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精选8篇)
1.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 篇一
地域文化与大学特色文化的培育
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大学特色文化的培育,离不开对地域性综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地方性大学的办学特色不只体现在某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上,还体现在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上.中国百年左右历史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办学历史短的地方性大学应该积极地从地域文化精神中去挖掘当地特有的人文精神,以创建和培育自己的特色文化.大学特色文化的培育应该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作 者:张延梅 ZHANG Yan-mei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刊 名: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22(5) 分类号:G112 G40-055 关键词:地域文化 地方性大学 大学特色文化2.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 篇二
1 地域文化
园林文化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特定的地理环境、人群, 以及特定人群对特定地理环境的适应和特定的利用方式, 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形态, 这一文化形态继而也影响到特定环境中的园林形式。地理环境是区域性的, 文化也必然带有区域性的色彩, 因此世界上才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文化及园林形式[1]。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但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愈来愈使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相分离, 地域文化的特色日趋式微。标准化的商品生产致使景观环境趋同, 景观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提倡景观设计向地域文化的回归, 尊重地区传统赋予景观的特殊性和丰富性。
2 地域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2.1 传统文化
地域传统文化 (包括自然和社会历史) 及其人文精神的个性, 是一个 (或大或小的) 地域的民众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交流、传承, 以及与自身相异的力量抗争的历史过程中的积淀, 也是一个地域及民族在行为习俗和价值观念上相互认同的基础。它们又是地域文化面对外域文化与其进行交流的基础和进行冲撞或竞争的依托[2]。
路易斯·巴拉甘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之一。他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意识, 其作品源自于对墨西哥丰富的本土文化传统所作的耐心研究与理解。巴拉甘认为, 缺乏地域差别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国际风格会毁灭文化的个性和品味。他本人一直致力于从本国乡土文化中找寻设计的源泉, 把景观设计与墨西哥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巴拉甘的景观设计作品色彩和质感丰富, 来自于墨西哥建筑传统的拉毛墙面、土坯砖瓦、木梁, 甚至水都是他的构筑元素[3]。巴拉甘的实践证明, 在吸收民族传统和外来经验时, 不可生搬硬套, 不能指望在他人的方案中找到直接的解决办法, 继承传统不是简单的复古和拼贴。只有通过吸收传统的精髓, 加以转换, 使之地方化, 并适应现实生活, 才能得以实现。
清华大学朱育帆先生设计的北京金融街北顺城街13号四合院更新改造项目取名“与谁同作”, 苏轼《点绛唇》词中写到:“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设计者通过巧妙的手法将“清风”、“明月”和“我”转译:设计中采用圆形磨砂玻璃盘, 简明的具象方式诠释“明月”;“风”的表述则通过栽植竹子, 借助其在风中沙沙作响来含蓄的表达;对“我”的阐释则是通过在庭院碎石铺地中横卧一块北京房山石, 借助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以石为君”的典故。在继承中国传统文人园林儒雅风格的基础上, 适应城市新的生活方式, 同时具备现代、简约和质朴的时代气质, 从而营造新文人园林的场所精神, 以继承和发扬地域特色[4]。
对于巴拉甘等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景观设计师而言, 他们需要对熟知的传统“方言”进行再阐释, 从而透过表面的形式去探索地区文化的内在精神实质, 重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2.2 传统民俗和生活方式
传统民俗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观念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基本文化因素。一个地区中世代传袭、连续稳定的行为和观念形成了这个地方的传统习俗, 它反过来又影响着现在人们的生活。一个地区特有的生活习俗, 是地域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生活习俗的不同特点也常常反映在景观上, 向我们诉说着当地的社会文化传统, 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能使我们对公众的真正需求有一个真实的认识。
“加州花园”的出现, 更多的是由战后美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而引起的。在经历了超过10年的大萧条和战争之后, 美国经济得到复苏, 中产阶级日益扩大, 收入逐渐增多, “核心家庭”成为普遍的家庭单元, 生活更加随意和不拘礼节, 轻松休闲的加利福尼亚生活方式充分的繁荣。一大批美国人从农村和小城市迁移到大都市和市郊, 在气候温和的西海岸地区新的城市定居点, 社会生活的新形式自然而然的发展了, 以丘奇为代表的加州学派景观设计师通过设计带有露天木制平台、游泳池、不规则种植区域和动态平面的小花园迎合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创造了户外生活的新方式[5]。
2.3 地区产业历史传统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改造的动态过程, 在这种新陈代谢的过程中, 如何对待现存的旧工业建筑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中, 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记忆, 对其实施改造的环境景观设计中, 应利用原有场所特征, 并根据新的功能定位对其进行新的塑造, 使之适应新生活的需要, 从而使一个活的地区产业历史传统的价值得以延续和发展。
对工业区的改造就是延续城市发展的连续性, 延续工业区所特有的工业文化氛围, 使人们充分认识、利用其潜在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 并注入新的现代的社会标准, 人们在获得自身使用要求的同时, 也得到了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1994年开放的由彼德·拉兹 (Peter Lats) 设计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 坐落于德国杜伊斯堡市北部, 面积约200hm2。当具有百年历史的钢铁厂于1985年关闭后, 基地上各种老工业厂房和无数构筑物很快被淹没在野草之中。拉茨面临的最关键和棘手的问题是, 工厂各种遗留物大量存在, 如庞大的建筑、矿渣堆、烟囱、水渠、铁路、桥梁、鼓风炉、起重机等, 设计中是将这些无用的构筑物视为一种包袱或垃圾, 花费大量金钱去处理, 还是将之视为一种可以再利用的元素, 有效地处理和应用?拉茨选择了后者。其设计是以对工业传统的继承为基础的, 旧铁轨路基被保留作为一种大地艺术作品, 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片草坪区域。钢铁厂的炼钢炉等一些构筑物也被保留下来, 提供人们攀爬远眺的机会, 大型的混凝土构筑物则可以作为攀援爱好者的运动场地[5]。设计师从未试图去掩饰或篡改历史, 建筑和构筑物都作为工业时代的纪念物保留下来或被有效的再利用, 而未被任意的改造或歪曲, 原有植被被保留, 荒草也任其自由生长, 可利用的废弃材料得到尽可能的再利用, 秉承了工业传统和地区的传统环境, 体现了设计师对历史的尊重和科学理性的态度。
3 结语
中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历史久远, 所以中国文化不是一元的, 而是多元的, 是由各具特色的当地文化共同组成的, 因此, 我们不能满足于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体现泛泛的中国文化, 要有地域意识, 挖掘当地历史人文, 体会当地日常生活, 营造符合当地文化的景观, 用最新的技术和信息手段来诠释和再现一个古老文化的精神内涵。只有准确把握住所在地域外在和内在的景观特征, 才能创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化景观, 才能构建起高质量的中国文化景观体系。
参考文献
[1]凯瑟琳.斯莱塞著, 彭信苍译.地域风格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彤.整体地区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3]谢工曲, 杨豪中.路易斯·巴拉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3.地域文化与文物遗存 篇三
传统建筑最为直观地折射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其中不少佳构,目前已成为各地重要的文物遗存。当然,反映地域文化的载体可谓纷繁多样。以地处皖南低山丘陵的徽州为例,这里尽管经历了几百年的世事沧桑,但仍然保留着极为可观的地面人文景观——既有世人熟知的牌坊、宗祠和古民居,又有浩繁无数的传统历史文献。更为幸运的是,这里留存有目前所知国内为数最多的民间档案文书,这些反映传统徽州民事惯例的乡土史料,几乎涵盖了民众生活的各个侧面,对于重新建构数百年来中国民间的历史文化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对此,日本学者岸本美绪教授曾指出:“契约文书作为史料的魅力还不仅仅在于所记载的物价、租额等数据,纸质、字体、笔触以及其他通过文书可能察知的如登场人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等,都能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气氛。这些文书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事物,但正是由于其普普通通、无意造作的性质,反而能够给研究者带来关于当时生活现实的实在感受。”学界普遍认为,作为明清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以徽州文书为代表的民间档案文书,具有不亚于故宫档案或地方衙门档案的数量和重要性。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徽州文书是当地造纸厂收购来作为纸浆的原料。郑振铎先生曾说过,当时皖南的炮仗铺通常是将明代白锦纸印刷的书籍撕成碎条,作为鞭炮的心子。据说,用这种好纸做成的鞭炮,燃放时会特别地响,许多珍稀文书亦因此而灰飞烟灭。历史时期,由于移民众多,商业往来频繁,徽州是保存珍贵信封最多的地区。在时下“集邮热”的背景下,许多值钱的信封被形形色色的人购买走,但其中极富史料价值的信纸,却因“不值钱”而往往被付之一炬!原本颇成系统的重要商业文书群被分割,以致历史学者面对的,往往是东鳞西爪式的零散文书。好在目前已被各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收藏机构收藏的徽州文书,大概不下20余万件,民间收藏的数量更是相当可观。此前,安徽省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率先对部分徽州文书做了整理,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毋庸讳言,在现有条件下,原本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重要支持的不少收藏机构,事实上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文物收藏单位的不少珍稀文献,迄今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掘和利用。最近,我看到一些文博界的老前辈淳淳告诫私人收藏者,应将藏品面向社会,而绝不可秘不示人,那样将失去收藏的意义。由此我也想到,对于收藏单位而言,文物保护自然是他们的守土之责,但除了做好诸如防止文物被盗、被人破坏之外,是否也应该予学术研究以更多的支持?
4.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 篇四
班级:建筑09-1班学号: 姓名:
日期:2013|3|10
摘要:从明清时期的中国到现在的中国,随着其发展,各类型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改善了大家的居住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在中国这么大的领域内,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建筑特色越来越不鲜明,由中国地域特色的建筑却很快被拆迁,损毁?我们能不能采取主动措施减少城市文明的继续破坏,我们中国的建筑文明是否能延续传统文化特色并紧跟现代潮流,本文主要介绍了王澍带给我们对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思考。
关键词:王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
说起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不得不聊起这个人:王澍
王澍,一个60年代出生的建筑家,他的建筑活动就如其所生的年代一样矛盾而敏感。虽然我没有身临其境的体会过他的建筑,但是他的《设计的开始》却让我受益匪浅,他建筑的特点:中国造园式现代建筑。
在建筑师同行里,王澍被公认是最有中国文人气的。而他也是很早就对中国的现代建筑提出尖锐看法的人之一。王澍在中国建筑师中的名气,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另类。他是把建筑带入大学的引路人,但他又一直表现着对于庙堂规则的不屑。当年,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他对着老先生说,“如果说中国有现代建筑师,那只有一个半,半个是我导师,一个就是我。”
但是,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狂妄的建筑师,一直以来却又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求着艺术之根。他把中国古代“造园”的手法和方式融入现代建筑。在别人看来,王澍已然是中国建筑师的一个代表,很多人把他的作品当作某种形态的哲学表现去关注,而他自己却只是用古代工匠的手法去诠释着自己心中的当代建筑。
建筑师,首先得是个文人。
不谈建筑,只谈房子,所以就是业余的,业余建筑。
这是王澍喜欢说起的两句话,在我看来这基本上是王澍的建筑观。前一句,表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寻根”在他们那代知识分子心里是难以割舍的。而无论是苏州的园子还是从白居易到李渔等文人的文章,都在感染着他、召唤着他。王澍,学贯东西方,所以他更能从比较中去感知那以远去中国的美。古人造园的足迹也影响着他的建筑,去鼓励他去承袭与发展我们的华夏建筑。后一句,则
道出他对当下的批判。把建筑看的太神圣是会曲解建筑、扭曲建筑的。抱着平常心,真心诚恳的对待建筑。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把乐趣带进建筑里,开开心心的设计。对于文化,建筑其实不大,尤其在文学已经杀死建筑的今天。是先文化,再建筑;而不是为了建筑,去套文化,谓之概念。
宁波美术馆—1 2005年10月,宁波美术馆落成,它是由轮船码头航运大楼改建而成,规模仅次于北京中国美术馆。整座美术馆外墙由青砖、木材、钢材构成,像一艘即将远航的轮船,给人的印象是沉稳、内敛、厚实,又略带几分神秘。开馆以来,平均每天都有200人光临这个艺术殿堂。
宁波美术馆—2 作为三江文化长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美术馆也是国内乃至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拥有码头的江边美术馆。据了解,该馆总投资1.2亿元,分大小展厅9个,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集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艺术交流、艺术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现代化、高品位的造型艺术博物馆,同时也是一座既有港口特色、富有现代气息,又具备中国气派的公共建筑。
由宁波航运大楼改建的宁波美术馆。在长宽各4米、高1米的红砖展台上,六只模型演绎着整个设计的过程。而看上去,这些美术馆的木制模型比老的航运大楼更像航运楼,一些标志性的符号,譬如码头,不是被抹去,而是被强化了。在王澍看来,码头是宁波这座港口城市最有活力的东西,体现着城市生活的延续性。
宁波美术馆—3 宁波美术馆的前身是宁波港客运码头的候船大厅。如果鸟瞰这座建筑,它的外观依旧是一个线条和结构都极为简单的长方形盒子。
要说在这样一个乏善可陈的结构中再造艺术风格独特而又极具实用价值的美术馆,实非易事。然而,就是在这个被废弃的庞然旧物上,建筑师王澍挖掘出了他的艺术空间。
外立面的木墙和钢柱,色调单纯,尺度超常,带给你视觉的冲击和不同凡响的感受。整个建筑的体量在浑然不觉中增大了许多。光线的介入是打破单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让不同材质更显柔和协调的一个手段。干净的线条,简约的色块,光的参与,影的投射,人的渺小感„„这一切竟让你凝神无语。
如果说现代建筑主要还是一种“雕塑”的思维方式,那宁波美术馆偏重“空间”和“场所”的思考则明显地具有了“后现代”的意味
宁波美术馆—4 不要以为这仅是在尺度上取胜。如果亲临这木墙和钢柱间长长的廊道,你会发现“木墙”原是一扇扇通高的“巨门”。在许多扇门板的脚下,细心的你还会发现长长的插销,当你得知这些“巨门”竟然可以一扇扇打开,定会另有一番惊喜。二维的平面转而成了通向另一个未知空间的通道。显然,设计师对艺术空间的创造往往需要观赏者的体验和阅读来完成。所谓移步换景,空间的知觉,是在时间的向度上完成的。有人说这些巨幅的门象征着古老店铺的“门板”,此意象不妨看作是对宁波历史悠久的商业文化的一种暧昧的隐喻。这种“文脉主义”式的解读,使这个实体空间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1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的王澍在该校象山校区的规划与设计中,成功地把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传统的诗意与审美带入当代建筑,以达到平衡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不甚高大的山的目的。
理解象山校园,先要理解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感情。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幻灯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2 一个外来者对象山校园的惊奇,一定是从大门开始的。象山校园的大门不是“门”,而是“墙”。是没有围合的墙的自然延伸,墙身矮得经常让人有翻过去的冲动。但这是一堵砖砌的墙,那砖也不是普通的砖,而是从乡下拆房现场收上来的老砖。
这座带着时间的象山校园,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观占一半。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10座已完工的建筑像书法笔触一般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体扭转、断裂。王澍说,“这首先在于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不大的山的共存,因为那山是先
在的”。
象山脚下的这片空地,开工之前,原本是一片平坦的水稻田。但王澍运用了传统园林建筑中“平地起坡”技法,顺着山势和水势做出坡度。王澍说,中国人盖任何房子都会讲究一个势。第一期完工的建筑是教学楼等公共建筑,在山的北面,地势是北高南低,北边的房子要高,这是一个合院的基本语言。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3 南方民居中常见的砖、瓦、檐、竹、木,让王澍的建筑充满了江南的灵性。整个象山校区的建筑,片片鳞瓦,铺陈栉比;重重密檐,错落有致。“你知道,南方诗歌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是下雨,以及下雨之后看到雨水从哪里下来。”他说,做瓦檐的时候,一直在想象学生们从窗外看着雨水从瓦檐上滴落的浪漫场景。另外,瓦檐还有着奇妙的实用价值。瓦片间充满了交叠出的缝隙,这是天然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风从缝隙间吹出来,自然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成自我调节。
运用既实用又富有趣味性。在每一个“合院”中,王澍都利用石头基座等营造出地势落差,造了很多“下沉的院落”。这些院落的灵感来自传统建筑中的“天井”。院落种着葱翠的树木和修竹,地面是古老的青砖,青砖的缝隙里长着很多青苔,踩上去滑滑的,心里却有一种沉沉的踏实。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4 王澍对传统的运用并不拘泥,所有的合院都不是闭合的;在有的院子里,王澍把面山的一面彻底打开,而在图书馆这处院落里,围合处会有一个缺口,种上一棵树。王澍说,等树长大,学生们会在树荫下看书。而在建筑的内部,所有的内部设计,都非常现代主义:线条感极强的灯、屋顶的水泥质感、管道和线路的裸露。
在象山建筑中,王澍最大的突破,在于尺度。中国传统合院尺度是很小的,但王澍的建筑尺度观念即使在现代建筑里也是相当大胆的。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5 在象山校园中,刻意简化处理的立面、为满足功能要求而略显庞大的建筑体量,都与自然和土地有一种亲近的交接,普遍种植的燕麦增进了环境的“中国”品质。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之间的微小差异,较之文化之间的差别,更能赋予环境乡土的特质。黑瓦、石墙、长草、斑驳的泥土、水渍和青苔、有意营造的粗犷,这一切都在灰绿色的天空下塑造着淡远的荒疏。这是有节制的荒凉,有别于日本式园林的无所不在的精致,是地道的中国风味。与自然风物之间的对话,并不是观光客般的欣赏、或风水先生般的推算。场所感的营造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感触,这一点,在王澍不乏诗意的自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读到。
宁波五散房---画廊
五散房是5处小公建,一共才2000平方米,是一次小实验。五散房分为茶室、画廊、咖啡厅、管理用房等。分别用了5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建造方法。
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柱子微微倾斜,桌椅均根据地面的变化特殊设计;
茶室采用合院形态,6米高的院子中围着一个3米高的青砖台,种着两棵大树,树影随风移动;
另一个茶室的屋面由钢构玻璃建造,南面有一小荷塘,经一小桥直入;
总结:王澍秉持着将地域文化即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并创新,建筑师又是文人,中国文人看待所处世界的“观点”,一个人与自然生态相互平衡的位置。
我们要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我们期待着属于自己的舞台„„
参考文献:
■《设计的开始》王澍
■ 《三联生活周刊》总364期(2005-12-12出版);
■ 《时代建筑》2005年第4期;
5.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论文 篇五
2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设计思路分析
地域文化受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生活方式等条件的长期影响,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室内设计的风格和设计理念。我国的室内设计在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环境中,应将民族传统习惯作为设计的基础,设计的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并且应该能够满足当地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审美观,对于建筑物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延续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主导地位。
3室内设计延续措施
3.1地域文化实践延续总体策略
(1)充分继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式,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良文化,其中,地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特定地理环境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的文化形式,它直接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与人们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合理优秀的传统设计理念进行充分继承和发扬,在室内设计中,将其中好的因素充分与设计理念相结合,发挥设计者的创新意识,实现新时期室内设计的创新性和继承性。
(2)融合地域环境。结合现代社会的室内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并且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将这些因素与设计理念相融合,实现完整合理的地域性设计。
(3)融合地方风俗,遵循人性化设计。人是建筑物居住的主体,必须要充分尊重用户对居住区域的个性化要求,满足用户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以当地的风俗习惯为基础,设计出最适合的设计主题,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实现设计的精品化。
(4)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新时期的室内设计,应该尊重时代发展特点,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满足设计的生态化和绿色环保。由于能源的日益枯竭,资源浪费严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话题,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室内设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设计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设计灵感,通过科学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主题,将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室内设计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实现新时期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3.2创新手法,渗透地域文化于室内设计
地域文化的设计手法通常是用材料与色彩来表现的,因此,凡是具备地方文化特色的图案、纹样等传统设计品均可作为室内设计的参考。然而传统材料以及传统的单一色彩的设计手法都有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在新时期的设计体系下,往往不能达到设计趋势的要求,若是简单地为了追求创新,而过分迎合新时期的设计理念,虽然在设计中添加新元素,但是设计师的思路仍是按部就班,使得设计毫无新意,这也是不可行的。这样就要求设计人员因地制宜选取室内装饰材料,在装饰过程中合理融入地方特色,并使材料生态化(即材料无污染)。色彩的合理运用是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古代,色彩是地位的象征,具有重要的阶级性。设计师在色彩运用方面,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对色彩进行大胆尝试和搭配,通过各种色彩搭配手法,营造出具有设计感的居住空间,将地域文化充分的与设计理念相融合,实现室内实际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同时,要加强室内设计国外文化相结合,在满足传承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了解用户的个人审美观和价值观,借鉴国外的流行元素和设计理念,更好的满足用户的精神文化追求,实现室内设计的国际化和创新性。地域文化对于室内设计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具有重要的意义。室内设计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充分尊重时代发展特点和用户的个人审美观、价值观,形成科学创新的设计理念,实现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 环保关联物质保证书
★ 室内设计论文
★ 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论文
★ 室内设计教学论文
★ 人文情结室内设计论文
★ 商场的室内设计探讨论文
★ 环保论文
★ 民国风格对室内设计的借鉴与启示论文
★ 绿色室内设计的原则与开展策略论文
6.与地域文化城市景观设计相关论文 篇六
1地域文化的含义与传承
城市在形成过程中的特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造的资源,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记忆,景观设计的目的应该是让城市的文化特征得到传承,这种传承也是设计创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者需要将地域元素经行演变,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处理好城市景观的更新与城市传统面貌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景观设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现代化既可以是高科技,同样也可以是传统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域文脉为背景的“立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第二次创造。对地域特有文化的深入理解可以使我们从传统的艺术形式中找到塑造景观个性的亮点,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关键在于设计师如何将传统的文脉符号赋予第二次生命,在保留历史符号的同时,以现代时尚的形式运用到景观设计当中,从传统中提取满足现代生活的空间结构。传承是在文化的内在精神基础之上,是对城市非物性元素的继承。
2创作具有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的意义
在当下的景观设计实践中,形式上的创新似乎成为设计的主流,设计背后的文化因素,地域特色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只有形式的设计作品只能在某一时间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不起时间的推敲。设计需要文化的支撑,这个支撑就是该地区的地域文化,只有对城市区域的文化特点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设计者才能提取出地域的特有文脉元素,在提炼文脉元素的基础之上,将元素进行艺术形式的处理,以具体的艺术形象应用到景观设计之中。这样一个过程就是设计者对文化解读过程,地域文化是原创设计之“源”。只有理解了设计的源泉,才能创造出个性化的城市景观艺术,做到“千城千面”,而不是一味的照抄西方的形式,让城市景观成为外来文化符号的堆砌。
3地域特色在个性景观设计中的实践
个性即事物的特性,也就是个别性,每个人回归本土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人的个性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景观也是如此,城市个性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城市逐步形成了她自己独有的个性。南方城市如小家碧玉的女子,北方城市如粗犷的汉子,这些都是在历史,文化,民俗,艺术长期影响下所形成的。个性又以内隐的形式存在于文化之中,个性凝结为文化,文化又促进个性的形成。城市的个性与城市的地域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地域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景观设计只有深深扎根于地域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景观艺术,景观设计才能获得真正的艺术生命力。形式的炫酷、追求功利的景观设计是对城市个性的抹杀。吴良镛院士曾经说过:“我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学习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的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尊态度、文化自强精神。”城市创新是在构筑城市的躯体,地域文化则是城市发展的文脉,保住了这个文脉,就会形成自己的性。对于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3.1文化因素的提炼
地域文化是设计的.原创基础,设计实际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提取设计元素首先需要对文化因素的提取。提取文化因素必须先对地域文化有相当深刻的理解,才能对文化进行归纳,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当地的民风民俗,地貌特征,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名人,气候条件的方面。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将这些文化因素经行归纳,提炼。例如苏州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其设计提出“城市山林”的概念。将苏州古城格局(九宫格)与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对苏州古城景观新的再现,围绕“城市山林”这个文化概念进行设计,深灰色的屋顶与白墙描绘出苏州古城的历史印迹。具有文化因素的设计使景观的艺术形式有深厚的内涵,而不是单纯的卖弄形式,文化因素对于人性的形成、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不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造就,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提炼出文化因素是个性景观设计的前提。文化因素转化为艺术符号对地域文化特征进行提炼后,将提取的文化因素,从形状,色彩,质感等几个方面出发,转化为艺术符号,这里的“艺术符号”也可以说是“表现形式”。也是在对文化因素进行提炼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形式。从文化因素转化为艺术符号时,保留其主要的文化特征,既要具有文化的特征,也要有时代感。用现代的手法来演绎传统,需要处理好“新”与“旧”的矛盾。文化因素转化为艺术符号,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再设计,去繁就简,找出最具特征的文化因素,将其转化为艺术符号。艺术符号需要给人在传统的基础之上有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感受。创造出一种具有文化价值的新元素符号。例如西安大雁塔北广场的景观设计。其设计在提取传统元素的基础之上,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广场景观设计中大量运用到汉唐符号,将唐朝的诗词文化与景观小品相结合,如广场中的雕塑设计,将唐代书法的代表人物如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的著名书帖,雕刻于紫砂岩石材之上,与广场上的唐代花纹地景浮雕协调搭配,石材的厚重与书法文字的潇洒相结合使广场唐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气息,广场的灯具设计也独具匠心,将现代材料与汉唐纹样相结合,很好地做到了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3.2艺术符号在个性景观设计的应用
将文化因素转化为艺术符号后,就是将其在设计实践中运用,对艺术符号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归纳,演绎。个性化的设计,就需要出强化饱含文化因素的艺术符号的运用,符号的运用是将符号通过有形的载体表现出来,成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寻找这种载体的过程,就是设计实践的过程。有的设计使用符号较为直接,在设计中可以直接发现艺术符号的存在,有些则是让符号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观者面前。如著名建筑师王澍在设计宁波博物馆时,将旧城区废弃的砖瓦在艺术形式上进行归纳,进行黑白灰的分类,将其用形式语言的法则进行重新组合,排列。每一块砖瓦都是不同的艺术符号,他们以特有的方式诉说宁波这块土地上特有的文化特征。宁波浙商的故事通过建筑上的每一块砖瓦来体现,这种饱含历史文脉的材料的有机组合方式体现出宁波这块土地上特有的浙商文化。设计只有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理解,寻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并且解决这种矛盾,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巧妙的运用新的形式,突出符号的运用,才能创造出个性化的景观设计作品。所以我的设计既要继承古人的思想,又要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如果我们一味的推崇古代元素,景观设计就没有进步。
4结语
7.现代建筑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篇七
古今中外, 一件好的建筑作品, 常常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地域与时代的某些特征。例如:迈耶的德国法兰克福博物馆以轴线和单元旋转表述了“新与旧”的关联;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工程;贝聿铭的香山饭店;云南民族博物馆;厦门高崎机场候机楼;上海金茂大厦对中国“塔”的联想等等。这些都表现了开放的地域特征而为世人赞赏。然而“地域”面对网络时代, 虚拟空间与场景, 经济全球化等, 正慢慢地被“现代人”所遗忘和不削一顾。可否定传统与地方性的存在所导致的千篇一律, 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建筑若不加批判的采用西方模式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途径, 但肤浅地模仿地域传统也非良策, 这样做, 既不能更新传统之内涵, 也不能适应今日之需求。
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的全球文化趋同使地域传统建筑文化逐步被商业文化所淹没, 建筑的民族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作为城市和建筑个性的地域文化特征有逐渐衰落和消失的危险。在全球化语境下, 如何保护、发展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成为当代建筑文化的使命。在新与旧, 地域性与国际性寻求综合, 探寻开放的地域建筑创作之路, 是摆在我们设计者面前的一个古老的新课题。
2 地域性建筑的魅力
地域是指有着同质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的“面积相当方”, 其中:同质的地理环境包括相近的日照, 温度, 湿度, 风向, 风力, 雨景, 地形, 地貌, 土质及生物等;同质的社会文化特性包括相近的社会体系、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和丰足习惯等, 地域性建筑受到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所制约, 并由此构成了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特点。
地域性建筑多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出现。中国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以多民族著称, 56个民族在各自的建筑风格里融入了不同的民俗, 信仰和审美, 创造了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如回族的清真寺、蒙古的蒙古包、彝族的“一颗印”等等。它们从原始的建筑继承和发展而来, 返璞归真, 不拘一格, 即融合有独立, 是不同地域文化的鲜明体现, 是民族魅力的全面展示, 是博大而惭来的中国文化的有力见证。
(1) 地域性建筑是自然适应性、人文适应性、社会适应性的统一。
从空间角度看, 内部环境更多地体现了人文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 而外部环境则主要体现了自然适应性。
(2) 地域性建筑显示了一定的适用性、经济性和生态性。
各地的地域性建筑因当时当地的交通, 经济及政治等条件的制约, 形成了朴素的世界观, 在建造是自发的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成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典范。
(3) 地域性建筑的魅力是由表及里的。
地域性建筑不同的空间形式是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以各种客观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 如北京四合院的方正规矩;山西大宅子“喜”字布局、与黄土不分彼此的窑洞。地域性建筑在装饰方面也体现出丽而不俗:包括砖雕、漆画, 屋顶形式的巧妙变化, 以及先秦以来既是承重构件也是装饰构件的木构件体系, 是通过材料的质感和力学的逻辑性体现的形式美。
3 全球化环境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在建筑领域, 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流和对话, 使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共享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 使得各个建筑流派、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而另一方面, 地域建筑文化逐步受全球文化影响, 其各自所具有“地方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从文化互动角度看, 地域建筑面对全球化一般有三种选择:
其一, 不同程度地文化认同的态度, 明确或含蓄地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物质文明。
其二, 强调民族和自身文化的价值, 反对和抵制全球化进程。
其三, 积极面对全球化的现实语境, 致力于传统文化观念和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型与融合。
中国建筑现代化的历程反映了这三种选择的抗衡、共存与消长。20多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惊人的变化和成就, 而创作实践中“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建筑师。从上世纪80年代的香山饭店、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广东新建筑, 到90年代以来的仿欧风建筑、国家大剧院、央视新楼、鸟巢之争, 中国建筑在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中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由中国的设计实践可以看出, 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反映在城市和建筑文化领域就是导致了不同城市中建筑的雷同和城市特色风貌的消逝。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的关系成为中国建筑“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发展与继续。
4 制约中国传统建筑应用和发展的因素
第一, 结构形式的制约。
传统中国建筑多采用木结构或砖木混合结构。这种结构只能完成简单的平面组合, 建造单层或二三层建筑, 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复杂多变的空间组合和多层、高层建筑的需要。必须代之以结构性能更好、空间组合更灵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其他新型结构。
第二, 建筑材料的制约。
传统中国建筑以天然木材、黏土为主要材料, 为了保护日益匮乏的自然资源和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必须放弃天然建材, 代之以水泥、钢材及其他人工合成材料。
第三, 施工技术的制约。
传统中国建筑施工需要技艺精湛的专业队伍, 非一般施工人员所能承担。而我们今天从建筑院校培养出来的工程技术人员 (包括设计人员) , 大多没有学习过中国古建工程。由此造成古建工程设计的不规范和施工技术人员的匮乏。
第四, 建造成本的制约。
由于采用不可再生的天然建筑材料和需要支付高昂的人工费、管理费, 传统中国建筑比现代建筑的建造成本要高出30%~60%, 因而使很多房地产投资商望而却步, 不敢触及。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的推广应用, 更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建筑的要求, 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中国建筑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5 对全球化前提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分析
地域性建筑对环境的应对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 而是积极主动地创造, 文脉的精髓在于变, 不变则废, 变则通。长久以来, 地域性建筑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个建筑与环境不断推进、优化的创造过程, 并在当时条件下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和领先地位。不同的地域特色孕育着不同的建筑文化, 而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影响着不同的地域特色, 它们之间存在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推动与协调的关系, 合则留, 不合则去, 只有主动地应对和不断地创新, 才能使世代传承的地域性建筑文化适应时代需求, 长久的延续和发展下去。
全球化是经济的全球化, 也是文化的全球化。如何在文化意义上探讨地域建筑与全球化的关系日渐引人关注。在全球化的语境下, 中国建筑如何走向现代化, 同时又找回自己的“民族之根”是我国建筑发展面临的实践性课题。因为“地域主义着眼于特定的地点与文化, 关心日常生活与真实且熟悉的生活轨迹, 并致力将建筑和其所处的社会, 维持一个紧密与持续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地域主义试图从经验里学习, 借此达到修补, 细心琢磨、接纳、排斥、调整与响应当地特色, 地方历史、地理、人性价值、经济、传统、科技以及文化生活等这些可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情况都是地域主义的来源”。这正是地域建筑对文化的表达。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 地域建筑的更新包含保护、发展、创新多层内涵, 这需要建筑师不仅要融入全球文化发展的潮流中, 积极汲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建筑文化, 而且要保护中国的优秀建筑文化遗产, 发掘地方文化特色,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的精华, 导入现代生活的内容, 体现对人的关怀, 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创造出中国人认同的情感空间。这也就要求建筑师有着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和掌握当代建筑发展的趋势。具体而言, 有以下几方面:
(1) 研究和创造我国地域建筑空间的特色
地域概念依据现代地理学理论必须是一个得到历史认同的概念, 并且和政区划分相关。就中国的现实而言, 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大, 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在全球化下更显突出。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必须以区域经济和文化为基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远, 从雄浑伟岸的岭南雕楼到形式严格的京都王府;从质朴轻盈的云贵吊脚楼到豪华气派的山西大院;从天然浑成的陕北窑洞到精雕细琢的徽派民居;从纤巧细腻的江南私宅到结构严谨的北京四合院, 无不蕴涵着丰厚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建筑作为文化, 必然带有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必然反映这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经历了数百年的时事变迁, 当今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人文背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构成城市主体的建筑功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些变化要求相关的建筑平面布局、建筑体量、结构形式、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技术随之改变。
(2) 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与文化环境
只有从特定的地域环境、条件文化出发, 深化对建筑环境的深层本质与规律的理解, 才能形成人——建筑——自然三者的有机统一。如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 其现代理念与传统符号有机结合的设计手法具有原创性, 并对中国建筑现代化探索具有深远影响。青年建筑师周恺设计的南开大学综合研究中心结合当代校园文化环境要求, 突出了形式特征和空间层次。
(3) 确立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则, 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 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间的关系, 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
生态建筑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事实上, 地域建筑重视与自然环境结合本身就是一种朴素的生态建筑。当代建筑师将这些方法加以提炼, 用新材料、新技术表达出来, 就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建筑形式。福斯特设计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改建工程, 采用现代技术解决光线和节能问题, 形成一个高效能的玻璃穹顶, 使建筑向自然界和景观展开, 可自供能量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设计的圣雄甘·地纪念馆采用了地域性的建筑材料和当地的建造技术, 创造出具有浓厚印度风格的空间氛围。
(4) 地域性建筑语言的更新
传统的处理建筑材质特性的表现方式是地域建筑文化的基本语汇。建筑师要虚心向民间学习, 学会充分利用建筑材质特性因素, 使建筑更加紧密地植根于地域环境, 形成对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国际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则在遵循现代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创造出了属于芬兰的、独特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主义建筑。20世纪50年代, 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了如香川县厅舍、东京代代木体育馆等这样一些属于日本的现代主义建筑。20世纪70年代后, 印度的查尔斯·柯里亚、拉兹·里瓦尔;埃及的哈桑·法赛等从当地的气候和生活方式出发, 通过独特的形体和布局也创作了具有鲜明地域建筑特色的现代建筑。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随着全球化运动的加速展开, 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努力通过地域文化的发掘来证明其在全球化运动中的独特价值。例如建筑师皮亚诺设计的新卡里多尼亚特吉尼奥 (Tjibaou) 文化中心, 堪称现代生态技术与地域建筑结合的典范。他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新技术和材料结构来阐述地域文化和适应环境特征。齐康先生设计的河南省博物馆, 力求体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合嵩山元代观星台造型意象, 创造了具有地标性的建筑。
1) 撷取
上海的金茂大厦就是从传统中提取满足现代生活的空间结构。金茂大厦塔楼平面双轴对称, 提炼“塔”的形意, 外形柔和的阶梯韵律, 勾出了刚劲有力的轮廓线。其应用高技术手段来表现的中国古塔的韵律是那么的惟妙惟肖避开了从形式、空间层面上的具象承传, 而从更深层的文化美学上去寻找交融点, 用技术与手法来表现地域文化的精髓。从建筑布局和细部处理等多个方面都可以看到一些传统建筑形态语言运用与变异, 在现代物质技术条件下拥有了新的活力。在此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对传统文脉的发展。
2) 移植
新建筑的产生不是旧建筑的消亡, “立新”并不必“破旧”, 关键在于如何将简约而又复杂的语义, 以传统而又时尚的语构, 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 从而创造出个性化、人文化的全新设计符号。
3) 改造
在人们对习以为常的事物难以引起足够的注意和兴趣情况下, 将一些常见的符号变形、分裂, 或者把代码编制顺序加以改变, 就可以起到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加强环境语言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新建筑既要具有历史的连续性, 又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建筑应更加紧密地植根于地域环境, 形成对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
6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 能源的不足, 与环境资源的影响对我国建筑师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与使命;我们要抓住地域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共存、共生统一的机遇,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 通过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对话, 拓展自己的视野, 也扩大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同时, 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过程中, 也要注重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文化传统, 创造适合我国基本国策, 国情的理论。
新的建筑源于新的生活、新的文化和新的观念。现代化不仅只有一个类型、一个模式, 中国和西方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地域条件, 也就必然会有各自的现代文化。当前中国的建筑师应以建设中国的现代建筑文化, 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 奉献自己的智慧。
摘要:建筑艺术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形式, 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了, 但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本文通过对地域性建筑概念和特点的分析, 全球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地域建筑的再生以及全球化下地域建筑的文化表达, 阐述了中国地域建筑与全球化的关系, 中国建筑师应采取的态度, 方法和任务。
关键词:地域建筑,建筑文化,全球化,地域建筑的更新
参考文献
[1]M.I.康帕涅拉.“全球化”:过程和解释.国外社会科学.1992 (7) .
[2]吴良镛.乡土建筑的现代化, 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华中建筑, 1998.
[3]曾坚/杨晓华.试论全球化与建筑文化发展的关系.建筑学报, 1998.8.
[4]吴良镛.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建筑学报, 2002.2.
[5]徐千里.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建筑师, 2004.6.
[6]向欣然.现代建筑有地域特色吗.建筑学报, 2002.10.
8.中国语言研究与地域文化 篇八
关键词:语言研究;地域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2-0117-05
一、韩国研究汉语的意义
韩国研究中国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深入了解中国的人才,为韩国的发展做贡献。通过对汉语的研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汉语,这对理解包括韩语在内的世界诸语言具有宝贵的学术意义。所以韩国研究汉语其对象无论是中国的文学还是语言,都有意义和价值。
二、以“方言与地域文化”为主题
汉阳大学中文系的BK21研究组的主题是“中国方言与地域文化”。之所以确立这一主题,其主要原因:一是许多韩国人认为中国方言太多,难学,学无所用;二是认为学习中国文化就是学习中国中心地区的文化;三是因为韩国的地理文化特点。韩国领土面积不大,有史以来政府都是中央执政,其结果是对地方分权的文化生疏,条条大路通往首尔。这样的倾向到了现代更加明显。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居住在首尔和周边地区,对于韩国人来说,首尔话就是韩国语,首尔人的文化就是韩国文化。韩国人将这样的公式照搬应用于中国,造成韩国人所关心的只是中心地区的语言与文化。
韩国学生的这种态度在他们选择留学地区的调查中显得非常明显。为了体验中国的语言与文化,韩国学生最想去的地区大多是北京。上海人经常说北京只是军事和政治中心,中国真正的中心是上海。这样的说法常常会让韩国学生觉得上海人具有强烈的地方优越感。西安地区的大学人士喜欢说西安才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而且是中国古代王朝中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对此韩国学生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吸引力。很多学生只是去看几次秦始皇陵或兵马俑,没有多少学生想在那儿住上几年研究西部文化。四川成都人以成都是蜀文化的中心而感到自豪,但是与诸葛亮的武侯祠和杜甫草堂相比,一般韩国学生对当地所产的名酒或九寨沟的旅游景点更感兴趣。过去韩国中文系毕业生大多选择去台湾留学,可是现在却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去台湾可以学习汉语的事实。
笔者以汉阳大学中文系本科100名在校生为对象,于2005年10月调查了留学首选地区,结果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首选地区都是北京。1~2个月的短期研修生的首选地区为北京一天津等北方中心地区(62%),以下依次为上海一南京(22%)等东南部地区,沈阳一长春一哈尔滨等东北地区(8%)。研修期为1年的研修生的首选地区排序与上面相同,但北京的百分比更高,达到了71%,上海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仅为14%。在研究生为取得学位留学的首选地区中,北京也以79%占据了榜首。最大的差别在于上海(11%)排行第二,依次为台湾(5%)第三,东北地区以(4%)很小的差异排在了第四位。
根据上述调查可看出韩国学生首选留学地区很明显是北京地区。但了解了北京不等于了解了辽阔的中国。中国的语言与文化地域差异非常明显。若以中心地区为主的教育培养出来的韩国的中国专家会有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和各地区的中国人打交道,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各种方言与文化。
三、扩大研究地区
中国对韩国人来说实在是一个领土面积很大的国家。中国语言文化的地区差异超乎韩国人的想象。不了解各地区的特点就无法深入研究中国。中国的方言大致可以分为7大方言。
这些方言之间语言不通。当然可以通过普通话这一人为设定的标准语来互相沟通,但是各个方言地区之间思想文化的差异也不亚于语言的差异。所以只是了解了中国的某一个特定地区就说是了解了整个中国是非常武断的说法。要成为真正的中国专家就必须了解中国各地区的语言与文化。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集中研究某一个地区效果可能更好。例如,韩国的主要大学或地方政府将中国划分成几个地区后分别研究其中的某个地区,这样可更有效地管理国家人力资源。了解中国整个地区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是很有必要的。正因如此,汉阳大学中国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组试图摆脱过去以中心地区为中心的研究,扩大研究范围。这并不等于抛弃对中心地区的研究而只研究地方。因为中心地区也是一个地方,成为标准语的普通话也如上述——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也只不过是众多方言中的一种方言。尽管官话方言地区占总国土面积的80%,使用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可是从经济角度来考虑,不可忽视吴方言地区和包括广州、香港的粤方言地区。
四、扩大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地区,扩大研究资料的范围也很重要。过去汉语和中国文学研究只是研究文献资料。至今仍有部分学者认为研究文献资料最有价值。但是从语言学发展过程来看,文献学(philology)是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comparativelinguistics)之前的学问。自19世纪欧洲出现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方法开始,对语言的科学研究才被公认是独立的学科领域。历史比较语言学到了20世纪才意识到应该区分语言学和历史。其结果是语言学理论发展成了结构主义(structralism)和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差异就在于语言研究的目的。前者的目的在于阐明某个语言系统的历史,后者的目的是正确描述语言的结构。20世纪中期以后语言学摆脱描述语言结构,试图分析语言表达过程中的心理。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处于研究揭示过去典籍和文献中出现的语言体系的状态,那么韩国的中国语言学研究就过于单调和贫乏。所以汉阳大学不仅要做过去的典籍研究还要对现实活生生的语言加以研究。
活生生的语言研究与扩大研究地区直接涉及到了中国方言研究。约100年前高本汉也是通过调查中国方言构拟出了中古音和上古音。从此以后触发的汉语方言调查研究比世界任何语言的方言研究更加活跃。我们的方言研究在两方面与高本汉的中国方言研究和在中国国内进行的方言研究存在根本上的差异:第一,不以汉语的历史构拟作为目标;第二,不以中国偏僻地区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的研究目的不同,对主要方言的基本理解与对多种方言使用者的非标准普通话的体验与适应才是我们方言研究的目的,也就是针对中国人所说的各种普通话进行训练和研究。这样的目的是重视汉语研究及教育的实用性。因此,我们认为韩国学生应该了解中国各大方言间的差异,强调对中国方言的基本研究及体验。
五、研究方法的变化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语的研究只是对字典和韵书的研究。还有的学者认为使用传统方法研究才是正统。典籍研究是必要的。如果是一本还未经研究的韵书,那么整理此韵书的音韵体系,阐明其音韵特征是有必要的。但对于一本已没有什么争议的韵书反复研究是否有此必要?当然如果分析方法和视角不同,也许或多或少能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调查某种方言以后,提出其方言的声韵调系统,或许是比较简单的工作,可也不能说没有任何学术上的意义。
韩国的中国语言学界正处于通过研究方法的革新谋求新的发展的时期。我们要根据语言学的理论来分析语言资料,研究主题和方法要从典籍研究转换到有争议的论点的研究。要提出争论之点并通过可信度较强的语言学根据得出新的结论,就必须以争论来促进研究,以正确的资料和可以正确分析此资料的语言学理论的判断力为基础。如若不然就无法摆脱罗列某种韵书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系统的基础工作。这一点让韩国的汉语语言学学习者非常辛苦。他们首先需要接受现代汉语的训练,还需要接受古文、英语及对整个语言学的基础训练,要比中国和美国的汉语语言学学生学习更多的内容。
六、语言学研究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本质包含了文化因素。所以有的学者提出人类语言学或文化语言学的概念。从文化范畴理解语言这项研究可谓无穷无尽。例如,韩语词汇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等直系亲属称谓中只有“哥哥”使用“兄”这一汉字词汇,其理由是因为封建社会里只有男性能够接受到文字教育。“家”字由“亥”字组成,古代中国人为了避免蛇等野生动物的袭击在自家的一楼饲养猪,“家”字由此而来。这也是汉字文化学的一个例子。还有“重”和“轻”字,有[u]系统元音的汉字表示大且重的观念或事物,有[i]系统元音的汉字表示小且轻的事物。声音象征也是将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研究的领域。中国人通过谐音字区分吉祥或凶险。例如“四”字与“死”字发音相似所以被人们忌避,“八”字和发财的“发”字发音相似所以被人们喜欢。这些是典型的例子。这样的谐音现象和中国人的吉凶观念关系十分密切。
但这并不是主张只有研究属于文化语言学范畴的内容才是有意义的,而是说对语言的文化方面的接触和解释是十分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为什么还要找出其文化意义呢?如果语言学的研究结果只是停留于语言研究本身,那么只有少数人会对此感兴趣。但如果试图用文化来解释语言研究的结果,那么将会有很多普通人对此感兴趣。学问当然不是为了引起普通人的注意而做的。但普通人的理解和支持也不会损害某个研究的学术价值。找出汉语方言特点与当地居民的保守性和进步性有哪些关系,方言和历史人文地理特征有哪些关系,不仅可以扩大语言学者本身的研究领域,而且对研究结果感兴趣的读者也会增多。这对克服人文学科的孤立性和封闭性也有帮助。与热衷研究中国的语言或文化本身的研究生相比,社会首选的是能够从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中读解出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年轻学者。所以为了培养实用的语言学者,我们必须同时研究语言和文化。
七、韩汉音和上古音
笔者于2001年在《中国语言学报》(JCL)上发表的论文中,根据章系及知系汉字与百济地名中的端系相互对应的现象,主张韩国古代汉字音,也就是百济汉字音,反映了章、知系和端系还未分化的《切韻》之前的中国汉字音。例如《三圆史言已》<地理志>中出现的百济地名中“眞峴”地区是现在的“大田”地区,“眞峴”又写成“貞峴”。从这一点推测“眞”字和“貞”字音相同或相似,这两个音最为相似的时期为上古音时期。因为5世纪以后的中古音时期与属于知系的“贞”字不同,章系的“真”字的声母已成为了塞擦音。
另外百济地名“馬突”又写作“馬珍”,这两个字的声母在上古音时期可能分别读作d-和t-,但笔者推测古代韩国汉字音无清浊之分,所以这两个字的读音在当时可能相同。中古时期属端系的“突”字仍保持t-音,可是知系的“珍”字已经变成了腭音或是翘舌音t-。
此外笔者主张表示“眼睛”的韩语词汇[nun]和有关“日”字的韩语词汇nac(nat)和nal都是中国上古音的遗留。nal的中国上古音根据王力构拟为*njet,根据李方桂构拟为*njit。无论选择谁的构拟,韩国语中表示白天的nat和表示日子的nal都是由上古音而来的。因为它们都有鼻音声母,在元音方面笔者认为,在古代亚洲诸语言中,元音a-e-i可互用。
日njet/njit(OC)nac>nac/nat(IK)(2)>nal(IK)>il(SK)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保留了中国上古音痕迹的韩语词汇。例如笔者曾指出被认为是纯粹韩国语词汇的na(你)和na(我)也可能是来自于古汉语第二、第一人称代词的上古音。
这样看来,“爾”字和“日”字都是上古日母字。日母字的声母在韩汉音里一般都变成零声母。然而笔者从上古日母字中找出了现代韩国语中带有鼻音声母的几个例子:
另外“眼”字和“我”字都是上古疑母字。疑母字的声母在韩汉音里一般都变成零声母。但是笔者可从上古疑母字中找出韩语中仍保留鼻音声母的例子。下面是支持笔者学说的几个例子:
从上文举到的韩语或韩国汉字音的例子可明显看出,它们都保留有中国上古音的痕迹。韩语或韩汉音中保留中国上古音的痕迹是有历史性意义的。一般认为现代韩国汉字音是从中国中古音来的。这样的认识并不是完全错误的。可是韩语或韩汉音中保留有中国上古音痕迹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与汉字的传人有关。这是我们用以推测汉字在中国仍处于上古音时期就已经开始传人韩国的决定性证据。上古音是从中国的史前时期到相当于汉朝末的2世纪左右的中国语音。这就是汉字在汉末之前已经传到了古代韩国的语言学证据。因此笔者在1990年对高本汉(Kaxlgren)于1926年所假设的汉字传人日本的时期比韩国早的学说不甚赞同。
研究韩国汉字音等于研究中国古音和方言。韩汉音就是一种地域语言。阐述韩汉音在历史上传人的时期和路径当然和文化有关。因此这里介绍的有关韩汉音的研究也是一个关于地域语言和文化研究的例子。
八、结语
汉阳大学中文系和BK研究组把中国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3个地区,在进行课题研究的2006-2012年7年间,逐步进行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三个地区的划分以方言为标准。罗杰瑞(Jerry Norman)在1988年将中国7大方言归纳为下列3大方言:(1)北部方言。官话方言。(2)中部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3)南部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
依此中文系BK研究组订立的长期研究计划如下:2006-2008年北部地区语言与文化研究;2008-2009年中部地区语言与文化研究;2010-2012年南部地区语言与文化研究
从2007年开始,研究结果将在每年韩国或国外举办的“中国地区文化与语言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还将编辑并出版《中国地域文化与语言》系列丛书。
7年的努力将会对提高韩国的中国语言学及文学研究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韩国的中国语言和文学的研究以后要从中心地区到各个地方、从文献典籍到非文字资料、从描写现象到深层分析,扩大其研究对象及范围,更新研究方法。随着此计划的顺利进行,我们期望到2012年以前汉阳大学中文系将成为韩国最重要的中国文学及语言研究基地之一。
【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推荐阅读: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09-18
家乡地域文化习俗调查报告06-26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表现07-14
领导在地域文化发展会发言07-16
互联网 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与校园文化传播09-11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论文06-21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关系08-31
校园文化打造10-19
闽南文化进校园09-13
校园文化建设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