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业素养论文(8篇)
1.大学职业素养论文 篇一
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论文
一、心得: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许多毕业生表示找到一份好工作很不容易,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很多的事实表明,这种矛盾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有关。一个人职场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很多企业之所以招不到满意人选是由于找不到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可见,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对员工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所以说,在校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在在校期间学会自我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自身优势与劣势
优势:做人真诚,做事认真负责;积极务实,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对于自己确定的事情,坚持不懈,当然也懂得积极进取,善于自我反省,勤奋好学爱动手,以便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
劣势:性格方面比较弱,有时候容易给自己较大的压力,急于求成;在领导方面比较弱,容易把事情全揽在自己身上,导致最后自己压力过大而迷失自我。
三、当前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一)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反差
我们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是很强的。他们经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培养,都具备了很强的专业能力。但是,职业素养方面却未必和专业能力一样突出。这无疑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笔者认为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学生混淆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差别,由此导致很多学生注重专业能力的学习而忽略了职业素养的培养。例如,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擅长,甚至是不知道如何与其他人合作和交流,而这个问题不仅仅在职场中是十分忌讳的,同样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里,一个不懂得和其他人合作和交流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够在职场中走多远。而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学生恐怕连进入职场的门票都难以拿到。这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可能学生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但是这种专业能力是不是能够很好的在职场中得以应用呢?或者是不是他们能够为用人单位所认可呢?这种反差如果不被高校教育工作者重视的话,恐怕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二)高校改革与社会需求的不同步
不可否认教育改革是近些年来各个高校一直在努力的事情,但是在和社会快速变化和需求的对比下,彰显的有待继续深化。诸如专业设置、专业课程的开设、专业教师的培养等等,都是众多高校一直以来改革的目标,但是与此对比的是,当大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却发现,自身所学和社会所需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究其原因,就是高校的改革和社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同步的矛盾。
(三)职业素养教育研究被忽视
多数的时候,我们一直延续着专业至上的教学理念,突出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强调专业人才的储备,突出专业问题的研究与研讨,突出专业业绩的积累与成果转换„„但是,当我们仔细的看看高校中的就业指导环节,就会发现这里的专业教师,尤其是研究型与应用型教师的匮乏,甚至是某些课程的形式化,都导致了就业指导工作的乏力。由此导致的就是,学生们的职业素养方面存在问题。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建议
(一)重视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的调研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也不一样。要总结出适应实际要求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与能力的胜任模型和标准体系。在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密切联系实际,不断更新人才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和适应能力。人才需求的素质与能力体系的建立,可以通过对目标行业企业的职场人物访谈,收集近期毕业生反馈信息和用人单位的评价,调研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等途径获得直接的一手信息。知己知彼,有针对性提升学生各方面技能。
(二)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素质能力评估工具
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结构各不相同。通过相应的测量与评估工具,让学生了解自身当前的各项素质与能力的状态和水平,准确清晰地了解分析自我。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素质与能力的拓展计划。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建立适应本校学生实际的素质与能力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科学设计评估流程和测量办法,建立素质与能力的评估记录,为学生提供实际帮助,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相应评估报告。
(三)借鉴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各项适应人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获得未来职场和人生的成功。通过讨论分析贴近学生的职场成功人士,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有利于学生模仿和建立榜样目标。在教学实际中,通过引用和分析典型案例,可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素质能力概念,进而理解和掌握各种提升途径与方法。如果能让学生在课外亲自搜集和分析相关实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与探索,共享交流各种信息和思路,无疑可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四)加强课堂内外的团队训练
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各种技能是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逐渐掌握形成的。因此,团队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各项素质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教师在训练学生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建议主要采用拓展训练的教学方式。拓展训练活动项目的选择与组织,一方面可以借鉴心理学与教育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直接采用企业培训的成熟经验。这部分教学,除了授课教师外,亦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实际,聘请企业人力资源和企业培训专业人员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
2.大学职业素养论文 篇二
1. 职业素养及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
所谓职业素养, 就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从事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是一定职业要求和规范在从业者个体身上的内化, 表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内容。
大学生作为准职业人, 其在校期间实际上就是其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 是从“纯学生”到“社会人”、“职业者”的角色转换阶段。因此, 大学生职业素养必然由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内容构成。可以将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看成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 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 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 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 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 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 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 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 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 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因此,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 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 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2. 职业素养在未来工作中的地位
真正决定个人成败的不在于能力、学识, 甚至也不是理想, 而是职商 (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 。职商才是成就一个人事业的关键。在我们的职场中, 充斥着有能力却总不成功的人, 整天忙碌却无法为企业、单位创造效益的人, 有很好的学历却无法将知识卖个好价钱的人……他们是痛苦而努力的, 可单位和领导偏偏对他们十分不满。假如他们能够把提升职商当做职场中的第一件事情来抓, 他们便拥有了职场成功的钥匙。缺少这些关键的素养, 一个人的一生将庸庸碌碌, 与成功无缘。而拥有这些素养, 会少走很多弯路, 以最快的速度通向成功。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 成功约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 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从这个角度看, 职业素养在未来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大学期间如何培养自身职业素养
大学生的在校期间主要是职业的准备期, 主要目的在于为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做好准备。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的高低, 更直接影响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将为顺利走上满意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3.1 大学一年级要认识自我, 打好基础。
大一这一年, 要树立怎样上大学、如何利用大学的观念。大学学习在于学会学习, 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对自我进行认知, 明确“五个W”:Who am I? (我是谁?) ;What will I do? (我将来想做什么?) ;What can I do? (我能做什么?) ;What does the situation allow me to do? (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 ;What is the plan of my career and life? (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师什么?) 着重解决一个问题, 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 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 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 据此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 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在这一过程中, 最主要的是进行职业定位, 确定职业方向, 并分析过去的自己, 看看自己的优缺点, 然后再展望毕业后的自己, 找到差距, 制订行动计划。
大学一年级要尽快熟悉校园环境、生活城市环境、班级寝室环境等, 加入相关的学生组织, 让自己可以和身边的人打成一片, 培养自己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 大学一年级的课程任务相对比较少, 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拟订体育运动计划并坚持执行, 不断锻炼自己强健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本钱没有了, 还谈什么革命?大学一年级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等公共基础课程较多, 不要把这些课程当做“副课”对待, 这些课程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我们的自我修养很有帮助。
3.2 大学二年级要了解职能, 积极实践。
大学二年级要多了解一个社会的行业, 了解职能。职能是促使企业维持正常运营的一系列商业能力, 如研发职能。你还要了解一个企业都有哪些职能, 哪类职能是你适合的。如果确定了一项职能, 那么要锻炼的能力范畴就固定了, 但如果你无法确定职能, 那就以商业能力为要求培养自己, 看看在企业、商界打拼都需要什么能力, 然后如此打造。一些公认的能力举例如下。
3.2.1 培养过硬的专业素质
这个阶段, 教学安排的专业课程比较多, 由大一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程转向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相关的专业实践, 开始了职业技能的考证等。所以这个时期要培养自己过硬的专业素质, 理论应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 理论联系实践, 实践检验理论。同时, 还可以考取一些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等。
3.2.2 锻炼娴熟的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春秋战国时期的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 谈论兵事, 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 全部变更了军法, 轻率地任用军官, 结果军队大败, 数十万赵军被秦国全部活埋了。在现代社会也一样, 光懂得理论知识, 不能够应用于实践, 动手能力差的人是不受企业欢迎的。所以, 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个阶段, 教学安排上会有一些专业实践, 同时自己也要积极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兼职, 多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 锻炼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
3.2.3 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标准, 那些心理脆弱, 经受不起挫折和打击的毕业生是不受用人单位青睐的。大学生可以利用大学丰富的教师资源、时间资源等, 多看一看心理方面的书籍, 多听一听心理方面的讲座, 利用自身知识解决遇到的挫折、困难。可以担任班级心理委员, 或者加入诸如心理协会这样的社团, 为同学做辅导, 既充实了自己对心理理论知识的掌握, 又能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3.2.4 协作能力
二十一世纪需要什么?人才。什么人才?与人团结协作的人才。那些只会单枪匹马单干的毕业生是不受欢迎的。在这个阶段, 你的人际交往圈、学生工作等都较大一年级有了很大的突破, 学生职务由原来的干事升级到了部长、副部长、主席等, 需要与大家一起协作干好各项事务。在实践中, 大家也慢慢学会了协作, 因为不协作完不成任务。
3.2.5 人际交往能力
一如既往地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随着交际圈的扩大, 需要跟越来越多性格、个性等不同的人交往, 在交往过程中, 要坚持原则, 学会忍让与包容,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学会在不同性格的人之间游刃有余。同时, 要不断学习别人做事处事的方式方法, 学习别人人际交往的技巧, 并多与人接触, 实地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3.3 大学三年级要熟悉职场, 培养职业道德。
大学三年级面临的就是毕业, 毕业之后就要进入职场, 所以了解职场就提上了日程。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 不可能在大学一、二年级学习所有的职业道德。所以可以在大学三年级将了解职场提上日程, 看看工作都是什么样的, 都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求职, 就要确定企业, 此时, 要根据以往两年的努力, 根据所确定的行业、职业和个人倾向性确定一些毕业后要求职的企业, 然后逐个对企业进行调查、分析, 最后确定几个必去企业。根据所选企业的职业, 针对性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当然, 一些公认的职业道德, 比如敬业精神、吃苦耐劳、责任心、团队意识等, 在大学一开始就应该慢慢培养。大学三年级则主要针对具体将从事的职业的职业道德着重进行学习。
对于一名高职大学生来说, 三年的大学生涯是短暂的, 就业的竞争是残酷的, 用人单位的要求是“苛刻”的, 只有合理规划好自己短暂的大学生涯, 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不断缩小自己与用人单位招聘标准的差距, 才能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一份工作, 找到一份好工作, 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寻觅大学生, 却招不到合适的人选, 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寻觅用人单位, 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 还是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本文就大学生应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提升自身职业素养进行探讨分析, 为大学生指点迷津, 以期能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理想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吴甘霖.一生成就看职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2-13.
[2]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2) :111-112.
[3]江波.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探析[J].出国与就业, 2010 (3) .
3.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 篇三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素养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素养起着关键的作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升教师素养是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培养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构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素养的要素
(一)师德素养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必须坚定社会主义道德观,坚守高尚情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忽视每一个学生的存在,包括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进步,给予恰当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二)情感素养
情感是人的情绪和感情。主要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焦虑和自信等,这个复杂的心理因素涉及对自身及周围人群和事物的感觉。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动机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和推动力。动机较强的教师把教学活动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动机较弱的教师把教学当成一种工作负担和一项任务。焦虑是自我怀疑、不安、受挫等情绪的体现。助力型焦虑有助于教师积极地开展教学活动,而阻力型焦虑会阻碍教师的教学活动。自信是人们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和自身价值的认可,是成功的基础。一个自信的英语教师可以自如地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水平,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情感是教师感情的一种自然流露,会感染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
(三)语言素养
英语教师的语言在课堂上起着示范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过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很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发音标准,口语水平高,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知识丰富。教师流畅准确的英语口语非常重要,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读准每一个单词。还要注意语调,说话和朗读时,要有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教师语音标准、语调优美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课会是一种享受。
(四)教学能力素养
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能力是由教师个人的智力和智慧以及从事教学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建构而成的一种职业素质。教师应具有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查和反馈,做好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知识面素养
英语课文及其它阅读文章的内容涉及广泛,包罗万象。英语教师除精通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拓宽知识面,不断学习和补充相关知识,了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的知识。要掌握工业、商业、经济、贸易、法律、交通、科学、农业和林业等方面的一般知识和最新动态,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范围,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教师还要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节日、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另外,英语教师应探索音乐、舞蹈和影视等领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在课堂上和课间休息时可以适当让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电影和音乐剧,并进行讲解分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去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六)文化素养
从2013年12月开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考试内容中加入了有关中国文化的翻译,分值占总成绩的15%。用英语讲中国文化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在英语课上单纯讲语言。英语教师不但要进行语言教学,还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任务。英语教师要具备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中国文化修养,能够用英语熟练地谈论中国文化。在加入中国文化的同时,我校还在大学英语课上添加了西方文化。在讲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内容的情况下,英语教师既要具备丰富的中学知识,又要有深厚的西学修养。教师还要懂一些比较文学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胜任中、西方文化的教学。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的教师用英语编写了教材《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英文教程》(Society and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2013)、《中国当代社会与文化英文教程》(Society and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2013)、《西方文化读本》(Western Culture: A reader)(2014)和《西方文化背景》(Background to Western Culture)(2016),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化内容涉及中医、饮食、武术、国宝和名胜古迹等内容;西方文化涉及古希腊文明、罗马帝国与拉丁文化、希伯来文化与耶稣的诞生、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等。
(七)信息素养
教师除了要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外,还需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能有效地获取信息和处理加工信息。利用网络可以高效地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交流和传播。英语教师要能在网页中搜索相关信息,下载各类文件,找到适合自身教学内容的信息,为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英语教学正逐步走向网络化、个性化、数字化和国际化。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实现教育信息化不可或缺的,教师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娴熟的信息应用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
(八)科研素养
科研素养主要包括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三方面。科研意识是指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心愿,捕捉和发现科研课题的探求欲。科研方法是指包括选题、搜集资料、实验研究和统计处理等具体方法。科研精神是指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团结合作等精神。英语教学和科研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要树立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反作用于教学,对教学起着促进作用。教师仅依靠单纯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对英语和教学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做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才能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较强的科研能力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体现着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科研中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我校规定每年教师都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学校将科研成果纳入教师年终考核和职称评比之中,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结语
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会促进英语学科的发展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面临大学外语教学的新内容、新变化,大学英语教师需不断充实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实践和科研之中,才能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变化。教师的职业素养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谷孙.英语教师的各种素养[J].外语界,2003,(02):2-6.
4.大学职业素养论文 篇四
学号:姓名:
【摘要】: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之所以要进行修养,就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人,就是为了能担负起重任。大学生,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人才的重担,因而加强自身的修养更显得重要。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大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取得职场成功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需要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加以重视和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 提高 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
当我们踏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都应该把握好所愿与所能的关系。所愿是我们想做的工作,想获得的职位。所能是我们现在拥有的技术、能力、素质、实践经验等等。大学生的就业理想往往是美好的,但依靠现在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却可能暂时实现不了美好的愿望,因此,大学生很有必要在校学习期间了解职业生涯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日积月累,以便将来更好更快适应职业的需要,最终获取职场成功。
一、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是站稳职场的保证
每个职业都需要一定特殊的能力,如行政人员要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销售人员要有优秀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外科医生要有突出的眼手运动协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决定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大小。
职业能力主要是指认知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形知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任何职业岗位的工作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我们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竞争,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也逐渐会成为一般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将来职业选择的空间和灵活性。一般职业能力是每位职场人士都需要具备和不断提高的能
力,是职场成功的基础,故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积累提高。专业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就工作与专业的关系而言,有专业对口型、专业相关型和专业无关型。专业对口型是从事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工作,故工作对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一般以工科居多;专业相关型从事与专业有一定关系的工作,以文、史、哲、语言类居多;专业无关型指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几乎毫无联系,以经济、管理类居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如果立志从事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技术性岗位,则在校学习期间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培养将来胜任岗位的专业能力。
二、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实践能力
人的一生之中,要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必须具备多种能力与之相适应。如果我们对某项职业有兴趣,但缺乏从事这项职业的能力,将来即使做这方面的工作,完成工作任务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达到优秀绩效的可能性就更小。例如一位学习广告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对广告比较感兴趣,也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但他缺乏设计的创新能力,虽然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专业的理论知识也学习得不错,工作也很努力,但总是设计不出有创意的作品,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因此,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对自我职业能力进行测试和分析,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就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并在选定的职业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优势
需要强调的是,职业能力虽然会受到先天遗传、大学前教育的固有影响,但职业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大学期间的学习以及将来长期从事某一专业劳动,能促使人的职业能力向高度专业化发展。例如:计算机文字录入人员,随着工作的熟练和经验的积累,手眼协调能力会越来越强,录入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准确性会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向大学生说明,大学的教育培训、知识积累就是促进职业能力提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是职业能力形成的理论基础,学到的技能是职业能力形成的实践基础,在校期间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环境适应也都对以后更好地胜任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大学生还必须明白,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即便毕业以后,也要时刻“充电”,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并取得成功。
三、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职场位置的高低
职业素质是指职业人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态度、职业个性等方面。
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与此同时,一个单位(部门)取得成绩关键也在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说过“制度制定得再完美,没有优秀职业素质的队伍去贯彻执行无异于一堆废纸。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在于铸造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职业素质是个人素质的一种,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
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有着天然、内在的必然联系,二者不是并列、平行的关系。职业素质是上位概念,职业能力则是下位概念,是职业素质中的具体内容之
一。职业素质的特点是“内化”,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非对象化的结晶,而职业能力是“外显”,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对象化的呈现。因此,职业素质是根本,职业能力的大小是由职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的。同时,职业能力又是构成职业素质的核心,离开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
职场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因素,但职业素质的高低绝对是职场成功的重要基础。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因此,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拓展将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课题。
自2002 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下发以来,全国各高校都纷纷制定了详细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规划,积极构建教育的平台,促进大学生真正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也切实帮助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一席
之地。针对前面所述的十项职业素质,高校需要逐一进行目标分解和落实:推行健身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心理辅导,提高心理素质;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素质;强化思想疏导,提高思想素质;弘扬仁爱精神,提高道德素质;倡导求真务实,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进行人文熏陶,提高审美素质;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专业素质;搭建交流平台,提高沟通适应能力;培育钻研精神,提高学习和创新素质。总之,围绕着“求真、求实、求善、求美、求特、求强”的原则,帮助大学生挖掘个人潜力,培养在社会主义道德框架下和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条件下所需要具备的综合职业素质,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职业人才。世纪对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中国将进入一个崭新的“职业化时代”,职业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乃至个人的第一竞争力。大学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先进文化的旗手,是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理应成为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表率。加强对大学生职业化的核心竞争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视培养,不仅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生将来职场成功的基础,更是我国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Ⅲ .高教探索,2007(6).
[2]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R1.新华网,2006—07一l7.
[3]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fJ1.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5.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 篇五
大学生在培养自身综合素质过程中可以从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入手:
(1)充分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在内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
(2)完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步入社会,能像一个社会活动家一样,正确、有效在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
(3)初具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大学生必须能从全局的角度加以协调处理好工作中涉及日常的行政、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千头万绪、具体繁杂的工作中有条不紊,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
(4)做出正确决断的能力。良好的决断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
(5)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及策划能力。大学生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做到急而能安、缓而不缀,既忍让又不失原则,沉着冷静、灵活应变地处理问题;适应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要求大学生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甚至同流合污。适应要同发展结合起来,要同改造联系起来;实际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作用的发挥;策划能力要求大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抓住有利时机,把握有效空间,筹办和开展形式各异的介绍宣传和业务活动,使工作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
(6)锻炼自控能力。遇到不顺的事能否压下心头的怒气,冷静处理,是对大学生素质高低的一种考验,避免因小事而引起大错,导致工作的失误。素质发展的创新性要求,是当代人才素质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核心要素。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立足于现实的必备素质。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强烈的好奇心,细致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超前的预测力,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素质发展的个性化要求,是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的个性张扬,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当代大学生强化自我竞争意识,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性特点,努力挖掘个人潜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和发展个人素质。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他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毕业前的突击武装能解决的。它要求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
一、了解职业个性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点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点。社会人力资源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个性对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工作机会相匹配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寻找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例如,他喜欢什么样的同事,喜欢怎样的活动,对什么问题感兴趣,这些问题都会与他们未来的工作状态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学生了解这一点,在确定自己的工作时,会多一层理性的思考,择业的针对性就会增强一些。如个性偏内向的学生要知道自己的个性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个性外向类型的学生在做研究工作时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好的职业性格有助于个体在相应职业中更良好地完成工作。
二、提升职业品质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大学生职业品质是指大学生在职业行为、工作作风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态度和品质等。提升学生职业品质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关键所在。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已认识到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已为就业者的职业品质注入了新的内涵。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品质需求从某种角度讲,对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诸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开拓创新精神、沉着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许多职业已向就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培养职业技能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落脚点
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培养的落脚点。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好处。提高技能,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组织进步的需要;另一方面,为自己今后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职位做准备。相应的技能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本,不同的职业会对人们有不同的技能要求。
大学生的对技能的理解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认为经过了专业学习,就有了相应的技能。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教育是学习技能的基础。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一定要经过反复实践或者体验。我们要辅导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技能清单,了解这些技能与自己的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和认识的方法,这都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应该通过制定自己的职业计划来了解自己,也包括了解他人和了解社会。在制定计划中大学生需要经历几个实践环节;一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来补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职业培养计划;二是在做计划时要评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兼顾自己的能力,环境条件的限制,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预测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和如何逾越障碍特别是应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以获取更多的经验和社会信息。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2对于大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具备了入职的敲门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职业素养越高,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通过多年的学习与实战工作经验,总结出几点良好职业素养的具体表现,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快速、有效的指导,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自身能力与素质的综合提升。
1、爱岗、敬业、全力以赴
很多人认为,这点很容易做到,是一个职场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最高境界的人并不多。比如同样的一个工作一个任务,大多人是报着完成的目的和态度,而优秀的职业人是追求完美的。也正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更努力、更敬业、更认真、更执着,才收获了卓越的工作能力,才有了晋升的可能。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才有夺得第一达到100%的可能;如果你在付出的时候就首先打了折扣,那么得到的结果也肯定不尽完美。不管你的资质如何?你的能力如何?真正的爱岗、敬业的心态与行动,是职业生涯中想要获得成功最为首要的品质之一。初入职场就更不能找寻捷径,更需要的是这种脚踏实地、全力以赴的精神!
2、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我们都说,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很多人从事的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虽然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现状,先就业再择业也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座右铭。那么既然选择了,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爱上它——你现在的工作!其实工作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你对它是要负责的,因为你的责任感不仅让它更好地“成长”,同时通过这份责任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资本与经验,这未尝不是一种回报。带着一份感恩的心对待你的工作,因为是它让你的生活更充实,让你的人生价值得以最完满的体现。而大多数的企业在提拔员工的时候,往往选择的也是那些有所担当,勇于承担责任与压力的员工。因为这是一个成功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3、团队协作意识
团队协作意识也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职业素质之一。社会的生力军已经被八零、九零后所替代,这一代的孩子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的宠爱,在外又吃不得苦。所以现在有一个时髦的字眼是现在很多人的状态——“宅”,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们更加自我,而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合作关系都需要的是沟通与配合。我曾经参加过多次团队拓展活动,发现有很多能力较强的人组建的团队往往最后没能战胜那些貌似能力平平的人组建的团队。后来发现,团队协作意识才是一个团队成败的重点。
前者的团队大家都想更多地表现自我,缺少团队平衡意识,而后者恰恰相反,他们在团队出现失误的时候彼此鼓励;需要出谋划策的时候,大家集思广益,沟通融洽;明确指挥者的地位,能够按照领导人的要求脚踏实地地去执行去完成命令。“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可见前者就是个人主义,遇到问题时互相推诿、不讲协作缺少团队意识造成的后果;而后者让我们看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尽的!
当然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者,还需要具备更多更完备的职业素养,那么就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完善自我。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3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来看,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同时也是个体接受外部经验、内化外部经验指导自己行为的重要形式。所以,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对个人、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是由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决定的。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据当前的高校学生道德素质做出的针对性反应,严峻的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已经为高校教育工作敲响警钟。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发展阶段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大学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统一性确立的时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逐步克服一些由学校走向社会过程中的不适应和障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心理课题。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这些课题的实现,达到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三、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就业的客观要求。随着教育逐渐与市场接轨,能否适应市场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已经成为评价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经济大潮中,用人单位已向教育系统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适应人才市场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适应人才市场向教育提出的挑战。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之所以要进行修养,就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人,就是为了能担负起重任。大学生,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人才的重担,因而加强自身的修养更显得重要。孔子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孔子把自身的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孟轲也是这样,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当代大学生,是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自觉、认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严格要求自己,必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守社会公德,还应以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来激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今大学生应该怎样加强自我修养呢?
(一)认真学习理论,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越彻底,认识越正确,进行修养的自觉性就越高,在修养实践中的盲目性就越少,就能及时地识别错误倾向,少走弯路,免遭挫折。修养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努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文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当前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必须认真学好必修和选修的思想教育课程(即德育课)。还必须认真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学方面有关的知识如伦理学、心理学、人才学、社会学以及现代管理科学等学科。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能有行动上的坚定,才不致于随波逐流,附和错误潮流。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状况如何,主要以社会实践来检验。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这个“行”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和形成的。人们要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便谈不上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人们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所学理论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结合点,才能架起书本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多层次的立交桥,也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社会,丰富思想,坚定信念,陶冶品德。
(三)向先进人物学习。
思想品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学会如何做人,培养高尚的情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以先进人物作为楷模,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很有道理的。学习先进人物,可以从历史上学习,也可以从现实中涌现出来的大量英雄人物身上吸取高贵的品质,更要注意学习身边先进典型的精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同龄人的先进业迹更发人深省。因为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差异不大,主要是努力程度的不同。
(四)思想品德修养
同学遵守校纪、校规相结合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修养,主要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理论的学习,能动地指导修养,通过实践,检验修养的效果。而法律、法规,则是从理论、实践的结合上去指导人们进行思想、意识行为的修养,是对人们偏轨行为的制约。大学生在学校里,应该认真学习,模范地贯彻执行学校所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因为这些规章制度是密切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而具体地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行为准则,是保证高校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需要,是促使大学生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方向健康成长的需要。
6.大学生职业素养自我总结 篇六
2、 配合学校的大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培训“玉不琢,不成器“!由于目前中国的教育大多是应试教育,传统的讲授式教育更是普遍存在。那么,如果有这样一个组织和培训培养机构能够将更多职场优秀精英的工作经验进行分享,让大学生们提前了解社会现状,用成功案例和实战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样,这样的分享相对更加生动,能够让大学生树立自己心目中的榜样与目标,从而激发期动力,感染这些年轻人,投入最炽热的热情去奋斗、去创业、体现自我价值!
3、社会实践将理论转化为现实单靠在校园的教育和引导是难以奏效的,然而,如果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社会和实践,使大学生可以认识国情、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实现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是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手段和形式,有助于问题、矛盾的认识和解决,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办法。有过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往往在步入职场后,大多可以快速适应和转型,这样也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角色转换的过渡时间,通过小目标的达成树立了自信与信心,更快更准地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7.大学职业素养论文 篇七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大学生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 是指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 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 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使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等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职业素养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追求高效率和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中,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单位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领域的能手, 更需要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人才。因为职业素养高的学生不仅用起来放心, 而且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是掌握专业技术能力还是沟通、承上启下的能力、角色的转换以及能力提升的速度非常快, 也就是说能在岗位上很快地去发挥潜能, 有很强的可塑性。可见, 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对人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二) 有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
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找, 用人单位人才难求, 究其原因, 大学生自身职业素养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用人单位反映部分毕业生缺乏职业素养, 缺少责任心与使命感, 理想化情结过浓, 对待遇、工作环境过于看重, 不安心本职工作, 过分注重眼前的实际利益, 忽视单位的长远发展。而职业素养的培养很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 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因此, 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 能否取得成就, 人才供需双方能否顺利对接,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
《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到走上成功之道的过程, 再总结比尔·盖茨、李嘉诚、牛根生等著名人物的成功历史, 以及进一步分析众多职场人士的成功与失败, 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理念:一个人, 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 但是, 在职场要成功, 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 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据调查显示, 90%的公司认为, 制约人才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高素养的职业素养。美国学者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仅发挥了40%~50%左右的能力。如果能够受到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 就能发挥其能力的50%~80%。
三、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 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 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素养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学生的职业意识淡薄, 职业成熟度较低。在大学里, 有很多课程教学生怎么管理好一个企业, 但却没有一门课程教学生怎么管理好自己及如何获得成功与幸福。有的高校, 虽已开展职业指导课程, 但大班化的上课形式及缺乏系统的学习, 让很多学生觉得学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忙于应付, 职业指导课程停留在形式主义。现实的迫切需求与教育的滞后和不足, 使高校开展职业规划专业教育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高校应积极开设大学生职业素养课程, 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采用小班化教学, 使学生能充分接受系统的、有效的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
(二) 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新生始业教育, 尽早规划, 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没有理性的职业规划, 不仅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 还不专心于学习专业知识, 抱着“到时再说”的心理, 缺乏前进的动力。毕业后, 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 适合干什么, 找工作没有目标, 就业后又骑驴找马。各高校要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大学生新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指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质、兴趣和特长理性规划、设计自己的大学生生涯规划, 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 使他们学会探索、规划、发展、成就自我, 度过四年丰富而充分的大学生活。
(三) 在实际教学中积极研究和推广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
从“素质冰山模型”分析来看, “冰山水底”的7/8的隐性职业素养是职业素养的大部分。但是由于这些素养是隐性的, 是人们看不见的, 所以也很容易被忽视。但事实上, 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浮于海面上的冰山一角”的1/8的显性职业素养, 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我们要花大力气在专业技能、学历敬业意识、团队合作等方面的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训。
(四) “走出去, 引进来”, 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
实训、社会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技能、寻找差距、提升个人能力非常好的一种手段, 在实习中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职场氛围, 找到自身的欠缺, 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因此, 各高校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实训基地, 拓展社会实践项目, 通过角色演练、情境模拟、真实参与等直观的教育机会,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热情主动、爱岗敬业等职场必备的品质, 另一方面要积极把优秀的企业家、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引进来, 开设讲座, 以模拟招聘会等形式, 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可以引导学生各种舞台, 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职业素养进行锻炼和提升, 为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摘要: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 大学生能否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 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成功就业, 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并进一步提出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希望能给高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就业指导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琼.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提升就业竞争力[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0, (21) .
[2]袁理锋.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探索[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
8.用人单位大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研究 篇八
关键词:用人单位 大学生 职业素养 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大学生职业素养却普遍缺失,这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职业素养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从事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用和职业意识等多个方面。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事业启航的重要基石和坚强后盾。在新形势下注重对大学生的职前教育,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已成为摆在每一所高等院校面前的紧迫任务。
鉴于此,本研究通过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收集用人单位对高校职业素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试图找出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因素,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供建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电力类、机电类、IT类、经济管理类、建筑类、外语类等行业随机选取了112家用人单位。向各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发放《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调查问卷》共计112份,回收90份,回收率80.36%;其中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为96.67%。
2.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笔者自行编制《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调查问卷》,问卷包含23道题目。本次调查以派发调查问卷为主,同时采取电话回访、个别访谈、网络联系等方式进行调查。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看法
(1)大学生就业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次调查显示,68.97%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应聘时职业素质最重要,其次是要认同企业文化,占13.79%。这说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大学生的职业素质。
(2)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在大学生的各项职业素质中,用人单位看重的依次是:基本职业素质(占68.88%)、专业技术能力(占58.88%)、社会交往能力(占54.44%)以及思想品德(占51.11%)。
(3)大学生最缺乏的职业素质。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职业素质依次是: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占67.77%),解决问题的能力(占55.55%),情绪控制(占37.77%),沟通能力(占36.66%)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占32.22%)等。
(4)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加强职业素质教育。53.33%的用人单位认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工作方面的能力不一定强于普通大学毕业生;同时有42.22%的用人单位认为,在某些方面,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大学毕业生强些。其余的用人单位则认为两者能力相当,最终还是要看毕业生的个人能力。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最欠缺的职业教育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职业道德教育,选择这两项的用人单位所占比例分别为42.22%和32.22%。同时,他们认为高校最需要向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指导是职业素质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比例分别为32.22%和20%。具体如下图所示。
2.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
77.65%的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与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相比,不相上下;11.76%的用人单位甚至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比本科院校毕业生高;此外,也有10.59%的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比本科院校毕业生低。
(1)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的满意度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评价。在本次调查中,分别有11%以及80%的用人单位对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表示满意、基本满意,有9%的用人单位表示不满意。总的来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满意度较高。调查显示,48.88%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积极上进的,思想道德水平较高;18.88%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一般,并且还呈现下滑的趋势。
(2)用人单位最反感的职业行为。在用人单位看来,最令其反感的职业行为是做事吊儿郎当以及频繁跳槽,均占34.12%;同时分别有16.47%以及15.29%的用人单位最反感的职业行为是缺乏团队精神以及对薪酬的要求过高。
(3)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职业道德。50%的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18.18%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勇于竞争、不断创新,分别有17.05%以及14.77%的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是“和睦互助、团结协作”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3.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总体评价
在大学生各项职业素养中,58.33%的用人单位最看重职业态度,而职业态度恰恰是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生最欠缺的职业素养,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用人单位最期望大学生具备的职业素养是职业态度,其次是职业良心;而最影响大学生发展的职业素养也是职业态度,其次是职业理想。
四、讨论与建议
1.大学毕业生职业素养总体状态
从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总体状况来看,仍然存在令人担忧并值得警惕之处,如择业观和价值观趋向于急功近利,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尤为欠缺,难以扎根工作岗位开展工作创新。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是高校毕业生亟待提高的职业素养内容。高校要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2.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若干建议
笔者认为高校在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职业素养的教育地位。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再是企业用人首要考虑的因素,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放在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学校必须明确“教书”与“育人”同等重要,要纠正忽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认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动员“人人”育人、“处处”育人。
(2)构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完善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在高校的办学探索中,职业素养教育必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发展规律,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研究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和用人单位认可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使职业素养的教学有具体的、切合当代社会实际和市场环境的内容,有实际的教学措施,有具体教学课程,有以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为导向的职业素养能力目标。要依据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具体标准,建立有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的职业素养内容体系,实施道德践行能力的训练,收集职业生涯现实案例和出现的问题,灵活开展课堂教学。
(3)加强机构与队伍建设,进行职业化引导。强化素质教育的机构,设置专岗负责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管理,做好全校职业素养教育的计划、实施、监控和考核,严格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道德践行,建立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档案。
高校应注重加强学生工作队伍、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意识和教育技能培养,同时组建综合化的职业素养教育团队。笔者认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团队应由辅导员、专任教师、就业指导师、素质拓展师、心理咨询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行业专家、企业一线职工、优秀毕业生等相关人员组成,由上述人员担任职业素养培养课程的兼职教师,开展主题教育讲座,以他们的丰富的实践和不同的视角,对大学生专业素养和基本素养培养进行职业化的指导。
(4)创建科学的职业素养考评体系,进行定量定性考核。高校应制定职业素养测评标准,其中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具体细则。职业技能考核可以通过采用试卷和操作来评价;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考核可以按学生在课堂、实训、课外活动等方面的表现,形成细分项目考核表,通过师生、行业、企业进行定量和定性考核。此外,应在广大教师队伍中明确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教育任务考核机制,要把“育人”和“教书”共同作为教师工作的考核内容。
总之,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应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所以,高校应着力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顺利实现就业,进而实现“就业—职业—事业”的转变,体现自身价值,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杨子仪,萨茹拉.试论提升当代大学生职业素养之“三从三以”法[J].民族教育研究,2012(01).
[2]欧亚湘,王稳波.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2(11).
[3]马伟.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
[4]刘华利.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04).
[5]张琛,刘加宁,等.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问题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
【大学职业素养论文】推荐阅读: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文献09-16
职业院校德育课与职业素养的融合论文09-30
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资源微课化途径论文07-30
【南通职业大学排名】南通职业大学特色专业-南通职业大学录取分数线07-02
职业心态与职业素养08-30
大学生职业能力07-31
职业素养心得09-15
提升职业素养10-29
一个大学教师的职业回忆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