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20

2024-08-08

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20(精选7篇)

1.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20 篇一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需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有得也有失。自认为胜利之处主要有:

一、体现同学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摆正自身的位置,始终把同学放在主体的地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揭示知识的实质。能让同学先说、先做、先想的尽可能让同学去说、去做、去想。我则尽量为同学的说、想、做,营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情境,让同学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增加才干,提高素质。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先让同学通过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图中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得出猜测: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同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然后,分别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通过操作来验证。爱因斯坦说过“学习是一种经历,是一种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把自身“导演”的角色扮演好,让同学去体验“剧情”的发展,去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他们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体现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教学中强化数学意识的培养,使同学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到了数学知识又应用于生活。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并通过应用,既可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发生兴趣。如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同学算一算墙面粉刷的面积以和所需涂料;解决一些简单的地面铺设地砖、草皮的问题。在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前,我用生活中买菜时用四舍五入来去零头的现象导入,练习时设计了一些求近似的光速、人口数问题,使同学感到学有所用。

2.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20 篇二

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 展开思考, 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 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 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现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问题导入

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 先利用投影出示了如下图所示的这样两个全等的长方形纸板, 其中平行四边形 (1) 的底与长方形 (2) 的短边 (称为宽) 相等.然后师问: (1) 与 (2) 的面积哪个大?大小相差多少?想知道这类问题的答案, 就必须知道它们的面积.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对于运用投影仪演示图形, 我认为有一定的优势, 它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形成了清晰的表象, 激发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现代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又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 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计算了,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怎样计算呢?”我认为通过激发动机提出问题, 再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 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留有充分思考的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我认为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关键在于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得到知识, 获得发展.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实际, 我对传统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方法做了大胆改进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地提出猜想, 由于受长方形面积的干扰, 不少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两邻边的乘积.对于学生的猜想要给予鼓励, 同时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思考, 交流方法.创新思维的火花往往在猜想中被点燃, 教学中我发现, 部分学生会发现两种猜想的矛盾之处, 容易引起共鸣, 再次寻求问题的解决.接下来我启发指导学生验证:学生分组活动, 有的提出数小方格来寻求结论.当学生初步用数方格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后, 我又提出这样两个问题:这种方法能运用于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吗?虽然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了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这种方法显然不可行.我们不数方格能不能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这两个问题会把学生引向深入, 再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学生可以充分思考, 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注重知识的贯通,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然的过渡, 赋予学生丰富的思想, 而且能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问题提出后, 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纷纷提出解决疑问的方法, 另一部分同学则进行了如下操作:

剪去图形 (1) 和 (2) 后, 通过把左图先拼合, 形成一个新的长方形, 再与右图的长方形叠合得知, 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由此推出图形 (1) 与 (2) 的面积“一样大”.操作过程中, 我适当地加以引导, 让学生上讲台操作、演示, 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 最终得出结论.我认为在探究过程中, 让学生动手动脑, 合作学习, 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为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打下基础.

得出结论后, 我又引导学生做如下讨论:

1. 在图形 (1) 、 (2) 中, 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2. 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3. 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小组汇报, 教师归纳: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即S=ah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我注重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于是, “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计算了,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怎样计算呢?我们不数方格能不能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两条邻边乘积还是底乘高?”我想这些问题在学生头脑中会自然产生, 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会时刻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满足了学生自尊、交流和成功的心理需求, 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公式的原理, 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摘要: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主题阐述]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 数学教学活动中,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地提出猜想, 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满足学生自尊、交流和成功的心理需求, 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建构数学模型, 得到知识, 获得发展.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与反思 篇三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面积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掌握,对学习后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具有重要作用。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突出以下三个方面:1.重视原有认知基础对新知识的促进作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通过制造认知冲突和分析比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积极引导学生探讨平行四边形与已学长方形的之间的联系。 2.加强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本节课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去主动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并通过观察,发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加强对公式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节课在练习反馈,巩固深化环节上设计了几个练习,让学生用自己推导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通过练习沟通图形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对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得更加深刻。

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85页~87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办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图形面积。

2.能主动应用原来掌握的相关知识探索新知识,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多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研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通过转化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和过程。

教具准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出示校园一角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是哪里?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

2.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在剩下的几种图形里面,谁的特征最接近长方形和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会计算它的面积吗?揭示课题并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一)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例1。

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图1 图2

(1)看一看,想一想,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呢?

(2)把这两个图形放在方格纸里数一数,比一比。请大家仔细观察方格纸里的两个图形,注意这里的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数一数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数的?

(3)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数方格的过程中有没有更方便的办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可以找到长方形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求面积。

(4)猜猜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5)你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请大家借助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等学具动手试一试。

(6)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展示转化方法。

(7)小组讨论,分析比较,推导公式,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比较转化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思考这两个问题:

1.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2.怎样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讨论后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课件出示: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二)面积公式的应用

1.出示例2。

(1)同学们能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想想在计算面积前先要知道什么?

(2)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3)学生计算后汇报,并用数方格的方法检验结果。

2.第87页例2下面的试一试。

三、练习反馈,巩固深化。

1.先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计算底或高:

2.分别计算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计算后得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3.猜一猜:

学校要建一个面积是12平方米的平行四边形花坛,这个花坛的底和高可能是多少?有多少种可能?每种可能都实际吗?

四、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自己感触颇多,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的遗憾,反思这节课,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创设问题情景,引起矛盾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开始,我出示学生熟悉的学校全景图片,通过观察从图中找出学过的平面图形,并复习有关知识唤起学生的知识回忆,再通过“你能比较出两个图形的面积吗?”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第二,渗透“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大小后,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巧妙设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数方格的过程中有没有更方便的办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可以找到长方形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求面积。这一发现为学生进一步的的探究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步步深入,紧扣主题。巧妙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的方法,学会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究氛围。

4.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反思 篇四

第一、创设问题情景,引起矛盾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重视操作探究,发挥主体作用。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准备了一个可活动的长方形框架,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有变化吗怎样变化如果任意拉这个平行四边形,你会发现什么什么情景下它的面积最大设计意图:经过这个拓展题目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变化,从而理解的更透彻,运用的更灵活。使学生在练习中思维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

第三、渗透“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步步深入,紧扣主题。同时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构成进取主动的探究氛围。

练习: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在练习纸上画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鼓励同学画几个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

2、请你设计一个面积是12平方米的平行四边形花坛。可能有多少种情景,哪种比较合理。

5.《平行四边形面积》数学教学反思 篇五

一、主要的成功之处:

这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观察、猜测,通过动手操作验证。整个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不足之处:

在新课前没有复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因此,在操作各推导过程中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显得很生疏,很多学生在画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时出错,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三、质疑:

6.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20 篇六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和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的,我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并且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剪切和平移的思想,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难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渗透“转化”思想,让所积累的经验为新知服务“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我在教学本节课时采用了“转化”的思想,现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谁有关,该怎样计算,接着引出你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的什么图形来推导它的面积。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七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他们看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同属于四边形,自然会认为底边和邻边相乘就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在以往的学习中,平面图形的转化从未有过的,所以,学生最原始的想法应当是“拉动变形”,而不是“剪拼变形”。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哪些条件呢?(课件出示)

作业单一:

在图中量出需要的数据(取整厘米数),并列式计算。

(生在作业单上完成。)

二、探究新知

黑板上出示三种做法:①(7+5)×2=24(平方厘米)②5×7=35(平方厘米)③7×3=21(平方厘米)

师:大家能看懂哪种方法?

生:第一种是求周长的,错了!

师:7代表什么?5呢?

生1:7是底边的长,5是邻边的长。

生2:我也这么认为,(7+5)×2表示两个底边长加两个邻边长,所以求的是周长。

师:(指着第二种做法)它又是什么意思?谁能解释一下?

生: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就是这么算的。

师:你怎么会想到长方形呢?

生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呀!

生2:平行四边形一拉就会变成长方形。

师:这里有个活动平行四边形框架,大家拉拉看。

(生上台拉。)

师:拉到什么程度才是长方形呢?

生:邻边和底边互相垂直。

(师慢慢演示,木框在黑板上稍作停顿。(如图))

活动一:

(1)取下木框架,尝试想象画图。

师:能把拉成的长方形在图中画一画吗?

(生作图,师巡视,指点:邻边是5cm,拉动站直后还是5cm。)

(2)指名上黑板画。

生1:现在只要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里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邻边,所以用底×邻边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

生2:不对,5×7=35cm2求的是长方形的面积,比平行四边形面积大了。

师:面积变大了!为什么呢?

生:多出了上面的长方形和左边的三角形。

生:(上讲台边画边说)平行四边形右边伸出去的三角形移到左边,刚好补齐,上边的长方形就是多出来的面积。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在你们的图上找出多余的部分。

(生同桌交流,找一找。)

师:现在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底×邻边求面积是错的。

生:等式不成立!

师:怎么办呢?在这个图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平行四边形是可以变成长方形的。把右边的三角形剪下,补到左边的缺口处。

生2:这就是课本上的方法,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来计算。

活动二:

(1)师:同桌合作,利用学具剪一剪、拼一拼。

学习单二:

①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相等。

②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相等。

③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___________。

因为长方形面积=( )×( ),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 )×( )。

(2)演示、汇报。

①课件演示不同的割补法。

②交流汇报中完成推理。

师:通过割补,可以又得出什么结论?

生: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师:为什么?

生:拉动变形时面积变了!割补变形面积保持不变。

师:为什么?

生:剪下的部分只是移动位置,没增加也没减少。

师:哦,第一次变形时面积发生了变化,有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生:周长没变。

师:剪拼变形后面积不变,周长呢?

生:变了!

三、巩固升华

出示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4×6=24(m2)

师:4×6求出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

生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2:长方形,长6m、宽4m的长方形面积。

师:都正确。是这样的长方形吗?

(课件出示长6m,宽4m的长方形。)

师:你能在方格纸上画一画这个底6m,高4m的平行四边形吗?(一格代表1m2。)

(生画。)

展示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并说出面积。

师:它们形状各不相同,为什么面积却相等?

生1:因为它们剪拼后都能变成长6m、宽4m的长方形。

生2:因为它们等底等高。

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四、总结

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收获。

责任编辑:张 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他们看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同属于四边形,自然会认为底边和邻边相乘就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在以往的学习中,平面图形的转化从未有过的,所以,学生最原始的想法应当是“拉动变形”,而不是“剪拼变形”。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哪些条件呢?(课件出示)

作业单一:

在图中量出需要的数据(取整厘米数),并列式计算。

(生在作业单上完成。)

二、探究新知

黑板上出示三种做法:①(7+5)×2=24(平方厘米)②5×7=35(平方厘米)③7×3=21(平方厘米)

师:大家能看懂哪种方法?

生:第一种是求周长的,错了!

师:7代表什么?5呢?

生1:7是底边的长,5是邻边的长。

生2:我也这么认为,(7+5)×2表示两个底边长加两个邻边长,所以求的是周长。

师:(指着第二种做法)它又是什么意思?谁能解释一下?

生: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就是这么算的。

师:你怎么会想到长方形呢?

生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呀!

生2:平行四边形一拉就会变成长方形。

师:这里有个活动平行四边形框架,大家拉拉看。

(生上台拉。)

师:拉到什么程度才是长方形呢?

生:邻边和底边互相垂直。

(师慢慢演示,木框在黑板上稍作停顿。(如图))

活动一:

(1)取下木框架,尝试想象画图。

师:能把拉成的长方形在图中画一画吗?

(生作图,师巡视,指点:邻边是5cm,拉动站直后还是5cm。)

(2)指名上黑板画。

生1:现在只要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里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邻边,所以用底×邻边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

生2:不对,5×7=35cm2求的是长方形的面积,比平行四边形面积大了。

师:面积变大了!为什么呢?

生:多出了上面的长方形和左边的三角形。

生:(上讲台边画边说)平行四边形右边伸出去的三角形移到左边,刚好补齐,上边的长方形就是多出来的面积。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在你们的图上找出多余的部分。

(生同桌交流,找一找。)

师:现在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底×邻边求面积是错的。

生:等式不成立!

师:怎么办呢?在这个图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平行四边形是可以变成长方形的。把右边的三角形剪下,补到左边的缺口处。

生2:这就是课本上的方法,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来计算。

活动二:

(1)师:同桌合作,利用学具剪一剪、拼一拼。

学习单二:

①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相等。

②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相等。

③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___________。

因为长方形面积=( )×( ),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 )×( )。

(2)演示、汇报。

①课件演示不同的割补法。

②交流汇报中完成推理。

师:通过割补,可以又得出什么结论?

生: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师:为什么?

生:拉动变形时面积变了!割补变形面积保持不变。

师:为什么?

生:剪下的部分只是移动位置,没增加也没减少。

师:哦,第一次变形时面积发生了变化,有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生:周长没变。

师:剪拼变形后面积不变,周长呢?

生:变了!

三、巩固升华

出示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4×6=24(m2)

师:4×6求出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

生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2:长方形,长6m、宽4m的长方形面积。

师:都正确。是这样的长方形吗?

(课件出示长6m,宽4m的长方形。)

师:你能在方格纸上画一画这个底6m,高4m的平行四边形吗?(一格代表1m2。)

(生画。)

展示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并说出面积。

师:它们形状各不相同,为什么面积却相等?

生1:因为它们剪拼后都能变成长6m、宽4m的长方形。

生2:因为它们等底等高。

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四、总结

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收获。

责任编辑:张 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他们看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同属于四边形,自然会认为底边和邻边相乘就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在以往的学习中,平面图形的转化从未有过的,所以,学生最原始的想法应当是“拉动变形”,而不是“剪拼变形”。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哪些条件呢?(课件出示)

作业单一:

在图中量出需要的数据(取整厘米数),并列式计算。

(生在作业单上完成。)

二、探究新知

黑板上出示三种做法:①(7+5)×2=24(平方厘米)②5×7=35(平方厘米)③7×3=21(平方厘米)

师:大家能看懂哪种方法?

生:第一种是求周长的,错了!

师:7代表什么?5呢?

生1:7是底边的长,5是邻边的长。

生2:我也这么认为,(7+5)×2表示两个底边长加两个邻边长,所以求的是周长。

师:(指着第二种做法)它又是什么意思?谁能解释一下?

生: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就是这么算的。

师:你怎么会想到长方形呢?

生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呀!

生2:平行四边形一拉就会变成长方形。

师:这里有个活动平行四边形框架,大家拉拉看。

(生上台拉。)

师:拉到什么程度才是长方形呢?

生:邻边和底边互相垂直。

(师慢慢演示,木框在黑板上稍作停顿。(如图))

活动一:

(1)取下木框架,尝试想象画图。

师:能把拉成的长方形在图中画一画吗?

(生作图,师巡视,指点:邻边是5cm,拉动站直后还是5cm。)

(2)指名上黑板画。

生1:现在只要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里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邻边,所以用底×邻边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

生2:不对,5×7=35cm2求的是长方形的面积,比平行四边形面积大了。

师:面积变大了!为什么呢?

生:多出了上面的长方形和左边的三角形。

生:(上讲台边画边说)平行四边形右边伸出去的三角形移到左边,刚好补齐,上边的长方形就是多出来的面积。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在你们的图上找出多余的部分。

(生同桌交流,找一找。)

师:现在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底×邻边求面积是错的。

生:等式不成立!

师:怎么办呢?在这个图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平行四边形是可以变成长方形的。把右边的三角形剪下,补到左边的缺口处。

生2:这就是课本上的方法,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来计算。

活动二:

(1)师:同桌合作,利用学具剪一剪、拼一拼。

学习单二:

①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相等。

②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相等。

③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___________。

因为长方形面积=( )×( ),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 )×( )。

(2)演示、汇报。

①课件演示不同的割补法。

②交流汇报中完成推理。

师:通过割补,可以又得出什么结论?

生: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师:为什么?

生:拉动变形时面积变了!割补变形面积保持不变。

师:为什么?

生:剪下的部分只是移动位置,没增加也没减少。

师:哦,第一次变形时面积发生了变化,有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生:周长没变。

师:剪拼变形后面积不变,周长呢?

生:变了!

三、巩固升华

出示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4×6=24(m2)

师:4×6求出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

生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2:长方形,长6m、宽4m的长方形面积。

师:都正确。是这样的长方形吗?

(课件出示长6m,宽4m的长方形。)

师:你能在方格纸上画一画这个底6m,高4m的平行四边形吗?(一格代表1m2。)

(生画。)

展示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并说出面积。

师:它们形状各不相同,为什么面积却相等?

生1:因为它们剪拼后都能变成长6m、宽4m的长方形。

生2:因为它们等底等高。

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四、总结

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收获。

上一篇:关于新开张酒店如何营销策划下一篇:初中生的家长对孩子鼓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