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4-10-01

软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15篇)

1.软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一

可行性研究报告(ISO标准)

编者说明:

在立项时,应该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项目的经济、社会、技术可行性,从而为决策提供基础。该模板为ISO标准文档模板,其不仅适用于软件项目,对于其它的系统项目也适用。

1.引言

1.1 编写目的[编写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 背景

a.[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站或计算机网络;]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 要求

[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基本要求。]

2.2 目标

[说明所建议系统的主要开发目标。]

2.3 条件、假定和限制

[说明对这项开发中给出的条件、假定和所受到期的限制。]

2.4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说明这项可行性研究将是如何进行的,所建议的系统将是如何评价的,摘要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5 评价尺度

[说明对系统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主要尺度。]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这里的现有系统是指当前实际使用的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计算机系统,也可能是一个机械系统甚至是一个人工系统。]

[分析现有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阐明建议中的开发新系统或修改现有系统的必要性。]

3.1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说明现有系统的基本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此流程可用图表即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并加以叙述。]

3.2 工作负荷

[列出现有系统所承担的工作及工作量。]

3.3 费用开支

[列出由于运行现有系统所引起的费用开支。]

3.4 人员

[列出为了现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所需要的人员的专业技术类别和数量。]

3.5 设备

[列出现有系统所使用的各种设备。]

3.6 局限性

[列出本系统的主要局限性。]

4.所建议的系统

4.1 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概括地说明所建议系统,并说明在第2条中列出的那些要求将如何得到满足,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及理论根据。]

4.2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给出所建议系统的处理流程式和数据流程。]

4.3 改进之处

[按2.2条中列出的目标,逐项说明所建议系统相对于现存系统具有的改进。]

4.4 影响

[说明新提出的设备要求及对现存系统中尚可使用的设备须作出的修改。]

4.4.1.对设备的影响

[说明新提出的设备要求及对现存系统中尚可使用的设备须作出的修改]

4.4.2.对软件的影响

[说明为了使现存的应用软件和支持软件能够同所建议系统相适应,而需要对这些软件所进行的修改和补充。]

4.4.3.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说明为了建立和运行所建议系统,对用户单位机构、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全部要求。]

4.4.4.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

[说明所建议系统对运行过程的影响。]

4.4.5.对开发的影响

[说明对开发的影响。]

4.4.6.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说明对建筑物改造的要求及对环境设施的要求。]

4.4.7.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扼要说明为了所建议系统的开发,统计和维持运行而需要的各项经费开支。]

4.5 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能性

[本节应说明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能性]

5.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扼要说明曾考虑过的每一种可选择的系统方案,包括需开发的和可从国内国外直接购买的,如果没有供选择的系统方案可考虑,则说明这一点。]

5.1 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

[说明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并说明它末被选中的理由。]

5.2 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

[按类似5。1条的方式说明第2个乃至第n个可选择的系统方案。]

[……]

6.投资及效益分析

6.1 支出

[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所需的费用,如果已有一个现存系统,则包括该系统继续运行期间所需的费用。]

6.1.1 基本建设投资

[包括采购、开发和安装所需的费用。]

6.1.2 其他一次性支出

6.1.3 非一次性支出

[列出在该系统生命期内按月或按季或按年支出的用于运行和维护的费用。]

6.2 收益

[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能够带来的收益,这里所说的收益,表现为开支费用的减少或避免、差错的减少、灵活性的增加、动作速度的提高和管理计划方面的改进等,包括:

6.2.1 一次性收益]

[说明能够用人民币数目表示的一次性收益,可按数据处理、用户、管理和支持等项分类叙述。]

6.2.2 非一次性收益

[说明在整个系统生命期内由于运行所建议系统而导致的按月的、按年的能用人民币数目表示的收益,包括开支的减少和避免。]

6.2.3 不可定量的收益

[逐项列出无法直用人民币表示的收益。]

6.3 收益/投资比

[求出整个系统生命期的收益/投资比值。]

6.4 投资回收周期

[求出收益的累计数开始超过支出的累计数的时间。]

6.5 敏感性分析

[是指一些关键性因素与这些不同类型之间的合理搭配、处理速度要求、设备和软件的配置等变化时,对开支和收益的影响最灵敏的范围的估计。]

7.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能性

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8.结论

[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时,必须有一个研究的结论]

2.软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二

1 低压管道灌溉工程的社会可行性分析

主要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总人口 (农村人口) 、城市化进程、耕地面积及水污染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1 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根据我国第三至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 我国1982年~2010年人口总量及农村人口比例列表数据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1982年~2010年, 我国人口总量增加了大约32.8%, 农村人口却减少了大约16.9%, 农村人口数量及比例下降趋势自2000年之后尤为明显。根据目前对我国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 我国农村人口总数将继续呈下降趋势[3], 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 这些都将导致农村劳动力的下降, 而人口总数预计在2030年之前将继续呈正增长趋势[4], 粮食供需矛盾将会加剧。

1.2 城市化进程分析

我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至2012年的52.6%, 设市城市数量从1978年的193个增至2012年的658个 (统计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 2000年之后我国城市化在快速发展。1978年~2012年, 城市化率增长了194%, 设市城市数目增长了241%。

1.3 耕地面积数据分析

我国基本建设用地增量中耕地占50%~65%左右, 所以城市化进程势必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1980年前我国耕地面积基本上是不断增加的。80年代初全国实有耕地面积公认的数据19.875亿亩~20.955亿亩[5], 有关计算研究表明, 至2010年减至18.26亿亩与实际情况相符, 预计2020年将减至17.69亿亩[6]。

1.4 灌溉水源污染分析

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显示, 自1985年~2006年我国废水年排放总量一直维持在350亿t~400亿t左右[7],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17.3亿t[8], 增长了54.3%。据统计, 我国的河流、河段有1/4以上因污染而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灌溉用水 (我国Ⅴ类水质标准) 要求[9]。80年代初期及后期, 我国水井水质超过饮用水质标准的分别为1/5和1/3, 而到2000年, 已有3/5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10]。地面水及地下水灌溉均严重受水污染影响, 加剧了井灌、渠灌供水污染。

1.5 当前形势下农业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加剧的形势, 对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技术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成为必然的选择。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减少传统地面灌溉造成的灌溉水浪费现象, 是我国当前农业水利工程发展的一个趋势。

低压管道灌溉技术作为节水灌溉技术的一种, 可以大大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如能大面积推广, 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2 低压管道灌溉工程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农业灌溉工程主要分为地面灌溉和压力管道灌溉, 对应于以明渠自流灌溉为主的地面灌溉, 国际上通常把喷灌、微灌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总称为压力管道灌溉。地面灌溉由于其蒸发及渗漏损失量较大, 往往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 大面积的地面灌溉是造成农业灌溉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压力管道灌溉在通过管道输水, 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及渗漏损失, 从而大大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表2列出了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地面灌溉占灌溉总面积的一些数据。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管道灌溉面积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管道灌溉的分布也十分不均匀。要较大幅度提升我国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合理地逐步发展压力管道灌溉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低压管道灌溉作为压力管道灌溉的一种, 有其独特的优势:1) 基本消除渗漏及蒸发损失, 水利用系数在0.95以上。采用防渗材料, 输水管一般为PCCP管 (混凝土预制管) , 配水管一般为PVC管 (聚氯乙烯材料) 。渗漏损失减少量均高于粘土夯实的45%, 混凝土衬砌的70%~75%, 塑料薄膜衬砌的80%, U形衬砌的80%~90%。2) 输水管道埋入地下代替输水渠道占地, 土地利用率可提高2%~3%。从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国情来看, 这一点尤为重要。3) 供水受地形影响、施工受气候影响相对较小。利用管道压力, 可以一定程度地适应高低不同的地形变化, 从而使原来土渠难以达到的耕地实现灌溉, 从而扩大了灌溉面积。4) 水质污染很小。传统渠道灌溉, 为了减少水流对两岸的冲刷, 往往采用混凝土护坡, 将流水与泥土隔开, 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灌溉水源的水质受到影响, 所以当前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往往将栖息地质量列为其中之一[14]。如若首要考虑渠道的生境指标, 势必降低两岸的冲刷稳定性。而低压管道灌溉很好地避免了这个问题, 保证了灌溉水源的水质, 符合水生态建设的理念。5) 灌溉效果更好, 可增产增收。管道输水速率更快、供水及时, 缩短轮灌周期, 有利于适时适量灌溉, 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需水关键期的需水要求, 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6) 使用寿命更长:40年~50年。相比于同类的工程节水灌溉措施U形衬砌护坡, 使用年限要长将近一倍。更契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低压管道灌溉的技术优势, 但低压管道灌溉工程仅在我国北方灌区, 特别是井灌区的应用较为广泛。以下将从组织可行性层面分析其在推广过程中发现的弊端。

3 低压管道灌溉工程的组织可行性分析

发展低压管道灌溉的社会效益明显, 且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但是要大力推广, 需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在组织可行性方面, 在我国发展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具有以下弊端:1) 标准低。从工程建设流程中的方方面面, 包括立项、设计、施工、验收都缺乏严格规范的标准。在实际设计中对于一些关键技术, 如高压管道、管网、水锤、自动控制设备等亦缺乏相关规范[15]。2) 设计水平较低。低压管道灌溉在具体设计时会涉及到电力、市政、通讯、自动化、计算机、农业等相关行业的规范及知识。同时, 管网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但难度较大, 设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尚缺乏高素质的设计人员。3) 采用了新材料、新技术, 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目前设计标准的不完善, 施工质量难以保证。4) 缺少大口径管材、系列配套管件及附属设备。国内工程公司对管道等级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导致管道在工程设计、物资采购、安装施工、生产运行方面没有形成成套的体系[16]。管材、管件未能形成系列化、规格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5) 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民作为节水灌溉的主体, 难以在短期内达到节水灌溉对管理的新要求。目前有关低压管道灌溉工程管理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充分[17]。高效的农业灌溉技术, 需要高素质的农民去进行实际操作, 所以管理是推广低压管道灌溉技术中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4 低压管道灌溉的发展前景

3.软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三

当前企业新建一个项目,必须先请具有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X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许多内容与工程评价有关,必须由专业的工程人员完成。但是工程的一些经济技术指标要由财务人员进行计算和分析,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达到最佳结合点,该工程才能进行立项。

在接触事例之前,首先要理解以下关键的经济技术指标。

一、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又称内含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根据方案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

二、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现值的差额。特定方案是指该项目已经规定了投资报酬率。如净现值大于零,则表明该项目报酬率大于规定的投资报酬率。如净现值小于零,则表明该项目报酬率小于规定的投资报酬率。如净现值等于零,则表明该项目报酬率等于规定的投资报酬率。

三、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净流入量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它代表收回投资所需要的年限。

上面幾个财务指标的计算都离不开复利现值系数表,目前大部分财务管理类书籍附录中的复利现值系数表报酬率只计算一部分,且为整数,不利于企业财务人员实际操作,本人在工作实践中利用EXCEL表计算复利系数表,可以满足实际需要。现值系数公式为1/(1+i)n,计算方法如表1:

如计算报酬率为11%的第三期复利现值系数,可用1除以(a×b×c)得出值拷贝到第三期空格中,以此类推得出各期报酬率的现值。

假定某一个项目总投资600万元,第一年为建设期,各年现金流入和流出量如表2,请计算所得税前和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万元)和投资回收期(年)。假设Ic=10%

然后把在EXCEL中建立的复利系数表中不同报酬率相对应的系数,拷贝到C列中去不断地进行测试,直到F列合计数接近零为止,当然差额越小时的报酬率为该项目真实的财务内部收益率。本例中当用到26%报酬率进行测试时,F列差额为-5.869,达到理想值,故该项目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6%。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只要把现金流出值加上所得税后,再用上面相同方法进行测试,找到满意的报酬率即可。由于在EXCEL中可以拷贝不同的报酬率进行测试,可以大大减轻测试的工作量。当然,如果项目各年现金净流量相等,符合年金形式,内含报酬率可直接用年金现值表来确定,不需要进行逐步测试。公式为: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P/A,i,n)n为期数。

在理解了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后,财务净现值的计算就简单了,只要把项目规定的报酬率所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拷贝到表3中C列中去,F列中的合计数即为计算的财务净现值。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方法在表3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计算可快速得到结果。假定上例用10%的报酬率得出的净现金流量如上页表4,所得税后的投资回收期为3.06年,所得税前的投资回收期计算方法即为考虑了所得税后的净现金流量。

4.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四

24

项目名称

基于WebGIS的郑州市乘车管理信息系统

5.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五

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比如文字处理、信息管理、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教育培训以及游戏娱乐等。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使用计算机完成许许多多复杂的工作。然而,虽然现在世界上的各种软件层出不穷,但它们依然不能满足用户的各种特殊需要,人们还不得不开发适合自己特殊需求的软件。学籍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纸质的方式来考试测评,这种考试测评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批改、查找、更新和维护考试试卷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而使用计算机对学生考试,具有手工考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批改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考试的效率,也是老师的科学化、正规化测评学生的重要途径。故设计此系统。

1.1编写目的

该软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考试系统的全面通盘考虑,是项目分析员进行进一步工作的前提,是软件开发人员正确成功的开发项目的前提与基础.此研究报告可以使软件开发团体尽可能早的估计研制课题的可行性,可以在定义阶段较早的认识到系统方案的缺陷,就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也可以节省资金,并且避免了许多专业方面的困难.所以该软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1.2项目背景

鉴于目前学校学生人数剧增,学生信息呈爆炸性增长,计算机成本日益下降的前提下,学校对学生考试的自动化与准确化的要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提出的,本软件产品为学生考试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实现学生考试系统中的标准化考试子功能。

工程的名称: 标准化考试系统;

工程产品的名称: 标准化考试系统;

工程组织者:标准化考试系统开发小组;

产品用户: 学校考试测评人员;

产品设计者: 标准化考试系统开发小组;

产品生产者:标准化考试系统开发小组;

产品所有权:标准化考试系统开发小组拥有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导论》 -陈 明 机械工业出版社

《Java程序设计概论》-赵生慧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本软件的功能和要求是解决高校对学生的电子考试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对学生考试,教师测评,实现学生考试自动化,本软件采用的单机系统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系统,考试安全和保密有一定的保障。软件的整个设计过程必须通过生产能力的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等等使软件开发成本最小化.实现保证软件质量的前提下的资金投入最小化。

2.2目标

开发此考试系统软件,使教学人员及操作者进行考试测评,方便操作者随时考试、查看、更改,使老师人员从繁琐的批改作业到电脑自动化批改作业;方便学生随时考试,随时可以得到答案,达到考试训练的目的,是学生成绩不断提高。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建议软件寿命:5年。

经费来源:学校。

硬件条件:普通PC机即可

运行环境:windows系列

2.4可行性研究方法

2.5评价尺度

此软件由于只是一个初级产品,只要能构建一个结构,达到一些发卷、答题、查看答案等基本功能和要求即可,软件开发周期不长。本软件可实现学生信考试发卷、答题、查看答案功能,使用友好的用户界面,用户可轻松使用。

第三章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现有系统的数据处理与流程基本为学生考试试卷的录入与答题等操作,系统的保密性不高。

3.2工作负荷

由于学生考试量越来越大,现有的系统已明显不能适应目前的庞大考试数据量,系统工作负荷过大,考试数据处理缓慢,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比较高。

3.3费用支出

在系统上投入的人力,设备,空间,材料,等等与其他的一系列支持性服务越来越大,导致开发费用支出巨大,严重影响系统的可用性,急需改进。

3.4人员、设备

鉴于原有系统的技术性含量比较低,故不需要多少高技术人员的操作,只是由于考试数据量的日益扩大,所需要的操作人员数量不断增大。这一点已不再适应目前信息化时代的步伐。设备的科技含量也比较低,没有达到大量的计算机普及程度,更难以实现网络化考试办公。

3.5局限性

经过严谨的分析,可知原有的系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技术的过于陈旧,人员工作负荷大,系统维护及费用支出巨大,人员与设备技术含量低等等一系列缺点,所有这些都明确了需要一个新的适应新的信息化时代的高科技的系统。所以开发这样一个系统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章4.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

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新系统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考试界面,使用了先进的考试答案批改处理技术,使标准答案与考试作答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在用户的并行操作与用户管理方面也有了极大地改善。

标准化考试系统可大致分大致实现以下功能:

读取试卷内容与考试时间要求: 把现有的试卷以按照要求的格式读取,试卷包含了考试时间,和考试要求等信息。

显示答案正误:考生答完题或者时间到,马上就能显示考生的成绩,并指出考生错误的题号,并通知考试是否合格。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4.3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很明显,在以上几点中已可以看出新系统的性能与功能上与现有系统的差别,首先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数据信息越来越多,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作,同时它的答题,批改等都很繁琐而且容易出错,新系统克服了原来系统的资金投入大,人员设备技术含量低,系统工作负担重等缺点。而且加入了对数据的安全保密性保护的功能,使原有系统在可用性与稳健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4.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采用建议系统与现有系统的差别在上面已所过,在此从不同方面具体说一下:

(1).设备:采用建议系统后,改进了原有系统的性能所以对设备要求自然更高,建议系统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使设备也必须跟着升级。

(2).现有软件:由于建议系统采用了考试处理技术以及一系列高技术含量软件,使得原来系统上的一些软件无法继续使用,不过在新系统开发过程中将尽量考虑到,对现有软件的兼容性。

(3).用户:建议系统使用的新技术是完全基于原有的系统上的,故用户不必考虑新系统带来的人员培训等等。

(4).经费支出:建议系统是为了改善原有系统在经费支出过高的缺点的,所以新系统一经使用在经费支出方面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改善,用户在使用了新系统后只需要花一定资金购买一部分计算机与软件就能实现自动化。

4.5技术可行性评价

就目前使用的开发技术来说建议系统的功能目标应该能够达到;利用现有的技术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发工作基本能够完成。

第五章5. 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5.1支出

基建投资:

PC机2台:5000*2=10000元

打印机1台:1000元

其他一次性支出:

人员培训费用:20xx元

经常性支出:

人工费用:(考试工作人员工资20xx元/月)*2=4000/月

其他不可预知费用:10000元

共计:27000元,每年再支出16000元

5.2效益

一次性收益:

经常性收益:

减少考试工作人员10个:(考试工作人员工资1800元/月)*10=18000元/月

效率提高:30%以上,节约成本30000元/年

不可定量收益:

共计:246000元/每年

5.3收益/投资比

246000*5/(53000+48000*5)=4.19

5.4投资回收周期

101000/246000=0.41

5.5敏感性分析

设计系统周期为五年, 估计最长可达

第六章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6.1法律因素

所有软件都选用正版。

所有技术资料都由提出方保管。

合同制定确定违约责任。

6.2用户使用可行性

使用本软件人员要求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人员,考试系统管理员要求由计算机的专业知识。

第七章7.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

由于系统过于简单,所以开发小组没有提供其他的方案,只有一种开发方案。

第八章8.结论

6.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六

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用户可以从所在地到达目的地可以一直乘坐公交车或者地铁,对于其中没有公交车或者地铁的路段,用户可以选择采用步行或者乘坐出租车来代替。其中在步行或者选择出租车的时候考虑一下乘车的距离和时间或者金钱,用户可以自己设定一个限制(距离、时间或者金钱),当乘坐成本小于这个限制的时候,选择乘坐出租车;当距离大于这个限制的时候用户选择步行。用户在选择以后,在地图上显示出路线的规划,默认是显示的最短的路径,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切换到其他的相关的选项,比如说最少换乘、最短时间等。

7.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 篇七

1.1 电网现状。

北郊变10千伏水泥乙线为鸡西市鸡冠区北部及周边农村地区供电;城子河变10千伏市街乙为鸡西市长青乡周边农村供电;麻山变10千伏市街线为麻山乡周边农村供电;兰岭变10千伏兰岭线为兰岭乡及周边农村供电;梨城变10千伏双合线为梨树镇及周边农村供电。

1.2 鸡西市负荷状况。

鸡西市用电负荷呈稳步增长态势, 2009年增长至478MW, 年供电量达33.04亿千瓦时, 随着国家对金融危机应对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 鸡西地区经济又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用电负荷将随之快速增长。

2 电网存在问题

2.1 恒山区。

双合线47左分线、66左22左分线双合线地区的农村地区配电网架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由于线路建设年限较长, 多年来随着地区的发展, 原有线路不断延伸, 电网建设严重滞后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供电半径较大, 导线线径细, 供电可靠性差、电压质量低等问题, 高压线路水泥杆裂纹较多, 仍有木杆在运行。

2.2 滴道区。

麻山市街线近年来负荷不断增长, 特别是下端农网转供石墨企业负荷增长较快。麻山市街线最大电流达到460安培, 35#-72#、29分线为LGJ-70、50型导线, 导线过载严重, 造成导线变色、老化, 不能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兰岭线导线老化, 全部为裸导线。多处地段导线为铝绞线, 且在同一耐张段内存在多种导线规格, 线路穿越居民区、集市、林木、铁路等处所, 线路抗灾能力较弱。线路新接负荷增长较快, 无法满足安全稳定运行。

2.3 城子河区。

市街乙线带有农村居民、煤矿、工厂、学校等负荷, 近年负荷增长迅速, 尤其是25右分线下端冶炼企业负荷增长较快, 线路采用LGJ-70、LJ-50、LJ-25导线, 线路长13.075km, 线径细, 跨越民房、粮库、钢厂、学校, 与矿电源交叉点多, 穿越和平林场, 树线矛盾突出, 虽定期修剪, 仍时常出现线路故障, 目前线路没有分段开关, 常导致整个市街乙线跳闸。同时随着近年来负荷不断增长, 末端电压降严重, 负荷高峰时, 末端居民电压不足190V, 不能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及居民正常用电需求。

2.4 低压部分。

低压线路房串房架设较多, 供电半径过长, 导线截面偏小, 多为铝绞线, 导致线路线损高、末端电压低。金具锈蚀严重, 一、二次开关触点烧损老化。由于农村地区建设的滞后及历史遗留问题, 树木已超过导线, 虽定期进行修剪, 但因风天等恶劣天气影响多次发生故障, 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3 改造必要性

鸡西市配电网存在的问题较多, 不能满足安全可靠、节能降损和负荷增长的要求, 通过配电网改造可提高配电网健康水平, 减少因电网故障或设备检修时的停电时间, 提高供电可靠性。中低压配网改造后, 合理配置导线截面, 改变了原线路导线截面较小的缺点, 可改善电压质量, 降低线路损耗, 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

鸡西市配电网的改造, 对该地区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运行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也支持了鸡西市建设及经济发展, 基于上述原因, 对鸡西市配电网升级改造是必要的。

4 工程规模

4.1 恒山区。

(1) 高压部分。改造10千伏线路亘长为28.301km, 新建开关台4座, 新投真空开关4台。改造变台14座, 更换高耗变600千伏安/11台。 (2) 低压部分。改造低压台区3个, 改造低压线路亘长3.397千米。

4.2 滴道区。

(1) 高压部分。改造10千伏线路亘长7.184km。改造开关台1座, 更换真空开关4台。改造变台1座, 更换高耗变压器30k VA/1台。 (2) 低压部分。伊林市街线改造低压台区13个, 改造低压线路亘长20.88km。

4.3 城子河区。

(1) 高压部分。改造10千伏线路亘长为11.199km。新建开关台5座, 新投真空开关5台。改造变台8座。更换高耗变压器625千伏安/6台。 (2) 低压部分。改造低压台区7个, 改造低压线路亘长6.99km。

5 改造原则

5.1 国家电网农[2009]378号《关于印发《农网完善工程技术要点》的通知》。

5.1.1 中压配电网。

(1) 较长的主干线装设分段开关, 主干线分段分为2~3段。分支线装设分支开关。 (2) 线路杆塔在农村一般选用10m及以上杆塔, 城镇选用12m及以上杆塔, 满足《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 499-2001对交叉跨越距离的要求。 (3) 新装及更换配电变压器选用S11型及以上节能型、环保型配电变压器。

5.1.2 低压配电网。

(1) 低压配电网宜按近期规划建设, 力求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县城及经济发达地区供电半径不得超过400m, 其它地区供电半径不得超过500m。 (2) 低压线路导线截面应按近期预测负荷经济电流密度选取。城镇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面不低于63mm2, 乡村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面不低于40mm2。 (3) 居民用户用电容量设计一般每户容量不小于4k W, 经济发达地区不小于8k W, 经济欠发达地区每户可不小于2k W。

5.2《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DL/T 5118-2000)

5.3《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DL/T 5131-2001)

5.4 国家电网农[2003]35号《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5.5《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SDJ 206-87)

6 经济、技术比较

6.1 技术评价。

供电能力:通过实施本工程将提高鸡西市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为鸡西市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可以满足鸡西市工农业发展的用电需要。

供电可靠性:通过对鸡西市配电网进行改造, 使得鸡西市配电网供电更为合理, 减少因事故停电次数, 提高供电可靠性。

6.2 经济评价。

通过对鸡西市配电网改造, 提高线路及设备健康水平, 优化了电网结构, 增强了供电能力, 降低故障率, 减轻维护线路和抢修事故所支出的费用, 起到了多供少损的目地。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为配电网的安全供电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鸡西市城乡居民、企业的可靠供电提供有力的保证, 对鸡西市经济腾飞奠定稳固的基础。

结束语:根据上述分析, 本工程使鸡西市配电网网架得到进一步完善, 降低线损, 配电网健康水平得到大大提高, 这样不仅符合鸡西配电网远景发展规划, 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鸡西市的供电可靠性。可见, 鸡西市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对提高鸡西市供电可靠性、完善供电网架结构、提高电网的运行稳定性, 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报告了鸡西市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情况和原有配电网现状, 阐述了配电网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10kV配电网升级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鸡西市配电网改造, 提高线路及设备健康水平, 优化了电网结构, 增强了供电能力, 降低故障率, 减轻维护线路和抢修事故所支出的费用, 起到了多供少损的目地。

关键词:配电网,配电变压器,分段开关

参考文献

[1]DL/T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S].

8.软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八

【关键词】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

一、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含义

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有广义和侠义之分。侠义的经济效益是从施工单位、施工企业、投资方、物流行业等投资角度来区分的。施工单位、施工企业和投资方将在公路工程项目中获得直接的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对于日益兴起的物流运输行业而言,公路建设多,城市联系越密切,无论货运还是客运的运输成本都将降低,其中可赚取的利润也就越大。广义的经济效益是指带来的社会影响,对国家经济建设的推进作用。公路建设覆盖面广,网点多,运输成本低,公路工程项目的创建,成为联系各城市各区域之间经济的关系纽带,以公路为枢纽也将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最终促进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巨大的国家利益。另外,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将拉动内需,提供就业机会并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建设质量过硬的公路设施,不仅能够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更能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为国民营造优质、安全的生活环境,其社会效应明显。

二、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特点

1.回报周期长

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长期性是指短期内难见经济回报,施工周期越长,投资越大,等待经济收益的时间也就越久,尤其对于广义上的经济效益而言,通常需要投入使用几年之后才能获得社会反馈信息,了解其带来的社会影响效果及创造的国家经济效益。

2.联系范围广

公路工程隶属于交通运输系统,而交通运输系统还包括水运、铁路、空运等。以现代化生产和消费模式来看,只有将各种运输方式相结合,充分考虑其安全性、路程长短、运输时间等因素,才能在公路施工阶段制订最合理的公路线路规划,在投入运输过程中,企业才能以此为基础制订最佳运输方案,节约运输成本,从而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另外,公路作为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运输方式,它是发生经济关系的桥梁,连接着工、商、农等各部门发生的生产、消费等经济关系,从而推动经济效益增长。

3.衡量标准难定义

侠义上的经济效益是可用金钱衡量的直接可见的收益,但公路项目工程投入使用后对生活和生产产生的便利性、舒适性、美观性,是间接地主观感受,而且因人而异,也因环境不同而出现感官差异,这就造成了经济效益的衡量标准难界定情况。

三、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可行性指标评估

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可行性是指公路在竣工后至使用年限内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大于公路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阶段和后期维护时投入的总成本,且创造的经济效益足够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并带动了社会经济活性。应用到实际项目经济效益评定中,可行性分析的参照指标仍是多方面的,只有综合各项因素和实际情况,才能确保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公路项目建设决策。

1.清偿能力

清偿能力指标是指以公路工程项目的盈利分析为基础,对项目负责公司的流动资金、负债情况、债务偿还能力做综合分析。工程项目越大,投入资金越多,大部分公路项目的实施是依靠银行借贷或筹措进行的,也就形成了债务,债务借款通常有明确的偿还期限,在此期限内,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将其收益首要用于债务偿还,能否按照计划完成足额、及时的债务偿还,是一项重要的财务能力指标。另外,清偿能力指标还包括资产负债率和资金来源与运行等方面。资产负债率主要是评估该工程项目投资方使用的资金中,具体包含的借贷资金比例,这在进行企业清算时可成为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依据。而资金来源与运行指标,则是以公路工程建设中所产生的资金短缺或盈利情况为参考,主要用于分析项目工程的资金平衡情况,综合进行经济效益的可行性评估。

2.现金流

公路工程项目的实施离不开资金支持,现金流是指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流动资金,现金流状况越好,越能确保项目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工程建设稳定性越强,竣工几率越高。因此,现金流指标是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的关键评价指标之一。

3.国民经济评价

从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含义不难看出,经济效益包含工程本身产生的直接经济利益和对国家建设产生的社会影响两方面内容。通常投资方看到的可行性评定都是以工程本身产生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但是实际上,公路工程项目的规划应首先考虑到国家宏观调控层面,公路建设不仅可为投资企业带来商机和利润,同时可满足国家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紧密联系各城市,协调资源流通,从而带动公路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改善国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状况。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才是制定公路工程项目的主要依据,如何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刺激地区市场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推动国家经济繁荣,这是公路规划的宗旨。因此,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主要分析的是公路工程项目给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广义上的经济效益作用,这也是衡量经济效益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4.贴现值体系

贴现值体系是一项分析经济效益可行性时采用的指标体系,其目的是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估项目资金,进而评估整个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一般包括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效益费用比和净现值等内容。效益费用比是衡量单位成本与单位回报效益的比值,比值>1,代表单位回报效益大于成本,工程项目具有可行性,比值<1,代表单位回报效益无法收回成本,是亏损项目,无可行必要。而净现值则是成本现值总额与效益现值总额的差值,主要反映的是工程项目的利润情况。如果净现值为零,代表无利润的收支平衡状态,但一旦出现问题,若协调不及时将增加成本投入,出现亏损;净现值<0,代表成本总额大于可获得的效益总额,是一项亏损的工程,无可行必要;净现值>0,且大于基数越多,则代表可获得的经济效益越大,利润越可观,项目可行性越强。

四、小结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具有回报周期长、联系范围广、衡量标准难定义等特点,因此它的可行性研究也需要综合考虑多项评估指标,以此为依据才能确定科学、合理、准确的项目规划,从而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贵喜,郑俊峰,孙兴民.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0):103-104.

9.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篇九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

20xx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较为稳定,没有发生较大的波动,基本符合预期,全年经济实现了软着陆。

20xx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xx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0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0292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72605亿元,增长7.9%,较第二产业高出1.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1.6%,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8.7个百分点。经济结构向服务主导型提升趋势更加明显。

因此,从规模上看,银行授信要选择大中型企业及上市公司,而不选择小型企业。另外,中国银监会印发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对列入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淘汰类的新建项目,不得提供授信支持。电力产业中的一些项目则属于政策限制的项目,银行应该拒绝对这些企业进行授信,这在电力建设企业投标是需要进行关注。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第1章:电力工程项目总论

1.2.1 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骤

1.2.2 电力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背景

(3)项目承办单位

(4)项目建设用地

(5)项目建设期限

(6)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7)项目开发建设模式

(8)电力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3 前瞻对电力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1)前瞻项目政策可行性研究结论

(2)前瞻产品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3)前瞻建设场址可行性研究结论

(4)前瞻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结论

(5)前瞻设备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6)前瞻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7)前瞻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8)前瞻社会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9)前瞻环境影响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2章:电力工程行业市场分析与前瞻预测

2.1 电力工程项目涉及产品或服务范围

2.2 电力工程行业前瞻市场分析

2.2.1 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分析

2.2.2 电力工程市场规模分析

2.2.3 电力工程盈利情况分析

2.2.4 电力工程市场竞争分析

2.2.5 电力工程进入壁垒分析

2.3 电力工程行业市场前瞻预测

第3章: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场址分析

3.1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3.1.1 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3.1.2 项目建设地土地权类别

3.1.3 项目建设地土地利用现状

3.2 电力工程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3.2.1 项目建设场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3.2.2 项目建设场址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2.3 项目建设场址经济条件

3.2.4 项目建设场址交通条件

3.2.5 项目建设场址公用设施条件

3.2.6 项目建设场址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3.2.7 项目建设场址法律支持条件

3.2.8 项目建设场址气候条件

3.2.9 项目建设场址自然资源条件

3.2.10 项目建设场址人口条件

3.3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地条件对比

3.3.1 项目建设条件对比

3.3.2 项目建设投资对比

3.3.3 项目运营费用对比

3.3.4 项目推荐场址方案

3.3.5 项目场址位置图

第4章:电力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4.1 电力工程项目技术方案

4.1.4 推荐方案工艺流程图

4.2 电力工程项目设备方案

4.3 电力工程项目工程方案

第5章:电力工程项目节能方案分析

5.1 节能政策与规范分析

5.2 电力工程项目能耗状况分析

5.3 电力工程项目节能目标和措施分析

5.4 电力工程项目节能效果分析

第6章:电力工程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6.1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场址环境条件

6.2 电力工程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3 电力工程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6.4 环境保护投资预算

6.5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6.6 地质灾害及特殊环境影响

第7章:电力工程项目劳动安全与消防

7.1 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7.2 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

7.3 前瞻安全措施方案

7.4 前瞻消防措施方案

第8章:电力工程项目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8.1 电力工程项目组织架构

8.2 电力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第9章:电力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分析

9.1 电力工程项目实施进度规划

9.2 电力工程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10章:电力工程项目投资预算与融资方案

10.1 电力工程项目投资预算

10.2 电力工程项目融资方案

第11章:电力工程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11.1 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1.2 前瞻对电力工程项目销售收入估算

11.3 前瞻对电力工程项目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估算

11.3.1 费用估算基础数据

11.3.2 年总成本费用估算

11.3.3 年经营成本估算

11.4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1.4.1 利润总额及分配

11.4.2 现金流量分析

11.4.3 投资效益分析

11.5 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11.6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1.7 不确定性分析

11.7.1 盈亏平衡分析

11.7.2 敏感性分析

10.软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十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工程;应用;可行性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以钢筋混凝土(RC)建物居多,由于RC自重过大,其所建的楼层数基本可达三十层楼左右。日本在上世纪末启动了超高强度钢筋混凝土(NewRC)研究计划,将混凝土强度与钢筋强度分别提升到140Mpa与700Mpa的等级,以有效降低构材断面尺寸与自重,增加室内可用空间,有利于超高楼层使用。日本超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研究发展计划的主要成果有:超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用材料的开发,开发出超高强度的混凝土(强度介于30至120N/mm2)及钢筋(强度介于400至1200N/mm2),同时制作出其性能评估的试验方法及判定基准;施工基准的开发,制作出New RC施工基准,以别于以往的施工基准;结构性能评估方法的开发,提出锚定、围束效果、双方向应力下的平板强度等的评估式;设计方法的开发,研究地震时的动态行为的设计体系,要求安全率的明确化。目前,以超高强度钢筋混凝土施作超高层建筑物于日本已相当普遍,但在我国仍缺乏实际案例。本文对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可行性加以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高性能并不能等同于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对建筑工程有着重大的作用,致过去只能采钢结构建造的高层、大跨度和恶劣环境中的结构物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如此不仅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承受1000t的静荷载、高1m的柱子用混凝土与用钢相比,所消耗的能源可减少约57%),而且相对于环境条件对钢的腐蚀来说,混凝土是更为耐久的材料。因此,近年来混凝土的强度不断提高,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体现,并促进了建设事业的发展。然而,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事物,有一利必有一弊,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技术都有其适用的范围,目前大多数人仍把高性能和高强度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人盲目追求混凝土的“高强度”、“超高强度”以至“特超高强度”,并以此做为品质技术的标准。然而,许多报道所指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其实都是高强度混凝土的产物。

二、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特色及高层建筑应用

(一)结构特色

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最主要的特色是具有可靠度及耐久性。我国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范中,针对结构可靠性的定义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这里的规定时间,是指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规定条件是指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而预定功能则指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所谓结构的耐久性,是指结构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于结构构件性能随时间的劣化,但乃能满足预定功能的能力。结构耐久性还可以定义为:结构在化学的、生物的或其他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在预定的时间内,其材料性能的恶化不致导致结构出现不可接受的失效概率;或指结构在要求的目标使用期内,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补强处理而能保证其安全性和适用性的能力。从结构可靠性与耐久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结构可靠性主要表征结构的行为能力问题,而结构的耐久性则主要反映在服务时间所应具备设计性能问题。

(二)研究开发及应用

我国的“十五”科技公关中,我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对C30~C50中等强度混凝土高性能化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寿命优先、强度适中”,更清楚定义了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高的耐久性和工程所需要的强度。我国工程建设标准CECS207-2006《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规定“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得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所需要的各项力学性能,并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重点是高性能混凝土所处的环境应具耐久性,包含下列一种或数种要求:水胶比≤0.38;56天龄期总导电量1000库伦;300次冻融循环后动弹性模数≥80%;胶凝材料抗硫酸盐腐蚀试验试件15周膨胀率≤0.4%,混凝土最大水胶比≤0.45;混凝土中可溶性碱的总含量≤3.0kg/m3。

从应用来看,高性能混凝土(>40MPa)在30层以上高层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因为这种建筑物下部三分之一的柱子,在用普通混凝土时断面很大。除节省材料费用外,与钢结构相比,加快施工速度也是采用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特点。从应用应用实例来看,有如下两个典型事例:一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C80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在沈阳方园大厦、大西电业园等多项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中应用。二是上海高性能混凝土研究领域中取得一大批可喜的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中华第一高楼——88层金茂大厦的C40一次泵送到382.5m;明天广场矿渣微粉C80泵送混凝土;在上海教育电视台综合楼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水泥用量只占胶凝材料总量的46%,配制的混凝土浆量饱满,混凝土工作性、粘聚性和抗离析 性能都十分优异,强度达到C40的高性能混凝土。

三、小结

可持续发展的应当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资源与保护环境,并且耐久性本身也包含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减少修补和拆除的建筑废弃物和资源的消耗。可以断定,除了个别临时性结构,所有混凝土结构都应当符合这样的品质目标。因此,为了避免误导,针对各个不同工程特点和需要,对混凝土提出满足具体要求的性能和耐久性的设计,比笼统强调高性能混凝土的名词要更科学一些。

参考文献

[1]王洪健.混凝土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11.软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十一

1 地下工程中的分布式电源

目前, 地下工程供电系统均采用以市电和自备柴油电站为电源的供电模式, 市电进线和自备电源都接入中心配电室, 由中心配电室向主体工程各防护分区配电, 但这种供电模式伪装难、易暴露、安全性差。因此在地下防护工程中, 可以采用新能源发电站取代柴油电站, 构成一个没有排烟、不需伪装的高效清洁电站作为整个工程的备用电站。

地下工程由于其特定地理环境和空间大小的限制, 并非所有的新能源都可以应用于地下工程中。合理选择新能源的种类对解决地下工程自备电站的隐蔽伪装问题, 改善工程内部环境, 提高地下工程总体防御能力和战时使用效能有很重要的意义。PEMFC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具有能量转换率高、噪音低、模块化结构和比功率高等优点 ;液流电池作为储能元件, 能在常温常压下工作, 充放电循环次数及电池寿命长, 没有重金属和卤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是一种清洁安全有效的储能电池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大、充放电效率高、能量管理简单、环境友好等特点 ;锂电池具有寿命长、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低、体积能量比小等优点。由于地下工程多依山而建, 诸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不适合在此使用 ;核电厂的安全性较差, 其选址要求也很高, 不宜在已建好的地下工程中使用。

通过分析各种新能源的特点, 燃料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锂电池等应用于地下工程中是可行的, 风能、太阳能、核能由于其自身不可弥补的缺憾不适合在地下工程中使用。

2 地下工程中的分布式电源的分区设置

地下工程按照不同的防护分区设置电源见图1。

图1中, 在四个防护分区设置分布式电源结构图, 地下工程中用电设备分布相对分散, 如图中标示的点1 ~ 22。通常每一个防护分区都有其特定功能, 包括通风照明、指挥通信、给排水、空调系统等。每个独立的新能源电站保证这一分区所有用电设施的供电, 这种分布式结构简单可行, 供电可靠性高, 可以减少电缆的长度, 因此能够降低线路损耗。在地下工程中, 不论是PEMFC还是液流电池, 其存储的能量总是有限的, 应用基于新型储氢材料 ( 如金属氢化物、有机液体、碳基材料等 ) 的新型储氢技术, 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增加储液罐的数量和体积或者提高储液罐的离子浓度来增加液流电池的容量, 采用超级电容对供电系统进行能量补偿, 可以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地下工程毕竟空间大小有限, 采用分布式供电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电能。因此按防护分区设置分布式电源结构非常适合地下工程这种特殊的供电体系。

3 地下工程中直流微网供电结构

如图2所示为新能源供电系统的整体结构, 考虑到平战结合, 平时用电网中的电通过整流把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送到直流母线上, 满足日常维护保养、通风照明等设备的用电, 同时可以给液流电池、锂电池、超级电容充电 ;战时当大电网瘫痪时, 关断大电网与系统的开关, 启动燃料电池和液流电池作为系统的主发电机, 超级电容、锂电池作为储能元件对电网进行补偿以及对多余能量的存储, 燃料电池发出的电需要通过DC/DC进行稳压连接到母线上, 储能元件既要充电也要放电, 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将其连接到母线上。系统中负载既有直流负载也有交流负载, 通过DC/DC变换将母线电压转换为直流负载需要的电压等级, 并通过DC/AC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220 V电压供给交流负载。

4 地下工程中直流微网供电方式

直流电力系统类型主要分为集中供电方式和分布式供电方式。目前分布式供电方式发展越来越迅速, 以其高可靠性正逐步取代集中供电方式, 在地下工程中这两种供电方式均可以被采用, 下面分析这两种供电方式的具体形式和主要特点。

4.1 集中供电方式

集中供电系统是将包括PEMFC、液流电池、超级电容、锂电池、直流斩波变换器和配电屏等相关的直流电源设备安装在供电室, 如图3所示。

这种结构中既有外部电源又有内部备用新能源电站, 内外电源一般分列运行, 将动力与通信、照明负荷分别接在不同的母线段上供电。分列运行的优点是操作简单, 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性。对一级负荷主要采用Ⅲ段和Ⅳ段母线的双电源负荷侧自动切换的供电方式, 采用这种双电源自动切换措施, 能够较好地保证一级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对二级负荷采用Ⅲ段和Ⅳ段母线的双电源负荷侧手动切换的供电方式, 能够满足二级负荷一定的可靠性要求, 当电源容量不足时自动切除三级负荷。

4.2 分布式供电方式

分布式供电方式的运行方式与集中式供电方式大致相同, 如图4所示, 都采用双电源分列运行、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一级负荷在Ⅰ段母线和Ⅱ段母线的双电源负荷侧实现自动切换, 同时备用新能源电源在双电源负荷侧自动切换的供电措施 ;二级负荷在Ⅰ段母线和Ⅱ段母线的双电源负荷侧实现手动切换, 且在备用新能源电源双电源负荷侧手动切换 ;三级负荷在备用新能源容量充足时手动切换为其提供电能, 在系统容量不足时将三级负荷手动切除。

当对负载进行独立供电时, 各组负载均拥有独立的电源转换单元和电源控制单元, 由于系统的规模相对较小, 而且负载情况基本上已给出, 对于系统的稳定性设计以及故障的隔离都比较方便, 但是在散热处理以及负载的扩充方面存在不足 ;当对负载集中供电时, 同一个电源向不同的负载传输电能, 电源不能够灵活地进行扩充, 线路上的损耗也比较大, 然而在稳定性设计方面却比较简单。总体来说, 分布式供电在可靠性和优化设计方面比集中供电要好, 合理地选择电源和布线方案, 更有利于提高地下工程供电系统的利用率和安全稳定性。

12.矿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篇十二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说明:概述市场及技术发展现状和项目提出的理由

二、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建设单位

(三)项目拟建地区和地点

(四)项目建设内容

(五)项目建设进度

(六)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三、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四、主要经济指标说明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一、建设单位简介

二、企业

三、管理团队

四、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组织结构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市场规模

二、目标市场分析

三、项目建设规模

第四章产品与技术方案

一、产品方案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生产工艺流程

四、主要生产设备

第五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二、项目建设地区地理位置

三、项目建设地区基础设施

四、项目建设地区产业基础

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与总图布置

一、工程建设原则

二、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三、主体建筑工程

四、辅助工程建设

第七章节能、节水保护

一、编制依据

二、能耗与水耗分析

三、节能、节水措施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一、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

二、环境影响分析

三、环境保护措施

四、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五、消防措施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阶段规划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章建设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范围

二、建设投资估算

(一)项目总投资

(二)固定资产投资

(三)流动资金

三、分年投资计划表

四、资金筹措

第十一章项目财务评价

一、基本财务数据

二、销售收入预测与成本费用估算

三、盈利能力分析

1、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2、现金流量表

3、计算相关财务指标

四、敏感性分析

五、盈亏平衡分析

六、财务评价结论假设

第十二章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一、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

二、项目建设建议

13.建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十三

一、市场分析

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国内外市场相关产品的供求状况。重点调查目前国内同行企业的布局及生产销售情况。

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分析预测项目产品未来的市场需求量及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所占市场份额。

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项目产品成本、价格、行业标准、质量要求和项目产品供需对同类产品价格变化的影响程度等。

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根据市场前景分析,提出项目产品的市场定位、生产规模、预期销售目标。

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14.浅议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重要性 篇十四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确定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资体制的改革, 把原来由政府财政统一分配投资的体制变成了由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的多元投资格局, 打破了由一个业主建设单位无偿使用的局面。因此投资业主和国家审批机关主要根据可行性研究提供的评价结果, 确定对此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和如何进行投资, 规模应有多大, 建设时间和投资应如何安排, 采用哪种技术方案最合理等它是项目建设单位决策性的文件。

1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主要是考查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经济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 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1.1 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它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技术应用。深入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工程选址, 工艺技术方案和主要设备方案, 主要材料辅助材料, 环境影响问题。

1.2 经济上盈利性和合理性

主要是对工程项目投产前期的所需资金进行详细估算, 融资分析, 财务分析, 国民经济评价, 社会评价,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风险分析, 综合评价等等。

1.3 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主要是对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经营的组织机构, 项目进度计划进行统一管理规划。

1.4 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主要是考虑当今技术能不能满足项目实施的要求。

2 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

2.1 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融资的重要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要详细预测项目的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及贷款偿还能力。而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措资金, 特别是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向国家申请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2.2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期项目管理的

依据

可行性研究不仅对拟建的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论证, 判断项目是否可行, 值得投资, 要进行反复比较, 寻求最佳建设方案, 避免项目方案的多变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时间的延误。这就需要严格实行项目建议书, 可研报告的审批制度, 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和足够的深度。假如在设计初期不能提出高质量的、切合实际的设计任务书, 不能将建设意图用标准的技术术语表达出来, 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地控制设计全过程。如果使工程的初步设计起不到控制工程轮廓及主要功能的作用, 或在只有一个粗略的方案下便草率地进入施工图设计, 设计项目管理与施工肯定会出问题。可行性研究中总的目标如控制不好, 使设计过程中朝令夕改, 设计者无所适从, 顾此失彼, 往往造成产品先天不足。因此初步设计概算必须在可研报告估算控制范围之内, 初步设计未获批准, 不得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重大设计变更必须报原批准机关审批。避免工程建设中不断追加投资使工程管理失控, 造成“半拉子工程”、“胡子工程”, 给国家及投资业主带来巨大损失。

在现实经济环境中, 业主建设单位希望挖潜降低工程造价, 特别是一些民营、个体业主, 他们缺乏懂技术的专家为他们的项目认证、研究, 也不愿花高价聘请具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草率上项目, 从而在项目中隐藏着一些可行性研究中很多未解决的问题, 只走形式, 不重实质, 不能为设计阶段提供良好的设计环境, 造成设计工作不应有的反复, 甚至在施工中产生过多的设计变更, 造成部分工程废弃及延误工期。因此, 搞好可行性研究是搞好设计项目管理的前提, 决策失误不但工程项目没有经济效益, 而且损失可能是惨重的。可行性研究是避免设计项目管理是决策失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及投产后经营效益责任的重要手段。

2.3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后评估的依据

建设项目后评估是在项目建成运营一段时间后, 评价项目实际运营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 因此, 后评估应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 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

3 如何做好可行性研究的措施

3.1 专业的体制管理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工程项目建设必须实现两大转变:一是改企转制, 由过去的附属于部门的事业单位转变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转变经营机制, 由过去局限于特定行业开展单一业务的职能型机构, 转变为面向投资建设全过程服务、并按照市场机制进行的社会中介机构。在当前加强工程咨询勘察设计企业内部改革, 努力提高队伍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专业的技术人员

如今随着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工程咨询设计单位要勇敢地走向市场, 使可行性研究与设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感。设计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图纸上每一条线、每一个点和数字都代表着技术责任和一定数量的资金, 设计质量的优劣对工程建设有直接的联系。

3.3 可靠的资料数据

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在数据上不能弄虚作假。测量勘探人员要认真记录测量数据, 以免投资方因数据误差而盲目投资。

3.4 专业的审查制度

设计咨询和设计审查都是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和惯例, 如果没有这些制度就难以和国际接轨。因此, 要树立工程咨询和设计项目管理的权威, 推进设计技术进步, 确保投资效益的成效, 必须坚持内行咨询内行的原则, 不能搞外行咨询内行。这对节省投资, 提高勘察设计质量, 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总之可行性研究要以质量控制为核心, 对项目的规模、建设标准、工艺布局、产业规划、技术进步等方面应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可行性论证是项目实施的概念阶段, 可以说是项目概念阶段的核心内容。要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对项目所涉及的领域、总投资、经济效益、技术可行性、环境情况、资金、政策支持、社会效益等方面要进行全方位的论证和评估。项目可行性论证工作对项目成败及投入的收益将产生直接、巨大的影响;决定项目实施与否是项目可行性论证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是客观、全面、真实、科学与公正。

参考文献

[1]张一驰, 孙仁金, 张怡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2007, 21 (1) .

[2]孙志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2005, 28 (4) .

[3]王皓.我国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可信度研究.2003, 5.

15.软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十五

关键词:大窑湾港;北岸港区;综合场站;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风险识别

根据《大连港总体规划》和大窑湾港区集装箱经营现状,作为未来集装箱主要经营港区的大窑湾北岸港区,其腹地范围是在现有腹地基础上的扩展。目前港区集装箱吞吐量主要依托于大连及其周边开发区和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等企业产品进出口业务,远期可以利用大窑湾北岸综合场站良好的规范化服务将腹地范围逐步扩大,成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集装箱服务港区。因此,大窑湾港北岸港区综合场站扩建工程的腹地主要为东北三省,其中核心腹地为大连市及其周边开发区和临港工业区。

1、总平面布置及结构方案

1.1总平面布置

根据大窑湾北岸作业区的功能定位及区划以及《大连港大窑湾港区北岸作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设计的陆域主要布置空箱场区,南端场区布置部分重箱场区,另外设置生产辅助设施用地,相同功能区域相对集中布置。

方案一:空箱场区共分为4个区块,总用地面积为77.9万m2。每块场区分别设置专用的生产办公楼。重箱场区布置在整个用地区域南端场区内,总面积有6.8万m2,区域内布置有专用的C.F.S库,占地面积为1.2万m2。根据厂区工艺管线、供电等需要,在用地场区中部还设置了变电所、污水处理站和电话交换模块局。方案二:根据功能设置上的需要,与方案一不同之处为陆域只布置空箱场区。根据场站工艺布置,方案一总平面布置重箱区靠近场站入口,交通更流畅便利;方案二中场站入口离城市规划路较远,现阶段本工程推荐总平面布置方案一。

1.2结构方案

本工程水工建筑物包括新建临时主围堰706.7m;新建临时子围堰1238m;吹填海域面积31.8万m2,吹填方量323.5万m?,已完成海域补偿。吹填料来源:港池东段疏浚量可达955.5萬m?。临时主围堰波浪较小,淤泥较深,通过对护面块石斜坡堤和宽肩台斜坡堤2种结构方案比选。 结构方案一为护面块石斜坡堤,方案二为宽肩台斜坡堤。子围堰全部采用开山石(含泥量<10%)回填。因此,方案一在使用功能和整体性、耐久性上及施工工期与方案二相差无几,但在造价投资上明显优于方案二,因此本报告推荐采用方案一,即护面块石斜坡堤方案。

1.3工程投资及效益分析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值为80179万元;其中包括工程投资39166万元;建设期利息3570万元。全部投资按照30%自有资金,70%银行贷款计算;建设期贷款利率6.55%、建设期2年。从财务评价指标测算结果来看,项目投资所得税前、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分别为13.97%和12.06%,高于8%的行业平均收益率水平;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税后分别为18.71%和15.34%,可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因此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从财务评价和经济分析结果来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合理的可行的。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

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期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国家对辽宁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省政府要求的2013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TEU的目标,为大连港口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具有充足的陆域空间,集疏运通道畅通。港区后方陆域广阔,且毗邻保税区、金州新区,为未来提供了较大的扩展空间,为集中和大规模开发港口及临港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大窑湾港北岸港区综合场站扩建连接保税区、北三市以及通过沈大高速、丹大高速及铁路系统和东北腹地相连。腹地区域广阔,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空间,为大窑湾北岸集装箱综合场站扩建工程建设提供了保障。

大窑湾港北岸港区综合场站扩建工程功能定位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划,但新建港区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大窑湾北岸集装箱综合场站扩建工程功能定位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辽宁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大连市城市发展规划、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对大连港大窑湾港区的功能定位相一致,使其成为大连市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合港区,具有重要的临港物流产业聚集功能。但港区尚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各项功能尚不配套,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和政策支持。尤其在港口用地和外部环境条件上需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配套的依托建设条件。

3、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分析

3.1风险识别分析

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没有完全过去,全球经济走向还不十分明朗。腹地经济发展能否达到总体经济预期水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能否达到预测量等等。因此,本扩建工程建设环境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本工程面临着一定的投资和经营风险。通过本工程敏感性分析可以看出,投资和营业收入是影响本工程投资收益的敏感因素。而投资是本工程经营必备的先决条件。运营收入主要由集装箱进出口吞吐量和场站处理量决定的。所以,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港口经营存在一定的投资和经营风险。

3.2风险应对措施

首先,充分依托港区现有基础设施,企业尽量利用社会提供的基础配套,并对工程建设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造价,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投资风险。

其次,由于本项目是大连港集装箱发展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因此,要瞄准港口集装箱市场的变化,抓住有利时机,在国家基础投资扩大的合适时机充分发挥集装箱综合场站基础设施功能,为港口临港产业和集装箱综合场站快速周转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港区泊位的利用率,提高港口吞吐量。从而,保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场站集装箱处理量,保证港口经营效益。

再次,在加强腹地物流和临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强调本区域经济腹地和临港产业带物流链的同步建设,促进港区腹地经济较快发展。腹地经济的发展必将扩大对集装箱物流的需求和加工需求,增强港口对腹地物流链的服务水平,吸引腹地物流企业入住港口集装箱综合场站,增加临港物流企业加工能力和供给能力,提升港口对临港产业的服务功能,延长港口物流产业服务带,从而增加港口吞吐量,提高经营收益。把经营风险降到较低的水平。

上一篇:饭店转让合同协议书范例下一篇:30岁男人创业做什么好-7个精选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