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版语文教材)

2024-07-16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版语文教材)(共6篇)

1.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版语文教材) 篇一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 一作:阳)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

1.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2.山川:山河。之:的。3.共谈:共同谈赏的。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5.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6.四时:四季。俱:都。7.歇:消。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2.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13.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宋代: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欲:想要,准备。月色:月光。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至:到。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亦:也。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交横(hãng):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为:动词。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

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耳:语气词,“罢了”。▲

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注释

⑴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近。⑵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⑶秋色:一作“春色”。⑷落晖:落日。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3.乘:驾。4.去:离开。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飘荡的样子。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 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14.乡关:故乡。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⑼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这里代指前线。⑽“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⑾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注释

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⑵远:远自。⑶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⑺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⑻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⑼万里:喻行程之远。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注释

⑴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⑷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⑸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⑹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⑺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î):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⑼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庭中有奇树 两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注释

1、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

2、滋:当“繁”解释。“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

3、荣:犹“花”。

4、致:送达。

5、贡:献。一作“贵”。

龟虽寿 / 神龟虽寿 1.该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选自《先两汉:曹操 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这首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诗中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

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译文 4.“螣(tãng)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云雾升天。

5.骥(jì):良马,千里马。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6.伏:趴,卧。

7.枥(lì):马槽。骋千里。8.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暮年:晚年。9.已:停止。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10.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息。引申为短。

11.但:仅,只。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12.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13.永:长久。永年:长寿,活得长。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1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附文,跟正文没关系,注释 只是抒发作者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赠从弟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注释

①亭亭:高耸的样子。

②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③一何:多么。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本文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217),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的修辞手法。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从弟:堂弟。

梁甫行 曹植 顾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注解】 野。[1]异气:气候不同。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2]剧:艰苦。宇。[3]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

【译文】 [4]行止:行动的踪迹。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5]林阻:山林险阻之地。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6]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地。妻子和儿子像禽兽 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7]翔:绕行。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 穿梭毫无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一安于辨别,天下的争斗就熄灭。”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吗?男子行成年礼,父亲对他有所嘱托;女子要出嫁,母亲有所嘱托并送到大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自己的家,必须恭敬,必须谨慎,不要违抗丈夫。’以顺从作为准则,是为人妻妾的人生道路。辨别天下众多可辨别的东西,树立天下正确的名位,推行天下最大的道路;如果得志,让人民遵从遵照;如果不得志,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富贵时不能过度,贫贱时不要动摇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注释

1、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2、发:起,指任用。

3、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畎,田间水渠。

4、傅说(fù yuâ):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

5、举:被选拔。

6、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7、胶鬲(gã):商纣王大臣,与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称贤人。

8、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捕鱼晒盐。《史记》称燕在渤碣之间,有鱼盐之饶;齐带山海,多鱼盐。

9、管夷吾: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0、士:狱官。

11、孙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春秋时为楚国令尹(宰相)。本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称为鄙。

12、海:海滨。

13、百里奚(xī):又作百里傒。本为虞国大夫。晋国灭虞国,百里奚与虞国国君一起被俘至晋国。晋国嫁女于秦,百里奚被当作媵臣陪嫁到秦国。百里奚逃往楚国,行至宛(今河南南阳),为楚国边界之鄙人所执。秦穆公闻其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于是与之。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至秦,秦穆公亲释其囚,与语国事三日,大悦。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史称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政,“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事迹见于《史记·秦本纪》。

14、市:市井。

15、故:所以。

16、任:责任,担子。

17、是:代词,这,这些。

18、也:助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19、必:一定。

20、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

21、心志:意志。

22、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23、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24、体肤:肌肤。

25、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

26、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拂,违背,不顺。乱,错乱。

27、所为:所行。

28、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29、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30、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31、曾益:增加。曾,通“增”。

32、能:才干。

33、恒:常常,总是。

34、过:过错,过失。

35、困于心:心中有困苦。

36、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37、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38、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赵岐《孟子注》:“若屈原憔悴,渔父见而怪之。”《史记·屈原贾谊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39、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赵岐《孟子注》:“若甯戚商歌,桓公异之。”甯戚,春秋时卫国人。家贫,为人挽车。至齐,喂牛于车下,齐桓公夜出迎客,甯戚见之,疾击其牛角而商歌。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齐桓公召与语,悦之,以为大夫。

40、而后喻: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知晓,明白。

41、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

42、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43、拂(bì)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44、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

45、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

46、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

47、恒:常常。

48、亡:灭亡。

49、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50、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9)相与还:结伴而归。▲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注释

⑴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⑵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摧:毁。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⑶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⑷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⑸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⑹临:逼近,到,临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⑺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⑻报:报答。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⑼玉龙:宝剑的代称。君:君王。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

⑴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⑵销:销蚀。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注释 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嗟,慨叹。

“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报,回答。路长: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谩:徒,空。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短棹:划船用的小桨。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宋时属颍州。

绿水:清澈的水。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隐隐:隐约。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宋代:朱敦儒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占中原的大乱。

译文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收:收复国土。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倩:请。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请悲风吹泪过扬州。兵破坏。

注释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宋代:李清照 处。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译文三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译文 道路。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其中不想回家。处。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深处。注释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译文二 溪亭:临水的亭台。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日暮:黄昏时候。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回舟:乘船而回。误入:不小心进入。藕花:荷花。

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en),怎样才能 惊:惊动。起:飞起来。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移居二首 魏晋: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译文

从前想移居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

听说这里住着许多纯朴的人,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晚。这个念头已经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这件大事办完。简朴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够摆床铺就能心安。

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 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诗篇。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饮共欢。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

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

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

注释

⑴南村:各家对“南村”的解释不同,丁福保认为在浔阳城(今江西九江)下(见《陶渊明诗笺注》)。卜宅:占卜问宅之吉凶。这两句是说从前想迁居南村,并不是因为那里的宅地好。

⑵素心人:指心性纯洁善良的人。李公焕注云:“指颜延年、殷景仁、庞通之辈。”庞通,名遵,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之庞主簿。数:屡。晨夕:朝夕相见。这两句是说听说南村有很多朴素的人,自己乐意和他们朝夕共处。

⑶怀此:抱着移居南村这个愿望。颇有年:已经有很多年了。兹役:这种活动,指移居。从兹役:顺从心愿。这两句是说多年来怀有移居南村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⑷蔽庐:破旧的房屋。何必广:何须求宽大。蔽床席:遮蔽床和席子。取足床席:能够放一张床一条席子就可取了。

⑸邻曲:邻居,指颜延之、殷景仁、庞通等,即所谓“索心人”。据他的《与殷晋安别》诗云:“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可见殷景仁当时曾是他的邻居。抗:同亢,高的意思。抗言:抗直之言,高谈阔论或高尚其志的言论。在昔:指往事。这两句是说邻居经常来访,来后便高谈阔论往事。

⑹析:剖析文义。魏晋人喜欢辩难析理,如《晋春秋》记载:“谢安优游山水,以敷文析理自娱。”陶渊明也不免有这种爱好。所谓析义,主要是一种哲学理趣,与一般分析句子的含义不同。这两句是说共同欣赏奇文,一起剖析疑难文义的理趣。

⑺“春秋”两句:大意是说春秋多晴朗天气,恰好登高赋诗。⑻斟:盛酒于勺。酌:盛酒于觞。斟酌:倒酒而饮,劝人饮酒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邻人间互相招呼饮酒。

⑼农务:农活儿。辄(zhã):就。相思:互相怀念。这两句是说有农活儿时各自回去耕作,有余暇时便彼此想念。⑽披衣:披上衣服,指去找人谈心。厌:满足。

⑾此理:指与邻里过从畅谈欢饮之乐。理:义蕴。将:岂。将不胜:岂不美。兹:这些,指上句“此理”。这两句是说,这种邻里之间过从之乐岂不比什么都美?不要忽然抛弃这种做法。

2.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版语文教材) 篇二

一、梳理文化素材, 整体构建创编内容体系

结合PEP四上新教材, 对教材进行系统的解读, 结合每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编写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点 (见表1) , 并结合四年级上册教材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遵循积极向善、平等尊重、真实实用的原则, 整理出西方文化素材, 并利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有序导入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在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知识的基础上, 培养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力, 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自觉度, 从而能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二、增补文化素材, 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全面了解

新版PEP教材文化内容更加隐形, 如何全方位地理解各国文化, 采取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增补文化素材, 帮助学生全方位地理解文化, 很有必要。正如俞红珍所指出的:“教师要解读教材所预设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文化时, 也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以及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教材进行调整, 改变和加工”。

在新教材PEP Book3 Unit5 Dinner’s Ready中, 涉及很多食物类的单词, 在中国餐桌上常见的有:rice, fi sh, vegetables...也有很多西方国家常见的:beef, bread, milk, juice...可谓中西合璧。中西不同的餐具文化也是增补的一大素材, 有中国传统的chopsticks, 也有吃西餐的必用品fork, knife。因此, 这一单元可以选择性地补充文化素材, 如食物的增加:KFC里的hamburgers, French fries, hot dog。中西方不同的进餐习惯的补充:中国人使用筷子的高超技术和英国人精湛的刀叉就餐法。以及中西国家不同上菜顺序的文化知识补充:中国饭桌上, 最后一个菜往往是汤, 而正规西餐的常规菜分为四步, 即开胃菜 (starter) 、汤 (soup) 、主菜 (main course) 、甜品 (dessert) 和饮料 (drinks) 。当然, 也可补充餐桌礼仪文化, 让学生知道用餐时要安静文明, 不讲话, 不偏食, 不挑食等。教学实际效果证明, 针对教材中文化素材的缺失, 采取适时适量的增补, 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的文化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挖掘文化内涵, 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深层理解

新教材中所要传递的文化信息大多没有直观地体现在教材之中, 这使得教师对于表层的文化意义较为容易把握, 而对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却较难挖掘。因此, 可以尝试以主题式的文化信息为导入线索, 以此搜集与文章相关的文化知识, 再深入挖掘文化素材的内涵, 以丰富的文化导入和拓展的内容, 达到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的目的。例如, 在学习新版PEP Unit3 My Friends这一单元时, 单元内容以介绍朋友的性别、长相特征和外貌穿着为主, 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搜集一些关于世界儿童节方面的内容, 比如:世界儿童、世界种族人群分类等, 以图示、照片、故事等, 引导学生对世界各族的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学习, 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增加对世界文化的深层次认知, 从而在具有丰富的文化素材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整体性的理解。

四、丰富创编形式, 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愉快吸收

(一) 图文式创编, 便于学生了解文化

对于充满求知欲望的小学生而言, 学习西方文化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但是小学生年龄小, 单词量小, 而且处于活泼好动阶段的他们, 自控能力会相对差一些, 让他们静下心来面对抽象的文字, 绝非易事。因此, 对于这一类学生, 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文化知识更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PEP新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My Friends单元复习课中, 笔者将“认识世界人种”作为文化切入点, 设计图文并茂的文化读本, 以“世界儿童节”为主情境, 导入不同人种的小朋友, 并对其特征进行描述, 这样既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进他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如:创编的新版PEP Book3 Unit3 My Friends文化读本。

(二) 歌谣式创编, 便于学生记忆西方文化

具有旋律的歌曲等既是一种轻松愉悦的享受, 也是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 更是传承文化的特殊使者。通过歌曲、歌谣实现文化传递, 可使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感受文化的熏陶。歌曲、歌谣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 能够使对英语学习感到索然无味的学生平添兴趣, 在快乐的吟唱中, 习得语言文化, 感受文化的美。如为让学生了解正规西餐的上菜顺序创编的歌谣和歌曲, 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 促进对文化知识的吸收。

如:Let’s chant.

(三) 演绎式创编, 便于学生体验西方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演绎式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化表现形式, 可以角色扮演、故事创编、情景模拟等形式, 将文化这种隐性的特质用故事这种显性的方式朗读、表演进行体验, 从而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思考方式。例如在PEP 3 Unit 5 Dinner’s Ready的西方国家的用餐礼仪学习中, 单词fork, knife, plate, spoon, chopsticks等学习内容比较枯燥, 该如何有效地渗透西餐的一些礼仪知识?笔者想到把文化素材融入到李鸿章吃西餐的故事创编中:《Th e story of Li Hongzhang》。

如:有一次, 李鸿章出使国外, 外交官员刁难他, 请他吃西餐:

F:Hello, Mr.Li, nice to meet you.

L:Nice to meet you, too.

F:What would you like?

L:I’d like some soup, beef, and fruits, thank you.

F:Your spoon, knife, fork and plate.

(外国官员盯着李鸿章, 想看他出丑, 李鸿章不知刀、叉的使用, 拿反了, 牛排怎么也夹不起……这时外国官员得意了。)

F:Ha ha!Mr.Li.Look, it’s easy.Left fork, right knife, cut the beef like this...)

(不久后, 外国使者回访中国, 李鸿章觉得扬眉吐气的机会就要来了, 便邀请外国使者到面馆就餐。)

L:Chinese noodles are very nice.Please help yourself.

F:Th ank you.

L:Now, please, use the chopsticks, please.

F: (羞愧地说) Oh!It’s hard.I can’t use chopsticks.You are so great.

因此, 创编英语故事化文本, 在故事中轻松有趣地体验西方的用餐礼仪, 为枯燥的教材内容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观察、分析、表演等能力。

3.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版语文教材) 篇三

【案例构想】

孙仲良教授说过,课堂的终点与学生的起点重合,课堂无效。真正高效的课堂要研究文本的教学价值,要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背影》是一篇传统课文,如果按照常规上法,无非是这样几步:

1、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2、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3、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①文中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请找出来并说说哪一次最感人?

②作者在文章中流了几次泪?并说说他流泪的原因。

4、教师小结,归纳梳理

四次背影 四次流泪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第一次流泪——悲伤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二次流泪——感动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第三次流泪——惜别

结尾思念——再见背影 第四次流泪——思念

5、领会主旨,升华情感

你感受到了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什么情感?父亲疼爱儿子,儿子思念父亲

6、品味语言,理解深情

本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并结合文章内容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是简练准确,朴实深情。如:文章中父亲的几句话语

这样上,过程很清晰,但学生可能不太感兴趣,整堂课几乎都是在我的牵引下带着同学们的思路走,很多同学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而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上做倾听者。因为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很表面的,老师不讲,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找到答案,那么,这堂课的教学价值就不大了。一位特级教师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要将语文课文像做阅读题一样教给学生。”传统框架中这些问题的设计已经框住了学生的思路,所以同学们不得不追随在老师后面,倾听老师的讲解。我又一次翻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通过再一次细心阅读与学习新课标,我发现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有新观念——即教师要懂得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中的引导者与倾听者,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读书体验,努力地建设成开放而有活力、高效的语文课程。我设想把这些内容有选择地设计在导学案上,作为自学自探部分,为课堂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这堂课,我主要通过“话题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现文本的教学价值。深入探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自我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设计如下: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

2.通过探究讨论理解深厚的父爱,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3.学习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和朴实深情的语言表现主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抓住“背影”体会深厚父爱。

【学习难点】

品味语言,围绕“流泪”感受作者由不解到顿悟到感念的心路历程。

【知识链接】

1.作家简介

朱自清先生(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真情实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有《寻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论雅俗共赏》等。

2.名家谈背影——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

《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并不是凭借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只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产生极大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也正好代表了作者的为人。

3.每个小组补充1-2则与《背影》相关的材料,可打印张贴,拓展交流。

【学习过程】

一、自学自探:

1.写出下列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分别组一个词。

①差()()().②丧()().2.在括号内为下列两组形近字注音,然后分别组词。

①栅:()删()姗()②簌:()籁()癞()3.请你在括号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踌躇()②颓唐()③惦记()4.从字形的角度辨析字义:书籍的“籍”和狼藉的“藉”有什么区别? 5.独学思考,整体感知。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讲述了一位父亲到火车站送儿子并买桔子给儿子的故事。

⑵本文以“背影”为线索构思文章,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请找出来并说说哪一次最感人? 明确: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中看到父亲爬月台买桔子的那次背影最感人。⑶作者在文章中流了几次泪?请找出来并说说他流泪的原因。明确:四次流泪,原因见后。

二、合作探究:

1.欣赏“背影”,激情导入。

师:汪国真有一首诗:背影/总是很简单/简单/是一种风景;背影/总是很含蓄/含蓄/是一种魅力。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有关背影的图片,说说这些图片带给你的感受。

(同学们发表对图片的感受:如感动,震撼,悲伤等)

师:是啊,即使是不曾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铮铮铁汉朱自清也曾为背影而潸然泪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朱自清,感受父亲的《背影》。

2.朗读课文,巩固成果。3.交流讨论,展示成果。

明确:四次背影 四次流泪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第一次流泪——悲伤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二次流泪——感动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第三次流泪——惜别

结尾思念——再见背影 第四次流泪——思念 4.品读精段,感悟“背影”。

朗读课文第6段,请按照下面的方式赏析这个精彩片断。最让我感动的是,因为。

(教师引导学生深情朗读,对这段细节描写进行深入体会,可从外貌、动作动词、作者情感、父亲语言等多角度进行赏析理解)

5.设置情景,探究情感。⑴ 设情景,引出话题。

《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七成多的中学生不喜欢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认为作者的父亲爬月台是违反交通规则,甚至认为他爬月台的动作不够潇洒、缺少美感,故希望把这篇课文踢出中学语文教材。这种可怕的幼稚,应该源于中学生严重缺乏“亲情”、“爱心”和“感恩”等人文素养。

这篇文章不足1500字,写的是父子间的普通事,用的是最朴实的语言,但自发表以来就感动了无数的人,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有两位读者谈了他们的看法:

甲:《背影》一文写了父亲为“我”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这件让“我”终身难忘的事情,抒发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读了此文,感受到父亲在身陷生活的困顿和挣扎中的拳拳爱子之心。所以朱自清的《背影》成为了讴歌父爱的经典。

乙:《背影》一文其实是作者体会父爱的心理变化的一个过程。文章写得十分坦诚,作者在文章中前后心理是不同的,起初认为父亲说话不漂亮,暗笑他的迂,后来看见爬月台的背影,才良心发现并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内心的那份深沉,真挚的爱。读了此文,感受到了儿子几经周折,由不解到顿悟到感念父爱的全过程。所以《背影》一文是抒发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

⑵ 寻情感,展开探究。

你赞同上面哪一种观点呢?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寻情记,看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探究要求:①表明自己的观点;②结合文章内容为自己的观点找出具体依据;③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友情提示:可以是人物描写手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可以是精妙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的运用;可以是修辞手法的运用;还可以是环境描写的烘托等……)

4.展示交流:交流方式可多样,可全组展示,也可派代表,要有表明观点、朗读片断、分析方法等环节。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⑴同意第一种观点:这篇文章是赞美父爱,讴歌父爱的。

依据一:从父亲的几句话中可以感受的。(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父亲所说的话,并请同学们读一读,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语言描写的特点,体会话语中的情感)

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③“我写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⑤“进去吧,里边没人。”

依据二:文章对父亲的几处动作描写。(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父亲在文章中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请同学读一读,体会在这些动作中所包含情感,对典型动词的品味来体会感悟。)

①他再三嘱咐菜房,甚是仔细

②他忙着照看行李。……他便又忙着讲价钱…他嘱我路上小心…又嘱茶房,照看我。③我看见他戴着黑色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路边,慢慢低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抓上那月台可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身子向左倾斜。

④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依据三:课文第6段

⑵同意第二种观点:抒发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

依据:我对父亲感情的变化:从不理解——顿悟——感激——怀念 具体体现在:

①“不理解”部分——年轻时对父爱的态度

我那时真是太聪明过分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描嘴不可。我心理暗笑他的迂……难道还能照料自己吗?

②“顿悟”部分——对父亲的理解并感悟父爱(可结合四次流泪的经历体会)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打动了我,并流了泪

③“怀念”部分——父亲来信

5.评价小结,升华主题。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我感觉你们读懂了父亲,也读懂了朱自清,更向朱自清学了不少的表现 5 自己情感的方法和途径。亲情有时是直接的,火辣的,它可能是唠叨的叮咛,愤怒的巴掌。有时是含蓄的,深沉的,它可能是窗口前的关注,月台上的背影。它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懂得。

三、反馈检测:

结合生活体会父爱亲情,小组合作创作。

仿写:送别时,父爱融在背影里,望着他,情切切。

站台上,父爱藏在桔子里,吃着它,甜蜜蜜。

四、布置作业:

1.欣赏歌曲《懂你》MV,展示歌词。

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的爱你。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2.学习第6段的写法,抓住“背影”,描写一个亲情的细节画面。200字左右。

五、课后反思:

1、通过自学预习和资料搜集,学生掌握相关字词、写作背景和文章大意,理清了思路和脉络。

2、创意“话题”的探究讨论是本课的主体,掀起了思维的高潮,学生依据文本有话可说,深入理解了主题,同时对自己进行了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热爱自己的亲人。

3、在探讨交流中,理想的状态还能引导学生深情朗读,品味朴实中的深情,并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如细节描写等。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较好达成教学目标。

通过这次“课内比教学”的研究过程,可以看出处于新课课程和高效课堂改革下的每一位教师都应重新审视教学的意义,重新构建新的教学观念,自觉变革自身的教师角色和教育教学行为,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新课程实施中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思路,创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而要想创造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感悟教材,挖掘教材,不断创新教学设计,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充满新意,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尊重学生读书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主动地去思考、去钻研。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教师只是设 6 疑、倾听,几乎没有过多的言语,而学生却有了交流的时间,这样的改进便遵循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新理念。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诱发出疑难问题,进而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来解决疑难,这才是真正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这一点在《背影》的教学设计中也有所体现,整堂课通过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寻找去体会。就是在这样的一步步引导下,才有了后边学生自己提出的有关父亲的背影描写、父亲的语言描写、父亲的动作描写,而这一切的提出是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思考,教师只是在旁边引导和传达,也许这就是我们即将要追寻的一种教学境界。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创造开放富有高效的课堂,做新课改时代的领潮人。

2012年4月

4.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版语文教材) 篇四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过程与方法

1.诵读,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重点

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诗词的意蕴

诵读法、体味联想法。

1.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2.教师准备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2课时

同学们,今天我要向你们介绍两位古代著名的诗人,其中的一位你们在前面的课文中已认识了,他是陶渊明,而另一位,同样也是田园山水诗的高手——王维。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居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 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练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不多,然而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1.《归园田居(其三)》写于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第二年,其时诗人正过着“躬耕自居”的隐居生活,《归园田居》五首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旧居、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

2.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一)《归园田居》(其三)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分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3)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1)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2)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3)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2.自由背诵。3.检查背诵。(二)《使至塞上》

1.教师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导入。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3.竞背该诗。4.抽查背诵。

1.朗读《归园田居》(其三),划分节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 指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3.请同学描绘诗的意境:要求用现代散文化的语言来描述本诗的内容。4.齐读齐背,体味诗意!5.赏读《使至塞上》。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查访军情。(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作者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代的边关,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少数民族地区。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疆的沙漠浩瀚无边,烽火台燃起的那股浓烟,显得那么孤独,那么劲拔坚毅。那横贯沙漠的黄河上,落日正圆。作者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沙漠中荒寂无人行,直到萧关才遇到骑马的侦察兵。侦察兵告诉我,河西节度使还在最前线的燕然山。

6.这首五律诗写作者奉命出塞赴边宣慰,查访军情,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沙漠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象融合起来写,写得气势雄浑,充满诗情画意。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乡,对家乡的爱,是每个离开家乡、暂居他乡的人不变的情感,爱乡、思家,是许许多多作品的主题,在这些作品中,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一颗特别耀眼的明珠,现在,就随我一起欣赏它吧。

1.李白(701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威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两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磷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之后,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独特风貌的诗人。他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李白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有《李太白集》。

2.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哲宗元祜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北京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京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他的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技巧方面,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成就要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诗人李白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渡 荆门送别》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舟中吟送的。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也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时,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一起伤感国事,借酒浇愁,写下数诗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1.(1)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2)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学生讨论、交流

(1)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浓浓的乡思。2.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课下赏读杜甫的《登岳阳楼》,谈谈陈与义的律诗风格。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歌是陈与义学杜的成功之作。此诗颔联令人自然想起杜甫《登岳阳楼》的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表现的宽阔宏伟的意境。颈联效法杜甫《登高》诗的笔法,同样也是表现“万里来游”、“三年多难”的漂泊不定的生涯,抒发离乡背井的感慨。但诗人并不生搬硬套,而是用“万里”、“三年”作对,既写出了逃难的路途遥远,又指出了逃难的具体时间,说明诗人学杜而不拘泥于杜,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感受出发,从具体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格,故能高出当时诸家一筹。

1.《渡荆门送别》解读。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落笔新奇有致。李白从五岁至二十五岁,一直在四川读书、学剑、游览山川名胜,此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过三峡,直向荆门外驶去,来楚国游览。首联虽是平叙事实,却遮掩不住诗人内心隐隐的激动。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形象描绘了渡荆门后长江两岸的壮阔景象:苍茫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伸展,渐渐消失了,一泻千里的江水奔入辽阔无际的原野,滔滔东流。写景中蕴含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颈联具体写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 的江水中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这一联与颔联,把生在蜀中的人初次出蜀,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奇观感真切地写了出来。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尾联写作者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字意为“仍然、照旧”,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5)这首诗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诗歌意境高远,风格雄健,想象瑰丽,不愧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中的江水形象,自然美附上人情美,给人一种美感享受。全诗以“渡远”为始,以“送行”为结,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溢着远别壮游、心胸开朗的舒畅激情。

2.《登岳阳楼》(其一)解读。

(1)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帘旌:楼上的帷幔、旌旗一类。这两句,上句写岳阳楼的地处形势,下句是说楼上冷清闲寂。

(2)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吴蜀横分地:地处吴、蜀之间。三国时东吴、蜀汉帝在湖北荆州一带进行争夺荆州战,岳阳为东吴屯兵之地。写出诗人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浩瀚汪洋的不凡气势,触景伤情。

(3)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凭危:凭高,这里指登楼。这两句是说,靖康元年(1126年)以来,自己从河南陈留避乱南奔,辗转至此,已行程万里,这三年中,备尝艰辛,于此登高望远,不禁感慨万千。化用了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楼》中“万方多难此登楼”的句意。

(4)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沧:青。“无限悲”明示了胸中悲情涌动,悲如“一江春水”,以静景反衬生活转徙不安,景之静难平胸中激荡之悲情。

1.陶渊明归隐山林之后,终于卸去了奔波官场、疲于应付的沉重的心理包袱,南山下的劳作,虽然辛苦,却是苦中有乐,苦中能寻找到曾经失去的自我。实现了自我,不必与世俗同流合污,也就“但使愿无违”了。此句应是诗眼,突出了诗人厌恶混浊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美,而这种迥异流俗的精神,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尤为难能可贵,试问,有几人愿意辞官,宁可过着躬耕自足的生活?几千年来,陶渊明都被人尊为隐逸诗人,但他身上体现的不愿向黑暗妥协的勇气也许更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2.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只以寥寥的10个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由烽烟、夕阳、黄河组成的大漠景观图,这可以说是发前人所未发。而联系这首诗的背景可以知道,王维虽是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实际上是受到了排挤,此时他的心情是孤寂幽愤的,而通观全诗,他的这种孤寂幽愤却巧妙地融入了对大漠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象的描写中,可谓含蓄之至。也可以看出诗人是善于自我排遣的,他虽然处于孤寂的情绪中,却依然敏锐地观察到了大漠风景的奇丽和壮观,能够及时地捕捉到这种景象,这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有发现美的精神。

3.在诗的王国里,送别诗恐怕占据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这些送别诗中,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别具一格,因为送别作者的并不是人,而是那在作者眼中似乎有情有义的江水,这给人的感觉可谓耳目一新。

其实这种从对面着笔的手法常常受到诗人们的青睐,很多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人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时,往往不说自己如何想念,而是从对方入手,比如杜甫的“今夜郧州月,闺中 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还有贺铸的《鹧鸪天》:“空窗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等等。这就是诗人的创造,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创新精神,将它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

4.几千年前就有人告诉我们:“诗言志。”诗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古代的诗人们,尤其是不幸生于乱世的诗人们,在诗中往往将个人身世之悲,国破家亡之痛融合在一起,抒发了痛极、哀极的情感,令无数后人读之感慨万分。

也许有人认为这些表现家国之悲的古诗已经距今太远,读了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虽然时过境迁,这些诗人们的悲哀早已随着历史随风飘去,可这种感情却是共通的,在山河破碎、身世飘零之际,谁没有这种切肤之痛呢?现在我们读这些诗,仿佛能够感觉到诗人在创作时的所思、所想、所感。体会出这种感情之后,也许身处于安定、和平环境生活中的我们才会更加懂得珍惜。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向我们描述了他的躬耕生活,全诗有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2.王维的《使至塞上》作于赴边途中,第一、二两句写自己来到“塞上”的原因;第三、四两句将自己比喻为随风而去的蓬草和振翅北飞的大雁;第五、六句描写了大漠中的奇丽风光;最后两句写侦察兵告诉“我”的话。

3.《渡荆门送别》主要有两层意思:作者李白出蜀至荆楚地时见到的壮观景色;从景物着笔,表现自己对故乡的留恋。

4.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写作者登上岳阳楼及见到的景色;后四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归园田居》(其三)用语平淡自然,诗意浓郁丰绮。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朴素如随口而出。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使至塞上》

比喻贴切生动,遣词精妙传神。

“蓬”“雁”多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诗人身为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也以“蓬”“雁”自比,曲折地表现出内心的抑郁和激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孤”“直”“长”“圆”等字都用得逼真传神。

《渡荆门送别》

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瑰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几句是描写眼中所见之景,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美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含长江中游万里山势和水流的景象,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登岳阳楼》(其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全诗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抒情,景因情生,情因景生,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先写景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接着诗人怀古伤今,借景抒情,使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种种感慨 寄寓景中。又通过自己的经历“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使感情的表现达到了高潮。这时,诗人突然笔锋一转,以两句景物描写结尾,至此情景交融达到了顶峰,使得全诗含蓄深远,意味无穷。

种豆锄草辛勤劳作

归园田居夕露沾衣

无违意愿——甘愿归隐出使经历景色雄浑使至塞上 边塞风光意境开阔

叙事 船过荆门山、江

 渡荆门送别写景月、云抒情 思乡之情洞庭湖周边景象——夕阳西下登岳阳楼

日暮登楼抒发感慨——伤时感怀

5.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版语文教材)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2.揣摩语言,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3.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思想感情。2.体会反法西斯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都会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唯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唯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战士。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西蒙托夫的《蜡烛》这篇报道。

2.作家作品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列宁奖金。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通讯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事,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

3.梳理字词。⑴请给加点字注音。

烧灼(zhuó)桥头堡(bǎo)地窖(jiaà)...匍匐(pú fú)腋下(yè)拂晓(fú).... 瓦砾(lì)颤巍巍(weī)育乞西(qǐ)...契柯拉耶夫(qì kē yē)舀(yǎo)鞠躬(jū).....4.整体感知课文。

⑴速读课文,先找出本文六要素,然后概括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冒着德军的战火前去掩埋了红军战士的尸体,并拿出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并彻夜为其守灵。

⑵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旨。

一位苏联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主旨: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⑶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对老妇人的描写(神态、外貌、动作等描写)并自由朗读。⑷指名学生朗读找出的描写片段。

⑸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年老体弱,行动吃力,但老妇人不顾生死前去保护一位不相识的青年战士的遗体,并献出珍藏的蜡烛——这是一份深切的母亲的关怀之情,一种无畏赴死的牺牲精神。

⑹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两句话,思考: ①烛光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象征红军烈士的宝贵生命像烛光一样不畏炮火而燃烧;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②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5.重点剖析

⑴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补写一段老妇人坐在坟前默默守灵时的心理活动,要求符合人物形象。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老妇人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 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⑵讨论烛光的象征意义 ①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②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③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正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使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6.总结延伸

课外查找与“蜡烛”有关的诗句和歌曲、影视作品,体味“蜡烛”各有怎样的寓意。例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坚贞的爱情或奉献精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情。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11.相关拓展。⑴贝尔格莱德解放

1944年,在苏军配合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贝尔格莱德。

1941年4月6日,德国入侵南斯拉夫。17日,南最高统帅部向德军投降,国王彼得及其政府流亡国外。德国对南实施军事占领。与此同时,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也占据了南斯拉夫大片国土。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坚决主张抗击外国侵略者。4月15 日,南共中央散发《告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书》,号召为祖国的独立而战。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的爆发推动了南斯拉夫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斗争。7日,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波斯尼亚、斯洛文尼亚、黑塞哥维纳等地相继爆发武装起义。在南共领导下,南斯拉夫成立了人民解放统一战线,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抵抗运动。南共把游击战作为主要作战形式,以共产党员组成突击队,从城市深入农村,把各地自发的起义转变为反对占领者的有组织的武装斗争。

1943年11月29日,建立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员会,执行临时政府的职能。南人民解放军于1944年夏季战役中粉碎了德军的第7次进攻,不久,解放了全国大部分领土。9月28日,苏联军队发动进攻,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相配合,开始了解放南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战役。10月初,苏军和南人民解放军在摩拉瓦河河谷会师。20日,解放了贝尔格莱德,打死德军15000人,俘虏9000人。德国被迫从巴尔干半岛南部撤军。1945年3月7日,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联邦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在贝尔格莱德成立。5月15日,南斯拉夫全国获得解放。

⑵贝尔格莱德战役 苏德战争中,苏军为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在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保加利亚祖国阵线军协同下,于1944年9—10月实施的进攻战役。战役发起前,J.B.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40万人,并收复了广大乡村和一些中小城镇;德军魏克斯元帅指挥的“F”集团军群盘踞着南斯拉夫的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该集团所属“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约1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13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25辆、作战飞机352架)扼守萨洛尼卡至贝尔格莱德的铁路和公路干线,以保障德军“E”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北撤。

参战兵力:苏军为1个合成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1个机械化军和多瑙河区舰队等,另有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第46集团军配合作战;南军为6个军另数个师;保军为3个集团军;共约6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4477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21辆、作战飞机1292架。按计划,苏南军队向贝尔格莱德主要方向,保南军队向尼什、斯科普里方向实施联合突击。

9月28日,乌克兰第3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F.I.托尔布欣)所属第57集团军在空军第17集团军支援下,从拉杜耶瓦茨、维丁地域发起进攻,突破德军在南边境的防御,越过东塞尔维亚山,10月10日从行进间强渡摩拉瓦河;近卫第4机械化军于12日进入交战,协同南军第14军向贝尔格莱德发展进攻,在帕兰卡以西与南军第1集团军级集群会师。苏南两军并肩作战,14日进抵贝尔格莱德南郊,展开攻城战斗;17—19日在斯梅代雷沃围歼企图退守贝尔格莱德市区的德军二万余人。右邻第46集团军所属近卫第10步兵军在南军协同下,在40公里的地段上进抵贝尔格莱德东北多瑙河地区。20日,苏南军队解放贝尔格莱德。左邻保军第2、第1、第4集团军在皮罗特及其以南地域发起进攻后,与南军第13军、苏军近卫第1筑垒地域的部队联合作战,10月14日攻占重要交通枢纽尼什,21日解放克拉列沃,切断德军“E”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北撤的道路。

此战,苏、南、保三国军队协同作战,粉碎德军“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大部地区,为解放南斯拉夫全境创造了条件。

五、板书设计

一、战士偷袭牺牲

二、老妇人掩埋战士

①发现烈士 ②掩埋烈士 ③守护战士 精心选材

三、老妇人英雄行为感动战士

四、再现并赞美火焰。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蜡烛》一课教学完毕,反思自己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6.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版语文教材) 篇六

一、“提前识字”的编写新内涵

遵从母语学习的要求,“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排了相对简单、儿童熟识度高的识字内容,凸显语文学习向儿童生活延伸的理念;编排了高频常用字,为学生提早阅读做铺垫;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加强幼小衔接,开启语文学习大门

在拼音学习前安排了一个识字单元,打破了以往学生刚入学就学汉语拼音的传统。一方面,体现了对儿童学习规律的尊重。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字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时要用。诸如,学生的姓名、玩具的名称、动画片中人物的称呼等。学生喜欢汉字,觉得认识更多的字就可以自己看书、读故事,对学习汉字有着莫大的期待,可见,第一单元安排识字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学生可以借助常用词语,根据汉字的读音,尝试逆向拼读,有效突破拼读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则,经过一个单元的识字,学生逐渐适应了小学课堂学习的方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地促进接下来相对枯燥的拼音学习。

(二)优先编排高频字,做好提前阅读铺垫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共要求认识300个字,书写100个字。其中要认的300个生字,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生活、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语文教材中,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在字形方面,先安排独体字,再安排合体字,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认识的40个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常用独体字。在字义方面,选择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最易理解的汉字,如“口、耳、目、手、足”等字,结构简单,在童书中使用频率高,而且易与其他汉字组合,构字能力强;再如“你、我、他、坐、站”等合体字,都是儿童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学生交往、学习、生活密切联系,也是儿童阅读的故事中出现的高频字。通过对此类字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例如“喝、吃、叫、唱”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做好铺垫。

(三)增加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增加蒙学内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又一个特点。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排的识字课:三字文识字《天地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韵语识字《金木水火土》,引领学生亲近万物;看图识字《口耳目》,带领学生了解自己;象形识字《日月水火》,借象形图文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发展历史;对对子识字《对韵歌》,借对比诵读感受中华文化的韵味。五篇课文,文化气息浓厚,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此外,还借助中国传统元素,凸显汉字文化的意蕴。如开篇第一课六个大字“天、地、人、你、我、他”,充满了浓郁的中华书法元素。又如课文插图采用窗花、水墨画、国画、京剧脸谱等形式,较好地将中华古典文化的意境和韵味融入文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提前识字”的教学新策略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在教学中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针对文本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重视在语境中识字,在运用中识字,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一)凸显听读学习,在跟读中纠正“乡音”

音、形、义是汉字的三要素。读准字音,能说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对于学龄儿童尤为重要。但学生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乡音各不相同。面对第一单元的40个生字,学生中普遍存在发音混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读不准,发音读不到位的问题。由于这个单元识字在拼音学习之前,因此,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要靠多种形式的范读、听读和纠读。

新知学习伊始,教师范读非常重要,重点要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发音口型,听完整的发音,再进行跟读。范读和跟读的关键是要引导每个学生学习倾听与模仿,学生倾听的清晰度与完整度,直接影响认读的质量。在学生集体跟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倾听每个学生的发音,及时纠正。纠正读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追求一天学会,但要持续跟踪,落实个别化听读。

在学习过程中,可多开展同桌之间的相互听读,纠正各自读音。相互听读时,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别人发音的优势,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发音,相互帮助,相互纠偏。还可以借助微课、录音进行听读,学习吐字清晰、铿锵有力地朗读生字,从读准字音到读得掷地有声。

(二)注重整体识记,在语境中学习巩固

儿童认识事物具有整体性,识字教学中要注重创设各种语境,帮助学生借助生活场景、生活经验进行反复认读,使识字向学生生活延伸。

提供直观图片,复现生活图景,在唤醒体验中整体识记。如第一课“天”字学习时,让学生看图片中的天气变化,读读词语“晴天、阴天、雨天”;教学合体字“地”时,出示图片,认认“草地”,找找“沙地”,看看“田地”,辨辨“山地”,通过各种语境,引导学生看图认读“地”,从而实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的目标。

借助生活情景,开展口语游戏,在反复运用中整体识记。如在学习“你、我、他”时,将认识新朋友与识记“你、我、他”相结合。第一步,师生谈话交流,再现交友场景,激发学习兴趣:“你叫什么名字?(出示字牌:你)他是你的同桌(出示字牌:他),他叫什么名字?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叫××。”第二步,三人一组情景演绎,选用字牌交友说话:“我是××,特别喜欢踢足球,你呢?”“我叫××,我也喜欢踢足球。他是我的好朋友,是踢球高手!”使学生在交友情景中运用生字,在运用中巩固识字。第三步,听唱儿歌《你我他》,屏幕中出现歌词,学生尝试跟唱,在歌曲语境中巩固识记“你、我、他”。

(三)重视朗读背诵,在诵读中理解感受

《天地人》一课虽然只有6个汉字,却包括组成世界最基本的三要素“天、地、人”。它源于《周易》,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人为贵,天地人之和谐,表达了中国古代最基本的人文思想。《金木水火土》中出现了包含万物的“五行”,“五行”相生相克……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说,理解难度非常大。因此,在教学时要通过多形式的诵读,以读代讲,在读中加深理解,感悟内涵,培养语感。

跟读。学生跟着录音读。如《天地人》《日月水火》,可以让学生跟着录音,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课文。学生通过跟读,学习词语连读,模仿课文朗读,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就行。

对读。师生根据韵文的含义进行配对读。如《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可以教师读上半句,学生读下半句。教师读上面一个词,学生对下面一个词,促进熟读背诵。通过朗读背诵,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与句子、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关系。

表演读。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诵读。如《口耳目》两句诗,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加上动作,有表情地进行诵读。表演中包含着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同时使诗句生活化。

上一篇:水利局安全生产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记者节祝福语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