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论文

2024-09-27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论文(共13篇)

1.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论文 篇一

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湛田中心小学黄艳萍342825hyp030937@163.com***短短的几年时间,新课程已经走向了中国大地数以万计的实验学校,迈入了在这块心灵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数千万教育工作者的心坎,使数以亿计的孩子在领略新课程的同时,受益非浅。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要求,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们已经逐步理解和接受这种新的理念,并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教师的教学形式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正逐步由原来的主导地位转变成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也在趋于自主、合作、探究、新的课堂正在逐步生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的真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正确认识数学学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抽象符号,也不是没有感情活力的荒 1

凉沙漠,正如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挖掘一些鲜活的生活素材来充实、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先跟学生玩猜一猜“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玩前先让他们猜一猜老师会出什么?这时就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他们就畅所欲言会用“可能”来描述猜测的结果,在活动中体验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抽一抽活动,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同学分给一种不同花色的扑克,把扑克发扣放在桌面上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任意抽一张看是什么颜色再放回去,小组内轮流抽牌后在组内交流讨论自己抽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牌?为什么?通过抽牌这个活动学生懂得了用“一定”来描述了抽牌的结果,体验到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接着从这副扑克牌中拿走大王和小王再让他们来抽牌中的大王和小王活动,你能从这些牌中抽到大王或小王吗让学生猜猜?结论是:不可能抽到大王或小王,为什么?同学间交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又会用了“不可能”来描述了抽牌的结果,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又如在上“认位置”一课时,以学生眼前的

2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结果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学习中去,“学习”热情很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工作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巩固和知识迁移,从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如在上了“百分数的意义”后,我让学生算算当天我们班的出勤率是多少?除了这些你还能算出那些百分率啊?此刻学生们七嘴八舌说起来种子发芽率,红领巾佩戴率,考试的及格率、优秀率,做练习题的正确率等等。并且根据教师的问题纷纷动手计算起来,原来学的这些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

3都用到了它,从此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又如学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指着高高的旗杆问:“你能告诉我这个旗杆有多高吗?”勇敢的学生大胆说12米、15米……很多同学不赞同。此时同学们出谋划策积极讨论起来,有同学提出:把升旗的绳子拉下来量再加上下面这段没有绳子的;有的同学则建议:把旗杆放下来测量。最后通过学生们讨论:利用“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比例,找来一根竹竿立在阳光下,先量出竹竿和它的影长,再量出旗杆的影长,根据“竹竿的影长:竹竿的长=旗杆的影长:旗杆的高”解比例,很快算出旗杆的高度。此刻同学们个个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并说没想到刚学知识在这里竟然能用上了。终于发现了生活中无处不用数学的,体会了数学的价值。

三、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和欣赏生活的美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生活的习惯,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并学会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本事,练就敏锐的数学慧眼。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欣赏、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逐渐练就学生敏锐的数学慧眼,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这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要求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把自己认为美的图形拍摄下来或下载、收集、整理出来,展示在大家面前,如:美丽的蝴蝶、蜻蜓、树叶,新式的飞机、坦克,一些国家的国旗,更有美丽而雄伟的天安门、埃菲尔铁塔等名建筑。另外让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样的观察、查找、设计,4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还让他们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含着这么多的数学美!对数学有更浓厚的兴趣。如在学简单周期中现象的规律后,我让学生找找并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然后课件欣赏生活中的规律如自然动物中:斑马身上那黑白相间的条纹,使它显得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床上用品:床罩、枕套上有规律的色彩变化,让我们的居室显得整洁又温馨;建筑:排列有序的护栏和一根根颜色醒目的柱子,既保护了我们的安全又美化了周围的环境;四季:就连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也存在着变化的规律,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规律的美。通过欣赏,可以让学生感知到在我们身边有些事物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欣赏完后让学生动手实践、应用规律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然后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在开放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刚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既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创造空间,又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评价成果的过程中,既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又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2.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论文 篇二

一、创设生活情境适合学生学习

我们的教学都是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 数学教学也不例外, 它和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 要从我们周围的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来入手,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 很容易理解、体会其中的含义。

比如在一年级课程, 认识图形的教学中, 在教给学生们这些基本的方形、圆形、三角形之后, 我会问学生:你们都知道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哪些东西是方形的, 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这时学生们都很积极, 有的说我的课本是方形的, 铅笔盒是方形的。有一个孩子很憨厚地说, 我妈妈烙的大饼是圆形的, 自行车的轱辘是圆形的。这样就充分地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 使孩子们对图形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引导孩子, 在黑板简单地画一个小房子, 问学生“咱们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啊?”教会他们认识这种图形的组合。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就学会了认识这几个图形, 还学会了观察生活。

二、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我们教学数学,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的同时, 也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兴趣。

比如在讲述《钟表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时候, 我自己会用纸板做一个简单的钟表的图形, 先给学生传述简单的常识, 让学生们回家自己做钟表。然后让学生们利用手中的这个简易的钟表来配合教学。比如我会让学生简述他们一天的情况, 几点起床, 几点上学, 几点睡觉, 并让他们在自己的钟表上表示出来。还可以几个学生一组, 一个说, 一个来摆。这样不仅能更直观地发现孩子们对钟表认识的不足, 及时纠正、引导, 更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 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学起来更加轻松愉快。

在教述课本知识的同时, 也要适时地给孩子讲述一些更深些东西, 而这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镜子中的数学》, 在镜子里看到的事物跟生活中实际的事物是相反的, 学生理解困难。课前让学生每人带一面长方形镜子, 课堂上先让学生尽情照镜子, 问有什么发现, 再看书中小女孩照镜子是什么时候。老师提示:从镜子里看到的时间和现实是否一致?为什么?让学生在充分动手实践后再讨论交流。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随时带着镜子去分析问题, 没有镜子时, 该怎么办呢?这样就把一个很抽象的问题, 生活化地解决掉了, 在轻松的动手实践中, 明白了利用镜面对称的原理找对称轴很明智。“镜子”为我们提供了判断对称图形、寻找对称轴的又一种方法,

三、组织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农村的孩子, 往往比城市的孩子更爱动、贪玩。抓住孩子爱玩的天性, 融知识学习于游戏中, 让他们在游戏中学到新的知识。组织学生开展扑克牌24点竞赛, 就是典型的游戏学习。

如《单数和双数》, 我们单纯地讲解能被2整除的是双数, 不能被2整除的就是单数, 学生理解起来, 往往很生涩, 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理解。我常把他们拉出去, 做游戏。随机分成几个组。每个组里的学生, 两两牵手站在一块。然后让学生自己看情况, 给学生分析, 说那些单独一组, 没有找到朋友的, 就是单数, 找到朋友的一组就是双数。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一些。

又如《认识人民币》的讲述中, 我在教会学生这些基本知识的同时, 也常常带他们做模仿超市购物的游戏。准备一些东西, 贴上一些价钱的标签。然后给学生一些虚拟的钱币, 让他们用这些钱, 去买东西, 找零钱。这样学生不仅很好地认识了人民币, 而且还学会了怎样去应用手里的钱, 意识到哪些东西, 是在自己钱数范围内的, 可以买到, 买回后, 自己还剩多少钱;哪些东西是不能买的。对这些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还学会了元角分之间的转换。

3.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篇三

[关键词]学习 生活 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53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切实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要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就必须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阶段正处于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以使所要探究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请一位学生与我合作玩游戏。我们各拿着绳子的一端,一边让他绕着我转圈,一边向其他同学提问:“这个同学绕了一圈,他走过的路线是一个什么图形?要求这个同学转圈的范围有多大,就是求圆形的什么?如果要使这位同学转圈的面积变小,绳子要怎样变化?相反,要使这位同学转圈的面积变大,该怎么办?你发现了什么?”这样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导入,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而我们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勤思善问的好习惯。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让学生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提问题,学生的兴趣高,参与面广,踊跃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

……

教师趁热打铁,巧妙地点拨,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导入“比的意义”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了对数学的亲切感,强化了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

二、结合生活,巧编例题

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如能从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提炼数学素材,改变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变单纯的标准例题的呈现方式为创设生活化的应用情境,把解题的过程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可以使学生既学会数学知识,又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自觉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例如,在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我从学生感兴趣的秋游活动挖掘素材,通过调查后出示:“我们到‘航天奇观秋游,喜欢玩碰碰车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8 / 23, ?”然后,让学生根据条件或加条件再提问题。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举手发言,一下子就提出了:“喜欢玩碰碰车的有多少人?”“不喜欢玩碰碰车的有多少人?”“喜欢玩碰碰车的比不喜欢玩碰碰车的多多少人?”“不喜欢玩碰碰车的比喜欢玩碰碰车的少多少人?”“喜欢玩小飞机的占全班人数的3/23,喜欢玩这两个游乐项目的有多少人?不喜欢玩这两个游乐项目的有多少人?”等等。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到他们津津乐道的欢乐的旅游情境中,正如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要解决的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自然积极性大增,情绪高涨,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欢乐的秋游回味中,既探究了新知,展示了自我,又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应用意识。

三、深入生活,理解新知

教学新知时,如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情境,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将具体的感性实践上升为抽象概括,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我让学生走进商店,了解商品的价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逛街购物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折扣”的意义,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又如教学“利息”时,我让学生把零用钱拿到银行储蓄,并调查利率,计算利息,选择合理的存款方式,既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又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深化了对新知的理解。

四、贴近生活,设置练习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抽象化了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用数学观点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使学习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积极的主动建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要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对各类问题产生兴趣,愿意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用数学观点去思考,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巧妙地灌输思想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地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走进生活,合作测量茶杯的有关数据,计算圆柱形茶杯的容积;步测篮球场的长、宽,绘制篮球场的平面图;结合本班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下军棋,让学生讨论比分2∶0是不是一个比;根据本班献爱心的捐款数,灌输连比的知识;教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举行“编题擂台赛”;让学生联系本班的捐书、“每周一星”的评比、好人好事的登记情况及收集“神舟五号”飞上太空的有关资料,据算式编题、看图编题、据内容编题、小组内开放式编题等等,充分发掘了学生的生活资源,增加了应用情趣,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性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教育者的我们,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论文 篇四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与生活。这一理念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数学生活化,如何注重数学生活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新教材中的应用题反应了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不同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注重数学问题的人文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产生亲切感,这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让学生接触社会,贴近生活,给学生生活化的练习,才能更好地使他们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运用。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形成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的思想,真正体会到学习“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逐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知识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房屋装修的例子。一个长8米,寛4米的客厅,要铺上60厘米×60厘米或者80厘米×80厘米,100厘米×100厘米的地砖,大约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应用题与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为绝大部分学生都看到或参与过和父母们装修房子,学生容易理解并愿意开展实践活动,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注重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新标准要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就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等方面把握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通过对解题过程与方法的再认与反思,形成对方法的本质特点、价值及使用要领的主观认识;要给学生提供题材丰富、数量关系多变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运用和监控策略的使用中,实现由程序性知识向元认知阶段转化。比如以上教师设计的解决房屋装修的应用题,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到操场分成3个小组,每小组发给一把皮尺,先测量出一个长8米,寛4米的场地当作客厅,每个小组分别选择安装:60x60,80x80,100x100的地砖,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解决自己小组的问题,这样设计的问题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求每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探究,交流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就会认为应该先量出一个长8米,寛4米的场地,计算出场地的面积然后算出每块地转的面积。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经历测量过程,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知识落实到实践活动中。

当然,有些小组可能会提出,先计算出每块地砖的面积,然后才去测量和计算场地的面积,这时教师就要适时地给与鼓励,允许他们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同时,教师可以渗透估算的教学,让学生估计一下,你们小组大约需要多少块?然后才计算出需要多少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安排,让学生在自主运用和监控策略的使用中,实现由程序性知识向元认知阶段转化,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了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了一定的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引导与鼓励。

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探究信心,对于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帮助学生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指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去开展数学活动,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总之,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教师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 学好高中生物的六个要点

★ 初二学生怎么学好英语

★ 高一学生如何学好生物

★ 农村初中学生如何学好英语

★ 高一学生如何学好化学作文

★ 高中生物教案202

★ 高中生物教案

★ 高中生物课件

★ 高中生物到底怎么学

5.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篇五

新课标告诉我们,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授者,而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正处于在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持久的特点,可是他们对新事物却有强烈的好奇心。针对这种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课件、教学模型、挂图等数学教具,让他们看得清、摸得着。同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小手动起来,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

如在学习“拼组图形”这一节课时,先出示课件“机器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趣中质疑,问:“这个‘机器人’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数一数有几个三角形、几个正方形、几个圆形,几个长方形?它们分别表示‘机器人’身上的什么?”接着又用出示了小鸡、松树、小船等图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案分别是什么,每个图案分别由哪些图形拼成的?你能模仿着拼出来吗?试试看。经过模仿拼图,进一步引导学生,让他们展开想象,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思维灵活,谁的小手最灵巧,能把日常的人物、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用我们的学具摆出来。这时候,同学们的积极性会很高,有的思考,有的已经动手摆起来了,一会儿功夫,同学们各显其能,小人、小鱼、不倒翁、小房子、电风扇、火箭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图案摆在桌面上。小结时,老师要肯定每个学生的成绩,对摆出两种图案以上的,奖励一面小红旗,能摆出新颖图案的,奖励一朵小红花,并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敢于思考、乐于参与,既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好胜心,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使他们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得到提高。

二、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可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有了学习数学的意识和愿望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最近所掌握的知识和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情景,使问题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差距,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6.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篇六

句容市黄梅中心小学 吕恒金

在数学新课标中多次提到了让学生“经历„„的过程”。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教师应该更多地提供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视角从狭窄的思维中解放出来,在过程中寻求发展。本人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点体会。

让学生经历发现的过程 [案例1]《长方体的认识》 A教学片断:

(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长方体)

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物体,观察一下它有几个面?看面有什么特征?

(生观察,并汇报)

师:再看看,它的棱又有什么特征呢?(生继续观察汇报)师:长方体还有几个顶点? 生:8个。

师:谁来完整地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B教学:(先认识生活中的长方体)

师:同学们都认识了长方体,那你能用橡皮泥做出一个长方体吗?(生动手做,并展示、汇报和交流,从中感知长方体有6个面及面的特征)

师:大家的长方体作品真漂亮。(出示一长方体框架)这是一长方体框架,你们有本事,也能把它给做出来吗?(生动手做,并展示、交流。)

师:老师想请教一下,你们刚才用了几根小棒,用这些小棒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另外用橡皮泥捏了几个点呢?(生汇报交流,师板书棱的有关特征。)

A 教学中咋一看学生是经历了认识的过程,而实质上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是通过观察去认识;B 教学是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学生自己体验与发现的,与通过观察去认识相比,认识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参与的情感也不一样,留下的印象更是不同。经历自身体验的价值显然更高。

活动要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 [案例2]《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

教师先进行了一些割补知识的渗透。然后出示一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求面积,有两种不同的学习过程。

A教学:(平行四边形纸片,给出了底和高的数据。)师:谁来说说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我把平行四边形像这样剪开(拿一平行四边形纸片,并演示)。拼起来就是长方形了,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它的面积。师:小组讨论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系?底与高呢?

(讨论、汇报略)

师: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什么? 生:底乘高。

B教学:(平行四边形纸片,没有给出数据)师:谁来说说是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汇报同A过程,加了一些进行测量的话,略)

师:好!你们都会求了!那再试着求桌子上的第二块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看谁最快。

(生继续剪拼、测量)

师: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汇报略)。

师:咱们再比赛,看谁最快地求出第三块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生继续剪拼、测量,有个别同学开始不剪,直接测量了。)师:这位同学最快,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会这么快?

生:不要剪拼,直接测量它的底与高,用底乘高计算就可以了。师:好!再来一次,求出第四块的面积,看谁最快。(大部分学生不再去剪拼,而是直接测量了。)师:好!大家都很快就求出它的面积了,是怎样做的?(生汇报略)

师:那也就是说,只要测量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

生:底和高。师:为什么呢?

7.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论文 篇七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创设愉悦的自主探究的情境, 极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在教学中, 我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 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 激发学习情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必须从小学入手, 在低年级就有意识的加以渗透。

例如, 在学习《认识钟表》的内容时, 我将书上原有的图片换成学生在校的一日生活照片, 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什么时学习, 什么时活动, 什么时吃午饭等等。通过观察再来学习整时半时, 当学生看到自己时, 就会对本课内容充满了兴趣, 学生的兴趣高了, 参与面就广了。接着让学生进行观察, 归纳出结论。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情境, 自然而然认识到, 生活处处有数学, 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 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对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开展课外活动, 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最大驱动力, 只要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就等于拿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 手握这把金钥匙, 小学生会主动地去开启智慧之门。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 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又特别感兴趣, 充满着好奇, 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一年级教材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同学们排队做操, 小红的前面有9个人, 后面有5个人。小红站的这一行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解答, 出现两种解答方法:9+5=14 (人) ;9+1+5=15 (人) 。这时师不急于给学生下结论, 谁对谁错, 而是把学生带出课堂, 让学生亲身实践一下。回到课堂, 教师提出:刚才的两种解法到底那一种对呢?问题一提出, 引起激烈争论, 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接着在黑板上摆出图形:?????????★????? (用★当小红, ?当学生) 问:这一行到底有多少人,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想法介绍给大家?学生们纷纷举手, 争着发言, 一个学生抢着说:我是这样想的, 小红前边有9人, 后边有5人, 再加上小红自己就是15人, 算式是:9+1+5=15 (人) , 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问题, 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学习自然也就变得有趣, 生动, 易懂。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每个人的学习生涯中, 都少不了数学。我们学数学的目的之一, 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一旦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兴趣必然就会得到提高。如: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 我要求学生先估计一下讲台、课桌、黑板各有多长, 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实际测量。通过讨论交流, 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不同, 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在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之后,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米、1厘米长度有关的物体, 如图钉的长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讲台的长大约是1米;米尺的长是1米……再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熟悉的事物, 如门、电视柜、讲桌、铅笔、身高、步长有多长。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实际测量和估测, 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四、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积累了数学知识, 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数学, 数学内容里就安排有估算这个内容,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最广泛应用。比如:让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下午放学做作业需要多少分钟才能做完?我们天天上学要估算一下需要多少时间, 以免迟到。鼓励学生从小养成运用估算来解决数学问题或预先估算运算结果的好习惯。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 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 学数学如身临其境,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五、多提供运用的机会,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一旦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兴趣必然得到提高。比如:在教学“分类”时, 我布置“整理自己房间”的实践性的作业, 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了自己的生活当中, 学生不仅使自己的房间变漂亮了, 而且又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又如:在学习“有趣的图形”时, 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所带给他的美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 数学即生活。在数学教学中, 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 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到课堂上, 再把课堂上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生活中,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在感知, 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 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 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热爱数学。

摘要: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 数学教学就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 且用于生活的理念, 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 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出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如何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2.开展课外活动, 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4.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5.多提供运用的机会,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8.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论文 篇八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习兴趣    生活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

一、观察生活环境,主动学习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会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数学。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可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找角。课前先布置学生在家里找角,上课时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说出自己找到的角,师生再共同讨论这是不是角,从而总结出角的特征。再用这些特征在教室中找一找角,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看谁找得多、找得准。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还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依赖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其原型,学生身边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数学知识,是数学的活教材,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引导学生发现、组织、提炼、转化为教学所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趣味化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设计了这样的情景:“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小钢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其中准备了6个白球、3个黄球、2个红球,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有铅笔、钢笔、铅笔盒。现在小钢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都能确定摸到红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分歧,这时老师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经过热烈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形成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感到有的数学知识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孙悟空分月饼。”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馋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这里利用学生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这样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上街买东西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这样能看得出哪种颜色积木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哪种颜色积木搭得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地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地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总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導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根本上改变数学课枯燥乏味的现状,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数学”、“快乐数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黄爱花与智慧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论文 篇九

学段:1~2 学科:数学

单位:广饶镇东杜小学 作者:张其绪 时间:2006.5.20

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探索

摘要:

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

正文: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数学语言生活化,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鉴于此,教师的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如认识“ <”、“>”,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

又如把教学长度单位改成“长长短短”;把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把比大小说成“排排队”等等,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知识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学习数学很有趣。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比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

三、数学情境生活化,体验数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提供这样的思维环境,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需要大家一起来实践解决,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集体的共同研究,最终得出学习结论。

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选定一个建筑物,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这个建筑物,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形画下来。也可让学生在方格纸画出示意图:假设图书馆在学校的正东方向200米处,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500米处,医院在学校的正南方向1000米处,车站在学校的正西方向800米处。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方格纸上确定适当的单位距离,标出相对位置后,教师再及时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又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我是一位出色的售货员”活动,让他们在逼真的买卖中掌握、消化和应用知识。再如,相遇问题应用题教学,教师采用学生登台表演,情景再现的方法,把抽象的相关的各种数学术语让学生迅速地理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数学作业生活化,运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

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可以测自己和父母的身高,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认识了人民币可以用自己零用钱买所需要的东西;学习了统计知识和百分比应用题,可以去统计本校学生人数以及男女生比例;会计算图形面积可以算一算自己家里的面积,所用瓷砖的块数等。

再如布置学生“观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算式”;“你家一天的生活费用是多少,记录下来,制成表格,再进行计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地交流中,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激起。

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型,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0.数学学习要让学生“经历过程” 篇十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一、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大体上指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方法和数学史知识四类。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是掌握前人的经验,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经历着复杂的认识过程。小学生思维的具体性与直观形象性,决定了在数学学习中要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感性经验,使他们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得新的数学知识。

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为例(它属于数学命题中的公式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这是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传统的教学直接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高有联系这个知识结果告诉了学生,而忽略了过程。

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体现全过程:首先,可以让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来,自己想办法求它的面积。学生有的量边的长度,有的画方格,有的用剪拼的办法,从而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底和高有关。其次,可以采用多媒体分两步演示一个不断变化的平行四边形,第一步演示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逐渐延长,另一组对边及夹角不变,从而真切地感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有关。第二步演示各边长度均不变,相邻两边夹角由小到大变化的平行四边形,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与两边夹角大小有关,而夹角的大小决定了平行四边形的高,因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由底和高的长度决定的。然后,再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究竟有什么关系,学生动手操作,利用转化的思想积极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获得数学知识。

二、经历数学技能形成的过程

数学技能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训练而形成的一种动作或心智的活动方式。因而,数学技能可以分为心智活动技能(如数的计算技能等)和动作技能(如测量技能等)两类。

在数学技能的学习中,主要涉及的是数学心智活动技能,下面就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经历数学技能(此例中为数的计算技能)形成的过程。全课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水彩笔图,让学生猜测一下大约有多少支水彩笔,并说说想的方法。第二步,探索尝试,寻找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解决24×12=?之后,小组交流整理。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汇总解答策略,学生的解答方法很多,也很新颖奇特,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第三步,进行方法归类(大致可分为连加、连乘和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三类),寻找最佳方法。学生可以存在不同的意见,然后出示:23×13=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道题目。学生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出最简单的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这一题两个数都是质数,用连加个数太多,又不能分解因数进行连乘,因而把13拆成10和3,用23×10+23×3进行计算是最简便的,而这正是用竖式计算的原理。第四步,就可以研究笔算方法。理解每一步竖式的意义并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

从上面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了探索与创造,充满了欣喜,也充满了曲折,正是由于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对为什么要用竖式计算有了切身的体验,更清晰的认识到竖式计算的意义及优越性,从而更牢固地掌握了竖式进行计算的技能。

数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遵循着“懂→用→熟→巧”的进程。数学技能的形成又要以知识的理解为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数学技能形成的过程,理解数学技能本身的意义,再辅以必要的练习(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解性),才能使整个数学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成为积极的智力活动方式。

三、经历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

所谓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和形为思维对象,以数学的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并以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数学思维的方式很多,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等。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中学会分析、掌握方法。

例如学习《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后,让学生计算36×25=?有的同学说,可以先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乘积,再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于是36×25=9×(4×25)、36×25=2×25×18、36×25=6×25×6或者36×25=36×5×5等;有的同学说,可以先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和(或差),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于是36×25=(30+6)×25=30×25+6×25或者36×25=(40-4)×25=40×25-4×25;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把36缩小4倍,把25扩大4倍,积不变,于是36×25=(36÷4)×(25×4)。

学生寻求答案,特别是新颖独特的答案,要有个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像机器启动一样,是慢慢展开的。上述几种不同的解法,学生的语言描述恰好是很好的思维过程的展示,最后让学生评选出最优解法,实现了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和谐结合。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相继经历了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心理学指出: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应包括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个方面)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形成发展的过程,并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四、经历数学能力应用的过程

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数学学习目标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数学学习本身来说,数学能力直接参与其中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同时,它又是在数学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要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要通过对它们的运用,并与以往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综合分析,使学生亲身经历运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有利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

对上述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评价,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测量长度的能力及用平方米和立方米计算面积和体积的能力;计算百分比的能力以及准确乘法和小数加法的能力;按比例绘制地面平面图的能力;合理选择物品、支配金钱的能力;随时发现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汇总、评估的能力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运用了已有的数学能力解决了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数学能力本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1.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篇十一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感知。学了数学知识后,让学生运用教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使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练习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最近,老师有了新房子,今天老师想让小朋友当一回小小设计师,为我家设计一个铺地砖的方案好吗?老师想把房间的地下室铺上方砖,地下室的长是4.6米,宽是3.8米。方砖有两种:一种边长是60厘米,单价是12元;另一种边长是80厘米,单价是18元。如果要铺完地下室两种方砖各需要多少块?买那种方砖便宜?请你们用我们学的知识算一算。

学生一听要帮老师的忙,兴趣很高,每个人都认真地在作业本上算着。第一次去巡视,只发现有几个孩子能完整地做出来,一半的孩子都是单位没有换算的情况下就直接计算。我就有意识地找两个同学上黑板去做(一个是算术方法,一个是方程),完成后先让用算术方法计算的孩子给大家解释他自己每一步的根据,要求其他同学安安静静地听,并和自己的方法进行对比。我把这个同学的方法简单地复述了一遍,着重强调单位一定要统一才能计算,大多数同学都明白自己错了。要是我直接给孩子讲肯定是不会收到很好效果的,所以有时让学生讲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同时也鼓励了用方程方法计算的同学。难度还在后面,遇到算出来的是小数怎么办呢?我就问大家:你们去买的时候谁会给你卖半块地砖?这又是生活与理论的差别,也不能用四舍五入的办法。学生觉的也是,似懂非懂的,我马上出了个相同类型的练习,再下去巡视,有了前一次的经验,这次的情况就好得多了。接着再来规范做题格式,通过几个练习,大家基本上都能掌握了。

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课堂也会变得更有活力,学生也会更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知识甚至发展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是让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回归生活学数学绝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学数学,而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的作用,注重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惟有这样,才能将《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12.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篇十二

一、创设生活情境, 亲近数学知识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 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 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 数学将是一片死海,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 人类也离不开数学, 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 使教学内容以大众化, 生活化的方式呈现, 化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生动活泼的具体可感的形象, 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 正负数的理解和应用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讲, 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同时也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基础的基础。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 我运用多媒体放映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的一系列场景, 如冰箱里的温度与冰的关系, 冰琪淋在常温下的温度变化, 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以零度为界限, 那么冰块的温度在零度以下, 融化了的冰琪淋温度在零度以上, 用既简便又直观的数学方法表示“零上”和“零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 完成了对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数学表示, 地下商场离地面的高度的数学表示。这一环节的创设,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还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学生的成长发展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一个积累经验、不断成熟的进程。学习心理学表明, 学生学习兴趣的发生与保持是和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同样, 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的培养, 在很大程度上和其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息息相关。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积累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 学生才能在思维和情感上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来。因此, 通过研究性学习、模拟实境、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 帮助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边生活环境中, 有目的地寻找与搜集和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并尝试用所学到的数学方法去解决。如:学过“相似三角形”后, 组织一次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测量操场边旗杆的高。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 有的学生提出找根长竹竿量……这时, 老师拿了一把1米长的木尺, 笔直地竖在旗杆旁。在阳光下老师指着旗杆、木尺问:旗杆、木尺的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们悟出了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并通过测量、估算出了旗杆的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 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日趋丰富, 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不断提高, 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增强, 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三、将教材数学生活化,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强调学生用数学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抽象的数学都与生活中的实际密切相关, 因此, 我们讲解抽象内容时应与生活联系,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 在自主活动中理解, 创造数学。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和函数等知识后, 测量建筑物或树的高度是一个典型的实践性探究作业。例如:怎样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试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 设计不同的测量方法。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 记录所遇到的实际情形, 每人设计测量的具体方案, 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再选择几种典型的解答在全班介绍。这样学生积极性很高, 想到了许多老师不曾想到的问题。这些例子很多, 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参与,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水平, 按照自己的思考设计方案, 真正做到自主创新.可见, 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 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引导学生找出疑问, 大胆猜想问题, 勇于探索, 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融入生活实践, 体验数学情趣

数学既然是从生活中来的, 就应该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而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 就应该把这些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得到应用, 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体验数学的情趣。

讲完三角形的稳定性后, 我带领学生参观了枝城长江大桥, 学生被大桥深深吸引了, 个个发出感叹, 太宏伟了!我趁机让学生观察大桥上的钢架有哪些几何图形, 学生说有三角形、四边形等, 我接着问, 哪种形状最多, 学生经过争论, 最后一致同意, 三角形最多。我趁热打铁问学生, 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马上想到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学了《相似三角形》后, 我们又组织学生去测量旗杆、树木、房子等等不太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这样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派上了用场, 都非常兴奋。学生在这个过程既体会到了成功乐趣, 同时也尝到了学习数学的甜头, 从内心深处喜爱上了数学, 学习数学的热情不断高涨。

总之, 在数学教学法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 数学又应用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13.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论文 篇十三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数学是各学科中教学、学习难度较高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也因此怕数学这一课。那么要攻破数学这一关,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那么作为一名老师,就要真正起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做一名称职的、学生喜欢的老师。那么,老师要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就我所选的科目提出我的见解:

学生在求学期间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老师,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老师本身是息息相关的,而且,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发展还不完善,具有很大的向师性,教师的情感的投入可以使学生产生间接的学习兴趣。所以首先要让学生对教师的印象要好,学生要从心理上认同教师。学生只有喜欢这位老师,才会喜欢这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数学,并逐渐对它产生兴趣,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则自身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教师本身应该对学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兴趣有一定的感染力。教师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完全是可以体现出来的,课堂上老师的兴趣、激情可以感染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激励、鼓舞和正确引导也会唤醒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感染学生兴趣

一个老师的艺术修养对数学课堂是非常重要的,课堂的气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作为数学教师同样要有良好的语言,精心设计的板书,博学的知识,更要有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的“阳刚”之美,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数学美的特点,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和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无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

3、教师应利用多种手段教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学生的思维从直观思维过渡到形象思维阶段,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想象,很难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更别说理解与掌握数学规律。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是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掌握数学规律的有效途径。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以导、疑、动引趣,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

4.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教学也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5.营造师生间良好的情感氛围

课堂上教师要充满激情(激情来自于教师自身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让课堂充满活跃、民主激励的气氛,并使学生与你一起参与进来,达到一种共鸣。对学生充满爱心、无私心,既不偏重优生,也不歧视差生,而是多鼓励关心差生。课后多进行师生交流,增进师生间的信任度。教师应从点滴做起,关心爱护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真正的情感融合,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反应,在言行上去效仿这位老师并乐于向教师谈论自己的思想,进而主动接受教育和指导,即产生“乐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6.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应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逐步让学生具有冒险不怕失败的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问、踊跃参与。教学上引导学生去发现、类比、猜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激发强烈的创新动机,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侧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对这些思维方法的训练、掌握,我的做法是在解题后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反思、总结,并教会他们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对一些未知的问题进行“先猜后证”的方法。

7.从成功的喜悦中激发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人注入新的活力,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即使学生偶尔回答还不够准确,解答还不完善,教师也不应有丝毫的责备,而应去发现他们的一丝丝闪光点,加以肯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

一位教师如果做到了以上几点,他的学生会在数学这方面有大大的挺高,甚至会让学生终生受益,他会是一位成功的受学生爱戴老师。

上一篇:导购员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六年级记叙文: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