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2024-10-27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共8篇)

1.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篇一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四章

文明城市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出发,发展必须是科学的。我国目前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事物发展的规律,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文明城市的创建而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人为本。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中国特色,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指导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其丰富,它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本质和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突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改善区域的投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保障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文明程度和人的素质的提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任务。我们要通过积极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具体实践,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统筹协调发展。

一、创建文明城市要坚持以人为本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和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文明城市创建是关系到城市政府、社会和个人各个层面的建设活动,其中城市公民是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公民素质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决定因素,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导力量。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决不能忽略市民的关键作用。市民文明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所以,创建文明城市要发挥人民的集体力量,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城市的建设建言献策。

(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这条原则是文明城市以人为本原则的主要体现。

人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发展的目的。城市的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为取向,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城市的“人”不仅包括原城市居民,也包括外来人口,不仅包括富裕、较富裕的居民,也包括相对贫困的居民,还有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的弱势群体。城市本质是由人的需要驱动的,是城市环境与人的互动协调关系的载体。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城市不断演化的过程,也是人的需要结构层次随社会财富增加变化的过程,城市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满足人的终身需要,不仅要保证人的衣食住行,而且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城市的发展还要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在城市的发展中,带动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并构建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调适与公正。

1.城市物质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物质文明建设的最高追求就是以人为本,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求。按照人本理念,就是要能充分满足城市中不同层次的人的不同需要,为公众提供安全、舒适、整洁、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人居环境建设是以人为中心的,涉及社会、经济、自然、技术、文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环境建设,是一项持续的、系统的工程,必须改变“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的做法。

因此,城市的一切规划原则和建设手段都要为人的健康舒适着想,为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着想,以适宜人的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和全面发展为根本原则。

要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满足城市生产和市民所需。例如按照合理、方便市民的原则为市民提供公交车站、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为市民创建一个生机勃勃、方便周到的生活环境。2.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精神文明是文明城市的灵魂,是引导城市生活方式进步、提升城市精神价值、标识城市文明水平的核心和精髓。城市精神文明为建设和发展现代文明城市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仅直接决定着文明城市的精神面貌,而且还影响着文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建设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城市精神文明,关键在于努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者的素质和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

要努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者的素质。城市建设管理者是现代文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素质的高低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起着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建设高素质的城市建设管理者队伍,要打破常规,大胆引进人才,改善队伍结构;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岗位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切实转变观念、增强敬业精神、改善工作作风,更好地为城市生产和市民生活服务。

城市管理者要大力主导发展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重视公民群众物质利益,即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还要为公民的自由发展提供公平、平等的条件和机会。

要努力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城市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作为城市主体的人,其对城市的认识程度,亦即有什么样的城市意识,决定着城市建设的内涵。

加强市民的城市意识,第一要教育宣传,转变市民观念:文明城市人民建。第二是建管并重,强化对市民城市意识的监督、引导和制约。要建立健全市民行为规范体系和考评体系,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对城市市民的直接管理作用。

3.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作为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文明形态,正在逐渐取代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的文明形式,也是现代以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但是,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意识,没有全民生活、消费等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我们在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就是要在工作中始终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就是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加强城市发展的规划工作,把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到城市发展的突出位臵上,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统一,城市发展与生态容量相协调的城市化道路,努力构造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充分展示生态城市的风格和魅力。

所以,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必须前瞻性地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文化观念发展的方向;通过法制、经济等手段调节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更加符合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协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整体优化经济与社会运行环境,系统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开拓出一条通向生态健康、环境良好、经济发 展、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阳光大道。

4.城市社会文明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文明是指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等为标志的社会。这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主要体现。

社会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优先发展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创建文明城市要贯彻全面、协调的原则(一)文明城市建设坚持全面、协调原则的必要性

文明城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谐的统一体。按照现阶段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文明城市具有以下标志性特征: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的精神文明的发展;以城区规划和建设为基础的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以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为基础的市民素质的提高;以改善市民居住条件为基础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以法制规范、依法行政为基础的制度文明程度的提高;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发展质量的提高。

从文明城市定义的基本内涵来看,文明城市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治安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管理科学有序、交通便捷畅通、教育文化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因此,创建文明城市必须做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四个文明协调有序共同发展。

城市发展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城市内的各种资源要素,从而更好地为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增强城市的竞争能力,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发展是要营造这样的一种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使得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所以,文明城市建设要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二)“全面"、“协调”原则的内涵

所谓“全面”,就是要着眼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不能为了物质文明而忽视其他文明的发展,也不能因创建文明城市而忽视了经济发展。

所谓“协调”,就是城市各方面的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体现在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口的和谐演进。

(三)全面、协调发展以“五个统筹”原则为指导

“五个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全面发展,囊括了当前改革和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

1.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全面、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内容

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结果,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先导,生态物质是前提。四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统一于社会的发展之中。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全面发展观,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那么在“发展”中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五个统筹”,牢固树立全面发展思想,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四个文明”整体推进是“五个统筹”的重要目标

“五个统筹”着眼于“四个文明”整体推进的目标,深刻回答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促进“四个文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与之相适应,人类的文明形态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再加上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大自然,所以生态文明必不可少。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发展的反思,表现为人类发展观念的进步。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既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又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其他三者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四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

3.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点

“五个统筹”旨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使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

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所包含的不同领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和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五个统筹”旨在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诸领域、诸要素从紊乱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实现协调发展。

全面、协调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关注城市的物质进步,更要关注城市的社会发展。城市不仅是建筑物聚合的“放大了的建筑”,更主要是不断变动的经济活动的舞台;城市不只是以建筑物组成的物质环境,更主要的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有机体;城市不应仅被看做是一个人类创造的人工环境,而应被看做是人类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社区。因此,不能只顾及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同时要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推向前进,也就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要保证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创建文明城市要坚持可持续的原则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子孙后代发展构成威胁的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重点,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很多方面,如城市规划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生态的可持续等几个方面。

(一)城市的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有效手段,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和章程,处于重要的龙头地位。

1.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完善,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城市在规划中存在严重的问题。结合王平等人的观点,我们认为主要有六个方面的问题。

(1)城市规划系统性不够

许多城市没有形成以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专业规划相协调的、成熟完善的规划体系,造成没有规划就建设或者规划跟着建设走的不利局面,无法发挥规划的指导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变更频率过快,一些地方甚至“领导一换,规划就变”,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根本大法的地位,难以得到体现:领导意志主导城市规划,一些地方打着发展经济的旗号,不顾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限制,盲目引进项目,与规划有冲突时不是放弃项目,而是靠调整规划来迁就项目,规划成为摆设;违法建设现象比较突出,违法建筑大量存在,形成城市中的“硬伤”,给城市的长远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

(2)规划水平和质量不尽人意

一些城市规划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脱离城市实际,背离发展规律,缺乏科学性、全局性、超前性和前瞻l生,可操作性差。

(3)城市规划中的浮躁之风日盛,缺乏长远考虑

一些地方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承受能力,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超过国家公布的建设标准和批准规划确定的建设规模,不讲投资效益建设行政中心、豪华办公楼、中央商务区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肆圈占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闲臵和荒废,失地农民从土地收益中所得甚少,生活难以为继,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4)城市房屋拆迁矛盾突出

一些地方一味求新求异,不注意现有设施的利用,随意拆除历史文化建筑;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大规模拆迁房屋:在拆迁过程中安臵不落实、补偿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强制拆迁,方法粗暴,甚至采取非法手段,致使拆迁纠纷增多,加重了城市建设成本和市民负担,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产生上述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但最主要的是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法制、规范意识还不够强,GDP的政绩观没有根本扭转,没有很好地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缺乏对城市规划知识的了解,盲目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城市规划可持续的要求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 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所以,要使城市的规划更加合理,必须做到以下主要的几点。

(1)更新规划观念

随着整个社会对城市生态文明的提倡,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1)规划要首先考虑城市资源状况,强调节约和合理利用城市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土地是科学制定城市规划的根本要求。基于国情,城市应当合理紧凑布局,保护每一寸耕地,在城市规划上必须严格把关。城市产业的确定和选择要考虑城市的自然资源供给力和支撑力。

2)规划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业项目的布局要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安全,污染项目要远离水源,严厉禁止在上项目时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

3)规划要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应从城市规划上就开始注重城市的社会和谐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公平。城市住宅区、绿地、道路、学校等其他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要兼顾不同群体的需要,增加透明度,让公众参与,考虑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便利,防止城市资源仅为强权阶层服务。城市管理者要以科学和负责的态度制定城市综合规划,增加城市的宜居性。规划一经批准,城市建设就要服从规划,不得随意变更。

(2)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章程,既有法定的强制性,又有执行的周期性,不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一切建设项目必须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因此,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应带头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应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规定时限和程序等实施规划管理,依法履行职能,加大执法力度,严

厉查处违法建设,坚决杜绝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问题。

(3)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从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结合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群众满意才是最大的政绩。在政绩考核上,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当前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虚报浮夸、扰民坑民害民等问题。

(4)要树立空间整合的观念

走出过去单纯追求平面规划的误区,把城市作为一个立体的、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来考虑,重视城市立体三维空间的协调与整合。

城市规划必须注意保护和挖掘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在保护城市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个性特色。要充分利用城市的优势,使城市规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5)提升规划层次

要提升城市规划层次,必须实现三个转移:一是要实现从重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向重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明确空问管制要求转移;二是要实现从静态规定城市性质、规模、功能定位向动态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转移;三是要实现从单纯平面规划设计向立体三维空间整体规划转移。

(二)城市的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要发展,必然要消耗资源,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如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传统社会发展模式中的一对固有的矛盾,导致了对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战略性反问,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其中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优选模式。

1.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化解由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引起的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在保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的状态下,在保证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循环经济以物质利用“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原则,实现资源、能源的最有效利用,降低环境负荷,其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2.循环经济的内涵

(1)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应当说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的经济理论。简而言之,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都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物质循环不仅是自然作用过程,而且是经济社会过程,实质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也就是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发展过程。确切地说,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物质循环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之中,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处于不断的转换中。循环经济则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时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推行以下几个主要理念。

1)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臵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一经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臵。

2)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工夫。

3)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新的生产观。是指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5)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创建文明城市必须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经济上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这不仅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也维持了城市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城市发展方式。

2.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篇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 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深入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 一直是理论界的关注热点之一。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基本国策提出以后, 生态文明再次成了全国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焦点。

1.1 什么是生态文明

要想真正的推进生态文明, 首先必须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其实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2 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

形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泉源就是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文明智慧。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 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道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中国佛教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 佛家认为, 万物是佛性的统一, 众生平等, 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国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经验是形成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国际渊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随着西方工业化国家环境公害事件的频繁发生, 引发人类对传统工业化道路弊端的警醒。一些关注环保的人士不断的提出自己的见解, 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发表的《寂静的春天》中揭示了伤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伤害人类自身的事实, 提出人和自然是共存共荣的问题。联合国于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与环境会议”, 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它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 从而揭示了人类共同保护坏境的新篇章。也是在这一年, 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篇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 首次提出均衡发展的概念,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很多的政府都开始把生态保护列到施政内容中。联合国世界环境组织在1987年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一篇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 首先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论表述, 这是人类构建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而真正的拉开人类自觉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是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因为首次提出了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外, 西方的一些思想也在不断的进入我们中国, 尤其是生态社会主义, 这些都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这些都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渊源。

2 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世纪的中国, 伴随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取得伟大成就,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 出现了资源全面短缺、环境污染持续严重、生态环境恶化。2010年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不足10%, 但能源消耗总量占世界比重的20%, 粗钢占44%, 水泥占57%。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长时间的积累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生了很多的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那些发达国家在很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问题, 但是他们集中的出现在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多年里, 表现出了以下特点: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等。其实资源危机的冷风曾多次悄悄掠过中国疆土, 而国人几乎无动于衷。许多人仍以“地大物博”、“资源丰盛”而自傲, 然而, 如今我国的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严峻, 现状令人忧心。

2.1 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片面追求GDP, 只注重经济的增长, 并在这个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 致使我国的环境污染严重, 并且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今年我国大面积出现的雾霾天气, 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 今年以来, 全国雾霾平均日数为1961年以来第一高值, 京津冀地区最为严重。“厚德载雾, 自强不吸”———网友的恶搞和自嘲, 既是无奈, 更是窒息之下的不满。有人调侃说中国人不仅正面临着“一边开宝马一边喝污水”的悲惨式发展, 也面临着“一边住别墅一边被熏死”的危机。我国的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有资料显示,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 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但是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还非常严重。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 并且分布极不均衡。20世纪末,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 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 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再就是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过量过大, 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近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饮用水。近6000万城镇人口饮用水源水质不合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说“根据权威检测, 太湖流域92%的面积都污染了, 辽河流域85%的面积污染了, 海河流域76%的面积污染了, 淮河流域68%的面积污染了, 都是地下水超标, 像最发达的太湖地区, 这个地下水全部是四类、五类, 清一色地不能引用了。”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 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而且还严重威胁到人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一些地方长期被污染的地下水却一直被当地的老百姓食用, 导致中国癌症村在逐年增加。

2.2 生态系统退化

目前, 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正在急速的退化, 导致一些很严重的问题产生, 比如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地质灾害频发、湿地湖泊萎缩、海洋自然岸线减少等。每年我国会损失占全国造林面积三分之一的林地, 大约2500多万亩, 并且绝大多数的草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7%, 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8%, 石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3%, 海洋自然岸线不足42%。资源超采造成土地沉陷和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濒危物种达354种, 接近濒危状态的高等植物有4000-5000种, 生态系统缓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弱。

2.3 气候变化问题突出

全球气候变暖, 这已经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导致气候变暖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60多亿吨, 人均排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2%, 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二是森林破坏释放二氧化碳, 毁林已经成为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 全球变暖导致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 强度也加大。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是指与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的小概率天气气候事件。尽管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 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 但实际上全球变暖和局部严寒并不矛盾。全球变暖只是指全球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 并不排除局部地方发生严寒。[1]气候变暖将会导致以下严重后果:一是对动植物的影响, 自然界的动植物, 尤其是植物群落, 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 从而惨遭厄运。二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 否则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将增加。

2.4 矿产资源不丰且浪费严重

矿产资源方面, 有8种矿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其中除了煤炭资源外, 天然气和石油的探明率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而且铁、铝、铜、硫、磷等矿种还以贫矿居多。我国人民的人均量位于世界的第80位, 有45种矿产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煤炭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7%。目前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从主要产品单位耗能量看, 火电供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每万美元GDP消耗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倍、4.8倍、4.9倍、4.9倍和4.4倍;我国每新增1美元GDP的平均能耗相当于发达国家的4至5倍、日本的13倍, 甚至是印度的1.64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地矿资源的巨大浪费。从2003年开始我国消耗的约50%铁矿石和氧化铝、约60%的铜、约34%的原油依靠进口, 国家有关镍、锰、铬等19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勘察表明, 到2020年可以或基本能满足我国经济需要的只有5种, 其他的都不同程度地依赖进口。现阶段, 我国的很多矿产资源消耗都是世界第一, 比如煤炭、钢铁和铜, 石油、电力消费也居于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 而且对铁矿石、氧化铝和水泥等的需求也很巨大。比起矿产资源不足更严重的就是对矿产资源的浪费, 一方面是我国的资源重复利用率比较低, 另一方面是一些领导人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而忽视对资源的保护, 造成的资源损失触目惊心, 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紧张形势。[2]

由此可见, 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已难以承载传统的发展方式,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 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 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 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 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 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 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另外从长远看,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维护代际公平, 实现世世代代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当前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提升的文明要求。因此, 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把生态文明抓紧抓好。

3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对策

面对严重污染的环境, 我们到底是要温饱还是要环保?是要金山银山还是要绿水青山?答案是我们既要温饱又要环保,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那么到底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呢?十八大对此作了全面的部署, 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 坚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加强宣传教育, 努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要想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必须让人们从心理上真正的意识到生态文化的重要性:一是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人类必须爱护和保护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 自然界才会造福人类, 反之人类违背自然规律, 对大自然肆意索取、掠夺, 大自然就会加倍地报复人类。恩格斯曾经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二是培育节约文化, 引导合理消费, 形成文明生活方式。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 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 公款吃喝之风盛行, 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 而且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必须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通过点点滴滴的熏陶和积累, 让全民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和习惯。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倡导低碳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

3.2 切实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整体把握和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 控制开发强度, 调整空间结构,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3]要加强顶层设计,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在禁止开发区建立以环境和经济安全为主导的保护开发模式, 禁止开发区属于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域等。在限制开发区建立以人为核心的养育开发模式, 由于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全国较大范围内生态安全的区域, 开发时就要解决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与人口经济发展的矛盾。在重点开发区建立以土地集约为前提的集约式开发模式, 在优化开发区要走以城镇化为主导的立体提升开发模式。[4]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3.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生产方式转型

长期以来, 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追求GDP快速增长的传统工业文明理念, 是导致环境危机的根源。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时期, 实践证明, 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 首先必须转变陈旧的发展理念, 俗话说观念一变天地宽。各行业都要转变发展方式, 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过度和污染排放问题。一是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抑制那些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过快增长, 促进企业向优势企业集中。二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加快重点技术创新, 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和应用, 有效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 有效控制用水总量, 合理可持续开发矿产资源, 严格管制土地用途, 严守耕地红线。三是大力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行“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增长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率;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实现最小化、无害化排除废物;建设生态工业区, 实现生产区域或生产群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废物排量最小化, 甚至零排放。在此基础上, 以生态链为纽带, 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 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实现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的低碳发展和无公害发展。[5]

3.4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的严峻, 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也要修复。一是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二是要加大水利建设的力度, 加强水源地保护, 扎实推进城乡绿化。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三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5 加强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制度前提和保障

十八大报指出,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法治是最成熟最定型的制度形式, 必须重视法治, 要善于运用法治的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6]一是要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我国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不能单纯将GDP的增长作为单一的评测指标。改变过去以“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和提拔制度, 制定绿色发展政策, 建立和完善体现原材料、能源、水资源消耗强度、环境污染排放强度、能准确衡量扣除自然资源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发展成就的国民经济绿色GDP核算体系。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强化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 促使各级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落到实处。二是完善重要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度,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根据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确定有偿使用和补偿。另外还要加快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建设, 增强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三是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要改变立法理念和机制相对滞后、法定权责失衡、执法力度不足的状况,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最严格的环境执法体系, 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彻底纠正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要大力推进环境事务的公众参与制度, 依法保障公众环境参与权, 疏通百姓维权渠道。2007年贵阳开始设立环保法庭, 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另外还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生态、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 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总之,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按照党中央的要求,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用实际行动建设美丽中国, 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孙广勇.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敲响警钟[N].重庆日报, 2008.2.1.

[2]杨兴林.现实视角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 2013 (1) .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012.11.8.

[4]张效德.关于建立与全国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四种区域开发模式的建议[C]《.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9.9.

[5]马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3月2日在省部级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讨班讲话.

3.建设生态文明 奉献美丽中国 篇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

林业发展的目标

《绿色中国》:赵局长,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请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而言有怎样的意义?林业将在其中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

赵树丛: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为全球第2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面对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而言,我认为有四大意义:(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这两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四)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庶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

建设生态文明,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林业部门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一定要发扬勇于担当的精神,切实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

(一)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职责。在对地球生物圈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十大生态系统”中,林业部门负责保护、建设、管理的森林、湿地、荒漠三大自然生态系统覆盖了近2/3的国土面积,在保障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布局不平衡、生态承载力低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森林分布碎片化和质量不高、功能不强的问题尤为突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还有一半尚未得到保护,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依然在持续。荒漠生态系统问题更加严重,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土地沙化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生态问题。总的看,我国山清水秀宜居的美好家园十分有限,需要大力保护的生态脆弱地区十分广阔。

(二)承担起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重大职责。1978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了16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这些工程覆盖范围之广、建设规模之大、投资额度之巨,堪称世界之最,在我国生态修复工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我国生态欠账仍然很多,生态修复任务十分艰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林业部门要认真实施好现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谋划启动新的生态修复工程,实现生态修复工程全覆盖,真正发挥生态修复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升人与自然和谐水平。

(三)承担起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大职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生态安全是有底线的,这就需要科学的生态安全格局来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并要求加快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即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要构建东北森林屏障、北方防风固沙屏障等十大生态屏障,形成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骨架。

(四)承担起促进绿色发展的重大职责。推进绿色发展优势在林、潜力在林。林业具有可循环性和低碳性,是规模最大的循环产业、潜力巨大的低碳产业。要通过做大做强林业,充分发挥林业在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绿色发展,要注重林业的深度开发,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和附加值,以最少的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价值。要发挥林业产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社会的新需求。推进绿色发展,要大力发展林业十大主导产业,这既是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目标的最大潜力所在,又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最佳途径。

nlc202309021739

(五)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职责。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绿色为本。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基本色调和核心元素,只有绿化才能美化,只有山青才能水秀。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身边增绿,让人们享受到优美的生活空间和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建设美丽中国要不断创新平台和载体,加快城乡绿化美化步伐,尽快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

(六)承担起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贡献的重大职责。当前,林业部门承担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植物新品种公约等六大国际生态公约和国际森林文书的履约任务,是治理全球生态危机的主要力量。森林的间接减排功能在《京都议定书》和多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受到高度重视。在世界森林资源总体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生态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构建林业六大体系建设美丽中国

《绿色中国》: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请问林业将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赵树丛:去年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确定了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理念,这与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也是高度一致的。根据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林业工作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一)着力构建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生态规划是保护和利用的“红线”。我国林地、湿地和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超过90亿亩,在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中承担着主要任务。一要编制《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林地、湿地和荒漠化土地等生态用地,力争划定生态安全红线,并明确生态空间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和管理措施。二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编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逐步形成适应各类主体功能区要求的生态空间格局。三要完善森林增长和国土绿化空间规划。四要完善湿地空间规划。五要完善全国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规划。六要完善林业专项规划。据初步估算,全国林业生态空间规划可达到80多个,将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着力构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体系。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支撑,林业实施的重点工程是国家生态修复工程的重中之重。一要继续实施好现有重大工程。二要谋划启动一批新的重大工程。尽快启动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等工程,并针对一些特殊的生态区位、特殊的生态需求,谋划一批新的生态修复工程。三要各地根据当地实际,谋划实施一批省级、市级和县级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健全和完善生态工程布局,形成国家和地方互为补充的生态修复工程体系,以重大工程推动全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

(三)着力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林业是生产生态产品的主体。林业的生态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有形的,二是无形的。无论是生产有形的生态产品,还是生产无形的生态产品,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基于生态产品的公益性,推动生态产品大发展应坚持两条,一条是对经营主体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护,另一条是要让消费主体支付一定的成本。要通过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为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挥特殊作用。

(四)着力构建支持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一要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健全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完善林业补贴制度,扩大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规模,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为林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生态产品提供有力支持。二要完善基础设施投入政策。逐步提高林业基本建设投资标准,扩大资金规模。三要完善金融和税收扶持政策。建立健全鼓励发展林业十大绿色产业的支持政策,对林下经济发展、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等生态产业给予扶持,加快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制度,完善生态产业贷款财政贴息、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四要加大对林业能力建设支持力度。完善科技、教育和人才支持政策,确保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顺利实施。要通过构建政策体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渠道和增长机制,确保生态建设有长期、稳定、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五)着力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健全的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一要加强国家立法。二要加强地方立法。要通过加强立法,形成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维护生态正义。

(六)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化是树立和形成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如果说生态文明是大厦,那么生态文化就是大厦的地基。一要培育崇尚自然的文化。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动,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生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二要培育节约文化。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禀赋和有限性,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不以索取自然为代价换取过度消费,形成节约优先、集约利用、适度消费的文化取向。三要培育生态道德。四要丰富生态文化载体。要通过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广泛普及生态知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成为全社会的主流道德观。

4.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篇四

2007年是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重要的一年。2007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市的延伸和发展,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一、2007年情况

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为确保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市委发布公告,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责任分解表》公布,并在贵阳市各大媒体重要位置刊登。分解表对《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进行了详细分解,共9大类别,每项类别又分成若干项,每项除明确完成时限外,还明确具体负责人,从贵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负责人逐项分工负责,对口各局、委为责任单位。

制定法规,提供法制保障。贵阳市人大常委会计划在2008年制定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贵阳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规定、贵阳市促进旅游发展办法、贵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地方性法规,修订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等多项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列入立法计划,为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法制保障。同时,对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贵阳市劳动监察条例的修改和贵阳市人民调解工作条例、贵阳市青岩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办法、贵阳市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条例、贵阳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等项目开展立法调研。

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7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共481个,总投资89.8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其中:2007年完成投资16.34亿元,超额完成了10亿元的目标任务。完成贵阳环城高速公路西南段建安投资10.2亿元。金阳新区城市道路工程中金朱路、迎宾东路(二期)、兴筑东路(二期)已建成通车;金岭东路已正式开工;金朱东路不涉及拆迁和林地路段已开工,正在进行路基土石方施工;兴黔路(一期)A标已建成通车,正在进行人行道、边坡及管道工程的施工,B标已建成通车;兴筑东路(二期)A标已实现通车。开工建设贵金线、北京西路、花溪二道、朝阳洞路、市北路二期、水东路、西南环线一期等七条道路,道路总长50公里。完成服务大楼立交桥、10个人行过街系统建设。贵阳市轨道交通工程前期工作步伐加快,完成《贵阳市轨道交通网线规划》编制及报审工作。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2007年,共完成农村公路改造1077公里,完成投资36804万元。其中,县乡公路完成221公里,村公路完成856公里,顺利完成“10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 实事目标任务1042公里。农村乡镇客车站共开工14个,完工10个,圆满完成了10个乡镇客车站建设的实事任务。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及配套小水池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实际完成1371口/44670立方米;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4.88万亩,占计划的100%。3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3370户,超额完成计划的13%。动工建设沼气池36750口,完工35984口;改圈29186间,改厕29147座,改灶28763个。完成串户路改造634.7公里,占计划92.7%。“万户小水池工程”进展迅速,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超额完成实事任务。农村市场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了400个农家店和20个农资超市工程总量的95%。“建立150个无公害蔬菜基地”任务完成176个。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清镇东郊水厂厂区土建工程完成90%,城区供水管网已完成50%。金阳新区消防指挥中心、金阳医院已完工投入使用。贵阳市新庄污水处理厂厂龙塘大沟改线工程已完成,厂外截污沟工程进展顺利。贵阳市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构筑物基础已完成,SBR池结构已完成,沉砂池上部结构完成。小黄河二期工程河道开挖已完成,河道档墙施工完成92%,安装完成50%,完成总量95%。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楼完成地下室和边坡防护工程。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地勘工作基本完成。贵阳市传染病院改扩建项目消化道病区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呼吸道病区基本完成即将进行竣工验收,贵阳市护理职业学院建

1设完成教学楼、1号学生楼基础。全市用以接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8所公办学校改扩建已完成。

着力巩固生态优势,城乡生态文明意识增强。扎实抓好以营林工程和绿化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出台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开展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专项行动,拆除违法占用林地建房35357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32.7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19%。初步建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提前关停华电清镇发电公司2×6.5万千瓦机组,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113户企业加强了监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88户。实施水晶集团、贵阳煤气气源厂等企业的14个重点节能减排技改项目,确定10户企业为第三批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加快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在中心城区开展了以治理噪声、饮食油烟污染为主的“双降”工作。全年大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346天,比上年增加7天。全面启动“依法治理两湖一库,确保市民饮水安全”工作,初步建立了“两湖一库”治理保护的长效机制。2007年5月30日,贵阳市正式向国家建设部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申请,建设部专家组于2007年10月19日—10月21日到贵阳检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最终,在11月底国家建设部组织的评审会中,贵阳市由于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从全国众多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旅游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我市把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工作,作为旅游行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抓手和切入点。完成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申报、创建方案和组织动员工作。以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巩固贵阳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成果,做好迎接优秀旅游城市复核工作,促进中心旅游城市、旅游集散地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的配套完善和提升。2007年,贵阳市旅游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双中心”发展战略和打造“中国避暑之都”城市旅游形象的目标,按照“树雄心、展‘两翼’、抓落实、促腾飞”的工作思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强化营销宣传,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大力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狠抓行业监管,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使全市旅游业保持了协调、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314.14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25.44%;接待海外旅游者12.09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35.56%;旅游创汇5872.28万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0.41%;国内旅游收入120.81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36%;旅游总收入125.2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19%。

高技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发展速度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0.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全市规模以上的高技术产业总产值119.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9%。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发展后劲继续增强。高技术产业实现利润总额9.0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5.0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1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7.51 %,12.83 %,15.09%。

循环经济扎实推进。2007年4月印发了《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2007年8月下发了《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贵阳生态经济市建设总体规划》于2007年4月编制完成;正式下发了《贵阳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实施意见》。目前已选择金阳新区和一些大型的楼盘进行试点。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在全市积极开展创建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的工作。目前已命名了39个绿色社区和75所绿色学校,为全市的大力推广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项目实施方面,确定了16个项目做为2006-2007循环经济试点项目。这16个项目中,农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2个,工业类节能项目2个,工业类节水项目1个,工业类废气、废渣循环利用项目9个,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项目1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79768.7万元,目前,已完成3332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1800万元,利用粉煤灰及其他废渣近19万吨、废旧塑料1000多吨。其中,有9个基本完工,3个开工建设并取得一定的进展,还有4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民生事业得到加强,社会更显和谐。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6万个,城乡统筹就业7.2万人,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年末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市低保继续做到“应保尽保”,城镇低保惠及3.49万户7.85万人,农村低保惠及3.16万户7.06万人。全市养老参保人数达42.95万人,扩面达6.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3.8万人,扩面3.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5.5万人(含离退休人员21.3万人),扩面5.6万人;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6万人。对困难群众中的患者实行医疗优惠政策,为“低保”户减免医疗费约16万元。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住有所居”行动计划开始启动,已开工廉租房建设5万平方米,备案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达58.5万平方米。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完成136项科技计划项目,预期新增产值14.64亿元。教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再次扩大“两免一补”范围,免除全市农村和城市低保人群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对8万多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补助。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间舞大赛,县级“两馆”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2.63%,高于全年目标。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06%,人口自然增长率4.31‰。强化安全生产,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评比在全省名列前茅。扎实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活动,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显著上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二、2008年展望

一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发展能力。2008年贵阳市将配合省抓好贵广高速铁路贵阳站建设,确保年内完成环城高速路西南段建设;启动龙洞堡机场改扩建工程;修编城市路网规划,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城市规模;按照“三环十六射线”骨干路网规划,加快南环线等道路建设,力争启动北京东路建设;新增3000个停车位。加快金阳新区路网建设,建成连接老城区的贵金线,打通新区至百花湖、清镇的快速通道,推动贵广铁路金阳客站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0个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完成1000公里村寨串户路,新建15个农村乡镇客运站、8个农村乡镇渡口;解决20万户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开工建设7座小型水库;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26万亩、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治理2万亩;建成“四改一气”

1.76万套。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八大生态产业,大力发展以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现代中介服务、金融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以上,尽快形成稳定的“三、二、一”产业结构,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三是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四大治理工程。开展以治理“两湖一库”为重点的治水工程;开展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开展以提高空气质量为重点的治污工程,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工作,继续推进第三批试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重点抓好年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订并实施《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条例》,继续推进开阳磷煤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息烽磷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清镇铝、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基地建设。

四是实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努力构建“和谐贵阳”。实施“学有所教”计划,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免除全市中小学杂费,确保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劳有所得”计划,继续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抓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万个,力争实现城乡统筹就业6.8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培训1.8万人,转移就业1.44万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病有所医”计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着力加强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农村,确保参合率达90%以上。实施“老有所养”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年内养老保险扩面3.3万人、医疗保险扩面2.2万人、失业保险扩面2.2万人、工伤保险扩面2.2万人、生育保险扩面1.1万人。实施“住有所居”计划,加大保障性廉租房建设,建立和完善廉租房制度,进一步理顺经济适用房管理体制,加快城区危房、旧住宅区、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建成廉租住房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完成4000户农村危房改造改建。实施“居有所安”计划,深入推进“平安贵阳”创建工作,继续开展 “严打‘两抢一盗’专项斗争”。

5.文明乡镇建设报告 篇五

一、加大建设力度,创建优美环境。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文明乡镇的要求,按照“产业兴旺、城镇优美、社会和谐”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建设和管理力度,城镇面貌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zz年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今年又争创了国家级生态乡镇。同时强化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成立了城建办公室,专职管理城镇建设,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对重点路段进行了卫生拍卖承包。

二、全力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20xx年 ,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7.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7亿元;完成工商税收2180万元,东莒工业园内企业达38家。 全镇设施农业面积1.2万亩,高标准温室大棚1000余个,仅瓜菜一项增加农民人均收入2800元。全镇畜禽养殖年出栏180万头(只),畜牧养殖小区达37处。目前,全镇共有农字号企业30家,恒温低温库218个,年贮藏能力达20万吨。

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本着“因村制宜、分类指导、以奖代补、共建联创”和“大干大奖、小干小奖、不干不奖”的原则,按照“打造精品点、连接黄金线、建成亮点片、构建新局面”的思路,实行“点、线、片、面”相结合,充分调动全镇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建设先进村奖励现金5万元。

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依据《纲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倡导良好道德风尚。突出抓好诚信建设,坚决防止不守信用行为,杜绝坑农、害农现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五、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生建设。

6.文明城市工作自查报告 篇六

文明城市工作自查报告

我市自正式启动争创xxxx-xxxx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龙头来抓,坚持“巩固、提高、延伸、拓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独具武穴特色的文明城市创建体系。我市创建工作得到了省、xxxx市文明委的充分肯定,《湖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5次刊发了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先后获得了“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新奖”、“湖北省卫生城市”、“湖北省园林城市”、“xxxx市级文明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县市”等荣誉称号。xxxx年,xxxx市在武穴召开了“文明城市创建现场观摩会”。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营造扎实有效的创建环境。一是抓机制,强领导。市里成立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及“七组一办”常设机构,镇处和市直部门成立了“一把手”总负责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形成了市、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市文明办增设未成年人工作科,市财政每年预算创建经费50-70万元,确保了创建工作人、财、物有保障。二是抓督办,强实效。一是分头督办,二是会议督办,三是新闻点评督办,四是简报督办,五是信息督办,六是“一把手”谈话督办。三是抓考核,强责任。市创建指挥部每半年和年终各组织一次考核,以市委、市政府文件表彰先进、通报后进单位并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视同“一票否决”纳入年终综合考核和命名表彰。通过强有力的考核机制,在全市已形成“全民创建、全员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受益”的工作格局。

二、转变职能,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大力开展高效、务实、廉洁、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拓展文明城市创建的内涵和外延。市委、市政府下发《一号文件》,出台并实施了“520”服务模式:各行政审批单位在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的法定时限内压缩50%;中介机构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按规定标准下限的20%收取;涉企审批环节本级行政事业性收费“0”费制。同时,在市区启用了新建成的行政服务中心,全市48家行政审批和收费服务窗口单位全部进驻,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模式;在全市各镇处的村和社区建成了党务、村务、服务、商务、事务(医务)“五务合一”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最大限度的方便企业和居民办理各项手续和业务。

三、维护稳定,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一是加快法治武穴建设进程。深入实施依法治市和“六五”普法规划,抓好“法律六进”和“送法下乡”活动,促进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二是全力维护群众利益。强化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解决民生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扩大了农村低保覆盖面和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三是大力加强“平安县市”建设。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新一轮“平安武穴”创建活动,在12个镇处中评选4个乡镇为先进平安乡镇,积极构筑了市、镇、村、组四级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四是抓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和“暑期集中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网吧、电子游戏室、音像制品、书刊等的监管整治,努力为未成年人和广大市民营造了健康文化环境。

四、倡导诚信,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强力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加快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积极倡导诚信经营,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一是狠抓了“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公共场所”三大领域的教育治理。二是以“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为主题,组织农业、工商、质监、药监等10多个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三是以强化诚信体系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文明诚信企事业单位”评选活动。四是开展了“文明诚信示范街(店)”创建活动,全市共评出50家“文明示范店”和10条“文明示范街”,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文明服务,推动各行各业全力参与诚信社会建设。

五、构筑和谐,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三年来,共开展“道德讲堂”活动450多场次,在全市12个镇处和市直单位普遍建立了文明市民学校,在各机关开展了学习型党组织、文明科室、服务标兵等评选活动,在学校开展了传诵中华经典、“大手牵小手、做合格小公民”等教育活动,在社区开展了书香文化社区、红歌传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全社会开展了“十佳文明市民”、“十大感恩人物”、“十佳好婆媳”评选等活动,让群众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在博物馆、图书馆、红色渡口、革命烈士陵园建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文化设施实现了“市有三馆、镇有一站、村有一室”的目标;建成了全省县市级最先进的体育场馆,成功承办了xxxx市“三运会”。

六、优化秩序,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本着“新城老城并重、优先发展新城、提升改造旧城”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大气魄推进城市建设,扎扎实实推进一批城市建设和改造项目。加大了东城区、中心城区、居住小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旧城改造力度。三年来,先后投入50亿元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长江外滩景观带、月塘公园、小龙潭公园升级改造,东城区市民广场、东西港清淤治理以及市区所有主次干道刷黑,街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等工程项目。同时,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实施了“城管大会战”、“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娱乐场所“五项管理”,引导市民文明出行,确保城市交通顺畅有序。并推进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七、开展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舆论环境。市创建指挥部在各类新闻媒体设立《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宣传栏目;在城区和各镇处、各单位等重点地段制作大型公益广告牌和标语,在城区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市委、市政府《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倡议书》;在出租车、公交车及车站码头、公交站牌、过街天桥、工地、围栏、围墙和建筑物上等处悬挂、张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争当十佳文明市民”宣传标语,形成立体式、密集型创建舆论氛围。同时,还定期向市民群发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公益手机短信,向全市发放《武穴市文明市民读本》、《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宣传册》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宣传册》各10万册,制作张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宣传栏近480余期、公益广告50余期次,努力提高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

八、夯实基础,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环境。以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四大创建”为重点,全面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楼栋、文明小区、文明村组、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文明教师、文明学生和美德少年等40多项群星文明工程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活跃社区文化,优化社区环境。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共铸诚信武穴”、“城乡结对共建”等主题创建活动,使群众信用意识进一步增强。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和“创建文明城,你我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全市组建了20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近7万人,在全市城乡持久开展了“扶贫济困助残,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280余次,深受社会好评。

7.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篇七

马克思生态观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 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首先, 人是自然界进化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 而且是人的存在物, 也就是说, 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 因而是类存在物。”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其次,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 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延续提供了物质保障。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人 (和动物一样) 靠无机界生活……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 不管这些产品以实物、燃料、衣着的形式或是以住房等形式表现出来。”

再次,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指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就是说, 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表现出来的属人的高级形式。

最后,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与自然界相统一的中介。人作为人的存在, 不像“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 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 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 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2 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得以实现的手段

马克思在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的基础上, 从劳动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

因此, 人类是通过劳动与自然之间发生物质交换关系的。首先, 人类离不开劳动。马克思明确指出:“任何一个民族, 如果停止劳动, 不用说一年, 就是几个星期, 也要灭亡, 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其次, 在自然界中, 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 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所以马克思说:“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 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 不在于生产什么, 而在于怎样生产, 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最后, 人类的劳动不能随心所欲, 而是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和植物是一样的, 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也就是说, 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

很明显, 马克思把对劳动作为手段的理解建立在人与自然一定的物质变换的概念基础之上, 基于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得以实现的事实, 马克思用物质变换概念来描述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3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内涵和彻底解决生态问题途径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本的物质变换即新陈代谢是维持生命体存在的必要条件, 也是生命体的生理规律。马克思认为:“生命, 即通过摄食和排泄来实现的新陈代谢, 是一种自我完成的过程……没有这种过程, 蛋白质就不存在。”

第二个层面是自然界中无机物的物质变换即新陈代谢受到物理与化学规律的控制。在马克思看来:“土地……的化学和机械的生产条件, ……肥料等等都要新陈代谢”而且“机器由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破坏作用而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并受自然生态规律制约。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 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 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马克思进一步提出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马克思提出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大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建立由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构成的社会, 即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根本解决生态问题。他明确指出, “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 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也就是说, 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实现共产主义, 才能解决生态问题。这是由于“共产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4 加强马克思生态观指导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今天, 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 应坚持以马克思生态观指导为指导, 不断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4.1 加强生态系统的认识

马克思生态观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因此,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认为, 人类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人要生存、繁衍、发展, 必须先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因此, 建设生态文明,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就等于保护人类自身。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从实践的高度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致性, 决定了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4.2 加强生产过程与生态系统的和谐性

依照马克思的观点, 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本质上体现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但是如果这种“物质变换的过程”超出了自然界的实际承载能力, 必然会影响到自然界的正常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从而造成人类与自然界的对立和冲突, 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大土地私有制所造成的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循环的断裂以及对自然物质循环的破坏就是很好的例证。所以, 如何有效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就成为解决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矛盾、促进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与生态系统的和谐性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

4.3 加强社会制度的创新

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 还要在社会制度方面要进行创新, 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政治方面: (1) 从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发展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的生态价值观; (2) 加强生态立法建设, 制定和落实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政策。首先, 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宪法, 从根本大法的高度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得到顺利实施;其次, 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生态保护法律。

经济方面: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经济的内涵, 促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制订的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过度的生产和消费可能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文化方面:促进传统文化与绿色文化相结合, 在全社会形成新的文化氛围、意识和习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16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94-12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36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0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89-9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18-31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07-552.

8.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文明和谐的中国 篇八

如何保持一个已有90周年历史的政党的先进性?这是一个具体的,而非抽象的问题。今年年初,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科学社会主义学科首席专家李君如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体现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上。

回顾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的数次集体学习,可以看出已有60年执政历程的政党的自我提高是有时代特色的。今年5月30日,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的主题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4月26日,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的主题是加强任务落实,不断开创人口工作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人口环境;3月28日,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的主题是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发挥法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2月21日,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的主题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谈到了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他指出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这与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脉相承的课题。《中国新闻周刊》6月6日出版的第20期《新论》呼唤:实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深度合作,容许、吸纳新兴的各种社会治理力量,构造一个中共党组织、政府与各种新兴力量共同治理社会的新型社会治理结构。

过去30年,改革开放创造出中国欣欣向荣,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未来的3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中国能不能建成和保持一个和谐的社会呢?这是一个摆在有着90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新课题。

在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着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就是莫名的愤世嫉俗。比如在微博上,人们动辄相互对骂,甚至一些已经从改革发展中获取诸多资源和机会的名人与官员,稍不如意,也开骂泄愤????这是一种需要认真治疗的社会心理疾病。《人民论坛》近日通过网络进行了调查。

如何化解这类负面心态,成为新时期执政者必须解决的课题。

其实,社会心态问题早已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在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今年2月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中央党校举行,胡锦涛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让一部分当代中国人陷入一种普遍的焦虑、无奈状态,如果任由这种哪怕是少数的、部分的集体焦虑、愤世嫉俗的情绪发展下去,支配心灵,人们就不会去理性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对任何事情都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对政府采取的某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加以嘲笑。这当然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那么,怎么走出这种状态?当前最需要做的前三件事情分别是,治理好腐败、贫富分化等问题;完善表达机制与利益维护机制,使社会公平、公正;提高社会个体的幸福感和对社会的认同感。

其中,所谓“表达机制”当然不仅限于媒体的表达,更为重要的是,在决策程序中的表达机制。如果制度性表达机制不完善,完善媒体表达机制只会导致人们情绪的激化。

而如何提高认同感?可有多种办法,一种可行的办法是逐渐地将中国传统教育,引入学校教育中。当下社会愤世嫉俗的情绪,固然与当下的社会现象有关,其深层的原因则是社会主流价值的空虚或者说扭曲,这样的精神状态会让人们把现实中的不满放大。儒家经典教育则能够以温、良、恭、谦、让等传统美德浸润人们的心灵,让人们以善意之心看待他人,如此,当然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认同感。

在一个社会管理格局已经发生变化的时代,如何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出访英国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演讲时,寄望未来中国“将是一个更加开放包容、文明和谐的国家”,温家宝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发展进步;唯有开放,先进和有用的东西才能进得来;唯有包容,吸收借鉴优秀文化,才能使自己充实和强大起来。

上一篇:初三期中考试英语作文下一篇:校园生活百事通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