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读范文

2024-09-30

陶罐和铁罐读范文(共11篇)

1.陶罐和铁罐读范文 篇一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王朝的御厨里,有一只骄傲的铁罐和一只谦虚的陶罐.铁罐非常瞧不起陶罐,还经常奚落它,看不起它。对此,陶罐不放在心上,还想与它和好,把它当作好兄弟。可铁罐就是蔑视它,羞辱它。最后御厨塌了,两只罐子掉在了地上,被埋在土里。很多年过去了,人们挖出了陶罐,擦干净和它当年在御的时候一模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这时陶罐没有忘记铁罐兄弟,它让人们去挖铁罐,而铁罐早已氧化的无影无踪。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能学习铁罐那种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要学习和发扬陶罐谦虚克制的精神。如我们班的王小刚学习不好,小利不爱和他玩,他虽然学习不好,但是他体育劳动方面很好。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光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想到这儿我又想起了老师曾说过的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陶罐和铁罐读范文 篇二

本课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展开情节。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有二: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 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 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片段一:初读感知, 渗透学法指导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 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 现在请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读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大屏幕出示学习要求:1.边读边勾画出生字新词, 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 再联系句子的意思加以理解, 并在课文中加以批注;2.边读边想一想, 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说一说;3.课文中的铁罐和陶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

师: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生1:铁罐很骄傲, 瞧不起陶罐, 陶罐很谦虚, 不跟铁罐计较。

生2:铁罐看不起陶罐, 常常奚落陶罐, 羞辱陶罐。

生3:铁罐非常傲慢, 自认为很坚硬, 常常奚落陶罐, 嘲笑它懦弱, 还说和它在一起感到羞耻。

生4:许多年代过去了, 陶罐还完好无损, 成了有价值的东西, 而铁罐连影子都找不到了。

师:“奚落”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生1:“奚落”在课文中是说铁罐看不起陶罐, 故意讥笑、讽刺陶罐。

生2:我认为“奚落”在课文中还有挖苦、羞辱的意思。课文中因为铁罐看不起陶罐, 所以挖苦、羞辱陶罐。

师:真会动脑筋, 他是联系平时生活中的积累来理解。

师:老师还有一个地方不明白:前面一个同学说铁罐很骄傲, 另一个同学说铁罐很傲慢, 谁能告诉老师“骄傲”和“傲慢”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一样吗?

生1:我查过字典, “骄傲”是自以为了不起, 看不起别人;“傲慢”是轻视别人, 对别人没有礼貌。课文中的铁罐不仅自以为是, 看不起别人, 还对陶罐傲慢无礼。

生2:我觉得“骄傲”和“傲慢”是近义词, 在课文中的意思不完全一样, 课文中的铁罐太骄傲, 才会对陶罐一点礼貌都没有, 所以后面才用“傲慢”这个词语。

师:这两位同学理解得真好。“骄傲”和“傲慢”在课文中两个地方出现, 前面的“骄傲”是说铁罐自以为是, 看不起别人。后面的“傲慢”是说因为它太骄傲, 所以常常奚落陶罐, 对陶罐一点礼貌都没有, 它们是近义词, 意思不完全一样。

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提示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要用上骄傲、奚落、谦虚、文物、无影无踪几个词语, 先同桌议一议, 再告诉同学们。

(出示说话练习:课文中铁罐因为________, 所以________陶罐;陶罐________, 许多年代过去了, 陶罐________, 可铁罐却________。)

(点评: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是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求。教师通过学习提示, 引导学生采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词典、联系生活积累等方法学习生字, 理解新词;师生讨论中抓住“奚落”、“傲慢”两个关键词语初步感知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片段二:品读对话, 感受人物形象

师:请默读第2~10自然段, 边读边勾画出描写铁罐和陶罐的对话及其神态的句子, 找出重点词语, 仔细想一想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学生边读书、边勾画、边思考。)

师:谁来按课文的顺序说一说作者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的词语?

生1:课文中先写铁罐用傲慢的语气问:“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板书:傲慢) 再写铁罐带着轻蔑的神气骂陶罐是懦弱的东西, (板书:懦弱、轻蔑) 后写铁罐十分恼怒, 让陶罐“住嘴”, 并说:“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生2:课文先写陶罐谦虚地回答, 再写它跟铁罐争辩, 最后写它不再理会铁罐了。 (板书:谦虚、争辩、不再理会)

(教师引导理解上述板书的词语。)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不仅找到了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的重点词语, 还初步理解了它们对话的内容。现在按照自己对对话和重点词语的理解, 同桌练习朗读对话, 要读出铁罐傲慢无礼、轻蔑、恼怒的语气, 读出陶罐谦虚、争辩、克制的语气。

(学生同桌练读。)

师:现在请两位同学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先后请多组同学朗读对话、边读边点评。)

师:从以上分角色的朗读中, 老师已经感觉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懦弱。

(点评:“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是课程改革提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方法。以上教学片段, 教师指导学生抓住铁罐和陶罐的对话, 采用“默读对话, 找出关键词句;试读对话, 体会人物语气;品读对话, 感受人物形象”三个步骤,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关键词句, 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在读中感受人物形象, 有效地突出了教学重点。)

片段三:合理想象, 训练学生思维

师:同学们读得不错, 但是老师有个问题要请教大家, 课文第5自然段在写陶罐与铁罐争辩时, 最后一句话“说到盛东西, 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用了省略号, 你们能告诉老师陶罐还想说什么吗?

生:我觉得陶罐是想说它比铁罐好看。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课文后面说陶罐从泥土里拿出来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师:说得太好了, 他很会读书, 能联系课文后面的内容来思考问题。这里为什么要省略掉呢?

生1:课文说陶罐很谦虚, 我想是它不愿意说出来。

生2:我觉得是铁罐不让它说, 话还没说完, 所以用省略号。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2:因为课文第6自然段中说, 铁罐恼怒了, 让陶罐“住嘴”。

师:有道理。老师认为陶罐还有很多话要说, 但是铁罐很霸道, 不让它说, 所以课文用了省略号。大家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想一想陶罐还会说些什么。课后用本子把想到的话写下来, 下节课在班上交流。

(点评:语文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文中出现的省略号本来不是三年级学习的内容, 但老师抓住这个省略号, 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理解陶罐说的话, 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陶罐想要说的话, 再将想到的话写下来。这样做, 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达到阅读、思维、表达的有机结合。)

片段四:言意兼得, 体会文中道理

师:现在谁来告诉同学们, 故事中的铁罐和陶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生1:我喜欢陶罐, 因为它谦虚。我不喜欢铁罐, 因为它很骄傲。

生2:我喜欢陶罐, 它不但谦虚, 而且还愿意和别人和谐相处。我不喜欢铁罐, 因为它自以为是, 傲慢无礼。

生3:我觉得陶罐不但谦虚, 还敢于和铁罐争辩, 后来又不记恨铁罐, 我喜欢它。

师:同学们不仅了解故事内容, 而且爱憎分明。《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很有趣, 老师很想知道这个故事对同学们有什么启发?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体会?

生1: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做人应该谦虚, 不应该骄傲自满。

生2:老师经常说, 骄傲使人落后, 谦虚使人进步, 今天我算真正懂得这句话的意思了。我们不能像铁罐那样骄傲自大, 看不起同学, 要像陶罐那样谦虚, 与同学和谐相处。

生3:我们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 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人都有长处, 也都有短处, 我们要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生4:我的日记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但数学成绩不好, 我应该向其他同学学习, 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 才能成为好学生。

生5:这则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就是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师:老师从刚才的发言中看出来了, 同学们已经明白了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还能结合身边的事谈自己的体会, 希望你们今后能把从课文学到的道理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做谦虚、诚实、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好学生。

(点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得言、得意、又得能。教学中余老师在学生读悟课文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感想, 说收获, 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爱憎分明, 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分为二, 对课文蕴含的道理感受颇深, 达到了突破课文教学难点,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总评:

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为何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也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问题。余老师执教《陶罐和铁罐》, 较好地解决了中年级阅读教学中教什么, 怎样教和为何教的问题。

1. 教什么——目标明确, 突出重点。

以上四个教学片段紧扣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步骤是“初读感知, 学习生字生词,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品读对话,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讨论交流, 体会故事蕴含道理”。教学环环相扣, 有序展开, 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2. 怎样教——策略合理, 方法有效。

课标指出,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余老师在教学中以读为主线, 引导学生“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初读阶段, 学生围绕学习要求自读自悟,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习惯;品读阶段, 按照“默读对话, 找出关键词句——试读对话, 体会人物语气——品读对话, 感受人物形象”的步骤进行,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阶段, 紧扣课文内容, 联系学生实际, 交流学习体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点拨者, 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3. 为何教——言意兼得, 关注能力。

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篇三

在采访的日子中,我们感到了课改给齐市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永裕小学的学生布艺、逸夫小学棋类教育、公园路小学特色美术教育、建设路小学插花艺术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期特编辑了一组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从一个侧面展示齐齐哈尔市教育改革的成果,以飨读者。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的课文。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

3.揭示寓意: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寓意。

设计理念:

本着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实践活动能力”的思想,结合本课的寓言特色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为无声动画配音”的情境。利用配音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评读的过程中深化对人物特点的体会,在反复精读中悟出道理。

教学流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情趣

1.师:同学们喜欢动画片吗?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两位动画片的主人公,想不想认识一下?(屏幕依次出现两只活泼可爱的罐子,在音乐的衬托下它们分别先向学生进行了自我介绍,与此同时屏幕上显示出它们的名字——陶罐和铁罐。)

2.教师指导学生工整而美观地写出“陶罐”、“铁罐”这两个词。

3.通过“罐”和“罐儿”的对比读,使学生感到有些词后面要加上 儿化音,读起来就会自然,从而对学生进行了语感训练。

4.师:现在陶罐和铁罐在干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屏幕中播放文中2~9自然段内容的无声动画。)

5.师:(学生对动画中的内容做多样猜测)到底是一个什么故事呢?课文《陶罐和铁罐》中写得非常清楚,你们读读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借助配音,自主学习

1.师:(学生汇报读书收获)看样子和我们刚才猜得差不多,从动作和表情中虽然我们能猜得比较准确,但是假如我们看的这段动画有了声音,那这些问题是不是就都解决了呢?所以老师想请你们给动画中的陶罐和铁罐配上音,行吗?那你们知道怎么给陶罐和铁罐配音吗?

2.学生通过读书很容易发现给陶罐配音的时候要读出谦虚的感受,给铁罐配音的时候要表现出它的傲慢。而后请学生结合书中的内容,练习给陶罐和铁罐配音。

三、品评读议,深刻领会

1.师:你们练得怎么样了?咱们先试试。(请两名学生朗读对话的内容。)

2.师:如果让他们给陶罐和铁罐配音,你们满意吗?(通过学生对读的评价,深化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教师适时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同时注意渗透一些朗读的方法,不仅要注意对话的内容,还要注意到旁白及标点符号。)

3.朗读练习结束后,请学生结合着动画练,然后正式配音。(选几名学生代表结合着动画进行配音,然后进行自评。)

4.师:对于你们的配音老师非常满意,虽然有些地方的口型对得不是很好,但这都没有关系,通过反复练习我们完全可以做得很好。刚才老师已经把你们的配音过程录下来了,这就是你们第一次配音的纪念。如果你喜欢,老师就可以把它复制下来送给你。

四、 揭示寓意,指导实践

1.师:面对蛮横无理的铁罐,陶罐没有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世事变迁,(动画配合着展示了文中第10自然段的内容)此时被埋在地下的陶罐和铁罐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猜测陶罐和铁罐的语言。)

2.师:事情的结果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谁能说说。(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相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氧化。)

3.师:正像大家说的这样:许多年以后,人们从地里只挖出了陶罐,洗去泥土的它如同当年一样光洁、朴素、美观(屏幕出现一只这样的陶罐)。课文写到这儿,你们是喜欢陶罐还是铁罐呢?你得到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表观点,谈今后的做法。)

4.师:其实陶罐、铁罐和我们人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在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要更多地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尊重别人。这其实也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总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在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方面有如下特点:

第一,创设语文实践情境

教师将课文内容制成无声动画,利用让学生扮演动画中的角色,为其配音的方式充分引发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极大关注,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情感,激发了他们读的浓厚兴趣。以陶罐和铁罐的身份进行对话配音的形式,为课堂营造了童话般的氛围,创设出了良好的语文实践情境,从而缩短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实践情境中来。

第二,采用以读、评代讲的方法展开语文实践过程

这节课教师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在为动画中的角色配音这一形式的促动下,课堂上学生主动地读、主动地感受、主动地思考,并通过对一组组配音演员的配音进行评价的方式,交流读中的体会与感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评价某一学生所读的“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这一段时,说:“这一段仅仅读出陶罐的谦虚还不够,还应读出它据理力争的语气,因为这段话是陶罐与铁罐争辩时所说的。”还有的学生说:“读‘你等着吧……’这一段时,还要把铁罐的蛮横无理读出来,因为它说的话实在强词夺理。”课堂上学生这样细致的评价很多。从表面上看,他们评价的是“读”,但实际上这些都源于对课文的理解与领悟。在一次次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加深,与此同时学生读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读——评——读的过程中,学生一次次自主地投入到阅读实践中,读得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读——评——读的过程充分显示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落实。有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领悟学习方法的途径,在这样的合作与交往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自然也有了提高。

第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悟情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寓言故事,了解文中的寓意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强调理性的说教,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记住了 “国际主义”、“视死如归”。法国的卢梭说:“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们不能接受理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在这节课当中刘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一句说教,而是激励他们一遍遍地去读,一次次地去体验。通过老师的“你看这只铁罐多傲慢”,“真是个谦虚的小陶罐”这样的评价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情境,使他们感受到读的情趣。学生有了情、入了境,自然对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特别关注。所以有关陶罐的谦虚、有礼貌、会尊重别人,铁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只能看见别人的短处这些特点自然就从学生的内心流露出来了。同时文中的寓意也得了揭示,但这种揭示让人感到情趣多于理性,从而使语文实践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教师介绍:

4.陶罐和铁罐读范文 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 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陶罐和铁罐》,知道了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只是陶罐,另一只是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成了无价之宝,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板书: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

学生总结故事的前半段主要说了什么,你对陶罐和铁罐有怎样的印象

二、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铁罐自以为坚硬,(板书: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齐读后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当人们发现陶罐时是什么样子的?而铁罐呢?

请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出示14、17段,分别齐读。(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

2、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4、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5、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写后再交流交流。(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三、作业:

其实,像陶罐和铁罐这样的故事我们以前在课内课外都读到过,比如《小柳树和小枣树》、《骆驼和羊》,老师还重新编了一个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想读吗?咱们自己也能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

板书预设: 谦虚、友爱

陶罐←———→铁罐

骄傲、自大

易碎

坚硬

永久

无价之宝

↓ 氧化

无影无踪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我将本科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先由学生回忆故事的主要内容,再通过复习字词,让学生凭借对两个的罐子的了解,从词语中各选择一个来形容它们的性格。既是为了复习,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第二板块: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再深入的探究是不是真的像铁罐说道那样,陶罐破成了碎片,而他自己坚固得什么也不怕?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学生自由读10至17自然段,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而铁罐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都不怕,而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第四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揭示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借此进行思想教育。

第四板块: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2.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写后再交流交流。(1)我想对陶罐说:(2)我想对铁罐说:(3)我想对自己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四、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5.《陶罐和铁罐》 篇五

27、《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龙成附小 林英敏

设计思想: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抓住重点语句充分朗读。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体会说话时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朗读过程中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再现文本。边读边想像人物在对话过程中的语气、神态、心理,感受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加深对文章的体会、感悟。

教材简析: 《陶罐和铁罐》一文是第6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许多年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陶罐和铁罐图片一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乘坐时光隧道车回到许多年前的王宫,去看发生在国王的御厨里的一个有关于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2、齐读课题

二、学习1-9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奚落”是什么意思?(讽刺、挖苦、讥笑)

3、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请你们自学第2—9自然段,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4、交流(预设)(1)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谁来读? 生:(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指导读出傲慢的语气。(读—评---再读)

(2)师:铁罐不止一次地奚落陶罐,请你们像刚才这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给同桌听,每个人都要读一读。读的:要注意提示语,读出语气。听的:要仔细听,认真评,帮助同桌读得更好。

①(同桌交换读)② 师:铁罐还怎么样奚落陶罐的?谁读一读? 交流,指导朗读

(3)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次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如此骄傲,看不起陶罐呢?

4、面对铁罐这样一次又一次傲慢、轻蔑、恼怒的奚落,陶罐是什么态度?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谦虚、争辩、友好、沉默„„)

师:最后,陶罐不再理会铁罐,此时的沉默不是懦弱,而是什么?

5、分角色朗读:

下面请同桌分角色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语气。读完一边后互换角色,再读一读。

同桌分角色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

三、总结1--9自然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是怎样发展的呢?请大家快速地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古董,(板书:古董)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而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3、从这则寓言中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一谈。

五、总结

《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古董)陶罐 易碎

(短处)

奚落

忍让

看问题要全面

铁罐(氧化)

坚硬

6.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结果性目标:

(1)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2)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验性目标:

(1)抓住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2)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3)抓重点句子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变化。(4)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从动画王国请来了两位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课件出示陶罐,)师问:“这是谁?谁来说说他是用什么制成的?有什么特点?(生:是陶罐,用黏土烧成,很容易破碎,......)?那这位朋友呢?谁来说说他的特点?(生:是铁罐,用铁做成,很坚固,„„)(注意:指名1-2个学生回答,如果学生说不到生锈,老师总结:用铁做的,还有个特点,容易生锈。)

2、揭题: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们认识这两位朋友,那就一起叫叫他们的名字吧!(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陶罐与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学生用自由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

指名学生回答;指几名学生说,将主要内容说清楚。(预设情况:如果学生说得好,紧接下一步;如不完整,引导学生说完整;如是读课文,就提醒用自己的话说。要求学生克服重复别人的话的缺点。)

2、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信息,问:根据你们说的,能将故事分为哪两个部分呢?

指名1—2个学生说一说。

三、学习第一部分,以读促悟。

1、自读感悟:下面我们来自己读课文第1到第9自然段。(出示要求:

1、用横线画出铁罐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陶罐说的话。

2、自由练读陶罐和铁罐说的话,体会各自不同的语气。

3、同桌互换角色练习对话,注意只读对话部分。)

2、汇报交流:请两个同学上台练读,注意读出不同语气和神态。(看着书读,不读提示语。老师指导。)(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读出傲慢的语气和神态,让学生评价或补充读。板书:骄傲)

(2)“不敢,铁罐兄弟!”(读出谦虚的语气和神态。板书:谦虚)(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读出轻蔑的语气和神态,如果读得不好,下面的学生补充读。)(4)“我确实不敢碰你„„”。抓“争辩”一词,读句子,读出争辩时理直气壮的语气,注意省略号的读法,可问陶罐或同学们“陶罐为什么要争辩呢?”进行采访,引出陶罐是据理力争,不卑不亢的。

(5)“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抓“恼怒”一词引导,如果铁罐读出了恼怒的语气,可问铁罐:“你好像很生气,为什么这么生气?”引导他说出铁罐的蛮横,狂妄,不讲道理。如果没读出恼怒的语气,让下面的同学帮忙补充,再问他们“陶罐为什么这么生气?”完成理解。

(6)最后两句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陶罐的谦虚,铁罐的怒不可遏。(7)总结:陶罐如此谦让,但铁罐却不领情,更加气急败坏,于是,陶罐不再理会铁罐,此时的沉默不是懦弱,而是什么?(生:宽容、大度、理智、友好、心胸宽广……)

师:此时的沉默并不是软弱,也不是懦弱,而是理智和大度...此时的沉默是金。

3、分角色朗读:

(1)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语言。

(2)请两个同学上台演示,带头饰,注意带上动作和表情,读出不同语气。

四、学习第二部分,感悟命运

1、过渡 师: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出示图片,师读第10自然段)。

2、问:许多年过去了,国王御厨里的铁罐和陶罐的命运到底如何呢?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10到17自然段,然后说说有什么变化。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2)讨论,交流。

陶罐:光亮朴素美观有价值——珍贵文物(板书)铁罐:无影无踪(板书)

(3)铁罐哪里去了呢?(氧化,生锈,消失了)

师:是啊!时间能改变一切,原来有易碎的陶罐变成了珍贵的文物,而原来只看到自己坚硬的铁罐却早已生锈,变得无踪无影了。

3、现在的陶罐应该可以扬眉吐气,报仇雪恨了!可是他又是怎样对待铁罐的呢?找出句子读一读。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4、同学们,这样的陶罐,这样的铁罐,你喜欢谁?为什么?假如他们就在课堂上,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让学生自己感悟故事中的道理。

五、小练笔:

• 师:假如时光倒流,陶罐和铁罐又回到了国王的御厨里,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改写这则寓言,再写一个童话故事。(可以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也可以……)。

《大海和小溪》 • 《墨水和钢笔》 • 《鲜花和绿叶》 • 《大树和小草》 • 《黑猫和白猫》

四.板书:

陶罐和铁罐

谦虚

骄傲

珍贵文物

无影无踪

7.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七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头饰、陶罐和铁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陶罐)──板书:陶罐

仔细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也可以上来摸一摸。(找同学说说)

同学们再看看,这是什么?(铁罐)──板书:铁罐

仔细再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呢?(找同学说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听?(想)

揭示课题: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陶罐和铁罐(板书27、和)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2、大家说故事好不好听啊?(好听)既然这么好听大家还不赶快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有困难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B、大家说故事好不好听啊?(好听)想不想自己读读?(想)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07页读读这个故事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有困难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识记生字:

⑴ 同桌合作记生字:

刚才我看到有的同学做得非常好,他一边用手指着课文后的生字一边认读,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同桌之间这样做一做,一个同学用手指着另一名同学认读,对读的不对的字要及时纠正。

⑵ 生字卡识字:

老师手里拿的就是本课的生字朋友,同学们看看认识吗?(出示生字卡,先请学生一起认读再找个别同学认读)

⑶ 学生领着齐读生字。

4、识记词语:

⑴ 生字朋友看来同学们是认识了,可是还有一些词语朋友我们还没认识,如果记住了这些朋友,同学们读课文会读得更好理解得也会更容易。那就让我们从课文中找一找这些朋友吧。找找了就把他们划下来。尤其注意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⑵ 找同学读读划的词语。

⑶ 出示课件,认读词语(个人读、分组读、齐读)

⑶ 同学们,课文中的泡泡问我们,“奚落”是什么意思,而且告诉我们可以联系课文来理解,那么同学们,你们懂了吗?赶快读读课文,说出来交流交流。

⑸ 好,同学们做得非常好,说得更好。那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理解“相提并论”和“和睦相处”这两个词语呢?试试看。

⑹ 出示课件,读课文填空。

三、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找几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 同学们认为刚才几名同学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或者不好在哪里?大胆的起来说说,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⑵ 你觉得铁罐像个什么样的人?从那里可以看出来?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画出来并读一读。(找同学起来汇报)

⑶ 你觉得陶罐像个什么样的人?从那里可以看出来?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画出来并读一读。(找同学起来汇报)

⑷ 那我们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他们说的话呢?在小组里试着分角色读一读。

⑸ 全班交流,展示朗读。

⑹ 练习表演,交流展示。

没想到同学们读课文读得这么好,刚才有同学就说他能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我想不光这名同学能演,全班同学都能演,大家说是不是?(是)那到底谁演得最好呢?我们拭目以待。

请同学们抓紧练习,争取以最精彩的表演征服全班同学。

⑺ 现场采访:

同学们说他们演得好不好?(A、好)(B、如果有同学说不好,那就找同学说说哪里不好,应该怎样演?然后另找一小组上台表演)

① 小演员们先不要回去,你们现在已经成了全班的小明星了。下面给全班同学一个当记者的机会,我们开一个小小的记者招待会,记者们将有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向你们请教,请做好准备。哪位小记者先来?

② 好,同学们,通过这次表演,我们班又有一批小明星诞生了。我呢,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电视台的记者,要现场采访一下我们的小明星。

请问铁罐,你为什么奚落人家陶罐?(回答:因为我是铁做的,它是泥土做的,他不如我坚固,我不愿意和他在一起)

请问陶罐,铁罐这样奚落你,你为什么不但没给他急反而劝他和睦相处呢?(回答: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希望人人都能像陶罐你这样,那么世界将会更美好!还有陶罐,在人们把你挖出来的时候,你还惦记着铁罐,而且称他为兄弟,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回答:对。但不仅是这个原因。)哦,还有什么?(回答:铁罐永远是我的好兄弟!)

请问铁罐,听了陶罐的话,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回答:我觉得很对不起你(陶罐),我不应该那么傲慢,那么蛮横无理,没想到我那样对你,你还对我这么好,我以后一定向你好好学习,改正自己的错误,做个谦虚友善的人。)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课文学习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应该清楚了,课文可分为两大段,分别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学生边说边板书)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是么启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板书:人各有长,相互尊重

五、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8.陶罐和铁罐 篇八

19*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  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习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新课。

二、    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  指名读课文。

2.  自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3.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4.  你是怎么概括出来的?

三、   看图,初步认识。

1.  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厨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铁罐,哪只是陶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上看,从神态上看,从个头上看)

四、抓文中的词句,进一步体会的特点。

3.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并对不理解的地方质疑。

4.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5.  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点拨,引导解疑。

6.  从找出的语句中,可以看出铁罐具有什么特点?陶罐呢?

五、指导多读,深刻领会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1.  自读课文,画出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的词语。

2.  教师指导读。

3.  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

4.  走出座位,自找好朋友分角色朗读。

二、   揭示寓意,总结全文。

1.  许多年过去了,发生了什么变化?请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最终结局的语句。

2.  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3.  想一想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  全班交流。

20*  长城砖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  联系生活经验,感悟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了解长城砖思想转变的过程。

2.  联系生活经验,明白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题激趣。

二、    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  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  学生交流。

三、   整体感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请大家根据阅读提示中的第一个要求,读两启遍课文,想想长城砖先是怎样想的,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后来长城砖懂得了什么。然后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1.  学生自读、讨论。

2.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  说说你们是怎样概括出来的。

四、   细读课文,质疑解疑。

1.  自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五、   联系实际,理解文中道理。

1.  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2.  长城砖真正的价值是什么?

长城砖妄自菲薄,失去自信的表现是什么?

3.  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4.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六、   分角色朗读课文。

1.  自读体会。

9.陶罐和铁罐 篇九

不知过了多久,铁罐忽然看见自己在一个箱子里,还看到了很多很多陶罐。其中,一个最亮的罐子,很眼熟。哦!想起来了,是我以前经常奚落的那个朋友……

静静的夜晚,铁罐梦到以前和陶罐的日子。它又梦到有一个从常常奚落它……早上,一起来,它又发现它和陶罐在一个广阔的草原上……

“陶罐,我们是不是朋友?”铁罐小声地问一旁的陶罐。

“是呀!”陶罐回答。

“那好,咱们一起离开草原,回到自己的家吧!”铁罐说。

10.《铁罐和陶罐》续写 篇十

光洁、朴素、美观的陶罐被请进了博物馆里,很多人来观看他,所以陶罐渐渐地骄傲起来了。过了一段时间,陶罐的旁边来了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罐。

骄傲的.陶罐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他。

“你敢和我比美吗?铁罐子!”陶罐傲慢地问。

“不敢,陶罐兄弟。”铁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陶罐大发雷霆地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有一天,房子突然晃动了起来。陶罐和铁罐被厚厚的堆积物给埋在了下面。一天,人们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铁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罐。”

“谢谢你们!”铁罐兴高采烈地说,“我的兄弟陶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他一定闷得够受了。”

11.`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会认陶﹑懦﹑辨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恼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傲慢﹑恼怒﹑轻蔑﹑羞耻﹑宫殿倒塌﹑懦弱﹑谦虚﹑朴素﹑荒凉﹑和睦相处”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悟陶罐和铁罐的命运。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态度。4﹑摘抄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懂得要全面的看待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2﹑课前准备:了解铁会被氧化的原理。

课时准备: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寓意

2、从读中理解,训练边朗读边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领悟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与比别人的短处相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难点

1、从阅读中体悟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征。

2、领悟寓言。

教具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教学过程

一﹑形象揭题(引入)

1、出示实物(或图片)的陶罐和铁罐,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2﹑同学们能告诉我这个是什么罐子? 3﹑这个呢?

4、谁能告诉我这两个罐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相同点:盛东西

不同点:陶罐 易碎 永久 铁罐 坚固 氧化

师:(过渡句)同学们真聪明,回答的很好。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国王的御厨里,发生的一件和陶罐﹑铁罐有关的寓言故事。请打开书本107页,看看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板书和ppt)27 陶罐和铁罐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练习朗读,领悟寓意。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是什么?谁能说说?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自由说)。

(过渡语)为了使同学们把课文说的清楚﹑明白,老师帮帮大家。

(出示ppt)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铁罐很

傲慢,陶罐很 谦虚。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还是和原来那 光洁,朴素 ,美观,并且变得很有 价值 ; 铁罐却连影子也没找到。

2、(过渡句)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陶罐又是什么态度呢?我们一起用心读读1——9自然段吧!(自由读,师:巡视)

①同学们读完了吧!谁能告诉我“奚落”是什么意思呢?(出示ppt)奚落 讥刺 嘲笑(用尖酸刻薄的话揭人短处,使人难堪)(交流)平时谁奚落过谁,谁又被谁奚落过,为什么被奚落呢?同学们能说说吗?(自由回答)

用“奚落”以造句的形式说几句话(自由回答)。

②嗯,看来同学们对“奚落”这个行为很感兴趣!老师就有疑问了,奚落别人这种行为是对还是错呢?(思考)言归正传,让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对错好吗?

3﹑同学们知道了“奚落”的意思,那么陶罐的“谦”字怎么写呢?(音﹑形﹑意讲解,用小黑板展示)

4﹑(过渡语)很好同学们学会了“陶”字怎么写,现在请大家标出课文的小节。(分节号)第一节1—9自然段 第二节第10—17自然段

(过渡语)同学们都将小节分好了,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一至九自然段。

三﹑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重点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 速读1——9自然段,思考文中的陶罐与铁罐分别留给你什么印象。

(读完了)

2﹑(师生交流)铁罐:傲慢 狂妄 自大

陶罐: 谦虚 忍让 不骄傲 不自卑(过渡语)同学们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呢?(陶罐与铁罐的对话)

(过渡语)那好我们一起看看它们在御厨里的对话,它们共有几次对话呢?〈四次〉

(二)出示对话,体会各自的态度。

①那好我们先看看它们的第一次对话。

(出示ppt)第一次对话

A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B铁罐:“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师:铁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

师:铁罐根本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对陶罐直呼其名,(称为“陶罐子”,)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

A“傲慢”一词可以去掉吗?

不可以,“傲慢”是指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的意思。这里表现出铁罐对陶罐的挑衅,显示出它的傲慢无礼。

B这句回答可以看出陶罐怎样的性格特征?

可以看出陶罐说话不卑不亢,非常有礼貌,并且很谦和。师:面对傲慢无礼的铁罐,陶罐生气没有?〈没有〉

它不但没有生气,还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课文中也能找到表示陶罐态度的词〈很谦虚〉

②(过渡句)在这第一次对话中铁罐很傲慢,陶罐很谦虚,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第二次对话(出示ppt)第二次对话

A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B铁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A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铁罐看到陶罐非常谦和,更加蛮不讲理,尖酸刻薄了。B“但”字可以去掉吗?

不可以,这是一个表示转折的词语,承认了“我”的确不如你铁罐坚硬,不敢碰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惧怕你,去掉之后,这个意思就表达不出来了。B陶罐的争辩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它谦虚而不自卑,友善而不张扬。它不跟铁罐争锋相对的打嘴仗,而是向铁罐讲明道理,可以看出陶罐的胸怀宽广。

(预设:当我们学到第4自然段时,铁罐的态度有变好吗?〈没有〉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师:“轻蔑”不是一般的小看,是轻视,是十分的看不起,再说课文还在“轻蔑”前加有“更加”,可见 铁罐是非常的看不起陶罐,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第三次对话。③(出示ppt)第三次对话

A铁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B陶罐:“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师:陶罐继续争辩下去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铁罐不许陶罐和它相提并论,他气急败坏,生气极了,用书中的一个词说,他——恼怒了。A铁罐为什么会“恼怒”?

由于陶罐说得句句有理,铁罐无以反驳,很丢面子,所以它恼羞成怒,说出这些蛮不讲理 的话。

B“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反问句,表示强烈的语气,根本没什么可吵的,所以用“!”。这段话还体现了陶罐的谦让和宽容。

师:谁能把6自然段铁罐说的话说的更好。(举手)师:嗯,读得很好,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第四次对话吧!

(出示ppt)第四次对话

A铁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B陶罐:陶罐不再理会铁罐。①A从这里可以看出铁罐这样的心态?

充分体现了铁罐只看到自己得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蛮不讲理的心态。

②B段导读:面对铁罐的无理取闹,陶罐克制自己没有跟它说下去,进一步体现了陶罐的宽容﹑理智。

(三)整体朗读,体悟语感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分别体会了陶罐和铁罐的态度,现在我来赛读它们的四处对话,更加深入的体会它们的态度。(出示ppt)

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陶罐:“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铁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陶罐:“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铁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⑴(过渡句)铁罐就是这样的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回答)

师:总结,铁罐以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且铁罐长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板书:奚落)

师:陶罐敢不敢和铁罐相碰,〈不敢〉为什么?因为它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是一次次的忍让,(板书:忍让)

四﹑学习10——17自然段。

1﹑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它们发生了争吵,最后也不欢告终,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成了碎片?而铁罐是否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变化)

师:请同学们默读10——17自然段,并用“~”划出变化的句子。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陶罐:光亮﹑朴素﹑有价值)。(铁罐:影子也没见到)。铁罐去哪了呢?随机讲解铁被氧化的原理。

(出示ppt)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这句话起到了过渡作用,即为铁罐的消失埋下伏笔,同时也让陶罐变得很有价值。

3﹑身价百倍的陶罐有没有忘记铁罐?〈没有>(出示ppt)“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挖出来吧,它一定得受够了。”

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陶罐的品德是怎么样?〈很善良,对铁罐友好。我们要向它学习,宽厚待人。〉

4﹑师总结: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谁能告诉我,第一节描写了什么?第二节描写了什么?

(第一节通过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交代它们的性格特点。第二节写的是历经世事变迁,陶罐和铁罐被埋入尘土中,陶罐后来出土为文物,铁罐却化为尘土。)

五﹑明辨是非,品味含义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截然不同。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铁罐说什么?对陶罐说什么?

2﹑你觉得铁罐像什么样的人?陶罐像什么样的人?

3﹑从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骄傲以及最后它们不同的结局中,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得到什么启示?

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1﹑要谦虚,不要骄傲。

2﹑不仅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3﹑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

(出示ppt)揭示寓意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出示ppt)六﹑课后作业,拓展思维 一﹑读课文,填空。

(1)铁罐的长处是(),短处()。陶罐的长处(),短处是()。(2)铁罐代表()的人,陶罐代表()的人。(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二﹑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的词句。

三﹑小练笔:假如铁罐复活了,它们之间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续写《陶罐和铁罐》。四﹑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七﹑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铁罐:坚固 长处 奚落 氧化 影子也没见到 变化

上一篇:如何查学历证明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