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律化的思考

2024-08-03

道德法律化的思考(共8篇)

1.道德法律化的思考 篇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思考答案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别人的优势。(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4)培养优良学风。

高度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奋、严谨、求是、创新”。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极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更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民族人名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意义: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的成长为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4.当代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5.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地成才之路;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方法: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3.注重联系实际;4.注重知行统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它一方面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在大学“做什么人”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理想信念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人类社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确方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预见性,增强主动性,克服片面性,减少盲目性。

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居于高层次,是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个人理想居于低层次,并从属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只有自觉地顺应社会理想并以此为基本方向来进行选择和确立,才有可能实现,才能更好地、更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其次,个人理想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代表着人们的共同利益,它要靠千百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没有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的积累,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社会理想有赖于个人理想地整合,个人理想又不能脱离社会理想和人类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依靠每一个公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个人理想如果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违背,就失去了客观地依据,因此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4.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理想变为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要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然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常常比事先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 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的道路并不是笔直的,往往是充满了曲折。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追求理想的道路是弯弯曲曲的,正是在曲折中不断地接近目标。正如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一样。

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理想对现实的超越性并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而是需要对现实和自我作出比较大的改变才能够实现。这种改变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阻碍和波折,充满着曲折和坎坷。要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就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中,遭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甚至动摇理想信念的人,不可能将理想最终变为现实。人类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就是如此。

5.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立志当高远。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量,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事实告诉人们,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立志,并为之努力奋斗。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立志做大事。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青年人应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立志须躬行。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各国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它集中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要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这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里,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任何旨在制造国家分裂、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都会遭到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

4.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爱国主义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的核心的作用。正是出于对自己故土家园、骨肉同胞和灿烂文化的眷恋与热爱,中华各民族才能够求同存异,维护整体,在自己的国土上繁衍生息、相互学习、相互帮

助,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利益,中华民族同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对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卖国败类极端鄙视,对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民族英雄无比崇敬。热爱祖国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5.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是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6.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自觉做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模范,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思想、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增强国防观念,它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自己的真才实学同报效国家的志向结合起来,身体力行,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的人生追求。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

有意义。每个人活着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应当怎样活着?人活着的价值是什么?这是人生观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目的既是人行为活动的起点,也是全部过程的终点。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都讲实际的今天,更应该思考人的价值。因为人的价值是最实际的问题。我们在思考自我价值的时候要涉及到价值的标准和评价。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成为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这一观点已成为共识。

思考人生目的,以及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是任何时代的人们都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许多人讲“实际”,为了更好的应对整个社会对我们的考验和挑战,思考人生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和价值观是十分紧急并且有必要的。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一个人如果以悲怨愤懑、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对待生活,其背后必然是消极悲观的人生观。相反,一个人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一定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

人生须认真。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

人生当务实。要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人生态度,正确面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人生应乐观。乐观积极的态度是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要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调整心态,磨炼意志,优化性格。人生要进取。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要积极进取,不断丰富人生的意义,要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坚忍不拔的精神,充分发挥生命的创造力,在创造中书写人生的灿烂篇章。

3.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

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是人们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我们大学生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把握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确辨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4.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良好等方面因素的整合与统一,这是对健康更为科学、系统、深刻的理解和阐述。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导向,也为其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还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自觉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3)合理地调控情绪。在产生心理困惑时,首先要弄清自己的情绪状态,对不良的情绪和生活中的烦恼要及时合理地宣泄或转移,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交往各方的学习进步、个性完善、情绪稳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该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并能同时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和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6.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首先,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的发展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

其次,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是人类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最后,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当代世界出现的尖锐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所以,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现代化,一定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都是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因此,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而不能以为别的什么为核心。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1)集体主义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必然选择。

确立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这是社会本质的必然要求。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确立的价值目标。

(2)集体主义是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的。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它反映的最基本的利益关系是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反映这个基础的道德观念,必然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

(3)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社会利益的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便能正确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3.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弘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4.联系实际谈一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

践行正确的荣辱观能够增强个人作出正确道德选择的能力,使个人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激励,努力提升道德境界。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其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

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不同类型的道德,其核心也就不同。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都是为维护剥削制度、维护少数剥削者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因此,其道德建设的核心就只能是为个人谋私利;而社会主义道德是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道德,是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伦理体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应深入领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坚定道德意志和信念。

5.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在公民道德实践中,各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功能和作用是互相渗透、交叉并行的。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涵盖各个领域,适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大学生是公民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既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更应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

大学生应在三个重要环节上加强实践:一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二是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三是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6.谈谈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诚信品质。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身奋斗的理想信念。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7.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向道德模范学习(略)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公共生活秩序?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并不仅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随着公共秩序日益重要和复杂化,人类便愈加自觉地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主要的两种力量。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良好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虽然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调控的范围。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不仅深入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还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道德能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为法律的实施创造外部条件;道德还能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为法律的实施创造内部条件。

总之,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2.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基本特征:

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被视为每个社会成员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广泛性。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

简明性。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

继承性。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为人处世的道德传统,这些道德传统中凝结着人类的道德智慧,构成了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4.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应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如: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应当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崇高的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比如,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乘坐公交车主动让座,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等。

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的!5.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最新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使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它指导人们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上网习惯。6.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指引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

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

预测作用。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的行为趋向与后果。

评价作用。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对其行为的评价标准就是合法与不合法。

强制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

教育作用。法的教育作用是指法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继承了传统职业道德的优秀成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的基本特征,具有崭新的内涵。

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办事公道。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

在职业活动中,不同的价值追求所体现的人生境界是不同的,所产生的价值和意义也不同。2.如何理解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这些其他权利主要包括: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参加社会义务劳动的权利;开展劳动竞赛的权利;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权利;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拒绝执行的权利;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批评、举报和控告的权利;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等。

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3.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不仅是为了拓展职业的价值领域,更是为了提升人生观、价值观的境界。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或实践性,不应单纯地把职业看成是谋求生存的手段,更应把职业视为一生所追求的事业,它蕴涵着人们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人选择职业,职业也选择人,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择业固然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意愿,但是,社会需求对择业有很大的制约性。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要更多地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问题。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择业需要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大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就应当树立独立生活意识,克服消极依赖思想。充分利用大学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基础,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完善自我。4.应当怎样认识爱情与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认识爱情的本质,处理好恋爱关系,爱情就会给人生带来幸福。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性爱把爱情与人世间的其他情感明显区别开来,使爱情成为特殊的“情爱”;理想赋予爱情深刻的社会内涵,是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责任是对性爱和理想的升华,责任也因此成为爱情得以长久的重要保障,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爱情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们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人世间美好的爱情。性爱的吸引,使得爱情打上了情爱的烙印,并把异性间的爱情与异性间的友谊根本区别开来。理想的契合,使得爱情表现着恋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使热恋中的人们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来克服生活中的消极和颓废。责任的担当,则使得爱情不是自私地占有对方的感情,而是自觉自愿地为所挚爱的人付出感情、担当

责任。

真正的爱情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人的自然和社会的双重需要,并通过生活而获得充实的意义。

爱情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生在具体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展开,理解和把握爱情的真谛或本质,要考虑到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考虑到一定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5.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家庭美德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功能。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婚姻家庭关系不仅需要道德来维系,也需要法律来调整。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和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两种重要调控手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着婚姻家庭这个人生的港湾。树立家庭美德,遵循婚姻法律规范,是生活对人们提出的客观要求。大学生离开了养育自己的父母,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也有了对未来的憧憬,应该在成长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对婚姻和家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有力保障。在经济建设方面、政治建设方面、社会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法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3)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5)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从法律的历史和实践来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等三个方面: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法律这一事物中两个分离的、相反的成分和因素,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同时,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总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首先,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其次,在具体法律关系中,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互相包含。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各有其独特的、总体上又是相互补充的功能。法律义务以其强制某些积极行为发生、防范某些消极行为出现的特有约束机制而更有助于建立社会秩序;法律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而更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

4.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少应努力树立法律信仰,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1.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宪法是法律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的共性。但是,宪法不同于普通法律,它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是一个国家法制的基础和核心。

特点: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2.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其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再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最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有效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3.我国有哪些实体法律制度?

实体法律制度主要是规定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的法律制度的总称。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等。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为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盲目性而制定的调整全局性的、社会公共性的、需要由国家监管与协调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简言之,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4.举例说明依照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的意义。

程序法是实体法所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的重要保障。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及时、恰当地为实现权利、行使职权和履行义务提供必要的规则、方式和秩序。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实体法,了解自己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要学习程序法,遵循正确的程序实施法律行为,懂得通过法定程序解决法律纠纷。

2.道德法律化的思考 篇二

法律, 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是一种规则体系, 同时并为一种意义体系。任何规则必然蕴含一定的法理, 载述着一定的道德关切, 寄托着深切的信仰。法律是随着一定的条件而成就的, 如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变化,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语言文字的发达等等, 才在一定的社会阶段出现的, 由国家通过一定程序才产生的。法律是一定历史阶段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 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由经济基础决定。法不仅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而发生本质的变化, 就是同一社会形态里, 当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时, 也会引起法的相应变化。

法律与道德虽然彼此相辅相成, 但两者又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由于有一些社会关系处于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共同的调整范围, 在调整过程中由于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等不同, 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今年来。人们所提出的“合法的不合理”, “合理的不合法”等有关“合法”与“合理”问题的争论和驳论, 实际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社会规范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法律与道德的矛盾, 导源于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价值特性。在现实社会中, 有些行为和现象与法律规范相符合, 但却与一定的道德规范相冲突, 或者是相反。而且法律与道德的历史命运不同,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随着阶级的消灭, 国家的消亡, 法律也将不复存在, 而道德在无产阶级社会中仍将存在。因为很多精神, 思想层面是法律所涉及不到的, 法律只能调整人的外部行为, 而一部法律如果连最低限度的道德都保障不了, 那么必将成为恶法, 被社会淘汰。

法律和道德虽然有很多不同, 但它们依然是有联系的, 法律与统治者的道德, 无论在本质方面还是在内容方面, 都是相同的, 只不过是表现形式, 调整手段不同而已。法律所反映的道德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历史的, 是统治阶级的道德, 因而两者是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的。一方面, 统治者的道德为立法确立了价值坐标, 为立法指明了方向, 而法律制定又将基本重要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 推动了统治阶级道德的普及。另一方面。统治阶级的道德为守法奠定了心理基础, 而执法, 司法活动通过惩罚严重的不道德行为又弘扬了道德精神。

在法律实践中, 要正确认识法与道德的关系, 既要看到它们的一致性和相互作用, 又要看到它们的区别。不能把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简单混淆, 把本来属于道德调整的问题当作法律问题来处理, 或者相反, 将法律问题当作道德问题来对待, 从而将违法行为与不道德行为, 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混为一谈。另一方面, 也不能把法律与道德区别绝对化, 甚至否认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

3.道德法律化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素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从2006级学生开始,我国高校全面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开始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在该课程教学中,要使广大师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教育理念方面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民主化”。“教学民主化”是现代教学论中一个跨学科的重大理论课题。从19世纪美国的教育家杜威、罗杰斯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合作教育学”;从20世纪初我国现代教育先驱陶行知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均主张教育必须走“民主化”的道路。因此,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扬民主,师生之间必须建立真诚、平等、共融的密切关系。

实现“教学民主化”,关键是做到“心中有人,目中有人”。在教育理念上,应突破“工具化”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础”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与学生存在的问题,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重视学生。授课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增加课堂的开放性、灵活性,及时把学生的问题吸收到讲课中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或展开讨论,增强互动性,尊重学生。应尽量使问题及时得到解答,当堂不需要解答或解答不了的,应请学生课下分别查阅信息,以备课上讨论和沟通。“教学民主化”核心在于“重视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调动学生”,而不能搞“一堂言”、“满堂灌”,应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二、 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应端正认识,树立使命感、荣誉感和紧迫感。“基础”课教师应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责任感,既应看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又应理性地对待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基础”课教师应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信仰党的创新理论、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神圣意义,树立使命感、荣誉感和紧迫感。

其次,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基础”课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各方面的素质:一是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课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并不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二是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师德是教师的道德理念、道德关系、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核心。“基础”课教师的崇高职业是以灵魂塑造灵魂、以人格锻造人格的崇高事业,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重视自己的道德养成,严于律己。三是具备丰厚的理论业务素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广大“基础”课教师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新事物、了解新情况,使自己能适应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视野开阔、兴趣广泛的特点。同时,要上好这门课,还应系统地学习政治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历史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四是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基础”课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对各种热点问题、争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正确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和分析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 教学方法方面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础”课教师应在系统的教材体系与学生之间架一座桥梁,实现教材内容的主体化、情景化与信息化,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这就需要“基础”课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基础”课教师应培养积极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进行不懈的教学研究实践。“学校教育,育人为本。” “基础”课更是育人的学科。中国有句古话:“做经师易,做人师难。”这是说传授学生以知识比较容易,给学生以人格的影响却很困难。近代思想家魏源认为:“有教而不化,无以格顽。”可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极其重要的,但又是非常困难的。应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支撑科学的教学设计,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基础”课教师应不断地思考、实践、总结,培养积极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进行不懈的教学研究实践。

其次,找准切入点,注重针对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要想上好“基础”课,应以人为本,即是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应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努力使这门课的学习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大学生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行动,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关键是找准切入点。而找准切入点的关键是教师授课应有针对性。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所处的时代特征,知道他们存在哪些困惑,了解他们哪些方面需要充实和提高,把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向,以此为切入点,巧妙设计,精心安排,打消学生对政治课存在的偏见。

再次,把握好“深入”与“浅出”的关系,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触动相结合。一些“基础”课教师只注意“深入”而忽视了“浅出”,只凭借理性分析而忽视感性触动,用抽象的理论解释抽象的问题,结果听者如在云雾之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讲授者没有吃透理论,也就不能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只能照本宣科。二是讲授者吃透了理论,但没有真正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表达能力有限。这样一来,尽管所讲授内容信息量很大,但听者听起来吃力。“基础”课教师应学会用形象、生动的语气阐明深刻的道理,学会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触动相结合,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而例子、图片、修辞的运用应围绕道理的阐述展开。

最后,理论结合实践,注重实效性。理论结合实践应注重三个阶段:一是备课阶段。进行有针对的准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听课中受到启发。二是讲课阶段。在课堂设计上,除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对讲授内容的积极思考中来之外,更应给他们梳理、总结自己的思想并进一步进行阐述和表达的机会,如组织讨论、演讲等。三是课后阶段。可以联系实践基地,也可以精心设计进行原位实践,让学生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与践履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

总之,“基础”课的教师应结合这门课的课程特点,端正态度,确立科学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该课中学到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最贴切的生活启迪,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最动人的人生体验。

【参考文献】

[1]“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教育部部长周济谈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N].人民日报,2006-09-15

[2]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赵荣霞(1974-),女,河北人,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

4.道德教育法律化利弊的论文 篇四

那么什么是道德法律化呢?主要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对那些所有人都必须遵守、必须做到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通过立法程序把它们转变为相应的法律规则。在西方国家,倾向于法律化的道德教育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历程。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编写了《政治学》一书,在这本书中,他对美德教育的方法和重要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指出了立法家们的在美德教育中责任,那就是对一切秽亵的语言、图画以及表演进行严厉的打击查处以其杜绝。同时他还表示道德行为教育必须从小节做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由于不拘小节造成的,还关系到城邦的巩固地位上。功利主义伦理学于十八世纪兴起。其代表人物,边沁从法律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指出善法、恶法的区分就在于他们是否符合功利原则—“趋乐避苦”。同时他还对法律与道德的统一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发现,如果人们的遵法守法行为向自觉行为习惯转换时,那么社会上必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时,他还指出道德法律化是道德教育的必要补充。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社会道德也与改革开放前大有不同。表现为人们的道德观念偏离、价值取向紊乱、道德评价缺失等等。因此道德法律化又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并成为人们广泛谈论话题。

二、道德教育法律化的价值

(一)道德建设的内在精神需要道德教育法律化

从道德和法律价值精神的关系上来说,他们是内在统一的,从道德和法律内容上来说,有相同的部分。如果要加强道德建设那么就必须加强道德法律化,它是内在的依据。

(二)道德教育法律化为道德建设提供了现实基础

从社会功能与目标上来说,道德与法律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可以说道德建设的基础就是道德法律化。我们在进行道德建设的时候要从道德、文明行为着手进行建设。法律在对人们行为规范和良好品质形成上与道德基本相同,但是其方式与道德大不相同:法律先用法律条文规定对人们不合理的行为进行规范、管理,然后使人们的道德觉悟提升;而道德是先对人们不合理的行为进行教育,提升人们的道德觉悟,然后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矫正。法的规范是道德的最低目标,道德风尚形成是法的最高追求目标;道德通过教育使人们的恶念消灭于萌芽之中,法律通过对已发生的恶念进行惩处,达到警示作用。道德侧重的是对人的教育,法律侧重的是对人的惩罚。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又是道德的支柱。

(三)道德教育法律化促进道德建设的意义

第一,实现某些道德规范、原则法律化,可以提升我国社会道德规范的权威性以及约束力。当今社会各种道德行为失控的主要原因就是道德规范缺少权威以及约束力。通过某些特定的道德的法律化后,那么这些道德规范具有了很高的权威与约束力,人们将会更加的注重自己的各种道德行为,促进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第二,道德教育法律化有助于借法律手段,使大部分的使命在法律的指导下自愿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良好道德的风气,除了道德隐形的约束外,还可以采用必要的法律手段。第三,道德教育法律化的过程中,注意制定与实施对市民有道德教育作用法则法规。比如《婚姻法》,这一法律的颁布与实施,可以对人们的家庭观念、责任价值等进行很好的教育与强化。再比如,在民事法中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等原则的实施,对人们的社会公德、价值观念、是非善恶等都有很好的道德教育作用。在当今社会,法律可以说是道德的坚强后盾。最后,从实践层面看,这种道德建设的途径早已有过先例,并且也被证明是有效的。比如说,属于道德范畴的诚信,在大多数国家都把它纳入了法律范畴,如果公民在活动(民事、商业)中违反了诚信的各项规定,那么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这样,通过法律来制定某些某些民事行为和商事行为的道德标准,提高市民的道德素质。另外,在官员的廉政方面起到了惊人的效果的,约束了官员的不法行为,从而提高了官员的道德标准。因此,从古到今,在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中,道德的法律化通常被当做一种实践和手段来使用。综上所述,我国也要大力推进道德法律化进程,注意把一些基本的、大众性的道德规范吸纳到法律的范畴中来,以便道德与法律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道德法律化也是实现我国“德治”与“法治”关系协调的需要。道德规范和法律双管齐下,达到道德教育法律化的最终目标,使人们的道德行为由法律约束向道德习惯转变,最终实现新时代的道德建设目标。

三、道德教育法律化的弊端

5.道德讲堂·法律的故事 篇五

----李建龙

我是一名法律人,我常会扭头回望,法律在其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漫长而艰苦的跋涉历程。法律文明史上一则则传颂古今的法律故事,经常让我的双眼噙满感动的泪水。我甚至渴望自己能够象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那样,即使蒙上双眼,也能左持天平、右手持剑,匡扶正义。

我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法律故事:状告国王。

公元994年建城的德国古都波茨坦,两条清清的小河交汇的地方,风景如画。人们难以忘记它是二战末期著名的波茨坦会议召开之地。在我心中,波茨坦却还有另外一番风景。因为它是世界法律史上空前绝后的经典故事发生的地方。1866年10月13日,德国前身普鲁士大公国的国王威廉一世,在大队御林军的前呼后拥之下,兴高采烈地来到位于波茨坦密林深处的桑苏西宫。得意洋洋的威廉一世登上了这座行宫的顶楼。在他的身后,簇拥着一大群大臣和贵妇小姐。放眼望去,喷泉、林荫大道、草地、雕塑……正眺望着眼前美丽的风景,忽然,一座又残又旧的大风车磨坊映入了他的视线。兴致勃勃的威廉一世,立刻蒙上了一道不可容忍的阴影。

“拆掉它!”,威廉一世发出了一道阴沉的命令。

“是,陛下!”一个大臣赶快飞跑而去。不过很快就飞跑回来:“报告陛下,拆不得,那是一家私人的磨坊„„”

威廉一世恼怒了:“花钱买下来!再拆!快去办!”

“是!是!”大臣再次飞奔而去。然而,过一阵,又再次飞奔回来,气喘吁吁地报告说:“陛下,陛下„„磨坊„„还是不能拆„„”

“为什么?”威廉一世惊讶地问道。而答案却很简单:“磨坊主„„死活„„不肯卖”。

“多给他钱!他要多少就给多少!”国王开始不耐烦了。“不行啊,陛下,那个倔老头儿说了,磨坊是他爷爷的爷爷留传下来的,一家人世世代代靠它糊口为生,它的价值无法计算,给多少钱也不肯卖!”

“混账!”威廉一世暴怒了。我南征北战,攻城掠地,取人皇冠领土如折路边野花,这小小一个倔老头儿,居然敢与我讨价还价?威廉一世咆哮着:“马上派兵去给我拆掉磨坊!谁敢抗拒,就地正法!”

一大队御林军应声蜂拥而去,铁蹄踏处,老磨坊顷刻被夷为一片平地。

“国王竟然如此胡作非为,这个国家到底还有没有天理?”那个又穷又倔的磨坊主老头,一边蹲在旧磨坊的废墟上,老泪纵横,一边向过往的人们大声控诉。很快,废墟旁便引来了一大群民众,个个都义愤填膺地议论纷纷—— “这样蛮不讲理,完全是违反宪法的!” “可他是国王呀!”“国王就可以随便侵犯老百姓的权利?”“国王就可以不遵守宪法,那国家的法律还有什么用?”“告他去”!“对!告国王”!“控告国王!”金光灿烂的无忧宫外,秋风黄叶,顷刻间化作了一场昏天黑地的风暴。

今天,我似乎仍然可以听到当年成千上万波茨坦市民游行队伍的脚步。在波茨坦市民高呼“告国王” 的口号支持下,磨坊主老头郑重地向普鲁士最高法院呈递了一份古往今来破天荒第一次的“民告国王”的起诉书:

被告人:国王威廉一世; 事由:利用职权擅拆民房;

要求:赔偿一切损失!保障国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起诉书一出,整个普鲁士震动了,整个德意志也都惊动了。小市民状告大国王?整个欧洲,都在注视着这个世界法律史上第一宗“王事案件”的审判。

开庭审判的那天,骄横的国王拒不出庭,也没有派律师代表前来应诉。但正义女神的雕像,就矗立在法院的门外,面对旁听席上雷鸣般的“赔偿!赔偿!”的怒吼声,最高法院面面相觑的三位大法官最终统一了意见,毅然地一致裁定:被告人因擅用王权,侵犯原告人由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触犯了《帝国宪法》第79条第6款。现判决如下:责成被告人威廉一世,在原址立即重建一座同样大小的磨坊,并赔偿原告人误工费、各项损失费用150大元。一座崭新的磨坊又矗立在桑苏西宫墙外,150大元也送到了老头儿手上。磨坊主告国王的案例,终于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一则发生在140多年前的惊世奇案,我看到了法律在国王面前的公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王也不例外。

我和大家分享的第二个法律故事:缓刑之父。

2011年5月16日的清晨,悉心照料瘫痪病母近20年的打工者邓明建,因应母亲的再三请求买来一瓶农药,拧开瓶盖递给了母亲,母亲毅然喝下,留下最后一句话——“谢谢”,与世长辞。邓明建因此被判故意杀人罪,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刑4年。

孝子弑病母—充满人情味的“判三缓四”的缓刑判决,让我怀念起1841年8月的另一个清晨。同样是某一天的上午,经常作为旁听者的约翰·奥古斯都走进了波士顿市法院的大门。他看到市法院当天开庭审理的被告,是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年轻人。当奥古斯都看着眼前这个被带进来的酗酒闹事的年轻人眼里闪现出一种惶恐不安之意的时候,一股恻隐之心便止不住地涌上他的心头。于是,奥古斯都走到这个年轻人的身边,悄悄地和他交谈起来。那醉汉带着极为内疚的心情道出了犯事的由来:他本是一个机器维修工人,有一手良好的钳工技术,有一个女朋友,还未结婚,但女朋友已经怀孕了。他不想进监狱,不想失去这份工作,不想让孩子一出生便要去监狱探望爸爸,„„如果能不入狱,他将保证一生戒酒,好好工作,重新做人。奥古斯都对这个年轻人充满了同情,他暗暗思忖(cun):这个青年人还有希望,于是,他毅然地向法官表示:愿作他的担保人,保释他出去。此后的17年间,这名鞋匠共为2000多人作过“缓刑担保人”。一个普通鞋匠的爱心,深刻地改变了2000多人一生的命运,同时,也极其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司法制度的文明进程。奥古斯都留名青史的故事,成就了自己“缓刑之父”的美誉,推动了麻省于1878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缓刑法。

每当看见法律闪耀的人道主义光芒,我便不禁以满怀尊敬的心情想起那位又穷又老的波士顿鞋匠——约翰·奥古斯都。

一则发生在眼前的“孝子弑病母—判三缓四”背后的缓刑故事,我看到了法律在平民面前的温情。

我和大家分享的第三个法律故事:万年刑期。

2001年1月起一年多的时间里,菲律宾一位兽性大发的父亲,几乎每天都强奸他时年13岁的亲生女儿。这名禽兽父亲共犯有360起强奸罪行。2010年9月24日,马尼拉上诉法庭作出终审判决,判其每项强奸罪名40年监禁,360起乘以40年,刑期总计1.44万年。

一万年太轻,善良的人们都希望能将魔鬼打进18层地狱。在万年刑期的判决里,我看到了法律在罪犯面前的威严。

通常而言,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价值中立的,没有应然和实然之分,只有一个实然的向度。而社会科学的研究包含价值判断在内,应然和实然明确分离,具有理想与现实两个向度。法律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自然具有应然与实然之分。应然是法律的理想状态,实然是法律的现实状态。

我很惭愧,我始终未能自由地翱翔在法律澄明而深邃的天空,因而我曾经无数次地鄙视自己的灵魂。

不过,我已经知道:法律无法扫荡社会所有的恶。

我已经知道:凭人类当下的法律技艺和司法水平,有时难以区分“不为”与“不能”、“无意”与“恶意”。现今社会仍然有无辜的人时不时被宣判有罪,邪恶依然存在,仍有好人在受难,仍有坏人在逍遥法外。任何一个稍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幼稚到认为现在的法律体制已经完全实现并践行了公平、正义、法治、秩序、安全和效率。

但,我已经明白:只要把手放在善恶交界之处,我们就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我已经明白:在应然法律的词典里,不仅有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不畏强权、爱憎分明,也有人间真义、侠骨柔情、温厚善良、弱势关爱、人文关怀。应然的法律,看似无情实有义。

借用西方无神论四大骑士之一,美国著名神经学家萨姆·哈里斯的话语:用科学为善恶做了断。我认为,这也可以说是法律的不懈追求与真实写照。只要某些人的黑暗不再能够遮挡法的光明,法律一定可以真正地归位为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好人,使得我们大家能够真正地喜欢她、热爱她、尊敬她、信仰她。

谢谢!

6.法律与道德的碰撞作文 篇六

法律规范,是指由具有法律、法规制定权、解释权的机关或者组织,按照一定的程序所制定并在一定区域内公开实施的规范。具有制定的限定性、程序性、公开性、广泛、贯彻的强制性等特征。从应然的层面看,法律规范应该是政府需要、社会需要和民众需要,应当具有人性和理性,应当符合人文要求,应当是有用、可用、能用、管用和好用的。

道德规范,是指由一定的组织和行业加以制定、确认,或者自然形成的社会规范。就其来源,可以分类为既定的道德规范和自然的道德规范两种。前者是指由某些组织、行业对国家、行业、民众的道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之后所制定的道德规范;后者是指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公认的、善良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评判标准。

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有所不同。一是法律规范通过调整人的言语和行为来达到提高人的思想水平和道德观念,而道德规范则是通过约束人的思想水平和道德观念来达到促使人自觉地做或者不做某种活动;二是法律规范的贯彻所仰仗的是外在的强力(通常所说的国家强制力),而道德规范的贯彻则主要是基于人的良知和自觉,是带着轻松和愉快的心情去遵守和维护的;三是法律规范调整和约束的重心是人的言语和行为,而道德规范调整和约束的却是人的思想和心灵。应当说,道德规范具有法律规范所没有的许多优点,同样是社会生活中所要遵守的社会规范。

法律规范在治国安邦中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法律规范却不是万能的,正确地理解道德内省、法律外束的辩证关系和各自的作用,意义重大。从调整的范围来看,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或者活动都由法律规范进行调整,法律规范不可能全部取代其他社会规范的功能;从实际情况来看,无法可依的时期早已过去,制定、修改、解释法律的工作固然必要和重要,但培养立法、执法和解释法律规范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善待法律、忠诚法律的法律观,和以良心和良知为内心动力,按照公平、公正和正义的要求去执行法律和解释法律的道德的工作更显得必要和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代的`中国司法环境中,最为缺乏的不是法律规范,而是一大批具有法律观和道德观的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有法不依,甚于无法”,但同样,不尊重、滥用和曲解法律将会导致全社会对法律产生信任危机,并最终导致依法治国的方略落空。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忽略法律规范或者将法律规范作为道德规范的辅助手段,将会导致人治的泛滥,对治国是不利的;但也告诉我们,忽略道德规范或者把道德规范从治国方略的手段中抹去,同样不利于治国。

7.道德法律化的思考 篇七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同属高校“两课”的思想品德课范畴, 两者的教学任务虽有各所分工, 各有侧重, 但教学都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出发, 都具有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由于课程的特殊性,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没有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思法”课通过教学发挥道德与法律各自的作用和功能, 互相弥补自身的所短, 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为我国实施“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并举的治国方略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条件。在教学中, 一些教师往往将本应是一体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单独分列来讲授, 或者将两者简单拼盘, 而没有找到两者的有机联系, 没有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互相融合, 最终失去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远离了教学目标。

2. 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倾向于专业课的讲授方式。

“法律基础”具有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 它的教学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点, 围绕着学生的成才成长的出发点, 加强法律素质教育, 没必要也不可能在本课程教学中追求法学理论的系统性和法律知识的完整性。在教学实践中, 一些教师往往容易用专业的视野把“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当成法学专业内容来讲授, 将法制教育和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混同起来, 使得这部分内容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定性, 变成了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

3. 一些教师缺乏对“思法”课程特殊性的把握。

高校开设的课程有三类, 一类是属于事实判断类的课程, 讲授的是事物的规律, 求的是“真”;一类是属于价值判断的课程, 讲授的是事物的价值, 求的是“善”;还有一类是属于艺术判断的课程, 讲授的是事物的美感, 求的是“美”。三类课程的目的不一样, 决定了他们所具备的不同的教学规律。可以说, “思法”课兼具上述三类课程的特征, 尤其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高尚的师德师风, 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难以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定位分析

1. 教学目标的定位。

“思法”课, 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 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的教学目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向学生传授政治知识、道德知识和法制知识。“思法”课是向大学生传授政治知识、道德观念和法律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知识传授, 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不能忽略向学生传授精神性知识, 进行人文思维训练, 加强人文精神修养, 通过教学, 对学生的情感、思维和精神世界进行教化和升华, 使得学生具有道德的是非感和政治辨别力, 成为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思辨能力的人。

(2)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理论不仅仅是对其理论体系本身内容的学习和了解, 更需要有对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体会, 对其理论精髓的掌握与运用。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体的“思法”课, 不仅具有内涵丰富的理论知识, 而且其本身更是凝聚着科学的方法及方法论。它帮助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用矛盾分析法来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培养是“思法”课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能力培养是指对学生进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育。能力体现为调动知识、激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没有能力, 知识就无法发挥作用, 就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问题。只有学生掌握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力量和理论魅力, 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逆反心理, 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思法”课的内容庞杂无边, 包罗万象, 选取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如何取舍教学内容, 是教师要把握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 突出系统性。邓小平曾经指出, 学习马列“要精, 要管用”。教学不需要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知识, 面面俱到。实行专题授课制度, 打破原有的教材章节, 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抽取出来, 结合知识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实际, 加以综合整理, 按照少而精的原则, 从理论上进行深刻的分析, 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趣味性,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 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 教学内容要有所创新, 体现时代性。新课程内容既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的有机融合, 又吸纳了几年来理论界取得的一些创新成果。如第五章、第六章中道德与法律的融合等许多内容在新课程中都需要有新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讲解。教师要立足当今时代和国内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积极吸收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实践, 根据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保证

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运用的目的是使学生如何更有效地接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采用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1. 注重构建“双主体”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上, 教师要敢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双主体”互动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成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教师是教的主体,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引导他们不断提高认识、分辨和选择能力。具体的方法有:一是采取师生换位教学法, 选择与学生联系比较紧的章节, 请学生集体备课后推选其中一两个学生讲课, 老师给予点评;二是主体参与式教学法, 设计辩题让学生进行辩论、讨论或演讲;三是研讨式教学法, 是“双主体”相互参学、参研, 共同探讨学习的过程;四是内力驱动式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 调动其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五是问题解析式教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共同交流商讨。在“双主体”互动教学的模式探讨上, 也可以通过新颖的教学设计,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2. 开辟第二课堂, 积极开展学校内外的实践教学。

学生除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还可以通过大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党团组织的各种实践来加强学习锻炼。在校内, 教师可以鼓励和推荐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如迎新晚会、艺术节、辩论会等活动。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活动和集体讨论, 促进学生发展交往、协作、口头表达和组织管理等能力。

此外, 课堂更应该向校外、向社会延伸。第一, 充分利用各地的革命纪念馆和起义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教育资源, 组织学生参观, 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第二, 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公开审判或开设模拟法庭, 增强法制教育。第三,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参加社区公益服务、到工厂参观学习、到养老院关爱老人、到孤儿院献爱心等活动。社会实践拓展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有利于增强学生成才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世界、感知社会, 加深理论认知, 塑造良好的道德人格, 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思维方式, 树立法德兼济的观念。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职责定位

教师对自身的职责要有准确定位, 加强理论修养和师德修养, 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提高“思法”课教学实效性。

1. 教师要给自己准确定位,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思法”课的教学中如何对自己的角色进行界定关系到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在许多人看来, 老师是知识和权威的象征。学生对老师心怀敬畏, 而一些老师尊崇“师道尊严”, 不与学生近距离打交道, 不能了解学生的心声, 教学工作难以取得实效。对于“思法”课而言, 教师应该以导师、长者和过来人的身份来教导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 进一步提高“思法”课的教学成效。

2. 教师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提高理论业务和科研水平及现代网络技术水平, 提升知识结构层次, 广泛涉猎政治、伦理、心理学、法学、哲学等领域。平时要善于体察学生的心灵, 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避免空洞的理论和道德的说教。

3. 教师要努力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 言传身教。

“思法”课是一门对大学生人生导航的课程, 既教知识又教做人, 责任重大, 意义深远。它对教师自身品德的要求、知识结构的要求、教学过程的要求, 要比专业课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是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宣讲者”和“传播者”, 更要求教师以身作则, 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方式, 践行所宣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 做学生行为的“模范”, 用自己的言行去教化和感染学生, 实现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柳礼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高瑞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

8.道德法律化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251-02

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基本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特别是承担《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程的教师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作为《思修》一课的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和改进《思修》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得该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有益指导,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一、更新教学理念,做培养学生能力的促进者

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类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自觉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这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

传统教学理念主要以“教”为中心,以单向灌输为主要模式。侧重于教师单纯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侧重于抽象理论的讲解,忽略了理论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侧重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运用,忽略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中的积极作用。“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实现从被动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的转变。”[1]因此,进一步改革《思修》一课的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的道德观和基本的法律意识。

现代教育学理论倡导将每一位教学参与者都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人”的亲身参与激发自身的探知欲,变被动接受为渐进发现的教学过程。在发现式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满足学习主体求知的需要,而且对其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与提高也大有裨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现代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视的一种学习能力,也是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理论的最好诠释。高校教师将成为整个教育过程是否成功最为重要的促成者,作为教育者就是以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现、分析、解决学习,生活实际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二、改进教学过程,激发学习热情

《思修》一课在我国高校普遍采用“大班制”的教学方式,每班人数一般在五十至一百人左右。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以往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重视课程的导入,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互动性环节和现实案例的采集,以活生生的现实启发高校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理论思考现实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以此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精彩的课程导入是整个教学环节成功的重要前奏。《思修》一课的教授者或采用提问式、或采用案例式、或采用影像资料的方式激发教育主体的好奇心,求知欲。在课程导入环节,教授者也可以布置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调查报告的方式,通过若干学生展示自己的调研成果或者结果,展开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教师力求整个教学以好奇心开始,以正确、精彩的理论运用来诠释教学主体所发现的学业困难,社会困惑。教育者要做到以感性开始,以理性的,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新的教学内容的传授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运用《思修》一课提供的正确的道德观,价值准则和法律原则解决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是教学的重点,难点。高校教师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典型材料。加强学生对提高自身修养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将祖国命运和自己前途密切联系起来的社会责任感,政治信念和基本的法律意识。

《思修》一课不仅教授给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准确的法律理念,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社会”这一概念脱颖而出。网络社会中不但存在社会主义理论,道德的宣讲,也充斥着大量封建残余思想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针对大学生正处于性格独立,思想成型的关键期,在《思修》一课的教学中要善于、敢于引领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去辨别、分析、批判网络上存在的种种错误思想和违法犯罪现象。通过师生辩论,案例分析,资料对比,不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法律观,也培养了学生对问题所具有的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也真正做到给予学生于“渔”,而不再是“鱼”了。这样做就是力求“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以'行为主体'的身份行动,可以额皮痒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锻炼他们的道德意志,引导大学生实现从品德认识到行为的转化,从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行的基本任务。”[2]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中,寻找案例,展开分析,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思修》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这取决于它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道德在社会生活和自身成长中具备的重要作用和一定的法律知识对生活的指导意义核心目的是教给当代大学生以正确的理论去解决现世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理论的指导下如何探索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见,它还具有与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特点。

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就要求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高校教师本着力道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开阔学生眼界的教学思路,通过丰富生动的现实案例把一个真实的社会主义中国展示在我们学生面前。在《思修》第四章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中不但完成教学基本内容,而且通过《南巡讲话》等影视资料的观看,通过列举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前后中国所经历的阵痛和阵痛过后经济的腾飞在国家、人民、世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等一系列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坚定当代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念,坚持法治环境下的市场经济。《思修》课的任课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也是讲好《思修》课的必然要求。

一般而言,高校教师都学有专长。在搜集教学资料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到紧密结合自身的专业,把理论的正确性,资料的时效性,思想的准确性融合到教学内容中来。这些都紧紧围绕、服务于《思修》一课教学目的的实现,这是我们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必要牢牢把握的理念。

同样,改变《思修》课传统的考核方式也至关重要。首先,除了对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观点加以考试以外,对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更要视为重点。因此,要结合课程与实际联系密切这一特点,把学生实际生活融合进考核中,从而掌握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把社会实践和课程考核联系起来,利用大学生暑期下乡,寒假返乡等期间,教师拟定若干研究题目,以专题的方式进行考察,并将考察纳入学生的平时考评之中。

做好本门课程的教学,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样义不容辞。首先,要做到关心时事,及时掌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思想精神,做到把握时代脉搏,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成熟的政治理论思维。其次,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好地完成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四、改革考核方式,提高考核的实效性

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改革《思修》课传统的考核方式至关重要。除了对本门课程的道德观、法律观加以考察以外,对学生运用基本道德伦理观和基本的法律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更要视为重点。因此,要结合课程与实际联系密切这一特点,把学生实际生活融入进考核中,从而掌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作为一所以培养教师教育为主的院校,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育者要纳入教学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教学内容的实施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计划,而且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怎样组织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如何运用多种手段帮助教育主体更好地理解教学难点。比如,教师可以积极指导和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某些章节进行充分准备并完成试讲。在试讲结束后,以教师的角度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作出分析和总结,并鼓励其他学生以受教育者的角度对试讲学生的整个教学环节提出建议和意见。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胜任将来的教育工作,也把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纳入到考核机制中来。

其次,理论源自实践,《思修》一课恰恰是我们党和国家对新世纪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行为准则的要求和中国传统道德和世界先进理论的宝贵总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育者可充分利用学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这一优势,利用大学生暑期下乡,寒假返乡等宝贵时机,针对不同问题,设置各具特色的调查课题,引导学生运用《思修》一课提供的理论和方法为当地存在的一些道德、法律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因此,教师应当把社会实践调查作为考察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已经普遍加快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分别建立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类、新农村建设典型类、城市文明社区类、工矿企业类、科学普及类等实践教学基地,极大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第三,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思修》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对该课程体系的错误定位,要注重多种奖励机制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每个学期可以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举办与此相关的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讲课竞赛等活动,凡是在这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都相应地获得平时成绩加分等不同形式的奖励。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做好本门课程的教学,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样义不容辞。首先,要做到关心时事,及时掌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思想精神,做到把握时代脉搏,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成熟的政治理论思维。其次,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好地完成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邬强.试析地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上一篇:科技辅导员培训心得四川省第十三届科技辅导员培训下一篇:erp沙盘实验报告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