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干部作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4-10-26

加强党的干部作风建设的路径研究(共8篇)

1.加强党的干部作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篇一

浅析如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

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和骨干,是党的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作风如何,关系到执政党的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上指出,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一、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继续把反腐倡廉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出成效”的前提,也是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

当前,我们党的队伍总体上是纯洁、团结、有战斗力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随着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加之,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个危险”,因此,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在这方面,我们党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还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坚定、组织不纯、作风不正、为政不廉、原则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的纯洁性,严重损害党同 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各项工作,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保持党的生机活力。

二、如何加强干部领导作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思想上深刻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不良的作风是受其思想观念支配的。思想上的模糊,必然导致作风上的盲目、随意和失控。一般来说,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有良好的作风,正确的实践和行为。

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勤奋学习、善于思考,把学习政治理论与学习现代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把努力工作与善于思考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同时,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时常提醒自己,思想停滞,思想僵化,就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实践,无法适应新的形势,不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努力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状态、以求真务实,顽强拼搏的改革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

(二)立足优良作风,加强宣传教育。

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要求,抓住思想教育这个根本,积极开展经常性教育,重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章和法律学习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洁自律和警示教育,大力倡导五个方面优良作风,一是从勤奋学习做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二是要从密切联系群众做起,坚持群众路线,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坚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三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四是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民主,做到心胸开阔、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平等待人,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或建议,团结协作、和睦共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人心、共谋发展。五是要坚持权为民用、秉公用权、清正廉洁。常怀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

(三)加强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是 干部领导作风的具体表现,也是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制度保证。当前,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四个不够”,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这“四个不够”又集中表现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倾向。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班子成员都有责任,要成为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成为改进领导作风的带头人。党委主要负责人,要统筹把握集体领导这盘棋,就必须胸怀全局、作风民主、多谋善断,做好团结协调工作;善于总揽全局、分工负责、集体决定、分头实施、秉公用权,总揽而不包揽;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和集体智慧,周密论证、科学决策,果断而不武断;善于调动和发挥“一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人善任、共同推动,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班子成员要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以共同的事业追求,增进班子的团结和谐。要切实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的议事和决策程序,建立和落实委员分工负责制,做到集体讨论、集体决定、分工负责、顾全大局。

(四)必须廉洁从政

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突出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新时期从严治党、端正党风的重要前提,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维护政治、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必须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必须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必须严格监督、严明纪律,要认真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加强对廉洁从政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要加强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的监督,落实党内监督制度,拓宽监督渠道,严格执行党纪政纪,增强监督的实效;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把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当作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对待,把维护党的纯洁作为自己的责任,自觉遵守党章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树立良好的形象。

(五)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在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上有新举措。各级党组织要把建立完善党内各项工作制度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中心环节,要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建立并完善党委班子议事规则、党委会讨论重大问题制度、党政领导互通情况制度及学习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廉洁自律制度和各种会议制度等。

制度建立是基础,制度落实是关键。各级党组织要自觉维护制度规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强化依靠制度管人、依靠制度办事的意识,无论是想问题做决策,还是干工作抓落实,都要以法规制度为依据,从而形成民主和谐、规范有序的工作氛围。要积极探索制度良性运作机制。要建立制度制定执行与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机制,以保证制度制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及监督制度运行的有效性。要强化落实制度的强制措施,在决策、决议的执行力上下功夫,制度制定出来后,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确保决策、决议的执行到位。

(六)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班子是关键。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发扬良好风气,又要严格要求班子成员,抓好本单位、本部门的作风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在进一步转变作风上发挥表率作用。始终坚持做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表率,坚持做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率,坚持做密切联系群众的表率,坚持做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坚持做廉洁从政的表率。

基层党组织要把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作为一个重要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三自六不让”精神要求,强化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大力保持党员干部的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作为党员干部中的一员,要以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务必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振奋民心,营造心齐、气 顺、风正、劲足、实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迎难克坚,用实际行动,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切实把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等方面的努力,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好,努力实现干部队伍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促进党风、政风、民风的根本好转,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谱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篇章。

2.加强党的干部作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篇二

一、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党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五个方面。在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存在许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理想信念方面,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迷茫、精神萎靡,是非不分、方向不明,甚至产生信仰危机。

在解放思想方面,一些党员干部思想出现极端倾向,忽左忽右,违背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在实事求是方面,一些党员干部作风漂浮,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欺下瞒上,不求真,不务实,大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一些党员干部害怕群众,躲避群众;喜欢往上跑,不愿意向下行;缺乏公仆意识,缺乏担当精神。

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一些党员干部巧妙利用民主程序,破坏民主集中制;一些领导干部“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完全摒弃了民主集中制。

在选拨任用干部方面,一些党员干部违反“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私改程序、另立规矩,任人唯亲、唯钱是举。

在权力腐败方面,一些党员干部贪腐严重,许多腐败分子结成利益同盟,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于一体,作案手段诡秘。

在生活作风方面,“色腐”已经成为一个官场痼疾,“为了情妇贪污”、“通过情妇受贿”等问题比较突出。

二、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路径和对策

综观我党作风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新形势下,我党必须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探索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1、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把作风建设主动融入到党的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中去

党的基本路线,是指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党根据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或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和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提出的党在一定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或总政策。党的作风建设是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对党的作风的内容和建设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都会因为基本路线这种决定性作用而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加强作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推进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工作的贯彻落实,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把党的作风建设和党的中心任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也进入关键时期。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动把党的作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中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党的作风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去把握作风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根本方向,坚持党的作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坚持党的作风建设同改革开放同步推进,不能单打一,各顾各。如果人为地把党的作风建设与党的中心任务、中心工作割裂开来,只能形成“两层皮”,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2、要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核心,把党的作风建设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紧密结合起来

党的作风问题,归根结底是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作风,我党与人民群众建立起了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关系,保证了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我党能否继续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我党面临的重大考验。

我党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政治危险恰恰就是脱离群众。在党执掌政权、把握公共权力并长期执政的情况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自身对群众优越性的不恰当强化中,逐渐开始看不起群众、疏远群众,最终导致在权力观上出现了价值导向上的严重错位,不正确地运用公共权力,最后完全彻底地脱离了群众。这种现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动摇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危及党的执政合法性的稳固。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把党的作风建设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结合起来,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进而牢牢抓住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始终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要把握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这条主线,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构成了我党优良传统作风的主要内容。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我党凝聚党心民心的有效法宝,是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反思20世纪90年代苏联共产党之所以丧失政权,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理论脱离实际、严重脱离群众、权力腐败,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导致人民对党彻底失去了信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都不能丢。

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也是与时俱进的,需要在新的实践中注入时代精神,形成适应时代要求、反映时代特点、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的作风,在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彰显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时代魅力。因此,加强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为主线,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等体现时代精神的作风与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有机融合起来,全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4、要夯实制度建设这个基础,积极探索建立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这是我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建设是立根基、管长远的事情,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着眼于制度建设这个基础,把党的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的轨道,通过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加强制度建设,要突出制度的针对性,注重解决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突出制度的系统性,囊括党的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突出制度的科学性,保证制度管用;突出制度的可操作性,保证制度能够落实到实处。同时,要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形成靠制度建作风、正作风、管作风的作风建设运行体系和机制,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学习教育机制、干部考核评估机制、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等,确保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5、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把“吏治”作为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的突破口

3.加强党的干部作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篇三

关键词:党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019—02

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党的建设是历史的、具体的,又是与时俱进的、不断丰富发展的。建国以来,我们党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之所以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党始终坚持思想建设,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顺应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规律,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完成执政使命,就必须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理论学习。

一、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古人云:“开卷有益”。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学习是人生发展的基础,知识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就是工作,就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学习才能开阔视野。我们知道,才能由学而得,道德由学而进,事业由学而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力量将取代资本的力量。对于现代人来说,最痛苦、最不幸的不是金钱的匮乏,而是知识的贫乏。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除了学习,我们别无选择。

我们党是一个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的党。经验表明,只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才能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工作。那种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不愿意用心学习的想法,那种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态度,那种借口工作忙不去学习或者敷衍了事的做法,那种把学习当做装点门面而不是用来推动工作的现象,都是十分错误的,也都是十分有害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抓好学习,既从书本知识中学习,又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学习,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

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学习对党员干部来说,是精神追求,是不断认知判断能力的需求,更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但是,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方面,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诸如学习不求甚解、浅尝辄止、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党员干部自身方面的主观因素,也有干部教育、管理机制、市场经济大潮负面冲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的客观因素。

“重视不足”是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问题的思想根源。有些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在理论学习上只停留在一般了解上,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对党的重大理论和重要思想精髓不去认真把握,没有从根本上感觉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读书无用”是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问题的社会根源。由于多方面因素,不少领导干部对于读书学习这个重要问题,思想麻痹,甚至反感。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上出了问题。直接原因就是我们的用人机制和用人导向上发生了偏差。现实生活中,那些跟得紧的、跑得勤的人,往往得到了重用。而那些埋头读书的干部大多有些呆气和傲气,即使工作取得很出色的成绩,也难被领导了解,好事很难得到,致使理论学习越来越不受重视。

“形式单一”是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问题的认识根源。当前,机关里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往往缺乏趣味性,大多采取“念念文件读读报纸”等传统办法,在学习形式创新上探索不够,缺乏针对性,就理论讲理论,满堂灌输,枯燥乏味,讲者照本宣科,听者昏昏欲睡。即使是理论学习之后有发言讨论,也往往是脱离实际的空话套话,单调的学习模式使党员干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此外,理论学习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理论脱离实际、学习经费不能保障等各方面的原因,也是造成理论学习滞后、对实践指导作用不力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的人面对一项简单的工作,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百思不得要领;有的人面对纷繁复杂的难题,大刀阔斧,游刃有余,轻松冲顶攻关。本领的大小缘于学识的差距,缘于视野的宽窄。学习才能避免人生少走或不走弯路。那么,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加强理论学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呢?

第一,突出科学性,调动积极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要从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做起,具体地说就是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的学习行动上。作为党员干部不但要坚持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学习是为了工作,学习好才能工作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这都有赖于认真扎实的学习。人生有限,知识无限,把学习作为工作、生活进步的不竭动力,应该成为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终生精神追求。调动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要将着眼点放在提高干部的认识上,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认识是人们行动的先导,要引导干部从改造世界观的高度上来认识学理论的必要性,从内心认识到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才能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要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理论学习、经常接受教育,是党员干部生存、发展和做好工作的需要,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推动社会发展、为人民谋利益的需要。只有突出科学性,调动积极性,党员干部参加理论学习才有了原动力。

第二,突出针对性,注重规范性,健全完善理论学习的规章制度。搞好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要在方法和载体上创新。一是要改变过去强制性、灌输式的教育方法,逐步探索和扩大党员干部自主选学和双向互动式的学习模式。要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的网络平台,丰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内容。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找准党员干部的关注点和兴奋点,解答党员干部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惑,使理论走近党员、掌握党员,做到理论学习抓重点、思想交流抓热点、工作实践抓难点、舆论宣传抓亮点,从而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要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对理论学习提出明确要求。要明确学习重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市场经济理论、党史党建党的规章制度、法律知识、世情国情省情县情。要采取有效措施,即抓好干部自学、开展集中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具体指导。要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即学习思维能力、研究分析能力、把握大局能力、岗位创新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坚持把学习摆在首位,通过学习,开阔思野,创新思维,提高能力;领导干部带头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带头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带头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工作,切实做到先学、深学、真学,为普通党员干部做好表率;要制定学习规划,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做好理论学习的整体安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推动学习活动不断深化,使理论学习成为党员干部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突出时效性,增强灵活性,把科学的理论和伟大的事业紧密结合。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更好地用于实践,就是要把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只有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能力,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实践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走弯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真正学懂弄通,掌握精神实质,提高理论素养,不断加强工作中的理论自觉和理论指导;要自觉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从领导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做好领导工作的知识武装和知识储备;要自觉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表率,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特别是要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我们党是一个始终不渝为着远大目标奋斗的党。党的历史表明,要想跟上时代发展,应对时代挑战,肩负历史使命,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大兴学习之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是要突出重点,在内容上体现系统性。理论学习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当前,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大处讲,要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开展学习;从基层实际讲,要围绕创先争优,弘扬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营造文明、和谐社会氛围上下工夫。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二是要联系实际,在效果上讲求实效性。理论学习要做到“三个结合”。即把理论学习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相结合;与科学决策、解决问题相结合;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把实际问题“带”上来、“解决”掉,使理论学习和指导实践融会贯通,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4.加强党的干部作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篇四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也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选什么样的人和如何选好人、用好人这一干部工作的根本问题。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做好选人用人工作,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继续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如何按照“三个代表”要求选好人、用好人?关键是两条:一条是用好的作风选人;一条是用好的制度选人。在选人问题上,好的作风就是要做到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五坚持、五不准”;好的制度就是要体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两个机制”(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的科学机制)和“三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四权”(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思想,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当前,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首先,这是实现干部队伍整体性新老交替的要求。我们党的干部队伍正处于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的,干部队伍整体性新老交替的大背景,为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实践的大舞台。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将会有力地推动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

其次,这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的背后,是用人机制的竞争。应对这种挑战,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努力营造有利于吸引、用好、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因此,建立一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是应对入世之后人才竞争的当务之急。

第三,这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什么关系?我认为,一方面,它是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又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较之于经济基础,干部人事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隶属于政治体制;较之于生产力,干部人事制度所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组织的相互关系,又构成了生产关系的要素,同经济体制也密不可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环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局决定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总的趋向和进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与整个改革相配套、相适应,起促进和保证作用。

第四,这是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要求。当前,一些地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屡禁不绝,几乎成为一种顽症,干部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的治本措施之一。

第五,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自身发展的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改革主要是围绕提出和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展开的。它吹响了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号角。党的十三大前后,重点是改革干部管理体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纵向上,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实行下管一级,做到管少、管好、管活;横向上,打破笼统的国家干部身份,实行分类管理,以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为重点,形成符合各类人员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这项改革,为以后改革的深入创造了条件。党的十四大,特别是十五大以来,围绕“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这十六个字,重点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近几年来,各地各部门的改革非常活跃,各个方面富有成效的探索很多,需要从宏观上加以整合、提高、规范、推广,把点上的经验变成面上的实践,把经验上升为制度。

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问题。我认为,健全机制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干部人事工作中,机制与制度(指具体制度)有关,又不完全是一回事。机制是存在于制度中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带有本质性、目的性。建立什么样的用人机制,决定了干部人事制度往什么方向改、如何改、改哪些;而一定的用人机制,只能通过一系列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现出来。把健全机制的任务突出来,反映了我们党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识上的深化。按照中央颁布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提出的改革目标,我们要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这种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应当具有这样一些功能:

一是选优汰劣的功能。使那些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相形见绌者能够适时调整,始终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这是最基本的功能。

二是激励引导的功能。通过机制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和保护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干部努力学习,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做到廉政、勤政、优政,从而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三是纠错防范的功能。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某一环节发生问题或出现人为干扰时,能够及时反馈并迅速作出反应,加以防范和纠正,从而减少用人失误,有效地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四是调整更新的功能。这种机制不是僵化的、静止不变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能够适应客观环境和任务的变化,自我更新,与时俱进。

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其主要特征是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干部工作的科学化,就是要做到全面准确地识别、客观公正地评价、有的放矢地培养、人尽其才地使用、持续有效地激励、严格及时地监督干部。

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关键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一是标准要科学。选什么样的人,德的标准,才的标准,不同的职位标准,不同的层次标准,不能笼而统之。二是设计要科学。常常有这种情况,一项制度看起来是好的,但实行起来,有时效果不一定好,什么原因?问题就出在制度的具体设计不够科学。同样是民主推荐,有的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民意,有的却不一定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民意,甚至扭曲民意;同样搞公开选拔,有的地方选上来的是庸才;同样竞争上岗,有的单位上的满意,没上的也能接受,有的上上下下意见一大堆。这些都反映了这方面的问题。三是方法要科学。离开原则讲方法,是没有目标、不切实际的方法;离开方法讲原则,是空洞无物、难以坚持的原则。同样是党管干部,对党政干部、企业干部、科技干部,管法不一样。用一个办法管,往往管不好。其中就有一个方法是否科学的问题。四是程序要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讲,当标准确定之后,程序就带有决定性的作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重要内容就是讲程序。在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程序去办,选人的质量就好,出问题就少;违反程序,就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从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角度看,任何制度要具有可行性,也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一项制度,有哪些积极作用,可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在什么时机出台,什么范围内实行,按什么步骤推出,都要经过科学论证。有的还要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推广,逐步完善后再正式立法。

干部工作的民主化,就是要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并使之成为一种基本的制度和运行规则。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干部工作中扩大民主,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党是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因此,要把扩大民主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只有符合民主方向的改革才有生命力。

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主要应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要“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包括现在实行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等,都是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四权”的具体措施,在实践中很受干部群众欢迎。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党委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决策制度,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防止在用人问题上由少数人或个别人说了算。集体领导、民主集中是基本原则,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是重要方法和程序,也是基本规则。现在各地试行的重要干部任免由党委全会表决制度、常委会议票决制度、干部推荐、考察、任命各个环节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等,都是一些积极的尝试。要从这两个层面不断完善民主程序,使选拔任用干部切实做到多数群众拥护、党委班子多数成员赞成,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干部工作的制度化,就是要把干部工作中那些成功经验、科学成果,以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的形式相对固定下来,建立一套有效的干部培养、选拔、使用、考核、监督等工作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提高干部工作的规范性,防止随意性。

干部工作制度包括实体内容和程序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界定干部管理主体,它构成干部管理体制方面的制度;一类是规范干部工作运行的,即对干部怎么来、怎么管、怎么去,即“进、管、出”三大环节作出具体规定,它构成用人机制方面的制度。此外,还有干部行为规范、权利义务等方面的规定。

总之,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各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三者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科学化是前提,民主化是方向,制度化是保证。同时,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动态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把人看准用好,关键是要健全和完善干部考察、评价、监督、激励的科学机制。

关于考察机制。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发生用人失误,固然有各种不正之风干扰的因素,但认真剖析,很多还是由于干部考察上失真失实造成的。

从客观上分析,存在两个反差:一个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的要求与一部分干部思想觉悟、境界的反差。我们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广大干部模范实践“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有些干部个人的追求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是背离的。因此,落实“三个代表”要与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特别是权力观的教育结合起来。再一个是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复杂性与现行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反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日趋我样化,对个人来说,机会多了,但我们一些管理制度跟不上,使得一些人把这种发展的机会变成了谋私的机会。

这种情况,客观上增加了识人的难度。一些干部既想得到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又想得到党的原则和纪律所不允许的“好处”。于是把自己伪装起来,想的和说的不一样,说的和做的也不一样,从而形成了一些人的“两面性”人格,这是干部考察工作中最难识别的。一般说来,我们对干部素质的考察了解,大体可分为四个层次:一个是自然层次,如性别、年龄、籍贯、民族、学历、任职经历等,这是最基本的层次,也是最容易了解的;第二个是知识层次,即他的真才实学,通过考试、考核,了解起来也不难;第三个是能力层次,通过考核干部的政绩,也能够比较客观地把握和评价;第四个是政治品格层次,包括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精神境界、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等,这是最难真实了解和准确把握的。仔细分析,这些年一些干部出问题,大多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有的人,嘴上讲马列主义,但他并不真信马列主义;台上高喊反腐败,台下自己搞腐败。有的干部,平时看上去表现很好,身上还有不少“光环”,但内心世界却很阴暗,背地里干了不少荒唐事,也是这个原因。我们考察干部,看他是不是“有本事”不难,判断他是不是“靠得住”不易。这些年来,很多“有本事”的风云人物,后来都栽了跟头,昙花一现,原因就是“靠不住”。不是工作上靠不住,而是政治上靠不住。

关于评价机制。如果说,考察是认识干部的过程,那么,评价则是认识干部的结果。科学考察才能知人,准确评价才能善任。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是辨别优劣、选优汰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重要保证。

如何评价干部,邓小平同志讲了两条,一是看工作台实绩,二是看群众公认。这两条,把实践标准和群众路线的方法引入到干部考察评价工作中来,是根本依据。科学的评价机制,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从评价方法上,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评价干部,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力求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从评价标准上,最根本的,是要看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特别是“三个代表”的要求,这是看人看事,衡量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从制度建设上,有两项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是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责任制。有任期目标,才便于检查监督;有明确责任,才不至于有了成绩人人有份,出了问题无人负责。再一项是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包括德、能、勤、绩、廉的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班子、职位,不同角色的干部,要求不完全一样,有普遍性的要求,也有特殊性的要求。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还显得笼统、抽象,要做的事情很多。

关于监督机制。通常说,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同样,缺乏监督机制的人事管理制度,不是一种健康的制度,也容易产生腐败。

中组部在郑州召开的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意义重大。郑州会议确立了两个重要的观念:一是监督也是管理的观念。以往,组织部门有很多职能,但没有干部监督的职能;有很多内设机构,但没有干部监督机构。这是因为在观念上,认为管理和监督是两回事。管理是组织部门的事,监督是纪检机关的事。实际上,纪检机关的监督与组织部门的监督各有侧重、各有优势,互相不能代替。干部考察、谈话、评议、推荐、反馈、公示乃至交流、任免,都是管理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监督手段。二是管理离不开监督的观念。干部监督有两个重点,即对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和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后者就是对管理者的监督。这种监督主要是对执行制度的监督,监督的主要武器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

组织部门要履行好干部监督职能,检查《条例》执行情况是手段之一,但检查毕竟是一种事后监督。如何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加强过程的监督,寓监督于管理之中,使监督和管理不至于形成“两张皮”,是我们在干部监督工作中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关于激励机制。干部的约束和激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讲约束没有激励,难以调动积极性;只讲激励没有约束,难免出问题。激励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导向。

激励有精神激励,也有物质激励。但对精神和物质都不可作狭隘的理解。鼓励先进、创先争优是一种激励;一个班子,形成一种浓厚的民主空气和政治空气,也是一种激励;尊重民意、注重实绩、主持公道、任人唯贤同样是一种激励。改革现行工资待遇制度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激励。但这一点我们研究得还不够。

5.加强党的干部作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篇五

根据中心组安排,今天我就近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的体会与认识,从我们怎样理解讲政治、我们怎么讲政治这两个角度与同志们作一交流。

一、我们怎样理解讲政治

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门科学,因此讲政治也是讲科学,需要尊重和遵循政治规律。历史上,我们党在讲政治上也曾遇到挫折,有过教训,而这恰恰是因为在讲政治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出了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总书记还强调,“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在讲政治这个问题上,我观察思考了很久,我们的领导干部队伍不会讲政治、不敢讲政治、不愿讲政治的问题现在还比较普遍。有些人认为,讲政治是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思想武器和工作要求,如今已经过了“保质期”,现在谈讲政治,是老调重弹,没有多大意义;有些人认为,讲政治是高级领导干部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基层干部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了,把政治与工作人为的割裂开来;有些人认为,讲政治虚无飘渺,抽象空洞不具体,和具体的工作、具体的人和事没有什么关系,不知道

怎么讲政治;还有的同志不能站在政治高度政治角度看问题,把讲政治停留在口头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说得很溜,但要么是“只听口号响,不见水平长”,要么是“矮子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等等。这些都是不讲政治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下一步在加强政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点。

讲政治最基础的是要不断强化政治担当。是不是真忠诚、真维护,最主要的是要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兑现对党忠诚的承诺,用实际效果来体现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的对党中央的坚决维护,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干好实际工作上,体现在应对下行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中,体现在深化改革的攻坚克难中,体现在脱贫攻坚的急难险重任务中。

我的理解,既然我们加入了党,我们就被赋予了政治的属性,我们组成的队伍,自然就是政治队伍,我们从事的工作,自然而然就是政治工作。

一、《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成功经验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强调讲政治、抓政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同志曾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

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成功经验。几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党的面貌为之一新,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纵深推进。实践证明,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和“魂”;忽视、弱化政治建设,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就会迷失

方向、失去灵魂,就会出大问题。迈进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根本性地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二、《意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次《意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的建设要有新要求,这就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作为

xxx,我们应在xxx

两方面全面突出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坚定政治立场、从严治教,积极宣讲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突出政治引领、从严治学。

三、《意见》对新时代条件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

出具体部署

《意见》明确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任务进行系统设计、统筹推进,从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等方面进行了任务部署和制度安排。

《意见》突出了六位一体的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其中政治建设是灵魂、是统帅,只有搞好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才有一个方向,组织建设才有一个具体目标,作风建设才有抓手,纪律建设才有一个最高标准,制度建设才有深刻的内涵,所以要把政治建设摆到首要位置,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到事关能否完成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党的十九大部署的各项基本任务的高度狠抓落实。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又必须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强调,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个领域所推进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持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位党员,都要永远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现过程中,意志、行动、步调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四、切实抓好对

《意见》的学习宣传和

贯彻落实

作为

xxx,首先要全力以赴的学习、宣传、贯彻意见精神,做好如何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等思想观点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其次要抓好意见精神的研究阐释,在围绕党的政治建设解释宣传之外,要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研究并推出新成果。

其次,要抓好《意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有的放矢抓落实,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政治意识、组织观念,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开展工作,推动各项事业顺利发展。我们要将学习贯彻落实《意见》与党代会筹备工作、与本单位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党代会顺利召开营造昂扬奋进的政治氛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要站稳政治立场,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在干部的选任中始终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严把政治关,围绕事业发展选人用人,将严管厚爱相结合,着力培养选拔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

认真学习《意见》全文,深刻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重要意义。

6.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研究新艳 篇六

理 论 研 讨 会 征 文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研究

作者:史新艳单位:涡北新城区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内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关键是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党要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骄奢淫逸,要作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更应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摆在重要位置,认真抓实抓好。

一、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所以,党的作风建设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党的作风建设是马克思政党的根本特征,是决定党的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建设。有了好的作风,党就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否则,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在全党开展作风建设教育活动,这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战略决策,对于保证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当前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在生活上注重道德修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廉洁自律精神,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但少数党员作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贪图享乐。讲排场、比阔气,办公条件追求豪华,生活要求趋于奢侈,甚至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腐败坠落,道德败坏。二是精神萎靡。精神空虚、意志消沉,对本职工作缺乏热情,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甚至热衷迷信活动。喜欢问挂占卜、烧香拜佛。三是思想庸俗。在领导

集体中,惟我独尊,作风霸道,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不讲整齐、不讲团结、不顾大局。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个政党的形象如何,固然与其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系最直接,但也与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基层领导干部的作风相关联。实际上,人民群众总是从基层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来认识和评价我们党的,党员特别是党员基层领导干部作风好,党的形象就好。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淳。基层领导干部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影响,决定了其言行往往能产生巨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基层领导干部在生活上作风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收到的就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促进作用;反之,就会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四、加强基层党的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要加强党性修养。党性是政党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是政党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党性修养是指党员按照党性原则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使自己的党性得到增强和完善。因此要加强党性修养,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用党的理论指导实践。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中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应进一步强化对基层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纪律观念教育等,使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生活作风上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环境、历史任务、党员干部队伍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我国进入改革与发展新阶段的时候,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清醒地看到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清醒地意识到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要求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仅是我们党在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要树立良好风尚。要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突破点。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在社会执法过程中说实话、办实事;把所从事的每项工作做细做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切实成为抓落实的表率,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其次,把提高能力作为结合点。要紧跟时代步伐,切实提高能力素质,特别是要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提高和纠正不正之风的能力。要自觉树立维护大局之风、亲历亲为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团结拼搏之风、勤奋敬业之风、清廉节俭之风。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科学发展观必须靠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来贯彻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积极进取精神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地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办实事、求实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就改革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得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善于分析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提高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能力,既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和条件最成熟的问题抓起,又要着眼于事业长远发展,建立健全促进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三)要努力学习不断开拓创新。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认真学习党章以及党纪党规,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意识,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真正做到讲诚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努力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党员干部作风不正、作风不实,不但难以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头人,反而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如果各级党员干部不能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势必影响和谐的干群关系,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

(四)要不断加党的作风建设教育

各级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能不能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意气风发地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去工作和奋斗,关系着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党风政风民风,反映着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对党的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党员干部的作风又是与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密切相关的,作风好坏既是检验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试金石,也是体现一个政党是否先进的显著标志。党员干部只有做到“慎微”,也就是防微杜渐,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只有做到“慎行”,也就是克己慎行,不沉溺于灯红酒绿,流连于声色犬马,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只有做到“慎交”,也就是择善而交,和人民群众交朋友、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同专家学者交朋友,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做到“慎独”,也就

是台上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监督一个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五)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建设加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强大动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至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忠实地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今天,我们党仍要始终不渝地、忠诚地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否则,党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丧失执政的资格。自己通过这次学习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是,学习的力度,落实的力度不够。努力把生活作风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自觉地改造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本色,把自己定好位,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本色,自觉警醒自己,接受群众监督;自觉地充实自己,抵制西方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负面影响,保持心理平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服务别人。

7.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篇七

关键词:研究生,学风建设,有效路径

研究生的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只有以良好的学风建设为基础, 才能为学生的现实生活导向, 才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鉴于此, 在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大环境背景下, 有关部门和人员, 应从时代发展视角出发, 立足当前研究生学风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 积极开展加强学风建设的研究工作, 以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全面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

一、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现状

(一) 读研动机出现兴趣与功利并存的个人发展导向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大学生人数急剧上涨, 就业问题俨然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研究生的思想带来了冲击, 也因此影响了他们选择读研的因素。社会上甚至还曾一度出现研究“只为学历, 不问学问”的论调。在就业压力、社会思潮的影响下, 研究生开始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作为选择读研的首要因素。

(二) 研究生的科研投入时间过少

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或者是学术报告等都是研究生开阔视野、交流科研成果、启发科研灵感的重要渠道, 同时也是确保学校科研任务顺利开展, 营造校园学术氛围的有效途径。然而, 现阶段, 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学术参与度低、学术交流氛围不浓等问题, 这给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二、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 以教师为主导, 以研究生为主体, 二者相结合, 以教风带动学风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校的发展势必会受到社会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影响, 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更。高校只有依据社会的客观规律和学校的客观基础, 对高校学风建设环境进行改善, 才能紧握时代脉搏, 深化学风建设。为此, 高校应发挥教师和研究生两者之间的合力, 不应一味地强调科研的最终成效, 而是要把学生放在首位, 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教育管理操作的先导, 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 始终把全校师生的利益放在个体利益之上, 进行教育管理职能的创新, 用一个跨时代的新思路去服务学校教研工作, 让研究生学风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 教师队伍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 他们的师德、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效果。教师应不断增值、强化学习, 学会做人、做事和做学问, 以自身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

(二) 建立科学的管理, 促使研究生各种行为制度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建立良好秩序, 规范学生行为的依据, 同时也是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 规范研究生行为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毋庸置疑, 现阶段高校呆板、灵活性不强的研究生管理制度体系是一个严重的弊端, 其不仅影响了研究生管理效率, 还进一步影响到研究生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为此, 为规范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科研行为, 促使研究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培养良好的自律意识, 高校必须重视制度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针对当前制度不完善的实际情况, 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完善, 以构建新的管理制度, 用制度来管学生, 用制度来管教育, 用制度来加强学风建设。一方面, 学校要创建多维度、多层面的学风激励机制, 把奖助学金和研究生的实际表现挂钩, 通过奖惩激励、竞争激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研究生学习的良性动机, 让研究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与优良的学风建设趋于一致。另一方面, 学校还应建立研究生学风建设质量监督和评价体制, 把研究生的学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日程中, 制定相对应的监督条例和奖惩措施, 规范研究生行为。

(三) 开展学术交流, 营造创新型环境

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教育, 课堂教学只是他们获取知识和学风形成的一部分, 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需要依托课外多种载体来实现。可见, 加强研究生课外管理和引导, 以营造创新型的环境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学校可以积极开展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为研究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让研究生接受学术氛围的熏陶。其次, 学校还可以设立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 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大赛, 让研究生在实践活动中, 强化科研精神。除此以外, 还要增强实验室建设, 规范实验室管理, 诱发研究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从而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学风建设格局。

(四) 建立校企合作联盟,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高校应主动与企业交流, 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 对现有的协作模式进行创新, 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 构建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合作运行机制。第一, 企业可以和合作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向学生提出人才需求规格、专业设置的要求, 并把自身企业的文化、生产工艺、生产操作等融入到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中, 并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使学生毕业后就能具备足够的能力上岗实习。第二, 高校要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负责校企合作的相关事宜。同时, 学校还要开展市场调研活动, 根据调研结果, 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重点训练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以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学风和学术道德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高校只有充分意识到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 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全面推进研究生创新工程的重要举措, 才能稳步推进学风建设, 为社会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凤启龙.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学风、学术问题研究综述[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4) .

[2]吝鑫娜, 钱海坤.武汉地区研究生教育学生满意度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 2013 (3) .

8.技工院校班干部建设路径研究 篇八

关键词:技工教育 班干部 团队建设

技工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中教育不同,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管理。班干部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教师的得力助手,在学生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技工院校班干部建设,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人才成为技工院校工作的重点。

一、班干部的选拔

班干部是班級优秀学生的代表,良好的班干部团队是班级正常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作为班主任,在班干部成员选拔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思想基础

选拔班干部,首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学生的大局意识和集体观念。班干部应是优秀学生的代表,是在班级中传播正能量,被大多数学生认可的学生团体。新生入学时不必急于选拨班干部,可以仔细观察学生的种种表现,重点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来担任。

2.学习基础

学习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中心任务,而良好的学风是班级管理的重点,作为一名班干部,首先要具备端正的学习态度,在日后的学习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综合能力

组织和管理能力是班干部开展工作的关键,特别是班干部的表达能力决定开展工作的质量。班主任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从而有的放矢地选拔班干部。

二、班干部的培养

选拔出班干部后,需要不断培养才能使其迅速适应班干部角色。在培养班干部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培养班干部的平等意识

班干部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其工作职责是为班级同学服务,在班级内与其他同学是平等关系,避免班干部的“小干部”意识。通过定期开展培训,塑造班干部的平等意识,使其学会团结同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避免小团体意识,努力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

2.培养班干部的自律意识

班干部不仅是班级工作的安排者,更是开展班级工作的带头者,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全班同学。班干部也是普通学生,在自律方面也会存在众多不足,这就需要班主任根据工作中的点滴进行教育,帮助班干部树立自律意识,允许和包容班干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

3.培养班干部的职责意识

团队建设的重点就是职责明确,协同开展工作。班主任需要根据班干部的特长合理安排适合的角色,明确各自分工,指导班干部制订班级计划,选择工作方法,当好班主任的参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给予他们补充和建议,发挥班干部的主人翁意识。

4.培养班干部的竞争意识

良好的竞争机制,可以督促班干部更好地开展工作。首先,不搞班干部终身制,只要班集体的风气正、学风浓厚、班主任重视,大多数同学都会愿意担任班干部。其次,尽量为大多数同学提供一次锻炼的机会,尽量避免以学习成绩作为选拔班干部的条件,只要有责任心愿意为班集体做贡献的均可以。再者,定期进行班干部考核,从而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使班干部在开展工作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大胆工作,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综合素质,使班级核心力量更加坚强。

三、班干部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受到年龄、阅历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需要班主任及时把握班干部的工作状况,从而降低班干部的工作难度。

1.注意工作方法

良好的工作方法才能提高班级工作的效率。通过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观察,部分班干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脱离了班集体,工作中喜欢以老师口吻、命令口吻等方式开展工作,导致与普通学生关系紧张,进而处于孤立状态。

2.注意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班干部的首要工作是加强学习,不能因为作为班干部开展工作成为学习差的理由,也不能只顾学习把班级工作当做额外负担。班主任要时刻提醒班干部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帮助他们把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班主任的作用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要尊重、信任和支持班干部开展工作。同时,要在各种公开场合树立班干部的威信。例如班长定期组织班干部开会;值日班长有权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适当扣分;劳动委员有权定期组织卫生检查和扣分,有权对不合格的卫生组长进行调换等。

上一篇:校长全体教职工大会讲话稿下一篇:高中优秀作文: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