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交流材料

2024-08-18

课题交流材料(精选10篇)

1.课题交流材料 篇一

课题交流材料

一、课题介绍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重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是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重要环节。但这项工作是我校教育教学中的薄弱之处,教师们常说困难生的转化太困难了。尤其是在新课改理念下,即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要关注学生“三维目标”的完成。转化学困生,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与培养中生优生同样重要,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就更有其重要意义。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寻找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有实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方法。既满足于当前新课程的需要,又能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旨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将新课改理念和实际教育教学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正教育教学中的不良因素,研究和实践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转化学困生方法,从而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自身、学校、家庭因素。

2、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学困生,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措施。

4、学生作业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学生作业中的转化措施。

5、学校、家长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四)研究方法

1、行为研究法。对教师及学生参与课题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并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和调整。

2、归纳法。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等。

3、文献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

4、调查法。形式有问卷式、访谈式、采集数据式。

5、个案研究等方法研究。对个别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总结解决的方法。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 第二阶段:

1、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学困生,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2、研究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主要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措施。

(1)语文课堂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2)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

3、学生作业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学生作业中的转化措施。(1)家庭作业中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成效。(2)课堂作业中如何提高学困生作业的质量。

4、研究学校、家长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成效与问题反思。第四阶段:课题总结与结案报告。

二、阶段性课题研究情况:

根据我校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能认真根据承担的课题任务,利用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活动进行有交的研究,每项子课题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课题完成情况作如下简单汇报。

(一)进展情况: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已完成,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为整个课题的研究工作找到了突破口。其它子课题都在按计划进行当中,均都有所收获。

(二)、课题研究的成效

1、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长期以来,学困生转化问题就是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和研究热点,尽管不少专家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观点,但实际教育工作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仍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更多的心血,且成效不明显。因此,有的教师认为教育转化学困生“费力不讨好”,不如培养优生“名利双收”。通过课题研究,学校教师认识到了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统一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促进所有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学校制定了《学困生转化工作方案》,对学困生转化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大大激发了教师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创新了工作方法,提高了教师帮困能力。

为加大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力度,除了以上所采取的方法外,我们创新工作方法,还向教师提出了学困生转化“七个一”的硬性要求,包括:每周班主任或责任教师必须找学生谈一次心,每科教师必须给学困生提供一次表现机会;每周发现并表扬学困生的一个优点;每月必须与学困生家长联系一次(最好是家访),通报学困生进步的情况;每月教会学困生一个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每班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将其座位由教室角落调至前排,取消惩罚性作业,禁止侮辱性绰号等)。

3、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减少了学困生的数量。实施课题研究的五个班级原有学困生13个,通过课题研究,这些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所提高,他们的学科考试平均分与班级平均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有4个学困生已经走出了学困生行列。学校整体学科成绩在不断提升。

4、提高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的六位教师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本领,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二年时间里,六位教师承担了部分公开课任务,均获得了好评,有二位教师的优质课在学区获奖。

(三)、问题思考

1、学困生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但我们无法左右社会对学困生的影响。从目前来看,社会对学困生的负面影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学校也是非常无奈的。如何让社会发挥其应有的正面教育作用,这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2、学困生队伍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学生的转化成效不很明显,如何转化这部分特殊学生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

3、考试制度是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一大障碍。与其做“吃力不讨好”的学困生转化工作,还不如干“名利双收”的优等生辅导,这是很多教师的一种心态。

2.课题交流材料 篇二

教师对课题材料内容的收集和整理,应从以下角度进行。

一、要认真撰写一份比较具体的课题计划

课题计划是课题研究实施的指南,课题计划撰写内容要具体、明确,有关条款要齐全,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操作性要强。要按照省市课题方案规定的“六要素”来撰写,做到:(1)要明确表述课题的题目;(2)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3)要确定好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4)要详细指出研究中运用的方法;(5)要设计课题研究的步骤;(6)要写出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必须具备的,特别强调在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撰写上要详细、具体,这样的计划才能说明课题研究者心中有数。

二、要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

课题研究背景资料包括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或检测的统计数据,如学生已有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方面的状况等;也包括收集与课题相关联的一些概念、理论的界定和相关的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资料(含文摘、卡片和论著复印件等)。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是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通过收集和学习有关的课题研究材料,课题研究者能深入理解本课题有关的研究问题和方法,能提高课题研究者的科研水平,能使课题研究工作更加明朗化和有序化。收集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图书馆的资料查询,也可以通过网上的查找,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的收集等。教师要做课题资料收集和学习的有心人,要时时留意自己研究课题所需的资料,并对自己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归档。这些收集来的与课题相关联的资料会使课题研究思路越来越清晰,对以后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三、要经常撰写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和论文

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感触,如一次问卷调查、一次课题访谈、一堂课题实践课、一次讲座等。教师会从这些课题研究活动中得到一些启示。教师要像撰写教学日记那样,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将课题研究中的体会或写成记录式的报告;或写成课题实践课的教后感;或写成讲座的启示录等。教师经常撰写课题的研究体会,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如果是撰写课题相关的论文,教师应慎重选题,选一些具有新颖性、价值性和实践性的论文题目进行撰写。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善于思考,勤于动笔,这是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撰写的论文若能得以发表,不但能激发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热情,而且能充实和丰富课题研究的内容,从而增强自信心。

四、要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个案

课题研究中的典型个案包括课题研究实践课的教案、说课稿、课件及活动课设计等。教师申报的课题多数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并能通过课堂教学得以体现。对教师课题研究情况的检查、指导较有效的做法是通过听其课题研究实践课(或活动课),寻找教师的教学是否有联系课题的操作要素,是否体现课题研究的主要精神实质。有些教师课上得很好,但他们却脱离了课题研究的范畴,那就不是课题实践课。

教案、说课稿或活动设计除了按规定的要求撰写外,最好是在每一环节的设计中结合课题的要求加入点评。这样做一方面能体现教师课题研究意识,另一方面能使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课题研究中教学、教研个案的收集要典型,不必强求每节课都上成课题实践课,但必须收集一定数量的案例,待到课题结题时,加以整理,并装订成册,作为课题研究的操作要素的材料,也作为课题研究取得成效的见证。总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个案材料的积累是课题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五、要及时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教师认真按课题计划的要求去实施课题的操作要素,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研究,会逐步显出成效来,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师生两方面的变化上。一方面是学生由于教师对其施加了研究变量,在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教师可通过观察、比较和测量得出一些评价结论;也可通过一些统计数据来说明学生学业成绩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成效。另外,学生团体和个体在学科竞赛和技能比赛中取得的奖次和各级各类参赛评比的奖励,也可作为课题研究成果的体现。这些团体和个体的奖状、评语和照片,要及时复印保存。另一方面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自身教学、教科研水平的变化。特别是一些教师由于参与课题研究使教学、教科研水平显著提高,表现为一些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教研竞赛中屡屡得奖(如市级的优质课评比、教坛新秀评比、说课评比、课件制作评比、新教法设计评比等),还有一些教师撰写的课题相关论文在省市县评比中获奖和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这些都属于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所取得的成果,应予以及时收集、归档,作为今后课题结题时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重要凭证。

3.课题交流材料 篇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以环保为理念的国际环境背景之下,我们的孩子对资源没有忧患意识,没有环保概念,没有节约理念。同时,由于孩子的玩具、教师的教具都是购买的成品,孩子失去了动手的能力,机械地玩着大人们为他们准备好的新玩具,在动手创新的领域里,他们渐渐丧失思维锻炼的能力,从而体验不到创作的快乐和成功的乐趣。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和教具”。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依赖于对玩具的操作,玩具是幼儿开展各种游戏活动的重要条件,它不仅是幼儿进行各种操作活动的辅助材料,还是幼儿活动的操作材料。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此课题研究,使幼儿从小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形成一种利旧利废的习惯。

2.变废为宝,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丰富活动的材料,美化环境。体验作品带来的自信。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利旧利废可供选择的材料。

2.不同区域的利旧利废。环境布置中的利旧利废、利旧利废制作教具、利旧利废制作的玩具(包括学具和户外体育活动的器材)、合理利用废旧制作的艺术品和可欣赏的作品。

3.不同年龄班废旧利用器材的分类和使用。

4.利旧利废对幼儿发展和班级管理的推动作用。

五、课题取得的效果

幼儿层面——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教玩具的手段已成有效、实用、现实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孩子们在玩中探究着,在操作中获得有效地自身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让幼儿在“变废为宝”行动中,感受到资源的再利用,并使他们及其家长也进一步明白: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有限的资源,是小朋友们从小应该做的事,更是我们所有人都应一起来做的事情。

教师层面——该课题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幼儿各方面得到了发展,老师们也同样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各种相关活动的开展中,从活动的构思到活动的实施,在引导孩子们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老师们在收集整理资料、解答幼儿问题等实践活动中,得到了知识的充实。特别是对生成活动这一过去比较棘手的课题,老师们不仅有了新的理解,还能在活动中把握契机,从幼儿兴趣出发,不断丰富课题活动,满足幼儿现实发展的需要,教师的理念发生了质的飞跃,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也更好的体现了协作精神。

幼儿园层面——丰富了幼儿园自制教玩具的种类和数量,不仅节约了能源,还为幼儿园节约了大量资金。同时,也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让教师、幼儿和家长都能够真正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将变废为宝,保护我们身边的绿色环境,为我园今后成为绿色校园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成效如下:

1.2012年4月,我园开展了班级利旧利废作品展,全园共制作和收集来自教师、幼儿、家长利旧利废作品约百余种上千件,县教育机构对此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2.2013年11月,全县公、民办幼儿园教师,来我园参观利用废旧物品开设的区域活动,区域活动中多彩的废旧制品也给来园学习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2014年2月,幼儿园创建户外体育器材室,收纳班级多种废旧自制体育器材,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4.2014年3月,我园教研活动一改往日纸上谈兵的形式,让教师们纷纷走出校园,来到凤凰山开展了以“旧物改造,一物多玩”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直观形象的体验中获得专业能力的快速提升。

5.在秭归县教研信息中心多次举办的“送教下乡”活动中,由徐园长牵头组织我园多名教师参与其中,如:杜琼老师执教的《有趣的泡沫垫》、周大俊老师执教的《好玩的报纸》等多节利废利旧课,受到幼教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6.在课题实施中,教师撰写十一篇活动设计分获省、市、县奖项。其中,胡晓凤撰写的《有趣的纸板》获省级二等奖;杜琼撰写的《赛龙舟》获省三等奖等等。

7.在课题开展活动中,教师七篇废旧利用环保性论文分获市、县级奖励。如:吴俊老师撰写的论文《挖掘自制教玩具的潜力促进幼儿学习活动的开展》获市二等奖;鲁萍园长撰写的论文《如何在学科领域中渗透环境教育》获县一等奖等。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对户外器械的使用建立良好的常规和制度,在户外活动中良好的制度不但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还可以减少自制器械的损耗。

2.保证自制教玩具的数量。由于是自制的,第一比较麻烦,第二容易破损,所以要保证幼儿自制的数量,做到人手一物。

3.继续思考、探索、开发一物多玩的方法,让利废利旧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4.创设游戏环境和情景,培养幼儿活动兴趣。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体育活动中也应遵循幼儿认知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给幼儿设置有趣的情景和环境,这样幼儿会对活动充满兴趣。

5.继续思考、探索、开发一物多玩的方法,让自制器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6.让废旧物充分投入到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体育等活动中去,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

7.建立课题相关的园本教材,并在后期投入使用。

4.关爱留守儿童课题交流材料 篇四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我校共有154名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95%,他们在生活、学习、健康、心理和思想等方面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突出表现为道德的缺失问题。1所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对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家庭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现将“品德教育度留守儿童暗恋影响”课题研究纳入学校重要工作的一部分,再利用慕课这个强大的网络平台,让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我校“品德教育度留守儿童暗恋影响”的课题开展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郭祥军亲自挂帅任组长,副校长毕文学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咨询室覃桂华和课题组11位老师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及思想教育,6位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团总支涂川老师负责留守儿童亲情网聊室保持长期畅通。课题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

二、建立制度 落实责任

1、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已完成)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交接工作。

2、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已完成)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理家长队伍中去,我校每一名教师都承担5至8名留守学生的代管家长。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

代管家长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每学期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已完成)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代管家长每学期进行两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还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学生”家庭,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品性的发展。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三、利用主题班会,加强关爱(已完成)

我校本学期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留守学生集体过中秋”的主题活动,代管家长和学生之间利用特殊日子用心交流,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从而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了更好的铺垫。

四、利用慕课网学习的平台上,组织学生观看了与 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有关的电影或者短片13部,课题组教师完成相关的论文20多篇,其中9篇品德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案例论文送到上级部门参加评选。

五、成果收集

课题按研究计划,在实施阶段中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品德意识较差的农村留守儿童采用个案追踪的方式,并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向课题组提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的具体建议。

2、挖掘各学科品德教育的因素,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学校和教师经常和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品德教育的知识,成功的经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4、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我校留守儿品德教育的变化情况。从数据上看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六、问题发现 在实施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发现实施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1、问卷调查设计不合理。即调查的对象单一,且调查的方式也太简单。

2、细化活动、落实责任不够。没有划分出常规活动、具体活动。具体的常规活动应该是在校每日必做。但常规活动的开展情况不好。

3、方法不具体。我们在网络平台上看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也懂得一些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但这些方法具体操作起来不具体,操作效果也不突出。

5.学校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交流材料 篇五

xxxxxx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推动作用。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民族教育为特色,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同时也在课题的管理、完善课题研究和管理体系,课题成果的转化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相比各兄弟学校在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上所取得的成绩,我们还在起步阶段,有许多地方正在探索,实践当中。下面就我校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同时也在课题的管理、完善课题研究和管理体系,课题成果的转化等方面一些浅显的做法与大家交流,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从xxxx年开始才立项了第一个课题,在不断的研究中,我们虽加大了课题研究的力度,和对课题申报、研究、小结、结题等的过程性管理,成果的展示汇报和交流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1.研究的主要课题和取得的成果。我校自实施课题研工作以来,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带头作为课题负责人积极申报课题,并组织一些有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愿意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参与研究,截止去年,一共有三项课题已圆满结题,前两项课题的成果也得到了较好的转化,正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2.课题研究成果展示 课题1:《xxxxxx》

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xxx”规划课题 负 责 人:xxxx 参加人员:xxxx、xxxx、xxxx 课题立项时间:xxxx年x月X日 课题立项批准号:XXXX号 结题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结题证书号:GXXXX号 课题2:《XXXXXX》

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负 责 人:XXXX 参加人员:XXXXXXXXXXXX 课题立项时间:XXX年X月XX日 课题立项批准号:XXX 结题时间:XXX年XX月2X日 结题证书号:XXX号 课题3:《XXXX》

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负 责 人:XXX 参加人员:XXXXXXXXXXXX 课题立项时间:XXX年X月XX日 课题项目编号:XXX 结题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结题证书号:XXXX号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转化效果

回顾课题研究的历程,我们经历了从尝试启动到摸索实验的逐步过渡,下一步还要不断努力,走向深化研究的阶段。我们欣慰地看到我校的课题研究及成果转化正在不断进步,在课题研究实验中,我校教师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我校XXX年结题的“XXXXX”课题,由教导处牵头,课题参与研究人员率先进行实践探索,一些有很好的操作性的策略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运用,双语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到提高,方法有了一定的转变,成绩也随之得以提高。XXX年结题的课题“XXXX”,转变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理念,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使我校相继开发了一些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并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良好的品德教育都起到了辅助作用。XXXX年结题的“XXXX”课题,参与研究的老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藏汉双语模式下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方法,并在结题时写出了较高质量的总结论文,自去年以来,一些计算方法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运用,师生普遍反应较好,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起到了一定的帮助,我们也会不断总结,不断实践,力争让总结出的好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校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促使老师们更深入地去思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老师们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素质得到了提高,部分老师在教育科研中,逐渐实现由知识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创造型教师转变。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中坚力量。

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打算

课题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断的积累,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1.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刚开始课题研究,我们把握不住选题,研究的课题选题较大,无从着手,都相关资料的收集研究不多,理论依据不强,研究思路不明确。有了第一个课题的研究经验,在第二个课题研究中,我们尽量避免了一些问题,但我们有研究设计,没有研究过程的证实,调查研究内容不充实,与教学实际结合的少。研究后期文字性描述多,提炼不到位,没有附录和成果,结题材料质量不高。

对学校而言,从领导层面到教师,对课题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课题研究就是少数人的事情,只是软任务,没有硬指标,老师们的参与度不够,没有形成团队公关的合力,课题研究成果不理想。

虽然在课题研究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对其成果的转化工作没有深入推进,主要是课题的选题不够精准,在实际的转化中有很多不足,与实际的教育教学联系不够紧密。使成果转化受到影响,同时课题成果的转化我们也在不断地摸索当中,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难免走很多弯路,导致转化效果不理想。

2.课题研究及成果转化的思路和打算。

根据学校实际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必须改进和加强我校的教研工作。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通过各类培训,转变广大教师的课题研究观念,提高课题研究水平,逐步形成课题研究梯队,抓住重点,结合学校实际,研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课题。主要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相结合;研究人员与教学人员、管理人员相结合。

6.课题交流材料 篇六

大洼民生小学 田煊丽 2016年我参加了课题研究小组进行“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关怀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我开拓了视野,充实了许多的关于留守儿童的理论知识,每次活动,每次班会都让我感动着、震撼着、收获着… …

课题研究中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了解我校、周边部分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的留守学生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在恐怖、自责、孤独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心理健康状况较非留守儿童差。教育实验法:对我校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实验研究,从而发现、验证因果规律。

经验总结法:对收集的资料和实验研究结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探求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5 案例研究法:选择恰当的学生样本,通过跟踪调查、教育引导,摸索留守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课题研究中,我侧重于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孩子积极的榜样,并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疏导。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几处探索:

第一、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关爱留守儿童是学校不可推卸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要给留守儿童以温暖以尊重,让他们快乐阳光的生活。真爱不是溺爱纵容!真爱不是专制粗暴!真爱不是以爱的名义放纵或绑架孩子的自由真爱是将孩子培养成独立、自尊、乐观、积极、有高级趣味的人!真正爱学生的老师应该是温暖的、有智慧的、有原则的!

班里一个女孩小慧,经常偷拿别的同学东西,后来竟然偷了邻居800元钱。让村民们疑惑的是,这个“从小很乖巧、很聪明的女孩怎么会干这种傻事呢?”

当我问小慧时,她说“我只是想妈妈回家,以为只要多拿了他们的钱,妈妈就一定会回来赔偿损失,这个时候妈妈一定就会回来。”对于12岁的小慧来说,最怕过年,父母离异,妈妈在外面打工,有时过年都不回来。她把妈妈的照片贴在炕头,每天都要看几次。小慧很期待生日那天能接到妈妈的电话,或是妈妈突然出现在家门口,但这个愿望很少能实现。由于未成年人在身心各方面发育并不完全,需要他人的照顾,临时监护人的监护和照顾很显然是不及父母亲全面、周到和自然。有的监护人,例如爷爷奶奶年迈,自己本身就是受照顾的对象,却要承担照顾监护职责,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有能力监护和照顾,绝大多数的关怀只体现在浅层次的吃饱穿暖上,对其情感的需求、心理的感受无法细细体察。我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我觉得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的是母爱。我与她的妈妈进行了几次电话微信沟通,把孩子的日记,学校的点滴瞬间发给她的妈妈,让她妈妈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抽时间多给孩子打打电话,我再适当加以引导。至今一个学期了,小慧再也没有偷拿过别人的东西。看来,育人应该先育心啊!

二、塑造学生良好行为。

我在班级管理时经常通过多种提示、警告、规章制度等措施,引导孩子们自律。期待他们通过不断规范自己行为,切实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大众进步、积极创新、不断进取。下面是我的两种惩罚方式:

惩罚方式一:以罚促悟

顶着烈烈寒风,我曾经和詹海亮周雨共同站在教室后面,因为打架,詹海亮和周雨被罚站。需要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会伤害与连累他人,做好自己也是在保护别人。

惩罚方式二:以罚促长

1、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罚讲名人或古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在讲故事当中,有相当大部分的学生有一定的改进。

2、不爱护公物和花草树木者,罚他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创造一幅美术作品,或者罚他在课间的时间站在那儿维护自己校园的一草一木。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就只能像“正义的卫士”一样时刻记得保护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

3、对于经常迟到的孩子,罚他每天管理班级的钥匙,他担心同学和老师进不了教室,他会早早的到校。

4、经常忘佩带红领巾的孩子,叫他每天检查班上孩子的佩带情况,对于孩子来说,他很乐意接受。

事实证明,我的方法有着立竿见影的功效。

三、激发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成绩的最佳因素是自律而不是智商。我尽量创造条件多让学生产生成功体验。真正爱学生的老师应该是智慧的。上学期,班上转来一个名叫张旭的学生,他的学习习惯很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还编一些谎话骗老师。同学们讨厌他的习惯、做法,看不起他。他也因此经常跟同学发生纠纷,经常跟同学打架。经过了解,从他五岁多时,妈妈就去世了。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还经常遭到同伴的排斥、冷眼相看,从而让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他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从来不举手,转来一段时间后我试探着在课堂上挑简单的问题提问他,每当回答对了,他都会嘴角上扬,眼睛亮亮的,慢慢地,举手的频率多了起来。六一儿童节时发现他参加的项目成绩都特别棒,而且他还善于表演歌舞,同学们很佩服,给他加油时手都拍红了,借此机会我建议同学们推选他当体育委员,上任以后他开始主动教不会跳绳、踢毽子的同学跳绳踢毽子,同学们开始接纳他,他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了。我相信,几年后小海一定会成长为一个阳光大男孩的。我总是在课上课下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尽量对学生多一点赞扬,多一点肯定,让我身边的孩子们都能在尊重与赞扬的目光中健康成长

四、互助互爱,共同成长。

为了让留守的孩子都能够心中有爱,人人有爱,我还开展了《爱在我心中》的主题队会。

1、通过讲述、谈话、读日记等方式,让留守儿童吐露自己的心声,号召所有的学生关心帮助留守学生,让他们快乐成长。

2、通过播放教师与家长通话录音和读家长的信,让他们懂得父母工作的艰辛、想念孩子的心情以及寄予孩子的厚望,使他们更能理解自己的父母。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克难奋进、自立自强等意识与能力,让所有人都来关心关注留守儿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远大的志向。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生活上因为留守儿童的独立性较强,课外活动小组中他们会组成手拉手结对子小组,共同解决难题。

五、增强法律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在课题活动中我编了十首儿童安全歌谣,希望能够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教会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曾经有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让我不敢想不能忘。常常在课下看着操场上那么多童真的笑脸时,我的眼前会闪现出一张同样纯真的笑脸。我的学生小鑫——早已辍学,不知如今身在哪里。她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几次,而她由八十多岁的太爷太奶照顾,年幼无知的她在如花的年纪被村屯里另一个无人看管的留守儿童强暴,一个至今生活在少管所,一个留下了一生的阴影。对于两个家庭而言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我努力在活动中普及法律知识,坚决杜绝这种伤害在我的身边再次发生。

7.业界将交流特种化工材料技术 篇七

中国化工学会特种化工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特种化工材料技术交流暨新产品推广、成果转化信息发布会将于6月13~17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

会议旨在交流特种化工材料的前沿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等,传递行业的最新信息,研讨低碳经济时期特种化工新材料产品性能及其应用情况,以及国内外重要原材料配套发展新趋势等。

特种化工材料是国防军工和尖端科学技术的重要配套材料。为充分利用国家高性能材料和高新技术成果资源,加大军民结合推广力度,中国化工学会特种化工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军工学会联合组织召开此次会议。

8.课题交流材料 篇八

由卫生部支持,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中华口腔医学会和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口腔设备材料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SINO-DENTAL 2012)于2012年6月9日-1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卫生部陈啸宏副部长出席开幕式,对口腔设备材料和新技术进行了深入调研,于晚间出席了开幕招待会并致辞。

本届展会展出面积35000平方米,展位1670个,来自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698家企业参展,其中德国、日本、韩国以国家展团的形式参展。展会更加关注口腔卫生预防保健,展品涵盖口腔器械、设备、材料、保健品等各个领域,并在展场醒目位置设立口腔保健品专区,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普及。展会期间举办学术、技术交流活动72场,涉及专题174个。除专业学术活动外,组委会还特别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行讲授,受到了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名口腔专业人士和经销商到展会参观、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及开展商务洽谈。

陈啸宏副部长在致辞中指出,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生命质量,也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口腔卫生工作,多年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开展群众性口腔健康促进,加强口腔疾病防治网络和队伍的建设,大力推广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进展,群众口腔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陈啸宏副部长对SINO-DENTAL展会多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希望主办单位继续坚持办展宗旨,不断开拓创新,把这一展会办成国际一流品牌展会,为促进口腔卫生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9.课题交流材料 篇九

“可能性”教学设计与评析

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

虞益锋

周美琴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

教材简析: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材设计了摸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从而形成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教材还在“试一试”中让学生判断转盘上的指针转动后会停在哪里,在“想想做做”中让学生根据摸球的结果倒过来思考应该怎样在口袋里放球,所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

学情分析:

曾有人对小学一、三、四年级202名学生作了一个小型的问卷调查,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大部分6岁儿童(一年级)能区分可能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87%的一年级学生对“从一个装有3个黄球、1个白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球”的选择回答是“可能是黄球”。也就是说学生并不是头脑空空地等着从我们教师口头得到概率的正确理论,在正式教学之前,学生对概率统计已经有了他们自己心中固有的直观判断、偏见和观念。

设计理念:

按照弗赖登塔尔的观点,教一个内容的最佳途径是联系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在将要传授的知识和学生已经在现实世界中积累的或是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基于学生对概率的已有经验,设计多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体验,并在活动后启发学生思考,逐步引导学生修正对概率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和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同桌学生做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一、激趣导入

师选两位学生问:刚才做游戏的过程中,你赢过吗?你输过吗? 谈话:刚才做游戏时老师看到大家都很高兴,看来大家对一些小比赛还是很感兴趣的,我们再来进行摸球比赛。

二、活动探究,初步感受“一定”“可能”“不可能”

1、组织摸球比赛,感受“一定”与“不可能”

谈话:所有的男小朋友是一队,所有的女小朋友是一队,你们每个队各派一名代表上来摸球。

男、女生各选出一名代表。

谈话:为了公平,老师要蒙上两位小朋友的眼睛。(教师蒙上两位小朋友的眼睛)游戏规则是每人摸五次球,谁摸到红球的次数多,他所代表的那个队就胜利。还有一个规则,老师会拿出两袋球让这两位小朋友选,他们选的时候下面小朋友不能提醒,男小朋友提醒就算男小朋友队自动认输,女小朋友提醒就算女小朋友队自动认输。

教师拿出两袋球让两位学生各选一袋。(球用透明口袋装,一个袋里装3个绿球、3个蓝球;一个袋里装6个红球)

两位学生选后提问:你认为哪个队会赢?哪个队会输? 追问:为什么呢?

指名学生说后,请两位代表拿下眼罩看看自己所选的球,提问:现在请你们看看自己所选的球,小朋友的想法对吗?

小结: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从全是红球的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只可能出现一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我们可以说一定是红球。(板书)从没有红球的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不可能是红球。(板书)

2、分组摸球,感受“可能”

谈话:如果口袋里既有红球又有蓝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的可能是什么球呢?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每个组都来摸一摸,请组长在不透明的口袋里装3个红球、3个蓝球,比比哪个组动作又快又安静。做摸球游戏要 注意什么呢?摸球前先要把口袋里的球搅一搅,摸球的小朋友眼睛不能看口袋里,摸后要把球放回口袋,一位小朋友在摸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注意看。从1号小朋友开始轮流摸球,每人摸两次。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红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一次摸到红球,一次摸到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

小结:口袋里有红球,也有蓝球,任意摸出一个,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蓝球。(板书)

3、小结揭示课题。

谈话: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从不同的口袋里摸球,有时结果是确定的。从这个全是红球的口袋里摸球,摸到的一定是红球;从没有红球的口袋里摸球,摸到的不可能是红球。有时结果是不确定的,象这个袋里有红球,还有其他颜色的球,那就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其他颜色的球。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可能性。(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从而形成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在装有3个红球、3个蓝球的口袋里摸球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体会到每次摸球都是独立事件,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蓝球,不管前面摸了几次,不管前几次摸球的结果如何,对后一次摸球的结果没有影响,在每次摸球之前无法预料哪一个结果会出现。】

三、转盘游戏,再次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出示转盘(转盘分为红色、黄色、绿色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大小一样),介绍转盘上三种不同颜色的区域以及转盘上指针的作用。

提问:推想一下,转动转盘,停下来时指针会指着哪里?

谈话:我们要来转一转,看看结果与我们的想法是不是一样。转转盘的时候一只手拿住转盘后面的小木块,一只手这样转动转盘,尽量要把转盘放平了转。请小朋友先猜一猜指针可能会指着哪里,再由组长转转盘(教师与一小组示范:1号小朋友先猜,猜了以后组长再转,接下去2号小朋友猜,组长再转),从1号小朋友开始,每人猜一次,轮到组长时,组长自己 也要先猜再转。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活动后,提问:刚才哪个小组6个人全猜对了? 追问:为什么这么难猜呢?

教师出示只有一种颜色的转盘,提问:如果是这样的转盘,你们能不能都猜准确?为什么这个转盘就这么难猜呢?

小结:这个转盘上有三种不同的颜色,分为三个区域,在转盘没有停时我们不能确定指针会指着哪个区域。

2、延伸:

提问:在这样的转盘上,转盘转动后,停下来时指针可能指在蓝色区域吗?为什么?

再出示一个有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四个区域的转盘,追问:如果转盘是这样的,现在指针有可能指着蓝色区域吗?

【评析:让学生在先猜再转的游戏中感受到指针停在哪个区域是不确定的,再通过与只有一种颜色的转盘的对比,学生不仅体会到而且能用语言来表述为什么有三种颜色的转盘转动后指针停在哪个区域是不确定的。】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题目要求,指名读题。

谈话:每看到一袋球,先自己独立思考摸球结果,不交流。

依次出现三袋球,每出示一袋球,教师指出口袋里有几个什么颜色的球,并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

三袋都出示后,同桌交流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吗? 全班交流。

【评析:学生根据每个口袋里所装的球作出判断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对可能性的已有认识简要说明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做“想想做做”第2题。(1)按要求装球。依次出现三个要求。

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绿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绿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绿球。

每个要求出示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装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由小组长负责装球。装好球后,检查每个小组装得是否正确,有错误的引导改正,并引导归纳只要怎样装球就符合要求了。

(2)学生小组自主装球。各小组先讨论,再装球。

装好后提问:你们组装的球,任意摸一个,结果怎样?谁知道他们组装的球,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样?

【评析:从按要求装球到自主装球,问题越来越开放,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又能使学生加深对可能性的认识。】

3、联系实际。

(1)谈话: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有的是确定的,有的是不确定的。(出示四幅图)你能在括号里填上“一定”、“不可能”、“可能”吗?

明天()还会下雨。太阳()从东方升起。西瓜()长在树上。小明这次()套中。

学生任选题目回答,学生回答后要全班讨论校对。

(2)谈话: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课前我们做的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两个小朋友手势没有做出来时你能确定他一定会赢吗?结果会怎样呢?再比如书上的一个问题,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呢?

【评析:启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巩固对可能性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课堂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可能性”,课后小朋友可以观察思考一下哪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

10.课题交流发言稿 篇十

课题交流发言稿篇1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的小课题是: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下面我从思路、做法、成效、感悟四个方面做一汇报。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思路

首先,我来说说我的思路。在小课题研究期间,我担任初二、高二的地理教学任务,负责学校地理社团活动。由于学生的年龄、心理、学习内容、思维特点跨度较大,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学科特点出发,我制定了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总体思路:围绕问题设置,整合教学内容,注重各种地理图像的解读,独立思考,以问促思,交流分享,提升智慧。有了总体思路,我的小课题研究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二、做法

初二地理,我把每节课内容大致分为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将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困惑点可相互交流,可咨询老师,并写在作业本上,一下课就收上来。在批阅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和漏洞。第2课时,首先点评作业情况,表扬分享闪光的思维,弥补思维的漏洞;然后分层布置填充图里的作业,学困生只完成最基础的部分,学优生增加拓展延伸部分。

高二学生根据问题,说出、画出、写出思维过程。在说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的障碍点;在画的过程中将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图表化,加深理解;在写的过程将知识点条理化,规范答题语言。同时从错因和总结正确思维方法两个方面订正错题,进行解题反思。

活动课,首先制定一个学期的活动计划,在每次活动开展之前写具体的活动方案,并设计问题活动单,学生在活动单的引领下有效开展活动。课后及时反思。

我的小课题研究之路:不断学习充电,上课有课题意识,坚持写作。

三、成效

通过以上做法,初二的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读图填图,掌握正确析图的方法;交流讨论,提升地理思维能力;老师点评,拓展学生地理思维空间。高二的学生则改变重记忆轻思维的习惯,营造良好的交流思维的氛围,在XX年3月学业水平测试中158人全部通过,优秀率达到43%。我的业务素质也得以提高,博文56篇,有2篇发表在杂志刊物上,论文获省级一等奖,教学设计获市级三等奖,微课获市级一等奖,校内公开课获校级优秀奖。

四、感悟

通过这次小课题的研究,我感到教学理念要走在全国最前沿,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才有新的思路,而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个人价值能够得以体现,因而感到快乐,师生相长,共同提高。

最后感谢xx市教研所提供的小课题研究平台!感谢“快乐教研”老师的指导!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课题交流发言稿篇2

在本学年,我承担了高淳县第三期个人规划课题《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次教学的研究》。在前一阶段,我主要完成了以下有关的工作:

1、结合本班情况确定课题。

在暑假期间,我认真回顾了几年来的教学经历,将目前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如:学困生跟不上学习、课堂上很多问题学困生无法涉及、作业的完成情况层次差距大等,最后选择了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次教学的案例研究。选择这一课题的出发点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学生课堂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堂效率不高,作业的完成学生差距太大,这些原因导致了课堂教学完不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等现状。所以希望从自己的一点点浅显的研究中,能有所发现和突破。

2、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学习。

在课题申报之前和被批准立项之后,我都进行了文献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中有关内容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再学习;国内外有关分层次教学的研究成果的学习;一线教师有关分层次教学的心得体会的学习。从学习中,我借鉴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尝试了已有的经验方法,这些都为我在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开设了课题研究课。

在12月初,我开设了课题研究课《春联》,邀请了全校的语文教师听课,议课。大家围绕分层次设计教学过程的话题,展开了讨论,认为在本节课中,教师的设计从不同层次考虑,给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思考的平台,让他们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课堂上老师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考虑学生的情况面面俱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很好的语言训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撰写了教育教学论文。

前一阶段的研究中,我能将学习、研究与反思有效地结合起来,撰写有关课题研究的教育教学论文《分层次教学让课堂百花齐放》,论文内容是我在研究过程中的真实体会,准备进一步修改以后参加论文评比。

接下来的打算: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寻求同事互助,争取教研组的支持;加强资料的积累工作,为结题做好准备。

课题交流发言稿篇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能有机会在美丽的盘县华夏中学代表我校交流课题管理方面的经验,心里非常激动也异常的惶恐。因为,相比在座的各位兄弟学校的课题管理老师来说,我完全是一个新手,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自从接手学校课题管理以来,很多工作都是在摸索和依样画瓢中进行的。在此,只能与大家一起说说我们的一些浅显的做法。

先和大家说一说我校的教师课题研究管理工作。自从20xx年以来,我校教师课题研究工作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一些成果。省市级课题立项38项,结题28项,其中省级重点课题1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达到180多人,有三个课题研究成果形成校本教材,在一定的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达到了课题研究的目的。

对于学校教师课题管理,除了每年课题申报过程中的上传下达,重要的是要树立服务意识,悉心帮助课题申报教师做好课题立项的选题咨询工作,帮助他们整理申报资料,耐心收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档案资料和及时提醒课题的中期检查、结题准备工作等事务,让课题研究者体会到他们是“有人在管”的.。课题研究除了申报与结题的“两头”工作要做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过程的管理。每年在申报课题的时候,都会有不少课题申报成功,但是在中期检查的时候发现,有一部分课题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这是很可惜的。也会给课题组的老师心里留下“做课题不容易”的阴影,于是很多老师就会产生“做课题不如写”的思想,导致学校课题研究陷入僵局。因此,作为课题的管理人员,要对学校立项的课题心中有数,做好每一个课题的过程管理,及时提醒课题组开展相关工作,有时候得要“盯着”课题负责人,逼着课题研究按时完成。为了课题组能够按照既定步骤进行课题研究,我们参考相关资料,制作了《六盘水市第三中学教学科研课题研究管理手册》,要求课题研究负责人及时做好相关记录。管理手册既是对课题研究过程的记录,也是对课题研究者进行研究的一个指引和提示。

另外,个人觉得课题研究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学校要想在科研兴校上有所作为,必须有有效的课题管理体制,完善的学校课题管理办法。在课题研究上给予教师实际的支持和鼓励,营造一个“人人爱研究、个个有课题”的科研氛围。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校学生课题研究管理方面的一些情况。近年来,我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几十个课题在市级、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良好成绩。学校在学生课题管理方面,也逐渐规范起来。早在2009年我校便已经制订了《六盘水市第三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详细规定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管理与课程实施,尽管近几年来,研究性学习课程一直没有固定专职的教师进行管理,但是,相关制度的制定,为现在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由于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持续到高三上学期,而课程教学只在高一进行,因此,后期的课题管理,自然落到了班主任的身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会搞研究性学习。为了提高班主任老师在学生课题管理方面的能力,教研处近两年来,利用假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学生课题集中开题等时机,为班主任老师进行班级学生课题管理方面的培训和交流,“让老师告诉老师”怎样管理课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课题的有效开展。另外,为了激发学生认真进行课题研究的兴趣,每年教研处都会组织学生课题集中开题和结题,并在开、结题期间展示学生优秀课题,达到“让学生告诉学生”怎样做课题的目的。而且,每年四月份的科技节期间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成果展,将历年获奖的优秀课题以展板的形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展示。

在学生课题管理上虽然与教师课题管理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与教师课题管理相同的是课题研究资料、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学生课题研究资料是进行学分认定的依据,也是学校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成果体现的载体,因此,学生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尤其重要。每一学年,学生的大量课题资料都需要按年级、班级进行整理、装盒、存档。对于优秀课题和竞赛获奖的课题,我们还单独进行留存,用专门的档案柜陈列。这既是教学成果资料,也是重要的教学用品,可以为后来的学生提供做课题、搞研究的参考。

学校课题管理是一项繁复的工作,也是一项考验人、锻炼人的工作。需要耐心也需要不计得失的胸怀,更需要用心才能做好这项服务工作。

以上就是我校在课题管理上的一些做法和情况,其中也有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前辈指正。

【课题交流发言稿3篇】相关文章:

1.用心服务做好学校课题管理的教师课题交流发言稿

2.行业交流发言稿

3.复习交流发言稿

4.课题开题发言稿7篇

5.课题开题仪式发言稿

6.课题总结汇报发言稿

7.课题中期汇报发言稿

8.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上一篇:员工工作表态发言稿下一篇:跨年美食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