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

2024-11-05

媒介融合背景下(精选8篇)

1.媒介融合背景下 篇一

媒介融合背景下气象信息的传播-论文

[摘要]当今气象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渠道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各自传播中的特点、效果和不足之处,以及媒介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焕发出来的传播特点、效果和优势,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气象信息的传播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观点。同时,对媒介融合下气象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以及两面提示等传播方式和技巧也做出了相应的阐释。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媒介融合 气象信息 意见领袖

一、媒介融合下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不足

传统的四大媒体主要包括了报刊、户外、广播和电视。这其中经常作为气象信息传播媒介的主要是报纸、广播和电视。当它们单独作为媒介传播气象信息时,共同特点是被时空所限。例如报纸依靠纸为媒介传播信息,属于空间性媒体,受到了空间的限制。广播和电视属于时间性媒体,在时间上稍纵即逝,一旦错过节目的播出时间,不能再接收到希望了解的信息。

例如,美国唯一的彩色版全国性对开日报《今日美国》,开创了采用整版刊登气象信息的先河。目前中国的《新京报》等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其优点是信息在空间上得以保留,可以反复阅读,并在人际间传播,但是其缺陷也是受到了空间的限制。一旦受众和报纸在空间上分离,信息的传播也就无法实现了。广播和电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即便19点36分打开电视,比《天气预报》节目开播时间晚了5分钟,也会错过,无法接收到气象信息。

二、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和不足

除了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受到了时空的限制。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存在不足。在传统媒体中,气象信息的传播都是单向的――符合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例如《天气预报》的主持人作为传播者,把从中央气象台得到的气象信息,通过电视图形和语言,传递给受众――广大的电视观众,让他们了解天气情况。

但是随着传播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表明,信息的传播并非是单向、线性的。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受到了美国心理学家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提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该模式更贴近现实生活,我们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的角色定位,而且体现出了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但是反观传统媒体的气象信息传播,传者和受者角色分明,并不能发生转换,反馈和互动难以实现。这就使得传播的效果被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在传播效果的经典理论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概念。大众传播的信息和影响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作为中介才能实现。

按照传播学理论,意见领袖是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 传递的两级传播。意见领袖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他们介入大众传播,加快了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影响。

成为意见领袖,应该具有以下特征: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人只要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的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而在其他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则可能是一般的被影响者;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换句话说,意见领袖未必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比如亲友、邻居、同事等。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就更具有说服力;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分布在深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影响着保持着横向传播的关系。

结合目前中国的情况,电视和广播当中播报气象信息的主持人和编导,以及报社负责采写气象信息的编辑、记者,他们是否能成为“意见领袖”呢?目前的气象新闻相关的编辑记者,大多是新闻院校毕业的人员,缺乏气象知识,其气象信息的来源大多源自对气象台人员的采访,或者气象部门的新闻稿。目前中央电视台的气象节目中,主持人和编导也大多无气象专业背景。如中央电视台晚间19点31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6位主持人,只有宋英杰是气象院校毕业,其他5位主持人都毕业于非气象院校。他们中的多数人并非都对气象这个特定领域很精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大多无法成为意见领袖,因此也无法完成“两级传播”。

因此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受众的需求和传播者传递的信息并不匹配。在气象信息的传播中,缺少了意见领袖。使得有些生涩难懂的气象术语,没有被意见领袖转化为受众喜闻乐见的信息,就直接出现在大众传播中,影响了传播的效果。

三、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不足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相比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出现得晚的媒体,例如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气象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利用网络,在天气论坛上发帖传播气象信息。在开心网等社交网站上记录天气,或者预报天气,让自己的好友看到,再通过好友的,让好友的朋友了解到气象信息。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实现了传者和受者角色的互换,信息实现了双向的互动。

但是仅仅依靠新媒体传播气象信息,尽管可以知道谁接收到了信息,但是信息传播面相对较窄,受者人数少于传统媒体。例如本人在开心网上的好友221人,仅通过这个社交网站,能看到本人发布的气象信息也局限在200多人。例如10月31日本人在开心网上写日记,预报北京次日可能下雪,当时转帖的人只有2人。由于预报准确,当本人再次在开心网上写日记,预报北京11月10日有暴雪的时候,转帖的人数增加到10人。而转帖的10人中,好友数也不超过300人,加上还有这10人中的好友有半数左右的重叠,实际看到这条信息的人大约不超过1500人。目前中国讨论天气人气最高的网站论坛为台风论坛,截止到1月1日,会员28266人,每日发帖量约1300贴,折算一下大约5-10%的网友参与天气的讨论,每天的气象信息大多在1000多人当中传播。相比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万人以上的覆盖面,新媒体的传播范围要逊色很多。

此外,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等新媒体获取气象信息,通常花费要高于广播、电视。以北京为例,20使用北京联通宽带,1M带宽的包月费是138元。一份报纸的价格也大多不超过2元,一个月不超过60元。北京地区歌华有线电视的收视费每月只要18元。收听广播,完全是免费。因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比,使用的费用要低廉很多。

四、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和不足

尽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互动性强,但这如同一把双刃剑,带来的弊端就是缺少权威性。因为在网络上,特别是论坛上发表和气象信息相关的言论很容易,门槛低,即使不是专业的气象人员,也可以发表传播自己的观点。例如,台风论坛日最高发帖量可达3262帖。这样庞杂的信息量,造成的结果就是信息过载,并缺少权威性。对于没有气象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看到大量意见相左的气象信息,无法判断哪一方的预测结论是正确的。

而手机短信传播气象信息时,通常受限于字数较少,不利于将天气变化表达清楚。而且因为可以对短信进行编辑,修改或加入自己的观点,之后再转发给其他人,这样就难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此外,当今的手机屏幕大多较小,使用手机观看天气预报的视频,很难看清楚天气预报的图形。而且在3G大规模应用前,网络速率较慢,手机电视无论是声音还是图像效果都无法和普通电视相比拟,可以说更像是“手机幻灯”。这样的传播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传播特点、效果和优势

21世纪以来,各种媒体趋于融合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媒体之间的融合需要关注的主要有两方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以及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比如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相融合,这样就可以在网上点播节目。网络和广播、电视的结合可以弥补传统媒体受到时间限制的缺陷。即时错过了原节目播出时间,或者节目播出时没有听清楚、看清楚的地方,也可以通过网络反复收听、观看。使用手机收听广播目前也轻松实现。

此外,通讯技术和终端技术的发展,使得报刊等空间性传统媒体也可以焕发活力。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可以使人们摆脱空间的束缚,在能找到无线网络的地方读书看报,不再需要纸质的报纸。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也使得信息的传播可以实现实时互动。常见的有电视或网络直播中,受众利用网络或手机发来评论。

新媒体之间的结合,比如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结合,也有利于气象信息的传播。通过手机上网,特别是3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使得手机上网变得方便快捷,真正实现摆脱时空的束缚,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满足对信息的需求。尤其是当人们在户外,遇到了糟糕的天气,或者出差旅行,需要了解气象信息时,手机上网的优势会凸显出来。因此不难理解,美国手机用户上网访问最多的网站排名第一,就是美国的天气频道(The Weather Channel)。而且手机媒体整合其他媒体,会凸显其互动性和便携性,是未来媒介融合的大趋势。真正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因此如何将气象信息通过手机整合其他媒体形成的新媒体进行传播,也是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六、媒介融合下气象信息的传播技巧

气象信息的传者应该努力成为意见领袖。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了解大众的需求,并对大众的关注点适度引导,关注阴晴冷暖以外的气象信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论坛,从中发现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契合热点给出专业的分析。但是要求分析尽量深入浅出,充满趣味性,并且能引起思考,形成信息的反馈和互动。因此,气象信息的传者需要具备专业的气象学和传播学背景。这样才能将专业的气象信息,转换为大众通俗易懂的生活信息传递给百姓,实现两级传播。同时了解大众的需求,发现并解答大众关注的气象问题,实现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

除此以外,传播的表达方式也应该高度关注。传播过程当中,即便是同一个传播者,运用同一种方式传达同一内容的信息,在不同对象那里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传播效果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比如,在预报天气时,采用“一面提示”还是“两面提示”?当天气形势明朗的时候,最好选择一面提示。通常一面提示能够对某个观点做集中阐述,简洁明快、易懂。但不宜过分强势和肯定,以免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受者心理产生不快。当天气形势复杂多变的时候,应该选用两面提示。比如下雪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的时候,可以分别给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让受者充分了解背景信息,这样无论天气的实际结果如何,都不会出现严重的错误。但是两面提示,会使得结论比较复杂,受者理解的难度增加。

此外,在传播气象信息的时候,以什么方式“打动”受者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因为信息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往往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零下20℃这样的气象信息对于大多数人属于无用信息,没有概念。如果转化为滴水成冰、感觉耳朵、鼻子被冻掉这样的直观感受,就会给人深刻印象。而且针对冷空气引发的剧烈降温等信息,使用含有人情味的提示,比直接命令式、向下传达的口气好,更容易令人接受。例如,提醒老人在使用取暖设备的时候小心被烫伤,室内烧煤取暖注意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提醒在外地的儿女给年老的父母打电话问候一下,还有对于独居的老人,邻里之间也多加关照,以免冷空气带来的天气剧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无人关注,出现意外。

七、总结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气象信息的传播有着不同的特点,也有着不同的缺陷。但是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气象信息的传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这需要气象信息的传者努力成为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传播过程中注意互动性、妥善选择“一面提示”或“两面提示”,传播的信息带有人情味。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0.

[2] 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6.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96.

[5]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4-136.

[6]王菲.媒介大融合.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序言).

2.媒介融合背景下 篇二

80年代后期, 电视的出现和普及使其成为传媒领域的明星, 并迅速取代了广播的传媒优势地位, 广播媒体成为弱势媒体。自此以后, 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纷纷出现, 迅速占领传媒市场, 这些新媒体传播及时、覆盖面广, 而且收听方便、与受众互动性比较强, 打破了媒介传媒的神秘性, 人人都成为新闻的受众, 同时也是新闻的发布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上看新闻、用手机浏览资讯, 传媒的数字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面对此情形, 广播必须找到突破口, 迅速抓住机遇, 赢得传媒市场中的一席之地。

广播媒体融合的模式

1.广电媒体融合

这种形态顾名思义就是广播电台与电视的融合, 广播的特点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种独特的传播途径使其发展面临着局限性。随着受众对新闻资讯要求的不断提高, 不可视的广播将不再受青睐。早在30年前, 一些媒体已经尝试将广播节目搬上电视荧屏, 实现了将广播与电视结合, 让广播不仅可听、而且可见, 这也是图文广播的开始。例如抚顺广播电台在2008年开播图文广播, 不仅涉及到交通、新闻等栏目, 也涉及到音乐、评书等, 这些图文信息贴近百姓生活, 具有较强的服务性、娱乐性, 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之后, 抚顺电台趁热打铁, 迅速推出了《音乐自驾游》《司机, 你好》等几档图文节目, 这是广播电台与电视融合的很好尝试。这种形式成本较低、收听方便, 观众打开电视就可以直接看到图文节目, 拓展了收听人群。而且相比于传统的电台广播, 电视使得新闻资讯的传播渠道更加广泛。但是这种形式下往往画面质量不高、比较单调, 主持人的镜头表现也远远不如电视媒体, 无法很好的吸引受众。

2.台网媒体融合

这种形态顾名思义就是广播电台与网络的融合。电脑的日益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使得受众从网络上获得新闻资讯变成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此台网媒体融合也成为数字时代, 广播电台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目前, 全国很多广播媒体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综合运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打造全媒体广播网站。根据统计显示, 目前全国已经有将近400家广播电视网站, 例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2012的两会期间, 就以“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为平台, 与新浪微博以及苹果手机杂志等新媒介合作, 进行了大量的关于“十二五”的新闻主题报道, 充分显示了广播媒介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近年来, 在台网融合中出现的新趋向是微博与电台的融合, 微博的迅速兴趣是新媒介发展中标志性事件, 随着微博的广受欢迎, 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纷纷建立微博平台, 展现出巨大的传播能量。目前, 微博用户已经高达2亿多, 过去网站在新闻传播中主要是以网站为中心, 以点对面的形式进行传播。微博出现后, 每个人都是新闻资讯发布者, 新闻传播模式成为网状模式。对于广播媒体而言, 也要迅速迎合微博发展的需求, 开辟自己的官方微博, 不仅可以增加广播的知名度、拓展受众群体, 还可以及时与受众进行交流和沟通, 拉进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在节目制作中进行参考和改进。例如在2011年, 上海东方广播公司就与腾讯微博进行了战略合作, 该公司中上百名知名节目主持人都在腾讯开通自己的微博, 所有的广播直接节目以及线下活动都独家在腾讯微博中进行播出, 与受众进行互动, 这极大的提高了上海东方广播公司的受众群体和知名度。微博的火爆也催生出微电台这样一种新的传播媒介, 最早的微电台是新浪微博与广播电台合作的产物, 网友在浏览新浪微博时, 可以边看内容边收听自己喜欢的电台, 在收听节目的同时可以与主持人进行微博互动, 与节目内容和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用户还可以将自己身边的新闻事件通过微博平台发私信的方式, 给节目制作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线索, 极大的丰富了新闻资源。

3.移动媒体广播

在手机日益普及的今天, 手机与广播的结合能最大限度发挥手机的便携性优势和广播的伴随性优势。手机广播收听模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通过手机内嵌的FM广播协调器, 这是传统手机广播普遍采取的方式;另一种是随着GPRS、3G、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或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 依托于移动通讯互联网, 用手机上网收听网络广播节目。手机广播的节目可以利用广播电台现有的广播资源、音频资料库资源, 或者经过二次加工创作形成。特别是手机微信平台的出现, 为广播媒体与手机的结合提供了新的热点,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是利用互联网、手机的发展而拓展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手机用户只要通过微信订阅号搜索广播栏目, 并加关注就可以成为广播微信平台用户。听众成为微信公共平台的用户以后每天可看到最新的新闻资讯、生活提示信息、气象信息、活动信息等, 还可以发送文字、图片、音视频与栏目进行互动, 在平台上进行新闻爆料、问题投诉、消费投诉, 或者反映一些及时的路况。也可以发送一些互动的指令获取栏目相关的信息, 同时广播媒体也可以制作微刊发给用户, 给受众提供更多的有价值、有用的信息, 这样可以把广播的传播途径更加广阔, 内容、资讯更加丰富。

结语

3.媒介融合背景下版权价格形成机制 篇三

关键词:媒介融合;价值评低交易平台;版权保护

一、版权价格形成的基础及价值评估方法

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是价值。版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与一般商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难以衡量,因此对于同一种版权产品的价值,可能会产生巨大的认知差异。

对版权价值的量化是价格形成的必要过程。2010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印发的《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规定,著作权价值评估的主体是注册资产评估师;评估对象是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益及与著作权有关权利的财产权益;评估方法主要有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但这三种方法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成本不能真正体现版权产品的价值,而且重置成本难以确定,因此成本法使用较少,但可以作为价值评估的参考依据;在能够找到同类型的参照物时,可以使用市场法,但版权产品的原创性加大了市场法实行的难度;收益法主要考虑版权所能产生的未来收益,是在以投资、转让为目的的评估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在版权交易过程中,版权价格通常以“版权使用费”的形式表现,即按出售所得收入的约定比例支付。

在对版权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中需考虑到影响版权价值的多方面因素,建立价值评估体系,量化各影响因子。例如,作品的使用价值,包括作品的内容、原创性、知名度,转让权利的种类、地域范围,作品的经济寿命,成本等因素都会对版权价值产生影响。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付出的脑力劳动、衍生产品收益的可能性及产品的文化传播价值等,不能通过直观的数据表现出来,但也是价格形成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此外,版权价格最终形成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版权交易过程中,版权交易双方预先会对版权价值进行评估,版权出让方多采用成本法和市场法,而受让方多采用收益法,这一过程会有一定的出入,最终交易价格还需要根据双方的议价能力和市场竞争状况而定。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情况等宏观因素也会对版权价格造成影响。

二、媒介融合对版权价格形成的影响

1.版权价值评估体系发生变化

媒介融合虽扩大了版权产品的利用方式,但现有数字化利用盈利能力较弱。市场对新型版权产品的需求大,网络点击量高,但现阶段还处于收费探索阶段,而且消费者的支付思维和支付意愿尚未培养起来,主要是通过广告获益,版权收益微乎其微。作者在授权由网络运营商直接在网上发行或代许可、二次转让时,可向网络商提出一次性买断价格,或按访问、下载量计费,或结合两种计算方式,以确保作者的基本经济利益。但在这一过程中,受让方的未来经济收益不确定性较大。由于这一市场现状,新型版权产品的价格并未真正体现其价值,其价值评估方法和体系有待进一步规范。

2.版权价格易受哄抬

IP热潮、正版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市场主体对优质版权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加上版权产品自身原创性加强,版权价格自然有所提升。媒介融合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在新旧媒体的博弈中,版权产品经营者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独家版权是决定其核心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因此容易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哄抬版权价格。2012年,面对版权价格高涨的局面,视频网站采取联合购买版权的策略,但该策略造成内容同质化,且未被版权出让方和消费者接受。此后,新媒体致力于原创版权产品的开发,如视频网站加大对自制综艺、自制剧的投入,大量引进国外的综艺模式等。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则开始收紧版权,CNTV、芒果TV、中国蓝等卫视网站建立,他们依托原有电视台的资源优势,开辟了新型视频传播业态。以内容生产为主业的传统媒体,其内容已逐渐从单一的产品形态演变为产品与资产双重形态,成为与新媒体议价交易的标的。

此外,在版权价值评估过程中,虽然市场法应用较少,但也是一个可以借鉴参考的因子,处于中下游的版权产品借机攀附同类型优质版权产品,提高自身价格。在手游行业,顶尖IP的正常行情都超过千万元,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一些中下游的作品也能轻易卖到百万元以上,使得版权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

3.版权维护难度大、成本高

由于网络的共享性和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资源获取相对容易,这使得网络侵权盗版案件有增无减。目前,除采取技术措施对网络侵权行为进行识别、通知及惩罚外,主要是通过事后追惩来规范版权交易市场和查处盗版行为,并不能从源头上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网络环境下,侵权手段和方式日益多样化,版权侵权主体的认定难度加大,即使通过IP锁定也难以确认侵权的直接主体。作者在维权过程中需花费较大的精力确认侵权主体及其侵权行为,高额的维权成本也是作者在版权授权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新媒体进行授权时,出让方一般会将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受损,转嫁到受让方身上,使得版权价格有所提升。

三、构建媒介融合背景下版权价格形成机制的建议

1.明确版权交易主体

明确市场交易主体,是市场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第一步,是版权价值得以实现的必经之路。版权市场交易主体包括作者、出版机构、代理机构和版权引进方。实际运用中,创作者较少参与到版权的转让或许可行为中,而是由出版机构或代理机构代为行使。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个人一旦将自己的作品上载,就无法控制其传播范围和速度,为版权交易双方带来巨大的困扰,若想对网络作品加以利用需花费较高的成本来确认版权交易主体。鉴于此,个人或者集体的版权价值利用思维和维权意识应该更加强烈,应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规定代理机构代为行使的权利内容和权限范围,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经济利益的实现,也可以减小版权主体确认的难度,从而降低版权交易成本。

nlc202309050010

实践过程中,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维护作者权利、作品传播及规范市场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我国现已形成按作品形式分别成立集体管理组织的管理体制。网络环境下有必要在坚持著作权保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通过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来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保护,建立并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2.构建版权集约化交易平台

英国政府于2010年提出建设“在线版权交易平台”战略,以期解决网络时代的版权授权困境,此举引起了高度关注。该平台是提供在线版权交易的公共服务网站。其突出特色在于,该平台虽定位为集成所有版权资源的一站式平台,但却将服务重点放在了长尾版权资源的交易流通方面,重点服务对象针对个人用户与中小企业。这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我国现有版权产品中,中下游的版权产品占比高,从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来讲,这一部分的版权产品潜力较大,可能创造更多的价值。版权交易平台的发展能够为市场上所有版权产品提供公平、公开的交易机会,也使得价格的形成更加规范、合理。首先,大量的交易者可以充分代表版权供求双方的力量,有助于版权市场价格的形成。其次,大量熟悉市场、具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和了解广泛的信息渠道行情的人士可以根据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结合文化产品的生产成本、预期利润以及对价格走势的预测进行报价。再次,公开化、公平化、透明度高的版权交易也可以避免个别交易方式容易产生的欺诈和垄断行为,有助于形成公正的价格。

3.适当选取价值评估方法,建立价值评估系统

版权价值评估是价格形成的前提。现有的三种价值评估方法,本身就存在一些局限性,而且版权出让方和受让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选取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在评估过程中主观性较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还需考虑到双方的议价能力和市场地位、其他竞争对手的影响等因素。版权价值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且工作量较大,容易出现差错。在确定市场主体、市场交易环境良好的前提下,应以现有评估方法为基础,确定版权价值评估准则,统一价值评估标准和程序,减少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的主观随意性。在网络信息时代,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信息收集、指标建立和结果评估,以加速评估进程和精确评估结果,建立版权价值评估系统。利用该系统,结合传统人员的评估经验和市场现状,确定影响版权价值的各因素,将其细化并转化为可以量化的数据项;利用网络抓取所需信息,如本版权产品的信息、相关版权产品的信息、宏观经济和政治环境、版权维护成本等。在价值评估方法的选取上,应以收益法为基础,以成本法、市场法为参考,综合比较后选取最能反映版权价值的结果。

4.加强版权价格监管

经改革而建立的新的价格管理体制,是以市场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价格管理体制。针对市场解决不了的领域,应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价格进行宏观调控,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通过调节价格总水平来恢复基本稳定的状态,营造公平竞争的价格环境和秩序。要强化对市场主体制定价格行为的监管,促进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产品和服务,并保证市场主体的合法利润。同时,还应拓展价格监管方式,利用相关制度规范,指导市场主体的行为。在建立健全价格管理队伍,培养价格管理专业人员,严格定价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正确开展市场竞争状况和发展趋势分析预测等方面,给予市场主体帮助和指导,而不仅仅通过行政命令来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管理。

5.加大版权维护力度

网络环境下应更加重视版权保护。现阶段,我国网络版权保护水平总体上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版权保护意识和力度逐渐提升,打击网络侵权行为已成为国家版权局的工作重点之一。2015年国家版权局进一步扩大版权监管范围,适时将新型网络服务平台及相关的APP纳入监管范围,并加大监管力度,打击侵权盗版网站。对侵权行为的惩处,能够促使网站经营者规范自身行为,推动各类媒体加强行业自律、强化版权审核监督、建立诚信合作机制,形成网络转载作品依法依规许可付费使用的合作双赢机制。但事后追惩的效果并不明显,版权侵权盗版势头依然强劲,主要是由于盗版产品能够为侵权者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应加强对侵权行为和后果的宣传,以提高个人自律能力和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版权侵权行为;对版权所有者而言,应提高版权保护意识,借助技术手段保护作品,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利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来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我国立法者应加强立法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加快法律法规出台的速度,以顺应时代的需求。

4.媒介融合背景下 篇四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携手第一财经、宁夏卫视联合主办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传媒变局”论坛活动于2010年11月6日下午16:00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3层网真演播厅举行。

主持人:刚才的讲话我想同学们应该都听懂了,我想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勉励自己的收益。

好,现在我们进入论坛的主题演讲阶段,第一位演讲的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彭兰教授,她演讲的题目是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几个关键变革。下面有请彭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

彭兰: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我想最近几年媒介融合是我们业界和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作为一个新媒体的忠实用户,也作为新媒体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关注这样一个进程,业界已经有非常多的实践,这些实践也给我们很多启发。我想今天下午借这个机会,把我的一些研究的心得跟大家一块分享。

媒介融合进程是一个漫长的,实际上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中间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里面的一些变革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我想第一个变革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传媒人个体的变革,这看上去好象是一个很微观的话题,好象只是我们个人对自己定位的认识。但实际上也影响到整个产业流程的变化,甚至我们对个人的定位未来可能更多取决于产业格局的变化。我们人大新闻学院在最近一两年做了很多关于媒介融合课程的探索,我想总体的思路应该说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思考,就是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到底是让学生更多的掌握全面的技能,还是掌握了基本的技能以后拓展自己某一个专长,可能每个人的能力有长有短,如果我们让新闻教育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是能够掌握一切的技术,但是可能缺乏自己专长的话,未来他们到了新的媒介的岗位中间,可能会不能适应。我们有的时候要求一个人身扛所有的机器出去,既能够写文字稿,又能够拍很好的照片,同时还可以做电视等等。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场合并不太多,如果真正面临一个复杂的比较大的报道活动的时候,可能更多的需要一种团队的合作。

在这样一种团队的合作的时候,我们今天为未来传媒做准备的新闻学院的学生怎么思考自己的定位,刚才说了,个人的定位可能是整个产业定位一个具体微观的体现,实际上媒介融合意味着对新的平台、特点,和利用针对新的平台特点和传媒模式重新定义它的生产线,这样一种重新定义不以为这我们一个人要承担所有工作流程的手工作坊,电视产业的发展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电视越发达,每个人的定位越狭窄,我们媒介融合时代需要每个人都有开阔的视野和全媒体的思维,但是这样一种思维并不一定是在所有的时候都要以每一个人承担所有的工作来体现的。我想可能在未来的每一个传媒人参与的更多是像足球、篮球这样集体的竞技项目,每个人只要有自己个人的角色定位,也要有角色的配合意识,也需要知道自己和其他岗位之间的衔接。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每一次进程中间扮演的角色,可能我们在未来每一个传媒人有更好的一个发展空间。否则我们培养的新闻人所有媒体都粗通,但不是精通的,这不是我们的目标。

刚才在另外一个论坛上学红老师也提到,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传媒要有更佳的所谓的角色定位,这首先是从我们新闻教育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开始。当然,每个人可能需要全媒体的视野和意识,这个的确是和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这也是我们在教育中间不断摸索和接近的目标。第二个方面的变革,我想可以称之为观念的变革,这可能是在媒介融合时代最重要的变革。因为我们过去传统媒体有很多自己的规则,但是这些规则有很多在新媒体时代都还可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但是有一些已经习以为常的思维,已经习以为常的规则,在今天这个时代需要做出一些重新的考虑。比如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内容为王这支口号,我想我绝对不能否认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内容是不是真的可以决定一切?我想我们大家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事实,比如同样的新闻,如果放在传统媒体的网站上,可能没有太多人点击,但是一旦被搬到了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里面,它的点击量一下子上去了,在这个地方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什么在发生变化?我想是网站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平台是不同的。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例子,韩寒在他的新浪微博上,第一天上微博之后发出来的第一条微博是什么,就是一个字,“喂”,就是这个为字,它的专发量、评论量都上万,昨天韩寒又开始在新浪微博活动了,这次他发了两个字,“韩寒”,我关注了一下,它的评论量超过了一千,它的微博粉丝从40多万上升到50多万。这说明什么?韩寒这两个字或者一个字真的从内容上有多大价值吗?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内容价值的话,在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些什么东西呢?我想我们需要考虑所谓的关系,当然这个关系不是简单的从字面含义上去理解它,而是需要从更深层次的含义理解,这里面包含了我们对市场的认识,对平台的认识,对用户的认识。

自从微博发展以后,我觉得有一个事情感觉是越来越深刻的,就是在未来的信息传播的格局中间,社会关系应该是未来信息传播的一种底层结构,我们所有的内容是沿着关系的通道在流动,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你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网络,就意味着你可以获得什么样的信息来源,同时也意味着你可以把你的信息传播的多远多广,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可能需要对于关系,对于人和产品,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等等,去做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想以网络为例,我们探讨这个话题的话,我们第一个探讨的就是人和产品的关系,与人和人的关系哪个更重要?关系如果从我的观察视野来看,可能会有这么三个层面:人和产品的关系,人和网站的关系,以及和人人的关系或者社会关系。过去我们的媒体包括新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三个关系的层面,但是更多的逻辑是自上而下的,就是沿着先建立好的产品,我赢得用户的信赖,从而拥有了人和产品的关系,再进一步的网站的品牌、知名度会提升,它的用户的忠诚度会提高,最后我们网站顺便提供一些社区服务,以便让人和人在这个空间里面得到拓展。这个逻辑没有问题,但是在某种意义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果我们从建设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新媒体,是不是可以让整个通道更加顺畅。最近几天腾讯和360的大战大家都围观了,我们可能也有很多的想法,我们也对他们对用户不负责任的行为有很多的愤慨。但是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腾讯能够达到今天可以挟持用户的程度呢?如果它没有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做基础的话,它能够把我们的用户明目张胆作为一个要挟的条件吗?如果没有那么多QQ带来的用户关系,腾讯可能没有今天的成功,它的产品是以建立人和人的关系为基础的。

我想在未来,我们可能还要有一个话题,就是经营内容还是经营平台,当然经营内容的确很重要,但是整个未来新媒体的发展,它在向着越来越多的平台占据了更重要位置这样一个方向发展,比如从互联网的发展轨迹来看,互联网最早只是一个内容平台这样相对比较单一的角色,后来发展成了社交,微博的兴起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明。再进一步我们大家今天会越来越多的在网上买东西,在网上工作,可能我们很多人可以足不逾户,但是可以解决一切生活上的需求,这说明网络正在越来越多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平台。当它已经超越媒体的时候,如果我们的眼光还仅仅盯着内容这一个方面,可能远远不够了,所以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在经营内容的同时也要重视经营平台的方面,我想这是在媒介融合过程中间必须有的一种新的思维的调整。

虽然刚才针对的是网络媒体,但是网络媒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扩张也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第三个方面的变革是产品的变革,现在我们大家越来越多看到新媒体给我们带来新的样式、形式的内容和服务。但是在传统媒体探讨媒介融合的时候,我觉得可能还有一些方面是过于依赖自己原有的经验,或者依赖自己原有的资源。我想传统媒体的扩张不仅仅是产品形态的变化,更多是我们基于什么样的机制生产这样的产品。

我觉得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延展是需要注意的,因为媒介融合时代,事实上可能不仅仅是各种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时代,还有一个融合,往往是我们忽略了,那就是媒体和受众的一种融合,过去我们往往用互动这个词,但是我觉得互动这个词还不能完全体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媒体和受众之间关系的那种深层的变化。所以关注媒介融合,同时必须关注媒体和受众关系的深层变化,这个变化意味着我们的产品可能需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的扩张:

一以社区产品为枢纽,实现从信息产品向全方位产品的延展。

第二个方面要以激发用户潜能为基础,实现从单边产品向双边产品的延展,这个地方我所说的单边产品指的是过去由传统媒体独家制造的和创造的产品,而双边产品指的是需要用户参与的,需要用户在这个地方直接贡献的产品。事实上传统媒体再有能耐也很难实现这样一个在新媒体时代个性化产品的生产,只有把用户这一端的力量引进来,才能产生更加丰富多元的产品。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以用户为中心,实现从大众化产品向个性化产品的延展。在今天这个时代,个性化是个至关重要的词,但是怎么样实现个性化,我想需要很多条道路,刚才说的把用户这端的力量引入到开发产品中间可能是其中一个方向。其实我在现在使用微博的时候,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就是我在很多场合也说过这样一个感受,当我使用了微博之后,我觉得我可以不去访问大众化门户的平台了,新浪的孟总在这儿,可能听了这话又是喜又是忧,一方面是说的是你们的微博,忧的你们最传统的优势,新闻频道在受到挑战。事实上这种挑战是存在的,就是当越来越多的人用自己的微博或者未来的更多的个性化门户网,把所有的内容集成在一块的时候,这个时候过去传统门户网站的优势会被削弱。这个意味着在未来,包括网站也包括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模式,需要在新的时代做出一些调整。

媒介融合可能还有很多人在担心这个事情,就是我们是不是所有的媒体都到一个市场里了,最后所有的个性都消失了,不是这样的,媒介融合,我一直认为是一个先合后分的过程,所谓的合是在传输渠道上的汇流,所谓的分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不会用同样一个终端看同样的东西,我们希望在不同的时候用不同的终端最方便快捷的接近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比如在客厅的时候用电视,转到客房的时候用电脑,到车上的时候可能用手机。只有这样一个先合后分的过程,才能实现未来对每个人个性化需求最充分的满足。

所以我们设计未来的产品,实现个性化,我想还有一个话题是必须关注的,那就是终端,终端在发生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一个推动力,会反过来影响到整个媒体市场的设计,或者我们的产品的设计。当然,我在这儿展示的可能是大家很熟悉的新的终端,比如方正的文房,ipad更熟悉了,我记得有一个学者60多岁了,见到我说你一定要玩ipad,这个东西太好玩了,我想对于这个年纪的人有这样的吸引力,对年轻人而言它的吸引力更是不言而喻的。这个是LG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推出来的电子纸,它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可折叠的,不是像我们今天困惑的这个东西怎么放,怎么拿,可折叠可卷曲意味着它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纸质报纸了。这个所谓投弹式的显示器,你戴着它看屏幕的时候就相当于在一个房间里面看两米以外的高清屏幕。

当然我们还会注意物联网也在兴起,这个基础会使所有物体都可能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的采集方式可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甚至每个物体都会变成一个信息终端。所以当每一个物体可以自己向互联网发送信息的时候,我们人在信息传播中间的角色和功能一定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也会促使媒体产品实现深层的转变。

最后一个,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体制变革的一点点思考,这是个太大的话题,所以在这儿我只是把其中一个我自己感受比较深的方面跟大家一块探讨一下。

刚才所说的未来的传媒,实际上我在说这个概念的时候,脑子里面想的并不是今天的我们的传统媒体,不仅仅是包括网络和手机,我想在未来整个的媒介融合带来的应该是一个大的媒介,这种大的媒介在这个里面,我们现有的媒体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媒体内部机构的变革可能是开端,这个是大家谈过很多的话题了,但是在流程再造的时候我们的媒体怎么改变自己的思维,特别是怎么打破在自己原有利益之下的束缚呢?我感觉现在很多媒体所做的尝试是固态的混搭,谁都不想放下自己的面子,想和别的媒体拼凑在一块。这不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变成液态的融合,让各种媒体之间变得更加自由自在形成业界的混合,它才会带来化学的变化,否则一种简单的物理变化肯定是某一个阶段,但不是终极目标。

还有一个词现在很多媒体都在做全媒体的试验,我想全媒体这个词出现有它的历史原因,也有它的合理性,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媒体机构都要搭建一个全媒体平台呢?如果让每一个媒体机构像一个传媒人那样不断的扩张,扩张到所有的领域,它的资金、技术、人才是不是足以支撑,这样的一种媒体形态的扩张是不是又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呢?我想现在很多的媒体其实在这方面都是有自己的困惑的。

事实上可能更理想的模式,是我们需要重新和IT界,和电信业,甚至很多过去传媒业行列之外的行业达成新的组合,把媒体自己的角色设置好,再和其他的上游或者下游的产业链条上的部门形成一种新兴的合作关系,这样传媒业可能才会真正在未来的媒介融合过程中间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当然这个地方也意味着我们在未来一定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力量,我们利益的竞争者也会更多,而且自己惟我独尊的地位会受到震撼,媒介融合会使我们在传媒领域受到挑战和动摇,但是这是一个事实,如果我们不接受这个事实的话很难迎接这样全新的局面。所以传媒业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在新的产业链条上思考与谋求新的定位,这正像每一个传媒人需要在未来的产业模式中间寻找自己的定位一样。

我的思考主要是在这么四个方面,希望能够听到大家的意见,能够有更多的交流,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彭兰教授。我想刚才彭兰教授的演讲,因为她刚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内容,这么多年我专门研究新闻的内容,所以她对于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坚守的或者叫做一直强调的内容为王提出了新的思考,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思考。

5.媒介融合背景下 篇五

【论文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要培养具有跨媒体的传播策划力、准精深的资讯整合力、多媒体的信息传播操作力的人才,就要走一条学校教育与传媒业界培养相融合、新闻教育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相融合、新闻教育与媒介教育相融合的“融合型”创新路径。

以网络宽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体长期固守传播领域的格局,媒介间的融合已成为大势趋。中国传媒改革的推进,媒介融合不仅给活跃的传媒领域带来新的挑战,更为传媒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种背景下,传统单一的新闻传播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求,新的新闻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新闻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由技术、市场和政策推动的媒介融合给传媒业界带来深刻变革,面向传媒业界的新闻教育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上也应做出合乎时代要求的变革和创新。

一、对媒介融合的认识

要谈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媒介融合。

关于现代社会的媒介融合,纽约时报公司的董事长苏兹伯格(Arthur Sulzberger,1951—)认为,纽约时报是什么?如果你只回答是报纸,那么你就不能得满分。因为今天的纽约时报除了是报纸还是网站、电视台、广播电台,它们都是纽约时报。甘乃特公司的报业总裁盖瑞?沃森(Gary Watson,1955—)同样认为,你要明白,我们从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意,我们从事的不是报纸生意而是信息生意,报纸只是我们用于传播信息的渠道和途径而已。中国新闻学学术界蔡雯教授最早将媒介融合研究引入中国,对国内外媒介融合研究进行了一番梳理。她认为,媒介融合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微观层面的媒介融合,中观层面的媒介融合和宏观层面的媒介融合。

从微观层面看,媒介融合是媒介产品的融合。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驱动,所有媒介都向数字化这一种形式靠拢,从而出现了融合文本、图片、视频、声音这些元素的多媒介产品。

从中观层面看,媒介融合是媒介组织的融合。中观层面的媒介融合涵盖了传媒技术融合,传媒产品融合,传媒运作系统融合和传媒组织机构融合等方面。英国传播政治经济学家格汉姆多克斯认为传媒融合有三个主要方式:传媒文化形态的融合,传播系统的融合和传媒公司所有权的融合。①

从宏观层面看,媒介融合是媒介产业的融合。宏观层面的媒介融合,是从大传媒角度出发,涵盖传媒业、IT产业、电子产业等所有参与到媒介融合中来的产业。融合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传媒产业和其它产业之间的交融,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②

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实务带来了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新闻传播的主体不再被媒介机构所垄断,广大受众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拥有了传播话语权。二是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变化,由单向传播转向双向传播,由媒介机构对大众的传播,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复合交叉式传播;三是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带来媒介组织方式和信息管理方式发生变化。

新闻传播实务的变化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思考的是,在媒介产品、媒介形态、传播方式不断创新、融合,受众日益多元化、分众化,职业传媒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换言之,在媒介日益融合的背景下,时代在呼唤什么样的传媒人呢?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的新闻传播实务的变化,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思考的是,在媒介日益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合格人才?

1、跨媒体的传播策划力。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市场不再以媒介形态来界定,取而代之的是不同媒介品牌的媒介市场。受众不再以读者、听众、观众来划分,而日益成为某个品牌媒体的受众。媒介融合导致的媒介市场高度细化,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在市场上找准自己的定位,生产开发服务于某一层次或某一方面消费者某种特定需求的多媒体产品。跨媒体的传播策划力要求传媒人能站在媒介品牌塑造的高度,对受众价值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挖掘,高屋建瓴地进行传播。

2、准、精、深的资讯整合力。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职业传媒人的核心竞争力不再表现在事件报道的第一落点上,而是表现在事件报道的第二落点和第三落点上。面对新媒体和媒介融合带来的公民记者和公民新闻报道的巨大冲击力,职业传媒人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表现在新闻报道的准、精、深上。

何谓准?准就是对新闻事实核实得到位,对事实报道得准确、公正、客观、真实、平衡、全面。何谓精?精就是对受众需求把握到位,根据不同受众的基本信息需求、潜在信息需求和不同状态下的信息需求,将信息转换成不同媒介形式的资讯产品。何谓深?深就是对新闻资讯的深度报道和专业解读。

3、多媒体的信息传播操作力。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将不再为一个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如在美国“融合新闻”方面做得最成功的美国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Inc.),有位名叫Jackie Barron的女电视记者,曾用四周时间在安东尼奥采访一个重要的联邦案件。她每天的工作日程是:早晨6点给网站写一篇专栏文章,介绍案件的情况,然后到法院去采访当天的最新进展情况,上午10点通过电话给电视台发去最新报道;下午两点半到三点编制一个晚间电视节目传回去,然后再回到法院采访下午的进展情况,通常到晚上7点才结束采访;最后,还要给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写一篇新闻稿。③如此技能全面的记者,在今天的新闻传播业界确实是非常抢手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该也必须成为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型新闻教育之创新路径

针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和相关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举起“融合”的大旗,走一条“融合型新闻教育”的创新路径。具体来说:

1、学校教育与传媒业界培养相融合。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具有整合传播策划能力的新闻人才,不是高校单方面力量能够培养的,只能与媒介合作,共同培养。学校教育与传媒业界融合有以下两种模式。

一种模式是“请进来”,即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来自一线的优秀媒体从业者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扎实的业务能力,对于在校的新闻学子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学习价值。在西方,具有媒体从业经历的教师所占比例很高。国内近年来在这方面也有所发展。譬如,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社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通过跨媒体研究

所,在网络环境、媒介融合的传媒背景下,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了“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通过学校与报社的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有新闻理想、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传媒人才。④

另外一种模式是“走出去”,即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参加跨媒体的采、写、编、评、策划与制作等业务,甚至参与到跨媒体的经营管理。这样,教师就可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把媒介最新技术、最新经验以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最新动向、趋势带到课堂上。

2、新闻教育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相融合。新闻传媒人具备准、精、深的新闻资讯整合力的前提是,他必须成为一位新闻报道领域的专家,即专家型记者。专家型记者的培养,需要新闻教育与相关专业融合,而这种融合可以通过跨学院合作来实现。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近年来一直在进行培养专家型记者的实验。2003年9月,该校新闻学院宣布创立一个新的为期一年的文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Arts.)项目。相关教学主要依靠其他学院的师资力量,从别的学院找最好的教授来给新闻学院的学生上课。学生完成硕士毕业论文时,将有两名导师,其中一名来自于新闻学院教授新闻专业的老师,另一名来自于他们所选修专业方向的老师。⑤当然,培养具有跨专业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通过新闻专业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来进行,还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来进行。

3、新闻教育与媒介教育相融合。新闻教育离不开媒介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加强新闻教育离不开加强媒介教育。学校是研究各媒体传播效果和学习各媒体基本技能的专门机构和重要平台。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融合专业来培养全能型记者,也可以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一门传播技术,同时了解其他媒介技术。

鉴于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发展的大趋势,国内一些老牌新闻院校纷纷在自己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上进行了调整。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成为传统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块“实验田”。该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将传统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性核心专业课程和基于数字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专业课程相结合,力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的整合,培养具有融合媒体技能的新型新闻人才。⑥

总的来说,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新闻教育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才能培养出有更加丰厚的知识底蕴、开阔的眼界以及多种技能,适应媒体变革的新闻人才。参考文献

①蔡雯、王学文,《 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87-90

②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③蔡雯,《专家型”记者和“融合型”编辑——浅谈美国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今传媒》,2005(10)

④郭立琼,《国家级特色专业重点实验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开课》,四川大学新闻网,http:///news/,2008年9月3日

⑤蔡雯,《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经典个案——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调研报告》,《国际新闻界》,2005(5)

6.媒介融合背景下 篇六

编辑出版本科专业自1985年设立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随着编辑出版业界环境的飞速变化,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不断前行。虽颇见成效,但从一些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多年来的微变、实践教学的稀缺、考核主要看研究以及教学人员与编辑出版业界分离等现状可以看出,编辑出版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还需明确,步伐还应加大。尤其是丰富多元的新媒体和媒介融合时代,对编辑出版有了新的界定,给编辑出版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发挥空间。在发展迅速的媒介环境下,对于实操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编辑出版来说,实践教学的突破与创新理应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与根本。

一、以学生为本,个性化定制实践环节

媒介融合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这种挑战突出表现在实践型编辑出版人才的大量培育上。现实的矛盾是,一方面有不少大学生在求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归根结底,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社会所需没有完美衔接,学生动手能力差,从而反映出编辑出版实践教学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存在偏差。那么,实践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与效果?如何以学生为本,充分激发、塑造并培养学生的个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编辑出版行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采取以学生为本,层次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对教学资源、办学优势、学生主体特点等进行综合调研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多个培养方向,如出版经营管理方向、编校技能与人文素养方向、新媒体技术方向等,并进行专业性的“小众”实践教学。

以学生为本,个性化定制实践环节应成为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的有益尝试。可充分利用专业教师在新闻出版单位就职及其熟悉编辑出版业务的工作背景,结合专业教师的研究特长与优势,采用“工作室”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帮助不同的学生主体实现自身对专业发展的追求。根据个人的兴趣、特点、专长以及发展方向,学生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加入工作室。工作室既是课堂教学的学习小组,也是学校与出版社、网站、新媒体等新闻出版单位合作项目的任务执行小组。每个学生可以加入多个工作室,以熟悉不同的媒体并参与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编辑实践能力培养的个性化定制。

同时,可在实践教学中实行竞赛制、招标制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自由组队参与与出版社、网站、新媒体等新闻出版单位合作项目的投标,参与校内外的版面设计大赛、编校大赛、数字多媒体制作大赛、网络编辑竞赛等行业相关赛事。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自我鞭策、相互比较和借鉴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快速激发其创作力与实践能力,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要注意实践反馈,也就是说,在学生练习和实践后,教师应答疑解惑,给学生展示不同的题解以及优选答案,让学生在“比较”与“对比”中不断进步,这样他们才能对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在反复实践中不断缩小与编辑出版行业规范要求的差距。

当然,工作室式、竞赛制、招标制等实践教学方式还需有教学目标、组织管理、成绩评定等制度和规定与之配套。比如,在成绩评定方面,应丰富学业成绩考核办法,改变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确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传统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过程、创新成果给予持续性评估和综合性评价,保证实践教学改革对学生实践精神的强化与塑造。

二、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实践教学模式

很多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就业后感慨,上学时学的知识都忘了,在学校学的和实际工作是两码事。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应由学生买单。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知识和技能与工作实际脱节等情况更多反映的是實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应用型学科的务实性特点决定了编辑出版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单纯地先理论后实践、课堂模拟实验的实践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下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新闻出版环境不断变化,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首先,应树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理念,完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管理制度,采用开放式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式与手段不应拘泥于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实践教学的时间、场所、方式等都应灵活安排。“鼓励个性化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的成长与创新绝不是在被动与封闭的环境中激发出来的,而是在积极、主动、自觉、自学的开放状态中生发的。其次,“请进来、走出去”应成为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关键。“请进来”,一是指把编辑出版业界高级编辑、业务精英、经营管理高级人才请到学校来,请到课堂上来;二是指把编辑出版业务、项目请进学生的工作室。“走出去”,一是指专业教师走出校门,挂职锻炼,直接参与编辑出版实际工作;二是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编辑出版业务实践。这种实践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提高了实践教学供给端的教学质量、效率、创新性和活力,使其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丰富实践教学供给结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教学资源与环境。近年来一些高校在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中尝试“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改革,但未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未完善“请进来、走出去”实践教学模式的制度与管理方式,“请进来”或“走出去”只是偶然、随机的尝试,未使之常态化,当然不能收到良好的、具有可持续性的教学效果;二是实践教学成了新闻出版机构的负担,输送的学生大多数不能做业务,有时甚至会添乱。二者之间若不是共享与共赢的关系,那么这种合作既不会持久,也不会产生良好收益。因此,唯有使“请进来、走出去”成为常态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模式的制度与管理方式,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使他们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实现课业成果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实踐教学的培养目标、学生的课业成果以及编辑出版业界需求应是一致的,否则就会造成供需脱节的局面。学生的课业成果不应仅作为学习与教学任务的完成指标,他们每次参与的教学实践、完成的课程作业以及毕业作品应成为其择业与就业的砝码与优势。一些专业教师将带学生参观出版社、报刊社、印刷厂、新媒体、互联网企业等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将撰写调研报告和课程论文作为课业考评的指标。这些做法虽然对学生了解、认识编辑出版业务及业界大有裨益,但真正掌握有用的理论和技能还需坐下来认真编、校、改、读、经营运作与思考,实实在在地深入编辑出版业务,否则,实践教学也就成了客串。

在此,吴培华教授的`做法给我们带来很大启发。吴培华教授对自己的研究生就实践环节提出 “五个一工程”的要求,即完成100万字的初校、完成100万字的三校、责编一本书、参加一次图书订货会、下一次印刷厂。此外,浙江传媒学院的“四年一本书” 项目,也达到了较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分析上述两个较为成功的实践教学案例,可以看出,二者都将编辑出版的实际业务作为课业考评的内容,学生的课业成果几乎等同于编辑出版业务作品。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在择业时呈现自己的专业优势与成果,又有利于缩短他们就业时的适应期,让他们快速上手。

要实现课业成果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还需要专业教师对实践教学中的课程作业进行巧妙而有效的布置与考评。事实上,除了专业教师布置的模拟式课业如图书选题策划案、书刊创意设计等,全国各级编辑出版相关赛事也可以作为实践教学中的课业选题,如全国大学生出版创意大赛、全国图书编辑出版能力大赛等。这些含金量高的项目和比赛会自然调动学生创作和实践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此外,毕业论文(设计)是检验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内容。一些高校仅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不能全面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将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均作为学业考核的指标,甚至鼓励学生做毕业设计,从而全面且直观地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诚然,编辑出版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复杂而又与时俱进的课题,仅靠上述的几项改革并不能产生特效。但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项目,注重实践创新过程,建构开放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型的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一定是当下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所需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希望以上思考可以对正在进行或未来进行的全面、具体、创新且富有成效的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肖超. 我国编辑出版类本科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建议[J]. 今传媒,(4).

7.媒介融合背景下 篇七

一、媒介融合的基本定义

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最简单的定义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美国教授浦尔认为, 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 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 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象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 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 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时代华纳集团的媒介转型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展开的。

二、时代华纳集团的媒介转型方式

时代华纳集团的传统业务是影视内容,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 多种媒介的融合已成为时代主流, 时代华纳集团自身也在进行业务调整。

(一) 多种媒体终端的融合

时代华纳集团的媒介转型措施之一是对“电视无处不在”理念的实施。2009年与运营商康卡斯特 (Comcast) 合作, 开启了“电视无处不在”计划, 2010年分别推出HBO GO的在线服务和移动客户端服务。用户在支付有线电视费用后, 可以在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多种媒体上收看相关内容。2013年4月, 公司首次在Apple TV上推出HBO Now服务, 用户可以用终端直接付费享受海量内容, 随后还将涉及多种苹果终端, 这些措施同样印证了时代华纳集团对移动终端的重视。

(二) 对社交网站的收购

由于时代华纳集团在电影市场上的份额占有很大比例, 所以它吸收了社交电影网站Flixster以及旗下专业影评网站烂番茄 (Rotten Tomatoes) , 这可以使它及时把握市场动态, 更准确地了解电影市场的需求, 还可以增加其线上传播力。对体育博客网站Bleacher Report的吸纳表现出时代华纳对体育电视行业的重视, 再加上特纳广播本身掌握着美国NBA以及职棒大联盟比赛等重量级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权, 更巩固了时代华纳在体育传播行业中的地位。

(三) 成立媒体实验室

2012年, 时代华纳集团在纽约成立了媒体实验室, 主要研究消费者行为、媒介接触习惯和预测行业发展趋势等。媒体实验室用先进技术和大数据为时代华纳的重要部门HBO、特纳广播、华纳兄弟等提供创新内容, 指引媒介融合的新方向。

三、时代华纳集团的媒介转型策略分析

媒介转型是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依托, 以多种媒介终端为技术支持的媒介融合的结果。

(一) 核心业务地位突出

时代华纳集团是世界级的传媒集团, 涉及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 但从近几年的业务整合过程来看, 它也在不断进行业务收缩, 重点强化了自己的优势项目, 即视频业务。HBO GO的在线服务和移动客户端服务的推出就是时代华纳把自己的视频业务优势发展到移动终端的表现, 对社交网站的重视也围绕着电影业务展开, 而成立媒体实验室则是为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

(二) 多种媒介全面展开

时代华纳集团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与移动客户端和社交网站融合, 使传统媒体焕发新的生机。HBO GO的推出摆脱了有线电视工具的限制, 方便用户随时收看电视节目, Flixster与电影的结合使线上线下的沟通更为便捷, 收到的用户反馈也更加具体、明确。

(三) 吸引受众准确服务

时代华纳集团努力地了解受众需求, 准确把握视频内容从生产到终端的各个环节, 为受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四、时代华纳集团媒介转型的意义

时代华纳集团的媒介转型不仅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而且对全行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 优化重组, 抓住核心方向

以对美国在线的合并和拆分为例。2000年, 时代华纳由于互联网业务扩张的需要决定与著名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合并, 但在2009年出于对集团利益的整体考量, 时代华纳把美国在线拆分了出去。在市场化浪潮的今天, 一个媒介集团要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的业务和规模, 集中优势力量, 把握住核心方向才能做大做强。

(二) 多方联动, 盈利互为补充

时代华纳集团充分利用多种媒体, 如互联网、有线电视网、手机客户端等, 为集团的业务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方便各方面展开互动合作。同时, 各方的盈利互为补充, 从整体上看集团的业绩是大幅度增长的。

(三) 准确定位, 创建世界品牌

由于时代华纳集团将视频业务作为其核心业务, 因此它能在这一领域发挥出自己所有的优势, 它旗下出品的电视剧和电影等精品颇多。HBO的付费频道出品了大量经典美剧:《黑道家族》、《权力的游戏》等。在电影方面, 时代华纳出品的影片有《哈利波特系列》、《肖申克的救赎》、《盗梦空间》等美国观众和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电影。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 准确的市场定位不仅可以打开国内市场, 还可以打开海外市场。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 时代华纳集团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 需要进行媒介转型。作为传统媒体, 直面新媒体的冲击, 敢于面对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回应是明智之举。希望时代华纳集团的媒介转型可以给我国媒介以启迪。

参考文献

[1]韩晓宁, 翟旭瑾.从时代华纳再次拆分看传媒集团的聚焦战略发展[J].国际视野, 2014 (12) :60-62.

[2]韩晓宁, 王军.国际传媒集团经营发展及战略转型分析[J].媒介经营与管理, 2014 (06) :103-107.

8.媒介融合背景下 篇八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采编;创新;策略

1 媒介融合下新闻采编相关理论概述

1.1 媒介融合相关理论概述

孙东霞(2013)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媒介由传统的单一形式转变成多元化形式,也就是媒介的功能多样化。例如报纸,广播是单一的媒介,而媒介融合就是让它俩结合为一体,如电脑。刘玉红(2014)则认为,媒介融合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将数据,文字,图形三者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从而达到信息的一体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是媒体技术发展的一种整体发展趋势,其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内容的融合,媒介的整合,从而促进整个多媒体的发展。

1.2 新闻采编相关理论概述

新闻采编,即为从事新闻信息处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对新闻系统进行指挥的总编辑,还包括对新闻信息进行提取,修改,删除,编辑,设计等等一系列流程的编辑人员,最后还包括对加工好的新闻进行播报的播音人员及场景控制人员。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无论从新闻信息的设定,还是新闻信息的处理,再到最后的新闻信息的播放,新闻采编工作贯穿于新闻工作的整个过程。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变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媒介的变化。与传统的报纸,广播不同,媒介单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广泛,如电脑,手机。媒介的变化,导致了新闻采编工作不在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第二,信息资源的变化。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新闻采编的信息资源也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在收集信息资源的时候一定要对其真实性,价值性进行把关。

3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特点

3.1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模式多元化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彻底瓦解了传统单一化的传播模式,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这就导致了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渠道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要求新闻采编工作更多的运用网络技术,把新闻的内涵性和真实性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与传统枯燥,局限的传播模式相比,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模式更加生动,更注重全局视角,能够使旁观者更清楚的了解事情的全过程,认清事实情况,以达到新闻传播的真正目的。

3.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主体扩大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大众也变成了新闻传播的主体。传统媒体下,只有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才可以进行新闻的传播,但是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等各种传播平台的兴起,每个社会大众都可以进行新闻的传播,而这些社会大众由于没有受到专业的新闻采编培训,在发布的信息中难免会出现不真实的情况。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这就加重了新闻采编工作的难度。

3.3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全能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于新闻采编工作的要求更高,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在只是局限于单一的采集,而是对声音,图片,文字等的整合,以实现信息的最佳,最快共享。因此需要综合素质高,业务流程强的全能性工作人员。

4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策略

4.1 完善新闻采集采编共享平台

新闻采编工作是多方面沟通的工作,一旦沟通出现问题就会出现不同发布渠道,发布内容雷同化的现状。因此,将新闻采编工作进行资源共享,有利于新闻采编工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从而有利于采编的双向互动,不但可以增强员工间的凝聚力,还能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

4.2 创新信息处理机制

为了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新闻采编工作无论是在信息的采集上,处理的的程序上,内容的制作上,还是受众的关系上,以及最后的技术保障上都要突破传统模式进行创新。首先在信息的采集上,要进行特色信息的采集与开发,以打破传统的排版,多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全新版面。其次在处理程序上,要合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的组合,根据当天采集的情况,合理制作方案,以突出新闻想要表达的重点。在新闻选择的内容上,一定要具有针对性,避免雷同,这就要求对采集内容进行合理归类,差异化处理。对于受众的反馈,要做到及时的处理总结,可以设立信息及时回复机制,这样有利于新闻信息的及时跟进,从而确保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最后,技术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不但可以加强新闻信息的生动性,还能满足广大群众的不同需求。

4.3 加强新闻采集人才队伍的建设

媒介融合时代,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具备更高的素质。这就要求新闻采编部门要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定期对现有新闻采编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新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首先要对新闻采编人员的思想意识进行提高,在保证新闻信息特色的前提下,一定要确保其真实性,而不是随意编写。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讲座,通过互相间的交流,提问丰富自己的阅历。还可以针对某些案例,组织现场提问的活动,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者的应变能力。其次,要注重新人员的引进,这样才能打破队伍传统的思维模式,给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

作者单位

长治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山西电大学习计划下一篇:中医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