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技术支撑服务

2024-10-15

ict技术支撑服务(精选5篇)

1.ict技术支撑服务 篇一

中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提供80%以上城镇就业岗位,贡献国内生产总值约60%,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大量中小企业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参与市场竞争,中小企业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和难点。

多数中小企业既缺乏技术研发能力,又缺乏技术应用能力,需要外部提供技术来源和技术支持。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技术水平。而中国由于体制机制障碍,导致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存在大量空白。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应列为当前改革的重要议题。

1 发达国家的技术服务体系完善

以德国和日本为例,两国都建立了完善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两国的做法在微观组织建设和宏观政策管理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首先,两国建立了覆盖各个领域的应用技术研发机构,研发成果转让给企业而不是自己商业化。德国研发机构一般为非营利组织,日本研发机构一般为政府下属的独立行政法人, 这些组织既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也具有类似企业管理的灵活性。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委托研发机构开发技术,同时政府积极引导研发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

第二,两国都有大量公益性技术中介机构,包括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大学技术转移机构等多种类型。日本最具特色的组织是政府下属的182家遍布全国的产业技术中心,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实用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交易、产品试验、测试与检验等服务。德国最具特色的组织是拥有约750家分支机构的史太白基金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技术评估、人力培训等服务。

第三,两国建立了有效的政策实施机制。德国是“民办官助”模式,教育研究部和经济技术部主要负责政策制定,行业协会协助执行, 如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工业技术联合会,是联邦经济技术部的政策执行机构,每年安排约7亿欧元财政资金,实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将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落实到政府资助的项目中。日本是“政府主导”模式, 文部科学省和经济产业省主要负责政策制定, 相关独立行政法人和特殊行政法人协助执行。

2 中国的技术服务体系缺失

中国除在科技园区提供较强的技术服务外,针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中国缺乏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应用技术研发机构。

中国在“十五”期间将中央级370多家、地方800多家应用开发类院所转为企业或并入企业,接受科研院所的大型企业研发能力得到提升,转为企业的院所也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

但是,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后,主要为自己研发,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弱化,大量中小企业失去了获取技术服务的机会。另外,高校具有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的一定潜力,但在当前的考核体系下,高校教师为了生存和职称晋升, 主要精力用于申请项目和发表论文,对中小企业急需的应用技术研发缺乏动力。

面向社会服务的应用技术研发体系的缺失,对中小企业影响很大,它们很难从市场获取技术。同时政府资金找不到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对象,直接支持单个企业影响了市场公平竞争。

第二,公益性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力量薄弱。

中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公益性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是生产力促进中心。到2011年底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共有2274家,平均每个县不足1家, 其中具备专业能力且有效发挥作用的机构不足10%。多数生产力促进中心处于“专业人才不足、技术设备缺乏、服务能力不强、生存发展困难”的状况,主要原因是体制机制不合理, 没有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机构的性质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和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

据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2012年发布的统计报告:39%的机构为原有科技机构增挂牌子,基本没有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24%的机构为地方科技局内设机构,基本成为行政事务辅助机构;18%的机构为企业, 没有力量提供公益服务;20%的机构为非独立法人,缺乏独立运营的基本条件。过去十年政府总共投入118亿元,年均11.8亿元,而日本产业技术中心每年政府投入超过100亿元。

第三,相关扶持政策缺位。

虽然中小企业技术服务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但当前基本处于无部门负责的状态。科技部门重视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但工作主要局限于科技园区。工业和信息化部过去几年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但因缺乏必要的资源而难以在技术服务体系方面有所作为。中国的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等民间组织非常薄弱,很难像部分西方国家那样发挥重要作用。

3 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 建立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服务体系。

1.将中小企业列为科技服务的重点。

在过去科技资源长期匮乏的形势下,科技资源分配往往“重大企业大项目、重新兴产业;轻中小企业、轻传统产业”。随着中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为更好服务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任务,有关部门应将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列为服务重点。

2.重构应用技术研发服务体系,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来源。

中国当前缺乏面向社会服务的应用技术研发体系,应分层次构建应用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国家应用技术研发机构主要开发前沿技术和跨行业共性技术,地方应用技术研发机构主要为本地支柱产业发展开发实用技术和个性化技术。

应用技术研发机构必须摒弃传统的行政化体制,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体制,如借鉴德国的经验,采取民办官助方式,发展“为企业服务”的非营利性质研发机构。政府资助机构都必须建立科学的治理机制,研发成果必须向社会转让。

中国一些地区在探索新型应用技术研发机构新体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如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采用了理事会领导下的新型治理模式,人员全员聘用,完全市场化管理。

3.完善公益性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在鼓励各种技术中介企业发展的同时,加强政府支持的公益性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承担商业企业不愿承担的技术服务。

要积极探索公益性中介技术服务机构运行的新机制,一方面政府应提供主要经费保障, 另一方面要避免行政化的体制,建立科学的治理机制,可以由中小企业、行业协会、技术专家组成理事会,既保障公益性质又实行类似企业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4.改进创新促进政策,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借鉴德国和日本的经验,加强科技主管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建设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

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将支持单个企业创新的财政资金逐步转移到支持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2.ict技术支撑服务 篇二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展览事业部

承办单位: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中国国际广告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联系人:李云鹏电话:010-6642629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传真:010-6642989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网址:www.ptexpo.com.cn邮箱:liyp@ptac.com.cn

特邀协办单位:人民邮电出版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58号远洋大厦

特约支持单位:北京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F106A

主要内容有:ICT产业研讨会、云计算与服务创新、车联网与位置服务、2012移动互联网高峰论坛、2012宽带中国高峰论坛

论坛开幕式:9月18日下午, 由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领导主持, 演讲嘉宾为:有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的会长、中国电信的集团领导、中国移动的集团领导、中国联通的集团领导;

ICT企业峰会: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秘书长苗建华主持, 主题发言有诺基亚、华为、宝利通、安永;9月19日上午ICT产业研讨会:由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陈如明主持, 演讲嘉宾是: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的《ICT产业变革大趋势》、中国电信的《智慧城市与ICT服务转型》、还有博通副总裁Craig Ochikubo、中国移动、爱立信、埃森哲、中国联通、神州数码思特奇;

专题论坛拟定议程

9月19日下午云计算与服务创新: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云计算的最新发展与ICT服务业转型》、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的《中国电信云服务的实践》、中国移动的《基于云计算的新型IDC构建》、中国联通的《VDC的发展思路探讨》;

9月19日下午车联网与位置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车联网与两化融合》、汽车工业协会的《汽车智能信息化之路》、中国电信的《车载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中国联通的《车机与手机互动新模式》、特约专家的《Solomo对位置产业的影响》、中国移动的《车联网的关键问题与突破》;平行峰会拟定议程2012移动互联网高峰论坛

9月19日上午开放与未来由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的领导主持:演讲嘉宾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电信运营商的领导、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的领导、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刘成敏腾讯公司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裁的《平台开放与合作共赢》、蓝斯特科技的《eyephone引领未来生活方式》、汪溪宜搜CEO的《移动搜索改变移动生活》;

3.ict技术支撑服务 篇三

用户数及收入增长趋缓、客户对服务质量要求却不断提高、竞争成本不断增加, 这些都要求电信运营商一方面更加关注已有服务及第三方服务的捆绑与整合;另一方面更要创新应用, 注重提供以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为基础的增值服务。未来的综合信息服务本身将是一个包括传统电信CT业务、IT应用、IT服务等在内的综合服务系统的集成, 传统电信服务将不断走向融合的应用, ICT业务将层出不穷。

ICT服务的捆绑不仅包括传统的电信服务, 也包括功能越来越复杂及多样化的IT应用。在未来综合信息服务运营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多服务的捆绑能力将是电信运营商提高业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电信运营商在拓展综合信息化服务市场的过程中, 一方面将加强宽带、语音等电信应用的捆绑, 另一方面将更注重对企业IT应用服务的集成能力。同时, OSS/BSS系统作为电信运营商的重要IT支撑平台, 是捆绑业务开通的关键环节, 捆绑服务的提供最终还需要与O S S/B S S系统实现快速有效的集成。

但是现有的技术极大地妨碍了ICT业务的集成。现有的技术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服务的非标准化;服务的位置和传输协议的非透明化;接口和服务的紧密耦合和各种应用的紧密耦合;各种应用接口的粒度过细, 不能反映业务的真实需求。这些障碍导致了信息孤岛比比皆是, 信息共享实现困难;系统的开发不灵活, 整体弹性小, 市场竞争出击速度和响应速度慢。

在电信服务走向融合应用的过程中, 能否更快速、更低成本地对ICT业务进行有效捆绑、开通及管理从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便成为了提升竞争力、占领市场先机的关键之一, SOA架构正是提供这一能力的基础。

通过部署SOA来改造电信运营商的业务管理平台, 从而完成ICT业务集成, 实现传统电信服务向综合信息服务的转型, 是电信CT产业与IT产业不断实现融合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简介

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是一个组件模型, 其概念是Gartner Group于1996年提出的, 它将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 (businesslogic) 或某些单独的功能单元 (称为服务) 模块化, 并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呈现给消费者或客户端。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 它独立于具体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使得构建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使用统一和标准的方式进行通信。

这种具有中立的接口定义 (没有强制绑定到特定的实现上) 的特征称为服务之间的松耦合。应用开发人员或者系统集成者可以通过组合一个或多个服务来构建应用, 而无须理解服务的底层实现。举例来说, 一个服务可以用.NET或J2EE来实现, 而使用该服务的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之上, 使用的语言也可以不同。松耦合系统的好处有两点, 一点是它的灵活性, 另一点是, 当组成整个应用程序的每个服务的内部结构和实现逐渐地发生改变时, 它能够继续存在。而另一方面, 紧耦合意味着应用程序的不同组件之间的接口与其功能和结构是紧密相连的, 因而当需要对部分或整个应用程序进行某种形式的更改时, 它们就显得非常脆弱。

SOA可以把企业的业务所包括的不同功能组织成基于标准的、可复用的服务, 可在需要时通过网络访问这些服务, 从而实现业务逻辑的迅速组合、集成及重用,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这样, 不仅不需要做工作量相当大的底层的开发, 节省很多精力, 而且不需要去关心底层构件组装之后的业务质量。这种将业务与技术完全分离的模块化架构思想有助于提高电信运营公司的适应性、敏捷性和反应速度。更为重要的是, 基于这种体系结构, 系统能在业务逻辑发生变化之后, 动态响应新的需求, 快速重新装配各种业务构件和服务。

2 SOA的模型

SOA架构的体系结构模型通常由以下三种角色组成。

(1) 服务提供者 (Service Provider) 。定义、设计并实现可提供的服务功能, 用WSDL (Web Service Definition Language) 描述这些服务, 并用UDDI在服务注册中心发布WSDL文档, 并对使用自身服务的请求进行响应。

(2) 服务代理 (Service Broker) 。注册、删除或修改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数据, 对其进行分类并提供搜索服务。

(3) 服务请求者 (Service Requester) 。利用服务代理查找所需服务的W S D L文档, 在WSDL的基础上, 通过SOAP协议来与要访问的服务通信。SOA体系结构中的组件必须具有上述一种或多种角色。在这些角色之间使用了以下三种操作。

(1) 发布 (Publish) 。使服务提供者可以向服务代理注册自己的功能及访问接口。

(2) 查找 (Find) 。使服务请求者可以通过服务代理查找特定种类的服务。

(3) 绑定 (Bind) 。使服务请求者能够真正使用服务提供者。服务提供者与服务请求者通过事先定义好的契约进行交互, 如图1。

3 SOA的基本特征

(1) 服务的封装 (encapsulation) :将服务封装成用于业务流程的可重用组件的应用程序函数。它提供信息或简化业务数据从一个有效的、一致的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转变。封装隐藏了复杂性。服务的API保持不变, 使得用户远离具体实施上的变更。

(2) 服务的重用 (reuse) :服务的可重用性设计显著地降低了成本。为了实现可重用性, 服务只工作在特定处理过程的上下文 (context) 中, 独立于底层实现和客户需求的变更。

(3) 服务的互操作 (interoperability) :通过服务之间既定的通信协议进行互操作。主要有同步和异步两种通信机制。SOA提供服务的互操作特性更利于其在多个场合被重用。

(4) 服务是自治的 (Autonomous) 功能实体:服务是由组件组成的组合模块, 是自包含和模块化的。SOA强调提供服务的功能实体的完全独立自主的能力。SOA强调实体自我管理和恢复能力。常见恢复的技术包括事务处理 (Transaction) , 消息队列 (Message Queue) , 冗余部署 (Redundant Deployment) 和集群系统 (Cluster) 等。

(5) 服务之间的松耦合度 (L o o s l y Coupled) :服务请求者到服务提供者的绑定与服务之间应该是松耦合的。服务请求者不知道提供者实现的技术细节, 比如程序设计语言、部署平台等等。服务请求者往往通过消息调用操作, 请求消息和响应, 而不是通过使用API和文件格式。

(6) 服务是位置透明的 (location transp arency) :服务是针对业务需求设计的。需要反应需求的变化, 即所谓敏捷 (agility) 设计。实现业务与服务分离, 就必须使得服务的设计和部署对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

(7) 明确定义的接口 (well defined interface) :Web服务使应用功能得以通过标准化接口 (WSDL) 提供, 并可基于标准化传输方式 (H T T P和J M S) 、采用标准化协议 (SOAP) 进行调用。

4 SOA系统的创建

要创建SOA系统, 可将其应用实现层划分为三层: (1) 服务在最上层, 是最粗粒度的实现, 它作为应用系统的外部视图;而内部的重用和组合仍然使用传统的组件设计。 (2) 组件层。 (3) 类/对象层。通常将经历四个阶段:构建、部署、使用和管理。在构建阶段中, 定义业务模型或流程、软件模型和SOA模型, 这个逻辑模型用类/对象图来进行建模, 然后依据具体的需求给出相应的组件模型, 组件的设计主要在于设计其功能接口;最后就是服务模型, 为了使设计更加合理, 要使用到具体的组件平台或相关的设计模式。之后, 就可以创建一组服务, 这组服务可以与已发布的通用接口一起重用。在部署阶段, 提取创建的服务, 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可执行、可管理的环境之中。在使用阶段, 根据SOA模型来装配应用程序, 并且测试其软件质量以及非功能性需求, 比如性能、可伸缩性等等。应用程序现在已经准备完毕并且可用于用户。最后的管理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中, 可以监控并管理安全性和使用, 以及比较其性能。

SOA只是一个架构, 真正要实现SOA一定需要具体的平台性的产品来支持。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企业级和开源的SOA产品如下。

主流的S O A的核心技术思想:W e b Service、JBI、SCA、SDO、BPEL。

主流的SOA的开源产品技术:Service Mix、

S D O。

主流的S O A的企业级产品技术:B E A Aqulogic Bus服务总线、IBM Web SphereIntegration Developer、IBM Web Sphere Process Server、IBM Web Sphere ESB服务总线。

5 基于SOA的ICT业务范例

图2是SOA编程模型中定义的标准原子构件:很显然它的技术无关性和消费使用 (Consume) 特征, 如:服务、引用、属性、实现, 是实现业务构件化的关键所在。原子构件就可以是一个事实上的业务构件, 当然也可以在原子构件的基础上进行业务组装形成更大粒度的组合构件 (Composite) 。进而若干个组合构件和资源配置文件形成构件包 (Contribution) , 成为独立可部署的业务功能模块。业务功能模块有了SOA标准下的逻辑构件形态和物理构件形态后, 就可开发、可部署、可运行和可管理了, 也就真正实现了标准的业由业务模块形成的标准化构件 (Component/Composite) 实现各自分工的业务功能, 并通过契约化的SOA服务和引用互相协作, 从而实现了一个典型ICT业务集成场景下对电信用户帐户管理的业务应用。这样构件化的SOA应用, 业务流程明确, 协同关系清晰, 可控性、业务复用度和灵活性都更为高效。务构件化。

6 结语

随着SOA标准化的进一步发展, 必将导致ICT业务资源整合的加速, SOA应用必将遍布于电信业务的各个领域, 大量标准化的服务必然大量涌现, 推动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

摘要:随着电信运营企业的经营方式从以业务为中心的货架式经营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方式, 研究如何快速、高效的实现ICT业务集成, 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对面向服务体系结构 (SOA) 做了研究综述, 介绍了SOA的基本特征, 模型的基本结构, 讨论了SOA系统的创建方法, 着重于如何采取SOA体系结构, 构件化的实现ICT业务集成, 从而提高电信业务的生成效率。

关键词: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 ICT业务,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参考文献

[1]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SOA推动我国电信服务走向融合应用[J].通信产业报, 2007.

[2][美]Thomas Erl[著].[中]王满红, 陈荣华[译].SOA概念——技术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3]叶钰, 应时, 李伟斋, 等.面向服务体系结构及其系统构建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5, (2) .

[4]马殿富.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5]梁爱虎.SOA思想、技术与系统集成应用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1.

4.ict技术支撑服务 篇四

1 颠覆传统出版物

信息传播技术 (ICT) 的出现和发展, 使出版物可以承载内容无论在形式与内涵方面都进入了无限丰富的崭新时代, 这给读者的阅读方式乃至阅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读者群体出现了严重分化, 纸介出版物的读者群体呈连年下降趋势, 数字出版传媒的读者队伍则在不断发展壮大。

ICT引领的第三次出版革命, 概括起来, 就是以电子数字转化、复制、储存和传输等现代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 一般简称为“数字出版革命”。这次出版革命给出版业带来的冲击, 首先是出版载体和复制技术多元化。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 随着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排版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传播技术的发明和成熟, 多媒体出版率先成为出版业转型的风向标。不仅录音带、录像带、CD光碟、VCD光碟、DVD光碟、电子图书、数字杂志等新型数字出版物先后跻身于出版产业, 互联网、计算机乃至MP3播放器、MP4播放器、手机等, 也都成了承载出版内容的新型载体。纸张作为主要出版载体和活字印刷作为主要复制技术的垄断历史, 已被完全打破, 甚至将一去不复返。

除了多媒体应用之外, 信息传播技术 (ICT) 的出现和发展, 使出版物承载内容的容量进入了无限巨大的崭新时代。现在, 一张方寸大小的光盘就足以容纳几本书甚至十几本纸介图书的信息, 一部电子书光盘可以承载几十本书甚至几百种纸介图书, 一个期刊互联网便可将全国乃至全球的期刊纳入其中。全球最大网络书店亚马逊公司新近推出的数码阅读器, 仅重290克, 却可储存200本纸介图书, 并可像手机一样与互联网保持实时连接。新型复制技术和载体出现, 还推动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 数字出版物承载和传播的, 早已不仅是静止的文字符号和图片信息, 而且包括各种色彩丰富的动态画面, 悦耳动听的音乐以及有声有色的朗读、解说。一个多种媒体集合而成的立体内容时代, 已伴随着新介质出版物翩然而至。

2 出版市场涌现新主体

数字出版市场的快速成长和广阔空间, 吸引了大量市场主体蜂拥而至。IT公司、互联网公司、电讯公司凭借其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实力和优势, 捷足先登, 纷纷进军新型出版市场。目前, 中国几大电子数字图书出版商, 如方正、书生、超星、中文在线等, 已基本形成主导甚至垄断全国电子图书出版的态势。而以起点、红锈等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公司, 正以庞大的读者群和强大的影响力逐步侵占传统文学出版的市场, 甚至出现了传统文学出版商在网络寻找稿源的热潮。

除现代高科技行业外, 传媒行业大力抢占和分割新型出版市场当属必然。在第三次出版革命背景下, 出版与传媒相互渗透, 尤其是传媒行业大举介入出版已成趋势。眼下, 中国大多数传媒网站所开设的文化教育、生活服务、娱乐休闲等板块, 就包含了大量纸介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所承载的内容, 显示出了传媒行业向出版领域拓展的走势。不少与高科技行业、出版传媒行业原本并不密切的机构或群体, 在看准数字出版市场快速增长带来的效益和利润后, 也纷纷跻身于这一领域。由于传统出版业在中国属于高度垄断的产业, 一般的民营文化公司、工作室、外资传媒企业等难以进入内容环节和编辑业务。但是数字出版的到来打破了这一政策壁垒。国内民营的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作品网, 与世界出版巨头贝塔斯曼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全面推广、包装国内的网络原创文学作品, 成为非国有力量进入出版内容产业的一个典范。此外, 一大批文化公司、创意机构乃至个人网页,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数字和网络出版, 也早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3 出版企业向多媒体、大传媒的现代出版转型

传统出版向新出版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内容的电子化、数字化的复制、存储、传输, ICT等高新传播技术, 已形成了新的出版生产力, 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编辑、出版、发行等众多环节, 这标志着数字出版转型已拥有了应用前景和技术基础;第二, 在新的出版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推动下, 一批批数字出版产品相继问世, 并迅速扩占了大块市场份额, 吸引了广大读者, 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关注, 这标志着出版现代转型已收到明显成效, 开始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及盈利方式;第三, 由于数字出版产品的高利润及广阔市场前景, 大批出版机构、IT企业、互联网公司投身于数字出版行列, 而且还会有大批传统出版社进行数字化转型, 这标志着出版现代转型的市场主体已成规模, 并且在迅速壮大;第四, 数字出版已经不仅停留在观念、认识和理论上, 在很多发达国家, 它已得到政府大力的产业政策支持, 在商业上吸引了众多风险投资的关注, 这标志着出版的数字转型已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产业环境。

4“新出版时代”的困惑与问题

ICT带给出版产业的并不仅仅是一次深刻的产业变革, 还有产业变革大潮之后, 未来新出版领域里更多更加不确定的因素, 所以, 这次出版革命也许到现在还只是浪潮初现, 远未尘埃落定。也许, 我们已开始向“新出版世代”过渡。如果“前出版时代”是将特定纸介出版物作为出版业形成的基础, 那么这个时代在造纸术发明后已宣告终结。与“前出版时代”相比, 支撑出版业发展繁荣的已不是前年不变的造纸和印刷术, 而是日新月异的信息传播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进入“新出版世代”的出版产业, 大致与进入“后工业时代”工业相似, 也就是说, 这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一个以智慧、知识和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对于出版行业来说, 进入“新出版世代”充满了困惑、变数和不确定因素。首先, 可以预见的是, 未来将形成数字出版与纸介出版相依、互动的局面。但是, 数字专业出版与纸介大众出版能各占一方、分庭抗礼吗?我们不能经验主义, 用过去出版发展的规律来去推断未来出版格局。因为信息技术还在发展, 纸介读者群体与数字读者群体此消彼长的演化远未结束, 凭什么肯定江河日下的纸介出版能够与优势日增的数字出版抗衡?其次, 历史上已有过纸介出版物普及后竹简书、莎草书逐步退出出版舞台的“遗憾”, 活字印刷术推广后雕版本、手抄本从出版行业消失的“悲剧”。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纸介出版逐渐“淡出”出版行业, 以至最终被取而代之吗?从现在看, 应该说, 数字出版的优势只是相对的。对于不熟悉电子设备操作的人来说, 也许阅读纸介出版物会更方便;对于阅读需求量少的人来说, 也许购买纸介出版物成本更低;对于躲避电子辐射的人来说, 也许阅读纸介出版物更健康;对于担心电脑病毒的人来说, 也许纸介出版物更安全。第三, 出版产业与大众传媒, 尤其是新媒体产业, 将如何互动, 来共同开拓未来的市场呢?我们相信, 数字与纸介出版物之间不仅可以并存, 而且可以互动。中国央视“百家讲坛”和日本“手机小说”, 就是电视、电讯热带动纸介出版热, 纸介出版热又促进电视、电讯收视热的具体案例。

5.ict技术支撑服务 篇五

反求工程与传统的被称为正向设计的方法和过程有着根本的不同,在正向设计中,产品的概念从无到有、逐步形成并完善;而在反向设计中,产品已经存在,要做的是从对现有产品所掌握的信息中反推其产品模型和设计思想,进而进行再设计和改进,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研究反求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率、增强经济竞争力。通过反求工程技术,不仅可以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解开国外先进产品和设备的技术秘密,更可找到原型产品的缺点,加以改进,设计出更好的产品。因此,研究反求工程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1,2]。

由于反求工程有着优越的技术特点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世界各国纷纷开展3D信息获取、三维模型重构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美国在医学CT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将CT技术用于心血管病的快速诊断与有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法国MENSI公司研制生产的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及三维重构成套软件系统处于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但对于带空腔物体的重构却无能为力。该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现代信息与电子系统研究所合作,成立了中法国际数字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开展三维信息获取、图形图像获取、轮廓识别与匹配及三维重构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我国也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陆续有软硬件系统问世。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在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 and Manufacture,RP&M)及反求工程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开展了基于断层测量的快速反求系统关键技术以及光固化法快速成型系统的研究工作。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反求工程CAD建模技术的研究,并有该方面的工程化软件RE-SOFT获得国家专利。西北工业大学CAD/CAM国家专业实验室重点看展了CAD建模及三维重构方面的研究工作,谢红博士进行了基于ICT的CAD建模技术研究,王广博士进行了基于ICT的装配体反求关键技术的研究等。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对无分叉不带型腔的简单情况的零件,本课题致力于研究对带复杂轮廓的切片图像的重构问题。

2 研究运用的理论和方法分析

在反求工程中的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应用中,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二维数据来源,但是切片仍然占据了绝大部分应用领域。自从1988年3DSystems公司引入STL文件以来,由于其简单易行,后续切片算法简单、通用,受大多数快速成型系统支持,因而成为一种事实上的标准[3]。在实际应用中STL文件存在如下问题:数据冗余、文件庞大、缺乏拓扑信息、容易产生错误、诊断与修复困难;使用小三角形平面来近似三维曲面,存在曲面误差;大STL文件的后续切片将占用大量的机时;有时需要重新造型等。相比较而言,直接切片抛开了STL文件,直接从CAD模型中产生二维轮廓环数据,避免了三维模型的表面近似,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同时也避免了STL文件尺寸庞大、存在错误等问题,减少了快速成型加工的前置处理时间,省去了错误诊断与修复程序,成为当今快速成形技术中很热门的研究方向。

三维CAD模型经过直接切片以后,处于二维半的轮廓环描述状态,这类数据在快速成形、无模具成形等分层加工工艺和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由于研究人员开发平台的差别,直接切片数据存在多种描述格式。其中,比较著名的有CLI(Common Layer Interface)、SLC(Stereo Lithography Contour)等格式,他们都采用线性近似方法描述实体轮廓。CLI格式[4]采用层(layer)、轮廓(contour)、多线(polyline)、填充线(hatches)等描述数据模型。他采用封闭式多线来描述截面轮廓,采用填充线或开放式多线来描述辅助支撑。对于所有分层加工系统而言,他都是一种简单、有效、明确的数据输入格式。SLC文件也是CAD模型的一种二维半轮廓描述,他由z向的一系列逐步上升的横截面组成,在这些截面中,实体由内外边界多线表达。他规定,线段表示连接2个平面点的直线,多线表示封闭的有序线段序列。他可以由CAD模型、表面模型、CT扫描数据转化生成,受3DSystems公司的新型机器所支持。SLC文件格式虽然克服了STL的某些缺陷,但也存在如下问题:截面轮廓仍然是对实体截面的线性近似、精度不高;计算较复杂、文件庞大、生成费时。

根据上述分析这些格式的优缺点及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又由于本课题图片是一系列断层轮廓数据,对这些轮廓数据进行CLI格式的快速成型。

3 课题研究方案

本课题采用的是I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切片图像,其特点是可以采集带有内部结构的被测物体的形状信息,通过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断层图像经过一系列处理,最终构造出其三维数字模型,输出满足快速成型技术要求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数学模型就可以实现实物的仿制和改进。

根据课题要求及实验数据的特点和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决定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

3.1 平滑滤波

在ICT图像的获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噪声,这将影响到以后的处理,如产生虚假边界等。因此,为了抑制噪声,改善图像质量,必须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

3.2 插值中间灰度图像

随着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可轻易地获得一系列ICT的断层灰度图像,然而多数情况下,这些离散的图像数据是非等分辨率的,其相邻两层图像间的距离要大于同一断层图像中相邻象素间的距离。为了后续快速成型工作的需要,用灰度图像插值的方法将这些非等分辨率的断层图像转变成等分辨率的图像,以便对他们进行后续处理和输出CLI格式文件。经过分析和查阅资料,这里采用基于形状和基于灰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插值[5,6]如下:

通过2幅已知的灰度图像,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确定出插值图像的轮廓。通过求出轮廓内任意插值点与中心点的位置关系,分别找出其在2幅源图像上的对应点。如果2个对应点的灰度值较为接近,可通过线性插值直接求出此插值点的灰度;如2个对应点的灰度值相差较大,则判断插值点的相对位置与哪个对应点的相对位置接近,并认定插值点的灰度值即为此对应点的灰度值。将图像的形状信息和灰度信息较好地结合起来,对轮廓内所有的点采用上述算法,即可求得最终的插值图像。

通过插值出中间灰度图像,对后续工作的CLI格式输出做好准备。

3.3 对切片图像和插值出的图像预处理

3.3.1 切片图像阈值分割[7,8]

由于课题图片是一些ICT切片,在ICT切片图像的获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多种噪声,产生虚假边界。因此需对其进行阈值分割处理,去掉一部分伪迹。在阈值分割中最关键的是如何选择最佳阈值。虽然已经提出很多种阈值选取方法,但仍然没有一种对所有图像都能有效分割的阈值选取方法。某种阈值分割方法只能适用于某一类图像,而对其他图像分割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最后在快速成型时需要的是轮廓数据,所以在阈值分割的过程中希望能较好地保留原图的边缘轮廓特征,并不增加新的边缘特征。这里采用边缘检测与自动阈值相结合的图像分割方法。

3.3.2 边缘检测

采用canny算子检测图像边缘,为后续CLI格式的输出准备。

3.3.3 对切片直孔进行圆拟合

由于测量精度的影响,原始实物在进行断层扫描后,原来分布比较均匀的直孔图像产生较大误差。这需要对这些直孔检测出形心点,对其进行圆拟合来逼近原始直孔,这里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来进行圆逼近[9]

3.3.4 轮廓跟踪与特征点采样

边缘检测得到的轮廓是离散、独立、互不关联的各个边界轮廓点的无序组合,所以进行轮廓跟踪得到封闭连通的、完整精确的边界轮廓线,同时为了精简数据进行特征点采样。

3.4 对处理过的轮廓数据上下层进行光滑拟合

对于一般的重构表面三维图形,总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平滑处理,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选取一个好的插值算法,既能弥补丢失的数据又能够达到物体平滑的目的。在选取表面平滑算法时,需要对速度和精度同时进行权衡,以得到一个更合理的效果。

3.5 处理精度的分析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存在各种误差,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则不可避免。这样得到的产品很可能达不到要求。由于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一方面要尽量减小误差以提高精度,另一方面则采取相应的反馈补偿的办法来修正模型,以满足实际需要。

3.6 转化为CLI格式快速成型

在产生CLI格式的文件时,需要区分内外轮廓,根据数据的特点,采用基于射线的内外轮廓判别方法。最后进行快速成型。

4 研究内容流程图

研究内容流程图如图2所示。

5 难点

对于相邻两层图像极不相似的情况,插值算法很难达到很理想的结果。特别是一层没有,而另一层有较复杂的分支轮廓。

参考文献

[1]栗全庆,王宏,张英杰,等.实物反求工程的关键技术分析[J].机械设计,1999(6):12-18.

[2]金涛,童水光.逆向工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陈绪兵,叶献方,黄树槐.快速成形领域中的直接切片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2(13):605-606.

[4]王运赣.快速成形技术[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5]Grevera G J.Udupa J K.An Objective Comparision of 3-DImage Interpolation Methods[J].IEEE.Trans.Med.Ima-ging,1995,17(4):642-652.

[6]孟晋宇,舒华忠,鲍旭东,等.一种新的基于形状的灰度图像插值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3):222-225.

[7]王耀明,董建萍,严炜.图象阈值分割的统计迭代算法[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0,22(6):6-7.

[8]王丙文,刘京南.模糊阈值分割算法在具有双峰直方图图像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1,24(10):3-5.

上一篇:科目四考试题库免费下一篇:关于对老红军的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