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校外教育的定位与发展

2024-08-24

新时期校外教育的定位与发展(11篇)

1.新时期校外教育的定位与发展 篇一

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近期,《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战略任务,培养造就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如何把“大规模培训”的数量要求与“大幅度提高”基层干部质量要求兼顾得更好,实现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效益最大化,仍是一道需要不断探索、研究、解决的课题。近几年,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如何做到创新和务实,是推进干部教育工作取得突破的关键,面临新形势、新问题,结合我县干部教育工作实际,现就如何创新和务实进行探讨。

一、紧把时代脉搏,在培训理念上突出“科学发展”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人为主体,充分尊重人,把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促进干部全面发展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现阶段工作需要、岗位职责要求和干部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开展教育培训,真正使干部教育培训成为“关心人、提高人、规范人、凝聚人”的有效平台。

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知识更新周期变短和知识总量需求增加的变化,“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已成为广大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干部求知的愿望空前强烈,他们必须不断地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和科技知识来武装自己。作为干部

教育培训部门,必须强化干部“终身教育”的理念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起自觉学习、超前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树立全员培训的理念。在实施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中,要确立大开放、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建立全方位、立体式、宽领域、开放型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解决好各个层级干部教育公平问题,重视基层干部、普通干部的培训,防止职级低、在基层的干部被忽视,杜绝一些关键岗位出现“空位”学习,而闲职岗位则成“培训专业户”的现象,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运行线”始终围绕工作大局的“需求线”展开,与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相匹配,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相适应。

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要充分运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放到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科学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全面健康成长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挑战,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系统性,使之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既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又能承担起未来发展的责任。特别是在开展的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中,涉及到学员众多、来源广泛、需求各异,行业、种类、职级不同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共同推进,协调发展。

二、围绕干部需求,在内容方式上力求“量身定做”

按需施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深入了解掌握党政干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以及其个人的培训需求,将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

本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在办好干部教育主体培训的同时,根据不同类别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开设自主选学课程,做到按需施教,因才施教,防止出现村党组织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一本书,乡镇干部和县直干部一堂课,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丰富内容,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在有计划地组织广大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和履职必备知识的基础上,要及时将正确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充实到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中,把广大干部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最渴望掌握的理论、最迫切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培训课程,不断更新现代知识培训课程,课程更新率不低于20%,确保培训内容结合实际。今年后备干部培训班,还增加了全员研讨、让学员参与招商引资、镇区改造、信访接待等中心工作,让他们在招商引资中挑重担,在城区改造中扛大梁,在信访接待中唱主角,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互动性,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改进方法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崭新的培训内容需要有新的教学方式作依托,因此必须突破单一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引进体验式、研讨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调动“教”“学”双方积极性。干部教育培训要真正实现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启发思路为着眼点,以提升能力为重点目标,就必须综合运用专家讲座、现场体验、学员论坛、案例研讨、思维训练、情景模拟、调研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教学形式成为教学内容的生动载体,努力做到讲座有深度、现场有感悟、互动有启发、实践有收获,取得理论传授、现场体验与思考研究综合提高的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坚持齐抓共管,在制度保障上做到“坚强有力”

建立科学高效的考评机制。按照凡训必考的原则,推行干部教育培训考试考核制度,健全各级各类干部培训档案,将参训情况、考试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和培训基地资源评估制度,通过对干部培训计划、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与实际需求和预期目标的比较,评估培训质量的优劣,通过对培训基地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服务质量等软硬件资源进行评估,及时反馈,促进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培训管理质量水平。

建立训用结合的激励机制。深刻认识教育培训同干部成长、促进工作的关系,加大训用结合力度,把干部学习和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选拔、考核、任用干部的“第一道工序”。与此同时,对学习成绩优异、学有所成的干部进行通报表彰,作为学习的典型培养,在干部选拔中优先使用;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创新,知识更新,对教有所长、教有所成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作为继续聘用的土要依据;对条件好、资源优的培训基地,以一定的形式加以固定,从而在基地、教师、学员三者之间引入竞争,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为全面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强大的动力。

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强化投入与产出的理念,围绕实现“大投入、大产出”的目标,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首先要确保财政投入,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其次,要拓宽思路,广开渠

道,以优质的教育服务,争取社会、企业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资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干部培训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运作培训项目,降低培训成本,积累资金投入,逐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充分挖掘潜能,在资源利用上实现“统筹优化”

确党校办学方向,用足主体资源。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多年的教育培训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要更好地发挥主体资源作用,关键在于突出党校姓“党”的办学特色和教学方向,改变不合适宜的教学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抓好各级干部的“基础理论”学习、“战略思维”教学、“党性修养”深造。党校在开展各类学历教育、进修班次、主体培训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大的优势,探索开办“网上党校”、“视频课堂”,扩大教学半径,向农村基层延伸。

借助高校育人优势,用活潜在资源。高等院校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培养知识型、专业型干部的摇篮。要依托高校优势,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与国民教育体系相结合的统筹发展途径,使高校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方面军。

依托规模培训基地,用好现有资源。中组部先后在延安、井冈山、浦东建立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这些成型的教育培训资源,是我们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必须依托这些基地,有目的的抓好干部教育培训。

加强特色教材开发,用精本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工

作,要根据形势变化和时代需要,紧贴世情、国情、省情,特别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适时组织编写能够体现前瞻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培训教材。要深度挖掘地方历史资源、人文资源,通过点评历史,反思现实,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如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经验总结、教育启示、探索思考,编写符合需要、各具特色的培训教材,并及时将一些开发成熟的优秀教材吸收到主体班次教学中,努力构建更加开放、更具地方特色、适应各级各类干部培训需求的教材体系。

2.新时期校外教育的定位与发展 篇二

一、校外教育的定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着力于自主创新、完善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新观念、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 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校外教育的发展也必当以服务于新发展的要求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和措施。依据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理念, 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特征、趋势、对人才的新要求, 新时期的校外教育职责目标应定位为“还孩子童年欢乐、助孩子健康成长”。

1. 丰富知识。

以扩展知识面为目标, 帮助孩子们不断获取“纲”外知识, 把社会进步与发展所形成的新东西及时告诉他们, 让他们感受求知之乐。校外教育没有“纲”的约束, 能在“纲”外扩建知识花园, 发挥这一优势, 使学生们及时了解新信息, 也使他们中学有余力的能够“多吃多沾”。

2. 引导志向。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下一代人的志向危机有所露头, 教育有责任运用其影响力, 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校外教育也应将这一点纳入职责范畴, 充分利用与社会联系紧密的优势, 组织相应的活动, 为孩子们开启关注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健全生命价值观, 从而立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志向。

3. 建立精神。

在社会变革时期, 激烈的升学竞争、市场竞争, 使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奉献意识逐渐淡漠, 工具理性日趋膨胀, 价值理性不断萎缩, 抗风险、耐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减弱, 需要及早进行建设精神支柱的工作。这应引起教育的关注, 当然也是校外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4. 增强能力。

建设一个新的时代, 仅仅是有理想、有志向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能力。校外教育应利用“小社会化”环境的优势, 培养和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探究、实践、自律、合作、守则、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就一个专门的校外教育机构 (如校外活动中心) 而言, 其建设应着力于功能定位。我以为, 在坚持“面向全体少年儿童, 面向学校, 面向少先队”的基础上, 还要增加“面向家长 (广义上讲, 家长也是校外教育的重要力量, 需要组织和服务) 、面向发展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校外教育处于成长初期, 研究如何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校外教育专门机构应当力求建设成为当地的“五大中心”:少年儿童兴趣发展中心 (服务于孩子) 。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 (服务于学校) 。少先队校外活动组织中心 (服务于团队) 。家庭教育咨询与服务中心 (服务于家庭) 。校外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 (服务于自身发展) 。实施中, 还要在满足少年儿童娱乐需求的引导与服务方面作出积极的探索。

二、校外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们开展的培训活动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当职业运动员、音乐家, 发展目标是要丰富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 普及艺术教育并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让每个未成年人能够享受校外的教育资源, 在校外活动场所中实践、学习, 有所收获。在普及科技、艺术教育的基础上, 提高部分学生的技能、技巧, 培养特长人才。课程改革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尊重学生经验, 发展学生个性,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校外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以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为重点, 进一步完善校外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 形成专业校外活动场所, 布局合理、全面开展校外教育活动的阵地网络;整合利用现有社会教育资源, 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形成专业校外阵地活动、学校课外活动、社区校外活动有机结合的三级活动网络;拓展活动内容, 改进服务方式, 进一步提高校外主题教育、兴趣培训、社会实践、图书阅读、文艺演出活动和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等工作的水平, 发挥校外教育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我国校外教育发展思路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19) .

3.新时期校外教育的定位与发展 篇三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600)

摘要:在新时期下,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高等卫生职业教育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机构要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思考,探求改革和发展,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市场对高等职业卫生教育人才的需求与检验。

★ 新课程理念下教育管理思考论文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学习体会

★ 理念型终身教育流派的本体论探索与反思论文

★ 教育改革论文

★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方案探讨

★ 高薪养廉的法律思考下

★ 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改革初探

★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角色转变

★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实践教学

4.新时期小学教育的发展研讨论文 篇四

一、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教育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教育是国家振兴的基石,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任务是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是要保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构建理想的课堂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既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健全人格。建设高效课堂,是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只有如此,才能保障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而建设高效课堂的唯一途径是在继承中创新,只有如此,才能把我们的课堂变成真正人文的,灵动的,现实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在高效课堂上,有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在高效课堂上,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尊严,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这是新时期我们课堂教学的追求和目标。

二、挖掘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5.新时期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 篇五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实验中学程国斌

摘要:教师的发展伴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附属于“教师”这一社会角色,应该随着教育的发展不断更新不断优化。在中共中央刚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之下,加强对教育教学理念与策略的探索与重构工作意义深远。语文教师应该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以批判地继承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策略为前提,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与语文学科教学现状,正确定位自己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角色。关键词:语文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很多教育家对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作出过精彩的论述,本文再来探讨这个话题好像有老调重弹的嫌疑。窃以为,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用以指导其社会行为的理念一定不同,而且这种理念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不断优化,否则就会落后于这个时代。教师的发展伴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附属于“教师”这一社会角色,应该随着教育的发展不断更新不断优化。新的时期呼唤适应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新策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刚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之下,加强对教育教学理念与策略的探索与重构工作意义深远,而且长期、永恒。在大力倡导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以批判地继承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策略为前提,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与语文学科教学现状,正确定位自己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角色。

一、语文教师应该是勤于更新自己知识储备的学习者。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大大缩短了人类知识的陈旧周期。语文学科以其人文性强的特点注定了以十年前乃至更长时间以前的知识储备来解读现代语文现象不能为学生所接受的现实;构建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作为公民且从事教育工作的语文教师,不断学习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谋求自身的发展缺少不了加强自身的学习等等因素,都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是勤于学习、勤于更新知识储备的学习者。学什么?思想方面,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改革方案(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等等;业务方面,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批判地继承其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规律的成分,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加深和拓宽自己的语文课程专业知识,学习新方法、新技能等等。怎么学?积极参加观摩课、研讨会、公开课、说课等活动是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撰写教育教

学论文,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都是提升自己的课程实践能力和业务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等等。

二、语文教师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语文课程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应该致力于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修养”;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程需要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天然纽带。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过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乃至未来,其积极的内涵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忠孝文化”、“礼仪美学”、“道德文化”等等精华的东西对于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作用是现代文化所不能替代的。语文老师应致力于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致力于营造“朝读四书五经,晚听古典乐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孩子们在紧张有序的课程学习之余时刻浸染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陶冶情操,培养人文主义精神。

三、语文教师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

语文教师应该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组织者。语文教学是以课文为载体,围绕“字、词、句、段、篇”丰富学生语感,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这些能力的形成绝对不会一帆风顺,需要作为组织者的语文教师借给学生适合的“风力”,帮助学生调整好“风向”。语文教师的组织者角色是广义性的,其主要行为是对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做好计划、设计、组织和实施等等方面的工作,实质上就是通过选择合适的语文教学媒介、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和组织有趣的语文课堂活动来实施语文教学,使语文课程内容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经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定向发展有赖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往往先于学生学习活动,这也是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的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需要语文教师统筹规划并适时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功能的提高和完善;二是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组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通过引导和激励,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自我组织程度,达到“组织是为了不组织”的目的。

四、语文教师应该是语文知识系统全面的传授者。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广义的知识分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也称步骤性和过程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

如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复述文本内容教学环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复述的内容即是陈述性知识;如何遣词造句进行复述即是程序性知识;用什么方法记忆文中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复述即是策略性知识。然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严峻问题是:语文教师往往侧重于对学生陈述性知识(学的是什么)和程序性知识(做什么、怎么做)的传授,基本上就没有策略性知识(如指导学生在学习之前先做好计划,对学习什么、如何学习以及学习时间如何安排;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清楚学习的目标、对象和任务;在学习活动之后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并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的学习采取补救措施等等)的教与学;即使偶尔有,也是零零碎碎非系统性持久性的指导。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对语文学科知识的片面理解和非完整传授,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其中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是核心,而语文学科策略性知识注重的就是这种融合。语文教师在全面系统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应该成为语文知识的灌输者,即偏重于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引领者,即更应该注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者的有效结合。

五、语文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中的合作者。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意思大家肯定都懂,只有合作才能有更大的力量,才能顺利轻松的到达成功的彼岸。在生活当中,合作更是到处都是,因为只有合作才能进步,只有合作,才能发展。在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中,教与学的关系表现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规定的客观条件下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语文教师特别是同年级组的语文教师是一个战斗的团队,教育教学工作更需要彼此之间的合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科教师如同一台安装了各种零部件的机器,倘若机器上的某个零件发生问题,机器就会发生故障,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对教育教学所起的效果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各科教师之间主动沟通,通力合作,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发挥教育最大潜能。语文教师大多兼任班主任的角色,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接触的人,除学生和同事之外,最多的莫过于学生家长,语文教师特别是兼任班主任角色的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家长,切忌损伤家长的感情,要正确地评价学生,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要善于与家长交往,进行有效、和谐的合作,让家长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帮手,班级管理工作做好了,教学工作才能有序高效的完成。

六、语文教师应该是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新课改规定课程管理从中央集权改为中央、地方与学校三级分权。这样的分权就赋予了教师“课程的建设者和校本课程开发者”的角色。《语文课程标准》

在“教科书编写建议”章节中指出:语文“教科书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该理念给语文教师建设符合本地域、本学科与学生实际的语文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制度保障。某种意义上说,建设优质的语文课程与开发具有学校教育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也是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计划、标准和教材属于宏观性的和抽象性的,还不能直接进入课堂,有待于教师将其具体化和微观化,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具体化微观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课程建设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课程总目标以及各学段阶段性目标,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分配教学单元所需要的教学时间、决定和使用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材料和信息、选择和应用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等等,都属于课程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范畴。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新的教育呼唤具有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师。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的全面推进与实施,我国教育的大发展、大挑战历史性的摆在了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面前。语文教师只有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与主旋律,正确定位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与地位,不断学习,勤于思考,才能在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有所作为,才能够担负起全面落实“纲要”精神的历史重任,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兴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转换》

2、马雪明《教师角色的多维审视》

3、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

4、叶澜《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三》

5、《关于教师合作的理性思考.课程教材教法》

6、周正、温恒福《教师参与课程发展》

7、黄埔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角色培训》

8、《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6.新时期中职教育改革发展探讨论文 篇六

2.1教育理念的改革发展

中职学校在进行持续性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应进行教育理念的改革发展。何为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实际上是指教育思想,其具有引领教育方法的作用。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应停滞不前,需进一步完善及创新。例如,创办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专业发展为目标的中职教育理念,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及专业教育,凸现中职教育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从而推动中职教育的优化改革。此外,中职学校还应积极学习其他学校优秀的教育理念,并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和创新。

2.2专业设置的科学优化

中职学校主要以培养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为主,其专业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质量。因此,在新时期的中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需对专业设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首先,应摒弃一些落后、不实用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转而将正处于持续发展的专业融入到中职教育中,像,机制专业、数控专业等[3]。此外,应结合各个专业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对各个专业进行创新,引进现代化理论及技术,提高各个专业的教学质量。

2.3办学特色的凸现创设

中职学校要想获得长远发展需创设办学特色。而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生源质量不佳、学生就业率低,发展前景不好。因此,只有创设办学特色,才能够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4]。具体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①打造教育品牌。中职学校应将本校师资力量最雄厚、设备最先进、专业前景最佳等专业作为品牌专业打造,将其设置成为中职学校的招牌,以吸引更多优质的生源。②推行校企联合,拓展安置渠道,中职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注意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的培养,实行校企联办,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开展订单招生、定向安置,形成以进名优企业多,对口岗位多,技术岗位多和学生自主创业多的就业特色。

2.4师资质量的优化提高

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依赖于高质量的师资。因此,中职学校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打造一支精品化的师资队伍,更好地学生开展教学服务。①坚持引进来。中职学校须招聘高学历、高能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教师,同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促进中职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发展。②坚持走出去。中职学校应定期组织本校教师到他校学习交流,同时还应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学习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优秀办学理念,并将其带回进行有效应用[5]。③实施优秀师资的有效流动。中职学校可与其他学校交换优秀教师学习,将他校的优势引入到本校,从而提高中职学校教育的质量。总之,中职学校只有拥有一批高品质、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才能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及科研水平,从而提高中职学校社会竞争力,实现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也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动力,其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且中职学校也已经成为为社会直接输送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中职教育不能满足当下,应持续进行改革与创新,力求与社会的用人需求以及人才的发展需求接轨,以实现最佳的发展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丁留宝,张洁.近十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问题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01).

[2]鄂甜.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01).

[3]吴亚娟,闫超.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国企研究.(20).

[4]董志刚,兰清鑫.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民营科技.2016(01).

7.新时期校外教育的定位与发展 篇七

浅析新时期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定位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正阳街道办事处主任 徐惠德 街道办事处作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地方政府的决定、政令,要靠街道办事处去贯彻落实;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靠基层组织解决好、维护好、实现好。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格局深刻变动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尤其当社会正处在发展的新阶段和转型时期,大量“单位人”变成“社区人”、“社会人”,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并在城市扎根,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城市管理的意义已经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高度。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体系中处于最基层、最末端、最敏感的地位,也是与群众最贴近、最重要、最直接的诉求渠道。落实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依靠基层,也必须体现到基层。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街道办事处的性质仍然是以 1954年颁布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为依据。《条例》明确规定,市、区政府各职能部门不得给街道办事处下达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政府职能部门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无限延伸到街道办事处。从工作实践中来看,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长期以来街道办作为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四级网络(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城市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都面临着权责不清、有责无权、有事无费、行政压力过重等问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笔者在经过调研和工作思考的基础上对目前街道办事处职能定位谈些肤浅认识。

一、存在问题

1、存在责权关系不明。社区建设任务日益繁重,街道职能在不断增加,而街道权限却维持原状,几十年不变,使许多工作无法落实到位。街道办与区属各有关部门事权未合理界定,区有关部门延伸到街道的管理权限还未下放,街道办事处事多、人少、责任大、权力小。如:有些部门存在管理、审批、收费等环节相互脱节,出现了部门管事、街道干活,或者部门收费、街道管理的情况,街道的整体功能和城市管理功能受到制约和发展。

2、内设机构偏多影响工作效率。各街道办事处内设机构大都在10个左右,一般设有党政办公室、信访、民政、爱国卫生、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人武部、文教卫生、计划生育、司法调解、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且设置不科学、不规范,影响了街道整体职能的发挥。各街道办事处行政编制大都在15名—17名之间,较其工作任务有点偏少,其中领导职数大约在三分之一。目前为了解决工作急需,不得不使用事业编制、“三支一扶、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形成政事不分,混岗现象比较普遍,并且由于“三支一扶、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短不能使工作具有很好连续性。3、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的关系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是代表区级政府在辖区内实行社会管理的基层组织,其管理手段是行政手段。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治组织,代表居民在社区内进行社区管理,其管理手段是自我管理。但是,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实际上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现在变成为事实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伴随着城市管理的重心下移,政府越来越多的行政管理事务通过街道办事处下移到社区,街道办事处无权管理或越权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其自治事务功能严重被挤压。现阶段社区管理模式是以街道办事处为核心的政府主导型管理,这种管理形式导致街道办事处疲于应付大量事务性工作,弱化了其本该承担的社会职能,又造成社区其他自治组织的职能错位和扭曲。

二、街道办事处职能定位的几点思考

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如何定位,政府要对街道办事处在管理城市、服务城市的职能、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重视,要

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新型行政管理体制上。街道的职能转变要走出“小而全”的传统观念,增强街道办事处综合协调和管理能力。改变全员上阵、人海战术,组织功能发挥不够,造成混岗多、临时人员多;自身孤军作战,社会力量运用不够,造成群众参与少的现象。

1、明确工作权责关系。一是理顺直属部门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组织动员群众完成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合理划分职责权限。把政府管不好、管不了,而应由街道办事处管理的事情交由街道管理,并给予相应的工作和管理权力,做到权随事走,责权利相一致,以增强街道办事处综合协调和管理能力。街道办事处作为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的基层行政组织,其主要职能应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管理和环境建设,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街道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并不一定包含政府的所有职能,要适合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街道应定位在:城市社会管理、突出服务居民、综合协调、文化惠民等区域的管理职能,而不能代替政府部门的专业管理及其执法职能。街道要善于协调区域内的各类社会资源如图书馆、学校、企业文体活动室等设施为居民服务,这是街道履行政府职能工作的关键,真正使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百姓,做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因此,街道在新的时期的职能和定位对提高和创新城市管理的方式和水平上尤为重要。二是适当下放管理权力。建议赋予街道办事处对政府部门派驻机构、辖区企事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社会性、群众性工作有属地管理权、对涉及的公共事务有统筹协调权。赋予街道办事处部分处罚权,建议政府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下放部分监督处罚权,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市容环境管理等。街道办事处按照委托的行政处罚权限,进一步明确政府监督、指导、统筹、协调、考核街道办事处工作,以及街道办事处与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增强办事处的基层社会管理职能。

2、机构设置要规范,做到以人为本。本着“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突出以人为本,方便百姓。街道机构设置应面向服务对象,而不是应对上级部门。调整街道办机构,与街道职能相适应,不能设置太多,根据街道辖区大小和工作任务多少,可综合设置5—7 个机构,综合职能,进行整合,否则会造成街道力量分散。政府不能要求街道上下对口设置机构,工作职责只要有部门承担就行。同时,要严格控制街道的领导职数,鼓励领导兼任多职,克服官多兵少的弊端,适当扩充街道行政编达到21人左右。3、要理顺街道办与社区关系。要宣传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同时,以社区居民工作为基础,统筹发挥综合协调、行政执法、管理社会良性运行等,力争把辖区建设成社区稳定,秩序良好,环境整洁,生活方便,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辖区。街道办事处要把便民利民、城管卫生、治安、文化娱乐、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再就业等服务工作落实到社区,使社区成为名符其实的城市居民自治组织。把社区服务作为实现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工作的 “突破口 ”,理顺街道办事处作为行政派出机构与居民自治组织居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社区管理中的群众性基础和主体作用。如组织社区义工,开展社区服务,美化社区环境,发展社区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等。

8.新时期校外教育的定位与发展 篇八

如何看待新时期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性质,如何处理好其与律师业的关系。一直以来,不同的主张和声音不绝于耳。作为一名在基层长期从事法律服务的工作者,本人试就结合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经验,谈一谈本人对新时期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定位的一些思考。

一、基层法律服务概况和作用

基层法律服务是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服务形式,主要是通过在乡镇(街道)——我国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建立法律服务所,利用贴近基层、便利群众、服务便捷、收费低廉等优势,面向基层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其起源于80年代初中期,当时设立主要是为了弥补我国律师制度恢复之初,存在的律师数量难以满足大量基层法律服务需求的状况。

目前,我国开展基层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是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所是在乡镇和城市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组织,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层法律服务所通过担任法律顾问,为基层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通过代理民事、经济、行政诉讼和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调解民事、经济纠纷等,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维护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化解了大量民事、经济纠纷,保障、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三是向广大群众宣传和普及了法律知识,提高了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当前基层法律服务存在的问题

由于基层法律服务的空间主要是在基层政府及其以下层面。而且,基层法律服务所不能办理刑事案件。因此,开展基层法律服务面临着的诸多困难。一是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知识储备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需要。二是基层法律服务仍然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基层人民政府委托,配合当地司法所协助承担调解民间纠纷、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工作,参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势必导致从业人员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明显下降。三是 1

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知名度不够,内部分工不明确,业务开展不顺畅,办案质量不讲究,财务管理不规范,卷宗材料不齐全,内部人员不团结,制度建设不完善。

从东莞市情况来看,市下辖32个镇区早于1996年都成立法律服务所,近些年随着法律服务业的迅速发展,部分镇区如虎门、中堂、樟木头都成立了律师事务所。截至2004年,东莞市律师协会已有44家注册律师事务所,加上32个镇区的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市从事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包括律师、法律工作者等已多达700余人。法律服务机构的健全、法律服务队伍的不断壮大,加上附近广州、深圳律师事务所的竞争,使得东莞法律服务行业这块“大蛋糕”,已瓜分待尽,法律服务市场呈现基本饱和状态。

基层法律所面对律师事务所的竞争,定位不明导致基层法律环境每况愈下,根本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就笔者所在凤岗镇而言,作为凤岗镇唯一一家执业的法律服务机构——凤岗镇法律服务所,近几年主要的收入来源于民事案件诉讼代理和合同见证两大方面。在诉讼代理方面,虽然每年案件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在东莞市人民法院塘厦法庭立案的属于凤岗辖区内的诉讼案件每年不少于600宗,而凤岗镇法律服务所承办的案件数量还不到四分之一,大量的案件被其他的法律服务机构承办。在合同见证方面,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带动了凤岗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大量楼盘、房地产项目拔地而起,可是房地产合同见证业务一直都是律师事务所垄断。凤岗镇法律服务所不得不另开渠道,积极与国土分局联系做好地籍调查工作,以此拓宽有限的法律服务领域。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律服务的几点意见

勿庸臵疑,基层法律服务确因弥补当时“我国律师制度恢复之初,律师数量难以满足大量基层法律服务需求状况”而生,是在法律人才缺少情况下,为适应偏远城乡需要而建;如今,我国律师业有了长足发展,律师数量及后备人才丰富充裕,基层法律服务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已经消除。

基层法律服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服务种类和形式;它的存在具有阶段性特点,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在法律需求领域上的必然反映;在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具有较大价值,不可或缺;但随着入世后法律服务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

完善、民众整体法律素质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基层法律服务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在这一特定历史发展过程中,基层法律服务应如何准确定位并发挥作用?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基本认识:“扎根基层”。

一是扎根基层,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群众

基层法律服务立足乡镇、街道,要真正扎根广大民众,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充分利用既懂法律又熟民情的双重优势,一方面为基层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及时就近为民众提供法律服务、有效解决问题,切实维护广大民众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业务广泛,服务具体”的特色和优势。基层法律服务业务范围广泛,服务天地宽广,所承担的业务既有法律服务工作,又肩负协助司法助理员参与司法行政工作;既有律师、公证的辅助性工作,又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因此,要保证各项业务全面开展,互相促进,及时、具体地选择最恰当的业务形式,灵活而有针对性地为民众提供法律服务;满足基层民众的各种法律需求。

二是提高基层法律从业人员素质,创造性的开展法律服务工作

虽然学历本身并不等于水平和能力,但对于从事专业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来说,仅仅具备基础教育水平远远不够。而且,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考试,相对于现在通行的国家司法考试,要简单、容易得多。仅从这点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律师。因此,基层法律从业人员应在定期参加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人民法院举办的法律法规培训班、法律知识讲座,特别是一些与基层群众密切相关法律法规讲座培训的同时,采取不同途径继续学习深造,不断提高基层法律从业人员队伍的素质。面对律师业的竞争,基层法律服务要走有自己特色的基层法律服务路子,力争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在做好诉讼代理、合同见证、常年法律顾问、法律咨询等传统法律服务的同时,继续拓宽法律服务领域,开创新的基层法律服务点,创造性的开展基层法律服务。抓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大好时机,为基层党委、政府献计献策,提供合理化、有建设性的法律意见,成为基层政府得力左右手。积极联系房地产开发商、银行争取房地产按揭业务,通过办理房地产按揭业务,提高基层法律服务的知名度,扩大法律服务业务面。结合本地实际,建立法律援助处、协办公证处,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履行法律援助义务,通过协办公证

业务拓宽法律服务渠道。

三是严格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竞争机制,促进基层法律服务规范化建设

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竞争机制,定期查找内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存在的《章程》内容不完善、执业不规范、内部管理无序等情况,重点进行《章程》统一修订、完善,严格执行司法部关于基层法律服务业务范围、工作原则和服务程序的规定,建立统一收案、统一委派、疑难法律事务集体讨论、重要案件报告等项制度;建立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和服务质量、效率的检查、监督、考评和处分制度,自觉接受委托人和社会的监督。

四是建立一个由主管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和指导的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自律性管理组织

建立一个类似律师协会的基础法律服务从业人员自律管理组织。自律性组织本着实事求是精神,与时俱进,以人为本,通过提供信息、协调组织、抓好培训、维权,开展区域合作与交流等具体工作,搞好服务,引导和规范基层法律服务所面向基层,以诚信服务社会;通过加强基层法律服务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建设,大力开展争创“文明法律服务所”活动和各种形式的争先创优活动,加强执业纪律监督和惩处,使队伍面貌进一步改观,切实发挥基层法律服务的便民、利民、维护稳定作用。

基层法律服务开展二十多年来,已逐步形成发展成为一种适合国情、充满活力的法律服务工作形式,与律师、公证工作形成互补、协作的“大服务”格局,弥补了法律服务空白。在我国已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和要求逐步向国际化、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努力和发展,以求在更新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基层法律服务也由此迎来发展的更多机遇和严峻考验。我们应该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努力适应新时期基层法律的要求,“为一方服务,促一方繁荣,保一方平安”发挥积极作用。

9.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与思考 篇九

[摘 要]在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今天,如何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新时期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在加强人才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同时,要不断的加强对企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作用企业文化的建设内容。虽然现在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它的成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而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通过有效策略手段,积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推动企业走向良性发展轨道。本文就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07-0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时期下为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但是在建设企业文化的?^程中,许多经营者存在只搞形式的现象,没有对企业文化的本质做出明确说明,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发展走向更好的方向。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力量

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成功的企业文化融合了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公平、信任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的每个成员都会主动地为公司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企业员工也能实现自身最大价值。优秀的企业文化还有助于提高员工地整体素质,有利于企业更快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1.2 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成功的企业文化是确保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它能够使企业具备自我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员工产生归属感,对价值有共同的认识,从而吸引、留住人才,提高了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企业,健康的企业文化也能够降低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从而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3 国家高度关注企业文化的发展

经济是国家的命脉,而文化是民族的先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关注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发扬我国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必须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和部署。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2.1 企业文化建设不具备科学理念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因此,在企业文化构建过程中,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企业员工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首位。但是,一些企业在实际的企业文化构建过程中,不能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企业文化构建的指导思想较为模糊,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在建设过程困难重重。

2.2 企业文化建设的滞后性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很多企业在传播企业文化过程中仍选择纸质传播方式,对于这种传播方式而言,其不但消耗的时间与精力比较多,并且所得到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企业过于重视规模和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文化的创新,企业发展过快而文化建设没有及时更新,容易引起管理的缺陷。许多企业扩大规模,流于形式,没有明确而长期的规划,导致企业文化建设难以进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2.3 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缺乏统一性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均缺乏完善战略部署,其所导致结果就是虽然在财力及物力方面投入比较多,然而无法得到应有效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保证战略部署完善可使企业成功率大大增加,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若与整体战略部署发生分离,则很容易导致两者之间有不平衡发展情况出现,从而造成企业文化与企业实际情况之间发生脱离,这种情况的发生会严重阻碍企业发展,甚至会导致企业出现破产情况。新时期文化建设有效策略

3.1 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将其战略发展方向作为核心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将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当作其主要目标。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以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作为核心,在企业战略基础上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其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在企业文化建设良好基础上才能够使企业经济建设得到长期较好发展,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实现良性循环。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建设及经济建设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两者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我们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战略发展的服务,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员的保障。对于企业来说,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加强对企业品牌的打造,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只有坚持企业发展战略核心,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措施的合理性,才能有效的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理念。

3.2 提高文化创新性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积极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企业文化创新工作中,领导人员应该及时的吸收一些新知识,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应该积极的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与时俱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3.3 团队建设及个人发展相协调

企业必须切实落实企业文化制度,确保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文化只有对企业的发展真正产生作用,才能实现其根本价值。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团队合作加强重视,团队发展与个人发展两者之间不应表现出矛盾,应当对个人尊重,同时对个性发展积极提倡。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团队发展以及个人个性培养均属于一种文化,企业在发展团队文化的同时,应当充分激发员工潜能,对员工个性进行培养,从而有效激发其创造力,使员工个人能力能够得到较好发挥,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得到全面进一步发展。

3.4 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

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吸收外来企业的优秀文化。在借鉴外来企业文化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自己企业发展的起点、历程的不同点,重点考虑自身综合条件,创造属于自己企业的独一无二的文化。结语

在当今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氛围已经成为了影响员工与企业之间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为了企业的更好发展,员工积极主动的作业,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运用各种手段不断地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好地使企业得到良好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使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0.新时期教育技术装备的认识与思考 篇十

站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和定位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推动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使用、深度融合,将更好地发挥教育技术装备作用,促进学生成才和教师成长,提高教育质量,谱写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一、现状与原因

近年来,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带领下,全国教育技术装备战线的同志们,在坚守中等待,在等待中拼搏,有过沮丧和无奈,也有过兴奋和希望。今天,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和其工作主体实验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业务上有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和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具体指导,管理上有教育部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的强力领导,多项带有全局性、开创性的活动正影响着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装备深层次的问题依然根深蒂固,涛声依旧。改革开放三十年,教材变更了八次,但教育装备的工作模式变化不大,实验教学的模式变化不大,装备配置的程式变化不大。如果要说有变化,都是负能量的:实验教学的环境变坏了,教学仪器的质量变差了,教育投入的效益变小了。教育装备发展缺少理论支持,缺少政策支撑,缺少战略战术。实验教学开展缺少真专家的指导,缺少好产品的支撑,缺少新技术的引领。

究其原因,可以说装备的问题不在装备,在教育;教育的问题不在教育,在社会。虽然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很多年,但以知识为本位的应试教育仍然有很大的市场,对知识的实证性学习仍然被摆在重要位置,其他能力的培养成为知识学习的附庸。从学校到社会,从教师到家长,对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认识偏差,影响了学校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的选择,制约了学校对教育装备的主动需求和有效使用。内部原因也很多,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装备支撑课程改革、服务素质教育、助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没有将教育装备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装备工作者没有在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找准位置,思想不解放,工作切入点不准,教育装备工作游离于教育教学之外,自我矮化,自我弱化,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步被边缘化;三是教育装备管理部门指导实验教学等职能未被普遍认可,指导实验教学的职责范围、方式方法、工作能力等受到质疑;四是教育装备投入机制不健全,实验仪器设备、图书、信息技术等装备投入不均衡,实验仪器设备更新、维护以及实验教学使用经费没有保障;五是装备机构队伍不稳定,机构缺编,事业缺人,职称待遇得不到落实,严重影响着装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六是评价机制不完善,教育装备投入和使用效益、实验教学质量缺少有效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直接影响了教育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使用和深度融合。

改变这样的现状,惟有重新认识和定位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回归教育本质,找回教育装备工作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实现教育装备工作的再度腾飞。

二、作用与定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装备是教育教学有机组成部分,课程、师资和装备是支撑现代教育的“三大基石”,“保障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对教育装备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装备事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价值。

(一)教育装备是教育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支撑

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用教育装备创造更适切的空间和环境;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的有机整合形成课程,生成性课程要求的环境不断变化,需要作为学习环境构建主体的教育装备,以多样化的材料、设备、工具和技术满足课程实施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各地开展特色教学,实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对支撑课程实施的教育装备的选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方位、立体化、全景式地支撑、保障、服务课程实施,使教育装备成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二)指导实验教学是教育装备工作的主要任务

教育装备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物化资源,更包含这些资源使用的方法技术。促进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装备使用效益是装备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从“守土有责”还是从“功德心”来讲,推动实验教学开展是教育装备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抓实验教学,是教育装备工作的支点、生存的基点、发展的起点,指导学校开齐、开足实验课程是教育装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实验教学范畴的拓展,实验室不仅仅只是传统的理化生实验室,所有支撑、保障、服务实验教学的特定空间都是实验室;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进行单纯符号性学习的教室将逐步被新型的实验室所替代;没有实验条件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不开实验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是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素质教育,实验室、图书馆应当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广大教育装备工作者应当成为深化实验教学工作的主力军。

(三)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教育装备在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打造中国教育的升级版,首先要打造教育装备的升级版。当前,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装备整体建设配备水平与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还存在差距,相当数量的学校在实验室数量、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数量上还不能满足学校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实验的要求,地区间、城乡间、学科间建设水平也不均衡,这样的情况,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本是不可行的。按照规划纲要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装备要粮草先行。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加大教育装备投入,投入要向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倾斜,使教育装备基本均衡,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构建教育设施和教育环境均衡的教育公平平台,再逐步达到优质均衡,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要通过教育装备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通过教育装备技术创新引领教学方法变革,通过教育装备应用升级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三、探索与思考

教育教学需要决定了教育装备工作定位。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要求教育装备及时调整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领域和工作模式,建立教育装备发展新的模型。

(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工作理念由“被动装备”向“主动装备”转变

教育装备工作者首先是“教育人”,其工作的根本目标与教师一样,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育装备配备和使用,对提高教育效益的考量应优先于提高教学效率,装备现代化不等于装备信息化,要从提高教育质量出发,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不被传统教育思想束缚,不被企业和市场左右,要不断创新装备工作理念,牢牢掌握装备的主动权。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宏扬先进教育思想,主动服务学校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课程发展,主动研究和引领教学需求,指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配备和使用教育装备,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

(二)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工作模式由“标准装备”向“按需装备”转变

素质教育要求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特色纷呈,对教育装备的需求差异很大。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装备基本满足学校国家课程开设要求的大背景下,自上而下、按照标准进行的整齐划一的装备模式已不能满足学校特色发展要求,也影响了教师对装备使用的积极性和装备使用效益。增加学校和教师对教育装备的自主选择度,探索建立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教育装备发展模式,不仅是教育装备工作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装备使用效益注入不竭的动力。要确立“标准装备保基础,按需装备扬特色”的理念,发挥装备工作桥梁、纽带、引领和指导作用。

(三)以服务学校师生为根本,工作内容由“物质装备”向“技术装备”延伸

教育装备作为学校的办学条件,更多地表现在物质层面,只有伴随其技术层面作用的发挥,才能使教师、教材、装备真正融为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方法的学习中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装备的技术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规划装备方案,学校装备可行性的论证,装备采购技术规范的制定,装备质量标准的研制、检测和认证,装备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实验教学与教育装备的研究,装备使用的培训,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技术装备不仅要科学地设计装备的选项,而且要使学校和教师掌握选择和应用的技术。因此,既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育教学进行统一的“标准装备”,又要根据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要求进行因地制宜的“特色装备”,同时要不断研发教育装备新技术、新产品,引领教育教学的“创新装备”。

(四)以提高使用效益为抓手,工作领域由“供应装备”向“应用装备”延伸

教育装备的价值在于应用,装备应用的关键在人。促进使用是教育装备工作职责所在,在增强装备自主选择度,提高教师使用积极性前提下,教师使用装备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把装备工作的队伍和机构建设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中为装备队伍建设“立项”,推动实验教学队伍专业化建设;二是要选拔懂教学、有技术、善管理的一线教师充实教育装备管理队伍,加强对教育教学研究和自身理论建设,在教育科学领域找到自己的学科地位,强化自身学科建设;三是要建立培训长效机制,通过各类活动和培训,使装备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始终走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前沿。

四、措施与保障

(一)发展目标

中长期发展目标,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需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必要的教育技术装备条件,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近阶段目标任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为学校开齐、开足实验教学等各类课程提供必要的教育技术装备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校实验教学开展,实现教育装备与实验教学工作区域内均衡发展。

(二)机构职能

统一建制和名称,形成统一的国家级教育装备部门职能界定。建立健全各级教育装备管理机构,明确部、省、市、县、校各级教育装备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职数,明确各级教育装备管理机构工作职责,强调对实验教学、信息技术等工作的指导职能。其中部司级、省级负责政策规划、总结推广,市级负责统筹协调、特色发展,县级负责组织实施、绩效评估,校级负责实验教学、探索创新。

(三)建设投入

加强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和基于校本课程的特色装备建设。在加大教育装备建设性投入的同时,提高省级财政统筹力度,向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倾斜,实现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办学条件和装备条件均衡发展。建立教育装备保障性投入机制,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明确要求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中一定比例用于学校仪器设备、图书等更新和各项实验课程和图书馆等方面的支出。

(四)使用指导

加强教育装备和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加大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体育器材室等开放力度,提高实验教学能力竞赛、主题读书活动等举办水平,促进实验教学更好开展和教育装备更充分使用。要制定完善实验目录,并分解列入教学计划中,对学校的实验开设情况进行过程跟踪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

(五)研究发展

以教育装备发展理论和实验教学研究为主体,以课题研究、网上资源建设、研究队伍建设、实验学校建设等为主要工作内容,促进教育装备可持续发展。重点加强实验教学研究,立项试点,从学习力、学习效率、学习心理等方面研究开展实验教学的作用,以数据和事实论证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六)队伍建设

“有文化、有智慧、有技术”是教育装备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懂教学、善管理、会研究”是实验教学与教育装备管理队伍的基本条件。明确从事教育装备工作人员的资质要求,加强教育装备工作从业人员培训,实行全员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切实解决教育装备工作人员待遇,根据工作特殊性,在职务聘任、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等工作考核评估中,按照教师同等待遇计算装备管理、实验教学人员工作业绩。

(七)质量管控

建立教育装备产品教育适用性论证机制,制定科学规范、实用有效的产品技术规范文本。建立满足教育需要的教学用品采购机制,充分考虑教育装备行业企业现状和教学用品的特殊性,对招标程序进行规范和细化。建立省级协议招标采购平台,直接从专业化生产企业而非贸易公司进行采购。建立联合质量监管与事故处置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装备产品质量抽查工作,把抽检工作委托第三方负责,形成装备产品进校的多维度质量监管。

(八)技术支持

以服务装备建设配备为主体,以技术规范、合同执行、质量监控、后期服务、技术推广等为主要工作内容,构建教育装备服务教育教学的技术支撑。建立新产品、新技术应用研究机制,主动研究行业产品技术发展动态,定期征集行业热点和创新产品,通过企业申报、专家遴选、使用改进等环节形成实证性应用研究成果,指导配备使用。

(九)考核评价

11.新时期校外教育的定位与发展 篇十一

新时期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系统思考

在新时期,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存在的问题较多,从影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因素来分析这些问题,无论是分析还是在分析基础上提出的`建议,对于进一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李依林 闫军辉 朱妍文 白二龙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刊 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年,卷(期):“”(8)分类号:G521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 差距 和谐发展 建议

上一篇:《巧用浏览器》教学设计下一篇:招聘村级保洁员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