使其在知识结构上得以拓宽加深、完善更新。教师不仅在文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应该是第一流的,而且应该广泛地接触社会,参加社会的实践活动,重视培养教师的个性品质、政治素质、社会能力、理智行为、健康体魄、渊博的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儿童的热爱与了解、对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教育事业和美国生活方式的忠诚。近年来,美国又提出了“五者型”教师培养目标,即教师应当成为学者、教学者、交往者、决策者和示范者。有关专家认为:一位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优秀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其主修专业、教育专业的学者;其次必须是懂得如何教育有成效的教学者;第三,能够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学生配合支持、善于与学生交往的人;第四,教师能运用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第五,教师的个人品格能为学生的表率,是示范者。显然,“五者型”教师不是一次性职前教育所能造就的,还必须通过在职培训与进修使教师上述五方面的素质日趋完善。

三、教师培训的内容系统合理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时代对中小学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也普遍放弃零碎的、查漏补缺式的培训方式,确定了更为广泛的教师在职培训内容,在课程结构和体系上更趋合理,使所有教师都能得到系统课程的培训。目前,美国教师培训的内容符合基础教育的实际,培训课程设置基本体现“按需施教”的原则,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现代科技教育、教育科学及人文科学。如加州旧金山大学教育学院依据本市特点开设并强化了“双语教学法”课程;宾州规定教师进修三个方面的内容:新科技知识;课程计划与更新、教学法。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提出了实施“国家信息基础实施计划”,美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教师培训中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到了2000年前后,美国共有77%的教师参加了各类计算机教育的培训,平均累加时间为4天即32小时。有必要特别提到的是,美国开始注重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并提高了职业技能的评估权重。此外,各地还十分重视并开设了教育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程,用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四、教师培训的模式注重校本

多年以来,美国、加拿大、法国等一些国家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历来灵活多样,大多采用集体辅导研讨会、教学演示、学科研究、交换教师及电视教学等培训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近年来,美国许多大学、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以及教师专业团体纷纷尝试探索出一种新的培训模式——“学校本位”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1)学校设立培训管理小组,吸收校长和资深教师参加,与大学教授、教师培训机构人员、教育行政官员一起,共同设计和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2)学校配备教师培训联系人,收集培训的要求和意见,定期向大学、教师专业团体及教师培训机构反映,请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并亲自到中小学帮助教师解决问题。(3)定期在中小学举办专题研讨会,安排专家与教师见面,通过演讲、咨询、研讨等方法,使教师获得新知、发展理念和解决问题。(4)建立“个别顾问”制度,即聘请专家任顾问,深入教学实际与教师谈话、讨论,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或为教师制定自修计划。(5)学校之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如借用对方的设备、资料,让教师到对方学校实验研究,请对方学校优秀教师来校指导等。(6)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大学和教师培训机构通过网络,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多样进修机会,如提供正规系统的进修课程、模拟教学示范、情境性问题处理的训练等。

五、教师培训的评价提倡多元

在美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质量评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教师培训的价值最终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来体现的,而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产生影响的要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培训方案性质、教师培训方案内容以及教师的组织气氛和文化背景等。美国肯塔基大学据此提出了多元教师培训评价理论,从影响教师行为和教学效能的若干因素中挑选了四要素构建多元评价模式。这种多元评价理论从各种信息源(参加培训的教师、学校和学区组织以及对学生的影响)来收集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培训效果:(1)评价参加培训教师的变化,教师知识、技能、实践乃至他们的态度和信念的变化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很大。(2)评价组织的变化,可以通过观察、座谈、问卷、文献分析来判定。(3)评价学生的变化,可以通过受培训教师成就测试、标准化或模拟成绩测试、学生作业优秀率和课程等级来判断。至于情感和行为方面,可以通过观察、会见、学校记录分析、自我问卷和学生情况汇报来评价。

六、美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对我国的启示

1.目前我国与教师在职培训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及制度比较原则和笼统,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需要结合地方实际,尽快出台与之相适应的实施办法或细则,防止在具体操作时因无法可依而以行政权力代替法律的现象出现。在教师完成学历补偿教育后,很多学校迫于繁重教学任务和升学压力,对教师培训不够重视,有些教师被迫失去进修机会。因此,教师在职培训的政策研究,不应以短期利益为转移,健全和完善培训法规体系及管理制度十分重要而迫切。

2.在培训目标上,重视学历达标等易量化指标,动辄与教师的职评、晋级挂钩,对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教学技艺的增进、互相协作精神的培养、专业知识的更新、思想素质的提升等结果难以简单量化的目标不够重视,表现出急功近利,也导致了学校和教师被动地参加培训,难以从根本上激发教师内在的学习动机。

3.很多培训计划及课程设置常常由培训机构确定,容易脱离学校与教师的实际和需要,加之培训形式单一老套,导致出现“要我学”等培训效果不太理想的情况。有时培训机构对区域内学校的共性要求考虑得较多,对学校个性化需要则照顾不到,当参加培训的教师回到原岗位后,即使有改革热情想付诸实施,但由于缺少其他教师对这些新思想、新方法的理解与配合,以及学校领导不支持而无法实施,使培训的效益大打折扣。

4.我国除少数发达省市对本地区培训者有一定学时(或学分)的进修要求外,大部分地区对培训者只有学历方面的基本要求,而无累计进修学时的要求,对培训者培训重视不够。此外,培训师资专职多,兼职少,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分配进入培训院校或机构的,缺少必要的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有的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很不熟悉。

3.黄炎培农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篇三

一、重视农村教育思想的形成

20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掠夺,中国农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落。同时,中国的农村教育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一方面,西方式的学校教育虽已进入农村,但是成效甚微,“新教育”实施了二三十年,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大量存在。另一方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生活实际以及农村社会的发展不相符合,真正接受新式教育的农家子弟难以在农村谋生。上述农村的状况引起了众多爱国教育家和教育团体的关注,他们决定先从教育入手,希望以此达到拯救农村和拯救中国的目的。黄炎培的农村教育思想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黄炎培通过对农村问题,特别是通过对农村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形成了如下认识:(1)必须重视农村教育。黄炎培在《农村教育弁言》一文中指出:“今吾国学校,十之八九其所施皆城市教育也,虽然,全国国民之生活,属于城市多呼?抑属于乡村为多呼?吾敢十之八九属于乡村也。吾尝思之,吾国方盛倡普及教育,苟诚欲普及也,学校十之八九当属于乡村。即其所设施十之八九,当属于乡村生活之教育。”在他看来,中国是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教育理应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因此,必须重视乡村教育。(2)不能用城市教育的方法来从事农村教育。针对农村教育盲目追祟城市教育的现象,黄炎培认为,城市与农村社会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社会生活状况,有截然不能强同者两大类,则城市与农村是也”。“城市偏于工商,乡村偏于农工”,“都市组织是分工制,农村组织是混合制”,因此他认为:“从前把都市办法来应付农村,无有是处”,按照都市的教育办法,“万不能满足乡村一切社会的期望”。既然城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农村教育就应该正视这种差异性,而与城市教育区别对待。(3)农村教育应该与农村生活实际及农村社会发展相适应。黄炎培认为,农村教育存在着与社会脱节的方面。就农村的普及教育来说,他认为最大的障碍,就是农民迫于生计,“成人万不肯在农作时间以内来受教育”,就是那些能稍稍工作、具备“田间助手”资格的儿童,也“不肯抛这生产的光阴来受教育。”而农村的普及教育却没有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所以他认为,农村普及教育,最要紧的是两句话:“(一)万万不可妨害他的农作时间;(二)所授予的知识,须完全切合他们生活上的应用”。就农业职业教育的情况来说,黄炎培在对农村职业教育调查中发现,1922年4月统计。全国号称农业职业学校的占职业学校总数的48%,但设在农村的农校仅占职业学校总数的20%多,有78%的农校设在城市。他总结说:“夫以大多数农校而设立城市间,无怪乎农村学生之往往缺乏实习,不适于田野生涯,而农业教育之精神,永不逮于农村社会也。”

正是在以上这些认识的基础上,黄炎培形成了乡村教育的主张,并实现了职业教育由城市向农村、由工商向农工的转移。

二、黄炎培农村教育思想的演变

在乡村教育实践中,黄炎培的农村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的演变。

(一)“分区立系”

1921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业教育研究会成立时,黄炎培的农村教育思想,主要集中于如何改革农村的职业教育,两年后,在《江苏职业教育计划案》中,他明确提出系统主义、分区制度的思想,即:(1)农业教育,应采取系统计划,各教育机关进行合理分工,规定大学农科、农业学校的职责。(2)根据不同的农业产区,分别设立农场、农校或大学农科,使教学、研究、试验、推广相互联络。同年,在《对于云南职业教育进行之意见》中,他提出“分区立系”的思想,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农产特点将农村划分为若干区。如棉区、稻区等等,然后制订系统的农业发展计划。设立农业教育体系。农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农科大学、中学农科、乡农学校以及乡村师范学校。农科大学的职责是从事农业试验、研究,指导新的农业技术和品种,供给中学农科之教材与师资,并研究解决困难问题;中学农科主要负责种植、宣传、推广、传播农业技术,也可以进行局部试验,养成推广、宣传人才;乡农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培养农家子弟,掌握生产技术,负责宣传、传播实用技术、推广良种新农具等。“分区立系”方式,实际上就是将农业与农业教育相结合,着重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效能,可见“分区立系”实际上是“系统主义”和“分区制度”两方面的合称,也可以说是对“系统主义”和“分区制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黄炎培的分区立系思想,实际上主要是关于农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的思想),其方法和内法就是划区和构建农业教育体系。“分区立系”思想是黄炎培农村教育思想的初级阶段。

(二)划区施教,综合改进

1925年8月,黄炎培在为山西策划职业教育计划时,提出了划区施教的思想:“乡村职业教育之设施,不宜以职业教育为限,就交通较便地方,划定一村,或联合数村”;“先调查其地方农村及原有工艺种类、教育及职业状况,为之计划,如何可使男女学童一律就学,如何可使年长失学者,得补习知能之机会,如何养成人人有就职业之知能,而并使之得业;如何使有志深造者得升学之准备与指导。职业余间如何使之快乐;其年老或残废者如何使之得所养,疾病如何使之得所治,如何使人人有卫生之知识,如何使人人有自卫之能……”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划区施教虽名义上还是职业教育计划,但其内容已经大大超越了职业教育的范畴,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农村综合教育的计划。

“划区施教”主张的提出,表明黄炎培的农村教育思想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乡村教育指导思想及其内容的变化。与这一时期黄炎培形成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相联系(“大职业教育主义”强调:“社会是整个的,不和别部分联络,这部分休想办得好;别部分没有办好,这部分很难办好”),黄炎培强调“乡村是整个的问题,教育是一种方法,把乡村做对象,不应该单从教育着手。”“方今教育上最大问题,无过于学校与社会隔绝。教育自教育,生活自生活……从此更进行扩大教育的范围,沟通生活界线种种方法,而理想的教育,或者因之而实现。”

“划区施教”的基本思想,是农村教育要冲破学校的藩篱,以区域为中心,施教者不仅要顾及到教育,还应兼顾该区的经济、卫生、交通、治安等方面,把它们联系起来统筹解决,谋求综合的改进。按照这种思想,黄炎培已把乡村教育的范围从学校扩展到整个农村社会,把教育的功能扩大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1926年,黄炎培为徐公桥试验区拟定了关于综合改进的计划,主要涉及:研究改良农事,研究增进工艺技能;推行义务教育,施行补习教育,指导学生升学或就业,设立职业教育机关,建立图书馆;提倡体育,普及卫生常识,创设公共医药所,组建保卫团,提倡修治道路;成立消防组织,开展慈善事业,保存善良礼俗和岁时娱乐方法;培养村民的自治能力、宗教观念和正确的人生观,等等。”这一计划实际上就是划区施教以求综合改进思想的体现,试图把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串通起来,通过教育力量的渗透与作用,以达到改造乡村社会的目的。

(三)“先富后教”,富教合一

二十年代末,由于国内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农业几陷于崩溃的境地,农村经济的衰败,使黄炎培及其职教社的同仁更加重视农民的生计问题,1929年10月,职教社提出了‘富教合一”主义,作为改进农村的根本之法。这一主义认为,中国农村存在着四种现象,一穷、二愚、三弱、四散,其中‘穷”是最主要的,由“穷”而发生“愚、弱、散”。因此,农村教育要以帮农民致富为前提。黄炎培认为“贫第一,病次之。至于教育,乃是有饭吃以后之事。先富之,后教之”。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先富后教”的口号。“先富后教”,直接反映了农民的心愿,也深刻表露出黄炎培对广大农民的同情与关心。

先富后教思想表明黄炎培农村教育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此前的划区施教思想,其中心是教育,而先富后教,富教合一思想则更强调‘富”,以富为中心,这表明黄炎培的乡村教育思想正日益演变为乡村建设思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黄炎培提出先富后教思想,并不意味着他已完全放弃了先前的乡村教育思想,实际上,综合改进仍是其农村教育的一个指导思想。

三、黄炎培农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今天,黄炎培所从事的乡村教育活动已逐渐离我们远去,但其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从黄炎培乡村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得到一定的启示。

(一)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20世纪20年代,黄炎培有感于当时中国农村教育的欠缺和农民文化素质的低下,呼吁重视农村教育,并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教育的实践,试图实现教育救国的美好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黄炎培看来主要是不掌握政权),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教育救国的角度看,最终只能遭遇失败的命运。不过,黄炎培重视农村教育的思想放在21世纪的今天,仍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大多数,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教育仍然滞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都不容乐观,农民素质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瓶颈。现阶段,中央已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将农村教育提升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教育理应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以农村大教育观指导农村的教育实践

黄炎培的划区施教、综合改进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农村大教育观。他倡导以教育的手段推动农村的综合改进,论其教育的形式,涉及农村的职业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等等;论其教育的内容,涉及农民的文化知识、职业技能、体育、医疗卫生、思想道德和闲暇教育等方方面面。农村大教育观的合理内核在于,它强调通过实施全面教育追求农村社会的整体进步。这种思想,在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仍有借鉴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规划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时,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概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面,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是全面建设和整体进步,这就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的农村教育必须坚持农村大教育观的理念,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狠抓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如农村中的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只有这样,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三)农村教育应以引导农民致富为中心

黄炎培的先富后教思想强调引导农民致富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的农村教育工作中也很适用。目前,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国家在相当长时期内工作的一个重点。从农村教育的角度来说,帮助农民致富,既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更有效地实施农村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村教育应紧紧围绕致富这个中心,通过教育发挥引导农民致富的作用,使农民认识到重视自身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吸收农民自觉地投身于农村教育和继续教育活动,从而实现农村教育和农村致富的良性互动。否则,如果农民对于农村教育无动于衷或者只是被动地接受,那么,农村教育的功效只能大打折扣了。

参考文献

[1]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2]黄炎培.农村教育弁言[J].教育与职业,1921,25.

[3]黄炎培.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年会敬告四川各界[J].教育与职业(178).

[4]黄炎培.读全国职业教育最近统计[J].教育与职业(37).

[5]黄炎培.对于云南职业教育进行之意见[J].教育与职业(51).

4.美国艺术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 篇四

一、概述

在美国,艺术教育一直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美国的绝大部分艺术院校均属私立性质。一些州立综合性大学里,也有艺术学院,主要是培养一些专业的艺术设计人才,同时为其他学科的学生提供选修艺术课程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意精神和艺术素养。经过专家们长期的经验积累、改革、创新,美国高校逐渐形成并建立了一整套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各院校根据各自特色和市场需求,自我调整、相互竞争,为社会发展培养了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每所艺术院校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特点,但共同特色是为学生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和宽松自由的思想空间,以鼓励学生养成独立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教师的教学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美国绝大部分专业艺术设计院校都必须接受政府教育机构授权认可的相关专业委员会进行的定期检查、考核和审核,以决定该校能否继续有权授予学位、文凭和招收学生。此类检查每10年进行一次,过程非常专业和严格。委员会成员由来自各领域的专家组成,并按照委员会主席的指派各自独立审核,定期集中开会讨论。委员们有权提出要求,抽查任何材料,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各个层面进行评估,而校方必须积极配合,提供一切便利。检查和评估范围非常全面,也极为细致深入,其中包括师资资格、教学质量、图书资讯、课程设置、学生作品、师生考评、学术成果、仪器设备、宿舍餐厅、运动设施、行政管理、职业辅导等。这样的检查需要学校将所有的材料归档到位以备委员们随时抽查调阅。每次审核要用半年到一年时间,由各委员向委员会主席提供独立的报告,然后主席开会协调并讨论,以决定是否能够通过检查。各项指标在1~5个等级之间,其中第5级是最好的。委员会将对查出的问题提出具体的限期整改建议,然后再查。如果检查仍不能通过,该校将被临时取消学位授权资格,如再次检查还是不能通过,该校将被取消学位授权资格,并且降级。

美国的艺术设计学位分为4个类别。第一,博士学位仅覆盖艺术史、文艺批评、学术理论研究方向。第二,美术硕士学位是艺术设计领域的最高学位,一般学制为2~3年,并要求学生有毕业答辩、论文和视觉的个人展览才能毕业。第三,艺术硕士学制一般只需要1年左右,是介于美术硕士和美术学士之间的一个学位。该学位设置的初衷是帮助具有3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的美术学士提高理论水平,但现在已经取消上述限制。艺术硕士学位不是最高学位,不允许在大学授课,但学生可以通过补修课程以获取美术硕士学位。第四,美术学士学位学制为4年,由一年的大学基础教育、一年的专业基础教育和两年的专业教育组成。我个人认为,美国的本科教育含金量非常高,其着眼点不只是专业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不断创新争优的意识,这也可以看作人生的基础教育。除此以外,美国许多两年制的社区学院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并且节省费用的一种途径。在那里经过两年基础课学习后,学生可以转至艺术设计学院或州立大学的艺术学院,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专业。美国的艺术设计院校和其他大学一样,采取学分制,宽进严出。本科学生入学申请没有视觉考试,甚至不要求提交视觉作品,主要根据综合素质考查来录取学生。当然,有优秀作品的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奖学金。综合素质考查包括学生对将来学习艺术设计的计划、高中成绩、知情人的推荐,以及已经完成的和艺术设计有关的作品,如速写、绘画、摄影、陶艺等。

二、美国艺术教育的特色

美国的艺术教育和其社会文化理念保持一致,但有些特色在艺术创作领域中显得更为突出。学校高度鼓励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融合渗透、边缘和交叉学科的探索以及跨专业的合作,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的独特思考力和创造性。在此可以归纳为讲求理念、强调个性、注重创造、推崇新异、激发想象、关联社会等几大特点。

(一)讲求理念

讲求理念就是强调艺术创作要有思想内容和深度,要言之有物,不能只是为了形式。艺术家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真实诉求和感受,用视觉形象和观众交流对话,并通过这种对话把自己的理念传达给观众,与之产生共鸣。思想是一件艺术品的内在灵魂,理念是一个艺术家的精神反映,形式则是外在的表达方法,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赋予以一件艺术品旺盛的生命力,而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才是感人的杰作。

(二)强调个性

强调个性就是要突出艺术家个人思维与他人的不同。艺术家有充分的自由来表达个人独特的感受。艺术创作是人类在精神领域的思想升华,这就要求艺术家发挥个人特有的敏锐感来发掘事物的本质,然后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感受,创造出可见的视觉形象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真实声音——那是发自艺术家内心的、独一无二的声音。

(三)注重创造

艺术创作贵在创造,尤其是首创和独创,需要艺术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从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要有所突破。 艺术家最忌讳与人相似或类似。艺术家在此是高傲的,也是自律的。他们不甘平庸,痛恨“山寨”,常常为创作一件艺术品而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以求自我创造。

(四)推崇新异

艺术家为求自己的作品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苦苦追求并希望抓住所处时代的新气息、新观念,并与之同步甚至领先。为此,艺术家开拓新思路,发掘新题材,运用新技术,寻找新材料,以新时代的新语言,来表达新思想和新理念。为求出新,许多艺术家纷纷转向不同于自己国家的文化汲取营养,以求嫁接,再生新果。这也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具体实践及反映。

(五)激发想象

激发想象就是充分制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举一反三并灵活处理,产生多角度的观点,发挥无限可能的探索和比较。艺术创作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学生通过对模糊处境的处理和应对,能理清思路,找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以此证明自己的准确判断。提升学生的反思潜能和想象力是促使其新观念诞生的重要方法。敏感度、观察力、想象力是丰富视觉传达的手段和表现手法。有想象才会有新意,有想象才会有突破。

(六)关联社会

这看起来和强调个性有矛盾,其实不然。正因为艺术家异于他类,他们对社会上发生的许多事情,除了有敏锐的感觉外,还应有丰富的语言表达方法。科学家发明新的东西造福社会,让广大民众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实惠。艺术家除了能够表达人性美、自然美外,也能用自己特殊的触觉来感受社会、发现问题,并用艺术形式传递自己的看法,以引发人们和政府的关注。此类例子举不胜举,如在呼吁对艾滋病人的关注和推动政府对艾滋病治疗的研究方面,艺术家们相关领域的创作是功不可没的。在此,艺术家不仅为民众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而且配制了治疗社会病症的“良药”。

三、美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启示

业余的艺术设计教育在美国也非常普及,对提高整个国民的艺术素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除了民间的许多组织教授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设计课程外,许多公立和私立院校都会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设备,开设夜间班、周末班、假期班等,为普通市民提供艺术设计课程。此类课程收费低廉,不授予学位,但为业余艺术设计爱好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准的提高创造了非常良好的环境。

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国民的精神素养。反过来,国民精神素养的提高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美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世界顶级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艺术教育系统的成功和长处,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供我们警戒,如过分强调个人表达,为博取眼球而忽视了普通大众的感受;一味强调观念出新,而忽视了基础训练对视觉表达的重要作用;过度重视形式的奇异,而削弱了对内容要义的考量;在观念出新的口号里,当然也有不少人鱼目混珠,以此来掩盖自己的浅薄和空虚。

当今中国艺术教育在大量吸收西方教育营养的同时,也要注意进行科学文化的学习。在力求与世界接轨的同时,中国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守民族鲜明特征及文化传统的底线。艺术是文化的产物,如果离开了民族性,也就丧失了艺术的独特性。不同文化土壤产生多样艺术——奇花异葩、争奇斗艳、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只有这样世界才会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5.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及其启示 篇五

摘要:民国时期所颁布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具有丰富的内容、明确的主题、简明扼要的文本以及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构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教育法制体系,为以后中国教育的立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旨在从民国时期教育立法的历史发展中总结规律、经验和教训,并进一步阐释了民国时期教育立法对于当前我国教育立法的启示。

关键词:民国时期;教育立法;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1-0085-03

中国教育立法真正步入近代化轨道,应追溯到民国时期。虽然整个中华民国时期在政局上变幻莫测、纷繁复杂,但教育立法却有着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无论是民国初期的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南京国民党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并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在推动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此外,民国时期所颁布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具有丰富的内容、明确的主题、简明扼要的文本以及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构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教育法制体系,为以后中国教育的立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民国教育立法的特色

(一)立法程序上民主科学、有序可循

自民国以来,由于政治上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使得资产阶段民主共和精神充斥于民国的各项事物之中,从而与前清封建政体下的各项事物形成了鲜明对照,在教育立法方面,由于民主共和精神的激荡,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在程序上渐趋民主化。

民国成立后,民主共和精神逐渐深入人心,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通过成立学制起草委员会,开创了民初以民主方式进行教育立法的先河,并提倡将教育部所拟法规草案公布于众,广泛征求意见。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不久召开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则正式拉开了民主化创制教育法规的序幕,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完成了1912-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的主要创制工作。而到1922年新学制的酝酿、创制过程中,则更多、更完整地体现了民主精神。其突出表现就在于,这一时期,教育团体尤其是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1922年新学制的创制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引导与支持下,集中了全国教育界人士关于学制改革的主要观点,最终出台了新学制,使得教育法制的创制过程更加充满了民主色彩,而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也成为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唯一实际主导了教育立法过程的教育团体。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虽然国民政府实行“党化教育”的方针,加强了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力度,但民初以来民主合议制已成为教育立法的稳定形式,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1932年《职业学校法》的出台,历经教育部拟定草案,中央政治会议审查,立法院修改并通过三读等立法程序。更是采用了法定的现代民主立法形式,使教育立法的民主形式日臻完善。

(二)立法原则上民主和谐、辑美追欧

立法原则是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是执法者立法意识和立法制度的重要反映。教育立法作为国家立法体系中的一部分亦是如此。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是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教育立法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因而,相对于清末的教育立法而言,无疑具有民主的色彩。除此之外。自民初临时政府建立以来,在教育立法方面,民国政府的各个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使辑美追欧成为整个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原则上的另一鲜明特色。

早在民国初期,为了使教育能够适应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性质,蔡元培于1912年2月发表移《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同年7月召开了中央临时教育会议,期间讨论并通过了新的教育方针:“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不难看出,新教育方针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强调五育和谐发展,这项新的教育方针一经通过,便成为确立教育政策及法规的主要依据之一。9月2日,教育部颁布并实行的《教育宗旨令》,则赋予了民国教育以新的含义,它体现了从德、智、体、美全面培养人才的资产阶级教育观。教育部北迁之后,1912年7月临时召开了全国教育会议,此次会议最终于9月3日颁布实行《学校系统令》,在此后的一年间,又陆续颁布了一些法令、规程,它们与《学校系统令》综合起来成一系统,被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它取消了贵胄学堂,废除奖励出身,缩延了教育年限,确立女子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和平等的精神。

北洋政府时期,初期的尊孔复辟逆流严重波及了资产阶级的教育宗旨。然而,同北洋政府的复古教育相适应,教育界吹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陈独秀9月15日发表《新青年》一文,呼吁建立以民主与科学为中心的新教育,李大钊、鲁迅等人扛起民主科学的大旗,对复古主义教育予以猛烈抨击和揭露,不仅加速了复古主义教育的败亡,也延续了民初教育宗旨的精神。

此外,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体现了“辑美追欧”的特色,民国初期,“辑美追欧,旧帮新造”的思想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因此使得效仿欧美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立法的另一重要原则。如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一届年会议决案《请速设各省区教育厅案》中提到:“就各国通例而论,德意志联邦之各省。皆有学务局,其下复有学务委员会及学务厅。法国则全国划为若干学区,有学区长,每区复有教育局,美国各省有学务厅,各区复有学务局”。

(三)立法主体上政府主导、多级推动

立法是以国家的名义,以特定的主体进行的活动,并不是所有的国家机关都具有立法权,只有特定的立法机构才能够行使立法的职能。就整个民国时期而言,经历了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三个主要历史时期,因而,这三个政府及其领导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就构成了这个时期教育立法的主体。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教育团体在教育立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有力地催生了教育立法的实现,使得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在立法主体上呈现政府主导,多级推动的特点。

民国以来,经历了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除了两次短暂的复辟之外,一直保持了民主共和的政体形成,法定的立法机构先后有临时国会(参议院)、国会、政治会议、约法会议、参政院以及立法院等等。这些中央立法机构具有最高立法权限,因而主导了民国以来各个时期的包括教育立法在内的一切立法活动。

除了政府主导教育立法活动之外,各个教育团体如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等在教育立法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活动。早在蔡元培就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之前,就多方访寻教育专家商议教育大计。蒋维乔也认为“前清学制久为教育界诟病,应从事改革。为今之计,正可趁此时日邀集习教育经验之人,组织起草委员会,着手编订草案。”而民国以来第一个

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法案——《壬子癸丑学制》,则是在这种民主精神的激荡下通过1912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的悉心讨论研究,最终才得以颁布实行的。而到了北京政府时期,由于各军阀忙于争权夺利,无暇顾及教育事业,因而造成了教育团体在立法权限上的增强,这一时期北京政府教育部已将部分立法权让渡给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这点在1922年学制的创制过程中得到充分表现,作为中国教育界影响最大的教育团体,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历届会议都有关于学制改革的提案。随着讨论的深人和意见的集中,学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于是,北京政府教育部于1922年9月抢在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8次年会之前,于北京举行全国学制会议,对《新学制系统草案》稍作修改,并提交同年10月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8次年会讨论,后经过几次不大的修改获得通过的。1922年11月1日,以大总统徐世昌的名义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1922年学制。

以上是对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特色的分析。众所周知,读史使人明智、研究历史就是为了“知史以为今鉴”的目的,通过对历史事物的研究并对此作出客观的评价分析,从而得到于今有价值的启示,是教育史研究的应有之义。

二、民国时期教育立法的当代启示

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是中国近代教育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法制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其主要历史贡献在于创建了近代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并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旧教育向近代新教育的转型。诚然,纵观整个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其中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不乏失败的教训,对于成功经验,我们应该在今天的教育法制建设过程中有所借鉴,而对于那些失败的教训及经验,我们应视之为历史留给今天的宝贵财富。

(一)对当今我国教育立法的启示

作为中国教育立法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对当今的教育立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就其相互关系而言,它们之间存在着继承和被继承的关系,今天的教育立法是在对过去教育立法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我们可以确定,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是当今我国教育立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从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中获得于今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是当今职业教育立法工作的必由之路。

1.应加强教育立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自民国建立以来,虽然逐步形成了资产阶级的教育法制思想,并且很好地发挥了对教育立法的指导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相对于清末,民国时期在教育立法上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有关教育立法方面的理论研究仍处于肤浅的效仿阶段,民国各个时期所颁布的教育法令法规,都不同程度地效仿了日本和欧美等国家。以民初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为例,在形式上基本沿袭了清末以来的日本学制,而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从欧美国家学成回国并专习教育的人很少,对教育立法的理论研究则更是寥寥无几,因而难以领会欧美学制的立法精神,同时,教育立法人员的素质低下,专业性不高,也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民国时期,作为专职的教育部门立法人员,几乎是清一色的教师或教育行政人员,缺乏法学界的专家。这最终导致了教育立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较弱。

时至今日,虽然我国已经在教育立法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起点低、历史短,由于理论指导难以满足实践需要所带来的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我国教育立法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仍处于缓慢发展且不成熟的阶段,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以下三方面人手:第一,加强我国教育立法理论研究。当前我国在教育立法上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在于,理论指导难以满足实践的需求,这使得加强教育立法的理论研究成为当务之急。第二,提高立法人员素质。提高立法人员的素质是提高教育立法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这是民初教育立法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第三,改进教育立法技术。虽然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在形式上具有较完备的体系,在程度上也体现了资产阶级教育立法的先进性,但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教育法规名称复杂不一,尤其是政府及教育部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中最常用的名称就有条例、规则、细则、通则、决定、规章、章程、办法、规定、大纲、纲要等十八种之多,这造成了法规名称之一,效力不一,难以操作的弊端,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教育立法技术的落后。时至今日,历史遗留的影响依然存在,法规名称缺乏规范性,过于庞杂,内容不完整、不全面,这成为完善教育法制体系建设的严重障碍,从而使改进教育立法技术,加强法律名称的规范性成为当务之急。

2.应加强地方教育立法

民国以来,具有教育立法职能的教育行政部门,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立法方面完全起主导作用,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立法职能则相对处于萎缩的状态。因此。整个民国时期,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立法方面完全处于主导地位,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立法方面则处于萎缩状态。时至今日,从我国教育立法的实际来看,地方教育立法仍然相对落后,突出表现为地方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远远不能满足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求地方在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和基本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地方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教育法律法规,这是完善国家教育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对当代中国教育法制发展的启示

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及法律观的指导下完成的,是中国近代化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同时,它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与法制化,并为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给当今中国的教育法制事业带来了历史的启示。

1.教育立法与教育执法并重

民国建立以来,教育立法得到充分重视,这突出表现在较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创制。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各地方行政部门又对其不能积极有力地贯彻执行,致使教育立法与执法出现严重脱节,甚至有些教育法律法规沦为徒具形式的一纸空文,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相当严重,这是历史留下的经验与教训,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然而,当今我国的教育立法与执法仍存在类似的问题,教育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育法律法规本身存在脱离国情、难以推行的弊端,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育执法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而造成的。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加强教育立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之外,处理好教育立法与教育执法的关系,只有将两者并重,在加强立法的同时也加强执法,并建立强有力的执法监督机制,以保证教育法律法规得到顺利贯彻和执行。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2.教育法制移植与本土化并行

综观整个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一直走的是一条法律移植的道路,而在这个过程中,忽视

了教育法律本土化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一时期教育立法与执行脱节的现象。事实上,法律移植不仅是民国时期教育立法的主要道路,也是整个近代中国教育立法的主要途径。通过法律移植,可以使中国近代教育立法尽快消化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实现教育的近代化,但对移植而来的外国法律制度,必须要有一个吸纳的过程,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阻碍教育的正常发展,而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却恰恰在这里留下了遗憾。由此可见,教育立法必须使法律移植建立在法律本土化的基础上,使移植而来的教育法结合本国国情,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发挥真正效能,因为“最具有民族性和本土化特质的法律。也最具有全球性和国际化”。

3.教育法治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并轨

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而且也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由此可见,教育立法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当前而言,教育立法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制度保障。当前,教育处于21世纪的开端,历史已进入了新的时期,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法治化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当代中国的法治化进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稳定高效的法治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法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推行依法治国的方略。教育法治化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要推行依法治国的方略,就必须在教育领域内实现法治化,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贯彻这—方略,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国时期,尽管教育立法的主客观条件很薄弱,但通过各主体的不懈努力和通力配合,教育立法及其实践工作都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使依法治教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获进展,实现了中国教育在民主和法制道路上的实质性跨越。毋庸置疑,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由于对当时中国社会复杂教育关系的考察分析不够深入,尚不能窥见欧美的立法精神,致使教育立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削弱了其服务教育的整体功能。但是,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及其开创性业绩,为当时和后世的教育立法和教育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新机制、新基点、新道路,其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是不言自明的,其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那个时代,而是超越了寻常的界定和限制,已然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座永恒的丰碑。

6.美国性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 篇六

一、美国设置性教育课程背景及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初,性教育就开始进入美国学校课程,性教育内容以性伦理教育为主。但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青年突破性行为方面的许多传统道德约束,结果产生了许多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美国开始重新审视学校性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性革命”、“性自由”的弊端更加显现,美国中学生未婚生育、患生殖系统疾病的人数急剧上升,由此引起的心理障碍和人际冲突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学校里开展性教育课程刻不容缓。艾滋病的出现使美国的性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要从低年级起就开展性教育活动,开设性教育课程。纵观美国性教育发展历程,美国青少年性教育各阶段的教育主题和内容不同,但逐步走向了正规化和综合性的教育。

二、美国90年代学校性教育课程改革

90年代美国青少年性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艾滋病严重挑战,这个阶段性教育在学校中的实施也停滞不前,收效甚微。美国性知识和教育协会认为性教育改革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他们赞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综合的性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

《大纲》的出现是美国性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为美国青少年综合性教育课程提供了基本框架,构建了性教育课程的基本体系,它更是评价各阶段性教育课程的主要标准。《大纲》认为,性教育应该是以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性健康为目标,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性观念,性教育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保护自己性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作出更多有益于两性关系决定的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

三、美国性教育课程目标和任务

美国性教育课程各阶段有各自的教育主题和教育内容,但这些教育课程的目标却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性知识,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性观念,拥有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性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性教育的任务繁重、广泛,大约有十个方面。但总的来说性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相关性知识,有一个健康的性心理,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同时尽早发现学生性问题,及时治疗。

四、美国存在的两种性教育模式

美国长期存在着两种性教育模式,即禁欲教育和综合性性教育。禁欲教育认为预防怀孕和性病、艾滋病的唯一方式是“禁欲”,而综合性性教育则认为禁欲只是预防这些疾病的选择之一,还有其他形式的保护方式。禁欲教育在考虑性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时更多的是从有益于社会的角度出发;而综合性性教育认为个人的权利应该得到保障,人的选择应该是自由平等的。另外,禁欲教育强调性行为应以婚姻关系为基础;综合性性教育强调性行为只要符合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就可以,而现实生活中道德判断标准是多元的。因此,禁欲教育注重性道德教育,而综合性性教育更主张性生理教育是性教育核心。总之,理念价值观和伦理观的不同是这两种教育模式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

五、美国性教育发展状况对我国性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性教育课程成效显著,已经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综合化。中美两国都在寻求和探索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观念,益于其性生理和性心理两方面都健康发展的性教育。美国在开设性教育课程中的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

(一)性道德教育和性生理教育同步进行

美国青少年性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仅仅注重性生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性教育的重点是性道德教育。性道德规范是对人类的性行为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最初手段,是对家庭的价值和性伦理的重新肯定。让青少年通过性道德教育,让他们知道怎样和异性正确相处,建立纯洁的、健康的性道德观念。

(二)青春期性教育课程与人格教育结合实施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认为性本能存在于潜意识中,它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的发展和性教育密不可分,因此性教育就必须致力于塑造良好的人格,指导青少年在性问题上作出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决定。

(三)性教育应列入课程大纲

近几年,国家关于性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日益完善,但各项政策的实施一直处于滞后状态。青春期性教育课应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中,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具备了科学性、系统性的教育,让性教育完全系统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去,才能使性教育全面深入的开展。

(四)课程设置应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美国《大纲》把中小学性教育课程分为四个阶段,主张按阶段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连续的综合的性教育。儿童身心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因此要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分阶段进行性教育,确定好各阶段性教育的主题和内容,目标以及实施方法。

总之,世界任何国家都应该进行性教育,虽然性教育和本国文化背景特别密切,因此产生的理念各不一样,在进行性教育内容和价值观念也有所差异,但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在学习美国性教育课程设置中,要总结其历史经验,取其精华,结合我们的文化和现实条件,开设我们自己特色的性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丁邦平.美国中小学性教育及其课程改革评述[J].

[2]杨广学,田殿山.美国学校性教育概观[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1,1.

[3]黄盈盈.他山之石:外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综述[J].

[4]郑友富、俞国良国外儿童性教育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2,7.

上一篇:企业形象的本质下一篇:社会资本与城市农民工就业排斥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