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2024-09-28

体育事业发展情况汇报(8篇)

1.体育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一

文化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逐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努力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了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艺术创作、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绩。

一、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总体情况

2011年10月1日,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后对社会正式开放。****县和****市的文化中心已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全市有公共图书馆7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个,博物馆、纪念馆8个。全市10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设有文化站,1826个行政村中,已建成农村文化中心(文化大院)1825个;建成社区文化中心82个,占社区总数的98%。****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被命名为全省文化先进县。****区的电建社区、花园街社区,****区的龙源湖社区和****区的梅苑社区先后荣获了“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称号。

二、各项惠民工程实施情况

(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2006年,****市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市(全国仅有5个),孟州市被确定为试点县(全省6个),经过紧张工作,到2007年底,我们超额完成了试点任务,通过了文化部的验收。随后几年,我市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不断对支中心和村级服务点硬件设备进行上档升级,工程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至2010年底,我市所辖各县市区均建立支中心,并投入使用,在乡村基层网络建设上,全市58个乡镇、44个办事处全部建立乡镇(办事处)服务点,建成村基层服务点1847个,基本形成了机构健全、运转良好的市、县、乡、村四级共享工程服务网络。2011年以来,我们重点对各县市区支中心和村级服务点使用情况以及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对存在问题进行督导,确保各服务点发挥作用,并对部分基层服务点进行了设备的更新和补充。

(二)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

“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是以充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目的,按照“政府购买、院团演出、农民受惠”的原则,让广大农村群众免费观看到优秀的文艺节目。近年来,我市以豫剧和怀梆为主要演出形式,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自活动开展以来,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所到之处,均收到了高度的赞誉。2008年至2011年,我市共完成演出任务267场。2012年我市承担演出任务64场,按计划将在11月底前完成。2012年,列入市定十项民生工程内容的“百场演出送基层活动”,由市财政出资40万元,购买100场(戏剧、歌舞各50场)演出送基层,也将在11月底前完成。

(三)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由政府出资,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在我市实施始于2008年,2012年建设任务592家于今年9月份完成建设,10月中旬通过省新闻出版局验收。目前,我市已建成农家书屋1992家,实现对行政村的全覆盖。

(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由中央财政拿出资金补助,使每一个乡镇都建设一个达标的综合文化站。我市自2008年以来开始实施,至2011年底全部完成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实现了全市58个乡镇都有一座达标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

(五)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

我市有公共博物馆(纪念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文化馆11个、文化站58个。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我市于2010年已经全面进行,除博爱县博物馆暂不具备免费开放条件而未能实现免费开放以外,其余各馆均已实行免费开放。

****市博物馆2011年进行了陈展提升,推出文物陈列“山阳瑰宝--****市文物基本陈列”,对社会免费开放,受到各界好评。市群艺馆于2011年元月20日搬入东方红广场东侧原市总工会办公楼,结束建馆以来始终没有办公场所和活动场地的局面,目前馆内各项公共设施及培训课程已对社会免费开放。2011年10月1日,市图书馆实现对社会试运行。至2011年底,全市图书馆、文化馆(站)已基本实现免费开放。

三、文化艺术创作和影剧演出

近年来,全市文艺创作人员共创作不同风格、题材的剧本50余部,创作小戏、小品、曲艺类作品100多个。我市青年剧作家、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胡红兵任总编剧的《快乐星球》先后获得了河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和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三等奖,并在2007年9月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市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杨林创作的豫剧《常香玉》,在2007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获得“文华大奖”,并获2008年省“五个一工程”特等奖。杨林任编剧的豫剧《女婿》由省豫剧三团搬上舞台,获得2008年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创作的话剧《红旗渠》由省话剧团演出,获2011年省十二届戏剧大赛文华奖和文华剧作奖。杨林继2006年

凭剧本《霸王别姬》获“曹禺剧作奖”后,2012年9月凭话剧《红旗渠》再获此奖。剧作家范光创作的电视剧《好人谢延信》获河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在历次省戏剧大赛中,沁阳市怀剧团演出的怀剧《王东明》、孟州市豫剧团演出的《三迁记》和****市豫剧团演出的《曹谨》、《访帅出征》、《青天泪》、《杨门风云》等先后荣获金奖、银奖、铜奖、“文华剧作奖”、“文华演出奖”、“文华剧目奖”等。

2012年,我市8家国有文艺演出团体全部按要求完成了体制改革任务。其中,市直2家演出团体转企改制,沁阳市怀剧团划转为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另5家县级演出团体撤销。目前,相关后续工作仍在积极开展中。

四、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

目前,在我市1092处文物古迹点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66处,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上级别文物6千多件。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066处,复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39处,共计1745处。我市现有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共同组织编辑的《怀川记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成》于2008年初正式出版发行。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也在进行中,我市成立了申遗工作领导小组,项目也已列入文化部候选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共收集普查线索100141条,立项调查3239项,涵盖14大类。2009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被文化部表彰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在我市众多的馆藏文物中,东汉连阁式彩绘陶仓楼、温县盟书、修武县夏商时期玉戈、元代杂剧俑、东汉五凤熏炉、四不象铜灯等都属于国家珍贵文物,在满足市民参观的同时,多次出展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比利时等国,为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文化新闻出版市场有序繁荣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的管理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文化新闻出版市场健康发展。市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稽查大队被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命名为青少年维权岗。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被国家文化部表彰为“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先进单位”;被省新闻出版局表彰为“全省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先进单位”;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被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为“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

2.体育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二

1.1 城镇社区偏向行政化

城镇社区宣传力度较强,但服务对象覆盖面广,各社区残疾人工作是分支。因此服务对象结构差异大、再加上社区内各类人群间交流缺乏,导致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偏低。

1.2 农村群众层次不一

农村社区入户走访、调研相对简单,服务对象针对性强,但是农村群众普遍文化水平层次不一,接受新理念能力较弱,政策宣传效果不佳。

1.3 如何保证残疾人服务措施的城乡一体化

要轻车简从,真正深入基层,围绕主题,采取体验式、蹲点式、问诊式、恳谈式等方法扎实开展调研工作。要积极协助各地区残联做好相关准备,协助做好调研工作。也可以制订当地调研工作方案,推动调研工作全面开展。

2 出门无障碍已改善,科技无障碍未普及

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在残疾人出行无障碍方面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区无障碍逐年完善。鄂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已开通电视手语新闻栏目和助残通短信互动平台,并在2016年5月开通12385残疾人热线。为残疾人融合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友好的环境,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市场推动,将更加广泛的社会资源用于残疾人事业。

3 特殊救助及边缘政策

要坚持特别救助与最低生活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既要通过普惠性制度给予残疾人公平待遇和优先保障,又要通过特惠性制度给予残疾人特别扶助,特别是可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增强残疾人服务能力。

4 兜底保障服务情况

(1)特困群众兜底保障工作涉残项目的开展需要多部门的积极协作,一是需要认真参与各地兜底办组织的兜底保障网络审批平台的培训工作,组织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参加培训,并开始组织网上受理审批工作。二是需要继续开展数据比对交换工作,与民政部门对各地重度残疾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数据比对,基本摸清了贫困重度残疾人底数。三是需要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共同推进特困残疾人兜底保障工作,先后与民政部门协作特困残疾人生活兜底保障,对特困重度残疾人、特困重性精神病患者、特困残疾儿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予以规范、与人社部门和民政部门协调特困残疾人医疗参保工作,对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以及参保程序和资金来源进行明确,与住建与房产部门协调特困残疾人住房兜底保障工作,对城乡无房或住危房的贫困重度残疾人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或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申报审批程序进行约定,为基层残联实施特困残疾人兜底保障工作提供依据。

(2)要加强检查指导,稳步推进涉残兜底项目全面实施,一是加强对兜底保障工作的检查指导,将机关全体干部分组,分片到各区、开发区、街办进行检查指导。认真向基层单位宣讲政策,帮助了解相关涉残项目的操作流程和办理方法,尽力帮助试点单位负责同志解答实际办理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同时加强宣传,编印特困残疾人都地保障工作手册,发放到各地和残疾人手中,帮助基层残联和残疾人掌握和了解政策。二是认真开展医疗教育保障兜底工作。帮助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办理住院医疗兜底;组织特困脑瘫、聋儿、智障和孤独症儿童在定点医疗和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根据残疾儿童康复进度拨付康复训练或治疗费用;帮助康复幼儿园在训的残疾人儿童补贴保教经费补贴。三是认真实施服务兜底保障。为方便残疾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贫困重度残疾人服务兜底保障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各区、开发区和街办,并拟定贫困重度残疾人服务兜底保障实施方案,为就业年龄段(男16~59周岁、女16~54周岁)的贫困重度肢体、智障和精神残疾人提供居家服务、日间照料和寄宿托养服务,为贫困重度肢体、智障和精神残疾人办理了居家托养服务,发放服务补贴。

5 苏柳英志愿服务小组

(1)苏柳英同志是湖北省鄂州市残疾人工作者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是2010年“感动湖北年度人物”,2012年光荣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自2011年市残联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第一个“苏柳英小组”,积极帮助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为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市委因势利导,联合号召在各级党组织中以各领域各行业党、团员为骨干,组织成立“苏柳英小组”,在全市各级机关和服务窗口设立“苏柳英小组”服务岗,推行苏柳英工作法,通过“苏柳英小组”这个载体,增强了党组织的感召力、亲和力,更好地服务残疾人、服务群众、服务民生,广泛开展送温暖、送文化、送环保、送平安、送健康、送文明六大志愿服务。

(3)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已成立“苏柳英小组”近393个,小组成员3000多人,广泛开展“苏柳英小组”志愿服务,主动为2100多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帮扶服务。今年,市委、市政府“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中,号召全市党员干部“人人学习苏柳英”的热潮,还纳入了全市党建工作的考核内容。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宣传部指导我们提炼了《苏柳英工作法》《苏柳英小组志愿服务规范》,并将推广到全市各级各单位和社会组织。

(4)湖北省鄂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总结推广苏柳英志愿服务小组“五心”工作法。在2015年,鄂州市委组织部组织鄂州市文明办、鄂州市团委等多家残工委成员单位对苏柳英工作法进行了反复讨论,总结提炼了“五心”工作法———即真心倾听、细心梳理、用心实干、诚心回访、爱心传递。随后鄂州市委组织部将此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向全市进行推广与部署,苏柳英“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家事”的为民情怀和工作精神正在全市广泛深入传播。

6 志愿服务

(1)志愿服务各项现已成为助残事业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没因为其作用最贴近民生,也可以更好地将服务内容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湖北省鄂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志愿服务活动非常丰富,在鄂州市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服务活动高潮。

(2)2014年4月,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鄂州市残联发起,在全市开展“走进残疾人,洗涤我心灵,争当好干部”活动,各成员单位党员干部纷纷加入“苏柳英小组”,深入基层访民情、解民忧,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并不单单是这些,湖北省鄂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还开展以“关爱残疾人,圆梦微心愿”为主题的残疾人心愿上墙活动,呼吁、号召鄂州团市委、烟草局等十多家成员单位“苏柳英小组”分赴14个社区认领残疾人心愿,为残疾人送去急需的书籍、电脑、取暖器等物质,为残疾人写春联、理发、解决邻里矛盾……实现残疾人心愿300多个,社会反响强烈,得到了鄂州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在2015年7月,各成员单位“苏柳英小组”围绕“邻里守望,阳光助残”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帮助残疾人就医、就学、就业等志愿活动,引起了全市各大媒体广泛关注,吸引了大批“粉丝”加入了“苏柳英小组”志愿队伍。

摘要:残疾人联合会承担管辖范围内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体等事务工作,业务上接受省残疾人联合会指导,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工作方针,拟定完善残疾人事业地方性法规,研究制定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规划,开展残疾人专项扶贫工作。鄂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组建于1989年10月9日,是市委和市政府联系残疾人的重要纽带,残联内设办公室、康复部、宣教就业部等3个部室,部署完备。2015年5月,中残联、团中央、全国志愿者协会授予鄂州市残联“苏柳英小组”——“全国阳光助残基地”称号。文章将残疾人事业极具代表性的湖北省鄂州市作为观察点,将全国残疾人现状分析作为抓手,以鄂州地区残疾人事业帮扶情况分析全国助残事业发展现状。

关键词:鄂州地区,残疾人助残事业,兜底保障服务

参考文献

[1]廉串德.高科技助残就业培训受益残疾人就业状况及需求分析[J].中国市场,2014(16).

3.体育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三

一、充分认识中医药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真落实国家与省相关政策法规。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宣传,坚持中西医并重,重视中西医结合发展。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的政策法规,真正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农村卫生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发挥好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作用,把中医药工作列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考核目标,对发展相对缓慢和困难较大的地区要加大扶持和督查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明晰统计口径,确保对中医药的投入增长比例不低于对卫生投入的增长比例,确保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达到10%以上。省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完善中医投入机制,推广宁波市按中医服务量进行财政补助的做法。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建立科学的中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省政府要督促各地按省条例规定设立中医药管理机构和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建议设区的市单独设立相关机构,以利于加强宏观管理和行业指导。

二、大力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挥省级医教研机构的龙头作用。省政府要加强对我省相关高校、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及省级中医药研究机构的支持,充分发挥省级医教研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动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成为综合服务能力强,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成为全省中医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和临床教学科研基地。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培育中医药领军人物和骨干人才。深化中医药高校的教学与课程改革,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继续加强中医药类名牌专业、示范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省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配套资金,大力促进国家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及研究室建设。总结省政府建设“重中之重学科”的成功经验,充分支持利用和发挥我省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力量的优势,整合中医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力鼓励其进入各类科技园区建设,提高中医药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服务临床能力,切实提高中医药产学研结合的实施效果。

三、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县级中医院建设。省政府要督促各地落实“县级及以上政府应重点举办好一所中医医院”的规定,做到“县县办好一所中医院”。各级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明确本地中医院发展目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研究制定县级中医类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和基本设施配置标准与计划,大力推进县级中医医疗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使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需求相适应。要学习推广长兴县重视中医院建设、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做法,进一步改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基础设施条件,按要求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药诊疗器具和必备中药,提供中医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把中医药技术服务贯穿到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努力优化中药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中药现代化水平。省政府要根据当前中药产业发展实际,增加省中药现代化专项资金规模。研究建立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加大对经典、有效传统中医处方和民间验方整理、开发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文件保护、鼓励使用院内中药制剂。加大对龙头骨干中药企业和重点品种、独家品种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转型升级,在药品集中采购和省级医保目录调整中给予必要的倾斜,同时优先推荐申报列入国家医保目录,为我省中药企业提供生存发展空间,推动中药产业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扶持壮大“浙八味”等道地药材和铁皮石斛等珍稀特色药材项目,挖掘传统中药优势、促进中药成果产业化。加强对农村种植中药材的指导,鼓励引导建设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中药材基地。加强中药材市场监管,提高中药材质量。

以上意见,请省政府研究处理,并于2012年5月底前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研究处理情况报告。

4.体育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四

2001年至2005年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体育事业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第一次在金牌榜上超越俄罗斯,名列第二。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广州成功争取了2010年亚运会的举办权,为我国体育事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广东作为全国体育事业的排头兵,以建设体育强省为目标,竞技体育实力强劲、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产业也有所突破。广东代表团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十运会上,取得了46金、42银、36铜,总分2736.5分,列全国第二的好成绩。在全国和广东体育事业发展一片欣欣向荣的形势下,东莞市体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成绩显著,2001-2004年获得国际赛事金牌5枚、亚洲赛事金牌4枚、全国赛事金牌47枚、省赛金牌48枚及各类比赛金牌60枚。黄江、常平镇获得“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莞城区罗沙社区、南城区办事处获得“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石排镇体育公园获得“全国全民健身活动示范点”,市滨江体育公园获得“全国优秀体育公园”荣誉称号。一、五年来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体育系统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我局党组根据市委的要求,健全学习制度,有计划、有步骤 地组织好各种学习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两种形式相结合。几年来主要学习了党的十六大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等党的会议精神和文件、资料等,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明确了在新世纪历史赋予党员的新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增强了党性观念、群众观念和全局观念,增强建设东莞体育强市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年上半年,我局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全市体育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体育系统全体党员在学习活动中,思想有所提高、政治上有所进步,作风上有所改变,纪律上有所增强。全体干部端正态度,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达到提高业务素质、政治觉悟、树立党员先进性形象、推动各项工作更顺利开展的目的。

在加强体育系统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局党组更注重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首先,局机关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省的专项业务培训,如竞技体育科参加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系统的培训、广东省业训管理干部的培训,群众体育科参加国民体质监测的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育经济科参加省的体育产业法规研讨等等。另一方面,还积极推荐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等级晋升业务培训,每年我市都向省或国家选派业务水平优秀的教练员和裁判员参加高级的业务进修和学习。

(二)积极投入抗击非典斗争,倡导科学健身

200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疫情。面对突如 2 其来的非典疫情,我市根据中央和省的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市体育局结合我局实际提出了抗击非典的具体要求,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严防非典疫情,取得了抗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胜利。非典疫情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地危害,同时也使人民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种全新的理念“以健身促健康,以健康防疾病”在群众头脑中逐渐形成。为了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科学健身的知识。例如,我局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市民开展小型、分散的体育活动,指导市民多到户外的绿地、阳光下进行活动。在“五一”节长假期来临之前,我们邀请了省科研所的专家在我市三家媒体向市民讲授科学健身方法,指导群众科学健身。组织市民参加了“广东省百万群众健身行活动”,全市32个镇区共有近30万名干部群众参加。市几套班子的领导参加了健身行活动。为此,我局被广东省体育局授予“抗击非典”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为深入持久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中关于广泛开展医疗保健知识普及运动、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的要求,制定了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五年计划。

(三)围绕以“省运争金、奥会争光”为目标,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综合实力的体现。东莞作为一个地级市,省运会成绩是衡量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一直以来我市坚持举国体育体制,创新业余训练改革,通过不断调整项目布 局,增加新潜力项目,狠抓训练,保持竞技体育水平在全省相对列前的地位。在2002年广东省第十一届省运会上,我市代表团获得少年组金牌总数45.5枚、银牌39枚、铜牌74枚,总分2933.5分,金牌列全省第八,总分列全省第四的优异成绩。五年间,我市还为国家集训队输送运动员16人,为省队(部队)输送运动员30人。目前,我市开展业余训练项目21个,在原有业余体校基础上推动9个镇区先后建立承担我市省运项目的训练基地。其中,2002年省运会后新建的基地有黄江曲棍球训练基地、厚街击剑训练基地、厚街射箭训练基地、长安武术套路训练基地、长安跆拳道训练基地、南城足球、柔道训练基地。在建设训练基地的基础上还注重传统项目学校和网点学校建设,目前我市有国家级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传统项目学校7所,市重点项目训练网点共26个,其中10个游泳训练网点、8个射击训练网点、8个田径训练网点。2004年全省青少年锦标赛中,我市通过项目调整、充实,共参加了15个项目的省青少年比赛,为我市参加06年省运会注入了14枚金牌,列全省第六名,总分455.5分,列全省第五名,比上届省运会同期同比增长近一倍,创我市历年省青少年锦标赛带入省运会积分之最,为备战省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4年最令人振奋的是我市大朗镇选手陈艳芳在全国射击总决赛女子气步枪项目上,战胜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杜丽,以504.9环的成绩破全国纪录,平世界纪录,被国家射击队相中;中堂镇蹼泳选手陈小平在2004年世界蹼泳锦标赛上三度打破世界纪录,获得世界冠军,为我市竞技体育历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2005年,我市东英台球俱乐部台球运动员丁俊晖在“2005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中 连胜多名世界台球高手,最终夺冠,这是中国台球运动的一个“零”的突破。我市成功承办了“第三届全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非职业)”,东莞市五星羽毛球俱乐部继2004年获得冠军后,2005年又成功卫冕。虎门划船队代表国家参加第五届世界国际龙舟赛,不负众望,战胜了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强手,一举摘取了公开组1000米、混合组500米两枚金牌和公开组500米银牌、公开组200米第三名、混合组200米第四名的骄人战绩。广东宏远篮球队蝉联全国男子篮球联赛冠军,为东莞篮球城市增光添彩。同时,新世纪篮球队经过努力拼搏也成功进入CBA联赛2005-2006赛季。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莞籍运动员代表广东参加比赛,夺得了2枚金牌、8枚银牌、3枚铜牌的好成绩,为我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我市争得荣誉。

(四)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五年来,我市群众体育继往开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连续第七次被评为“全国游泳之乡”;荣获“全国篮球城市”、“全国幼儿基本体操之乡”等多项殊荣。

1.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场地建设投入加大。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我市历来高度重视对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五年来,我市加大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截至2004年底,我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572万平方米,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约3.53平方米;按总人口计算,人均面积约0.818平方米。2004年,由市政府投资的市滨江体育公园正式落成,这是我市首个大 型多功能体育公园,投资1.85亿元,用地面积近19万平方米。包括室外活动场地、综合训练馆、休闲绿地、水上活动区和江滨观光带。公园作为我市全民健身示范点,于今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优秀体育公园”。各镇区也相应加大了群众健身设施建设的投入,先后兴建了南城文化体育广场、南城体育公园、石排全民健身广场、谢岗全民健身广场、厚街体育中心、长安体育中心、凤岗体育馆、大朗体育馆、道滘体育馆、寮步体育馆、中堂体育馆、长安上沙体育馆、中堂潢涌体育馆等多个综合性的全民健身广场或体育场馆。近年来,市彩票公益金也投入购臵一批健身路径。2004年,全市投入300万元,其中市体育彩票公益金拨出250万元,购臵健身路径70套,分批安臵到各个社区、街道、公园、广场,全市32个镇区实现镇镇有健身路径,切实做到体育设施建在群众身边,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开展健身活动,切实体现了彩票公益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效果。

2.群众体育活动上规模、上档次、制度化。

每年新春,我市都组织开展全市性迎春长跑活动,多年来已成为惯例,成为我市群众健身活动的一个品牌,每年迎春长跑活动中市有关领导、广大群众、学生都有踊跃参加。各镇区也相应在此期间,开展群众参与性强的长跑活动,全面掀起我市每年群众体育活动的第一个高潮。从2002至2005年我市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石龙杯”龙舟赛。东莞市“石龙杯”龙舟比赛是全市性的大型群体活动,历届的比赛都办得热烈、隆重,而且龙舟竞渡精彩纷呈。2005年龙舟赛更是上规模和上档次,我市比赛还纳入全国龙舟月的竞赛活动,活动当天观众人数达30多万人。篮球作为 我市的品牌项目,在CBA联赛热潮的带动下,赛事不断,从2003年开始连续举办了3届全市篮球锦标赛,每年的篮球锦标赛32个镇区都踊跃组队参加,参赛人数和规模为市级单项比赛之首。各镇区、村和机关单位的篮球赛事更是层出不穷,群众参与性强,如:道滘连续3年举办了周末篮球赛,表现了篮球在我市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又如全市女子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等已经形成制度。2005年举行的东莞市机关运动会,提供了全市各机关工作人员一个加强身体锻炼的好机会,把群众体育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此外,全市各镇区和各系统、各部门每年也自发举办各类型各层次体育节、综合性运动会等。各单位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三八”、“五一”、“五四”、“六一”、“国庆”等节假日,以体育为主题举办庆祝活动,形成浓厚的节日体育氛围,引导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目前,各镇区因地制宜举行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呈现种类多、数量多、规模大、上档次、参与面广五个特点。我市还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大型体育赛事——第九届全国运动会部分项目的比赛、“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广东省龙狮锦标赛”、“石龙杯”国际龙舟锦标赛、“龙泊东江杯中国国际摩托艇全明星对抗赛”、“粤韩羽毛球精英对抗赛”、“粤、港、澳青少年田径邀请赛暨广东省青少年田径公开赛”、“广东省武术套路青少年锦标赛”等。

3.群众体育组织和人员建设逐步加强。

目前,我市已有市级各类体育协会14个,镇级体育协会6个,各单项体育俱乐部10多个。我市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828名,其 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名、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71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名。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育组织网络,成为我市举办群众体育竞赛活动的重要载体,积极承办各类单项体育赛事,为各类群体活动的开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4.群众体育健身效果凸显。

在连续3年举办的的“科技活动月”、“体育三下乡”活动中,先后到莞城、樟木头、道滘、高埗等镇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为群众免费做体质监测,开运动处方,积极鼓励群众参与体育运动。同时,大力推动青少年人群体育健身运动发展,目前,我市已创建了东莞市体育中心、厚街体育中心、长安实验中学、黄江中学、常平体育馆等五个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04年,我市组织开展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篮球、乒乓球友谊比赛,活跃了青少年暑期活动,增进了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全市中小学校积极探索体育课程改革,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高涨,体育优秀达标率得到提高。我市体育人口不断增加,体育锻炼日渐成为群众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五)体育产业市场蕴藏巨大的开发潜力

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东莞城市建设和人文环境的改善创造了前提条件,作为体育文化主要部分的群众体育活动也随之蓬勃发展,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不断扩大。加之,东莞拥有户籍人口160多万,流动人口480多万,总人口数达640多万的巨大市场,多层次人群的健身需求成为我市体育健身消费的导向。截至2004年,我市注册登记的经营性健身服务业 已有500多家,其中民营类约占90%,企业投资额约40亿元,总场地面积800多万平方米,体育经营企业从业人员1.2万人。传统项目的经营不断创新,许多新兴时尚经营项目层出不穷,如赛车、热气球、卡丁车、沙弧球等。目前,我市健身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健身服务业筹资多渠道、档次多元化、消费多层次的基本格局。但竞赛表演业有待进一步开发,体育赛事的组织、开发和策划水平需要不断提高。

(六)以市运会的竞赛为杠杆,推动我市体育事业新发展 四年一届的市运会,以各镇区为单位组团参加比赛,是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次大检阅,是展示各镇区体育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我市参加省运会前一次良好的实战演练。

首先,市运会项目设臵紧扣我市开展的省运会项目,为我市参加省运会选拔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也是对各镇区积极输送高水平运动员的积极鼓励。在2001年第五届市运上和2005年第六届市运会上取得前八名成绩的代表团,都是积极承担我市省运项目的镇区如虎门、石龙、厚街、南城、长安、黄江等,或者是为市队积极输送运动员的镇区如莞城、道滘、中堂等。从2002年第十一届省运会上也可以看出,为我市省运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也都是市运会成绩列前的镇区。

其次,通过举办市运会,积极争取各镇区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市运会的成绩是一个镇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集中体现,通过市运会竞赛杠杆,调动各镇区积极支持和投入体育事业。从2001年第五届市运会和2005年第六届市运会各代表团成绩的变化,可以明显看出长安、南城、黄江等镇区经过四年时间的努力和投入,成绩进步明显。

另外,市运会的举办也是我市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组织能力的体现。市运会作为我市规格最高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从运动会的筹备,竞赛的组织到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的成功完成,是全市体育工作者倾情投入工作的结果,也是全市各部门通力合作、取得新成果的一次大展示。

(七)对外交流活动、宣传工作得到加强

我市体育工作在对外交流、宣传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有力推动了体育强市的建设工作。每年举办的“石龙杯”龙舟比赛,吸引了来自亚洲邻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队伍参加。石龙龙舟队代表国家应邀出访参加日本那霸龙舟赛并一举夺冠;中日健美操交流活动在南城区举行;我市游泳队应邀参加泰国法政大学国际性比赛,横沥乒乓球到香港参加比赛,载誉而归;香港、澳门游泳协会与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进行了多次交流;日本乒乓球队、香港乒乓球队到横沥镇训练,并举行友谊赛。韩国羽毛球队应广东羽毛球队邀请在我市举行了交流比赛。据2004年统计,有各级领导干部和兄弟城市体育工作者十多批上百人次到我市参观指导我市体育工作。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开阔了我市体育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此外,我市被评为“全国篮球城市”后,积极组队参加全国篮球城市篮球比赛,加强与其他篮球城市的交流。

为加强体育事业的宣传力度,我局与东莞日报合作创立了《东莞日报-体育周刊》,每周专门开辟两个专版作为东莞体育的宣传阵地,这是我省首个地级市开办的体育专刊,也为人民群众关注 体育事业、投身全民健身运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二、目前我市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体育尖子人才缺乏和国际国内大赛成绩相对落后是制约我市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

总得来说,目前东莞还是缺乏体育尖子人才、缺乏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大赛并取得好的运动成绩,这成为我市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和建设体育强市的瓶颈。在2000年9月—2004年广东省世界大赛成绩统计显示:广州355分、中山305分、汕头295分、佛山250分、湛江205分、珠海165分、梅州125分、深圳105分、肇庆95分、韶关95分、惠州60分、东莞50分名列全省第十二。由于我市大赛成绩缺乏,导致在本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过程中明显落后于其他地级市,是全省少数几个未参评的地级市之一,而广东通过认定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共23家单位,列全国榜首。另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市获得的省运奖励0.5枚金牌、10.25分,仅列全省第十六位。在2004年全省体育贡献奖的评比过程中东莞123.8分,名列全省第九,其中佛山1329.3分、广州968.2分、深圳419.8分、肇庆208.3分、汕头168分、湛江153.3分、珠海152.3分、中山127分。国际国内大赛的成绩我市明显相对落后于佛山、汕头、肇庆、湛江、珠海等兄弟市,为我市备战2006年省运会带来一定的压力。

由于东莞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给我们的运动选材带来了很大困难。具有本地户籍的家庭不愿让子女投入艰苦的业余体育训练,而参加省运会的运动员必须 有东莞户籍,况且我市在运动员引进上有所限制,势必导致我市运动选材困难,高水平的运动尖子缺乏,这将是我们竞技体育工作面临一个巨大挑战。从长远视角审视我市竞技体育的发展,积极向省、国家输送高水平运动尖子,着眼“06亚运”、“08奥运”、“10亚运”,争取有莞籍运动员参加比赛,并取得好的成绩,尽快改变目前我市国际国内大赛成绩缺乏的局面,突破制约建设体育强市的瓶颈,除了体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努力工外,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支持。

(二)立足建设健康城市、构建和谐东莞,我市群众体育工作任重道远

在市十一次党代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使运动成为群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构建便民利民体育服务体系,培育优秀体育人才,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发展体育产业,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刘志庚市长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健康城市的体育事业发展思路。关注全民身体健康,构建和谐东莞,将是我市全民健身工程深入推广的关键。现实与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达到理想的目标,我们还要克服面临的许多困难,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1.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尚待完善

目前,我市体育场地建设现状存在着场地设施区域分布不均衡和场地设施功能配套不够完善的问题。各镇区的经济发展有差异,导致了区域体育场地设施的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在全民健身广场的建设上,我市各镇都建有的文化广场、公园,但因功能单一,多以开展广场舞为主,辅以简单的健身路径,全民健身的功 能不够完善。另外,我市虽然建设不少体育场馆,但是场馆的使用率不够高,管理不够科学,如何提高场馆的使用率、完善管理成为目前场馆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随着我市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目前已有的体育场馆已不能满足举办国际高水平赛事的要求,兴建一座至少能容纳8000人以上的综合性大型体育场馆成为必需,才能真正反映东莞经济实力和城市形象。

2.关注社区体育工作和外来工身心健康将成为群体工作的焦点

社区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部分,社区体育工作也逐渐成为群众体育工作的主体。我市各镇区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群众健身效果凸显,但在社区体育工作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够的环节。社区体育发展缺乏的有效政策扶持,社区全民健身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有待加强,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缺乏指导。我市作为外来人口众多的城市,关注外来员工生活成为构建和谐东莞的关键,群众体育工作也必定不断注重外来员工的身心健康。3.群众健身服务和体育赛事组织水平有待提高

我市的群众健身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各镇区体育组织力量薄弱,社会体育指导员力量不足,仍是影响我市群众体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缺乏专职专业人员,势必影响到为群众提供健身服务的水平。此外,大赛经验严重缺乏。我市经济社会水平已经发展到有能力、有需要承办国内国际大型赛事的程度,虽然我市从未停止过承办各种大型赛事的部分项目或一些单项赛事,但仍缺乏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富有大赛组织经验的骨干,有必要积极培训和储备一批业务骨干,为今后我市承办大型 赛事做好充分准备。

(三)体育市场管理职能需进一步加强

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正确的法规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产业的根本所在。如何多渠道、多层次挖掘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彩票、体育产品四个市场的经济潜力,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根据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体育必然逐渐完成一个从事业到产业的转轨过程。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相对还是比较滞后的,健身服务业初具规模,却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规范制度的制约,市场经营盲目性大,经营状况不景气,竞赛表演业薄弱,缺乏体育竞赛表演业运作的机制、人员和组织。随着我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按照省市的规定,我局撤销了审批《体育经营许可证》,如何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监管成为我市体育工作面临的一道重要考题。我市的体育市场正当起步,需要加大扶持力度,使之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一支新兴的力量。为使市场监管不缺位,维护市场秩序不乏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市体育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能,一方面做到在《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积极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市场管理办法和机制;另一方面,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力争开拓东莞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四)其他方面

由于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只设到县(处)级,而东莞市是不带县的地级市,市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对32个镇区进行业务指导。而各镇区是不设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绝大多数镇区是由党委 委员或宣教办公室兼管体育行政工作,部分镇区连兼职人员也没有。近十年来东莞的经济进一步加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运动健身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各镇区的群众体育活动方兴未艾,体育市场逐步发展,出现不少体育经营个体户。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市各个镇区组织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多达近100次,参与群众超200万人次。目前,各镇区的体育发展的规划、体育竞赛的组织、体育市场的管理、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等问题,需要由专门体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及由有关人员进行落实。市体育局一直以来积极推动镇区体育编制问题的落实,目前,虎门镇已成立体育运动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希望市人大呼吁我市尽快成立镇区体育管理部门,落实有关人员的编制,从而加强各镇区体育工作发展。

镇区训练基地的硬件设施有待改善。部分镇区承担着我市训练基地,然而部分基地的设施条件仍有待改善,如虎门镇承担的划船项目,作为我市的重点项目,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训练场地受到周围环境污染的影响。由于周围工业发展,工业污水都排放到划船训练水道,严重影响平时训练。为了保证划船基地的正常训练、竞赛工作,训练场地的基本条件急待解决。

三、未来五年我市体育事业的工作思路

(一)构建完善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组织机构,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广 泛参与、条块结合的健身组织网络。逐步建立各单项体育协会,负责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宣传体育文化,组建、培训体育骨干队伍,组织、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各镇(区)、居委会(社 区)、村委会、企业也要根据实际成立体育协会。

第二,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建成一批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现代化的体育设施。体育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管理科学,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根据我市的实际,到2010年要建成2座市级、标志性体育设施(新体育馆和运动学校)。各镇区基本要建有一个具有5项以上体育项目的全民健身活动阵地(包括体育馆、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广场、文化公园等形式,内应具有游泳池、露天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门球场、健身路径器材等多个运动项目,有条件的可建设网球场、体育场等)。要求100%的村委会(社区)建有一个标准灯光篮球场、“三点一苑一室”(三个健身点、一个健身苑、一个健身室),实现村村有健身路径。争取到201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公用面积显著提高,同时最大限度实行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实行体育资源共享。

第三,促进群众体育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每年举办全市性、已形成品牌的体育赛事活动,并推动各镇区形成自己的体育品牌;争取承办2-3次国际性、全国性大型赛事,以举办大型赛事为契机,从而推动各镇区体育赛事、活动的举行,带动全市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到2010年全市体育人口达到总人口的50%以上,城市街道办事处全部达到省体育先进社区标准。

第四,建立科学规范的全民健身服务网络。随着群众体育意识普遍增强,全民健身服务网络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到2010年,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500人;市滨江体育公园作为我市全民健身活动示范点,将建立 市国民体育监测中心,配臵科学监测仪器,为群众身体状况、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数据和正确的指导方案。并联合教育部门,指导建立全市中小学体质监测制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条件的镇区、村委会(社区)、企业建有全民健身指导站(辅导站)、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等。

(二)深化业余训练改革,健全有效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效益,以可持续原则发展我市竞技体育,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深化业余训练改革,发展培养一批新的优秀体育苗子,争取向国家队、省专业队输送更多的运动员。

首先,争取领导重视和政府支持是开展业训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当前业余训练体制正面临着一个改革和转型的过程,只有争取政府和领导的重视,才能有效解决体制转变中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基层业余训练的基地和网点学校,必须依靠相关行政政策的优惠,提供业余训练工作者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才能维持不断扩大业余训练规模,提高业余训练质量。

其次,调整项目布局,突出重点,拓展省运“争金”项目。竞技体育项目的开展围绕奥运、全运和省运的项目设臵,结合东莞的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布局项目结构。巩固游泳、射击、举重、乒乓球、皮划艇等优势项目,大力发展田径、体操等重点项目,突破篮球、足球等受群众喜爱、影响大的球类项目。在优先投入重点项目的同时,兼顾个别其他地市开展少的项目,争取 在重点突出的情况下,有所新的突破和省运全面夺分,拓展省运会争金点。在全面分析各项目的运动特点和其他兄弟单位的实力情况,在巩固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省运的争金点,加强分类指导,提高东莞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第三,坚持体教结合,创新业余训练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出路。有效统筹管理全市的业余训练规划和项目布局,管理市体育运动学校,指导业余体校的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估。完善各镇级体校、传统学校和学校体育网点的建设和发展,抓好省级单项重点后备人才基地和单项重点项目班的建设,真正把各级学校和项目班建设成有人员、有经费、有训练、有场地器材的后备生产线。开拓新思路、新办法解决新时期业训工作面临的困境,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竞赛制度和运动员、教练员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效益最大化为工作目标,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体教结合工作,有效解决在训青少年的文化课学习和部分运动员的毕业出路问题,鼓励企业、个人办体育,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投入青少年业余训练。与教育部门合作,改革基层业余体校的办学体制,以镇级中小学为支点,对优秀运动员入学实行一定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学生从事业余训练。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集资“退役优秀运动员奖励基金”,为退役优秀运动员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鼓励运动员自身转型和提供更多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探索一套适合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训练模式,不断调动各类人员和社会各界力量,多渠道、多途径,努力开创东莞业训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加强训练队伍的管理,提高全市业余训练骨干的业务 素质。重视和加强训练队伍的管理教育、思想政治和管理干部自身建设等方面工作,加强体育道德作风建设,狠抓反兴奋剂工作,杜绝不正当的行为手段,维护公正、公平的竞技体育秩序。全面加强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业余训练组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体育项目的运动规则和发展趋势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教练员必须重视知识的更新,和自我发展,鼓励教练员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第五,合理引进人才,扩大选材范围。以“立足本地、发扬优势、突出重点、培养人才”的指导精神,结合东莞的实际,个别项目根据目前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遵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合理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部分重点项目考虑适当引进人员,要以达到可以填补没有夺冠实力运动员的空白。在全市形成良好的选材机制,扩大运动选材范围。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选才、训练、输送、竞赛、跟踪及安臵优秀运动员的体系,使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六,改善市、镇两级体校、训练基地的硬件设施和基层教练员的待遇。按照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训练基地和后备人才基地的标准,配套建设科学训练的硬件设施。加强对运动学校新建工作的指导,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功能设施,良好的训练的场地和学习生活环境。改善各镇级重点体校和训练基地的生活、文化教育条件,确保后勤保障工作与训练工作同步发展。进一步整合与训练相配套的训练硬件系统,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完善配套科医条件。重点办好体育运动学校和游泳中心,加强省单项人才后备基地和重点项目班的建设,抓好体育传统学校和各镇体校、网点 校的管理,形成有效的业余训练网络。努力改善基层教练员的待遇,提高教练的工作积极性和训练质量。训练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和科学化,训练设施、训练水平要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三)加快我市体育产业的发展,规范体育市场运作 借东莞建设制造业名城的契机,积极扶持我市体育的品牌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体育服务业,多种经营项目的体育健身娱乐业。建立公平竞争、成熟发展的体育市场体系。

第一,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和调整体育经营布局,完善体育经营的后续监督,建立有效登记、统计全市体育产业指标体系和制度,引导全市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登记、统计和整理分析制定符合东莞实际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调整体育产业经营项目布局,防止泡沫经济和重复建设。

第二,重点培育健身服务市场,积极开发竞赛表演市场。加强体育健身宣传,倡导健康、运动、休闲的现代生活方式。各镇(区)体育部门结合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发展各具特色的体育服务业,满足广大群众高质量、多层次的健身娱乐需求。积极引导体育消费特别是乡镇体育消费,推动健身娱乐市场发展。充分挖掘和整合竞赛资源,结合东莞本地的传统和优势,逐步形成品牌赛事的优化布局,开发、承接各类型的体育赛事。鼓励和支持企业与个人投资股份制职业俱乐部和专业化中介公司,实现竞赛主体的多元化。倡导各体育部门的合作,实现场馆资源、专业力量和市场资源共享。

第三,努力拓展体育彩票市场。通过宣传和鼓励政策,大力提高体育彩票销售量,规范销售行为,强化网点资金管理,提高 我市体育彩票的安全防患能力。与财政、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坚决取缔各种以有奖销售或抽奖方式变相发行彩票的行为,加大对民间私自发行彩票、代销境外“六合彩”等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正常的体育彩票市场秩序。

第四,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采取有力措施扶持鼓励我市体育用品生产的品牌企业,支持企业创著名商标、推进企业资本运作、企业管理、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产品质量等方面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利用东莞独特的地理位臵和经济基础,发展东莞体育用品市场,扩大体育消费需求,促进我市体育用品的大发展、大提高。

5.庐江县文化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五

近年来,我县提出开展“人文庐江”建设,全县文化事业在省、市、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的精心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文化工作呈现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全面繁荣文化艺术,文艺精品叠出。

1、群众文艺表演团体健康成长。县文化艺术团、群英艺术团、汤池业余文化艺术团等五家民营文艺团体,这些文艺团体面向基层,服务“三农”,成为活跃在农村文化市场的一支生力军和繁荣基层演出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安徽省“双百工程”示范点——庐江县文化艺术团2006年以来演出1740余场,创作705个文艺节目,行程89000多公里,受教育人数达百万人,演出剧照千余张。2009年12月,该团被安徽省文化厅授予全省首批文艺表演“百佳剧团”荣誉称号。

2、文艺创作成果丰硕。2009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主办的“五个一工程”和“温馨的巢湖”歌曲征集活动,我县苏昉、邱定宏作词作曲的《山水歌谣》、《乖乖隆的冬》、《巢湖里有座姥山》几首歌曲分获二、三等奖和入围奖。2009年4月,汤池镇彭小波的《一本好书,一座灯塔》在安徽省农家书屋读书征文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二)快速推进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网络。2008年至2010年初,泥河、同大、盛桥、汤池、白山、乐桥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相继建成,郭河镇综合文化站建设10月底全面完成,乡镇文化站建设总投资280余万元;已完成村级农家书屋建设122个,完成投资244万元;争取各类文化建设项目建设资金646余万元。2009年5月,我县争取省文化 厅支持,已获总投资80万元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庐江县支中心和119个村级信息接收点设备,现已完成主体投资,进入设备对接调试阶段。与此同时,县级文化“两馆一院”(即图书艺术馆、博物馆、庐江大剧院)招商工作于2009年9月底启动。

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完成有线电视联网的214个村,数字微波接收的18个村,施工质量高、入户率都在85%以上,有的点达到95%以上,2009年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在全市评为第一名,在县民生工程评比中为第三名。建成400米标准化田经场(中央足球场)、综合训练馆、全民健身中心等。

(三)规范管理文化(新闻出版)市场,扫黄打非工作显成效。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以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为手段,严厉惩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2006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4414余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4704余户(次),收缴非法物品(音像、书刊)22668余件,执行经济罚款30余万元,取缔无证照经营场所85户,收缴赌博游戏电路板、赌博机等405块(台)。

(四)不断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举办各种大型节日庆典、纪念文化活动25次,经常性地举办县城广场文艺演出;农村电影“2131”工程顺利实施,五年来下基层放映电影5000余场次,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县图书馆进行达标改造,五年来共接待读者7480人次;2009年、2010年“送书下乡工程”送出图书17100余册,价值约45万余元;县文化馆举办农村文艺骨干培训班2次,辅导农村文化户112户(次),人均年下基层服务15天(次),编排各种文艺节目238个。

(五)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在县政府的重视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支持下,顺利实施第三次全国文 物普查工作。目前,田野调查阶段的工作基本完成,普查覆盖率达到100%以上,新发现文物点38项,复查老文物点217项(其中消失文物40项),合计255项。加大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长庆故居部分设施进行保护性维护,周瑜墓2008年9月28日竣工举行隆重的开园仪式,正式对外开放。我县现有出土文物15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9件,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184件;另有2件文物被省博物馆征集展藏,有1件国家一级文物送展省建国六十周年精品文物展。2007年庐江县临湖尉墓出土文物震惊全省考古界。全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工作,完成县级保护项目4个(其中市政府公布保护项目4个,省政府公布保护项目2个)

(六)整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1、明确定位和规划,明晰发展方向。天然的温泉,秀美的山水,源远的佛教文化,厚重的人文资源,优越的交通区位和周边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的客源市场,使庐江成为省内外众多商家和旅游企业关注和开发的热点区域。近年来,我县提出着力打造“人文庐江”,发挥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明确了以山水为骨架,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为主题,以冶父山、汤池、周瑜墓为主体,在规划期内将庐江县逐步建成为“5区1带”主题突出、功能互补、系列化、网络化,能适应多层次游客需求的合肥市近郊以及皖中旅游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并在全市率先设立“庐江县旅游局”。

2、推进项目实施,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通过优化旅游综合环境,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建设了黄山芙蓉谷汤池连锁项目九峰原始风情园、国轩·雅典娜温泉旅游度假村、中华影视产业基地、万振逍遥别院二期、汤池九福民俗欢乐园等重点项目,提升了我县旅游产业品位和知名度。

3、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挖掘我县旅游发展的潜力。庐江拥有汤池温泉文化、冶父山佛教文化、以周瑜为代表的三国文化和以丁汝昌为代表的淮 军文化,为了彰显这些资源优势,开通了庐江旅游资讯网站,编制了《庐江三国文化寻踪》、《庐江旅游指南》、《庐江县乡镇旅游开发参考》和“庐江旅游邮政贺年卡”等,建立让外界了解和感知“开放庐江、魅力庐江”的信息平台。同时,策划了庐江茶文化节、葡萄文化节和美食文化节等节庆,开展旅游、民俗、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实现“以节兴旅、以旅兴农”的目的,对地方知名度的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品位的提升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

(七)构建起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1、发挥体育部门职能作用,调动全民健身积极性。作为“全国体育先进县”,我县制订了“完善机构,健全组织,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工作思路,通过成立县全民健身活动委员会,加强宣传和指导,组建体育协会,发展全民健身运动。

全县目前共有乒乓球、篮球、象棋等各类单项协会10个,会员已发展到200多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及体育骨干180人,20多个固定活动场所的晨晚练点,37套户外健身路径。

2、充分运用体育中心这个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近年来,每年都常规性地开展县直机关职工运动会、环城长跑、篮球等各项比赛,县体育中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利用节假日常年举办篮球、乒乓球、保龄球、游泳、跆拳道等培训班,2006年以来,近万人次青少年、2000多人次成年人参加了体育夏令营和各类培训班。

3、鼓励、引导各基层单位开展经常性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生篮球、乒乓球等比赛,丰富了学校体育活动,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指导县直单位组织职工体育活动。并在庐城规划建设12个晨练点、乡镇15个晨练点等,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八)竞技体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借助专业训练手段来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重点在跆拳道、拳击、散打、摔跤、健美操等优势项目上取得突破。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县运动员获田径跳高(单项)比赛铜牌;在全省拳击锦标赛上,获得54公斤级、48公斤级两个第三名,全省青少年散打锦标赛第2名、第5名。

五年来,尽管我县的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现行管理机制顺而不畅、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经费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设备还相对薄弱、文化产业发展观念陈旧、思路不宽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县将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群众素质、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为目标,以“十二五”规划为统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开展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县城、安徽历史文化名城“四城同创”目标,把我县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人文城区,展示庐江人民热情友好、文明礼貌、进取向上的人文精神风貌,使庐江人文精神成为我县的特色品牌。

(一)切实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不断提升理论武装水平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创先争优”和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利用举办县委中心组学习、庐江县经济发展与干部学习论坛和创办理论专版等形式,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和理论宣传,加强全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程,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全面提升理论武装水平。

(二)着力提升庐江城市文化品位,不断塑造庐江新形象

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四城同创”目标,立足于合肥经济圈和皖江示范区重要城市,深度挖掘庐江文化特质,着力加大庐江城市文化形象的推介宣传力度,唱响“周瑜故里”品牌,打造“温泉之乡”名片。通过举办一系列文化节、发展论坛、征集形象宣传语、街道命名等活动不断提升庐江的对外形象 和知名度。

(三)稳步推进科教文卫体和思想建设,不断丰富人文内涵

1、加强科教文卫体和思想建设,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送科教文卫下乡活动,围绕鸡蛋助学育才工程、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和校园安全工程等重点工作;精心策划重大教育宣传题材;加强传统文化建设,打造我县孝道文化品牌;发展红色旅游文化;以重大节庆日为重点,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健身等活动。

2、推进全省文明县城、文明乡镇建设。在巩固上年度文明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启动新一轮文明创建工程。组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星级宾馆、星级农家乐员工服务技能大赛、“感动庐江十大人物”、感动教育新闻人物等系列评选活动;推广龙桥“知荣明礼”综合试点工程,广泛宣传“建设和谐乡村,争创沈浩式干部,争当新型农民和职工”的重要意义。

(四)全面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1、全面加强体育、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东新区体育中心、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县文化艺术中心、广播影视传输网络等建设进程;开工建设县广电中心,适时新建大剧院、图书馆、文化馆,完成文化馆、图书馆老馆舍改造达标工作。

2、结合大庐城建设规划,加快休闲广场建设。加快塔山公园、城东水体公园的建设,适时启动环山公园和小乔公园建设,努力在不同方位建造一座休闲广场,逐步提升塔山、绣溪、莲花泊、城东公园的文化品位。

3、各镇和新农村示范点努力建设一批符合当地实际的休闲广场,着力提高群众的生活舒适度。

(五)继续推进新闻事业稳步发展,不断增强新闻引导能力

正视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庐 江知名度;加强新闻管理制度,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驾驭能力;加快党委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提升网络舆情监测疏导水平;建立健全新闻宣传阅评和奖励机制;组织实施重点宣传工程,县广播电视台着力打造一批品牌栏目;整合全县宣传信息资源,创建庐江新闻网,办好《庐江手机报》。加强属地网站管理。

(六)大力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不断挖掘利用地域文化。加强武壮公祠等重点文物资源保护、历史名人研究力度。加快推进武壮公祠回收、吴长庆旧居散落文物收藏和周瑜墓园申报“国保”工作,协助岗湾片区旧城改造指挥部开展对古建材料及重点建筑保护工作,尽早开工何氏根亲文化园、抗日名将孙立人故居三期,积极筹建淮军纪念馆,设计好刘秉璋墓管理用房陈列内容,制定魁星楼文物布展方案。利用周瑜文化研究会等交流平台,加大对庐江藉历史名人的研究,并及时转化研究成果。

(七)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出文艺精品

1、加大文艺队伍建设,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强力推进我县文艺事业的全面繁荣。组织编纂《庐江人物》、《周瑜与三国文化》、《诗词中的庐江》及《庐江文学艺术系列丛书》、《庐江文艺》等文艺力作;建立文艺奖评比机制,重奖在文学创作、文化研究、文艺表演等方面的突出人才;积极筹备县作家协会、工艺美术家协会和舞蹈协会等艺术团体,整合书画类艺术团体,不断发展壮大和扶持民营艺术团体。

2、强化宣传队伍自身建设。加强骨干通讯员和专兼职通讯员队伍建设,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新闻信息管理力度,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协调机制,努力构筑大外宣工作格局。

为了确保以上思路得以顺利实现,把人文庐江建设这项系统工程、惠民工程和长期工程落到实处,我县采取以下几点保障措施。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各相关部门将人文庐江建设纳入年初发展规划,纳入党委和政府年终考评内容,并成立相应的组织加强领导,要排出项目计划表,安排专人负责项目推进。

二是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县财政加大对人文庐江建设资金的投入,将人文庐江资金列入预算,专款专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镇也根据财政情况参照执行。

三是明确责任,强化落实。各镇各有关部门把推进人文庐江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启动人文庐江建设通报制度,县两办会同县委宣传部不定期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要求各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意见,要定期开展专项活动自查,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6.体育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六

丽江市气象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丽江市气象局局长

何其晶

2010年6月26日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杨副市长:

2004年10月,在丽江气象事业发展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候,省人大到丽江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条例》、《云南省气象条例》的执法检查。那次执法检查对推进丽江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关心支持下,丽江气象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此,我代表全市气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对省人大执法检查组、丽江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及各部门领导长期以来给予丽江气象事业发展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们又迎来了省人大对丽江贯彻实施气象“一法两条例”的执法检查,我们坚信,这次执法检查必将更有力的推进丽江气象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就丽江气象事业发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丽江气象部门基本情况

丽江气象事业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其前身为1942年“二战”时期因“驼峰航线”航空需要而建立的丽江机场航空气象站。全市气象机构大都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目前,全市有市气象局、玉龙、华坪、永胜、宁蒗县气象局5个气象机构。有在职职工8

5人;退休职工42人,大专以上学历63人,其中本科学历24人;有中级以上职称42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丽江拥有气象工作业务门类最为齐全,台站级别最高的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主要开展的气象业务工作有: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辐射仪器定标、气象卫星可见光通道定标实验、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气象科研、气候变化监测评估等。丽江气象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努力实现公共气象服务让公众满意,决策气象服务让领导满意,专业气象服务让用户满意。在云南省气象局、丽江市县党委、人大、政府的领导关心支持下,丽江气象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气象基础业务始终保持全省前列;气象预测预报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台站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建立。2000年全市气象部门建成“文明行业”;市局和华坪县气象局为“省级文明单位”;永胜和宁蒗县气象局为“市级文明单位”。

丽江市气象局:始建于1950年9月,目前,有在职职工44人,退休33人。下设办公室、业务科技科、计划财务科、气象台、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雷电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承担全市气象事业发展的规划计划和管理工作。主要业务有:多普勒天气雷达、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气象科研、气候变化监测评估等。

玉龙县气象局(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2007年4月成立。其前身为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2004年丽江城市规划修编,城建规模扩大,丽江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遭到影响破坏被迫迁建。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云南省气象局的鼎力支持下,经过艰难的工作,2005年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中国气象局批复同意丽江国家基准气候站迁建。2006年完成全部迁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安装,2007年1月1日在新址正式开展工作,丽江国家基准站迁建后从市局独立分设。同时,按气象部门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要求,以丽江国家基准站为依托成立了玉龙县气象局。玉龙县气象局有在职职工16人,主要业务有: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辐射仪器定标、气象卫星可见光通道定标实验、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气象科研等。玉龙县气象局是国家最高规格的气象观测站,在全国乃至全球气候观测站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观测资料参与全球交换。在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上要求也是最高的。

华坪县气象局:建于1956年12月,国家基本气候观测站,五类艰苦台站。省级文明单位,有在职职工11人,退休职工2人。主要业务有:地面气象观测、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气象科研等。

永胜县气象局:建于1956年12月,国家一般气候观测站。市级文明单位,有在职职工7人,退休职工5人。主要业务有:地面气象观测、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气象科研等。

性改善。同时,依托雷达项目建设,华坪、永胜、宁蒗县气象局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十一五”期间实施的丽江气象事业发展的另一重点项目是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迁建项目。该项目的推进实施更是得到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关心和鼎力支持。为使该项目迅速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三次专题协调会议;委派市政府办公室领导到中国气象局协调搬迁事宜;无偿划拨了17.22亩的建设用地;协调解决了200万元的建设资金。2004年10月,在雷达项目和基准站迁建项目实施最艰难、最关键的时段,恰逢省人大到丽江进行气象“一法两条例”的执法检查,市人大向市政府及市财政、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提出了支持项目建设的具体意见建议和要求,为雷达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和丽江国家基准站的依法顺利迁建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制约丽江气象事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2007年3月,市人民政府第十六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快丽江气象事业发展问题,讨论通过并下发了《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9年8月市政府又下发了《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通知》,有力的推进了丽江气象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气象部门实行的双重领导和计划财务体制在我市得到了有效落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气象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按照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的要求,全市气象部门的省和省以下出台的地方性津贴补贴由市县财政按标准全部列入了本级财政预算,得到全面稳定解决。气象事业发展能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发展项目经费能得到

步统计,164个人影防雹作业点覆盖保护烤烟面积约10万亩,经济林果约2万多亩。每年减少因冰雹等气象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1.5亿元以上。

2、旅游气象服务

旅游业是丽江的又一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旅游气象服务上,我们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加强旅游景区气象综合观测站点建设。在玉龙雪山冰川公园不同海拔梯度建设了4个多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站;在玉龙雪山牦牛坪建成了国家级无人值守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在泸沽湖、老君山、长江第一湾等主要景区也建了自动气象监测站。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主要景区的气象监测网。二是多渠道发布旅游气象信息。1996年以来,先后在丽江电视台两个频道播出主要风景区天气预报;2001年建成“12121”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系统;2003年在丽江纳西网站上设置了市气象台网页;2008年在丽江古城建成了旅游气象综合信息电子显示屏;2009年在丽江政务网上开通了气象资讯网页。多渠道的旅游气象信息发布,极大的方便了游客,使游客在出行前、旅游中都可以随时了解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行程。三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冰雪是玉龙雪山之本,水是丽江古城之魂。但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已造成冰川退缩、积雪减少,古城水源黑龙潭出水量减少、干枯断流等现象。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这些现实影响,我们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每年的降水、气候影响评价等气象信息,以便提早制定蓄水计划科学调度古城景观用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建立长效机制,从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开展玉龙雪山增雪(雨)作业。四是加强旅游气象服务科研工作。完成了《丽江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参与了《玉龙雪山冰川公园白水1号冰川退缩评估研究》。气候变化造成的冰川退缩、积雪减少,古城水源黑龙潭出水量减少、干枯断流等现象是游客和市民关注议论的焦点,直接影响丽江旅游的形象。我局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向游客和市民作出科学的宣传解释。向市委领导呈报了《丽江城区降水与黑龙潭断流对应关系分析报告》。五是切实做好旅游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发展旅游业,基础设施改善是关键。气象部门主动服务、积极配合,参与了丽江机场、大丽铁路、泸沽湖机场等项目的气象观测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开展了云杉坪、玉龙雪山冰川公园、牦牛坪、泸沽湖等索道的防雷工程设计施工,并严格年检制度,确保防雷安全。

3、水电气象服务

丽江水能资源富集,实施“水能富市”是丽江重点推进的战略。近年来,丽江境内的金安、阿海、梨园、鲁地拉、观音岩大型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我局为全部开工建设的水电站开展了气候论证、环境评价、施工服务等全面长期的气象服务工作。为金安电站建了多要素人工观测气象站,开展了为期3年的气象观测。为监测金安电站建设对环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在金安电站坝址上游1000米高程范围内建设了20个5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站。通过网络、手机短信为电站施工建设提供雨情、汛情等气象信息。为丽江的水电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气象服务。

4、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

丽江高层到访接待频繁;高规

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在内的全市多数国家气候观测站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已面临着新的更为严峻的形势。特别是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的环境保护应再引起高度重视,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一是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刚刚迁建完成,迁建时,站址是经中国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丽江市气象、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在既符合国家基准站选址条件要求和永久保护要求,又符合丽江城市长远规划要求的情况下选定的,属城市田园风光保护带,市规划委员会给予了永久保护的书面批复承诺。但目前,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周边已在建高层建筑,虽然尚未影响气象探测环境,但已面临再次遭到影响破坏的威胁。二是目前丽江正着手开展新一轮城市规划,在涉及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周边规划时,应留足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的保护空间。三是迁建后的丽江国家基准站已是观测环境较好,规划建设到位,台站基础设施一流的同级一流台站。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是国家最高规格的气候观测站,选址条件、保护条件、保护级别高,再次迁建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已绝无可能。目前,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的观测环境是符合要求的,现在着手从城建规划上留足保护范围,控制建筑物高度,依法保护难度也不大,而且是正当时,关键是要真正得到重视,从规划建设上解决问题。

(二)防雷减灾行政管理需要依法理顺。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认定;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是国务院设定的气象行政许可项目。而目前气象、建设、质检等部门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存在各自为阵,各自为战的情况。

需要依法规范理顺。

(三)人工影响天气投入机制需进一步理顺。人工影响天气纯属地方气象事业,是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地方经济最直接,见效最快的事业。我市的人工影响天气在全省是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但由于历史原因,管理体制刚刚理顺,人影事业发展相当滞后。存在点多、面广、基础设施差、通讯不畅、缺少规划、建设不规范、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2009年就发生了人员伤亡的人影安全事故。市人民政府为理顺人影投入问题专门召开了会议,市级财政今年也预算下达了专项经费20万元,虽然很少,但已起步。人影受益单位的投入机制怎样建立?投在什么地方?有限的资金如何整合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造成人影事业发展难以长远全面规划,发展缓慢。

7.国内体育类报刊事业发展对策探析 篇七

拒调查了解, 19世纪末期, 我国的体育类办刊从2种猛增到42种;到80年代末仅有体育类报纸50种;而到2000年已超过100家, 种类数超过100种;其中体育类专业性的报纸接近80种, 另有40余家综合类报纸开设了体育类专栏或是副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体育类报刊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势头;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 中国体育职业化改革之后, 体育报刊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阶段, 基本上每个省或市都有超过一种以上的体育报纸和体育刊物, 且发行量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后, 受到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互联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挑战以及体育报刊自身的缺陷, 导致体育报刊面临着发展环境日趋残酷、裹步不前的的境地。

二、加快体育类报刊事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 保持本位和传统特色, 树立品牌, 在探索中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稳步前行

体育报刊显著的新闻价值和独特魅力之所以能够长期吸引受众人群的眼球, 主要还是源自竞技体育, 但也要将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扬。竞技体育新闻的传播, 能够实现人们关注重大体育赛事的心理满足感;而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 能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体育的知识和内容。比如各项运动的规则和制度, 举办地的文化、地理、风情、特色, 体育明星的有关资料等;体育所蕴含的名族精神, 能够很好的教育和鼓舞人们的精神世界, 提升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体育报刊已逐步成为社会和大众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充分利用国内竞技体育发展优势, 带动体育报刊事业的快速发展, 是符合目前我国体育媒体事业发展的需要的。

(二) 利用传统体育文化优势, 促进我国独特魅力的体育报刊全面发展

1)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体育新闻报刊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 与纸质刊物相比较, 具有周期短、传递快、更新快、阅读成本低、阅读方式便、阅读量大及版面与内容更为生动鲜活等优势。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不断挖掘纸质刊物传播的特性, 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稳住原有市场争取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更有利于体育报刊的市场发展需要和拓宽发展空间。网络出版是纸质出版之外期刊开拓的又一条出版渠道, 它丰富了期刊的出版形式, 使纸质期刊冲破自身的束缚, 较大的拓宽了市场发展空间。

2) 专业化、特色化、时效性、权威性。在新兴媒体竞争激烈的当下, 体育报刊仍然有这很好的发展空间, 如果定位准确, 这个发展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专业化、特色化是体育类报刊发展的立足点和基石。审时度势, 与时俱进, 不断创坚持“专业化、特色化、时效性、权威性”发展道路是体育类报刊的内在要求, 也是适应市场需要的客观要求。

3) 市场化、产业化、多元化。市场化、产业化、多元化是任何商品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趋势, 早在20世纪80、90年代, 我国报业就开始了市场化、产业化、多元化进程, 从单一的机关报向机关报、专业纸、行业报、文摘报、都市报等多种类型报纸并存的趋势, 受到这一积极影响, 体育类报刊报纸蓬勃发展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的进步, 体育已逐渐渗透到读者的日常生活中, 体育报刊也随之而生。并在宣传报道体育赛事、体育信息, 倡导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全民体育素质, 宣扬传统民族精神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 国际化、大众化, 实现全面覆盖。体育报刊的封面设计在符合体育本色的基础上, 大胆创新, 要比较新颖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报刊的策划和栏目的设置既要符合国际化的要求, 也要考虑到国内大众的阅读需要, 努力实现全面覆盖, 才能有效提高体育报刊的市场占有率。

(三) 从体制和制度方面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体制和制度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石和保证, 只有体育事业的发展繁荣昌盛, 体育报刊才能树立自己的地位, 并能够需求到适合自己的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制度和体制不断改革的推动下, 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必经之路。既然报刊已经成为商品, 既不能依赖于体制和制度, 也不能依赖与市场, 只能去适应。大版面、高厚度、过分娱乐化已经不能够吸引体育爱好者的眼球。不高不低、不大不小、不长不短, 准确定位。

(四) 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是体育报刊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市场是平台。及时并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市场的需求量和消费方向, 才能更好地为体育报刊的生存找到发展方向。国内的体育报刊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的特点的市场化发展运作。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 之后, 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我国的许多运动项目已经逐步走向职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这也为体育报刊业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 利用市场平台通过广告植入、广告赞助、广告宣传, 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和读者覆盖面。

2) 竞争是动力。市场竞争是必然的, 也有利于推进体育新闻媒体的市场化进程。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行业发展与成长的原动力, 俗话说得好“有压力才有动力”。品牌多了、物质丰富了, 不仅促使各行业提升自己的品牌地位和质量, 也会通过改良生产和经营降低成本, 不断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价格优势。

3) 管理是催化剂。有效的管理、睿智的决策、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良好的运营机制、默契的合作关系、良好的企业文化都源自高效的管理。体育报刊业主管单位或主办方和企业一样, 需要运用高效的管理来提升自身的内在工作效率与质量以及外在品牌形象。没有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约束, 就不能保证市场的稳定和公平化的竞争, 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是市场、客户和商家的内在要求。简言之, 体育新闻没的发展也不能脱离经济规律, 规范化管理是保证体育新闻媒体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4) 理念是航标。只有不断开拓和创新思维, 在体育报刊的策划、选题、采编、设计、内容、广告、宣传等各方面狠下功夫, 切实提高体育报刊的内容质量、新闻时效、客观评价、有力指导。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体育报刊要想获得理想的生存空间, 就必须把报道的重点从场内转到场外, 挖掘围绕体育比赛本身相关的独家新闻, 把握好落脚点。

参考文献

[1]黎莎.近30年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回顾[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8.体育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八

关键词:桎梏 体育事业 和谐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199-01

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是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提前下进行的,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无形之中带动了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人们通过对竞技体育的关注也无形中提高了体育意识,提高人们的健身、消费的意识,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在这种竞技氛围中去偏重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会更有成效地缩小与两者之间的差距。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在政策导向方面要加大力度,各地方各部门在具体实施操作方面要加强协调,而且要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也要求我们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长抓不懈。

1 狠抓基础,学校体育仍然是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的很多政策文件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的把握是很正确的,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倡导“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等等,并且出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习惯,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和健全人格,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等等这些都对我国的学校体育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学生体质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根据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整体下降。2005年与1995年相比,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已连续10年下降,耐力素质已连续20年下降。

更让人迷惑的是许多体育教师们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台后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上体育课了,从2000年开始以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到2007年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补充和修订,期间反反复复地被提出很多质疑,理论学者和实践专家们是各执一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在雾里云里中摸索。

2 稳步推进,完善体制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一步

我国的体制改革要缓慢深入大胆地进行,针对管理体制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要针对重点,管理法规要完善,监察要到位,部门分工要明确,职能要充分发挥,各司其职,各就其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面临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推进。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以及机构改革,既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总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项配套改革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同时还是理顺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总会、奥委会、项目管理中心、单项运动协会及其他社会体育组织关系的前提。因此,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体育公共决策应实现由微观直接干预(包揽一切体育事务)向宏观间接调控(分级管理、授权监管)的转变。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2年8号文件中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的要求。要完善就必须进行改革,要改革就必须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才能达到“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的目标。我国的国情国力要求坚持竞技体育管理举国体制。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基础是我国竞技体育坚持举国体制的客观社会基础。中国的举国体制再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会继续的,但是是在完善中发展和坚持的。当前我国体育体制在多方面存在问题,完善势必会改革,但是不能盲目进行,按照科学发展观,立足国情,找准问题进行我国的体育改革才会卓有成效,所以缓慢推进,完善体制是我国体育发展今后要走的重要一步。

3 重在落实,推进建设体育强国路径中全民健身是重点

目前,我们国家的体育政策导向或是工作重点正在发生转变,在竞技体育要继续保持的同时,体育强国的战略就是要加大全民健身的力度,提过国民体质,倡导科学健身的理念,为此刘鹏在2010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努力实现群众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要积极推动政府履行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争取更大的重视与支持;立即启动各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研制工作;大规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政府的正确的导向给大众体育注入了活力,有利于大众体育的发展,实施并且要积极开展是下一步的行动。

4 脚踏实地,体育事业大发展面向社会化、生活化

由于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运作都是由政府统一计划、组织、实施的,然而随着人们对体育需求的增加,这种政府管办合一的状态,无论是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体育经费问题等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所以向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具体微观运作体育赛事或是体育活动的一种符合体育发展的趋势和状态。体育的生活化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体育的观念、形式、内容等要素广泛地渗透到我国社会各个方面,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种趋势和状态。

我国体育的社会化和生活化的发展是越来越明显,现代体育日益成为一项全球化的社会性活动,各国都在大力推广和发展体育项目,随着我国大众体育健身的来临,我国的体育发展也必然会沿着这一趋势发展,而且现代体育正在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的重点内容,体育运动的实践性和观赏性是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去的基本特点,通过体育满足人们的内在需求,这是我国体育在发展中所要注重的。

参考文献

[1]唐宏贵.对中国体育消费的社会学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

上一篇:信用社主任岗位职新下一篇:纪检书记个人述职述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