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俱乐部成功经营的关键

2024-09-02

健身俱乐部成功经营的关键(精选5篇)

1.健身俱乐部成功经营的关键 篇一

郑州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张利伟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谈法,从健身的经营总量与规模、营销方式、赢利状态以及对体育指导员的管理等方面,对郑州市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旨在为郑州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郑州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

作者简介:张利伟(1983-), 男, 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学。

健身健美市场是体育市场的组成部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居民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众多知名国际体育健身俱乐部机构和资深体育管理咨询公司也迅速的进入中国市场,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带来国际先进的健身俱乐部经营理念和卓越管理技能的同时,也使得国内的健身俱乐部竞争更加激烈[1]。如何使这一行业适应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和体育消费的新需求,构建合理、科学、灵活的发展机制,有必要对其进行调研分析,以促进更好的发展。

一、郑州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调查

笔者通过对郑州市20多家健身俱乐部进行了实地调查访问,从俱乐部的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教练员、会籍顾问,以及会员处获得各俱乐部第一手资料。

(一)经营总量与规模

根据投资总额,从调查中可以得出,郑州市的健身俱乐部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种(投资额少于100万元的为小型俱乐部,100万元-400万元的为中型俱乐部,大于400万元的为大型俱乐部)。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的健身俱乐部大部分为私营,经营模式以中小型为主。20.4%的健身俱乐部在400平米以下,62.6%在600平米左右,800平米以上的俱乐部占17%左右。大多数的俱乐部根据会员的健身爱好和特点相应地划分器材区和健美体操区,条件好一些的才配有游泳池、网球场等。

从面积的分布上来看,器材区的面积小于健身体操区的面积,主要是因为女会员相应多些,而且女会员更喜欢健身操等课程,且女会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在调查中还发现,因为绝大多数的健身俱乐部都位于闹市区,主要是为了利用人文地理等条件吸引更多的会员。但场地一般都是租来的,且实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许多的健身会员对俱乐部的对通风、器材的配置及休息环境都不太满意。

(二)营销方式

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1)会员制。根据接受健身服务时间的长短、类型的差异,消费者交纳一定数额的训练费或会员费,便可以在有效期内,使用该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所有器械,参加各类健身操课程。会员制不仅对加快回收投资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稳定顾客来源、形成家庭锻炼氛围、密切人际关系都有好处。(2)购买活动卡。体育健身俱乐部除了设置了月卡、季卡、半年卡、年卡之外,一般还提供次卡服务,时间不作限制,以方便那些不能坚持来的顾客。有些俱乐部还有学生卡、家庭卡、情侣卡、老年卡、团体卡和多年限会员卡等[2]。

(三)盈利状况

俱乐部的盈利即消费者支付的费用与俱乐部成本之间的差额,如何可以让消费者支付更多的费用,如何降低俱乐部的成本,如何可以使这样的差额最大化,是一个体育健身俱乐部实现经济上良性循环的根本问题。而要想使得三者兼备,就要推行科学化的管理[3]。

通过对郑州市20多家健身俱乐部的调查访问,发现45%左右的俱乐部可以实现基本的盈利,但运转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是有少数几家连锁的健身俱乐部的盈利状况较好;40%左右的健身俱乐部基本维持运转,没有什么太大盈利;而15%左右的俱乐部则处于运转不畅、支出大于收入的状态。

二、郑州市体育健身俱乐部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层水平普遍不高

管理阶层一般都是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由教练员兼任管理人员,二是行外的投资人。从调查访谈结果来看,教练员出身的管理者往往对健身知识和信息相对了解,但缺乏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而投资者出身的管理制虽然具有营销管理能力,却对体育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情况不甚了解,造成了这一类俱乐部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训练的系统性、对员工缺乏科学管理、对会员没有跟踪监测制度和保健手段以及对训练的个体缺乏针对性。这种情况会导致会员流失快,训练

效果差,并会有伤害事故发生,从而使部分俱乐部难以维持生存。

(二)教练员素质水平低且流动频繁

健身教练是推广科学健身的传播者,是健身中心的核心,健身教练员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健身者的锻炼效果、心情和兴趣。调查发现,郑州市健身俱乐部对指导员没有健全的指导员等级管理体制,某些指导员是未经过系统的培训,甚至连上岗证书都没有,仅凭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参与到这个行列,他们的专业往往与体育、舞蹈及其他专业有关。

(三)会员流失严重

很多俱乐部管理制认为,会员只要交了钱,来不来没有关系,不来反而减少了俱乐部的开支,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俱乐部应该多尝试开展一些新的活动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会员,这样让会员感觉到俱乐部花样多,也能在诸多活动中放松,体验人生的快乐,还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例如举办会员生日派对,户外拓展运动,周年庆等,如果俱乐部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参加的会员也会不断地增多。

三、郑州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策略

(一)明确健身俱乐部的市场定位

任何一个健身俱乐部都不可能很全面领先,成功的企业必须对适合自己的目标人群、核心价值以及健身特色进行明确的界定。根据自己内部的条件锁定目标人群,建立属于自身的健身品牌。制定一个激动人心的业务目标往往成为激活俱乐部的经营战略,使管理者更有计划的去经营俱乐部,也使消费者可以亲身去感受俱乐部所拥有的激情与活力;对工作人员而言也不仅仅当作一份工作来做,而是使他们拥有更多热情使俱乐部充满着活力[4]。

(二)开展多种经营

每个健身俱乐部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多种渠道搞活经营来增加俱乐部的收入,才有实力提高员工工资,吸收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指导人员和管理人员,健身俱乐部不仅开展健身、健美这一类经营,还可以开设足疗、桑拿、游泳等项目:举办表演、比赛、培训自己的代表队;举办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经营饮料食品、小吃、服装,为会员提供方便;出租场地设备等等经营方式。

(三)加大力度宣传,树立品牌,促进健身观念更新。

俱乐部应该扩大对外宣传的力度,采用多种营销手段与媒体结合介绍自己优质的服务和丰富的经营项目;深入居民社区,让更多的人了解俱乐部,吸引更多的人到俱乐部来进行消费;凭借电子网页浏览功能,在网上发布各类信息,在全

球范围作广告宣传,吸纳会籍顾问,向广大员工或者社区居民推行销售会员卡。

(四)收费标准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目前,各个俱乐部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高档的健身会所也越来越多。因此,健身俱乐部应尽量做到价格合理平民化,指定其价格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从目前我市的收入情况来看,高收入的人群毕竟是少数。对于经营者来说一个俱乐部的“人气”就是效益,如果能够举办一些中档或高档的经营项目,把收入在中等或者中低等的消费者都吸引进入健身俱乐部,对健身行业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五)培养和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

在目前我国健身教练员缺乏的情况下,除了要求教练人员加强自身的素质学习外,可以采取“请进”国外有名气的健身教练或者专家到场进行讲解、指导,对教练员进行专业水平的培训和提高,这样不但能达到提高教练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广告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爱民 余卫平董伦红.深圳市建设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建议[J].体育学刊,2006,(7):44~46

[2]王丽秀 马存锋.健身俱乐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2007(1):18~19

[3]朱红,张荣魁,王润斌.黑龙江省滑雪休闲旅游市场消费阶层分析与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06(4).[4]胡春旺,卢锋.城市休闲体育消费调查及发展对策分析[J].成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2.健身俱乐部成功经营的关键 篇二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会员制,服务体系

自1987年我国第一家健身俱乐部“北京利生健康城”诞生到现在,我国的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已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进步,至今已初具规模,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与规模,特别是在一些管理细节上的探讨与研究,是这一时期俱乐部经营者们都在摸索和研究的问题。笔者也基本上是我国健身俱乐部的首批参与者、实践者之一。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深切地体会到在俱乐部的经营中,服务才是俱乐部生存、发展的基石,俱乐部所有经营与管理工作的着力点都归拢在提升服务质量上。据此,笔者尝试着将自己10多年的经营体会作一个小结,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与大家共勉。

1 国内外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与经营概况及其比较与分析

1.1 欧美等国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与经营概况

健身行业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个行业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和行业特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众体育尤其是以健身和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健身俱乐部迅速发展,健身俱乐部消费真正实现了平民化、普遍化和生活化,大众健身行业有了产业地位。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后发的健身行业已在产业规模和产值上超过了先发的竞赛表演业,而成为全球体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这些健身俱乐部除了可以为健身会员提供先进的健身设备和舒适的健身环境等“硬件”设施外,还提供许多科技含量较高的“软件”服务,如:提高对会员的吸引力,为会员提供包括形式多样的锻炼方式、私人教练、私人营养师、心肺功能监控、健康档案管理等等服务;帮助会员树立健康的健身观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挥最大潜能等;包括会员身心健康的各个方面的管理与监控,为会员提供全方位、多层面的细致周到的服务。并使这种服务深入到会员与俱乐部从业人员的心底,为健身俱乐部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1.2 我国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与经营概况

虽然健身俱乐部这种健身的商业经营方式传入我国只有近20年时间,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转变,“花钱买健康”也逐渐被国人所认可。健身俱乐部的数量和规模都有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健身俱乐部的数量成几何式增长。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健身的消费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明显高于全球20%的平均速度。在申奥成功之后,我国的健身业更加迅猛发展,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产业的质量有所改善,产业的效益也明显提高。但与欧美等国家的健身俱乐部相比,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仅从规模来看,就有约60%的健身俱乐部的会员人数仍处在不足1000人的水平,并且绝大多数俱乐部是单一的、小规模的独立门市经营;只有约10%的健身俱乐部为连锁式经营。从形式上看,既有承袭欧美的中规中矩形俱乐部,也有以个人魅力为召唤的明星型俱乐部,更有不少健身俱乐部以“服务”取胜、以“价格”为经营优势。从经营的经济效益看,迄今为止,我国的健身俱乐部大部分为微利或持平。所以,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与壮大目前正处于一个分水岭的关键时刻。在走过健身行业建立和发展的最初历程后,俱乐部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长期吸引健身会员,也就是如何发展新会员、稳定老会员,以及有效遏制优秀的管理和教练人员流失,特别是如何建立会员制服务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各俱乐部管理层所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些方面的问题所凸显的将是俱乐部今后生存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3 国内外健身俱乐部概况及其经营状况的比较分析

欧美等国的健身俱乐部在200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其完善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除了可以为健身会员提供先进的健身设备和舒适的健身环境等“硬件”设施外,还提供许多科技含量较高的更加全面的、深入的“软件”服务;俱乐部的经营状况已经使健身业在产业规模和产值上超过了竞赛表演业,而成为体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而在国内,虽然健身俱乐部发展迅速,特别是人们的健身理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健身消费以30%的速度递增。但俱乐部在规模上、形式上、效益上仍与欧美等国形成较大差距。这与双方在“硬”、“软”件及其进一步的服务档次上存在着巨大差异是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的。但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健身俱乐部行业的不断壮大与竞争的不断激烈,必然会导致俱乐部的管理与服务不断完善,其行业规则也将日趋成熟,其经营也必然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 建立健身俱乐部会员服务体系是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

2.1 公平、一致、可靠是发展新会员、留住老会员以及建立良好的会员服务体系的先决条件

笔者在长期的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做到公平性、一致性、可靠性是搞好会员服务的先决条件。所谓公平性,就是要诚实平等地对待全体会员,绝不能厚此薄彼,应该尽可能地做到无论是新会员还是老会员都应该是一视同仁。所谓一致性,就是俱乐部的规定必须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杜绝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项目套用不同的规定。最好是能够把规定与俱乐部的文化特色相结合,使会员不仅能够从员工那里享受到优质的服务,而且还能从这种服务中体会到俱乐部的文化品位。所谓可靠性,就是俱乐部的所有承诺必须能够兑现,绝不能因为任何理由而使承诺不能兑现而失信于人。只有这样,才能让会员对俱乐部保有充分的信任。

2.2 自然真实的微笑服务是俱乐部员工的基本功

自然真实的微笑是每一个员工每一次接触会员并为其提供服务的重要基本功之一。这种基本功能够渗透到每一个会员的内心深处,让他们对俱乐部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亲切感。要使俱乐部所有员工做到自然真实的微笑,就要努力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基本素养、培养员工与会员之间的真实感情,同时也必须让全体员工明白微笑是必须的。要求员工必须做到真实自然的微笑服务,并把它作为员工服务会员的一项基本功来加以落实。

2.3 对健身俱乐部会员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

健身俱乐部会员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是及时性:即俱乐部的所有信息必须及时让所有会员知道。如课程表的安排必须及时提供给会员。二是便利性:即尽可能地为会员提供最佳便利课程时间段安排。如俱乐部必须在会员方便或愿意的时间段为他们提供服务,价格也必须是他们能够承担的范围。三是专业性:俱乐部必须具有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管理队伍、后勤保障队伍和工作服务人员队伍,要注重对他们的培养和提高。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面的会员的不同需求,才能更好地树立俱乐部的品牌形象。四是周到性:即俱乐部的服务必须考虑到会员进入俱乐部到走出俱乐部期间所会遇到的所有问题,并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如浴室的热水水温、健身区域的环境、整个俱乐部的文化氛围等。

3 培养一支优秀的教练团队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

健身教练是健身俱乐部的核心支柱,一个优秀的教练团队对俱乐部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服务好会员的关键。但是,俱乐部教练的正常流动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俱乐部的管理者,如何做到能保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教练员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考验每一个管理者的协调能力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作为管理者,如何做到培养、关心、用好每一个教练员,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俱乐部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这就涉及到要保持教练员队伍的稳定,也就是要能够使教练员留得住。在俱乐部的工作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即事业、感情、待遇。也就是做到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3.1 对教练员队伍流失原因的归纳与分析

3.1.1 随着健身市场的高速发展,各俱乐部都很注重对教练员队伍的争夺与占有。目前,健身市场仍还处于起步阶段,健身市场的不饱和状态为健身俱乐部运营商提供了优良的机遇,每一个运营商都想抓住这个机遇,树立自己独特的领先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于是,各健身俱乐部运营商都在尽自己最大能力来圈占市场。于是,在健身俱乐部蓬勃发展的背后,便有了对健身教练的激烈争夺,这种争夺导致了健身教练的流动。

3.1.2 利益冲突是教练员队伍流失的最大动因。在对健身教练的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教练跳槽是因为新俱乐部的收入比原俱乐部要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的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而这一话题也正是衡量俱乐部经营规模与经营状况的重要方面。

3.2.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练员管理与评价体系

一个优秀的健身教练需要有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需要系统学习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体育理论、营养学、教育心理学及专业技能;需要拥有较强的沟通技巧与推销能力。所以一个优秀的健身教练并不是目前市场上的健身教练培训机构几天的培训所能达到的,他需要时间的积累与经验的丰富。因此,对于教练员队伍的评价应尽可能的做到全面、科学、合理,并不是仅仅依赖暂时的工作业绩所做出的评价。

3.3 做好健身教练的培训与职业规划

利益只是教练们追求的重要部分之一,而不是全部。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很多的健身教练选择跳槽并不是因为收入,而是认为公司的发展环境不好,对员工不够重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都充分说明,员工更愿意为那些能给他们以指导的公司服务。留住人才的上策是:尽力在公司里扶植他们。在信息市场中,学习绝非空耗光阴,而是一种切实需求。正如某健身俱乐部所坚持的:“每个员工都希望不断地发展,公司有发展空间,他就会留下,没有就会离开。要留下他们就要给他们一个发展机会,让他们看到确确实实的前途。”并将其教练员细分为很多的等级,教练的经验、业务发展或客人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上升一个等级,享受相应的待遇。

3.4 努力营造俱乐部全体员工的互信机制,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创建信念管理型俱乐部。信念管理型俱乐部是指俱乐部拥有一套由员工个人持有的关于员工和俱乐部之间互相认同的信念。例如,员工可能会认为他已经被俱乐部许诺将有竞争优势的工资、提升机会、职业培训和丰富化工作等,在员工心中作为平等交换的将是为组织发展贡献自己的精力、时间、技术和真诚。这是一种隐含的、个性化的、非正式的文化管理。而信念的缺乏是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俱乐部管理的实际操作中,俱乐部要将自身的经营信念灌输到每一个教练心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忠诚的教练群。俱乐部也要牢记:忠诚是双方的,要求手下的健身教练们忠诚,就要有高度忠诚的管理者。试想如果一个俱乐部的高层管理者没有人格魅力,待人处事都不忠诚,他手下怎么会高度忠诚呢?

3.5 努力搭建一个教练群体的互动平台

成立教练论坛,促进教练之间相互交流。让部分教练承担组织、培训其他教练的工作,提高其参与的成就感等都是提高教练忠诚度的很好的方法。

健身教练被称为健身俱乐部的名片。一个优秀的健身教练可以为俱乐部带来并留住大量的会员,而在健身行业中,会员卡费的收入,恰恰是俱乐部的主营业务收入。因此,留住教练,特别是留住优秀的教练,建立自己的忠诚教练群,是俱乐部赢利的关键。

总之,要想经营好一家健身俱乐部,其核心是服务。俱乐部的所有员工都是服务者。只有对俱乐部会员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才能使俱乐部运转正常。俱乐部的管理者与经营者应该紧紧围绕服务这个主题,打开思路,想尽办法来提高服务质量,使健身俱乐部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壮大。这种发展和壮大的目标依旧是为俱乐部会员提供更加先进和优质的服务。这是一个发展的后浪推动前浪的关系,也是一个辨证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值得我们每一个健身俱乐部管理者和经营者深思与重视。

参考文献

[1]柳伯力,李万来.体育产业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张保华.现代体育经济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3]张贵敏.体育市场营销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健身俱乐部成功经营的关键 篇三

摘要:张家口市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存在着管理、经营和消费等方面的不足之处,笔者采用资料调查法、网站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俱乐部的经营项目、价格、经营者和消费者等因素多层次进行分析。张家口市体育健身俱乐部在经营管理和运作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条件、管理的不足和消费者观念的不同,在运营效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张家口市 体育 商业 健身俱乐部 管理 经营项目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006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了张家口全民健身中心等六家健身俱乐部为研究对象,这六个研究对象有些是在网上查询得到的信息,有些是通过查阅资料,全都符合研究条件的规定。

2.研究过程和方法

(1)资料调查法

国内外论文上有许多关于体育运动在健身俱乐部等方面的资料和观点、看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引用,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网站调查法

笔者在网上查阅了各个健身俱乐部的资料,了解了关于它们的简介、健身项目和发展经过,其中张家口全民健身中心为市管全额单位,通泰健身俱乐部、奥林健身中心作为私营单位其规模和资金比较雄厚。

(3)访谈法

通过与张家口市通泰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者交流和研究,对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内容和资金渠道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并且在交谈的过程中,还指出了目前健身俱乐部在观念和管理等方面疏忽和漏掉的一些环节,纠正了健身俱乐部的理念,指出了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方向、消费层次以及消费人群。

二、研究结果

1.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资金来源单一,有些体育健身俱乐部还是多为集体体制或者国有体制,资金来源死,管理相对来说也比较僵化,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私营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要高度重视私营制经济给俱乐部带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2.体育健身俱乐部规模的划分基本是和注入的资金有关,小型健身俱乐部的投资在50万元以下,中型健身俱乐部的投资额度在50—500万之间,大型健身俱乐部的投资额度在500万以上,而只有具备2000万以上的投资资金才能被称为超大型的健身俱乐部。一般来说,健身俱乐部的管理模式也和它们的规模有着关系,小型俱乐部的管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大型和超大型的俱乐部在经营和管理起来就比较复杂,它们的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统一进行研究和对待。

3.收费方式普遍采用会员制。会员在缴纳费用之后,就享受该健身俱乐部的健身活动,并且可以在其他连锁店享受同等待遇。会员卡按照顾客的需求,可以分为月卡、季卡、年卡等各种形式,随着会员卡一起提供的还有捆绑在一起的消费优惠卡、享受更多附加服务的贵宾卡和vip多年限贵宾卡。

三、总结影响张家口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因素

1.经营者和消费者。根据调查,大、中型张家口市从事体育建设俱乐部事业的人每个俱乐部内分布在20—35人之间,其中,技术人员大约占一半,管理人员占三分之一,剩下的为其他人员,超过半数的人拥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在教练员中83%受过各种培训,符合健身教练员的资格。管理人员有的是运动员出生,有的是学经济的人才,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明确;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健身俱乐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还改变了他们不正确的生活方式。体育健身活动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余,健身消费成为他们生活消费的一部分,不断影响着他们。

根据对俱乐部经营人员的采访和研究,得出结论:制约健身俱乐部发展和提高水平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消费者收入水平。第二,群体体育意识。第三,服务内的管理理念,除此之外,会员的消费水平也是影响俱乐部消费的一个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收入水平各不相同,收费较高,俱乐部对于部分人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

2.俱乐部硬件设施。场地器材是体育健身的物质保证条件。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需要在运动的同时加以运动器材和设施配以辅助训练,场地器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运动练习和器材设施配合好,才能发挥俱乐部健身的强大作用。

3.其他原因。张家口市的俱乐部健身市场起步晚,各方面的条件还不太完善,从经营者的方面来说,经营者管理能力低下,管理经验不足;从政府机关方面的政策来说,对健身俱乐部的管理和政策还没有完全制定出来;从消费者的方面来看,群众的适应能力和健身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对健身还没有一个统筹规划和正确的认识。总而言之,张家口市的健身俱乐部不论是从政策上、制度上,还是群众基础上都缺乏必要的规范和保障;俱乐部条件设施简陋,注册门槛太低,有关部门没有得力的制约措施。

四、总结

1.张家口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规模偏小,投资额集中在80万元以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体育健身俱乐部大多数采用会员卡收费,并根据消费人群的不同特点,价格档次也各不相同。会员制有利于健身俱乐部的长远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消费。

2.从不同角度看影响俱乐部长远发展的因素各不相同。从整体来说,经营者应该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健身态度等方面对消费者进行健身积极性的调动和提高,鼓励消费者加入到健身俱乐部的阵营中。

3.健身俱乐部的选址、地理位置的选择很重要,一个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得是否完善,跟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地址选在哪里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地址比较偏僻,就要用价格优势和更多的优惠条件来吸引不同的人群前来消费,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4.目前,大多数的体育健身俱乐部都承担着国民健身的部分功能,只有充分发挥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作用,才能让俱乐部的功能达到最大化。如何使消费者心甘情愿地走进体育健身俱乐部,达到增强国民身体素质的目的,是经营者、管理者和政府部分共同的任务和职责。经营和管理者应该加强头脑中的管理观念,把健身俱乐部中的各个职能落实到实处,敏锐捕捉市场信息,掌握市场规律,刺激消费者消费。对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和各方面的层次方面给予正确的灌输和培养,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的大潮中。

参考文献:

[1]徐坚白.俱乐部的经营管理[M].辽宁科学出版社.

[2]梁小民.经济学大词典[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

[3]波格列泊诺伊.俱乐部中的生产技术宣传[M].光荣出版社.

[4]史国才.对我国体育健身服务价格的经济学研究[J].体育学刊.

[5]张雪飞,丁锡琪,孟越.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定价与经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4.健身俱乐部成功经营的关键 篇四

一、绵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现状

通过对绵羊市体育局局长的访谈, 查阅体育局的部分文件资料, 走访部分健身俱乐部, 可以了解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的大致情况。

1.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从事体育健身经营的有国有、集体、私营、联营、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等多经济性质。但集体经济性质中实际上是戴“红帽子”的, 名为集体实为私人经营。联营者实际上多数是私人与企业或事业单位联营的, 其中多是挂靠在街道文化中心等集体单位, 采取合伙入股的方式, 独立经营, 自负盈亏。私人经营已成为体育健身娱乐业的主体。在体育健身娱乐行业中的国有成分, 大都是体育局所属体育场馆兴办的, 实行职工集体或个人承包经营。

2. 经营规模大小不等。

从体育局局长的谈话和文件资料中可以看出:在资金的投入量上, 投入在50万以下者约占一半, 投资在1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者约占五分之一, 投资较大的是南河体育中心、九州体育馆和火炬大厦;在经营面积上, 室内面积平均为500平方米, 室外平均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室内经营面积最大的达3万平方米, 以室内为主与以室外为主的体育健身娱乐场的比例大致为3∶1。每个经营场所的从业人员数量与其经营规模大小有关, 从几人、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 平均每个经营场所从业人员20人左右, 平均每一体育健身娱乐场所每天消费者人数为80人, 有些项目的日消费人数为个位数。从资金投入量、经营场地面积大小和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大体可反映出体育健身场所的经营规模。

3. 经营项目多样。

据调查, 现有体育健身娱乐场所的经营项目涉及台球、保龄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气功、跆拳道、瑜伽、射击、射箭、健身健美、体育舞蹈等众多项目。按经营场所的数量的多少来排名, 依次为器材健身、体育舞蹈、台球、网球和保龄球。其他项目数量较少。从事单一项目经营的有三分之二, 在单项经营和综合性经营中都有一些是附属于大的饭店、宾馆, 经营单个项目的企业其经营规模差异颇大, 有台球、乒乓球房等小型活动场所;有游泳池、保龄球馆、健身健美中心等中型活动场所;综合型经营场所多为乒乓球、网球、台球、羽毛球、轮滑、健身健美及舞厅等不同项目的组合。

许多大中型体育健身活动场所经营上的一个特点就是集健身, 娱乐、消遣为一体, 既有健身健美活动场所, 又有舞厅、桑拿浴、咖啡厅, 茶厅, 餐饮等经营项目, 还有配套的影视书刊室, 可以满足消费者健身健美、娱乐休闲、消遣、交友聚会的需要。

4. 设施档次不同。

按照其建筑装饰的豪华程度, 设备的先进程度及服务的水平, 健身娱乐设施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虽然在调查中难以做出准确的分类统计, 但大体可描绘如下:高档设备和健身器材大都为国外进口, 投资费用大, 装饰豪华舒适, 提供的健身娱乐休闲项目多, 可将健身, 健身与其他体育锻炼、娱乐、消遣活动结合在一起, 组成综合性、多功能健身娱乐的高消费体育活动和休闲场所;中档类一般来说是设备及辅助设施比较齐全, 场地面积较大, 环境优雅, 服务项目较多, 活动内容丰富, 收费比较合理, 能较好地满足消费者健身健美方面的需要;低档类功能比较单一, 场地设施简易, 服务项目少。但由于费用便宜, 比较实惠, 活动地点就近方便, 受到一般消费者的欢迎。

二、绵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 部分项目增长过快。

由于前几年需求的增长, 经济效益较好, 部分项目回报率高, 但许多投资者在对市场缺乏调查情况下就一哄而上, 大量投资, 造成供给过剩, 导致行业内竞争激化, 经济效益下降, 经营困难, 例如, 一向被视为“贵族运动”的保龄馆增长过快, 供应明显超过需求, 除少数球馆经营状况较好外, 大多数处于微利保本和亏损状态。

2. 定位偏高, 项目结构失衡。

我国体育健身娱乐设施最初出现在大城市的大饭店、宾馆及深圳特区等地, 是适应对外开放需要而配套建立的, 基本上是“贵族化”的。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出现了“平民化”的倾向, 但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 仍然定位偏高, 主要表现是消费价格高。调查中, 回答影响市民参与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原因时, 有半数以上的人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因素是工资低和体育健身娱乐消费价格高。在现阶段大多数人对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经济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这一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 经营者在立项、定位以及确立经营策略时必须考虑这一现实情况, 避免定位错误及盲目上马带来的经营风险和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与定位偏高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项目结构失衡。目前商业健身俱乐部市场的经营项目大都以健身健美、保龄球、游泳、网球、台球为主。如何加强对大众喜爱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经营项目的开发, 使经营项目从保龄球等贵族项目向大众化项目扩散, 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 经营手段落后。

各场所的基本经营手段相差无几, 虽然有的场所刻意求新, 别出心裁, 构思并采取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有效营销手段, 收到一定的经营效果。但是调查结果直观地显示, 商业健身俱乐部的营销中, 比较原始的一般性手段居于主导地位, 处于比较原始和随意的水平。尤其是一些传统体育的健身娱乐项目更是如此。具有健身娱乐专业特色的营销手段和渠道, 尚未得到普遍推广。尽管各场所都不同程度地推行专业性的俱乐部会员制, 但不少场所只是流于形式, 停于表面, 充其量是一种打折优惠的形式, 既没有为会员组织有关的系列活动, 也没有规定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没有领会到会员制的精髓。而且目前大部分场所使用的经营手段基本上是被动性的手段。

4. 缺乏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调查结果表明: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其他人员的比例较均衡但是经营队伍的文化素质偏低;消费者选择体育健身娱乐场所的标准, 服务质量仅排在合理价格之后。各场所的经营管理者, 除了一部分是运动员出身外, 大部分既不是体育专业人才, 也不是经济专业人才, 而对体育经营性场所的经营者来说, 应该是懂体育、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技术指导者则多是退役的运动员, 这些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比较扎实的, 但其他方面的知识普遍比较缺乏。

三、对策与建议

1. 加强宣传, 培育体育消费市场。

政府和体育局以及各经营场所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板报、宣传画等多种媒体, 尤其是电视效应, 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和教育, 强化市民的健身意识, 在市民中树立起“花钱买健康”的观念, 指导市民正确地消费, 使市民认识到体育健身娱乐不仅是一种消费, 也是一种人力投资。

2. 改善服务结构, 开拓经营领域。

要使经营持续发展, 必须延伸、扩展我们的体育服务范围, 多进行市场研究、市场细分, 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 明确自身定位, 满足部分体育消费者的某一特定需要或偏爱, 树立起自己的体育产品特色和体育服务形象;要注重多种经营和多项目的开发, 借鉴国外趣味性强的健身娱乐项目和设施的同时留心挖掘市民间传统的健身娱乐项目, 扩大健身娱乐市场规模, 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健身娱乐需求, 并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加强内部管理, 改善服务质量,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以吸引更多的人进行体育消费。目前, 经营性的体育健身行业的经营者却很少涉及这些领域, 没有办这些自己该办的事, 没有去赚这些可赚的钱。

3. 准确消费定位, 服务面向大众。

真正能承受体育健身高档消费的人是非常有限的, 大众化的体育消费才是体育健身消费的主体。作为买方市场的市民需要的是一个与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市场, 在经营中注重市场调查, 了解消费需求, 把握消费者消费水平的变化动态, 遵循健身娱乐市场的客观经济规律, 尤其是要处理好决定市场流通的关键定位点棗适宜的价格和为大众服务的指导思想。经营者只有制定合理的价位, 提高自身的水平及经营水平, 才能不断地扩大市场和稳定地占有市场。否则, 经营者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北。因此, 体育健身娱乐业只有降低服务的档次, 面向大众服务, 才能找到真正的市场。

4. 注重培养体育经营人才, 提高服务质量。

体育健身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经营者的数量和质量。经营效益的高低关键在于经营者的素质。因而各经营单位要打破部门界限, 多渠道全方位发展和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体育经营人才。可以利用体育学院、财经大学等高校的教育资源对现有体育健身娱乐场所经营者进行培训, 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经营能力, 还可以大胆从经营市场选择一些急需的经营人才, 广纳天下贤士, 力争体育健身娱乐业队伍在年龄结构, 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上有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2]汤赵宇等:我国健身娱乐市场经营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武汉体院学报, 2002.1

[3]于振峰: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0.3

[4]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 2003.1

5.健身俱乐部成功经营的关键 篇五

哈尔滨市健身俱乐部历经近30年的发展,从原来功能单一的几家健身房到现在拥有一百多家功能齐备的大中小型健身中心,实现了量和质的飞跃。而现有的研究发现,国内健身俱乐部的硬件设施已经能和国外俱乐部媲美,但最大的差距在软件,也即经营和管理上的差距,哈尔滨的健身俱乐部也不例外。本研究立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哈尔滨市健身俱乐部的微观经营管理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促进哈尔滨市健身俱乐部管理机制的完善,以提高运营效率和获取相应的运营效益。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对哈尔滨市健身俱乐部整体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哈尔滨市高、中、低三种档次有代表性的健身俱乐部12家为个案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学习了专门的经营管理理论,掌握了健身俱乐部的管理机制信息。

2.2.2 访谈法

走访了12家健身俱乐部的主要经营管理者,获取了俱乐部经营管理的一手信息。

2.2.3 实地调查法

深入各健身俱乐部对其管理机制的实施情况进行访谈式调查, 并且获得了真实的一手资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教学服务管理分析

健身课程和服务是俱乐部的主要经营产品,其好坏直接影响俱乐部的收益。从教学计划管理来看,调研的俱乐部均采用总教练负责制。从操课内容设置来看,高档健身俱乐部集体操课主要由中、外流行健身课程构成,如印度瑜伽、欧美街舞、肚皮舞、器械操、舍宾、普拉提等。中档健身俱乐部一般设有有氧操、瑜伽、普拉提、街舞、拉丁舞等,有氧操占到了总授课内容的60.4%。而形体、芭蕾、瑜伽和普拉提所占比例不高。低档健身俱乐部主要以有氧健身操、垫上操、形体练习为主,其他内容少有涉及。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有些俱乐部紧跟时髦,忽略了消费者的健身实际,而有的内容安排单一,常年少有变化。

对于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评价,除个别中高档健身俱乐部建立完备的评价机制外,仍有不少中档和低档健身俱乐部管理松散,随意性大。众所周知,教学质量管理主要评价教练员的编操水平、教学艺术、服务意识。哈尔滨多数教练员操化课内容丰富、动作新颖,但从健身者运动中的表现和课后反馈以及从专业的眼光来看,其运动量、运动强度的安排违背了运动生理心理负荷曲线。另外,多数专职教练与会员的交流、沟通频繁,及时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占教练总人数一半以上的兼职教练与会员的课前课后沟通欠缺。

3.2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在作为企业的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走访中发现:哈尔滨市部分中、高档次的健身俱乐部人事构架较齐备,均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然后由总经理聘请技术总监,再由技术总监招聘教学人员。而低档次俱乐部人事机构设置相对简单,有的仅设了前台人员负责财务、销售和服务,而总经理、总教练一人兼之。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作为俱乐部经营主体的教练员和服务人员的管理上,尤其是对教练员的培训管理。对教练员参加培训情况的调查显示:每半年参加一次培训的仅5.35%,每年参加一次培训的占13.33%,而两年培训一次的占34.15%,竟有33.07%的三年才参加一次培训,更有14.1%的没有参加过培训。从培训形式来看,除了行业协会举办的数量有限的培训和个别高档次俱乐部自行组织的培训外,多数教练员都是通过电视、网络或光盘自学更新了技能内容。从培训的内容来看,目前培训的重点在于短期内教给教练员很多的操化内容,而对于科学编排知识与技巧和科学指导会员如何健身方面的知识少有涉及。

3.3 营销管理分析

营销管理是俱乐部经营的主要环节,手段的采用因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和俱乐部的自身特色而异。目前,哈尔滨市健身俱乐部营销多运用短期会员制的销售形式,重视卡的推出类别,均设有年卡、半年卡、季卡、月卡、次卡;中高档俱乐部还设有贵宾卡、金卡、银卡;个别俱乐部推出了亲情卡、家庭月卡、双休日卡及情侣卡等;还有的设有学生卡、老年卡等。

从营销现状中发现,多数俱乐部注重产品的宣传和推销,主要通过价格的竞争以获取顾客,注重大量的营销手段的齐头并进,忽略了对销售产品特点和营销目的的正确分析,更忽略了对自身品牌的分析和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的研究。这种只兼顾某一侧面的营销手段,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

3.4 品牌管理分析

品牌形象对作为市场主体的健身俱乐部在目前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作为一种企业行为,中高档健身俱乐部的运营管理机制将遵循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调研发现,哈尔滨多数俱乐部品牌管理意识不强,概念模糊,仅有4家高档俱乐部注重通过连锁经营来增强品牌形象;有3家俱乐部看中服务质量的提高对品牌形象树立的重要性,也有俱乐部认为改善健身环境尤其是硬环境也能树品牌形象,但多数小型俱乐部没有意识到品牌培育的重要性。

哈尔滨市多数俱乐部硬件环境设施和软件服务内容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色项目和特色服务,盲目上马现象严重,缺乏品牌意识的建立。少有俱乐部注重从整个健身行业的特点出发,致力于提高俱乐部的声誉,树立行业内品牌,以达到培育健身市场,共同打造健身这块品牌的大局意识。

4 结论与建议

1.严格教学服务管理

良好的教学服务是培养健身俱乐部忠实顾客的根本[1]。首先,教练员要在课程开发上下工夫,加强教学研究,关注东西方健身前沿知识,结合本地和本俱乐部特点,创新更多的特殊健身课程,并将交叉学科的知识运用于健身指导中,满足学员不断变化的健身需求和解决健身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加强教法研究,将健身引导成为一种时尚[2]。努力将原本单调的运动变得好玩,改变会员因课程枯燥不能坚持而大量流失的现状,使其在迎合会员各异的健身需求的前提下又不失引领健身时尚的风范,让会员意识到“花钱买健康”的真谛。其次,教练员是会员在俱乐部接触得最多的服务人员,注重细节服务,做到课前、课后留出时间解决会员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帮助会员及时处理健身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树立人本化服务意识,力争每次课介绍一个健身小常识,消除会员的一种健身误区,做到差异化服务。

2.规范人事管理

俱乐部人事管理制度建立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俱乐部的运营效果。各俱乐部应立足自身实情设置人员构架。中、高档俱乐部应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分工,保证俱乐部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低档次俱乐部可视情况而定,应有保证俱乐部正常运行的人事构架。就教练员的管理而言,建议制定符合本俱乐部运营实际的教练员管理措施,加强培训力度;建议各俱乐部立足健身人群的特点和俱乐部发展的总体规划,本着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专门人才。可以采用送出去、请进来和自己培养等方式,且不能错失与地方相高校联合培养的机遇。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不能忽视对教练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服务意识、教学技能和与会员交流沟通能力等的全面塑造,更不能忽略与健身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的培训力度。

3.强化营销管理

健身俱乐部在确定自己服务和销售对象时要有充分的市场调研,不能一概的都是面向大众,要细分市场[3],体现俱乐部的经营特色。建议俱乐部的销售部门加强调查和研究,创新营销方式和手段,注重关系营销方式的多元化应用。立足现有基础,加强俱乐部与客户间的关系营销,建立、保持并加强与俱乐部会员的良好关系,在日常的服务中与之加强联系,留住已有会员;加强俱乐部间的横向联系,结成企业联盟,共同开发健身市场,拓展营销的空间;建立政府关系营销,利用政府行为的干预和政府宣传的力量来呼吁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并真正的扩大潜在的消费群体。建议俱乐部之间,俱乐部和高校之间以及俱乐部和体育相关协会之间建立起利益联盟,为俱乐部的可持续营销打下坚实基础。

4.加强品牌管理

加强品牌管理任重而道远。在品牌实践过程中,对品牌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是使品牌保持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议俱乐部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力争为顾客提供差异化服务和特色服务,做到关心每一位顾客的需求,使顾客对俱乐部提供的服务产生认同感。建立并完善会员投诉制度,突出对会员的人性化关怀,让会员参与俱乐部的管理,最终实现会员与俱乐部的双赢,从而提高俱乐部的市场竞争力。建议俱乐部在进行市场拓展和品牌运营时应从自身品牌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订计划和整合行动措施,中、高档健身俱乐部在不断提高集体操课、私教课程质量的同时,不能忽视健身环境的改善和健身氛围的营造,努力打造营运特色,保持俱乐部品牌的优势。小型低档次健身俱乐部应利用自身的健身技术和服务,深入社区和广场,向群众推广健康及终身健身的益处,吸引更多的人到俱乐部消费,从而扩大俱乐部的对外影响。

参考文献

[1]程林林.四川省体育产业化驱动力的科学发展观的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

[2]李大威,范旭山.对哈市健身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

上一篇:二甲医院医生工作责任演讲稿下一篇: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