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2024-07-09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精选8篇)

1.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篇一

建立健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均等化

什邡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建立和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广电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什邡广电局将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要求,加快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均等化。

按照规划,什邡广电局确立了广播电视灾后重建基本工作思路,即一个目标:三年夯实发展基础,五年形成全新格局。三大工程:全面恢复和提升宣传工作水平;努力拓展和强化网络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和规范人才队伍建设。六项任务: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宣传工作体系;形成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双向交互式网络;建成运作规范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培养适应广播电视发展的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广播电视事业的相关产业;建立保障广播电视良性运行发展的工作机制。

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宣传工作体系,主要工作包括建成功能齐备的广播电视业务大楼和设备设施,为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提供基础物质保障;继续推进“三名工程”,不断强化和改进宣传工作新机制;加强宣传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为全面提升宣传 工作质量全面提供智力保障。

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双向交互式网络,主要工作包括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广播电视主干数字网络;搭建广播电视数字平台;城乡群众享有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服务。

建成运作规范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工作包括建成功能齐备的农村广播电视中心业务用房和设备设施;形成立体的广播电视服务工作机制;建成适应农村广播电视服务的工作队伍。

培养适应广播电视发展的人才队伍,主要工作包括制定广播电视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广播电视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引进广播电视专门人才;全面提升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素质。

发展壮大广播电视事业的相关产业,主要工作包括认真分析调研广播电视事业的相关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找准相关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制定发展规划,依托广播电视事业,科学有序的发展相关产业。

建立保障广播电视良性运行发展的工作机制,主要工作包括制定完善广播电视工作绩效评估体系;改革广播电视工资薪酬体系;完善全面激励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工作创业激情的机制。

我市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实际出发,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先后抓了已通电行政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5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和、2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全市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同时,重点对广播电视发射台的调频和电视发射设备进行更 新改造,坚持扩大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取得了明显成效。“5〃12”大地震之后,我们结合灾后重建工作,大力推进农房重建光纤电视配套工程,加大有线电视分配网工程建设力度,逐渐增加广播电视入户率,截止目前,共发展有线电视用户70000余户。

2007年,我市分片区成立五个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分别为蓥华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洛水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师古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双盛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方亭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各片区的广播电视宣传协调工作和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具体工作,把广电服务机构往下延伸,逐步建立和健全广播影视农村服务机构。

加快发展我市广播电视的对策

一、发展目标

(一)服务内容

1、广播传媒

继续办好现有FM无线广播节目,一套有线广播节目,随着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节目板块结构与节目内容,精办节目,针对广播灵活、快速的特点,扩充实时信息量,保持传统广播手段的阶段性优势。

2、电视传媒

在数字电视开播以前,继续办好已有的两套有线、一套无线节目。待数字电视开通后,仍然采用模拟与数字同时并存,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在内容上要和社会需求保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电视传媒的优势,为人民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节目。

3、增值业务

广播电视网络的资源十分丰富,就有线广播电视网而言,目前的利用率不到40%。采用数字编码调制技术后,网络的传输能力可以成倍的增加。因此,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资源,开拓增值业务是广播电视产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增长领域,增值业务的主要形式是满足个体需求的点播,如:视频点播(VOD)、音频点播(AOD)与信息点播(IOD)等。

(二)经济创收与投资

发展广播电视离不开经济上的支持,随着广播电视的全面走向市场,经济创收已是广电行业的一项重要活动。在2004年全市广播电视创收1237万元的基础上,2010年实现创收翻番的目标,达到3500万元。

(三)事业发展目标

为广大受众提供广电节目与信息内容服务是广电产业的目的,事业基础性建设是手段。建立采集、编辑、制作、播出于一体的电台、电视台节目生产网络系统;通过卫星、有线传输网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电子交换,提高节目、节目数字库的利用率;逐步建立一个有线、无线与空间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体系。

二、实现目标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强力推进“村村通”工程。

国家新一轮“村村通”的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我市有 多个“村村通”建设点。完成好这项任务,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落 后面貌。结合农村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实际,采用以有线电视为主,兼容其他手段的覆盖方式,使广大农村群众与城市居民共同公平分享广播电视资源。有线电视应用先进的光纤技术,既能够满足群众看好电视,还能将广播信号和电视信号共缆传送,为镇、村两级广播站(室)节省大量费用。我们必须加大重视力度,利用“村村通”工程契机,力争在2010年9月之前,将有线电视延伸到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充分利用灾后重建的大好机遇,推进农房重建光纤电视配套工程建设,夯实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

2、加快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

以加紧实现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大力推动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整合进程,全面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由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以“政府支持、行业指导、用户接受、公司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付费广播电视业务和多种信息服务,建立信息平台,使数字电视用户初具规模,业务领域不断拓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极积推进电台、电视台制作播出系统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建立节目制作平台,初步实现新闻节目制作数字化、网络化,提高媒体资产管理水平,增强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竟争力。

3、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广播电视技术人员的政治学习,提高政治责任感。建立一整套的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体系,把传输、覆盖等部门有机地融于一体。制订各种标准和制度,为广播电视各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一支反映速度快、业务精、政治嗅觉的管理维护队伍,采取多种技术手段,保障播出安全。通过建立安全播出长效机制,搭建市、镇贯通的 广播电视安全指挥调度体系,制定安全播出应急机制预案,不断提高反应速度和强化安全播出防范意识。做到平时安全不放松,关键时刻能上去,确保安全播出万无一失。

(二)探索优良的运行模式。

1、坚持政府主导。

建立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单靠广电部门难以完成任务,需要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需要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只有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才能按中央要求把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因此,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是建立健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根本保障。

2、推进技术创新。

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动力是技术创新。在广播电视方面,统筹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农村因地制宜推行无线覆盖、有线联网和卫星覆盖,三者并用,使得农村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得以迅速发展,收听收看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3、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广播电视局既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又承担经营和创收任务。在财政体制方面,公共财政投入应逐渐增加,实施分类投入,主要投入无线传输等纯公共性质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线网络等准公共性质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多元化筹资;内容服务投入主要依靠电台电视台创收和自筹经费。对服务业务进行分类,无线广播电视、卫星电视作为纯公共产品在技术服务和内容服务两个方面都实行免费制;有线电视作为准公共产品在技术服务方面收取一定的收视维护费。

4、注重制度建设。

不断探索“村村通”的新路子和新经验。着力把我市“村村通”工程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用政策固定下来,并推广开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制度,探索以组织支撑、财源支撑、政策支撑及管理监督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创新。

5、实现提供主体的多元化

采用经济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广电公共服务,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民营资本进入农村有线电视分配网建设;在农村节目制作方面,除了电台电视台外,引导和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农业节目的制作和农村电影拍摄。

(三)构建人才保障体系。

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服务人民。

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以基层和农村公共服务人才为重点,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创新内容、扩大规模,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完善选拔和激励竞争机制。制定落实选拔、任用、激励、评价等方面的措施,吸引各类 优秀人才进入广播影视公共服务领域发展,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宣传,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队伍。

关于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的情况

我局列入“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项目共4个,分别是“什邡市广电中心改扩建工程”、“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乡镇广播电视站建设”、“电影院建设”,现将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分项规划

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国家广电总局《汶川地震广播影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我局认真做好各项目的分项规划工作。

(一)什邡市广电中心改扩建项目

该项目由北京市对口援建,项目规划由我局负责拟制,经过认真、反复的调研、论证,形成了《什邡市广电中心项目规划意见书》,对项目选址、投资规模、建设规模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什邡市广电中心改扩建工程,在什邡市广播电视现在的办公区选址,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由北京对口援建资金解决),包括维修加固原办公用房2900平方米,新建技术业务用房2700平方米,迁建广播电视发射塔一座(550万元),新购摄录编设备系统(1200 万元),该项目为交钥匙工程。

(二)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项目

该项目由我局自筹资金完成,我局工程技术人员在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什邡市广播电视网络建设项目规划意见书》,对全市广播电视网络灾后重建进行了认真的规划。项目书完成后,我局还根据实际,分别制定了《直播卫星覆盖方案》、《新农村综合信息网建设方案》、《市区广电网络灾后重建规划方案》、《乡镇广电网络设备调整方案》、《增值业务发展规划》等,作为《项目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项目,包括建设主干网络1480公里,安装有线电视用户7万户两大建设内容,总投资4200万元,自筹资金解决。

(三)乡镇广播电视站建设项目

《乡镇广播电视站项目规划意见书》己拟定,包括15个乡镇广播电视站重建和设备购置,按国务院《条例》要求,乡镇广播电视站与乡镇综合文化站合并建设,在具体规划时,我局还规划了15个乡镇广播电视站,投资规模为469万元(中央专项资金解决),并先后向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规划和建设局递交了《关于镇综合文化站<农村广播电视站>增加投入的说明》。

(四)电影院建设项目

该项目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电影院建设,二是农村电影院建设。城市电影院建设,己列入什邡市文化艺术中心大项目中,我局拟定了《什邡电影院项目规划意见书》,总投资规模1480万元(由北京对口援建资金解决),设放映厅4个,座位900个。《农村电影院建设项目规划意见书》,规划建12个电影院,其中150座电影院3个;200座电影院7个;250座电影院2个;12个农村电影院总投资1868万元,由中央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资金解决。

(五)广播村村响工程

我局以什广发[2009]23号文报发改局,并经市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将“广播村村响”工程纳入中央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资金预算,包括镇、村两级广播站(室)的建设和配套设备设施,总投资388.12万元。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一)什邡市广电中心改扩建项目

该项目于2009年4月2日正式开工,之前完成了拆迁、环评、设计等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己进行地基部分(消防水池)的建设。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的用地手续正在办理之中,环评的各项准备工作己进行完毕,摄录编播设备采购方案己初步确定,待土建项目完工后,迅速实施。

(二)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项目

我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规程》,并规程实施。目前己完成主干线架设170公里,栽埋电杆2000余根,己完成农户安装签字手续27000余户,安装农村有线电视21000余户。

(三)乡镇广播电视站建设项目 该项目还未开工建设。

(四)电影院建设项目 该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未开工建设。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三日

2.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篇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高校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并查阅国内外文献。通过互联网检索收集有关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的政策文件、研究文献, 进行归纳和总结, 形成本文的研究基础。

1.2.2 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以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 访谈部分专家和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者和提供者, 问卷调查200名不同群体的珠海市市民, 了解他们对于该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现状。

1.2.3 实地调查法

实地走访珠海市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3个行政区, 对各地公共体育设施、政策宣传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并对实地调查获取的文字、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取得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和SPSS22.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全部有效问卷进行相应的存储及统计分析。

2 珠海市全民健身开展现状

2.1 珠海市全民健身项目调查

在对145名经常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被调查者中, 采用多选题的方法给其选择公园全民健身运动项目,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 传统的项目如跑步、球类项目仍然受到居民的欢迎, 分别占到总参加公园全民健身运动人数中的59.3%、47.9%。而一些较为新型的体育项目, 如瑜伽、太极拳、有氧操等虽然没有传统项目参与程度高, 但是受人们健康观念不断发展的影响, 也有许多人参与进来, 尤其是瑜伽这项全民健身运动项目非常受到女性的欢迎, 这是因为瑜伽具有修养声息、提升内在气质、塑造身体线条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全民健身运动项目还算丰富, 能够满足大部分群众的需求。

2.2 珠海市居民全民健身参与情况分析

在对珠海市居民全民健身参与情况调查中发现, 珠海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主要集中在1~2次/周, 占调查总人数的51%, 体育活动的次数少于1次/周的居民占调查总人数的26%, 每周活动3~4次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1%, 还有超过12%的居民表示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每周大于4次 (见图1) 。

从上图可以看出, 珠海市大部分的居民都能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 对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可以明显表现出现居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也非常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还可以看出现珠海市的全民健身活动已得到全面开展, 居民已经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这次的调查中也有一部分的居民不定时的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统计人数在69%, 这说明有一部分居民由于工作关系, 家庭关系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能按时的参加活动, 只有在时间或者其他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才能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根据调查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时间的结果得出, 花30~60分钟的时间在体育锻炼上的居民占79.5%的, 花1-2小时的居民占14.5%, 花在体育活动上的时间超过2小时的居民占1%, 每次参与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居民占5%, 见表2。从这一数据上看, 珠海市大部分居民到体育锻炼意识较强, 运动的方法基本了解。

2.3 居民选择全民健身运动的动机

在对145名经常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被调查者中发现, 珠海市大部分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主要动机是锻炼身体, 这个比例占了27%, 改变体态、愉悦身心这两项动机分别排在第2、3位, 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人们对自己的身材有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体育锻炼来调整自己的身材, 同时也能够改变心情, 更好的环节精神压力。改变体态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身材并且最大程度改善自身形象而进行的体育锻炼, 女性占了大部分比例。而女性锻炼的主要目的在于美化自己。这反映了现在的生活环境与生活压力对青年人的压迫。他们在空闲之余努力选择一种更健康的方式来从身心上满足自己的需求。

表3中10.3%的人是以培养影响为目的, 他们以掌握各种各样的健身技巧为主要目的来进行身体锻炼,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锻炼方法学习, 这样可以避免自己在锻炼中出现误区, 不仅如此, 他们还可以为身边的朋友提供积极有效的锻炼建议。不仅避免了锻炼中不小心对身体造成的损伤, 还可以分享出来以免更多的人受伤。还有一部分的人是以人际交往为主要目的进行锻炼, 有的人则以交友为目的进行锻炼。这个只占总人数的8.6%, 在进程日益加快的信息化社会中, 在充斥着电子产品的现代,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也慢慢变的疏远, 人际关系的淡化, 让一部分人, 形成了独特的运动结交好友的生活放式。

2.4 影响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因素

通过对200名珠海居民对于影响参与全民健身的因素调查中发现, 工作繁忙影响的占71.5%, 家务繁忙占7%, 体育场馆和设施的限制占2.5%, 个人精力不够占6.5%, 缺少运动伙伴占9.5%, 经济方面压力较大占2%。见图二。

研究表明, 造成珠海市居民无法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的繁忙, 珠海市属经济特区, 经济发展较快, 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也快, 这导致他们闲暇时间比较少, 大部分的很想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没办法参与其中。在调查实验发现, 一些退休在家的中老年居民没有办法合理的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的原因是家庭事务和家庭负担太重, 照顾家庭占用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一些喜欢球类的居民由于缺少运动伙伴, 也没办法进行锻炼, 这样的居民占调查总人数的9.5%。这也反映出了相关负责单位和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认为是受场地因素导致他们无法正常的进行锻炼居民仅占调查总人数的2.5%, 这说明珠海市体育场馆体育场地设施基本能满足群众全民健身运动的需求。认为经济压力过大没办法进行体育锻炼的居民占调查总人数的2%, 可以看出, 现阶段珠海市民的人均收入普遍较高, 除了日常生活和开销, 还有多余的金钱来投入到健身运动活动中。这是居民在进行全民健身锻炼的保障。

2.5 居民对政府公共体育设施的满意度

对200名居民进行调查可以得出 (图3) , 对于全民健身活动场地设施, 有33.5%、12.5%的居民达到了满意或很满意, 认为一般的居民占调查总人数的36%, 表示不满意的居民占调查总人数的10.0%。其中很不满意当前的器材设施的居民占6.5%。

调查表明, 珠海市健身器材设施等基本满足健身活动, 大多数居民表示肯定。对少部分体育设施建设较少且存在使用不合理表示不满意, 还没有达到满足居民体育锻炼的需求。因此, 当前珠海市应加快建设更好更合适的体育场地设施, 合理投入健身器材及设施。

3 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3.1 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建议

3.1.1 政府职能的转变

公共体育服务相比其他科教、文、卫事业具有特殊性, 应该作为一项服务事业。体育事业除了提供产品和服务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是培养高水平的职业运动员, 壮大国家运动员的后备力量。因此, 保证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正常运行, 需构建完善的体育行政体制。

“举国体制”是我国现有的体育行政体制, 它是在上个世纪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政府对体育事业的过度管理, 大包大揽, 一管到底严重阻碍了政府各级部门或是体育行政部门对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发展的创新能力。造成了行政管理过程中效率低下。社会内部有利于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各种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地整合, 阻碍社会资本进入, 打击了一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建设的积极性。

当前, 公共服务领域研究是热点问题, 公共体育服务是其中一部分, 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发展公共体育服务。体育体制的改革应加快由社会组织承担重多的公共服务, 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构脱钩。

3.1.2 政府政策的支持

贯彻落实我国和广东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 通过进一步加强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立法和政策创新。研究出台《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促进条例》, 制定支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财政、工商、人事、土地、版权、出口等政策, 建立健全地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法规体系。

根据实际需求, 定期编制《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投资指导目录》, 并发布。明确鼓励、允许的项目。同时指出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 根据市场规律, 鼓励社会力量的进入, 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多方共促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强大合力。

3.1.3 促进体育产业的区域融合发展

进一步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CEPA协议) 和《粤澳合作框架协议》, 加强珠海与港、澳、台等地区的文化合作, 鼓励体育产业吸收外资, 建立粤港澳台共同体育市场, 构建“珠港澳台体育产业都市圈”。率先探索落实CEPA的配套政策、体制机制和行业规则, 在企业成立、取得许可证、人才引进、融资、跨境交易等方面达到港澳的便利程度, 创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条件。

探索在横琴举办由两岸四地广泛参与的国际体育产业高端论坛, 打造高端体育会展品牌, 以此为平台促进珠海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学术交流和体育产品出口贸易。

建立以《推进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指导的区域城市体育合作圈。发展以海洋体育和香山体育为特色的地方体育, 加强珠江口西岸城市的体育认同, 推进珠海与中山、江门、西江各港口城市、西南地区各省、市的体育合作与交流。

3.2 健全全民健身公共设施服务体系

3.2.1 推进体育场馆免费开放

随着特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珠海居民对全民健身运动的需求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资金外, 体育场地设施的短缺是制约民众全民健身运动的弊端。因此, 公体育场地设施缺乏直接影响了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推进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 珠海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现体育场馆的民营化。要加大对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 政府部门对体育场馆的经营要开拓一种新型的运行模式, 即按照民营化的理念运行体育场馆。体育场馆的民营化是政府投资建设, 通过采取委托经营、补贴运行费等方式, 吸引部分民间企业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民营化运行的理念, 使公共体育设施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自负盈亏, 同时提高基层体育设施使用效率, 鼓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2.以租赁的方式提供体育场地。政府部门通过向企业或是个人租赁公共场地, 承租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政府缴纳一定的租金, 承租人通过自行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向公众定期开放。这样的合作方式避免了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体育设施, 同时缩减了政府开支的规模。通过合作方式级向民众提供了体育场地, 同时缩减了政府开支, 无论是政府、民众或是土地租赁的私营业主都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受益者。

3.2.2 多种渠道扩大健身场地

关于全民健身设施体系, 可借鉴常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思路。方便当地居民的体育锻炼。珠海市大学园要根据开放对象, 吸收相应社区、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并且尽快探讨并制定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方案, 努力提高高校体育场馆、健身设施的利用率。

优化资源整合, 通过改建或扩建的方式对街道社区以前破旧的健身场地进行整修, 提高健身场地的使用率。其次, 积极引导街道社区尽可能想办法利用街道社区周边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 为街道社区的老年人提供健身场地;尤其是市中心, 由于空间相对有限, 在没有办法扩建健身场地的情况下, 想办法利用街道社区周边临近的公园为市民提供健身场地是一种很有效地解决健身场地不足的办法。再次, 尽可能扩大公共全民健身运动场所的开放范围, 加大街道社区内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单位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程度, 做到资源共享。另外, 应加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的维护, 定期对街道社区的健身设施进行检修, 确保各街道社区的健身设施更好地为市民进行全民健身运动服务。最后, 加强街道社区晨晚练辅导站点、各类全民健身运动团队的建设, 为市民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

3.2.3 加强体育公园与社区全民健身运动设施的联动发展

社区体育市场开发的街道办事处在整个公园健身活动中是最有资格和最有条件的依托。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的组织发动、宣传协调的作用, 其次, 充分发挥其工作务实性特点, 同时具有比较稳定的基层社会成员, 而且服务管辖范围很明确, 其下属的各社区居委会一般都有办公用房, 专职编制, 并且都有经费支持, 而活跃社区文化更是完善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举措, 具有现实意义。

强化公园全民健身运动活动宣传工作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应该大力推广这种有益社会文化建设的活动。他们也可以自发地为老年人举办各种活动, 比如老年舞蹈、歌唱、秧歌比赛等等;也可以为老年人公园全民健身运动活动建一些适合的场馆, 比如建设可容纳人数为3倍的小型健身房, 里面放置一些小型杠铃、哑铃等运动器材, 还有供老人坐的长椅即可, 时常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健身知识的宣讲, 加强健身意识, 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其中, 努力扩大老年人团队。

3.3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体系

3.3.1 健全全民健身组织领导工作机制

健全机制, 强化体系。全民健身体系建设是惠民重大工程, 珠海市应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去, 成立专门办公室, 健身指导委员会包括体、教、文、卫、民政等部门和单位, 组织社会团体和群众全民健身的工作, 使全民健身事业在这种合力下的健康发展。

全民健身法制需进一步加强建设, 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珠海市对于全民健身体系建设主要加强完善和落实。一方面加强健身服务标准化建设, 完善全民健身法规政策体系, 加快体育设施建设, 完善其使用和维护制度, 制定社会力量扶持、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相关管理制度, 同时要保证政策的有效性, 加大对现有执行情况的检测。

3.3.2 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

加强健身指导员的建设, 社区或基层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体育健身互助小组, 协助其开展工作, 缓解人才的不足现状。同时, 动员和团结社会力量, 宣传健身知识, 调动群众参加健身运动积极性。

充分发挥体育指导员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加大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其指导能力和专业水平, 其次,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吸引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参与体育指导工作, 并能够到街道社区就业;积极吸引优秀大学生、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和社会热心人士, 发挥他们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共同参与, 并开展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形成志愿服务的机制。

3.3.3 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成果的考核和评价, 应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的建设。涉及到的因素有体育场馆建设, 体育指导服务, 居民满意度等。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中, 要规范相关政府部门的行为, 应有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机制, 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要及时对其建设过程进行跟进, 对建设的效果进行反馈, 只有这样, 体系建设工作中才不会出现偏差, 才能形成科学化的引导机制, 逐步实现体系建设的目标。此外, 绩效评估可以反映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 绩效评估是对政府行为进行考核以及对政务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 但是关于服务绩效考评的因素很难策略, 因此政府有必要选择合理的考评因素。

实行健身目标责任制, 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学合理的多元化健身评价体系。在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中, 及时发现问题, 了解群众需求。建立科学的健身考核体系。体育部门需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探讨健身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和办法, 结合群众考核实行奖励, 构建双向互动的机制, 坚持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以群众为中心, 以群众的满意度为工作标准, 建立多元化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是加强政府管理, 提高政府绩效的有效手段。必须要坚持以街道社区为切入点, 以群众为核心, 以全面地表现群众公共体育文化生活质量为基本内容, 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政府要通过新媒体新技术等手段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形成舆论监督, 规范相关部门的行为和计划完成情况, 并和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 及时解决体系建设中的困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有助于确保政府增加对于群众性体育建设的工作, 以科学的理念和思维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保障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追求产品提供的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数量, 同时还要关注居民的满意度等因素, 作为相关部门政绩考核的依据。同时, 科学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绩效评估制度可以激励政府部门工作, 强化目标, 建立对于相关政府部门的问责制。

3.4 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指导体系

3.4.1 整合与利用区域资源

对于健身指导体系, 珠海市体育部门应与高校合作, 吸收专业体育教师, 对体育指导员专项培训, 鼓励高校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为体育指导员, 这样既给他们提供实践机会, 又充实社会指导员队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全民健身指导工作中, 应深入群众。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安全提供保障。同时, 社会体育指导员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4.2 引导城市居民选择健康的运动方式

就当前而言,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的生活大步的向前进。人们对健康的投资也是越来越大手笔了。而相应的, 这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体育事业也正朝着红火的方向前进。在这个环境下, 社会应该大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 引导人们去健身, 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运动中, 促进人们的健康发展。

如今, 市老年居民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 虽然有一定的体育锻炼的意识, 但绝大多数只是进行一些简单健身活动, 体育意识十分淡薄。这说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我们的宣传工作依然没有做到位。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冲击, 尤其是对那些观念落后的人而言。这是要利用科学的手段, 合理的进行的[2]。就老年人健身而言, 我们要注意的是他们的身心健康, 这就要求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虑。抓住他们需求的, 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更好地打入市场, 实现战略上的突破。

通常情况下, 普遍老年人的收入主要就是靠社保或者退休金, 也就是说, 他们其实都不是很富足。社区可以组织一些健康体育活动来培养老年人参与全民健身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开发老年人体育市场, 鼓励个人、企业等社会组织团体为老人提供全民健身运动场所或器材, 促进老年人的体育活动的发展。

3.4.3 改进全民健身的宣传方法

构建街道社区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既要重视信息宣传服务, 同时也要保证信息宣传的质量。需要有较高体育文化素养的人员从事宣传服务工作。一方面, 街道社区老年体育信息宣传服务就是要把有关体育理论知识、技术知识、时事知识和健身知识综合地向老年人进行宣传, 通过知识经验和相关体育人物的广泛传播逐步引导老年人形成普遍的体育意识,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科学合理进行身体活动。另一方面, 考虑到街道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是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 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只是简单的认为是动动胳膊、动动腿, 因此, 应该多注重组织有意义的体育讲座, 请运动员、教练员或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多与老年人交流互动, 从而促进老年体育的发展。

其次, 向老年人普及体育知识、锻炼注意事项、健康小贴士等, 关注老年体育, 关爱老年生活。另外, 宣传的内容也应讲究文艺性, 尽可能以优美生动的笔触、活泼明艳的宣传画面展现在老年人面前, 吸引市民的眼光, 促使老年人得到美的享受, 刺激市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信息宣传的内容方面, 一定要多注重以宣传开展什么样的体育活动为主, 尽可能地宣传活动开展的意义、活动的积极作用、活动具有哪些形式、活动的趣味性是什么等。

参考文献

[1]汪波, 李慧萌.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与结构[J].体育科学, 2011, (2) :5-11.

[2]张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 :22-26.

[3]于善旭.中国政府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法治推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 (1) :18-23.

[4]刘志成.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12, (4) :75-80.

[5]徐元洪, 李雪飞.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要素构建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 (5) :391-394.

[6]张瑞林, 王晓芳, 王先亮.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 (1) :19-22, 27.

[7]张瑞林, 王晓芳, 王先亮.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管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1) :8-13, 21.

[8]刘德新, 李少龙, 任保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目标下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3) :23-28.

3.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篇三

关键词: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建设

一、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现状

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总面积9267平方公里,总人口289.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9%。安顺历史悠久,素有“中国瀑乡”的美誉,具有穿洞文化、夜郎文化、牂牁文化、屯堡文化、三国文化、攀岩文化、三线文化等独特的文化优势。安顺市辖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及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龙宫风景名胜区,87个乡镇(办事处)、1007个行政村。

近年来,安顺市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力度,逐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有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县级图书馆5个、文化馆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6个、社区文化活动室54个,大型文化广场1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6个、村级服务点62个、村级基层点1686个,“数字图书进农家”130户。1千瓦以上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县级电视及调频转播台5座,行政村“村村通”52260座、直播卫星“户户通”131143户。拥有民间文艺表演队200余支、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63支,全国文化先进县1个,国家级文化艺术之乡2个、省级文化艺术之乡3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10处,省级50项,市级14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4人(国家级2人、省级25人、市级47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家和22家。

二、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一)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已有市文化馆、图书馆的基础上,建成了11家电影院(城区5家,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县有数字影院的目标)、文化中心、虹山湖水幕电影、音乐喷泉广场、驼宝山广场、塔山广场、若飞广场、南马广场等一批大型文化设施,为全市人民提供了高品位的文化阵地,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在筹备建设的有市大剧院、新图书馆、新文化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

二是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近年来,利用中央和省级扶持资金引导和推动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力地调动了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批县文化馆和图书馆得以新建、改建和扩建,县级公共文化设施日臻完善。如普定县文化馆在第三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名列全省前茅,被评为国家县级一级馆。

三是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市87个乡镇办事处,共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8个、农家书屋1837个、电子阅览室12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基层服务点62个、村级基层点1686个,“数字图书进农家”130户,行政村“村村通” 52260座、直播卫星“户户通” 131143户,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

(二)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坚持把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作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以基层为重点扎实推进。“十二五”以来,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顺利推进,现已实现乡乡通有线电视、村村通卫星广播电视,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23%和93.96%。建成1837个农家书屋和80个数字农家书屋,配置了130户“数字图书进农家”设备,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6个、乡镇基层服务点62个、村级基层点1686个,实现所有乡镇、行政村全覆盖。建有城市数字电影院11家,拥有数字银幕26张,座位3361个。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1万场,覆盖1007个行政村,观众达330万人次,放映工作连续5年排名全省第一。建设普定县城关镇、马关镇,西秀区刘官乡、旧州镇等10余个乡镇所有行政村的农村广播。这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有效弥补了基层文化资源的不足,改善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条件。

(三)统筹整合公共文化资源

一是围绕各种节庆组织群众性活动。每年元旦、春节、元宵、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庆期间,利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及人员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二是结合中心工作策划主题性活动。结合廉政教育,组织廉政戏曲小品大赛;结合计划生育,组织计生晚会;结合建国、建党等重大纪念日,组织大型合唱、广场表演等活动;结合营造学习型社会,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包括“双阅读”活动、图书馆服务周宣传活动等,激发广大市民的读书热情,引导读书活动深入开展。

三是注重打造品牌举办特色性活动。精心筹划的“广场展演”“家庭才艺大赛”“多彩贵州”歌唱、舞蹈、小品大赛选拔赛等已成为全市文化品牌。这些具有全市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体现了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尤其是近年来举办的 “安顺山歌大赛”“安顺花灯大赛”“安顺地戏大赛”等活动已成为安顺文化的新亮点。

四是充分挖掘文艺创作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积极引导广大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创作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进行展演,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对广大业余文艺社团,坚持以“小题材、小投入、小制作、为大众服务”的理念加以引导,鼓励业余作者积极投入创作。对群众文化活动中涌现的好作品,组织作者重点加工,精心打磨,并建立激励机制,设立“安顺市文艺作品奖”,调动文艺人才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全市文艺创作资源。

(四)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

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大对《亚鲁王》等國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申请项目经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数字化建设、培训、比赛、展览、展示、传承人带动等多种方式吸引广大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将省级项目《抬亭子》申报为国家级保护项目,将市级《花山布依古歌》等5个项目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10处,省级50项,市级147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4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25人、市级47人。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4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22家。

nlc202309081127

(五)建设基层文化服务队伍

按照“市县有馆长、乡镇有站长、社区有主任”的思路,多渠道加强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建设。一是积极与高校共建,探索高校培养人才、地方使用人才的双赢模式,将黄果树艺术团作为安顺学院艺术学员学生实习基地,既解决了高校实习基地问题,又为当地补充了大量文艺人才。二是落实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编制1-2人,专门从事乡镇文化管理服务工作。三是对文艺表演队伍进行登记管理,对民间优秀演员进行跟踪管理,鼓励参加大型赛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四是利用“三区”文化人才培训项目,组建师资队伍,分赴各县区、乡镇开展大规模文化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五是利用市文化馆、图书馆以及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开展免费开放服务,聚集了一大批文化艺术专才。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文化艺术人才1000多人,各类业余文艺团队200多支,涵盖舞蹈、合唱、歌舞、民俗表演、戏曲、健身、乐队、书画、摄影等,进一步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与发展。

三、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式,主要是以行政推动为主,导致一些县(区)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经济底子薄等原因,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仍然薄弱。如安顺市现在还有3个县(区)无图书馆、2个县(区)无文化馆,18个乡镇有人无站,18个乡镇无免费开放经费。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建设面积基本不足,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狭小,设施陈旧简陋,多数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

(三)文化人才匮乏,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近年来,安顺市文化人才有一定的发展,但基层文化人才仍然相当匮乏,一是基层文化专业人才缺乏。二是基层文化工作者身兼多职。三是村(社区)爱好文化活动者多,但缺少文艺专业人才和文化活动带头人、组织者。安顺市的文化队伍建设结构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隊伍发展速度也有较大差别。一方面,有些类型的队伍数量很少。另一方面,大部分业余队伍都是由中老年人组成,而青少年队伍比重相对过低,因此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四)基层文化阵地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存在重建设、轻服务的不良现象。一是市、县(区)图书馆得藏书量过少、图书更新过慢。二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后因设施不全、缺乏活动组织者或缺少经费等原因,有效利用率不高。三是由于农村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已外出务工,留守的农村群众基本上以儿童、老人为主,导致已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乡镇基层服务点、村级基层服务点的使用率普遍不高。四是乡镇综合文化站时有被借占现象,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四、推进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是支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对未建成或未达标的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进行新建或改扩建。二是支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村村覆盖。三是支持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四是扶持地方文艺院团发展,扶持地方文艺走出去,甚至出国交流。五是帮助培训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养一批长期活跃在基层、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优秀群众文化团队。

4.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篇四

南宁:“线上线下”打造成“服务共同体”

据了解,2014年广西南宁市成为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自开展试点以来,南宁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均等化法律服务需求为目标,通过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公共法律服务信息水平,探索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等举措,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上半年,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律师服务等民生项目法律服务供给量大幅度提高,同比分别增加32%、13%、15%、20%、21%。

为积极回应市民对法律服务的巨大需求,南宁市委、市政府及时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印发《加快推进南宁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南办发〔2017〕56号)。于2016年投入3040万元,建成了由1个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个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04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构成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平安法治南宁建设中,发挥了法律服务“倍增器”和社会治理“稳压器”作用。

将“咨询热线”拓展成“服务平台”。坚持以“12348”法律服务热线已有的资源为基础,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将其升级改造为“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以联通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用于服务保障民生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律师服务、司法鉴定、司法考试、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康复等12个法律业务项目,为社会民众寻求法律帮助,提供服务导航和定制服务。2017年上半年,“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共受理群众来电咨询10242人次,法律服务供给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接待咨询实现零投诉。

为此,南宁市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统筹安排,各有侧重,形成了“一张网”——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一盘棋”——公共法律服务重统筹的良好格局。

将“业务单间”整合成“综合大厅”。2016年5月,市司法局遵循“开放与共享”理念,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司法行政的“12项业务”从各自为战的“单间多楼层”整合到一楼的“综合服务大厅”,让“12项业务”在公共法律服务大厅的一条流水线上同步运转和高效办结,有效解决了群众办理业务“跑断腿”的问题。2016年年底,12个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都建成了面积达50平方米的综合业务大厅,104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都建成了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厅,都配置了办公自动化设备和业务自动化查询平台。

将“线上线下”打造成“服务共同体”。市司法行政系统充分结合“互联网+”的发展大势,依托南宁市政务外网,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建起了南宁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将司法行政“12项业务”融合成12个网络化业务分系统,将市、县(区)13个法律服务中心、104个法律服务工作站融合为法律服务城乡一体化,并与原有的南宁普法网、南宁普法微博、南宁普法微信、南宁司法行政App客户端相连接,形成了具有南宁特色的“法律服务共同体”。

鉴于司法行政人员不足的问题,南宁市还探索出了一个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的新机制,将法律援助、社区矫正两项工作列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一是推动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由政府购买律师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律师按合同要求接受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承办律师按照法律法规和服务要求,为受援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2017年上半年,南宁市法律援助案件胜诉率(含部分胜诉)达89.66%,代理和辩护意见采纳率(含部分采纳)达90%,案件和接待咨询零投诉,挽回各类经济损失1890.97万元。二是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在西乡塘区试点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由政府直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矫正协管员,专职从事相关社区矫正工作,或与民间社工组织签订购买社工服务合同,由民间社工组织向社区矫正机构派遣社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2017年2月,西乡塘区司法局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与西乡塘友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建立了西乡塘区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掌握就业技能、重新回归社会。来宾:“五纵三横”公共法律服务成体系

2013年以来,来宾市先行先试,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引擎,以“一平台六中心”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五纵三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法治建设成果惠及城乡居民。

构建系统化制度体系,加强公共法律服务顶层设计。从市委、市政府层面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定位、定方向、定目标、定原则、定任务、定配套制度,从上到下一以贯之。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来宾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标准(试行)》,印发了《来宾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等系列文件及配套制度,市公共法律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文件及配套制度,汇编成《来宾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手册》,指导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实践层面,建设了来宾市“12348”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网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呼叫中心,设计完善了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网格地图、工作流程、服务中心背景墙标识等一系列图式,推进全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布局规范化。

构建多样化服务通道,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纵横延伸。来宾市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网上网下同步的法律服务平台, 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六路“直通车”。一是建立一条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建立了来宾市“12348”呼叫中心,按照“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的工作要求,实现了法律服务即时办。二是建设一个公共法律服务网站。开通来宾市“12348”网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这是广西首个网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网站具有查询、申请、咨询和预约等多项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律师服务、司法鉴定、法治宣传、司法考试、综合服务和法律地图九大法律服务项目。三是开发一个公共法律服务客户端。开发手机客户端(App),将网上法律服务中心9个产品整体移植到智能手机上,为移动终端提供实时在线服务,实现服务无间隙。四是建立一个公共法律服务微平台。开通了来宾市“12348”微信、微博,打造法律服务微网“直通车”,实现服务全方位。五是构建一张“五纵三横”的公共法律服务网格。按照“一平台六中心”的要求,结合实际,在市本级着重建设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在县级重点建设“温馨之家·贴心服务”法律服务中心、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调解中心、安置帮教中心、社区矫正中心等六中心。同时,依托覆盖到村屯的“温馨之家·贴心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一站式。六是打造一支法律服务队伍。在全市范围内组建由143名律师、近万名驻村挂职政法干警、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村屯五大员(驻村屯警员、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维稳信息员、抢险救灾员),5000多个屯级“三会”,实现法律服务队伍覆盖到村屯。

构建多元化参与机制,壮大公共法律服务参与力量。由司法行政部门统筹推进,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多种资源横向联合、纵向整合,逐步壮大公共法律服务参与力量。一是明确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确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特殊人群管理工作专项组等为公共法律服务领导机构,成立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确保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步调一致。二是明确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机构,以“12348”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由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中心及专业性行业性调委、各类协会为服务单元,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法律服务。三是对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调整,由原来26个单位,增加为70个单位,推动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四是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充分依托有爱心的社会组织、企业,建立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和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基地。目前,来宾市建有5个集培训、教育、就业等一体的标准化、规范化基地。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统筹利用资源。一是借助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将公共法律服务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将公共法律服务项目纳入网格化管理,有效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选派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政法干警担任网格员,依托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平台,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实现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二是利用市“一村一警”、村(屯)级五大员(驻村屯警员、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维稳信息员、抢险救灾员)、三会组织(党支部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监督委员会)等,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全覆盖到村屯。三是借助市“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在全市724个行政村,全部建有公共服务综合楼、农家书屋、文艺舞台等基础设施,实现了“温馨之家·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到村屯,并利用文艺队宣传法治,图书室开辟法律书刊专柜、电子阅览台,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融入在全市农村、社区中,全面展开文明守法示范创建活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进村入户。

切实推进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作为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的责任单位,市各级司法部门把此项任务打造成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优质法律服务产品。市政府印发的《来宾市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司法行政部门在政府法律顾问建设中的职责和地位,明确了乡镇一级政府法律顾问可由乡镇司法所干部担任,成立了来宾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室,工作室主任由市政府秘书长担任,副主任由市法制办主任和司法局局长担任。目前,市本级及各县(市、区)政府均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市政府有32个单位部门也成立法律顾问室。此外,司法局还建立了法律顾问团,为政府其他人员较少的部门提供法律咨询等顾问工作,努力推进遇事找法律顾问成新常态。

坚持以信息化为引擎,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2014年以来,来宾市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贯穿运用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努力实现由信息化管理向信息化服务转变,相继开通了来宾市“12348”网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和微博,对微信进行了二次开发,使之具有咨询、服务的功能。研发了App手机客户端,将网上法律服务中心产品整体移植到智能手机上,扩大了服务对象,缩小法律服务半径,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渠道,努力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北海:构建 “一平台六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北海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及自治区党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北海法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市政府2015年首次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市政府“四定”重点工作,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为北海市公共服务的一个品牌来打造。

北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北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前瞻性和全局性布局。市财政局、市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司法行政政府购买服务的意见》,制定了“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项目的目录”,加大政府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两年来,北海市投入专项经费267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人员保障方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北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公益性岗位设置和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设置非营利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解决公共法律服务人员配备问题。

近年来,北海市构建了 “一平台六中心”,拓宽了服务渠道。加大投入建设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北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网站,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司法考试、司法鉴定等九项业务的网上咨询和办理。改版升级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平台,“指尖上”的微服务更为便捷。将原有的法律援助热线“12348”升级扩能,由单一的法律援助,拓展为集九项业务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电话专线一站式服务。强力推进“温馨之家·贴心服务”法律服务中心、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调解中心、社区矫正中心、安置帮教中心等“六个中心”的实体建设,满足不同群体的法律服务需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自去年建成以来,已接待群众咨询6万余人次,接听热线电话18000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1400余件,服务群众数量明显提升、服务案件类型明显增多。

针对城乡法律服务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积极统筹、合理分布,使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延伸到基层。推动各县(市)区司法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街道(乡镇)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村居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群众提供便捷法律服务。大力发展县域律师事务所和公证处,规范管理基层法律服务所,引导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与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三所一处”联动。引导法律服务机构和优秀法律人才到基层开展法律服务,努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覆盖。

公共法律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单靠在职在编的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北海市开拓思路,坚持行政推动与社会协同并举,分类整合各方资源并配置到基层,延伸到村居。一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主力军作用。实现系统内人力资源下沉,服务关口前移。二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补充。北海市两级政府将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列为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除了在政府购买服务中明确公共法律服务目录外,还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平台六中心”各配备一名工作人员,有力推动北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三是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在工作中整合社会资源,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医患纠纷调解工作专家团、人民调解员、普法讲师团、普法轻骑队等组成三支社会法律服务队伍,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有效的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创广西的“三个率先”,法律援助“暖民心”。在广西率先打造“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极大地方便群众;在全区率先开通法律援助网上申请和受理业务,树立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形象;在全区率先与法院建立刑事案件被害人法律援助工作新机制,司法为民得到更好的体现。北海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

二是建制度、搭平台、促发展,法律服务“聚民心”。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在广西率先成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团。法律顾问制度基本实现了市、县、镇、村(社区)全覆盖;在全区率先成立公职律师办公室,成立市非公有制企业法律服务顾问团。与“千亿元园区”共建“法治园区”,把北海市工业园区建成法治园区;公证处不断开拓公证业务,公证效率、质量稳步提升。

三是重基础、强宣传,法制宣传 “润民心”。在全区率先建立了法制宣传教育考核评估体系。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扩展到送法上海岛、上渔船、进监所,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合浦县、铁山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法治县(区),涌现了一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自治区级依法行政示范点。

四是深入创新、驱动发展,人民调解“和民心”。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机制,与人民法院建立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与海事法院建立了诉讼便民联系点;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绩效考评及奖励机制;全市建立了交通事故、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等调处机构,其中医患纠纷调处机构全市全覆盖,取得患者、医院、社会三方满意的效果,并在全区医患纠纷工作会议上作先进经验交流发言;调解组织遍布城乡,全市每年调处民间纠纷约7000件,有力地维护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阳光执法、社区矫正“安民心”。实行社区矫正阳光执法,向社会公开了权利清单、责任清单和义务清单。在全区率先推行手机可视监管,堵塞监管漏洞。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2%以内,无重大恶性案件发生。安置帮教工作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工作目标考评机制。帮教率、安置率达95%以上,重新犯罪率低于2%,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5.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文章 篇五

公共服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县广播电视台

汪选民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50户以上自然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并且启动实施了全国、全省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我县均挤进了上述工程建设笼子,为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结合我县实际,对做好“村村通”工程建设、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

一、做好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做好新时期“村村通”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是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按照全国全省统一部署,我县共完成了34个行政村通有线电视、20个50户以上自然村和235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并且完成了聚龙山发射台的中央台和省台无线覆盖改造工程,解决了我县20多万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问题,基本实现了全县行政村、20户及5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全县农村广播电视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出现滑坡,广播电视覆盖还存在“死角”,部分农村地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少、质量差。这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与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

当前,改革后的广播电视台仍然担负着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设任务,要进一步提高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认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上来,再鼓干劲,再添措施,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为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夯实基础。

二、切实明确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一)我县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目标是:紧紧围绕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政府为主导,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加大投入、强力推进,进一步巩固农村广播电视建设成果,强化公益性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传输覆盖能力和质量,逐步消除广播电视覆盖“盲区”,到2015年,全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村收听收看的节目套数明显增加,内容丰富多彩。

(二)我县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组织实施全县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按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可行,保证长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本地特点的技术手段,争取到2015年使全县农村2013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的农民能够收听收看到包括中央和本省的4套以上的广播节目和8套以上的电视节目,并创造条件尽可能让用户收听收看到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

2、分步实施市县两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发挥现有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转播台的作用,对转播中央和省台广播电视节目的聚龙山无线发射台进行设备更新升级改造,实施市县两级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工程,使全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无偿收听收看到包括中央第一套广播节目、中央第一套和第七套电视节目,以及省台、市台、县台广播电视节目在内的8套以上的无线广播电视的电视节目,享受到广播电视的基本服务。

3、建立健全“村村通”长期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逐步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行政、经济等措施,积极推进县、乡、村广播电视网络融合,推进县、乡(镇)广播电视垂直管理。建立健全以县级广播电视部门(有线电视网络部门)为中心,乡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为基础,面向农户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全县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新体系,不断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努力提高广播电视普遍服务水平。

4、丰富服务“三农”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坚持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群众的原则,逐步增加 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同时提高制作质量。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专业的农业频率、频道。电台、电视台要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结合农村实际,增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村专栏、专题节目。有条件的乡镇应努力办好乡土广播节目。广播电视台要加强与科技、教育、司法、文化体育、卫生、农业、林业、水务、气象等部门的合作,不断丰富节目资源,提高农村农业节目的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满足农民群众对政策法规、科技兴农、法律知识、卫生防疫知识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新时期“村村通”工程建设

(一)紧密依靠县、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领导。切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把“村村通”工作纳入地方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政坚计划,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切实加大支持力度,使“村村通”工作成为政府行为、社会行为。

要进一步健全各级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广播电视、发展改革、财政、扶贫、物价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精干高效“村村通”工作专班,切实做好全县“十二五”期间20户以下自然村和无线覆盖等“村村通”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领导、组织和协调机 制。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扎实推进“村村通”工程 建设。结合全县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认真做好“村村通”规划。鼓励距离城镇较近、有条件的农村优先采取有线光缆联网方式进行建设。对于偏僻分散、确实无法联网的自然村,采取无线、卫星直接接收等方式进行建设,要做好建设后维护和管理方案,加强管理,防止违规接收境外节目。在制定工程实施进度计划时,要坚持先易后难、先集中后分散、先联网方式后卫星直播接收方式,先大中功率后小功率台的原则,稳步高效地推进“村村通”工作。

(三)积极争取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加大对“村村通”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1、落实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按国务院79号文件要求,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纳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计划,积极落实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盲村”收看收听包括中央和省级的4套以上广播节目、8套以上的电视节目的“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并切实落实修复“返盲”设施资金,优先保证国家和省两级对每个20户以下盲点村“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补助资金招标的设备及时发放和安装到位。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建言国家广电总局调整村村通工作政策,将目前设备由各级广电部门直接发放改为由国家实行家电补助、由广播电视部门专售并负责上网开户管理的方式。

2、落实全省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建设工程建设资金。无线覆盖工程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覆盖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是解决广大农村广大人民群 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按照政府主导和分级负责原则,“十一五”期间国家已经对转播中央台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及配套设施的更新改造给予了适当补助;省局也积极争取省政府对转播省台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机及配套设施的更新改造给予了传输补助;市、县广播电视部门也要积极争取市、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解决转播本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发射转播台(站)的机房和设备的更新改造。

3、落实“村村通”设备运行维护经费。广播电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千方百计落实“村村通”设备运行维护经费,确保“村村通”工程真正通、长期通。“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对全国县及县以上转播中央第一套广播节目、中央第一套和第七套电视节目的大中功率无线发射设备的运行维护经费给予一定补助。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省财政已从2006年开始,将“村村通”设备日常运行维护经费列入部门预算。近年来,省局已经争取省政府解决了转播省台广播电视节目的大中功率转播台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经费。市、县级政府要分别负责解决本级“村村通”设备和转播本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发射转播台(站)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经费。

4、积极落实优惠政策,为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创造良好的环境。按照国务院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省局正在争取省直有关部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一是争取省地方税务局对县(市)及县(市)以下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开办或经营单位,免收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收入所得税和营业税的政策;二是争取省电力公司出台文件对涉及农村覆盖的广播电视节目发射台(站)、转播台(站)和监测台(站)的用电,执行国家规定的非普工业类电价标准,不执 行峰谷分时电价的政策。市(州)、县(市)广播电视部门也要积极与当税务、电力等部门联系,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同时,要会同物价部门,合理制订农村有线电视收费标准,对低收入用户实行收费减免政策。并按照法定程序加强审计监督,保证资金全部于“村村通”工程建设。

(四)规范资金管理,确保“村村通”工程资金专款专用、落到实处。对“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运行维护经费,要在当地财政国库系统设立“村村通”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资金专户,确保“村村通”资金足额落实到位。严格“一支笔”审批制度,明确资金使用的审批权限,防止多头签字审批、资金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出现。严禁任何部门、个人借机敛财,杜绝专项经费被截留或挪用。要定期审计“村村通”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情况,并上报省“村村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6.村级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建设汇报 篇六

***位于***区以北**公里处,距省城*****公里。总流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万亩,退耕还林***万亩。现辖***个村**个村民小组、***户***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国道和连霍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历来商贾云集,贸易繁荣,有着悠久和灿烂的文化,境内古迹丰富,人文荟萃,现存有百余处汉墓群和安西城遗址,曾出土国家级文物“新莽权衡”。全镇建有综合文化站*处,农家书屋**间。

今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的战略部署,按照“*****”的总体思路,镇党委、镇政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加大投入、创建载体、发挥精神文明阵地作用。

**综合文化站始建于**年***月,相继在***年*月、***年**月经两次改建成集活动室、多功能室、阅览室、展览室、广播电视室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楼一栋,建筑面积为***多平方米,有露天剧场一个,现有工作人员*名,业余剧团*个,秧歌社火对***家,业余书画家**人,文学创作者*人,摄影师**人,剪纸、刺绣等民间爱好者***多人。每年举办美术、摄影、音乐、书画培训班,并配合农技部门举办科技讲座,组织全镇范围内篮球、武术、象棋竞赛,举办书画、剪纸、民间刺绣等展览。同时组织安排春节期间社火演出,并历年在全区社火汇演中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年***月,在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下,全面启动《**志》的编纂工作。目前,《**志》初稿已经完成,负责人员正在抓紧完善修订,预计年内就可问世,届时将会对我镇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工作起到极大的宣传和推动作用,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新的**将会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安定人民面前。**文化站自创建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使群众文化事业大

力发展,同时得到了上级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各业务部门的积极指导,充分发挥精神文明阵地作用。

二、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建设,发掘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全镇农家书屋建设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农民的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整合现有资源,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我们把村级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全镇建成农家书屋18间,覆盖率达到了100%。近年来,区文广局和各帮扶单位为我镇农家书屋共计赠送各类书籍2万余册,并配套赠送了书架套、桌椅等设备,每年借阅图书的农民群众累计达到1.2万人(次),使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得以充实,接受教育的视野进一步开阔,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坚持“自主管理、无偿借阅”的原则,鼓励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图书流通上,采取流动交换阅读的方式,实行免费借阅;在运行费用上,由村委会负担,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无报酬。全镇各村农家书屋都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措施,规定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必须由村文书负责。此外,还制定了登记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看书、爱书的积极性,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增长智慧的有效途径。

三、点面结合、全面开花,带领全镇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我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在推进移风易俗的同时,组织具有独有特色的文娱活动,村文化开展得十分火热,“多点开花”使得文明新风吹遍**辖区各个角落,从而实现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和进步。除了传统民间文艺得到良好传承外,我镇还举办多场“重量级”比赛,其中为纪念七一建党节,举办了篮球比赛,为村民奉上丰盛的文化飨宴,同时也为农村文化带

来一股“热”风,统筹兼顾文化事业的发展,辖区内村文化“多点开花”,为***迈向新台阶打下夯实基础,同时也让**农村文化迎来新风气,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乡风文明的进步,在全镇各村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弘扬了文明风尚。

四、依托资源、拓宽渠道,发挥文化事业辐射带动作用。我镇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坚持设计与功能配套相结合,使用与管理相结合,办公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从建设上强化功能,从使用上拓展服务,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为党员群众的活动平台、农民致富的信息平台、农村人才的培训平台、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教育群众的文化平台、参政议政的管理平台。各村结合实际,分别在村活动场所内设置了计划生育服务室、民事纠纷调解室、卫生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远程教育站点等。同时,我们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产业,按照“围绕发展黄土风情游,规划建设富有地域特色、具有较高接待能力的农家乐”的要求,以“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为特色,大力发展农家乐产业,进一步促进了农村餐饮文化繁荣发展、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和转变了生活方式,改善了当地村容村貌、促进了乡风文明、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虽然我镇文化站及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费投入较少。全镇年文化活动经费支出在50万元左右,没有专门的经费来源,只能从政府经费里挤、企业捐赠和群众自筹的办法解决。

二是人才队伍匮乏。大多数村的图书管理员和文化专干由村文书兼任,同时,培训力度不够,服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

三是阵地建设滞后。大多数村没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文化活动设施配备不齐全。

意见建议:1.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的投入力度;2.加快农村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3.建设配套完善、功能健全、文化及

设备齐全的村级办公活动场所。

7.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七

一、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相关法律和配套政策不完善。

当前的文化管理格局仍是由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多部门组成, 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各个部门发挥自己的专长, 进行专业的管理, 但这种体制存在职能上的交叉和重叠不利于对文化事业实施统一有效的管理与调控。文化管理部门仍然习惯于用行政审批和行政命令的传统办法来管理文化工作, 致使文化管理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突出, 不利于公共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不完善。

现实中,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所需要的资金主要还是来自财政, 这就造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相对不足, 特别是农村的文化建设还相当薄弱, 投入保障的差距制约和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在文化设施建设上, 其他的用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市场的培育等经常性的经费投入很少。

3、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平衡, 城乡差距大。

大部分的公共文化资源都集中在城市, 农村文化资源相对匮乏。文化消费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农民订阅书报刊的支出基本为零, 乡镇、村图书室图书基本依靠捐赠。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甚至赌博依然是农民群众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4、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 文化设施利用效率不高。

一些地方由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定位不准、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等原因, 导致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现实中一些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文化设施, 运营方往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收益小的大众性公共文化娱乐项目设置极少, 造成了设施社会效益属性的偏离。公共文化设施往往是“建设容易运行难”,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一次性投入, 而运行则需要长期投入, 没有稳定的长效监督评估机制很难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健康持续的运行。

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顺应时代的要求,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文化行政机构改革, 整合职能, 探索“大文化”管理体制, 改变公共文化管理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 实现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只有公共文化服务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了, 可操作性增强了,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理念转变了, 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的执行也就顺畅了。

2、加大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在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同时,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推进非公有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 用政策杠杆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文化事业, 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以有效弥补公共资源及政府服务的不足。

3、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首先是政府保障的标准化, 要确定统一的最低保障标准, 财力较强的地区可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其次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化, 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 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省、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最后是工作评价的标准化, 对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投入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建立社会评价标准。

通过标准化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首先是区域均等, 通过转移支付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 使欠发达地区能够和发达地区一样平等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其次是城乡均等, 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最后是人群均等, 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农民工群体和残疾人群体等, 推动弱势群体平等参与文化活动、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4、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估主体, 科学合理地确定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第一, 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 可以尝试政府自评与社会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 政府掌握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一手资料, 在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信息完整性上具有社会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 而社会机构在评估方法的运用上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 二者可以合作组织开展具体评价工作;第二, 对不同公共部门和不同的公共服务实施分类分项评价标准, 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 通过公众满意度、需求调查等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绩效评价结果按时向社会各界公布, 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 并且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今后工作考核的依据。

8.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篇八

一、构筑出口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贸易强国的需要

(一)国外经验的借鉴

构筑完善的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财政促进出口的重要手段。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财政促进出口方式在90年代中期已经走过了直接补贴、贴息的初级阶段,实现了从直接投资型向间接公共服务型的转变。美国在九十年代初按照其“国家出口战略”的规划,由商务部牵头,在全国19个大城市里成立了“美国出口扶助中心”,由地方建立但接受商务部“中心”指导的其余81个“中心”也陆续建立。这些“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有效地对中小出口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服务。美国“出口扶助中心”是美国政府对其各类出口商提供有效服务、促进出口的成功典范。联邦财政关于促进出口经费支出的原则是以提供公共的、促进性的服务为主。根据1993年美国国家出口战略确定的重点支持方向,美国联邦财政对促进出口的经费的安排重点和分类一直未变。支出重点为以下七个方面:市场开放谈判及消除贸易壁垒,对抗外国政府的出口补贴支出,政策性融资与保险贴息支出,出口信息、咨询与援助等服务支出,政府间的支持、游说与攻关支出,对国外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资助,直接支持市场营销活动的支出。从1993年到2004年12年间,美国联邦用于促进出口的支出年平均数为26.61亿美元,这些措施提高了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仅促使九十年代美国出口快速增长,而且带动美国相关产业的稳步提高。

发达国家财政在促进出口方面的主要特点:一是财政资金投入大。发达国家财政在出口公共服务促进方面的投入资金是我国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这一方面说明发达国家的财政实力强,另一方面说明对出口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高:二是投资促进方式不同。我国以往更多的运用补贴、奖励等直接投资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投资量大,促进效果短期化,而且违反WTO反补贴法规定。国外促进方式更多采用间接服务促进型的方式,这种方式投资是针对所有企业,致力于整个出口服务环境的改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促进方式:三是投资的重点不同。国外的促进资金扶持重点突出,主要是公共出口服务。因为随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企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对环境的要求更高,良好的出口服务环境对出口的高速增长和良性发展越来越重要;四是投资效果不同。我国这种直接投资型的促进方式,扶持作用时间短、范围窄、效益低。发达国家把促进的重点放到出口公共服务方面是和本国贸易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不但更加降低了企业的商务成本,增强了国际核心竞争力,而且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二)建设和谐出口贸易环境的必要条件

中国如何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这是我们需要着手解决的新问题。要实现这种转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和谐的出口贸易环境。构筑出口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和谐贸易环境的重要一环,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出口公共服务供应短缺的有力措施。过去的促进政策过分注重出口的拉动作用,忽视了出口贸易环境的改善。当前,我国外部环境趋于严峻,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造成这种局面和我国财政出口促进政策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促进政策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调节产业结构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对出口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反倾销被动局面、价格竞争加剧、贸易条件恶化等在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后,我国的财政促进出口的思路和模式需要改进,财政促进政策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即要注重发挥直接性的财政促进政策的导向作用,继续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同时更要注重出口贸易环境的改善,加快出口公共服务新体系的建设,为出口企业创造良好的贸易服务环境。

二、财政在扶持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缺位

2005年4~5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我国主要省区部分出口企业开展了“关于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调查”。关于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对出口企业服务的认可,68.9%的应答者认为“服务一般”:对“目前高出口增长背景下政府的出口促进”工作的看法,64.4%应答者认为“促进重点和方式应有所转变”。从当前我国外贸出口的国内促进环境看,一方面出口出现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出口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突出,我国目前表面上看从事出口公共服务的机构不少,但各自提供的服务独立性强、系统性差,提供服务的内容有限,出口服务公共化程度明显落后于我国的外贸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出口服务供给远不能满足各类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将严重制约和影响出口的协调可持续增长。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在出口公共服务方面,财政促进政策体系建设起步晚、发展慢,过去的政策过于重视对出口的鼓励效应,而在扶持中介出口服务机构发展、加快出口信息网络化建设、鼓励出口公共服务领域适度竞争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有效、覆盖全国的财政性出口服务促进政策体系。

(二)投入不足

目前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财政资金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是与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效应相比,财政性出口促进资金的总规模偏少:二是财政促进重点没有及时转移到间接性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来。具体分析有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未列入公共财政扶持出口的重点。我国目前的财政性出口促进政策资金80%主要集中在退税政策资金、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出口研发资助、开拓国际市场补贴、出口品牌培植、服务外包扶持等方面,真正用于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财政公共支出偏少。二是财政性出口促进政策资金使用重点不明确,存在资金投入“缺位”和“越位”现象。一方面由于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缓慢,

造成应由政府承担的出口公共服务没有完全承担起来。如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教育培训、创业服务、贸易摩擦救济等;另一方面财政性出口促进资金大量运用竞争性鼓励方式投入到开拓国际市场、技术研发、品牌培植等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方面的投资应逐渐由企业自身承担:三是各地同时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财政性出口促进政策资金,由于促进政策导向不明确,资金没有形成集中有效的配置,没有把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统一纳入到出口促进的重点。

(三)机制滞后

体制是长效的,而政策是暂时的。目前政策的不稳定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政策和体制的不一致。从出口公共服务促进的角度看,机制滞后表现在:一是当前财政性出口促进资金管理机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财政直达企业的扶持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适合直接性的出口投资促进,例如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招商补贴、反倾销应诉等资助,不适合间接服务型政策的实施:二是缺乏资金反映评估指标体系。由于服务资金反映评估缺位,造成出口公共服务促进政策研究设计缺乏依据;三是财政管理体制对出口公共服务领域资金管理的公共性、外向性、公益性的特点极不适应,导致财政在资金预算,投资方向、投资方式、监管评估方式等方面没有建立起适合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管理特点的管理制度。

(四)监督不力

我国出口公共服务的监管尚存在行政管理职能不清、管理权责不明、监管规则不完善、效益评估体系缺位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财政对出口公共服务的监管制度不完善,政府承担着出口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和监管者的双重职能,难以有效地实现对出口公共服务的监管。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资金支出预算增长动力不足,出口促进资金投向转移缓慢,形成财政在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投入的小规模、低供给现象。

三、构筑出口公共服务新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

财政促进政策体系的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央财政重点是鼓励国际化、开放式出口信息网络化服务组织机构建设,加快科技、信息与服务的高度融合;二是发挥中央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地方财政扶持资金投向提高城市外向综合竞争力的展览服务、教育培训、手续办理、法律资助、创业服务等出口公共服务,从而引导出口公共服务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的逐步形成;三是各地投资建立公共服务连锁式服务中心,中央出台鼓励政策,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出资建设,根据发展情况,中央逐渐减少投资比例,逐渐由地方占大比例。中心服务模式逐渐由全部供给向核心服务转变,逐步将核心服务实现“服务外包、政府买单”的经营方式,最终将竞争性的服务交给市场;四是加大对外向经济服务型人才的培养,为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储备。

(二)加大投入

我国仍然处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急需财政对出口公共服务基础性建设的大量投入。一是财政应在出口发达地区率先加大投资,建立中国出口公共服务“起航舰”: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财政供给范围,改变财政扶持包揽过多的弊端,在适当保留品牌培植、技术研发、信息网络建设、服务外包等行业鼓励政策外,逐步减少开拓国际市场、招商奖励等竞争性扶持支出,明显提高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支出比重;三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以有限的财政投入带动更多的社会投资。重视民间资本在这些领域的辅助作用,把一部分竞争性、经营性强的出口公共服务产品逐步交给外商及民间去投资,减轻财政负担。

(三)创新机制

公共财政投资促进机制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适合出口公共服务扶持资金特点的管理手段和调控机制,主要包括:一是改革现有促进机制,创建既适合直接促进又适合间接扶持的促进新机制,加大财政对官方及半官方促进机构培植,加快出口公共服务促进网络的形成;二是加强对出口公共服务中介提供机构资金管理能力的监督评估,建立出口公共服务财政扶持资金快速反映机制,完善资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使资金管理更加科学:三是完善制度。在促进机构资金审批使用、中介服务供给水平考评、内部资金管理监督等方面尽快出台各项管理制度,保证政府资金的扶持引导成效。

(四)强化监督

上一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下一篇: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生涯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