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中全部颜色反应归纳

2024-08-15

高中生物实验中全部颜色反应归纳(共2篇)

1.高中生物实验中全部颜色反应归纳 篇一

高中生物实验中一些常见的方法归纳

1、根据颜色来确定某种物质或结构的存在:

⑴淀粉+I2(蓝色);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⑵脂肪+苏丹Ⅲ(橘黄)或+苏丹Ⅳ(红色); ⑶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⑷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⑸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⑹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 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⑺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⑻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⑼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2、用荧光标记法来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同位素示踪法:①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②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去向;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⑤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外。

4、确定某种元素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的方法: 水培法(完全培养液与缺素完全培养液对照)

5、获得无籽果实的方法: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花蕾期已去雄的子房,如无籽蕃茄

6、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如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7、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⑴样方法,适用于植物。①取样的原则:随机取样。②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③计算方法: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⑵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另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可用样方法;土壤小动物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趋光性昆虫可用黑光灯诱捕法。注意: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⑶抽样检测法,适用于微生物(如酵母菌)

8、排除法。达尔文运用排除法研究植物表现向光性的原因。

9、人工异花传粉的方法:①去雄,套袋。②传粉,套袋

10、确定某种激素功能的方法:①饲喂法,②切除注射法,③阉割移植法

11、确定传入、传出神经的功能:

刺激+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测定神经上的电位变化。

12、确定某一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①测交; ②该显性个体自交。

13、确定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的方法: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的杂交。②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

14、确定某一个体是否具有抗性基因的方法:

确定小麦是否具有抗锈病基因,用锈病菌去侵染,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锈斑现。

15、对比实验法: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例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求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对比实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6、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17、纸层析法: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18、活体染色法:观察线粒体。

19、光合作用实验材料及方法

(1)绿色叶片碘液染色 → 观察有无淀粉形成

(2)黑藻(水生植物)→ 观察气泡(即氧气)的冒出速度

(3)沉水叶圆片上浮法 → 观察叶圆片上浮速度和数量(气体变化)

(4)黑-白瓶法 → 测气体变化(如氧气)

(5)半叶法 → 测定干重变化

(6)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变化量 → 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速率。(7)同位素示踪→验证光合作用中O、C元素去向 20、光合-呼吸实验中、实验试剂及作用

(1)NaHCO3 → 提供二氧化碳(2)NaOH → 吸收二氧化碳(3)石蜡 → 密封(4)油层 → 密封 ⑸重铬酸钾 → 检验酒精 ⑹开水冷却 → 除去水中的气体

⑺碘液 → 检验淀粉

21、光合、呼吸速率的测定实验探究(1)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如图)①NaHCO3 溶液的作用:玻璃瓶中的 NaHCO3 溶液 保证了容器内 CO2 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 合作用的需求。②植物光合速率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右移的体积即是净光合速率。③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2)呼吸速率的测定(如上图)① 上图同样可以用于呼吸速率的测定,但要把 NaHCO3 溶液换成 NaOH 溶液,吸收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②植物呼吸作用的指标: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 CO2,CO2 被 NaOH 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毛细管内的水滴左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即是呼吸速率。③条件:整个装置必须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3)物理误差的校正

由于装置的气压变化也可能会由温度、气压等物理因素所引起,为使测定结果更趋准确,应设置对照实验,以校正物理膨胀等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如将种子煮熟,而其他各项处理应与实验组完全一致(包括NaOH溶液,所用种子数量,装置瓶及玻璃管的规格等)。

⑷不同生物用上述装置测呼吸的差别

①酵母菌或种子,有光无光均可,自变量: NaOH 与蒸馏水,以氢氧化钠与水作对照。若用含脂肪高的种子如油菜种子做测定实验,则液滴移动更明显(因其耗O2更大 ②动物:有光无光均可,再以氢氧化钠与水作对照,但不能区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③乳酸菌:不适宜,`因不耗O2,也不产生CO2

22、⑴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①光合速率 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②呼吸速率 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③原子途径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④细胞液浓度大小 质壁分离 ⑤细胞是否死亡 质壁分离 ⑥甲状腺激素作用 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⑦生长激素作用 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⑧胰岛素作用 动物活动状态

⑵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水中氧气 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②减少水中氧气 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③除去容器中CO2 NaOH溶液

④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 置于黑暗环境 ⑤除去叶片中叶绿素 酒精隔水加热

⑥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 给植株遮光 ⑦如何得到单色光 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23.孟德尔的实验方法(成功原因):⑴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⑵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⑷假说—演绎法:先提出问题,然后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24.类比推理法。萨顿根据类比推理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25.确定基因位置的实验设计

⑴杂交法: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某等位基因的位置,可采用“显性雄体×隐性雌体”作为最佳的杂交亲本组合。实际上,不管是通过某一性状辨别生物雌雄还是通过性别对子代雌雄个体性状的选择的探究题型,还是鉴定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 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的探究题型,还是鉴定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的探究题型,一律都选取“显性雄体×隐性雌体”作为最佳的杂交亲本组合,这就是伴性遗传的万能理论。

⑵调查法:在适当群体中,寻找某性状的个体进行调查,并统计该性状的性别比例。若雌雄数量基本相等,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具有该性状的个体,雌雄数量有明显差别,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具有该性状的个体,全是雄性,则相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26.探究性实验题常见错误归纳

⑴不明白实验原理是什么――科学性错误

⑵不会控制变量、观察与测量实验变化 ――缺乏方法性知识。知识上要明实验设计要遵循的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可重复原则,对照原则等,实际操作时先弄清实验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有哪些,再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那些要做不同处理,那些要做相同处理。⑶不明确实验材料和用具的作用――实验经验不足

⑷结果、结果分析、结论混淆――缺乏方法性知识,结果是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是对结果分析后得出的规律性的东西。

⑸不会书写实验步骤――表达方法不足。实验步骤一般从下面五个方面去考虑:①实验材料的选择、处理或制备②实验分组编号,设置对照③对各组实验进行相同或不同的处理④实验结果的观察与检测⑤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浅析高中生物实验中的“颜色” 篇二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 颜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71-02

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高中生的相关修养,帮助其更好的把握有关知识原理。生物学离不开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往往会利用各种试剂对有关物质展开直接染色或者形成有特定颜色的物质,从而对物质展开鉴定。

一、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颜色

生物组织中存在着具有还原性物质,利用这个特征能够还原一些物质,形成明显的颜色变化。(1)斐林试纸、班氏试剂与还原糖。生物中的葡萄糖、果糖以及麦芽糖等,其中带有还原性的醛基,因此被称为还原性糖。老师在展开此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把浓度为2.5mo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浓度为0.31mo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成斐林试剂,将两种物质相融合后,会立即生成浅蓝色的沉淀物质。氢氧化铜与葡萄糖混合后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铜沉淀,而葡萄糖本身氧化成为葡萄糖酸。高中生物老师在展开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解班氏试剂,告知学生此试剂通常运用于糖尿的鉴定,并向学生介绍配方。第一步,在400毫升的水中加入八十五克的柠檬钠与五十克无水碳酸钠。第二步,在五十毫升的热水中加入8.5克的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第三步,将硫酸铜溶液导入柠檬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均匀,如果产生沉淀可以过滤掉[1]。硫酸铜与柠檬酸钠溶液以及碳酸钠溶液混合时产生柠檬酸络铜离子,其与葡萄糖中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2)红矾钾与酒精。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乙醇,可以用红矾钾溶液进行鉴定,其分析式为K2Cr2O7,橙色的红矾钾在酸性的条件下被乙醇还原成为灰绿色的硫酸铬。

二、形成络合物显现特殊颜色

络合物是由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者多个相关分子与离子,以及具有接受孤对电子或者多个不定域电子的空位的原子或者离子,依据相关构造所产生的物质。这类物质能够形成光的改变,从而显现特殊的颜色。(1)碘与淀粉。高中生物老师在展开光合作用产物的过程中和研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过程中都可以利用碘来研究淀粉。老师在讲解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解淀粉与碘液的显色原理[2]。由于淀粉分子的特殊性,可以使得淀粉与碘产生淀粉与碘的复合物,从而显示颜色。通常大约每6个葡萄糖单位形成一组螺旋。当碘与淀粉融合在一起时,碘分子可以与淀粉分子相融合,大约每6个葡萄糖单位可以约束一个碘分子,整个淀粉分子可以约束许许多多的碘分子,这就形成了络合物,从而呈现蓝色。(2)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双缩脲试剂是一种偏向碱性的化学试剂,其主要是由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制成。在沉淀物中存在多肽的情况下,试剂中的铜元素将会与多肽出现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出现紫色的出现。双缩脲是由两个分子脲经过一百八十摄氏度左右加热,释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硫酸铜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凡是具有两个酰胺基或者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者通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些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三、酸碱度变化的颜色

(1)酒精在酸性条件下雨重铬酸钾反应的颜色变化。许多物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反应体系的酸碱度有关,通常酸性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重铬酸钾在强酸的条件下,其氧化性才可以氧化酒精,而重铬酸钾被酒精还原成硫酸铬,硫酸铬是灰绿色的,倘若在弱酸或者碱性的条件下,反应就无法有效进行。例如,高中生物老师在讲解此部分原理时可以结合实际,向学生讲解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驶。具体的方法是驾驶员所释放的气体会与经过浓硫酸处理的三氧化铬硅胶出现化学反应。而三氧化铬硅胶是一种橙色的化学物质。如果驾驶员所释放的气体中存在酒精成分的话,三氧化铬则会形成灰绿色的硫酸铬。(2)染色体遇到酸与碱的颜色变化。高中生物老师在讲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通常用龙胆紫溶液或者醋酸洋红溶液等碱性染色体对染色体进行作用,这些染色剂是用龙胆紫或者洋红溶解于醋酸溶液中配制而成的,配制之后的龙胆紫溶液呈酸性。老师在展开教学时可以向学生讲解其为何将龙胆紫溶液称为碱性染色剂[3]。碱性或者酸性染料剂的界定并不是由染料溶液的PH值所决定的,而是依据染料物质中助色基团电离后所带的电荷决定的。通常来说,助色基团带正电荷的染色剂为碱性染色剂,反之则为酸性染色剂。蓝紫色的龙胆紫与红色的醋酸洋红灯碱性染料的显色基团含有阳离子,可以与组织或者细胞中呈酸性的物质发生化学结合反应,使其染上颜色。

四、结束语

上述所描述的实验显色结果都是广大学生所熟悉的,然而对于其中的原理学生了解得并不充分。作为高中生物老师应当深入研究出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促进其建立知识体系,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把玉红.高中生物实验中的“颜色”[J].中学生物教学, 2015, (18), 55.

[2]杜淑萍.浅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步骤[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27), 115.

上一篇:优秀共青团员先进个人事迹下一篇:专业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