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共13篇)
1.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篇一
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题班会
班会的宗旨: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今后专业课集训有限的时间里,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以及学习,以期取得最大的成功。
在开班会之前,我想先和大家一起猜个谜: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是我和你最亲。我不是你的手脚,但是我最听你的话。对于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对于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生。我到底是谁?我平凡的让你惊奇。(习惯)
大家猜到是什么了吗?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行为习惯。
一、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那么究竟什么是习惯呢?习惯就是长时间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等。那么好习惯又是什么呢?就是良好的、使人受益的习惯。
故事一: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了,直到长成了大象。长大的大象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但它从不挣扎,竟乖乖地被这根小小的柱子,这截细细的链子拴住。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却是被什么拴住的呢?(习惯)
这则小故事就告诉了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重要性。
我们老说要养成各种行为习惯,那么这“各种行为习惯”具体指哪些?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4、守时惜时的习惯
5、懂得感恩的习惯
6、勤俭节约的习惯
7、遵守秩序的习惯
8、勤于动手的习惯
9、锻炼身体的习惯
10、讲究卫生的习惯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故事二:有一群大学毕业生,一起到一个公司去应聘。当时面试的主考官正好有事要外出,需要这几位同学等一会。于是这几位同学就在面试官的办公室等待。当主考官离开办公室去办事时,极为同学在无聊之余,就随意的翻看了办公桌上的材料,并不时地交流自己的看法。没有多久时间,主考官回来了,直接宣布了面试的结果,这几个同学都没有通过面试。这个时候这几位大学生都很迷茫,不知道为什么还没面试就已经被踢出局。
其实,真正优秀的学生是养成了良好习惯的学生,而这几位大学生没有养成尊重他人,未经允许,不乱翻他人东西的好习惯。希望我们能吸取教训,不要因为自己的随意影响了一生的前程,请记住一句话:习惯影响你一生。
二、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的故事________好习惯能帮助人们赢得宝贵的机遇。
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主设计师想:只有把飞船交给这样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实际上说的是成功从好的习惯开始。
三、坏习惯带来影响_________都是坏习惯惹得祸》
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当然,年轻人到死也不会知道是他“抠鼻孔”的坏习惯毁了他的工作,使到手的饭碗落入了他人之手
可见,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人的一生发生重要的变化。满身恶习的人,是成不了大的气候的。唯有拥有好习惯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
(此处请同学们进行思考,列举平时生活、学习上同学们存在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男女交往过密、找出各种借口请假外出、不尊敬师长、迟到、顶撞父母老师、攀比行为、打饭时插队、只说不做言行不
一、抽烟、逃跑、乱扔垃圾等)
四、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在大家都找到了我们的自身的坏习惯或者说是不足,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克服这么坏习惯呢?
1、全面分析,正确的认识自己。
准确的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例如我班的何萍同学,最大的优点是踏实肯干,但是缺点就是学习的方法不够合理,只是一味的做题目,没有及时的总结反思。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制定计划时,要充分的考虑我们自身的实际条件,不能将目标定的过高或者过低。例如,我们班的王旭春同学,将目标定的有些高,总想每天都能看到自己专业课学习有大的进步,但是由于专业课基础比较薄弱,加上自身的不自信,导致自己的压力过大,反而起到了反作用,使专业课成绩止步不前,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3、一次只培养一个好习惯。要想有一个好的习惯,就要集中于改变一个坏的习惯。如果你一次想要改掉多个习惯,势必会分散你的精力,并使你最终放弃。例如王品逸同学。大家都知道我们班王品逸同学不好的习惯有很多,比如抽烟、打架、逃跑、睡觉、上课不记笔记等。但是经过王品逸同学的努力,该生已经形成了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希望该生能够再接再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不好的习惯逐渐的改正,让我们看到更大的变化。
4、从家长,同学,老师中找一个监督者
有不良行为习惯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自身自制力不足,不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这个时候,我们找个自己信任的监督者,时刻的提醒自己,有一定的压力,再加上自己的坚持,久而久之,也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5、奖励
如果我们在改正习惯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严格要求自己,可能很多人都会坚持不下来,觉得改正不良的习惯是种煎熬痛苦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在改正某个不好的习惯之后,适当的给予自己一定的奖励,则会受到不同的效果。
我们常常以为成功就如同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却忘记了只要自己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再高的山峰也能被我们踩在脚下。培养习惯宛如登山,攀登成功,你的人生就达到圆满境界了,创造美好人生,养成良好习惯。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大约需要21天72次行动才能养成。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的力量就越强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它可概括为公式:“好习惯+好品质=好命运”。让我们为它坚持不懈地去追求吧!
2.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篇二
一创设良好环境, 营造文明礼貌的氛围
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主题对园所环境进行创设, 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环境, 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良好的养成教育。
在环境创设上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每一寸草木都言情。如从主题墙装饰、功能区设置到各区域的操作材料投放, 都要注重注入养成教育内容。活动室主题墙上“团结友爱”“快乐家园”等装饰画激励孩子们互帮互助;各类区角上的“请用文明语”“请”“对不起!”“谢谢!”等, 提示孩子们使用文明语言;盥洗室墙壁上也有“节约每一滴水”“不推也不挤”“我会提裤子”等提示语, 提示幼儿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让孩子们受到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启发。
这些无处不在的环境熏陶, 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自然内化, 推进幼儿良好习惯的教育。
二开展多种活动, 推进行为习惯的培养
1. 在一日活动中渗透习惯培养教育
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 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习惯养成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如为帮助幼儿学习和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设计“一句好听的话”活动;为了帮助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 开展“我要这样做”等主题活动。在“我要这样做”活动中, 孩子知道就餐前要主动洗手, 吃过的果皮能马上送到垃圾桶, 上床前能主动把鞋子摆放整齐……这样, 从幼儿的年龄、身心特点出发, 通过一些实际的体验来进行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2. 在节日活动中挖掘习惯培养教育
充分挖掘节日活动中教育的元素, 将习惯养成教育分解落实到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
从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出发:利用多种教育方法, 将个人活动、集体活动、园内参观、家中生活实践和日常学习生活等各种活动形式相互配合。如妇女节亲子活动, “我当妈妈”的游戏中, 让孩子和妈妈互换角色, 要求孩子为妈妈穿衣服、系扣子。这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到妈妈的辛苦, 从而知道感恩。“五一”劳动节组织幼儿参观食堂, 让孩子们懂得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地球日的“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关注、爱护周围的环境等。
通过这些活动, 使幼儿主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促进健康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3. 整合活动形式深化习惯培养教育
幼儿园要为教师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 同时也要引导教师注重开展整合活动, 创新教育形式。如开展互助献爱心活动, 让幼儿从小就知道友爱, 知道关心他人;设立不同的习惯养成教育评比栏:“礼貌之星”“助人之星”“我爱干净之星”等, 通过评比幼儿能自觉约束自己, 从而逐渐让幼儿在一种丰富的、形式多样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善于总结, 积累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法
幼儿园要善于总结, 通过多项实践活动进行科学分析, 积累一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作为深化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工作的切实依据。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有:说服法、榜样法、鼓励法、游戏角色扮演法、环境教育法等。如运用实例榜样法、游戏角色扮演法以表扬、奖励的手段启发幼儿改掉坏习惯, 要比旧式的说服教育法更有效。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特点, 适时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有益于孩子的一生。
三家园共育, 优化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 让家长成为幼儿行为教育的榜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家长要以身作则。如生活习惯方面, 要定时作息、讲文明礼貌。如家长要指点孩子把垃圾放进垃圾桶, 不乱扔垃圾, 自己要言行一致。同时, 多做情感表扬少做物质性奖励, 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家庭当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
2. 让家长成为养成教育的课外教师
通过定期给家长培训、宣传关于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知识, 帮助家长端正与更新家教观念, 使幼儿在离园后, 各种行为习惯也能得到持续的培养和巩固。如召开参与式家长会, 指导家长在家教中不足的地方, 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去培养自己孩子的良好习惯, 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开展优秀家庭经验交流活动, 用实际例子现身说法介绍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的经验, 以点带面;组织问题答疑, 针对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困惑答疑。通过交流, 让家长转变为“课外教师”的角色。
3. 让家长成为孩子习惯养成的监督者
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师——幼儿——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要求教师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 请家长及时反馈幼儿在家情况, 成为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检查者和监督者, 不断督促、强化, 以便继续深化养成教育, 并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
3.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三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师的科学引导有着直接的联系,尤其是班主任,作为班级综合管理者,一定要适度、适当地牵引学生行为规范,监督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在这过程中,不能只是制约,还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让学生由内而发地完善自我。
一、以身示范,树立正确意识
小学生对教师总有着特别的信任和依赖情绪,特别是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更加紧密,对学生的了解也更为全面,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先从教师自身做起。一方面,小学生思想简单直接,模仿接受力强,他们能够从教师的日常行为中得到启示,并形成对良好行为习惯的正确意识。另一方面,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坚持、点滴渗透的结果,班主任以身示范则能够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行为习惯重在行动,而不能靠灌输,在实施中,班主任要注意和学生站在相同的意识层面中,用行为和学生相融。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教师以自身为范,向学生传递着文明礼貌的点滴意识,从对待不同人群的尊重态度、主动维护公共卫生、注意自身整洁等角度,为学生树立鲜明的榜样,而学生也从对教师日复一日的观察、感染中领会到文明礼貌习惯的重要性,并且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形成习惯。
二、评价鼓励,调动积极心态
赞赏式的教育已经广泛融入学科教学中,行为习惯教育也同样能够如此。对小学生来说,最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就是鼓励、肯定。学生渴望被认可的心态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鼓励有了更积极主动的意义,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信息,更能充分了解自己行为习惯中的优势,从而更进一步完善追求,让自己的行为操守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更上一层楼。为此,班主任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努力,多发现学生行为习惯的闪光点,并引导学生予之放大。此外,在评价鼓励中,还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过于简单,一笔带过,也不可夸大其词,造成误导。例如,在一次运动会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肯定,并列举出学生在集体项目互相帮助、在成绩落后的情况下也坚持到最后等细节,鼓励学生发扬这种集体精神和坚持到底的品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十分兴奋,同时也引发了深深的感触,成功调动起积极的心态。
三、开展活动,完善价值体验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彻彻底底融入实践中,而学生身处校园、家庭这样相对固定单一的环境,并不能完整地形成实践体验,还需要各式各样活动的牵引。一方面,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到不同的体验环境;另一方面,有主题、有针对性的活动开展,能够让学生由行动展开感知延伸,并在内心形成行为价值观念,促进学生从行为、思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逐渐调整行为判断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追求。在活动实施中,班主任要注意教育导向,贴合学生心理,为学生设计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行为教育活动。除了在班级、校园内,班主任还应该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特定环境中。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居民社区,帮助居委会利用自制海报、标语、传单等工具宣传禁毒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投入中充分意识到品德行为价值的正确方向,坚决杜绝危险行为。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新颖,又让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在无形中完善自身。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标尺,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意识到肩负的责任,并用发展、人性的意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在开放化、个性化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学生更加积极,更加优秀。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措施 篇四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特别是中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对学生养成教育抓好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会自然在我们教师汗水的滋润下,慢慢地提高的。中学生正在成长的发展阶段,诸如多方面都没有形成,许多不良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较容易铲除,故对于这部分刚步入校门不很长的孩子,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要培养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从大体的养成纲领上,和自己对于小课题的研究实践中,我认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要符合以下几点: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教室走廊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红歌或誓词,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按时交上,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 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和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各学科要渗透养成教育,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要求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加强横向联系,彻底改变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家庭相结合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使家庭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三、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中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
四、积极组织培训,强化养成教育。
我们可以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广播站、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训,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法律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乐于帮助别人,自觉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培训,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向困难低头,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中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我们都要进行 安全、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和发放,每期我们都要进行演讲的评比,树立典型;开展“争当升旗手”、“争当护旗手”,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当前,我在班级内研究并实施开展的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与研究活动——学生物品管理及刚刚开展的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中,我发现,学生的习惯养成主要靠外在驱使动力,也就是班主任老师的严格管理即他律,在教师的强化教育下,多数学生基本能做到,一旦老师管理不严格,学生习惯培养就会不彻底,半途而废。比如有时忘记要求课前准备怎么做或下课后不提醒,很多学生就把之前老师的要求抛在了脑后,不做任何物品整理,就下课上厕所或在教室里做其他事情了,课桌上书本作业横七竖八的摆在上面无人问津,就连自己坐得杌子歪歪斜斜挡在自己走道上,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或别人绊倒,他都视而不见。这充分说明,初期的行为习惯培养要靠教师或班干部的严格要求、不断提醒督促下,学生才能基本做到。在养成的内容上,我们教师也应该列出一些项目,作为监督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准则:
一、学习上进行养成教育 学习是学生的基本任务,保证学习上的良好秩序是任何学校都必须做到的,否则,学习任务的完成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学阶段是学生有学习任务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终生受益的,也是完成中学的学习任务所必须的。我们从“学习用品摆放、上课、书写及其它”四个方面来落实学习上讲秩序。
二、活动中进行养成教育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学生“德”的意识的形成,是通过他们在活动和交往中不断修正其行为,从而不断地获得相关的体验逐步形成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学阶段除了基本的学习活动外,其他活动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其实,除了学习活动,其他活动实质上是相关社会活动的主要缩影,让学生在这些看似简单实质上意义重大的活动中扮演好角色,从而获得良好的体验,让学生的人格核中积淀优秀的元素,这才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真正打好基础。
三、生活中进行养成教育 “德性”在生活中体现,特别是在生活中的小事中展现。校园中的学生生活都是人一生中的生活细点,积累生活就是要从校园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受用终身。我校从“用水、吃饭、上厕所及其它”四个方面来要求学生讲秩
四、让学生自觉地相互评价,使他律向自律转换 让要求在学生的行为中体现,并持之以恒,是我们的最终期望,也是研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伴群体之间的相互评价、影响是使要求变成行为的十分重要的强化因素,正确的影响起正强化作用,否则,只能起负作用。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就是要全体学生都认同要求,接受要求,趋同于要求,并首先在集体中按照要求去做。通过长期的集体教育影响,使学生达到独处时也能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从而实现他律向自律转换,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成长成材,最终承担起社会、家庭责任。
五、学生学校学习生活的语言表现。
包括回答问题声调值、沉稳度、艺术性。是否全面准确,课间活动中语言卫生等。
六、学生在校生活中的课余行为表现。
包括活动形式、喜好、表现方法、协作精神、客人接待技巧等。
七、学生在校生活中参加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
包括:参加升旗仪式、集合、集体演讲、校园实践劳动。学生在校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5.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生演讲稿) 篇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
有一篇文章,题目叫《走遍全世界,最让中国人脸红的三句话》。文中所讲第一句话出现在法国巴黎圣母院,那里用中文写着“请保持安静”;第二句话出现在美国珍珠港,那里也是用中文写着“垃圾桶在此”;第三句话出现在泰国皇宫,还是用中文写着“请先排队”。这三句话并没有使用法语、英语或泰国语来标志,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中文!原来,这些警告性质的语言是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因为在那些外国人看来,中国人经常喜欢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吵闹,喜欢随地乱扔垃圾,喜欢不排队等。为什么这些人的文明素质和公共意识那么低下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亲爱的同学们,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你走在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请你保持安静和文雅,不要大声吵闹。校园需要安静,需要良好的秩序,只有菜市场才会热闹非常。
当你见到客人、家长和老师,请你鞠躬行礼并热情地问好。一声清脆热情的问好,就是一种高雅的风度,一颗虔诚的心灵。
当你手中有了垃圾,请将它们丢在垃圾桶内,因为那里才是它们的归宿。校园就像花园一样,地上的垃圾只会让它变得丑陋难看。
当你走过校园的花坛和草坪,请你只是认真地观赏和爱惜而不要去采摘或践踏,因为,它们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要爱护它们。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认认真真地养成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吧!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四年级
6.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成功案例 篇六
泽口中学 杨新春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每个人都想把它完成得很出色,可是往往事与愿违,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正如培根所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作为教师责无旁贷。
案例:荣佳伟,泽口中学八年级
(二)班学生。
主要表现:作业做得不够仔细、认真,常常是做了一头忘了一头,学了物理,丢了数学,学了语文,丢了历史,做了一题,丢了二题,对所做的每一道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作业一多,就来不及完成,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书和本子也是“蓬头垢面”的,经常和他父母联系,说他吃饭时桌子上总剩有米粒,叠被子时上下不一般齐,床单也总是不平整,枕巾老在身躯底。还有,每次考试结束,后悔自己把不该做错的题因没有看清楚而失分等。
评析:这样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注意力和自控力有问题的孩子行为随意,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差,常容易做错事情,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地学习。为此,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孩子的课堂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
方法:
1、让孩子与认真仔细的学生在一起做作业,让他们时刻在提醒他,并且在他需要的时候能给予他帮助,或者以认真与否来作为奖励的依据来鼓励他。
2、和家长签一个书面协议。每天由家长签字当天的作业,或用简短的便条来概括孩子在家里表现和完成作业时的情况。
3、每天进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交作业,由各科教师亲自检查,碰到不认真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并订正。
4、每周要评选最佳“认真奖”,多给予鼓励。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老师、家长、同学的积极配合下,他变得开始认真了,书也放得整齐了,考试成绩也提升了,走路也变得稳当了。新学期老师还要再接再厉,对他抓紧,抓紧,再抓紧,决不放松。
7.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篇七
一、具体教育, 规范行为
“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的四个层次, “知”是最基本的。但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 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 不该怎么做, 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许多条文都是比较概括和抽象的,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行为规范的概念和学生实际的行为要求, 把这种行为规范的步骤具体化, 进行具体地训练, 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 “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这一行为规范, 我提出具体的行为程序: (1) 每天上课前, 想一想, 这节课上什么?需要哪些学习用品? (2) 把需要的学习用品找出来, 找不齐的找同学借。 (3) 上课铃声响过后, 立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把所需的学习用品分别放在桌子左上角等待老师上课。
我们还可以把一些常规训练编成学生喜欢的儿歌, 让学生反复吟唱, 明确要求, 经常实践, 形成习惯。如“上课”常规训练可编成这样的儿歌:“上课铃声响, 快快进课堂, 拿出书和笔, 坐好把课上, 要说话, 先举手, 老师允许再开口。”“写字”常规训练可编成这样的儿歌:“写字了, 要坐好;身要直, 头要正;眼离书本一尺远, 手离笔尖一寸远, 胸离课桌一拳远, 一笔一画要写好。这些儿歌, 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 贴近学生的生活, 适时的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 在学中读, 不知不觉中行为规范得到了规范和强化。
此外, 我还经常从日常的细微处入手, 从站、立、走开始, 随时给予指导, 教学生如何打扫卫生, 擦桌子、扫地……一年级的学生缺乏基本的生活经验, 所以教师都要提出具体要求, 并指导如何进行操作。
二、以身作则, 指导行为
作为教师, 对学生要言教, 更要身教, 身教胜于言教。小学生, 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对教师有着特别的期待和依赖心理, 这种心理会让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 教师的言行都处在他们的监督之下。所以, 我们要规范学生的行为,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要求教师要作出示范和榜样, 注意日常的行为, 教师的以身作则, 实际上是无声的命令, 是最有效的引导。
一年级开学初, 我就组织学生一起打扫教室, 自己也参与其中, 带头擦玻璃、擦桌椅, 并整理好教室的各个角落, 把教室里的东西放置到妥当的地方, 学生在我的带动下, 也积极参与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去。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的行为也会自觉起来。除了这些, 平时我也是很注意自己的言行, 如看到地面上有纸条, 我就及时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课桌椅不整齐, 我会马上把他们摆整齐, 讲台桌不整洁, 就马上清理干净。这一切, 学生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在我的影响下, 渐渐地, 他们也会去做这些事情, 桌子不整齐, 学生自己会把它拉整齐, 地面上有纸条, 也能马上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教师只有从这些最细微、最贴近的事入手, 以身作则, 处处做学生的楷模, 才能用行为去指导学生, 才能对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 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也不容忽视,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 学生自然把班主任作为学习的楷模,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示范作用。因此, 教师更应该为人师表, 严于律己, 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民主作风、文化知识等方面成为小学生的学习典范。
三、反复训练, 养成行为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 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 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也要反复抓, 抓反复。这是因为, 学生对行为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优良行为习惯的最后形成, 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 决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生理学的研究表明, 只有对机体不只一次地重复一种系统的影响, 才能形成某种动力定型。因此, 我认为严格要求, 反复训练, 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对于一年级, 这一过程尤其重要, 因为说理一时半会儿较难理解,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 慢慢就理解了, 当好习惯成为他们的日常举止时, 他们也会受益无穷。所以, 在训练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时我们必须要反复进行。
比如, 我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准备好自己的学习用品, 刚开始, 学生很不习惯, 当我进入教室, 他们才会醒悟过来, 摸出课本、铅笔。后来, 我就在下课时先提醒他们, 然后在上课后又表扬准备得特别充分的学生, 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 学生终于形成了这一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 我还结合班级的评优活动, 每天让组长对同学一天的作业、纪律、值日、到勤作出评定, 发放五角星, 每周让全班同学评出表现好的学生, 奖励大红花, 反复提醒学生, 怎样做才对, 反复地训练他们的行为习惯, 达到自然而然。
总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应从细微入手, 激发学生内在情感, 以环境创设和榜样引导为基础, 唤起学生行为意识, 以日常生活、随机教育、学科渗透为方法, 规范幼儿行为, 通过游戏活动, 促进习惯形成。只有抓好这一环节, 从实际出发, 灵活机动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 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周明星.成功班主任全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1.
8.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篇八
【关键词】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1
俗话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说:我们的思想每天在影响着我们的行动,而这些行动促成我们的习惯,习惯又塑造了我们不同的性格,性格又让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命运。可见,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的重要。本学期,我们学校结合课题《小学语文“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进行了参与式教学。课堂教学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来建立合作小组。教学上课堂“活”了起来,自主、合作、探究已广为学生所掌握与运用。但始料未及的是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却不尽人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课堂行为。
一、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习惯具体表现在:
1、课前准备不到位,不是忘记拿文具,就是忘记拿课本;
2、预备铃响后,不能迅速安静下来,有一半的同学在说话、打闹;
3、举手习惯差,所有的孩子生怕自己没被老师点到,有的站起来举手,有的边举手边喊:“老师,点我,我会。”等等;
4、有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出错了,会讥笑别人;
5、没有良好的坐姿,站姿,有的同学爱趴着桌子,有的侧着身子,甚至低年级有学生跪在凳子上或是蹲在凳子上听讲,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不停的扭身子;
6、不能很好的倾听,有人回答问题时,想到就任意插嘴,或者直接嚷嚷出答案的;
7、没有良好的坐姿,站姿。有的跪在凳子上做作业,有的趴着看书做作业;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不能站的直直的;
8、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不能有序地进行讨论,有时还发生争抢学具等现象;
9、自己学习时,不能自觉地学习,而是做些影响别人的活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从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
二、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我们通常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避免举手指名等烦琐形式,学生说话不拘束,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三、开展互助合作式学习
互助合作式学习,就是通过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
(一)、合作小组的组合。合作是一种以情感为细节,平等为基础,以相互尊重、交换意见为特征的交往方式。因此,在组合小组时,教师本着自愿自主的原则,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搭配,进行分工。尤其是小组长负责小组的总体合作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引导本组学习困难的同学,扫除学习上的障碍;在偏离学习目标时,能够掌握好分寸,不偏离讨论的话题。endprint
(二)加强教师的指导。在我们课题研究听课的过程中,仍发现有的老师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合坐学习,只是从外在形式上去把握,把几个学生凑在一起,就一个问题进行研究,这种理解未免肤浅,对合作学习的定义缺乏真正的理解,更没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进行教学时,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中,具体指导小组内成员,如何根据小组的学习目标来确定每个成员的具体分工,以便于更好的合作,更好的互动。长期这样的培养,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三)创设竞争机制,激发小组的凝聚力。我们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好胜特点,创设小组竞争机制,使各个合作学习小组之间进行平等竞争,引导孩子们在竞争过程中不断的反思自我,学习他人,激发小组的凝聚力,使小组良性发展,共同进步。这样的小组性合作学习活动中,能够减轻学习后进生和性格内向生的焦虑心理、厌倦心理。长期这样做,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更大范围内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四)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尽管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可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有课前充分的准备,未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就可以展开师生间的共同解决。当然,教师课堂上要有等待学生的耐心,尽量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交流的时间。这样做,难免会出现教学进度的拖延和教学重点的偏移,但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有些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稍后补充。从人的长远发展来看,学生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和发展,学生会获得比结论更有价值的东西。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
(1)课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品,书本、笔记、文具盒一律放在课桌的左上角。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2)上课铃响后,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室安静坐好。
(3)老师走进教室喊“上课”时,全班同学起立,老师说:“同学们好”,学生回答:“老师好”。
(4)上课迟到的学生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5)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等别人回答完了得到老师的同意再回答问题。
(6)老师宣布下课时,师生互相说“再见”,教师走出教室后,学生再按顺序走出教室。
(7)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小组合作建立之后,空间相对比较狭窄。 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必须让学生知道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我们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加以认同,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我们通过学生自定班级卫生公约,运用多媒体手段,去欣赏文明之国、文明城市、文明校园的美,举行“我爱整洁之美” 剪贴报制作等比赛,开展“我做一个怎样的学生”的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学生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仅仅是第一步,我们还必须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能养成好习惯,必备的行为规范知识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让学生了解卫生行为习惯的具体要求,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到事事有标准,样样有规范。
(8)改进教法,增强兴趣。学生是有思维,有个性的,他们对学习的内容、方式也是有选择的,只有当自身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以饱满的状态投身于课堂教学。不断培养学生求知的兴趣,能提高課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总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我们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我们的行动。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心中有明确的要求,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课堂常规,就会想出各种办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并及时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调整方法,确保良好的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于兴东,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探[[J];科学教育;2011年期。
[2]李宏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浅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3期
[3] 赵丽荣,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9.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心得 篇九
——听李军老师《养成教育的认识与实践》有感
今天非常幸运的听到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李军老师做的关于《养成教育的认识与实践》的讲座,对于踏入教育事业一年的我,对于跌跌撞撞一路走来的我,对于即将开始新的一轮征程我的,无疑产生了醍醐灌顶的作用,觉得似乎在茫茫求知路上看到了指明灯,灯塔就在前方,而我要做的,便是按照指明灯给出的方向,并且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前进。
现在从个人和班级两方面谈谈我自己的感想。
<个人篇>
1、做学习型的教师,向专家、书本、网络,以及很容易被忽略的同
行,多学习,多听课,学习优点。这点是我一年以来最欠缺的部分,课堂始终不是我要的样子,得抓紧时间改进了,多学习,很重要!再提到做智慧型的教师,学到的东西要变通,成为自己的特色,好的方法有很多,却不是搬来就能用,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寻求最合适自己的,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跳出学校看教育。学校当然看重成绩,可是一个老师,绝不能把
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教孩子六年,要想孩子十六年,要想孩子六十年”,不要急功近利,这一点我是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并且将它作为教育的原则。
3、好习惯要从最细微处,最切近处入手。工作一年,遇到过一些很
头疼的问题,自己也没经验,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怎样处理才好,却又希望自己的班级迅速变成我想要的样子,这时,就要观察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这一点切入,想必会收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也会更得力一些。
4、好习惯养成要反复历练,要有耐心,要坚持不懈。这一点我是做的最不好的,有时我给学生提出一个要求,过了不久我自己都忘了应该检查这个要求提出后执行的结果如何,是否有成效,这也是孩子们一些行为习惯没有养成的很好的原因。如果我足够耐心,始终跟进,时时检查,学生的良好习惯便会养成的更好一些,也更持久一些。比如李军老师提出的,每周制定1到2个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有反复,但严格的要求要贯彻始终。这一点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好的行为习惯。
5、对后进生要转化,随时发现随时表扬。有时候我看学生,难免会
戴上有色眼镜,总觉得有的孩子什么都好,有的孩子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这是极其错误的态度和做法!我应当抓住每一个时机教育和影响孩子,而不是如何的去批评他,打击他,一句好话会鼓励孩子的前行,但一句伤人的话却会毁了孩子的终身,我要惊醒自己时时刻刻注意,肯定每一个孩子的优点,放大他的长处,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孩子沐浴在爱和阳光里。
<班级篇>
因为本学期我带的是一年级,所以开学伊始,针对我的学生有以下要求,也有一些初步的设想,只能根据实际尽力去做到最好,这样
也能使学生好的习惯有效而快速的建立起来。
1、牢牢抓住一年级孩子的特点:爱上学,热爱学校生活;把
老师的话当圣旨;喜欢参加活动,争强好胜;模仿力强;
缺乏自我控制力;等等。要学会因材施教,这才是屹立千
年不倒的教育理念。
2、好习惯的最基本要求:
(1)坐姿要正确,举手发言姿势要注意,椅子的摆放要求要规定;
(2)听课时应眼到、心到,而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别人说话我不
认真听,这是要坚决杜绝的;
(3)制定声音尺度:发言时声音要洪亮,小组讨论时要注意自己小组的人听见即可;背课文时只要对方听见就好,课间你的声音只要让和你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听见就可以了。这一点以前真的忽略了,上课总有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很小,或者讨论时全班都很吵,又或者好多小朋友下课在走廊追逐打闹,我经常因为这个批评孩子,其实错的不是孩子,只是我没有教给他们应该怎样做是好的,是对的,值得表扬的,一定要给孩子做好示范,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怎样才是大家都喜欢的行为。
(4)文具的要求:使用笔袋,这样便可以非常有效的减少文具盒掉在地上影响其他学生上课的行为,每天准备5支准备好的铅笔到校,并在笔上贴上名字,不允许带铁尺和削笔器到学校。
(5)家校联合填写反馈表,比如是否自己独立整理书包,做作业时间的长短,等等,家校合力,才能使孩子好习惯更稳定。
(6)多读书。给孩子规定必读书目,图书角要起到作用。每周一节图
书分享课。
(7)建立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从上一届我带的班级中我获益最深的便是这一点,有一支能为我排忧解难的班干部队伍,我的工作轻松了很多,孩子们做的真棒!完全超乎我的意料,第二学期孩子们完全可以做到我在的时候和不在的时候一样,这一点我至今都觉得很欣慰。
学,然后知不足。今天的感触颇深,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觉得自己对学生的付出亏欠了太多,去年一年,有些成果,也有些遗憾,自己认真的付出了,却也对得起自己的心,还是收获颇丰的。幸运是我又迎来了一批新学生,他们仍站在起点上,等着我去领航,所以总结上一年的点点滴滴,从中反思和感悟,摆出更好的心态,下定更深的决心,抱着更高的期望,做出最大的努力,付出更多的感情,对这一届的孩子们争取做到自己的最好!
10.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篇十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学们,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一个班级,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
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一生的根基和资本。可见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是多么重要!
那么什么是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曾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才能培养起来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提高认识。通过学习,了解习惯形成的原因、方式及习惯对人的影响,提高认识,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叶圣陶有一句话: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培根也告诉我们“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2.慎重选择。不是所有的行为习惯都是好的,它有良莠之分,因此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分清好坏,慎重选择。要知道勤奋学习是好习惯,知恩图报是好习惯,遵纪守法是好习惯,等等。而凡事拖拉是坏习惯,好吃懒做是坏习惯,上课睡觉是坏习惯,随手乱扔垃圾是坏习惯,好习惯越多越好,坏习惯一个都不要有。
3.注重细节。说话、走路、吃饭、吐痰等生活细节,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如果不注意,一旦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损害自己,影响他人,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形象。在中国随地吐痰似乎是习以为常的事。但是在韩国一个公共场所,专门用中文贴“不随地吐痰”,意大利比萨斜塔用中文写“不要随地吐痰”,美国在厕所里用中文写出“便后请冲水”,法国社论:中国不要把痰吐到全球。形象往往通过人的行为习惯体现出来,一个吐痰的细节,就因为我们养成了随地吐的行为习惯,让我们在世人面前丢尽颜面。在东方中学也还存在极个别学生留着奇异的发型、戴着耳环,满嘴脏话等也影响我们东方中学在社会上的形象。
4.持之以恒。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它是后天积累、慢慢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上课专心听讲,做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这些虽很平常,但是要长期坚持也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我校上课睡觉、不专心听课,晚睡觉、迟起床就是坏习惯。有的学生知道但改不了。在中国吸烟是个坏习惯,许多人也知道,但中国烟民的数量仍很惊人,为什么?坏的习惯养成了,改起来不容易,那需要恒心和毅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的主宰,要拥有它,绝对不能少了“恒”字。
5.常照镜子。以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为镜子,时时照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身边有很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榜样,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维护学校的荣誉。
6.自我磨砺。美玉是磨出来的,好的行为习惯也是磨出来的。一粒沙想成为一颗美丽的珍珠,就必须经受痛苦的磨砺。磨砺造就成功人生。韩信忍一时之辱而后统帅雄狮百万,勾践卧薪尝胆而后“三千越甲可吞吴”,他们都从失败中站立起来并以实力争得了地位和尊重。能有这样的结局,他们都得益于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就是凡事都学会忍耐,“忍”中磨砺自己的意志、毅力、信念,最后获得成功。
7.不断完善。好的习惯养成是循序渐进的,是在不断积累中趋于完善的,正如有人所言:三天改变观念,三个月改变习惯,三年改变命运。任何一个良好习惯养成都需要完善的过程。
同学们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在这里我希望我们每一东方中学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都能从东方中学走向成功的明天。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陈祥
11.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篇十一
关键词:幼儿;习惯;养成教育
约·凯恩斯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的一些习惯在生活中给予了我们种种的机遇,也让我们得到或是错过了很多机会。大家都知道面试官在门口扔废纸或是故意错乱摆放笤帚等清洁工具的例子吧。一个公司招聘新员工,招聘者在应聘者进入办公室前设置了一道未广而告之的面试题,即办公室门前的废纸或是故意错乱摆放笤帚等清洁工具,生活中一些很不起眼的小事或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看出他做人做事的态度。而这会对这个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不要忽视平时身边的小事!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形成了他的性格,性格决定了他是否在机遇来临时能得到这个机会。生活中的习惯是不可小觑的,家长们都说:孩子是从小看到(预知)大,小时候什么样子就大概知道长大以后是什么样子。
学校的功能除了要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人会说:“孩子生活习惯好不好,是家长的问题,跟我们没有关系。”这种说法我不赞同,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固然有着重要的影响,但那是孩子跟家长在一起,那在学校呢?没有家长的陪伴,教师就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期孩子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形成心理理论能力的时期、词汇与语言能力发展迅速的时期、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心理性别定型的时期等重要时期,而行为和言语无形间就会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
幼儿时期的孩子主要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言谈,尤其是父母、老师,当遇到同样或是类似的情况时就会模仿之前看到他人怎么做或说的就怎么做或说,尽管孩子不知道具体的含义或是意义,但是他们会直接套用,所以在学校中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目的是给幼儿期的孩子做好榜样,供孩子们模仿学习,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举止要优雅大方,不得扭扭捏捏,在幼儿面前不嬉戏打闹、不开过分的玩笑、不发牢骚,注意个人清洁;仪表端庄典雅,衣着整洁大方,不穿着奇装异服,上班期间不穿拖鞋和高跟鞋,不化浓妆、不披发;工作期间一律讲普通话,并使用正确的发音、丰富的词汇、规范的语法、有条理的表达,语言谦恭有礼,对人和气热情,“谢谢”“对不起”等用语常挂嘴边给幼儿一个好的示范作用,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带班的教职人员更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及行为、穿衣打扮。
二、尊重幼儿的发展特征使其顺利成长
幼儿的世界跟我们成人世界是不一样的,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往往就忘记了这一点,所以,这一点我们要牢牢记住,不要妄意评论学生做得错与对,我们要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即使实在难以理解也不要坚决否定学生。幼儿期的孩子思维活跃,正是想象力丰富的时候,不能随意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同样一个螺旋圈,成人联想到事物大概有20多种,而幼儿期年龄阶段的孩子却联想到40多种事物,甚至是更多,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力、联想力远远超于成人。
不要强迫孩子改为右利者,即惯用左手改为用右手,有些孩子改为右手后,出现了比如口吃、看错字旁或是读错字行等障碍。主要因为这些孩子的语言功能定位不在左脑而在右脑,是左利者还是右利者都不妨碍生活各项功能,只是在生活中占的比例不同。
三、重点培养幼儿的一些行为习惯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让他们学会自己脱、穿衣服、鞋、袜,学会洗手、洗脸,学会摆放玩具、收拾教室等,小班的学生年龄比较小,需要老师帮助多一些,教师要锻炼幼儿自主动手处理自己的事情,要跟家长及时沟通,让孩子在家做一些事情,锻炼自己动手的能力,不要抢孩子动手的权利,还可以适当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椅,会自己取放玩具、图书、其他用具等。
2.教孩子自我管理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书包里乱得像“纸篓”,只好父母代劳。这种坏习惯的成因就是上学前期家长包办一切,没有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从小班开始老师要给孩子灌输自己的东西要自己整理、管理,玩完的玩具、看完的图画书自己要放回原位,自己的书包自己背,不要别人代劳;要懂得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老师要慢慢引导并教学生制作简单的玩教具等。
12.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篇十二
一、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有效开展的要点
(一) 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由于个人、家庭以及学校等多个方面的原因, 学生在日常行为当中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 比如学习倦怠、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不文明行为举止。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的有效开展, 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而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开展的前提, 首先要改正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水平, 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 教会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端正学习态度, 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从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着手, 将养成教育融入主题班队活动当中, 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为良好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二) 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从学校层面来说, 在养成教育上的理念和方法需要做出适应性的转变, 进而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以主题班队会的形式予以进行, 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认真落实养成教育的各项内容, 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机制, 弥补养成教育的缺失。对于学生的教育方法要得当, 尤其是对于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 积极的引导要好过严厉的批评和约束。一味地采取批评和惩罚的措施, 往往会引起学生的焦虑和反感, 教育效果不佳, 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不利于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养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积极的予以引导, 多鼓励少批评,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养成主题班队会当中来, 让学生能够受到养成教育的熏陶。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自主的纠正, 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 思想与实践同行
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有效开展, 明确养成教育主题班队的功能, 围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等基本原则, 科学合理地进行主题班队会的组织与设计。参考《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中的具体内容, 根据开展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的具体需要, 更新与转变教育和管理理念, 将行为规范的内容落实到实践当中。以人为本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理念, 以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形式来进行养成教育的推广与宣传, 让学生通过自己感兴趣的途径和方式来认识和了解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通过认知、感知进而转化为行动, 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实现思想与实践同行, 对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 转变养成教育的观念、方法, 并予以更新和完善。在思想与实践同行的教育实践当中, 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 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 对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进行合适、合理的设计, 保证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达成预期的目标[2]。
(二) 从生活点滴入手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来实现。而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的有效开展, 需要从生活点滴着手, 从认识、感知和行动三个方面层层递进, 将养成教育渗透其中, 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着学生。从小事做起, 养成这正确的行为意识。自觉使用文明用语, 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尊敬师长、 团结同学以及刻苦学习, 这些都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体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重要的基本准则, 正是在生活的点滴当中不断的规范自己, 才能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的宣传之下, 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提醒和警示自己, 对于生活当中的细节也不能丝毫的懈怠, 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的重要作用得以体现出来, 深入到学习和生活的点滴当中, 每时每刻感染和熏陶着学生, 对养成教育的有效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3]。
三、结论
以养成教育为小学主题班队会活动, 以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目标, 调整和转变教学思路, 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主题班队会的形式开展养成教育,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结合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有效开展的要点, 在实践当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做到思想与实践同行, 深入生活的点滴当中, 以让养成教育为主题的小学主题班队会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充分体现出来。
摘要: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主题班队活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三个方面逐一的渗透, 循序渐进地进行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文章围绕小学主体班队活动的开展, 以养成教育作为主题, 以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 提升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使学生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小学生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孙颖.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28) .
[2]白庆荣.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3 (1) .
[3]孙泽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育参考, 2015 (1) .
13.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篇十三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成果
报
告
我校于2016年9月开始实施“九义学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研究,该课题于2006年141月被批准为阳平镇普教科项目。经过半年的实践研究,本课题已经完成方案中提出的研究任务,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留守儿童较多,学生行为习惯较差。现象一:校园卫生保持差。
每天下午放学后,学生打扫卫生应该说比较彻底,但是到了第二天,学生一上学,果皮纸屑,小吃口袋,随处乱扔。超过40%的学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讲公共卫生。到上午课间操过后,校园便是垃圾随处可见。教师会,学生朝会,几乎次次讲校园卫生,但收效甚微。
现象二:课间疯打严重。
学生课间你追我打的现象严重,尤其在做操和集会时,在楼道中,学生上下逆向运动,造成拥挤、碰撞、碰伤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现象三:部分学生有抽烟,打牌赌博的恶习。
在学校隐蔽的角落,在学生寝室,偶有学生抽烟,甚至打牌赌博。现象四:学生见了老师不问好,同学之间经常讲粗话甚至脏话。
学生见了老师尤其是没有教自己的老师不主动问好,部分男生常讲粗话甚至脏话。看到以上现象,作为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我们感到十分忧虑。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如何改革现行教育的不力呢?
以上问题的存在,说明了我们的养成教育工作不到位,教育措施不得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形成。
针对学生们存在的问题,我们确立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工作思路:订制度,重落实;明责任,重监督;看过程,重实效。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转变学风校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经过以上的观察与分析,我们提出了本课题加以研究,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能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模式出来,并通过研究,制定一套适合本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来。
二、主导思想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思想品德培养的最重要目的,它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认识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不完全的教育,正如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行为教育虽然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学校教育中最“实”的部分。正如有的教育专家说:看一个学校教育如何,只要看看学生的行为习惯就基本知道学校的情况。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1~9年级的学生,研究内容是各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达到的标准什么,通过怎样的措施加以落实,达到的效果如何。通过三年的研究,达到下列的目标:
1.制定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段学生的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目标。
2.建立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监督、检查与反馈机制。3.建立一套适合我校的可操作性强的学生行为习惯管理制度。
三、主要成果 ※认识性成果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们作了以下几点思考: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原则 1.注重实践的原则
养成教育是非常注重实践的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仅是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尊师爱幼、乐于助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等做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做人,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因人制宜的原则
养成教育是非常复杂的教育,不尽涉及到每个学生各个体,还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社会情况非常复杂,客观环境千变万化,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家庭状况等千差万别,而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养成教育的方法也因人而异,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伦理道德的核心是讲是非、辨正恶。正面教育就是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特别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注意引导疏通、正面说明。青少年可塑性强,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力时机,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让真、善、美在他们的心中牢牢扎根。
4.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针对这一现实,道德教育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因为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水准,人们的道德水准不可能超越现阶段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另一方面,道德教育也不能停留在一般人的思想觉悟水平上,应该本着从实际出发,面向未来,逐步提高。
(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经 1.加强实践锻炼
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最简要的方法就是将道德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起来。如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可以开展“今天我当家”、“记住父母的生日”等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跟着父母做家务,既体验了生活,又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达到道德品质上追求高尚,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上,学会自主,让父母少操心;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让父母称心。这样将孝敬父母教育落实到具体活动之中,既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又增强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通过榜样感召
中小学生具有善于模仿,可朔性强,富于幻想,主动活泼,追求高尚道德的特点。我们应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科学家、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人物事迹能有效地激励青少年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祖国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贡献自己的一切。五六十年代作为传统思想教育重要标志的“榜样教育”曾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保尔、刘胡兰等英雄人物曾影响了整代人的精神风貌。教育榜样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重要的理论原因就是榜样与偶像的完整结合与和协统一。通过评选校园文明之星学习之星的评选活动,让学生感知榜样就在身边,同时也促进了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3.加强教师以身作则教育
在学校里,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便被无形的夸大,以为教师讲的、做的都是对的。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励学生,而且要 用自身人格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全体教师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爱护校园卫生不乱扔垃圾,作为教师自己就应该首先做到。这无声的语言,事实最有说服力的,他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4.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
学生日常行为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的力量使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学校定期召开了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如社区、派出所等建立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做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同步性。
5.加强检查评比工作
学校建立健全值周检查和班级评比考核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检查、记载,对全校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增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6.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功能
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班级集体如果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无形的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所以,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认真实施。7.不断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力度
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班级,学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为都是通过班主任的教学和班级集体的影响而形成。因此,学校必须抓好班主任这一环节,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为此,我校德育处定期开展了班队会展示和班主任培训及经验交流活动,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在评优选先等方面优先考虑班主任,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三)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注重过程,确保落实
1.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一是每班制作宣传标语,将学校校训、培养目标等内容书写其上,时时警示学生;二是每周将学校工作重点写在教学楼下;三是更新文化阅览橱窗,同时展出多种报纸;四是我校组建校园广播站,开辟校园新闻、学生生活、好人好事、英语角等专栏播音,使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抑制和约束。
2.加大自我教育力度,利用团队活动、班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题演讲会、讨论会、辩论会,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矫正其不良习惯。
3.利用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演讲和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说理教育,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始终不脱离学校要求。
4.以课间操为突破口,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
5.以活动为载体,如江北学校校园科技艺术节,12.9爱国主义歌咏比赛,演讲赛等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操作性成果
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善于自主、合作、交流学习;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考试不作弊;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不照抄作业,书写工整。
文明习惯:使用礼貌用语,不讲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抵制不良诱惑,不做有损人格的事;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公物。
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不吸毒;不进电子游戏室,不进营业性网吧;穿戴整洁,朴素大方。
四、主要效果
(一)学生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得到发展。
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自于学生对行为的正确认识。我们要让学生知道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作为他们行为的准则。为此,我们编写了《江北学校学生文明习惯倡导誓词》,班级规范《三字经》等,让学生在每周一的朝会上学习,在班会课上学习。将行为规范改编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让行为规范深入学生心中,落实于行动。
(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了教师教育方式的改变 1.促使教师提高自身在文明习惯上的要求。
教师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身更要以身作则,学生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正所谓教学相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我校某些教师改变以往乱烟头,随地吐痰的习惯,说话时注意自己的用语要文明。
2.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由于我校加强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教师广泛宣传,达成共识。促 使教师改变以往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各年级的教师明白各年级学生应达到的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将要求融入教学中。
(三)校园面貌得以改善 1.校园卫生状况得以改观。
乱扔垃圾的现象在校园中很少看到,校园清洁保持较好,人人讲卫生。《江北学校德育处关于加强清洁卫生监管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如乱扔、乱倒垃圾现象,形成学校的师生人人是监督者,人人是被监督者的局面,促使各班班主任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和监管。
2.全校集会及课间操、打饭做到秩序井然。
在全校集会和课间操时由于各楼道口有值周老师的指挥,学生能做到有序地集会和做操,中午学生养成了排队打饭的习惯。
3.学生的文明习惯逐渐养成。
很多同学通过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见到老师开始主动问好,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不说脏话粗话。在每周大朝会都要求全校学生背诵江北学校文明誓词:我一定要遵守校规校纪,做一名文明守纪的中小学生。为此,我要做到三别:向粗鲁 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做到四带: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心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社会。做到五无:地面无痰迹;校园无纸片;课桌 无刻划;墙壁无脚印;出口无脏话。让我们一起为构建文明和谐的江北学校而努力!学生在背诵誓词的过程中,逐渐将规范进行内化,并落实于行动。
五、认识与探讨
1.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校师生的长期坚持,并为之而作出巨大努力。
2.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是教育的主体,但也要需要家庭、社会的积极参与。
4.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反复抓,抓反复。5.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更好的模式。
【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推荐阅读:
关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调查问卷08-25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06-26
中学生应该养成的十个良好学习习惯10-19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07-01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案例11-13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讲稿10-05
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08-25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11-02
小学生良好语文作业习惯的养成发言稿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