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体会

2024-07-22

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体会(精选8篇)

1.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一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杨志义

群众工作是基层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员干部了解群众诉求、掌握群众动态的有效途径。当前,群众工作呈现出利益需求多元化、干群矛盾复杂化、反映问题多样化等新的趋向和特征。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广泛凝聚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面前一个现实而重大的课题。

一、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阿勒泰地区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相应增多,各种纠纷不断出现,从主观和客观上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领导干部群众观念还很淡薄,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淡化。少数党员干部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臵若罔闻,甚至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不主动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导致群众无法表达诉求,从而激化矛盾;一些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作风仍然存在,不深入基层和接触群众,不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的经验,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基层群众中,群众不信任干部,干

部不理解群众,干群关系上有所疏远。

(二)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加强和改进。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一些党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善于做群众说服、教育、引导、示范的工作。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多以命令、强迫、压服要求群众。有的基层领导没有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通常采取传统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新情况,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热情不高。有的党员干部缺乏运用法律手段和舆论手段来动员、组织、指导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面对复杂的群众问题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三)服务群众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村(社区)两委班子凝心聚力、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发挥,村级党员队伍后继乏人。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会协调群众利益,在遇到复杂的群众问题时往往 “拖、躲、捂、推”,深入群众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工作没有跟进。往往对群众的诉求推诿搪塞,缺少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存在着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既有干部和群众的,又有历史和现实的,还有主观和客观的。

一是认识不足、素质差距。具体工作中,由于群众在认识处理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群众争取一些个人利益成

为基层干部工作遇到的主要矛盾。一些干部认为自身理论水平较高,不放下架子向群众学习,不善于思考,言行不一,表率作用差,办事不服众,群众缺乏信任。

二是发展缓慢,保障不力。农牧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部分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得到根本保障,集体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心无力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完整建立,老无所养,因病致贫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三是教育落后,办法不多。因基层干部忙于日常事务较多,沉不下去,静不下心,疏于对农民进行经常性教育,造成不少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精神吃不透,理解不准,政策宣传与落实、情绪化解与引导不到位,出现了执行过程引发的矛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政策意识和法律知识淡漠,对于政策理解和新政策的接受速度、解读能力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容易断章取义产生误解。而基层干部缺乏与群众沟通,缺少面对面宣传政策、法律法规的机会,沟通中脱节,在工作上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深刻认识做好新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 面对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任务,做好群众工作,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

中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对我们审视群众工作的地位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群众的创造力量、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地区各项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群众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牢固树立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的新理念,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新特点和新规律,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二)群众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事关群众根本利益。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重要法宝。当前,地区群众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发展过程中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牢固树立群众工作新理念,不断完

善群众工作新举措,在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多做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的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

(三)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人心向背决定政治力量的兴衰成败,这是历史发展铁的规律。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在于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在于脱离人民群众。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群众工作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自觉,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创造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对存在的问题不能忽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高度重视并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

三、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对策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更多的关爱倾注于群众,重民生、尊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争取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一是要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执政理念。人民群众是我们工作的根基所在、力量之源,让老

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在党员干部中,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观念教育,通过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让执政为民的理念融入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要对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工作路线反省干部在思想、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并加以整改。另外,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顺民意,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下开展工作,决不干与民争利的事情。群众暂时不能理解、不情愿干的事情,绝不强行上马。要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查民情,主动拓宽民意民情掌握渠道,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与群众打成一片。要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凡是决定的事项、承诺的事情,必须言必行、行必果,竭尽全力办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主动把麻烦和难处留给自己,把方便和好处留给群众,当前要想方设法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教育医疗水平提升等现实问题,真心实意解民忧;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研究化解群众在就业和增收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让老百姓持续增收,竭尽全力帮助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是要把“抓好基层、夯实基础、强基固本”作为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基层组织是密切干群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发展稳定的桥梁。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基层人心所向和国家政策落实。要进一步强化“基层重要、一线

重要”的理念,在人员配备、资源配臵和资金投入上向基层、向一线倾斜,夯实基层基础、壮大基层力量。要加强相对薄弱基层组织的整顿提升。当前我们有一些信访案件是村支部与群众产生矛盾所致,村干部不仅没有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作用,反而与群众形成了对立面。为此,要继续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一步创新基层党内民主机制和体制,继续通过“公推直选”方式培养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特别是注重从退伍军人、广大学生、经营能手中发展农村党员,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党员能不能发挥作用,不仅要看平时,更要看关键时刻、危机关头的表现。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使广大党员能够在发展生产、带着致富、维护团结等方面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要把“建章立制、探索创新、务求实效”作为开展群众工作的动力源泉。群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作保证,把执行规章制度作为每名党员干部必须履行的职责,做到制度管人、管事,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工作实效。群众工作重点在基层,成效在方式方法。当前群众工作不少问题表现在干部作风和工作方法,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被群众所了解和完全贯彻落实到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要深入研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于

担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近距离、面对面的群众工作。一些县市建立的“党员干部联系户”、“党员干部走亲戚”、“民情联系卡”等制度,深受群众欢迎。另外,要用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坚持和完善县(市)委书记大接访、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带案下访、包案处理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信访听证等制度,促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面对面听取诉求、实打实解决问题,同群众交心谈心、增进感情,切实使信访工作关口前臵、重心下移,最大限度的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群众讲实惠,反感讲套话、讲空话。正确处理和把握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以及不同群众、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群众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当前群众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充满新期待,要着力解决发展滞后、发展不足的问题,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和财力,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在推进跨越式发展进程中,随着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不断加快,一大批新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必将涉及土地征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要在全面排查矛盾纠纷的基础上,紧紧盯住劳动社保、项目建设、土地草场征用、企业改

制遗留、涉法涉诉、“两居”工程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紧盯关系民生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不积累不上交。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自觉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通过行政复议、诉讼、仲裁、调解等主渠道和法定渠道解决矛盾纠纷。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积极运用网络等媒体,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各级领导对党的群众工作理论、政策和《草原法》、《土地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质和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干部挂职锻炼、交流等措施,推动各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和锻炼,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二

一、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首先, 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性质和属性决定, 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好公民、一个合格的“文化人”, 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群众文化工作, 具有敬业奉献精神, 自觉自愿地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悟尽职守。在经济改革大潮中, 日益丰富的物质消费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新的诱惑, 不同职业待遇的变化也在冲击从事群文工作人们的生存环境, 众多名利功利观念诱惑客观存在, 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 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 也就选择了与众不同的追求, 需要在国家已经保障了个人生活待遇条件下, 自觉地为社会效力, 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而努力奉献, 这是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素质。

其次, 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群众文化工作者首先是学习者、鉴别者、研究者, 才能够成为组织者、传播者、实践者。改革开放以来, 东西方文化的交会日益兼容, 传统和时尚文化的碰撞日益频繁。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乃至糟粕文化的撞击, 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反应同样明显。

再次, 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由于群众文化工作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它在适应不同层次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方面是较为繁杂的。群众文化工作需要多面手, 能够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其中,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 受到挫折不气馁, 遇到困难不退缩, 在工作中始终积极主动、乐观向上是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二、创新管理, 保证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形成了新的机制, 管理便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有力的保证。文化馆站在机制创新的过程中, 要同步形成一套创新的管理模式。

(一) 实行灵活的人事管理制。

无庸置疑, 由于受事业性质、编制、人员身份等因素的制约, 一些文化馆站往往不能做到人才调配的合理性, 从长远来说, 会影响群众文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所以说, 这些馆站可采取不分编内外、不分身份、不受编制限制的灵活措施, 采用有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合同制用工、人事代理、借用等等多种方法, 搞活内部人事配置, 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 实行两级核算、项目核算制。

根据发展需要, 文化馆站实行一本帐分部核算、分项目核算的新方法, 可为群众文化事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提供优质的服务, 使每个部门、每一个项目都有据可查, 从而增强创收和成本核算的意识。尤其象阵地项目实行两级签约、两级核算后, 可增强部门责任心, 减轻馆站领导班子的管理负担。

(三) 实行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

为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群众文化馆站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行以下四种分配制:一是以工资为基础的奖金评比分配制, 二是工资奖金全浮动制, 三是责任承包上交制, 四是总工资包干制。通过这些切实有效的分配制度来调动文化馆站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群众文化宣传工作, 推动群众文化发展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性的宣传文化工作, 要从实际出发, 突出重点。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和企业的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 做到面对面、手牵手、心连心。要抓好群众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攻坚行动, 不断改善文化民生。要抓好群众性的“唱读讲传”活动, 在广泛、深化、创新、持久上狠下功夫, 让广大群众形成自主意愿、自觉习惯和自然表现。要抓好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 切实提高创建水平, 使文明创建由“活动主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抓好群众性的先进评选活动, 努力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热潮。当前, 要动员群众积极参与, 开展好“三进三同”、创先争优、扶贫济困送温暖、送戏送电影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四、按群众文化发展的规律办事, 拓宽群众文化发展的新思路

群众文化有其自身发展规律, 并受一定的经济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违背规律, 不尊重客观条件, 即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也会一哄而起, 一哄而散。因此, 群众文化工作要因时因地制宜, 不搞一刀切, 不搞表面文章, 不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可以应付, 但缺乏生命力。我们的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建设要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去, 参与到精神文明中去, 参与到人民大众渴望的、健康的文化娱乐中去。这里重在强化参与意识, 在参与中求发展, 在参与中求生机, 在参与中求繁荣, 在参与中求效益。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参与是群众文化繁荣的一条必由之路。文化站室要勇敢地走出去, 联合社会各界创办大文化。这就要有一个丢弃旧我, 走出馆站的勇气, 这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转变过程。经济可以选择文化, 也可以破坏文化。经济篾视文化, 这种经济不可能强大起来, 而经济只有以文化做为后盾, 才能真正强大。文化可以选择经济, 也可以破坏经济。文化蔑视经济, 这种文化不可能发展生存。文化只有以经济为依托, 才能真正发展和兴旺。群众文化工作要努力为经济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达到“文经”结合、互利互惠、服务经济、影响经济的目的。

3.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三

一、持久、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母婴保健法》、《辽宁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是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进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也是计划生育工作加快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转变的重要标志,只有坚持依法办事,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我们首先注重强化宣传的首位意识,坚持把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有机的融入到发展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去,如利用墙报和宣传单、讲座、培训等形式,宣传好党的计划生育政策,一是人口政策、二是生育政策、三是技术政策、四是奖惩政策、五是优生优育政策,针对不同人群,分别进行计划生育科学知识的宣传,使宣传工作深入到各个角落、各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对计划生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中心”领导还适时抓住契机,组织育龄教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爬山、游泳、打羽毛球、看电影、KTV、徒步、联欢会、自助晚宴,为她们释压,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育龄教工同心同德跟党走,立足本职,努力工作。

二、真情服务,在细节上下功夫

我们单位年轻教师多,通过和她们做面对面的交流、摸准年轻教师的脉搏,想他们之所想帮他们之所需,经常同他们谈心,办计划生育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能更好地使她们了解计划生育的有关方针政策,提高觉悟。由于每个育龄妇女的思想、性格、文化素质及家庭条件各不相同,所以一个同样的道理,有的人接受,有的人就不容易轻易接受,这时就需要我们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为其耐心细致的讲道理,以理服人。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引导她们为国分忧,以话育人

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控制人口数量的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口增长处于一个更替水平,已处于巩固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阶段,但即使这样也不能轻视计划生育工作。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要认清我国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认清我国环境和资源由于人口问题而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利弊,讲清我们每一位中国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国分忧,提高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观念和意识。

四、怀全心全意为育龄群众服务的理念,以情感人

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要热爱计划生育事业,真情投入,在作好计划生育工作时要“爱”字当头,设身处地为年轻教师着想,她们才愿意和你交朋友,有话才愿意和你说,你的话才能让对方愿意听,工作才容易取得理解、支持和配合。用充满爱心的服务,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书籍,及技术服务,才能有针对性地搞好计划生育工作,用真挚的感情感染对方,才能让她们毫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到精心培育,工作之中。

4.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乡镇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给乡镇工作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下面,结合xx乡工作实际,谈谈加强和创新乡镇社会管理、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些思考。

一、新时期乡镇群众工作面临的现状

从宏观上来看,当前我乡群众工作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乡镇面貌的不断改善,尤其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环境下,新农村聚居点的建设、天燃气“进村入户”项目建设等,使乡镇发展越来越城市化;二是改革开放30多年,基层群众由封闭走向开放,群众的素质越来越高,视野更宽广,思想更活跃;三是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广大群众对精神生活和政治权利的追求不断提升,民主意识普遍增强,人们的维权意识增强;四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各阶层、各群体的诉求呈现多样化、差异化;五是当前由于一些配套措施不完善,政策相对于现状滞后,造成各类矛盾频发。

从微观上来看,当前基层群众工作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干部观念意识不到位。认为群众文化差、水平低与他们说不清;有的在遇到群众上访时,不是主动去接访了解情况,化解矛盾,而是借开会、有事情等办法来回避或搪塞群众;也有干部认为当今是市场经济社会,群众都是各干各的,平时干部与群众很难搭上边。也有的被群众反对过后,认为老百姓是“刁民”,不讲道理。由此种种,干部群众的关系自然可想而知。二是缺乏恰当的工作方法。主要表现为“身在基层进村不入户,面对群众不知怎样来服务”。乡镇一级政府机关化办公现象日趋严重,在政治、政策的宣传上,觉得现在电视、报纸、电脑等现代化传媒已经普及到一定程度,不要也不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去教育群众,更不用说面对面与群众沟通,解决他们的困惑,舒缓他们的情绪了。三是基层组织战斗力有待提高。表现为:村社干部报酬待遇低,工作环境不佳,社会待遇较低,后备干部培养难。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与复杂多变的形势不尽适应。工作习惯上仍然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进党的工作,基层组织作为一种自治组织,缺乏对群众的约束力。

二、当前乡镇群众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分析当前乡镇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既有干部的群众的,又有历史的、现实的,还有主观的、客观的。

1、认识上的误区、素质上的差距。具体工作中,由于群众在认识处理总是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群众争取一些个人利益成为基层干部工作上的矛盾,甚至还激化成激烈的冲突。一些干部认为自己比群众先进,不爱学习,不善于思考,要求群众是一套,自己做的是另一套,表率作用差,办事不服众,群众缺乏信任。

2、发展上缓慢,保障不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但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相比,仍显得十分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完整建立,政策的连续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时有出现,带来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一些怨气。

3、教育手段落后,办法不多。因基层干部忙于日常事务较多,疏于对群众进行经常性教育,群众平时接受教育主要是广播、电视、报纸,缺乏生动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宣传教育覆盖面狭小和传播过程中的失真,造成不少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精神吃不透,理解不准,出现了执行过程中的抵触甚至对抗。

三、乡镇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在中国各级干部中,乡镇干部直接面对群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群众工作能力方面,乡镇基层干部应该是最强的。同时也要看到,今天群众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同志们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说,以前什么都听村干部的,现在村民自治,村民也有了“话语权”。以前村头大喇叭一响,上级精神一下就传达到各家各户。现在,农民各干各的事、各耕各的田,人员难组织,会议难召集,信息难沟通,管理起来很不容易。总之,形势不同了,群众工作也要有新套路、新办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这既对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明确了方向。

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我认为要立足四个着力点。即:一是敢于做群众工作;二是乐于做群众工作;三是勤于做群众工作;四是善于做群众工作。

(一)敢于做群众工作。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时下,少数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这些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缺乏正气。日常只顾在办公室工作,不善于联系群众,由于缺少与群众的直接接触,在做群众工作时,便抓不住人心,解决不了问题,面对群众时自信心不足。所以,要有“敢面对”群众的勇气,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面对面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二)乐于做群众工作。是否乐于做群众工作,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现在,有的干部高高在上,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盲目决策,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失。因此,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其次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充满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都是有感情的,共产党人感情的最高体现就是对人民群众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只有首先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充满了感情,与群众的结合就会自觉,由衷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实说明,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

(三)勤于做群众工作。勤于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多深入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脚步要勤,沉下身去,准确掌握了解广大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并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提供准确的信息。回顾过去,我们的确做群众工作是不够勤,以为坚持群众路线是老生常谈,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而造成的。对此,我经常思考这样几个基本问题:第一,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就是要做到“三个代表”,其中归根结底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共产党是怎么执政的?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第三,领导干部是干什么的?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不是官老爷。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很会做“领导工作”,但不会做群众工作。第四,基层组织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基层组织直接同群众打交道,基层组织的全部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做群众工作,包括做群众的服务工作,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把群众的要求集中起来,把上级的任务落实到群众中去。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也就明白了我们工作的定位和方向,就明白了我们应该分出多少精力来做群众工作。

(四)善于做群众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仅有热情和干劲远远不够,还须有新方法、新招数,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掌握法规,另一方面是掌握方法。

第一,掌握法规,这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掌握法规就是依法行政,按章办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既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宝”,又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手段。当前,一些干部法律观念淡薄,法律知识浅薄,视法律法规为“点缀”,在群众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权大于法的思想,决策不民主、不依法,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公开,严重偏离法治化的轨道。结果从表面上看,工作做了,事情办了,却留下了许多后患,有的甚至还会激化矛盾,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工作的损失。依法行政不仅体现着领导者的水平,更是领导者的责任。如果我们的干部既做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又做法律法规的遵守者,更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者,学法懂法,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公道正派,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第二,掌握方法,这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掌握方法,做到外圆内方。

做群众工作,要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处理问题。什么是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我的理解,首先,必须加强双向沟通。沟通的关键,先要弄清楚群众想要什么。一方面,我们要放不下架子,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时刻把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放在心上。另一方面,要主动告诉群众,党委政府里正在做什么,最近有什么打算,对他们会产生影响等等。总之,群众希望乡镇干部听到自己的心声,也希望了解基层干部个人的想法,基层干部既要作被动的倾听者,也要作主动的宣传员,这既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更能有效避免产生隔阂和误解。比如,有的村干部埋头苦干,为村里做了许多事,但越是这样,村民越怀疑他有财务问题,最终通过审计,才还了干部一个清白。这样的例子有不少。这说明,今天的基层干部光会做事、一声不响已经不够了,还要学会“推销”自己。

其次,要创新宣教的形式。现在向群众宣传政策、决定,靠正式会议、公告栏是远远不够了,单是误工补贴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要把分散的农民吸引过、组织起来,就必须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和生产生活习惯,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沟通形式。比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载体,或适当印制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单张,发到各家各户,实现宣教全覆盖。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抓好教育引导。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农村经济合作社等民间组织的作用,为群众提供贴近的、亲切的服务。

再次,要改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我在大义乡工作期间一位老支书曾说过,基层干部的威信来自三方面:农村知识、心理素质和群众基础。什么是农村知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适合农村的工作方法。一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贯彻上级政策、办一件事之前,要反反复复地宣传,让村民都理解、明白、支持这件事。二要注意把规矩立下来,对事不对人。“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什么事先把规矩定下来,别人就无话可说了。三要学会说服而不是压服。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平等的交流,不能简单化,更不能靠所谓的“官威”去压制。否则,很难使群众心悦诚服,甚至可能激化矛盾。当然,对极少熟心术不正的人,也不能迁就,一定要以正压邪,这点乡党委政府是很明确的,只要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就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开展工作。

什么是心理素质?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了群体性、过激性行为增多的特点,要求年轻干部不仅敢于、善于做群众工作,而且对群众过激的言辞和行为,还要讲韧性、有气度,具备良好的心态。一要学会控制情绪。群众性突发事件,来得突然,情况复杂,往往局面一时难以控制,这对年轻干部是一种考验和历练。面对突发事件,不能头脑发热,盲目冲撞,要理性思维,冷静处置,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旗帜鲜明地向群众讲清道理,争取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要学会换位思考。一些群众上访告状,是因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急需政府给予帮助解决,在诉求表达上表现了过激行为。这就要求年轻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理解他们的苦衷,理解他们的过激言行,最大限度地照顾群众的合法权益,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三要学会体谅包容。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一些群众可能对我们的措施不理解、不支持,对此不必动怒,更不能动粗,而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度量来对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诚消弭矛盾,用宽容感化群众。

此外,是群众基础。我们常讲,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群众对我们的干部越信任,一些矛盾和问题就越容易解决。我们的基层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是靠权力,而是要靠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临时抱佛脚是不管用的。

5.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五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其中最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做好群众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所在江泽民同志指出:“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是人民群众,我们党要谋求政权的持续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群众工作。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利益格局不断被打破,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增加。这些新情况,无疑加大了执政党利益整合的难度。如果我们不注重做好群众工作,漠视群众利益,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化解矛盾,对群众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或者对群众没有感情、态度生硬、方法简单,就有可能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近年来,为做好群众工作,切实解决园区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问题,XX工业园区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工作。为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问题,让失地农民共享园区发展成果,使失地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落”。根据XX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XX工业园区与市社保局共同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建设工作平台。国家依法征收或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后,对于人均耕地少于0.2亩,符合保障程序和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办理养老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手续,对达到供养年龄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从该月起,由社保机构按月发放351元养老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费。目前,参加养老保障共有249人,参加养老保险共有181人,已领取退休工资的有93人,年满74周岁不需个人缴纳费用可以享受养老生活保障的有152人。

二是切实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在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中,XX工业园区认真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突出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开创精神,走出了一条和谐拆迁的新路子,使号称“天下第一难事”的工作成为园区树形象、群众得实惠的“满意工程”。自园区成立以来,共有61工业项目入园,征地6000多亩,实现了零投诉、零上访、零强拆、零事故的“四零”目标,群众满意率100%。为解决拆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园区实行先安置后拆迁,安置房严格按照《XX市城市规划技术准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并配套建设了道路、绿化、路灯、给排水工程、公共厕所、垃圾站等工程,打造环境优雅舒适的宜居住宅小区。截止目前,已先后建好安置房8.1万m2,共计564套,现已全部安置完毕。为加快建设安置房,切实保障被拆迁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园区财政在资金筹措方面给予大力倾斜,今年又相继启动了13万m2安置房的建设,待交付使用后,园区的拆迁户基本上可以安置到位。

三是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2010年,园区共有7965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4%。2011年1-8月份,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补偿的有58人,报销住院费用86850元,减轻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切实解决了群众病有所医、因病返贫的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只有切实做好群众工作,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才能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使他们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他们对党的政治认同,减少执政风险,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基础。

二、做好群众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要发展,基础是群众,依靠是群众,骨干和主力军还是群众。离开了群众,发展经济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自开园建设以来,XX工业园区牢固树立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发展理念,尊重群众意愿,培养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动员、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合力,有力地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十一五”期间,园区累计引进工业项目61个,入园企业48家,已投产的规模以上企业28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51亿元。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增加,入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新材料、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等三大产业逐步实现集群集聚发展,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可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

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理解,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XX工业园区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在同等条件下,园区项目建设中的土方、附属工程优先由当地村民群众施工。二是认真抓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园区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因地制宜地对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的失地农民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2011年已免费培训农民群众1800多人次。三是大力开展农民群众就业援助活动,鼓励企业优先招聘失地农民就业,支持失地农民依托园区项目建设从事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为失地农民创造各种就业岗位1822个。

三、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全体人民之间的和谐。广大群众是社会和谐的受益者,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离开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谐社会便无从谈起。

毛泽东同志讲过:“最重要的是充分发动群众,使我党与人民密切结合起来。”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建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全社会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需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更充分地发挥群众在参与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所有这些,都需要以强有力的群众工作为基础。

园区区划调整之后,XX工业园区管委会开始负责行政区划范围内的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群众工作成为抓好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中。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为企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今年3月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XX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十万干部百乡千村大走访”活动,园区6位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访村民群众和企业,31名党员干部组成了6个工作队,分别走访了5个管理处、12个园区企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民意,共收集群众、企业的建议和意见18条,为民办实事

11件。对群众提出的劳动保障、村路建设、水利灌溉等问题,工作队与金源街道办事处认真研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第一时间完成了资家港一期改造工程,同时启动了资家港二期改造工程。投入8万余元对辖区内唯一一座排渍站进行了改造,确保辖区内群众不因雨水引发内涝,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大大改善了园区水利灌溉条件;整修了防洪堤路面,解决了当地农民行路难等问题。

为构建和谐社会,XX工业园区高度重视信访工作,2011年,园区共接到群众来信来访21件,其中,已办结20件,正在办理的1件,对已办理的信访件均及时回复了市信访局和来访人。

6.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六

李发林

工会是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其根基在职工群众、血脉在职工群众、力量在职工群众,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是工会组织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调查研究我县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对我县工会在今后做好群众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期,我会通过组织有关人员与职工交谈、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查找出我县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我县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我县共有职工 人(为农民工),其中,机关事业单位 人,个体私营企业 人,国有及国有控股有 人,年平均工资 元。全县职工队伍趋于稳定,人员数量呈逐年增长势态。但在职工权益、思想引导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县总工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1、工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资金有限。近年来,我县各级工会,在县总工会的倡导和业务指导下,积极开展职工群众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有一些工作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展,特别是由于资金不到位影响的有些群众工作得开展。县总工会收入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在开展职工救助帮扶、维护职工权益等工作中资金仍不足,使得这些职工群众工作的开展很难顺利的完成。

2、工会开展职工群众工作与职工救助、帮扶、维权等方面联系不是很紧密。从我县近年的情况来看,工会积极深入群众,与职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的工作开展与职工群众联系还是紧密。工会队伍不够强大,队伍对开展群众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职工群众工作量大、覆盖面广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制约着工会开展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使工会开展职工群众工作与职工救助、帮扶、维权等方面联系不是很紧密。

(二)我县企业工会及职工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企业主要领导对工会工作认识不足。在对我县企业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企业行政方对工会工作存在诸多偏见,认为企业讲的是效益,没有效益什么都谈不上,忽略了工会工作和企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使企业工会工作开展困难。不少工会干部反映,工会需要开展某项活动,所需经费需要老板拨付,人员要找老板安排,时间要靠老板调剂,如果老板感兴趣,活动就可以组织,如果老板不采纳,活动就要放弃。由于企业行政领导对工会认识不到位,使得企业工会存在很大的依附性,有一部分企业工会就是一块应付了事的“牌子”。

2、企业工会工作职责不明确。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企业工会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责,可是据对我县企业工会的调查,在现实中企业工会维权少有作为,更多地是发放慰问金,搞搞福利,每当职工遇到侵权问题时,企业工会就是显得万般无奈,久而久之,职工对企业工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认为企业工会没有能力、没有胆量做职工的代言人。工会履行职责,是《工会法》赋予的权利,企业工会干部应该不计个人利益得失,敢于站在职工的一边,帮职工说话,做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

3、企业工会干部业务水平不够高。近年来,我县建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企业工会干部成分较新、工作阅历较浅,对工会工作业务不太熟悉,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少数企业工会主席在工作无思路,在方法上无套路,稀里糊涂,工作无从下手,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常常做不到位。

4、企业工会工作不规范。企业工会工作应有它独特的内容,有鲜明的特点,有完整的工作程序,就目前我县的情况看,多数企业工会工作运作不规范。例如,有的企业长期不召开职代会,经审委员会行同虚设,工作制度不建立,工会活动无阵地,严重影响工会工作的正常开展。

5、企业工会机制不健全。据我们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县被抽样的企业工会中,半数以上的企业工会没有完善的工会机制,如维权机制、教育培训机制、救困机制、三方协调机制等,企业工会没有围绕本企业实际形成完整的工作机制,只是表面化一般化,不能在深层次,实质性上推进工作开展。

6、企业工会维权作用不够明显。据我们的调查,我县企业工会的工会主席多数是企业负责人或者主要部门责任者,在企业侵犯职工权益的时候,企业工会往往会选择站在一边,大多数负责人很多时候不敢站出来替职工说话,担心一旦他们站出来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会受到老板的批评、辱骂甚至是降职或开除,同时由于这些人员也不懂说、不会说,使我县大多数企业工会维权作用不够明显。

二、关于我县如何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要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最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随着我县经济快速发展、体制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职工队伍内部结构、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也呈多样化趋势,工会要针对不同群体,突出工作重点,创新方式方法,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切实做到有职工就有工会组织,有工会,就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要坚持依靠职工群众建工会,依靠职工群众办工会,创新组建思路,提升建会质量,规范基层组织,认真贯彻企业法人工会组建工作3 年规划,加大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建力度,最大限度地把包括中小企业职工、灵活就业职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针对我县非公有制企业不断增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步伐,针对当前社会群体变化快、流动大的特点,积极探索更具有广泛性、开放性、灵活性和群众性的组织网络和工作方式,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二)要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着力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职工权益机制。

劳动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工资报酬是劳动关系中最核心的要素,当今,在劳动关系矛盾中职工总体处于弱势地位,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发挥工会协调利益作用的关键。工会要主动参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会政策研究制定,以协调劳动关系为重点,建立健全劳动争议预防、预警和调处机制,积极融入社会“大调解”格局,协助政府妥善解决和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矛盾,促进企业与职工建立和谐关系。要积极开展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要约行动”,帮助、指导企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重视开展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把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与职工工资的增长同步作为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内容来抓,使职工安心工作,舒心工作,体面劳动,大力推动建立完善职工工资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促进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与职工利益共享、和谐发展。要靠行动出成果,着眼点要更多地放在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身上,根据各类企业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协商方式和协商重点。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三)要开展特色帮扶救助体系和服务网络建设,切实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

切实关注民生,维护职工权益,协助党和政府解决事关职工群众的民生问题,是工会贯彻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关键。工会要加强对困难职工、农民工的帮扶服务,做到应助尽助、全面覆盖,切实推动“送温暖”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要按照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程序化运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建设。同时,要注意引导广大职工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知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精心打造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品牌,初步形成组织领导扎实、机构人员到位、资金来源固定、基础工作达标、帮扶项目具体、工作制度健全、规范服务有序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体系。

(四)要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

新形势下,各工会要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努力提升素质,打造和筑牢广大职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充分运用教育、协商、示范、引导的办法和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引导广大职工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的光荣传统。加强对职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掀起职工学技术、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潮,努力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

(五)要深化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

7.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七

近年来, 随着华亭县城西扩步伐的不断加快, 西华已成为县城西扩的主战场、统筹城乡发展的排头兵。在这特殊的历史阶段, 我们既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也面临着局面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在黄金发展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形势下, 只有自觉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切实做好群众工作, 才能凝聚强大合力, 抓住和用好黄金机遇, 推动西华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

1 充分认识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石之一。为了凝聚群众的力量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我们党历来重视群众工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主席就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邓小平同志指出,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同志强调,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胡锦涛同志要求,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形势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做群众工作, 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真心为群众着想, 全力为群众造福, 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 群众工作给广大干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1.1 做好群众工作是新形势下推动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理论上说, 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不仅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 而且是广大群众的实践活动。因此, 抓住用好黄金机遇,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既需要领导的一马当先, 更需要群众的万马奔腾。今年, 我们通过深度审视镇情, 研判发展机遇, 发动群众献计献策, 确定了“融入县城、发展城郊、统筹城乡、富民强镇, 全力建设小康、和谐、文明、幸福新西华”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 需要各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 集中群众的智慧, 凝聚各方面力量。在新的发展形势下, 群众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变化, 面临许多新课题和新要求。越是如此, 越需要我们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拓宽群众工作渠道, 努力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 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解难题的同时, 调动积极因素, 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 做好群众工作是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 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永恒目标。在我国古代就有“和为贵”的思想观点;在西方思想史上也有追求和谐的记载;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观点。特别是近几年, 党中央对构建和谐社会高度重视, 重要的一条遵循原则就是要以人为本。我觉得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好群众工作, 以此来协调关系、凝聚人心。我们提出“融入县城、发展城郊”是经济层面的问题, 是物质基础;“统筹城乡、富民强镇”是社会层面的问题, 是精神支撑;小康、和谐、文明、幸福新西华是经济物质与社会精神的融合, 是终极目标。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是党群干群关系和谐。

1.3 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只有全面做好群众工作, 才能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近年来, 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些群众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萌动, 这些都对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提出多样化的、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同时, 与之相伴生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显。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不仅应该具备做好群众工作的热情, 而且更要具备和找准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方法,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

1.4 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作风建设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坚持群众路线的高度统一, 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关键。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 在做到廉洁自律、勤俭办事的基础上, 更加关注群众的利益和诉求, 真正使作风建设的要求转变为自觉服务群众的行动。

2 当前群众工作面临的形势问题

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历史阶段, 群众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群众工作对象来看, 一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新行业、新组织和新阶层不断涌现, 群众工作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几年间, 西华各类个体经营户、非公企业、民营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迅速发展, 成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但同时, 由于其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使群众工作的对象更加广泛、多样。

另一方面, 人口流动频繁, 尤其处在特殊区位的西华, 户籍人口2.4万, 是全县人口和农业第一大镇, 大大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 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 保持与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关系, 进一步扩大工作联系网络, 深化工作触角, 进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是目前群众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从群众工作内容来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 促使当下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导致群众也出现多样化和差异化二代利益需求, 社会矛盾较为突出。而且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与文化交流往来的增多, 群众的思想意识出现较多的变化性和选择性, 难以达成一定的社会共识。尤其是新形势下的各种压力逐渐增加, 造成部分群众的心态焦虑不安, 甚至有些人抱有信“访”不信“法”, 信“上”不信“下”, “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 容易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随着群众内部矛盾的变化, 在工作实际中, 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失地农民、复转军人、下岗职工、痴呆傻瓜人员、精神智障人员、重点社会管理对象等一些特殊群众的生活困难进行解决时, 不但要注意这些群众的物质生活的改善, 更要注意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疏导群众情绪, 改善民生。

从群众工作环境来看, 近年来社会改革的利益格局发生新的变化, 造成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增加了群众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尤其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的深入, 包括拆迁补偿、土地流转以及社会保障在内的各种社会利益较量日益突出, 尤其是群众的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交织错杂, 而且还有部分遗留的历史问题亟待解决, 形成了群众工作环境的新焦点和新难点。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有些群众完全忽视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只注重自己的当前利益, 造成某些潜在社会矛盾突出。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传播途径的快速发展, 造成群众敏感问题以及突发事件地直接报道, 而且网络舆情的推动导致了群众工作处理的难度增大。

从群众工作主体来看, 新形势下社会的流动性、开放性显著增强, 我们的群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形势发展变化不相适应, 组织网络、工作机制、平台载体还不健全。

一是“不愿做群众工作”。部分干部宗旨观念不牢, 存在“自然消除论”错误观念, 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 各种社会矛盾自然解决, 做不做好群众工作对发展影响不大, 甚至做群众工作会延误发展, 因而忽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现象。

二是“不敢做群众工作”。面对维护社会稳定的考评指标日益严格, 一些干部靠瞒盖换稳定甚至花钱买稳定, 最终小事拖大, 大事拖爆。

三是“不会做群众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有的干部工作方法欠缺, 能力不强, 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造成群众工作推不开、推不动, 在群众工作中力不从心。近年来, 部分村 (社区) 党组织工作陷于被动, 甚至有些任职二三十年的支部负责人落选, 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3 做好群众工作的路径选择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结合地方实际, 把握规律特点, 探索方法途径, 真正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

3.1 树牢为民宗旨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于群众工作的始终。

一方面要树立群众观。正确把握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 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正确的观点和态度看待政绩, 把为人民造福作为各级干部的最高追求, 不干牺牲长远利益搞发展、牺牲环境搞建设的事, 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把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2 摆正“三者”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应坚持辩证的统一, 要树立积极的稳定观。党中央要求的稳定不仅是国泰民安的稳定, 而且是促进发展的稳定, 推进改革的稳定。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 必须纠正“稳定压倒一切”的形而上学毛病, 不能把“维稳”变成“唯一”。应坚持在发展中求稳定, 在稳定中谋发展;在改革中求稳定, 用稳定保改革。做到既不掩盖矛盾, 又不激化矛盾, 在解决矛盾中促进发展, 推进改革。

3.3 夯实发展基础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也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物质基础。加快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富民, 就是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近年来, 我们坚持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 全面加速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切实办好了一批“民心工程”。在经济高位运行的同时, 注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扶持就业创业相统一, 转变发展方式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相统一, 实现了百姓收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提升, 从根本上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 只有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壮大了, 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了, 才能为妥善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撑, 也才能更好地推进群众工作向纵深开展。

3.4 着力改善民生

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主线, 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实质所在。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需要我们时刻把握以人为本这一核心,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近年来, 我们全力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群众工作的着力点,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 连续三年重点推进城乡安全饮水体系、城乡教育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每年还具体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 集中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救助、行路、吃水、通信等民生问题。通过连年持续地推进民生工作, 进一步扩大了民生工作领域, 提高了民生工作水平, 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民生连着民心。实践证明, 只有让发展成果更多的利民惠民, 才能更好地改善干群关系, 才能提高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最终形成上下一心, 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3.5 切实解决问题

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往往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 也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所在。突出问题解决了, 才能推动全局工作的跃升, 解决不好, 势必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 我们狠抓产业结构调整, 全力配合县城西区建设, 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在这个发展进程中, 我们实行领导包抓、干部包片、工作组包案的运行机制, 围绕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一方面坚持因事制宜解难题, 另一方面畅通诉求渠道化矛盾, 千方百计出惠民之策, 做惠民之举, 对合理合法具备条件解决的, 及时妥善解决, 给群众以速效, 对有依有据但暂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 制定措施限时解决, 给群众以希望, 对不符合政策的要求, 向群众耐心解释相关规定,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同时, 进一步完善了镇、村两级矛盾排查化解网络体系建设, 建立了群众工作站 (室) , 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3.6 完善工作机制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任务繁重、情况复杂, 必须建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 从制度上保证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工作中, 我们立足镇情实际, 不断创新, 积极探索构建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了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保障群众意见的畅通表达。完善信访形势分析制度, 有效地把握好信访工作方向, 提升工作整体水平。完善了责任追究制度, 对案件解决当中出现的问题严格落实责任追究。认真落实领导接访、领导包案等制度, 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法规、经济救助等多种手段彻底化解, 最终实现息诉罢访。同时, 把群众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 与村“两委”班子评价和干部奖惩任用挂钩, 从制度上保证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实践证明, 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 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化解矛盾, 解决群众诉求, 有力推动群众工作向纵深开展。

4 对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建议

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 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面对任务艰巨、矛盾凸显的现实迎难而上, 需尽快提高五种能力。

一要努力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深入群众, 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 就是要解决真深入的问题, 带着真心、真情与群众接触, 通过深入基层, 真正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基层实情、关心群众疾苦。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作为沟通群众的渠道和途径, 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提升自身素质, 转变工作作风, 以正确的态度直面群众, 积累经验、锻炼自己。

二要努力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组织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在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新形势下, 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把社会各领域和各群体的意见作为决策的依据, 以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赢得获得最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参与。要感召和带动群众。不断激发群众执行决策的热情, 变指派命令为行为感召, 变喊破嗓子为做出样子。

三要努力提高沟通群众的能力。沟通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桥梁。而沟通的关键在于信任。首先, 党员干部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业绩来获得群众的信任, 进而通过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其次, 党员干部要深入了解群众的心理和诉求, 争取把党和政策“做”到群众的心坎里。最后, 要拓宽渠道, 实现与群众的平等交流。通过扩展沟通的有效途径, 增加群众表达民意、建言献策渠道, 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四要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证。一方面要善于学习, 提升素质。不仅加强对党的大政方针、“三农”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还要在同人民群众打交道中锻炼能力, 从基层实践中找依据, 在人民群众中找方法, 从而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要深入群众, 排忧解难。党员干部要多深入基层, 为群众排忧解难, 解决好与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 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 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培育群众健康、向上、和谐的社会心态。

五要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化解矛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 如今各种社会矛盾此起彼伏, 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及和谐发展。因此, 必须进一步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既是解决群众工作的形势需要, 也是新时期以来对党政能力的重大挑战, 将群众工作条理化细致化, 尽量减少恶劣因素的发生和蔓延, 并不断激发社会和谐因素的发扬, 科学有效地解决各类矛盾,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 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将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其次, 要深化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 将群众的各项权利落到实处;最后, 加强群众的信访工作, 使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加畅通, 并对群众的诉求进行合理解决。

“求木之长, 必固其根。欲流之远, 必浚其源。”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西华面对多重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 只有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合力, 进一步增强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 才能推动西华早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富民强镇的奋斗目标。

摘要:本文以华亭县西华镇为例, 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进行了简要分析。

8.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八

一、新时期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表现出社会经济体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现代化企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面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1.有利于科學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性建设,企业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应有权利,尊重人的首创精神,统筹兼顾,帮助企业全体职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2.有利于企业改革与发展方向的确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社会经济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最终范式。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我们要确定改革与发展的正确方向,就必须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3.有利于职工队伍素质的提升。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社会经济关系日益多样化,使职工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职工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步调。我们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就必须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形势下,新情况、新变化层出不穷,各种文化思想观念相互交织,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我们必须寻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创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措施

为迎接新形势下的挑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探寻创新措施,革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化策略,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革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化策略。思想政治工作是党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是人,对象也是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否。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在现代管理中必须强调以人为中心,在内容、形式、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企业领导应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彻底深入基层和员工当中,切实与员工交流沟通,帮助员工解决工作、思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2.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对于统一思想、调动员工积极性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陈旧的工作方式逐渐脱离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作为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管理理论,企业文化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的重要课题。实践中,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也存在优势互补的共同实现基础。因此,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对于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团结、奋进的内部环境,形成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从而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文化包含的企业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内容,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能完全替代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只能选择有效的切入点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部过程,发挥其独特作用。随着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重要目标,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

3.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是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础和保证。

根据新形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以此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应建立领导责任制, 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制订具体的工作考评监督制度,真正深入基层和员工当中,用企业文化关爱人、教育人、鼓舞人,从而实现制度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只要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能够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相信一定能够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陈其鳌.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J].商业经济,2005(01).

[2]邹海莉.如何改进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商业,2010(24).

上一篇:续写故事三年级作文下一篇:艺术类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