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的心得

2024-10-03

尊老爱幼的心得(精选8篇)

1.尊老爱幼的心得 篇一

重阳节尊老敬老 心得 体会月 25 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正好遇上周末,不少人在这一天陪伴家中老人,或是带上家人一起去登高赏秋。

年年重阳,今又重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敬老节,现在还成为了法定意义上的老年节。如果说重阳登高有欣赏秋景、思念远方的亲人等意义的话,那么敬老、尊老、爱老,则让这一节日具有了更多伦理上的价值,更多社会学上的意义。

在重阳节这天给父母买份礼物,或者是请父母外出吃顿大餐的子女,越来越多。除了这种子女对家中老人的尊老敬老之举,很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也会在重阳节前后组织各种敬老爱老活动。如学校、机关以及社会爱心企业组织人员到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一些旅游企业针对老年人推出免费的游览项目等。所有这些,不但让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也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社会的关爱与呵护。

一个传统的民俗文化节日之所以能够流传千百年,经久不衰,不仅仅在于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韧性很强,同时更在于它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然后被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前几年,网络上围绕传统节日曾有一些声音,比如说“传统节日式微了”“年味变淡了”“传统节日只剩下吃了”等。实际上,并不是传统节日味道变淡了,只不过因为我们过节的方式和以前不一样了。在不知不觉中,传统节日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于重阳节,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在重阳节前夕或者是当天给父母精心选择一件礼物,带他们出去转转,吃顿大餐,这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同时也是父母很愿意接受的。但还有一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那就是从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角度来说,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征求一下老人们的意见?看看他们一些个人化的需要是什么?是不是还能够做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

举个目前比较普遍的例子。现在是移动支付时代,去医院看病,去景区参观等,都需要提前预约,但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再考虑到目前疫情防控的需要,进入很多公共场所都需要出示健康码等,更让一些老人出门变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人的子女,能否在回家陪伴父母过节的时候,耐心地把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教给自己的父母?从尊老敬老助老的角度来看,这也一定是老年人所期盼、所需要的。

重阳节是一个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好好反思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还有哪些不足的机会。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围绕尊老敬老爱老,给人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如何让整个社会在运转过程中对老年人越来越友好,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这是从政府到社会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2.尊老爱幼的心得 篇二

尊老养老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和高尚美德,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礼记·王制》里就有对不同年龄老人的奉养:“五十养于乡, 六十养于国, 七十养于学, 达于诸侯, 八十拜君命, 一坐再至九十使人受。”[1]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对不同年龄阶段老人的奉养, 《礼记》以国家制度和家庭生活的形式, 对尊老养老以规范和引导, 予当代社会在尊老养老方面以启示和借鉴。

一、国家制度上的尊老养老

首先, 统治者的率先垂范。《礼记》在尊老养老的国家制定上, 首先是统治者注重身先示范, 以自己实际行动来践行尊老养老的“礼制”。统治者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无不以统治者的躬亲示范息息相关, 躬亲则政兴。刘邦入关时:“存问父老, 置酒。”[2]和关中父老以酒盟约。文帝时, 进一步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养老的具体措施和标准:“令县道, 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 肉二十斤, 酒五斗。其九十以上又赐帛二匹、絮三斤……两千石遣独吏循行, 不称者督之。刑者及有罪而拟上, 不用此令, [3]不仅规定具体的赏赐粟帛数目, 而且强调了实施程序和适用范围, 以制度化的养老诏令, 为“文景之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礼记》统治者以礼的规范和秩序为行为准绳的尊老养老思想, 无不是率先垂范的典范。《祭义》:“七十者不有大故不如朝, 如有大故而入, 君必与之揖攘, 而后及爵者。”七十者入朝时, 国君需先和他作揖, 然后才和其他人作揖。国君无不在礼制的规范下, 率先垂范尊老养老的礼制, 孝行天下。

其次, 以孝为理念, 以礼为规范的尊老养老。中国古代儒家传统观念孝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 养老:即“善事父母”, 《尔雅》云:“善事父母曰孝”, 《说文解字》劳部云:“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者, 从子, 子承老也。”[4]二是尊敬父母, 《论语·为政》云:“今之孝者, 是为能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5]《孟子·万章上》云:“孝子之至, 莫大于尊亲。”[6]《礼记》也提出了这方面的内容, 《祭统》:孝者, 畜也。顺于道, 不逆于伦, 是之为畜。可见赡养父母是孝的基本内容和条件。如《祭仪》: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 其次弗辱, 其下能养, ”公明仪问曾子曰:“夫子可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为孝者, 先意承志, 论父母于道, 参直养者也, 安能为孝乎?”

认为孝有三等, 大孝能使双亲受到社会的尊重, 其次孝子为人处世不让父母蒙受耻辱, 最下等的只能养活父母而已。可见, 尊老养老是孝的最高层次要求。

尊老养老教育是儒家教育的主要内容, 儒家把养老作为立本修身的基本要求, 教导人们要竭力养老, 尽心侍亲, 在尊老养老的过程中, 用一整套礼制来规范着尊老养老教育的实施, 使其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加以推而广之, 使全社会形成良好尊老养老的社会风气, 最终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礼记》规范尊老养老的礼制, 有“乡饮酒礼”等各种礼制, 乡饮酒礼是正齿位、序人伦、敬老尊贤、平息事端、敦睦下的一种重要方式, 《乡饮酒礼》指出:孔子认为的尊老养老, 并不是挨家挨户、天天见面加以教导, 而是集合民众, 通过参加乡饮酒礼这种礼仪形式, 对大家尽心教育。[7]《论语·乡党》曰:“乡人饮酒, 杖者出斯出矣。”《乡饮酒礼》:

乡饮酒之礼, 六十者坐, 五十者立侍, 以听政役, 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 七十者四豆, 八十者五豆, 九十者六豆, 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老养老, 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 出尊老养老, 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乡饮酒的礼仪, 六十岁的坐下, 五十岁的站立陪侍, 来听差役, 这是用以表明对年长者的尊重。通过乡饮酒, 人民知道了该尊重年长者, 该奉养年老者, 然后才能回家孝顺父母。尊重兄长, 人民进家能够孝弟, 除外能够尊长养老, 然后就能形成风教, 形成了风教, 然后国家才能够安定, 正如《礼记·冠义》孔子曰:“吾观于乡而后知王道之易, 易也。”观看了饮酒礼仪, 就知道了儒家的孝悌在民众中极易推行了。

再次, 适度优待措施。给予老年人适度的物质保障和政策制度上的优待, 有助于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 老有所终”。《礼记》主要采取了一下几项具体的措施, 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 老有所终”。

赐高年几杖、粟米等物。由周代倡导并实施的赐高年几杖, 这一尊老传统一直延续到后代。《后汉书·礼仪志》记载, 每年八月, 县级政府调查户籍, 登记高龄老人, 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授以几杖, 并配以糜粥、并有祭祀“老人星”的活动, 所授之杖, 乃当朝皇帝所赐, 故称王杖。而赐高年几杖之类, 《曲礼上》也有记载大夫七十岁时, 把职务上交而退休, 假如国君不许, 谢任辞去, 就一定要赐他凭几和拐杖。对于七十岁以上之人授予王杖, 其主要目的是使王行尊老养老之风于乡里, 纯洁风俗, 教导乡民, 因为他们是乡民尊敬效法的榜样。

刑法优免。在《周礼·秋官·司寇》中, 已有对七岁一下儿童, 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及智力低下者, 给予刑法减免的主张。《礼记》提倡这一敬老传统, 并把它以礼制规定的形式固定下来, 明确规定八十岁老人虽有罪而不加任何刑法, 《礼记》在尊老养老制度上, 通过统治者大力提倡并率先垂范, 并实行以礼为规范的尊老养老教育, 通过适度优待措施, , 健全物质保障制定等多种措施,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尊老养老的社会风风尚, 继而达到天下大治。

二、家庭中的尊老养老

老年人在社会分布而言, 十有八九于家而居, 因此, 家庭中的尊老养老就显得及其重要, 赡养不仅要使他们衣食无忧, 而且要精心照料他们的晚年生活, 对他们有更多的精神慰藉, 《礼记》家庭中的尊老养老思想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居家致其敬。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每个家庭都安全正常的生活, 社会就会安定, 一个家庭的和睦离不开为人子者对父母的感恩和尊敬意识。《礼记》对父母的感恩和尊敬意识, 是对父母应彬彬有礼, 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 是为人子者应注意的方面。《曲礼上》:

为人子者, 居不主奥, 坐不中席, 行不中道, 立不中门, 食饗不为檕, 祭祀不为户, 听于无声, 视于无形, 不登高, 不临深, 不苟訾, 不苟笑。夫为人子者, 出必告, 反必面, 所游必有常, 所习必有业, 恒言不称老。孝子不服音, 不登危, 父母存, 不许友以死, 不有私财。

为人子者, 坐行立于家, 皆有一定的礼制规范, 为人子者, 出门必告父母, 回到家中必面见父母, 免得让父母担心, 自己游乐的地方是自己经常去的地方, 说话时不在对方面前自称“老”, 孝顺的儿子不在暗中做事等, 兼以自己的身体力行, 孝敬父母。

其次, 养家致其乐。子女在家, 不仅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供养老人, 还要承欢膝下, 使他们舒心快乐。人到晚年身体逐渐衰弱, 从事生产等活动的能力下降, 因此, 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费用大部分要靠家庭成员的供给, 仕者以俸赡养。至于黎民百姓, 农业生产是他们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生活普遍困窘, 但都应以养老为要务, 竭其全力用自己辛勤的劳作创造赡养老人的基本生活条件。《礼记·祭统》:

孝者, 畜也。顺于道, 不逆于伦, 是之谓畜, 是故孝子有事亲也, 有三道焉:生则养, 没则丧, 丧则祭, 养则观其顺也。

所谓孝, 从音训上说就是畜的意思, 对父母的敬爱至情, 蓄积于心, 就是孝, 顺从道义, 不悖伦常, 这就叫畜, 因此孝子侍奉双亲有三个阶段要求, 父母在世时要供养, 这是最基本的阶段要求。认为最基本的孝就是尽心供养父母, 解决老人的衣食温饱问题, 是对一个孝子的基本要求, 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 还需要在生活上使老人精神愉快。《礼记》在孝敬父母时, 做到使老人精神愉快, 主要是在符合礼制规范下尽为人子之孝, 不做出格之事。

再次, 病则致其忧。人到老年, 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各种疾病可能随之而来, 因此, 对父母尊长尽心照料, 护理也就成为孝行之一。在老人生病的时候, 子女应该多加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生活, 尽心尽力为父母调理身体, 遵从父母命令, 而不心怀气忿, 父母有过失要尽心劝解, 而不生厌倦, 侍奉父母即使劳苦也不埋怨, 正如《坊记》的“从命不忿, 微谏不倦, 老而不怨, 可谓孝矣。”

三、结论

尊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先秦典籍中屡屡提到, 开明的君主都能够善养老者, 而善养老者者, 其统治就会出现一个稳定发展繁荣的局面。《礼记》在尊老养老制度上、尊老养老教育上, 统治者的率先垂范等方面, 予当代社会在尊老养老方面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 国家尚无足够的财力把全体老人赡养起来, 因此, 在对老人进行物质就给的同时, 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途径, 有意识的培养人们尊老养老的意识, 提倡全社会形成尊老养老的良好风尚, 《礼记》提倡统治者的率先垂范作用和提倡以孝为理念和以礼为规范的尊老养老, 依靠社会舆论, 榜样感化和思想教化等手段, 使尊老养老观念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由于经济等其他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事业, 并没有充分发展起来, 根本应付不了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的社会问题, 家庭养老成为我国传统养老方式。这也是当代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选择。《礼记》在居家致其敬, 养家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三个方面, 以现代家庭养老有益的借鉴, 使老人精神愉快, 能安享晚年。

尊老养老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标志之一, 在现代社会, 随着老年人的增加和人寿命的延长, 国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尊老养老传统美德, 吸取《礼记》在其尊老养老制度上、尊老养老教育上, 统治者的率先垂范等方面的经验, 予当代社会在尊老养老方面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 2001.

[2][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2001.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3.黄晓波:尊老爱幼的好书记 篇三

“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老干部工作”

这是他在全县老干部工作会上的高声话语。在每年的老干部工作会上,他总是要求大家对待老干部,要在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务必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老干部工作。有一次,一位老干部反映年终福利不能与在职的干部同等,黄书记知道后,严肃地批评了该单位的主要领导。他经常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老干部工作者:“对待老干部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遇到老干部汇报要优先安排,老干部有困难要优先解决,老干部的生活一定要优先照顾。”

“要确保老干部的各项待遇落到实处”

黄书记深知,要使老干部的各项待遇得到落实,光说不行,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保障机制,于是他着力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机制。他主张成立了由分管党群的副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和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组织、宣传、人事、民政、卫生、工会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遇有老干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及时解决。县委每月听取一次老干部工作汇报,常委会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老干部工作,督促推进工作的落实。各基层单位也都相应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人负责老干部工作,全县上下形成了健全的老干部工作组织网络。同时将老干部工作列入了目标管理考评,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组织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考评,对老干部工作不重视的或不到位的视为不合格领导干部。在老干部局班子的配备上,黄书记始终坚持高标准和重点关心,对时间比较长的老干部工作者,或提拔或交流重用。

二是率先垂范。凡涉及老干部工作和老干部各类活动,黄书记无论工作多忙都要亲自参加。每年都要在学习班上亲自为老干部上几堂课,通报几次政治经济形势;每年都要走访一些老干部困难户、重点户;每年都要带着党政班子主要领导前往老干部家里进行慰问。对老干部提出的建议和要求,总是亲自过问,协调解决。对老同志来访,不管工作多忙,都优先接待。

三是过硬举措。宜黄是个山区小县,县财政非常拮据,老干部的各项待遇的落实在少数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2002年8月,黄书记主持研究出台了《宜黄县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实施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离休干部“两费”拖欠问题。2003年9月,又主持研究出台了《宜黄县乡镇退休人员工资实行县统发规定》,让乡镇退休干部能够按月拿到工资。2004年4月,又提议在全县在职干部中开展“尊重老干部,树立新风尚”宣传教育活动,以营造全社会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要努力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

只要是有利于老干部的事,他都要求有关人员尽快办理。他要求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每年要为他们办一两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2002年,县财政拨款,在县城南广场新建4个门球场,2004年又新建2个门球场,解决老同志的活动场所问题;2003年新建一所老年公寓,使更多的老年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安享晚年;2004年初,他主持县委常委会从市委发给县里的招商引资奖中,拿出6000元奖给县老年体协开展活动之用;2005年,筹措资金600多万元,在旧城区沿江路修建了一条千米晚晴长廊,安装了10多种健身器材,使老同志有一个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黄书记每年都要走访几位特别困难的老干部,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去年一位张姓老干部,其妻子因患重病,花去十几万元的医药费,家里生活非常困难。黄书记知道后,亲自前往慰问,当场捐款400元。张老热泪盈眶,连声感谢。

4.尊老爱幼的心得 篇四

五年级写尊老爱幼的作文:尊老爱幼代代传(450字)

尊老爱幼是一种经历了这样一件事。

那天,我到甄雪霏家去玩,阿姨正在炖鸡,看见我来了,就说:“在这吃吧,别回去了。”我和妈妈同意了。

鸡上来了,我忍住馋,夹了一个鸡冠给妈妈,又拿了一个支翅膀给阿姨,给自己夹了一个鸡翅,可是我发现甄雪霏自己夹了两个鸡腿,于是想:“她怎么这样啊,应尊老爱幼嘛!”我有些生气地对她说:“你不知道尊老爱幼吗?”可她却强词夺理地说:“什么破事,管它呢?”我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晚上,我妈妈和她妈妈一起去诳街,我们俩在家里玩,发现甄雪霏的家里养了两条小鱼,我看左边的鱼小右边的鱼大,我往鱼缸中倒了一些鱼食,没想到鱼哥哥主动让鱼弟弟吃,这一刻被甄雪霏看到了,她不禁脸红了,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不该给你抢鸡腿。”我说:“不是跟我抢,就是鸡腿也应该给你妈妈一跟啊,十年来,妈妈最爱你,你还记得孟子的名言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吾以及人之幼’,

 

5.尊老爱幼的格言 篇五

1. 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2.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3.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4. 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5.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6. 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7.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8. 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9. 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10.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11.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戴维·德克尔)

12. 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13.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14. 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15. 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16.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17.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18. 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19. 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6.子路尊老爱幼的故事 篇六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他更不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子路的故事。子路是孔子的弟子。在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小子路决定翻过几座山到亲戚家借点米,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

于是,他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希望大家也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7.尊老敬老,各显其能 篇七

老人公园日本是当今世界的长寿国家之一, 老人越来越多, 但相对来说老人活动场所却越来越缺少。于是, 日本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公园, 把人数越来越少的儿童公园变为老人公园。

老人电话德国有个“电话道德帮助福音协会”, 这个组织设在斯图加特, 德国各地的老人只要拨通需要的电话号码, 就可以尽情诉说自己的不幸和担心, 而接线员也会进行劝解和安慰, 并热情周到地为其想办法解决。

老人院日本厚生省社会保险厅在全国建立了10个“老人院”, 每座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 可容纳150人, 单身老人和老年夫妇各占一半, 公用设施有会客室、茶馆、游泳池和娱乐室, 居住对象为65岁以上的老人, 经费由国家拨款和入院人员支付。老人院与附近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老人有病可随时治疗。目前, 日本各地有收费的地方养老院226所, 每对夫妇每月需交费高达21万日元, 因此许多人都支付不起。现在由国家兴建老人院, 收费低廉, 所以大受欢迎。

退休专家服务公司设在波恩的社会公益团体“退休专家服务公司”成立于1983年, 其宗旨是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现在, 除总部外, 已有几个城市设立了分公司。该公司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期限长达6个月, 短的仅有几天, 企业为此要付出4500~7500马克的费用, 这笔钱主要用于经营管理费的支出, 而专家本人的劳动则是义务的, 不要任何报酬。

老人知识交易所为了充分利用老人的知识和经验, 德国老人英格堡·泽尔特在柏林开创了一个“知识交易所”, 专请退休老年知识分子为社会提供知识服务, 不收费用。许多求知者特别是准备报考大学的青年都来这里求教, “交易所”开办才9个月, 已有一千多人登门请教, 六百多人通过电话咨询, 并有五百多人建立固定的联系。这个知识交易所为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交流作出了贡献, 因而深受人们的称赞。

老人临终关怀协会这是由美国医务人员、家属和其他社会人士自愿参加, 无偿为老年病人提供服务的组织。目前, 美国各地已有一千七百多个这样的协会。当危重的老年病人需要特别护理时, 可以得到这个组织成员的精心照护,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也能体会到人间互助友爱的温暧。这类关怀协会收费标准低于一般医院的20%, 不足部分靠社会捐资, 工作人员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到“老年关怀院”或病人家中提供服务的。

8.尊老爱幼的心得 篇八

关键词:幼儿教师; 敬业爱幼; 良好心态; 修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84-001

实施幼儿新纲要,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幼儿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成为新时代合格的人民教师。笔者就敬业爱幼、心态良好两个方面谈点看法,望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敬业爱幼

敬业者受人尊重,爱幼者受人敬重。敬业爱幼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国家对幼儿教师的要求。高尔基曾说:“世界上最美好的职业就是做一个人民教师。”教师职业是“人类幸福和自我完善”结合的职业。为此,幼儿教师一方面应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全身心培养祖国的花朵;另一方面,要在平凡的岗位上,撒播爱心,享受充满活力的人生幸福。在最基础的幼儿教育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辛劳与奉献。

爱幼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对幼儿要满腔热诚,充满爱,充满理解,充满激情,充满信任。教师要爱幼儿,会爱幼儿,让幼儿感受到爱。在《论语》中就记载了孔子爱生的动人故事,他为学生伯仲重病而悲伤,为颜渊的死而恸哭。教师爱幼儿要“以每一个幼儿为本”,即“一切为了幼儿,为了幼儿一切,为了一切幼儿”。教师要“一碗水”端平,偏心教育或以貌取人,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只有爱幼儿,才能把自己的心灵献给幼儿;只有爱幼儿,才能理解、体谅幼儿;只有爱幼儿,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儿。爱幼儿,就应全面关注幼儿,对幼儿一视同仁,不能对聪明乖巧的好,对迟钝顽皮的不好。要真心关心爱护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幼儿天真烂漫,在游戏交往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碰撞纠纷,你不能不耐烦,训斥发火,甚至采用简单粗暴做法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歧视幼儿。这类事件屡禁不止,如因为好动的宝宝中午不肯睡觉,苏州相城区一幼儿教师陆某用手头做教具的胶带遮住宝宝的嘴巴和眼睛,并拍照上传至个人微博;又如苏州市通达宇期幼儿园一幼儿午睡调皮踢被子,被老师拖进小黑屋关禁闭,这件小到再小的踢被子事情,按常规该老师只要好好说:“天冷了,被头盖好,踢掉被子冷,要感冒,乖,听话。”现在有的幼儿老师教育孩子太没耐心了,太不爱幼了,一不顺心就拿孩子出气,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这违背教师职业道德,也是教育法所不容许的。教育实践证明,任何让幼儿在大庭广众中丢脸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要对学生高度信任,充满无比的热爱之情,那些所谓不可救药的孩子,也会改正错误,幡然悔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人,是对学生心灵的“雕塑”,尤其对幼儿来说,教师更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孩子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为了培养好下一代,教师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尊、自爱、自律、自信,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行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把学生引导到陶行知所说的:“最高尚、最完备、最永久、最有精神的地方。”所以幼儿教师要用无比真诚关爱微笑的期望对待幼儿,积极运用鼓励的语言,对幼儿任何学习行为都应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教师一双温和慈爱的眼睛,一张微笑关切的脸孔,一个带有启发性的动作姿势,一句句亲切鼓励的言语,都能使幼儿学得其乐融融。所以教师应微笑真一点、嘴巴甜一点,注重面对面、心对心的情感交流,捧出满腔爱心。

二、心态良好

幼儿教师应有开朗的性格,稳定的情绪,豁达的处事态度,兴趣广泛、人际关系好和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幼儿教师的职业有特殊性,要与领导、同事打交道,要与幼儿及幼儿家长打交道,情况都不一样,不可能样样都顺心,总会有些困难,甚至会发生些误会和意见分歧。面对这些有形无形的,有情无情的,有的会发怒,有的会烦恼,有的会忧愁,有的会害怕等等。如能积极调适,使之心态良好、情绪稳定,就会对幼教充满激情,对幼儿满腔热情。那怎样使自己的心态处于积极的、健康的良好状态呢?

1.学会乐观豁达

幼儿教师应是乐观豁达的人。乐观豁达是人的良好心态和情绪稳定的反映,是一个人适应能力强的表现,表明他能减轻精神压力,驱散心中积郁,正确面对人生,有着愉快、满意的心境,保持着乐观开朗、宽容活泼的情绪。乐观豁达的人对教育有激情,对幼儿有感情。不管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都能沉着冷静。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把自己看得什么都好,别人什么都不好。名利要追求,但不能不择手段,弄虚作假,在教学上不讲求实效,瞎闹忙,搞虚头。人家评上先进,应高兴,祝贺才对。

2.学会理智解脱

理智解脱就是使心理刺激通过智力安慰、调节,有个正确的客观认识,从而控制和指导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正确面对现实,处理好各种关系。但有的教师动不动对同事,对幼儿发怒,如能多看点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听听好友的劝说,就会感到发怒有损自己的形象,对自己的身体也极为不利,是一种自我摧残。一个有理智的人,不但要认识自己和面对现实,而且要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幼儿天真烂漫,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爱探索爱提问题,这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可爱之处。有的青年教师平时无所谓,可遇上评优课、公开课就沉不住气,无法容忍,千方百计施压,“你快坐下!”“大家都把手放下,你也放下手,为他鼓掌!”其实评教者会认为在课堂上能互动的,能主动探究的,敢站出来表达的孩子是最棒的。所以,即使孩子的想法与自己相左,也不要采用压制的办法,应平心静气同他们一起探讨,宽容、理解,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真心实意的赞赏和鼓励,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把他们看成是未来的发明家和创造家。

理智解脱就是不能钻牛角尖,采取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安慰、自我排谴,利用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智慧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解除一切困扰,使自己获得愉快,与同事友好合作相处,培养自信心与健全个性。

上一篇:XX单位党支部先进事迹专题下一篇:1.9停车场租合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