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酒店调研报告

2024-10-23

周边酒店调研报告(共12篇)

1.周边酒店调研报告 篇一

涉外周边超市调研报告

一、地理位置分析

聚有超市处于涉外学院内一食堂的二楼,东之源超市处于涉外南门和一师大门的中间地下商场内,超市周边还有一片居民区。就地理位置来说聚有超市处于涉外学生周边,而东之源超市则是处于两个学院和居民的中心,比较看来东之源超市处于有利位置。

二、服务对象分析

聚有超市服务的对象是涉外的学生;东之源超市的服务对象是涉外学生、一师学生以及周围的居民。而由于聚有超市靠近涉外北边,比较方便的购物群体为涉外学院西院的学生,而涉外学院东院和东塘的学+师的学生、居民区比较近,也主要服务这些对象。

三、经营品种分析

聚有超市经营的品种为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一般食品、水果等学生需求量大的商品;东之源超市经营的品种为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一般食品、水果、蔬菜、水产;这些主要是两个超市处在的地理位置和服务对象造成的。

四、商品价格分析

总体来说两个超市的商品价格差不多,聚有超市有少部分商品价格比东之源超市稍高,并且东源超市打折促销的产品比东之源超市少,聚有超市打折促销的商品以生活用品为主且种类少,而东之源超市打折促销的商品分布于生活用品、食品、蔬菜等各个品种。这些小差价对于课余时间充足的学生来说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五、服务质量分析

走进两个超市就可以明显感受到员工服务的差别,在购物过程中聚有超市很少主动上来询问需求和介绍产品的;而走进东之源超市,超市里的员工多半会主动上来询问需求和介绍产品;服务全面,这种服务的差异使消费者对两个超市有不同的印象,直接会影响到下次购物场所的选择。

六、分析小结

从上面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地理位置、服务对象还是服务质量,东之源超市都有着一定的优势,而从我们几天的比较观察发现,东之源超市的客流量比聚有超市大很多,聚有超市只有较少的学生在购物,而东之源除了学生这个主力军外还有一些附近居民在选购。聚有超市每天播放音乐本来是为了营造一个欢快的购物环境,可是由于声音过大、播放时间过长已经影响到了周围宿舍学生的休息,并引起了学生的抱怨。

七、前景预测

罗马商业广场的兴起,大华久久超市的开办,以及免费专车的接送,还有大热门超市的竞争,这里在不断快速的发展,居民也越来越多,市场也将越来越大,相应的随着各种百货超市的入驻,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这两个超市的前景好不好就要看他们怎样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了。

八、建议

1、加大超市商品的宣传力度。如多搞一些优惠活动,加强对商品的介绍宣传。

2、加强员工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意识。微笑对人,加强分工,员工各司其职,工作到位。

3、多注意细节问题,从细节中提高超市的形象,“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细节做好了,抓住了顾客的心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相信只要这两个为学生提供方便的超市不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是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的,并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的。

2.周边酒店调研报告 篇二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包括权利与义务意识、主体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等内容。本课题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着重研究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高中生的公民意识状况。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收回问卷680份,其中有效问卷634份。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后,得出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高中生的公民意识现状并剖析其原因。对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高中生的公民意识状况存在以下特点:

1 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高中生的公民意识整体相对较为薄弱

公民意识的实质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及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在公民意识所包含的诸多内容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问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您在多大程度上了解您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时,仅有5.25%的同学选择了“很了解”,而有10.9%的同学选择了“不了解”,高中学生权利与义务意识薄弱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公德意识并不强。现在的高中生生活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不少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完全不注意使用文明用语,持这种态度的学生占我们调查学生的12.74%,高中生公德意识有待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多种途径,我们发现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高中生公民意识普遍相对薄弱。主要体现为对公民意识认识模糊,相当缺乏公民意识所包含的主要内涵,对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的意义认识较为片面、有失客观。

2 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虽整体较为薄弱,但又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首先,不同级别的高中学校的学生的对公民意识的认识有所不同。我们对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不同级别的八所高中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示范高中、市级示范高中以及一般高中的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强弱程度呈递减趋势。

其次,在同一级别的高中里,不同年级的学生公民意识状况有所差异。在对问卷进行分析时发现,在同一级别的高中里,高三同学的公民意识要明显强于高一和高二的同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校教育不断深入,学生的公民意识也相应增强。

再次,在同一年级中,文科、理科以及艺术类的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也有区别。在分析数据时发现,在同一年级中,文科同学的公民意识要明显强于理科和艺术类的同学。这点从同学们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您在多大程度上了解您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回答中就可以看出,文科生有6.25%选择了“很了解”,理科生有3.77%,艺术类学生仅有2.08%。而选择“不了解”的文科生占4.17%,理科生占18.87%,艺术类学生占20.75%。可见,在同一年级中,文科生的公民意识强于理科生和艺术类学生,同时理科生又要强于艺术类学生。

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高中生公民意识呈现出以上特点有其深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政治课无疑成为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阵地。但是很多政治教师教授的仍然是新课改以前的内容,片面地强调高考考试大纲范围内的内容,新课改后的教材一共有十本,四本必修,六本选修。但是在本课题组调查的所有高中学校都只讲了四本必修的教材内容,六本选修的教材内容完全没有涉及。甚至有的学校出现根本没有发放选修教材的情况。六本选修教材涉及了公民意识的诸多方面,选修教材是必修教材的良好补充,充分利用选修教材的信息对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然而,无视选修教材的内容,必然会对高中生公民意识的培养造成不利的影响。

第二,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素质尚未达到新课改对教师的新要求。据调查得知,遂宁市及其周边的老师在使用新教材之前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但是由于时间短,学习效果较差,对新课改后政治课的要求理解不深刻,没有将高中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公民作为教学目的;并且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尚处于新课改实施的初步阶段,大部分教师还未转换好角色、调整好心态,部分老师对新教材有不适应感、排斥感;此外,许多教师平时不太关注公民意识相关信息,对公民意识了解甚少或者理解不深刻,导致他们对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客观性。

第三,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的高中学生不重视自身公民意识的培养。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身的公民意识状况。在走访和座谈中我们发现,许多高中学生只关注与高考有关的学习内容,并且他们一致认为公民意识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没必要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培养公民意识上。高中生在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其行为上的漠视,高中生没有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公民意识。

第四,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的高中学校分科较早。大多数学校在高一第一学期就开始分科,分科后理科班的政治课形同虚设。根据高中政治老师反映,理科班的政治课几乎被与理科高考有关的课程所替代,即使保留有政治课,老师也讲解得很少。从而致使理科生较早地失去了系统地学习培养公民意识的机会;艺术类学生将大量时间投放在所学的专业艺术课上,较少有精力兼顾文化课程的学习,对政治课的关注更是少之又少。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这一实际情况致使文科学生、理科学生、艺术类学生的公民意识强弱程度出现明显差异。

第五,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没有形成培养公民意识的良好风气。社会也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公民意识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反之则反。

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高中生的公民意识现状和原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特殊性,但是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推而广之,现在四川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相当数量的高中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以上的问题。因此,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高中生公民意识现状、原因的研究对研究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公民意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且只有实事求是地研究现状,深刻地剖析原因,才能为提出可行的措施创造条件。所以,要培养高中生的公民意识,我们必须正确把握现状,从原因出发,为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摘要:公民意识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近年来,对公民意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课题通过对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高中生公民意识的调查,分析出其存在着公民意识整体较为薄弱,但不同级别的高中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类别学生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剖析其原因。

3.学校周边环境自查报告 篇三

海孜中心小学

为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切实抓好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学校领导和每个教师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把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对学校周边环境予以整顿和清理;加强学校内部的治安值班工作的检查和落实,积极采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加强门卫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特做《学校周边环境自检自查报告》如下:

一 校园及周边治安整体情况

校园内没有重大的安全隐患。对校门外的各营业门店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的食品、歌厅、网吧等。

学校内部各项安全措施能具体落到实处,坚持“谁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各室、各班级根据创建安全文明单位的要求、任务,主动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本身的职责,与学校签订了责任状,切实承担起共同维护治安的责任,重点部门都已安装了防盗装置及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消防器材正常使用,对消防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对全校师生进行消防知识宣传教育。

二 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防范体系建设情况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了各项制度。建立了以校长——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班主任——学生安全联络员组成的分布广泛、功能齐全、整体联动、效果明显的综合治理防范体系。

其次,系统深入地开展“创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的活动,把交通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来抓。第三,加强法律常识的学习,在学生知法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预防其犯罪。

第四,认真开好家长会,使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五,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及其先锋模范作用,每月创办一期内容丰富的教育专版,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广播,发挥了其重要作用。

第六,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讲座。加强学校值班护校工作,学校每天派两名教师和一名领导进行值班护校工作。

4.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篇四

调查地点:县城郊外

调查对象:当地居民、村委工作人员

报告内容:为了展开“我们与周围环境”主题调查,我们来到宝鼎路,采访了几位居民和附近工厂的几名工作者,了解到了当地居民对周围环境的看法。

1、环境状况

(1)、周边马路的垃圾箱共有六个。

(2)、有些乱扔垃圾,甚至把垃圾扔到马路边。

(3)、附近工厂的气味太大,特别是夏天味道更是难闻,方圆好大一片都是这些问道。

2、对周边居民的采访

问:您对周围的环境满意吗?

答:不大的满意,虽然城市绿化搞上去了,但在排污反面还是不太好,尤其快到夏天了,很害怕那种气味。

问:您认为应该那些方面入手?

答应该让管理部门从排污入手,确实考虑人们的居住环境,然后提高全民的卫生习惯,制定一些强制措施。

3、对改善环境的建议

(1)、开展保护环境的宣传

(2)、适当的实行罚款措施

(3)、加大管理力度

(4)、垃圾回收,变废为宝

5.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篇五

校园周边的网吧、音像店、游戏机室、书店不断增多,学校无权对它们监管,且从业人员素质较差、惟利是图,小商贩向学生出售烟酒、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及黄*书刊,很难保证学生不涉及色情、淫秽、暴力、凶杀等不健康内容,尤其是学生节假日上网情况无法控制。

卫生安全。校园周边小吃部、流动摊点的经营条件简陋、卫生状况差,卫生安全难以保障。我们虽多次了解并提出要求,但限于学校的行政地位,无能为力,小吃部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无法保证。

交通安全。学校门前道路拥挤,卖小吃的手推车,占道堵门经营,阻碍交通,个别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加之少数学生交通法规意识不强,一直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人身安全。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他们不能学会宽容与忍让,发生矛盾私下解决,且很容易招致社会闲散人员的参与,从而引发校外暴力事件。不同类型的学校缺乏沟通与联系,部分家长素质不高,都易于发生人身伤害事件。

社会上敲诈勒索、盗窃等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自行车失窃现象一直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尤其校外小混混放学时聚集学校附近寻衅滋事,向学生索要钱物现象时有发生,并以暴力相威胁。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对学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也构成了威胁,甚至导致了刑事案件的发生。

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的治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人、事繁杂,工作难度大。要进一步加大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力度,防范和打击学校及周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和完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全力维护学校及周边秩序和稳定,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环境。为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工作。

1、倡导校校联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期盼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协调行动、综合治理。要努力依靠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与地区有关部门保持良好协作关系,及时沟通信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与计划,继续做好校园周边环境联合整治工作,优化育人环境。

2、落实安全校园的各项措施,提高预防、控制和处置能力,经常性地进行治安检查,加强巡逻,消除隐患,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值班工作,明确分工,明确责任,要求值日教师按时到岗做好值日工作,共同教育好学生,管理好学生,协助门卫维持校门口学生放学秩序,配合、督促、检查保安和门卫人员开展工作,防止闲杂人员进校,保证师生安全。

3、不断净化学校环境。学校要营造出拴心留人的育才环境,学生要自觉抵制诱惑和不良思想的影响,学校应切切实实让学生不出校门也能享受到校园外的健康生活:其次是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及时搞好教育学习,加强正面引导,开展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课外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成才氛围。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和支持,经常性地教育学生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物品和食物,加强自我保护,共同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的安全与稳定。

4、后勤部门要继续加强餐食堂卫生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健康,不断改善服务质量,营造师生满意的就餐环境,逐步引导师生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物品和食物。

5、进一步加大对校门口的安全监控投入,提高监控能力。学生管理部门要配合保卫部门,对违反校园道路安全管理行为的学生,进行遵守校规校纪和交通法规的教育,教育纠正道路行车违规行为,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6.周边酒店调研报告 篇六

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以及居民生育观念的改变使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养老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备受关注。当前我国主流的家庭结构为小规模家庭结构(4-2-1结构),一对夫妻既要抚养子女,又要赡养老人,养老负担沉重,“家庭养老”这种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将老人送至养老机构成为部分家庭的选择。1999年,刘同昌[1]对青岛市7 642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5% 的老年人希望到养老机构养老,其中69.5% 的老人是为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目前, 我国公办养老机构与民办养老机构并存,但由于政府补贴、设施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存在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紧张,“一床难求”,而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养老机构的研究集中在养老模式及养老院入住满意度方面,缺少针对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问题的直接研究。为深入了解影响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因素,特对青岛市某民办老年公寓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其周边小区中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民办养老机构概况

民办养老机构主要是指由政府以外的社会主体投资兴办并经营管理的养老服务机构。包括以社区为依托,以区、街道兴办的各种老年公寓;各厂矿、民营企业等单位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还有利用个人资产、外资等民间资金兴办的各种老年公寓[2]。随着社会进步,居民养老观念逐渐改变,对养老机构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尤其是民办养老机构迅速发展。以青岛市为例,截至2014年10月份,青岛市约150家养老院中,民办养老院达130多家,占比很大。相较于公办养老机构90% 以上的高入住率,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一般仅50% 左右[3]。本文调研的青岛市某老年公寓是一所集医、护、养于一体的民办养老机构,虽然综合水平较高, 但入住率仅30%。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资助短缺,入住率是其营运保障。低入住率直接导致民办养老机构收入不足,缺少资金支持,使机构难以改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从而陷入生存困境。

3 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影响因素

在养老机构的选择决策上,子女是主要决策者,因此本文以青岛市某老年公寓及周边小区为例,通过调查老年人子女在为老人选择民办养老机构时着重考虑的因素得到影响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关键因素。该老年公寓为高档公寓,周边小区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因此本研究排除价格因素对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影响。经调研分析,得出对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为“护理服务水平”“居住水平”和“饮食条件”。“看病医疗水平”“房间居住人数”及“交通便利情况”同样对入住率产生影响。

3.1 护理服务水平

调研结果显示,“护理服务水平”是影响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的首要因素,52% 的受访者将此选项作为选择民办养老机构时最看重的事项。受访者普遍认为养老机构比较专业,能为老人提供比家庭养老更完善的护理。护理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民办养老机构的优劣,也决定了民办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护理服务不到位,往往使民办养老机构陷入“低服务质量—低收费—低服务质量”的恶性循环。

3.2 居住水平

居住水平是影响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居住水平主要通过住房条件、室内卫生及周边环境来体现。调查发现, 室内亮度、床位设置及电视机等设备的摆放位置均会影响居住舒适度,安静、舒适、向阳的居住环境受到老年人群的青睐。同时,老人需要有适当面积的室外活动空间,封闭的环境不适合老年人居住。

3.3 饮食条件

饮食条件是影响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另一重要因素。饮食条件是广义的概念,除饭菜可口外,还包括饭菜营养搭配、饭菜是否方便咀嚼和吞咽以及饮食时间等。一方面,不同的老人饮食偏好不同,在饭菜口味上存在差异,众口难调;另一方面,由于老人身体条件、自理能力不同,对饭菜的咀嚼、吞咽能力也有差别,这使得养老机构在改善饮食条件,满足老年人饮食需求方面面临更大挑战。

3.4 其他因素

影响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其他因素包括“看病医疗水平”“房间居住人数”及“交通便利情况”等。其中,看病医疗水平影响较大。在养老机构入住的多数老人都患有各种疾病,需要得到医疗照顾, 医疗条件成为子女为家中老人选择民办养老机构的重要条件。调研结果显示,2~4人为每房间最佳居住人数,养老机构的交通便利情况对养老机构选择决策有一定影响。

4 提高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的策略

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低,既有民办养老机构自身的原因,也受政府支持力度、居民养老观念的影响。提高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不仅要从微观上改善民办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政府也应加强引导,从宏观上营造适合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社会环境。

4.1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给予政策优惠

一方面,民办养老机构缺少资金来源,基础设施落后,居民入住意愿低;另一方面,民办养老机构获得的政府补贴少,日常缴费高, 部分老人对机构养老有需求却无法负担民办养老机构高昂的费用。政府应重视民办养老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在土地征用、税费及水电费用等方面给予优惠,使民办养老机构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改善硬件设施和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健康发展。

4.2 政府加强宣传引导,更新居民养老观念

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还受社会观念的影响。按传统观念, 亲自侍奉双亲是天经地义的事,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居住则意味着子女不孝。因此,有一部分老年人虽然家里人无法照顾,仍不愿去养老院居住,子女也因顾忌他人偏见,不得不放下工作全身心照料老人,养老负担沉重。对此,政府应当加强宣传引导,向中老年人群普及机构养老的优势,更新居民养老观念,使他们摆脱“不孝顺的子女才送老人去养老院”这一落后观念,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舆论环境。

4.3 提升机构自身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提高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最主要的还是养老机构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进步与服务质量的提升。由于缺少有效的评估监管机制,民办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民办养老机构质量较差,不能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养老服务。建议民办养老机构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提升服务水准。

4.3.1 提高护理水平

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保证他们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护理老人的工作中去。民办养老机构应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分担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保证服务质量。此外,应适当提高薪资水平,鼓励先进,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激发护理人员关怀老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2 改善居住条件

居住条件是硬环境,不易改变,但通过对青岛市某老年公寓的调研发现,可通过以下途径改善居住条件:老年人喜欢花花草草,喜欢到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养老机构应当多开辟这样的场地,供老人休闲娱乐;提高室内采光质量,可重新粉刷墙壁或适当调节房间灯光,营造敞亮的环境使老年人保持心情愉悦畅快。

4.3.3 改善饮食条件

饮食条件影响养老院的选择决策。由于饮食习惯及身体特质的不同,老年人在饮食需求方面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老年人需要饮食规律、饭菜易嚼烂及营养搭配均衡。民办养老机构应关注自身饮食条件,聘请营养专家制订健康食谱,尽可能满足大多数入住老人的饮食需求。

5 结 语

通过对青岛市某民办老年公寓及其周边小区的调研,发现影响此区域范围内居民选择民办养老机构的主要因素是“护理服务水平”“居住水平”和“饮食条件”。本文在调研基础上,结合我国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指出提高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不仅要关注民办养老机构自身条件的改善,也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规范养老市场,更新民众养老观念,为民办养老机构提供发展机会。

摘要:人口老龄化使养老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机构养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入住率差别大,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低是现阶段的普遍现象。本文在调研基础上分析影响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因素,为民办养老机构提高入住率提供建议。

关键词:入住率,民办,养老机构,人口老龄化

参考文献

[1]刘同昌.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岛市老年人入住社会养老机构需求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01(2):77-80.

[2]毕素华,陈如勇.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的若干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25-128.

7.学校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篇七

我校位于梅城城西,是在老城区,学校大门前是一条小街,后门出来是城西大道。虽然是大道,但周边环境较差,感到有很多的不便和不适。通过观察发现,与校门相连的小道交通拥挤。后校门相连的是大道,但很多卖菜的、卖牛奶的、上超市的、上班的、卖早点的、卖杂物的,人声鼎沸、人来人往,一条不足四米的大道,污水散发着臭味,积在路边,一不小心就溅了一身。废气大量排放,饭店的油烟味、机动车的汽油味混杂在一起,令人作呕。这一切影响着学生们的上下学,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学生家长、孩子、老师怨声载道。我就这一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

学校周边环境较差,主要是早上摊位最多的时候,卖早点的、卖牛奶的、卖菜的都摆了出来。卖菜的占道摆卖,饭店的污水乱排放,而且乱扔垃圾。还有很多车辆废气排放,严重影响学生们的身体健康。经过调查,占道的现象是由乱停车、乱设摊造成的,以上两种情况占道路的50%,原本就不怎么宽敞的道路就约只剩50%,这对于人口密集地,学校、菜场是是远远不够用的。

分析

总的来说,我们校园的周边环境还是比较差的,路边的垃圾车、菜摊的残根烂叶都是容易寄生病菌的场所,苍蝇多,气味难闻,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太好。七点半到八点是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时间,上班族也在这一时间经过这个地方,交通流动慢得很。各种摊贩有抢占人行道,导致行人侵占车辆道路,车子行驶堵塞,行人也无法过马路,这些原因综合起来让整 1

8.校园及周边环境排查报告 篇八

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我校与2011年5月17日组织专门人员对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情况进行了拉网式认真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园内及校园周边安全

1、校园内各室、围墙、厕所等无安全隐患,无裂缝、倾斜、断裂等现象,各室房顶的椽子、行条等无断裂。微机室、图书室、防盗窗结实、安全,其它室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

2、学校建立了教师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学校采用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登记准入制度、教师值周制度等;确保了学生在上课期间无外来因素干扰。

3、加强学生各种安全教育,特别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禁止学生带零用钱到校,禁止学生在上校期间购买物品(特别是小食品)。

4、加强了学生上学、放学的管理。学生进入学校,不准在校门口逗留,中午、下午放学时间我校分别在校门口每天安排了年级教师进行疏导、护送学生放学。

5、我校是寄宿制小学,有七十多名学生住校,为此,我校特别重视学生的饮食和生活安全工作,每天都安排有值班教师协助生活教师负责学生的饮食和生活,确保学生在学校安心学习和生活。

二、校园周边安全

1、经排查,学校周边没有发现高危人群、精神病等容易危害本校及学校安全的人员。

2、学校校门外有日杂小店两个。

三、存在的问题

1、校门口没有减速带和安全标语。

2、校门外还有一小段土路,学生上下学不太方便

3、校门外需要一块非本校人员禁止入内的警示牌、一块温馨提示牌。

四、解决措施:

1、我校已联系交警队,准备为我校门外制作减速带和安全标语。

2、村委已经答应,尽快硬化校门外一段土路。

3、我校正在联系专业人员制作警示牌。

成家川寄宿制小学

9.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报告 篇九

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情况的报告

依据《三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原县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三政办发[2014]51号)文件精神,我校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安全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交通安全方面

我校位于三原县西阳镇南,毗临关中环线,过往的车辆多(尤其是大货车)。目前我校在交通安全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校门口公路两边没有设立提醒过往司机“前方学校,减速慢行”的警示标志以及没有设立减速带,以致学校门口过往车辆车速较高,给出行师生带来安全隐患;

(2)无校车。学生到校、离校都是乘坐途经学校门口的过往大中巴车,但这些车存在车况无法鉴定、无人监管的问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2、食品安全方面

虽我校内建有食堂、小卖部,并对所售食物进行严格检查,确保食品卫生。但周边小餐馆和西阳镇上的小餐馆为学生送外卖,无法确保外卖食品的安全性,存在安全隐患。

3、环境污染

近几年来,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学校周边相继建立起了一批陶瓷、石化等环境污染大型企业。尤其是紧临学校西面和北面的瓷砖生产企业,对学校呈现半包围势态。对学校正常教学和师生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具体体现在:

(1)企业噪音污染严重。气动机械、加工机械24小时连续运转,产生的轰鸣声严重影响师生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尤其是夜深人静时,高分贝的机器轰鸣声导致师生无法入睡。

(2)企业生产排出的工业废气刺鼻难闻,废气中的SO2、CO等引起

师生经常出现嗓子发痒、咳嗽等症状。为了自身健康,师生们只能减少开

窗时间或不开窗户,以减轻危害。

(3)企业粉尘污染超标,校园到处飘浮着黄色、黑色粉尘,这些粉尘、碳黑微粒等导致校园空气质量极剧下降,对师生健康造成了了严重威胁,引起了师生的抱怨和不满。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让他们安心地学习、生活、成长,学校多次与企业及乡企业办协商,但效果甚微。

二、解决措施及建议

1、针对我校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一是我校在校门口设立了隔离墩、为师生设立了交通安全警示牌、联合交通部门在校门口划定斑马线、领导和老师在上学及放学时护送学生等,但交通的潜在危险并未消除,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理。建议交通部门在事故多发地——安陵路口,设立红绿灯,在校门东150米范围内设立减速带或警示灯,确保各种车辆能在通过学校门口时减速行驶,以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对于接送学生上学、回家的车辆,希望交通局能协调客运部门调派有营运资质、车况好的客运车辆在学生返校、回家时予以接送,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2、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校将进一步改善学校食堂饭菜质量,加强对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的教育,加大门卫、保安对校门口闲杂人员的监控、驱逐力度,杜绝学生叫外卖情况的发生。

3、对于环境污染问题,希望县环保局、县城乡市容环境管理局能解决此问题,使我校师生能在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学习。

为了确保学生成长、老师工作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希望县政府能协调环保、城建、交通等部门联合行动,采取得力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给学校营造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

特此报告

三原县职教中心

10.周边酒店调研报告 篇十

管委会领导:

为推动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创建有利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对我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整治情况作研究调查,现将基本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校园安全,负责校园安全的组织机构和网络健全。

近年来,由于区党政领导、各级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整治的认识不断提高,大家充分认识到校园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提高学校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是维护学校稳定的第一要务,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校成立了学校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校园安全工作机构,并由主要领导担任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

(二)加强了校园安全的制度建设,并严格检查、考核。为把校园安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制定了一整套包括学生管理、门卫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安全、运动场地建设、健康体检等内容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今年以来,市教育局专门就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和创建“文明安全校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检查和综合考核,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平时,全县教育系统各学校既有每学期开学、学校结束和“五一”、“十一”长假时的安全重点检查,又有每周、每月的常规安全检查。年终时,把安全检查、安全制度实施情况作为相关部门和人员全年考核和评选的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和安全考核奖。

(三)加强了校园安全的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事故防范能力。

校园安全已成为学校日常的宣传教育内容。学校普遍开设了安全教育课、健康教育课,主要通过班队活动、专题讲座、安全演练、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有关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体育运动伤害、防抢劫偷盗、防火、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教育。平时,通过校内板报、广播、宣传橱窗、安全教育展板、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渗透安全教育。许多学校还通过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定期安排学生安全内容的培训,促使家校共训。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学校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普遍增强,负责学校安全保卫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为维护校园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人力保障。

(四)加大校园安全的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校园安全的设施和力量配备。

近年来,经常性地开展校园安全事故防患的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整改的内容有防盗门窗的安装、重要部门防盗探头的安装、消防器材的配备,为消防及防伤害事故发生对校舍的改造,对门卫力量的调整和加强等等。

(五)各方积极协调配合,加强了校园安全的防范体系不断巩固加强。

在维护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整治中,公安部门根据加强学校治安的需要,在许多学校都设立了警务室,及时处理校园安全的偶发事项;消防部门深入学校开展消防知识的宣传,督促检查学校消防设施的配备和整改落实情况;

二、当前,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

(一)交通安全问题

1、学生接送车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学生接送车超载现象比较严重,原因是为减轻学生负担,有关部门核定的接送车收费标准偏低,不超载的话,驾乘人员利润很低。为了图利,许多承包学生接送的车都偷偷超载,存有很大隐患。在一些学区范围较大的乡镇,远离学校的一些村庄为孩子上学,家长相互串联,雇用个体中巴接送学生。这类中巴车经常超速行驶,有的还没有正规的客运资质。

2、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尚未设置车辆慢行的警示标志同时缺少学生过街的斑马线,在交通日趋繁忙的情况下,学生的交通安全隐患也日趋严重。尤其是上(放)学时或放周假时道路拥堵、人车混杂,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学生饮食卫生问题

在学校校门周围普遍存在乱设摊点,这类摊点无证无照、无固定营业场所,他们出售的饮食质量无保证,有些摊点出售的零售大多是“三无”产品,有些饮食摊点在不办理卫生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组织学生午餐供应,这些食品对学生的健康影响很大。尽管学校多次参与整治,但这些摊点流动性大,整治过后过一段时间又死灰复燃。校园周边“三无”食品满天飞。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涉及千家万户和群众利益的大事、要事,认真抓好。要充分认识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整治不是阶段性工作,也不是突击性工作,而是经常性、持久性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公安、工商、宣传、文化、综治、城管、卫生、防疫等党政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加强对学校安全的管理、监督和整治。各部门之间要定期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并随时针对学校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各学校及其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治安和学生安全信息的上报工作,确保有关安全、治安的信息和重要情况不瞒报、不漏报,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真实的政策依据。

(二)加大对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整治的经费投入,不断改善维护学校及周边安全的技防设施。各级财政要优先保障校园安全经费的安排,特别是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后,小学、初中所需经费原则上应由各级政府的全额拨款,各地在作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预算时,要把维护校园安全必要的技术装备费用、防盗设施费用、防雷、防火设施的安装、电力设施改造,以及人员配备费用等测算在内。

(三)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公安、城管、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协同配合,重点整治校园周边的流氓滋事、无证饮食点、黑网吧、网吧及营业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兜售黄碟、不健康书籍等严重违法行为,对他们要给予严厉打击。对流动人口、下岗失业人员违章设摊、无证经营等要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引导他们办理证照、进固定场所有序经营。针对当前治安和城市管理的严竣形势,建议适当增加公安、城管的人员编制,以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执法力度和巡视、检查密度。

(四)加强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

整治交通秩序建议主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公安交警部门要对全市中小学进行一次交通情况的摸底,对位于交通主干道的学校和校门口紧邻机动车道的学校路段要设置交通警示牌、禁止鸣号、减速限速标识,设置斑马线等;二是在学生上学、放学容易造成人车拥堵的路段,在规定时间内要增派警力,要针对不同情况尽快排除交通隐患。

(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安全的宣传工作。在学校外部要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学校安全,人人支持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使社会、家庭及学校形成一条安全防线。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类宣传媒体要大力宣传学生安全保护的知识,宣传维护校园安全的典型和经验,发挥宣传舆论的教育、引导作用。

11.学校周边噪音防治研究报告 篇十一

指导教师:张显华 课题研究员:徐晓 肖娜

什么是噪音污染:因自然过程或人为活动引起各种不需要的声音,超过了人类所能允许的程度,以致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

[摘要]文章结合调查问卷所得的主观评价结果和在各学校校园内的不同功能部位进行噪声监测,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有效、切实可行的噪声防治对策。关键词:调查监测防治噪音污染

引言

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指人为造成的。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产业革命以来,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在世界的许多地方,人们已把噪声污染以及它给环境和人类生活品质带来的影响作为许多学术研究的重点。但是这些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城市居民住宅区里面的环境噪声污染评价,对于校园里的噪声调查却很少涉及。然而我国很多学校的现状却存在选址不够合理、布局欠妥等不利因素.并且对于正处于长身体、求知识时期的学生,对外界有害因素的反应较为敏感。噪声更容易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干扰,导致他们阅读思维能力下降并可能危害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研究方法:

在学校不同功能区进行噪声监测,如教学区中教学楼内的各楼层、活动区中大操场以及校园篮球场等空地,进行连续一个月的噪声监测。从中了学校噪声的污染程度,找出主要的噪声污染源以及师生们受噪声干扰的表现等,提出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以更好地减少校园噪声。

准备工作:

1.发放、收集调查卷。

2.对学校不同功能区进行噪声监测。

问卷调查结果:

在发放的300份调查问卷中,收回270份,回收率90%。

(1)校园噪声环境的主观评价。在要求被调查者对校园的噪声污染水平做出自己主观上的评价一栏中,有10.1 %的被调查者认为“校园内没有噪声”;有60.3%被调查者感觉“噪声污染一般”;而另外9.6%则认为“校园噪声污染严重”。在校的师生多数都是认为校园中存在着噪声污染。而当他们被问及校园内噪声相

对于以前是增加了还是减少时,20%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所在校园的噪声比以前增加了,认为比以前减少的人数占了总数的30.5%。而一半左右的师生则觉得校园噪声水平与以前相比差不多。可见,噪声污染的问题在学校中是长期存在的。但是现阶段,对于降低校园噪声污染水平的工作开展得却不是十分得力。

(2)校园内主要的噪声污染源。在对校园主要噪声污染源的调查上,在问卷中列举了几个可能存在的噪声污染源,如校外的交通车辆、建筑工地、商业社区活动、校内广播等。师生们认为校园噪声的最主要来源是“校园外马路上的车辆”。这与我们的监测结果不谋而合。被认为最不主要的噪声污染源的是学校里的电铃声。因为学校上下课所用的电铃声都是比较柔和的音乐声,而不是以前所使用的强烈的铃声,所以对学生听觉上的刺激不是很大。这也是改善校园声环境的一个良好举措。而其它的像校外建筑工地、商业社区活动、校内广播或多或少地对校园内的声环境造成影响。

(3)噪声带来的干扰。在回答“噪声对你们学习、生活是否产生干扰”这一问题上,有16.4%的被调查者回答“干扰很大”;67.2%的人认为“有干扰,但不是太强烈”。即认为有干扰的占83.6%。大约16.4%的被调查者觉得“无任何干扰”;可见,多数的师生认为噪声会对他们造成干扰,并且认为造成干扰最大的时候分别是“上课时”(41.6%的被调查者选择);“课间”(34.0%);“自习课上”(24.4%)。另外,还对他们受到噪声干扰时的主要表现进行了调查和统计,此项也为多选。调查结果显示噪声对师生带来的干扰主要是使他们难以集中精神和产生烦躁的情绪。显然,当人产生了以上两种感觉时,对学习、工作的影响是十分大的。有人指出:人在脑力劳动时,噪声可降低其学习效率,即使是较小的噪声,甚至包括音乐、说话声,也会使其分散注意力而干扰学习和工作。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对人体的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4)面对噪声污染的态度。就“面对噪声污染时个人的态度”向各个学校的师生们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师生们对于发现噪声污染时的态度是否积极应对。调查结果显示相当大一部分人(80.9%)表示,即使他们发现噪声污染的现象,受到噪声的干扰,产生不良的影响,但他们也只能默默忍受,不会主动地采取一些措施;只有19.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采取一些行动,如向老师反应、向学校报告等以求改善声学环境质量。可见,目前师生们面对噪声污染时的态度还是较为消极的,并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来改善校园的声环境。

(5)对减少学校噪声的建议的调查。在调查问卷的最后一栏“你对减少学校噪声的建议”里,师生们根据自身的经历和体会,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看法。经整理之后作为提出污染防治措施的参考依据。

噪声监测结果:

根据监测结果,平均声级为66.72dB,超标率21.31%。课间平均声级为

77.83dB,超标率41.51%。噪声声级最小的NPI为1.06,属轻度污染。20所学

校中仅此一所属于轻度污染,有2所属于中度污染,其余的全部为重度污染。可见学校噪声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1)主要污染源。交通噪声在校园噪声污染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2)人体反应。根据一项研究,他们以噪声强度为自变量,以教师反应加权值为应变量,进行线形回归,发现噪声级与主观评价呈密切正相关,并证实了噪声可影响教师的上课和备课。同时研究还表明造成这种影响的噪声最低声级分别为55dB(A)和60dB(A)。在室内噪声为45dB(A)的情况下,教师用正常嗓音发声

[60~70dB(A)],10m内句子的清晰度在95%以上,可以保证教学效果。当教学楼内教学环境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上升到55dB(A)时,为了能使学生听得清楚,教师发声的等效声级必须提高到69dB(A)以上。文献的调查表明,此时教师的声带有症率将达22.9%,慢性喉炎率为6.5%,嘶哑率达21.5%。而对于学生,噪声值达到55dB(A)以上时,阅读能力、记忆力、心算能力等都将下降,错误率上升;并且使人烦躁、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人体实验证明,当噪声在80~85dB(A)时,人往往容易激动,感觉疲劳;95~105dB(A)时,会使人睡眠失调、头昏、记忆力减退;噪声高达140~150dB(A)时,人会产生恐惧和全身性神经系统紧张。监测结果所得平均66.72dB的声级已大大地超过了能保证教学质量和人体舒适度的标准值。在这种噪声环境下学习生活,势必会影响教师的上课和备课,使师生产生烦躁情绪,令他们注意力降低。

结论:

通过研究,大致了解了学校目前的噪声污染情况。调查问卷显示了有

89.3%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在学校存在噪声污染,其中有19.3%的人认为污染十分严重。校园里的主要噪声污染源是交通噪声。噪声污染带给师生们的干扰主要表现为使人难以集中精神(45.6%)和烦躁(41.4%)。而且多数人(41.6%)表示在上课时受到噪声的干扰最大。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只有一小部分的人(19.0%)表示在看到噪声污染现象时,会适当采取一些措施以求减少噪声污染,绝大部分的人只是默默忍受,抱以消极的态度。以上从主观调查中所得的结论,与客观监测所得的结果大致符合。

预防和防治措施:

产生噪声的活动场所如运动场、篮球排球场、音乐教室等不应与上课教室连在一起,相隔要尽量远。教室应采用吸声降噪材料装饰墙壁,天花板。合理布臵绿化隔离带,增大绿化面积,使来自外界的噪声被绿化带充分吸收。

学校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合理安排班级人数加强班内管理,教室内要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减少教室内学生大声喧哗、追赶打闹的现象。减少学校里大面积进行广播的次数,可规定时间进行必要的广播并且声音不要太响亮。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创造安静、文明的良好学习生活环境。

收获:

1.提高了调查及整理能力

2.掌握的噪声知识

12.涉外周边网吧调查报告 篇十二

如今网吧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互联网知识、信息技术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沟通联络、消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世界、洞悉网络文化的重要窗口。但其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的外部环境或者说其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经课题组调查发现:

特点:

——数量多、密度大

——规模大、上座率高

——服务多样、价格低廉

问题:

——大学生多沉溺于游戏之中,网吧的学习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疏于顾客核对登记,存在通宵经营和经营非网络游戏问题

——信息监管不足,存在安全隐患、环境差等问题

原因: ——网吧经营者的急功近利和管理部门的力不从心。

——网络特性的吸引和大学生需求的满足。

——高校宽松的管理模式和公共网络的资源不足

建议:政府、网吧管理部门、网吧经营者、家庭、大学生、高校应共同努力推动网吧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文:

网吧问题不容忽视:大学生多沉溺于游戏之中

高校周边网吧调查报告

——以某大学为例

◎网吧与大学生调查研究课题组

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第十五次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我国网民(我国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中国公民)为6.18亿人,其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占35.3%达3318万人,在用户的职业分布之中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占32.4%达3045万,在以收入为参照的网民中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包括无收入)的所占比例最高,占28.0%达2632万。目前,我国大学生大多在18岁~22岁之间,总规模为2000万左右。作为网络技术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网吧已经成为提供上网服务的重要场所。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第十五次调查结果显示,24.5%用户选择在网吧上网。据以上数据并参照其他高校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学生是当前网民之中的最大群体之一,且为网吧的主要服务对象。

为了解网吧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为网吧管理部门、网吧经营者、高校、家庭及广大学生提供建议。本课题组对涉外学院周边网吧通过不同时段的实地调查及个案调查、访问、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某高校周边所有网吧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周边网吧数量多、密度大,规模大、上座率高,服务多样、价格低廉,顾客以大学生为主,但大学生沉溺于游戏之中,网吧的学习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并存在违规经营现象和安全隐患。课题组建议:政府、网吧管理部门、网吧经营者、家庭、大学生、高校应共同努力推动网吧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校周边网吧经营情况

根据调查课题组发现高校周边网吧具有如下特点:

——数量多、密度大。涉外周边将近20个网吧,大部分为上机堂连锁点。网吧密集分布该校学生往来的涉外一条街周边,学生去上网几乎十步一网吧。。

——规模大、上座率高。20个网吧中计算机台数约有2300台,总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平均每个网吧120台左右,其中计算机台数在100台以下的有4家、100台~200台有13家、200台以上的有2家。而该市2001年只有9家网吧在100台计算机以上。最大的两个网吧分别在“网吧一条街”上。根据课题组实地调查并与学生座谈、访问发现:在不同时段各网吧基本上又呈现不同的上座率:上午8时—10时上座率较低约在30%左右;上午10时~中午12时上网人员逐渐增加,中午12点左右各网吧迎来第一个营业高峰上座率可达70%~80%;整个下午上座率基本保持在在70%左右;晚6时各网吧迎来第二个经营高峰,上座率基本上可达到100%,并且会出现不同时段人员轮换上网的现象,一般持续到晚10时;晚10时至次日早8时上座率仍可达70%~80%。周五下午至周六、周日,各网吧上座率基本上是全天满员,大多会出现排队等待情况。

——服务多样、价格多样。涉外周边网吧分为两种,一种时普通网吧,一种是网咖,网咖服务人员较多,服务态度较好,有人专门负责设备调适和问题解答。每天网吧工作人员对室内清扫2次。普通网吧服务人员较少,环境设备相对差一点。网咖电脑性能较好,硬盘较大,一般在40G~80G,定期更新,上网速度快;网吧中电脑可分为提供视频摄像头电脑和无视频摄像头电脑。网吧提供的服务有游戏、聊天、硬盘电影和音乐、上网信息查询等服务。上机期间可以调换机位,并且可以根据顾客的不同要求推荐和安排机位。各网吧均售卖快餐(如桶装方便面、香肠等)及矿泉水、饮料等服务,与市场上同类商品相比价格便高,在有的网吧有小商贩进入兜售快餐的现象。网吧中顾客多为在校大学生,社会人员较少。以男性为主,女性较少(一般都男友或女友结伴,但有一个网吧女生上网人数较多能达65%以上)。两种网吧上网价格相差较大,网咖大厅上网4元每小时,包厢5元每小时。而普通网吧上网大多3元每小时。网吧都是会员制,不需交纳押金,最后刷卡按时间结帐(部分网吧对于一般顾客也采取查卡消费的方式)。几乎所有的网吧都实行会员制。

二、高校周边网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多沉溺于游戏之中,网吧的学习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几乎在每个网吧,玩游戏的大学生都占到大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和游戏机或游戏光盘相比,在线游戏因其具有交互性,更加显得魅力难挡。尤其像“联众”这样综合型的游戏网站,不管你什么时候上去,总会有许多人在那里恭候着。围棋、象棋、军棋、扑克牌、麻将牌等等应有尽有,玩了这个还想玩另一个,不管赢了还是输了都禁不住继续玩下去。有的大学生在游戏网站里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从天黑玩到天亮,从天亮玩到天黑。饿了啃面包,渴了喝矿泉水。据调查,大学生玩游戏占69%(其中网络游戏的人员占41%左右、玩局域网游戏和单机游戏的人员占28%左右,实际上这一比量会更高)上网聊天、看电影、听音乐的人员占30%左右,查阅信息、学习的人员占1%。大学生上机时间一般比较长,多在 2个小时以上,特别是晚上一般为3~4小时,甚至通宵上网。各网吧也为大学生玩游戏提供了方便:电脑桌面多为网络游戏、硬盘游戏、QQ、电影等服务项目快捷键,而供于学习的文字处理系统、网页制作等软件不多,很大一部分电脑没有安装。电脑主机一般通过隔板遮蔽或不安装的方式,基本不提供软驱、光驱使用服务。基本不提供打印、扫描、刻录等服务(只有一个网吧提供以上业务,并且部分电脑安有光、软驱和USB接口)。

——疏于顾客核对登记,存在通宵经营和经营非网络游戏问题。几乎所有的网吧都没有遵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上网消费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核对登记。《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但各网吧仍违规经营,通宵上座率在70%~80%左右(晚9时或10时~次日早8时),通宵费用:平时为6~7元,周五周六晚上多为8元,并且多为在校大学生,以及部分社会人员。各网吧游戏项目以网络游戏为主,主要是传奇

3、大话西游、梦幻西游、QQ游戏、联众世界、泡泡堂、天之炼狱、热血传奇、剑侠等70多款游戏,但仍经营部分局域网游戏(CS、星际争霸、魔兽争霸)和硬盘游戏(英雄无敌、抢滩登陆等游戏),违反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十七条关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经营非网络游戏”的规定。

——信息监管不足,存在安全隐患、环境差等问题。互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如果不加强管理,大量有害信息将得益传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十四条对其内容进行了具体限定。各网吧网络搜索没有限制,均可浏览黄色网站,特别是在通宵营业期间,有部分人员下载观看黄色电影和图片,并以黄色电影为主。多数网吧电脑之中信息在短时间内自动删除。大部分网吧都有消防设施,但网吧多为是一个方形空间,面积不大,单门出入较多。电脑摆放较集中,人员较密集,平均每台电脑的占地面积在2平方米以下(宽约72cm,高约110cm),不符合平均每台电脑的占地面积2平方米的最低要求。电脑一字排开,人员过往通道狭窄,背靠背两个人的坐椅几乎挨上,第三人很难通过。个别网吧内部空间不规则,像迷宫一样。多数网吧经营环境较差,灯光不足,通风较差,设备简陋,电脑桌面挡板较高,电脑座位较高,计算机较低,上机后项部、背部等处感觉不舒服。尽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严禁在网吧内吸烟并明确了罚则——“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由文化行政部门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但各网吧内仍允许抽烟,多数网吧还提供烟缸,有的网吧的电脑键盘上有被烫的痕迹,有的已经变形。网吧内空气污浊,气味不好。噪音较大,有人一边玩游戏一边交流,戴着耳机仍能听得到有人大声喧哗。有人使用不文明用语,一些打架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什么既有明文的规定,又有相关部门专项整顿,而网吧经营者仍然对违规行为趋之若鹜,网吧违规经营现象屡禁不止?为什么作为成年人,作为高层次的知识群体,仍深入网吧其中,乐此不疲呢?课题组认为有如下原因:

——网吧经营者的急功近利和管理部门的力不从心。首先,网吧的经营者所关注的主要是经济效益,其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极端就是急功近利。据调查,开一家网吧,少则投入数万元,多则投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市场竞争激烈,驱使少数网吧的经营者挺而走险,违规经营。其次,网吧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新生事物,对网吧的管理国内缺乏现成的经验借鉴。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网吧经营的法规、政策,但相应法规不健全,惩罚力度不够大。目前,网吧管理部门由通信、文化、公安、工商四部门,执法权限不集中,管理人员少,管理经费不足。作为网吧管理的牵头单位——文化部门近年先后增加了音像市场、网络文化市场的管理任务,但人员编制、经费投入上却没有增加,从而使网吧投机者有机可乘。

——网络特性的吸引和大学生需求的满足。大学生往往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推动下,走入网吧,在享受网吧提供给他们的种种优越性的同时,易受网吧自身及网络特性的影响,加上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意识薄弱、危险防预能力缺乏,从而容易沉溺于网吧之中。另外,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社会上竞争的日益激烈,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以及考研、家庭、同学关系等各种压力使得大学生大多都或多或少的产生过“郁闷”的心理,为了排泄烦闷的心理,缓解紧张的神经,大学生大多会选择进入网吧,进入虚拟的世界中,暂时的逃避现实,以缓解内心的各种压力。同时,大部分大学生手头宽裕是大学生频繁进入网吧的另一个客观原因。

——高校宽松的管理模式和公共网络的资源不足。首先,大学之中宽松、自由的学习、生活,而多数大学生会选择进行休闲娱乐,但一定程度上校内生活、休闲娱乐、文体活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宿舍管理因学生规模庞大,从而使学生逃课、夜不归宿的管理很难落到实处。第三,由于校内可供大学生利用的网络资源不足,或是有对外开放的机房,但由于电脑配置、系统、性能,网速等等各种参数指标较低,这就使得真正需要网络资源服务的同学和要进行娱乐休闲活动的同学不得进入网吧。

三、全社会齐心协力推动网吧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

网吧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平台,有着巨大存在价值与社会需求意义。课题组建议:

——政府要为网吧经营、管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和处罚力度,从外部为网吧监管提供了一份可靠的依据。同时,政府要为网吧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加强对网吧行业的引导和支持,加强网吧行业的交流沟通,促进市场整合,树立网吧行业先进典范,向社会发布合法网吧名单,接受社会监督。网吧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网吧的治理整顿,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单独编制,专项经费,并加强技术骨干的培训、培养和引进,严格执法执纪,对于违反规定的要让他付出远高于获利的代价。同时,从法律规范、技术排查、内容审核、文明经营等方面要求网络经营者遵循应有的网络规范。

——网吧经营者要加强自律营造良好的网吧经营环境。网吧经营者应注重和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建设网络文明”号召,合法经营,改善网吧行业公众形象,宣讲网络文明,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建设“绿色网吧”。网吧问题的根源在于网吧经营者社会责任的缺失,解决网吧问题需要网吧经营者承担起自己相应的社会责任,努力成为文明上网场所的提供者和经营者,互联网高科技知识推广普及的宣传者,文明网络、科学网络忠实的捍卫者。

——家庭要加强关心和爱护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作为大学生的父母,应给予孩子全方位的关心和爱护,帮助孩子积极地利用网络,而不是因噎废食限制和反对孩子使用计算机和上网,要学会更好更有效地和孩子沟通,从而帮助孩子养成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良好习惯,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和纠正。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免疫力,做文明的网民。大学生应认清历史责任和社会义务,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和行为的侵蚀,以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以民族昌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充分利用在校的学习机会,努力的学习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学习资源,熟练的掌握各方面的专业技能,以便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价值,发挥自身作用。

——高校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首先,高校应开设关于网络道德、网络交际、网络心理等课程或讲座,对互联网知识进行科学普及,对大学生上网进行积极引导,使之更好的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资源,使其自身能够认识到互联网及网吧的各种负面影响及其危害,使其借助网络进一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其次,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跟进网络化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增加对信息传播渠道的可控性,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第三,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宿舍管理工作,强化纪律约束。第四,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第五,要加强公共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上一篇: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下一篇:一个百度员工的离职感悟:好员工要有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