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2024-08-29

让美术课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12篇)

1.让美术课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篇一

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

(提要)

语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和发展,在社会生活中被学习与运用,又为社会生活服务。语文作为一种思维、交流与生活的工具,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是开放的,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学语文最终是为了用语文,语文是“应用之学”,而不是“应试之学”。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打破僵化的教学制度,构建开放的课堂,实现课内外的沟通,以开放的胸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拓宽个性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拓宽活动领域,开阔视野,促使教学交往的自主化,解放学生,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同时也解放教师,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空间

作业

合作

阅读

系统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只有开放,不断地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才能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注1)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阵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遗憾的是,过去我们过分看重考试和分数,过分强调“以(课)本为本”,只让学生在课堂里读书、做练习,割断了语文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考起来可能得高分,但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不强,高分低能,形成强烈的反差。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社会处处有学问,人人事事学语文、用语文了。(注2)那么,作文新世纪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就更应该克服思维定势,不拘于形势。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索、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点燃他们心灵中的创新火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语文。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空间的开放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1)课内外的结合。开放的语文教学应冲破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向课前和课后辐射。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发现问题,查阅有关的资料,寻找相关的图片和音像资料,实现自主学习。现在我们有些公开课,教师早做准备了,甚至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却浑然不知,蒙在鼓里,一直要到上课时才“露底”。课是给学生上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不能让早点告诉学生,让学生一起准备呢?课内,让学生先把自己准备的内容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已懂,哪些还有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课后,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扩展视野。例如教学《天安门广场》,我提前让学生做以下准备:搜集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物的图片或一些有关的资料,认识天安门广场及四周的各大建筑物;了解天安门广场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收看国庆天安门广场的庆典活动。学生通过翻看图书,或请教他人,收集了大量的有用资料,为学习营造了广阔的参与空间。由于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就有话可说,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2)学科间的融合。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等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注3)可见,语文跟自然、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阅读材料中的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这又使语文跟音乐、美术息息相关。现在我们各学科的老师往往职责分明,不敢越雷池半步。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却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语文与其它学科相融合的情境,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如:教学《长城和运河》,可让学生到中国地图上找一找长城、杭州、京杭大运河、黄河、长江,促使他们学习一些地理知识;教学《咏鹅》,让学生画一画“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美丽画面,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是诗歌中蕴含的色彩美。教学《二泉映月》,可让学生听一听那音乐,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那凄惨曲折的人生和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强意志。(3)校内外的沟通。语文教学应不受“课堂”的限制,而应该走出封闭的课堂,不能滞留于师生单向的信息传递上,而要给足学生大量的活动空间,有效地利用自然、社会中广泛的教育资源,将沸腾的现实生活纳入学校教育渠道,让学生走进社会,培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教师可带学生出去访问、调查,组织学生郊游、野炊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社会,接触生活,去了解社会,了解生活。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VCD、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既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二、作业的开放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听到同行们的叹息,满腹牢骚:我班某某又没做作业;我可是软硬兼施,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了„„我也曾开展过“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中队活动,学生说他们喜欢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的老师。在学生看来,作业是沉重的负担。这固然有学生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和家庭教育不够科学的原因,但作业的精心设计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传统的作业布置,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统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个性的特点。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实施作业的分层布置,对作业的难度和作业的方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快、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如何做到作业的开放呢?

首先是观念上的开放。要树立大语文观,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因为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应该放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充分利用课外语文的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作业内容要开放。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题材要广泛,思路要开阔,让学生有“自由驰骋”的余地。二是作业形式要开放。或摘或录,或写或画,或唱或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三是完成作业的方式要开放。查阅、访问、观察、实践„„可自己独立完成,也可几个同学合作完成,甚至可以请他们帮助完成。十个手指头有长短,学生是有层次差异的,只有做到作业的开放,才能使各层次的学生各尽所“知”完成作业,各尽所“能”完成作业,才能保证展示在教师眼前的学生作业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就布置了可让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1)根据课文中所学的知识,向低年级学生作关于保护地球的宣传。(2)收集、交流目前关于环境保护的正反两面的材料。(3)写一份较强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倡议书。这些作业,涉及了说话、阅读、作文等方面的训练,可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作业。学生所面对的再也不是教师指令的、一刀切、机械型的作业,而是自主选择、独立设计、用心创作的作业,这种作业设计改变了单

一、枯燥、机械的抄写生字词,做练习册等框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动脑,学生学得开心,也很轻松。又如学习《田忌赛马》后,我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布置了以下几项作业:(1)抄写课文中练习2中三句话,想想这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3)根据提供的情节续写故事,注意写好不同情况下不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第一项作业让学生积累语言,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第二项作业进行的是朗读、说话训练;第三项作业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几项作业难度逐次提高,分别适应了各个层面的学生的需要。学生带着对达到更高目标的渴望,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兴趣较浓。

三、合作的开放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是有限的。法国作家莫阿罗也有一句名言:“学校里的同学是比父母更好的教育者。”(注4)在学习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助和谐”的原则把学生编排成小组,把个人自学、同桌商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以个人自学为主、多种形式并存“交往型”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合作中,教师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一是考虑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人意愿,二是为了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从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我的做法是把全班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的学习伙伴则由学生自愿组合,自己商定。高度自主性带来了学习的积极性的空前高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互教互学,互争互评,你追我赶,友好合作。课堂上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气氛活跃,“比学赶帮超”生动场面随处可见。如在学习《将相和》中,我请各个小组依据“负荆请罪”这一素材,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想象、讨论人物的动作、语神态,创造地把这个故事排好后,各小组上台“献艺”在排练过程中,由于合作伙伴的默契,学生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群策群力,主体精神、团队合作竞争的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阅读的开放

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读书时间太少,我们的老师整天分析荔枝的味美,就是不让学生尝一尝;我们整天强调阅读的重要,就是不留给学生一点时间,放手让学生读一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靠我们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自身的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注5)一位教师在教学《第八次》一文时,只抓住“有感情”三个字,把所有的时间交给了学生,放手让学生读文,引导学生把自己放到故事中去读,读出喜、怒、哀、乐,读出坚强、勇敢。三年级的小朋友在老师的轻轻一点拨、悄悄一提示下,读出兴趣盎然。就“结了断,断了结”这六个字,练读、评读、赛读,整个教学过程是书声琅琅,而教师没有说多余的一句话,没有纷繁复杂的教学媒体,但是课堂气氛高潮迭起,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要回归自然常态下的语文学习,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欣赏和品味。当然,让学生多读书,只靠课堂上是不够的,还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结合本班的实际安排了不同的课外阅读,允许学生带健康有意义的课外读物到课堂,在指定的时间内相互传阅交流。节假日,常以读一篇好文章,读一本好书为作业,鼓励学生摘录好词好句,写读后感。结合教学把书介绍给学生,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便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讲《草船借箭》一课,便介绍学生读《三国演义》中几个有关的章节,这种方法效果很好。下课铃一响,学生就围着我兴致勃勃地向我借书。这时,我就把书送到他们手里,并让他们有空的时候到我那儿借阅图书,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自己阅读。除了把书介绍给学生外,我还特别注意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以巩固学生读书成果。如结合少先队日、班会,举行故事会、赛诗会、朗读会,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故事情节讲出来,把好的段落朗诵出来,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老师“要我读”为“我要读”,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多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地深入到作品中去;同时对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予以适当的点拨,帮助他们解惑;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展开阅读“争鸣”。课外,我们要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饥饿感”,为他们打开一扇文学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文明的窗口使他们走上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

参考文献

(1)注1选自《专题研究》2000年第五期总213期的《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2)注

2、注3选自《小学语文教师》2001年7、8合刊《构建开放的语文教学模式》(3)注4选自《教育名言录》

(4)注5选自《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让美术课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篇二

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 设计理念

以科学的指导思想,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整个教学活动的构思, 以学生为本。各环节教学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设计, 形式比较直观生动, 学生很感兴趣, 乐于参与教学活动;每个环节围绕主题, 循序渐进地展开, 并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自然衔接。以尊重和鼓励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的设计

《瓢虫的花衣裳》本课通过以学生喜爱的动物题材为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创作、表演、评价活动, 从而认识瓢虫这种小动物的可爱和美丽。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学习方式划分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来看, 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美术活动。

4. 学生分析

本课使用电脑CAI课件、图片, 拓宽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瓢虫的制作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脑、眼、耳、手, 让全体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5. 教学目标

(1) 认知领域。了解瓢虫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 感受瓢虫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 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瓢虫的花衣裳”的方法。

(2) 操作领域。通过探索运用各种材料自由创作瓢虫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体验独立创作和合作创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3) 情感领域。培养孩子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和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生活的习惯, 引发孩子善于发现创意的点子, 点燃大胆创新的火花。

(4)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技能为瓢虫设计制作出各种不同的花衣裳。

(5) 教学难点。

(6) 能选择和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瓢虫的花衣裳。

6. 教具准备

CAI课件、手工制作的小瓢虫数只 (范品和奖品) 、彩纸、彩笔、剪刀、双面胶、废旧物品等等。

7. 学生准备

(1)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瓢虫方面的知识。

(2) 准备各种彩色卡纸、即时贴、蜡光纸、剪刀、彩笔、油画棒、双面胶和零碎的布、半球形 (或接近半球形) 的物体、毛线、纽扣、水果、小饰物等可用于制作或美化瓢虫的材料。

8.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谜语导入。 (1) 小朋友们,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上课前, 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 好吗?看谁猜的最快。“小姑娘, 穿红袄, 庄稼地上来回跑, 七个黑点像星星, 专吃蚜虫本领高。”学生答:小瓢虫。 (2) 教师拿出两只可爱的小瓢虫, (一只是涂有漂亮颜色的瓢虫, 一只是用黑笔勾勒的瓢虫。) 随机问, 你们认为它们漂亮吗, 为什么?学生答, 并说出喜欢的不同理由。 (3) 小朋友们之所以喜欢是因为瓢虫它们穿了一件色彩鲜艳的花衣裳, 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只漂亮的小瓢虫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瓢虫的花衣裳》出示课题。

(2) 置疑提问、汇报交流。师:在日常生活中, 你们见过瓢虫吗?都在哪见过?它们长什么样?师:你们还知道关于瓢虫的哪些知识, 现在大家交流一下吧!生:……

(3) 演示分析、引申探究。 (1) 设置情境, 欣赏图片。 (CAI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瓢虫。) 出示瓢虫图片一, 提出疑问。这只瓢虫它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裳?上面有什么形状的花纹?这种身上带有七星的瓢虫叫什么名字?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都有哪几部分组成? (用手比化瓢虫身体的形状) 相机提问:谁知道有关它的信息?带着疑问, 欣赏瓢虫图片 (播放CAI课件, 展示各种各样瓢虫的图片。) 观察还有什么颜色的瓢虫?身上都有什么花纹? (2) 观察思考, 问题释疑。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其他班同学自制的瓢虫, 请大家来分辨一下, 它们在制作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CAI多媒体课件:欣赏各式各样的其他班学生自制的瓢虫。学生观察, 思考并回答)

(4) 观察体验, 掌握制法。听了这么多瓢虫花衣裳设计的构思, 老师提个建议, 让同学们给老师出主意, 帮助老师来做, 咱们共同来为小瓢虫设计一件花衣裳好不好? (师生共同完成小瓢虫的制作。)

(5) 自主表现, 巡视辅导。 (1) 选择独立创作或合作创作。学生可以一个人做一件瓢虫的花衣裳, 也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在一起合作制作一件瓢虫的花衣裳。 (2) 指导创作。合作的小组, 大家先商量讨论, 一起设计构思, 然后在分工合作。 (例如:谁做瓢虫的身体, 谁做瓢虫的头部, 谁做身上的花纹, 谁装饰美丽的背景等等。) 教师要注意协调学生之间的合理分工,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鼓励大家在设计制作时要大胆想象, 运用不同方法和各种材料制作瓢虫的花衣裳。特别注意色彩的搭配, 身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和整体的协调。学生自主表现, 教师相机辅导。 (背景音乐渲染) 注意卫生清洁和用剪刀的安全。

(6) 作品展示、欣赏评价。展示交流, 相机评析。让小朋友们拿起自制的“瓢虫的花衣裳”走一走, 互相看一看, 并说一说谁的花衣裳最漂亮?同时,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给予肯定性评价。放飞“小瓢虫”, 让小朋友拿起“小瓢虫”, 跟随美妙的音乐跳一跳、扭一扭, 师生全员参与活动之中。 (播放音乐《小瓢虫圆舞曲》) 将作品粘贴在展示台上, 师生欣赏评析。鼓励小朋友评说展示台上自己喜欢的作品, 它有什么亮点, 并介绍自己的作品最有趣、最得意之处的制法, 共享成功的喜悦。

3.让美术课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篇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2)能力目标:运用夸张等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

【过程记录】:

1、播放录像《海底总动员》。

师:哪个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刚才在影片中都看到了什么?生:小丑鱼尼莫、珊瑚、水草 、海马…… 出示教具尼莫的图片,模拟尼莫的语气说: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尼莫,我想跟你们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师:因为地域气候的不同,海洋里生活的生物也不一样 课件出示:热带鱼与普通鱼。师: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生:这一条是普通的鱼,是拿来吃的,而尼莫是不能吃的。师:为什么尼莫不能吃?(有个学生在座位上小声的说:我们都把漂亮的鱼养在鱼缸里,才不要拿来吃呢。)师:普通的鱼,我们在饭桌上都能看都它,热带鱼是观赏鱼,一般是不能吃的。热带鱼是产于热带或者亚热带地区的鱼类,适应较高的水温,它们生活在很深的海底,环境复杂,为了保护自己,它们用形形色色的花纹和亮丽的颜色来装饰自己。出示板书:热带鱼

【反思和分析: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好导入新课,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我抓住孩子爱看动画片爱听故事这个心理特点,利用当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与孩子一起观看了影片《海底总动员》的2分钟片段视频,这两分钟的影片中有浩瀚的大海,瑰丽的海底景物,形态各异颜色鲜艳的生物,还有小孩子熟悉的动画片角色,这样的新课导入马上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置身于海底世界和尼莫角色的教学情境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形象思维能力,丰富想象力,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

2、欣赏图片

(1)課件演示,得出热带鱼外形多样的特征。 (出示各种形状的热带鱼)

师:谁能说出这条鱼的外形近似于哪个图形?逐个得出3个基本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其实热带鱼的外形并不是只有这些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扇形、梯形等。板书:多样的外形

(2)课件演示,得到热带鱼花纹美丽的特征。

师:我们再来看这组热带鱼,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看出来了吗?生:他们身上都有圆点点。师:它们身上都有点点,它们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点点来装饰自己师:再看这一组热带鱼呢?生:他们身上都有一条一条的花纹。师:他们都爱穿条纹衫。热带鱼的身上除了条纹。点点,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美丽花纹。

板书:美丽的花纹

(3)课件演示,得到热带鱼颜色鲜艳的特征。

师:我们来看看这组热带鱼,来看这条鱼什么颜色?这条呢?……哇!原来热带鱼身上的颜色是这么的鲜艳啊!板书:鲜艳的色彩

【反思和分析:这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归纳出热带鱼的三个主要特征,如果平铺直叙必定会生涩无趣。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掌握词汇量少,如果在传授知识时,用成人化的简练语言,低年级学生可能听起来一知半解,而对课的内容不感兴趣,甚至对教者反感。“我的身子象圆球”“他们爱穿条纹衫”“大大小小的圆点儿”等等,诸如这些把枯燥的词用生动的儿童语言表达出来,优美的儿化语言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生成一种积极的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效果。极大地调动学生了学习兴趣。】

3、示范热带鱼画法

(1)画出外形。(2)画出头、尾巴、鱼鳍。(3)添加花纹。(4)涂色。板书(乐园)

4、学生创作(播放音乐)(1)画一条有趣、漂亮的热带鱼。(2)将画好的热带鱼剪下,贴在乐园里。

【反思和分析: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出现了有趣的一幕,一个叫林喆的孩子画了一条漂亮的热带鱼后在这条鱼的嘴巴上加了一个吐出来的大泡泡,泡泡里写着,嗨,大家好,我是林喆,当他把这条鱼往热带鱼乐园里贴的时候,对着已经贴在乐园里的那些鱼儿很大声的说出了这句话嗨,大家好,我是林喆。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显然林喆同学已经完全沉浸在海底世界还有尼莫的这个情境中了,他把自己想象成了热带鱼,跟尼莫成了好朋友,他们要一起快快乐乐的玩耍。这样强的角色代入感说明了这节课的情境创设是非常成功的。】

5、作品展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点评。

6、课后拓展

表现热带鱼的形式不单单是画出来,还可以用剪贴、泥塑等等其他的形式来表现,这个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一起探讨。海底世界非常美丽,大海是鱼儿的家园,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要学会去保护美丽的大海。爱护环境,让尼莫和他的漂亮的热带鱼朋友和我们一起快乐的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反思和分析:一堂美术课要上得学生情绪高涨,教师就要营造一种吸引氛围,让学生大显身手,从中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及成功后的喜悦。《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学要创设与课题相应的教学情境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美的愉悦和熏陶。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真正的精神乐园。】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市滨江小学)

4.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篇四

贵州省安龙县戈塘中学罗大章

某天听了某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该教师是某学校的语文教学骨干,是被公认的优秀语文教师。该教师执教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教师对教材可谓是倒背如流,烂熟于心,普通话也是那样的标准流利,他按照“问题导入DD作者作品简介DD学习生字词DD学习新课(点学生朗读DD点学生翻译DD师生共同讨论)”的步骤,课堂上可谓条理清晰,思路明确,学生配合默契,师生互动热烈,教师也是应用自如,神采飞扬。课后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然而,我却注意到了一点:整堂课都是教师与那几个学生在表演,其他学生坐在教室里像是与课堂无关,眼睛呆呆的盯着自己的老师与自己的同学转,更有甚者,早已伏在桌上睡了起来。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会如此呢?我想不外乎是教师没做到下列几点:

关注课堂动态,面向全体学生

乡村学校,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参差不齐的,一个班,基础好一些的学生也就是少数的那么几个,多数学生是在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中潜移默化学到知识的。课堂上,教师应有一颗平等的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要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关注课堂动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激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乐,学有所得。而不至于照顾少数几个所谓的尖子生而忽略多数学困生。让一部分进步了,另一部分却原地踏步,甚至退步,这是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呢?

2、优化课堂,3、灵活应变

优化课堂,其实就是优化课堂设计。学习每个单元,都应有一个教学设计,让学生明白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明白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明白哪些内容是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哪些内容则是师生、生生共同完成的。每单元如此,每篇课文亦如此,每节课也应该如此。每节课应该如何完成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完成什么怎样完成,这就要求教师课前有一个充分的教学准备,这个准备,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也应根据教师实际、学生实际,不能过高过大,应量力而行。教学设计其实就是课堂设计,教师应做到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做到胸有成竹,举一反三;做到方法多样,巧妙应用;做到应对自如,处理灵活;做到课堂散而不乱,活而轻松有度;做到调控课堂,万无一失。这样的课堂,教师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学生目标明确、简单明了,且教师上得自然,学生学得轻松,整堂课充满一种师生情趣和谐,互动问答有趣,学生激情洋溢的欢快学习气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在轻松愉快中学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

三、注重范读,潜移默化

“教师的范读,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者调动丰富的.语言艺术,将作者记录在字里行间的深邃内涵以及丰富的感情,再现在学生面前,让绘声绘色的范读,给纸上的文字注入生命力,让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喜怒哀乐的感情,为作品添姿增彩”(龙莲明《谈谈语文课中教师的范读》-选自《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06)课堂上,教师的范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好的范读,会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情感。学生是善于模仿的,当他发现老师的范读激起了他的某种情感,他会有一种试一试的心理。甚至于他发现老师读时某一处的重音、停顿、语气还是所表达的情感等等没处理得好,他也想示范一下。一个学生站起来读了,后面也许就不是一个两个的问题,全班学生都想去试试,想去表演表演,那结果可想而知,课堂上该会出现什么样的学习气氛呢?课堂上又将会出现多少意想不到的精彩呢?这,难道不是我们教师所想要的结果吗?

尊重文本,深入解读

一堂课,教师如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激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强烈浓厚兴趣,教师又能在适当的时候加以适时引导,巧妙的把学生引入文本,围绕文本,再给学生充分的解读文本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深入文本,感悟文本,从而在熟练把握,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从文本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师生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果一个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提出问题,就说明这个学生对课文已经做了深入细致的独立思考了,当他的问题一出来,教师又会及时恰当的给以鼓励引导,调动其他学生去思考评析解答他所提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肯定,得到了同学的支持赞同,学生就会有一种愉悦欢快的成就感,下一步他就会更加积极主动,他的这一积极主动的行为,不仅使他养成了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也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他同学。如能这样,我想课堂上不用画龙点睛的方式去点名叫几个学生来配合教师的问答,也会有学生主动的举手抢答问题。

总之,语文课堂上,要把学生的思想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中转变来,就要让语文课堂变成一种健康、积极、平等、宽松、和谐、友爱的学习园地,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能说。这样,不就训练了学生的读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了吗?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也得到培养了吗?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应有宽广的胸怀,有包容的爱心,有自成一体的成熟的教学艺术。

2012年2月11日星期六

5.让美术课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篇五

——有感于缩短学生在校时间的相关规定

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杨存国

近来,全国有部分市、县教育局根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目前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过长的议案和提案,作出了缩短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的相关规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社会各界对教育现状的关注和教育局对人大、政协议(提)案的重视。然而,如此做法不但不能从实质上解决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相反会引发更多、更严重的后果。试想,父母上班了,未成年的子女还没进校门;学生放学回家了,但学生的父母还没下班。因此留下的管理空档,岂不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殊不知,目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生强烈的厌学情绪的产生并不是学生在校时间太长了,而在于学校教育(学)的低效率运作:学生坐在教室内进行理论学习、机械重复的解题训练时间过长;实践环节严重缺乏,不能将所学知识及时有效转化为素质和能力,学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缺乏人性化的管理,使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受到遏制而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以上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智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没有搞清楚目前学校教育(学)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前,提出缩短学生在校时间的相关规定,表面看似正确的教育行为,实则仅停留在表象,只是图形式、应付而言,其内容也是空洞的!

本人从教多年认为:目前学校教育(学)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并处理好知识与素质的关系。曾有教育先知者对知识和素质的关系有过深入浅出的阐述:通过学习,一段时间后还“记得”的部分是素质,忘记了的那部分则是知识。以一个人学骑自行车为例,当初学习了许多有关如何正确骑自行车的知识,但一段时间后,这些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但会骑自行车了。“会骑自行车了”这就是素质,就是“忘记了后留下来”的部分。知识转化为素质的重要性不但在于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而这一点却被当今的学校教学所忽视。要实现知识向素质的转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当今的学校教学却普遍缺少实践这个重要的环节,让社会普遍觉得学了的东西没用,有用的东西没学。例如,学校搞一次孝敬父母的活动,理论考试考优秀,但一到家,还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同样节约用水宣传,理论测试优秀,但洗完衣服,水龙头还是不关。如此学校教育(学),对社会有多少贡献,对学生又有多少益处呢?学生根本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校园越来越漂亮、硬件越来

越高档,而校园对学生的吸引力却越来越小的真正原因!所以,本人认为,用简单的行政命令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更会引发许多新的矛盾。

综上所述,学校不但不该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拒绝学生提早来校,更应延长学校对学生的开放时间;学校要缩短的应该是学生坐在教室内进行机械的理论学习的时间。学校要像目前抓补课一样的决心,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种种条件,促使课堂理论知识向素质的转变,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知识的力量、成功的乐趣,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在学校,参与实践活动;减少学生误入歧途的机会,减少家长的后顾之忧,实现目前学校教育(学)功能的延伸。为此,学校要从思想高度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设条件,要杜绝搞形式的集体组织,一刀切的活动内容。因为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和爱好,社会也需要各类人才。学校应尽可能向学生开放各类功能室和活动场所,如实验室、电脑室、体艺馆等,同时要像目前学校管理早自修、夜自修、补课而采取的一些举措来抓学生实践活动的管理,做到:

1、时间保证——延长学校开放时间;严格按课程标准时间进行学科教学,促使注重机械解题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向注重学科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2、设施开放——定期或不定期开放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设施,包括各类功能教室,如实验室、电脑室等。

3、管理到位——根据活动内容和场所的特点,有序安排教师进行规范管理。

4、加强指导——实践活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由活动,他更需要科学的指导,所以要安排学科老师现场指导,作好学生的引路人。

只有理性地思考并有效地延长学校对学生的开放校时间,使学校真正成为对学生有启发,对家长有帮助,对社会有贡献的功能单位,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乐园,使学生的身、心、智得到健康发展,这样,我们的校园才会更富有生命力!

6.让美术课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篇六

让历史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乐园-谈如何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历史与社会是为实施公民教育而设置的综合课程.它以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为主导组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正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所指出的`那样,”承担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树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观,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

作 者:丁立军 作者单位:上虞市实验中学,浙江上虞,312300刊 名:教学月刊(中学版) PKU英文刊名:THE TEACHING OF POLITICS年,卷(期):2007“”(21)分类号:G63关键词:

7.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篇七

以上案例启示我们:经过几年的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 但是残存的旧观念、旧方法不时闪现,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是知识的“源泉”, 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容器”, 没有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失去了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些学生学习目标模糊, 学习方法不当, 不仅没有提高学习效率, 反而使学习成绩下降;个别教师一直采用“传道授业”而未积极“解惑”, 课堂形式过于单一, 使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改变教学模式呢?

一、创新授课方式, 增强趣味性, 让学生主动学习

对于学生而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学习过程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欲望, 有了兴趣, 不用教师多讲, 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在愿意学习的心理状态下, 可以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的理论和知识, 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不再是一种艰苦的过程, 而是易于理解和十分享受的过程, 当受到成功的鼓励后会更加上进和努力, 形成良好的循环, 而教师对于课程的设计则是学生产生兴趣的关键因素。

在教学古诗《草》时, 对于“枯”“荣”“尽”等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 往往课上讲完了, 学生只背熟了诗文, 不理解诗意, 更谈不上欣赏古诗文了。在设计本节课时, 我没有按照以往“读—释义—背诵”等授课方式, 而是利用漫画的形式, 诠释诗意, 达到让学生学习欣赏的目的。授课时, 与学生进行简单交流后, 让学生通读几遍课文,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广袤的草原, 进而与学生一起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分别用绿黄粉笔画了一株刚发芽的小草 (春天, 绿色) , 一棵茂盛的草 (夏天, 绿色) , 一棵变黄的草 (秋天, 黄色) , 一棵枯萎的草 (冬天, 黄色) 。对照四季四色草, 引导学生辨析, 学生很自然明白“枯”“荣”的含义, 对“一岁一枯荣”也有了形象深刻的理解。学生“画草”—“议草”, 用“美术的方式”学习语文, 大家感到新奇有趣, 这种全新的教学设计, 打破了常规教学方式, 提高了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 学生对这一艺术的授课方式产生好奇, 随之愿意学习, 从而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完成了学习的目标。

二、指导学习方法, 让学生“会学”

(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前面提到的刘华同学, 过去的成绩很不理想, 我们对她进行个案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 与家长交流, 综合课堂表现、作业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发现她的学习方法存在较大问题, 对问题不求甚解, 死记硬背。一、二年级固然可以得到较好成绩, 但随着年级的上升, 死记硬背的定义和理论少了, 更多是需要理解, 若不能调整学习方式, 不会举一反三则不能适应教学内容的改变。我们与刘华同学进行沟通, 找出她的问题的症结, 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她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 将疑难问题在课堂上经过教师讲解而领悟后加以理解, 通过习题练习对知识加以巩固, 并在课后进行复习, 这样每个知识点在一堂课中经过四个过程的巩固必然能够熟练掌握和熟练运用。当然预习不是简单地阅读课文, 而是通过预习自学, 知道哪些自己已掌握、哪些不清楚, 需教师指导, 提出课堂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课堂上, 要集中注意力听讲, 重点是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自己解决没有, 鉴别哪些知识已经听懂, 哪些还有疑问或有新的问题等等。她从此渐渐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方式, 感觉上课轻松多了, 并且问题也全部弄懂了, 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 建立课堂记录本和错题本

课堂笔记本, 记录教师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教师补充的知识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自己动手、动脑, 对书上零碎知识进行整理, 形成知识系统, 这样不但很容易掌握, 而且可以轻松找到知识之间的规律和联系, 使知识在大脑中井然有序。

错题记录本就是把每次作业、小测验、单元过关检测等出现的问题集合, 每个错题都要抄上原题, 简要记录出错的原因, 然后把正确的答案写在后面。每当翻阅时, 它就像是一面“镜子”, 准确映照出当时的所思所想。刚开始时, 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错题记录分析本, 可能有点手足无措, 教师可以对学生如何运用错题记录分析本进行指导。错题记录分析本的使用还要“贵在坚持”, 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 遇到错题不绕过、不拖拉、认真分析。

通过几年的实践, 学生尝到了甜头, 更喜欢这两个本子了。

三、结合生活实际, 让学生“想学”

知识与生活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将知识点具体到生活中去, 理论结合实际, 将所学知识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知识加以理解和运用。

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 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相应的钞票 (可以每人准备一元一角一分) , 以教室为背景, 创设一个小超市。课堂进行必要讲解后, 让学生模拟超市购物。通过模拟超市购物, 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 还可以再现真实购物场景, 体验生活的乐趣。在开放的运用中, 发展了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弄清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开放题的教学, 克服了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符合新世纪的人才培养精神。

8.让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乐园 篇八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进步的过程。

从国家“科教兴国”的角度看教师职业,整体教师职业化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民族振兴,国民的素质,因此国家是教师整体职业化的引导者、培养者、认定者和管理者。这就决定着国家不仅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而且也有对教师资格、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还要有对教师任职规定的学历标准,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从学校办学宗旨的角度看教师职业,教师专业化水平决定学校教书育人的质与量,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可以说学校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阵地,而校长又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引领者、组织者。这就意味着学校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针对不同学生或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的研究氛围,实现教师自身专业更好、更快成长。这也就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看教师职业,教师职业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也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这也就决定着教师职业不仅具有学科专业性,还要具有教育专业性。

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简要分析

1、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认识不足。社会对教师和教师自身存在着学历就是教师专业能力,职前教育成就教师一生等偏面观点的认识,再加上城乡教育教育信息、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异,致使多数乡镇学校、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认识肤浅,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自由滞后”状态。

2、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从教师资格证管理制度保障,到教师职后高质、高量的管理培训体系,再到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保障体系,这些体系建设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较为系统的培训机制。我国传统的教师专业成长主要靠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培养、教师在职进修以及教学岗位实践锻炼等过程实现。师范教育虽基本完成教师的培养过程,而对教师的全部成长过程的关照是师范教育远远不及的。师范后教育理论体系的不完善,制约着教师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

4、现在的教育体体制制约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缺乏教师的管理激励机制,大部分学校不能掌握教师的淘汰和交流,大多数教师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这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内在问题。

作为一名学校的校长,理清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找准立足学校实际规范、提升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因素看,还有如制度保障、培训机制、教育体制等很多外因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善,但有一重要外因就是学校自身的若干的制度和管理保障是可以即时完善、实施的,它对师范后的教师在专业实践中的自我造就和自我发展也将起着重要的作用。校长有责任和义务把学校变成教师专业成长的乐园,让教师在专业成长的历程中播种、超越、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的做法

(一)办学理念引领,在教书育人中树立专业发展意识

校长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领导者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校长的办学理念不仅有利于教师清楚认识教书育人的真正内涵,而且也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确定了方向。校长也是教师,他对办学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专业化发展的具体体现,这对全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着引领作用。2004年,我校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自然之骄子”的办学理念,引发了教师对“培养怎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深思,很多教师对“自然之骄子”提出的理论依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因势利导,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卢梭的《爱弥儿》。在新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相关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也相应的进行改革。面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理念等内容的每一点质疑,都给教师专业的自我构建和自我发展带来新的启迪和机遇。我校就是从学校办学理念入手,引发教师对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内容进行反思、对教师自身业务进行自我反思,加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

(二)先进理论导航,在终生学习中满足专业发展需要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的高度决定教师实践的深度。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是从教师自身业务的需要开始,通过新、老教师的互动交流,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学习态度、学习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互补,也让青年教师感受到了终生学习的魅力。我校新的办学理念引发了教师们对教育理论浓厚兴趣,学校抓住学习教育理论的有利时机,制订了《松柏初中教师业务成长“阳光工程”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用四年时间先后学习专业理论的内容是卢梭的《爱弥儿》、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方案》中也加强了对教师自身驱动力相关内容的学习,如学习《自驱力》、《方法总比问题多》等书籍和优秀文章《做顶天立地的教师》。同时,学校制订了《松柏初中外出培训教师评选办法》,规范了教师外出培训评选办法,让有能力、有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优先外出培训。学习给教师开拓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也使一些老教师感受到了终生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体会交流中有些五十多岁的老教师谈到:学习让我再一次找到了教育的智慧,让我懂得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如何去尊重、看待现代的中学生……

(三)建立激励机制,在自我造就中感受专业发展快乐

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化自我造就的保障。科学的制度体系不仅为教师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而且也能确保教师更好、更快的发展。不规范的制度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秩序,没有激励就不会有奋发向上的氛围,没有个性化就不会有个体创新的机会。随着新一轮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深入,以师为本的教师自我管理体系已初露端倪,它的主要特性即规范性、激励性、个性化也表现的更加突出。具有这些特性的教师管理体系最终落脚点就是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实现学校管理教师为自我管理。近几年,我校以打造一支“研究型”、“创新型”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不断加强教师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松柏初中教师年度优秀教师考评方案》、《松柏初中教师外出培训方案》、《松柏初中骨干系列教师考评方案》、《松柏初中优秀班主任考评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不仅把发展权归于教师,而且也让自我发展的教师享受到了每进一步的成功与快乐。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更好、更快的自我发展,学校又针对性地制定了《松柏初中关于设立教育教学特别贡献奖的决定》,加大了对自我超越、自我发展教师的奖励。让主动发展、带头发展的教师得实惠。这一系列制度的改进像春风细雨,激励着全校教师向专业化队伍迈进。

(四)加强校本教研,在自我发展中丰富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主动进行教育科研研究是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在2000年以后的三年中,我们曾希望借助外部优秀教育资源和优秀的教科研成果来推动教师专业水平地提高,但由于是一所农村初中,受经济条件和地域条件等方面因素影响,多数教师的理念陈旧、研究意识淡薄、研究能力差,课堂教学研究往往出现 “穿新靴、戴新帽、嘴上唱高调、身上老一套”模仿式的表演,教师自我造就效果难以取得理想成效。2004年,在《松柏初中“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学校科研常态化的校本教研思路即把本学期教师教学遇到的主要问题确立为下学期学校教育科研课题。每学期以教导处牵头,不同学科同时研究(我校教师少、研究能力差不便于教师个人研究),采取评课交流、共同借鉴、不断推进十二字校本教研方针,消除了教师对教科研畏惧感,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4年学校成立教师课题研究组,2005年教师课题研究组就提出了以八导(导学习情境点、导学习兴趣点、导学习质疑点、导学习障碍点、导学习发散点、导学习归纳点、导学习方法点、导学习反思点)、八学(自学式、合作式、提问式、归纳式、类比式、辩论式、点拨式、探索式)为主要形式的“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对新教材把握不准,教材中书面内容少使学生自主学习困难加大,教师“导”的艺术性不高,学生“学”的不到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随之暴露出来。 2006年课题研究组,正式提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导的方法教学活动,具体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以学定教、导学结合,教师当导演,学生当主演。2008年,随着山东省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断深入,提出了“三个还给”即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学案导学”又面临新的问题: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主动性制约着把时间还给学生后的学习效率;学期有效教学时间制约着教师课堂导与学的质量。面对这新的挑战,教师课题研究组积极面对,提出了跳出课时抓单元,依靠单元定导学的调整思路,基本形成了以“学案导学”为主线的单元整体导学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在新形式下“学案导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校本教研的历程经过了从消极应对到主动参与再到积极应对,这正是教师们通过校本教研实现自我造就、自我发展的过程。

9.让体育课堂成为兴趣盎然的乐园 篇九

让体育课堂成为兴趣盎然的乐园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兴趣对人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力、愉快紧张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等,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如何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谈一点看法……

作 者:马丽华  作者单位:启东市东元镇中心小学,江苏,启东,2262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5) 分类号:G80 关键词: 

10.让美术课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篇十

幼儿园后勤工作是关系到全园各项工作开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 是全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先行和保障的作用。它又有别于一般学校,有大量的琐碎、复杂的事务,要照顾好幼儿饮膳食;要环境的创设与管理;要物品的提供与管理;要做好幼儿安全卫生保健工作等,还要人员之间的相互支持、配合、努力才能做好。幼儿园应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规范后勤管理,提高保教保育质量,树品牌幼儿园,服务于幼儿,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让幼儿园成为孩子们放飞理想的乐园。

一、重视后勤管理工作,加强后勤队伍的建设

(一)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优化后勤队伍素质

“保教并重”是幼儿园一贯坚持的原则。在幼儿园中,保育和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共同推进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发展。保育工作是幼儿园后勤工作发展的重点之一。她们不仅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还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助手。长期以来,人们都以固有的眼光看幼儿园的后勤、保育工作。认为幼儿园的保育员、后勤人员只管孩子的吃、喝、拉、睡和环境卫生,后勤管理人员是“消防员”,哪里有火情到哪里。一直以来,大多数幼儿园错将保育工作简单理解为搞卫生、看孩子,在各级各类的公开活动中,保育员工作很少有人重视,保育员甚至戏称自己为“三把手”(拖把、扫把、抹一把),觉得自己在幼儿园就是搞卫生。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必须有保育员的积极配合,保育员素质提高了,把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做好了,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应高度重视后勤管理工作,加强后勤队伍的建设。因此,想要提高后勤工作效能,必须把好幼儿园的“入口关”,实行公开招聘的制度,择优录用,按照幼儿园的实际需求,按学历、年龄、能力都相符的保育员、保健员、食堂工作人员、门卫、保安,从而确保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行公开招聘制,可从根本上体现择优上岗的原则,并不断推进后勤队伍素质的优化,从而适应幼儿园改革发展的需求。特别保育员在后勤队伍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直接接触孩子,慎重考虑人员的素质。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保育保教素质

1.定期开展保育业务学习,增强保育员参教的意识。

加强教师保育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保育业务学习,增强保育参教的意识。为了改变保育员她们的“三把手”心态,从思想上转变对自己角色的认识。我园后勤园长定期(每周二中1:00—2:30)组织保育员进行业务学习,对她们分层、分批的进行培训, 熟练操作常规、专业技能等。在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中组织她们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进行案例分析,例举日常工作中的实际例子让大家一起探讨,让她们认识到她们的角色在幼儿园工作中也非常重要,她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直接影响着幼儿。

2.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建立科学一日保育工作常规。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保育员工作琐碎而又繁杂。为了使保育员明确工作任务,减少忙乱现象,我们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拟订了一日保育工作常规,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程序。保育员不仅搞好清洁卫生和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还配合老师组织好教育活动,在一日活动中随时注意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并能随时组织幼儿活动。

3.培养保育员合作意识,增强班级责任感。

为了提高保育员的合作意识与责任感,我园让保育员从理论学习入手,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常规要求》及知道幼儿园的办园目标、培养目标和及幼儿园教育发展的要求等,然后理论联系实际,让保育员配班、带班,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体会与老师合作的重要性。平时创造机会给保育员与老师合作,与老师一起布置环境、制作分区材料、制作幼儿游戏材料、参与幼儿的各项活动等,从而培养她们班级的荣誉感和团体意识,增强合作能力与对班级工作的责任感。逐步引领她们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班级的保教工作。

二、优化生活环境和科学管理物品

(一)清洁、安全、美化、充满童趣的环境创设与管理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就为我园的后勤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作为为环境提供良好保障的后勤管理,就应该在这方面积极为保教考虑,为幼儿考虑,尽量将各种条件加以优化,合理化地组合,让幼儿园的每一平方土地都发挥教育的功能,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的环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清洁、安全、美化、充满童趣的。后勤应随时根据教育、安全、卫生的要求和孩子的需要以及园长的总体规划和设想对幼儿园的绿化、环境、园舍、大型器械等不断创设和改善。并按照勤俭办园、开源节流的目标办事,想方设法用最少的资金办最多的事情,同时也要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措施。教师教育幼儿爱护公物,保护好环境,做到整洁卫生,文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后勤人员注意清洁、维护。对园舍环境、器械等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维修;并制订岗位职责,做好检查、维修的记录。

(二)物品有计划提供与妥善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后勤管理人员要根据幼儿园的教学需要,有计划地改善和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并要精打细算,货比三家不铺张浪费,当好管家。首先,.要确立设备管理人人有责的观念。把设备创设的意图,利用和保管工作向全体教职工阐明,并逐渐确立人人有责的意识。要求大家配合设备管理人员保管好设备,从而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条件。其次,.班上老师都是班级设备物品管理员。管理员要定期检查核对设备用具保管和保养,如有损及时上报维修、保证安全使用。幼儿园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出目标管理及分配考核办法激励大家做好设备物品管理员。

三、优质的膳食,科学管理

幼儿的膳食工作在幼儿园整体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很多家长在为自己宝宝开学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不仅注重幼儿园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整体环境,还特别关心幼儿的膳食。后勤管理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关注每天、每餐幼儿的膳食。菜量的大小适宜,菜的质量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既让孩子们吃好吃饱,又不造成浪费,合理使用好有限的伙食费。每天抽出时间,亲自深入班里,实地观察幼儿的进餐情况,及时发现饭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因此,如何做好幼儿园食堂管理工作,也是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民主管理

首先,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位。其次,建立监督机制,实行民主管理,幼儿园成立了由园领导、工会、总务、保教、保健、以及各年段幼儿家长代表组成幼儿园膳管会,明确膳管会人员的职责,做到膳管会的工作经常化,以提高食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幼儿园应用“五常法”加强对食堂管理,促进食堂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具体落实,从细节做起。

1.幼儿伙食合理配餐,先算后食。

合理配餐是幼儿饮食的关键。所以在制订幼儿食谱中注重以科学调配,使营养均衡。每周四下午由分管园长、营养保健医师、炊事员、食品保管员、采购员等膳食小组成员,按幼儿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要求,共同研究,提前制定下周食谱,并输入电脑计算一周食物中的各种营养量是否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份量,及时调整后再付之实施,保证幼儿能够从每日的膳食中得到符合标准的各种营养素。

2.坚持深入实际,严格膳食工作的检查、监督。

后勤管理人员和保健医生每天要坚持下厨1-2次检查工作;对照食谱检查当天是否按照食谱有计划进购食品,按质按量操作;督促炊事员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严格执行伙房清洁卫生制度等。每月不定期发放幼儿伙食调查表深入班级了解幼儿饮食情况并组织召开膳食会议,对幼儿餐饮中存在问题加以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保健员根据家长、班级工作人员反馈的信息调整饮食方案,做到领导心中有数,工作人员配餐有谱,采购员进购适中。全体工作人员参与监督,做到责任到人,检查到位,记载详实。

(二)注重食品安全,提高伙食质量

1.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把进货“五关”。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办事,认真落实伙食安全条例,制定了系列安全计划,鉴定了伙食安全责任书,成立了伙食安全领导小组,工作中做到了“五关”即:严格进货渠道关,物品进库验收关,操作程序规范关,伙食卫生安全关,食品存放储存关。

幼儿园孩子小,免疫力差,抵抗力弱,食品选择要慎重又慎重。在食品的采购中,我们经常去市场去作调查,到送货老板的摊位上去查看,了解物品的质量。购买实行轮流制,让大家都来参与,实行民主管理。在验收中对不合格的食品进行坚决的抵制和退货,不收不进质量不合格的物品,对收进的物品是哪个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合格正还进行严格的登记。在价格上,我们还经常在市场上进行物价调查,避免了多次送货老板的乱报价,合理利用资金。在食物储存上,严格做到主副食品分开,分类摆放,先进先出法。严格把握好份量,作到既让幼儿吃好、吃饱,但又不浪费。在餐具消毒中,落实到人,每天进行消毒与记载。制度落实,分工明确,检查到位,工作扎实,记载详实,安全大检查经常化,隐患排除主动化,争取做到家长安心、孩子开心的爱心厨房。

2.不断提高饮食质量,做到“三心”

幼儿园真正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确保幼儿吃的安心、开心、舒心。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季节性食物及时增减、变换主副食品花样,对菜谱进行创新,对午餐进行营养搭配,制定出科学的就餐食谱,接受社会及家长的监督。在制作上从食品的味道、颜色花样下工夫,保证每顿软硬搭配、荤素搭配、甜淡搭配,蔬菜色彩搭配,尽量增添花样,让幼儿吃得开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堂工作是幼儿园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就幼儿的身心健康。领导关心,工作人员用心,严把进货渠道,工作指导经常化,监督检查日日化。

四、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1.关爱幼儿健康,提高卫生保健水平。

幼儿教育在提高幼儿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水平方面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我们本着保教并重的方针尽可能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创设并不断完善卫生、健康、安全的教育环境。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大到整个幼儿园楼房、院落、小到各班级、各角落的卫生区域,分工到人、职责明确,制定了详细的明细标准,领导小组随机检查、抽查。在卫生保健工作,以预防为主,定时对幼儿进行体检和预苗的接种。全体教职工必须每年安排一次体检,早发现病情,早治疗,尽可能的杜绝一切传染病源。加强营养员业务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落实营养员操作规范。加强食谱研究,力求幼儿膳食营养达标,保证幼儿的营养摄入要求,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园医务人员必须每天检查班级的卫生、厨房的膳食工作和消毒工作,在园内常开展卫生保健知识的讲座,帮助教师、保育员和家长增强对卫生保健工作的认识,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2.创设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许多意外事故,通常是由环境中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幼儿园必须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安全卫生的室内外环境。对幼儿园内的设备,必须定时、定期的进行消毒、维护和保养,园内大型的玩具设备、场地符合安全、卫生的原则,避免甲流、手足口病的发生;对幼儿的生活用品,水杯、毛巾、餐具等要做到每日消毒,保证幼儿生活、学习的环境安全、卫生。幼儿园建立晨午检制度、值日巡查制度、喂药制度等,当班接送幼儿的保健医生、值日老师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隔离、治疗,家长带的药亲自登记分班存放按时喂药。保健医生幼儿药品及消毒药品分类登记入柜安全存放。

幼儿园是幼儿接受学前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全面保护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幼儿园的主要职责,也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幼儿园要做好后勤保育管理工作,服务于幼儿,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让幼儿园成为孩子们放飞理想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

2.《怎样让幼儿健康膳食》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3.《浅谈幼儿园保育和后勤管理工作的提高》<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3期

4.《如何做好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科教新时代>2011年第四期

11.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篇十一

关键词:别出心裁;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105-01

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呢?在实践中,从以下几个环节可增强语文教学趣味性。

一、别出心裁的导入让语文课堂具有趣味性。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直接影响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有很多方法。比如说情境导入法,解题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讲述故事导入法,新旧知识导入法等等。不同的课形就会有不同的导入模式。如:我在教学《骆驼和羊》这一课时,首先提问:“同学们在骆驼和羊之间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骆驼和羊》。”在悬念中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学习课文作好了铺垫。又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多媒体出示一副美丽的荷花意境图,将学生引入荷花美景中,当学生正陶醉于美景时,老师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赞美图中的荷花。这样的导入会给教学带来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语文课堂具有趣味性。

現代教育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的发展;不是教师的教授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教会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会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要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课堂教学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讲,脑子思考,这样才会使书上的知识融汇到他们的思想中去,真正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

例如:教学《小动物过冬》一课时,我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练习朗读,然后让他们把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从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实施这一环节上,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就给他们提供了平等的锻练机会,结果许多学生都做得很好。我对他们的表现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得到了自信,听课更加全神贯注了,回答问题也更积极了。

又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的基础上尝试画丹顶鹤,并且分组交流说说“你画的丹顶鹤是什么样的?”接着出示课件,请学生找到“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的丹顶鹤,并把它们美的姿态读出来。最后由学生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比赛读。在这一环节中,我依旧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从画促读,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具体的形象,体现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接着以说促读,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审美经验和认知水平。最后的美读课文,更加深了学生对美的体验。

三、丰富多彩的激励手段让语文课堂更添趣味性

一节课内我以“能手”为封号来激励学生乐学语文,把听课认真的评为“听课能手”,把善发言,好表达的评为“好学能手”,把朗读、阅读表现出色的评为“阅读能手”;把生字写得工整漂亮的评为“书法能手”;把写作中小练笔做得出色的评为“写作能手”。只要做得好的就给予封号,不限名额,尽可能记每位同学都体会到快乐,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多给机会。

一个月内以“冠军”封号来激励。一个月内书写最认真、最漂亮的评为“书法冠军”;读课外书最多的评为“阅读冠军”;写作优最多的评为“写作冠军”;名方面全优的评为“全能冠军”。

通过以上的激励方式,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滋有味,让学生进入愿学、乐学、好学的良好氛围中学习语文,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得以延伸。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讲故事、古诗诵读、查字典比赛、作文评比、“我与好书交朋友”演讲比赛、出板报、讲民间故事、成语接龙等系列活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展示学生的特长优势。由于学生年龄小,还不能把所知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做”上教,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生完成一项任务之前,教师要估计到他们会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热忱的启发式的指点和帮助。如果说存在“兴趣+克服困难=成功”的公式,那么关键一环就是“克服困难”。教师必须把好这一关,既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视手旁观。

12.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篇十二

1. 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语文无论怎么定位, 始终是母语教学, 始终离不开文化。那么, 一个教师缺少了文化内涵, 怎么会把语文教好?一个语文教师始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2. 要有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 是决定语文课成败的关键之一。俗话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学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是提升语文课堂魅力的关键因素。

二、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

1. 以课本中的佳作美文为载体引领学生反复诵读

课本中很多课文, 无论是写人、叙事, 还是描景、状物, 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要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 去激发咀嚼、品味、感悟、欣赏, 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 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佳作美文, 都要让学生反复诵读。经过一系列的诵读后, 学生便真正地品味到了文字的魅力。比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篇目如《安塞腰鼓》《济南的冬天》等都是经典美文, 很适合学生反复诵读。

2. 以课本外的名家名篇为依托引领学生广泛阅读

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而选之, 具有典型性。怎样使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名篇呢?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外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一点, 可广泛发掘班级阵地, 让学生广泛阅读。

三、用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导学生“懂”语文

1. 情景激趣, 让学生在情境中“乐”

语文为了达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 可以设计各种形式不同的活动环节。教师创设了情境, 使课堂由“平面”变得“立体”, 使课堂变成五光十色、富有张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场, 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乐”起来。

2. 合作探究, 让学生在研讨中“析”语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首先可以将材料转换成问题情境, 接着在小组内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的程序展开活动, 然后依据交流情况和结果进行适时的点拨和指导, 最后就产生结论。

3. 走向社会, 使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

学生的学习大多必须以其生活体验为基础, 因而应该强调在自然中学习, 在社会中学习, 在生活中学习。比如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字, 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等。

上一篇:校内督导员培训材料下一篇:五上数学期末复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