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知识重点

2024-09-19

行政管理知识重点(精选8篇)

1.行政管理知识重点 篇一

1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是企业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来协调企业与顾客间在销售、营销和服务上的交互,从而提升其管理方式,向客户提供创新式的个性化的客户交互和服务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吸引新客户、保留老客户以及将已有客户转为忠实客户。2CRM的三个关键要素:理念,软件,实施3多元化市场营销:企业产品服务客户三者间的利益相关,主要有功能利益,流程利益,关系利益。大多数客户较多的关注功能利益,较少的关注流程利益和关系利益。但这3种利益的价值取向分布却又并不完全相同。功能利益,流程利益,关系利益构成了多元化市场营销中的三维4客户关系管理的目标:要求管理者实现客户关系在更多更久更深角度的发展。三个角度:更多—客户关系的数量增长。久—客户关系持续时间增长。深度成长—客户关系质量提高。5CRM的战略:扣购战略,拉链战略,维可牢战略6客户互动的三个层次:活动,情节,片段。6CRM技术类型3种:运营型分析型,协作型7BPR 即 业务流程重组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戏剧性的改善。MPR:从顾客需求出发,以企业营销流程为改造对象,对企业营销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再设计,通过对营销流程的构成要素重新组合,使这些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从而获得企业绩效的巨大提高。EPR:是企业内部各业务环节的集成管理和优化管理的系统,主要作用是企业整体资源的优化统筹共享和利用方面,保证组织内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可以实现事先控制和实时分析。SCM:及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核心企业,主要通过信息手段,对供应的各个环节中的各种物料、资金、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调度、调配、控制与利用,形成用户、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采购供应商的全部供应过程的功能整体。8CRM的成本:CRM项目实施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影性成本俩个方面,关键领域:IT成本,人员培训成本,过程管理成本9影响客户关系终生价值的主要因素是:所有来自顾客初始购买的收益流;所有与顾客购买有关的直接可变成本;顾客购买的频率;顾客购买的时间长度;顾客购买其他产品的喜好及其收益流;顾客推荐给朋友、同事及其他人的可能、适当的贴现率。10影响客户忠诚的因素:内在价值,顾客满意,交易成本,替代者吸引力。消费经历,企业形象,企业品牌,服务质量,购物的方便性,转换成本的高低11RFM模型是衡量客户价值和客户创利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该机械模型通过一个客户的近期购买行为、购买的总体频率以及花了多少钱三项指标来描述该客户的价值状况。12建立和维护客户忠诚的策略:获取新的客户,保持现有客户,由老客户创造新客户。优先理遇。有形的回馈。共同的价值观。提高转移成本13客户互动:客户互动的概念十分广泛,客户与企业双方的任何接触,都可以视为互动,例如,产品和服务的交换、信息的交流和业务流程的了解等都包含于其中。14客户互动管理:Customer Interaction ManagementCIM客户互动中心Customer Interaction Center CIC.客户互动的驱动因素:营销环境的变化.营销环境的变化.企业核心价值认知的改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营销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推动的管理方式转变15商业智能(BI),又称商业智慧或商务智能,指用现代数据仓库技术、线上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展现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实现商业价值。16客户智能CI是创新和使用客户知识,帮助企业提高优化客户关系的决策能力和整体运营能力的概念、方法、过程以及软件的集合。客户知识是客户知识管理的核心概念。客户知识是企业与客户在共同的智力劳动中所发现和创造的,并进入企业产品创新的知识。17客户份额:是指在客户总体的购买需求中,供应商所提供的全部产品供应物在其中所占的百分比。18交叉销售:指的是借助客户关系管理来发现现有客户的多钟需求,并为满足他们的需求而销售多钟不同服务或产品的一种新兴销售方式,是努力增加客户使用同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方法19追加销售:向客户提供的新产品或服务是建立在客户现行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基础之上的,客户由购买低盈利产品转向购买更高盈利性产品的现象。20客户资产:是指企业当前客户与潜在客户的价值潜力,即在某一计划期内,企业现有的与潜在的客户在忠诚于企业的时间里,所产生盈利的折现价值之和。21客户终身价值:是(某个)客户在未来所有周期内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总和22客户满意(简称CS),是人的一种感觉水平,它来源于对产品或者服务所设想的绩效或产出与人们的期望所进行的比较23客户的附加价值:是企业在提供客户产品或服务并获取利润的同时,通过联合销售,提供市场准入和转卖等方式与其他组织合作所获取的直接或间接收益。24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以客户为

中心是CRM的核心所在,CRM通过满足客户个性的需要,提高客户忠诚度,来实现缩短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增加收入,拓展市场,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目的,CRM的内涵主要包括3个主要内容,即客户价值,关系价值,信息技术25客户关系管理的本质:客户关系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客户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客户关系管理在本质上是企业与客户的一种竞合型博弈。客户关系管理以企业与客户的双向资源投入与管理为特征26CRM的收益:主要包括业务收益和客户服务的成本节约这两个主要部分。一方面,实施CRM的最大的收益在于,通过跟客户建立友好关系,提升客户满意和忠诚度及客户对企业产品与服务的依赖性,从而实现持续的收益增长和利润增长,另一方面,企业在于客户沟通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明显减少。27CRM战略实施的步骤:生成CRM战略,客户信息获取,客户分析,企业文化变革与CRM战略实施,战略活动的实施,活动结果的评估,CRM战略变革和流程重组,CRM战略实施。28服务补救的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主动性原则,注意精神补救原则,客户知情原则29忠诚客户有哪些方面的表现:有规律的重复购买行为,愿意购买供应商多种产品和服务,经常向其他人推荐,对竞争对手的拉拢和诱惑具有免疫力。能够忍受供应商偶尔的失误而不会发生流失或叛逃30客户信息的获取的途径:采取主动接触的方式。必须赢得客户的满意和信赖。从客户互动和各种交易资源中收集信息。注意从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休息31客户抱怨的原因:客户期望。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服务人员的态度或行为。32客户抱怨的处理:重视客户的抱怨。分析客户抱怨的原因。正确及时的解决问题。记录客户抱怨与解决的情况。追踪调查客户对于抱怨处理的反映。用变革管理的方式来处理客户的抱怨33EB:是电子商务,是广义的电子商务;EC(Electronic Commerce)是狭义的电子商务EC应该是电子贸易 只是单纯的贸易方面 EB才是电子商务 包括信息发布、电子交易、物流等方面34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源自传统营销学,关系营销学,数据库营销和其他管理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发现,留住提升客户价值,进

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提升竞争优势35转移成本分为哪三个:财务,程序,关系

2.行政管理知识重点 篇二

一、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知识服务的背景分析

1.理论背景和实践条件为档案部门(档案馆)开展档案知识服务奠定基础。档案后保管范式下,新来源观对文件形成前端的关注和全过程运转的控制,使文件中的背景方面的信息得以追溯,从而为档案知识服务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宏观鉴定理论通过“批处理”的高效鉴定,剔除大量没有价值或者价值不高的文件(档案),提高文件(档案)的检索利用效率,从而为知识服务提供良好的知识结构。新来源观和宏观鉴定论为实现档案部门提供档案知识服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29。自2003 年,首家数字档案馆在我国青岛市档案馆诞生以来,当前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从200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明确启动“国家数字档案馆工程”,到2010 年6 月,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发布《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总结经验并规范引导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再到2013 年10 月10 日,全国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会在江苏太仓举办,提出要用15 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全国数字档案馆(室)体系,再到2014 年,《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发布,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进行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室的建设[2]2。可以预期,最晚将于2028 年,我国就可建成以海量数字资源为基础的、数量巨大的数字档案馆(室)。数字档案馆(室)的快速发展,将促进我国数字档案资源的高度集中和资源整合,为档案部门开展档案知识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2.时代发展及现实需求迫切需要档案部门(档案馆)开展档案知识服务。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性因素。根据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的研究,目前其主要成员国GDP增长的50%以上由知识经济发展带来[3]57。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来,数字档案资源并非只是简单的“历史凭证”和“信息记录”,还是国家重要的知识载体和战略资源。随着档案宣传的不断增强,社会公众查档、用档的频次不断攀升,利用档案来解决现实问题已变得越来越为公众所认可。在此背景下,深层次开发利用档案,发挥档案知识价值效用,既是档案知识战略实现的重要方式,也是时代发展赋予组织的使命。与此同时,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知识需求多元化、个性化时代。公众及档案利用者现实需求的是更加系统全面、快速、准确、高精度以及预测性的知识支撑,而传统的档案部门(档案馆)在提供信息和知识支撑时的检索存在着多方面的局限性,包括关键词检索往往不能准确表达用户的实际需求,检准率和检全率方面无法保证以及检索的目标是没有关联性的档案文件,而不是知识[4]129。

3.档案部门(档案馆)自身职能转变,形象提升需要及技术支撑加速推动了档案部门(档案馆)开展档案知识服务。档案部门作为科学事业文化机构,一直以来,依靠档案事业经费维系其基本的日常运营需要,服务功能为基本的查档、参考咨询及修史编志。然后,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工作外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果再简单依靠“寄生”财政经费维持生计,则必定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和为社会淘汰的危险。冯惠玲教授曾提出,“档案工作重心的转变要求导致档案人员将职能重心从实体管理转向信息管理、知识管理,这是一种由外向内、由浅入深、由物理控制向智能控制的转变,目的是保证数字时代社会记忆的完整和向人们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知识服务”[5]109。因此,档案部门(档案馆)必须从服务理念到服务内容的实质性转变,这就决定了档案部门必须在知识管理背景下开展档案知识服务,充分发挥档案中的知识资源价值,进而实现自身职能转变和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其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的提升。档案知识服务是档案部门(档案馆)的最终目的,其实现必须依赖相应的知识开发工具、知识采集技术、知识表示技术、知识组织技术、知识检索技术等一系列技术,从目前来看,涉及到上述的相关技术及人工智能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为开发利用数量庞大的数字档案资源提供技术上的保障支撑。

二、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知识服务的特点

1.提供的档案知识具备权威性。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知识服务的权威性来自于数字档案的权威性,而数字档案的权威性主要源自两点。一是数字档案的本质特征。原始记录性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它使得档案具备了其他信息所难以具备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信性,从而享有权威地位。传统档案数字化替代件、原生性电子文件和元数据等在内的数字档案从本质上而言是档案的一部分,而数字档案馆(室)则以维护档案原始记录性为前提,以传统档案数字化产品代替原件提供利用为目标。因此,数字档案馆(室)提供档案知识服务的来源———数字档案自然沿袭了传统档案所具有的权威性。二是数字档案的来源。我国综合档案馆是各级党和政府的隶属机构,负责党和国家各方面管理活动中形成档案的收集和保管,而数字档案馆依托于我国各级综合档案馆而建,数字档案室则自身处于我国各级党和政府机构之中。由此可见,两者的数字档案大多来源于党政机关。我国党政机关的地位决定了数字档案的真实、可靠和权威性[6]45。相应地,依托具有权威性的数字档案提供的档案知识自然也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2.档案知识服务的便捷性。传统档案由于实体保管位置固定化而难以获取、传递和交换,给人们的检索、浏览和利用造成很大困难。现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的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推动着社会发展。数字档案馆(室)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信息和档案知识集成管理平台,通过各类网络(网站)及其他利用形式提供档案信息和档案知识服务。用户可根据不同需求,在手机等数据终端上检索、浏览、传递和利用数字档案资源。在具有相当知识层级的人的配合下,数字档案馆(室)可超越时空限制,应用知识存储库、知识导航、知识检索、知识网络、知识挖掘、人工智能等知识管理技术在线、远程提供知识服务,并可利用用户信息统计和需求分析进行数字档案编研和知识的多次挖掘,获取知识服务效益的最大化。由此可以预见,现代信息技术及知识管理技术等将协助档案部门(档案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档案知识服务。

3.档案知识服务多样化和个性化。首先,档案知识服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体现为档案知识服务对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对应于数字档案资源的广泛来源,数字档案的用户多样性和个性化也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党政机关及所有的社会公众。任何机构及个人只要有合法、合理的档案知识利用需求,档案部门(档案馆)都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满足。来源于不同背景下的档案用户有着不同的档案知识资源利用需求,因而对于不同档案用户的知识服务应该是多样化和有针对性的,也即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部门(档案馆)提供的档案知识服务应根据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对象提供差异化的档案知识服务。其次,档案知识服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还体现在档案知识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档案知识服务可通过应用知识导航、知识检索、知识挖掘、人工智能等多样技术提供在线检索、同步查询和实时传递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档案知识利用需求,服务于广大的档案利用者[7]125。

三、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知识服务的重点策略

1.以海量数字档案资源为基础,提供全方位、深层次和高精准度的档案知识服务。有着广泛档案来源的数字档案数量是相当庞大的。档案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可靠性,对这些数量庞大的档案进行利用服务要充分体现档案的权威性。在1998 年长江抗洪救灾中,国家相关部门利用长江流域水文、气象等的丰富档案资源总结建国以来历次抗击洪涝灾害的经验和教训,在抗洪的关键阶段———荆江分洪时提供大量信息参考和知识判断,帮助党和政府在面临极大考验的时候正确决策,最终成功抗洪[8]56。这个相当成功的档案知识利用服务案例告诉我们,不能只是提供简单的档案信息服务,普通的数字档案展览和查阅不仅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知识服务需求,也难以体现数字档案作为原始、真实记录的真正价值。大数据时代,仅是拥有庞大数据规模和高度信息集成程度还不够,还需要从档案原始记录性和权威性出发,依托已有的海量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从相关性分析的角度直接得出更多符合历史规律的系统经验总结,深度挖掘和提炼档案知识,提供更加系统全面、深层次和高精准度的档案知识服务,进而促进知识创新和知识增值。

2.以档案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服务。过去档案部门多以自身为中心开展档案服务,在工作时总是先考虑自身的方便和轻松,较少考虑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切实感受[3]58。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忽视用户体验。在数字时代,用户是所有服务的中心。未来的档案知识服务,要以用户为中心,在进行数字档案资源收集和保管、信息化系统功能设计、数字档案利用服务中全方位地为用户考虑和服务。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档案知识服务,关键是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从用户服务的环节来看,要了解用户需求首先要明确用户类型。对于档案部门(档案馆)而言,知识服务的用户包括党政机关(主要是资政)和社会公众。而从数字档案知识服务需求的明确程度,用户可分为显性用户和隐性用户。不同用户自然会有不同的档案知识利用需求。对党政机关而言,档案中蕴含有很多过去管理活动中的经验和智慧,对于这些经验和智慧的挖掘和开发,是党政机关实现科学、依法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知识服务还应建立在充分了解不同用户档案知识利用需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需求的关注点与侧重点,实现个性化服务。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主动提供档案知识服务。等客上门的传统档案服务模式落后又被动,以致档案部门(档案馆)“门前冷落车马稀”。知识经济时代,迅猛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给档案部门的主动服务提供了巨大机遇。知识导航、知识检索、知识挖掘、人工智能等多样化技术可以协助档案部门提供各种类型的档案知识产品,并支持在线检索、同步查询和实时传递等的多样化利用方式。档案部门(档案馆)可通过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及时获取公众需求,围绕各阶段工作重点制订工作计划,以知识推送、知识定制等形式主动提供档案知识服务,实现良好互动。201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国家档案局主动提供关于这场战争史实的档案知识普及和教育,推出包括文献电视片《抗战史上的今天》、《档案天天看———馆藏抗战档案系列》、《伟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档案图片展》、《中央档案馆藏日本战犯笔供汇编》等在内的多个项目[9],在各大媒体上迅速传开,掀起了社会公众学习抗日战争历史的热潮。

4.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升知识服务质量和水平。知识管理是系统地、能动地发掘、优化、控制组织所积累的知识并使之增值的活动和过程[10]89。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知识服务的基础是海量的数字档案资源,档案工作者如果没有与之相关的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管理技能,那他必将不是一个合格的档案工作者。在档案管理与服务与业务活动衔接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档案工作人员和档案组织也要不断加强对相关业务的学习和知识共享。只有在学习了业务知识和认清业务活动规律之后,才有可能提供更高质量的档案知识服务,不断提升档案知识服务水平。因此,档案部门(档案馆)要不断树立和培育具有凝聚力的知识文化,强调合作与协作、强调共享和分享,以此为基础创建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徐拥军.档案后保管范式与知识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8(2).

[2]孙昊.全国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会在江苏太仓召开[J].档案与建设,2013(10).

[3]徐拥军.企业档案知识服务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方法[J].黑龙江档案,2010(5).

[4]周义刚.基于本体的电子政务领域数字档案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情报工作,2009(8).

[5]冯惠玲.拓展职能:“夹缝时代”档案职业的生存之策[A].21世纪的社会记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江静梅.信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建设研究[D].中山大学,2010.

[7]姚乐野,蔡娜.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策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8(2).

[8]周彬.论档案工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J].档案学研究,2002.

[9]杨冬权.在2014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zgdazxw.com.cn/news/2014-12/29/content_80149.htm.2015年6月24日访问.

3.行政管理知识重点 篇三

本人以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来谈谈对这方面的体会。

这一段是本篇文章中公认的重点段。说它是重点段,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该段的条理清楚,全段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三个词来连接;其次,该段重点写的地方,详写的地方一看便明,谁都知道是“单是”以后“泥墙根一带”的景物和事情。再次,作者在写景时,是从人的五种感官:耳、口、眼、皮肤、鼻上去感知景物,然后再用文字把它们展示出来。

基于以上几个特点,我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本段时,就着重告知学生,本段给大家提供的写作技巧是写文章要讲条理或顺序,这条理分为空间、时间、逻辑条理,当然,这三种条理在一篇或一段文章中是以其中的一种条理为大的条理,即全文、全段或几段的条理,在其中又可以用其他条理来组织安排文字。如本段,它大的方面是按逻辑条理中先次后主的条理来安排文字的,这是值得借鉴的一点。

同时,通过对该文段的学习,我们也会体会到,描写景物先要以人的五种感官去感知事物。感知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特征去感知。什么是特征?简言之,即此事物与彼事物不同的地方,这不同的地方多得很,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哪个方面都去写,而要取决于中心。《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主要写“泥墙根一带”的“趣味”。这一带的景物就有“无限趣味”,可见园中的趣味比比皆是,这样写就突出了中心。所以,作者在选择景物时,是选的“乐”景来写的,文字带有褒的色彩。这就告知我们,抓事物的特征时,一定要围绕中心去抓,注意用感情色彩去感知事物。这是值得借鉴的第二点。

学完本段后,我布置了一个写作练习:或是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来描写一个地方的景物;或者是用以上讲的三种条理中的一种来安排大的顺序,其中以另外的条理安排小的顺序来描写一个地方的景物,两题由学生任选一题来做。

4.《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复习重点 篇四

2014年7月31日来源:233网校评论分享到

第一章 安全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生产: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转,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管理: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相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行为,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职业危害、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生产安全事故定义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急性工业中毒分为4个等级:“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特别重大事故: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重大事故: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较大事故: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一般事故: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隐患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间接原因: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危害和整难力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是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定时间整治方能排除,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3)隐患的治理方案。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隐患治理是企业、政府和公众等多方综合性地开展隐患辨识、评价、消除、整改、监控等活动和措施,使生产安全系统的事故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危险是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人、机、环境、管理等四类风险

海因里希法则(事故法则)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是1:29:300

事故法则说明: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苗头和未遂事故。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决定了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及管理缺陷。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设计固有的不是事后补偿的,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包括2反面内容: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

安全许可证对矿山、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实行。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内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及应急管理。

管理系统6个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系统原理:1)动态相关性原则: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如果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2)整分合原则: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3)反馈原则:控制过程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中管理手段等都有一个封闭的回路。

人本原则:人的因素放在首位。1)动力原则: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2)能级原则:发挥不同的能级能量,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保证结构稳定,有层次有幅度。3)激励原则:能够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预防原理,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无论事故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停产排查后再恢复生产。2)因果关系原则:只要诱发因素的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早或晚。3)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4)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用于设备设施,也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

强制原理,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原则: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曾被称为“工业安全公理”)

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人个原因及工作条件,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事故,伤亡。

1961年吉布森提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伤释放,意外释放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第二类伤害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力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有: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控制能量释放。5)延缓释放能量。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7)设置屏蔽设施。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和人隔离。9)提高防护标准。10)改变工艺流程。11)修复或急救。

博德因果:基本原因—起源论、间接原因—征兆、事故—接触、受伤—损害—损失。

轨迹交叉理论突出的是砍断事物链,提倡可靠性,结构完整性,自动化和遥控装置。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系统安全理论:1)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要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4)有时不可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也可以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

系统安全基本原则从构思阶段就必须考虑安全性直到系统报废为止。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安全优先)、预防为主(系统化、科学化、思想重视预防得当)、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1)以人为本必须要以生命为本。2)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坚持安全发展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发展效益,降低发展风险。实现安全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措施。

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项行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

三项建设: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

三违行为: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对实施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危险性作业要制定落实专项安全技术作业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善企业安全保障、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安全科技支撑、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应急救援、宣传培训6大体系。

我国目前实行国家监管、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工作体制。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考核指标体系目标:1)相对指标。2)绝对指标。3)较大以上事故下降指标。4)职业健康指标。5)煤矿瓦斯抽采量,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达标率

1、总量指标是事故总死亡人数

2、绝对指标包括工矿(煤矿、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道路交通、火灾、水上交通、铁路、农机和渔业7项

3、相对指标包括亿元GDP、工矿商贸十万人从业人员死亡、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水上交通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铁路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8项

4、重特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分为一次死亡3—9人和10人以上2项指标。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核心是人---企业每个员工。采用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模式。实行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生产经营单位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评审分一、二、三级,一级为最高。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1)确定目标。2)设置组织机构,确定相关岗位职责。3)安全生产投入保证。4)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5)教育培训。6)生产设备设施管理。7)作业安全。8)隐患排查和治理。9)重大危险源监控。10)职业健康。11)应急救援。12)事故管理。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7)作业安全: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对动火作业、起重作业、受限空间、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实施作业许可管理。对吊装、爆破危险作业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2)作业行为管理。3)安全警示标志。4)相关方管理。5)变更管理。

8)隐患排查和治理:1)隐患排查和治理。2)排查范围和方法。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很重要)4)预测预警。

重大危险源监控: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1)危险源识别。2)安全评估。3)登记建档。4)公安或者安检部门备案。5)实时监控。

9)职业健康: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进行1)设置报警装置。2)制定应急预案。3)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4)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制至少每年1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评定。生产单位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评定。

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分3个层次。1)直观表层。2)企业安全管理体制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和安全法规与制度建设。3)安全意识形态深沉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他9004-2008)定义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

安全文化内涵是以人为本由安全物质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组成。

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1)导向功能:为大多数所认同的价值取向,个人的价值观和理想。2)凝聚功能:产生积极而强大的群体意识。3)激励功能:典型、仪式等行为方式不断强化职工追求目标的行为。4)辐射和同化功能:对周围的群体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并保持与传播。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1)安全承诺。2)行为规范与程序。3)安全行为激励。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5)自主学习与改进。6)安全事务参与。7)审核与评估。

安全承诺:1)领导者应做到:提供安全工作领导力。2)各级管理者应做到:界定全体员工的岗位安全职责。3)每个员工应做到:在本职工作上始终采取的安全方法。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给出安全文化评价要素、指标、减分指标、计算方式。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1)基础特征:企业状态特征、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形象特征、企业员工特征、企业技术特征、监管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境。2)安全承诺:安全承诺内容、安全承诺表述、安全承诺传播、安全承诺认同。3)安全管理: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4)安全环境:安全指引、安全防护、环境感觉。5)安全培训与学习:重要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6)安全信息传播:信息资源、信息系统、效能体现。7)安全行为激励:激励机制、激励方式、激励效果。8)安全事务参与:安全会议与活动、安全报告、安全建议、沟通交流。9)决策层行为:公开承诺、责任履行、自我完善。10)管理层行为:责任履行、指导下属、自我完善。11)员工层行为:安全态度、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团队合作。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减分指标: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大于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2000年颁布《重大危险源辨识》。2001年4月1日实施。

危化品源辨别GB28218—2009不适用于:1)核设施和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处理非放射性物质除外。2)军事设施。3)采矿业,但涉及危化品工艺和储存除外。4)危险化学运输。5)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

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综合性的土地使用安全规划政策,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及其他危险源和公共设施安全隔离。

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7大类:1)爆炸性物质。2)气体燃烧性物质。3)液体燃烧性物质。4)固体燃烧性物质。5)自燃物质。6)遇水易燃物质。7)氧化性物质。

毒性物质:毒性等级、物质的状态、气体、重度。

最大危险原则: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事故后果相差大,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

概率求和原则: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事故后果相差不大,按统计平均原理估计事故后果。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主要由区县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预警系统,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严密监视安全状态想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变化趋势。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申报危险源分机评价信息,管理情况信息以及事故救援预案。

宏观监控系统包括组织制度、报告制度、监控管理制度及措施、隐患整改方案、应急措施方案。

重大危险源监管的目标和任务:1)重大危险源信息(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2)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分析。3)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的心想表述。4)为政府宏观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和手段。促进规范化和科学化。

计算机预警系统的目的主要是监视正常情况下危险源对象的运行情况状态,做出超前(提前)的预警行为。

1)正常阶段。2)事故临界状态。3)事故初始阶段。

安全规范性文件包括:规程、标准、规定、措施、办法、制度、指导意见。

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原则:主要负责人负责原则、系统性原则、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安全规章制度是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和标注为依据的。其核心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管理:1.起草2.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3.审核4.签发(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性较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签发,涉及全局性的综合管理制度应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发)5.发布6.培训7.反馈8.持续改进(对安全操作规程类规章制度,除每年进行审核和修订外,每3~5年应进行一次全面修订)

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综合监管(国家安监局)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网格式)、国家监察(煤矿监察)和地方监管相结合(煤矿安全)、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格局。

政府方面的监督主要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监督、监察部门。

其他方面的监督主要有:安全中介机构的监督、社会公众的监督、工会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居民委员会的监督、村民委员会等组织的监督。

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1)权威性。2)强制性。3)普遍约束性。

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1)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3)预防为主。4)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5)监察与服务相结合。6)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作业场所监督检查程序:1)监督检查前的准备,召开有关会议通知生产经营单位。2)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情况。许可证,会议记录,安全机构及人员配置情况,安全投入,安全费用提取。3)作业现场检查。4)提出意见和建议。5)发出《整改指令书》、《处罚决定书》。

颁发管理有关安全生产事项的许可程序:申请->受理->征求意见->审查和调查->作出决定->送达。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事前(许可证、资格证等)、事中(行为监察:规章制度建设、教育培训、责任制落实、技术监察:三同时、特殊工种场所)、事后(四不放过)3种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1)安全管理和技术。2)机构和安全教育培训。3)隐患治理。4)伤亡事故。5)职业危害。6)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7)行政许可。

1999年12月30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正式成立,实行: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的管理体制。归安监总局领导。

煤矿安监特点:1)实行垂直管理(人财物均有中央负责)。2)监察和管理分开。3)分区监察(不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准)。4)国家监察(代表国家)。

煤矿安全监察方式:1)日常监察(常规监察)。2)重点监察(许可证、资格证)。3)专项监察(瓦斯治理停产整顿,关停情况,技术手段落实)。4)定期监察(年初年底、开停工)。

特种设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线、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我国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察制度,具有强制性、体系性及责任追究性的特点,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体制、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1)行政许可制度。2)监督检查制度。3)事故应对和调查处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内容:1)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检验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的情况2)特种设备及其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应人员持证上岗情况3)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4)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充装、检验、修理、改造、使用、维修保养、化学清洗是否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5)参加或进行特种设备事故调查。

安全监察制度:1)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2)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修、改造7个环节全过程一体化制度。

第四章 安全评价

2007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发《安全评价通则》、《安全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3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预评价:项目建设前,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用以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内容包括: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或工业园区内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到位情况,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情况,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审查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建设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现状评价: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全部或局部安全生产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安全评价的程序:1)前期准备。2)辨识与分析有害危险因素。3)划分评价单元。4)定性、定量评价。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6)安全评价结论。7)编写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验收评价中的符合性评价:检查各类安全生产相关证照是否齐全,审查、确认主体工程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要求,检查安全设施、设备、装饰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评价方法:1)安全检查表方法:SCA;2)危险指数方法RR: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安全评价方法。3)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HA:4)故障假设分析方法:5)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定性评价方法,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然后分析找出偏差原因,后果即可采取的对策,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6)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7)故障树分析FTA:8)事故树分析。9)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JRA:10)定量风险评价法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1)定性安全评价法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1)定性安全评价法:1.安全检查表法、2.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3.因素图分析法、4.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5.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6.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7.危险可操作性研究。

2)定量安全评价法:1.概率风险评价法包括: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统计图表分析法。2.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3.危险指数评价法。

各类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1)目的2)评价依据3)概况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5)评价单元的划分6)评价方法7)安全对策措施建议8)评价结论。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1)封面2)安全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3)著录项4)前言5)目录6)正文7)附件8)附录。

为加强对安全评价工作的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

安全评价师不得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机构从事安全评价。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重要!)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P258)

1)人的因素:1.心里、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环境不良。2.室外作业环境场所不良。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二)按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类为20类。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动的过程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除先触电外,所有与起重有关的伤害。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的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9.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0.冒顶片帮。11.透水 12.火灾

13.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10类115种。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法:1.对照、经验法;2.类比方法;2)系统安全分析法: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法有事件树、事故树。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过程:1)厂址;2)总平面布置;3)道路及运输;4)建筑物构筑物;5)工艺过程;6)生产设备装置;7)作业环境;8)安全管理措施。

第五章 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一、三、五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1)生产过程。2)劳动过程。3)生产环境。4)工作场所。5)职业性有害因素:也称职业性危害或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

(1)按来源分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①化学因素。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②物理因素。例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③生物因素。例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性职业紧张。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④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⑤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

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例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②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

设计缺陷因素,例如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

(2)按有关规定分类:

《职业病目录》十类115种:①粉尘类(13种)②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③化学物质类(56种);④物理因素(4种);⑤生物因素(3种);⑥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8种);⑦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3种);⑧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3种);⑨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8种);⑩其他职业危

害因素(5种)。

职业接触限值(OEL):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以时间为权数规定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粉尘)2)最高容许浓度: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有毒物质)。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粉尘)4)超限倍数四类: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界定法定的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是: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3)泪如国家职业病范围。4)与劳动用工行为联系。

职业禁忌与职业健康监护:1.职业禁忌。2.职业健康监护。包括开展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疗、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桑等。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性病损和职业病:1)健康:指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2)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3)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等而引起的疾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1)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第一级预防是理想的方法,对人群健康和福利状态均能起根本的作用。2)第二级预防:发病预防。是早期检测和发现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3)第三级预防:在病人患病以后的康复处理。

2009年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

职业危害识别:

(一)粉尘与尘肺:

1)生产性粉尘: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1)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系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

(2)呼吸性粉尘: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µ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µ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

尘肺前3位:矽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P147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其所形成的尘粒(2)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可在空气中凝结成小颗粒,或者被氧化形成颗粒状物质,其所形成的微粒直径多小于lµm(3)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其所形成的微粒直径多在0.5µm以下。生产中使用粉末状物质在进行混合、过筛、包装、搬运等操作时,也可产生多量

粉尘;

(1)无机性粉尘:1)矿物性粉尘,例如煤尘、硅石、石棉、滑石等。2)金属性粉尘,例如铁、锡、铝、铅、锰等。3)人工无机性粉尘,例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

(2)有机性粉尘:1)植物性粉尘,例如棉、麻、面粉、木材、烟草、茶等。2)动物性粉尘,例如兽毛、角质、骨质、毛发等。3)人工有机粉尘,例如有机燃料、炸药、人造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指上述各种粉尘混合存在。在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是混合性粉尘。

一般认为,矽肺的发生和发展与从事接触矽尘作业的工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二氧化硅的类型、生产场所粉尘浓度、分散度、防护措施以及个体条件等有关。

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1)全身中毒性,例如铅、锰、砷化物等粉尘。(2)局部刺激性,例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3)变态反应性,例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4)光感应性,例如沥青粉尘。(5)感染性,例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6)致癌性,例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7)尘肺,例如煤尘、矽尘、矽酸盐尘。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中,以尘肺最为严重。从病因上分析,可将尘肺分为六类: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金属尘肺、混合性尘肺、有机尘肺。13种法定尘肺病,即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二)生产性中毒与职业中毒:

化学物质的危害程度分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5个级别。

毒物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毒物的毒性,还受生产条件、劳动者个体差异的影响。

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1)化学结构。2)物理特性。3)毒物剂量。4)毒物联合作用。5)生产环境与劳

动条件。6)个体状态。

中毒:1)急性中毒: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所致。多数由生产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2)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是长期小剂量毒物进入机体所致。绝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的。3)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人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现象。(4)职业接触生产性毒物机会:正常生产过程。检修与抢修。意外事故。

(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1.噪声

(1)生产性噪声的特性:1)空气动力噪声:例如,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汽轮机等,是由压力脉冲和气体排放发出的噪声。2)机械性噪声:例如,各种车床、电锯、电刨、球磨机、砂轮机、织布机等发出的噪声。3)电磁噪声:如电磁式振动台和振荡器、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

产生的噪声。

(2)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噪声聋。

2.振动: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主要有以下4类。(1)使用锤打工具作业。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如凿岩机、选煤机、混凝土搅拌机、倾卸机、空气锤、筛选机、风铲、捣固机、铆钉机、铆打机等。(2)使用手持转动工具作业。如电钻、风钻、手摇钻、油锯、喷砂机、金刚砂抛光机、钻孔机等。(3)使用固定轮转工具作业。如砂轮机、抛光机、球磨机、电锯等。(4)驾驶交通运输工具或农业机械作业。

3.电磁辐射:

(1)非电离辐射:

1)高频作业、微波作业等。高频作业主要有高频感应加热,如金属的热处理、表面淬火、金属熔炼、热轧及高频焊接等,无屏蔽的高频输出变压器常是工人操作位的主要辐射源。射频辐射引起心血管系统变

化。

微波作业可选择性加热含水分组织而可造成机体热伤害,非致热效应主要表现在神经、分泌和心血管

系统。

2)红外线:在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强发光体等可成为红外线辐射源。炼钢工、铸造工、轧钢工、锻造工、玻璃熔吹工、烧瓷工、焊接工等可接触到红外线辐射。白内障。

3)紫外线:物体温度达1200℃以上辐射的电磁波谱中即可出现紫外线。辐射源有冶炼炉(高炉、平炉、电炉)电焊、氧乙炔气焊、氩弧焊、等离子焊接等。红斑反应、皮炎、毛囊炎、皮肤癌、阳光眼炎或雪盲症。

4)激光: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造成,机体内活性降低、视力模糊、生永久性视力丧失、皮肤损伤。

(2)电离辐射:如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x线机。

放射性仪器仪表多使用封闭源,操作不当则可造成工作人员的外照射。

放射病:国家法定职业病包括急性、慢性外照射放射病,外照射皮肤放射损伤和内照射放射病等四种

4.异常气象条件:指作业环境周围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与气压等。

异常气象条件下的作业类型: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工作场所有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W/m3·h或84kJ/m3·h的车间;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均属高温、强热辐射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如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具有热害的煤矿深井。3)夏季露天作业:夏季从事农田、野外、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以及军事训练等。4)低温作业:接触低温环境主要见于冬天在寒冷地区或极地从事野外作业。在冷库或地窖。5)高气压作业:高气压作业主要有潜水作业和潜涵作业。

6)低气压作业:高空、高山、高原均属低气压环境。第六章 应急管理

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警对策系统2部分组成。其中预警分析系统主要由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组成

预警的目标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的监测与评价,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特征:1)快速性2)准确性3)公开性4)完备性5)连贯性。

预警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

构建预警机制需要遵循及时、全面、高效、引导的原则。

预警管理体系的要素:1)外部环境预警系统(自然环境突变预警、政策法规变化预警、技术变化预警)。2)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系统(质量管理预警、设备管理预警、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3)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事故预警系统(综合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如系统安全理论、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如预防原理,以事故预防和控制为目的,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过程中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给出安全风险预警级别)。

预警系统:建立预警机制的基础,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信息判断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监测是预警系统的硬件部分。

预警评价指标的构建应遵循的原则:灵敏性、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引导性、预见性。

预警方法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误警与漏警。

预警信号采用国际通用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是: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安全、一般、严重、特别严重四种级别(Ⅳ、Ⅲ、Ⅱ、Ⅰ)。

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关系:预警分析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对系统隐患的辨识,预控对策的活动内容是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治理的管理活动,两者相辅相成。预警分析预警分析完成监测、识别、诊断、评价四个过程与预控对策的三个环节,是明确的时间顺序关系和逻辑顺序关系,而这缺一不可。

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由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构成。

预警对策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事故管理3个活动阶段,组织准备是预控对策工作的前奏。日常监控是预控对策主体,事故管理是日常监控活动的拓展。

日常监控是对预警分析所确定的主要事故征兆进行特别监控与控制的管理活动。危机管理活动是特殊情况下对日常监控活动的一种扩展。日常监控和危机管理工作都要一组织准备活动为前提,而组织准备活动不仅是联接预警分析与预警对策活动的环节,也为整个事故预警管理系统提供组织运行规范。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或采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对事故造成的危害检测、检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2)应急活动的复杂性3)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放大。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4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按照各类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2007年11月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事故应急管理过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预防:a、事故预防,安全本质b、假定事故必然发生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2)准备:应急体系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落实、预案编制、应急队伍建设、应急设备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3)响应: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4)恢复: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

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系(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救援队伍)。运作机制(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法制基础(4个层次:法律法规紧急状态法、政府规章如应急管理条例、政府法令规定等、标准或管理办法)。应急保障系统(信息通信、物质装备、人力资源、经费财务)4部分构成。

应急救援活动一般划分为:应急准备、初级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4个阶段。

响应级别:1)一级紧急情况: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各个部门同外部机构联合处理的各种紧急情况。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3)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1)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2)应急启动。3)救援行动。4)应急恢复。5)应急结束。

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1)事故指挥官。2)行动部:负责所有主要的应急行动,所有的战术行动都依据事故行动计划来完成3)策划部:负责收集、评价、分析及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准备和起草行动计划,并对有关信息进行归档。4)后勤部:负责为事故的应急响应提供设备、设施、物资、人员、运输、服务。5)资金/行政部:所有事故费用的评估。

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1)综合预案:从整体上阚述预案的方针、政策、应急组织及相应结构。2)专项预案:具体的特定的。3)现场处置方案:如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单项预案),共三个层次。

应急预案基本结构:综合预案=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

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等,一个4级文件体系。

应急预案的编制:1)成立工作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2)搜集资料。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4)应急能力评估。5)应急预案编写。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本单位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评上级或安全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完整的应急预案6个要素:

1.应急预案概况:首先要有明确的原则和方针来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

2.事故预防:对潜在事故、可能的次生与衍生事故进行分析采取预防和控制。

1)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分析和风险分析

2)资源分析:1.各种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2.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质的准备情况。3.上级救援机构或周边可用的应急资源。

3)法律法规要求: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3.准备程序: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

1)机构与职责。2)应急资源。3)教育、培训与演习。4)互助协议

4.应急程序

1).接警与通知。2)指挥与控制。3)警报与紧急公告。4)通信。5)事态检测与评估。6)警戒与治安。7)人群疏散与安置: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8)医疗与卫生。9)公共关系。10)应急人员安全: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设备、现场安全监测。明确撤离应急人员的条件和程序。11)抢险与救援。12)危险物质控制。

5.现场恢复:事故控制后进行短期恢复从应急过程来讲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进入到另一个工作阶段,恢复到基本稳定的状态。主要内容包括: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撤离和交接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

6.预案管理和审评改进。

应急预案演练: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

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

演练的结果评价:不足项、整改项、改进项。

应急演练结束后一个月内组织评估报告。演练领导小组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其上级单位的负责人担任。

一次完整的应急演练活动要包括计划、准备、实施、评估和总结、改进。

评估人员主要是观察演练的进程、记录、访谈、要求提供文字材料。

策划人员主要编制评估计划,列出评估的演练目标和评估准则。

第七章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

2007年4月9日颁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特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

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

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

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普通事故自发生30日内。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7日起。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报告事故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和初步估算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事故的补报: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及时补报,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及时补报。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原则:精简、效能。

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监部门、负有安监职责的有关部门、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工会并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组组长:有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也可以由授权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有关部门指定,设事故调查组副组长1-3名,一般等级的只设1名组长,不再设副组长。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经过。2)查明事故发生原因。3)查明人员伤亡情况。4)查明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5)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6)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7)总结事故教训。8)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意见。9)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时限:事故调查组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期限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可以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60日。

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主体和批复期限: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有国务院批复,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由省级、市级、县级人民政府批复。重大、较大、一般事故批复15日内,特别重大30日内,延长不得超过30日。

第八章 安全生产统计分析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设计、收集资料:(统计报表、日常性工作、专题调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

统计资料的类型:1)计量资料。2)计数资料。3)等级资料。

1)计量资料: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量的大小,得到一系列数据,如质量与长度。特点:有度量衡单位、可通过测量得到、连续性资料。

2)计数资料: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特点:没有度量衡单位、通过枚举或计数的来、多为间断性资料。

3)等级资料:介于计数与计量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特点: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

变异:同质事物个体间的差异。来源于未加控制和无法控制的甚至不明原因的因素,变异是统计学存在的基础,本质上说,统计学就是研究变异的科学。

概率:常用P来表示,大小在0-1之间,接近0发生可能性小,接近1发生可能性大。一个事件发生小于5%,就叫做小概率事件。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1)系统误差:数据搜集和测量过程中仪器不准确、标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观察结果呈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特点:具有累加性。2)随机误差:由于一些人为的偶然因素使得结果或大或小,是不确定不可预知的。特点:随测量次数增加而减小。分为:随机测量误差(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来减小)、抽样误差(改进抽样方法和增加样本量来减少)。

统计指标:

(一)发病(中毒)率:某病发病率(中毒率)=同期内新发期内新发生例数/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病(中毒)的平均人口数×100%。

(二)患病率:某病患病率=检查时发现的现患某病的病例总数/该时点受检人数×100%。

(三)病死率:某病病死率=同期因该病死亡人数/观察期间内某病患者数×100%。

(四)粗死亡率:粗死亡率=同年死亡总数/某年平均人口数×100%。

调查方法:1)普查:适用范围1.发病率较高的疾病。2.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3.便于操作、易于接受。4.具有实施条件。2)抽样检查。3)典型调查。

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优点:操作简单,均数、率及相应的标准误计算简单;缺点:总体较大时难以一一编号。2)系统抽样:优点:易于理解、简便易行;缺点:总体有周期或增减趋势时,易产生偏性。3)整群抽样:优点:便于组织、节省经费;缺点抽样误差大于单纯随机抽样。4)分层抽样:优点:样本代表性好、抽样误差减少。

事故统计的步骤:1)资料收集(统计调查)。2)资料整理(统计汇总)。3)综合分析。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1)直接经济损失:人身丧亡及善后处理支出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2)间接经济损失: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事故统计方法:1)综合分析法。2)分组分析法。3)算数平均法。4)相对指数比较法。5)统计图表法。6)排列法。7)控制图。

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

绝对指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损失工作日、直接经济损失。

相对指标:相对人员:千人死亡率、万人死亡率、十万人死亡率、百万人死亡率。

相对劳动量:百万工时死亡率、百万工时伤害率。

相对产值:亿元GDP死亡率

相对产量:百万吨死亡率、万立方米死亡率、百万平米死亡率。

5.新经济条件下知识管理的实施重点 篇五

摘要:面对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战略资源在于知识、声誉、形象、价值观的升华。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而是以知识管理、哲理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伦理管理为重点,在传统的管理科学方面引入全面的人文科学系统管理工程。关键词:知识经济;管理创新;价值创新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新经济时代知识生产力成为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战略资源是知识资源,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来自对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企业管理将发生重大的变革,其现有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以及企业人的思维方式都会发生巨大变化。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新模式将逐渐实施。为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和了解知识管理的特

点,以便更好地实施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它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寻找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既着眼于获得显性知识,更着眼于获得隐性知识。因为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则难以掌握,它集

中存储在员工的脑海里,是员工所取得智慧和经验的体现。知识管理实施的重点在于建立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并注重创新和集体创造力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人力资源培训。它要求公司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知识管理公司为了抓住机遇和充分发挥公司人才的潜能,总是在不断地对自身进行改造和创新。他们拥有一种能让自己在变幻莫测和充满竞争的市场中确定行动方向的灵活性。

!“-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参与./0活动投入大, 时间长,商品化成功率低。有数据显示,即使在工业发达国家./0活动的成功率只有(12;./0成功后成为商品进入市场的不到&1$;最终./0商品化的成功率不足(13。为了鼓励./0,减少./0风险,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将政府支持作为鼓励./0活动的国家级政策和计划。美国国家创新政策和计划就包括以投入资金的形式支持大学实验室,支持大学与企业合作进行./0活动。日本早在五六十年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就强调政府与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在./0活动中密切合作。西欧国家为了促进./0商品化也纷纷采用各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

在我国现阶段,高校及企业从事./0活动的风险极大。据被调查的清华、北大、同济、南开等&$所大学的经验显示,取得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加快./ 0成果转化的保证。上海交大提出: “高校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努力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工作列入国家和地方的科技、经济发展计划,建立起财政、金融、外贸等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和引资结构,这也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四川联合大学的经验

是:“积极争取重点科技成果列入国家各级主要推广计划”。北京理工大学在其./0成果成功应用于企业的经验总结时提出:“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我国尚处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之中,市场经济发育尚不完善,因此,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尚需得到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否则工作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因此,要形成官、产、学、研共同合作。具体做法可以是:((用高水平的./0计划,申请各级政府的科技扶持资金;(&对于比较成熟、过硬的./0成果,吸引政府资金入股。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新经济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在新经济条件下,管理已经不是单纯的人与物的组合,以及解决传统的物质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既继承了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又结合了知识经济的特点予以创新。与传统的管理相比,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知识管理将更加重视知识和人力资源。对于显性知识的取得、分享,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网络化和软件系统实现。对于隐性知识,除了重视员工自身潜能的发挥外,企业将更重视组织内外专家学者及领导层的智慧作用,即人才智力的高效能发挥。在信息利用方面,注重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密切联系起来,从而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在知识管理中,对知识的重视,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它要求企业员工不断地获取知识,使员工“跟着企业健康成长”。企业要把员工培养成“会求知,会共事,会做人,会竞争,会贡献”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以便充分发挥知识团队的整合效应。

%$知识管理更新更加重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传统的管理机制往往通过物质利益驱动,忽视了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导致传统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在效率上的非线性形状。由于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的创新,激励的方式和约束手段由有形为主转向无形为主。新经济下的企业间的竞争取决于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即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力和创新力,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有效的知识管理所要

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人才培训。它要求公司的决策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员工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尽管“在公司内部共同分享知识,从许多方面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这个挑战丝毫不亚于同一个竞争对手共同分享知识。”

&$知识管理更加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在知识经济时代,单纯的报酬递减难以圆满解释现实的经济生活。公司中的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知识,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即他们是企业创新的主体。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采用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就显得异常重要。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虽也有精神激励,但更多的是物质激励。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尤重精神激励,不只是那种给予赞赏、表扬或荣誉的传统式精神激励,而是一种新型的精神激励,即赋予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使被管理者意识到自己也是管理队伍中的一员,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自觉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以实现其自身的人生价值。

’$知识管理更加重视声誉管理和人文伦理精神。声誉是人们交往的前提,声誉的核心是信任。声誉管理是现代企业组织的一种新的竞争方式,声誉管理的目标是在公众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声誉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声誉一旦受损,其企业价值会迅速贬值。而企业组织良好的声誉和美誉不但能改善管理、增加效益,而且其价值会与日俱增。声誉管理冲破了传统的管理定义,把管理的内涵延伸到企业之外,它强调的是社会整体目标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在追求企业自身价值目标的同时,还要追求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企业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在管理中更加强调快速反应、灵活机动、超前领先和开拓创新。

总之,新经济要求的是新的企业管理方式,即扁平化的组织,刚柔兼施的管理,而不是等级森严的组织,要求的是任务导向而不是生产导向,尤其是要求企业的领导能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而不是仅仅制定几年的计划。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而是以知识管理、哲学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伦理管理为重点的系统管理,在传统的管理科学方面引入了全面的人文科学系统管理工程。

二、实施知识管理策略的几点思考

新经济条件下,知识管理并不是一门技术,而是各种可行的解决办法的综合,其作用是作为一个单一系统满足各项具体需求。许多成功的知识型企业都建立了对积极参与知识共享的员工予以奖励的激励机制,实行员工只要提供知识就予以奖励的措施。企业还强调员工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了哪些知识,而主要在于他们要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积极调整组织机构,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传统的企业组织机构是按照传统管理机制的要求设计的,而知识管理具有责任分散的趋向。因此,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组织体系以支持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在这一体系中,一是要有领导人直接负责知识管理活动,承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新经济

担制定管理计划和协调企业的各种知识活动;二是成立专门的小组完成与知识管理活动有关的任务;三是建立支撑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如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数据库和图书馆等。总而言之,要重新调整公司的重心,使组织结构扁平化,优化管理层次,增大管理控制幅度。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把企业建成知识型公司、学习性组织,并建立起有利于员工彼此进行公平竞争和友好合作的优良机制,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公司要设立知识总监,以加强对科技决策及其支持系统的领导。在知识管理中,公司设立知识总监不仅在于其具备某个具体行业的传统经验,更主要的在于其具备以灵活的创新方式管理业务的知识,并能出色地领导公司的能力。最出色的知识总监往往能成功地扮演四个角色:创业者(愿意支持风险大的新倡议,顾问(能够使新思想与经营需要相匹配,科技专家(对信息技术了如指掌,环境保护专家(能够设计

环境和规划未来使知识最大化。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企业的知识总监,在该企业中应能发挥活“字典”的“查询”作用和航海“灯塔”的指路、防礁作用。

三是要建立完善的公平竞争和激励机制,重塑人才工程。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强调企业每一个员工——

—知识创造者的价值和作用。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竞争的目的是要全体员工认识到竞争意识的重要性,要有一种危机感。比尔・盖茨对微软公司职工的警示是:“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个月”。为此在企业内部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竞争和激励机制,竞争原则是公平的、透明的,同时又要培养员工友好协作精神,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组织的“磨擦”系数,形成强大的聚合力。讲激励,重点在于鼓励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增强其责任心。企业员工竞争素质的提高将大大增强整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的“免疫力”和竞争力。

四是要创建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塑造优良的价值工程和凝聚力工程。企业要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就要积极创造有利于每位员工创造力发挥的文化氛围。建立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哲学以及员工的职业道德、企业荣誉感、企业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等。知识管理所要求的不仅仅是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还要求公司的决策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企业组织文化建设要注意其内部整合能力的运用。传统的管理一般只重视规章制度建设,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强调的是组织文化建设。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哲学,用一种共同价值观来熏陶全体员工。独特的组织文化全面地影响着各项管理职能的实现以及集体效力的发挥。

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要强调企业人的全面发展,一是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二是要加强较高的社会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熏陶。当现在的某些年轻人正热衷于五个“$”($%&’’&事业、$%(现金、$&’*+,$%&*信用卡、$%&汽车、$-,%.’公寓等物质条件时,我们需要另外的五个“$”($%&%/,’&品格、$01,0&’文化、$-0&,’(2礼貌、$-3304 5+,2社会、$-33+,3’5,献身精神来加以调和,以发挥企业文化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性效益功能,使我们的社会能在物质、知识以及精神方面取得平衡发展。

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管理不是一门技术,而是各种可行的解决办法的综合,其作用是作为一个单一系统满足各项具体要求。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企业将会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我国目前企业组织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着组织结构过分刚性,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知识管理是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新课题,为此,只有当企业自身充分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自觉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才能使企业在6”世纪的全球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新概念的背后必将孕育着深远的变革。知识经济是对6“世纪全球新经济内涵形态的描述,信息技术引起企业组织价值理念、组织模式、生产开发、经营管理、竞争战略、发展规划的巨大变化,我们必须前瞻性地把握时代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发展。

有人说过:新经济有一个重要规律,即没有先来后到之分,只有成功者与失败者之别。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中国企业终将迎来新经济的春天。

6.行政管理知识重点 篇六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我国 56 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各民族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C.民族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多层次性 D.各族人民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

2、当今世界,前南斯拉夫、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民族问题所困扰,而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其根本原因是()A.我们的民族团结是以汉族为核心的

B.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 C.我国各民族已消除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D.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

3、少数民族歌曲体现的民族特征是()A.共同血缘关系 B.共同地域 C.共同心理素质 D.共同经济生活

4、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而导致国家**,局势不稳,而我国却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主要是因为()A.我国没有民族矛盾

B.我国的民族矛盾不会引起社会**

C.我国正确地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 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A 共同血缘 B 共同习俗 C 共同信仰 D 共同经济生活

6、我国的民族特点是:人数多;();混居程度高。A 大分散、小聚居 B 民族多 C 居住集中 D 居住地域广

7、()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具体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D 江泽民

8、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

A、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B、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C、世界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D、文化观、价值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9、我国()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A 宪法 B 刑法 C 民族区域自治法 D 民法

10、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 个自治区,()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

A30 B29 C40 D32

11、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个少数民族。A8 B9 C10 D11

12、()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A1991 年 B1993 年 C1992 年 D1995 年

13、()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4、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1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

A.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C.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联盟

16、我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保持祖国的统一 D.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7、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D.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18、成吉思汗的历史业绩是()。

A.起兵反抗辽的压迫 B.建立蒙古政权 C.定国号为元 D.灭亡南宋

19、《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A.坚持“九二共识”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 D.坚持两岸互信互利 20、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平等团结 D.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

21、党处理同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相互尊重,互相信任

C.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D.互相合作,互相促进

22、新建宗教活动场所在投入使用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检查。

A.安全 B.治安 C.防火 D.消防安全

23、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风景名胜区内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依照国家有关()管理的规定执行。

A.宗教团体 B.宗教活动场所 C.社会组织 D.民办非企业单位 24、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国务院第426号令,颁布《宗教事务条例》,该条例自()正式施行。

A.2004年11月30日 B.2004年12月31日 C.2005年1月1日 D.2005年3月1日

25、根据《全国宗教工作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的统一部署和工作安排,国家宗教事务局决定从()年起,每年的6月份,在全国宗教界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

A.2010 B.2011 C.2012 D.2013

26、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

A、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 B、汉语 C、汉字 D、外语

27、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执行国家的财务、会计、税收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A.可以 B.特殊情况下可以 C.不能 D.一般不可以

28、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成立管理组织,实行()管理。

A.属地 B.分级 C.集中 D.民主

29、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的基本标准包括:()知法守法、团结稳定、教风端正、安全整洁、服务社会等八条。

A.爱国爱教,管理规范,活动有序 B.爱国爱教,管理正常,活动有序 C.爱国爱教,管理规范,因地制宜

D.爱国爱教,因地制宜,热心公益

30、宗教团体依照本宗教的有关规定解除宗教教职人员身份,应当到()办理注销备案手续。

A.登记部门 B.备案部门 C.批准部门 D.许可部门

31、宗教活动场所设有捐款箱的,该场所应当指定()人管理捐款箱。

A.一 B.二 C.三 D.四

32、宗教院校学生寒暑假乘坐火车享受()优惠。A.全免 B.半价 C.三分之二 D.不确定

33、宗教界依法开展的公益慈善活动和设立的公益慈善组织受法律保护,享受与社会其他方面()的优惠待遇。A.不同 B特殊 C.有限制 D.同等

34、除经政府()部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外,其他场所一律不得组织、举行宗教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捐献。

A.宗教事务 B.民政 C.旅游 D.文物

35、宗教教职人员在宗教教务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除依法追究有关的法律责任外,由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建议有关的()取消其宗教教职人员身份。

A.宗教活动场所 B.宗教团体 C.宗教院校 D.宗教界

36、宗教活动场所一般应当制定本场所的预算,报()备案,并以适当方式通报当地信教公民。

A.宗教团体 B.财政部门 C.会计事务所 D.登记管理机关

37、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相互尊重

38、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或者干扰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正常的宗教活动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

A、行政处罚 B、治安管理处罚 C、行政处分 D、刑事处罚

39、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A、平等、互利 B、团结、互助 C、交流、提高 D、友好、平等

40、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宗教事务条例》共有七章()条。A、41条 B、43条 C、46 条 D、48 条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不得()。A.成立宗教组织 B.集体进行宗教活动 C.设立宗教办事机构 D.设立宗教活动场所

2、非宗教团体、非宗教活动场所组织、举行宗教活动,接受宗教性捐献的,由政府宗教事务部门()。

A.责令停止活动 B.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C.情节严重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D.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宗教界可以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有()。A.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B.宗教活动场所自用的土地免缴土地使用税 C.宗教活动场所所有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D.宗教活动场所自用的房产免纳房产税

4、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成立财务管理小组,在本场所管理组织的领导下对本场所的财务进行管理。财务管理小组一般由()等组成。

A.本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 B.会计人员 C.出纳人员 D.信教群众代表

5、()以外的组织以及个人不得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A.宗教院校 B.宗教团体 C.寺观教堂 D.政府宗教事务部门

6、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加强内部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等管理制度,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

A.文物保护 B.人员 C.消防 D.卫生防疫

7、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应当坚持()原则。A.属地 B.权利与义务对等 C.民主 D.自愿

8、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可以()形式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A.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 B.设立公益慈善项目 C.设立公益慈善组织 D.设立公益慈善宗教团体

9、宗教教职人员离任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情形的不予注销备案。

A.未经该场所管理组织民主协商同意 B.未经该场所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

C.未经该产所三分之二以上宗教教职人员同意 D.未办理离任财务审查

10、根据《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假冒宗教教职人员进行宗教活动的,可以()。

A.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

B.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C.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2、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五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题(共20分)

1、谈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

答案:

一、单选题

1-5 DDCCD 6-10 DDBAA 11-15CBBAC 16-20DABBC 21-25 CDBDB 26-30AADAB 31-35CBDAB 36-40DBBD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 3.AC 4.ABC 5.BC 6.ABCD 7.BD 8.ABC 9.ABD 10.ABCD

三、简答题

1、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4、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四、论述题

7.行政管理知识重点 篇七

2014 年2 月19 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十次联络员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主持会议。会议总结了2013 年全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开展情况,讨论了《2014 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并对制定《深化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进行了研究。

贺化指出,当前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市场运用知识产权的活力和动力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短板效应显著、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水平跟不上发展需要等问题。为确保战略实施工作深入推进,联席会议各成员部门要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全力以赴做好《深化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组织制定工作,并扎实推进落实《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

据介绍,2014 年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将围绕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提升知识产权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知识产权国际交流、提升知识产权基础能力、提高知识产权战略组织实施水平等七个方面予以重点部署,集中推进。

8.《解析几何》重点知识梳理 篇八

重要知识

1.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1)点斜式:y-y1=k(x-x1).

(2)斜截式:y=kx+b.

(3)两点式:y-y1y2-y1=x-x1x2-x1(x1≠x2,y1≠y2).

(4)截距式:xa+yb=1(a≠0,b≠0).

(5)一般式:Ax+By+C=0(A,B不同时为0).

2.三种距离公式

(1)A(x1,y1),B(x2,y2)两点间的距离:

AB=(x2-x1)2+(y2-y1)2.

(2)点到直线的距离:d=|Ax0+By0+C|A2+B2(其中点P(x0,y0),直线方程:Ax+By+C=0).

(3)两平行线间的距离:d=|C2-C1|A2+B2(其中两平行线方程分别为l1:Ax+By+C1=0,l2:Ax+By+C2=0).

3.当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1和l2的斜率存在时

(1)两直线平行l1∥l2k1=k2.

(2)两直线垂直l1⊥l2k1·k2=-1.

题型分析

例1已知直线l1:mx+8y+n=0与l2:2x+my-1=0互相平行,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5,求直线l1的方程.

解析:先根据两直线平行确定参数m的值,再根据两直线的距离确定参数n的值即可.

∵l1∥l2,∴m2=8m≠n-1.

∴m=4

n≠-2或m=-4

n≠2.

(1)当m=4时,直线l1的方程为4x+8y+n=0,把l2的方程写成4x+8y-2=0.

∴|n+2|16+64=5,解得n=-22或n=18.

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x+4y-11=0或2x+4y+9=0.

(2)当m=-4时,直线l1的方程为4x-8y-n=0,l2的方程为2x-4y-1=0.

∴|-n+2|16+64=5,解得n=-18或n=22.

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x-4y+9=0或2x-4y-11=0.

点评:(1)求点到直线距离时,直线方程一定化成Ax+By+C=0的形式.

(2)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时,一定化成l1:Ax+By+C1=0,l2:Ax+By+C2=0的形式.

二、圆的方程

重要知识

1.圆的标准方程

当圆心为(a,b),半径为r时,其标准方程为(x-a)2+(y-b)2=r2,特别地,当圆心在原点时,方程为x2+y2=r2.

2.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其中D2+E2-4F>0,表示以(-D2,-E2)为圆心,D2+E2-4F2为半径的圆.

题型分析

例2(1)若圆C经过(1,0),(3,0)两点,且与y轴相切,则圆C的方程为.

(2)已知圆M的圆心在x轴上,且圆心在直线l1:x=-2的右侧,若圆M截直线l1所得的弦长为23,且与直线l2:2x-5y-4=0相切,则圆M的方程为.

解析:(1)由题意知圆C的半径为2,且圆心坐标可设为(2,b),因此有(2-1)2+(b-0)2=2,解得b=±3,

从而圆C的方程为(x-2)2+(y±3)2=4.

(2)由已知,可设圆M的圆心坐标为(a,0),a>-2,半径为r,得(a+2)2+(3)2=r2

|2a-4|4+5=r,

解得满足条件的一组解为a=-1

r=2,所以圆M的方程为(x+1)2+y2=4.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所给条件选择适当的方程形式.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1)几何法:通过研究圆的性质、直线和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而求得圆的基本量和方程;(2)代数法:即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圆的方程,再由条件求得各系数.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重要知识

1.解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的两种方法

(1)几何法: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长r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若d>r,则直线与圆相离;若d=r,则直线与圆相切;若d

(2)代数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消元后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个数(也就是方程组解的个数)来判断.

如果Δ<0,方程无实数解,从而方程组也无实数解,那么直线与圆相离;

如果Δ=0,方程有唯一实数解,从而方程组也有唯一一组实数解,那么直线与圆相切;

如果Δ>0,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从而方程组也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那么直线与圆相交.

2.有关弦长问题的两种方法

(1)几何法:直线被圆截得的半弦长l2,弦心距d和圆的半径r构成直角三角形,即r2=(l2)2+d2;

(2)代数法:联立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消元转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得弦长|AB|=1+k2(x1+x2)2-4x1x2=1+1k2(y1+y2)2-4y1y2.

3.过一点求圆的切线的方法

(1)过圆上一点(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

先求切点与圆心连线的斜率k,由垂直关系知切线斜率为-1k,由点斜式方程可求切线方程.若切线斜率不存在,则由图形写出切线方程x=x0.

(2)过圆外一点(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

当斜率存在时,设为k,切线方程为y-y0=k(x-x0),即kx-y+y0-kx0=0.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得出切线方程.当斜率不存在时要加以验证.

题型分析

例3已知圆C:x2+y2-8y+12=0,直线l:ax+y+2a=0.

(1)当a为何值时,直线l与圆C相切;

(2)当直线l与圆C相交于A,B两点,且AB=22时,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将圆C的方程x2+y2-8y+12=0配方,得标准方程为x2+(y-4)2=4,则此圆的圆心为(0,4),半径为2.

(1)可以将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消元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判别式得到一个关于参数a的等式,从而求解,或者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得到一个等式求解.

若直线l与圆C相切,则有|4+2a|a2+1=2.解得a=-34.

(2)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弦长一半以及半径三者的关系建立等式求解.

过圆心C作CD⊥AB于点D,

则根据题意和圆的性质,得

CD=|4+2a|a2+1,

CD2+DA2=AC2=22,

DA=12AB=2.解得a=-7或-1.

∴直线l的方程是7x-y+14=0或x-y+2=0.

点评:(1)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几何法和代数法(根的判别式).(2)关于圆的弦长问题,可用几何法从半径、弦心距、弦长的一半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求解,也可用代数法的弦长公式求解.

四、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重要知识

1.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与圆有五种位置关系,分别是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

外离和内含统称为相离;外切和内切统称为相切.

两圆相离——没有公共点,两圆相切——有唯一公共点,两圆相交——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2.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常用的方法是几何法

判断两圆位置关系时常用几何法,利用两圆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不能判断内切与外切,外离与内含.

题型分析

例4已知圆C1:(x-a)2+(y+2)2=4与圆C2:(x+b)2+(y+2)2=1,若两圆相外切,则ab的最大值为;若两圆相交,则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解析:由圆C1与圆C2相外切,

可得(a+b)2+(-2+2)2=2+1=3,即(a+b)2=9,

根据基本不等式可知ab≤(a+b2)2=94,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由题意得,把圆C1,圆C2的方程都化为一般方程.

圆C1:x2+y2-2ax+4y+a2=0,①

圆C2:x2+y2+2bx+4y+b2+3=0,②

由②-①得(2a+2b)x+3+b2-a2=0,

即(2a+2b)x+3+b2-a2=0为所求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

故答案为94,(2a+2b)x+3+b2-a2=0.

点评:1.处理两圆位置关系多用圆心距与半径和或差的关系判断,一般不采用代数法.

2.若两圆相交,则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可由两圆的方程作差得到.

五、圆锥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重要知识

1.圆锥曲线的定义

(1)椭圆:|PF1|+|PF2|=2a(2a>|F1F2|);

(2)双曲线:||PF1|-|PF2||=2a(2a<|F1F2|);

(3)抛物线:|PF|=|PM|,点F不在直线l上,PM⊥l于M.

2.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

求解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方法是“先定型,后计算”.

(1)定型,就是指定类型,也就是确定圆锥曲线的焦点位置,从而设出标准方程.

(2)计算,即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方程中的a2,b2或p.

题型分析

例5(1)已知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一条渐近线过点(2,3),且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2=47x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2)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32.双曲线x2-y2=1的渐近线与椭圆C有四个交点,以这四个交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6,则椭圆C的方程为.

解析:(1)由双曲线的渐近线y=bax过点(2,3),可得3=ba×2.①

由双曲线的焦点(-a2+b2,0)在抛物线y2=47x的准线x=-7上,可得a2+b2=7.②

由①②解得a=2,b=3,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x24-y23=1.

(2)∵椭圆的离心率为32,∴ca=a2-b2a=32,

∴a=2b,∴椭圆方程为x2+4y2=4b2.

∵双曲线x2-y2=1的渐近线方程为x±y=0,

∴渐近线x±y=0与椭圆x2+4y2=4b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255b,255b),

∴由圆锥曲线的对称性得四边形在第一象限部分的面积为255b×255b=4,∴b2=5,∴a2=4b2=20.∴椭圆C的方程为x220+y25=1.

点评:当焦点位置无法确定时,抛物线常设为y2=2ax或x2=2ay(a≠0),椭圆常设mx2+ny2=1(m>0,n>0),双曲线常设为mx2-ny2=1(mn>0).

六、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重要知识

1.椭圆、双曲线中,a,b,c之间的关系

(1)在椭圆中:a2=b2+c2,离心率为

e=ca=1-(ba)2.

(2)在双曲线中:c2=a2+b2,离心率为

e=ca=1+(ba)2.

2.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y=±bax.

3.抛物线的焦半径

抛物线上任意一点P(x0,y0)到焦点F的距离称为焦半径.有以下结论(p>0):

(1)对于抛物线y2=2px,|PF|=p2+x0;

(2)对于抛物线y2=-2px,|PF|=p2-x0;

(3)对于抛物线x2=2py,|PF|=p2+y0;

(4)对于抛物线x2=-2py,|PF|=p2-y0.

题型分析

例6(1)椭圆x2a2+y2b2=1(a>b>0)的右焦点F(c,0)关于直线y=bcx的对称点Q在椭圆上,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解析:设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为F1(-c,0),如图,连接QF1,QF,设QF与直线y=bcx交于点M.

由题意知M为线段QF的中点,且OM⊥FQ.

又O为线段F1F的中点,

∴F1Q∥OM,∴F1Q⊥QF,

|F1Q|=2|OM|.

在Rt△MOF中,tan∠MOF=|MF||OM|=bc,|OF|=c,

可解得|OM|=c2a,|MF|=bca,

故|QF|=2|MF|=2bca,|QF1|=2|OM|=2c2a.

由椭圆的定义得|QF|+|QF1|=2bca+2c2a=2a,

整理得b=c,∴a=b2+c2=2c,故e=ca=22.

点评:解决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值及范围问题其关键就是建立关于a,b,c的方程或不等式,要充分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点的坐标的范围等.

(2)若抛物线y2=4mx的准线经过椭圆x27+y23=1的左焦点,则实数m的值为.

解析:抛物线y2=4mx的准线方程为x=-1m,椭圆x27+y23=1的左焦点坐标为(-2,0),

由题意知-1m=-2,所以实数m=12.

点评:涉及抛物线几何性质的问题常结合图形思考,通过图形可以直观地看出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等几何特征,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直观性.

七、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重要知识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与“Δ”的关系

将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消去一个变量(如y)得出方程Ax2+Bx+C=0.

①若A=0,则圆锥曲线可能为双曲线或抛物线,此时直线与圆锥曲线只有一个交点.

②若A≠0,则:

当Δ>0时,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两个交点(相交);当Δ=0时,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一个公共点(相切);当Δ<0时,直线与圆锥曲线没有公共点(相离).

在涉及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两个交点坐标时,一般不是求出这两个点的坐标,而是设出这两个点的坐标,根据直线方程和曲线方程联立后所得方程的根的情况,使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整体代入,这种设而不求的思想是解析几何中处理直线和二次曲线相交问题的最基本方法.

题型分析

例7过椭圆x2a2+y2b2=1(a>b>0)的左顶点A作斜率为2的直线,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为B,与y轴的交点为C,已知AB=613BC.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设动直线y=kx+m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且与直线x=4相交于点Q,若x轴上存在一定点M(1,0),使得PM⊥QM,求椭圆的方程.

解析:(1)∵A(-a,0),设直线方程为y=2(x+a),B(x1,y1),

令x=0,则y=2a,∴C(0,2a),

∴AB=(x1+a,y1),BC=(-x1,2a-y1),

∵AB=613BC,∴x1+a=613(-x1),y1=613(2a-y1),

整理得x1=-1319a,y1=1219a,

∵点B在椭圆上,

∴(-1319)2+(1219)2·a2b2=1,∴b2a2=34,

∴a2-c2a2=34,即1-e2=34,∴e=12.

(2)∵b2a2=34,可设b2=3t,a2=4t,

∴椭圆的方程为3x2+4y2-12t=0,

由3x2+4y2-12t=0

y=kx+m,得(3+4k2)x2+8kmx+4m2-12t=0,

∵动直线y=kx+m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Δ=0,即64k2m2-4(3+4k2)(4m2-12t)=0,

整理得m2=3t+4k2t,

设P(x1,y1),

则有x1=-8km2(3+4k2)=-4km3+4k2,

y1=kx1+m=3m3+4k2,

∴P(-4km3+4k2,3m3+4k2),

又M(1,0),Q(4,4k+m),

∵x轴上存在一定点M(1,0),使得PM⊥QM,

∴(1+4km3+4k2,-3m3+4k2)·(-3,-(4k+m))=0恒成立,整理得3+4k2=m2.

∴3+4k2=3t+4k2t恒成立,故t=1.

∴椭圆的方程为x24+y23=1.

上一篇:文秘工作个人总结下一篇: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太棒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