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024-09-13

2、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共10篇)

1.2、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

1、各医疗保健机构要落实专人负责信息填报工作,指定专人收集院内各相关科室的数据及辖区内的相关数据,认真核实后填报。人员名单需报区妇幼保健院备案。

2、认真填报妇幼卫生信息资料,包括妇幼卫生信息原始表册薄、孕产妇死亡卡、儿童死亡报告卡、围产儿死亡报告卡、出生缺陷报告卡、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及网络直报。

3、建立并完善《高危孕产妇登记本》、《叶酸统计表》、《孕产妇艾滋病、梅毒检测登记》、《孕产妇产前筛查登记》、《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新生儿听力筛查登记》、《妇女病普查普治登记》、《孕产妇保健手册》及《儿童保健手册》、《体弱儿管理登记》等原始记录的登记。

4、严格执行报告程序和时间要求。“孕产妇死亡报告卡”于孕产妇死亡后7个工作日内报告,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等信息实行季报制,各医疗保健机构每季度填报一次,在15日前将季报表和死亡报告卡报送区妇幼保健院。妇幼卫生年报表每半年上报一次至区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院对全区的“孕产妇死亡卡”、“儿童死亡报告卡”及“出生缺陷报告卡”进行审核,与全区妇幼卫生年报每半年上报一次至市妇幼保健院。

5、加强信息质量控制。为保证填报资料的真实、准确,各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对院内及辖区内相关数据的检查核实,加强与区妇幼保健院的业务联系,接受卫生行政部门或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质量控制和相关检查。区妇幼保健院每半年开展一次妇幼信息质量控制。

6、各单位所报报表须经单位负责人审核盖章和制表人签名后方可报出。

2.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 篇二

一、明确全省妇幼卫生信息报告的职责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做好妇幼卫生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列入当地卫生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的内容,从政策、经费、人员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完成本辖区范围内的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按规定程序和时限逐级收集整理、汇总、质控、审核上报各类妇幼卫生信息。建立妇幼卫生信息科,选派懂业务、熟悉计算机操作及统计分析的人员充实到工作岗位,信息工作人员要保持相对固定,配备专用计算机,保证信息网络的及时开通和正常运行,对涉及计划生育中期引产的相关数据按国家保密规定处置。要安排妇幼卫生信息登记统计工作培训和新年报软件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3.2、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篇三

妇幼卫生信息监测制度

1、开展辖区内妇幼卫生信息的搜索、整理、上报、分析和反馈以及质量控制等信息管理工作。

2、开展妇幼卫生专项调查活动,提供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和信息技术等专业技术服务,掌握本地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等信息。

3、开展辖区内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承担各级各类从事妇幼卫生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与考核。

4、负责信息归口管理,保证信息资源统一规划和共享。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管理妇幼卫生信息资料,保证信息安全,依法开展信息咨询服务。

5、执行国家有关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和信息系统标准,贯彻落实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

6、开展与辖区内各类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公安户籍机构和民政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协作。

7、开展辖区内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应严格按照省级妇幼保健机构要求使用统一的信息网络系统开展信息管理工作。

8、负责组织开展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与技术领域应用性科学研究项目并推广适宜技术;开展妇幼卫生信息领域的国际、国内交流和合作。

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制度

1、热情接待、周到服务,树立良好的医务人员形象。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按照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常规中女女病普查普治常规进行服务。

3、严格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对检查中发现的阳性结果和常见病,都应落实治疗和随访;对疑难病例,应请上级医师协助诊断和处理。

4、认真填写普查表,并进行普查普治结果的统计分析,及时反馈给受检单位。

5、在普查普治的同时,积极宣传女职工劳动保护及妇女保健知识。

6、积极参加院内外有关学术活动,刻苦钻研业务,并做好医学院校学生的带教工作。

妇科病普查工作流程

一、全面询问有关情况,包括月经史、孕产史即往史、计划生育措施、目前妇科症状等。做好登记工作,详细记录联系方式。

二、内外生殖器检查:按照妇科检查常规对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各部进行检查,除双合诊检查外,必要时做三合诊检查,取分沁物做白带化验检查。

三、宫颈刮片检查:使用小脚式刮片,将脚尖插入宫颈口,在了宫颈管周围移行带处刮一圈,如宫颈面上有较多分沁物,刮片前应轻轻擦去。

四、乳房检查:观察乳房的皮肤颜色,有无凹陷、橘皮症或溃疡,乳头有无血性溢出,再用手掌面平坦的揉压乳房,检查有无肿块,然后检查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肿大。

五、作出诊断和处理意见:对普查中发现的问题,落实诊疗计划,确定进一步的诊治方案。对普查中不能确诊或治疗的病例,应落实好病人的转诊,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六、健康教育指导:在检查和治疗的同时开展卫生保健和性传播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指导,提高防治疾病的效果,同时进行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七、做好登记和资料统计工作,认真积累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逐

年进行比较,及时发现防治效果和存在问题。

八、随访工作是通过各种方式与病人取得联系,了解治疗结果和转诊后上级医院诊断和治疗结果,做好随访登记。

高危妊娠专家门诊工作制度

1.高危门诊要指定专人负责,负责人应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产科医生。

2.医务人员遵守医德规范,仪表端庄,衣帽整齐,坚守岗位,佩带标识。

3.接诊室内清洁卫生,设备仪器摆放整齐。

4.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5.认真做好高危妊娠保健指导与咨询,积极推广和做好高危妊娠的自我监护,并定期随访。尽早为高危孕妇确定分娩地点。

6.准确诊断高危因素,积极预防难产和治疗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

7.做好高危孕妇的登记及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妇幼保健工作登记制度

1、高危孕产妇登记:乡卫生院应建立高危孕产妇登记本、高危孕产妇个案表。

2、危急孕产妇抢救及转诊登记,登记内容应包括:序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抢救时间、主要诊断措施、转归。

3、住院分娩登记:凡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应在住院分娩登记本登记。登记内容应包括:序号、母亲姓名、分娩时间(年、月、日、时、分)、婴儿性别、婴儿体重、户口地址、接生者。

4、《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对本院出生的新生儿在发放《出生医学证明》的同时,要使用全省统一的《出生医学证明》登记本登记,每页登记本的背面帖有相应的《出生医学证明》的存根联,便于存查。

5、妇女病查治:妇女病查治应有登记本。应包括序号、姓名、年龄、地址、检查日期、检查结果。

6、儿童系统管理登记:0—3岁儿童按3:2:1体检或生长发育监测程序进行管理,填写相关儿童保健管理表。对体弱儿应有特殊标记,便于随访。

4.2、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篇四

由上海龙骑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经过多年使用对广西妇幼保健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主要以下的问题:

一、设计观念落后,未能更好地提高应用和管理效率

《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没有实现基于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与其信息流程、运行模式相适应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旨在消除“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实现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目标,造成妇幼保健机构临床、保健、婚前保健、出生医学证明、公共卫生、妇幼卫生项目、医保、新农合等不能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而重复建档工作效率不高现象。

二、组网方式不适合大数据量传送

《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公网宽带传送不适合定时和适时数据传送,效率低,安全性不可靠,数据传送有数据遗失现象。

三、软件开发应用价值不高

传统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实现对服务对象健康信息的全面掌握,在数据规划和数据管理上,要求进行完全独立的控制,建立专属于妇幼保健领域的专项健康档案和集中的业务数据中心,并直接从各相关服务承担机构采集需要的各项数据,使用该龙骑系统结果是:对服务对象而言,因为不同的健康或疾病问题,需要往

返于多个机构、建立多“卡”多“册”,信息不能共享,本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健康档案信息分散在各地,并且可能重复检查甚至重复治疗,或不能得到及时的追踪随访服务;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而言,同一服务对象的同一数据可能需要按照不同“条线管理”的要求重复采集、重复上报,且难以从其他机构获得需要的数据,工作效率低下、基层业务人员苦不堪言;对区域卫生管理部门而言,需要重复投入、建设多种类型的专项健康档案和多个领域(条线)业务数据中心,而各专项健康档案和领域数据中心可能掌握着同一服务对象的同类数据却可能不一致,“数出多门”,不能满足信息综合利用、支持科学决策的要求。

(一)系统不能随时快捷形成高危孕产妇和高危新生儿总体信息,对高危孕产妇和高危新生儿、体弱儿管理信息支持低,不能更好应用于高危孕产妇和高危新生儿、体弱儿实际管理干预。

(二)不能直接形成国家和自治区妇幼保健报表,不能很好地支持卫生管理决策和服务质量控制。

(三)不能有效支持保健和临床相结合,缺乏产儿科临床相应的医生工作站的开发窗口,不能形成产科、新生儿病历等,产儿科病历基本信息重复建档,造成临床医生不愿使用。

(四)婚前保健资料不能共享,软件虽然含接有婚前保健登记模块,孕期保健建档并不能调用婚前保健基本信息。因此孕期保健又需要重复建档。

(五)软件不具自动识别清除重复建档资料,造成数据库儿童数量大大多多于实际儿童数,导致信息可靠性降低。

四、建议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不是孤立的业务应用系统,而是整个区域卫生信息化业务应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所管理的特定服务对象(妇女儿童)的专项健康数据,只是服务对象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形成的完整健康信息的一部分。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应用系统(如医疗服务、疾病控制和社区卫生等)在数据资源建设上的相互衔接和互为补充的协作关系,在区域层面实现跨领域、跨系统的数据资源整合,是实现相关业务应用系统共同支撑全程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基础。新一代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应在做好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标准化基础上,将基于“领域业务数据中心”的传统烟囱式系统建设模式转变为基于“区域业务数据中心”的集成化开发模式,实现业务数据中心的“共建共用”,彻底取消系统问的“数据接口”,满足“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

(一)市为区域单位,由市卫生局组织制定本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开发规划,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统一、保证安全、以法治业、经济实效、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重新开发新一代妇幼信息管理系统。

(二)分析总体设计思路:新一代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应在满足妇幼保健领域自身服务与管理需求基础上,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一体化设计理念。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集成开发、共建共用”的原则,在准确理解、把握妇幼保健信息系

统在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的定位、作用和相互关系基础上,做好与相关业务领域的数据资源整合和应用系统整合,并充分利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供的各项功能,搭建高效统一的业务管理平台及区域共享的业务数据中心,实现与其他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满足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档案建设的需要。

(三)从“领域内业务管理”向“区域化服务个人”战略重点转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从卫生服务理念、医疗卫生制度、卫生服务模式和服务手段等各方面充分体现以服务居民个人为中心的改革思想,以提高有限卫生资源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促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以居民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的医药卫生信息化战略规划和各项任务的提出,正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改革思想的具体举措。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上,应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解决方案的全程服务理念,以实现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目标,将建设的重点从传统的“面向领域、重业务管理”及时转向“面向区域、重服务个人”。站在服务全局的高度,通过开展全面、系统的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优化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惠及居民、服务应用”的战略要求。

(四)与相关业务领域数据资源整合,实现业务数据中心的共建共用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不是孤立的业务应用系统,而是整个区域卫生信息化业务应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妇幼保健信息

系统所管理的特定服务对象(妇女儿童)的专项健康数据,只是服务对象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形成的完整健康信息的一部分。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应用系统(如医疗服务、疾病控制和社区卫生等)在数据资源建设上的相互衔接和互为补充的协作关系,在区域层面实现跨领域、跨系统的数据资源整合,是实现相关业务应用系统共同支撑全程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基础。新一代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应在做好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标准化基础上,将基于“领域业务数据中心”的传统烟囱式系统建设模式转变为基于“区域业务数据中心”的集成化开发模式,实现业务数据中心的“共建共用”,彻底取消系统问的“数据接口”,满足“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

(五)与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整合,具备统一高效、各司其责的协作能力由于一项系统、完整的妇幼保健服务可能由多个业务活动组成,这些业务活动的具体执行和业务数据的产生源头可能涉及多个卫生服务机构。为加强信息资源高效整合和充分利用,避免相关应用系统的重复建设和数据重复采集,应首先打破领域和条块限制,通过开展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对区域范围与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相关的各业务领域进行全面的业务需求、业务流程和职能边界分析与统筹规划,按照“数据从哪来、功能就归哪”的原则,做好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以及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功能域重组、数据流程再造以及功能模型的优化设计,避免相关系统之间功能交叉重叠,改变传统封闭式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格局,回归领域信息系统的逻辑特性。使逻辑架构下的妇幼保健

信息系统各业务子系统,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支撑下,具备“统一高效、各司其责”的协作能力,能够共同、有机地参与到妇幼保健业务活动中来,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

5.2、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幼保健综合管理系统

基于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综合管理系统介绍2011-09-06 14:06基于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综合管理系统 基于健康档案与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龙腾信扬妇幼保健综合管理系统集业务、管理、服务、科研四位一体,涵盖了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部分和妇幼卫生重大专项。系统建立后,将打破业务界限,建立以孕产妇、婴幼儿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全程贯穿的妇幼保健信息,将打破单位界限,建立全地区的集中、共享的妇幼保健信息,实现业务透明化、规范化,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劳动。通过数据集中管理,实现由报表上报转向个案管理,通过个案信息,自动形成各种统计分析报表。系统的运行将有助于规范全地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建立基于绩效考核的妇幼保健工作体制。妇幼系统作为全民健康档案的一部分,还可以和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无缝整合。

一、系统建设背景

1.现有系统已经制约了业务的开展

业务模块独立,造成数据冗余并且无法共享;以独立医院为主运行,上下级之间无法实现业务协作;以独立妇幼保健业务为主,无法满足横跨领域的业务协作。

2.新医改对妇幼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妇幼保健公益化后急待建立规范管理流程和绩效评价机制;妇幼重大项目急待建立高效、透明化运作机制;妇幼保健信息要融入到全民健康信息体系中。

二、系统建设目标

1.从管理层

通过地图展示妇幼工作动态和统计分析指标考核基层工作绩效重大卫生专项动态进展分析以及专项工作效果评价

2.从业务层

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全过程贯穿,妇保、儿保的紧密整合妇幼保健的辅助智能处理(高危孕产妇自动评价/体弱儿自动评价/视力自动评价等)基于流程管理,实现上下级单位之间业务协同(新筛/听筛/产筛等)妇幼保健的专家支持(危重指导意见、孕育温馨提示、儿童保健指导、健康宣教)通过便捷的提示,实现信息找人、主动服务

3.从服务层

政府亲民资讯、政策法规、服务资讯的快速传递健康保健专业知识、健康教育视频讲座,提高家庭的保健意识和水平医患互动交流,解决百姓身边的常见问题个人健康档案查询、新筛结果查询、产筛结果查询、检查结果查询等个性化短信服务收集百姓建议意见

三、系统设计思想

1。打破业务界限,建立以孕产妇、婴幼儿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全程贯穿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2。打破单位界限,建立全地区的集中、共享的妇幼保健信息。

3。建立同时满足业务、管理、服务、科研的四位一体智能信息系统。

四、系统功能介绍

业务部分

系统主要内容以孕产妇和儿童为两条主线,涵盖了妇幼保健的全部业务,简单说是1、2、3、4、5 1个证明,2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3网监测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4个专项(增补叶酸+住院补贴+两癌筛查+母婴阻断)4个筛查新筛、听筛、产筛、视筛),5张报表。

1.信息门户

信息门户主要实现上下级单位之间的信息发布、交流和互动。通过信息门户,在授权的情况下,还可以看到各个单位的动态活产信息。

2.妇女档案

记录管理辖区内所有育龄妇女的信息,便于主动及时开展所有相关的服务。

3.婚前医学检查

记录婚检全过程,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检查结果,并且能够根据检查结果,自动打印婚检报告。系统支持婚检报表的自动生成。

4.妇女病查治(两癌为重点)

以两癌为重点的妇女病查治系统建立了辖区内妇女完整、连贯的查治档案,便于持续跟踪服务;管理部门可以动态了解各个单位或者地区两癌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各个检查环节的例数和所占比例;各筛查单位随时了解本单位检查过的妇女的整体情况(绿色表示阴性、红色表示当前阶段检查结果是阳性、黄色表示当前阶段检查结果是高危或可疑以及癌前病变);各上级业务单位可以及时了解在基层单位检查时发现的高危和阳性病案,便于及时联系,主动服务;系统提供丰富的查询统计,可以按照地区分析,发现区域性高发妇女病,按照岗位分析,发现职业性高发妇女性,按照年龄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的高发疾病等。

5.孕产妇系统管理

孕产妇系统管理实现了从孕产妇怀孕建档、产前检查、产前筛查与诊断、分娩登记、产后访视和42天产后检查的孕期全程管理,并且可以按照孕产妇或者单位对各个阶段的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为了便于督促孕产妇做产前检查,系统还提供预约管理服务,可以打印精美的预约卡,对于拖期没有检查的可以提示给医院,医院可以根据系统提示为

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系统还可以对孕产妇的预约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孕产妇系统管理的重点是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高危孕产妇评分、高危孕产妇分级动态监控和高危孕产妇的转会诊管理。

6.住院补贴

系统根据分娩记录,自动生成住院补贴申请单,并且能够实现申请单的逐级审核。系统能够自动编制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基于系统的住院补贴,能够有效杜绝基层的违规操作,并且随时掌握待补贴孕产妇信息。

7.增服叶酸

系统采用闭环管理思路,从采购入库、下发、领用到服用情况全过程管理,做到环环相扣,数量清晰,责任明确;在服用记录方面,满足孕产妇个人(电话、短信、网络)、基层村医、保健大夫、产科医生等多角度记录管理;系统同时满足叶酸增补过程管理和叶酸增补效果的科学评价。

8.儿童系统管理

孕妇分娩后,根据分娩记录即可生成儿童档案。儿童系统管理包括了定期体检、大体检、体弱儿管理和高危儿管理。通过儿童基本信息,还可以生成出生证明、采血卡片、听力筛查卡片以及疫苗登记卡片,最大限度地实现各个不同业务模块之间的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9.出生医学证明

出生医学证明实现了证明的在医疗机构内的领、发和各种不同情况办证的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于证件的闭环管理,可以实现动态追踪证件的领发和使用状态;系统实现了对于各级单位手头证件的动态管理,可以随时了解单位手头可用证件数量、首次签发数、补发数、补办数和作废证件数量。通过证件真伪鉴别平台,公安部门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或者网络随时了解机构内签发证件的真伪情况。

10.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实现了血片登记、上报筛查分中心、筛查中心的初筛结果录入、复筛结果录入,所有参与筛查的单位都可以查询到本单位上报血片的筛查结果情况。筛查中心还可以查询各地筛查率、异常率。为了防止血片错乱,系统还支持对血片的条码管理。新生儿家庭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可以查询到筛查结果。系统还支持治疗管理和费用结算。

11.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实现了听力初筛、复筛、确诊的网络化管理,实现了各级信息的透明化管理,便于督促患者按时进行筛查,并且方便对于筛查未通过的患者予以主动的追踪和随访管理。

12.视力筛查

系统链接视力筛查仪,根据检查数值自动评价,并且给予适当的指导提示。系统可以按照地区、时间和筛查结果自动生成统计分析报表。

13.三网监测

三网监测完成了群体和监测点的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出生缺陷卡片的填写、上报、审批、评价和质控,并且能够根据管理需求自动生成各种统计分析报表。

14.妇幼报表

妇幼报表包括月报和年报两大部分,其中月报是为满足内部管理要求设计的,年报是按照国家最新年报要求设计的,并且能够把数据按照国家指定格式导入到国家系统中。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填写、上报、审批、汇总和分析。

管理部分

1.地图展示

各级领导通过地图或者分析图表可以对基层业务进行动态监管或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统计数字。

2.绩效考核

各级领导可以对辖区内各单位、各岗位、每个人的工作绩效情况进行动态查询,便于建立基于绩效体系的妇幼卫生评价体系。

服务部分

健康档案管理: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孕产妇、婴幼儿家庭可以查询所有的保健信息,并且根据孕产妇怀孕月份或者儿童月龄给出适宜的保健指南,借助专家智能系统,系统还能够对他们的健康状况给予科学的评价和温馨的提醒。

五。系统创新点

1.管理模式创新,业务、管理、服务、科研四位一体(四轮驱动、环环相

扣),有助于建立妇幼流行病学研究基地;2.全市妇幼信息集中存储、动态掌握,有助于部门间协同工作,有助于及时提供全方位服务(主动服务、自助服务)(网络、短信)3.引入专家智能系统(知识库),有助于规范基层妇幼工作,提高整体服务水平;4.采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以地图方式直观展示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5.基于卫生经济学原理,建立全方位绩效考核机制,科学全面衡量妇幼卫生投入和效益。

六。系统采用标准

1.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标准2.健康档案数据元字典第2部分:数据元目录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4.卫生部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5.卫生部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标准

七。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1.访问用户的安全:智能卡身份识别、用户密码和加密字符多级验证2.网络传输的安全:通过VPN虚拟专用通道,数据通过512位双密钥加密3.服务器的安全:安装防火墙、防病毒系统、数据备份系统4.数据交换的安全:通过512位双密钥加密,建立CA交叉认证5.系统设计的安全:按照岗位、角色设置权限,细化到字段级别,具备系统审计功能

6.卫生院2011年妇幼信息总结 篇六

妇幼卫生信息工作总结

xx2012年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了我镇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继续以强化我镇妇幼卫生信息工作,得到了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了妇幼卫生信息数据管理质量,充分发挥了信息在妇幼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现将2011年妇幼卫生信息半年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信息工作制度,确保信息管理工作的规范、科 学化

我院年初制订了妇幼卫生信息工作计划,严格执行通江县妇幼卫生信息工作规范、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和调查制度、信息工作保密制度、妇幼信息工作例会等制度,使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强化管理、提高认识,确保信息工作的顺利实施

为确保我镇信息工作能顺利开展,院领导高度重视,实行一把手负总则,分管领导亲自抓,且将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调入妇幼卫生

信息系统工作,并多次派至县妇幼保健院进行业务培训。同时也将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去,实行每月考核,与经济挂钩,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乡村两级妇幼信息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乡医院设臵了妇幼保健科,有专门的信息统计员;村卫生站均有妇幼保健人员从事妇幼保健统计工作,确保了妇幼信息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监督指导和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信息统计工作质量

我院承是xx片区妇幼信息工作的具体实施和业务指导机构,承担了全片区分妇幼卫生年报、妇幼卫生监测及两纲监测中妇幼卫生指标等数据的收集、调查、汇总、质量控制、上报、反馈、等工作。半年来,组织开展乡、村督导2次,乡村督导面100%,每乡督导1-2个村,共计5个乡22个村,平均下乡64人次。培训乡级新上岗妇幼卫生信息统计人员2人,考核合格率100%。

四、存在的问题

1、我片区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发展不平衡,尤其是部分乡镇,人员更换频繁,兼职太多,工作交接不到位,新上岗人员业务生疏,致使信息工作不落实。

2、部分乡镇尚未配臵先进的电脑设备,网络直报不及时,影响信息统计工作的汇总和上报。

五、建议

1、我片区各乡卫生院要解决好妇幼卫生信息人员的报酬和办公经费,以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2、普通乡设臵专职人员或兼职工作量较小以妇幼卫生信息工作

为主导的人员从事妇幼信息统计工作。

3、各乡卫生院要力争配臵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保障网络直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7.妇幼卫生工作制度 篇七

一、产科制度职责

1、产房工作制度

2、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3、产科医师职责

4、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5、村妇幼保健员例会制度

6、村级妇幼保健员工作职责

7、村卫生室建设(妇幼)要求

8、待产室管理制度

9、儿童系统管理制度

10、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制度

11、妇幼保健信息管理制度

12、高危妊娠门诊工作制度

13、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14、宫缩剂保用管理制度

15、关于严格控制剖宫产率的规定

16、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17、体弱儿管理常规

18、危重孕产妇抢救讨论登记制度

19、村级妇幼保健工作职责 20、乡级高危孕产妇转诊指证

21、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职责

22、乡镇孕产妇转诊制度

23、消毒隔离制度

24、孕产妇、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25、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

26、助产人员工作职责

一、产筛

1、产前筛查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

2、产前筛查患者知情同意制度

3、产前筛查知情告知环节和知情同意制度

4、知情同意书签署环节

三、出生缺陷管理制度

1、儿童保健手册发放管理制度

2、儿童保健继续医学教育制度

3、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制度

4、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管理制度 5、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管理制度

四、信息管理相关制度、方案

1、妇幼卫生信息安全制度

2、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

3、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

4、妇幼卫生信息控制制度

五、重大卫生项目信息制度

1、艾梅乙项目制度(1)艾梅乙物质管理制度(2)艾梅乙资金管理制度

(3)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4)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工作制度

2、叶酸管理制度

(1)叶酸药品管理和随访制度(2)增补叶酸项目质量控制检查制度

3、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信息制度(1)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健康宣教制度(2)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信息管理制度

4、住院分娩管理制度

(1)住院分娩补助公示监督制度

(2)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质量控制检查制度

8.基本公共卫生妇幼相关制度 篇八

一、《儿童保健手册》的运转管理制度

1、对辖区儿童进行摸底登记,并为7岁以下儿童进行免费建卡管理。

2、首诊医院建卡后,对保健手册后面的服务券进行编号。进行首次随访后将服务内容延虚线剪下后存档,年内进行经费核销。

3、儿童保健手册作为儿童体检的依据,同时可作为入托入学的依据,人手一份,家长应妥善保管。家长可持儿童保健手册带儿童到任何一家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体检。

4、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按照“四、二、一”体检方案进行体检,不得擅自增加体检次数。

5、医务人员在对儿童进行体检时,应将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并预约下次检查时间。

6、如有特殊情况,医务人员应将情况填写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并及时告知家长,同时提供指导或转诊的建议。

7、儿童年满7岁以后,不再作为保健的范畴,应将儿童保健手册收回,分析总结社区儿童的营状况。提出干预措施。

一、《孕产妇保健手册》的运转管理制度

1、对辖区孕产妇进行摸底登记,并为其进行免费建卡管理。

2、首诊医院建卡后,对保健手册后面的服务券进行编号。进行首次随访后将服务券内容延虚线剪下后存档,年内进行经费核销。

3、《孕产妇保健手册》作为孕产妇随访的依据,整个孕期可享受5次免费产检(孕早期一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及所有新增项目(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定血型、阴道分泌物)、艾、梅、乙、中晚期各一次血常规的检查,孕产妇还可持《孕产妇保健手册》到任何一家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免费检查。

4、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按照保健时段为孕产妇提供检查,不得擅自增加检查次数。高危产妇可增加检查次数。

5、医务人员在对孕产妇进行体检时,应将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上,并预约下次检查时间。

6、如有特殊情况,医务人员应将填写在孕产妇保健保健手册上,并及时告知孕产妇,同时提供指导或转诊的建议。

7、孕产妇在入院后,将《孕产妇保健手册》交分娩医院,分娩医院填写产时情况,将手册交加产妇带回家中,再交给产后访视工作人员,访视结束后将《孕产妇保健手册》交区保健院,区保健院再分别返回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孕产妇流行病学情况,并提出干预措施,为孕产妇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早孕建卡工作制度

1、早孕建卡也就是在孕90天之内到医院或妇幼保健院进行初次建卡检查,接诊医生需对怀孕妇女做到:“三早”: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

2、建立孕产妇健康档案,进行早孕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型、尿、阴道分泌物及艾梅乙咨询检测及全面体格检查等。

3、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交代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五次产前检查免费,孕早期1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首次建卡血常规及新增项目检查、中晚期血常规各一次。

4、指导孕妇在孕早期避免病毒感染和接触各种致畸物质。

5、有异常症状或发现高危因素及时进行诊查、指导和治疗。

孕期检查制度

搞好产前检查,是有效降低难产、出生缺陷的发生、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妇幼卫生均等化服务的主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规范产前检查工作的开展,特建立如下制度:

1、对停经后前来单位进行检查的患者,确诊怀孕后,对其实行免费建卡,进行孕早期第一次随访,并对其免费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定血型、肝功能、肾功能、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等。

2、对每位前来检查的孕妇预约下次检查时间,整个孕期可享受免费检查5次。每次的检查情况必须如实记录,交待注意事项,有特殊情况必须告诉孕妇。

3、每位建卡的孕妇前来进行检查时,必须携带孕产妇保健手册,医护人员必须如实填写孕妇目前的情况,同时画妊娠图,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

4、医护人员在对孕妇进行产检的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处理。

5、对需作胎儿性别鉴定的孕妇,产前门诊需经讨论,报经院长批示后方能进行。

6、对前来进行产检的孕妇必须进行孕期营养指导、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及母乳喂养指导。

7、对前来进行产检的孕妇必须进行孕期卫生宣教指导。

8、及时上报各种数据资料。

产后家庭访视及母乳喂养指导制度

一、产后访视制度

1、根据《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及2011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开展产后访视工作。

2、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医德规范全心全意为母婴服务。3、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严格执行操作常规。

4、讲究文明礼貌,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尊重、关心、体贴受访人员和家属。

5、廉洁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乘工作之便,收受访人员礼物,或擅自向受访人员宣传和兜售奶粉和药品。

6、对工作认真负责,遵守访视时间,保证访视次数,完成访视内容,及时收集、填写、上报医疗保健有关资料。

7、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服务水平。

二、访视内容及母乳喂养指导

1、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1)访视时间及次数,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1次。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

2、产后访视要求:服装要求干净整齐,仪表大方。行为举止要求:文明礼貌,端庄大方,动作轻巧准确,工作态度严谨、认真。

3、访视内容:

(1)问诊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2)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数、性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3)指导喂养: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它存在问题。(4)测量体重、体温,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产后访视制度

1、根据均等化服务要求,定期到产妇家中免费进行产后访视。

2、镇乡卫生院的医生或村卫生人员接到产妇出院信息于后于产后3—7天访视一次。

3、产后42天的健康检查,回分娩单位或当地乡镇卫生院进行,了解产后恢复情况。

3、访视内容:

产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乳腺、子宫复旧、会阴、恶露、大小便等情况是否正常,指导产妇母乳喂养及产褥期卫生等。

婴儿:观察体温、体重、喂养、吃奶、口腔、皮肤、脐部、大小便等有无异常变化。

4、医务人员应认真负责,仔细观察产妇及婴儿围产期内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嘱其到医院检查治疗。

5、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检查所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要定期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6、认真填写产妇及婴儿访视记录,按时上报各种报表。

产后42天健康检查制度

1、了解妊娠期情况、分娩期及产褥期情况。测量血压、脉搏、体温是否正常。复查妊娠期或分娩期的合并症或合并症是否治愈。

2、了解喂养状况,检查乳房。

3、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检查。

4、指导计划生育,采取适宜的避孕方法。产褥期内禁止性交,产后42天可恢复性生活,但应避孕。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用口服避孕药。对高危产妇已不宜再妊娠者,应做好避孕,必要时可行绝育术。剖宫产者如果再次妊娠,至少在严格避孕2年后再妊娠。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及转诊转院制度

一、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近年来,对孕产死亡进行评审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孕产妇死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因此,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可有效降低高危孕产妇的死亡率。为此,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1、按照高危因素平分表,对每位孕产妇,进行高危评分,筛查高危孕产妇。

2、对筛查出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

3、对高危孕妇增加检查次数。

4、对高危孕产妇实行矫治,如实记录矫治情况。

5、对病情危重,继续妊娠有危及生命者,高危门诊要进行讨论,并报院领导批准,确定是否继续妊娠。如果本级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建议到上级医院进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6、院内成立急救领导小组,对高危产妇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对本院抢救存在困难的,要及时请求上级专家参与抢救,并时适转到上级医院。

7、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产后情况追综,了解产后转归状况。

8、如实告知其以后的注意事项。

9、大力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及避孕节育知识。

10、定期上报各种数据资料。

二、转院、转诊制度

1、本院因技术条件及设备有限,不能诊治的病员,由经治医师提出,经院长或科主任同意,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请转入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2、病员转院,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病员转院时,应将病员病历摘要随病员转去,病员转走后,管床医师应将病历整理小结后交科主任或护士长。

3、病员转院时,当班医师应护送转院。

4、如病员自动要求转院者,应向管床医师说明并签字后方能转院。

孕产妇死亡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监测评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主要目标落实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实施母婴保健法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区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医疗保健机构和医疗保健人员必须执行本制度。

第三条 区卫生局负责本制度的监督管理,区妇幼保健院在区卫生局领导下, 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检查、指导。

第四条 区行政区域内发生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均应及时向区妇幼保健院报告。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医疗保健人员(包括村级妇幼保健人员)为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法定报告机构和法定报告人。

第五条 医疗保健机构发生孕产妇死亡的,由住院医生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附《医疗机构孕产妇死亡调查附卷》、病历复印件等材料于24小时内向区妇幼保健院报告。区妇幼保健院在接到报告7日内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并填写《医疗机构孕产妇死亡调查附卷》未完成部分。医疗保健机构发生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由住院医生分别填写《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于每月25日前统一向区妇幼保健院报告。

第六条 村级医疗保健人员对其辖区内发生的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包括流动口),要分别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孕产妇死亡于24小时内报告乡级医疗机构,5岁以下儿童死亡要于每月20日前报告乡级医疗机构。乡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人员要及时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对未填写《报告卡》或填写不完全的,须及时填写完善。乡级医疗机构在接到村级报告3个工作日内实地调查、核实情况、收集资料向区妇幼保健院报告,区妇幼保健院在接到报告7日内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调查,完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并填写《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附卷》,《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乡级医疗机构于每月25日前报区妇幼保健院。

第七条 区妇幼保健院要对上报的各类《报告卡》进行质量控制,使用网络直报管理软件逐个输入计算机,并进行统计汇总。同时,使用统一的妇幼卫生年报软件制作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并于每月2日前以纸质版报市妇幼保健院。

第八条 区妇幼保健院要定期将本地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分析报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每季度组织一次孕产妇死亡评审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第九条 区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妇幼保健人员要使用省卫生厅统一印制的〈妇幼保健管理登记册〉(县、乡、村级),准确掌握辖区内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和妇幼保健工作情况,建立并完善孕产妇保健管理、儿童保健管理和死亡登记制度。

第十条 各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必须使用省卫生厅统一印制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分娩登记本》,对产妇分娩情况进行登记。《分娩登记本》要填写规范、字迹清楚、内容完整,长期保存。

第十一条 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各种《报告卡》和妇幼卫生报表的质量控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补漏调查,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第十二条 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妇幼卫生统计数据的分析、利用和反馈。区妇幼保健院要将本地《孕产妇死亡报告卡》、《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原始资料存档,长期保存。

第十三条 法定报告人不履行报告义务的,由区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省实施〈母婴保健法>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 本制度所称孕产妇死亡是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其中包括妊娠各期和不同部位,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加重或治疗上的原因造成的死亡,不包括意外事件致死者。

孕产妇死亡报告及评审制度

一、发生在家中途中的孕产妇死亡,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要在24小时内向毕节市妇幼保健院及毕节市卫食药局上报。毕节市妇幼保健院于接到报告一周内组织人员到死亡孕产妇家中进行回顾性调查,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孕产妇家中、途中死亡调查表》。

二、各医院院内发生孕产妇死亡后,科室要认真组织孕产妇死亡病历讨论和评审,确定死亡诊断和评审结论,认真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孕产妇院内死亡调查表》,写出病历摘要,院内评审后一周上报毕节市妇幼保健院。

三、孕产妇死亡后需进行市级评审。

(1)市级评审由毕节市妇幼保健院组织,每半年一次,邀请毕节市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专家组对死亡原因、死亡诊断、抢救过程以及孕期保健等内容进行讨论,核定评审结果。

(2)经市级讨论评审后,进一步完善相关资料并备案,于上半年结束的下一个月的15前上报地区妇幼保健院。

四、评审标准

严格按照《“降消项目”孕产妇死亡评审规范》的十二分表格评审标准和程序进行,做出明确死因诊断及评审分类。

1、可避免死亡:根据本地区医疗保健设施、技术水平以及个人身心状况,应能得到妥善处理,但其中某一环节处理不当或失误造成的死亡。

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限于本地区医疗保健设施、技术水平以或个人家庭缺乏卫生知识,拒绝卫生指导或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死亡,如改善上述条件可避免死亡。

3、不可避免死亡:限于本地区保健技术水平,当前无法避免的死亡。

五、评审方法

提前一周将有病历资料分发给专家组成员,专家组成员进行预评审,然后将评审材料拿到评审大会上进行宣读,再由各位专家组根据病历、调查表,结合死亡孕产妇的妊娠经过、发病原因、治疗经过、转院经过等进行点评,举手表决形成一致意见,明确死亡原因、总结医疗保健中的经验教训,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

围产儿死亡及围产期保健质量评审工作制度

一、围产儿死亡定义:指妊娠满28周以上(或生体重≥1000g以上)至产后7天内死亡的胎儿及新生儿,不包括计划生育 要求引产的死胎、死产。

二、围产儿死亡报告时间和部门

1、围产儿死亡同时合并孕产妇死亡的上报时间,责任 单位应随孕产妇一同上报。

2、单发生围产儿死亡的,责任单位应及时录入妇幼信 息系统上传。

三、报告内容

围产儿:母亲姓名及年龄、出生天数、户籍、首诊地点、分娩地点及时间、死亡地点及时间、死亡初步诊断等。

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制度

一、组织架构

实行区、医院二级评审制度。各产科医院应成立院内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专家组,区级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小组成员由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定,评审小组在同级妇幼保健机构下设办公室。区级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由区妇幼保健机构牵头组织实施。

二、工作职责

(一)专家职责

1、评审专家组负责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病例的结论性评审或学术性评审。

2、研究发生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研究发生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因,向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办公室职责

1、负责孕产妇死亡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审查,登记和评审前准备工作。

2、对基层上报的疑难或特殊病例进行现场调查。

3、完成评审报告,汇总评审结果,上报同级卫生行政

三、评审原则

(一)差额原则: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视评审案例情况选定每次参评专家,参评专家应为单数。

(二)保密原则: 参评人员不得将评审结论对外公布。

(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评审结论以参评人员意见多数为准。

四、评审要求

(一)责任单位:在孕产妇死亡一周内完成院内评审,围产儿死亡一月内完成院内评审。

(二)区妇幼保健院:负责辖区孕产妇、围产儿死亡个案的资料收集、病历审阅和个案调查,组织区评审专家组对辖区每一例孕产妇、足月非畸形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评审,每季度1次,分析死亡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按要求整理好资料上报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科。

五、评审方法

(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十二表格法进行评审。

(二)根据ICD-10做出孕产妇死亡诊断和分类。

(三)根据死亡个案情况,评审时应就“三个延误”,即:就诊延误、交通延误、医疗部门延误进行评审。

六、评审结论

对死亡病例进行评审明确死因,对不能确定死因的病历,应做出死因推断,得出可以避免死亡、不可避免死亡的结论。

七、干预措施

(一)提出指导意见:针对病例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查找出问题的关键环节,提出具体干预措施。

(二)反馈评审结果:根据评审结果和意见,书面反馈相关单位,同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儿童保健管理制度

1.对辖区内出生的新生儿,在接到出院信息后,于产后3-7天、28天分别进行产后访视和满月管理,2.对0—3岁的婴幼儿,3个月开始首次建卡,分别于3、6、8、12、18、24、30、36个月分别进行常规体检一次,6—8个月、18个月、30个月分别查血常规一次,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从12个月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口腔保健。体弱儿增加检查次数

3.4—6岁的儿童每年进行健康体检一次,血常规检查一次,口腔保健一次。

4.开展0—6岁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营养评价,适时掌握儿童的发育情况,做好营养指导。

5.认真做好体弱儿的筛查与管理。6.做好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保健工作管理条例》。

7.指导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督促检查落实《托幼机构卫生8.普及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儿童营养、心理、母乳喂养和防病知识的宣传,普及科学育儿知识。9.掌握儿童健康状况的科学资料和数据,应有基本情况、系统管理情况、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体弱儿的患病情况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资料,及时、准确地统计分析。

10.开展儿童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儿童营养、心理、体格锻炼、早期教育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11、按时上报各种资料到市保健院。

体弱儿管理工作制度

1.体弱儿管理范围:包括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常见畸形、肥胖等。

2.建立体弱儿管理卡片,每月或每季度健康检查一次,平时加强全日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防治。

3.建立体弱儿登记制度,对患中度及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一年4次以上反复感染、中重度以上营养不良、肥胖症儿童均应进行专案管理。

3.对体弱儿在吃、玩、睡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和护理,并逐步加强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

4.注意患病儿童的心理疏导,指导班家长做好对患病儿童的悉心护理。

9.村卫生室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篇九

发布时间:2009-12-17

浏览次数:199 次

来源:三原县卫协会

一、认真学习贯彻《母婴保健法》等妇幼保健法律法规。

二、有专人负责妇幼保健工作,掌握本村妇幼工作基本情况,在乡级卫生院的指导下开展保健业务。

三、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做好早孕摸底、建卡、登记,对疑似高危孕产妇及时转送乡级管理。动员住院分娩,负责产后访视工作。

四、开展儿童系统管理。做好儿童保健建卡、登记及高危儿初筛和转诊。

五、做好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工作。配合乡级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儿童体格检查,做到资料准确,登记齐全。

六、做好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及时收集、汇总、上报各类信息。

七、按时参加乡级妇幼工作例会,汇报工作,接受培训和业务指导,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八、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向孕产妇及儿童家长宣传妇幼保健科普知识,指导群众开展家庭自我保健。

九、做好妇幼卫生项目工作,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10.妇幼卫生工作总结2 篇十

卫 生 项 目 工 作 总 结

今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攻坚之年,我院妇幼卫生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县卫生工作重点,认真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和“两纲目标要求”,以深入推进新医改实施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工作为抓手,夯实妇幼保健服务基础,不断增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妇幼保健机构内涵建设,巩固完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

1、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内涵建设。按县《妇幼保健机构评审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促进各村妇幼保健机构加强管理,规范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2、完善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加强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指派专人负责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切实承担起妇幼保健的职能,做好妇幼卫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3、完善和巩固农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重点加强村卫生室妇幼队伍的建设,实施持证上岗,提高村公卫人员保健服务能力和水平,落实村公卫人员的待遇。

二、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 1

服务

1、进一步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和计划生育专项技术服务监管,按照“严格准入、慎重审批、加强监管、规范行为”的原则,强化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管理。

2、以基础设施建设、高危孕产妇管理和提高人员素质和人性化服务为重点强化我院产、儿科质量建设。

3、努力提高母乳喂养率,支持自然分娩,严格剖宫产指征记录,降低非医学因素的剖宫产。

4、加强母婴保健技术证件管理,严格落实《出生医学证明》责任备案制,强化《出生医学证明》办理“人性化”管理。

三、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儿童健康管理水平,全面落实两纲目标要求

1、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提高基层妇幼卫生保健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2、对村卫生室两纲目标的落实工作开展督导和评估。

3、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和“两非”专项整治行动,对我院B超进行备案,加强中期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的管理和登记。

4、加大孕期保健知识宣传力度,提高早孕建卡率,落实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制度。

5、加强高危儿、体弱儿监管,对异常儿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四、强化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实施优生优育工程

1、努力推进婚前保健工作,强化宣传,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开展人性化服务,提高婚前保健水平。

2、认真开展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培训和督导,完善工作制度及标准,不断提高筛查率和筛查质量,探索开展贫困家庭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的社会救助模式。

3、继续强化落实预防乙肝、艾滋病母婴传播方案,提高医院救治能力,做好传染病产妇的定点收治工作。

五、发挥项目带动战略,推动妇幼工作全面发展

1、发挥项目带动战略,把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 “降消”项目的实施与农村卫生基础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产科质量建设相结合,加快村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医院的建设,加快妇幼保健人才培养,促进我院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发展。

2、加强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督导,确保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和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的顺利实施。

3、继续深入开展产科人员进修培训、社会动员、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督导等常规工作。

4、加强妇幼卫生年报、监测和质控工作,加强基础信

息的收集与质量控制,及时上报各类报表,防止迟报、漏报、瞒报、错报。

六、加强我乡幼儿园的管理,将集体儿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上一篇:高台县人民法院关于深入开展机关效能风暴行动的实施方案下一篇:正能量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