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第三册(精选11篇)
1.高中历史复习第三册 篇一
第三册第四单元复习
一.目标点击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常见生字词。
(二)能力目标
1.学习鉴赏现代散文的一般方法。
2.学习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要点回放
1.文学常识
(1)《故都的秋》
①作者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主要活动是参与发起创造社,参加“左联”;主要作品《沉沦》《薄奠》《茫茫夜》《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②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③欧阳修的作品《秋声赋》。
(2)《我的空中楼阁》①作者李乐薇,台湾作家。
②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名作有《踏莎行》《鹊桥仙》等。
(3)《灯》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省新繁人,现代文学巨匠,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等;散文作品较多,《随想录》成就极高。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①作者海伦・凯勒,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是失明失聪的残疾人,主要作品《我生活的故事》等。
②莎土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著名剧作有《哈姆雷特》《奥塞罗》《麦克白》《李尔王》《罗米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2.常见生字词
生字:沌 柘 蕊 椽 仄 廿……
黛 幢 翘 憩 骋 芍 谧 缥缈……
噩 窒 泞 寐 溯 殉……
虔 瞥 堤 翌……
词语或成语
混混沌沌 落寞 颓废 不远千里……
点缀 游目骋怀 翩然 宁谧
缥缈 绚烂 鸟语盈耳……
窒闷 梦寐 殉情……
沧桑 禁锢 赏心悦目……
3.课文内容及情感
(1)《故郁的秋》
内容和情感:通过对故都秋季一些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故都的秋无比眷恋,寄托了深远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情。
(2)《我的空中楼阁》:通过描写作者心爱的小屋和小屋周围环境,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小屋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3)《灯》:通过眼前灯、回忆灯和联想灯交错的描绘,揭示了灯象征了光明和希望的深刻寓意,表现作者在危难和险恶的环境中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用高度浓缩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她只能靠触觉来认识的大干世界,表达海伦・凯勒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启示人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4.写法鉴赏
本单元四篇散文都非常好,除了真挚情感的`渗透外,与作者高明的写法分不开,鉴赏散文不能不涉及。
(1)《故都的秋》
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所选景物皆是作者心里情感的显露,因而显得非常契合,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②运用对比
用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之比,褒贬自分,扬抑显然。
③语言隽永而优美,节奏张弛有度,实在值得反复诵读
(2)《我的空中楼阁》
①托物言志手法十分高明
作者借描绘小屋与周围环境,巧妙将志融于其中而不露痕迹,真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②写景角度变化多端
有远望,有近看,或仰视,或俯瞰,还移动视点,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小屋的超凡脱俗。
③修辞生动而新颖
比喻形象新奇,排比拟人别出机杼,写别人未曾写,想别人想不出,达到神奇的地步。
④句式对称,语言诗化
节奏感强,富有金玉碰撞的韵味,语言达到妙不可言的地步。
(3)《灯》
①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巧妙选取能产生象征意义的事物,正是文章的过人之处。
②语言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若很直露,便会一览无余,正如一池清水,于景则美,于文则拙。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真情流露自然成文,不事雕饰而事写尽,情表出,文感人,可见情真乃散文之灵魂。
三.方法指津
鉴赏现代散文的一般方法:
鉴赏散文,尤其是现代散文,最基本的方法诵读法,多朗读,细品味,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是没有道理的,但由于时间有限,文意和感情有时较为含蓄所以光谈是不够的,鉴赏散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朗读加默读,初通文意,扫清文字障碍,留下整体印象。
2.联系背景,便于挖掘此篇与他篇不同之处。
3.理清思路、结构,由分到总,深入理解内容主旨,领悟感情。
4.鉴赏文章的写法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5.联想对比,拓展阅读,深入体会。
6.摹仿练笔,形成能力。
……
四.考点例析
[考点]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关于现代阅读的要求
1.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话说知音
林 非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领会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厂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奔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的丝毫不差,竟犹如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的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直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乌,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的知音。
(全国题)
1.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是C。
文中说“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以此转入这篇散文的主旨。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这篇散文就是以作者自己对“知音”的独特感悟为主旨的。作者崇敬伯牙子期的高尚友谊,但对伯牙因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
2.高中历史复习第三册 篇二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践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53-01
新课标的实施特别要求学生探究性学习,作为高中地理课教学更应该把探究教学放在高中教学的首位,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究性教学,是我们要找准的方向。把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究教学与本乡本土的地理知识融合点找出来,这既是地理兴趣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落脚点又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做到的。
一、区域和区域的差异
课本: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探究点:乐都盆地是一个区域。
乐都区域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要素。乐都在行政区域上和化隆、民和、平安、互助有明确的边界,在语言上、生活习惯上等没有明确界限。乐都区气候属于高原性与大陆性的气候,它与周围区域没有明确界限,区域范围有大有小,乐都区从大的方面可以看成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区域,再依次化分为高原边缘二级区,湟水谷地三级盆地区等,乐都区在湟水河谷地带区域中呈现河谷相似性、与南方区域表现出差异性。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课本:自然区域差异的产生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一般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来划分自然区域。
探究点:乐都区自然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乐都区自然地理区域存在着河谷平坦川水地、黄土丘陵浅山地、石质高山脑山地的垂直地域差异,这些差异从小范围看是多种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海拔高度因素是基础,因此从全国大范围可以划分到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带,但同时该地处于一个过渡带上,也具有青藏高寒区的特点,垂直差异影响下形成河谷平坦川水地、黄土丘陵浅山地、石质高山脑山地的三大地域。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课本: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从而使得不同区域人类活动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
探究点:乐都区平坦川水地、黄土丘陵浅山地、石质高山脑山地的三大地域人类活动的差异。
乐都区平坦川水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平坦的湟水谷地及其支流带几乎全部被开垦而发展农业,是乐都区最主要的农业区,该区域聚落稠密,交通较便利,是乐都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该区域以碾伯为重心呈放射状发展模式。
四、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本:人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而生存,而自然环境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无时无刻不对人类自身发展进程产生着影响,并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探究点:乐都不同区域地带的地理环境对乐都人的生活和生产影响。
乐都区区域地理环境存在着海拔不同地带的差异性、距离碾伯镇距离不同发展的差异性,因此这种差异性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生活方式、人们行为习惯的差异性。乐都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区,所以这种差异在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类型、农业生产对象等方面的差异性。例如:传统农业发展中湟水谷地农业区以小麦、蔬菜种植为主,浅山干旱农业区以小麦、洋芋种植为主、脑山高寒农业区以青稞种植、山地畜牧业为主。该部分知识探究立足于调查和实践,从生活中来落实在生活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联系实际能力。
五、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本: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上就是人们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如果顺应自然规律,将使人地关系协调,造福社会;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将会对本地区甚至全球的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探究点:乐都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使区域地理环境发生改变。
乐都区是一个典型的青海农业区,全区以种植业为主,在这里不同区域地带发展农业的规模、形式、类型等都不同,因此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改造过程不同、深度不同、方式不同。例:平坦川水地,在碾伯区近年来随着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湟水河北地带以乐都区中心为圆心向北门、西门、东关、邓家庄等辐射状的城市开发,湟水河南大致以康泰宾馆区域为重心向东上、下教场、西岗、东岗。向西马家台、七里店轴向拓展为城市区。各沟谷地带从农业用地逐步向工业用地转换,浅山地区大力发展地膜洋芋种植、脑山在畜牧业基础上也逐步发展特色产品,这些改造使原有的原始地貌发生了不同的改观。
3.高中历史复习第三册 篇三
1、作者
贾平凹,《腊月·正月》《天狗》《浮躁》《秦腔》
2、积累贾平凹论读书的两句话
——读书万万不能狭窄;
——任何一个大家,你只能继承,不能重复,你要在读他的作品时,就将他拉到你的脚下来读;
——读书要读精品;
二、获得教养的途径
1、作者
赫尔曼·黑塞,瑞士籍德国诗人。《荒原狼》。诺贝尔文学奖。
2、作者认为获得教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什么?
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3、积累黑塞论读书的两句话
——它(真正的修养)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
——人类的容颜。
四、《白莽作<孩儿塔>序》
1、写出高中教材中鲁迅的篇目
略
序、跋、赠序
白莽,原名徐祖华,笔名白莽,殷夫、徐白
2、写出高中教材中有关白莽的课文
《别了,哥哥》
《为了忘却的记念》
3、破折号有哪些作用?
解释说明
补充说明
声音延长
语意转换
4、文中作者为什么“更加惆怅”?
惆怅:忧伤、烦恼、凄凉——时局动荡,生患重病,春寒料峭,雨声淅沥,感时伤怀
更加惆怅:(1)收到远方来信,追忆亡友,深深怀念;(2)他感到为之写序是一种应尽的义务,现在良机在握,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对诗作本身进行精当的评论。
5、默写“这《孩儿塔》的出世„„”
白莽的诗,可能比较粗糙,艺术上不太圆熟,但是充满战斗的激情,爱憎分明,旗帜鲜明。
五、无韵之离骚
1、积累有关句子
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以刑余之身,不阿世,不迎俗,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荣辱定是非,用他的笔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这是班氏父子不能望其项背的。
2、无韵之离骚的含义是什么?
以克制含蓄的笔法,写深沉的感情、强烈的爱憎
六、密室的生活
1、这是一本怎样的日记?
犹太女孩安妮迫于日益残酷的排犹浪潮,全家躲进一个阁楼密室长达25个月,后被人告发,安妮死于集中营。这本日记记录了当时的密室生活。“我希望我死后也能继续生存”
2、书评的特点是什么?
评论书籍的内容或艺术
七、爱因斯坦与艺术
积累一些有关“科学”和“艺术”关系的句子
略
八、说数
选择文中一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如,引用《圆周率》的诗,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圆周率难以穷尽的特点,文字活泼,韵味无穷。
十、想北平
1、有关作者
老舍,舒庆春,字舍予。《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
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华北危急,北平危急,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2、本文主要写作手法?
类比(母亲,音乐图画等)
对比(四大名城,巴黎,美国的橘子)
细节描写(韭菜叶上还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直抒胸臆
3、本文选材的特点
选材上特点:选取一些生活细节,表达真挚情感
北平的神韵:安静,安适,温和,自由,空闲,接近自然,悠然,是一个平民的城市。
4、结尾的妙处
——直抒胸臆,感情达到高潮
——对北平的想念、热爱、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呼应前文的“落泪”
——点题
十一、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1、作者
作者冯友兰
写作对象:蔡孑民,蔡元培,号孑民,现代教育家,任北大校长,提倡“学术自由”,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
2、本文结构是怎样的?
分总结构
春风化雨,兼容并包——最大的教育家
十二、漫谈散文
1、作者
季羡林,《朗润集》
4.苏教版语文第三册复习资料 篇四
一、朗读课文,复习回顾。1.复习生字
A、区别: 炉 芦 歌 哥 灯 盯 归 灵
B、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再读一读
()十月,我们来到江南(),只见密密的()丛中有一片片美丽的荷塘。
()西下,一叶叶()向岸边驶俩,水面上回荡着欢快的()。
秋天到了,()红了,水乡一片迷人的景象。2.复习生字词语
A、区别:焰 烟的读音 衣字旁 视字旁川 州 桥 骄 优 忧 龙 B、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国庆节晚上真美啊!五颜六色的焰火,把天空照得如同白天。礼炮轰鸣,无数彩色的火星从天而降,向天女散花一样。那颜色真是五彩缤纷,红彤彤、金灿灿、绿莹莹……焰火一个接一个,像一朵朵盛开的菊花,像一串串珍珠,像一眼眼喷泉……
1、照样子写词语
绿莹莹 ______ ______ _______
2、填上合适的词语
五()菊花 一()珍珠 九()喷泉 三()电影
3、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______________ 3.复习生字词语,会正确背诵课文
注意:尖字的写法 歪、斜、尾各自的反义词
(1)加偏旁组字,并组词
户()()土()()采()()且()()
()()()()()()()()
(2)填上合适的词
一()椅子 一()骏马 一()鲜花 一()炉灶
一()大门 一()铅笔 一()画家 一()船 4.复习生字词,A.正确区分苗 苗 描 猫 瞄 喵
我家的小()整天()()叫。
小宁在()红本上()“苗”这个字。
船上的()两个爪,使用来停船的。B.比较同音字或形近字
在 再 正()()见()三 现()
完 玩()具()笑()美()成彩 采 菜()蓝()集()虹 色()
清 请 晴 情 睛 雨过天()()波()坐 事()
三、复习《练习1》。
1、完全正确的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并能正确书写
2、读读背背 : 注意:雁过留声的留 天朗气清的清
3、学会祝贺:
快过国庆了,给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送张贺卡,并写上你祝贺的话
四、听写本单元词语。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复习第二单元资料精选 【具体步骤】
一、朗读课文,复习回顾。
1、齐读第一课,复习生字词语,会用有的……有的……造句 区分:兔 晚 郊 骄 脚 逐 家
重点区分:望 忘()怀()记()不了 看()希()
2、齐读第二课,复习生字词语,正确背诵全文。
我国申奥是()年()月()日成功的,2008年奥运会在()国()举行。你知道奥运会的吉祥物是_________
千(言)万(语)千()万()千()万()千()万()
区别:刻 该 立()应()不()时()()字
深 申 身 伸()井()请()手()体
3、齐读第三课,复习生字词语,背诵默写《静夜思》
区别:净 静 洁()干()宁()平()()悄悄
带 代 交()()领()替()课 时()年()注意多音字:背
教
乐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床前____,疑是____霜。____望明月,低头____“这是唐代大诗人____的一首诗,诗的题目是《____》
(2)远离家乡的亲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说的是:“ ______,______”这句诗的意思(3)《静夜思》写的是____时候的夜晚,诗人思念____的心情。你还知道李白的其他古诗吗?
4、齐读第四课,复习生字词,正确流利的背诵全文,注意嘴、野的写法、曲是个多音字
加偏旁再组词
不()()采()()欠()()马()()
()()
()()
()()
()()
三、复习《练习2》。
1、逐题复习。
2、重点指导复习第一题。
四、听写本单元词语。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复习第三单元资料精选 【具体步骤】
一、朗读课文,复习回顾。
1、齐读第五课,复习生字词语,正确流利的背诵全文。重点指导绿的书写
区分:领 邻()国
()先()巾()导()居 知道难是多音字,能换偏旁口头组词
照样子写词语:喜滋滋 开开心心
2、齐读第六课,复习生字词语,正确流利的背诵课文,知道浓、快的反义词
加偏旁组词
申()()半()()农()()
余()()大()()完()()
3、齐读第七课,复习生字词语,说说易、反的反义词 比一比再组词: 百 白 郊 较 容 究
多音字组词:发 要
三、复习《练习3》。
1、重点指导复习第一题,会掌握正确的音序查字法
5.高中历史复习第三册 篇五
(1)汉字:原始社会晚期起源于“文字图画”,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发展过程。
(2)书法艺术的发展: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楷书发展:始于东汉,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初唐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草书发展: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魏晋以来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代表人物: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发展: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代表:王羲之等。
(3)绘画:
起源:远古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战国:楚国帛画《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的《步辇图》。盛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3)戏曲:
京剧: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徽汉合流”的局面;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并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著名的“同光十三绝”;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京剧迎来了它的繁荣期。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风靡全国,被誉为“国剧”。民国以来,又逐步走向世界。
其他戏剧剧种:秦腔、越剧、川剧、粤剧、黄梅戏等出现。
方法总结
1、运用列表的办法将本单元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掌握。
2、运用比较的方法,突破一些重点和难点,加深理解。如总结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并归纳处于世界之最的成就,分析古代中国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为什么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落后?
(1)四大发明
(2)《九章算术》
(3)留下了世界上最早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编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4)《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百年。
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②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③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人才;
④科技本身存在重实用性而少理论探讨;
⑤重文轻技和封建迷信思想的阻碍。
3、文史联系比较、情景创设等。有了人类就有人类的劳动、人类的情感,逐步就产生了表达人们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的文学。中国文化源源流长,文学更是辉煌灿烂。同学可列举自古以来我国文学的主要形式:先秦诗经、楚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4、深层分析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1)如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当数唐朝,其原因是什么?
①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②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③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2)宋词繁荣原因:
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3)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
①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6.高中第三册四单元作文:幸福 篇六
在无奈地遨游于繁华喧嚣时,总需要一方净土来安放灵魂,总需要一点时间来追求幸福,放下贪欲,扔掉烦恼,忘记痛苦,常持恬然淡定之心来面对世界,快乐就是这么简单!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忘不掉的烦恼,只有一颗不想走出去的心。
寻找简单的心态,其实很简单。放下贪欲,就是解开了精神的枷锁,我们由此获得自由与新生。压制心中的贪污,遗忘它,不必去想那些金钱与权利,简单的幸福便会来寻找你。
快不快乐,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态。世间万物大多数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有好有坏,就看个人怎么看待了。乐观者会看到好的一面,因而感到幸福,笑容常驻;悲观者永远只看到坏处,因而整天愁眉苦脸。不必去想那坏的一面。保持一颗简单而快乐的心,去寻找幸福。德国弗兰克说:“我可以拿走人的任何东西,但有一样东西不行,这就是在特定环境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自由。”很多时候,我们改变一些客观现象,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心态调整为快乐。生活像面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笑脸相迎?快乐,其实很简单。
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只有少抱怨,保持简单的心态才能让生命有意义,雪莱有诗:“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遇到挫折,不要悲伤,不要烦恼。改变不了生活时,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态。抱怨,只会让幸福躲着我们。如果你失去了事业,你要看到,至少你还有健康的体魄;如果没有了健康,那你应该庆幸至少你还活着,知道人间的喜怒哀乐。我们要珍惜生活,别让抱怨冲走了幸福。
7.高中第三册一单元作文:信任 篇七
贞观七年,唐太宗视察朝廷大狱,有390名囚犯等待批准执行死刑。太宗不主张严刑酷法,而是务求宽简,力主以自己的治国理念创造和谐、宽容的社会环境。面对经过反复审核,罪无可恕、死无可冤的人,他还是向死囚们询问是否有什么要求,死刑犯们表达出了对再回家看望一次父母妻子的强烈渴望。太宗经过沉思后,宣布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死囚们可以回家与亲人最后生活一段时光,但来年今天必须准时自行返狱伏法。官员们担心死囚们一定会食言,太宗却回答说“朕不负卿,卿亦不负朕!”结果到了第二年,果然390名死囚无一逃跑,全部前来“领死”。唐太宗出于感动,将其全部赦免。太宗与死囚们以诚换信的做法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好的影响,使得人们将诚信看得更为重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开创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诚信之风贯穿古今,诚信之河流淌千古。在广西横县罗凤村,无人菜摊同样是诚信的典范。村民们每天把从菜地里采来的菜捆成均等的捆儿,放在菜摊上,并且标上“一元一把”,把钱袋子挂在篮子上,就去干活去了。等到傍晚时分,再来取回钱和剩下的菜。来这里买菜的村民们若是看上了哪把菜,只需要把钱投入篮子上的钱袋里就能自助买菜。若遇找零,只需从钱袋里自取。不只是本村的人,外地人到此买菜也遵循这种风气。几十年来,无人菜摊从来没有出现过有人拿了菜不给钱,或者是篮子里的钱被人偷走的情况。卖菜人和买菜人在菜与钱的交易的同时,也是在以真诚换取信任,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原则,这种原则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最原始、最淳朴的互相信任上的。如果说唐太宗与死囚之间的诚信之约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在罗凤村,这种信任则完全是出于人与人之间自发的心灵的照应和交融。
8.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练习 篇八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天姥山(mǔ)木屐(jī)澹澹(dàn)觉时(juã)B.商贾(ɡǔ)恬然(tián)荻花(tí)湓浦口(pãn)C.初霁(qí)秋暝(mínɡ)渚清(zhǔ)开济(jì)D.玉砌(qì)迁谪(zhã)纶巾(lún)樯橹(qiánɡ)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形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渌水(lù)钿头(diàn)浣(wǎn)纱嘲哳(zhā)B.暮蔼(ǎi)青冥(míng)呕哑(ōu)教坊(fáng)C.鬓发(bīn)豆蔻(kîu)訇(hōng)然鹧鸪(ɡū)D.魂悸(jì)晌午(shǎng)剡溪(shàn)迸(bâng)裂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全正确的一组是()A.只是朱颜改(红颜,代称少女,此指宫女)都门帐饮无绪(国都)多情自古伤离别(为„„悲伤)B.此去经年(一年)便纵有千种风情(深情蜜意)银汉迢迢暗度(银河)C.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封狼居胥(封闭山界)荠麦弥望(满眼)D.淮左名都(淮水东面)因自度此曲(创制)难赋深情(表述)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边落木萧萧下(秋天树木的落叶)百年多病独登台(这里指到了晚年)两朝开济老臣心(开始成就)B.潦倒新停浊酒杯(衰老多病)此情可待成追忆(可以等待)千载谁堪伯仲间(兄弟,引申为不相上下。这里是作者以诸葛亮自况)C.中原北望气如山(悲愤)三顾频烦天下计(连续多次)山居秋暝(晚)D.夜深还过女墙来(城上短墙)竹喧归浣女(竹林中发出喧哗之声)艰难苦恨繁霜鬓(形容词作动词,增多)5.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神游B.便纵有千种风情纵豆蔻词工 C.便胜却人间无数却上心头D.自胡马窥江去后独钓寒江雪 6.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组是()①雕栏/玉砌应/犹在②念去去/千里/烟波③金风/玉露/一/相逢④梧桐更/兼/细雨⑤气吞/万里/如虎⑥封狼/居胥⑦念/桥边/红药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⑤⑦
D.②⑤⑥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欲因之梦吴越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B.云霞明灭或可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天姥连天向天横失向来之烟霞
D.且放白鹿青崖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因为长句
弟走从军阿姨死B.明年秋
暮去朝来颜色故 C.铁骑突出刀枪鸣老大嫁作商人妇D.凄凄不似向前声 其间旦暮闻何物 9.下列诗句中语序倒置的一组是()①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②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③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⑤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⑦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⑧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A.①③④⑥
B.③⑤⑥⑧
C.②③⑥⑦
D.①⑤⑥⑦ 10.下列关于诗歌诵读、章法的知识,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讲究押韵,有些字古今音不同,但根据押韵规定可以判定它们同韵,如“裂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中的“摧”“开”“台”。B.《念奴娇》的韵脚依次是物、壁、雪、杰、发、灭、发、月,这些字要读得短促而又清晰。C.写近体诗讲究章法,全诗分四层(绝句每句为一层,律诗每联为一层),依次称为“起”“承”“转”“合”。但这个规定在实际运用中是可以变化的。D.七言的节拍有两种划分方式:╳╳-╳╳-╳╳-╳,╳╳-╳╳-╳-╳╳,减去最后一拍即为五言句节拍的划分方式。
11.下列各句在诗歌中的作用,不属于侧面烘托的一项是()
A.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12.下列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举酒欲饮无管弦B.终岁不闻丝竹声
C.废池乔木,犹厌言兵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3.对下列诗句的内容、表现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中的“天鸡”,是古代传说里的一种鸡,这两句诗是诗人登山的开始,从飞度静湖到登上天姥山顶,一路写来,景物一步步变幻,梦境一步步展开,色彩也一步步加浓。B.“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几句诗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个迷离恍惚、光怪陆离的梦幻世界,起到了烘托下文的作用。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呼应上文的“邀相见”,可见琵琶女出场是不得已。“半遮面”的肖像描写表现了她由于身世低微,怕人瞧不起,不好意思,不愿见人的心理。
D.“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沉吟”的神态与询问有关,反映了琵琶女欲说还羞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起”“敛容”,一系列动作和表情表现了她内心障碍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14.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既表达了对琵琶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天涯沦落”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感情体验,隐含了社会变化、政治的衰落给人民造成的痛苦。B.“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两句叙述江边送客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渲染了送别时凄凉愁惨的气氛。
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这几句诗铿锵有力,写出了天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和非凡景象,为神仙的出场渲染了神奇的背景。D.“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两句诗是梦境的高潮。众仙之中只提到《楚辞》中的“云中君”,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中只写“虎鼓瑟”,充分流露出诗人的爱憎情感,为全诗尾句表达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作了铺垫。15.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入手,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和时间。
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缩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身上。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词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胜利的过程。
D.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清丽自然。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这是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B.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乐府”体制,自立主题,创作的诗称为“新乐府”,如“三吏”“三别”等。
C.词的标题和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了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韵相配合的乐调,两者分别表示词的内容和形式。D.“念奴娇”“沁园春”“水调歌头”“天净沙”“浣溪沙”都是词牌名。1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改称词。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观察与感受皆可入词。
B.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C.柳永和苏轼均是北宋词人,在北宋,柳永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水平,而苏轼则开创了豪放一派。D.“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
18.排列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题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19.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20.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的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9.高中第三册四单元作文:学会坚持 篇九
成功,是个差劲的老师?失败,也不一定是个好向导。最重要的是你在成败之间,能否学习、成长、蜕变!就如同蝴蝶和毛毛虫的差异,不只是多了一对翅膀而已,证明自己能够逆风而飞,才会抵达梦想的所在。
别人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我们总是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而看不到背后艰苦的学习过程。大部份的人不会看你付出了多少努力,他们只看你成不成功,如果你放弃了,那么过去的努力就会付诸流水,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只要没有成功,那些努力就不值得一提。
你必须一直拿出好表现
你必须经过很多努力来证明自己,无法只透过一场好球,就让所有人对妳心服口服,你必须不断拿出精彩的表现。一时的好表现,可能是一种运气,但如果一个人可以一直拿出好表现,那就是实力了。你必须学会不断地拿出好表现,才能向别人证明你的能力。
能力是你唯一能依赖的
千万不要仰赖运气过生活,而是要依赖你的梦想与目标,有计划的过人生,才能逐步达成自己想要的人生目标。
某段时间的尽心尽力、倾己所能的追求某样东西,暂时虽无回报,终究会有回馈的一天。相反的,假如你追求享乐人生,依赖别人生活,则会限制你的可能性,等到老年吃苦,就想哭都哭不出来了。
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人的恒心与忍耐力,天才的力量总比不上勤奋工作含辛茹苦的力量。
你唯一能依赖的就只有你的能力,你学到的、你的能力本身,这些都是别人拿不走的,他们是你能仰赖的最好帮手。
如果你想放弃,当初就不应该开始
一件事情开始了,要不是及早放弃,要不就坚持到底。如果你打算放弃,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让自己当初坚持走到了这里?是什么原因让自己当初坚持踏上这条路?如果你真得要放弃,那么当初就不应该开始,因为你浪费了时间人力,最后你放弃了,之前的投入也化为乌有。
坚持到底,你才能证明自己!
10.高中第三册三单元作文:感谢对手 篇十
瑶瑶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也是我学习上的对手,我的每一次成功都来源于她,是她给了我动力。
记得有一次,我有幸和瑶瑶相约去泰山比赛爬山。爬山比赛开始了,终点是整座山的三份之一,大约是五百米。第一轮,随着一声“跑”,只见她如一只机灵的小猴,三步并作两步向前冲去,眼睛紧盯前方,猫着腰,如闪电呼啸而过,这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令人惊讶,我穷追不舍。我俩都“呼哧呼哧”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奋力向上爬,起先,两人的速度不相上下,可我不知怎么了,刚爬到半山腰就气喘吁吁,筋疲力尽了。而她呢,像只小猴子,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蹭蹭蹭”一直往上爬。我可再也走不动了,累得两腿发软,索性一屁股坐在一旁的石凳上,不肯站起身来。瑶瑶转过身发现后,故意刺激我:“快呀,你不想拿第一啦?快看,终点就在前面了!”说着,她又如一只轻盈的小燕子飞速往上爬。我望着她的背影和那又高又陡的山路,顿时两腿发软、瑟瑟发抖,心里还忐忑不安地想:如果没看好或者脚下一滑,摔伤了怎么办!想着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可是,为了和她一比高下,我只好咬咬牙,战战兢兢地继续往上爬。
就在这时,瑶瑶已经爬到终点,我沮丧地不想再爬了,再加上害怕,我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石阶上。她见此情景,便向挥手大声喊道:“佳怡,没关系的,放松心情,不用紧张,坚持到底,你也是赢家,加油!”我望了望周围的亲戚朋友,他们都鼓励着我,瑶瑶也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好像在说:“不用怕,照我刚才说的去做,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我慢吞吞地走到台阶旁,只跨了两边又吓得缩了回去。可一抬头,我发现瑶瑶的眼神里仍然对我充满了信心,可我的脚像灌了铅似的就是不听使唤。她走下来,来到我的身边,一边扶我一边对我说:“凡事不能半途而废,不能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退缩,要像海伦。 凯勒一样充满自信,迎难而上。”我听了连连点头。
在下一场比赛中,我竟然战胜了她,终于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11.高中语文劝学沪教版第三册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教学重点: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教学难点:
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吾尝跂而望矣().(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其曲中规().(5)虽有槁暴()()..(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用心
爱心
专心(7)君子生非异也().明确:(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A.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用心
爱心
专心(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
用心
爱心
专心 “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 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 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5.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 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6.课下作业: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名言警句、诗歌文章。编辑《劝学名言录》。2.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写一篇以“学习”为话题的诗歌或散文。
用心
爱心
【高中历史复习第三册】推荐阅读:
高中第三册五单元作文:驳-1000字07-30
高中历史复习教案专题一《梭伦改革》(人民版选修1)10-01
高中历史课堂06-17
高中历史水平08-15
高中历史时间轴10-03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10-28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10-07
高中历史的方法技巧07-11
高中历史必修三目录07-22
高中历史教学动态生成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