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之路

2024-08-10

探寻,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之路(共1篇)

1.探寻,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之路 篇一

【关键词】群文 阅读 语文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15-02

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和推崇,也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研究。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阅读速度的提高和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着有效的方法,可以供教师参考和利用。同时,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也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鉴于此,我提出了 “整合教材,群文阅读”的策略。整合教材,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索大体上分为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以教材为主,强调单元之间的整合。第二个层级突破教材,以课内文本为主,围绕一个核心主题进行课内外对比阅读。第三个层级是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强调“整本书阅读”或“一本带多本阅读”,进行课内海量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通过教师在一定教学时间内指导学生共同阅读有关联性的多篇文章,是基于文本学习的一种阅读材料的形态.群文阅读既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织模式,又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整合教材,拓展课外,立足于教材又与生活链接.其目的不仅是为提升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数量,更注重学生在多篇多类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意义的建构。

一、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之间的整合

阅读和写作像一对孪生姐妹,是紧密相连的。学生只有在阅读课上不断的积累好词佳句和写作手法,作文能力才会不断提高。但有时会遇到有些板块中的课文和作文并没有联系的状况。这时,就需要教师灵活处理,合理整合教材。它以相同主题的一组文章为阅读和交流对象,旨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熏陶情感、发展思维;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获知的数量和获知的能力得到最优增长,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例如长春版五年上册语文教材第三板块中的课文编者就安排了《有的人》和《跌倒》两首诗。只有第三篇课文《高尚的行为》才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这个板块的作文是《为他(她)“话”像》。前两篇课文对这次写人的作文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第三篇才有帮助。而第四板块中的四篇课文却恰恰都是写事的文章。学生可以从《窃读记》中学到动作和心理描写;从《荷塘旧事》中学到写景叙事相结合的手法;从《表里的生物》中学到心理和语言描写。这时,教师就可以把第四次作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和第三次作文调换来讲,效果会更好。

二、以课内文本为主,进行课内外对比阅读

以课内文本为主,进行课内外对比阅读,使课内、课外、生活得到有效的衔接。前面提到,我们现在孩子们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二者是分离的。为了更好地体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一理念,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再延伸到生活。

1、以“动物”为主题的群文阅读。《白鹅》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是著名的漫画大师、文学作家丰子凯先生描写动物的一篇佳作。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读后让人觉得风趣幽默。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很好的范文。根据板块主题“动物拾趣”,我采用了“整合教材,群文阅读”的策略,向学生同时呈现《白公鹅》、《猫》、《母鸡》三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同样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式也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这组群文阅读的重点是体会动物不同的特点,感悟作者各具特色的写法,并且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在不断学习中进行语言的积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对比《白鹅》和《白公鹅》以及《猫》、《母鸡》几篇课文的异同。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大屏幕展示写作特点(1)仔细观察,抓住动物的特点写。 (2)先总写后分写。(3)采用对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4)运用反语,明贬实褒的手法,表现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最后,可以留一个小练笔: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这样学以致用,进行了读写结合。

2、以“父爱、母爱”为主题的群文阅读。再例如第八板块的两篇课文:《秋天的怀念》和《风》是分别赞颂母爱和父爱的文章。我又找了《母亲的心》和《母亲的手》两篇表现母爱的文章和《背影》、《你是我最笨的学生》两篇表现父爱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母爱和父爱的伟大。

3、以“同一作者的诗篇”为主题的群文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陆游的一首爱国诗篇。从“南望王师又一年”引申开去,展示以下资料拓展阅读:

(1)1177年陆游52岁作的《关山月》:“中原干戈古已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度今宵垂泪痕。”

(2)1186年陆游61岁作的《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1192年陆游67岁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1193年诗人68岁作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1210年诗人85岁作的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接着学生分小组选择学习其中一首,大致理解诗意后开展诗歌朗读比赛。这些诗分别是诗人在中原沦陷后50年、65年、66年、67年、83年写的,学生从这些具体数字中可以感受诗人一生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伟大精神。

三、由课内文本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进行课内海量阅读

本册书选编了一些名著的片段,如《高尚的行为》选自《爱的教育》。《骑在白鹅的背上》选自《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我就让全班同学买了这两本名著,在课堂内,全班共读小说。群文阅读的教学,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国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群文阅读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肢解过细、过碎、过于牵强的弊端,让学生尽情吮吸文章的甘霖,汲取人生的营养,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积极进步。我们唯有以博大的胸襟、创新的心态、兼容并蓄的视角,把课堂时间、文本解读的主动性权交给学生,才能让语文教学之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摇曳多姿。

参考文献:

[1]付跃红:单元整合新课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研究;

上一篇:合规人人有责,勇于从我做起下一篇:英语六级作文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