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2024-09-21

企业内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精选10篇)

1.企业内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篇一

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管理,营造企业良好内部环境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多地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然而,市场的信用危机又使得企业间相互拖欠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企业的往来账款增加。再者,由于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上的原因,许多不属于往来账款的其他经济内容,也体现在往来账款中,有些企业的往来账款中包罗万象,其结果也造成往来款的增加。特别是在商业企业,往来账款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不仅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而且也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的管理,对减少企业资金占压,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管理 内部控制 往来 账款

企业往来账款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按其基本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应收款类和应付款类。本文就以这两大类为基础来分析目前企业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

1、不定期对账。有些企业由于疏于对往来账款的管理,不能做到定期与相关单位核对账目,特别是欠款企业,往往对债权人的对账要求持抵触态度,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往来账款账目不清,为今后的催款、清理带来困难。

2、往来账款不定期清理。有些名存实亡的往来账款长期挂账,如坏账不及时报损、处理,不需付债务不及时报批做营业外收入等,均造成往来账款账目混乱。

3、对已销账的往来款管理不善。如已作坏账的应收款,收回时作为账外小金库,甚至公饱私囊;不需付的款项,付出作为账外资金,或被个人贪污。

4、利用往来账款调节利润。

5、出租出借账户或为他人套取现金。

以下从五个内部控制构成要素来分析造成往来账款中诸多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1、控制环境

从目前企业现状来看,有些企业从领导到员工都没有充分重视往来账款的管理。有些领导财务知识有限,他们无法将应收款项与公司实实在在的资产联系起来,因此也就无法将应收款的管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使内部控制成为管理者真正的需求,这就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个基础上选用业务素质好,能力强且有责任心的员工,在有效的激励机制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便可创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

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对往来账款的风险认识不足的现象,因此也没有对往来账款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对往来账款进行管理。事实上,往来账款账目不清,内容混乱,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而且由于管理上存在漏洞,会使少数人有可乘之机,因而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

企业从业务人员到管理人员,都应认识到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要按不同性质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分析与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

3、控制活动

往来账款中出现上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企业缺乏相应的控制政策及控制程序,或有了这些政策和程序却没有执行。这些政策与程序主要指岗位分离、授权批准、文件记录、预算控制、实物保全等。下面针对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应建立哪些相应的控制政策和程序:

3.1、涉及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

企业应制定信用政策,确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含信用期限,信用额度,折扣率)及收款政策,对客户的赊销均应被授权批准,客户信用期限、额度的调整必须经过相应权限审批人员审核批准。

3.2、涉及其他应收款的内部控制

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货币资金的收支与记账分离,货币资金的经办人员与资金收支的审核人员分离,这样可以防止恶意串通。

3.3、涉及预付账款的内部控制

进行适当的岗位分离:付款审批人员不能办理寻求供应商和索价业务;审核付款人员、付款人员、记录应付账款人员应进行岗位分离,以防止舞弊发生。

3.4、涉及应付账款的内部控制

1、采购审批人员、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储存人员、财会记录应实行岗位分离,以防止串通舞弊。

2、定期分析应付账款,规定付款顺序,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配合,在企业资金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先付有折扣的货款。

3、制定应付账款清理计划,对长期无人追索的款项应进行调查,确属不需付的账款,应报有关领导批示,及时转入收入账内。

4、建立双方定期对账制度,以防止双方业务人员串通舞弊。

3.5、涉及其他应付款的内部控制

①、实行岗位分离,房屋、设备、场地等的租赁人员、审批人员、记账人员实行岗位分离;废旧物资、材料、包装物的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审批人员、记账人员等实行岗位分离。

②、定期对其他应付款进行清理,有不需付的款项应及时做账务处理。

4、信息与沟通

往来账款中问题较多的企业往往在信息沟通方面做得不够。首先,财务人员没有定期向相关业务人员报送与其业务有关的应收、应付余额、账龄、风险分析等资料,并且由于企业没有相关的收款、报销等时间的规定,财务人员也不便于与相关人员进行往来账款清理进度及计划方面的交流;其次,财务人员也不能做到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风险分析报告及解决方案,因此主管领导也心中没数;再者,企业间由于缺乏定期进行账目核对工作也会造成企业往来账的不准确。所有这些都影响往来账款管理。

为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企业管理当局、财务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及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交流,相互配合,上传下达,共同做好往来账款的管理工作。

5、监督

现代内部控制理论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包括企业管理当局的指示得以执行的程序、制度,还包括对整个控制活动的监督。而内部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主要职能。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由于其定位、人员、独立性、审计范围等原因的限制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内部监督作用,特别是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中将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与监督作为经常性项目的很少,这就无法保证内部控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因此企业应加大内审的力度,审计机构的设置应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的重点应转向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和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2.企业内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篇二

(一)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环境概念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环境是指影响政策或措施实施的各种因素, 反映了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控制的观念、看法和措施。包括企业结构、管理者权责、管理实施者观念态度、管理权责确定方法、管理措施、人事管理政策和方法、外部条件等很多方面。

(二)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环境作用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环境对管理控制的各组成要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是各要素在管理控制中发挥自身作用的重要基础。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环境影响了管理措施的落实和效果, 影响了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 是企业内部控制中最核心的要素。在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中, 管理控制环境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我国企业日益加入到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 这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改善和优化内部管理控制环境, 切实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水平和标准, 使其符合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二、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 法规制度不完善

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的法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不少还停留在传统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中, 特别是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和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 很多企业内部管理, 其实是以“人治”为主, 还没有形成“依法管理”的正确态度。法规制度的建立没有跟上企业经营发展的脚步, 造成在企业内部的很多地方, 存在着管理上的盲区和制度上的真空。同时, 对企业领导者的约束机制还不是很有效, 造成管理者工作的制度化和决策的科学性, 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 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 多数企业都是依靠企业内部审核部门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监督。但由于这些部门都是在企业财会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的, 经常会受到企业内部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使监管工作的效果不能落到实处。科学的监督机制需要监督部门保持高度的独立性, 以便对企业管理进行正确的监督监管, 但很多监管部门的领导既担负监管的职责, 又承担企业财务上的工作, 这使得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三) 企业管理者权力缺乏制约

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控制要求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实现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管理, 实现所谓的“内部人控制”。在我国不少企业,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 由于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 所负责的岗位又大多相互间存在利害关系, 如果管理者没有较强的职业操守, 很容易发生徇私舞弊现象。此外, 有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 在企业中拥有着经营决策、人事任免、日常管理等很多权利, 同时, 这些企业中对管理者的监督机制经常形同虚设, 造成管理者的权力过大, 又没有很好的制约, 造成了任人唯亲、一意孤行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 审计部门功效存在缺失

很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存在机构设置不科学、权责不清晰的现象, 使得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 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独立性。审计工作应该是独立于企业生产经营之外而进行的, 但实际情况是, 不少企业的审计工作只有得到企业领导者的允许后才能开展, 即使在工作中发现了问题, 也需要将检查情况汇报给企业领导层, 而不是针对审计结果, 发表独立的处理措施和意见, 这使得审计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此外, 对审计人员权责的监管也存在不少问题, 经常出现审计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影响审计效果的事件发生。

(五) 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人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最重要的要素, 关系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部分企业中, 管理者往往把保证产品生产和销售量、实现最大利润放在首位, 而忽视了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素质不平衡, 高素质人才匮乏;人才进出关口不严, 人才上升通道不畅通;员工考核标准不科学, 考核流于形式;员工激励机制不完善, 人才待遇缺乏弹性, 这些都是企业缺乏有效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表现形式, 大大影响了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效果。

(六) 缺少现代化企业管理系统的应用

目前, 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中, 大量运用了现代化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有效促进了企业对物资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信息资源的管理, 提高了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水平。我国虽已引入了这一概念, 但由于技术上的落后, 使我国企业研制的EPR系统水平还不是很高, 难以发挥其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实用价值。此外, EPR技术人才的缺乏, 也使得我国企业在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系统的研制和应用上力不从心。

(七) 企业领导者素质不高

我国实行市场化经济只有短短的三十几年, 虽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 但由于企业领导者的素质离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 造成我国企业难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管理的有序进行。不少民营企业主, 自身文化素质不高, 不能理解现代化管理理念对于企业的助推作用;有些国营企业主, 由于监督监管机制的漏洞, 在生产决策中, 习惯了“拍脑壳”决定, 听不进建议意见, 或带头贪污腐化, 损害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八) 企业文化未建立

企业文化代表了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 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市场经济下, 企业间的竞争, 实际上比拼的是企业间的文化。缺乏正确的企业文化, 会使企业在竞争中难以找到正确的方向。企业管理者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形成, 管理秩序混乱、管理理念陈旧, 会导致企业文化难以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缺少企业文化, 还会使员工缺乏归属感, 缺乏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难以为继。

(九) 企业员工素质不达标

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企业员工,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效果的好坏, 其最终实施者往往是企业员工, 员工的综合素质对企业管理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但由于我国教育存在的历史原因, 长期重成绩轻素质, 使得企业中的员工素质离现代化企业的需要存在不少的差距。此外, 员工思想道德素质的差距, 也是影响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环境完善建议

(一)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机构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结构是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基础, 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发挥企业董事会对企业治理的领导地位, 发挥董事会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核心作用。二是确保企业股权结构的合理性, 将企业股权有效分散至股东, 同时, 公司管理者应尊重股东的地位, 保证股东的权利, 在股东间形成互相制约的关系。三是确保企业监事会对董事会进行监督时, 具备很强的独立性。并且, 还要促进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并督促企业管理者和董事会遵守企业的各项规定。四是主动实行独立董事会机制, 通过董事会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人员形成必要的监督和制约。

(二) 完善企业内部审核机制

企业管理法规赋予了企业内部审核部门充分的自主性和监督监管的客观公正性。审计部门担负了对企业进行监督评价的功能, 因此:一是必须提高审计部门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规定, 企业必须设立监事会、审计部和审计委员会, 隶属于股东大会、总经理和董事会, 三者存在业务上的指导。二是扩展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范围。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除去担负传统审计工作外, 还应在上级领导下, 主动扩展工作范围。三是必须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关系着企业内部的审计质量是否达标, 因此, 必须将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的高素质人才, 及时补充至审计部门中。此外, 还应对现有审计人员加强业务培养, 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四是必须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内部管理控制体系的建立, 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向法规化、制度化迈进, 保证审计工作的正确性。

(三) 完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现代企业管理上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具备组织结构明确、权责清晰的管理机构。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进行完善, 可以使企业内部各单位权利和职责得到明确, 有利于企业开展信息交流、风险评估等工作, 有利于对企业进行审计工作。在设置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时, 应充分考虑到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需求, 使各单位和各管理者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既能够促进企业运转的正常, 又要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得到实时的调整。在组织结构设置时, 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律规章制度, 保证决策、执行、监督三者间相互独立。同时, 还应从企业特点、性质、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管理需求等多方面为出发点, 合理设置企业内部组织机构, 促进良好工作机制的形成。另外, 企业还应根据设置好的内部机构的工作任务和特点, 对其进行合理任务分工, 确定好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明确其岗位职责和相互间的关系。企业在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设置时, 还应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 明确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 使每名职工都能对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做到了然于胸, 并能清楚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和使命, 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运转高效。

(四) 完善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的竞争, 实际上是企业间文化的竞争, 从某种意义上讲, 企业文化已成为了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 也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方法。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企业长期的实践与积累。企业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用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培育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使企业的力量通过企业文化这一纽带聚合在一起, 发挥企业文化对加强企业管理的优势。企业只有下大力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才能不断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水平的提高,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五) 完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我国企业必须重视人在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主体地位, 以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和制度, 促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水平的发挥。现代企业的竞争, 更多的是表现在人力资源上的竞争,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人在发挥着关键因素, 脱离了人的因素, 任何管理都失去了意义。所以, 企业必须探索有效的人力资源制度, 确保每个人都能在企业中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一是建立企业岗位责任制, 保证每名员工和管理者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 同时, 岗位与岗位之间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二是考虑在重要岗位人事任免上实行岗位竞聘制度, 公开对这些岗位人员进行选拔, 保证上岗人员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和民意基础, 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态势。三是对企业员工进行有效的岗位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同时, 还可定期对岗位进行轮换, 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高。四是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岗位素质考核制度, 考察员工的履职情况和业务能力, 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 促进员工事业心责任感的提升。五是建立弹性薪金制度, 用物质奖励促进员工改革创新、安于本职的信心, 形成能者多劳的管理制度, 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六)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理念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管理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 特别是决策者的能力和知识, 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方向, 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是否具备可持续性。企业管理者素质对企业的影响, 直接表现在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环境的影响上。因此, 必须使管理者切实转变管理理念, 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重视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性。一是严把重要管理岗位的入口关, 确保管理者的素质能力符合岗位需求。对重要岗位的人事任免, 必须体现出公正性和透明性, 严防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二是对于现有管理者, 企业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考核, 检查其岗位素质是否达到标准。对考核中成绩比较差或者民主评议中口碑不佳的管理者, 应坚决予以换岗或辞退, 通过这种严厉的督促措施, 促使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以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变化发展。三是定期组织企业管理者进行换岗轮训和基层锻炼, 积极聘请专家教授到企业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授课, 组织管理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 通过这些措施, 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促进管理者管理理念的转变。另外, 企业还应该设置良好的激励机制, 促进企业管理者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3.企业内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内部会计 网络环境 制度

任何一个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都是与特定企业和所处的特定环境相适应的。当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发生了变化,或者是科技的迅猛发展,都会改变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要确保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与外部的环境相适应,就需要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其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就要适应网络这个环境,使企业紧跟网络时代步伐,并在该环境下获得利益,实现企业的长足进步与持续发展[1]。

1、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1)管理扁平化。网络化使管理幅度增大,管理层次减少,企业组织结构呈现扁平化趋势。

(2)控制内容发生较大变化。增加了网络控制相关内容,如系统开发、维护,网络安全,硬件配置的优化,防止软件缺陷和非法访问等。

(3)控制权限的重新组合、划分和设定。在网络环境下,由于总账、明细账可自动核对,可以对远程终端会计录入进行管理,传统会计的记账、复核、制单相互制约效力减弱,会计岗位、内部职责及权限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设定控制权限、职责。

(4)系统自动化程度增强、系统间关联性增强,单一错误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更广泛、更迅速,系统性风险增大。外部环境上也呈现出新特点:在系统的开放性方面,网络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系统一切信息理论上均可被访问,网络会计系统很难免除非法访问、黑客攻击或病毒滋扰;在网络立法方面,网络立法还不健全,对打击网络犯罪缺少必要的规定,使网络会计的系统风险增大;在系统的广泛参与性方面,在网络化条件下,通过网络进行大量的对外经济交往,银行、税务、供应商、投资商、审计等都可通过网络访问会计系统,网络会计系统的参与者相当广泛;在结算方式电子化方面,大量的网上收款业务发生,必然导致网上转账、网上银行业务发生。

2、传统手工环境与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区别

内部会计控制是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其控制方法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離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在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各单位不再进行会计核算,而是将相关原始会计信息通过网络这个传播媒介传递到核算中心的计算机主机上,由计算机进行核对、核算和报告。不同的职能部门以及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内部人员,甚至其他单位的外部人员,均可以根据授权进入系统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在传统手工环境下那套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就很难适应网络环境了。会计信息系统中,交易授权可以由计算机自动授权、批准,计算机的应用避免了人类通常会犯的错误或舞弊,原来在手工环境下一些不相容的职责可以由一个程序模块来执行,所以某些职责分离和员工的相互检查成为不必要的控制活动,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业务记录的载体由纸介质变成了磁性介质,然而,记录在磁性介质上的数据信息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等要受到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完整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中,由于过去分散于企业的交易数据被集中存储在中央服务器,对记录的保护体现为对中央数据库的保护、对计算机程序的保护和对计算机数据的保护。数据的集中存储使企业遭受计算机舞弊的风险增加,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可能会人侵中央数据库,他们可以操作所有的交易数据而无须设法进人企业中几个不同的地点。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设施作为记录加工的工具,对它们的接触可以达到接触记录的目的。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间接接触控制的对象为中央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措施。

3、完善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策略

会计控制环境是基础,是会计控制方法、程序、活动存在和运行的环境。网络环境的变化,使会计控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网络时代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必须积极适应管理扁平化要求,科学划分网络化条件下的内部职责,合理组织业务流程,合理授权、分权,建立职责明确的组织体系,实现部门与部门间、业务部门与会计部门间的相互制约[3]。同时审慎建立企业内外部关系网和人员网,加强员工信誉评价,同时加强交往企业的信誉评价,尽量保持内外部环境中可控部分有较高道德水准。同时还应加强会计网络知识教育。对网络技术服务层、会计操作层和管理层人员,应加强风险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安全防范教育,加强经济、则会、法律、网络方而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科学素质、工作技能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保障,积极向立法机构反映网络立法需求,对网络犯罪坚决打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张月新.网络环境下的内部会计控制[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2):24-26

[2]李凤鸣,韩晓梅.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N].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7):44-47

[3]付丽. 网络环境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N].商业会计,2003,8(5):7-11

[4]徐浩萍.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J].会计研究,2004

4.企业内部环境审计 篇四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是建立企业法人制度和产权制度的需要,同时也是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维护产权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目前我们国家内部审计已经不适合企业的组织和市场的发展。

为了让企业内部审计迅速的适应经济的发展,我们就必须认识到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不断的拓展领域,加大力度改革,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 基础理论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

1.受托责任理论

受托责任在权力的分离和转移过程中形成,变成了受托方和委托方的关系。

在两者当中,由于双方的目的不一样,受托方是需要承担受托责任的。

在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中,提到受托责任往往是针对股份制的公司,其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而产生的经营管理者所承担的受托责任。

但是受托责任的不仅仅是权力的分离而产生的,因授权而产生的权力下放或转移,也会形成受托责任。

在企业管理方面,从广义上讲授权责任还包括下级管理者对上级管理者的授权责任。

2.公司治理理论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企业各个部门机构、经理层及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制衡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市场机制被作为公司的治理机制。

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公司治理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公司的收益,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上面,还需要考虑公司的社会价值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所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大的,通过以价值为目的来治理企业,实现所有与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得到满意回报的能力。

很明显,公司的价值越高,给予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回报的能力就越强。

根据公司的治理理论,公司的治理机制包括内外治理两个部分。

内部治理机制是经公司内部决策与执行机构之间存在的一种受托人和受托人的激励约束机制。

而外部治理机制是由于市场竞争产生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产生的激励约束机制。

包含有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决策机制。

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规定企业的内部审计目标应该与企业的实际目标相同,以上述理论为基础,企业的目的是帮助企业本身利益实现最大化,所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的也是如此。

但是风险导向审计具有其特有的方式来达到目的,那就是以风险为关注核心的内部审计,减少企业未来所可能面对的风险,提高对企业正面影响的可能,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这里要重点关注公司治理所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对于风险控制而言,不仅要遵循受托责任,还要对受托责任的成效进行检查和监督。

二、我国企业内部的发展现状

我们国家内部审计起步的台阶较低,发展时间也比较短,但是随着我国对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大,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过去的里,我们国家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数量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在对于企业经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上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们国家审计部门的统计中,自国内正式出现内部审计至今的.短短数年里,已经完成大约200多万个审计项目,查出损失浪费的金额数目多达600多亿,提出宝贵建议102.9万条。

至今,已经培养出了大约30多万有一定审计能力的人员。

此外,我们国家还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制法规,力争使内部审计健康稳定的发展,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审计能力。

,出台了新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义》,规定:“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经济目标。”年初,国家财政部又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审计人员必须遵循《审计法》和《公司法》,依法办理审计业务。

目前,出台的这一系列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国际内部审计会计师协会所提倡的审计准则基本吻合。

与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相比,我们国家内部审计起步较晚,所以,目前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与不足,伴随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国际形势的严峻复杂,国内企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引发了国内外专业人士广泛的探讨,比如巨额亏空的郑百文事件、不重视风险管理的郑州亚细亚、秦池标王的没落、四川长虹国有资产转移、三九集团的濒临崩溃。

在这一列重大案件的背后,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国家内部审计能力的合理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内部审计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解决。

三、结束语

内部审计是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是管理企业所必须的重要步骤,是使企业管理水平,管理质量提高的有力工具,是企业利益的保护者。

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基本前提是经济责任关系。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国家审计署20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开始,财务开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现代起步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已从查错防弊向管理和价值增值发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赋予内部审计的新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和保证咨询活动。

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更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内部审计的领域从过有企事业单位向集体、民营企业单位拓展。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进行内部有效控制和监督的重要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就不签情况而言,我国企业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控制和监督效果。

5.谷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篇五

在原创办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退下后,Novell公司的前任行政总裁埃里克·施密特(Eric E.Schmidt)博士,成为了Google公司的行政总裁。Google[1]成立的第一步始于 Google 创始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共同开发了全新的在线搜索引擎,然后迅速传播给全球的信息搜索者。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用户可以在瞬间得到相关的搜索结果。

1.内部人员状况.谷歌招聘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并鼓励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推崇勤奋的工作、愉悦的工作环境、以及背景各异的人才相互碰撞激荡出的创造力.Google 的成员中有奥林匹克运动员和猜字冠军,有专业厨师和独立电影制片人。在IT人士心目中,搜索引擎巨头Google无疑最佳的就业场所。

我们聘用员工的准则非常包容,注重能力胜于经验。我们在全球各地均设有办事处,Google 员工使用的语言高达数十种,从土耳其语到泰卢固语,包罗甚广。这样形成的团队反映了 Google 为全球用户服务的理念。

2.实力与规模

谷歌是世界搜索之王.市值接近2000亿美元,排在世界公司前五位,品牌价值以1000亿美元居榜首.年收入235.6亿美元,净收入高达65亿美元,技术非常先进,英才济济.3.内部组织结构

谷歌的IT是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公司没有CIO或首席技术官,但他拥有一大群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4.企业文化

尽管自 1998 年创立以来,Google 的规模已经扩大了很多,但我们仍坚持营造一种小公司的氛围。午餐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公司的餐厅随意就座用餐,与各个不同部门的同事一起愉快地畅谈。Google 秉承一贯的创新理念,而这有

赖于每位员工都能够毫无顾忌地交流想法和观点。这就意味着每个员工都是功不可没的贡献者,而且每个人都要在公司身兼数职。由于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对于 Google 的成功同等重要,因此在周五例会(TGIF)上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向拉里或塞吉提出尖锐的问题,在排球场上也会毫不犹豫地战胜公司高管。工作之余,Google 员工会投身于各种趣味活动中,比如自行车越野、品酒、飞行以及飞盘游戏等。

Google 的总部被人们亲切地称为 Googleplex,坐落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山景城。虽然各地的办事处不尽相同,但这些工作场所都有以下一些共同点:

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壁画到苏黎世的滑雪缆车,每个办事处里面都洋溢着浓郁的地方风情,彰显出与众不同的本土特色与个性。

往返会场的自行车或踏板车、小狗、熔岩灯、按摩椅、巨大的充气气球。

Google 员工都是多人共用一个工作区隔断或工作间,公司里面几乎没有单人办公室。

Google 为每位员工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供他们随时随地进行编程、收发邮件或记录突如其来的灵感。

桌上足球、台球桌、排球场、各式各样的视频游戏、钢琴、乒乓球桌,还有健身房(提供瑜伽和舞蹈训练)。

Google 公司内部有员工自发形成的各种组织,比如冥想班、电影俱乐部、品酒一族,以及莎莎舞俱乐部等。

公司设有各种风味的餐厅,所有员工都可以享受到营养的午餐和晚餐。

6.环境保护内部管理制度 篇六

环境保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2010年12月10日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内部环境管理细则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部分,它是根据章程的规定对企业环境管理提出的具体化、规范化要求。内部环境管理细则不同于企业章程。内部环境管理细则着重于强调企业的责任与义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对外不具有法律效力,它只能靠行政管理权力保证实施。内部环境管理细则是企业规章制度的一部分,但它同其它单一的规章制度也有一定的区别。单一的规章制度只能调整局部关系和行为,内部环境管理细则的调整是企业全局的关系和行为。

环保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

一、管理职责

1、总经理职责

1)负责在公司范围之内,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方面的针、政策、法规、标准。

2)组织制定全公司环境保护长远规划和计划,健全环境保护各项制度、并领导实施和落实工作。

3)统筹安排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组建环境保护体系和专业机构。

2、产品开发、生产、设备、经营、基建、行政副经理职责

1)督促检查分管部门执行环保方针、政策、法规级环保长远规划和计划的制定。

2)研究和制定污染治理工程的方案、检查和督促工程进度和质量。

3)审查污染治理工艺流程和处理效果,审批环保设备检修环保设备及设备更新方案。

4)贯彻执行公司环保工作管理制度及奖惩条例、并考核实施情况。

5)在布置、检查、总结生产的同时要布置、检查、总结环保工作。

3、生产技术部门职责

1)本着“管生产管污染的原则”在检查生产时,要同时检查“三废”治理情况,在平衡生产时,需注意环境保护,并负责处理污染事故。

2)在安排技改项目时,按国家规定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产生新污染。

3)负责监督管理能源利用、转换、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4、人事部职责

1)负责各部门“三废”治理装置人员的调配和技术培训管理工作。

2)安排新员工的环保知识教育。

5、财务部职责

1)在指定财务计划的同时安排环保经费,对环保经费及返回款要单立科目、专款专用。

2)综合利用产品所获利润,只准用于治理污染项目,不准挪为它用。

3)及时上交排污费。

二、污染治理

1、公司所有排放污染物的部门,都必须在检查污染源和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计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实施。

2、公司各部门,在搞基建、扩建、技改大修等项目时,必须执行新老“三废”一并解决的原则,必须与设计同步进行。

3、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排放“三废”少的工艺和设备。新项目投产后,各项环境指标必须达到国家标准。

4、回收“三废”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达到“三废”资源化。

5、对工艺过程产生的余压、余热、可燃可用废气,不参加化学反应或反应过剩的化学介质,有价值的要回收利用。

6、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要积极用来生产新产品。

三、污染源治理的资金

1、公司每年从更新资金中提取一部分用于治理污染投资。

2、排污费返回款全部作为公司内部环境保护专用资金,由公司环保领导小组提出环保治理项目规划,公司领导审批后逐步实施。

四、“三废”排放管理

1、凡排放“三废”的部门,必须按照工业“三废”排放的标准或公司的控制指标排放,暂达不到的,要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2、各部门要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生产用水要采取一水多用,重复利用,降低原水消耗,减少废水排放量。

3、设备装置清洗的废液要有处理方案,包环保领导小组批准后,方能实施,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五、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

1、公司制定发展规划师,首先要注意环境问题。

2、新建、扩建、改建项目都必须严格改造环保部门的各项审批制度。

3、生产中改变原材料,辅助材料或代用材料可能造成污染物增高时,必须提前报公司环保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进行。

4、计划内的新、改、扩建项目的环保资金不得挪用。

5、新、改、扩建项目建设计划及施工过程中,公司环保领导小组要进行监督、检查、有违反环境管理制度的,公司环保小组有权提出处理意见,并进行登记、公布。

7.企业内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篇七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不重视内部会计制度建设,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混乱,不仅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外部利益相关人对其进行监管。调查分析表明,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上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中小企业自身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人员基本素质不高等内在因素以外,企业外部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会计发展史告诉我们,企业外部环境从来都是推动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变革的主要力量。因此,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研究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影响,对于加快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建设,引导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影响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主要外部环境

1.1 政策法规环境对中小企业会计规范约束力不够

我国财政部于2005年颁布了《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这个制度充分考虑到了中小企业的特点,简便易行,通俗易懂,意在规范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如今《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已颁布、实施了五年时间,但从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可以看出,这个制度的执行情况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客观上是由于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习惯于原有的会计制度和方法,同时国家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也没有采取强制措施;主观上则是一些小企业不重视会计核算,不关心会计制度改革及实施,根本没有关注会计制度的变革。结果是税务、工商及金融部门在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管时,同类企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会计制度,给制度的实施监督带来困难。

1.2 相关会计信息使用人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要求不高

目前社会各方面比较关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提供,因为虚假的会计信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且大多数为私有企业,行业跨度大、管理水平低、信用级别低。对于小企业会计信息的提供,无论是从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还是从小企业的经营者本身,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除了强制其缴税外,很难像对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那样对其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如强制年报审计、公开信息披露、建立社保等,政府主导、指导的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小企业诚信档案。银行对小企业是“拒贷”或“慎贷”,也就很少分析其会计信息;民间融资活跃,但放贷方对小企业贷款的主要依据是其股东的资信和能力,而不是财务报告。这样,在没有来自政府、银行、投资者等的强有力的压力和支持的情况下,小企业很难自发、有力地实施会计制度。

1.3 中小企业缺少规范健全的会计服务市场

在调查的一些中小企业中,利用会计服务机构聘用代理会计的现象比较普遍。事实上,作为企业和相关利益关系人第三方的会计代理机构和人员,从理论上讲,对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目前会计服务市场缺少有效的监管,一些中小企业聘请会计人员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原动力并不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与完整以及依法纳税,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完成向税务部门纳税申报,拿到税务部门发票,因此在代理记账人员聘用上没有依法行事,而是大量聘请个人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对会计业务的要求也很低,就是按时纳税申报。作为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人员,其主要目的也就是拿到报酬,根本不关心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和规范如何,只要按时把业主提供的资料进行账务处理并按时完成纳税申报就行,至于信息质量的真实与否、基础工作的规范与否则与已无关。而会计事务所等相对规范的会计服务机构,由于小企业能支付的费用有限,也很少对其提供高质量服务。

2 改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外部环境的建议

从会计发展史来看,会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从来都是企业内部需求和外部监督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内部出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需要,必然会逐步认识到会计核算和会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但在目前经济高速发展及经济结构快速调整的历史时期,这一过程可能相当漫长,结果是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国家管理机关在这方面要积极发挥引导、指导和监督作用,从政府监管等外部作用上促进中小企业加快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步伐。

2.1 政府管理机关要规范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

我国财政部于2005年颁布了《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这个制度充分考虑到了中小企业的特点,简便易行,通俗易懂,意在规范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如今《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已颁布、实施了近五年时间,但从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可以看出,这个制度的执行情况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客观上是由于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习惯于原有的会计制度和方法,同时国家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也没有采取强制措施;主观上则是一些小企业不重视会计核算,不关心会计制度改革及实施,根本没有关注会计制度的变革。结果是税务、工商及金融部门在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管时,同类企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会计制度,给制度实施的监督带来困难。因此建议政府管理机关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宣传引导,强化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及民间会计服务机构的培训,在一定范围内对《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强制实施,从而统一会计规范。

2.2 为小企业在资金市场、财税、金融等方面提供较好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科学化管理

历史经验表明,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同时外部的各种监管也促进了企业会计制度的规范化建设。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都与企业本身的整个制度建设有关,同时缺少现代企业中外部各种环境对小企业的约束,如资金渠道单一,使投资人和金融的监管缺失等。而要解决企业制度问题,仅靠几家企业自我完善和会计人员个人努力是很难达到的。因此,国家对应从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规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小企业在享受一系列外部服务的同时,要定期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公开透明的财务报告,接受各方利益关系人的监督,从而促进小企业的内部制度建设。只有中小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克服自身的弱点才能使中小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规范化和会计制度建设问题。

2.3 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步伐

1996年6月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提出“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各单位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财政部规划,到2010年我国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推进会计电算化建设可以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对于经营状况良好,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应当尽早实现以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来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并且随着条件的成熟,逐步向会计管理的电算化和财务管理电算化发展;对于那些刚刚创业,资金有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配备专职会计人员的小企业,可考虑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因为中介机构配备了会计电算化的人力和物力的条件,而且有着健全的代理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2.4 大力发展会计服务业,并规范代理记账行为

为支持小企业发展并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国家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会计服务市场,鼓励自身条件不足的小企业聘用代理记账,同时国家主管机关要通过法律形式,加强会计代理记账市场的监管,规范代理记账单位和人员的资质标准及法律责任。同时还要明确代理机构和人员在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规范建设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使代理人员不仅是企业的记账人员、报税人员,更是这些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者和实施的监督者。

摘要: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从分析影响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入手,提出了改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外部环境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占国.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对策研究[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2:21-24.

[2]王惠珍.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08,27:177.

[3]郭晓玲.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的探讨[J].绿色财会,2009,6:44-45.

[4]秦嘉.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11:87-88.

[5]操欣.关于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0:37-38.

[6]张亨明.徽省位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研究及对[J].经济师,2008,9:242-243.

[7]李洁.谈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J].中国农业会计,2008,7:26-28.

8.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分析 篇八

一、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一)培育并壮大资本市场,促进股权结构的改善

为确保外部以及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准确理解、客观评价内部控制,必须强化培育并进一步壮大资本市场,逐渐增加直接融资的比例,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创新企业的经营机制,上市公司应当进一步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使得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公开与透明度得到提高,让投资者的利益获得有效保障;充分借助国外证券市场,以加速中国的证券市场实现国际化的脚步;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促进股权结构的改善;进一步对交易规则加以完善,以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真正做到政企分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须对政府以及企业自身的权利与责任加以明确。政府所需要承担的社会管理责任,就是应当负责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并推动该政策的实施,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行使国有资产管理(即国有资产所有者)权利的是政府,政府对企业的债务所需承担的是有限责任,但是不应当对国有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进行干预,因为企业应当是独立经营的法人以及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必须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不应该处处依赖政府。

(2)建立科学高效的关于国有资产的管理、经营以及监督管理体系。第一,创新管理模式,即实施分级所有与管理的新型。第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系。有两种模式可供参考的:一种为授权给大型企业以及集团公司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另外一种为设立国资委,并在原有的专业局的基础上组成公司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第三,建立并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二、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加以完善

从转变股权结构开始入手,首先是加大我国上市公司(针对的是国有企业)国有股减持的力度,以降低股权的集中度,引入地机构以及关联企业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董事,加强董事会职能;其次,加大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调整的力度,利用增加自然人、经营管理者以及关联企业持股等措施,对董事会的结构进行调整。由于我们国家很多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集中度非常高(一股独大)所产生各种问题,应当推动股东大会高效运行,提高广大中小股东参与的积极性,需要采取的措施为:对现有的股东会投票制度进行改革,对股权结构进行优化,对待股东应当一视同仁。

三、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结构

合理的组织结构其职位的层次清晰、意见的沟通渠道十分顺畅、高效的协调以及协作体系,以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得到贯彻并切实执行,进而为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在目前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组织结构的优化就显得愈发重要。应当按照组织结构由战略来决定,而组织结构也是为战略服务的基本原则,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与再造,转变部门的工作职能,朝网络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发展,从而减少中间管理层,节约管理成本,使得组织的个性也出现转变,朝自主管理型的方向发展,推动企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

四、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对于创建并执行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有重要意义。所以,现代企业应当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对企业文化形成的理念加以制度化,使之成为一项系统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建立企业文化的执行、实施、监督以及评价反馈等相关制度。通过形成完善的制度能够让企业文化的理念深入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有效协调员工与企业利益产生的冲突。最关键的是要让企业文化的理念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员工的一言一行都应当符合企業的理念,从而增强企业的凝集力与向心力。努力营造出和先进的文化相适应的企业特色文化,切实从理念、行为以及制度方面强化对企业的特色文化进行建设。

五、让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切实起到的监督服务作用

企业的审计部门应当主动参加企业改制方面的审计工作,为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承担相应的服务工作。在企业进行重组以及业务扩张时,审计部门应同步参与以便为企业进行资本运作搞好相关的服务工作。因为企业的审计部门非常熟悉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外部的相关资讯了解的也比较多,因此企业进行扩张的时候,内部的审计部门能够利用审计调查以及专项审计工作,通过审计意见书的方式为企业决策者做好参谋,以确保决策的可靠性。并且要需要搞好事中的配合以及相关服务工作,以确保能够顺利地实施决策计划。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是内审人员不但要善于找到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以供企业的管理者参考。

六、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以及保证企业的经济信息质量过程中管理者得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的综合素质都不高,培养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就显得十分关键,所以,务必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比如,取消终身制,通过公开招聘以及解聘等相关制度,这是规范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关键;完善资格奖励、职务晋升、等级制度、末尾淘汰、注册吊销资格证以及培训等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海超.我国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当代经济.2007(9).

[2]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会计研究.2006(2).

9.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篇九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着力点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对内部控制理论有一些探索和研究,直到现在关于内部控制的理论还不完善,再者我国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内部控制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普遍存在控制失效现象。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环境越来越复杂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发布和实施,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再次呈现在我国企业的面前,迫切需要企业寻求解决之道。而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作为构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以及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采用“三会四权”的制衡机制,以期它们之间相互协同、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但是实际上却往往是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三者的制约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致使治理结构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贯彻实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董事会形同虚设。首先,董事会成员一般由第一大股东提名当选,聘任程序不够规范;其次,内部执行董事偏多,而仅有的少数外部董事由于多为社会名流,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实践经验履行其职责;再次,董事长的权利过大,兼职总经理,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最后,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如目前很多企业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或者设立了却没有真正运作发挥其作用。(2)监事会不能有效履行监督职能。监事会成员来源于企业内部,由被监督对象——董事会选定,并决定其工作报酬、职务去留,这就使监事会的监督显得无力。而且,他们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较弱,不是财务、法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足够的专业素质。由此可以看出,监事会职责的履行受董事会权利和自身专业素质的制约,不能有效地发挥效力。(3)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我国很多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经理层的激励制度,但是很少与企业的长期利益挂钩,致使他们只关注企业短期利益,忽略对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从而造成企业短期内繁荣,企业寿命远远低于国外企业。另外,经营层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如没有明确规定经理层成员之间的权利和职责。

(二)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方面由于企业管理理念落后和生产经营业务的限制,我国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创业型或职能型组织机构,鲜有企业采用事业部型、矩阵型、战略业务单位型、控股集团型和多国企业型等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类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导致许多企业出现了问题,具体体现在:(1)机构臃肿,运行效率低下。有些企业机构因人设岗、层次过多,不仅使企业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而且影响企业内部信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息的传递,造成企业运行效率低下,不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动情况做出反应。(2)权责划分不明确。有些企业对各职能部门的权责划分、组织运行流程缺乏必要的书面说明和规定,没有将不相容职务或岗位相分离,造成关键职能缺位或职能交叉,关键岗位员工对自身权责缺乏明确的认识,不能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约机制。

(三)内部审计方面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辅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管理层对其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合理设置其组织机构,并且受限于一些员工对内部审计的抵触和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不足,使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实质上的独立性,无法客观、独立地出具内部审计意见和建议。此外,内部审计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财务部门的舞弊问题上,没有深入到企业的管理审计中,没有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检查,严重缩小了其职能范围。

(四)人力资源政策方面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主要体现在人才招聘、人才培训、晋升渠道制度、考核与薪酬制度等方面。而目前我国在人力资源政策方面做得还不好,具体表现在:(1)人才管理理念落后。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人才管理观念还比较落后,人力资源管理较薄弱,没有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战略的层次来研究并应用。只是象征地设置了一些微观管理措施,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2)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我国很多企业没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缺乏针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员工不能认识到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联性,不能将个人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相结合,工作积极性较差,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必定或多或少的丧失一些成长机会,最终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流失。(3)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目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还停留在“只要有财力,不愁吸引不到人才,不愁留不住人才”的状态。而且企业采用简单粗放式的管理手段,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活力,不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在创造性为企业创造财富。

(五)企业文化方面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来讲是一种向心力,对企业外部表现的是一个企业的形象。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虽然现代企业大都很重视文化建设,但是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具体体现在: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脱离;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文化机制”,没有认识到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一种错误的企业文化建设观念: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的文化。

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着力点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具体如下:(1)提高董事会运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首先,企业需要重视外部董事、独立董事的作用,提高他们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重,给予一定的决策权力,从而优化董事会结构,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然后,企业需要对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加强管理,增强其决策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优化独立董事的选聘方法和程序,改革独立董事选聘机制,使其高度透明,从而促进它监督作用的有效实施;改革优化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建立有激励作用的绩效机制,并且要对他们实施有效的约束,以便更好地实现董事会的权责利结合。(2)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企业需要适当引入债权人、企业投资者等企业利益关系人作为监事会成员,同时为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需要增加独立监事,并且加强监事会在财务及人事方面的独立性。二是提高监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事会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企业需要不断对监事会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加他们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工作技能。另外,企业要建立针对监事会成员的考评机制,并将其结果与薪酬挂钩,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到监督工作中,提高其工作效率。(3)健全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健全经理层的激励机制。设置激励机制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使经理层的利益和企业利益最大程度地趋同。为此企业可以将短期收入分配激励和长期财产分配激励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将经理层的收入和其工作绩效挂钩,促使其努力工作,而且还可以通过经理层分享企业部分股权的剩余收益,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可以实现对他们的长期激励,维持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另一方面是加强经理层的约束机制。对经理层的约束,主要有契约约束、公司章程约束、监事会约束、期权约束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置必要的约束机制,严格执行,规范经理层的工作。

(二)构建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体系具体有:(1)构建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首先,企业要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组织结构,要充分考虑近期和未来和未来几年内的战略规划,并且还要保证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和增加信息传递的畅通性。此外,企业还要不断研究所处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保证及时、合理地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其更好地适应各项管理环境,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然后,依据透明、牵制和效率的原则来构建组织结构。即正确划分企业公开组织结构的权责,使员工明确自身的权利和职责以及整个组织的工作流程;分离不相容职务,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规避功能重复的问题,对重要的岗位实行定期轮岗,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进而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最后,要充分协调好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分工有利于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但是企业的一些综合工作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所以,协调好企业各组织部门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常用的协调方法有层级间协调、部门间协调和权利协调。(2)构建合理有效的权责分配体系。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和规范的岗位管理措施。在明确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基础上,赋予各岗位相应的责任和职权,建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工作关系。

(三)重视内部审计,发挥职能作用强调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的重要性,加深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内部审计的理解。在企业内部设置内部审计职能部门,同时选择具备相应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作为内部审计人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要实现重点向事前和事中转移,改变过去只重视财务报表事后事实的分析,加强公司财务管理过程控制,完善公司财务风险体系,包括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评估、财务风险预防、财务风险预警等方面,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系统。

(四)建设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有:(1)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在现代社会,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企业员工的发展直接影响企业本身的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可以使职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自身发展,尽量提供足够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赋予他们相配比的责任和权利,使他们自由发挥技能,顺利开展工作。此外,企业还应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分析员工的共性和个别特征,将他们分配在最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特长,根据执行结果给予相应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发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更能为企业创造最大收益。(2)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具体如下:一是为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并坚决保证执行。晋升职位要通过严格考核,结合员工的个人业绩及综合表现,以做到公正、有效,尽最大努力发挥员工的创造能力;二是聘用选拔时要考虑员工的综合素质,不仅要重视其专业技能,还要把道德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素质作为一个必要的把关标准,以保证人才的可靠性;三是建立培训制度,为保证员工在工作中不断进步与发展,要经常性地对其进行综合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考核,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及员工在道德素养,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四是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薪酬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及责任感,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目标定为和企业目标一致,从而促进于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体有:(1)注重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核心,是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每个员工应该遵守的信念,它反映着一个企业的核心凝聚力,体现了一个企业整体的奋斗精神。它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行进,凝聚并发挥着大家的团体力量,实现企业的长远协调发展。(2)重视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应该以诚信为基础,致力于自主创新,严格要求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重视销售及售后服务,实现供产销一条龙的品牌建设,形成高质量高品位的产品及服务理念,创造让消费者喜欢、在市场上竞争力较强的品牌。(3)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条件,企业的文化建设要以人为基础,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依靠员工,发展员工,尊重员工。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从而使全体企业人员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行进。(4)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职责。企业领导需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确立自己第一责任人的地位。认真对待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体现企业正确的经营理念。此外,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还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10.企业内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篇十

重庆市电力公司綦南供电局彭娟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电力系统广泛开展ERP系统应用下审计环境改变的分析,提出电力系统内部审计人员如何适应变化,把握审计重点,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关键字:内部审计ERP变化新方向

一、电力企业引入ERP系统的背景和ERP系统的含义

(一)引入ERP系统的背景

由于我们电力企业资产规模大、资金密集、组织机构地理位置分散,具有自然垄断性,对业务管控能力特别是资金流的整合和优化能力要求高,同时,电力企业经营的单一产品是电,通过从电厂采购电力资源后,通过自身的输、配电网将电最终送到用户,然后经业务抄表,收取电费,从而实现企业的供销平衡和实现盈利。这种业务模式清晰的表明,电力企业的管理信息需求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四个层面:底层的生产运行、中间的业务处理与管理控制、高层的决策支持以及最外层的电子商务。电力企业在生产运行方面的信息管理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各个电网在生产环节都有相应的专业系统在运行,但在业务处理与管理控制(企业的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电网设备管理、抄表管理、电力营销和电力市场等都属于业务处理与管理控制的范畴)这个层面,信息化程度相对要低些。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进行,电力企业需要的是一个在统一平台上应用的一体化信息系统。这个系统不但要涵盖所有上述电力企业的各个层面的应用需求,而且必须是管理高度集中、数据高度集成,从而真正消除“信息孤岛”的现象,ERP系统由此引入。

(二)ERP系统的含义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是由MRP(材料资源计划)和MRP(制造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是集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的现代企业运营模式,它整合了先进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系统的实施是提高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它能从多方面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它的基本理念就是依据企业的总体战略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成是一个紧密联接的供应链,并将该供应链划分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的子系统,对供应链上的子系统进行有效地数据分析,便于企业领导统一的管理,使企业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ERP概念的内涵包括供应链和信息集成两方面的内容,信息集成是ERP的一个突出特点。ERP管理就是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解决管理的规范问题,通过广泛应用局域网、互联网、EDI、条形码、数据库、远程通讯等信息技术解决了信息流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打破了传统的单项工作、单个部门、企业的信息界限,真正建立起跨地域、跨企业的集团级信息管理系统。

二、ERP系统应用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变化

(一)审计环境改变,内部审计风险加大

ERP系统以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为前提,随着电力企业ERP系统实施的深入,逐步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整合。业务流程的转变必然对传统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构成实质性冲击,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它也对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和财务方面的监控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对于ERP系统,电力系统内部审计人员还不是很熟悉,缺乏对整个系统及各个模块系统、全面的认识,由于是初次接触,内审人员对ERP系统的思想、理念、原理难以形成感性认识,缺乏对报表、账册数据来源的深刻理解,这使得内审人员在面对ERP系统众多模块及海量数据时候很多时候常感觉无从下手。电力系统引入的ERP系统并非像远光系统一样完全本土化,专用术语又多又生涩,系统结构复杂,技术门槛高,操作界面复杂,内审人员利用ERP系统进行查询操作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取数,严重影响了审计效率。电力系统的ERP系统后台数据库表、字段数量众多,内审人员很难弄清其后台数据结构,直接从后台数据库取得审计人员所需要的数据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内审人员一般只能通过ERP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取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审计风险,同时,由于我们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是通过统一的ERP系统平台进行处理后,以往肉眼可见的线索都被掩盖起来,传统的审计线索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电力企业及员工的工作习惯、思维方式、信息载体、控制手段和管理模式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舞弊和失误均由原来的手工操作变成了机器和系统程序操作,不留任何纸面痕迹等,这使电力企业经营风险更加隐蔽、层次更高、内涵更深,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难度更

大。

(二)内部审计重心转移

电力企业传统的内部审计重心在财务部门,主要的经营活动业务基本上都由财务部门来记录,以财务系统数据核算流程监控和内部控制重点,而在ERP环境下,电力企业业务的发生则是由生产部门开始,与采购、生产、销售、库存等环节是紧密相连的,所有的工作流程都按照面向客户、面向信息、面向软件应用的要求进行了优化,同时,ERP系统数据处理与存储的高度集中化、自动化,使手工操作时明确的职责分工这一基本内部控制的作用被削弱,相当一部分内部控制点已建立于系统的应用程序中,由计算机自动执行各种检验、核对、判断、监督以及对系统各功能实用的权限控制等。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已转变成以整个业务流程实时控制与决策为核心,形成了管理控制与系统控制并重、人机控制相结合的全方位综合性控制,内部管理权限的严密性以及关键风险点的设置成为ERP环境下内部控制的重点,传统单纯的内部审计必然向财务审计和业务审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三、电力企业在ERP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新方向

(一)走出ERP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有人认为:上了ERP系统后,内审工作职能的削弱,原先很多审计工作可以通过ERP系统业务流程的整合而简化,通过ERP的稽核功能解决。

但是,在ERP环境下对内审人员不仅一方面要加强ERP系统知识和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开展ERP系统审计的研究工作,将审计工作重点逐步进行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内部审计工作职能的加强,内部审计的职能从查错防弊逐步向如何加强电力企业管理、强化电力企业内部控制、ERP环境下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等方向转变。

误区二,有人认为:在ERP环境下,许多核对工作ERP系统已经能自动完成,或者说通过添加一些程序能较快地完成,能大量地减少我们的核对工作,只需将所需的数据从ERP系统中导出,然后按照旧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进行核对,继续按照旧环境下容易出现的错误及舞弊为起点进行审计。

但是,我们应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开展ERP环境下内审工作的新方向、新思路研究,开展ERP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研究,才能使内审工作进一步发

展和提高。目前,电力企业在ERP系统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工作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一些观念和做法还不是很成熟,同时随着ERP系统应用的逐步完善,内审工作的重点和方法也需逐步调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适应ERP系统的要求,才能适应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

(二)ERP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的切入点

1、电力企业ERP系统上线后,应对审计人员进行专门的ERP系统知识培训、对审计部门开放所有ERP系统查询功能等,为审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了解ERP系统的环境,使审计人员积极跟进。同时,审计人员也要充分利用各种时间认真学习ERP系统知识,熟悉ERP环境下的业务流程,掌握各模块中的查询功能,为开展ERP环境下的审计工作打好基础。

2、内部审计人员要创造条件主动参与ERP系统项目,至少应了解ERP系统内在结构、关键控制点等,对ERP环境下的经营管理风险进行分析,才能有助于将来制定审计计划和程序,顺利地开展内审工作,向ERP系统审计发展。内审人员只有对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的了解更为广泛,他们在风险和控制方面的专长才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重要决定,由于内审人员独立的身份,在风险的防范问题上可以保持客观的态度,有助于电力企业ERP系统流程的更加完善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同时,内审人员只有通过了解与ERP系统实施的有关问题,才能够在现有优势基础上掌握有关ERP系统方面的重要技能。

3、内部审计应积极开展对ERP环境下风险的分析,完善内部控制体系。ERP系统实现了从采购到付款、订单的获取到发票的开出等业务集成,实现了跨职能部门业务处理。在这种情况下,ERP系统中单一的数据库,使过去跨部门的审批流程得到简化和压缩,压缩所造成的一个结果是,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许多审计线索在ERP系统的引入后消失了,同时,电力企业过去基于文件审批的内部控制机制,也无法适应ERP基于流程的管理需要,更重要的是,由于电力企业的业务运作更加依赖于ERP系统,这种依赖和信息系统本身特点所导致的脆弱性,形成了电力企业新的业务风险。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对现有内部审计准则、规范等重新进行定义、修改和补充,加强信息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管理体制建设,统一信息系统内部审计技术标准,明确信息系统内部审计人员技能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尤其把内部控制尤其是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列

为重点,把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计算机的操作过程及网络安全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使内部审计工作在新的环境下能够顺利进行。

3、探索和完善ERP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方法

在计划阶段,首先要不断深入了解、分析业务流程,寻找内控薄弱环节,确定审计重点;然后进行穿行测试(内审人员可以模拟或者是监督被审计单位人员就某一业务数据在ERP系统中进行录入,并查看其最终结果),评估ERP系统控制的实现情况,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审计重点,同时,熟练掌握ERP中相关的查询功能,只有掌握了查询功能,我们才能找到所需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再将导出所需的业务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编制切实可行的审计工作方案,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

在实施阶段,首先从报表开始追溯原始数据的来源,抽样核对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加强对ERP系统中原始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完整性的抽查。ERP系统中,所用数据都是从终端业务环节开始,财务与生产、采购、销售、库存等环节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做到无缝连接。由于ERP系统使用一个数据库,同一数据源,这就对原始数据准确性、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过程中,内审人员对系统原始数据的准确性的审核,成为ERP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从而从源头上控制错误和舞弊的发生;然后对集成部分数据形成的报表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与上期、计划、上年同期、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寻找异常,并抽查验证,在对比分析时应剔除会计核算方法差异的影响;对非集成数据从系统中导出相关凭证,抽样查阅原始凭证;利用ERP环境的提供审计线索的功能,查阅相关修改记录并进行追查。由于ERP软件了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具有充分的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的功能。在初始录入凭证时有一条记录记载,在改动、删除时,并不是在原记录上变动,而是另有记录反映。这样,在查询时,同一笔业务有哪些改动,在什么时间改动的,谁操作的,在哪项功能中变动的,均可查出。每一笔处理都留有痕迹,这就为审计工作提供了线索和方便;最后,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在报告阶段,首先,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然后,根据相关业务统计数据、审计结果,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编写审计报告,提出管理建议。

总而言之,要提升电力企业在ERP环境下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客观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固然重要,但审计群体的主观努力才是决定性因素,审计人员唯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节奏,推动电力行业审计健康持续的发展。

作者:彭娟

地址:重庆市电力公司綦南供电局财务部

邮编:401420

联系电话:023-48629606

上一篇:反腐倡廉预防辩论赛下一篇:中职语文教师自我鉴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