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精选10篇)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一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简答题答案)
要明确邓小平理论的诞生大体上经历了20年时间(1978----1997),三个发展阶段。即:
1.基本命题的提出阶段(1978—1982)标志是1982年12大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2.理论轮廓的形成阶段(1982—1987)标志是1987年13大中对邓论12条的概括;
3.科学体系的确立阶段(1987—1997)标志是1997年15大中正式启用“邓小平理论”并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对这三个阶段的名称、时间段及其重要标志要记清楚。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二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前提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出现的主要前提就是改革开放, 经过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 首要的问题就是传统的社会理论体制缺乏活力, 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其自身的弊端, 在当时, 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受到“左”思想的影响, 尤其是文革时期对其产生的冲击, 导致社会主义处于停滞的状态, 难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第二代领导人的出现,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并通过改革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邓小平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尤其是在文革之后,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原来越远。步入困境就应该对现状进行处理, 通过改革的方式来面对当时的局面, 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希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改革的工作重点, 全面发展经济, 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作目标, 并在这一基础上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在当时, 并没有完善的改革计划与路线, 也没有全面的理论可以为改革提供依据, 所以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改革的理论, 以此来对中国的国情进行结合, 由此可见,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活动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主要动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主体机制
由上文可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中所产生的, 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实践提供了指导与理论来源, 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也正是由于这一理论的特点与功能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属于学术体系的范畴之内, 也是一种理论上的信仰, 同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方针与政策的在制定者、理论工作者以及党共同构成的。以下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研究: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属于学术体系, 所以应该遵守理论体系构建的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比较严密的逻辑结构, 并具有系统性、一致性、相容性以及系统性等原则。从内容上来讲, 应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范畴、基本原理以及理论中心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以此来保障内容与结构上的统一,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向着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属于理论信仰, 其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指导思想,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式,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无论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研究实践中, 很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妖魔化了, 这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的有效运用, 也正是在这一前提下, 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了政治经济学中的重点内容, 面对这一现象, 很多研究人员在对其运用的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流地位, 也有一部分的研究人员认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 对西方的管理体制进行借鉴, 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状况来对其进行创新等等,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引导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研究主体来讲, 党、国家制定的相关方针政策与理论研究工作人员之间的地位与所起到的作用是有着很大差异的, 前者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和分析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研究, 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 并明确地对其进行指导, 为国家制定战略、政策等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后者则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学术上的研究与探索, 并通过辩证的方式来对其进行论证。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进行研究的方式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 应该明确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应该进行多学派的发展,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来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来源主要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的研究与考察。通过研究发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来源呈现出复杂性与多元化的特点, 以下对其进行简单的说明:出现复杂性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不同经济理论所研究的主体内容不同, 这就导致了研究的基础、立场等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所以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而多元化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来源相对较为广泛, 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除此之外, 还包括市场社会主义、西方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等等。由此可见,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研究如果通过以上经济理论进行直接借鉴, 会导致理论上出现冲突, 逻辑思维上也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近几年,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已经存在这些问题, 其直接影响到研究的效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运用的状况, 所以应该对其进行处理与改善, 以下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理论平台, 其对人类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文明成果进行有效的吸收与借鉴, 尤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形成有着直接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源的主要原因就是对中国经济进行研究的方向上, 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毫不动摇的坚持, 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同时通过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用性进行有效的证明, 将其与其他经济理论进行比较, 使之更加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而西方经济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源也是由依据的, 西方经济学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 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指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具有一定的国际性, 通过对西方经济理论的研究与借鉴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从不同的经济理论中吸收营养,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 推动我国的建设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理论来源, 所以保障马克思主义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是把握我国经济与建设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与方法进行研究, 同时, 马克思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其他经济理论进行吸收的鉴别器。而西方经济学理论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规律进行了客观的反应, 对其进行借鉴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市场化。虽然不少的经济理论均有优秀的成果, 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借鉴, 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不同的经济理论进行鉴别, 对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区分, 对于优秀的理论成果进行批判的继承, 对其它经济理论体系中正确的研究方法进行吸收与借鉴, 选择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经济理论, 以此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建设。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 尤其是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实践与理论上的冲突, 这就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机制中的矛盾与冲突进行辩证的认识, 通过对优秀成果的借鉴与吸收, 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使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升华, 形成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统一理论。
参考文献
[1]庞增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机制[J].社会科学, 2012 (02) .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篇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体系;形成过程
列宁在1913 年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把马克思主义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这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
(一)博士论文的完成,马克思对实践的观点进行初步论证
1841 年,马克思完成了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为题的博士论文。论文以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论调高度评价了伊壁鸠鲁哲学中关于原子偏斜学说的哲学意义,并且对伊壁鸠鲁哲学中无神思想给予充分的肯定。马克思在论文中突出强调了哲学对改造世界的作用。他提出了“世界的哲学化的同时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重要观点,他认为自我意识与外界发生关系的过程就是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对实践的初步认识。
(二)《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文章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萌芽
马克思在任《莱茵报》主编期间,发表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初步看到了物质利益对国家和法律的支配作用,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萌芽。后来,马克思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进一步提出了在人的意志和行动背后客观社会关系的作用,看到了客观关系对国家制度和管理原则的制约性,更进一步提出了探求国家生活客观基础的问题,标志着马克思向唯物主义迈进了一步。
(三)《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文章,标志着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完成
1843 年秋,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两篇文章《论犹太人的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对宗教的观点。他认为,宗教并非一切人世间罪恶的根源,只是人间压迫的一种体现。宗教是这种颠倒的世界观,即劳者不获、获者不劳这种颠倒的现实世界的产物,只有消灭人间的压迫,才能消灭宗教的压迫。马克思的这个观点说明他已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宗教观,真正实现了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四)唯物史观的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
1843 年以来,马克思开始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研究,以求解决国家和市民社会,经济与政治关系的问题,并写出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揭露了国家观与社会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他认为黑格尔的“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内部活动。”这一思想表明他已开始注意到生产关系对国家的支配和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萌芽。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P.141)马克思初步看到了物质生产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这就使马克思朝着历史一般规律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845 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形成。《提纲》的重大意义,就是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世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2](P.46)马克思对科学的实践观做了阐释,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指出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表明马克思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首先,阐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意识学说的基本原理,即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意识形态的性质。“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P.52)其次,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生产关系起初是自主生活的条件,后来就变成了它的桎梏。“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用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用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3](P.81)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过程
(一)劳动价值不等于商品价值,初步建立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起始于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批判了古典经济学,揭露了它的阶级局限性。
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论,“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1](P.91)这个认识为后来能够分析劳动的两重性奠定了基础。1847 年,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经济学的过程中发表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阐述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本身也是商品,工资最低额的存在使得工人的劳动价值与工人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并不相等,也就是说,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量与劳动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可见,马克思看到了劳动价值与工人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之间的差额,为剩余价值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二)批判达里蒙的货币理论,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蒲鲁东主义者达里蒙等人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罪于货币的存在,归结于金银的特权地位。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把商品作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起始范畴,他看到了每个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由商品入手,马克思分析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即“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是抽象一般的相同的劳动,而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的和特殊的劳动。”[4](P.24)劳动两重性学说正确地揭示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及如何形成价值以及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辩证关系,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三)科学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古典经济学家对剩余价值的形式利润、地租等都作过探究。但直到马克思的《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时,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剩余价值的概念,将剩余价值本身与其具体形式区分开来。在《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入考察和分析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和剩余价值产生过程,即G__W__G’,在资本运动过程中,价值实现了增值,《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趋势。
三、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
(一)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证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起点。
(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深入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他深刻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尖锐对立,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由此导致了阶级斗争空前激化,社会革命即将来临。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同蒲鲁东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斗争中,阐述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将导致社会的进步,导致对资产阶级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同时阐明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就是要夺取政权,“创造一个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联合体来代替旧的资产阶级社会。”[5](P.197)
(四)《共产党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有了科学的认识之后,开始将无产阶级革命付诸实践。《共产党宣言》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路线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纲领。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完整的系统得表述。马克思在系统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彻底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四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进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于不同时期,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一篇大文章”的诞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进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于不同时期,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
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的中国到底是继续坚持“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错误路线,还是破除“左”的思想束缚,走出一条既顺应时代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是摆在我们党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好制度,但问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过去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不是完全清楚的。因此,从新时期一开始,我们党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指明了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方向。
从1978年到1992年,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据世界形势的新变化,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问题”;根据中国国情,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根据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现实国情,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根据世界军事变革的新要求,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根据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强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报告还把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若干理论新观点概括为13条,这些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概括。1992年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进行了概括,把它称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作为指导思想载入党章。
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党的十三大以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上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了东欧剧变、90年代初发生了苏联解体。这些震惊世界的事件,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以来遇到的最严重、最深刻的危机。在国内,我们的改革发展也遇到了新的困难,政治上发生了政治**;经济上发生了经济过热,进入了治理整顿阶段;体制改革上,国有企业的改革没有重大突破,国家的税制改革、金融体制和价格改革的滞后,形成了双重体制长期共存、摩擦很大、漏洞很多的状况。形势是十分严峻的。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如何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摆在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严峻的政治形势和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旗帜鲜明地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一是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二是要全面执行,一以贯之。江泽民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已经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这篇文章做好。在做好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江泽民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观点,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根据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据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新形势,提出要紧紧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这两个历史性课题,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根据冷战结束后世界新形势,提出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新主张。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国内外政治**和经济风险等种种严峻考验,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并且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理论体系的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思想,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此,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围绕发展这个中心问题,我们党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五
1、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战略转移的同时,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邓小平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一国两制”的理论。
4、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5、1992年,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并发表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再次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
6、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全面成熟。
7、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重大意义:邓小平总结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这一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
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 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一条,是从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重大贡献;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二条,是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应该得到不断增强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既是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高度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又是对马克思主义
国家理论的重大贡献;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三条,是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人民性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综合高度,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是生产力标准。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六
冷空气引发江苏近海强风形成和发展的物理过程探讨
对一次强冷空气伴随的近海大风天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强冷空气影响过程中地面变压场和高空各层温度平流场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地面风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强冷空气引发江苏近海强风形成与发展的`物理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温度平流与地面风场之间是通过变压场相互关联和促进的,强冷空气所伴随的冷平流增强了地面变压场及变压梯度,是导致江苏近海大风出现的重要原因.
作 者:吴海英 孙燕 曾明剑 尹东屏 沈树勤 WU Hai-ying SUN Yan ZENG Ming-jian YIN Dong-ping SHEN Shu-qin 作者单位:江苏省气象台,江苏,南京,210008刊 名:热带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年,卷(期):200723(4)分类号:P425.4.1关键词:冷空气 近海大风 温度平流 变压场
7.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篇七
一、宏观概述
自16世纪起,人类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从此时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便随着近代工业生产和交换的不断发展,及近代殖民扩张活动的不断强化而逐步形成。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开创时期。
在这个时期,新航路的开辟消除了东西两半球的隔绝状态,西欧国家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迅速展开,世界市场的雏形显现。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仅在英、荷等极少数国家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尚处于手工工场阶段,殖民活动只限于世界上一部分地区。所以在这个时期远未具备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条件。
(二)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超出西欧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开展起来。意大利、德意志、俄国、日本等国以不同方式步入资本主义时代,英、法、美等国爆发了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或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
资本主义固有的扩张性及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必然导致更多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它们不仅拥有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而且还拥有商品价廉物美的经济优势。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同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而使更多的落后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为把这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转化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西方殖民者不但破坏了当地旧的社会秩序,而且还按自己的意愿对当地社会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造,使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这样世界就在资本主义纽带下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尽管如此,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领土尚未瓜分完毕,此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只是初步形成。
(三)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迅速形成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普遍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垄断迅速发展起来,且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取得统治地位;二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工业化进入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垄断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深入进行使列强攫取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欲望变得更为迫切,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倾向空前强化。因而在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条件下和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不仅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大力扩张,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登上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舞台,从而掀起了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领土几乎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在殖民扩张的同时,列强强化了在经济上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和控制。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输出已成为资本主义攫取超额利润的最重要手段。通过资本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直接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从而为金融资本统治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掠夺性的世界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使落后国家进一步沦为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讯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密切了世界各大洲、各地区的联系,使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展到世界每个角落。所有这些汇合起来彻底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壁垒,瓦解了一切落后国家传统的自然经济,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至此,一个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下的世界范围的生产和交换的体系也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宣告了资本主义绝对统治下的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了整体发展的新趋势。整体世界的诞生,彻底打破了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着的孤立封闭以及政治、经济上的狭隘,体现了在以社会化大工业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下各国居民相互交往日益扩大、开放的趋势,因而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之所以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宰割、奴役紧密相联的,这种联系的加强意味着西方列强对亚非拉广大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控制。当然,这是一种很不公平的现象。
二、考点解析
本专题涉及的考点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他们通过新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贸易扩展。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自新航路开辟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二)早期殖民扩张与争夺
1概念:所谓早期殖民扩张是指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工业革命以前的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的侵略扩张活动。当时的殖民国家主要有西、葡、荷、英、法等五个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封建国家。
2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它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
3原因:之所以出现上述殖民掠夺的特点,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
4影响: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对西欧殖民国家来说,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为他们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亚非拉来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这些地区长期落后,但客观上也传播了西方的先进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世界市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商品,这是物质基础。
(2)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为商品贸易提供了途径与便利条件,这是世界市场联结的纽带。
(3)工业革命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了它们征服世界的能力。列强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料和市场,加紧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了西方主宰世界贸易的格局,所以说殖民体系是这个时期世界市场的重要保障。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世界市场提供了更充分的物质条件。
(2)交通工具的变革和通讯工具的创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方便、快捷,更加畅通。
(3)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垄断组织形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八
要内容
班级:CSDN JAVA班 学号:121307163 姓名:李立林 组号:九组
内容提要: 对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理论的形成以及发展做一个详细的概述,诠释四项原则的主要内容。讨论我国为什么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了解我国目前的国情及国际形势。为我们明天的努力增添动力。
关键字:四项原则、国情、主要内容
正文:
一、我党“四项基本原则”论的形成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次出现是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讲话中的内容。而当时正值粉碎“四人帮”后,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了一些思想动向。一方面,在一部分人中,仍然存在着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阻碍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另一方面,极少数“四人帮”的党羽,利用中国共产党发扬民主的机会和“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困难,宣扬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张,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从右的方面歪曲和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在这样两种思想倾向的影响下,造成了一部分青年思想混乱。邓小平在讲话中将中国共产党一贯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即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就是四项基本原则的由来.。
二、我党“四项基本原则”理论的发展
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后,先后被载入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党的十四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明确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它是中国人民长期流血奋斗取得的历史经验,是党和国家团结、稳定、发展、进步的最重要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可动摇。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而不是损害和背离社会主义;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是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而不是动摇这个政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的根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稳定。邓小平指出,“不认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党就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方向,全国各族人民就有一个团结凝聚的核心,一切活动和工作就能在一定的法制和规范的范围内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稳定有利,对大局有利,对人民有利,也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充实。邓小平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
三、我党“四项基本原则”论的主要内容
我党“四项基本原则”论的主要内容即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深刻理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其实质,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充满信心地为这个伟大的事业而不懈奋斗。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首先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清历史发展的方向,认清中国选择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树立对于社会主义的坚强信心。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础上,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为人类社会展示了更加光明的前景。中国人民在解救自身历史苦难的过程中,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而且正在使中国人民逐步富裕起来。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还比较短,很多事情都需要不断探索,有一些曲折,有一些潮涨潮落的过程,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邓小平早就说过:“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但是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而且总结经验、纠正错误后,“毫无疑问将来会比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都快,并且比较稳定而持久”。20多年来,我们的发展速度比西方发达国家快得多,这就是一个明证。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由历史事实证明的一个基本的判断。
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总结长期的历史经验,得出了一个基本的结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说,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不是照搬书本的社会主义,不是照搬外国模式的社会主义,而是立足于中国大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是合乎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全面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也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实行“一国两制”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整个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我们都要为建设和不断完善、巩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真正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必须坚持我们已经建立并正在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所决定的基本原则,如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都是我们一贯坚持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我们党还提出了许多新的重要观点,如,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一场新的革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等等。我们讲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摒弃过去对社会主义的某些不正确认识,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内涵。如果离开或否定我们对社会主义已经取得的这些新的认识,就不能做到真正的坚持。
2、深刻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其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我国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一贯强调无产阶级专政。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解决的重大课题。
人民民主专政一方面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要在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切实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依法严厉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危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国家机器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在国内阶级斗争仍然以一定形式存在、国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咄咄逼人的情况下,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就不可能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抵御外来的侵略和威胁;就不可能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惩治腐败。所以,邓小平强调:“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
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在阶级斗争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时期,专政的主要职能是对敌斗争;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和平组织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职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提出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人民群众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等等。这些观点,进一步充实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与坚持依法治国是统一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了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进步。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是任何脱离法制轨道的主观随意行为,而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人民民主的基础上,由国家机构来行使专政的职能,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以,决不能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与依法治国的方略对立起来。
3、深刻理解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实质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其实质,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胜利地进行三大改造,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纠正了自身的错误,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局面。“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整个现代化的建设,都要靠党的领导。没有任何其他政治力量可以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任。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就没有了团结的核心,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所以,“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和其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所有这些,都是党的领导的基本内容,也是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工作内容和所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这就必然要求相应地调整和改变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加以改革和创新。所以,邓小平多次强调:“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面向新世纪,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围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努力把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有力、更加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完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党必须强化执政意识,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就是要立足于工作大局,集中主要精力做好把握政治方向、决策重大事项、安排重要人事、开展宣传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协调各方,就是要从推进全局工作的要求出发,统筹协调好人大、政府、政协几个机构、几套班子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好各个部门的工作。但总揽不是包揽,协调不是取代,各方的事仍由各方去办。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执政意识,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要自觉贯彻党的部署,坚决维护党的领导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代表基础和执政基础。我们党建党之初,只有几十个党员,为什么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今天拥有64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冲击,都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新的世纪,党的生命力依然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存在于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之上。我们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牢记自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也是为人民所用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我们的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通过党的各方面工作,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支持人民群众的创造,不断地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把人民群众当作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决不允许出现任何脱离群众、违反群众意愿、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4、深刻理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实质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其实质,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都没有成功。只有马列主义为在黑暗中徘徊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今中国,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邓小平1979年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时,当然不可能包含邓小平理论在内。现在,邓小平理论已经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且写进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现在说四项基本原则,理所当然应该把邓小平理论包括在内了。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尤其中国这样的大国,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一种科学的理论,能够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历史前进的方向;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够有效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激励人民;能够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当代中国,什么理论能起这样的作用?当然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莫属。经过80年的努力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前进的行动指南和思想基础。这种地位和作用,对于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乃至中华民族的统一,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放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东一个主义、西一个主义,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就会使党和国家失去思想准则,造成思想混乱,导致政治动荡。对这种后果,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体现;僵化,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敌。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意味着以僵化的态度,以教条主义的方法,固守某些本本上已经过时的条条或被扭曲的东西。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坚持与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理论就是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运用、创新和发展统一起来的典范。坚持邓小平理论,继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庄严的历史责任。十多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不仅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且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在新世纪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革命的创造性,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敢于和善于研究新问题,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实际,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推向前进。
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发挥了立国之本的作用。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后,先后被载入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党的十四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明确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它是中国人民长期流血奋斗取得的历史经验,是党和国家团结、稳定、发展、进步的最重要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可动摇。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而不是损害和背离社会主义;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是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而不是动摇这个政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的根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稳定。邓小平指出,“不认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党就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方向,全国各族人民就有一个团结凝聚的核心,一切活动和工作就能在一定的法制和规范的范围内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稳定有利,对大局有利,对人民有利,也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政治基础。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九
如果说自上古以来约4000年的文化发展,为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规范的文字、雕刻技术、物质材料及图文转印术等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这些条件大约到公元3世纪都已十分成熟了)。那么,隋唐文化则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社会条件,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雕版印刷术才得以应运而生。到了唐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化、科技的鼎盛时期。在国家统一、政治开明、文化繁荣的社会氛围下,人们对书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所有这些都为印刷术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历史文献和留存实物证明,促使印刷术发明的有两大社会因素:一是佛教的兴盛。需要大批量的佛经、佛画;二是科举制度的推行,刺激更多的人读书。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大增。隋唐社会,都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正如明代学者胡应麟所说:“雕本(印刷)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这是对印刷术发明、发展的精确概括。
9世纪时,雕版印刷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五代时期,不仅民间盛行刻书,政府也大规模刻印儒家书籍。自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起,到后周广顺三年(953),前后二十二年刻印了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二部,一百三十册。宋代雕版印刷更加发达,技术臻于完善,尤以浙江的杭州、福建的建阳、四川的成都刻印质量为高。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张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经》,费二十二年,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雕版达十三万块之多,是早期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书。元、明、清三代从事刻书的不仅有各级官府,还有书院、书坊和私人。所刻书籍,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彩色套印于北宋初年就在四川流行有“交子”,即用朱墨两色套印的纸币。14世纪时元代中兴路(今湖北江陵),用朱墨两色刊印的《金刚经注》,是现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到16世纪末,套色印刷广泛流行。明代万历年间的闵齐、闵昭明、凌汝享、凌初、凌瀛初都是擅长套色印刷术的名家,清代套色印刷技术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种套色技术与版画技术相结合,便产生出光辉灿烂的套色版画。明末《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都是古版画的艺术珍品。
中国的雕版印刷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对这个问题,历史学家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多数人认为是在唐朝时候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用活字印刷的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活字排印的开始,不过他虽已发明,未能广泛应用”。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
元代的姚枢(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印成了朱熹的《小学》和《近思录》,以及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等书。不过杨古造泥活字是用毕升以后宋人改进的技术,并不是毕升原有技术。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饶州推官,集磁户,造青磁《易经》一部。所谓青磁(活字)据专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烧成的陶活字。
与杨古同时代的王祯(1271~1368年)创制了木活字。王祯关于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这本书内。他在安徽旌德请工匠刻木活字3 万多个,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试印了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见效率之高。这是有记录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王祯在印刷技术上的另一个贡献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用轻质木材作成一个大轮盘,直径约七尺,轮轴高三尺,轮盘装在轮轴上可以自由转动。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他做了两副这样的大轮盘,排字工人坐在两副轮盘之间,转动轮盘即可找字,这就是王祯所说的“以字就人,按韵取字”。这样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的体力劳动。是排字技术上的一个创举。元代木活字印本书虽已失传,但当时维吾尔文的木活字则有几百个流传下来。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十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非公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理论界提出了诸多非公经济发展理论,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生产力落后论”、“生产力多层次论”、“资本主义补课论”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论”。
1.“生产力落后论”
这种理论认为,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落后,因此需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沿着这种理论追溯下去,当生产力有了高度发展之后,则不需要非公有制经济了。这是典型的“养猪理论”,养猪是为了吃肉,先把猪养肥,然后宰了,吃猪肉,这种理论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当做某个历史阶段的事情,显然是错误的,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就是,个体私营企业主担心政策的变化性,如果回到老体制,政府会第二次革命,没收其财产,于是不再追加投资,不利于非公经济的长远发展。
2.“生产力多层次论”
认为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是多层次的,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所以要允许非公有制存在与发展,这种理论把不同层次生产力与不同的所有制机械地相匹配,落后的由个体来经营,稍微先进一点的可以办私营经济,更先进的就办公有制经济,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错误的。我们虽然不能设想所有地区、产业、部门的生产力都处在同一水平,然而并不是说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就与非公有制经济相匹配,或者先进生产力就能对应公有制经济,从历史发展的实践来看,生产工具的变革,生产力的变革,将导致生产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个体小规模经济只能采用落后生产工具的说法失去了意义,其实有很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装备先进的生产设备,来提高其劳动生产率水平,这一点和国有企业是相同的,生产工具本身并不带有公私性质。
3.“资本主义补课论”
这种理论认为,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1956年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直接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中间跳过了资本主义阶段,因此需要“补课”,对资本主义改造不是不对,是太早了,应该补课,补课完成之后,再消灭。按照这个理论,生产力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总要被消灭,所以这种理论也是错误的。
4.“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论”
这种理论认为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我们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天然与市场经济兼容,或者说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与市场经济互为条件。换言之,如果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反之亦然。如果我们不在所有制方面进行大的改革,发展市场经济将是一句空话,如果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必须有多种所有制,其中包括多种非公有制和各种各样的混合所有制。这是非公经济理论的重大理论突破。
二、十七大有关所有制改革的新突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这是党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最新表述,也是指导我国今后优化所有制结构的重要方针,贯彻落实好这一方针,才能大力发展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这“两个平等”,是十七大在非公有制理论上的新突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按照十七大报告“两个平等”的思想,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①解决市场准入上的不平等,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消除一切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歧视现象;②解决资源配置上的市场不公,革除一切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③解决价格、税收、融资方面的差别待遇,改变一切束缚非公经济发展的做法和规定;④清除舆论环境上的歧视,冲破一切妨碍非公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推荐阅读:
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源头和动力10-31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08-30
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辨析题07-16
2024选调生公共基础篇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根本任务09-0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免考申请11-1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思考题06-1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总结复习资料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