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语文作文讲评

2024-10-27

高三月考语文作文讲评(精选4篇)

1.高三月考语文作文讲评 篇一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叨(dāo)扰吁(yù)请发请帖(tiě)博闻强识(shí)B.裹挟(jiā)滞(zhì)胀准噶(gé)尔戛(jiá)然而止 C.股肱(hóng)摒(bìng)弃发横财(hèng)嗲(diǎ)声嗲气 D.泊(bó)车阒(qù)寂挑(tiǎo)大梁唾(tuò)手可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欠收天然气百味具陈励精图治 B.辐射高粱秆受益匪浅九州方圆 C.凑和炮筒子金榜提名怀瑾握瑜 D.埋单一柱香鸦雀无声浮光略影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B.地铁控制中心通知沿线车站广播告知乘客:因南延线突发事件,请乘客耐心等待,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经过工人加班抢修,大约十点钟,地铁南延线已恢复正常运营。

C.90年来,我党经历了无数挫折,但始终百折不挠,上下求索,终于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十二五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都要把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清华人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与嘱托,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推动清华大学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奏响了百年清华发展史上最华美的乐章……

B.中国是一个拥有不少核电站的国家,我们应该结合国情,未雨绸缪,从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中....吸取教训,全面升级核安全保障监测措施。

C.曲阜尼山砚石,色呈柑黄,有疏密不匀的黑色松花纹,观之钟灵毓秀,触之滑腻温润。制作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

D.在邹城铁山公园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人用清水在地上写毛笔字,他们大多旁若无人,挥毫....泼“水”,点折撇捺,或娟秀,或狂放,风格各异,都颇具功底。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女人坊散文精品赏析丛书”共收录铁凝及张抗抗、陈祖芬、毕淑敏、迟子建等五位女作家。作品反映了女作家对生活、对生命、对自然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

B.双汇瘦肉精事件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虽然双汇集团采取了货品下架

等措施,但谁又敢确保这样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次出现呢?

C.好像一夜之间的事情,因劳动力配置不当以及内陆地区实行鼓励创造就业的措施,引发了广东省的“用工荒”现象的产生。D.《京华时报》爆出新闻,称已拍摄过半的长篇音乐电视剧《幽兰操》,是姜文最想要出演的人物。该说法被质疑为炒作并引发网友的强烈不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孔林,地面上的家谱杨朝明 刘续兵

孔林就像地面上的孔氏家族谱系,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林内分布着历代“衍圣公”以及可以入孔氏宗谱的后裔子孙墓葬群。因年代久远,孔门第四十二代以前,除孔子祖孙三代墓世代祭祀不绝,仍保持着完整的墓碑、祠坛和神道石以外,只有第四代的墓有确切位臵,其余已不可考。不过,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而自从第五十五代开始,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尤其是元、明、清三代,保存基本完好。

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认识社会人生,也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社会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爱心的培养应当从“孝亲”开始,所以孔子说“立爱自亲始”。人只有做到“亲亲”才能“爱人”,只有在“亲亲”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才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而才能做到“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

“孝”是爱心形成的基础,“孝”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孔子认为,只要是“人”,就应当具有仁德,而“孝敬父母”就会有仁德;人之所以为人,“孝”是一个基本标志。什么是“孝”,孔子曾经做过不少解答。例如,他说孝的人能够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哪一位父亲都希望儿女走正途,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几年内不改其志,十分难得。一个人是否做到了“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而“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是孝的重要表现,用孔子的话说这叫“无违”,也就是不违背礼制。孔子所说的“父之道”的传承,爱心的递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传,不都是这样一代一代进行的吗?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鲁国人,其以“孝”为中心的儒学是鲁文化结出的丰硕“精神文明”的成果。西周初年,鲁国的第一代国君伯禽来到鲁国,积极推行周礼,采取了“尊尊而亲亲”的“治国方针”,形成了鲁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

孔氏家族没有因为王朝的更迭而有大的起伏,井然有序、“万古长春”的孔林,这部地面上的家谱,也喻示着孔子学说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兵连祸结的时候人们盼望和平与和谐,礼崩乐坏的时候人们期待仁政与德治,在历史上,不论哪朝哪代,不论哪个民族,前来祭祀孔子的人络绎不绝。络绎不绝的扫墓队伍,简洁而寓意悠远的仪式,无声的静默哀思,古木森森的背景,生动地传达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信息。(摘自《文明》2011年第4期有改动)

6.孔林里能使“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A.因为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而孔门前四代和第五十五代以后的墓群,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保存基本完好。

B.孔子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

C.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D.子孙能以礼葬、祭先辈,才可能去“爱人”,才可能亲人之亲、老人之老,进而才能做到“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

7.下列各项中,不能直接说明“„孝‟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这句话的含意的一项是 A.只要是“人”,就应当具有仁德,有仁德就会“孝敬父母”;人之为人,“孝”是一个基本标志。B.有孝心的人能够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走正途,几年内不改其志。C.孔子所说“父之道”的传承,爱心的递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传,都是孝礼制下的代代相续。D.伯禽积极推行周礼,采取了“尊尊而亲亲”的“治国方针”,形成了鲁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除孔门第四十三代至第五十四代的墓没有确切位置,不可考证外;其余,则是墓葬归属座座分明,有些还保存基本完好。

B.一个人是否做到了“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而“无违”即不违背礼制,也是做到“孝”的一个重要表现。

C.井然有序、“万古长春”的孔林,这部地面上的家谱,也因为孔氏家族一直没有大的起伏,而使孔子学说有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

D.在历史上,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孔林,以简洁而意义悠远的仪式祭祀孔子,主要为了表达对和平与和谐的盼望、对仁政与德治的期待。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父进,积阶至武义大夫。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孝宗召见,太悦,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以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东,遣再遇与统制陈孝庆取泗州。再遇请选新刺敢死军为前锋,倪以八十七人付之。招抚司克日进兵,金人闻之,闭榷场、塞城门为备。再遇曰:“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孝庆从之。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泗有东西两城,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南角,先登,杀敌数百,金人大溃,守城者开北门遁。西城犹坚守,再遇立大将旗,呼曰:“大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速降。”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于是两城皆定。郭倪来飨士,出御宝刺史牙牌授再遇,辞曰:“国家河南八

十有一州,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且招抚得朝廷几牙牌来?”固辞不受。寻除环卫官。

倪调李汝翼、郭倬取宿州,复遣孝庆等继之。命再遇以四百八十骑为先锋取徐州,至虹,遇郭、李兵裹创旋,问之,则曰:“宿州城下大水,我师不利,统制田俊迈已为敌擒矣。”再遇督兵疾趋,次灵壁,遇孝庆驻兵于凤凰山,将引还,再遇曰:“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吾

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再遇曰:“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金果以五千余骑分两道来,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灵壁北门,自领兵冲敌阵。金人见其旗,呼曰“毕将军来也”。遂遁。再遇手挥双刀,绝水追击,杀敌甚众,甲裳尽赤,逐北三十里。诸军发灵壁,再遇独留未动,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诸将问:“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嘉定元年,除左骁卫上将军。和好成,累疏乞归田里,赐诏不允,除保康军承宣使,降诏奖谕,寻令带职奏事,提举佑神观。六年,提举太平兴国宫,十年,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卒,年七十。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十一》,原文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假:借(道).B.招抚司克日进兵克:能够(当天).C.逐北三十里北:逃跑的人 .D.再遇手挥双刀,绝水追击绝:渡过,横渡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会倪以书抵孝庆B.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南角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诸军乃可安行无虞

C.统制田俊迈已为敌擒矣D.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属于表现毕再遇卓越的军事才能的一项是 ①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②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 ③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④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⑤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⑥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 A.①②⑤B.②③⑥C.③④⑥D.①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毕再遇的父亲经多次提拔,最后升到武义大夫。毕再遇则是借父亲的恩荫做的官,而后来又因武艺出众,受到孝宗皇帝的喜爱和赏赐。

B.毕再遇用声东击西、分化瓦解等策略,很快攻下泗州的东西两城。当上级奖赏他时,他却表现出一种以国事为先、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和气度。

C.攻打宿州的郭、李部队出师不利,毕再遇听说后赶快引兵驰援,与陈孝庆部会合,截击前来追赶的金军,杀敌众多,使金军溃败。然后火焚灵壁,安全撤离。

D.战事平息,宋金讲和,毕再遇屡次上疏,表达告老还乡的愿望;可是南宋皇帝对他仍是极力挽留,不仅表彰奖励,还多次为其加官晋爵。

故乡永在凸 凹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故乡的村口有一盘石碾,碾花已经斑驳了,却依旧完整地立在那里。因为与石碾有关的人,许(1)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3分)多都还健在,包括我,也包括那个当着村长的人。(2)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于是两城皆定。(3分)现在,人们都吃着面粉和从东北流入的精米,石碾的功能早已废掉了,我们之所以还固执地保(3)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4分)留着它,是因为它承载着生命的记忆。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故乡的吃食几乎只有玉米。玉米被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我们种下,被我们收获,然后拿到石碾上去加工,最后被我们吃到肚里。整个过程都是我们亲自参昭君怨梅花 与的劳作,没有多余的指望,也没有坐享其成的不安,日子虽然清寡,却也饱满着。郑 域在故乡,还有一个不能被拆卸的“部件”,便是村口大柳树上,那挂用废铁制成的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生活,进入了人民公社的程序,劳动就变成了集体或团队的方式,那挂钟就有了发号施令的作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用。那个时节,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个贫瘠的山地,其实也简化为一个解决吃饭的问题。如果不服(1)词的上片“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一句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4分)从钟的指令,土地就会荒芜,玉米就会难丰收,人们就会挨饿。况且,敲钟的人和被钟声汇集的人,(2)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好处。(4分)都要毫不例外地下到地里去,都要“躬耕田亩”。钟所敲击而出的,不是“官本位”的权威,而是“民15.补写出下面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本位”的和声,或者说,它是“日出而作”,结伴而行,共同创造生活的“安魂曲”。人们因此而敬(1)昔我往矣,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诗经•采薇》 重它,信任它。(2)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所以,这挂钟是个温馨的历史记忆,告诉人们:昨天的日子,还有一段值得回味的时光——物(3)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质虽然短缺,但却有一种难得的公平与公正,人们一起卑微,一起忍耐,即便是含辛茹苦,血汗交(4)清风徐来,_________。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苏轼《赤壁赋》)迸,也是心甘情愿的。

五、(12分)从山地走到平原,已20余年了,故乡的人事已更迭得无法辨认,甚至有“家园”不在之感。但16.在下面横线处,各补写两个例子,和前后句构成排比句。(4分)是,只要一见到那石碾、那钟,心头就温厚起来——因为他们还能指出我的来路,还能唤起我昨天春天品味牡丹,我为其气节而赞叹,“竞夸天下无花艳,独立人间第一春”,真花王也; 的生命情感,便松了一口气——故乡还是在的。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去世之后,母亲被我接了出来,回到故乡的机会就少了。这反而加深了我对故乡的思念。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母亲就像一把离乡之土,即便是离开了母体,也带着故乡的腥味——她虽然身在城市,逡巡在冬天品味梅花,我为其勇毅而击节,“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真勇士也。楼宇之间,但她乡音不改,所思所叙,都是故乡的旧事,好像眼下的生活与她毫无关系。1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一旦合上了眼睛,你一定把我弄回老家去,跟你父亲葬在一起。” 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若跟她叨念眼前的事体,她的眼神是淡漠的,跟你的感情好像也有些隔膜;只有说到家乡的①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一枝一叶,她才明亮了眼睛,话语绵密得像仲夏的雨脚,一团亲情也盈盈溢溢。于是,母子的语境②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便总是过去的时态,好像我还未曾长大,依然依偎在她的双膝之上。③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极多。母亲真是一把故乡的土,即便是洒落在异乡,也固执地培植着属于故乡的情感。④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故乡的村长是我的同龄人,有一些文化,有一些主见。他专程来找我,对我说:你也算是个名人了,⑤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我想给你在家乡修一座故居。⑥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我说:你千万别做煞风景的事,咱家乡最让人动心的是村头的石碾、大柳树上的挂钟,还有南18. 在5月13日母亲节到来之际,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同学们想了两个上联,请对出下方人稀罕的大土炕和石板瓦顶的传统民居,而不是一个无名作家的所谓故居。所以,你要真的开发联。(4分)旅游的话,就该保留好故乡那些原汁原味的东西。(1)怀胎十月,母爱深似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长对我有意见,忿忿地走了。不久就传来消息,说村长贷了一笔款,修了一片南方的曲径回(2)幼时不晓事,妈妈唠叨总逆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廊和竹楼茅舍。我心中很是不快,感到所谓故乡,其实是相对于游子来说的,或者说是相对于过去

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的生活记忆来说的;故乡之内的人,往往是不懂故乡的,是体会不到故乡的意味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虽然我不同意村长的做法,但我没有加以阻拦;因为我明白,故乡毕竟是那里的人的生存土壤,第Ⅱ卷(共114分)

要想过上好日子,固守是没有出路的,就得发展。而发展是不念旧的,它面对的是未来。只是出于对石碾和钟担忧,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希望他善待它们,那是游子对故乡的感情寄托。

他回信给我,请我放心,说对待那些旧物,他的感情是与我相通的。但他在最后反问我道:如果我不在了,又该怎么办?要知道,后人的想法到底与我们的不同。

他的反问使我陷入久久的忧伤。母亲察觉了我的情绪,送来探寻的目光。我心头一热,对自己说:石碾与钟不在了又有何妨?还有父母的坟茔!父母的坟茔就是游子的根脉,所在之地,也就是故乡了。

19.关于故乡的“在”与“不在”,作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4分)20.作者为什么特别希望能保留下故乡的石碾和钟?(4分)

21.文章的主题是故乡,却用了不少篇幅叙写母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2.某些旧的东西(如文中所写石碾、钟、传统民居)有其特定的价值,但保留它们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发展,这时候我们是应该更强调保留,还是应该更关注发展?请结合本文文意,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史铁生百日祭何立伟

铁生去世百日了,但我仍不相信他走了,就像他曾经说过的,死亡是一个谣言。

回想铁生去世的当天,韩少功给我发来了铁生的一张照片和一组诗,还有蒋子丹多年前写的一篇关于铁生的印象记。其实我20多年前也写过铁生,主要是记那次海南笔会上铁生给我的印象。那次到海南时海南尚未建省,还很原生态。去的作家不少,有林斤澜、李陀、陈建功、韩少功、苏童、储福金等。

最令人欣喜和意外的是,苏童和范小天居然把轮椅上的铁生抬上飞机,飞到了海南,而且后来我们坐南海舰队的登陆艇出海,铁生也被朋友们弄上了船。韩少功后来有次跟我一起回忆这么些年来参加过的笔会,都觉得那次海南之行令人印象最深。我想,这个印象之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了铁生。

这可能是铁生一生中唯一一次远行的笔会。铁生的气质,在所有的作家中是最深沉凝重的,我们在海水中嬉戏的时候不经意回头一瞥,见他坐着轮椅,在沙滩上抬头凝望,像一尊佛的剪影。那剪影让我心头一颤。我觉得我们是用脚在大地上行走,而铁生是用思想在大地上行走。他走得比我们都远。

我们在海军大院的一间大房间里抽烟,争论文学,铁生总显得沉默,偶然插上一句话,却是相当的精辟,他说的都是经过深思的话,令人回味再三。我阅中国当代作家无数,唯觉得铁生有很特别的气场——你挨近他,就会觉得自己脱离了低级趣味,会觉得自己有向上的欲望,会在那一瞬间拼命追求崇高和美。真的是相当奇怪,他身上有种电磁会传递给你,让你当场忘了俗念。

我后来想,这就是人格的感染力。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对生命作终极思考的人,大概没有谁能超过铁生。正因为了透了生命,铁生的人格才淬了火,达于真正的宽厚和仁慈,达于一种对众生的神性的大爱。于是他的生命的境界,传达到他的文字,无不显出了文学的高贵、深沉和温暖,同时也显出了他的人格上的伟岸和力量。

在中国的作家中只要见到他的文字我就会去读的,只有史铁生、阿城、韩少功、马原、张承志等少数几位。他们要么在文化上有厚度,要么在思想上有锐度,要么在情感上有深度,要么在视野上有宽度,要么在艺术上有纯度,铁生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他走得最远,达于哲学、宗教和文学的遥遥的极地。在后来的许多重大的国内文学奖项中,竟然都没有史铁生的名字,这是中国的文学奖的悲哀,也是中国的文学奖的堕落。好在明白的人还有不少,都明白史铁生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分量和价值——铁生是寂寞的,热闹和鲜花和市场畅销从来没有簇拥过他,但他在我心中仍然是中国文学的精神标高。他是那些出镜率曝光率居高的明星作家们不能望其项背的。我还可以说,铁生是当代中国赢得最广泛尊敬和爱戴的作家。

我的漫画集《失眠的星光》出版的时候,铁生给我写下了温暖的序言。那年他的长篇小说《病隙碎笔》付梓前,铁生特意嘱我为书稿插图。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为铁生做一点事情,一生都会光荣。现在铁生走了,这本书还留在人间,封面上有“何立伟插图”五个字,是永远的纪念!我很少看到铁生写诗,在韩少功发来的铁生的诗里,他写道:

呵,节日已经来临/听远处那热烈的寂静/我已跳出喧嚣/谣言、谜语和幻影/最后的祈祷/是爱地重逢

这是他生前的预言。铁生在他1991年发表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中曾说过:“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在2011年元旦到来之前跳出了喧嚣、谣言、谜语和幻影。他的前世今生已在爱地重逢。这是他的终于降临的节日。

铁生走后,谁也没想到,广大读者对他,自发地表现出那么真挚的热爱和追念。没有谁煽情或炒作,也没有谁刻意组织、宣传,可是读者就是尊敬他怀念他痛惜他,而且这里面年轻人占有很大的比重——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光荣,比得什么文学大奖都荣耀。铁生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史铁生,永远活在中国文学当中。

注:史铁生,当代作家。1951年生人,21岁时双腿瘫痪,长年与轮椅相伴,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19.在作者眼里,史铁生有着怎样的人格感染力?(4分)20.文末“铁生永远活在我的心里”“史铁生,永远活在中国文学当中” 这两句话的含义有何异同?(4分)

21.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出两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22.在史铁生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关于人生价值观的启示?请结合本文文意,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我连做梦都在希望,”石头对泥土说,“希望像你一样,身上升出青青的芳草,茂盛的林木,可是始终不能如愿,你说这是什么原因呢?”“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泥土笑了笑说,“从你的身上几时能吸收一点养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1.D(A叨tāo,识zhì;B挟xié,噶gá;C肱gōng)

2.B(A歉收,百味俱陈;C凑合,金榜题名;D一炷香,浮光掠影)

3.A(D“十二五”加上引号,B“交通工具” 后的逗号改为句号,C冒号改为破折号。)

4.C(C用错对象。钟灵毓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A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B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D旁若无人:形容态度傲慢,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5.B(A.因成分残缺而导致搭配不当,“收录……作家”不当,应在“作家”后加“的作品”;C.句式杂糅,去掉“的产生”;D.不合逻辑,“《幽兰操》”是电视剧名,不能说成是“姜文最想要出演的人物”)

二、(9分,每小题3分)

6.A(A项,这是现象,B、C、D三项都是作者分析的孔子对伤葬、祭祀有明确主张和深意,这都是原因所在)

7.B(B项,这是解释什么叫“孝”,没有涉及到它的伦理、文化根基价值。A项,由“孝”到有仁德,到人的为人,已涉及到与伦理的这种联系;C项,关键在于能准确解读“都是这样一代一代”中的“这样”,“这样”呼应本段开头的“孝”,应指“孝的礼制”;D项,是“亲亲”与“文化品格”联系的判断,明显正确)

8.B(B项是原文意思的变换说法,语意没有变化,故正确。A项,第五代之后、四十二代以前的墓也都没有确切位置,已不可考,此选项的时间跨度错了;C项,因果关系错乱:因为孔氏家族一直没有大的起伏,所以孔林井然有序、“万古长春”;因为孔林井然有序、“万古长春”,所以才可喻示孔子学说有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另外,“使”也改变了原意。D项,“兵连祸结”时、“礼崩乐坏”时人们祭祀孔子的目的,只是不完全列举,不代表一般或全部。)

三、(12分,每小题3分)9.B(克:限定,约定)

10.C(两个“被”均作介词,表被动。A前一个“以”,介词,表凭借;后一个“以”,介词,在,从。可参考199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13题,张伟明所写《试卷分析》。B第一个“乃”,副词,却;第二个“乃”,副词,才。D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连词,表并列)11.A(③说明毕再遇心系国家,不计名利,④说明毕再遇以身许国,视死如归)

12.C(此时陈孝庆已接到班师命令,毕再遇决心“自御之”,所以两部会合截击金军不合实情)

四、(24分)

13.(1)毕再遇犒赏士兵,用忠义激励士兵,进军逼近泗州城。(3分。注意“飨”“薄”的词义,把握“激以忠义”的语序)

(2)很快就有淮平知县用绳子吊下城墙请求投降,于是东西两城都被攻克。(3分。“旋”意为“马上”;“缒”意为“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见《烛之武退秦师》])

(3)宿州虽然没攻下来,但兵家胜败并不一定,怎么能马上就自认失败。(4分。注意“虽”“遽”两个虚词的义项。“常”意为“固定,确定”[见《师说》“圣人无常师”];“挫”意为“失败”)14.(1)梅花出类拔俗,不同凡花,它虽春未到却独自凌寒而开;它洁白似雪,但冰雪却不具备它

那醉人的幽香。(4分)

(2)运用了对比手法。下片“竹篱茅舍”“玉堂琼榭”对比,表明不论把梅栽在那里,它都不改初衷,突出了梅花纯洁傲岸、“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贵品质。(4分)15.(1)杨柳依依雨雪霏霏(2)乌鹊南飞绕树三匝(3)渔舟唱晚雁阵惊寒(4)水波不兴歌窈窕之章(6分。每句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五、(12分)

16.答案示例:夏天品味荷花,我为其高洁而折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真君子也;秋天品味菊花,我为其节操而感动,“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真丈夫也。17.⑤③②①⑥④(4分。据“芭蕉叶形状虽大”“ 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知⑤③排在一起。据“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 若……便落在眼底”,可知⑥④排在一起。①②都写梧桐叶,②与③内容相连,故②在①前。)18.(1)操劳一生,亲恩厚(重)如山。(2)长成才知恩,母亲叮嘱倍温馨。(内容意思一致;句式吻合;每句2分,共4分)

六、(18分)

(一)19.①故乡人事更迭,有故乡不在之感。②一见到故乡的石碾和钟,便觉得故乡还在。③故乡面目全非,感到故乡的存在只是相对于游子和过去的生活记忆来说的。④父母坟茔的所在之地就是故乡,故乡是永在的。(4分。每点1分,如将①②或③④合为一点也可得分。)20.因为:①它们承载着故乡人生命的记忆;②它们是特定时代的历史见证;③它们能指出“我”的来路,唤起我昨天的生命情感;④它们是作为游子的“我”对故乡的感情寄托。(4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21.这样写从人事和亲情的角度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揭示并深化了文章思乡怀旧的主题。(2分)故乡人是故乡的重要组成部分,母亲更是故乡的典型代表。母亲对故乡旧事的念念不忘加深了“我”对故乡的思念,母亲探寻的目光让我有了“父母坟茔的所在之地就是故乡”这一认识。(2分)22.(示例)①应该更强调保留,在保留的基础上发展。很多旧的东西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价值,却一旦毁坏便难以还原,我们的民族在这方面留下了很多惨痛的教训。我们当然要重视发展,但如果发展以破坏为代价,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况且,一旦失去了根基,发展也是不能持久的。②应该更关注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保留。对于那些有特定价值的旧的东西,如果有可能当然要尽量保留;但若是保留它们要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那就要考虑是否值得了。毕竟,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发展才有前途;没有了发展,没有了生命活力,守着一堆保留完好的古董又有什么意义呢?(6分。本题是一道探究题,答案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即可。)

(二)19.在众多作家中,史铁生气质最深沉凝重的,思想最深刻,他了透了生命,人格达于真正的宽厚和仁慈,达于一种对众生的神性的大爱。(2分)他能够让接近他的人觉得自己脱离了低级趣味,有向上的欲望,在那一瞬间拼命追求崇高和美。(2分)20.相同:两句话都表达了对史铁生的赞扬和悼念。(2分)不同:前一句从个人角度着笔,表

达了作者与史铁生之间的深厚感情和作者对好友的深切怀念;(1分)后一句从中国文学的角度着笔,高度肯定了史铁生对于中国文学的重大价值。(1分)21.①“我觉得我们是用脚在大地上行走,而铁生是用思想在大地上行走”,从“行走”的角度将史铁生与“我们”对比,突出史铁生思想深刻,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作家。②“他是那些出镜率曝光率居高的明星作家们不能望其项背的”,将史铁生与“明星作家”对比,强调史铁生虽然没有明星作家的“光环”,但却是中国文学的精神标高。③“在后来的许多重大的国内文学奖项中,竟然都没有史铁生的名字”“读者就是尊敬他怀念他痛惜他……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光荣,比得什么文学大奖都荣耀”,将史铁生生前的“寂寞”与死后的“荣耀”对比,突出史铁生在文学上的分量和价值,强调读者的热爱是比任何“大奖”都重要的肯定。(每条2分,任意答出2条即可,其他答案如恰当也可得分。)22.①史铁生长年重病,却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一部部佳作,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史铁生相比,我们这些躯体健康的人更有理由有所作为,以不负宝贵的生命。②与那些长寿的人相比,史铁生的生命是短暂的,他却以自己的成就永远活在中国文学中。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宽度和厚度。③史铁生生前是寂寞的,许多的文学大奖与他无缘,但这丝毫无损于他作品的分量和价值。一个作家的价值不在于赢得一时的掌声,而在于赢得读者长久的喜爱和尊敬。④史铁生作品显示出文学的高贵、深沉以及人格上的伟岸和力量,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与之相比,当下那些追求形式华丽,一味迎合时尚的所谓作品就显得像泡沫一样毫无价值可言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七、(60分)(参照201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父亲毕进,积累官阶做到武义大义。毕再遇靠父亲恩荫补授官职,隶属侍卫司马,武艺超人。孝宗召见他,十分高兴,赏赐给他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进行北伐,让殿帅郭倪招抚(收复)山东、京东,派遣毕再遇与统制陈孝庆攻取泗州。毕再遇请求挑选新刺字的敢死军作前锋,郭倪将八十七人交给他。招抚司限定日期进军,金国人听到消息,关闭榷场、堵塞城门加以防备。毕再遇说:“敌人已经知道我方出师的日期,打仗要出奇制胜,应当提前一天出其不意。”陈孝庆听从他的建议。毕再遇犒赏士兵,用忠义激励士兵,进军逼近泗州城。泗州有东西两座城,毕再遇命令将兵器旗帜船只在石屯下排开,像是要攻打西城,自己却带领手下士兵从陟山抄近首到达东城南角,率先登城,杀敌数百人,金国人大败溃散,守城的人打开北门逃跑。西城还在坚守,毕再遇立起大将旗帜,喊到:“大宋毕将军在这里,你们是中原的遗民,应该赶快投降。”很快就有淮平知县用绳子吊下城墙请求投降,于是东西两城都被攻占。郭倪来犒赏士兵,拿出加盖皇上印玺的刺史牙牌授给毕再遇,毕再遇推辞说:“国家在黄河以南有八十一个州,如今攻下泗州两座城就得到一个刺史的职位,在这以后拿什么来奖赏?况且招抚能从朝廷得到几个牙牌来?”坚决推辞不接受。不久授任环卫官。

郭倪调遣李汝翼、郭倬攻取宿州,又派遣陈孝庆等增援他们。命令毕再遇带领四百八十名骑兵做先锋攻取徐州,到达虹地时,遇到郭倬、李汝翼的士兵裹着伤口回来,询问他们,回答说:“宿州城下大水漫延,我军失利,统制田俊迈已被敌人捉住。”毕再遇督促士兵急速前进,到灵壁驻扎,遇到陈孝庆带兵驻留在凤凰山,正准备撤回,毕再遇说:“宿州虽然没攻下来,但兵家胜败并不一定,怎么

能马上就自认失败!我奉招抚的命令攻取徐州,从这里经过,宁愿死在灵壁的北门外面,也不愿死在南门外。”恰好郭倪有信送达陈孝庆,命令撤退,毕再遇说:“郭倬、李汝翼的部队溃败,敌人必定追击,我应当自带部下阻击他们。”金军果然派五千多骑兵分两路追来,毕再遇命令二十名敢死士兵守卫灵壁北门,自己带领士兵冲入敌阵中。金国人见到他的大旗,喊叫说“毕将军来了”。于是逃遁。毕再遇手中挥舞双刀,渡水追击,杀死敌人特别多,铠甲衣裳都染成了红色,将败军追杀了三十里。各路军离开灵壁,只有毕再遇留下不动,估计大军走出二十多里,就放火烧了灵壁。将领们问:“夜里不烧,今天白天烧,为什么?”毕再遇说:“夜间火光会照见我军虚实,白天时浓烟尘埃弥漫什么都看不见,敌人已经溃败不敢靠近,各路军马才可以安全行军不用担忧。你们哪知道进军容易撤退却难呢?”

嘉定元年,授任左骁卫上将军。和议达成以后,多次上疏请求退休归乡,皇上赐诏书不允许,授任保康军承宣使,下诏奖励表扬,随即命令他兼领职务奏论政事,提举佑神观。六年,提举太平兴国宫,十年,从武信军节度使职位上退休。去世时,享年七十岁。赠官太尉,累积赠官为太师,谥号忠毅。

2.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推荐) 篇二

语文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叨(dāo)扰 吁(yù)请 发请帖(tiě)博闻强识(shí)B.裹挟(jiā)滞(zhì)胀准噶(gé)尔戛(jiá)然而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孔林,地面上的家谱杨朝明 刘续兵

孔林就像地面上的孔氏家族谱系,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林内分布着历代“衍圣公”以及可以入孔氏宗谱的后裔子孙墓葬群。因年代久远,孔门第四十二代以前,除孔子祖孙三代墓世代祭祀不绝,仍保持着完整的墓碑、祠坛和神道石以外,只有第四代的墓有确切位置,其余已不可考。不过,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而自从第五十C.股肱(hïng)摒(bìng)弃 发横财(hèng)嗲(diǎ)声嗲气D.泊(bï)车阒(qù)寂挑(tiǎo)大梁唾(tuî)手可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欠收天然气百味具陈励精图治B.辐射高粱秆受益匪浅九州方圆 C.凑和炮筒子金榜提名怀瑾握瑜D.埋单一柱香鸦雀无声浮光略影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B.地铁控制中心通知沿线车站广播告知乘客:因南延线突发事件,请乘客耐心等待,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经过工人加班抢修,大约十点钟,地铁南延线已恢复正常运营。

C.90年来,我党经历了无数挫折,但始终百折不挠,上下求索,终于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十二五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都要把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清华人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与嘱托,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推动清华大学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奏响了百年清华发展史上最华美的乐章„„

B.中国是一个拥有不少核电站的国家,我们应该结合国情,未雨绸缪....,从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中吸取教训,全面升级核安全保障监测措施。

C.曲阜尼山砚石,色呈柑黄,有疏密不匀的黑色松花纹,观之钟灵毓秀....,触之滑腻温润。制作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

D.在邹城铁山公园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人用清水在地上写毛笔字,他们大多旁若无人....,挥毫泼“水”,点折撇捺,或娟秀,或狂放,风格各异,都颇具功底。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女人坊散文精品赏析丛书”共收录铁凝及张抗抗、陈祖芬、毕淑敏、迟子建等五位女作家。作品反映了女作家对生活、对生命、对自然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

B.双汇瘦肉精事件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虽然双汇集团采取了货品下架等措施,但谁又敢确保这样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次出现呢?

C.好像一夜之间的事情,因劳动力配置不当以及内陆地区实行鼓励创造就业的措施,引发了广东省的“用工荒”现象的产生。D.《京华时报》爆出新闻,称已拍摄过半的长篇音乐电视剧《幽兰操》,是姜文最想要出演的人物。该说法被质疑为炒作并引发网友的强烈不满。

五代开始,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尤其是元、明、清三代,保存基本完好。

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认识社会人生,也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社会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爱心的培养应当从“孝亲”开始,所以孔子说“立爱自亲始”。人只有做到“亲亲”才能“爱人”,只有在“亲亲”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才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而才能做到“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孝”是爱心形成的基础,“孝”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孔子认为,只要是“人”,就应当具有仁德,而“孝敬父母”就会有仁德;人之所以为人,“孝”是一个基本标志。什么是“孝”,孔子曾经做过不少解答。例如,他说孝的人能够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哪一位父亲都希望儿女走正途,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几年内不改其志,十分难得。一个人是否做到了“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而“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是孝的重要表现,用孔子的话说这叫“无违”,也就是不违背礼制。孔子所说的“父之道”的传承,爱心的递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传,不都是这样一代一代进行的吗?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鲁国人,其以“孝”为中心的儒学是鲁文化结出的丰硕“精神文明”的成果。西周初年,鲁国的第一代国君伯禽来到鲁国,积极推行周礼,采取了“尊尊而亲亲”的“治国方针”,形成了鲁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

孔氏家族没有因为王朝的更迭而有大的起伏,井然有序、“万古长春”的孔林,这部地面上的家谱,也喻示着孔子学说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兵连祸结的时候人们盼望和平与和谐,礼崩乐坏的时候人们期待仁政与德治,在历史上,不论哪朝哪代,不论哪个民族,前来祭祀孔子的人络绎不绝。络绎不绝的扫墓队伍,简洁而寓意悠远的仪式,无声的静默哀思,古木森森的背景,生动地传达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信息。(摘自《文明》2011年第4期有改动)

6.孔林里能使“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A.因为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而孔门前四代和第五十五代以后的墓群,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保存基本完好。

B.孔子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C.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

D.子孙能以礼葬、祭先辈,才可能去“爱人”,才可能亲人之亲、老人之老,进而才能做到“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D.再遇手挥双刀,绝水追击绝:渡过,横渡 .

7.下列各项中,不能直接说明“‘孝’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这句话的含意的一项是 A.只要是“人”,就应当具有仁德,有仁德就会“孝敬父母”;人之为人,“孝”是一个基本标志。B.有孝心的人能够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走正途,几年内不改其志。C.孔子所说“父之道”的传承,爱心的递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传,都是孝礼制下的代代相续。D.伯禽积极推行周礼,采取了“尊尊而亲亲”的“治国方针”,形成了鲁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除孔门第四十三代至第五十四代的墓没有确切位置,不可考证外;其余,则是墓葬归属座座分明,有些还保存基本完好。

B.一个人是否做到了“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而“无违”即不违背礼制,也是做到“孝”的一个重要表现。C.井然有序、“万古长春”的孔林,这部地面上的家谱,也因为孔氏家族一直没有大的起伏,而使孔子学说有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

D.在历史上,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孔林,以简洁而意义悠远的仪式祭祀孔子,主要为了表达对和平与和谐的盼望、对仁政与德治的期待。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父进,积阶至武义大夫。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孝宗召见,太悦,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以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东,遣再遇与统制陈孝庆取泗州。再遇请选新刺敢死军为前锋,倪以八十七人付之。招抚司克日进兵,金人闻之,闭榷场、塞城门为备。再遇曰:“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孝庆从之。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泗有东西两城,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南角,先登,杀敌数百,金人大溃,守城者开北门遁。西城犹坚守,再遇立大将旗,呼曰:“大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速降。”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于是两城皆定。郭倪来飨士,出御宝刺史牙牌授再遇,辞曰:“国家河南八

十有一州,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且招抚得朝廷几牙牌来?”固辞不受。寻除环卫官。

倪调李汝翼、郭倬取宿州,复遣孝庆等继之。命再遇以四百八十骑为先锋取徐州,至虹,遇郭、李兵裹创旋,问之,则曰:“宿州城下大水,我师不利,统制田俊迈已为敌擒矣。”再遇督兵疾趋,次灵壁,遇孝庆驻兵于凤凰山,将引还,再遇曰:“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再遇曰:“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金果以五千余骑分两道来,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灵壁北门,自领兵冲敌阵。金人见其旗,呼曰“毕将军来也”。遂遁。再遇手挥双刀,绝水追击,杀敌甚众,甲裳尽赤,逐北三十里。诸军发灵壁,再遇独留未动,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诸将问:“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嘉定元年,除左骁卫上将军。和好成,累疏乞归田里,赐诏不允,除保康军承宣使,降诏奖谕,寻令带职奏事,提举佑神观。六年,提举太平兴国宫,十年,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卒,年七十。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十一》,原文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假:借(道)B.招抚司克.日进兵克:能够(当天)C.逐北.

三十里北:逃跑的人2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会倪以书抵孝庆B.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南角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诸军乃可安行无虞

C.统制田俊迈已为敌擒矣D.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属于表现毕再遇卓越的军事才能的一项是

①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②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 ③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④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⑤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⑥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 A.①②⑤B.②③⑥C.③④⑥D.①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毕再遇的父亲经多次提拔,最后升到武义大夫。毕再遇则是借父亲的恩荫做的官,而后来又因武艺出众,受到孝宗皇帝的喜爱和赏赐。

B.毕再遇用声东击西、分化瓦解等策略,很快攻下泗州的东西两城。当上级奖赏他时,他却表现出一种以国事为先、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和气度。

C.攻打宿州的郭、李部队出师不利,毕再遇听说后赶快引兵驰援,与陈孝庆部会合,截击前来追赶的金军,杀敌众多,使金军溃败。然后火焚灵壁,安全撤离。

D.战事平息,宋金讲和,毕再遇屡次上疏,表达告老还乡的愿望;可是南宋皇帝对他仍是极力挽留,不仅表彰奖励,还多次为其加官晋爵。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3分)

(2)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于是两城皆定。(3分)(3)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4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昭君怨梅花郑 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词的上片“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一句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4分)(2)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好处。(4分)15.补写出下面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地崩山摧壮士死。,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2),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

(3)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_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_________,何也?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五、(12分)父亲去世之后,母亲被我接了出来,回到故乡的机会就少了。这反而加深了我对故乡的16.在下面横线处,各补写两个例子,和前后句构成排比句。(4分)思念。因为母亲就像一把离乡之土,即便是离开了母体,也带着故乡的腥味——她虽然身在春天品味牡丹,我为其气节而赞叹,“竞夸天下无花艳,独立人间第一春”,真花王也; 城市,逡巡在楼宇之间,但她乡音不改,所思所叙,都是故乡的旧事,好像眼下的生活与她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毫无关系。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一旦合上了眼睛,你一定把我弄回老家去,跟你父亲葬在冬天品味梅花,我为其勇毅而击节,“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真勇士也。一起。” 1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你若跟她叨念眼前的事体,她的眼神是淡漠的,跟你的感情好像也有些隔膜;只有说到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家乡的一枝一叶,她才明亮了眼睛,话语绵密得像仲夏的雨脚,一团亲情也盈盈溢溢。于是,①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②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③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极多。④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⑤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⑥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18.张老师一退休,就收到了学生王丹的来信。信写得有真情实意,但在表达上还有一些毛病,下面就摘一段,请找四处加以修改。(4分)老师,此时此刻,多少往事仍历历在目。课堂上,您循循善诱,抛砖引玉,开启着我们心灵的窗户;生活中,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给我们成长的沃土。如今,您离我们而去,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发愤学习,争取早日成才。(1)将改(2)将改(3)将改(4)将改

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故乡永在凸 凹

故乡的村口有一盘石碾,碾花已经斑驳了,却依旧完整地立在那里。因为与石碾有关的人,许多都还健在,包括我,也包括那个当着村长的人。现在,人们都吃着面粉和从东北流入的精米,石碾的功能早已废掉了,我们之所以还固执地保留着它,是因为它承载着生命的记忆。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故乡的吃食几乎只有玉米。玉米被我们种下,被我们收获,然后拿到石碾上去加工,最后被我们吃到肚里。整个过程都是我们亲自参与的劳作,没有多余的指望,也没有坐享其成的不安,日子虽然清寡,却也饱满着。在故乡,还有一个不能被拆卸的“部件”,便是村口大柳树上,那挂用废铁制成的钟。生活,进入了人民公社的程序,劳动就变成了集体或团队的方式,那挂钟就有了发号施令的作用。那个时节,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个贫瘠的山地,其实也简化为一个解决吃饭的问题。如果不服从钟的指令,土地就会荒芜,玉米就会难丰收,人们就会挨饿。况且,敲钟的人和被钟声汇集的人,都要毫不例外地下到地里去,都要“躬耕田亩”。钟所敲击而出的,不是“官本位”的权威,而是“民本位”的和声,或者说,它是“日出而作”,结伴而行,共同创造生活的“安魂曲”。人们因此而敬重它,信任它。所以,这挂钟是个温馨的历史记忆,告诉人们:昨天的日子,还有一段值得回味的时光——物质虽然短缺,但却有一种难得的公平与公正,人们一起卑微,一起忍耐,即便是含辛茹苦,血汗交迸,也是心甘情愿的。从山地走到平原,已20余年了,故乡的人事已更迭得无法辨认,甚至有“家园”不在之感。但是,只要一见到那石碾、那钟,心头就温厚起来——因为他们还能指出我的来路,还能唤起我昨天的生命情感,便松了一口气——故乡还是在的。3

母子的语境便总是过去的时态,好像我还未曾长大,依然依偎在她的双膝之上。母亲真是一把故乡的土,即便是洒落在异乡,也固执地培植着属于故乡的情感。故乡的村长是我的同龄人,有一些文化,有一些主见。他专程来找我,对我说:你也算是个名人了,我想给你在家乡修一座故居。我说:你千万别做煞风景的事,咱家乡最让人动心的是村头的石碾、大柳树上的挂钟,还有南方人稀罕的大土炕和石板瓦顶的传统民居,而不是一个无名作家的所谓故居。所以,你要真的开发旅游的话,就该保留好故乡那些原汁原味的东西。村长对我有意见,忿忿地走了。不久就传来消息,说村长贷了一笔款,修了一片南方的曲径回廊和竹楼茅舍。我心中很是不快,感到所谓故乡,其实是相对于游子来说的,或者说是相对于过去的生活记忆来说的;故乡之内的人,往往是不懂故乡的,是体会不到故乡的意味的。

虽然我不同意村长的做法,但我没有加以阻拦;因为我明白,故乡毕竟是那里的人的生存土壤,要想过上好日子,固守是没有出路的,就得发展。而发展是不念旧的,它面对的是

未来。只是出于对石碾和钟担忧,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希望他善待它们,那是游子对故乡的感情寄托。他回信给我,请我放心,说对待那些旧物,他的感情是与我相通的。但他在最后反问我道:如果我不在了,又该怎么办?要知道,后人的想法到底与我们的不同。他的反问使我陷入久久的忧伤。母亲察觉了我的情绪,送来探寻的目光。我心头一热,对自己说:石碾与钟不在了又有何妨?还有父母的坟茔!父母的坟茔就是游子的根脉,所在之地,也就是故乡了。19.关于故乡的“在”与“不在”,作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4分)20.作者为什么特别希望能保留下故乡的石碾和钟?(4分)21.文章的主题是故乡,却用了不少篇幅叙写母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2.某些旧的东西(如文中所写石碾、钟、传统民居)有其特定的价值,但保留它们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发展,这时候我们是应该更强调保留,还是应该更关注发展?请结合本文文意,谈谈你的看法。(6分)

3.高三月考语文作文讲评 篇三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自诩(xǔ)

蹩进(biã)

弄堂(nîng)

呱呱坠地(guā)B.神祇(qí)

伉俪(kàng)

嫉忌(jí)

抢呼欲绝(qiāng)C.被褥(rù)

攫住(juã)

漂白(piào)

徇私枉法(xún)D.挑剔(tì)

韶光(sháo)

溘然kâ

果实累累(lě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辐射

山清水秀

淘汰

功亏一篑 B.震撼

针砭时敝

遐想

英雄气慨 C.座落

姗姗来迟

诙谐

出奇不意。D.抠打

默守成规

缔造

礼尚往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义门是陈村最古老的建筑,与义门形影相吊的是它的左侧立着的一株无枝无叶的老树。B.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C.为了整治公务员的懒散作风,他们把工作做到如此具体细致的程度,真可谓处心积虑,殊为不易。

D.韩寒《不要再给西南人民再捐款捐水了》一文对抗旱的议论出人意料,可谓石破天惊。同时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球有八十多个国家成立了一百七十多个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或类似组织,为维护海峡两岸关系的稳定,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统一方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B.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C.近些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家不仅开始投资民办教育,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而且国外教育机构也纷纷抢滩我国教育市场。

D.关于陈凯歌与胡戈就《馒头血案》发生纠纷一事,电影导演陆川发表自己的看法:“他的动机我不好猜测,但不管动机如何,都是一种不聪明的做法。” 5.将序号按语意连贯的要求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乘船在两岸夹山的漓江上航行,最能让人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船舷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这一幅幅彩墨画,你不能不叹服诗人诗句的贴切:桂林的山啊漓江的水,情一般深啊梦一样美„„ ①山色虽无幽深,但青葱明丽:山石层层累累,刀劈斧削,触目是造化形成的溶洞 ②江水穿峰过岩,曲曲折折,仿佛银河化为了大地上的飘带

③江峰临江陡起,谈不上海拔,但气势依然雄险;峰峦相连,蜿蜒形成一道道优美的曲线 ④江面弥望中一抹抹深深的碧色,使人心醉;近处的江水却又清澈见底,荡人心胸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对影视教育的反思 ①今天,当我们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观来规划和实施人才战略时,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反思影视这一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从而从根本上确立影视教育的价值。②影视教育的人本功能与价值是多方面的,对影视教育的定位,我们虽一贯偏重于审美教育,1 但更多的是关注其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化,而对其谐和知识、完善人格的意义却认识不够。③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达到尽可能的和谐,人的完整与否取决于这种和谐能力。所有的艺术,都必须诉诸接受者的审美情感。影视与其他艺术相比,具有更为强烈和直接的特点,它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逼真的内蕴震撼力、强烈的视听综合感官冲击力,深入人的心灵。因此,影视艺术情感教育通过对影像的感知,让人在艺术的审美境界中身心情操得到滋润和感化的同时,实现知识结构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融合统一,从而成就全面发展的人。

④不同的技术方式和不同的媒介手段所产生的文化形式,必定促使其接受者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自人类文化产生以来,其媒体形式的变化使人类的思维中介系统发生了从行为思维到语言符号思维进而到数字化思维的变革。早期的人类文化是以图像文化形式而存在的,语言文字的产生则使思维变成了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和逻辑的,这一变化使印刷媒介将具体情景置换成非情景、非具象、非对话语境的文字符号。读者在沿着语义的逻辑对文本进行解读时,总处于线性的逻辑思维中。而照相艺术、电影和影视的发明使得图像文化再度兴起,它以声形并至、时空兼备的视听语言体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影视作品中不仅声响、构图、摄编等多套语言系统使观众在变幻莫测的声电光影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欣赏中处于非线性的思维状态,而且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类不仅占有一个现实的世界,而且拥有了虚拟的世界。影像生产的复杂因素,决定了影视的图像文化语言的多义性、网络性和立体性,这一媒介文化势必在强化受众的非线性思维时对人类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根本的影响。⑤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感官的偏见,导致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忽视非线性思维的培养。在对思维方式的认识上,孟子将心灵视为“大体”,即重要的;而将耳目感官视为“小体”,也即“次要”的。显然,在古代哲学家眼中,耳朵与眼睛这类感官不会思考,只能用“心”去思考。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的分裂,造成了现代人的“大脑右半球功能缺乏症”,改变这一状况,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是我们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⑥今天,休闲已成为一种体现生命价值、实现创造性生活的行为。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休闲与教育的关系,因为休闲方式与休闲内容的选择是对休闲主体素质的检验,为自我完善创造条件。

⑦在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休闲文化中,影视已经成为当代人首选的审美休闲文化形式。然而,今天的影视更多的是因休闲而存在,而其作为审美性休闲文化的价值,却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审美休闲文化的影视,不仅有欣赏和解读的价值,也是休闲文化中审美创造最好的现代方式,需要我们在休闲教育中提高受众的视觉素养。

6.下列不属于使影视教育具备自身特有的价值的条件和原因的一项是

A.影视的技术方式和媒介手段所产生的图像文化形式促使接受者处于非线性的思维状态。B.影视的技术方式和媒介手段使人的思维中介系统发生从行为思维到语言符号思维进而到数字化思维的变革。

C.影视的图像文化语言的多义性、网络性和立体性在强化受众的非线性思维时影响着人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D.影视的图像文化形式以声形并至、时空兼备的视听语言体系使人的思维处于非线性状态。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影视教育,我们关注其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化,却完全忽视了其谐和知识、完善人格的意义。

B.影视使观众在声电光影和情节欣赏中处于非线性的思维状态,更重要的是其数字化使人在占有现实世界的同时还拥有虚拟的世界。

C.影视艺术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逼真的内蕴震撼力和强烈的视听综合感官冲击力而深入人的心灵。

D.孟子在思维方面的“大体”“小体”说体现了中国古代重感性、轻理性,艺术与科学分裂、人文与科学不统一这些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接受者通过对影像的感知,在影视艺术的审美境界中身心情操得到滋润和感化,那么影视艺术就能实现其情感教育的目的。

B.作为审美休闲文化的影视,如果能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它不仅能使人通过自由和谐的休闲过程改善生活质量,还可能成为人自我完善的条件。

C.虽然总处于线性的逻辑思维中有一定的弊端,但这并不代表线性思维就应该完全被非线性思维取代。

D.影视的技术方式和媒介手段所产生的图像文化形式,使它必然与早期的人类文化的图像文化形式所产生的接受者的思维方式有着根本的不同。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子楚,秦诸庶孽孙①,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②,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华阳夫人大喜,刻玉符,约以为嫡嗣。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

秦昭王五十年,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遂以得归。

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子楚为太子。秦王立一年,薨,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取材于《史记·吕不韦列传》)

注释:①秦庶孽孙:秦国王室中不是正妻所生,而是姬妾所生的子孙。②邯郸:赵国都城。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于诸侯

质:(到别国)作抵押 B.因厚馈遗子楚

遗:遗留,使„„留下 C.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

行:做,这里是“使用” D.延诸侯游士宾客

延:聘请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吕不韦善于投机的一组是 ①车乘进用不饶

②曰“此奇货可居”

③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

④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 ⑤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

⑥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不韦在邯郸一见到子楚就找准了投机的目标,他主动去拜见子楚,为他出谋划策。他认为,处境窘困的子楚若被立为嫡嗣,就能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

B.吕不韦不惜重金让子楚结交宾客,又用价值五百金的珍奇宝物与种种溢美之词,使子楚获得了华阳夫人的宠信。

C.秦昭王、安国君在位时间极短,庄襄王(子楚)也只在位三年,客观上也使得吕不韦迅速成为秦国的显贵,被太子政遵为相国,号称“仲父”。

D.为适应新的局势,吕不韦效法魏楚赵齐四公子的做法招贤纳士。并主持门客著书立说,悬赏千金求增删一字,以此完善《吕氏春秋》,更突显秦国的强大。

四、(23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吕不韦贾邯郸②,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2)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1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①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离人强。【注】①周德清(1277-1365),字挺斋,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工乐府,善音律。著有《中原音韵》。是我国音韵学力著。其散曲现存小令三十一首,套数三套。(1)“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4分)(2)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4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5分)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夏 冯骥才

①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袂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把周身滑溜溜地抚动。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数日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

②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的拍节。在每一个拍节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么?

③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是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 4 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

④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惟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 ⑤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煅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⑥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蓬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

⑦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⑧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

⑨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⑩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与你相遇,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

15.第③段写到父亲的哪两件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16.文中第④段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17.结合全文,说明下面语句表达的含意。(6分)

①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3分)②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3分)18.在文末,作者深情地说“我充满了夏之崇拜!”通观全文,作者产生夏之崇拜的原因有哪些?(6分)

六、语言运用题(12分)

19、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4分)

1__人类来说,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山水园林城市,当然,最富有魅力的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的首都;有的2__不是首都,3__在这里曾发生具有历史意义 5 的重大事件,有的在经济、文化、宗教等万面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4__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比较多的文化遗迹,5__,是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和比拟来表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6分)

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

21.阅读下面两则新闻,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给每则新闻提炼或概括出关键词语。(每则不超过6字)(2分)

①现在,平均每26位平民就要养活一名官员!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摆出了这个数字,呼吁应该再次精简官员。

②3月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透露,国有企业管理层年薪将设最高额限制,初步定为不超过员工平均工资的14倍。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托尼3岁的时候,把手伸进糖罐去抓糖,结果抓的糖太多,他一颗都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托尼20岁的时候,到一家农场打工,农场主承诺完工后除了拿到工钱,每个人还可以领到一筐水果。托尼尝试拿最大的一筐,结果没有拿动,后来他去拿较小的一筐,高高兴兴地搬走了。

托尼58岁的时候,到一家公司工作,老板让员工们去收一笔30万元的贷款。老板告诉员工,只要保证给他拿回20万元就行,多要回的钱将作为这名员工的奖励。之前的几个员工都没收回贷款,轮到托尼去收贷款时,他对欠款的人说:“只要你给我们21万,债务就算两清了”,欠款的人真的给了他21万,托尼的老板很高兴,托尼也得到了1万元奖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

1.选B。A项“弄堂”为“lîng”“呱”“ɡū”;C项“漂白”为“piǎo”“徇私”为“xùn”;D项“挑剔”tī“累累” 为“lãi” 2.选A。B项“针砭时弊”“气概”;C项“坐落”“出其不意”;D项“殴打”“墨守成规”; 3.选D。A形影相吊:形容孤独。不合语境。B项“刮目相看”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此处语境不当。C“处心积虑”,用尽心思谋划(坏事),贬义。感情色彩不当,可用“煞费苦心”。D石破天惊: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或事态发展出人意料。

4.选A;B项“都靠的是利用”句式杂糅;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国内一些企业家不仅”改为“不仅国内一些企业家” ;D“他”不知是指“陈凯歌”还是指“胡戈” 16.(4分)对比,比喻。通过把快乐的时光与苦难的岁月做对比,把苦难比做夏天,生动形象地写出苦难岁月的难熬难耐。17.(6分)①音乐的最高境界不仅给人听觉的享受,更是生命的感悟。在维瓦尔第的乐曲中,“我”结合自身经历更充分感受到夏的苦涩、艰辛与悲壮。我的经历与感悟丰富了乐曲的内涵。所以“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意思接近即可)(3分)

②体现出我感悟到苦夏的意义后,昂然的生命状态。一方面同酷暑、人生的苦难搏斗,一方面获得巨大的创造力(或“作者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一方面和酷暑搏斗,一方面获得巨大的 6 创造力。”)(意思接近即可)(3分)18.(22分)①产生夏之崇拜的原因是,在作者看来,夏是苦难的象征;②但苦难使人们具有承受力,并因承受苦难而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创造力量);③可以使人们有苦涩、艰辛、悲壮的审美感受;④同时苦难到达极致,可以激发出战胜苦难超越苦难的生命力量。(每点给2分,三点即给满分)

19.对于、虽然、但是、还、总之(4分,错一个扣1分)

20.参考示例:妈妈和我,就像大地和小草一棵;小草是大地的孩子,大地是小草的家园;每当大地在召唤,我就是春的信鸽。(6分,每一句2分)21.①精简官员

②年薪设限(2分)【参考译文】

子楚是秦国公室庶出别支的孙子,作为人质在诸侯国家,所以车辆马匹、费用开销都不富裕,居所处境相当窘困,很不得志。吕不韦到邯郸做生意,看见子楚而怜惜他,说“这真是稀罕的宝货,可以存积着卖大价钱”。于是前往会见子楚,说道:“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得机会立为太子。鄙人听说安国君宠幸喜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但能够决定选立谁为嫡子继承人的只有华阳夫人。如今您兄弟二十多人,您又排行居中,不太受宠爱,所以长时间当人质住在诸侯国家。一旦大王去世,安国君继立为王,您就没有机会能够跟长子及其余儿子早晚在父王面前争夺当太子了。”子楚说:“是这样。对于这种情况怎么办?”吕不韦说:”您资财贫乏,客居在此,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奉献给双亲和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也资财贫乏,但请让我用千金作资本为您西游秦国,孝敬安国君和华阳夫人,促成他们立您为嫡子继承人。”子楚立即叩头而拜说:“您的计策果真如愿,就请让我与您共同分享秦国。”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给子楚。作为开销费用,去结交宾客;同时又拿出五百金购置珍奇宝物、玩赏佳品,自已带着西进游说秦国,把他带来的物品全部进献给华阳夫人。借机称说子楚贤能聪明,结交诸侯宾客遍布天下,还常常念叨“我子楚把华阳夫人当作自己的天,日夜悲泣思念着太子安国君和夫人。”华阳夫人极为高兴,刻玉石符节为信物,相约以子楚作嫡子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就备了厚礼送给子楚,同时请吕不韦辅助他。子楚的名望声誉因此在诸侯中越来越大。

4.高三月考语文作文讲评 篇四

江苏省启东中学20xx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甲、必考题(142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柯灵

1.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2.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3.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

4.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帐,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5.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了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6. 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倘佯。

7. 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

一九三零年秋

1.三个词概括这篇散文描写的小巷特点,并说说小巷对人身心又有那些影响。(6分)

答:

2.试以文章第二小节为例,分析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答:

3.文章结尾写“长街闹市、茶馆酒楼、歌台剧院”用意是什么?(4分)

答:

4.探究“乌衣巷”这一文化符号所具有的意义以及课文中所体现出的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清军御史李立勾军暴,同知张徽承风指,动以酷刑抑配平人。钟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属县逋赋四年,凡七百六十余万石。钟请量折以钞,为部议所格,然自是颇蠲减。又言:“近奉诏募人佃官民荒田,官田准民田起科,无人种者除赋额。昆山诸县民以死徙从军除籍者……减税。其他官田没海者,赋额犹存,宜皆如诏书从事。臣所领七县,(粮税)轻重不均。……乞敕所司处置。”帝悉报许。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

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委。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

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钟之后李从智、朱胜相继知苏州,咸奉敕从事,然敕书委寄不如钟矣。 (选自《明史》第一六一卷.况钟传)

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 奇:对……感到惊异

B、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 举:推荐

C、若辈舞文久,罪当死 当:应当

D、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 计画:计划

6.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前某事宜行,若止我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然敕书委寄不如钟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C、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D、臣所领七县,(粮税)轻重不均 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况钟初任苏州知府,面对难治的局面,巧察实情,严惩奸吏,全府上下为之大震。

B、况钟在任苏州知府期间重视教育,礼遇文儒,救助寒士,举贤荐能。

C、况钟做苏州知府时为民“兴利除害”,上疏为160人免去了平民改为军籍之事,为1240人免除了身负的军役……

D、况钟任满时,当地很多百姓跑到巡按御史张文昌那里,请求让况钟再任,去世时,官员百姓都为他哭泣,请求为他立祠。

8.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9分)

(1)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

(2)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

(3)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4分)

答: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三)名句名篇填空题(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2)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苟非吾之所有,。(苏轼《赤壁赋》)

(6),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7)荷尽已无擎雨盖, 。(苏轼《赠刘景文》)

(8)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三、 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削弱(xuē) 粳米(jīng) 碑帖(tiè) 箪食壶浆(shí)

B.孱弱(chán) 豢养(huàn) 纤细(xiān) 佶屈聱牙(jié)

C.皈依(guī) 犒劳(kào) 编辑(jí) 扑朔迷离(shuò)

D.韶光(sháo) 披靡(mǐ) 嬗变(shàn) 煊赫一时(xuǎn)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

A.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实在是螳臂当车。

B.明星出书,风潮渐涨。一旦明星已成气候,他们的书不管内容怎样,往往一出版就意味着畅销。我们说,明星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令人不堪卒读。

C.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就成为本土上的头面人物,一举而实现了衣锦还乡的世代农民的梦。

D.汉室西迁长安,一把火,河洛即成一片焦土,寸草不生,赤地千里,真正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1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

A.中国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顾问王留柱介绍,河南被掳往日本的劳工有4100多人,现在仍在世的不足100多人。

B.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从而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14.针对下面两种情形,用一句话写出你自己的看法,不超过40个字。(5分)

(1)早晨,上班高峰,总会有几个精神矍铄但步履略显蹒跚的老人晨练归来,也吃力地挤上公共汽车。于是,第一个发现身边站着老人的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起身让座,紧接着邻近的几个年轻人也都自觉地让出座位,老人们满意地道谢落座,车厢里一片暖意融融……

(2)有时,并不是上班高峰,车上也不是很拥挤,只有一两位白发老人上车,而最靠近老人的座位上的年轻人却不知何时已闭上眼睛“熟睡”了,于是,你会发现那附近座位上的人或把头靠在车窗上,或低垂着头,几乎都在“熟睡”之中,老人尴尬而无奈地倚靠在座位旁,车内的站立者们只有无言地苦笑摇头……

答:

                                 
                                   
         

40

                       

15.请你依照画线处的句子,在横线上仿写两句话,使得语义得到充分体现。(4分)

在一个名叫地球的星体上,有一种名叫人的生物发明了房子。他们把大自然关在门外,却对着窗户和电视观察世界;,

;, ;

四、作文(70分)(做在作文纸上)

16.以”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乙、选考题(18分)

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定其中一类作答,不得选做另一类中的题目。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文贵通达

李文海

眼下,杜撰几个含糊不清的概念,拼凑一些半古半洋的语句,堆砌成一篇诘屈聱牙、不知所云的文章,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一种时尚。这可以说是当前文风不正的一个突出表现。这种坏风气也蔓延到研究生教育中。有人说:有的博士论文常常连博士生导师都看不懂。这可不只是一句玩笑话,而是现实生活的某种真实反映。

其实,朴实无华,明白晓畅,乃是一篇好文章的头一个,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关于这一点,老一辈的文学大家们曾经反复强调过。

梁启超要算是文章高手了。梁启超创造了一种“新文体”。这种“新文体”不拘一格,俚语、韵语乃至外国语法均可入文,但前提是必须“平易畅达”、“条理明晰”。他说:“为什么要作文章?为的是作给人看。尤其是历史的文章,为的是作给人看。”文章写得让人看不懂,读来犹如雾里看花,这不但表明作者心目中没有读者,而且也失去了作文章的本意。

梁启超强调好文章首先要做到“词达”。他说:“若为文章之美,不要多说,只要能把意思表明就得。做过一篇文章之后,要看可删的有多少,该删的便删去。我不主张文章作得古奥,总要词达,所谓‘词达而已矣’,达之外不再加多,不再求深。我生平说话不行而文章技术比说话强得多。我所要求的,是章无剩句,句无剩字。这件事很重要。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只有常作。”这一段话,把“简、浅、显”三个字都包括进去了。“章无剩句,句无剩字”,就是“简”;“不再求深”,就是“浅”;“词达”,就是“显”。

“五四”时期倡导“文学革命”的胡适,也称赞梁启超的文章“有很大魔力”,并且对产生这种魔力的原因作了很有意思的分析。他说:“这种魔力的原因约有几种:(1)文体的解放,打破一切‘义法’‘家法’,打破一切‘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2)条理的分明,梁启超的长篇文章都长于条理,最容易看下去;(3)辞句的浅显,既容易懂得,又容易模仿;(4)富于刺激性,‘笔锋常带情感’。”

胡适对梁启超文章的推崇,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他自己对文章好坏的判断标准。他在评价黄遵宪的诗时,跳出所论的具体范围,谈了自己对于“做诗”与“做文”的一般性看法。他指出:“这种诗的长处在于条理清楚,叙述分明。做诗与做文都应该从这一点下手:先做到一个‘通’字,然后可希望做到一个‘好’字。古来的大家,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古来绝没有一首不通的好诗,也没有一首看不懂的好诗。金和与黄遵宪的诗的好处就在他们都是先求‘通’,先求达意,先求懂得。”连“通”都做不到,既不能“达意”,又不能让人“懂得”,哪里谈得上是好文章?

对那些文理不通、逻辑混乱、晦涩难懂的.文章,最深恶痛绝的大概要算是毛泽东同志了。1958年9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一封信里严肃批评有些干部不大懂辩证逻辑,也不大懂形式逻辑,不大懂文法学,也不大懂修辞学,所以写的文章和文件只是将一些观点凑合起来,聚沙成堆,缺乏逻辑,准确性、鲜明性都有不足,文字又不通顺,更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态。他呼吁全党要认真提高写作水平,改进文风。时间虽然过去了近半个世纪,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论述仍然有着重大的警示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11月9日第15版,有删节 )

17.选出对“通达”的内涵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所谓“通达”指的就是写文章要朴实无华,明白晓畅,这是一篇好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

B.所谓“通达”指的就是在“平易畅达”、“条理明晰”的前提下,不拘一格,俚语、韵语乃至外国语法均可入文。

C.所谓“通达”指的就是要做到“简、浅、显”,即“章无剩句,句无剩字”,“不再求深”和“词达”。

D.所谓“通达”指的就是先求‘通’,先求达意,先求懂得。”否则,就既不能“达意”,又不能让人“懂得”。

18.为了使自己的观点鲜明突出,作者采用了一些方法,以下对作者采用的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用论点作为文章的题目。

B.在文章的“提出问题”部分,揭示论点的内涵。

C.在论证过程中,紧紧扣住论点。

D.用“篇末点题”的方式,再次强调论点。

19.文章最后一段具有怎样的论证作用?(6分)

答: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选用的论据具有什么特点。(6分)

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7.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用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白色污染,都不是万全之策,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污

染环境的问题。

B.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是因为它是免费赠送的;“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

C.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塑料污染,取得了一定成效;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一百多年后被评为“最糟糕的发明”,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它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8.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A.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将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塑料。 B.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自觉“远

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

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同时,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塑料袋将继续为人类造福。

D.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

19.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文中指出的其原因有哪些?(6分)

20.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请你提出我们在对待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时,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态度?(6分)

丙、加试题(40分)

注意事项: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注]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1.给下面的句子添加标点符号(6分)

子贡曰:“贫 而 无 谄 富 而 无 骄 何 如 子 曰 可 也 未 若 贫 而 乐 富 而 好 礼 者 也。”

2.请就孔子“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主张,谈谈你的理解,不超过100字。(4分)

答:

二、名著名篇阅读(15分)

3.有人说“繁漪给人的初次印象是个“坏女人”,但她却能“坏”得让人感叹让人惋惜。请分别举例说明。(5分)

答:

4.请说说鲁迅的《药》表达了怎样的主题?(5分)

答:

5.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B.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的最突出表现无疑是他的优柔寡断。面对着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国家被觊觎的家仇国恨,哈姆雷特有强烈的复仇愿望。但另一方面,哈姆雷特对杀死仇人这一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表现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疑虑情结,使复仇计划一次次功亏一篑。

C.薛宝钗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她一有机会就要劝贾宝玉学些应酬世务,讲些仕途经济,使宝玉越发反感,由于她在贾母、王夫人等身上下功夫,最后达到了和宝玉结婚的目的,但她却没有得到爱情的幸福,做了封建主义的牺牲品。

D.巴金通过觉新写出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激荡,写出了包含在旧家庭内部的新力量的成长,也通过觉新对来觉慧的“作揖主义”和别人的懦弱性格作了批判。

E.象征主义的手法是《老人与海》的最大特色。桑提亚哥打鱼的生涯实际上就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强者与强者之争,其实就是封建主义世界人与人的关系的写实。

三、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题(15分)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

程序认为,对于长期受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难困扰的我国来说,农业内涵拓展提供了巨大而难得的机遇。即以生物能源而言,它的最大意义不在于能够替代多少商品石化能源,而是它将永远、彻底地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我国食物安全保障,不仅要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还要能使农民像他们的美国同行那样,不但没有增产后卖难之虞,还能有多途径增值,从而长期保持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程序还呼吁,我们再不要用传统眼光看待正在迅速变化和内涵拓展中的现代农业。很多人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状况有很大的误解,所谓“农业劳力只占总数的2%”,实际上,2%只是指在田间和畜舍等生产一线的劳力。据此,有些经济学家一厢情愿地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特别是农业劳力严重过剩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农民大部分进城上。实际情况是,美国从农业产前、产中到贮存、加工再到储运、销售的劳力,要占全国劳力数的约18%。在上世纪90年代IT产业出现之前,以使用劳力而言,农业一直是美国第一大产业。换言之,扩大农业内涵本身能使相当数量的多余农业劳力就地就业,再加上农村工业化的大发展,我国农村劳力严重过剩和增收乏力的难题才有望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因此,我们一定不能错过这一难得的机遇。

(1)在这两段文字中,程序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不超过60字)(7分)

答:

(2)读了上述文字后,说说你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农业?(8分)

答:

江苏省启东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

语文答案卷

甲、必考题(142分)

1.

2.

3.

4.

5. 6.() 7.()

8.

(1)

(2)

(3)

9.

(1)

(2)

10.

(1) (2)

(3) (4)

(5) (6)

(7) (8)

11.() 12.() 13.()

14.

                             
                             
                   

41

       

15. , ;

, ;

16.作文(做在作文纸上)

乙、选考题(18分)

一、论述类文本

17.()18.()

19.答:

20.答:

二、实用类文本

17.()18.()

19.答:

20.答:

丙、加试题(40分)

注意事项: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1.子贡曰:“贫 而 无 谄 富 而 无 骄 何 如 子 曰 可 也 未 若 贫 而 乐 富 而 好 礼 者 也。”

2.答:

3.答:

4.

5.()

6.

(1)答:

(2)答: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8届高三阶段考试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甲、必考题

1、(1)深长;曲折;寂寂。(3分)(2)消除疲劳;调整紧张的、烦躁的、悒郁的心情;

放纵闲适的心情和爱人随意谈天。(3分)

2、(第二小节)运用对比手法,写北地胡同阴沉晦暗,上海里弄拥挤低俗,乡村陋巷

肮脏破败,来衬托江南小巷恬淡雅致、整洁明丽。(若分析拟人的修辞效果给2分)

3、长街闹市、茶馆酒楼、歌台剧院分别适合喜爱逐臭争利、争论是非、听锣鼓钲镗者这

三种人的地方,具有喧嚣闹杂的特点,以此反衬小巷的安静,小巷是适合喜爱宁静淡

泊、沉思者的佳处,从侧面来表现了小巷的魅力。

4、(1)昔盛今衰。(2)喜爱宁静,淡泊名利。(意对即可,每点2分,语言因素2分)

5、C(判罪,按其罪判相当的刑)

6、D(A第二人称代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连词,表转折;助词,表状态C代词,有人;或者,也许D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

7、C(“为1240人免除了身负的军役”的说法不当,“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意思是说这1240人服军役到只到自身,不再让他们的子女因他而服军役)

8、(1)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他们道:“前某件事应该办,你们阻止我;某件

事不该办,你们强让我去作,你们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该处死。”

(2)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

(3)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他前后任苏州知府的都不能象他一样。

9、(1)(4分)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

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

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

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

焦虑、迷茫的心情。)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

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

而野鸦们却全然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2)(4分)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10、略

11、C(箪食壶浆sì,佶屈聱牙jí,煊赫一时xuān)

12、B(A,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终将失败。C,“他”没有离开本土家乡用“衣锦

还乡”不恰当,可换成“光宗耀祖”。D,“万劫不复”表示永远不能恢复,夸张过度。

其中,“赤地千里”表示因旱灾或虫灾寸草不生,不指火灾。)

13、A(“不足”与“多”自相矛盾)

14、(4分)示例1——人们的行为可以传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示例2——爱是可以传递的,而冷漠和自私也可以像瘟疫一样蔓延。示例3——人世间真正缺少的不是爱和善良,缺乏的是爱和善良的传递。示例4——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唤醒一群人的善良和热情,也可以促使一群人滑向冷酷和自私的深渊。(有关键词“传递”,语句通顺,照顾正反的5分;未写出“传递”,但写到“爱”或“自私”的2-3分;只谈“让座”的0-1分)

15、她们彼此用墙进行隔离,却通过电话进行联系;他们在门上装上门镜,却像个监守自盗的家贼向外监视。(注意句子两部分表述的行为是矛盾而有联系的,此外,房子是仿写时考虑的范围)

16、略

乙、选考题(18分)

议论类

17、B(这是梁启超创造的“新文体”的特点,不是“通达”的内涵)

18、D(篇末没有再次点题)

19、最后一段是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论点,与前面的梁启超、胡适的正面例子构成正反论证,使对论点的阐述更加透彻。

20、(1)论据很典型,所选的都是我国近现代一流的写作大家;(2)论据很真实,直接引用了几位名人的原话;(3)论据很有说服力,所选的人为人们所熟知,其观点通俗易懂,容易为大家所接受。(每点2分)

实用类

17、B(“臭”是因为它造成了环境污染)

18、C(A“完全取代”“所有”不合原意,也太绝对;B与文中的“继续为人类造福”矛盾;D“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太武断。)

19、1.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2.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

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3.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20、1.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2.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

3.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4.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

丙、加试题(40分)

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2、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这样,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3、她的“坏”表现在对丈夫的不贞,与继子的乱伦,等方面;她的感叹让人惋惜之处在于敢于表现了她对腐朽苦闷现实的强烈不满,和要冲出这束缚她的封建的网的痛苦挣扎和愤怒呐喊。

4、通过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有力地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赞扬了夏瑜的革命精神和气节,痛惜着民众的落后和无知。

5、D、E(D巴金是通过觉慧表达了这一切的。E是资本主义)

6、(1)农业内涵拓展能够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难的困难,从而长期保持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还能够缓解我国农村劳力严重过剩的难题。(2)a.不用传统眼光看待正在迅速变化和内涵拓展中的现代农业;b抓住开发生物能源这巨大而难得的机遇,既提高产量,又确保增殖;c让相当数量的多余农业劳力就地就业;d发展农业的工业化。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丙卷文言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甲卷文言文

况钟,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为尚书吕震属吏,吕震对他才能感到惊异,推荐授予他仪制司主事之官,后又升为郎中。

宣德五年,明宣宗因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称职,又正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荐属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补各府之缺。况钟得到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而派遣他前往。苏州地区赋役繁重,豪强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号称最难治之地。况钟乘驿站车马来到苏州府。他刚到任时,群吏围立在四周请他写下判牒。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群吏大喜,说知府昏暗好欺骗。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他们道:“前某件事应该办,你们阻止我;某件事不该办,你们强让我去作,你们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该处死。”当即下令打死几人,将属僚中贪赃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罢黜,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况钟于是免除烦荷之征,定立教民条文,事情有不便于民的,即上书朝廷讲明。清军御史李立在匈补军户时为政暴虐,府同知张徽秉承李立的心思,动辄用酷刑压制平民改配军籍。况钟上疏奏免一百六十人,只役及本人的一千二百四十人。苏州府属县拖欠的赋税共四年未收齐,总计七百六十余万石。况钟请求适当改为征钞,被户部部议时否决,但从此后颇有所蠲免和减征。况钟又曾上言:“近来奉诏召募百姓租种官民荒田,官田按照民田科征,没有人种的田地则免除赋税额。昆山等县百姓因为死亡、迁徙、从军而除掉户籍的,减去赋税。其他官田被海水淹没的,赋税额却依然存在,应当都按照诏书的规定办理。臣所管辖的七县,税粮税轻重不均。……请求敕令有关机构处理。”宣宗都予以批准。当时,多次下诏减轻苏州、松江的重赋。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所积累的济农仓存粟每年有几十万石,用来振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办赋役和拖欠的租赋。

况钟为政,纤悉而且周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劝善惩恶;又设立通关勘合簿,防止出纳时行奸作伪;设立纲运簿,防止运夫偷盗侵没;设立馆夫簿,防止无理的需求。他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锄豪强,扶植良善,民间将他奉若神明。

上一篇:善良的魅力七年级优秀作文下一篇:烟道改造预决算