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唐诗赏析

2024-06-19

《静夜思》唐诗赏析(精选9篇)

1.《静夜思》唐诗赏析 篇一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2.疑:怀疑,以为。3.举头:抬头。【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赏析二】: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也许,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在睡梦中回到了家乡,可是却被强烈的思乡情怀唤醒,在朦朦胧胧中,错把地上的月光当做了秋霜亦未可知,“疑”字,用得很传神,细致地反映了当时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的感觉,因为自己也隐约地意识到,在屋里是不应该有霜的,可见第一反应是霜,而第二反应就有点怀疑了,等到醒悟过来,这并不是秋霜,而是“床前明月光”时,其实已经是第三反应了。至于为什么第一反应恰恰是秋霜,则又是颇为令人寻味的,因为秋霜历来是一种感伤的暗示,它表示这又是一年秋风起,唤起无数客子心中深藏的年华易逝的迟暮之感,对此,李白是深有体会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正是他内心的表白。在他的笔下,秋霜时而铺在了床前,时而又染在了头顶,可见他把秋霜当做了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了。而今夕何夕,月色如霜,虽然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而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却好似在无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他感到怦然心动,有一股同样是无声却是不可抗拒的情感的暗流在胸中涌动流淌。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播动了他的心弦,从而使他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明白自己身处何地,而当他抬起头来,顺着光线向上望去时,窗外那娟娟的月轮正静静地挂在夜空。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了,明白了是什么触动了自己的心弦,原来就是那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思乡之情呀,它无所不在,白日里,有事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蛰伏在心灵的角落里,而到了此时,月亮从天上,月光在地下,双双唤起他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真是一首“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的自然天成之作。胡应麟甚至认为此诗是“妙绝古今”。李白这首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小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赏析三】: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2.《静夜思》唐诗赏析 篇二

高一时, 我和他在两所不通的高中, 我到他的宿舍找过他一次。

我是特害怕冬天的那种人, 较之一般人, 我异常地怕冷。

春节刚过, 春的感受就来了, 天一下子暖起来, 我跑到院子外, 真的再没刺骨的冷风了, 接触着阳光, 满身的幸福, 举起手来优雅地转了个圈, 我觉得自己把欢乐举了起来!可是没两天, 北风吹来, 开始时还是小雨, 然后雪就随着雨嚣张起来。走出门去, 风似红眼的利剑, 冷如四面坚固的冰墙。刚冒芽的幸福就这样夭折了。

我一时无法适应这天气的剧后现身。玻璃窗上已不再布满黑暗, 银光将它从黑暗中解救了出来, 再多的悲叹亦随着这流逝而去的黑暗悄悄不见。

谁又想到呢?阴霾, 在后半夜终于打开心扉, 接纳缕缕银光;谁又能想到呢?灰暗了一天的心情, 在后半夜也不再沉闷。也许, 这就是黑暗之中让人心头为之一振的一束光芒!不仅仅是月光, 还有那微弱的星光也重放光芒, 努力的闪烁!也许, 这就是第一道光吧, 新生的第一道光吧, 照出记忆, 照在心上!

遥想数年前的油灯下, 弱小的火苗在跳跃着, 谁在灯下寒窗苦读?远望数年前的红烛台, 照着多少人自信地追逐着理想;低头凝望地上洒下的月光, 照得我在这其中不再黯然神伤!

又是一个不眠夜, 也是一场梦的离殇!谁用记忆来装点这微光, 谁用诚心打动满天星光换来不再忧伤?终于, 不再徜徉, 也终于明白, 月光, 照的不是外表, 而是万物之心!下一个阴暗还会来吗?下一个夜不再灰蒙蒙了吧?下一个黑暗还会闯入人的心扉, 还会在人心头久久徘徊吗?

我想不, 再也不会了!望着满地银光, 就可以得到坚定的回答———不会!有了光, 就有了理想;有了光, 就有了继续向前的勇气, 就有了战胜这久居心头的黑暗之伤的信念!

于是, 静夜中, 歌声响彻心扉, 不同的是, 歌曲已经播放到了《静夜思》!读

学校:安徽太和县倪邱中心学校;导师:祝丽丽

点评:此文长于铺排渲染诗意的环境, 语言洗练且富含情趣, 音乐在此文中的作用设置巧妙, 它承载着作者感情的变化, 衬托感很强烈, 真情真悟随着它涌动于笔端, 使结构上首尾圆合, 构思相当精巧。 (祝丽丽)

筒子楼

我们一家人搬进了一幢筒子楼。所谓筒子楼, 就是一条楼道里, 住着好几户人家的那种楼。清楚地记得, 那幢楼的楼道里没有灯, 晚上总是需要摸索着爬楼梯。就算在白天, 楼道里也是漆黑的。并且因为一条楼道里住着好几户不同的人家, 不同的味道混杂在一起, 像极了塞满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楼道里甚至常常会有莫名其妙的狗屎。

我家住在楼道的尽头, 一扇红铁门将外面混乱模糊的世界隔离。跟我们家一起隔离的还有一户人家, 只有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楼道里总是漆黑漆黑的, 从这头看不清另一头。

女人大概四十来岁, 脸圆圆的, 头发梳得很光滑。脸上扑了厚厚的粉底, 化着有些浓的妆。浓妆背后的眼神里却有淡淡的疏离。我总是离她远远的, 因为我怕她怀里的狗。那只叫妞妞的狗, 在我看来特别凶狠, 总是莫名其妙地冲我乱叫, 我哪里惹它了!

后来, 妈妈和女人渐渐熟悉起来。女人说, 她和老公离婚了, 她一个人带着19岁的女儿生活。老公对她和女儿的事不闻不问, 连每个月基本的生活费都不会给。她只好自己找了份工作维持生活。可是不争气的女儿却因为参与了一起严重的打架事件而坐了牢, 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出来。她只能带着那只狗, 守着空荡的家, 等女儿回来。“喏, 我房间隔壁的小房间是我女儿的, 我经常打扫, 这样等她回来的时候, 房间还是干干净净的……”我好像突然明白了, 无论生活带给女人的伤害有多深, 她都可以等伤口愈合, 因为, 心里有了期待。

有天早上, 我看见女人准备了一些吃的东西和一些衣服, 好像是要出门。果然, 女人对妈妈说:“麻烦您今天中午帮我喂一下狗好吗?我今天要去看看我女儿。”女人看起来很开心, 连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妈妈答应了。女人嘱咐说:“您弄点剩菜剩饭给它吃就行, 妞妞很乖的, 不挑食。”然后, 女人便高兴地出门去了, 她的高跟鞋与水泥地面碰撞的声音听起来特别清脆。

那只叫妞妞的狗被拴在女人家门口, 它一看见我就朝我猛叫, 我都快被吓死了。我觉得要是没有绳子拴着, 它完全会冲过来狠狠地咬上我一口。中午妈妈给它送饭的时候, 它也是那副死德性, 冲我妈乱叫。真讨厌, 我在心里咒骂着。可是看到妈妈手里的饭, 它就不叫了, 好像知道妈妈是喂饭给它吃的。狗还真是通人性呢。

傍晚时分, 女人回来了。心情似乎特别好。跟我妈道过谢之后, 便开始给妞妞准备晚饭。她一边利索地拌着狗食, 一边跟妞妞说话:“姐姐说因为她在牢里表现好, 可以减刑3个月呢。你说这是不是一个好消息?”妞妞好像真的听懂了女人的话, 欢快地在女人脚边蹭着。女人把盛着狗食的碗放到地上, 妞妞便开始吃它的晚餐。它半趴在地上, 用两只前爪护着碗, 生怕别人抢它的饭碗。我居然觉得它这个样子有点可爱。这个想法把我自己都吓了一跳。女人笑着看着它吃饭, 捋着它的毛说:“我知道你也高兴。”

妞妞就那么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女人的一部分, 分享她所有的喜怒哀乐。陪女人快乐、陪女人悲伤的, 是妞妞, 一条狗。

常常看到女人抱着狗坐在门口发呆, 一只手机械地捋着它的毛。妞妞这个时候会显得特别的温顺, 两只圆圆的眼睛骨碌骨碌地转着, 时不时地瞅瞅女人, 仿佛在揣摩女人的心思。我想知道的是, 为什么那只特别凶狠的狗在女人的怀里可以那么温顺?

又是一个普通的早上, 女人收到了女儿的信。女人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 并开心地对妞妞说:“妞妞你看, 姐姐来信了!妈妈读给你听:妈, 有些话我没有勇气当面跟你说, 所以选择写信。上次你来看我, 我觉得你真的有些老了, 不再年轻, 我心里突然好难受。我知道我一点都不孝顺, 根本不是一个好女儿……”读到这里, 女人拿着信的双手有些颤抖, 眼里有点点的闪亮, 笑容却在嘴角漾开, 她接着念, “我会在牢里好好表现的, 争取再减刑, 早点回家陪你……”吧嗒, 一颗亮亮的眼泪掉在信纸上, 女人笑着哭了。妞妞弱弱地趴在地上, 不敢动。

从那天以后, 女人变得有活力了。常常是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做着家务。妞妞就更活泼了, 总是摇着尾巴在走廊里来回地跑, 不知疲倦。有谁会知道她和它是相依为命的?不知道的人, 会认为她在等上班的丈夫和上学的女儿回家呢。

3.静夜思原文及赏析 篇三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疑:好像。

举头:抬头。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4.静夜思[范文] 篇四

《静夜思》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引领学生理解古诗,深情吟诵的教学媒介。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记忆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乡”、“床”、“命”,认识新偏旁“日”。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8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学生听音乐,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师: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他在想些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简介图上的画面内容。)

师:这是一首《思乡曲》,思乡的感情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设计意图〗:音乐、背景,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二)板书课题,简介李白,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李白画像及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认识“静”“夜”“思”三个生字,指导后鼻音及整体认读、平舌音的发音,从而读准字音。

2.简介诗人李白资料及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汇报自己课外搜集查到的资料。

教师小结: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观察图画,结合图意,采用单字解释再串连的方式解释题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吗?放音乐,让学生背一背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处理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课内交流对诗歌作者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作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分层学习

三、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 指名说说

⑷ 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课件出示三幅放大的花草结霜的近景图,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霜”的意思。)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2、入境朗诵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 师范读

⑷ 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 学生练读 ⑹ 指名朗诵

⑺ 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熏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

3、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四、指导书写

师: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12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课件出示:“头是乡故”

师:来,齐读一遍。

师: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

生: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生:先中间后两边

生:先里面后封口。

师:同学们真棒,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笔顺规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师:我们先来看“头”字,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字,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的占格位置。

师:写好了,同学们拿出小手来,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次。

师:写字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窍门,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身坐直,纸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好,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做好准备了,现在请你们描红练习吧!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书写规则,反复提醒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练习点评及展示

5.读《静夜思》有感 篇五

一本散发着墨香的语文书放在我的面前,我好奇地拿起来翻阅着,呵!一篇篇文章多么生动优美,特别是《静夜思》这首诗,深深地吸引了我。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写的是诗人李白常年漂泊他乡,心里充满愁绪。这时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李白朦胧中看去,床前地上铺了一层白霜,心中一惊,定神再看,原来是月光照在床前,这才清醒过来,便披衣而坐。抬头凝望,秋夜的天空幽蓝深远,秋月皎洁洒下一片清辉。李白因圆月而想与家人团聚,思恋起故乡来,慢慢地底下头陷入了沉思。这短短的四句话,明白如画而又细致深远,他倾述了人们在忙碌而又纷扰的世俗生活中所共有的那份乡愁、那份寻觅,今人在举手一投足之间产生共鸣。这就是此诗千古不衰的魅力,被人称为“妙绝古今”。

读完这首诗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外出打工的舅舅,现在他一年也就匆匆回来一次,前两三年才回来一次,我非常想他,觉得非常寂寞。想起和舅舅一起生活的那段时光,我每天早上一起床就会跑到他的房间里,把他吵醒,和他一起聊天、一起看电视、一起玩游戏、用我的小手抓他的脚板…………。现在每当我走到他的房间,看到他那洁白的被单,我不禁想起了他,心中默问舅舅你过的好吗,开心吗?多想每天都能和他玩耍啊呀!但是不可能了。好多次半夜醒来,我总是看见奶奶正拿着舅舅的相片默默的看着,她眼角还挂着泪珠,我不忍心打搅她,我知道她一定是在想舅舅,我心中不禁要问舅舅你想我们吗?

想起那些为了生活漂泊在外的游子们,肯定非常想念他们的家乡他们的亲人吧!他们的家人时时刻刻都挂念着他们。我真希望天下所有的游子们都能回到亲人身边,让他们每家都在快快乐乐、没有牵挂中度过!

6.《静夜思》载入联合国邮票 篇六

《人民日报》(海外版)消息,前不久,联合国发行《世界诗歌日》系列邮票,汉语诗歌选取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静夜思》。自1999年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今年的纪念活动是发行一套邮票,有6个小全张共36枚,内容为英语、西班牙语、汉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6种世界主要语言的代表性诗歌。《静夜思》邮票上,用楷体中文写出全诗,并在邮票发行资料上附有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翻译的英文诗。

7.《静夜思》教案02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思乡的情感演唱歌曲《静夜思》,能正确地掌握四四拍的指挥手势。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力和评价力;通过聆听、视唱、演唱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视唱、练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静夜思》,让学生感受歌曲思乡之情,同时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熏陶,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通过歌声表达歌曲思乡的情感;能用四四拍的指挥手势指挥大家演唱歌曲。难点:能用较长的气息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唱好歌曲的二部合唱。

教学教具:

课本、音响设备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

教师请学生有感情的背古诗《静夜思》,提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这首诗的思乡之情?(用歌唱的方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歌教授

(1)教师出示图片并播放《静夜思》的朗诵录音。(唤起学生的有效记忆,为教唱做好铺垫)

(2)教师播放歌曲《静夜思》录音,学生对照乐谱边听边并画出乐段、乐句。(初步感知歌词、旋律)

(3)教师播放《静夜思》的视频,学生边看边思考有哪些音乐的要素构成了这种思乡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唱时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歌曲)

(三)视唱歌曲

(1)教师教学生唱第一乐段,学生跟着打节拍。

(2)学生自由练唱,并且小组讨论问题:第三乐句的开始同第二乐句结束的音有什么不同?你感觉有什么作用?如果不用八度,用小于八度的音试试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了解音乐是怎样表达不同情感的)

(3)教师分声部教学生唱第二乐段。

(4)学生分声部练唱第二乐段,并小组讨论思考问题:第三乐句在整首音乐中有什么作用?

(5)学生演唱。

(四)教学生四四拍的指挥图式。

(1)教师学生学习四四拍指挥手势,引导学生同四二拍的指挥手势相区别。

(2)教师一边唱一边做指挥手势,学生边唱边指挥。

(3)同桌自由练习,互打节拍互唱。

(4)教师请一位同学来指挥,全体学生在同学指挥下演唱歌曲。

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己总结自己的收获。(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布置作业:

8.《静夜思》教学反思 篇八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在导入诗题后,我首先了解学情:小朋友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大部分学生听过)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有的知道作者、有的会读、有的已经会背)

正是在这种了解学生所知的基础上,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

二、循情,因材施教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我首先提出要求:(1)已经会读会背的学生找学习伙伴开展竞赛,看谁读得准,背得好。(2)不会的同学找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包括老师)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学习。

其次,教师巡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学生交流时也分层次进行,先让低层次的学生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再让高层次的学生与伙伴开展竞赛,学生自己评议。这期间,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并能持之以恒,使其成为学生头脑中的一种精神积淀。

另外,对于诗意的理解和朗读指导也不要牵强,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感悟,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在《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朗读教学上,我注重联系学生对生活的切实体验:你们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那么大诗人李白和你们一样也是在这种心情下写了这首古诗。可以说,情感的共鸣,独特的感受,会使学生在浓浓的思乡情中再次诵读这首古诗。

三、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课标中要求写字写笔画简单的字,不求多,贵在精。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本课共四个字,都是以前学过的。教师先让学生认读,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但不要做过多的字形分析。然后由教师指导书写。范写在一年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笔顺规则,但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最后让学生练写,练写上可体现弹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没必要提出相同的要求(至少写2个)。写完后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和写字的乐趣。

四、巩固练习,强化积累

为了巩固这节课的内容,我又设计了以下练习:

1、学生领读生字,扩词。

2、游戏:小刺猬摘苹果。(开展背诵竞赛)

3、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不知道也没关系,不做过高要求,只要有积累的意识即可。)

9.《静夜思》唐诗赏析 篇九

认知诗学作为认知语言学和文学结合的新兴学科, 为文本阅读提供了新的视角, 同时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路径。首次提出“认知诗学”这一术语的是Reuven Tsur (1983) , 他认为认知诗学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是使用认知科学提供的工具, 探究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如何影响和制约诗歌的语言形式, 为文学文本结构与所感知效果之间的关系做出系统的解释 (赵秀凤, 黄洁, 2013:26) 。Peter Stockwell (2002) 也认为, 认知诗学将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与文学文本分析相结合, 是一种思考文学的方式。Gavins和Steen (2003) 认为, 认知诗学研究中, 文学是人类日常经验和认知的具体形式, 其背景是人类诠释世界的普通认知能力。熊沐清 (2011, 2013) 认为, 认知诗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和新的研究范式, 旨在解释读者的阅读过程, 即文本的意义是如何产生和获得的;解释文本的文学效果, 并发现新的原因、新的含义或新的形式特征和美学价值。

将认知诗学与文学翻译研究相结合, 在共同的认知过程基础上, 采用认知诗学的概念和模式, 通过解释译文读者的阅读过程, 可以解释译文意义的生成过程, 通过分析译文所展现的认知过程, 强调译者主体的体验性和创造性, 重视认知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王寅, 2012;卢卫中、王福祥, 2013) 。因此, 将认知诗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翻译研究,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日益表现出合理性和可行性” (谭业升, 2012:66) 。

本研究以《静夜思》的八个英译本为案例, 应用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和方法解读译文。研究表明, 认知诗学为多译本比较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与方法, 为翻译研究拓展了一条进入译者“黑匣子”的新路径。

2 研究对象

《静夜思》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诗中所言是诗人漂泊异地的思乡之情。该诗用南朝乐府体格写成, 语言清新质朴、浑然天成, 正如清胡应麟所赞“太白诸绝句, 信口天成, 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静夜思》虽然语言朴素, 而意蕴深远, 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 也为国内外学者、译家不断重译。金隄先生在《等效翻译探索》 (1998) 一书中提到《静夜思》译文的调查研究。他选取了八篇著名译者翻译的译文,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地作了关于译文“诗意”程度的调查。本研究从这八篇中挑选了五篇英语母语译者的译作, 并另外增加了三篇由中国著名译者翻译的译作[1]作为研究的对象, 尝试应用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 从叙事视点角度来评析译文的特征与差异。

3 理论介绍

3.1 图形/背景理论

认知诗学最为重要且常用的理论是图形/背景理论, 该理论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爱德加·鲁宾 (Edgar Rubin) 提出。通过对经典的“人脸与花瓶幻觉图”的研究, 他发现人的知觉场在头脑中被分为两个部分的图形, 即图形和背景, 图形凸显了感知和注意的焦点, 背景衬托了突出的图形。由于图形和背景无法同时被感知, 我们在观察周围某个物体时, 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 而把环境作为背景, 这就是突显原则。突显原则实现了文学表达的前景化 (foregrounding) , 让“文学语篇中的某些方面在认知上比其他方面更重要或者更突出” (熊沐清, 2008:303) 。认知诗学把图形/背景理论应用于文学阅读和批评中, 认为图形的突显和背景的弱现实现了积极而动态的文本阅读过程。

Talmy (1978, 2000) 最早将图形/背景理论用于语言研究。他认为, 在简单句中, 图形在句子中先于背景出现, 图形往往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 而背景往往位于宾语、状语、补语、定语等非主语位置。在复合句中, 主句包含的成分是图形, 从句包含的成分是背景;较早发生的成分是背景, 较晚发生的成分是图形;表示原因的成分是背景, 表示结果的部分是图形。

3.2 叙事视点

熊沐清 (2001:22) 认为, 语篇视点是制约语篇深层结构 (即语义) 的一种图式 (schema) , 反映人们看待对象世界的角度和态度, 支配对象的选择与组合, 从而又影响语篇表层结构 (即形式句法) 的组织。

Roger Fowler把视点划分为三类: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心理视点。熊沐清在Fowler的基础上把心理视点按其实际含义改为叙述视点, 并另立知觉视点一类。叙述视点 (narrative point) 在语篇研究领域内可简单地分为两大类, 即第一人称叙述视点和第三人称叙述视点。认知活动在心理层面与视点密不可分, 视点通过影响信息结构而影响句子的表层形式。视点转换必然引起信息结构的改变, 从而改变表层的句式 (熊沐清, 2001:25) 。

在认知处理过程中, 视点是不可缺少的步骤, 反映了人类认知的方式。在文学作品创作中, 如何选择和安排视点是作者的认知过程, 而对视点的解读则决定读者能否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饶芳, 2009:73) 。

4《静夜思》及其译文的叙事视点分析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采用隐匿叙事视点的方法。这种叙事手段被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称为“文本中的空白和否定” (王钟陵, 2011:28) , 它吸引读者介入文本的“故事”, 从而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应用图形/背景理论来评析这首诗, 第一行中“床”是静态的, 也是诗人看到月光的参照点, 是背景, “月光”是图形;第二、三、四行都因为叙事视点隐匿, “霜”、“明月”、“故乡”成为每行的图形。隐匿叙事视点可以激发读者想象, 还可以凸显被描写的景物, 从而将读者带入诗人所营造的环境之中, 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根据叙事视点标志词“I”的出现频率, 将八篇译文排序, 翁显良译文中叙事视点凸显程度最低, 徐忠杰译文的凸显程度最高, 英语母语译者的叙事视点凸显程度整体低于汉语母语译者 (见表一) 。下文将依据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和方法逐一分析八篇译文中叙事视点与诗中其他意象的隐现关系。

译文一、

Nostalgia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 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n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

(翁显良译)

翁译第一行“a splash of white”是图形, 紧接着用一个独词句“Hoarfrost?”, 引发读者好奇;第二行开头的“I”凸显叙事视点, 诗人进入了图形, 但紧接着, 译者补充了“the same moon”, 又将读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同一个月亮”上, 叙事视点进入了背景;第三行呼应第二行“my eyes”, 凸显诗中人的目光发生移动;第四行再提“the splash of white”, 与第一行呼应, 完成了读者的阅读旅程。

诗中图形不断变化, 图形丰富多变, 构成一幅生动的思乡图。这些变化的图形都是诗人所见、所疑、所想、所念, 因此, 隐匿的叙事视点构成背景, 诗中人的心理变化反衬出静态的月光和月亮, 这与图形/背景理论认为的动态物体是图形而静态物体是背景的普通认知结构相异, 也许这就是翁译独特的“诗意”之所在吧。

译文二、

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Witter Bynner译)

Bynner译文第一行的图形是“a gleam”, 背景是床脚;第二行用一个问句引起读者猜测, “a frost”是图形, 发问的人是背景;第三行主句的主语是“I”, 但与宾语从句的主语相比, 后者才是图形, 前者是背景, 即“moonlight”是图形, “I”以及主语的心理变化是背景;第四行“home”是主语思考的对象, 是图形。

与原诗不同的是, 译者在开头并未点出那到光就是月光, 而是给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译文的背景从室内蔓延到叙事视点, 即诗中人, 他的心理变化和肢体变化构成这幅月光思乡图的大背景。整体来看, Bynner译文所构成的认知路径与原诗是比较接近的。

译文三、

Night Thoughts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

(Herbert A. Giles译)

Giles译文第一行开头凸显叙事视点, “I wake”是图形, “moonbeams”是背景;第二行“hoar-frost”是图形, 由于第二行的主语是第一行的“moonbeams”, 在第二行是隐匿的, 所以成为背景;第三行叙事视点是图形, “moon”是背景;第四行“home”是图形, 主语是第三行的“moon”, 是隐匿的, 所以是背景。诗歌的图形由人到物, 再到人到物, 交替出现。

Giles的译文中, “moonbeams”和“moon”是背景, 与人、霜、家乡所构成的图形相衬。与原诗相比, 图形/背景关系发生了变化。月和人的位置交替, 月成为背景, 人凸显为图形, 叙事视点由内到外不断交替, 改变了原诗隐匿叙事视点, 凸显月亮的图形/背景关系。

译文四、

The Moon Shines Everywhere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

(W.J.B.Fletcher译)

Fletcher译文的第一行隐匿叙事视点, 凸显“moon”;第二行突出叙事视点, 但“hoar frost”是诗中人思想中的物体, 因此凸显于人之上, 是该行的图形;第三行突出“face”, 虽然叙事视点出现, 但被置于状语之后, 而成为背景;第四行叙事视点隐匿, 凸显了“memories”。

四个图形依次凸显, 似乎译者要向读者暗示月亮与记忆之间的逻辑关系:月光洁白, 洁白的月亮仿佛拥有不老面孔的女神, 看到了她, 就勾起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译诗的叙事视点从隐匿到凸显再到隐匿, 构成诗歌的背景。

译文五、

On a Quiet Night

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couch,

And wondered if it were not the frost on the ground.

I raised my head and looked out on the mountain moon,

I bowed my head and thought of my far-off home.

(S. Obata译)

Obata译文在一、三、四行开头都使用“I”, 叙事视点得到凸显, 图形分别是“I saw the moonlight”, “I raised my head”, “I bowed my head”;第二行的叙事视点隐匿, “frost”成为图形。

译诗每行的背景分别是“couch”, “ground”, “ (I) looked out on the mountain moon ”和“ (I) thought of my far-off home”。从更加微观的层面上来看, 叙事视点是全诗的图形, 而月光, 霜, 地面, 山月, 家都是背景。译者所塑造的认知模型与原诗可谓截然不同。

译文六、

Night Thoughts

In front of my bed the moonlight is very bright.

I wonder if that can be frost on the floor?

I lift up my head and look at the full moon, the dazzling moon.

I drop my head, and think of the home of old days.

(Amy Lowell译)

Lowell译文的第一行状语在先, 但主句中的“moonlight”是图形;第二行出现叙事视点, 但“if…”后的从句才是引起读者阅读期待的内容, 所以, “frost”是图形;第三行叙事视点凸显, “I lift up my head”是图形, 但译者在第三行最后增加了“the dazzling moon”, 使第三行的图形发生了迁移, 落在“moon”;第四行叙事视点凸显, “I drop my head”是图形, 但and前增加了一个逗号, 将两个并列动作的主次关系改变了, 图形也随着改变, “home”成为图形。Lowell极尽曲折, 每行都用了不同的策略, 如状语前置、使用问句、加同位语, 以及添加逗号等, 将每行的图形都藏于后半部分, 形成了不同于图形在前, 背景在后的常规的认知顺序。

再来看这首译文的背景, 第一行是隐匿的叙事视点, 第二、三、四行叙事视点在开头就显现出来, 但译者通过各种策略, 将叙事视点淡化, 使其进入了背景。

译文七、

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渊冲译)

许译文第一行用逗号分开状语和主句, 从而强调状语“abed”, 将诗中人躺在床上的情形凸显出来, 而主句中的叙事视点成为背景;第二行开头凸显了叙事视点, 但if后的从句的凸显程度更高, 因此, frost是图形;第三、四行状语提前, 用逗号与主句分开, 结构与第一行相似, 图形分别是“looking up”和“bowing”, 即诗中人向上看和俯身的动作是图形。整体来看, 许译文与其他译文皆不相同, 诗中人的一仰一俯被刻意凸显, 而叙事视点的标志“I”完全进入了背景, 整个诗不论图形还是背景都是诗中的人, 他的动作是清晰可辨的, 而他眼光所及, 心灵所念的各种意象和情感都成为衬托的背景。

译文八、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

(徐忠杰译)

徐译文从第一行到第四行都以第一人称“I”开头, 显著突出了叙事视点在诗中的地位。叙事视点成为诗歌的图形, 强调诗歌作者 (或译者) 的个人体验和内在感悟。而诗歌的背景则由“moonlight”, “frost”, “moon”, “homeland”的意象构建而成。与原诗相比, 译诗在图形/背景的认知布局上与原诗相差较大。

5 研究发现

本文采用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和分析方法, 对《静夜思》英译文的叙事视点的分布进行了描写和比较。研究表明, 根据图形/背景的结构关系, 八篇译文呈现三种不同的类型 (见表二) 。

第一类译文的图形/背景结构与原文基本相同, 但其中仍然有译者的“痕迹”。翁显良先生译文图形多变, 增加了“眼睛”这个意象。Bynner将原诗中的图形“月光”替换成了“光”, 引发读者阅读兴趣。Fletcher改变“月亮—故乡”这一由此及彼的意象变化, 取而代之以“月亮的脸—青春记忆”, 尽管也有学者认为, 李白写的这首诗看似思乡, 实则就是怀念少年时代在家乡无忧无虑, 纯真质朴的生活, 但月亮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可以解释这个翻译现象。月亮在西方神话和文学中是独立的个体, 是女神和女皇的代表, 象征着青春、崇高和自由的精神。所以, 译者所采用的更像是文化意象替换策略。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非常独特, 图形不是诗中各种意象, 而是诗中人的情态, 不论诗中人看到或想到什么, 都与诗中人一起成为具有静态特征的背景。所以, 以画卷观此诗, 跃然纸上的唯有人物的动作, 其他都在静默中流淌, 悄无声息地成为画面的背景, 更加凸显这种无声的寂寞。

第二类译文的图形/背景结构与原文截然相反。Obata的译文与原诗在图形/背景关系上几乎倒置, 徐忠杰先生的译文也有这种特征。这表明, 不同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诗中的认知图示有不同的理解, 在表达中也有不同的选择, 译者的“现身”在这一类译文中得到很好的验证。

第三类译文的图形/背景结构与原文完全不同, 译者营造了独特的认知过程, 给读者创造了另一个意境的《静夜思》。Giles独辟蹊径, 把人、霜、故乡凸显出来, 而将月光、月亮作为背景。虽然月亮和月光都是静态的景物, 但在Giles的译文中, 月光和月亮都是跳跃的, 有如霜的月光可以唤醒“我”, 可以让“我”猜测, 可以让“我”远眺, 明亮的月还可以让“我”俯身忧思。

6 结束语

本文尝试应用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与方法来比较《静夜思》的八个英译本, 以叙事视点为参照点, 描述不同译文建构起来的认知图示。通过比较发现, 认知诗学不仅可以用于解读原语文学文本, 在文学译本的比较和理解方面, 也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译本的认知诗学解读, 可以了解译文意义的生成过程, 了解译者的认知过程, 为译作比较开辟了新的路径, 对研究翻译的本质和规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附录:

上一篇:网络推广服务合同书下一篇:孙悟空到我们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