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主题的黑板报

2024-07-12

民族团结主题的黑板报(共8篇)

1.民族团结主题的黑板报 篇一

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板报评比竞赛活动的通知 各村、站所、学校:

为进一步加大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工作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乡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办公室组织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板报评比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为庆祝共和国成立60周年,增强广大师生爱国、爱党的意识,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院团委特举办主题黑板报、手抄报比赛。

一、板报主题

以“民族团结”为主题。

二、活动时间

6月25日—7日各单位进行制作,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办与29日组织人员进行评比公布评比结果。

四、板报要求及评分标准:

(一)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版面美观(4分);

(二)内容充实健康,版头插图新颖别致(3分);

(三)书写美观,字迹工整(3分)。

五、奖项设置

根据评分情况拟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请各单位积极组织,精心构思,认真做好本次板报比赛工作。

中共科蒙乡委员会

二0一0年六月二十四日

2.民族团结主题的黑板报 篇二

关键词: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途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搞好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是维护祖国统一,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但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民族分裂分子, 利用民族问题一直在国内从事破坏活动, 2008年西藏的“3.14事件”、2009年新疆的“7.5”事件, 破坏了社会安定, 扰乱了社会秩序, 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损失。河北省是少数民族大省, 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省内有多所多民族院校, 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加强多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工作, 寻找、发掘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有效管理途径, 进而确保多民族院校乃至河北省的稳定局面。课题组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

一、多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评估

课题组以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为研究样本。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是一所多民族院校, 是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荣誉称号。该院现有在校生2014人, 其中藏族学生321人 (占在校生人数的15.94%) , 满族学生446人 (占在校生人数的22.15%) , 回族学生145人 (占在校生人数的7.2%) , 蒙古族学生52人 (占在校生人数的2.58%) , 另外还有部分朝鲜族、侗族、壮族、哈尼族、白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8.36%。学生民族成分多样, 既有散居少数民族又有聚居少数民族, 是典型的多民族院校,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研究中通过问卷, 对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评估。其结果显示:

从民族视角来看, 蒙古族、满族、回族等民族在河北省内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得多, 民族观念淡化;而藏族同学的民族认同感比较强, 他们更愿意与本民族的同学交往, 更信任本民族同学, 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流得相对较少。从散聚居视角来看, 散居少数民族同学比聚居的更重视民族团结。从学生的政治面貌来看, 党员同学对民族政策了解较多, 更重视加强民族团结, 群众同学的民族团结有待加强;从任职情况来看, 干部同学和社团成员的民族团结搞得较好, 普通同学要差些;在宗教信仰方面, 无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同学更注重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工作做得也较好。

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方面, 发现社会实践、课堂教育、宣传引导和文体活动等都是有效的。比较而言, 社会实践和课堂教育是最有效的, 而宣传引导和文体活动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也不可忽视。在促进民族团结的活动和方式中, 学生也认为周末舞会、体育赛事、社会实践、文艺活动、社团活动、假期社会调查、辩论赛等都是有效的。

二、教学案例和活动案例分析

1. 教学案例分析

为找寻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课题组选取了民族学生公共必修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为教学案例研究样本, 通过案例的实施和学生访谈发现, 有72.3%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此课。有46.2%的同学认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民族团结教育的渗透做得好, 有47.8%的同学评价为一般。总体而言, 在多民院校开设诸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方面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的。但开设此类课程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文化层次等方面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切不可一刀切, 全校一套教材。同时, 这对教师也有更高的要求, 授课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又要有丰厚的学科知识, 还要掌握一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如能具备56个民族的相关知识, 课堂气氛会更活跃, 会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此案例为制定出一套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提供了依据。

2. 课外活动案例分析

课题组组织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 作为课外活动样本案例。活动共有14个自然班参加, 占全校班级的42.4%。活动开展顺利、圆满,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别出心裁。有的班级以包饺子的形式拉开活动的序幕;有的班级以民族大联欢为活动的主体;有的班级把学生带到校外, 不同民族的同学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活动中穿插诗朗诵、歌曲、舞蹈、小品等艺术形式, 结合影视资料欣赏, 使活动效果非常突出。此次活动的成功经验说明, 民族团结教育不拘泥于课堂, 不拘泥于形式, 可以让民族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沟通、交流, 增进友谊, 加深情感。但此次活动也有一些干扰因素, 如学生的积极性, 素材搜集, 经费筹集, 道具准备, 场地限制等方面, 但在辅导员的耐心讲解和帮助, 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 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上述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解决。

三、多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

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民族问题的关注程度。学生对民族团结认识比较深刻的, 则民族观念淡薄一些;若学生对民族团结认识不到位的, 则民族观更强烈。在我们所做的36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 有17名学生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持无所谓态度, 占到4.6%, 还有一名学生认为没必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在问卷中有近20%的同学不知道“三个离不开”的准确内容。可见, 确有少数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需要加强。

2. 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了解和沟通

“对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饮食、服饰等”, “感兴趣, 了解较多”的学生有192人, “不感兴趣, 有一定了解”的有154人, “不关心, 也不了解”的有22人, 所占比例分别为:52%、42%、6%。究其原因, 有的学生是缺乏了解的欲望, 而有的学生是缺乏了解的途径, 为此开辟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 加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3. 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障碍

“你会主动结交其他民族的朋友吗?”其中回答“会”的有158人, “随缘”的有205人, “不会”的有5人, 所占比例分别为:43%、56%、1%。追根溯源, 我们发现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存在交往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 甚至有一些狭隘的民族观存在。

4. 信息开放时代, 负面信息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现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学生接受信息来源很广, 报刊、网络、电视等途径都可以使学生获得信息。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 电脑、手机、多媒体网络播放器等都是学生经常使用的工具, 网络中的不可控的负面信息极易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加强网络的监控和对学生进行理性、文明上网的教育, 是十分必须的工作。

四、对多民族院校的建议

1. 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 穿插一些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内容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教育的主阵地, 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在多民族院校应开设以下课程作为必修课, 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 同时可穿插“马克思四观两论”“民族宗教事象概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等主题报告会, 开展“宗教热点问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社会热点和民族事件解读”等专题讲座。同时还需培养、配备一支精通业务、肯于付出、熟悉政策、涉猎广泛的教师队伍。他们具有较高的把控课堂、把控学生的能力, 他们能够使枯燥的理论讲授变得生动而鲜活, 让课堂教学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在这支队伍的引领下, 必修课程的讲授与其他课程的渗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这样, 多民族校园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将水到渠成。

2. 设立和拓展多种教育平台, 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有效路径

(1) 利用宣传阵地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配合课堂教学,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 营造浓郁的民族团结教育氛围,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积极影响。利用校园宣传橱窗、校园网、广播台等途径进行民族政策、民俗风情的宣传, 通过在楼道内悬挂标语、图画, 利用教室内的板报等形式营造民族团结的文化氛围, 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2) 坚持办好两所学校, 即青年团校和青年党校。它们是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 提高学生政治思想觉悟, 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党、团积极分子和学生骨干的摇篮。利用丰富的影像资料, 结合通俗易懂、声情并茂的讲解, 普及党、团基本理论知识, 宣传党在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现阶段的方针、政策, 引导各族学生积极要求进步, 主动向党团组织靠拢。

(3) 认真组织好三次会议, 即每周的班会、团会和升国旗集会。它们是将民族团结教育日常化的具体体现。以必修课的形式每周固定时间安排一次班会、一次团会、一次升国旗集会。月月有计划, 周周有主题, 形式丰富多彩, 不拘泥在教室、学校, 使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真正入脑入心。

(4) 通过文体、娱乐活动加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通过“普通话加强班”,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说好普通话;成立“计算机提高班”, 由汉族学生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少数民族学生也可利用课余时间, 教其他民族的同学学习民族语言和民族歌舞。通过这些文体、娱乐活动真正达到了民族交融。

3. 合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 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体制、载体

(1) 与部队牵手, 共筑军民鱼水情。同军队院校、国防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通过走出去封闭训练和请进来集中培训, 有效地加强民族学生的国防意识, 尤其是增强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情感。

(2) 革命圣地西柏坡和首都北京可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基地。利用假期组织民族学生到西柏坡追寻先烈足迹, 举行入党、入团宣誓仪式;到北京参观长城、故宫、军事博物馆、中华民族园, 看升旗仪式, 瞻仰毛主席遗容等, 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的伟大昌盛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恢弘气象。

(3) 设立农村社会实践基地。利用暑假组织民族学生进入实践基地, 吃在农家, 住在农家, 了解党的开放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变化, 激励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建设而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4) 创建河北省高新企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实践基地, 组织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外省的学生举行“爱在河北”等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可组织同学们参观我省的一些知名企业和旅游景区, 如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英利集团、龙江工业园区、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的厂矿企业、工业园区和直隶总督署、清东陵、唐山抗震纪念馆、山海关等多个人文景观、旅游景区, 每到一处便可与当地学生开展多民族学生联谊会, 加深了解, 增进感情, 感知河北, 感谢河北。

4. 整合与使用多民族院校多种有效资源, 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基本保障

(1) 不同民族的同学混合编班, 混合住宿, 同餐厅用餐, 加强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的了解和交往。混合编班, 可以使他们之间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混合住宿, 可以使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朝夕相处, 互相照顾, 建立深厚的兄弟情、姐妹谊;同餐厅用餐 (回族和其他有饮食禁忌的民族除外) , 可以使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学会尊重彼此的饮食习惯, 学会尊重他人, 促进民族团结。

(2) 多民族院校的服务人员要提高认识, 搞好服务, 尊重学生的民族习惯。如食堂的炊事员、管理员要根据学生的民族习惯合理搭配膳食, 言谈举止要避讳部分少数民族的忌讳;校医、后勤维修工人、宿舍管理员以及校园清洁工等服务人员也都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工作的特殊性, 以学生为本, 关心、尊重学生以及他们的民族习惯。

参考文献

[1]李保堂、乔庆刚, 《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当做生命呵护》[J], 《学园》, 2010. (2)

3.民族团结的模范 篇三

什么干部是好干部?

老百姓的口碑是结论。

马保珍,一名普普通通的县人大主任,中等偏上的个头,黑红的脸膛,眉宇间有一股锐气。他出身于普通回族家庭,在人生的道路上,沐浴党的阳光雨露,一路奋进,搏击风浪,迅速成长,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第一章:艰苦创业,

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光荣称号

1991年的元旦刚过,新年的爆竹在天空散去,定边县药材公司就喜气盈门。马保珍被任命为药材公司经理,一时人心振奋。“这下药材公司有救了!保珍是个好样的!”

但是,一些人忧心忡忡:“药材公司的摊子太烂了,亏欠一百多万元!”这是实话,公司管理混乱,人心散懒,几乎要垮台。摆在马保珍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年仅33岁的回民汉子,就毫不留情地清查、处理各种违章违纪案件,对公司所属单位的库存药品进行彻底盘查。

他大刀阔斧,追回短药、短款、挪用公款计4.7万元;撤并机构一半,建立6个独立的经营单位,放权承包。

他四处搜罗人才。26岁的雷润生,是公司一名年轻职工。他有文化,脑子活,熟悉推销业务,曾给公司提了不少好建议。马保珍破格把他提拔为批发部主任。雷润生果然不负重托,干得红红火火,为公司创造了不少效益。

红柳沟镇收购站一直是个烂摊子,影响公司的药材收购。马保珍到第一线去,调查研究,发现锅炉工黄金保是个人才,破格提拔,让他担任站长,并多方鼓励他:“好好干,有困难,公司支持你!”果然,黄金保不负重托,干得有声有色。两年内,他为公司创利税25万元。

马保珍选拔基层领导不拘一格,使公司变为一池活水。他对职工更是注重培养。他说:“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培养职工是企业的百年大计。”他说到做到,采取多种方法,培养药材公司自己的人才队伍。他先后派出30多人,到银川、西安、太原等地大专院校深造,到当地先进工厂学习取经;药材公司购置了教学设备和书籍,利用周一、二、三的半天时间,进行文化学习和专业培训。他形象地讲,这叫重点培养和全面开花相结合,三五年,把药材公司建成一流人才的大企业。他的脑子转得很快,大张旗鼓从社会上和大专院校招聘人才,先后有十多名大中专学生和有专长的人才来公司工作。

“一切为了上帝!”这是马保珍提出的一个响亮的口号。

他一马当先,到甘肃有关县市邀请客户。他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在药材公司一班人的密切配合下,先后于1991、1992年两次举办了“四省六区十四县医药药材供货会”,签订合同达350万元,年底供货全部兑现。

1992年,该公司同美国凯拉斯一家药材公司合资办起了甘草精品加工厂,该公司派来一位技术专家,住在远离县城几公里的红柳沟收购站。马保珍吩咐办公室负责人,为客人安排好房子,配备彩电,安排专门炊事员做可口饭菜。客人过生日,马保珍专门带生日礼品前去祝贺。客人的爱人来定边探亲,公司车接车送,将两口子安排到宾馆,食宿由公司开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温暖了一位客人,感动了一个公司,药材生意火了起来。

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促使国内22个省市的30个厂家和他们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先后有美、日、韩等国12家老板和他们洽谈,签订价值600多万元的销售合同,天津口岸免检他们的产品。

多种经营,工贸并举;引外资、跨国门,走向世界美梦成真,1995年,榆林地区民族经济开发公司的定边药业甘草工贸集团正式注册。马保珍四年迈了四大步,创办了羊绒分厂、甘草酸厂,都相继投产,走上了一条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新路。

“光有奋斗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要先分析自己的现状,分析自己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到底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你给自己定了目标,你还要知道怎么样去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个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树立具体目标和脚踏实地去做,同等重要。”马保珍回顾药材公司几年来的发展,他深有体会地写下这段话。

是啊,机会,需要我们去寻找。让我们鼓起勇气,运用智慧,把握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创造出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

在党组织的培养下,马保珍以自己的追求和事业,1994年10月荣获“全国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受到了总书记的亲自接见,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写下了一段精彩的篇章。

第二章:参政议政,

植根定边大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一些人的观念里,政协成了一种安排干部的荣誉职务。一句民谣形象地总结了这种现象:“年龄大,不要怕,还有政协和人大。”

升任政协副主席后的马保珍说:“政协不是养老休闲的单位,而是可以真正干点实事的地方。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党性观念,不打横炮;坚持求真务实,不放空炮;坚持建言在先,不当马后炮……”

“三炮理论”振聋发聩,犹如一股春风吹进了政协人的心中。在充分调查研究、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以王生智、高登山为主席的县政协领导班子确定了工作总方针:科学务实,履职为民。

2005年7月13日,正值酷暑,骄阳似火,大地热烫。时任政协副主席的马保珍,带领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及相关局领导,到北关粮油市场、屠宰现场、鼓楼北巷家常饭店等地方视察。

马保珍一边看一边询问,对食品的存放、保鲜仔细识别,查阅记载。他对屠宰场的工人说:“你们辛苦一点,老百姓就放心一片,任重道远。”他吩咐屠宰场的负责人说:“要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人民提供优质肉、放心肉!”

在他的带领下,视察组到盐池食品市场参观取经。

4.民族团结的主题班会总结 篇四

现总结如下:

一、将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

1、民汉伙伴参加扶贫帮困献爱心“红领巾跳蚤市场义卖”活动

每年一届的德育实践周已经成为第八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的亮点。

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了“以德育科研为先导,主题活动为载体,学科德育渗透,校本德育特色,校内外德育资源优势互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育人环境”的德育模式。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中成长、收获、受到教育,是第八小学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次德育实践周的活动主题为“勤实践、重感悟、促团结、共成长”。

5月9日下午,第八小学在步行街开展了“扶贫帮困献爱心,红领巾跳蚤市场义卖”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是四、五年级各班的学生。

按照学校的要求,各班积极行动,慷慨解囊,开展爱心义卖,达到了奉献爱心和育人的双重目的。

下午5:30活动正式开始,活动现场气氛非常热闹,叫卖声、讨价声、还价声、欢笑声……声声入耳。

仅仅2个小时的时间,所有物品全部售罄,义卖活动共筹集资金4000余元,此次爱心义卖所得,一半留作班费,一半将作为学校的“爱心基金”,用来帮助贫困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2、民汉伙伴积极参加区书信写作比赛

为了在我市少年儿童中继续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书信写作的良好习惯,巩固我市成功创建全国闻名城市成果,提升城市的文明指数和市民素质,市邮政局、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电信公司联合开展了克拉玛依第十届“爱祖国爱家乡”少儿书信写作比赛。

我校德育处、少先大队、语文教研组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主题,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期间开展的主题队会、读书读报、体验教育、征文、绘画比赛、少先队“雏鹰争章”等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少先队员通过书信这一载体,感受传统书信文化的特殊魅力,以此相互学习,加深沟通,增进交流,分享“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和谐共处及生活中的文明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

使少先队员们懂得文明行为应从基础做起,也使队员们深深体会到把一座城市建设得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事。

只有齐心协力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文明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美丽。

经过层层推选,学校评选出了165名同学的优秀书信作品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比赛。

3、财商课堂——《我是小小财政部长》

针对目前学生买零食、花钱大手大脚等不良习惯,我校德育处、少先大队结合学校第十三届德育实践周系列活动,在3-5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我是小小财政部长》当家理财活动。

德育处设计了当家理财活动记录表,指导学生和家长一起预算一周消费总额,由学生管理预算经费并详实记录每天的支出、总额结余等;鼓励学生体验用一元钱买最多的、最实用的物品;最后写一写自己当家的酸甜苦辣,并请家长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

前松后紧、入不敷出的窘迫境遇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当家理财的不易,也意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家长一致认为此项活动意义重大,应多开展此类活动。

本次活动中,当家有方、体会深刻的50名同学受到少先大队部的表彰。

4、召开“民族团结一家亲团结之花处处开”主题队会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兄弟姐妹们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

新疆——一个土地面积占全国六分之一的省,就占有55个民族兄弟姐妹。

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使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让民族团结之花处处开,2月21日下午,第八小学利用班会课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团结之花处处开”的主题班队会活动。

开学的第一次班会课,各年级各班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大家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展开班队会。

六年五班的全体队员精神抖擞,以小队汇报的形式表达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主题队会在嘹亮高亢的《爱我中华》的歌声中开始,在轻松欢快的三句半《我们都是一家人》和抒情悠扬的诗歌《民族大团结》中延伸,在民族团结优秀人物《阿里木资助贫困学生》的故事中升华,在整齐深情的《刀郎舞》中结束。

各班同学都以丰富的活动深深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只有各民族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才能促进新疆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

不仅如此,在5月民族团结月中,第八小学又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班队会展示活动。

5月23日下午,四年级三班的《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队会拉开了民族团结主题队会的序幕,班主任和学生一起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以课件的形式把发生在我们校园和班级里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呈现出来,收集整理了许多民族团结的故事,并把它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使班会主题更鲜明,形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

队会展示活动中,有主持人过度自然、承上启下的节目串词;有真挚感人的故事讲述;有生动活泼的小品表演;有热情洋溢的民族舞蹈;有温馨的诗词朗诵、书法展示;有感人肺腑的民族团结三句半等。

班会在陶笛演奏《掀起你的盖头来》中圆满结束,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全体师生的阵阵掌声。

这次班会,,教育气氛浓厚,使师生们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民族团结教育,更加坚定了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心与决心,同时也展现出了新时期小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主题队会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

开展“增进民族团结、法律伴我成长”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5月9日下午,第八小学在报告厅隆重举行了“防暴力、防恐怖少年儿童如何自救案例讲析”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此次教育活动是由区司法局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旨在加强在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法治进学校”,加深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友谊。

活动特请油城专业律师、讲师亲临学校,义务为学生进行民族团结以及相关法律知识的交流宣传互动活动。

克拉玛依市众信律师事务所惠晓梅律师,以“防暴力、防恐怖”为主题,为第八小学六年级全体师生讲析了少年儿童面对暴恐事件如何自救。

在讲座过程中,惠律师联系昆明、乌鲁木齐、广州火车站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分析了严峻的当前形势及暴恐袭击的特点,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树立“防暴力、防恐怖”的意识,要从小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的稳定;懂得作为小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拒绝非法宗教,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此次讲座作为我校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很好地引导了我校的青少年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而且使同学们懂得了面对暴力恐怖,绝不能逆来顺受或以暴治暴;在与不法行为作斗争时一定要运用智慧,讲策略。

6、举行迎“六一”新队员入队仪式

今年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六十五个建队日。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第八小学大队部于5月29日下午,隆重举行一年级新生的入队仪式,欢迎122位一年级的小朋友光荣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

下午4点整,所有准备入队的一年级学生都已经面带笑容,怀揣着欣喜与激动站定。

在激昂的出旗曲中,他们精神饱满,眼神坚定,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仪式上,大队长谢镕潞同学宣布了新生入队名单,由五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为他们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当一条条鲜艳的红领巾在新队员胸前飘起时,新队员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自豪。

接着新队员在队旗下庄严宣誓,表示他们决心听从党的教导,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接着,一年级新生代表柔菲娜同学在发言时,表达了全体新生的兴奋与激动,并用稚嫩的话语表决心。

五年级的大哥哥纪俊丞向新入队的少先队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最后大队辅导员讲话,祝他们在队旗下茁壮成长,做一个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少先队员。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通过本次活动,激励少先队员,努力学习,不断磨练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队旗增光添彩。

入队仪式在“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的呼号声中结束。

7、开展端午文化融情交流活动

又是一年粽飘香,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第八小学邀请各班家长代表、课外辅导员等嘉宾,于5月28日下午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汉小伙伴包粽子比赛。

在包粽子之时,小伙伴们不忘弘扬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各班以不同的形式讲述端午节的来历,一说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一说为纪念名将伍子胥,还有一说是纪念孝女曹娥救父感天动地的事迹。

民汉小伙伴,如数家珍般的介绍端午包粽子、赛龙舟、放莲花灯、撮五彩线,插菖蒲、艾叶,饮雄黄酒等习俗,高声朗诵关于端午的诗歌,五年级三班班主任柏灵芝老师还深情地吟诵了楚辞屈原的《橘颂》。

接下来大家一起动手包粽子,在一片祥和的节日氛围中,老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相互帮忙,互相协作,折粽叶、填糯米、裹叶子、扎线……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忙得不亦乐乎。

望着盘满钵满的粽子。

孩子们笑了,家长笑了,老师也笑了。

家校合作共育民族团结花,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传统文化飘香,这香,飘在民汉小伙伴童年的天空。

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蕴育的文化也深深烙印在民汉小伙伴的记忆深处。

8、第八小学开展庆“六。

一”“民汉小伙伴同跳一支舞”班级集体舞比赛

5月30日清晨,晨风吹拂,伴着花的芬芳,第八小学举行了盛大的庆“六。

一”——“民汉小伙伴同跳一支舞”班级集体舞比赛暨第十三届德育实践周闭幕活动。

虽然天气不作美,但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同祝愿全校各民族的同学六一儿童节快乐。

在六一节来临之际,全校23个教学班欢聚在一起,举行本届德育实践周最后一项系列活动——班级集体舞比赛。

此次比赛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策划下,在班主任的积极配合和体育老师的严格训练下,是八小学生集体力量团结、健康、向上的最好展现!经过激烈的比赛,最后决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展示奖。

相信通过此次比赛,我校学生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提高素质;相信这个“六一”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成功、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为自己的童年生活画上了一道绚丽的色彩!

9、争当民族团结好少年,让民族团结之花永开不败

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32个民族团结教育月。

自治区文明办、教育厅、广电局、团委决定在全自治区组织开展自治区第三届“民族团结好少年”活动,第八小学积极参与此次活动,通过全校评选,最后推选出五年级一班芭莉奈尔·木拉提同学参加区上评比。

芭莉奈尔同学是一个充满爱心,对周围人又非常热心的哈萨克族小姑娘,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关心同学。

从她2岁9个月进入幼儿园开始就一直和汉族小朋友一起生活和成长,记得连一句汉语都不会说的她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民汉团结的大家庭中,并和班里的张嘉洋,张宇翔成为了很好地朋友,至今已有将近的同学之情。

他们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上都互帮互助、互相关心,成为了大家都非常羡慕的民族团结小伙伴。

二、校内表彰优秀“民汉结对子手拉手伙伴”

为了将民汉结对子活动落到实处,少先大队设计了《民汉伙伴活动记录表》,上面除了民汉伙伴的详细资料外,还设有《我们的承诺》、《民汉手拉手伙伴考核标准》、民汉伙伴活动记录、收获以及双方父母的意见等栏目。

学期末,少先大队结合民汉同学共同填写的表格,对班级推荐的优秀民汉伙伴进行了表彰奖励,从而更进一步促进了民汉伙伴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5.民族团结主题班会 篇五

六(5)中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二)过程与方法:;搜集民族团结的故事,让同学们了解新疆近期几起暴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三、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四、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看大屏幕你认识这些少数民族吗?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二)舞蹈《欢乐的跳吧》胡妮迪孜 加娜提古丽

(三)民族团结知识抢答(附资料)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C)A:蒙古族B:维吾尔族C:壮族D:回族

2、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D)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

A:维吾尔B:哈萨克C:乌兹别克D:柯尔克孜

3、我国当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是湖南省桃源县人,(D)族。A:苗B:土家C:回D:维吾尔 4、1953年11月,在(B)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竞赛大会。1984年,国家民委、国家体委将这次体育运动会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呼和浩特市

5、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C)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举行。A:2001年B:2002年C:2003年D:2004年

6、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主赛场设在广西南宁市,分赛场设在(B)

A:新疆乌鲁木齐B:内蒙古呼和浩特C:西藏拉萨D:云南昆明

7、对吐鲁番坎儿井推广起过很大作用的清朝历史人物有(C)A、班超 B、张骞、C林则徐

8、回族运动员马艳红是我国第一个(B)世界冠军。A:游泳B:体操C:田径D:跳水

9、“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A)A:优美的牧场B:青色的城C:日光之城D:平坦的地方

10、我国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识别最晚的是(C)族 A:保安族B:普米族C:基诺族D:毛南族

1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于(A)年9月3日 A:1952B:1953C:1954D:1955

12、(B)代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月令记述农事活动的农业专著。A:宋B:元C:明D:清

13、堪称中国的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C)A 哈密回王陵B喀什香妃墓C吐峪沟麻扎

14、(A)族著名作曲家郑律成的作品《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A:朝鲜B:满C:回D:土家

15、我国满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A)A:辽宁B:吉林C:黑龙江D:河北

(四)歌曲《 大手拉小手 》马吾烈江 麻东洋 买代提

(五)民语亲密大接触

让我们一起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子叫——双语词汇大竞猜。女:下面我来说一下游戏规划:

1、请各小组派一名民族同学站到台前来,面向大屏。

2、小组其他成员背对大屏。

3、民族同学用民语说出物品的名称,并同时可用手比划,由汉族同学用汉语说出名称。

4、每组5个名称,时间为50秒,说出最多的为优胜。

5、如果民族同学用汉语不小心说出的物品名称或用汉语说出物品名称所含的字则不得分。

男: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活动学会了几个物品的名称,谁来说一下。

(六)小合唱《一家人》 艾依库木提 巴合提别克

(七)语言对对碰。

男:语言是交流之门,我们班中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的同学比较多,那就让我们通过下面游戏体会一下,学习非母语语言有多难,那么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同学学习汉语就有多难。到底有多难还是让我们亲自试一试。

女:下面我说一下游戏规则:

1、每组派出一名民族同学,说一句民语。

2、另一小组同学说出这句话的含义。

3、猜对的给该小组加分。

4、猜错,则由民族同学教大家这句民语,学的最快的同学,为该同学所在组加分。

男:通过刚才这个游戏我们都收获了什么呢?请大家谈一谈。

(八)歌曲《草原》胡瓦尼西

三、班主任小结

今天我参加你们的活动后和你们一样触很深,我更相信这次主题班会后无论是民族同学还是汉族同学,我们都会更理解对方,我们班再不会出现下课时,汉族同学和民族同学各聚一堆的场景了,因为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更加坚信各民族是一家人,只有各民族之间彼此团结,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同繁荣昌盛,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脚步才会更强、更快、更有力!

6.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篇六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同学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藏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高山族、土家族。生:朝鲜族、苗族。生:白族……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我们的责任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华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责任

人人是民族团结宣传员,处处是跨越发展风景线;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想一想在校园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大家要如何正确解决矛盾:教师出示案例请同学讨论并总结1,学会道歉,2,换位理解,3退一步海阔天空,4,心平气和的与其交谈

(四)老师讲故事,发生在新疆本土的民族故事。

六、班主任小结

7.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团结教育初探 篇七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民族团结教育

延安时期具体来说是指中共中央随同红军一起经过万里长征到达陕北的吴起镇 (今吴起县) , 到中共中央从陕北吴堡县离开陕北东渡黄河去迎接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历史阶段。这一历史阶段前后经历了13个年头。这一时期内,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针, 从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诸多领域,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教育工作, 形成了一整套包含区域自治、宗教信仰、教育组织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熟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方法和理论, 从此, 我党的民族团结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组织的建立

1. 民族教育工作组织结构的建立

1936年春, 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 (建成西工委) 成立, 张闻天任书记, 委员由回族、蒙古族和汉族同志组成。西工委下面设有民族问题研究室, 专门对陕、甘、宁、青等五省的少数民族工作负责。民族问题研究室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个对民族工作进行指导的纲领性文件 (《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的提纲》和《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 。这两个文件成为我党制定民族区域等政策的科学依据, 对民族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之后, 我党于1937年7月和1941年5月先后成立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和中共中央西北局 (下设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 。

2. 民族工作组织体系的完善

陕甘宁边区政府下设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 并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县区设立民族事务科员。这些机构设置的目的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对民族问题进行处理, 它们对于少数民族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建立层次鲜明的民族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了我党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二、民族区域自治管理的开展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我国实际, 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区域自治这一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理论。这一理论在陕北等地进行初步实施, 使各族人民之间的大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1. 民族区域自治管理政策的形成

民族平等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最核心的思想。《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 (1939) 赋予了回、蒙民族在经济、政治上与汉族同等的权利。《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941) 则在民族平等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回、蒙古民族自治区的政治主张。这两个文件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方式和思想进行了明确, 民族平等政策得到了落实。

2. 民族区域自治的开展

1936年, 回民自治县在豫海县成立, 城关镇的两个村与定边县的四、五两区成立回民自治乡 (1942年4月升级为自治区) , 回民自治区在曲子县的三岔镇、新正县的一、九两区和盐池县的回六庄成立。这些自治县、区、乡的县长、区长和乡长由回族人民自己选举, 由他们对所辖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管理。之后, 若干自治乡和自治区相继在部分回族聚居乡村成立, 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具有完全的管理权和选举权。

3. 少数民族参政议政

先后在1939年2月和1941年11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一、二届参议会都对少数民族参加选举进行了具体规定, 赋予了少数民族人民参政议政权。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产生的边区参议院中, 就有七位回族代表当选, 在第三届参议会 (1946年4月) 上又有了3位回族代表产生。

三、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发展

作为民族心理重要表现之一的宗教信仰,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对民族宗教文化的学习、民族宗教信仰的尊重和宗教建筑的兴建上。

1. 尊重民族宗教信仰

延安时期, 边区政府为贯彻执行党的宗教和民族政策, 颁发了一系列涉及回族和其信奉的伊斯兰教的通知、规定和文件。如在《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中明确要求对回族和蒙古族的文化、习惯、宗教和信仰进行尊重;在《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中要求对回族人民信仰宗教的自由进行尊重, 并同时对轻视和侮辱回教的言行进行反对和禁止。

2. 学习民族宗教文化

通过刊发《回族概述》《回民工作问答讲话》, 印发《回回工作简要手册》和出版《回回民族问题》等手段, 对伊斯兰教的教义、起源和回族与伊斯兰教的关系等知识进行全面介绍, 普及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知识, 大大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处理宗教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兴建宗教建筑

边区政府成立后, 先后帮助境内的回民聚集区建立了5处清真寺, 并给予建寺以经费、土地等方面的便利。延安清真寺新落成后, 毛泽东同志还为其亲笔题字。《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向第二届边区参议会报告与建议书》中这样写道:到1941年, 边区凡是有回民的地方, 都建有清真寺。

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振兴

发展民族文化教育, 保障和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和使用, 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大团结是大有裨益的。延安时期, 边区政府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 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1.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1939年秋, 中央党校在陕甘宁边区创建了回民班;陕北公学民族部于1941年成立;学校在少数民族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截止到1944年, 边区政府创办的伊斯兰小学就达8所之多, 同时还在边区西北部的定边建立了一所伊斯兰公学, 并将阿拉伯语纳入课堂教学中。此外, 还兴建了蒙古族学校两所;1941年民族学院成功创办, 共招收汉、回、蒙古、苗、藏等多个民族学生300余人;在积极筹备下, 回民民族促进会和蒙古文化促进会成立了。

2.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部分, 我党延安时期在延安大学、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校以及军事政治学校等院校中招收了一大批少数民族青年, 将其培养成为少数民族干部, 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同时, 为了提高民族素质, 在各民族聚集区, 还通过冬学、夜校、识字班、识字组等形式扫除青壮年文盲, 提高其识字率。

五、边区民族团结教育的积极作用

为数不少的群众由于文化水平不高而缺乏应有的抗战意识, 政治水平十分低下。通过民族团结教育不仅加大了抗日宣传和民族团结的力度, 唤醒了民众抗战热情, 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同时也提高了群众的政治水平, 将其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统一起来, 一心一意跟党走。

1. 民族团结教育使民众的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教育是对我党民族政策的一次宣传, 它让民族的政治意识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将保家卫国的意识深深植根于民众心中, 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民族与自身的关系, 积极投入到民族解放和民族革命的洪流中。例如, 1937年, 为了让党提出的统一战线目标得以贯彻, 《不当亡国奴》《爱中华》等庆阳民众教育馆编排的小说短剧在不同的地方每天坚持演出, 所到之处, 群众的民族意识无一不被唤醒, 他们异口同声地喊出了“还我领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抗日救亡口号。1941年,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在报告中这样写道:抗战高于一切, 一切服从抗战, 抗战不胜利, 大家当亡国奴, 什么都没有, 是边区妇孺皆知的道理。

2. 各民族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或参加抗战

随着边区民族团结教育的不断深入, 群众纷纷聚集到共产党的旗帜下, 参加自卫军, 保家卫国。在党的伟大号召下, 民众踊跃参军, 其中不乏妇女, 都争先恐后为抗战出力。仅1939年, 接受检阅大会检阅的女子自卫军就有1000多名, 她们还参加军事表演, 赢得普遍好评。民族教育的宣传取得明显效果, 广大群众踊跃捐钱捐物, 齐心协力为抗战。在这一时期, 红军教导师在庆阳驻防, 但该地经济贫困, 军队吃了上顿没下顿, 庆阳民众教育馆民众知道后慷慨解囊, 为军队送来了粮食。可见, 通过民族团结教育, 各民族群众的政治思想水平大大提高了, 为取得抗战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又增添了几分保障。

六、边区民族团结教育的启示

1. 民族团结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

文化体现了一定的政治模式和社会经济, 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延安时期, 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团结教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下展开, 其主要目的是鼓励各民族群众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共同推翻蒋家王朝。党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民族团结教育, 让各民族群众将思想统一到政治军事活动上, 为政治军事活动提供帮助。

2. 民族团结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政权建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民族团结教育必须以政权建设为保障和前提, 同时这也是政权建设的条件和内容。只有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权下, 民族团结教育才有大力开展的机会。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后, 边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才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陕甘宁边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积极主动地贯彻执行民主纲领, 统一思想, 团结抗战, 使民族政治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为边区的民族团结教育营造了一个良好氛围。边区的民族团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权, 让抗战得以持续。民族团结教育是反战根据地发展和边区实行民主政治的需要。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入实践, 形成一整套民族团结教育政策, 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族政策的不断完善积累了宝贵经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团结教育十分重要, 它将社会文化置于民众的内心, 实现民族团结和政治教育的统一, 积极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提高群众抗日和打倒蒋家王朝的热情, 为今后投身革命、建立美好家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楠.甘肃革命文化史料选萃[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0.

[2]陕西咸阳市委文史资料委员会.烽火文艺劲旅:陕甘宁边区关中八一剧团回忆纪实[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

8.民族团结主题的黑板报 篇八

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这起事件是新疆自解放以来发生最为严重的一起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截至7月16日,这起事件已经造成192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无辜群众)、1721人受伤,已有900多人伤愈出院,仍在医院救治881人,其中重伤179人、危重66人。这起事件还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有331个店铺、627辆汽车被砸被烧。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乌鲁木齐“7·5”事件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是敌对势力内外勾结策动的有预谋有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在这次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中,一小部分犯罪分子丧心病狂、不择手段,其罪恶行径惨绝人寰、令人发指,充分暴露出“三股势力”反动凶残的本性,暴露出他们旨在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罪恶本质。

面对这一事件,我们要始终认清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国家的大局所在。不要因为少数分裂分子一闹,就头脑发热,造成民族问的对抗,这正是那些分裂分子希望看到的局面,我们绝对不能上当,要牢牢把握住民族团结的大局。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民族团结是2100万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历史的经验再次告诉我们,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反之,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左右,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同一民族毗邻而居。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意识和理念是我国各族人民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础,也是维系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强大力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捍卫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搞好民族关系,高度重视维护民族团结。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民族团结的新纪元。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提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胡锦涛同志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强调民族关系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强调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

事实证明,党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各族人民大团结和国家的繁荣稳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杯子心情说说下一篇:破解乡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几点思考调研论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