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2024-10-04

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精选7篇)

1.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篇一

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王 兵 刘 力云 张立民

(南京大学会计学系 210093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100086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00044)【摘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建立30年以来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文章认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大致可分为建立起步、巩固提高和转型发展三个阶段。内部审计之所以取得快速发展,关键在于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有效指导和管理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关键词】 内部审计 回顾 启示 30 年

一、引言

自从 1983 年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来,内部审计已经走过了 30 年的发展历程。30 年来,内部审计工作从无到有,内部审计队伍日益壮大,内部审计规范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30年来,在广大内部审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内部审计作用和成果日益彰显,内部审计影响力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目的在于对我国内部审计30年来的发展,做一个综合回顾和评价。尽管不同学者已围绕着不同时期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或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王志钧和庄恩岳,1987;王志钧,1990;刘世林,1992;何卫红和赵佳,2011)。但相比已有研究,本文的贡献在于:(1)从内部审计建立到现在这一更长的时间跨度,回顾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内部审计 30 年发展作出了一个粗略的阶段划分,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特征。(2)基于内部审计发展的阶段,本文梳理过去 30 年内部审计发展所获得的启示,并对我国未来内部审计发展做出初步的展望。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目的不是提供文献评述,而是在这一框架中说明内部审计实务与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近30 年中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内部审计的发展是伴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目标的演进而不断发展的。为此,我们将内部审计30年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阶段考察环境因素变化与内部审计发展。

(一)内部审计建立起步阶段(1983 ~ 1992 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号角。为解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适应加强财政经济监督的需要,1982 年修订的宪法确立了在我国实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

在面对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庞大的国有资产,审计机关不可能对所有国家审计范围内的部门和单位都实施审计。因此,1983 年 9 月国家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中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工作的基础。对下属单位实行集中统一领导或下属单位较多的主管部门,以及大中型企业事业组织,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或配备审计人员,实行内部审计监督。

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要求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增强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自此,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成为党和政府的重心工作,也成为这一时期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1)加快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2)不断完善内部审计规范,指导内部审计开展工作;(3)围绕内部审计任务,积极发挥内部审计在维护财经纪律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4)成立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发挥学会在宣传内部审计,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方面的作用。

国务院转发审计署 《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 》,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监督的开始。1983 年9 月 15 日,在审计署成立大会上,田纪云副总理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把内部审计机构建立起来。随后,审计署开始落实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审计机关要下大力量来抓,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在 1985 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于明涛等,1999)。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机构组建和指导内部审计开展工作,一系列内部审计规范相继出台。1985 年 8 月,国务院发布 《内部审计暂行规定 》,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事业组织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这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1985 年 12 月,审计署发布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198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 》 的颁布实施,推动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1989 年 12 月审计署根据形势发展,重新修订发布了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界定了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而非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报告关系上,内部审计也不再向本单位负责人之外报告工作,职能回归到服务单位管理的需要。

创建阶段的内部审计机构贯彻边组建边工作的方针,积极进行试审,及时总结经验,交流推广。在这一时期,“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审计工作必须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因此,内部审计也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指导思想,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或者实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其他审计。1987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报告的通知 》,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内部审计机构要围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和深化改革、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工作。1992 年,审计署关于印发 《改进内部审计制度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通知,要求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围绕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积极开展经营决策审计、成本费用审计、资金使用效果的审计、工程预决算审计、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财务收支审计以及继续搞好承包经营责任审计。

除审计署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业务外,为适应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国际间的内部审计学术交流,1987 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学会从成立伊始便确定了加强内部审计宣传,开展内部审计学术活动,协助有关单位培训内部审计人员以及参加国际内部审计学术组织等任务,这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在内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改革开放确立了我国学习西方先进理论和技术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者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实地考察或者利用在西方学习的机会,了解西方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阶段,通过撰写年会综述,调查报告和体会,将这些理念在国内传播(如葛明,1984;文忠等,1985;苏锡嘉,1986)。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开始将西方的内部审计论文和内部审计著作翻译到国内。早期发表的翻译论文如 《内部审计 》(徐政旦,1983),《内部审计 ———昨天、今天、明天 》(徐玉棣,1986),《内部审计的发展 》(黄义潮,1986),《扩大政府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 》(孙宝厚,1988)等。著作方面如 1990 年劳伦斯 · 索耶的 《现代内部审计实务 》 等。另外,改革开放早期,国内学者对西方内部审计的研究也保持着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发表了有关介绍西方内部审计发展、专业教育和国外内部审计准则的学术论文(如陈今池和沈小凤,1981 ;陈今池,1985;李爽,1985)。

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内部审计理论的同时,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者积极探索我国内部审计的理论特征和不同时期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任务和重点。例如,管锦康(1984)分析了我国内 部审计的性质和对象,徐政旦(1986)论述了社会主义企业内部审计的特征,罗青育和刘正光(1986)探讨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双重身份。也有学者对我国过分扩大内部审计作用,强制通过行政干预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以及内部审计双向服务等问题提出了批评(卢新国,1992;阎金锷和秦荣生,1993)。在著作方面,1988 年杨树滋和鲍国明合作完成 《内部审计概论 》,1989 年徐政旦出版了 《内部审计学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发表的内部审计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王光远,2006)。

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在成立后,就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的研讨活动,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建立起步阶段的内 部审计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例如 1987 年开始组织关于社会主义内部审计的职能、任务及其在部门、单位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开展效益审计,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两个方面的研讨。1990 年,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的 重点课题有: 内部审计的地位、职能、作用 ;内部审计如何实现 “三化”;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及评价;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企业单位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实施与完善等。

(二)内部审计巩固提高阶段(1993 ~ 2002 年)从 1978 年到 1993 年,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 年 11 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决定指出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些为这一时期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总的基调。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1)内部审计的行业管理发生重大转变;(2)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在发展中经历波折;(3)随着非国营经济组织发展,内部审计规定进一步修订;(4)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展开。

审计署成立初期,内部审计指导职能归属于工业交通审计局,随后,其职能依次由交通审计局、法规局、审计体系指导司和管理司负责1。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在 1998年审计署的 “三定方案” 中撤销了管理司。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受审计署委托承担起对内部审计行业的指导工作。1998 年审计署向民政部申请将学会更名为协会。至此,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从组织上完成了性质转变,形成了以国家审计为指导,以内部审计协会为行业管理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1998 年政府部门改革之后,部门所属企业被剥离,除少数部门外,大多数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被取消,政府部门的审计立法进入了调整阶段。据统计,1998 年底全国共有内部审计机构 10.2 万个,配备内部审计人员 27.6 万人;到 2000 年底,内部审计机构减少到 8.5 万个,内部审计人员减少到 21.7 万人(李金华,2005)。2000 年以来,随着政府职能的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推行,内部审计机构在一些政府部门重新设置,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立法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下,我国民营经济在 20 世纪 90 年代取得了巨大的发展,1992 年股份制试点不断推向深入。为此,在 1995 年审计署修订发布的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中,指出非国有经济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参照本规定的有关条款执行。这说明当时 1 1988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审计署增设审计体系指导司,司内设有内部审计的指导处;1993 年政府机构改革时将审计体系指导司更名为审计管理司,司内设有内部审计管理处。各阶段具体时间为: 工交审计局(1983 - 1985)、交通审计局(1985 - 1987)、法规局(1987- 1988)、审计体系指导司(1988 - 1993)、管理司(1993 - 1998),作者感谢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吴晓军主任提供上述信息。非国有经济组织也开始注重进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正逐渐成为各类组织对内部活动进行监督的需要。

这一阶段围绕着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993 年 10 月审计署召开全国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交流及学术研讨会,提出各部门、各单位的内部审计应当开展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对企业整个运行机制进行监督,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堵塞漏洞,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以保证企业领导履行经济责任。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推行,内部审计的任务在于围绕企业改革,促进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直到 20 世纪初,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广泛推行,内部审计机构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

在理论研究方面,内部审计研究继续围绕国外内部审计发展,将西方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和经验进行介绍和总结,如余玉苗(1993、1994)讨论西方内部审计观念与方式的转变以及西方内部审计的八大转变等,刘力云(1995)、王德河和刘力云(1997)编译了内部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内部审计 21 世纪展望等内容。

同时,更多研究立足于我国企业改革和实践,探讨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话题主要有:(1)内部审计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这方面既有企业立足自身实际,分析内部审计在企业实践中的做法,如上海石化公司审计室(1993)分析内部审计参与企业股份制改制的实践,东风汽车公司审计处(1995)探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等;又有学者探讨股份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特征(如王文彬和林钟高,1994;杨树滋,1995;朱小平和余谦,2000)。(2)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既包括内部审计参与管理职能探讨(如鲍国明,1997;刘实,1999),也包括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回顾和展望(如鲍国明,1995;庄恩岳,1997)。(3)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如蔡春(1996)对内部审计的功能、目标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刘力云和王德河(1997)探讨了内部审计领域的风险基础审计,以及运用公司理论解释内部审计等研究(刘峰和刘海燕,2000;杜兴强,2000)。

(三)内部审计转型发展阶段(2003 ~ 今)2001 年中国加入了 WTO,这是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标志着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开始更多借鉴和采用国际内部审计发展新理念,例如 2001 年 IIA 对内部审计定义的修订,2002 年美国因会计丑闻事件而颁布的萨班斯法案,这一方案在公司治理、会计职业监管、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深刻影响了全球内部审计的发展。

2003 年 10 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作了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这些因素进一步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的转型发展。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内部审计行业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监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强化了内部审计监督;(3)内部审计的重心逐步由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向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为主转变,内部审计功能从审查评价财务、业务活动的合规性逐步转向评价和改善组织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的效果转变;(4)内部审计在完善组织治理、加强风险管理、支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 2002 年民政部批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改协会后,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第四届到第六届理事会的共同努力下2,内部审计协会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和不断完善,协会开展了以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为主线,致力于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完善和推广实施,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加强内部审计职业教育培训和对外及海峡两岸内部审计交流,通过举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经验交流会形式,不断推广内部审计新理念和典型经验。2003 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银监会相继成立。2004 年 8 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2005 年 12 月国务院国资委下发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 》,这些规定对中 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做出了布置和提出了具体要求。2006 年 6 月银监会发布了 《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 》,2007 年 4月中国保监会 2 第四届理事会(2000 - 2005),第五届理事会(2005 - 2011),第六届理事会(2011 - 今)。发布了《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指引(试行)》,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相关的规定。这些规范表明监管部门强化了内部审计在各自系统内的作用。

同时,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2003 年审计署再次修订发布了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这一规定相对以往有本质变化,表现在: 明确内部审计协会是内部审计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直接指导和监督,变为通过内部审计协会进行间接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这表明我国的内部审计己从国家审计的辅助地位逐步走上独立行使监督职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同时,内部审计机构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非国有经济组织,而是拓展到任何组织;内部审计职责进一步扩大到对风险管理的评审,涵盖了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对内部审计转型发展影响最大的在于内部审计定义的修改,即由过去单纯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改变为监督和评价两个方面,不断为提升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管理服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着力推进内部审计工作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和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并重的全面转型与发展。

在此基础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内部审计在完善组织治理、加强风险管理、支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呈现繁荣景象,研究内容更加丰富,选题更加多样3。总结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更多研究关注内部审计治理特征、模式和理念,探讨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等(例如,时现,2003 ;陈艳利和刘英明,2004;叶陈刚和程新生,2006;王光远,2007;陈汉文和张志毅,2002);(2)研究的对象广泛,涉足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发展等问题(如谭劲松等,2003 ;刘力云,2007);(3)研究方法开始向实证研究拓展,利用上市公司 数据、调查问卷和实际案例,立足于不同的数据视角和案例展开研究(例如,程新生和张宜,2005;韩晓梅和包汉良,2005;耿建新等,2006;刘国常和郭慧,3 何卫红和赵佳(2011)曾对 2003 ~ 2009 年内部审计研究做了回顾。2007;刘斌和石恒贵,2008;刘运国和胡丽艳,2005)。

除了学者的广泛研究外,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积极组织进行内部审计理论研讨和课题研究。近些年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每年选定 1 项内部审计理论研讨题目,发动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开展自下而上的群众性的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同时从 2007 年开始,受审计署委托,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外发布内部审计科研招标课题,号召广大学者和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者进行专题深入研究,通过这些理论研讨和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三、四点启示

通过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不同阶段实践和理论的回顾和总结,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一)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发展服务于经济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围绕着我国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三中全会 30 年的发展变迁中,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政府机构和经济组织改革。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的重要部门,得益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内部审计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越发证明了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这一命题。同时,内部审计围绕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时期的目标,在审计机关和内审协会的指导下,积极发挥监督的职能,服务于维护组织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完善组织管理的作用。(二)立足国情,吸收借鉴国外经验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内部审计行业管理不断改革,有效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1983 年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强制性建立以来,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发挥着对内部审计行业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但是随着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审计署将内部审计的行业管理移交给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协会作为社会团体,既可以联系国有企事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又可以把集体、民营经济的内部审计纳入行业管理的范围,使内审工作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尤其从 2004 年开始,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政府监管部门颁布了不同的内部审计规范,形成了目前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和政府监管部门相配合的内部审计行业管理架构。

伴随着内部审计行业发展,吸收借鉴国外经验是推动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转型的重要方面。我国通过申请加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参加 IIA 年会或地区性的国际内部审计组织会议,以及考察年会承办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或者组织一些部门或系统的考察团到国外对口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增进了与其他国家间内部审计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通过邀请国外内部审计学者、专家来华讲学,接待国外的内部审计代表团访问以及承办国际性的内部审计国际会议,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发展经验,这些都积极推动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快速发展。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

内部审计理论必须通过大量的审计实践来加以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然后用于指导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者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内部审计理论和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立足于我国实际的内部审计理论,这些研究成果有力指导和推动了在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共同服务于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四)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方面

人力是事业发展的最重要资本。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发挥作用和影响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从成立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开始,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和地方协会就以组织推动的方式,通过理念、知识、技能、规范以及经验分享等方式,培训了大量内部审计人员,并将此作为一项经常系统性工作,常抓不懈。通过以培训为抓手,指导内部审计人员如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这些对提高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推进我国内部审计融入国际内部审计大潮,发挥了重要的智力支撑作用。

四、结论与展望

回顾内部审计 30 年发展,内部审计在探索中 前进,在前进中探索。我国内部审计在审计署的强制性推动下建立和起步,在审计署积极支持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行业管理下,不断发展提高、转型创新。

展望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部审计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既为内部审计提供了舞台和先进技术,但又导致了未来充满着更多的不确定风险,企业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的期望也将不断提高。因此,面对未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需要继续在审计署和协会会员的支持下,不断完善自身组织建设,进一步推动地方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协会作为社会团体的服务、管理、宣传、交流的职能,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的全面快速发展。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职业培训和学习,重视组织战略和社会责任,关注第三方风险和信息安全,方式上更加注重合作,在更基础的道德价值观层面发挥作用,手段上更多地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发挥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作用和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鲍国明. 1995. 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审计研究,5: 19 ~ 22 程新生,张宜. 2005.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研究. 审计研究,1 : 70 ~ 74 耿建新,续芹,李跃然. 2006. 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 ——来自中国沪市的研究证据. 审计研究,1 : 53 ~ 60 何卫红,赵佳. 2011. 内部审计研究述评: 2003 —2009. 审计研究,1 : 57 ~ 62 李金华. 2005. 中国审计史(第三卷). 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刘国常,郭慧. 2008. 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研究 ———来自中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证据. 审计研究,2: 86 ~ 91 刘力云. 2007. 论发展和完善我国政府部门内部审计. 审计研究,3: 30 ~ 34 刘世林. 1992.近期中国内部审计研究与发展评述. 财贸研究,4: 68 ~ 78 时现. 2003.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透视. 审计研究,4: 61 ~ 64 王志钧,1990. 内部审计工作的回顾与瞻望. 审计研究,1 : 10 ~ 13 叶陈刚,程新生. 2006. 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比较与选择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 审计研究,6: 79 ~ 85 于明涛,祁田,王宸生.1999. 社会主义中国审计制度的创建. 北京: 中国审计出版社

2.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篇二

0409xxxxXX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我党已走过了九十个春秋,在这九十载的时间里,我党艰苦卓绝,开疆引路,不断地壮大成熟。在中国共产党的代领下,中国走向了独立自主,也走向了繁荣富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如今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来得光辉历程不仅见证了一个政党的发展,它更见证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一个世界大国的崛起!

回望历史,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无数的先驱们上下求索、英勇奋斗,始终未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中华大地之上则是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此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同时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他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终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了。在当时我党虽只有几十人,但他们深信只有这条道路才能拯救当时的中国。凭着这些先驱们的不懈坚持与努力,我党终于成功的代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救国图存,兴国振邦的辉煌道路。而这样的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精神正式我们该学习的。

从我党建立起始我党便进入了她所经历的第一个重大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是我党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重大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帮助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而这次战争中途夭折的教训,使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农民获得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虽一些国民党消极应战,但在广大中华热血先辈与我党的积极抗战下,我们最终赢得了抗战胜利。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解放了中国。到此解放战争结束。这是一段铁与血的历史,我们应牢记于心,如今的和平是当时的鲜血换来的,要明白和平来之不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我党的工作重点已从国家的军事发展转向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由于没有前人经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在社会主义的道理上探索前行,中间也走过了不少弯路、岔路,但是我们最终只找到了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这便是我党所经历的第二个历史时期,一个探索求真的时期,一个充满经验教训的时期。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真正实现了我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从此之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大力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从一个原始农业国转变成为一个在世界上的政治与经济大国。中国的综合国力飞速提升,科技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品愈来愈好,未来前景更加广阔。

3.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篇三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一(1951年—1957年)

新生:

小荷初露尖尖角

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被提上议事日程,到1951年3月,全国信用合作汇报会议召开;从1954年拥有了统一的名称,到最终确立了发展章程,农村信用社在新的政治环境下获得了新生。在国家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在中国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发展,很快成为新中国打击高利贷、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力武器。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声音如同春雷般响彻古老的中国大地,中国历史迎来了崭新的一页。中国信用合作事业在旧时代被压抑的热情开始萌动。崭新的政治环境、积极的政府态度、明确的发展战略……一曲波澜壮阔的农村信用社发展序曲就此奏响。

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农村信用合作工作就已经被中国共产党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进行战略发展规划。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必须组织生产的、消费的和信用的合作社……单有国营经济而没有合作经济,我们就不能领导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逐步走向集团化,就不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将包含信用合作在内的合作事业发展纳入到党的战略讨论中。

紧接着,建国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合作社事业的战略规划:“关于合作社:鼓励和扶助广大劳动人民根据自愿原则发展合作事业,在城镇和乡村中组织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生产合作社……”这标志着新中国已将发展信用合作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正式纳入了国家的战略发展规划。

1951年3月,全国信用合作汇报会议召开,会议认为:“已经土改的地区,由于生产的恢复,农民逐渐富裕,要求积储余粮,扩大再生产;少数农民因翻身不久,家底薄弱,一旦遇到意外,便会借贷无门。有计划地开展农村信用合作事业,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薄一波、程子华将会议讨论的内容向党中央进行了汇报,这份名为《关于全国信用合作会议的报告》指出:“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满足农民的普遍要求,必须单独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统一由银行领导,信用社单独成立后,其存款、贷款、存实、贷实由信用社办理。”

信用社的身份信息

对农村信用社而言,在发展战略明确之后,如何确定组织性质、功能定位以及业务范围,成为接下来亟待明确的问题。

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南汉宸在会议上指出:“信用合作是群众性的资金互助的合作组织,主要是组织农民自己的资金,调剂有无,以解决社员生产上和生活上的资金困难,银行给以资金周转及业务上的支持,并可代理银行的一些委托业务,以活跃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生产。”

紧接着,为了推动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颁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农村信用互助小组公约草案》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试行记账办法草案》。在政策的引导下,农村信用社在短时间内有了更加快速的发展。

1953年底,全国试办的信用合作组织在数量上已超过了25000个。当时,由于各地都是在国家指导方针之下自主组织信用社,因此当时信用社的名称在各地并不统一,这为信用社的整体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为此,1954年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名称按共同纲领规定称为“信用合作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名称上有‘信用合作社’与‘信贷合作社’之称,从‘信用’与‘信贷’的意义上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却容易引起基层工作同志的误解。因此,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名称有统一的必要。今后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的名称,应按共同纲领规定统称为‘信用合作社’。”

紧接着,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草案)》,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和任务从规章制度上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至此,在中国已经诞生多年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终于明确了自己的身份:有了自己统一的名称,有了统一的组织章程,有了发展的任务目标……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重生,一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热潮在中国大地上迅速蔓延开来。

在中央政府的鼓励和指导下,从1954年到1956年,全国信用合作社运动出现了一个发展的高潮。全国信用合作社的数量超过了16万个,社员达到9500多万人,包括6800多万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60%左右。这一波发展高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发展信用合作社为主,此前建立的一些信用部和信用组的组织形式,也逐步转为信用合作社,全国80%以上的乡都建立了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在组织农民借贷方面的作用充分显现出来,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生产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二(1958年—1978年)

成长的烦恼:

在折腾中迷失方向

这是一段充满波折和混乱的发展时期。行政手段的过度干预、发展策略的频繁调整、管理主体的几经更替,使得刚刚走上发展正轨的农村信用社在历史的折腾中再次迷失了方向。在这段时期内,农信社先后被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贫下中农组织管理,基本上成了基层社队的财务部门。而后,农信社又被交由国家银行管理,成为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金融机构,从此走上了“官办”道路,彻底迷失了合作金融的本性。

对于在革命中新生的共和国政权而言,经济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历史经验的缺乏,急于求成的“极左”情绪的蔓延,让新中国经历了一段充满波折的发展时期。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混乱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方式,最根本的是在农信社定位方面缺乏共识,农信社在“折腾”中迷失了发展的方向,合作金融的本性被迫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官办管理时期的到来。从1958年到1978年,对农信社而言,称得上是一段噩梦般的经历。在这20年里,农信社在混乱中历尽坎坷,经受了四次“折腾”。

第一次折腾

从1951年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开始到1958年,农村信用社均由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从农信社发展的现实效果来看,这段时期的管理是成功的。但从1958年开始,席卷全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信社的命运开始出现逆转。1958年1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适应人民公社化的形势改进农村财政贸易管理体制的决定》,实行“两放、三统、一包”。

此后,国务院专门下发文件,将农信社与银行营业所合并,称为“信用部”,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管理体制上的变化导致了“所社合一”和“政社合一”两种局势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农信社的发展。首先,“所社合一”的组织体制将集体所有制的农信社资产与全民所有制的国家银行的资产混为一谈,造成了双方在财产资金和财务上的混乱;其次,“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客观上使农信社走上了“官办”的道路,逐步失去了在业务经营上的自主权。

第二次折腾

1959年4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人民公社信贷管理工作的决定》,同年5月,人民银行总行召开了全国分行行长会议,收回了下放给人民公社的银行营业所,把信用社从人民公社信用部里分离了出来(实际是所社分离),下放给生产大队,变为“信用分部”。信用分部开始沦为生产大队平调社员财物的工具。

1962年,中央政府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将农信社的领导权从生产大队收回,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全面、彻底的垂直领导。同年11月,中央政府又批转了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社若干问题的规定》,决定恢复信用社的性质和任务,重新明确了农信社组织的独立地位,重新赋予农信社在业务方面的自主权,信用社干部的待遇按照人民公社同级干部的待遇标准执行。上述措施的实施,使农信社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又开始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三次折腾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66年,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农信社又被文化大革命卷入了动荡的漩涡。“文革”开始后,不少人在对待农信社的职能是什么、该为谁服务等问题的态度上再次出现了分歧。

1968年8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教育革命的“最新指示”:“……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贫下中农管理学校。”这条关于学校管理的指示,被迅速应用于对农信社的管理中。不少地方出现了信用社干部大换班,或者大批下放回家,人才的大量流失对信用社的发展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经过近3年的折腾,贫下中农管理、“亦工亦农”的经营管理体制对信用社发展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很多地方的信用社基本上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为此,1972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银行工作会议,重新明确了信用社职工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不再要求信用社走“亦工亦农”的道路。1974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农村金融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贫下中农的管理任务,应该是在公社党委领导下,对信用社职工进行改革教育,它是权力机构,不是执行机构。会议明确要求,信用社要积极自主开展业务,加强财务管理。这次会议彻底收回了贫下中农组织对信用社的管理权,重新赋予了农信社在业务上的自主权。农村信用社开始踏上了回归自我的道路。

第四次折腾

1977年,受“左”的思想影响,再加上过去把信用社下放给基层政权管理的教训,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其中第七条规定。“信用社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为贯彻上述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1978年5月就信用社的机构设置、人事管理、业务经营、财务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统交银行管理。信用社再次被打上了“官办”的烙印,沦为银行的附庸。

在这段混乱的历史时期,信用合作事业受到了“左”的思想的严重干扰,发展方向一再偏离了合作的性质,管理体制几经折腾,信用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被蚕食殆尽,既丧失了合作组织的特征,也丧失了金融组织的特征。信用社的干部队伍、资金和业务均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害。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三(1979年—1996年)

找回自我:

“信用合作号”离岸起航

对于经历了长期迷惘阶段的农信社而言,这是一段向合作金融组织本性回归的历史,主要体现在对合作社“官办”体制的反思和初步调整。1979年农行恢复以后,农信社进入农行代管时期。虽然对农信社的管理仍带有“官办”因素,但农信社在业务开展上的自主性和管理上的民主性开始得以恢复,尤其是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以后,农信社正式踏上了全面恢复“三性”、由“官办”到“民办”的回归之路。

自创办之日起,农信社就是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太多人为的外界因素的干扰,让它逐渐丧失了自我,成为银行的附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改革春风,开启了农村信用社的回归之路。

迎来改革春风

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其中,对农信社的归属、机构设置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并指出:“现在信用社的任务很重,人手不足。为了加强农村金融工作,信用社由省、市、自治区确定编制,抓紧配齐。信用社职工的管理、政治待遇和口粮要同银行职工一致起来。信用社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任何单位不得平调或挪用信用社的资金。”根据该《通知》的精神,各地在抓紧恢复农行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农信社的领导。在坚持农行领导的管理体制下,农信社的改革开始启动。1984年6月,农行就农信社改革问题向国务院作了专题报告,8月,国务院将《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批转各地执行。报告指出:“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必须抓紧改革,同时改革又是十分谨慎的,农业银行要加强对信用社的领导,不宜改变隶属关系。通过改革,恢复和加强信用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充分发挥民间借贷的作用,把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农信社的改革发展史上,这是一份富有重要意义的改革指导文件,它不仅标志着信用社以恢复“三性”为主的改革开始在全国大范围地铺开,而且明确了农信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的改革方向。

县联社应运而生

在从1984年开始的这轮改革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措施当属县级联社管理体制的建立。县联社的建立,对于加强基层社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恢复和加强农信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都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它的建立不仅增强了农信社的内部管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信用社走向完全自主管理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时的县联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农村信用合作社交纳会费,行使管理协调职能;另一类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投资入股,除行使管理协调职能外,还从事调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金余缺、组织清算等信贷业务。

虽然当时县联社工作的开展,仍然必须坚持农行的领导,日常工作仍由县支行合作股负责。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县联社管理体制建立前相比,农信社在经营自主性以及内部管理方面确实有了明显的提高,独立自主的组织地位得以逐步重塑。

体制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农信社的发展,经营活力不断增强,业务发展日益活跃,在调节农村经济、支持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到1988年末,农信社机构、网点近40万个,建立县联社2200多个,占全国县市总数的80%以上。从业人员76万多人,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12亿元,向国家提供资金约600亿元。

1989年,农信社进入治理整顿阶段,主要开展强化内部管理、整顿金融秩序的活动。在这一阶段,通过清股、扩股,密切了信用社与社员的经济联系,经营管理体制有了明显改善,内部经营机制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转变。“行社脱钩”水到渠成

随着农信社实力的不断增强,关于“行社脱钩”的呼声日益高涨。1996年7月13日,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明确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等各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服务体系。同时,会议也对推进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步骤和方式作出了明确安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分期分批完成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由上而下地进行,先按合作制原则改革乡镇信用社,再完善充实县联社,经验收再把农村信用社的行政管理职责由农行转到人行。经批准,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试点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的组织体制。”会议要求,加强县级联社的建设和管理,为下一步行社脱钩做好准备。在经历了长期的迷惘之后,农信社真正看到了实现独立发展的希望。

1996年8月,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发布《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宣告农信社与农行脱钩。从9月开始,全国5万多个农村信用社和2400多个县联社逐步与农行顺利脱钩。这标志着经历了长期的迷惘与等待之后,农信社重新走上独立发展之路。

“登高星河近,创新天地宽,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农村信用合作号”正式拔锚起航,驶向属于自己的明天。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四(1997年-2002年)

独立发展:

改革航船乘风破浪

这是一段包含着合作制价值回归、管理体制创新、产权模式探索“三重意义”的改革发展时期。从1996年开始的这轮改革,其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社员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从更深层次意义上讲,这是一段农村信用社价值核心由“官办”银行向“民办”合作金融组织回归的历程。

站在今天的历史台阶上,回顾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这段历史,与农行顺利脱钩无疑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迈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它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征程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合作金融组织、建立我国合作金融新体制提供了前提。

重塑合作制

1997年,对于重新踏上合作制发展正轨、开始自己新的改革发展道路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是富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1997年2月,全国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自“行社脱钩”以后农村信用社系统召开的第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为下一步如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指明了方向,初步勾画出了建立我国合作金融新体制的主体框架。

规范合作制、加强自主管理、组建自律组织、创新金融监管等一系列新的概念成为改革中新的关键词,一场围绕这些改革关键词而展开的新的改革运动由此拉开了帷幕。1997年3月8日,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开展规范农村信用社工作的意见》,对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工作的主要内容、政策以及实施步骤作了具体安排,标志着以合作制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程正式启动。

在推动以合作制规范信用社改革进程的同时,1997年6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对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监管职责,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农信社改革的监督管理,防范和化解农信社的风险。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监督管理局正式成立,全面承担起了对农信社改革的领导、监管职责。

同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社管理规定》。11月,又颁布了《农村信用社章程(范本)》和《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章程(范本)》。这是一系列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性文件,它们为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以及县级联社的监管,为规范其行为,保障其依法、稳健运行,提供了明确的法规依据,标志着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正式走上了按合作制原则规范、改革和发展的轨道。

50年的风风雨雨,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按合作制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农信社,不仅是管理体制上的一场革命,也是一场在思想观念、经营方式上的重大变革。

省级自律体制初建

在按合作制原则加快推进农信社规范工作的同时,另一项对农信社改革影响深远的工作——组建农村信用社省级自律管理组织也在悄然酝酿之中。

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国人民银行越发意识到农村信用社改革规模庞大、各地情况不一,单靠人民银行的监管力量很难全面覆盖整个农村信用社体系的改革,因此组建省级行业自律组织被提上了日程。1999年4月,中国信用合作协会筹备办公室宣告成立,其使命是指导各省因地制宜地建立起行业自律组织,这标志着农村信用社在系统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工作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99年4月28日,全国首家信用合作协会——黑龙江信用合作协会在哈尔滨率先成立。建立农信社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对于全国农村信用社逐步建立以农信社自主经营、自我约束为基础,以县级联社、省级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监管的新型合作金融管理体制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至同年11月末,全国首批五省(黑龙江、陕西、四川、浙江、福建)省级信用合作自律管理组织试点工作全部完成,试点省份的农信社行业管理职能也逐步移交给了行业协会,中国人民银行由此顺利地实现了与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和监管职责的分离。至此,农村信用社开始真正走上了自主管理的道路。

在上述五省完成通过省级自律组织实施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管理探索之后,1999年12月18日,全国首家省级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正式创立,标志着对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体制的探索进一步深化、升级。

新产权模式探索启程

随着改革成效的不断显现,全国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产权改革的探索和呼声也开始日益高涨。2000年4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江苏省视察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并召开专题座谈会,了解和听取了各方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最为重要的是,此次座谈会初步明确了在江苏省进行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探索的态度。

2000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江苏省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一场全面清产核资、建立统一法人体制的改革运动在江苏掀起高潮。统一法人后,江苏省原有的1746个农信社合并为82个独立的县级法人。这种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体制,解决了农村信用社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社会信用较低的问题,同时,在改革支农服务、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也显现出了良好的成效。

2001年末,全国首批农村商业银行在江苏张家港、常熟、江阴相继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有了重大突破。农村商业银行产权模式和经营机制的尝试,也使得我国农村信用社商业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逐渐明朗。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五(2003年6月—今)

走进新时代:

沿着市场化的航向前进

这是一段对农信社长远发展方向及策略进行重新思考和选择的历史进程。市场化改革方向的确立,成为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农信社摆脱历史泥潭、踏上快速发展轨道的历史转折点。回顾以往几次农信社改革,在改革方向及策略选择上基本都是以行政力量为先导,而从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改革则转向以市场为先导。无论是产权模式选择,还是管理体制变更;无论是经营规模和地域的扩张,还是资产重组乃至市场退出,是否符合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向成为考量改革成败的唯一关键词。

“合作制”价值理念的回归让农信社重新找回了自我,但金融业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却让坚守“合作制”的农信社感到无所适从。单纯的合作制产权结构、与市场经济脱节的经营模式以及沉重的历史包袱,成为横亘在农信社发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2003年,一份文件揭开了农信社向现代金融企业改革的历史新篇。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正式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决定在浙、鲁、赣、贵、吉、渝、陕、苏八省市率先进行改革试点。新一轮农信社改革的历程由此开始。

突破——

省级政府主导央行资金扶持

针对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的现实困境,新改革试点方案指出:由省级政府承担辖内农信社的管理和风险责任;可以选择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继续维持合作制等制度形式,推行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吸收各类经济主体和自然人入股;给予八省市部分农信社保值储蓄利息贴补及适当税收优惠政策;农信社历年亏损和资产损失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由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专项票据的方式核销农信社自2002年以来的历年亏损和资产损失的一半。

新一轮改革明确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责任,使得农信社改革在地方上不再是没人管的孩子,省级政府的全面介入,也使得农信社能够在行政力量的支持下,找到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改革发展之路。而发展体制的多样化选择,也使农信社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不再刻板地死守着“合作制”的概念。

最值得关注的是,来自央行的资金扶持和税收上的优惠措施,让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农信社获得了发展急需的资本金,有了喘息的机会,同时央行所设定的票据兑付条件,也为推进农信社改革带来了动力和信心。

实践证明,按照改革试点方案设计进行的产权制度改革,解决了农信社所有者缺位这一根本问题,抓住了农信社改革的要害。试点地区农信社改革的示范效应,大大激发了其他省份农信社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8月17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进一步扩大了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范围,新增加21个省区市作为改革试点。一场农信社改革的燎原之火燃遍了中国大地。

与此同时,来自央行的资金支持也逐步到位,给在改革道路上前进的农信社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2004年3月4日,首批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发行,共向8省(市)272家联社发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119亿元。而改革的效果也更明显地显现出来,当年全国农信社历史性地首次实现了轧差盈利。

挑战——

垄断松动“一家独大”成历史

2006年,银监会的一纸文件彻底宣告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时代的来临。2006年12月22日,中国银监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项旨在通过引入全面竞争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的举措,为改革步伐有所减缓的农信社带来了“威胁”和压力。

新举措不仅大大刺激了商业金融的投资热情,也使民间资本的金融热情出现空前高涨。一时间,多家金融机构开始申请前往农村开设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民间自发组织的资金互助社也开始进入谋划冲刺阶段。原本由农信社“垄断”的农村金融市场,开始响起他人的声音。

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坚持市场化改革”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明晰产权关系,促进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转换,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是一条重要的原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既然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自然一切都应按市场规律来操作。

对于长期在历史泥潭中停滞不前的农信社而言,它距离市场化的发展语境还很远。产权不够清晰、机制不够灵活、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等等,这一切都可能成为农信社被市场淘汰的隐患。农信社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改革的步伐,严格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

趋势——

改革触角纵向延伸

2007年8月10日,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海口市举行了挂牌仪式。作为全国最后一家挂牌开业的省级联社,它的诞生,标志着农村信用社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全面建立,标志着从2003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基本完成。2008年6月29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挂牌,成为全国首个由省级农村信用联社改制而成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同年12月21日,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挂牌开业,成为全国合作金融系统首家省级金融控股公司。随着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和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改革触角开始纵向延伸。

2010年9月,银监会出台《关于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并购重组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通过并购重组加快推动高风险农村信用社风险化解。《意见》旨在指导各地农信社在地方政府扶持的同时,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并购重组化解高风险农村信用社风险,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提升“三农”和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指明了农村中小银行在“十二五”时期要实现的目标:高风险机构全面处置,历史亏损挂账全面消化,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现代农村银行制度基本建立,主要监管指标达到并持续符合审慎监管要求,总体资本充足率达到10%左右,杠杆率总体不低于4%,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总体高于100%,拨备覆盖率总体高于150%,拨贷比总体达到2.5%,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与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商业化成为未来深化改革的主旋律,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表示,今后将不再组建新的农村合作银行,现有农村合作银行要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全面取消资格股,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

姜丽明表示,要在保持县(市)法人地位总体稳定前提下,稳步推进省联社改革,逐步构建以产权为纽带、以股权为联结、以规制来约束的省联社与基层法人社之间的新型关系,真正形成省联社与基层法人社的利益共同体。

4.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篇四

答:回顾中国共产党执政90年的历史,展望中国未来的美好前景。中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愿望,历史的选择,都严正地要求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纵观我们建党90周年来的光辉历程,从中获得经验启示: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是一个开放的、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其生命力就在于发展和创新,改造世界,因而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一定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2、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党工作的第一位

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制定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关乎着党的生命。改革开放 20多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5、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党,具有巨大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并高度重视自身建设,这些都是办好中国事得关键。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第一: 回望历史,牢记历史,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认清历史纵横轨迹和社会发展需求。

第二:着手现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培养自身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三:放眼未来,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树立崇高的理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浪潮中,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5.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篇五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光辉的90年。在这风风雨雨的90年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太多的凶险,太多的曲折与磨难,但也因此造就了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钢铁般意志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这90年里,有很多的宝贵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好好思索„„

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正处在黑暗腐朽的年代,社会结构也逐渐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但都相继失败了。这些历史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正当人们处于彷徨之际,中国共产党鲜明地确定了奋斗目标,制定了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分两步走的革命纲领,领导中国人民,在世界的东方谱写了辉煌壮丽的史诗。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在这90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以几代领导人为核心的思想观念:

一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服务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杰出代表——毛泽东为我党所确立的根本宗旨。可以说, 作为新中国缔造者和创始人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 把“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念态度鲜明地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 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二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有利观”。在力挽狂澜、拨乱反正并逐步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邓小平把握住了毛泽东的“服务观”的精髓,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 而更为历久弥新。20 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就是对邓小平人民利益实现形式的最好诠释和最公正的见证。

三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代表观”。基于对党和国家、人民前途命运的深刻关切, 根据改革和建设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出了新的阐发和贡献,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个代表”,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四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为民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倡导“执政为民”的“为民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新一代领导人在灾难面前的表现都在彰显出新一代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的新鲜话语体系和亲民、爱民、利民的平民政治氛围, 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点滴不懈努力, 用行为昭示了“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内在意蕴。

6.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篇六

回顾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她的确如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中所总结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的文化。使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走向社会主义逐渐繁荣昌盛的今天,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跨进。

既然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在本人周围的许多党员并不是工人阶级。通过学习和谈话是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由工人阶级中的 先进分子所组成,并不是说其他阶级出身的人不能入党,也不是说那些人入党就改变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党员的出身,并不是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列宁 指出“确定一个党是不是真正工人的政党,不仅要看它是不是由工人组成的,而且要看它是由什么人领导以及它的行动和政治策略的内容如何。只有根据后者,才能 确定这个党是不是真正无产阶级的政党。”也就是说只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工人阶级的立场,一切从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 符合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纲领和路线,即使党内的工人成分不占多数,也可以建设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在党员中农民 出身的党员较多,但党的指导思想、纲领和路线,都是忠实地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所以党始终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同时党在民主革命 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了不少非工人阶级出身的同志入党,由于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抛弃了原来的阶级立场,拥护党的纲领和路线,具备了工人 阶级先进分子的条件,并且经过了严格的考察和考验,所以党并没有改变它的先进性。

党与时俱进的迅速发展给我们指清方向,我们在思想认识上也应该与是俱进,勇于跳出束缚,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这是党对我们在新时期的要求。与时俱进要求我 们关注形势,了解大局。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需要把这种精神体现在学习生活各个角落。“三个代表”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坚定不移执行的准则。

一切事实说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她才能有感召力,有战斗力,才能克服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全体党员去维护,那么,怎样去做呢?

一是党要管党。党的各级组织要层层抓、认真抓,从严治党。尤其是党的高层组织,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基层党组保持监督、指导。使党员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提升道德品质修养,坚持履行职责,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二是要严肃党纪。全体党员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始终做到懂法、遵法,规范自身的行为。党的各级组织要充分行 使其权力,每个党员要自觉的接受党组织的监管。对存在的苗头,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加以分析,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加以杜绝,对发生的不良问题要严肃对待,不能姑息纵容。

三是作为党员,必须时刻注意保持党的形象。党员要讲政治,讲思想,讲学习。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不论是经济时代或是其它什么时代,政治思想是指明前进方向的指针,失去政治思想就会迷失方向,我们的事业就会半途而废。

我们每个党员的政治思想到位了,党的路线方针才会落实到实处,党的各种决议才能够得到充分执行。每个党员抗病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加强。

四是全体党员要坚持立党为公。做一名党员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7.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篇七

从1921年到2011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建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90年来的发展,关键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怎样领导29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又怎样领导33年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飞跃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来回答这样的问题,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怎样诞生的呢? 历史背景:在198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相继入侵。(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葡萄牙,等等)同时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残酷地统治中国、剥削中国,企图变为他们的殖民地。这时候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同入侵者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等),让其土地割据,像香港、澳门、厦门、台湾,都是这个时期先后划去的。与此同时,地主封建势力仍然在中国具有优势的统治地位,他们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共同欺压广大的中国人民。因此,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就由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样一个基本的革命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中国的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在艰难地尝试中都失败了。如:

1、太平天国革命:较大规模的农民运动,为时14年,洪秀全在南京建立政权。

2、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基础的反帝爱国运动,由于没有正确的核心领导而失败。

3、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由袁世凯等人窃夺革命果实。

在这种条件下,告诉我们:没有一个特殊的先进阶级领导的革命来领导中国,是绝不能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中国危亡的局面是不可扭转的。那么在这样的历史时代背景下,要建立起一个中国共产党就成了必然性。在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经过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人民空前觉醒,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拥护十月革命、信仰马克斯理论的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到中国,他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与李大钊、陈独秀联系,帮助如何建立中国共产党。八月间,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建立。随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工地也陆续成立了这样的组织,在日本、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也先后建立了这样的组织。1921年6月,共产国际民族和殖民地委员会秘书马休作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来到上海,帮助党的成立大会。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今的兴业路76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船上举行。大会按照列宁的建党学说,建立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统一的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自此,便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战九十年的光辉历程。

这一光辉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阶段: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21~1949);二阶段:29年的社会主义革命阶段(1949~1978);三阶段:78年到2011年,33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1、从1921年7月岛1949年10月的28年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分三个方面讲: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土地革命中浴血奋战。在党领导的(1927~1937)十年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所作的最大贡献,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唯一的选择就是:必须高举大旗,进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的斗争。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经历多次武装暴动失败的教训之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但由于对中国革命道路尚处于探索之中,党内曾三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左”的教条主义,整整统治全党四年之久,使党遭到了极大的错误,党和红军被迫举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纠正了一度盛行的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化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走上了胜利的发展道路。

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烽火中壮大。

1937年——1945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我们党所创造的最伟大成就,就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以19311年“九〃一八事变”为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的旗臶,以民族大义为重,一面批评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一面和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正确分析了中日双方的特点,提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且必定胜利。在最贱男的时期开展了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为抗日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1945年终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并使日本于1895年通过了《马关条约》侵占的中国台湾省和澎湖列岛等地回归祖国。它是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所进行的反侵略战争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彻底胜利,使中国人民找回了自信与自尊,民族精神空前提升,民族认同感大大加强。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大决战(解放战争时期)。党成功领导的1946年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们党从自卫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根本目标和最主要成果,就是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这一重大成就,最突出的表现为理论上第一次科学而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实践上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而且取得了光辉的胜利。

第二个阶段:29年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49年10月—78年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期,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转变,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恢复国民经济阶段(49~53)从49年到53年 仅短短的三年内,我们就医治了长期战争所造成的巨大创伤,胜利的完成了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并且在抗美援朝的同时把国民经济恢复到旧中国历史的最高水平,工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21.1%,为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优异条件。

2、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革命阶段(53~56年)

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由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1958年,毛泽东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主持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激励和鼓舞下,全国人民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探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开辟了许多新的生产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但是一些基层在巨大的胜利面前开始不谨慎了,比如:对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反击的必要的,但是在斗争中犯了扩大化的错误;在经济工作的指导上违背了客观规律,离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犯了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错误;在党内不适当地开展反对所谓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等等。由于这些“左”的错误风潮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废止合同,撤退专家,我国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党中央和毛泽东很快察觉到农村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错误。1962年初党中央召开了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中央工作会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毛泽东在会上的讲话中作了自我批评,并着重指出必须健全党内的民主集中制等一系列方针,纠正了错误的做法。到后来不论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3、“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经济建设(即1966年~1976年十年期间)

1966年虽然“文化大革命”已产生对经济的破坏作用,但还是局部的。到1969年以后,国内政局趋于稳定,使其经济有了初步回升。

①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②工业产量增加,生产能力扩大,新增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的有炼钢1250.6万吨,炼铁1971.5万吨,煤炭开采14万9千吨,发电机组容量2603.6千瓦,石油、合成氨、化学肥料、化学纤维、棉纺等均有较大增长。

③石油、石油化工和电子工业均是迅速增长。④机械工业发展了一大批重大新产品和成套设备。⑤建立了一些内地铁路干线和6700米德长江大桥,建成了全长1035公里的成昆铁路,820公里的湘黔铁路,700公里的焦枝铁路,等等。

⑥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72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组织全国性的研究所,袁隆平培养的水稻杂交种,比一般睡到良种增产20%;64年10月6日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67年爆炸了第一颗氢弹,66年10月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70年4月成功发射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号),并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能回收卫星的国家。

应当指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反修防修,问题在于对党内和国内的形势作了违反实际的估计。林彪四人帮之流利用这个错误,把它推向极端,制造了推引了一条极左路线,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灾难。这些错误后为我们党自己发现、自己纠正,在总结经验教训中而发展壮大。

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7月28日河北唐山发动大地震。9月9日毛泽东逝世。在此期间,“四人帮”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他们暗地布臵在上海的亲信突击发放武器;撇开中央办公厅值班室,在中南海另设值班室,企图指挥全国;在报刊上污蔑和威胁华国锋等领导人。这时,叶剑英、李先念等领导人深为忧虑。身为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华国锋召开政治局会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

第三个阶段:当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飞跃(78年~2011年33年间)

①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闭幕会工作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党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毅然地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途。而且取得了辉煌成就。

A、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成功。实施了农田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到不向农民要征购粮,还实行农田补贴,引导农民大钟经济作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允许个体经营,小商小贩不收税,创办服务公司,开拓就业渠道,大批青壮年流入城市参加建设,同时可以在城市安家落户。

C、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大量引进外资,外商合资办企业等。

②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臶。大会通过胡耀邦作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制定了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奋斗纲领,确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大会提出:从1981年到二十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些任务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A、有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到87年止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施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实行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几乎为0而上升到5.6%,全国个体工商业等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由15万增加到569万。所有制结构的各种变化,为发展经济、方便人民生活和安居乐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B、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了巨大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进展更快,“教育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扩大学校的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改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努力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职高、职业中学四处林立,知识增长非常明显。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如期回归;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这是旧中国的政府不能也不敢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也是邓小平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思首先被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③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的工程。2010年胡锦涛在省级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中,提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以世界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农村村面貌飞速改变,农机下乡补贴,农田直补,老人养老金发放,等等。科技高速发展,宇航员两次登太空行走。以2010年总统计:国内生产总产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城镇居民可分配收入达到19109元,农民年纯收入人均达到5919元。2010年对外贸易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上一篇:小学我真了不起优秀作文下一篇:乡委员会2021年理论武装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