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指导思想感想(通用8篇)
1.党的指导思想感想 篇一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继续解放思想的要求。半年多来,神州大地上继续解放思想的热潮方兴未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什么要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如何继续解放思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觉倡导和积极推动的 在党的十七大筹备、召开直至贯彻落实的各个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破解发展面临的新难题、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崇高使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继续解放思想的问题,明确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着眼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中央如此突出地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如此明确地指出继续解放思想要落实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这既是有深刻含义的,也是有现实针对性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就深刻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还说:“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因此,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也不可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胡锦涛同志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生机活力,真正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这就更加透彻地阐明: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继续解放思想,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前两个15年同第三个15年的连接点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个10年的后半程同第二个10年的连接点上提出和进行的。这既着眼于承前继往,更着眼于启后开来,其目的就是要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活力,使我们党和国家生机长存、活力长在。对继续解放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正应当这样去理解和把握。
解放思想的本质,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使我们的思想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相符合,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是真正解放思想。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在改革开放30年已经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破除骄傲自满、停滞不前的思想,面对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对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面对实现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繁重任务,使全党同志自觉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勇于直面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把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全面推向前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战略部署来进行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推动的历次思想解放,都同完成党在特定阶段的历史任务相联系;新时期以来每个发展阶段的思想解放,也只有紧紧围绕党的指导思想来进行,才能保证思想解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有序推进、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全党全国范围的解放思想是紧紧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来进行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党全国范围的解放思想是紧紧围绕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来进行的;世纪之交,在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时刻,全党全国范围的解放思想是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来进行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党全国范围的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大以来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中央的各项战略部署来进行。这些重要精神、重要讲话和各项战略部署,既指明了继续解放思想的正确方向,也明确了继续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总体要求。
比如,党的十七大深刻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与我们党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紧密相关的树立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其实就是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是因为,精神状态问题历来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问题。努力形成和始终保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状态,对于我们党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是至关重要的。
又比如,党的十七大还深刻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要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是这样说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前三句话指明了继续解放思想要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后四句话则阐明了继续解放思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求。
我们说前三句话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要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前提。
同这个问题相联系的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不同阶段倡导的思想解放。这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改革开放启动时期,体现拨乱反正要求的思想解放;二是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这样体现与时俱进精神的思想解放。
体现拨乱反正要求的思想解放,是在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严重偏差和失误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全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通过拨乱反正来纠正失误、正本清源。即便是这样的思想解放,也并不是全盘否定式的抛弃,而是辩证分析式的扬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
体现与时俱进精神的思想解放,则是把保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增强党和国家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相继提出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就是这样。这些创新的理虑我们惮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不同阶段实现的思想理论上的伟大觉醒。第一个方面的伟大觉醒,主要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明确了我国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第二个方面的伟大觉醒,主要探索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明确了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第三个方面的伟大觉醒,主要探索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进到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和发展方式。新时期以来党在这三方面的伟大觉醒,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境界;党在新时期以来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推动的历次思想解放,则是要求全党同志从理论到实践同步达到这样的新境界。
我们说后四句话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的目标要求,这是因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继续解放思想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服务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继续解放思想,是要为实现这个目标扫除思想障碍;坚持改革开放,则是要为实现这个目标扫除体制障碍。如果说新时期伊始我们党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要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杀出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血路来,那么,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则是要闯出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好路和新路来。
还应当看到,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落实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上来,表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全党继续解放思想,是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是继续解放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同志在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是把解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和果断地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为解放思想的中心和主题的;江泽民同志在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时,是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作为推动新的思想解放的中心和主题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时,是把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新的思想解放的中心和主题的。可见,党在新时期一以贯之地坚持把解放生产力作为解放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去理解和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就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紧紧围绕坚持改革方向、推进各方面体制创新来进行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推动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是同启动和推进改革、加快和深化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也是如此。新起点上的继续解放思想,既要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要推动深化改革、完善改革。正因为这样,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继续推进各方面体制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一系列战略部署,用继续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关键是要把握三条:
全面领会、自觉运用党的十七大总结的我国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完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化,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完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改革决策的科学化、**化,使各项改革决策既有兴国强国的大计又有惠民富民的方略;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使改革进一步兼顾各方面利益、照顾各方面关切,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按照我们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战略思想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适应我国经济基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人民**意识的不断增强,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同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相比,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不适应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要求全党同志立足于党的十七大所拓展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认识空间和实践空间,继续解放思想;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战略思想,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既坚定不移又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继续把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信赖和拥护、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活力勃发、充满创造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同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开拓出一个使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崭新局面,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范文网
2.党的指导思想感想 篇二
什么是党的思想建设?现在,在理论界对党的思想建设的提法很多。比如,宋晓明主编的《中共党建史》认为,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主要环节。从党建理论上看,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容大体分为两方面,一是思想理论建设;二是思想道德建设。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指导,使它成为全中国人民的认识向导;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从而使它成为全中国人民的道德楷模。两者结合,使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有的人提出,党的思想建设的问题,就是党员的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的问题。也有的人提出:“党的思想建设主要是相对于党的组织建设和政治建设而言的……党的思想建设主要是指党内的思想教育、思想斗争和思想领导,就是对党员、党的干部进行宣传教育。其主要任务,一是理论教育,即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解决我国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二是党性和理想教育,使党员坚持共产党的党性原则,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自觉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三是政策教育,在党内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党员的政策水平,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很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我们常说的党的作风建设,其中很多内容与党的思想建设是相同的,党性、党风的教育,作风的整顿,其本身也是党的思想建设的组成部分。”在众多党建学者对党的思想建设内涵的阐述中,笔者更倾向于包赛因对党的思想建设的阐述,他认为,党的思想建设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使广大党员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和思想素质,增强党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党的纲领、路线和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党同志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而解决党的事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地总结和概括新的实践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向前进,使党能担当起领导改革和建设的历史重任。
二、党的思想建设的时代背景
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并处在不断的实现当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传统经济活动冲破国界,经济增长的诸要素在市场法则的驱动下出现全球范围的流动与组合,而且带动了政治、文化等在全球的渗透与冲击。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得人类的一切交往变得更加便利。另一方面,它也加速了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的渗透和侵蚀。也就是说,我们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在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好的、有利的东西被我们吸收了,同时苍蝇、蚊子也跟着飞了进来,各种黑色、黄色、灰色的不健康的文化垃圾通过各种渠道也涌入我国,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尤其影响着广大党员的思想和观念,经济全球化对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的直接影响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比以往的渗透更深,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更加泛滥,传播得更加广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想尽办法尽一切可能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不遗余力地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用各种手段来否定马克思主义,这给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带来极为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到今天已经30多年,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变化。其中,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无疑给党的思想建设带来了挑战。改革开放其中一项重大成果就是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作用,现在是有目共睹,成绩骄人。但市场经济给我们意识形态领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小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思想、文化的接受、喜好,也就是价值取向都会有所不同。那么不同利益主体接受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会开始发生碰撞,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开始发生冲突。面对这样一种状况,作为中国执政党共产党来说,她必然要对价值冲突加以调控和引导,从而使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更确切地说,这是党的思想建设应负有的责任。
从党内看,截止到2003年12月底,全国党员人数是6 823.22万人,将近7 000万。这其中新党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干部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这些年轻领导干部有创新意识、奋发上进,为我们党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但随着年轻领导干部的加入,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问题。这些年轻干部大多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求学、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他们中很多中人没有经历过老一辈党员所经历的那种艰苦生活的考验和磨练,他们的理想信念很容易发生动摇,其中不乏有人甚至会腐败堕落。这也给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
可见,新形势下,世情、党情、国情给我们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一个很严峻的挑战。
三、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
1.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没有党的思想建设,就不可能对形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因而也就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这就势必会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还有很多突出问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平衡;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比较多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党的思想建设依据变化了的客观形势,走在实践的前面,发现问题,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对当前的客观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统一思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恢复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情况下取得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一个政党而言,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党的实践活动的根本思维方式和它所遵循的根本思想原则。没有一个政党可以在思想路线不正确的情况下,能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今天,要求我们继续注重党的思想建设,把党建设成为领导改革开放事业的坚强核心。
2.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
首先,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
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方面,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二是理论方面,我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先进,不仅在于它有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有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指导,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
其次,从实现党的领导方式来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对实现党的领导也有重要作用。
党在实现自己的领导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政治领导,“即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方向的领导”;思想领导,主要指通过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广大党员和群众,用党的基本路线的精神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组织领导,就是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培养、选拔、使用和监督党员干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各级党组织的党员干部以及全体党员的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从而实现党对国家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种组织的统一领导。组织领导是实现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物质保证。党的思想建设与党的这几种领导方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政治路线,从而实现政治领导;只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宣传教育群众,才能使人们群众接受党的主张,并为之奋斗,从而更好地实现党的思想领导;只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才能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使党始终保持集中统一。
3.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个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都十分重视先进理论的指导作用,在他们写的《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党的性质、任务、特点和策略原则等问题,都作了原则性的论述,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恩格斯也强调:“我们党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4]
摘要: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中心环节。21世纪,中国共产党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要把我党建设成为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必须继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关键词:党的思想建设,内涵,时代背景,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宋晓明.中共党建史(1976-1994)[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6.
[2]牛安生.刘少奇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3]包赛因.强化党的执政意识完善党的思想建设[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3.党的指导思想感想 篇三
记者:程院长,您好!我们党已走过了91年的非凡历程,召开了17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不久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发展史来看,修改党章是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在修改党章的问题上有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即党的指导思想表述问题。能否请您先向本刊读者介绍一下历史上我们党历次党章中关于党的指导思想表述情况及其具体变化?
程恩富:好的。党章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思想组织上的一致和组织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章程,是政党的政治纲领和行为规范。对我们党来说,党章的性质、内容和产生程序决定了党章在党内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刘少奇曾指出,“党章,党的法规,不仅是要规定党的基本原则,而且要根据这些原则规定党的组织之实际行动的方法,规定党的建造的组织形式与党的内部生活规则。”邓小平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但是,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大法”,其制定不是一劳永逸的,必然随着我们党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1921年党的一大标志着我们党的正式成立,当时大会虽然没有通过正式的党章,但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具有党章的功能。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党章。此后,我们党的每次大会都把通过修改党章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可以说,党章发展变化的历史也是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见证。这其中,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的变化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来认识。
第一个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至1949年)。从党章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来看,在1945年党的七大以前的历次党章中,并没有对党的指导思想做出明确的表述。也就是说,党的指导思想内容首次明确写进党章的是在七大党章中。党的七大是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成熟的标志。这在七大党章中可以得到具体的体现。七大党章在内容结构上更加完善成熟,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首次出现了“总纲”部分,对党的性质、党的目标、纲领和党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具体规定。关于党的指导思想,七大党章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批判地接收中国的与外国的历史遗产,反对任何唯心主义的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正如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章的总纲上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在党章的条文上又规定:努力地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这是我们这次修改的党章的一个最大的历史特点。”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前(1949年至1978年)。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是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的第一部党章,其中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八大党章没有将“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这是一个重要变化。关于八大党章中不提“毛泽东思想”的原因,历来有多种解释,但真正的原因是根据毛泽东本人的提议。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提出,要提马克思主义,不提他本人的思想。此后,党的九大通过的党章和十大通过的党章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是一样的,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大通过的党章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略有变化,在总纲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新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从1978年至今,我们党召开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共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代表大会,我们党都根据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党章》的修订、补充或丰富,把党所获得的实践成果和理论创新及时地记录下来,统一全党的思想,不断地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和党的十三大通过的党章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而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对党章的修订或调整的幅度较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修改党章中都得到了具体体现和反映。这几次党章对党的建设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
二
记者:那么,能否详细谈谈党的十四大以来几次党章修改的情况和影响?
程恩富:好的。1992年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中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指针”。十四大党章突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并将其贯穿党章全文。新党章在总纲部分,增加了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进程的表述,阐述了我们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从而也就阐发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过程。新党章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载入了党章,并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1997年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中关于指导思想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十五大党章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党的十六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这次修订党章集中在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大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章的这次修订,总纲在原来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论述,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论述和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论述之后,对原来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加以调整补充,形成了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突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形势下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指导作用,坚持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2007年党的十七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写入党章。十七大党章总纲指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党章(以及宪法)里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修订,是随着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不断产生而与时俱进的。这种关于治党治国指导思想表述的修订和丰富,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广大党员和我国人民的愿望与要求,也反映出当代中国和世界发生着深刻变化。这四次党的代表大会对党章的修订,其中关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党内党外和国内国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根据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国情和党情,对治党治国指导思想及时地进行修订和充实,做出新的表述,是合情合理的,是一种正常的历史现象和历史结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及时在党章中体现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有利于更好地把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及其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深刻体现了“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无疑,近十年来我们的党和国家经过更为深入的建设,党情和国情发生了比以前更为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和进步,在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两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做出了新的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而全党认真贯彻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就是认真执行了党章里的规定,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由于10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而产生的巨大进步和成就,因而在广大党员和全国人民中,产生了对党的指导思想作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的要求。我认为,我们党应当及时地、充分地反映这样的党心和民心,不失时机地对治党治国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更为科学的阐述。
三
记者:从十四大以来党章中关于党的指导思想表述情况来看,随着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丰富和发展,党的指导思想表述语的内容也长了起来。这就涉及到近年来常被议论的一个问题,即如何更准确凝练地表达和阐述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这个问题在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中常被提及,并且在高校中流行着一些简化性的名称,如把毛泽东思想概论简称为“毛概”,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简称为“邓三科”,把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简称为“中特理论”。这些简称当然有失准确性和科学性,但这从一个层面反映出人们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表述语凝练化的期待。实际上,就党章中关于党的指导思想表述,也存在类似问题。那么,您对此有何看法?
程恩富:的确,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在党章中应对党的指导思想做新的修订,使文字的表述更为简约、精炼和科学,即把十六大党章、十七大党章关于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表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调整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或行动指南)”,平时行文或说话可以简称为“以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或行动指南)”或“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狭义的,是指不包括斯大林理论在内的马列主义,而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应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记者:那么,作这样的修订的理由是什么呢?
程恩富:第一,简称为“以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这个建议,首先是因为十七大党章中已经具有这一含义和相关词语,我们只是简洁地提炼一下,没有改变其基本精神。近几年,党的有关文件和文章经常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样的长句,或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而没有提到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频频受到国内外的议论,因而非常有必要及时加以改进。
第二,简称为“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这个建议,来自习近平同志今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他指出:“党的纯洁性,体现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各个方面。体现在思想上,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把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作为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坚决同各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作斗争。”我们认为,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表述党的指导思想,也具有简洁性。只是还必须说明,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狭义的,是指不包括斯大林理论在内的马列主义,因为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则应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或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在各自的历史时期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发展做出了指导和贡献。由于它们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自产生以来依次诞生的作为该运动的指导思想,因而完全可以把它们集中起来,概括为“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用这样一个专用词汇来表述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自己创造的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成果,它们都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和成果,因而均属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里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运动及其伟大事业的继续前进和发展,在党的指导思想的建设方面,我们党一定还会做出新的理论创新,形成新的可以作为我们党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无疑,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到今天,人们在行文和说话的时候,把依次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都分阶段地一一罗列出来,全都叙说一遍,显然是很繁琐的,甚至成了一件使人产生厌烦情绪的事情。因此,无论从制定党的文件或一般写作的要求来说,还是人们日常的语言交流,都越来越强烈地需要一种能够把这些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集中起来加以叙述或表达的简练的方式和词汇。无疑,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做出一种简约而集中的概括和表述,已经成为时下我国人民和全体党员的普遍愿望和要求。况且,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习惯的语言和文字的表达方式,也将迫使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任何繁琐冗长的(上接第3页)
东西都是不利于大众化和传播的。
第四,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目前这四种党的思想理论创新成果,集中用“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这样一个专用词汇来表述,而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词,一方面是区别于之前我们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术语只概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个理论成果,而不包含毛泽东思想;另一方面,不用“体系”一词,反而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词语的逻辑上科学地统一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创立的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无疑都是理论思想上的科学体系,人们不会因为没有在它们身上使用“体系”一词而否认它们不是体系。显然在正式的术语上再附加上“体系”是多余的。没有在文字上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称之为体系,仅仅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文字和语言上的对比,并不会为任何称为“体系”的思想理论增加任何分量,试图表明“体系”中包含几个理论成果也不是必须的最佳用法,因为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分别包括马克思思想和恩格斯思想两大理论成果,马列主义也是分别包括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两大理论成果的。
4.学习党的十七大感想 篇四
我认为,党的十七大万众瞩目,hjt同志所作的工作
hjt总书记的报告令人振奋,非常实在,旗帜、目标和途径非常明确,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7年10月15日上午,举世瞩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主题鲜明、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六大以来我国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更加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报告将教育工作作为民生的首要问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身为教师,我们自然会关注教育,身为职业教育战线的教师,当然更加关注职业教育。从总书记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总书记讲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个问题时,我们听到了这样一段话:“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报告指出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报告中虽然有关教育的文字篇幅不多,但字字千金,切中要害,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新的部署。其中又再次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公益性,并表示将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无可否认,教育在最近几年确实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即将实现免费;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达2500万人,毛入学率提高到22%;贫困家庭学生可以申请各种助学贷款等等。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让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这本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保障教育的公益性,就必须正视当下教育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高学费让教育门槛依然偏高,教育的公益性不时面临着教育产业化的诱惑。有调查显示,20年前,大学学费只有200元,现在已高达5000元,涨幅达25倍。一名农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名大学生。教育作为稀缺的资源,仍然没有普及到全社会。正是因为教育中存在着这些问题,所以强调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就显得十分必要。保障教育的公益性,关键是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今年,这一范围将扩大到全国农村。在部分省份,比如广东省,不但农村学生免学杂费,连城市学生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这些都表明,在教育事业上,政府投入逐年增加。但尽管如此,也应看到,我们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还有待提高,3%的比例与实际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而,报告中提到的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无疑是教育的最大福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和希望,这让我们深深地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日前,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同时,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畅谈体会,吐露心声。
“教师要把关爱学生放在首位!”第三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之
一、吉林大学副校长李玉林阐释了这样的看法。他认为,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仅仅教书是不够的,更要关爱学生。老师一定要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学生的困难是什么,这才是做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在这方面,大学老师应该多向中小学老师学习。李玉林还提出,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就是要把优秀人才吸引到师资队伍中来。打个比方,教师队伍光有堆、没有尖是不够的,这是一个规模和质量的问题。
省实验中学校长龚玲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做到立德为首,育人为本,正己为先。这要求教师把具有高尚的道德视为职业之魂,把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视为做事之根,把以身作则、行为示范视为立身之本。其次要发展专业,提升能力,敢于创新,要积累深厚的知识功底,追求学科的教学前沿。她认为,教师的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学校也要积极营造氛围,建构载体,搭设平台,促进教师在师德建设、为人师表等方面不断完善。
做老师就要淡薄名利,潜下心来育人。松原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赵秀丽,结合自己教书育人的经历,道出了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的朴素情怀。她说:“我是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虽然我的学生都不能清楚地叫一声„老师‟,但是每每看到他们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总感觉是种提醒,一定要多教他们一点知识和生存的技能,让他们将来回归主流社会时,可以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才是做教师最大的成就。”
5.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心得感想 篇五
发布时间:2012-02-27 来源:学习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思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坚持与时俱进:
1、必须站在时代前列,立足时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问题。
2、创造发展马列主义,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掌握规律,既要坚持马列主义又要开创新未来,新实践,新发展。
3、尊重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吸引一些新经验,新成果,为国家增添新生量。作为新青年的我更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作为一个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我不但要了解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宗旨、目标、新时期的总任务,党员的义务、权利、纪律,还要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反映。入党动机的纯正代表共产党的党性,共产党员内在品格的集中体现。重要的是,我要追求思想上的入党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入党,要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断正确自身的入党动机,实践—认识—实践,在实践中形成信念,积极为党工作,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入党,这一最慎重、最严肃的选择,需要多方面的不断努力,才能实现。
首先,要不断深入学习党的理论,体会其实质精神,结合当今动态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思想上,要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武装自己,实事求是,不断吸收新血液,指导自我修养。
其次,在实践中,要按照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为社会出一份力,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在基层中,从自身出发,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学习工作中,时刻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的先进作用。最后,要主动接受组织的教育、考察,严于自己,提高修养。
以上就是我对于本次党的理论学习的体会和努力方向。单凭这几天学到知识是不足的,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更要以高度的自觉性和政治热情加强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只有在理论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定追求,才能在思想上真正做到入党,才能不断地向党组织靠拢。
无论在入党的道路上有多少考验与艰辛,我都将以入党作为毕生的志向,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心得感想 相关文章: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心得体会部队党委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心得体会英语学习方法与感想深入学习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学习心得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个人心得体会学习创建型机关个人心得体会精细化管理学习心得团队管理学习心得查看更多>> 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心得体会
来源: | 编辑: | 点击:5961 | 时间:2007-6-28 | 收藏本文 【字号:大中 小】
一、充分认识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党员队伍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党员队伍中还存在着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所以很有必要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时代的要求,党长期执政的要求,而且这次教育活动一定要搞好。要理论联系实际,取得成效。
二、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尽管目前党内存在某些消极因素,党的威信较之以前有所下降。但我们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信党的事业是伟大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的最终目标一定会实现。我们党员要站在党的立场上,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自我批评,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添彩。
三、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路线
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我们做为一名普通党员,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给群众起一个表率作用;同时,又要关心周围的群众,及时向组织反映群众的正当要求,尽自己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抓紧学习,善于学习理论知识、业务知识、政策方针等,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坚持与时俱进:
1、必须站在时代前列,立足时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问题。
2、创造发展马列主义,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掌握规律,既要坚持马列主义又要开创新未来,新实践,新发展。
3、尊重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吸引一些新经验,新成果,为国家增添新生量。作为新青年的我更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作为一个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我不但要了解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宗旨、目标、新时期的总任务,党员的义务、权利、纪律,还要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反映。入党动机的纯正代表共产党的党性,共产党员内在品格的集中体现。重要的是,我要追求思想上的入党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入党,要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断正确自身的入党动机,实践—认识—实践,在实践中形成信念,积极为党工作,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入党,这一最慎重、最严肃的选择,需要多方面的不断努力,才能实现。首先,要不断深入学习党的理论,体会其实质精神,结合当今动态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思想上,要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武装自己,实事求是,不断吸收新血液,指导自我修养。
6.学习党的纯洁性教育感想 篇六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都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 这既是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今天反腐倡廉、推进党建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保持党的纯洁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即将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家庭的预备党员,学习党的纯洁性教育更是意义重大。
通过对党的纯洁性教育的学习,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认识更充分,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准则理解更深刻了。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应有之义。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惯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是同党的性质和宗旨紧密联系的。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要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毛泽东认为,共产党不是一个特殊利益集团,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邓小平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既然党是人民的工具,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也不追求特殊的利益,因而党就必须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始终保持纯洁性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党的纯洁性同先进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纯洁性是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纯洁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理念,它贯穿了党的90多年发展历程,与我们党夺取的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紧密相联,与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密相关,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相随。中国共产党90年的建设历程,就是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过程。从1921年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夺取全国政权仅仅用了28年的时间,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领导下从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追求自身利益的“党派”来看,而是始终强调,我们一切党员的一切牺牲、努力和斗争,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和解放,而不是为了别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保持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抓手,从保持纯洁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旗帜鲜明
地反腐败作为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手段,有力地保持了党的肌体健康。按照党的建设的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端正党风、解决干部特殊化和纠正不正之风方面制定了许多廉政制度和规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涉及党内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整顿党风和廉政建设提供了依据。党的十七大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反腐倡廉同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一样,成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是从制度上保证党的纯洁性的根本举措。作为一名即将转正的预备党员,就必须时刻保证做好一个“纯洁的人”,就必须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做人,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不搞小圈子,不搞亲亲疏疏,不拉帮结派。为我们党的肌体的更加纯洁、健康、充满活力做自己的一份贡献。
7.用系统思想来规划党的建设 篇七
其实, 党仍然是一个组织, 党的建设问题也就是一个组织的管理问题, 而自1911年泰勒提出科学管理思想以来, 管理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组织管理理论日趋成熟。为此, 我们可以借鉴组织管理的理论应用于党的建设。而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 为此, 我们可以用系统管理思想来规划我们党的建设。尤其是一般系统结构理论, 该理论是由我国学者林福永教授提出和发展的一种新的系统论, 该理论指出, 系统的行为或功能是由系统所处的环境和系统的结构决定的。如果把我们党看成一个系统, 那么要搞好党的建设也就是要使系统有好的行为或功能, 进而改善系统所处的环境 (一般环境很难改变) , 并设计好系统的结构, 以实现期望的系统行为或功能。这里, 系统的行为或功能也就是党建要实现的目标, 系统所处的环境就是新时期的社会大的宏观环境, 系统的结构也就是党内各种关系的集合。
一、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建的总目标
党建的总目标也即党作为一个系统它期望的行为或功能是什么。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 按照党章要求, 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求真务实、改革创新, 艰苦奋斗、清正廉洁, 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二、努力改善社会宏观环境
任何一个系统都处在一个大的环境当中, 而且一般这个大的环境很难去改变, 而党所处的这个社会大的宏观环境也尤其如此, 但这也并不表示我们就听之任之, 我们还是可以做些努力来改善这个外部环境。然而, 说到这个社会大的宏观环境, 它太大了我们无法面面俱到得来改善, 为此, 我们把一些和党建联系比较密切的方面作为着眼点来考虑, 运用帕累托原则, 改善和党建联系密切的20%的因素来取得改善党建80%的成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而, 经济环境是我们改善的重点也是起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有不少问题, 如我们的人均GDP仍然较低, 经济结构失衡, 我国收入差距两极分化严重等等。为此, 我们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 从低级经济结构到高级、优化的经济结构, 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通过调整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比例关系, 使其更加合理化、高级化, 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简单来说就是要“转方式, 调结构”。同时, 还要改善收入分配, 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市场扭曲和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问题, 又要解决市场泛化和市场失灵问题。也就是要使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都到位、又都不越位, 综合协调地发挥作用。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是我们党治国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 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阶段。而目前我们还处于法治社会的初级阶段, 表现在:执法不严, 徇私枉法;有法不依, 不信任法律;法律存在真空;违法监督不力。好在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好转, 而要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文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就要牢牢把握“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一根本要求, 在文化领域各项工作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 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文化工作;其次, 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成果;第三, 要发扬与时俱进精神, 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社会宏观环境很复杂, 但是以上三各方面和党的建设最为密切, 为此, 我们主要着力于改善经济、法治、文化等方面, 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党内结构及关系的改善
党作为一个系统, 要想达到预定的输出, 即实现新时期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除了要改善系统所处的环境———社会宏观环境外, 更重要的是要改善党自身的内部结构和关系,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发展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 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 切实推进党内民主, 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 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2.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 坚持五湖四海, 拓宽视野选拔干部, 广辟途径培养干部, 满腔热情爱护干部, 严格要求管理干部, 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为此, 我们党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
3. 抓基层打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 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 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 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为此, 我们党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 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
4. 将反腐败进行到底。
坚决反对腐败, 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 更有效地预防腐败, 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为此, 我们党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党政干部文摘, 2009 (10)
8.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价值 篇八
关键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183-0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上新的道路,开辟了新的篇章。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遵循的思想方法和根本原则,是党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本文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来论述党的思想路线的价值。
一、党的思想路线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使我们开始能够认真总结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选择合适的道路。
邓小平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对于我国国情进行了论述,突出强调了两点:一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虽然搞了社会主义,但经济文化还很落后;二是在这样的国情之下搞社会主义,必须首先发展生产力。这时虽然还没有明确使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但这一概念所要强调和认定的“意蕴”已经很完整和明确了。之后,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后,我们党坚持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社会需要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只能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所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深化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我国当时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科学合理的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论断。它始于对计划经济弊端的反思,在对计划与市场相互关系的探求中发展,在对市场经济正确定位的认识中形成、发展和深化。
1.坚冰初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任务面前,邓小平意识到了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他以巨大的政治勇气论述了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能用,社会主义也能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并不是过去我们所理解的尖锐对立的关系。他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在邓小平多次谈话的推动下,全党开始意识到完全实行计划经济之不足,逐渐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公式,这一公式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提出,后被十一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二大所确认。
2.峰回路转: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此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但城市经济体制中严重妨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城市经济的巨大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因而迫切需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中共中央于1984年10月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其最突出和具有重大意义的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理论,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的重大发展。
3.目标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一大步,随着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我国的经济改革也深入开展起来。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逐步放开,计划直接管理的领域逐步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在大大增强。实践日益明显地告诉我们 ,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
我们党依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按照实践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1992年春天,面对1989年政治风波后“左”的思想抬头,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我们全党对于这一论断有了统一的认识之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更加系统化、完善化。
党的十四大报告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述,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观念的确立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也标志着我们党在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认识又前进了决定性的一大步。我们党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载入宪法,使我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进入了目标明确、不可逆转的崭新阶段。我们党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扫除了制度障碍,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党的思想路线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一)党的思想路线在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之后,社会利益矛盾、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必须坚持党的思想领导,以党的思想路线引领社会发展。在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当前我国的实际国情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要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只有从人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党的思想路线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选择渐趋多样化。我们坚持主旋律与多样性并存,这就需要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与教育,同时吸收与借鉴各国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与思想建设不是相互独立的,文化建设的发展与创新需要以党的思想路线为思想前提,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以及思想道德建设都要从当前的现实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学的思想方法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进而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三)党的思想路线对于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当前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也是我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之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需要高效、民主的政治、行政体制,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应坚持党的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及其政府体制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走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与完善人大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促进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良性发展,以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与创新经验检验我们的基层民主理论,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与发展。
(四)党的思想路线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任务。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解决阻碍和谐社会健康发展的各种矛盾,保证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健康、有序的,进而保证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实事求是的认识矛盾的本质,并制定出相应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一项宏观举措。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把握好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也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出发点,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使和谐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方针政策。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党的指导思想感想】推荐阅读:
党的指导思想包括07-07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07-30
党的性质理念思想汇报09-08
党的思想路线的正确阐述07-27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党的光辉08-04
学院办学指导思想07-26
读儒家思想感想10-06
民事再审立法指导思想08-13
数学教学指导思想10-10
思想汇报:学习党的纲领心得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